第一篇:浅谈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发表在《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1年第08期20—23页
浅谈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省耒阳市村卫生室建设及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
耒阳市卫生局副局长 曹晓建
【编者按】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基础,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队伍的重要力量。乡村医生用简单、实用、廉价的医疗服务为广大群众解除了病痛,构筑起守护农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及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村卫生室建设严重滞后、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身份不明、待遇过低、养老保险无着落等问题日益凸现,导致乡村医生的“空白村”越来越多,不仅增加村民看病难问题,而且威胁到农村卫生服务网底的安全。因此,加强村卫生室建设、解决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已迫在眉睫。本文作者通过对耒阳市村卫生室建设及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深刻剖析了村卫生室建设与乡村医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耒阳市村卫生室现状
耒阳是一个拥有140万人口的县级市,辖31个乡镇、5个办事处、1个正处级经济开发区,有行政村639个,居委会47个。全市设村卫生室627所,已办证的522个,有合格村卫生室27所,其中国债项目建设22所。村卫生室属集体办的22所,乡村联办的5所,乡镇卫生院设点办的25所。共有乡村医生900人,其中取得执业助理医师34人,无执业医师。乡村医生按年龄分:50岁以上330人,30-49岁539人,30岁以下31人;按学历分:本科0人,专科40人,中专565人,中技155人,无学历140人;按职称分:乡村医士414人,乡村医师211人,无职称275人。
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村卫生室建设严重滞后,服务能力明显受限。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限制,全市村卫生室举办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有属集体举办的,有属乡镇卫生院设点办的,有属乡村联办的,但绝大多数村卫生室仍然是私有制形式,属乡村医生私人办的村卫生室占全市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92%;村卫生室建设更是五花八门,有村集体免费提供的,有利用国债项目建的,有国家慈善机构援建的,而大多是乡村医生自家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部分村卫生室房屋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功能标准较低;乡村医生自己提供的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未完全分开,医疗服务环境简陋;绝大部分村无健康教育室、资料室等设施,部分常用医疗设备落后,急诊急救设施配备严重不足,与新形势下的卫生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落实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因此,所有制性质没理顺,举办形式不统一,阵地建设不规范,给村卫生室建设的模式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增加了难度,也制约了服务能力的发挥。
2.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后备人才青黄不接。一是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调查显示,全市共有乡村医生900人,其中5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有33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总数的36.7%;30-49岁的乡村医生有539人,占全市乡村医生总数的59.9%;30岁以下的乡村医生有31人,占全市乡村医生总数的3.4%。乡村医生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尤其是30岁以下的乡村医生所占比例远远小于50岁以下所占人数比例,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问题日益严重。二是乡村医生队伍学历水平低下。全市乡村医生队伍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没有一人,有大学专科学历的4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队伍总数的4.4%;有中专或中技学历的72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队伍总数的80%;无学历的140人,占全市乡村医生队伍总数的15.6%。由此可见,在全市乡村医生队伍中,拥有高学历的人数比例远小于无学历人数比例,年龄结构与学历构成上均呈现“一多一少”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数较少,且大多不愿从事乡村医生职业,正规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又不愿下乡,因此,随着全市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的继续加剧,缺少新鲜血液补充的乡村医生队伍从业人数还将呈现减少趋势,乡村医生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将会更加严重。其引发的服务质量与农民健康需求间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3.乡村医生身份尴尬,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长期以来,全市乡村医生既是履行医疗卫生职责的农村医务工作者,又是没有脱离承包土地的农民。这一“半医半农”的尴尬身份,让乡村医生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职业归属感。乡村医生与民办教师同生于上世纪50年代,是社会各界公认的农村“孪生兄弟”,时至今日,这对“孪生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命运,民办教师早已转为公办,而乡村医生目前还处于被边缘化状态,他们岗位在基层,工作最辛苦,待遇却非常低,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和发挥。
4.乡村医生待遇偏低,工作运转艰难。一是乡村医生仍是民营性质,自负盈亏,以医疗业务创收为主,靠药品利润维持生计,其中药品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5%以上。由于医疗项目单
