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广东精神(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4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践行广东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践行广东精神》。

第一篇:践行广东精神

监狱人民警察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之我见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是新时期的“广东精神”,通过前一阶段的专项学习,本人现对新时期的“广东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承传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必将为广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那么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如何践行新时期的“广东精神”,个人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领导带头,全员参与

“广东精神”是一种道德追求,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它是不分职务,不分岗位的,在高明监狱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践行“广东精神”。因为一个人生活的环境跟所在单位的环境、风气、氛围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要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整个单位向善的风气才能弘扬起来。当然,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在践行“广东精神”方面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起到践行广东精神的榜样力量。

其次,途径多样,树立典型

实践“广东精神”需要全体警察职工的努力,我觉得各职能科室、各监区要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具体要求;树立实践“广东精神”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全体警察职工践行“广东精神”的自觉;将“广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比如以推进监狱志愿服务开展及创新来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志愿者,在践行“广东精神”的过程中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志愿服务、志愿者精神是一种新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基于德、立于信、践于行”的。志愿者的这种行为是基于德的,因为它是利他的,同时也立于信,大家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来服务社会,而且他们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付诸实践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志愿者服务跟我们所倡导的“广东精神”是相符的,可以成为我们践行“广东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再比如,让“广东精神”走进教育改造工作,让服刑人员明白“广东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要求;其次,要让服刑人员认同“广东精神”,将“广东精神”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再次,要让服刑人员将“广东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将“广东精神”转化为改过自新的具体实践。

第三,明确要求,从我做起

开展“广东精神”的活动当中一定要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干实事、求实效,真正使“广东精神”在全警察职工中落地、生根、发芽,让“广东精神”之花在高明监狱盛开。

一方面,我们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觉,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重要性和实践“广东精神”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信,相信通过践行“广东精神”能化解高明监狱持续发展的难题,彰显“广东精神”的魅力,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就能够把“广东精神”的精神品格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作为高明监狱的一员,生活在广东,我们要认同、理解和践行“广东精神”。从小事做起,贯穿于具体工作的细小环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培养主人翁意识,希望全体警察职工能够真诚地融入到高明监狱这个大家庭里,来宣传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

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实践“广东精神”,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中,体现“广东精神”的要求,各项工作都做到“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比如,以厚德的精神关爱和感染罪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罪犯;以诚信的品质从事监狱理论研究,不浮躁、不造假;以敏行的品格从事教育改造工作、多思考、多创新。(九四管区供稿)

第二篇:践行新时期精神,建设幸福广东

践行新时期精神,建设幸福广东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中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着力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面参与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识和能力。

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而幸福广东也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既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又包括保障人民群众社会政治权益,是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客观标准与主观感受的有机结合,是物质富裕、安全和谐、生态优美、宜居宜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文明进步的有机统一。建设幸福广东,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让人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由此可见,践行新时期的广东精神能大力的推进幸福广东的建设,也为这建设提供积极的引导作用。

“厚于德”是建设幸福广东的精神基础

“厚于德”的基点是“德”。中国传统道德资源非常丰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一项内容。面对这个全球化的 世界,我们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文明成果,其中也包括人类优秀的道德成果。我们要注意道德的发展性,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构建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面对文化多样性和生活方式多样性的现实挑战,广东精神中提倡的“德”要具有包容性,成为社会最大的道德公约数和道德共识,才能具有统摄力,有效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厚于德”的关键是“厚”。“厚”是现代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的基本手段,也是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厚”是修德、守德、行德、积德的统一。修德是前提,修德主要靠教育学习和个人的内省与慎独。“厚于德”,既与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一脉相承,又是广东2200多年积淀下来的精神气质;既是对广东独特历史的总结,更指明了广东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个性和共性、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结合。

广东精神中,“厚于德”居于首位,这是因为道德是精神中的精神,是广东精神的基础和核心,对治疗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失落和道德失范,培养和提高公民素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建设幸福广东中以“厚于德”为目标和指引,以公民素质提高为着力点,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形成和谐健康、文明有礼的社会道德风尚。

