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0课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内容标准】
(1)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等知识。介绍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加深对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的崇敬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要点】
要点: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遵义会议。
难点: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是一个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请学生说出生活中以“八一”命名的东西。估计学生或多或少会说出一些名称,如“八一球队”,“八一广场”等等。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名称多与解放军有关,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若找不到实物,可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上有“八一”二字?由此导入新课,从八一南昌起义说起。
【新课探究】
一、南昌起义
1、起义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P65)
2、时间:1927.8.1(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3、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4、意义:(P66)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二、八七会议
1、时间:1927.8.7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2、内容:(P70)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总结巩固】 请学生小结,若学生讲得不够完整,教师再稍加补充。注意强调下列标志性的历史大事: 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八一南昌起义; 开辟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成立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遵义会议; 红军第一次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真题训练】
1、历史知识竞赛中,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到的正确判断是(B)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为了纪念长征,某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B)A、湘江 B、湘西 C、遵义 D、泸定桥
3、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
⑪这首诗是谁写的?诗中所讲的“远征”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事件?(参考答案:毛泽东;红军长征。)
⑫“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四句描述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答: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等。⑬“三军”在当时具体指哪三军?何时何地会师?
答:“三军”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后来用于对军队的统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⑭今年(2008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答:72周年。)
⑮当今,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人们纷纷踏访先烈的足迹,缅怀先烈的业绩。红军在这一“远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乐观等精神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考查长征精神,言之成理即可)
⑯假如你所参加的红色旅游团正准备重走长征路,你打算在哪些红色旅游点重点参观,请写出曾在这些景点所发生的长征故事及这些景点所处的省份。各级政府对这些名胜古迹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你应该怎样文明参观?
示例:①江西瑞金(或福建长汀)——红军长征出发地;湖南湘江——红军渡过湘江,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湖南通道——通道转兵;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贵州赤水河——红军四渡赤水;四川大渡河(或泸定桥)——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川夹金山(或草地)——爬雪山(过草地);陕西吴起镇——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红军会师;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等等。②文明参观:遵守秩序;不乱刻乱画;不大声喧哗;不随手丢弃垃圾杂物;等等
【教学实践与反思】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第二篇: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
课题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
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2.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原因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讲授新课】
一、历史发展顺序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27.4.12)—————(1927.7.15)——(1927.8.1)——(1927.8.7)——(1927.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回师——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反围剿—————
—(1927.10)————(1928.1)——————————————(1931.冬)——(1930.12—1933)—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开始————遵义会议———红军会师(1934.10)—————(1934.10)——(1935.1)——(1936.10)
二、南昌起义 1.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决定武装起义。2.时间:1927.8.1 3.地点:江西南昌
4.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5.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6.意义:
1)第一枪: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第一步: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步。3)第一支:起义中创建了人民军队中的第一支队伍。
4)第一幕:起义拉开了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新阶段的第一幕。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建过程 1)“八七会议”:党中央面临紧急情况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确定的总方针中,“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提出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实际上是初步设想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2)“秋收起义”:毛泽东与1927年9月开始发动领导。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4)井冈山会师
5)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几省交界,农村包围城市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条件
1)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2)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目的:为更好统一领导和协调各根据地和各红军队伍,2.时间:1931年冬
3.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 4.首都:江西瑞金
5.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
五、长征
1.背景: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2.时间:1934.10—1936.10 3.遵义会议
1)时间:1935.1 2)内容:思想上纠正左倾错误思想路线,组织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3)意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4.长征胜利:三大主力会师 5.意义:
