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05:4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第一篇: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一)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在芭蕾舞的世界中极度唯美,充满浪漫,抒发情怀,在战争的硝烟下,中俄两国军民英勇无畏,携手并肩的誓死抗击负隅顽抗的日本军人的残酷战争的电影。电影中很巧妙的用芭蕾舞作为情感的纽带,来维系中俄两位年轻人的情感,用浪漫的舞姿去营造爱情的唯美。但最终的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惨状,让观众从内心深处深深的感受到了何为敬畏,何为伟大的真正意义。

在中国东北边陲的一座小镇中,几千日本军人肆意横行,他们想残暴的利用毒气弹来摧毁这片白雪皑皑的黑土地。但在这座隶属于中俄边境的小镇中,在这样被战争的硝烟,被日本人占领的小镇中,每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都在利用着自己的方式与他们抗争,无论是心中充满责任感的中年大叔,还是不经世事的年轻女孩,又或是年幼的孩子,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对日本人充满了憎恨,都把民族大义,保家卫国放在了首位。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中再一次为大家讲述了爱情是没有国界的这一事实,当一位普通人家的中国女孩鹅儿(曹舒慈饰演)与一位执行秘密任务的苏联侦察兵安德烈(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饰演)相遇时,从最初的鹅儿的好心帮助,到经过慢慢的疗伤过程,再到最后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暧昧情愫,都成就了这对跨国恋情。在面对日军地毯式的疯狂搜查,到想方设法为安德烈拿回可口的食物,再到对他的伤势细微的照顾以及积极的找寻药品,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这位朴实的东北女孩,她内心中的善良,她的真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也深深地打动了安德烈对鹅儿深深的爱。

在镜头的表现下,东北的这座小镇是那样的富有魅力,冬天白雪皑皑,玉树银花,春天寸草春晖,玉树琼枝,到处都散发着如同油画般的美景,在自然界的美丽的氛围中,再加之鹅儿与安德烈浪漫唯美的爱情色彩的渲染,让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充满了和白色相互对冲的暖色调的明媚的色彩。

其实,电影中绝不仅仅光是有美人、美景演绎的舞蹈与爱情。这部电影最深刻的主题还是战争的残酷,被称作为抗日战争发生在黑土地山的'最后一站'的这场生死战役,在影片的结尾处演绎的是那样的真实。在抗战已经全面胜利,在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后居然还有几百的日本军队不愿意面对他们已经全面战败的现实,拒不投降,让东北抗联部队以及苏联红军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剿灭了这股日军。触目惊心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同样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的献礼片,你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这部电影与其他主旋律电影的不同,以及作为导演在电影中想表达以及融入的全部心意。这部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一部中俄两国的合拍片,正如电影中讲述的那样,它就是讲述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俄两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的战争电影,并且由有着'俄罗斯斯皮尔伯格'之称的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来出任监制。

在影片最终,大家应该可以预测到,鹅儿与安德烈的命运,也可能猜得到鹅儿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在宽阔的舞台之上,翩翩起舞《天鹅湖》的样子。不管是电影中国东北的鹅儿一家,还是从苏联远赴中国小镇的安德烈母子,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的伟大代表。用一代人,一段历史,一支舞蹈,一场战役,一段情感,来铭记历史的过往,来传递着战场的残酷,也来展现了爱情与舞蹈的动人,这足以让人铭记于心。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二)《战火中的花蕾》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位战时儿童保育会派出的《大公报》战地女记者、国民党将门之后的千金小姐沈君怡和第五战区上尉连长、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方鉴明,在1937年沦陷的徐州城邂逅,方鉴明从侵华日军的枪口下救出了沈君怡,两个人一起开始了拯救孤儿并掩护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危险行动。剧中的沈君怡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与战争孤儿打成一片。在她身上处处散发着母性光环。她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母亲,除了管吃住,更要全力保护这些战地孤儿们的安全,孩子们也都亲切地唤她'沈妈妈'.由于该剧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剧中很多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因为真实,所以可信。剧中,孩子们命运多舛、经历枪林弹雨、跨越千山万水却依然乐观,努力求生,使这部电视剧在抗战题材电视剧中独树一帜。

