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4 06:4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亲子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亲子教育论文》。

第一篇:亲子教育论文

论家庭与亲子教育

摘 要 亲子教育它是爱与教育的融合,是父母从小孩一生下来到他十八岁时给予他的全部的爱和培养,父母是他最好的老师但不是他唯一的老师,随着小孩自己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父母会引导他向一些必要的老师学习。家庭是孩子成才的第一驿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而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如何利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育,使子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是本文的关键。

关键词

家庭 亲子教育 关键点

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见,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幼儿早期亲子教育是20 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下面笔者先从自身对亲子教育的理解出发,浅谈其必要性,教育中产生的问题,最后着重论述应如何教育等方面方面阐述家庭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是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潜能开发、性格培养、习惯养成为目标,同时提高幼儿整体综合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具体地说,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针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进行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亲子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观念,打破是以往那种幼儿(0至3岁)只要吃的饱、吃得好的养育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形成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

(二)、亲子教育的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计划生育的普遍推行,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倾注了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对0一3 岁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但在这一最关键时期,父母最缺乏经验,时常处于慌乱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许多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在发展中存在“敏感期”,他们对婴幼儿由躺在床上,逐渐能够翻身、爬行、坐、站、走,其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时时都有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幼儿的了解。“孩子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面对“如何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这个问题,90 %的家长承认自己煞费苦心却仍找不到正确答案,而社会又缺乏对婴幼儿教育的指导。而实施亲子教育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亲子教育”使得家庭教育的内涵深化和发展,亲子教育将父母权威管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发展和引导为主;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为医生、护士、教师、朋友等多角色;由一味训斥转为参与交往中给予子女以关怀、发展和教育,为人格完美奠定基础。“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 2 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育儿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育儿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二、亲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为什么要提出亲子教育

(一)、亲子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给予

无论一个家庭的境遇是怎样一个情形,亲自教养子弟就是对子弟最好的给予。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哲学家洛克所说,他道破了子女最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什么?是用心的教育,而非望子成龙的心愿和给他们按部就班的教育机会,这是一个很值得现代人反思的问题,自己的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是更高的学习阶段,他们总是按部就班的送孩子上学求知,给孩子的是学费和学校教育的机会,却不知道小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学校教育不会适合所有的学生

因材施教,在学校里推行等于是一句空话。中国学校教育的现状仍然是知识化、形式化,应试教育一直是主流,素质教育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型。二十年左右的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国的学校教育体制和内容存在一定问题。学习压力超负荷,使好多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

三、教育中产生的问题

(一)、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 理,尤其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据专家分析,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心理学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家庭情绪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完全独立,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而对家庭中未成年的子女来说,家庭情绪的整体状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在快乐的家庭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快乐的,尽管有时会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因此在占优势的合作、谅解的总体氛围中,不但使子女学会了与人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方法,使孩子的思维意志、交流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还能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在烦闷、消沉的家庭中生活的成员则很难摆脱不快的阴影。有调查显示,在父母婚姻不和家庭中成长的小孩,极大部分都有自信心不足、退缩、不合群,甚至神经质等心理不正常表现。小小年纪的他们因为 父母的争吵而长期担惊受怕。

一个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做到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尽力满足亲人的合理需要,那么,这个家庭的整体情绪一般都是和谐而愉快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正气,从父母的榜样中去关爱他人,用热爱学习、关心家庭来回报 父母,这就是我们期望孩子应有的孝心。

(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由于对子女的期望所引发的对其健康成长方面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望子成龙一直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和动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只有拥有良好素质的人才能生存和发 展。所谓良好的素质,是指除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健康的体格、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等,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缺一不可。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却是,绝大部分家庭教育只重视智力因素的训练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有的家长把追求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盲目攀比;有的家长则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家长这种一相情愿的所谓理想跟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有时是背道而驰的,这势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导致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对待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支持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顾实际地走所谓“捷径”,忽视了基本的德才兼备的培养,片面追求所谓成才,不肯先从成人做起,陷入不顾客观实际的好高骛远和空想中,使得青少年缺少正常的成人成长和受教育的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害了孩子,因而是不足取的。

