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完善和发展
【摘 要】十七大报告作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论断,准确表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发展了十四大提出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将对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起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 分配原则 效率 公平
十七大报告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论述,是对“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的坚持和发展。准确把握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这一论述准确表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任何经济形式都是一种价值实体,总暗含着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的价值观。邓小平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曾在多种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概念,对社会主义作过多层面的论述,但又主张“社会、政治问题,主要还是从经济角度来解决。”所以,他特别注重经济制度分析,更多的在经济制度意义上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给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了一个崭新的功能定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说这一定义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突出效率对于社会主义的首位性,那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则是强调公平对于社会主义的至上性。纵观《邓小平文选》
二、三卷,我们可以发现,邓小平始终用“对立中的统一”来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反对把公平与效率当作非此即彼的两个方面,从未对公平与效率关系作过偏至的意思表达。江泽民也曾指出:“社会主义应当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也应当实现资本主义难以达到的社会公正。从根本上说,高效率、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不难看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蕴是“效率优先,公平至上”,而非某些经济学家所阐释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这一论述坚持和发展了“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应当肯定,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兼顾效率与公平”确定为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原则,比较准确地体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蕴含的效率与公平二者不可偏废的价值诉求。可是,后来倡导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则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作了偏至的表达,公平被摆到了兼顾的次要位置。从理论上讲,兼顾公平并非不要公平,在事实上,它却很容易使人们专注效率而忽视公平,以至疏于制定体现分配公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甚至可能被用来为那些巧取豪夺、聚敛财富的行为和过程作辩护。毋庸讳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已经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目前,我国初次分配资本所得畸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再分配手段运用不够,标志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攀升至0.48,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有的学者还极力为此辩护,认为:“人们不应该幻想:既获取高效率,又不出现任何形式的社会不公。”诚然,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社会成员之间在财富的占有量方面不可能是平均的,公正与效率之间确实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是,只要我们不把经济方面的公平理解为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而是把它理解为合理,理解为每个社会成员得其所应得,“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那么,效率与公平非但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兼顾的,还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前者可为实现公平奠定物质基础,后者则能促进社会政治稳定,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在新时期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制度是否公平正义,首先要看这种社会制度能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或者起码要看有无这样的诉求和努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我国现阶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贫富差距呈扩大态势,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心态矛盾复杂,少数人甚至对社会抱有埋怨情绪,利益矛盾已经成为人民内部的根源性矛盾和主导性矛盾。无疑,导致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则是重要原因。基于以上原因,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不再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偏至的表述,而是使用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论述突破了沿袭多年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习惯思维,是对当前国家分配状况审时度势后做出的非常妥切的表达,是对十四大提出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的重大调整。这一分配原则的调整,具有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丰富内涵,将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三、这一论述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原则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十七大报告关于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论述的核心观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分配体制的改革、分配结构的调整都将沿着这一路径进行。众所周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自从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各类生产要素逐步开始以不同形式参与分配,为各类生产要素持有者发挥创造社会财富的作用提供了体制条件。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价格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下,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党和国家负有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初次分配进行调节和规范的责任。初次分配是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其实质是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初次分配是最基本的关系,必须首先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如果初次分配只注重效率,初级分配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营业盈余(或称“资本回报和资本利润”),由原来的20%提高到2006年30.6%;2003年国家财政收入首度突破2万亿元,2004年突破2.5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有望突破5万亿大关。针对我国初次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个提高”的对策。具体来说:(1)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国民收入是由居民收入、企业收人、政府收入三部分构成的,合理调整这三者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居民收入相对于企业收人、政府收入明显偏低,需要提高其在整个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二要调整鼓励出口的政策,控制净出口的规模;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标准;四要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扩大农村居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五要鼓励依法创业和投资,保护各类合法收入;六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们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不完善,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没有市场化,特别在参与分配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诸要素中,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比例偏低,没有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充分调动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从完善分配制度着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确立原则上升为健全制度,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做法规范化,增强稳定性,减少随意性,从而使劳动要素获得合理的收益分配。