剧中除了对落难孤儿的主线描写和宏大的战争场景以外,对男女主角沈君怡与方鉴明之间的感情线的描写也是该剧的亮点。方鉴明原是在徐州守城的国民党青年军官,为了护送沈君怡和孩子们冲出日军的封锁,擅自做主带领20多个兄弟出城。不想很多兄弟都牺牲在路上,他也因为违反军纪不能重回军队。身为地下党员的他听从上级的指示留在保育院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孩子们。两位年轻人在日常相处中、在上千公里的艰难路途中、在穿越敌军的火线中互相帮助,共同保护孩子,并且相知相爱。两人既是亲密爱人,又是革命伴侣,也是这群孩子的爸妈,这样的爱情让人感动,而他们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感情更是坚不可摧。最终方鉴明为国捐躯,两人永远分离,敢爱敢恨的沈君怡因为方鉴明的去世终身不嫁,其对爱情的专一和忠贞让人敬佩不已。

除了刚正不阿的方鉴明,小姐脾气的沈君怡外,《战火中的花蕾》还塑造了一个个真实、鲜活,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无赖狡诈的高自尊,纯洁透明的文香,一根筋的董家祥,调皮聪明的路遥、马力……通过他们透视了那一段独特的历史。

一段时间以来,抗日题材影视剧数量泛滥,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制作出反映历史精神的抗战剧成为许多制片方考虑的问题。《战火中的花蕾》展现了真实的历史画面,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面临的残酷命运,对抗日题材影视剧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第二篇: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战火中的芭蕾》通过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中的芭蕾情缘,讲述一段跨越国界的凄美恋情,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与伪善、顽固不化与背信弃义,展示了中俄两国军民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斗友谊。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还是中俄两国电影艺术家们的合作,导演董亚春,曾拍摄过《冲出亚马逊》《八路军》《爱在战火纷飞时》《周恩来在重庆》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获得第28届飞天奖优秀导演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同时该片有幸请来俄罗斯著名导演,电影家协会主席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担任总监制。米哈尔科夫被誉为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他执导的《蒙古精神》荣获99年威尼斯金狮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烈日灼人》曾获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所以,从影片的很多镜头里,你足可以看到这其中的前苏联情节,像在东北边境小镇里的俄罗斯妈妈的面包房,有特别强烈的地域特色,那里有东北特色的原生态人文风貌,冬储大白菜,地窖,杀猪,还有滑雪板,过年时的烟花,东北大炕等特有的习俗场景,食物和语言。而这里恰恰又是中俄边界,所以俄罗斯妈妈在这里开面包房也颇具当地特色,这不禁也让人联想到学生时代课本里常常提到的英雄母亲的形象。而音乐和白桦林,以及女主角在白桦林中翩翩起舞,男主角拥抱和飞舞的场景,则让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革命年代。这也是中俄全拍片最精彩之处。

女主角曹舒慈为专业芭蕾舞演员,曼妙的舞姿和精湛的演技为影片增添了一抹亮色。男主角为俄罗斯演员伊戈尔·克洛斯科夫,颜值爆表不输"小鲜肉".两个人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搭,尤其是女主角形象非常的清纯,而土生土长东北妞的打扮,也非常招人喜爱。而两个人的浪漫情节,则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而这种美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战争年代,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自己的理想,为打败帝国主义而欢呼雀跃,这样的青春总能带给人激情澎湃。而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黑土地上"最后一战"的残酷与悲壮,也让人看到了老一辈人的青春和爱情的凄美与不朽,那种铭记比起我们现代人的爱情来,更刻骨,更纯情。