四、如何利用家庭影响教育

从20世纪末期首先在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地提出“亲子教 育”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诸多中国大陆教育者的尝试与实践,如 今的亲子教育已从原先的“纯模仿时代”进入了“中国式时期”。虽 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规范定义,但从教育意义上来诠释“亲子 教育”的话,我们是这样给予定位的---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 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 展。它区别于家庭教育,我们就知道是家庭中的长者对孩子的单向教 育,父母是家长,具有威严的、不可侵犯的地位。而亲子教育给人的 感觉则亲切、温和得多,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 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由此 可见,“亲子教育”中的“亲子”两字突出了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 地位,并由此突破了家庭教育中的许多传统认识。基于对亲子教育的 掌握与了解,我认为家庭亲子教育的“形式、内容、环境和过程”的这几个关键点中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父母甘愿做“三陪”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 职,但如何教育却大有学问。

(1)父母要做到“陪读--陪读美文故事”。父母要学会有选择性地讲一些美文故事给孩子听。例如《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选》等世界名著都是非常好的教材,讲得越早越好。孩子一旦喜欢听故事,他的理解能力就会加强,阅读兴趣就会提高。在3岁时,受过一定教育的孩子就能较有顺序地从头到尾翻看完一本图书;用已经学会的简单语句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各种图书、画册的内容;并能在成人的帮助 下,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图书。

(2)父母要做到“陪游--陪玩游戏。”作为一名有14年教育经验的教师和有10年育儿经验的母亲认为在入托前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很重要。孩子的兴趣很广泛,可塑性很强,家长很难主观地判断孩子哪一方面具有特别的天赋,只有通过一些亲子游戏才能更好地观察发掘孩子的天赋,并循循善诱。另外必须强调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长大”,也就是说父母应该以一种“孩子的心态”和孩子一起游戏学习、一起快乐成长,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掌握一些知识。

(3)父母要做到“陪受罪--陪着同甘共苦。”现代的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孩子们从出生到长大对于“饥渴”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但是这简单的“饥渴”概念却与将来社会上的“竞争”息息相关,于是作为父母要做到不能盲目顺从孩子,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做到不经常空头许诺,不欺骗孩子,不能给予孩子多的“独享”权利。

(二)全职妈妈勿“权制”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孩子呱呱坠地时,毅然辞掉工作,做 起全职妈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阎水金表示,全职妈妈 对孩子的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也不能否认,全职妈妈的育儿 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关注与照顾。“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高薪工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即使是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也全权负责,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意志力不强,其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孩子特别“黏”人。比如,妈妈做饭时,会把孩子放置在厨房里;妈妈打电话时,孩子就必须坐在妈妈身边;从来没有单独玩耍的经历,每次必须妈妈陪着一起玩;吃饭了,其他家庭成员一概不许碰,只能妈妈拿勺子。

(2)期望值很高,孩子却很累。全职妈妈大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她们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投入了大量时间来教育孩子,孩子必然会在将来的成就中高人一等,这种高期望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个别全职妈妈一心想复制天才儿童的成功之路,用制定的各种培养计划,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娱乐时间;而在对各方面的要求上,也表现得过于严格,指责过多,却不知,这些都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3)“真空”状态无社会交往。全职妈妈们承担起了几乎全部的育儿任务,不要他人帮忙,客观上导致了孩子与妈妈之外的亲人(爷爷、奶奶,甚至父亲)接触少。而且,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父亲的经济压力就会较大,因此他们往往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而对孩子关注不多。如果再不能带孩子去接近更多的同龄伙伴,就会丧失了和同伴游戏、相处的乐趣,导致孩子不习惯群体相处,缺乏交往能力。