一、用药品种少,加之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就医人数急剧减少,乡村医生的医疗收入很难维持日常开支。二是受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影响较大。随着耒阳市今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对于以药品差价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乡村医生来说,无疑是冲击最大、雪上加霜。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杯水车薪。乡村医生主要担负着农村预防、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大多工作是免费提供,虽然国家从2008年起按农村常住人口给予乡村医生一定的劳务补助,补助金额逐年提高,但与乡村医生需要提供的服务量不成正比,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5.乡村医生老无所养,队伍难以稳定。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是影响乡村医生队伍稳定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层建设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根本原因。乡村医生一直工作在最基层,可以说是半农半医,有的已经为此奋斗了一生,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至今仍无养老保障,老无所依。而同在农村基层服务的民办教师、畜医等都已先后解决了编制,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待遇及养老政策。所以,养老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了乡村医生队伍最大的后顾之忧和最大的无奈。
五点对策与建议
1.改革村卫生室管理体制,明确村卫生室公益属性。首先,建议把现在的村卫生室明确为统一村集体办或乡村联办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在乡镇卫生院的领导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自承担法人责任;乡镇卫生院负责为村卫生室代购或组织配送药品,村卫生室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选用药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等规定;将村卫生室列入新农合报销定点医疗机构;明确村卫生室承担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和辖区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7项具体工作任务。其次,建议理顺村卫生室及其从业者的隶属关系。最好以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形式进行行业归口,将村卫生室的固定资产、人事管理、业务技术、资金运行、医疗行为、质量监管等交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而从业者的组织关系应当隶属村支部,从业者的执业状况与医德医风等则交由村支两委会负责考评,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村卫生室真正成为村办国有,真正体现其公益属性。
2.建立有效的准入培训机制,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国家明确规定从2010年起,凡进入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必须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按照政策要求,县(市)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特别是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下村服务;另一方面,定向培养村卫生室服务人才。推行“定单式”培养模式,与有志于村卫生室工作的高中应届村民学生签订合同,由村委会推荐,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村民学生被医学院校录取后,县(市)财政出专款培养,学习期满后回村服务。同时,为乡村医生接受培训教育创造条件,在免费提供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适当合理给予误工、交通、食宿等补助费用,为乡村医生创建“无经济负担”的培养环境,确保乡村医生参训率和培训质量,保证学有所成,充实壮大乡医队伍。
3.明确乡村医生身份,改善乡村医生待遇。借助新医改的强劲东风,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在确定了村卫生室的应有地位与医疗卫生职责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乡村医生数十年来对农村卫生事业的贡献以及他们对前途与命运的关切,尽快明确乡村医生的身份,参照民办教师及乡村畜医转为公办的作法,将乡村医生全部转正,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结束“农民”给农民看病的历史。同时,县(市)财政要不断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助、补偿政策。首先,对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实行绩效考核,费用全额买单,在国家补助标准之外,本级财政按辖区人口3-5元/人的标准予以配套补助。其次,鉴于我市乡镇卫生院已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借鉴外县的作法,建议将村卫生室也纳入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畴,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其差价由政府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且根据服务量的多少给予每人每月800-1000元的劳务补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加大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一是狠抓村级卫生室阵地建设。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的要求,制定全县村级卫生室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布局,分步组织实施。利用国债投资机遇,采取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政府配套的方式进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每年建设50-100个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通过几年的的努力,完成村级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同时,对还没有建设村委会的村,建议把村卫生室的建设纳入村委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一并考虑,结合新农村建设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既节约了投资,也提高了村委会房屋的使用效率。二是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要按照《湖南省示范村卫生室评审标准》的要求,结合农村基层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仪器等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保障广大农民都能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5.