和很多的主旋律电影不同,《战火中的芭蕾》主要是讲述的那种在特殊背景下的爱情,没有八路,没有口号,更没有说教。而是将战争带给普通老百姓的不幸与灾难描述的淋漓尽致,这一点,非常巧妙,也很细腻。像女主角弟弟的死,则让人看到了日本兵的残酷,而日本投降后,日本小女孩妈妈难产死后,中**亲又用最博大的胸怀养育他们,这也就是典型的日本遗骨,这种特别细腻的情感诠释,让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善良,也同样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战争对于日本普通人带来的不幸,这其实都是一样的。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电影更多的是关注人性,关注家庭,反战争,带给人无限的思考,也让人看的非常震撼。

第三篇:《战火中的青春》观后感

《战火中的青春》观后感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1月9日上午,高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集体观看了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红军荣军休养院联合拍摄的纪录片《战火中的青春》。

《战火中的青春》讲述的是晋中市红军荣军休养院一位九十三岁的革命英雄高晋文的传奇故事,他参加过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西南剿匪等重大战事,在战火中成长为炮兵连著名的“神炮手”。抗美援朝时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连队坚守8个月,战斗中他多次负伤,血染沙场,至今仍有十多枚弹片留在他的头颅里和身体各处。历经铁血淬炼和生死洗礼的他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通过学习观看,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革命传统再教育,大家表示,革命前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们的奋斗历史是我们年轻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积极投入到高一年级的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实践中去。

观看后,党员纷纷发表观后感,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查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合格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以老英雄的先进 事迹为引领,激励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党的事业服务,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扎实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和本色!

第四篇:战火中的诗

战火中的诗

《三国演义》开篇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写战争

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长沟岁月无声,历史的喧嚣最终总是归于沉寂。然而那些描写的淋漓尽致的天算人谋、斗智斗勇,那些跨越了俗和雅的传奇故事、英雄人物却在时间的消逝中沉淀,酿成了一曲跨越时空的英雄战歌。

“政失治而乱而分,群雄逐鹿趋于三分,三国鼎立终于一统”,这就是《三国演义》分合话题的史实基础,而挣脱了史实的严密精深,演义用或实或虚,或详或略的战争将分与合相接,组成了这一幕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战争史诗。

围绕着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三国演义》共描写了大小数十次战争,各战斗之间因果相续,成败相连,作者也藉此巧妙串联起了三国的风云沉浮、势力变迁,但是,《三国演义》并没有把成败看得最重,用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将一百二十年的分分合合轻描淡写地带过,而与史实不同,它的永恒魅力,在于把握住了一触即发、瞬间万变的沙场上那一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玄机,将战争的阳刚与阴柔相结合,非但没把战场表现得惨烈可怕,反而在激扬高昂的格调中,谱写出一曲英雄的赞歌,洋溢出一份悠扬的诗意。毛宗岗曾评价说:“《三国》一书,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

首先,《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不把主要笔墨放在单纯的实力与武艺的较量上,而是注重虚实结合所带来的艺术效果。第一回写黄巾军程远志统兵五万前来,刘、关、张只“统兵五百”,便大获全胜,“投降者不计其数”;同回写张角亲自领兵,“满山塞野”、“盖地而来”,刘备领兵一千五百多人,与之较量,结果是“角军大乱,败走五十馀里”;长板坡一役,赵云的左冲右突,固然与曹操要活捉赵云有一定的关系,但张飞的武艺声威,也带有明显的夸张,张飞一声大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并连几十万大军也“一齐望西逃奔”,“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如山崩,自相践踏”。比起战争的成败和对史实的取舍,艺术的虚构成分才是这些情节的关键与精华所在,可以说,建立在美学理想之上的艺术创造才真正造就了这些人物与故事。