这些制度包括:一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二要随经济增长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三要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四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宏观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五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等,从而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所谓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手段,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求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再分配通过种种社会调剂方式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使相对低收入以及一般收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准保持着一种同步的关系,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维护和满足、基本发展条件能够得到保证以及生活水准和发展能力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地得以提升。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调节力度不宜过大。否则,出现奖懒罚勤效应,也会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进而损害效率,反过来又会妨碍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警官学院)
第二篇: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
09汽车服务工程2班 组长:罗满桦
组员:陶建华,谢锦利,陈志泽,李艺强,王侃。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体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中国式社会主义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这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的初步胜利,这是由于:
第一,新中国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二,新中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第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新中国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
这样的情况又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而在技术上缺乏应有的实力,中国轿车的鼻祖是中国第一代汽车技术人员和工人东拼西凑,手工敲敲打打造出来的。以凤凰车为例,它的发动机采用的是南京汽车厂的四缸发动机,底盘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形仿顺风车,零件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切削加工完成。1959年2月1 5日,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由此可见当时轿车制造技术的水平。
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第一批轿车并没有真正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乘,热情高涨的汽车工人们很快就又投入到产品的改进中。在造出东风车后的4个月,一汽就造出了造型精美、具有民族特色、实用性能较好的高级轿车———红旗,这是中国第一部定型轿车,而且这一响亮的轿车品牌曾让一代中国人为之倾倒。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同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60—70年代光荣与遗憾
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到一汽视察,试坐了一辆红旗。年底,他通知一汽将这辆车速送北京,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专车主要是苏联吉斯100和115型轿车。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迫切需要替代吉斯的高级轿车,周总理要求一汽尽快生产出三排座的红旗。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当年四月份,国家领导人纷纷换掉吉斯、吉姆改乘红旗,按车号排列,邓小平坐5号车,薄一波坐8号车,朱德是14号,陶铸是15号,陈毅、贺龙分别坐13号和43号。1969年,一汽又悄悄研制出红旗772型特种车,朱德、周恩来、林彪都坐上了这种车。1972年,毛泽东的专车也换成了红旗特种车,从而最后奠定了红旗轿车的至尊地位。红旗曾采用v8发动机,这在当时的世界轿车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出中国轿车的特色,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
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80—90年代轿车梦渐圆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汽车行业实践中深化和发展,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所以新中国要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1984年至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找到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汽车工业道路: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这是由于: 第一,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
总之,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之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这种探索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具体方式基本都是从进口全部散件组装开始,逐渐提高国产化率。80年代中期可以视为第一阶段,建立了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两个合资企业,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这一阶段是引进的摸索阶段,引进的车型和技术也不是很先进。90年代前期和中期是新时期轿车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都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90年代的车型,一汽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部件。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国产轿车又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销售份额。我国的轿车工业初具规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国家也把轿车生产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并鼓励私人购车,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市场上80%的轿车由私人购买,1000万人口的北京已经有五万多辆私人轿车。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998年以来,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一汽-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雅阁、别克和奥迪a6,这是我国轿车生产技术实力大大增强的必然结果,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这样的中国汽车发展历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在开拓中发展,最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归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更大提升提供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的事业,它的发展方向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是一致的,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会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汽车行业实践证明,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在共和国50华诞之际,中国轿车终于崛起,迎来了可喜的收获季节,站在了世界腾飞的起跑线上.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的主题
组长:罗满桦
组员:陶建华,谢锦利,陈志泽,李艺强,王侃。
第三篇:社会主义的前途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学号:TS0908
2社会主义的前途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论文)
耿文诚
思想理论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思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维系一种社会体制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任何科学的原则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纵观中外历史,没有哪一种制度如中国的封建制度如此久远与漫长,到如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这主要归功于封建制度思想的建立和健全、发展与完善、包容与吸收。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理论主要由儒学构成,儒学源渊于中国的宗法社会,形成于春秋时代。儒学形成后主要历经了四次较大的理论发展。汉代儒学代表董仲舒以建立皇帝的权威为核心的“天人三策”被汉武帝所接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成为统治的依据和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汉武帝尊儒,使儒学理论获得快速发展与传播,同时也创造了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此为第一个发展期——两汉经学。汉以下各朝各代儒学理论均有发展,如唐代的《五经正义》、《孝经》等都是儒学理论发展的表现。到了宋明时期,以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等为杰出代表的理学家使儒学理论获得重大发展,此为第二个发展期——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家们在对宋明理学和封建专制的批判反思中,重新复归了儒学经世致用的宗旨,此为第三个发展期——清代经学(经学的复兴)。鸦片战争后之后,中西文化的碰撞成为儒学的第四个发展期——现代新儒家。儒学的发展还具有包容性,它不仅包容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许多观点,特别是对道教、佛教理论的吸收与包容使儒学在封建社会中具有更强的活力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是继封建主义社会之后私人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主要有3个阶段:封建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18世纪末由封建资本主义阶段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未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几百年来资本主义从西欧北美逐步扩展到全球五大洲,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它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庞大的社会化大生产,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新的灾难。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逐步加深,社会贫富两 1