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人事社保和财政部门应根据农村实际,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乡镇卫生院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因地制宜研究建立覆盖所有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可以采取自己交一点,村里补一点,政府扶助一点的方式解决,使乡村医生老有所养,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第二篇:村卫生室与乡村医生管理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村卫生室与乡村医生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人才与制度是乡医未来发展的主题 乡村医生是我国特殊的一个医疗群体。从最早的一根银针、一把草药走街串巷的赤脚郎中,到现在的有规范化卫生室,持有乡医执业证书,拥有多种经营手段的乡村医生,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他们为我国近十亿的农村人口提供着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一、乡村医生及卫生室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乡村医生在日常工作及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给乡村医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种种难题。
1、乡村医生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正统的医学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手把手师带徒、中医速成培训班、五年社区乡医培训是他们唯一能够接受到的医学教育。其诊疗方法老化,医疗技术低下,医疗手段单一,有些一代传一代的单方、偏方仍然是他们治疗病人的首选手段,而许多有能力的乡村医生只要通过了执业资格认证便会离开村卫生室以求获得更好的待遇。总之,目前村卫生室从业医生的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2、乡村医生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观念老化,缺乏对医学知识更新升级的主动性,缺乏自我学习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从观念上、根本上给乡村医生日常工作带来不便甚至误区,处方书写寥寥草草,门诊记录杂乱无章,药品摆放混乱,不重视消毒,对农村流行病、传染病缺乏相应防病控病的知识与方法,不能接受电子办公,无法承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给予的各种公共卫生工作。观念老化,使乡村医生对各级党政出台的农村卫生政策、卫生法律法规,不关心、不重视、不了解、不掌握,只看重医疗收入。从思想上及认识上的不重视导致了我国大部分乡村医生甚至还在使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管理模式经营着自己的诊所,一但发生医疗纠纷,将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3.乡村医生工作模式存在严重矛盾。在我国,除部分乡医能够享受国家补助外,其他乡医仍需要自给自足,然而乡医普遍医疗技术低下,从而造成了其能够开展的医疗项目少,医疗收入低下,而乡医即使享受国家补助,面对目前越来越高的生活标准,也显得捉襟见肘,这就造成了乡医以卖药、赚钱作为主要生存之道。乡村医生的劳资主要来自诊病卖药,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搞得越好,病号就会越少,医生的医疗收入就会越低。这种体制矛盾造成了乡村医生对公共卫生工作的不重视甚至抵制。
4、乡村医生目前存在严重的断代问题。随着老一辈乡医越来越少,农村师承学医基本绝迹,新毕业的学生因为待遇、工龄、发展等等问题又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即便有个别医生到了村卫生室,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总是惦记着离开挣大钱。如此环境造成了我国乡村医生老龄化的问题,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断代可能。可以预见,如不改变现今环境,不出20年,我国将面临部分地区没有乡村医生可用的情况。
5、村卫生室隶属关系不明确,上级部门过多,主次不分明。在“新医改方案”出台以前,国家既没有明确村卫生室的社会属性,又没有明确村卫生室的隶属关系,也没有出台规范的管理制度。长期的无序管理,造成了地方政府、村委会、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各级卫生局等等部门都对村卫生室拥有管理考核权。房屋的建设验收,设备的引进使用,人员的聘用管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村卫生室进行建设投入和监督管理都缺乏必要的政策依据,常常相互掣肘,导致了乡村医生管理相对松懈。而日常管理考核主要是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但是由于这些单位缺乏管理力度,没有执法能力,只能在医疗技术等方面做出指导工作,更为村卫生室建设的模式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增加了技术难度。
二、对策及建议
我国现在正在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发展时间等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并不能普及到人人享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地步,可以预见未来30~50年中,乡村医生仍然是我国基层医药卫生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解决或者缓解这些问题就显得更加刻不容缓。
1、普及乡医补助范围,提高部分考有执业证书的乡医待遇。建议让具有乡村医生资质的医生能够百分之百享受到国家补助,让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乡村医生能够享受到同乡镇卫生院医生一样的待遇,并根据专业技术职称适当给予年终奖励。提高乡医待遇并与医疗专业技术职称挂钩可以从侧面提高乡村医生从业积极性,鼓励其学习进修各种专业知识,促进其考取执业证书,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从而提高乡村医生素质,规范其门诊记录、处方书写、消毒隔离等等记录管理工作,有效的改善乡村医生对日常记录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在乎的认识,使乡村卫生室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保障乡村医生及患者双方面利益。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取大学生村官的成功模式与经验,可以在乡村卫生室引进专、本科医学生,工作3~5年后考取执业证书并表现优秀者,可以由乡镇推荐到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而在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招收新员工时,定向给予一定录取名额。另外,还可以在部分地区实行大中专院校定向生、委培生教育,适当降低录取分数换取学生毕业后回到村卫生室工作5~10年甚至更久。此外,在村卫生室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由当地卫生局代为返聘部分有经验有能力的退休医师、主治医师。通过这些手段,可以适当的引进部分人才,弥补人才短缺断代问题,也能为各村卫生室提供有专业技术的新鲜血液。
3、实行“老带新、新帮老”工作模式。由老乡医帮带新员工,传递治疗经验及工作方法,使新员工能够尽快的接触临床,尽快的适应工作。由新员工引进的诊疗技术、新的治疗方法,促进乡村卫生室开设新的诊疗项目,不光能够更好的为农村百姓提供服务,更能促进乡村卫生室创收,以便日后有能力招收更多更专业的医疗技术人才,开设更多更实际的医疗诊治项目,实现良性循环。