(三)亲子教育不隔代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敏感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则事后很难弥补。大量研究事实表明:婴幼儿期,尤其是3岁以前,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因而人 们也越来越重视0-3岁婴幼儿的教育。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年轻父母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0-3岁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同时也清晰的明确: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可是爷爷奶奶辈们却不是这样认为,他们往往这样比喻着:俺们小时候有什么亲子不亲子,还不是照样长这么大这么强。在他们老一辈的意识中通常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啥也不懂,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根本不需要教育。因此,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希望,年轻的家长们不要迫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全权交给老人,这样孩子会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任性、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

(四)理智对待纯西化教育

记得有同事这样跟我说:在美国,14岁的孩子就要被家长要走出家门,自我独立。我知道,西方国家的家庭,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这不是西方的家长爱子不如东方的家长,而是西方的家长对儿童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儿童是有潜能的,是自主发展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就表现在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但是,中国的孩子能行吗?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中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与美国的不同,这些差距能让我们的教育纯西化吗?这同样涉及到最初的“亲子教育”。

当然,西方的家庭讲究民主、平等,也是来源于他们的教子观念。他们认为,儿童不是家长的附属,儿童在人格上是和大人平等的。所以,他们讲究尊重儿童,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在这一点上我 们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请理智对待纯西化教育,必须合理、科学的建立我们“中国式”的亲子教育观念。

亲子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一种国 际教育最新发展趋势,蕴藏了丰富的时代教育精神,亲子教育是家庭 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的教育)和 社会教育,是生命开始的教育。亲子教育提倡成人与孩子在互相尊重 中成长,主张幼儿教育要“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唤醒人们转变儿 童观;亲子教育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性格的形成,能力习惯 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可塑造的人才,只要父母们把他放在一个适合 他发展的平台,他就能成材,幸福就是1+1=3。

因此,在亲子教育精神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亲子教育应该注重的不仅是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且是立足于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

参考书目:

[1]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2]MEI课题组.天才制造_中国家庭如何运用MEI教育法则[M].金城出版社2001.[3]邓智海.美国人怎样做父母[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4]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应祥泰.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问题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 报,2001,(2).[6]周洁.学校、家庭互动,实施教育创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林运清,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J].当代教育论坛,2005,(13).[8]陈铭.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9]郑文风.亲子教育.[10]孙瑞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11][美]约翰,布雷肖.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11

第二篇:亲子教育论文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提问

孩子似乎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包含很多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是孩子积极思维的体现,是他们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家长可不能应付了之,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也是一门学问。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从身边的花花草草,到遥远的太阳和月亮,都会激发他们的疑问和想象。

孩子的问题经常被家长忽视

两个做客的小朋友抢着看一个节目,而小主人却想看另外的节目,抢不过来就去找爸爸:“他们两个不让我看电视。”爸爸说:“他们是两个,少数要服从多数。”孩子委屈地问:“为什么?难道两个人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吗?”爸爸忙工作,不再理会孩子。

彤彤看到一辆冒着烟的摩托车,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那辆摩托车是锅做的吗?它和锅一样冒烟呢。”她又捧着一捧草问爸爸:“爸爸,什么是草?”父亲说:“草,就是草嘛。”

默默有问不完的问题:“草为什么是绿色的,它怎么不长成花的颜色?”他会问:“为什么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早上起床,他会问:“月亮姐姐为什么不见了呢?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太阳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父母一开始还会耐心回答,后来就让他自己去想了。昊昊拿着一本书跑到爸爸身边问:“爸爸,这个狐狸老跟在鸡后面干啥?”“问你妈去。”„„过了一会,昊昊又拿着书跑过来问:“母鸡为什么没发现狐狸?”爸爸:“一边去,没看我在忙吗?