“诚于信”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前提。

“诚于信”是广东精神的核心元素,也是维护广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更是广东个体之间开展交往、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它的建构和维护关乎于广东全省的社会秩序,更关乎我省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在全省上下大力弘扬积极健康的“诚于信”伦理风尚,成为 当下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而紧迫课题。当前,我们要全力做到“三个坚持”: 一要坚持教育为先。把“诚于信”的培育融入我省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二要坚持制度为本。在“诚信”不断出现危机,亟须建立以伦理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诚信制度的背景下,对诚信制度体系建设这个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在建立相关制度时,应根据利益主体的区别,在监管方式、治理方式上采取不同对策,使相应的制度体系更为细化,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适应于监管各市场主体的需要,科学设置政府机构的职能。三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只有将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与诚信文化意识有效匹配,才能使“诚于信”见诸实践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而不至于使“诚于信”陷入被践踏的境地。

“敏于行”是建设幸福广东核心力量。

“敏于行、重实干”的精神是推动广东未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敏于行”源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而敏于行”不等于不说,而是要说话严谨、有理有据,对先进文化思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理论提升总结也是一种敏于行的表现。广东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在思维上求真务实,行动上敢为天下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大业中敢为天下先,勇挑历史重担,以务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创造了市场经济奇迹,为改革开放杀开了一条血路;在当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进程中,在加快转型升级。以“敏于行”指导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建设幸 福广东前进了一大步。

总而言之, 广东精神和幸福广东关系非常密切, 现在从广东来讲,绝大部分地方温饱已经解决了,但是就有精神层面的一些需求了,精神层面就涉及到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信等整个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好,大家就感到很幸福。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必须有精神风貌的配合,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生活在一个互相信任、互相体谅、互相关心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幸福感才会更强。

第三篇:践行广东精神 争做人民满意教师

践行广东精神,争做人民满意教师

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省委书记汪洋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首提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打造“广东精神”、推进文化民生工作、做大做强广东文化产业、擦亮叫响广东文化品牌等方面工作。带领我们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教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起着桥梁和纽带、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树立当代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振兴教育做出新的贡献。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育队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在修养一样重要。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样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

一、更新观念、努力创新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二、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三、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都应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学生。

总之,做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让我们对学生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含有亲情又高于亲情,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的师生情,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改正错误的毅力。让每一个学和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篇: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1、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广东精神”?它与我们以往多有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又应当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答:(1)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它是对广东人民发展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厚于德”是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具有像大地一样的美德,仁爱奉献,它既是一种美德也代表了广东人民的追求和情怀。“诚于信”是一种处事的准则,也是一种胸怀的体现,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真诚、友信。“敏于行”是一种行事的风格,“敏于行”是《论语》里面的一句话:“君子讷于言,敏于行”,不空谈,务实、不张扬,很敏锐地知道世界发展的趋势,敢于先行一步。(2)“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提法既体现了广东特色,又带有普遍性,与我们以往多次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岭南文化历来倡导尚德、乐善、好施,造就了广东人宽厚的精神品格;广东在对内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讲诚信、重契约的历史传统;广东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敢想敢干,具有敏于行的行为特征。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广东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的现象,时代呼唤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广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下一步培育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过程中,也将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善于把握发展机遇,敢想会干,才能化解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广东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精神支撑。

所以说广东精神体现了广东特色,与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个人认为,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们要明晰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广东精神是一种道德追求,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一种道德力量,它是不分群体,不分阶层的,在广东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践行广东精神。因为一个人生活的环境跟当地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氛围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要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才能弘扬起来。当然,党政领导干部在践行广东精神方面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起到践行广东精神的榜样力量。

其次,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需重视榜样的力量

实践广东精神需要全体广东人的努力,我觉得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要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具体要求;树立实践“广东精神”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广东人践行“广东精神”的自觉;将“广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比如以推进广东志愿服务开展及创新来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志愿者,在践行广东精神的过程中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志愿服务、志愿者精神是一种新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基于德、立于信、践于行”的。志愿者的这种行为是基于德的,因为它是利他的,同时也立于信,大家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来服务社会,而且他们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付诸实践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志愿者服务跟我们所倡导的广东精神是相符的,可以成为我们践行广东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再比如,让“广东精神”走进课堂,让广大学生明白“广东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要求;其次,要让广大学生认同“广东精神”,将“广东精神”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再次,要让广大学生将“广东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将“广东精神”转化为创业干事的具体实践。