实服从于虚的创作手法也突出了《三国演义》对战争的诗化这一特点。小说文本中把赤壁之战所有的光环都给了诸葛亮,为此,甚至不惜扭曲历史事实。“舌战群儒”是赤壁之战的序曲,这在正史之中没有记载;而“巧说孙权”、“智激周瑜”、“诸葛祭风”纯粹是子虚乌有;关于“草船借箭”,真正的主角是孙权,真正的时间是赤壁之战后的濡须之役;而“火烧曹营”事实上是黄盖提出来的。这些虚构、篡改的情节不仅塑造了一个政治、军事天才——诸葛亮,也将战争的诗意推向了极致。试想,如果《三国演义》舍弃了这些虚构的情节,赤壁之战除了以少胜多之外还有多少吸引力?反之,那些在帷屋中的神机妙算、决策千里,却总能让人读到如痴如醉。可以说,正是这些亦实亦虚、虚实交错的故事情节使战争也带上了一些国画的写意、诗歌的柔情。

其次,《三国演义》叙述战争,不直接把兵法计谋和得失成败传达给读者,而是利用情节的波折、悬念引人入胜。在“草船借箭”一回中,当周瑜提出需十日造十万支箭时,诸葛亮明知是有意刁难,却淡定从容的用“只消三日”有力地回击了周瑜,同时也给读者布下一个谜:“孔明究竟会用什么办法在三天造出十万支箭呢?”这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作者非但没有把谜底立马公布于众,反在情节的发展中,使这个谜不断变得扑朔迷离。“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孔明如何造箭使人百思不得其解,读者的心也被紧紧揪起。“至第三日四更时分”,正是天将破晓的时候,孔明才终于密请鲁肃来到船中,而出口便是“特请子敬同往取箭”,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故事气氛也就此推向极致,这时,才娓娓道出一计绝妙的“草船借箭”。这样的布局结构,不仅将孔明作为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华也一展无余,也使读者在豁然开朗之中体味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此外,这样的情节设置将诗歌“峰回路转”的写意性、“松弛有度”的节奏感也渲染了出来。

再次,对于对比手法的应用,也使《三国演义》诗化的战争描写这一特征增色不少。同样在“用奇谋孔明借箭”一回中,作者在曹操的奸诈紧张与孔明的机智从容之间恰如其分地把握住了那一点传神的诗意,将一场战斗写得有浓有淡、有点有染。一边是雾、江、风、舟描画的宁静清幽的意境,成竹在胸的诸葛亮乘雾驾舟,与毫不知情的鲁肃在江中酌酒取乐,水墨画一般悠然自得、潇洒唯美;另一边却是兵、鼓、箭、雾汇成的紧张慌乱之境地,纵然曹操奸诈骁勇,无奈被一阵迷雾所隔,也只能“箭如雨发”,作者在细腻的环境描写中透出了曹操内心的慌乱与怀疑。这样的战争描写,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并且景物描写与人物心境相辅相成,将人物心境物化,画面感极强。于是,当幽静正对喧嚣、从容正对慌乱,诗意便在双方的碰撞交错中油然而生。

在“宴长江曹操赋诗”一回中,作者以一诗意如画的江上月夜,与数日后火光冲天的景象相对比,极喜极悲之间透出一丝诗意。同样,横槊赋诗骄盈自满的曹操,正包藏着他逐鹿中原事业的最大危机,这其间的强弱易位,也传达出小说最意味深长的寄寓。一切都在人谋,智略实可逆转劣势,尤其在从刘备阵营来看,贡献一个军师,打一场不费兵卒的移地战争,却分得天下的三分之一。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有失水准的表现也可以看作一种对比,他每一次企图摆脱被动的努力都被周瑜顺手牵羊地加以利用,而周瑜的每一次得意之笔,都被诸葛亮冷眼看破,这就造就了“强中自有强中手”、“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深远意蕴。