4、要求所有乡村卫生室或村委会替医生上医责险、养老保险。医生工作性质特殊,想从根本上杜绝医疗差错基本不可能,而受农村基层医疗软、硬件条件限制,乡村医生面临的医疗风险更大。给医生上医责险,可以由社会分担医疗事故赔偿,使得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能错有所赔,解决医生后顾之忧,保障医生切身利益。乡村医生退休后,因为不能返聘上岗,也没有退休金与养老金,养老保险可以使其年老退休后能老有所养。
5、明确村卫生室隶属关系,多部门联合督查,定期统一考核。村卫生室隶属关系应当以行业归口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为妥,如村卫生室的固定财产、人事、业务技术、资金运行、医疗行为、质量监管等均应由卫生局受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管理,而乡村医生的组织关系应当隶属村党支部。在绩效考核时,由当地卫生局牵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主导检查,组织各个相关单位进行定期统一考核,届时由当地政府及村委会负责人陪同,主要考核乡村医生依法执业、医德医风、操作规程、公共卫生服务、房屋设备验收等等工作,查到一处改正一处,走到一处落实一处,各相关部门现场协调,统一各种制度规定,使乡医考核确实落到实处,督促乡村卫生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另外,建议让乡村医生进入村委会,给其一定的话语权,使其在卫生机构与当地政府当中起到协调作用,尽量减少相互掣肘。
人才的引进与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乡村医生未来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医药卫生工作,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卫生设施明显改善,而近十亿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更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人才的引进,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乡村医生工作更好更有序的发展,也可以使乡村医生更好的为广大就医不便的农民患者们服务;而乡村医生在工作中也可以减少医疗事故、学习更多更新的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收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个人待遇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初期国家投入可能稍大,而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各地乡村卫生室有能力、有实力自主创收,形成一个个小型、个性化的村级卫生院,不仅仅能减免国家辅助,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更能提高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人口的医药卫生需求,从医药卫生方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门城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部:孙培喆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第三篇: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全面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全面加强村卫生室建设
引言
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抢抓机遇,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全力抓好政策贯彻落实,努力提高村医实际待遇,着力破解村医补充难题,大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竭力实施技能服务培训,促进村级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医改红利更多惠及广大村民。近年来,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抢抓省、市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重大机遇,把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改善村级卫生室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村民能力纳入农民健康工程,作为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笔者在边城镇逐村走访村卫生室、逐个访谈村医后发现,相对来讲,乡村医生的待遇普遍较低,村卫生室的建设发展仍然滞后,村民看病就医问题反映还比较多,迫切需要地方党委政府从巩固、提高、发展三个层次再发力、再下深功,促进村级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医改红利更多惠及广大村民。
一、发展现状
该镇村卫生室功能定位是为辖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等工作,是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儿童预防保健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中,村卫生室按照“安全、有效、便民”的服务理念,为辖区村民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诊治。
一是实现了一村一卫生室。14个行政村,村卫生室14个,乡镇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19人,辖区服务人口30678人。村卫生室内设有诊室、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观察室、健教室、药房、预防保健室、计生指导室等科室,布局合理,各项制度健全。东昌村卫生室装备了急诊箱、移动式输液架、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村卫生室的设备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实施了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村卫生室设置、业务、人员、行政四个方面均由镇卫生院统一管理。自2009年2月份深入推进基层医改以来,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使广大村民看病费用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三是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医疗健康活动。认真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每年组织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设立了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栏,每2个月更新一次宣传内容,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四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培训。每年组织村医参加句容市市卫生局统一组织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诊冶、急诊急救、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公共卫生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其理论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主要问题