1)粉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保存——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3)宣传——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小结:
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八一南昌起义; 开辟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成立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遵义会议; 红军第一次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
板书设计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一、历史发展顺序
二、南昌起义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四、长征
教学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
总第十三课时 第14课 《红军长征》
〖自主梳理〗:
一、长征的开始
1.反“围剿”失利: ____年秋,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___次“围剿”。_____等人命令红军全线出击,红军屡战不胜,根据地日益缩小,敌军逼近瑞金。
2.突围长征: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_____、_____等地出发,突围长征。
二、遵义会议
1.时间、地点: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2.会议内容:
⑴会议批评了______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______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⑵改组了_________,增选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3.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______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成立由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全军的_____。
4.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确定了以______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_______和_______上________的转折点。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艰难过程: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______,巧渡______,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强渡____、飞夺____,翻过_____,走过__________。
2.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______,与________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3.长征胜利:__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4.长征胜利的意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_____________,为开创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点拨解惑〗: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P69)
①根本原因是博古等“左”倾思想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有严重错误。②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支持等也是其中的原因。
2、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P72)①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②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③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⑤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1936年10月,红军哪三大主力在什么地方胜利会师?请谈三大主力会师的重大意义?(P73)
①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②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想一想,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湘
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
江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
5、红军长征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请同学讲讲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的感人事迹。“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学学革命老前辈”,敌人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等等。
有关长征的评价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它到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周恩来
万里遍撒革命种,到时定收千斤粮。
——毛泽东 第14课内容歌谣巧记
33年10月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博古等人错指挥,被迫放弃根据地,红军不怕远征难,实行战略大转移,瑞金、长汀出发地,突破封锁过湘江,强渡乌江到遵义,正确领导才确立,救党救军救革命,生死攸关转危机,过赤水,渡金沙,大渡河上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两军会师在吴起,36年10月在会宁,三军会师喜盈盈,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达标训练〗
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敌强我弱
B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错误指挥 C帝国主义的支持
D蒋介石的全线出击
2、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C、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军长征中依次渡过的河流是()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赤水河④湘江⑤乌江
A ⑤④③②①
B ④⑤③②①
C ①②⑤④③
D ④③⑤②①
4.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恶劣的自然条件,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5.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6.回顾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5)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那么你心中的“长征精神”又是什么?
第四篇: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说课稿
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包括四大板块的内容,即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军长征。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二、说目标
1、知识识记
主要让学生记住南昌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
2、能力培养
1看图表达;介绍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2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南昌起义的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长征胜利的意义,并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今后的生活。
三、说重点、难点
1、我认为本课的重点一个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一个是遵义会议。
2、难点也有两个,一个是如何深入浅出的分析中国革命所走的道路,一个是如何详略得当的介绍本课集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四、说授课思路
1、努力凸现学生自学为主的精神。在整堂课中,努力按照我校创设的“十六字教学模式”进行。第一步在学生明确目标后,我将自主学习的内容设计成小简答题和填空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在完成一站的学习后,让学生以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中,让学生得到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同时提出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a、中共为什么要在南昌发动起义?南昌起义既然损失严重,最后被迫撤离,为什么还要定“八一”为进军节?b、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正确革命道路的?c、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3、展示点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从课文资料中筛选了四处比较有意思的材料: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生活材料);二:井冈山会师(朱毛会师)三:井冈山会师后成立的工农红军为何称“第四军”?四:补充了几处红军前四次反围剿中使用过的战术。这几处材料,虽然不是课文重点内容,但是适当的穿插于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当然,兴趣点没有长篇大论地讲,只是一两句话简言代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我在教学中主要对五个问题进行了点拨讲解。(1)、“南昌起义”的意义。