当然,除了艺术手法和叙述技巧的加入,《三国演义》本身就擅于在战争描写中穿插入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给读者丰富的审美感受。赤壁之战足足用了八回的巨大篇幅,看来头绪纷繁,实则脉络分明、详略得当。曹操使用连环计可以说是赤壁之战高潮的开始,当以奸诈称奇的曹操始终没能逃过诸葛亮的重重计谋,而终于率领着八十三万大军,月夜横槊赋诗江上时,作者用细致的环境描写,刻画出一幅恢宏壮阔而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曹操)乘大船一只于中央,上建‘帅’字旗号,两傍皆列水寨,船上埋伏弓弩千张”,“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景物如此壮阔而充满豪迈之气,这时曹操也不禁想起屡数“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的光荣事迹,满心期待收复东吴,与下属共享富贵太平,而作者也在此时把曹操的《短歌行》带出,将他踌躇满志的心境一泻而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整个画面的苍茫辽阔,与曹操的慷慨豪迈相融相承,诗意盎然。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象的变化总是人世间变化的预兆。《三国演义》在纷乱的战争里,充斥着关于天命、天道、气数、定数的描写。在书的末尾,有《古风》一首,在历述了三国兴亡的历史之后,写下: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是对三国兴亡历史的定命解释,也隐含着作者深深的慨叹。从开篇来,一路轻天命重人谋,而末了却始终没能摆脱天命的主宰。茫茫天数、渺渺青天窥视着人间的起落,人事终究归上天决定。连算尽一切的诸葛亮都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英雄的不甘与天命拼死对抗,而滚滚的战火硝烟还是一步步走向尘埃落定,《三国演义》流露出的一股悲壮之气,像一首苍劲的古诗,刚健恢宏之下透出一丝无奈的苍凉。

参考书目:《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岳麓书社出版;

《漫说三国》 张国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古老大地上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 傅隆基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爱你如诗美丽》观后感 :战火中的爱情

《爱你如诗美丽》观后感 :战火中的爱情

意大利有许多经典影片,比如说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爱你如诗美丽》就很不错,下面来谈谈我对这部影片的些许看法。

虽然电影总要告诉人们积极的生活,在恐惧中坚强,在绝望中成长,寻找爱的依靠。但是,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无底黑洞,吞噬这些细微的烛火,我们总会看到那些熄灭在黑暗中的生命,此时,也只能默默祈祷,期望和平的晨曦驱散这些最坏的年代。

比起“美丽人生”沉重的集中营生活,“爱你如诗美丽”则显得更加浪漫多情,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诗歌的优美旋律中,哪怕在战火纷飞的天空下,那歌声都从未中断。

有人曾问阿迪里奥,为何决定学习写诗?他说,因为他想向别人描绘他所见到的刹那美景,让所有人都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心随着他的心一起为此跳跃,在自己的小天地为突如其来的惊喜而欢欣鼓舞。他把那些稍纵即逝的繁花绚烂再次带入世界,用快乐表达幸福和悲伤,不惧怕痛苦的磨练,因为快乐都是经过痛苦才得来。

罗伯特彭斯说,“无论我在何处徘徊,无论我在何处流浪,我永远爱着苏格兰高地的丘陵山冈”,我们听到他的离愁,他的心之所向;克瑞斯蒂娜罗塞蒂说,“我的心像歌唱的鸟,它的巢是靠近水的嫩树枝。我的心像一棵苹果树,累累的硕果压弯了枝桠”,我们看到她的爱来到她的身边,那颗心比得到世上的一切都快乐;博尔赫斯说,“记忆没有盖下它自己的币痕,可是有些事物会暂驻,可是有些事物会哀叹”,我们看到宁静午后他在图书馆的沉思,阳光下那些静止不动却又奔腾不息的思绪。

在这些感情中,爱情来得最为浓烈且具有倾覆性。阿迪里奥说,爱情诗最为难写,得等到八十岁再写。

年轻的时候就要去恋爱,若无爱情,生命荒芜。爱情是岩石缝中穿流的溪水,在暮色中撒下的那些哀伤渔网,它像潮汐般引退,又像露水般来临。你把它洒在花丛中,刻在众多星辰中,它还是可以光彩夺目,吸引你的目光。