极分化、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结构性的大量失业、腐蚀性的腐朽文化,破坏性的社会犯罪等等资本主义固有弊病,无法根治,大量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资本主义理论家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其理论,其中也吸收了不少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其用,改良资本主义制度,致使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仍然“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四个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四次历史性飞跃。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了实现这一伟大变革的途径、手段和社会力量,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第一次历史飞跃。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提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创立了列宁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列宁主义的诞生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之后最重大的事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前途等基本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历史飞跃。
20世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原有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处在困惑和困难的境地。到20世纪后半叶,社会主义发展面临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称之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第四次历史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发展的新阶段。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进程。到1936年苏联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之时,初步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随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一步发展并且经受了历史的检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模式进而推广到十几个欧亚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斯大林逝世前,他曾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实践到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就是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斯大林逝世后,通过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和批判,越来越多的科学社会
主义者逐步认识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偏颇和弊端,但在修正斯大林理论的同时没有有效地创建适宜新时期发展的理论,致使苏联解体,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东欧诸国基本上仿照苏联模式,没有形成适宜自身发展的社会主义理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理论强攻下全部发生巨变,投向资本主义的怀抱。总而言之,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内因就是缺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效发展。
社会主义的前途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又艰难的事业。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想成为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尽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挫折,但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停息。社会主义进入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定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向新的阶段,显示了社会主义美好光明的前景。
社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但现在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贪污腐败问题、经济发展问题、民主法制问题、环境生态问题等等都在侵蚀着社会主义的肌体。只有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社会主义理论,吸收资本主义以及其他领域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并将其糅合进社会主义理论中,才能使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久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2004-04-27
第四篇: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
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循着破解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进行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多元主体的差异利益诉求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完善社会法制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现状;问题;环境;对策
我国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更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极大的激发了国民创造财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目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的目标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又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业已成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榜样,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及建设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迷茫、错误到一个比较清晰、正确的过程,并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经济体制进程依然是以政府主导
西方国家指责或不愿意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太高,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但这也恰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和重要保证之一,也必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竞争显然不能保证这点,并会出现不可控的经济危机。但我们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行政命令过度干预市场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导致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有经济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起主要作用
因为国有企业的政府背景,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就好比在体育竞赛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享有若干特权,有违市场平等竞争的规则。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执行共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对具有强硬政府背景严重违背市场规则的国有企业进行再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如何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针对国有经济如何变革。