一是村卫生室基本建设薄弱。一直以来,村卫生室的建设发展缺乏刚性政策支撑,投入缺乏资金保障,无论是机构建设,还是人员补助,都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虽然边城镇各村卫生室在服务设施、设备配备和信息化建设程度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卫生室内设诊室、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观察室、健教室、药房、预防保健室、计生指导室等科室,布局合理,各项制度健全,但目前的功能发挥与村民求医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村医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全镇现在岗村医中,年龄超过45岁的占63%,超龄(男60岁、女55岁)仍在岗的占5.3%。造成村医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待遇低、任务重、没前途,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个职业。早在2011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明确规定:“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村卫生室新补充符合执业资格条件的人员。”这一政策为取得执业助理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今后村卫生室人员补充打通了通道。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编制控制很紧,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编制尚不够使用,推动乡村医生进编管理难以实施,不少年轻村医因报酬低而想弃医外出打工。三是村医实际待遇普遍不高。以往村医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药品差价”,但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明确收入调整为三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的定额补助,二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劳务补助,三是实施一般诊疗费的业务收入。总的来说,这三个方面来源的收入都比较固定,边城镇村医年实际收入约5万元。但村医是全天候工作,没有其它收入来源,村民们也认为村医的实际收入太低,与他们承担的工作职责不相适应。受身份、待遇、执业发展前景影响,村医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吸引正规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目前,该镇村医中有中专学历14人、大专学历2人。四是日常运行经费没有保障。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村卫生室的工作重点正逐步向健康管理转型,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基本设备配备也应适应新的形势,当前,迫切需要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配备巡诊车辆等。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村卫生室的收入来源明确,但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经费没有着落,主要包括水电费、信息联网费、房屋修缮、设备维修、医疗风险金、处方票据低值易耗品等,每年约需1.5万元。
三、建议对策
一要全力抓好政策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工作力度不大,投入资金不足,有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工作合力。推动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贯彻落实的督查力度,高位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从推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的要求出发,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做好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和优化工作。二要努力提高村医实际待遇。可按照当地乡镇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收入的80%,确定村医平均收入水平,使收入既可处于合理水平,又能保持动态增长趋势。逐步提高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目前可提高到每人次10元。对具备乡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质的村医放宽基本药物目录使用范围。推进乡村医生与农民群众建立签约服务关系,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多措并举保障村医收入待遇。大力推动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对于已退职的老龄乡村医生应进一步提高生活补助标准。三要着力破解村医补充难题。立足长远,需从解决村医身份问题入手。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医学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可按照4/万的比例增列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将村卫生室新补充的医学生和符合条件的村医择优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农村基层医学生免费订单式培养力度,确保每年培养和招录人数都能达到1000人以上。四要大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建议各级财政统一安排资金,明确地方财政投入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主要针对当前还有一批村卫生室房屋、设备不达标的现状,全面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适应医改目标任务需要,适当扩大村卫生室适宜设备装备,并将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建成的省、市示范村卫生室以奖代补,推动各地落实好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和乡村医生补助政策。五要竭力实施技能服务培训。用好现有乡村医生队伍,切实提高他们适宜技术应用水平。遴选并建立乡村医生实用技能项目目录和培训基地,组织乡村医生接受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用技能培训,每5年轮训1次,每次不少于1个月。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中医院)
第四篇:卫生院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摸底调查报告
卫生院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摸底调查报告