第三,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人人有责。

开展广东精神的活动当中一定要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干实事、求实效,真正使广东精神在全省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发芽,让广东精神之花处处盛开。

一方面,我们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觉,明确实践“广东精神”的重要性和实践“广东精神”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实践“广东精神”的文化自信,相信通过践行“广东精神”能化解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彰显“广东精神”的魅力,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就能够把广东精神的精神品格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个公民,生活在广东,我们要认同、理解和践行广东精神。从小事做起,贯穿于具体工作的细小环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培养家园意识”,我也希望广东人和来到广东工作生活的新广东人能够真诚地融入到广东的大家庭里,来宣传和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

作为教师,实践“广东精神”,最重要的是在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广东精神”的要求,各项工作都做到“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比如,以厚德的精神关爱学生,行为示范,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表率的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诚信的品格从事研究,不浮躁、不造假;以敏行的品格从事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多思考、多创新。

第五篇:践行广东精神、弘扬深圳观念

践行广东精神、弘扬深圳观念

——义工花开灿烂

一座城市,各个角落,一群人,一种文化,千秋承传。

深圳,是一座只有三十岁的年轻城市,蓬勃飞扬,朝气无限,她的生命是时间和效率水乳交融的结合物,她的胸怀拥抱着成功,也宽容着失败,她与世界是没有距离的。在这里,存在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无私贡献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却毫不计较丝毫的回报,在这座年纪轻轻的城市中脚踏实地地承传着一种高尚厚德的社会文化,这种高尚厚德的社会文化就是义工文化。在这里,承传义工文化的这么一群人,他们就像是花儿一样,灿烂无邪,开遍了深圳的每一个角落,氤氲着爱无私的芬芳,把余香飘向各地。

“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这是新时期的广东精神;“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深圳人崇尚的观念之一。践行广东精神与弘扬深圳观念并不是背向而行的,践行广东精神是弘扬深圳观念的宏观要求,弘扬深圳观念是践行广东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践行广东精神与弘扬深圳观念的交汇点上,深圳义工们“义”不容辞,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以“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践行了新时期广东“厚德、诚信、敏行”的精神,弘扬了深圳崇高的“义”之观念,成为了特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也成为了深圳义工们足迹所到之处对深圳、对广东的印象见证。

所谓“义”,就是自愿地、发自内心地、不计回报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一种文化心态;所谓“义工”,就是“义”的行为主体。“义”需要“义工”的付诸实践,“义工”需要“义”的行为主导。一种没有实际行动作为支撑的“义”只是空想,一群没有观念作为行为主导的“义工”会迷失方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圳观念既在方向上给予指导,亦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了体现。不论是在扶贫支教、抗震救灾,还是心理辅导、生活帮助上,深圳义工的花香始终都在。这是一种幸福的花香,因为在义工们的心里,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他们懂得,一种社会氛围的形成仅仅依靠口号宣传是不能够形成的,只有在观念的指导下,在实际的服务社会、文明社会的公益活动中,人们所期望的“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社会情境才能够出现并持久。无需置疑,在这样一种行动中体现出的文化不仅在深圳本土引发了持续的志愿之风气,展示了深圳的文明形象,而且在整个广东甚至更广阔的地方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许就在街头,也许就在社区;也许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段,也许在山清水秀的乡村;也许是明媚阳光、鸟语花香的晴天,也许是风刮雷鸣、雨滴成帘的雨天,这些身穿马甲的义工们,总是会以他们最好的精神面貌、最真诚的态度和最实际的行动来飘洒这股义工花的芬芳。