(2)、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理解。(3)、红军为什么要长征。(4)、长征中的主要事件。(5)、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4、处理疑难问题的方法
(1)、“南昌起义”的意义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但每句话都比较长,一般学生来说还是难以记住。于是我将其分解,分别记住几个第一:第一枪;第一步;第一支队伍;学生理解了这几个第一的意思之后,再去背诵,会更加感性一些,效果也好多了。
(2)、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个问题的处理,我没有正面解释,而是在学习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补充了一个问题:
学生比较: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通过对比两次起义的结局,从其失败的根源中得出一个教训:大城市附近敌强我弱,难免失败。而中国农村人口占90%以上,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是革命的必须。因此应该在农村广泛地建立根据地。同时出示根据地分布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的看一下各根据地位置。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3)、红军长征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但是内容比较散,在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处理问题的情况,我主要点拨了三个知识点: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这个问题书中没有直接的答案,所以学生看了书后,归纳不出来。于是我补充了一部分材料,将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行了比较: 前四次反围剿
指 挥 者: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游击战、运动战、诱敌深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 第五次反围剿
指 挥 者: 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
阵地战、消耗战、死打硬拼
最终得出:正是因为“左倾”领导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被迫长征。
2:长征中发生的一些主要事件。○学生在自学看书之后,对主要事件的名称很难找全,甚至对哪些是主要事件也很难说清楚,最多的能回答出三四个。于是,我借用多媒体出示长征中的一些图片及材料,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长征途中的一些主要事件,这样做的效果就好多了。同时,根据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学生也体会到了自己应该学习哪些长征精神。
3: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为了降低难度,我借用《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来让学生记住起止时间、长征路上的几个重要地名:瑞金——遵义——会宁。同时根据这幅示意图设计了五个问题,学生记住了这五个问题,“红军长征”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就基本落实到位了。
5、训练贯串始终,时时抓好落实。
我在教学中,除去第三板块外,其余每个板块都设计了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强化对学生的训练。在“红军长征”部分,我选用了《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和《描写红军的诗》,来落实有关知识点。同时,教材中涉及到“南昌起义的意义;”、“井冈山会师”的意义、“遵义会议的内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四处内容需要背诵,我也尽可能地落实到位。另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用了一部分中考题,使学生及时了解中考动向,提前接受中考题的熏陶。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陵川第三种学校 姓名: 程春兰 邮编:048300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10课五四运动
刘明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及突破本课重点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过播放影片《我的1919》中国代表顾维均拒绝签字的片段。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中国代表一直没有接到北洋政府拒绝签字的命令,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敢于对列强说“不”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及突破本课难点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五四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关于“五四精神”,建议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着手形成 “五四精神”的概念。最后全体同学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体验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感,调动学生追求进步的动力。●教学方法1.提问探究法。2.材料归纳法。3.小组活动法。4.讲述法、讲解法。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前导学◆资料收集1.来源于我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节日有哪些?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的双方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包括哪些国家。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4.什么是五四精神?怎样弘扬五四精神?◆再现历史片段一: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北大的青年学生,5月4日,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片段二:在天安门示威游行后,学生来到东郊民巷,向各国使馆请愿,受到军警的阻拦。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强盗行为和对中国造成灾难。◆动手制作仿制五四运动时期标语和条幅、旗帜。上面书写以下文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勿做五分钟爱国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诛卖国贼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学唱歌曲中国共青团团歌●教学资源网五四运动纪念馆http://54.china1840-1949.net.cn人民网http://南方网──社会新闻http://●板书设计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二.五四运动的经过1.前期: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为学生2.后期:中心在上海,运动主力为工人三.五四运动的结果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四.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过节?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也有很多纪念性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是来源于我国近现代的历史事件的吗?(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中国的青年节呢?什么是五四精神呢?让我们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来揭开谜底吧!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一方是由英、法、美、日、意等组成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德国、奥匈帝国等组成的同盟国。中国在大战中参加了哪一方?(协约国)战争结果是哪方取得了胜利?(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月18日──6月28日),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开会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因而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当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巴黎和会寄予很高的希望,他们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命运。