(三)国家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如何制定才能最为有效的与市场调节机制相结合,达到实现国家意志和合理分配资源的理想状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地方。例如,高铁项目作为国家宏观规划的一部分,确实是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因地域差异带来的交通运输压力。但行政能力的过度渗透又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破坏了市场自由竞争参与的游戏规则。这要在今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践中深刻反思和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在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同时不断的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新问题。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阻碍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我国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因此,我国不论是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以及技术储备都已经满足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最大障碍无疑是经济体制机制滞后,为此,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让创新成为完善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二)政府过多干预市场阻碍经济体制机制的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但纵观这几年的政府职能部门的表现,实施情况欠佳,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政府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做出的努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可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途径上,既不是完全由政府单方面推动,也不是完全放任由市场力量推动,而是必须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综合形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动力。避免政府缺位、越位、错位。
(三)不同利益诉求使多元主体在改革中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参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主要有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广大群众。从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会触碰到不同阶层、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由此形成不同的主体对改革方向、程 度以及领域的不同需要。在改革初期,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对改革有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容易达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广泛共识,因此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到改革进程中,如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制放权等,都是上下互动达成改革共识,顺利推进的成功例子。但随着经济改革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原则、效率至上原则下,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改革中获得的利益逐步开始分化,并形成不同的利益导向,不同的利益主体 必然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利益变动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只有通过由中央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全局性的方案,打破各部门、地方政府对自己利益的袒护,方能协调各方主体的利益和诉求,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考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体系,而且改革取向是要建立起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制。
(一)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经济环境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法律体系的完善,营造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公平、公正、透明的优良环境。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其正常运行必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之所以能自主运作良好,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承认追逐个体利益的冲动,调动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积极性,使社会资源在自利心的作用下自动流向产品稀缺而价格高的部门,市场本身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促使人们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发展下去,从而调节整个经济的供求平衡。但另一方面是如果市场本身没有健全的法制和制度去约束人的自利心,为了生存和追求利益,有些人就会违背公平交换的市场原则,假冒伪劣、经济欺诈等行为盛行,从而损害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所以,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作用,而不是过多的插手具体的经济事务,更多通过的是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约束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产业发展、总量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变化,例如发展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弱化等制约因素。“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低碳经济正在催生新产业成长和结构性变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正在改变全球性生产、消费格局。”受此冲击和影响,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所占比重过高,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比重过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居民消费水平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得到同步提高,由此既影响经济质量,又阻碍全体民众共享改革成果。除此之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技术含量不高,这种状态已经无法适应国际高科技技术竞争和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新趋势。基于此,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三)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市场体系 我国通过极富魄力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获得伟大成就,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诸如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金融投机猖獗、收入分配不公等等问题也还存在,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要想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传统的局部性改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统 筹协调诸如金融、银行、社会保障、经济结构等各方改革,着 力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现在要做的关键性工作就是限 制行政权力在市场上的盲目扩张,退回其本来的监管、服务 的范围,积极扶持民营实体经济的发展,打破国有企业不合 理的垄断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
(四)建立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
随着民众财富的增加和受高等教育程度人群比例提高经济的发展日益催生民众的平等意识和效率意识,对中国的政府体系提出了高效化、民主化的要求。如现存政府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需要,那么经济主体便会在政府体系之外寻求发展的机会,容易导致“地下经济”的繁荣。容易引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若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及时反馈市场主体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已经拉开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效 率,增强政府的服务、监管功能,摆正政府在市场中的监管者服务者的地位,这怡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例外。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 忘记人民的最大利益才是改革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 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要 让每个人都享受出彩的机会,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就为每个勤劳、奋斗的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现舞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_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 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 义的遗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4]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徐燕兰.扩大中产阶层的必要性及其路径分析〔J〕.人民论坛,2013,(11).[6]白津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J〕.红旗文稿,2010,(07).[7]胡钧.不断深化和完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 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1).