孩子的问题中蕴含着智慧和探索

孩子们看似司空见惯或者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容不得家长小看。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甚至切中人类发展中最本初的、重大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即是智慧

雅斯贝尔斯说:“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老子也认为,最具智慧的圣人恰恰就是复归于婴孩。也有人认为孩子的问题甚至比那些哲学博士更深刻。如上文提到的,两个做客的小朋友与小主人抢看节目,孩子反问爸爸:“难道两个人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吗?”再如,捧着一捧草的彤彤问:“爸爸,什么是草?”孩子的这些发问是否更具哲学的意味?是否比大多数家长的认识还要深刻呢?可以说,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本身就是智慧。这些智慧需要我们家长向孩子们不断地学习,甚至不断地反问我们自己。

孩子的问题显现着积极的思维

孩子有问题恰恰说明了孩子的思维在积极地运转,他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他的发现,以及他是怎样用他的思维加工他的发现的。如上文中彤彤看到一辆冒着烟的摩托车,她就问:“摩托车是不是锅做的?”在她的经验中锅会冒烟,看到摩托车冒烟,她就将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 摩托车是锅做的吗?从孩子的问题里可以发现她敏锐的观察、活跃的思维。孩子的问题说明了他正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生活中的发现建立起联系。杜威说教育即经验的不断重组,而这个孩子不正是在完成自己生活经验的不断重组吗?同时,通过孩子的问题,家长还可以发现,孩子的思维水平正处在复合思维的阶段。他通过联想将各个具体成分和复合物连接起来的特征扩散了,形成了直观到具体的形象或者物品连接的复合体,它们所连接的联系的广泛多样是惊人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时期孩子的问题特别多,同时又充满了发散性、创造性。

孩子的问题显示着孩子向未知领域的努力

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未成熟,其操控外界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神奇的,而孩子天生有一种力量,他是天生的学习者。孩子试图控制他周围的环境,他以无穷尽的问题,向未知领域做出不断的努力,以求得安全的欲念。

这样一种向未知领域的努力,转换到现实生活中即孩子可以从身边的花花草草、猫狗虫鱼开始,一直问到遥远的太空。正如上文默默的那些问题,正是他向未知领域的努力。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问:“为什么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早上起床,他看不到月亮就问:“月亮姐姐为什么不见了呢?”这些都表明他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而孩子们向未知领域的努力也正是人类能够不断获取知识,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前进的重要力量。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本身就是智慧,它也蕴藏着孩子向未知领域的努力,所以家长不能小瞧了孩子的问题。家长需要,孩子们也需要家长耐心地、认真地对待他们的提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正视孩子的提问

理解了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孩子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满意的回答对于孩子成长的长远影响,就需要我们家长谨慎地、正确地面对“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有时可能会提出一些十分滑稽、甚至无法回答的问题,这时候一笑了之、敷衍或者粗暴制止,都会影响孩子,甚至导致其智慧停滞不前。而当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对他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回应时,不仅能促进其认知的发展,而且能激发他对外界探索的兴趣,继而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给予孩子积极回应

对于能直接回应孩子的问题,如“这个狐狸老跟在鸡后面干啥?”家长可以直接回答孩子“狐狸喜欢吃鸡,跟在鸡后面是为了捉住它”。有些问题则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进一步观察,全面了解,如“母鸡为什么没发现狐狸”,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狐狸走路的姿势等,让孩子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相反,如果家长敷衍,甚至嘲笑他的话,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没有问题了。

提高孩子的提问水平

孩子提问的水平与其自身经验,认识的广度、深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呈正相关。家长要利用日常生活资源,让孩子发现 问题。对于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提供反问的机会,激发孩子的思考。如彤彤捧着一捧草问爸爸什么是草,家长可以回答:“我觉得绿色的,矮矮的就是草,你觉得呢?”这样使孩子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个问题上,还可以引发对事物的整体思考和认识。甚至可以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水平,有意创设适合其思维水平的环境,给予其机会发现问题,通过进一步引导,提高孩子的提问水平。如默默问:“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太阳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这说明默默将生活中某些经验迁移到太阳身上,但他不像“摩托车是锅做的吗”问题一样,可以清晰地看出彤彤的经验的重组。这时家长可以通过进一步引导,或者反问:“你为什么担心太阳会掉下来?”聚焦到默默最初的经验上,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根据孩子最初的经验,提供合适的帮助与支持。

孩子的问题是不可小觑的,家长不但不能忽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还应该鼓励孩子提问,并在回答问题上下功夫。

第三篇:亲子教育论文

亲子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家校协同课题研究,接受亲子教育,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期待,总结如下:

1.以前面对孩子的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经常感到很生气,很无奈,很无助。通过初步理论学习,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使我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个行为都有她的原因和道理,只要勇敢面对,仔细分析,找出其中的奥秘,然后家长用合适有效的言语和行为去因势利导,可能会收到迥然不同的好效果。

2.通过定期授课和讨论这个平台,认识了心理辅导老师,认识了许多其他同学的家长,大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使我大有收益。自己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所遇到的苦恼和问题可以向其他人特别是心理老师倾诉。这使我感到不那么孤单和无助,有时心理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简单提示就让人产生茅塞顿开之感。

3.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孩子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平时在与孩子的认识发生矛盾甚至冲突时,不象以前那么急躁,树立长期培养的耐心和信心,从自身做起,言教不如身教。

4.接纳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行为主体性,这让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在缩短,不象以前那么紧张,而变得容易交流,这便是可喜的第一步,也使孩子变得更有信心。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尽量采纳并付诸行动,从而使她更愿意接纳别人的好建议。5.通过这次教育课,使我又一次深刻认识到看书的重要性,其实培养孩子的许多问题及解答问题的方法在许多书籍里都有总结。多读书使人充实,使人有智慧。

6.我希望以后还能参加同类的活动,并期待老师们的精彩分析,期待老师们帮助推荐好书。

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劳动!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能培养出长大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想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养成那些好习惯,成为受人尊敬的人,您要先掌握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您分享一些成功失或败的教育方法,望您能体会出家庭教育的真谛。

1、成功的家庭教育

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不能缺少夸奖。孩子和大人一样也可能面临很多苦恼,例如:有时作业做不出、没有朋友、怕写作文等。我们首先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然后要想尽办法帮助解决。此时父母亲的及时鼓励、开导尤为重要。如果家长会对孩子说:“你一定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妈妈相信你。”孩子就会充满信心。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依赖心理,是家庭教育中不能不谈的话题,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家长就肩负起了照顾孩子的重担,因而,选择适合的机会,教会孩子独立自主,让孩子自己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是成功家庭教育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每个人的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学习生活的习惯都要教育。懂得与孩子沟通的家长会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敏捷灵巧,提高学习效率,孩子也比其他小朋友要高出一筹。

2、失败的家庭教育

面对孩子的同一个问题,一些家长常常会这样做,家长不分时间按场合的过度夸奖孩子,让孩子的自信转变成自负,因此“夸”要注意技巧,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孩子考试成绩一般或差时,不要给孩子世界末日之感,多帮孩子找一些原因,关键是找出孩子闪光之处给予夸奖,千万不能让孩子失去信心。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多了。溺爱就会成为现代教育孩子不可避免的现象。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而要求爷爷奶奶代办,父母给孩子盛饭,孩子随意差遣父母,失去自理能力。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帮助他克服缺点,同时也严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成长起来。现在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特别可怕的是有的孩子从小做事磨磨蹭蹭,即使他们现在学习非常好,到以后的学习都非常麻烦。家长应监督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做好,否则孩子很容易出现因学习时间较长,失去学习兴趣,被动学习而厌学的心理。

总结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智力发育,情感教育及社会道德样样都不能缺少,只有全方面的教育好孩子,才能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想了解家庭教育的更多内容,不妨关注本站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协调一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困惑,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收藏 分享

亲子教育学习心得

为了做一个更合格父母,我参加“亲子心连心”的培训。坐了一整天,觉得有点累。但收获还是挺多的,总结起来,自己有几点做得好,有几点做得不够好。

好的方面是:1、在孩子的兴趣培养上,我做得比较好。比如让她学钢琴,这是一件漫长而烦琐的事,我通过讲故事,定时间,比赛,表演等几方面让她从开始的“三分钟热度”到现在的基本能坚持天天练习。