根据上级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的制定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我院辖区内的11处卫生室及57名乡村医生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摸底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组织成立调查组:调查组成员以副院长===任组长,一体化人员及相关科室人员任组员,充分了解调查的内容及一般知识。调查过程中对村卫生室的性质、房屋设备、医疗环境,执业人员的个人信息、执业类别、收入及补助情况以及业务能力等各项内容进行了认真、真实的调查,并逐项填写有关内容。
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乡医水平参差不齐,职业素质偏低;医疗设施、设备落后;无菌观念太差;消毒效果不好。大多数乡村医生的知识技能较为单一,仅通过短期培训、考试、注册登记,服务水平较为薄弱,虽有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的经验,但缺乏正规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在卫生服务中,诊疗不规范、功能不齐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乡村医生待遇低。乡村医生普遍工资较低,乡村医生很少有养老保险,因此,正规医学院毕业生极少到村卫生室工作,而不少乡村医生一旦取得相关学历或执业资格就会立即选择离开基层。
三、乡村医师积极性不高。乡村医生普遍存在收入低,风险大的问题,因此,乡村医生缺乏职业吸引力。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少,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鉴于发现的以上问题调查组大致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强乡村医生系业务以及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以及业务能力,目前我院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正在进行中。
二、通过定点帮扶,使乡村医生掌握丰丰富全面的技术,配备高压灭菌器材,大力推广使用杀毒效果好的消毒剂。
三、完善制约激励机制,制定政策合理解决乡村医生报酬,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卫生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定期检测工作,打击非法野医野药,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乡卫生院
第五篇: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报告
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乡村医生配臵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辖区共42个行政村,现有村卫生室13个,其中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13个。村卫生室均为乡村医生个人承办,位于乡村医生自建住房或租赁房内,大部分村卫生室能做到业务用房和生活用房分开,保证3间以上业务用房,100%的村卫生室统一挂牌,有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架、诊断床、电脑、打印机等基本设备。现有乡村医生52 人,男乡村医生37人,女乡村医生15人,30岁以下含(30岁)6名,30-45岁(含45岁)18名,45-60岁(含60岁)17名,60岁以上11名。其中男性60岁以上11名,女性50岁以上5名。大专及以上学历5名,中专学历47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2人,具有乡村医生证的52人。
二.乡村医生待遇保障
1.待遇低、流失严重。一是乡村医生的待遇至今没有从国家制度和法律层面上予以明确。乡村医生承担繁重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不相称,其中有近十个行政村无专人承担计免工作。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打工,农村人口
逐渐下降,真正在家的农村人口不足80%。所以,村卫生室覆盖的人群不大,医疗资源较少,就诊病人不多,医疗业务收入逐年下降,很多乡村医生的经济收入已经低于当地务农群众。加之,村民看病又普遍存在赊欠药费的现象,给村卫生室的运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由于较小的行政村由于收入较低,无人从事疾病预防工作,年轻乡村医生队伍流失至今仍在继续。影响乡村医生的积极性。
2、村医收入普遍偏低,没有养老保障。大多数乡村医生收入主要来自医疗服务,基本费仅有很少的补助,乡村医生没有养老保障。
3.补助标准与当地教师收入相差较大,大部分乡村医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从事农业生产上,收入的巨大差距使乡医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认为从医不如从农,极大的限制了乡村医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乡村医生收入有待提高
以前乡村医生待遇主要从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获得,主要收入来源于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性收入。今年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面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上级财政按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核定补助标准,即每个卫生室每年12000元,作为对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补助,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村医生待遇水平。但是,由
人口分散,政策补助少,乡村医生收入仍然过低。村卫生室的网络、水电、办公、房屋维护等费用支出目前仍自筹承担,增加了村卫生室负担,影响了村级卫生组织的健康发展。建议在每个卫生室每年补助12000元的基础上提高补助标准,采取分类指导原则,实行乡村医生补助制度。同时,财政要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网络费、水电费、办公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并进行合理补助。
2、为乡村医生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目前乡村医生养老保险主要是参加新农保,生活水平以后无法保障。为优化和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巩固一体化管理成果,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区财政也应为纳入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办理社会养老保险。
3、对农村卫生室建设投入需进一步加大
2010年至今,我区村卫生室建设政府承诺给予建设补助经费,到目前每个卫生室仅配备一个档案橱,此后未再下拨项目经费或配备设备。导致村卫生室绝大部分由乡村医生自行筹资建设。对建设村卫生室认识不足,存在着应付、凑数的思想。有的村虽然提供了房屋进行改扩建,但条件过于简陋,难以达到标准;有的村没有做到“房屋公有化,办医集体化”,有的村仍然拿村医的私房进行改扩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村卫生室的建设问题。
xx中心卫生院
20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