第五篇:完善创新发展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完善·创新·发展
——浅谈新华社电视主持人的锤炼
新华社音视频部播音组
播音员
朱文严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完善·创新·发展
——浅谈新华社电视主持人的锤炼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推动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行业间的竞争,而新闻传媒也不可回避的迎来了其改革的“大浪潮”。中国的传媒垄断现象即将被打破,中国传媒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新华社电视台的创立无疑是打破中国传媒业这块长期存在的“垄断”坚冰最强有力的武器。这不仅预示着传媒业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更是为中国的声音传遍世界而打开了一扇大门。随着新华社电视的发展,中国传媒业将会在新的格局中不断发展。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国家级,世界级的电视传媒机构的主持人,将以怎样的状态来迎接这样的发展变化呢?
一、完善自我:新华社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其角色不是简简单单的“传媒机构”。而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其灵魂之所在,因此,新华社的电视台其 “新闻宣传”之效果要远大于“传播”。
新华社电视台的主持人更是喉舌的喉舌,工具的工具。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发挥节目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做好宣传工作,尤其是新闻主播。“播音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新闻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播音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思想修养,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新闻敏感。政治水平、思想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修养、政策观念、新闻敏感,作用于整个播音创作活动,决定着全部播音技巧的运用,是播音创作成败与否的关键。”(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在节目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我”如我认为,我想等等。这里的“我”和子让生活中的我是不能等同的。作为新闻主播的“我”,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代表着媒体和国家,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她高于生活中的我,要更高尚,更完美,更纯洁,更有社会责任感。
所以,政治素质是作为一名合格新华社电视主持人的前提,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准确把握新闻的手杖,才能做到高瞻远瞩,才能真正把“新闻”的品位做得更高,才能使自身与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相协调,与新华社电视的高度保持一致。
(二)文化素质
主持人还应该具备很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是基础,只有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才能更加深入的钻研自己的专业,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通讯社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新闻报道往往涉及面很广,影响程度很深。就要求新华社电视主持人必须具备更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老一辈的播音前辈张颂老师也曾经说过:“提高文化素质,扩大知识结构,既是客观形势的要求,又是播音队伍素质现状的需要。”人们常用“杂家”来形容主持人,我想他所要表达的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意思就是主持人应涉猎广泛,触类旁通,应是复合型的人才。无论是文学、语言、历史、地理、美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是自然科学等等,主持人都应该接触到。只有主持人全面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在主持节目时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话,出口时才能做到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否则便会造成不知所云,无聊调侃。
(三)新闻素质
作为新华社电视主持人,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者,具备扎实的新闻基本功:要掌握新闻基本理论和新闻发展史的知识,要有一定新闻阅历和较强的新闻采编能力。这是提高新闻节目主持人素质的关键,也是新华社电视不同于其他电视传媒机构,为主持人提出的更高但必须具备的从业要求:要时刻保持大局意识,冷静客观的头脑,清醒的认识,将新闻敏感性作为工作习惯,并严保新闻客观真实性。
(四)业务素质
所谓业务,指的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是主持人尤其是新闻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有良好的口语基础:语言准确规范,吐字清晰流畅,声音朴实明朗,语气端庄自然,节奏起伏变化。
其次,应有驾驭语言的本领:叙事状物形象生动,议论评点深刻中肯,遣词造句准确精当,语言个性鲜明朴实。要做到这几点,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精心锤炼语言。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一个国家通讯社的电视台所体现出的耳目喉舌作用,最终都是通过主持人规范的语音和语言面貌体现出来的。只有具备较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新闻及业务素质。才能展现新华社电视其风范,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国家通讯社的电视台对它的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二、不断创新:以新闻为本,打造多元化的节目和复合型主持人