义工队伍中,有许多平凡的人,然而各自都有不平凡的价值观:他,是深圳一所小学的副校长,独自前往贵州贫困山区的学校支教、为贫困学生凑集学费、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辅导等,多次获得各类表彰;她,是深圳的一名普通在校大学生,在一家关注读写障碍儿童的公益机构里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地对有读写障碍的儿童进行辅导,从不喊累;他,自身家庭并不富裕,却坚持长期资助贫困山区的小学生,从没有放弃;她,经常参与鲜花义卖、义务维修等公益活动,从不抱怨;她。。。

“他”、“她”,虽然只是个体,却已经成为了深圳义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她”,汇集在一起,就成了“大家”,不求回报,自愿付出,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他”、“她”,都有各自的名字,同时也是一张张代表着深圳的名片,在这个社会上,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成为了文化主体的缩影。

有句话说,来了,就是深圳人。既然来了,就把深圳当成自己的家,去疼去爱去付出。深圳人的精神家园并不是只有物质上的追求,深圳也不是文化的荒原,她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景观,譬如义工文化。虽然说深圳不是义工文化的滥觞,但是在这里,义工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枝繁叶茂。在某种程度上,义工文化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一个省甚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精神文化标杆,它其实包涵了爱、宽容、谦卑、理智、大方、勇敢等文明特质,在精神文化方面对人们有着启发与促进作用,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诚然,“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包涵了人们太多的心理期望,在人们对于一系列的社会道德冷漠事情的谴责与反思的情况下,一种在内在的文化观念知指导下的厚德行为就像旱中浇水雪中送炭一样难能可贵。作为深圳人崇尚的义工文化来说,它的生命力就像簕杜鹃一样,坚韧顽强。

如果深圳是一个圈,那么深圳的义工们就处在这个精神圈的核心,就像是光束的核心,光芒四射,照亮轨迹所经过的角角落落;如果深圳是一座花园,那么深圳的义工们就是花园中最美最香的花儿,清新无限,芬芳所有存在呼吸的地方。义,是一种爱的付出,是一种信仰的坚守,是一种道德的实践,而厚重的道德、良好的诚信、正确的行为是需要一点一滴去践行的,不需要太多的豪言壮志,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需要哗众取宠的言谈,只需要一份心的真诚,一份踏实无华的行动,那就足够了。一次次坚定的支教,一次次慷慨的捐款,一次次无私的鲜血,一次次温馨的义卖。。。都是在行动中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精神的最佳诠释,都是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圳观念切实体现出来的举动。

这座城市,来了不后悔,走了不遗憾,因为在这里,有深厚的义工文化,有成千上万的优秀义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却共同拥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义工”。他们“义”不容辞,他们花开灿烂,他们一起一砖一瓦建造了志愿鹏城,他们一马当先地践行着“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精神,真诚无邪地送人玫瑰,助人自助。在这里,一座城市,一群人,承传了一种文化,幸福地走在路上。

下载践行广东精神(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践行广东精神(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应当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我们应当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3)我们又应当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 汪洋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

    践行广东新精神,争当人民好教师

    践行广东新精神,争当人民好教师 财金系汪军召 一、对新广东精神的认识和学习 汪洋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没有文化支撑和精......

    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引领和谐幸福广东

    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引领和谐幸福广东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广东,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勤劳勇敢的广东人,以其独有的精神特质创造了......

    请结合实际谈谈,怎样践行新时代的“广东精神”.doc

    请结合实际谈谈,在当前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下,在当今广东经济、社会面临新一阶段发展机遇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广东精神‛?它与我们以往多有论述的岭南文化精神有着什么样......

    凝聚广东精神

    凝聚广东精神 劈波破浪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一直走在发展的前沿。三十年的成就来之不易,作为广东人我们感到自豪、欣喜。取得当下成就,一份精神支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广东精神之我见

    1. 围绕“广东精神”和城市精神的广泛讨论,对“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和提炼企业精神”活动的建议。 “广东人精神”是“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 “......

    新时期广东精神(最终定稿)

    学习新时期广东精神 2012年5月9日开幕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标志着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的正式诞生。 广东人精......

    广东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们来自机电1203班,我是今天的主讲人陈健彬,他是我的助手何明能。 今天我们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新广东精神,那么大家知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