结果怎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部电影的片段,影片的名字叫《我的1919》,这部影片记述了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播放影片]中日双方在会上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呢?是山东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趁机窃取了山东的主权,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上讨论。同学们,听了顾维钧反驳,你们感觉怎么样?(真是有理有据,意正言辞,痛快淋漓)参加和会的各国代表有什么反应?(与会代表的一致赞扬他,说他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可是中国的合理要求得到同意了吗?帝国主义国家根本没有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在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我们也是战胜国呀,为什么还任人宰割?弱国无外交呀!同学们!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了,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美、英、法和日本其实都要控制和侵略中国。列强出卖了中国的利益,中国人民答不答应?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终于爆发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二.五四运动的经过当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青年学生首先行动起来了!5月3日晚7时在北大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北京13个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参加,大会提出四条办法:
(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
(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
(三)通电全国各省市于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群众游行示威运动;
(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大学等十四个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纷纷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进行游行示威和演讲。(下面我就一起来听听学生们愤怒的呼声吧!)(学生的演讲)随后,学生们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拦,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活动,当游行队伍来到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学生的演讲)学生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警察守卫着曹宅。学生围住警察,向他们讲道理。少数勇敢学生跳入院内,打开大门,大批学生冲进曹宅。此时,曹汝霖正在同另一个卖国贼章宗祥(驻日公使)在开会。他们以为有重兵把守,学生进不来。曹汝霖听到学生冲进来的消息,他以最快的速度藏了起来。这地方是曹汝霖的家呀!他熟悉地形。而章宗祥就惨了,他不熟悉地形,藏起来后很快被学生发现,大家把他当成是曹汝霖了,上去就打,把他打得鼻青脸肿,倒在地上装死。有个同学,取下客厅里挂的曹汝霖的照片来一对,原来打错了,不是曹汝霖,就把他放了。他跑出去后看到大批示威游行的同学,心就更害怕了,找到一个杂货店藏了起来,这次也没藏住,又被一些同学给搜了出来,这些同学不认识他是谁,不过觉得他鬼鬼祟祟的,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大家又把他痛打了一顿,不过最后还是让他给逃走了。唉!学生要是知道他是章宗祥的话,我想他就完了!看到了卖国贼的豪华住所,同学们义愤填膺,一把大火烧了曹汝霖的房子,这就是有名的火烧赵家楼。这时大队军警赶到,逮捕学生市民32人。5月5日,为营救被捕的学生,北京学生开始罢课。李大钊、陈独秀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学生爱国无罪,应该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北京政府怕引起更大的风潮,5月7日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北大的同学借了三辆汽车,像迎接凯旋的英雄一样迎接被释放的同学,校长蔡元培也出席了欢迎仪式,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5月9日,北洋政府以为风潮已过,下令为卖国贼曹汝霖辩护,并起诉放火的学生,追究5月4日行动的主使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因同情学生而被迫辞职出走。北京学生们对反动政府这种反人民的措施极其愤怒,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在这个过程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北京学生在罢课以后,一方面派代表到全国各地联络,商讨采取一致行动,发动更大规模的斗争;另一方面北京的学生组织演说团,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这时各地斗争浪潮风起云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湖南和天津等地也组织学生展开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北京全城的街道、胡同、甚至警察局的门口到处都有学生活动。军阀政府则采取极其野蛮无理的手段,制止学生们的各项爱国活动,大批地逮捕学生。学生没有被军警吓倒,上街演讲的同学们都带着行李、用具,随时准备坐牢,800多学生被捕入狱,监狱里关押不下这么多人,当局甚至把北大的校舍当作临时监狱。面对学生们奋不顾身的爱国行动,北洋军阀政府感到束手无策了。6月3日军阀政府大肆逮捕爱国学生的消息,迅速传到全国。首先发动罢工的是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上海。从此,五四运动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运动的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也由青年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阶级。6月3日,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来援助学生。6月5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接着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罢工工人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推动下,工商业资本家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举行罢市。上海工人阶级的罢工风潮,迅速波及各地。从广东到黑龙江,爱国运动的浪潮在二十多个省份的一百五十多个大中小城市掀起。爱国运动汹涌澎湃地发展着,一个浪头比一个浪头猛烈,军阀政府眼看无法控制局势,“自身难保”。6月7日北京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下令撤消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电令中国代表,同意在和约上签字。为此,又引发了新的一轮抗争,全国各地发往巴黎抗议签字的电报就达7000多份,1919年6月28日是和约签字的一天,我们一起到和约签字的现场去看看。(播放影片)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其实,中国代表团一直也没收到中国政府拒绝签字的命令,是什么使他们没有签字呢?是中国人民爱国运动,使他们第一次敢在列强面前说“不”!帝国主义国家大为震动,中国扬眉吐气。后来山东问题怎样解决的呢,列强后来又开了华盛顿会议,把山东归还中国。我们来归纳一下五四运动的结果。三.五四运动的结果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取得了初步胜利。下面我们来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北洋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结果怎样?(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彻底性就体现在学生和工人们不向反动势力低头,坚决斗争到底的精神。在五四运动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的是什么人?(青年学生)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人?(是中国的无产阶级)他们更有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并且罢工使工商业陷于瘫痪的状态。使北洋军阀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学生以拳拳爱国之心发起了五四运动,他们希望中国走向独立了进步,他们高举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的伟大旗帜和封建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五四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这样说过“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但“此一回的演行,乃永久存在”。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最后让我们一起高唱《中国共青团团歌》,仅以此歌纪念那些为国家兴亡呼号奔走的热血青年。我希望同学们能早日加入中国共青团,用你们的努力谱写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