新华社的性质要求我们的宣传和传播的重点在“新闻”。新华社电视的报道也理应与之相协调,以新闻报道为立台之本。因此,大批高素质的新闻主播当是新华社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中坚力量。但同时,作为一个综合完善而系统的电视传媒机构,也要不断创新思路,发展不同类型的节目,使节目更加多元化,从而培养更多的复合型节目主持人才。
(一)节目创新——形式多元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像《定格》、《生活·时尚》、《阅读》等等一批新型节目出现,这对于以往我们传统的新闻报道来说已经是一大创新。这是我们立足受众,立足市场做出的明智选择,同时也是对新华社新闻信息资源的更有效整合和利用。新华社拥有遍及世界的新闻采集网络,庞大的报道团队,丰富的新闻资源,这些都是任何新闻传媒机构不可企及的。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创新、再利用可衍生出诸如:财经、生活、时尚、体育等等众多的节目元素。
这不仅给主持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展示平台,也提出了更难的要求:在完善自我的同时,要学会创新,打破传统思路的束缚,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不断思考与节目相适合的主持风格:或轻松诙谐,或严肃深刻,或专业精到,或高雅时尚。主持人只有不断突破自我,伴随节目成长。才能在不断的创新中,完善自我。主持人应该是丰富的,只有主持人自身丰富起来,节目才能多彩,才能真正实现新华社电视的多元化和长足发展。
(二)国际视野——主持人内涵及业务能力扩充
以往我们常常听到“播音员主持人要做到采编播一体化”,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多栖发展。这是基于整个电视产业时下的特点,新闻的传播速度之快给我们的业务提出了这样较为苛刻的要求。但应该看到的另外一个现实是,新华社电视的国际化定位:这是必然也是必须。因为作为国家级通讯社,使中国的声音传遍世界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主持人作为喉舌的喉舌,也应该具备国际化的传播报道素质。掌握国际化的语言也迫在眉睫。
目前,我们拥有的英语新闻节目吹响了我们走向世界的冲锋号,“全球儿童日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更凸显了我们走向世界的步伐是飞快的。主持人若想追赶甚至引领节目的发展,就必须具备国际化素质和要求。掌握英语等语言是我们迈向世界的工具和基础。作为中文主持人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但在新形势下,若想让自身适应新的发展,就应该经历锤炼的过程。这对于新华社电视的中文主持团队来说是自身的一种创新,一种跨越。也是我们所说的复合型主持人的新要求。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三、跨越式发展——错位竞争,稳健扎实,自信从容
不可否认,新华社电视起步较晚,相较目前业已成型的电视传媒机构而言还有些差距。但同时我们也具备其他任何电视传媒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权威的话语权,庞大的报道团队以及广泛的世界影响力等等都是我们阔步向前的坚实保证和强大动力。实践证明,没有一家电视台能够做到在创办初期便实现“重生——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大型直播报道”、“国庆直播报道”“世界儿童日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等一系列大型直播报道,但我们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这让我们骄傲和自豪。也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突破,才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信,让我们能够阔步向前发展。同时,也不难看出这是新华社电视建设的一个思路:错位竞争。只有做到他人做不到的,才能在一片新的处女地上开辟出新的更广博天地。
因此,新华社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要在符合上述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拥有更具竞争力的实力。
第一,应具备深刻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是思辨型的主持人,在报道新闻的同时,还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具有前瞻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向受众展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同时,他应该具有深刻的判断分析能力,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深入报道和分析,提出有见地的观点,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发人深省的思考。
第二,新闻主持人应具备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节目主持人在主
2009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论文
持中常常会碰到某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那就需要主持人在话筒前一定要沉着冷静,要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应变力的提高来自主持人对事物机敏的感悟力和精心的观察,良好的应变能力能使节目出彩。
第三,新闻主持人需要有健康的心里素质和自我调试能力。重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要注意加强个人修养,培养开朗,坦诚,豁达的人生态度。
从这一点而言,作为一名新华社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应站的高,看得远。自信从容面对各方压力,相信压力就是动力。不妄自菲薄,也不沾沾自喜,在完善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中实现发展。
新华社音视频部播音组
播音员
朱文严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