2、能逐步帮她改变“拖拉”的习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慢,但我们必须温柔地坚定,不能代替孩子的手脚,这样会让她更慢,因为她从“拖拉”中得到了好处。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她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洗澡,孩子十分的慢,我就让她从三十分钟到二十分钟慢慢练习,争取提高速度。“拖拉”的背后是能力问题、方法问题和技能问题,我们要做的是从方法和技能上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锻炼她的能力,而不是帮她做,这样只会使她做得更慢。、培养孩子从小做家务这方面。假期时我和孩子一起,经常和孩子做家务,如:收拾衣服、整理衣橱、拖地板、洗碗等,让孩子从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不好的也有几方面:

1、把工作上的事带回家。专家和我们做了一个互动游戏:用右手按住你自己的左耳,在家门口把这张脸撕下来,对他说“亲爱的,你已经回到家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请你开心地去面对你的家人吧。”这一点很重要,家是一个温暖而放松的港湾,我们要好好面对自己的家人,千万别把工作带回家。

2、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和并不完美的你自己的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养分,这养分是爱、接纳、欣赏、承认、鼓励、表扬、尊重、理解、信任、接受与陪伴。想起刚生下孩子时,我雄心壮志:“把我未能实现的心愿让孩子代我实现,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孩子。”现在想起来,这种想法多么荒谬和无聊。孩子是在做他自己吗?那还不是你生产的一个模板?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培养孩子的特长。这是许多成功父母的做法。当然,我们也无须刻意去追求孩子的成功与否,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和最关健的。如果孩子什么事都不也和你说,什么话都不敢和你讲,但他是一个十足的全才,那样你会快乐吗?、和孩子沟通。沟通不是单纯的说教,不是整天的唠叨。沟通是你和孩子的眼睛是平视的,你说得少,孩子说得多,你们什么事都可以交流讨论。专家做了一个计算:如果你每天和孩子沟通15分钟,每月就7.5小时,到孩子二十岁,(因为二十岁以后孩子基本独立了)你们沟通的时间只有75天。75天,这只不过是你漫长生命中的一个片刻,你连这个片刻都不愿和你的孩子分享吗?赶快抓紧时间呀,要不孩子长大了,他都不愿和你说话了。我做个检讨,我和孩子沟通的时间不够15分钟。

4、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理想的家庭环境是:

1、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地位和生活空间,并且受到尊重。

2、每个成员都有正面、积极的心态,充满信心及活力。

3、成员们视信任、支持和爱为家庭里的最高价值,超越一切其他事物。

4、每个成员都诚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5、成员之间容许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6、成员乐于助人、富于爱心。

7、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学习,鼓励独立思考。

8、成员们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价值,包括自己的价值。

9、成员乐于与家庭分享,无论是乐趣或是悲愁。

10、成员们在一起所做的事,应该注重过程和意义更甚于结果。注重过程就是在乎对方的参与,肯定一起做的意义。家庭环境十分重要的,让我们为一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家而一同努力吧!

孩子,你是我的宝贝。因为有你,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我和你一起成长,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生活一定更美好。谢谢你!

第四篇:亲子教育论文解读

论家庭与亲子教育

摘 要 亲子教育它是爱与教育的融合,是父母从小孩一生下来到他十八岁时给予他的全部的爱和培养,父母是他最好的老师但不是他唯一的老师,随着小孩自己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父母会引导他向一些必要的老师学习。家庭是孩子成才的第一驿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而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是指: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如何利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育,使子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是本文的关键。

关键词

家庭 亲子教育 关键点

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见,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幼儿早期亲子教育是20 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下面笔者先从自身对亲子教育的理解出发,浅谈其必要性,教育中产生的问题,最后着重论述应如何教育等方面方面阐述家庭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是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所以“亲子教育”是以爱护幼儿身心健康、潜能开发、性格培养、习惯养成为目标,同时提高幼儿整体综合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具体地说,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针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进行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亲子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推行从0岁开始教育的观念,打破是以往那种幼儿(0至3岁)只要吃的饱、吃得好的养育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程发展,形成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