1983年,罗伯托贝尼尼在一次活动中认识了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从此他的影片便只有一个女主角,她是他的毕生所爱。他在生活中在银幕上一次次为同一个女人倾倒,为她心荡神驰,辗转反侧,用声音寻找她的耳朵,用步伐丈量她双眼抵达的国度。

他梦里都是她,总是那同一个梦,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对他倾诉衷肠。他爱她,在梦里也爱她。她没有惊世的美貌,却可以用一个眼神就停转阿迪里奥的星球。他全然不会记得最初见到她的景象,就像每片雪花都会在阳光下融化,每一次遇见她,他都会重新爱上她。他得目不转睛,亦步亦趋,必要时说些无伤大雅、轻易就被揭穿的谎言,没有适当的话题时便说“我爱你”。阿迪里奥恨不得变成维多利亚的小布袋,任她用小针在他身上又戳又刺,仍然快乐地手舞足蹈。

他能轻易赢得女人的芳心,却总被维多利亚抛在身后,像只被遗弃的小狗紧追不舍。当维多利亚在韩国受伤时,医生都说她命不久矣,他却像个执着的孩子,追风筝的人,只要天空中还有一丝影子,一丝希望,他就拼命去争取。他比划着告诉语言不通的诗人艾美尼治,乞求治病的良方,动情诉说着没有她,他的世界将不复存在,那样的深情连最遥远的星辰都会睁大双眼仔细凝视。他为了她打劫商店,穿越沙漠,跳进雷区,关进监狱,同骆驼讲话。在她身边丝毫没有死亡的阴影,全都是他喋喋不休的话语,滔滔不绝的爱情,蹩脚的笑话,用一点小道具便可以自娱自乐的时光。

维多利亚曾经拿起一本诗集戏言,如果在下雪时遇见老虎,她便会爱上阿迪里奥。问题是,有了阿迪里奥这种感天动地,痴狂执着的爱情,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对着这种男人,真的是忍无可忍,还得无可救药的爱上他。

聂鲁达说过,“生活中只有两样是不可缺少的:诗歌、爱情。”

维多利亚有了阿迪里奥便一并拥有了这一切。也许,这就是爱。

下载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战火中的青春4

    《战火中的青春》心得体会 《战火中的青春》聆听老英雄讲诉自己随部队参加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西南剿匪等重大战事,并成为炮兵连著名的“神炮手”,在......

    《芭蕾少女》观后感

    《芭蕾少女》观后感 觉得这部电影总给人一种文艺的气息。昴是一个热爱芭蕾舞的少女.她拥有极佳天赋,却因家境普通而未能就读昂贵的舞蹈学校.而感情融洽的挛生弟弟,也在十岁......

    战火中的孩子作文5篇(5篇)

    战火中的孩子作文5篇 篇一:战火中的孩子作文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这个悲伤的日子,日军残忍地袭击了上海火车站,令人难以忘怀这场战争带来的巨大的惨痛„„在繁华的火车站边......

    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

    英国从"中间区域"突围 —— 战火中诞生的英格兰银行(一) 徐瑾 10月3日 14:55 中央银行大概是最神秘的银行,中央银行家也往往成为报纸头条主角或者阴谋论的核心。作为现代中央......

    战火中的孩子600字作文

    战火中的孩子600字作文 小编导语:在语文课本里,有一幅图片,是一个在战火硝烟中的小孩,小孩失去了父母,然而他还在无助的寻找,他还在撕心裂肺的哭喊!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抱着三......

    战火中的一抹红粉美文

    汉末的天下,犹如群雄逐鹿的舞台,滚滚的硝烟之中,貂禅便是撒进战火中的一抹红粉,生于风雨的一枝海棠。她不会不知那专权的董卓,上有重权求倾天下,下有吕布为鹰犬。她不会不知那冒死......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火焰让凤凰浴火重生.烈火让一个民族重生,让一个个灵魂在火红的光影下永生...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导语:《烈火永生》讲述在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镇压。江竹筠的丈夫被敌人杀害,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