(二)、亲子教育的意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计划生育的普遍推行,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倾注了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对0一3 岁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但在这一最关键时期,父母最缺乏经验,时常处于慌乱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许多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在发展中存在“敏感期”,他们对婴幼儿由躺在床上,逐渐能够翻身、爬行、坐、站、走,其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时时都有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幼儿的了解。“孩子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面对“如何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这个问题,90 %的家长承认自己煞费苦心却仍找不到正确答案,而社会又缺乏对婴幼儿教育的指导。而实施亲子教育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亲子教育”使得家庭教育的内涵深化和发展,亲子教育将父母权威管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发展和引导为主;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为医生、护士、教师、朋友等多角色;由一味训斥转为参与交往中给予子女以关怀、发展和教育,为人格完美奠定基础。“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 2 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育儿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育儿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开开心心的游戏活动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二、亲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为什么要提出亲子教育

(一)、亲子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给予

无论一个家庭的境遇是怎样一个情形,亲自教养子弟就是对子弟最好的给予。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哲学家洛克所说,他道破了子女最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什么?是用心的教育,而非望子成龙的心愿和给他们按部就班的教育机会,这是一个很值得现代人反思的问题,自己的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是更高的学习阶段,他们总是按部就班的送孩子上学求知,给孩子的是学费和学校教育的机会,却不知道小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学校教育不会适合所有的学生

因材施教,在学校里推行等于是一句空话。中国学校教育的现状仍然是知识化、形式化,应试教育一直是主流,素质教育一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型。二十年左右的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国的学校教育体制和内容存在一定问题。学习压力超负荷,使好多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

三、教育中产生的问题

(一)、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 理,尤其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据专家分析,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心理学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其实,仅仅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家庭情绪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完全独立,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而对家庭中未成年的子女来说,家庭情绪的整体状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在快乐的家庭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快乐的,尽管有时会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因此在占优势的合作、谅解的总体氛围中,不但使子女学会了与人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方法,使孩子的思维意志、交流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还能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在烦闷、消沉的家庭中生活的成员则很难摆脱不快的阴影。有调查显示,在父母婚姻不和家庭中成长的小孩,极大部分都有自信心不足、退缩、不合群,甚至神经质等心理不正常表现。小小年纪的他们因为 父母的争吵而长期担惊受怕。

一个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做到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尽力满足亲人的合理需要,那么,这个家庭的整体情绪一般都是和谐而愉快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正气,从父母的榜样中去关爱他人,用热爱学习、关心家庭来回报 父母,这就是我们期望孩子应有的孝心。

(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由于对子女的期望所引发的对其健康成长方面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望子成龙一直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和动力,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只有拥有良好素质的人才能生存和发 展。所谓良好的素质,是指除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健康的体格、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等,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缺一不可。

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却是,绝大部分家庭教育只重视智力因素的训练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有的家长把追求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盲目攀比;有的家长则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家长这种一相情愿的所谓理想跟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有时是背道而驰的,这势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以至于导致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对待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支持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顾实际地走所谓“捷径”,忽视了基本的德才兼备的培养,片面追求所谓成才,不肯先从成人做起,陷入不顾客观实际的好高骛远和空想中,使得青少年缺少正常的成人成长和受教育的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害了孩子,因而是不足取的。

四、如何利用家庭影响教育

从20世纪末期首先在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地提出“亲子教 育”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诸多中国大陆教育者的尝试与实践,如 今的亲子教育已从原先的“纯模仿时代”进入了“中国式时期”。虽 然至今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规范定义,但从教育意义上来诠释“亲子 教育”的话,我们是这样给予定位的---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 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 展。它区别于家庭教育,我们就知道是家庭中的长者对孩子的单向教 育,父母是家长,具有威严的、不可侵犯的地位。而亲子教育给人的 感觉则亲切、温和得多,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 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由此 可见,“亲子教育”中的“亲子”两字突出了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 地位,并由此突破了家庭教育中的许多传统认识。基于对亲子教育的 掌握与了解,我认为家庭亲子教育的“形式、内容、环境和过程”的这几个关键点中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父母甘愿做“三陪”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 职,但如何教育却大有学问。

(1)父母要做到“陪读--陪读美文故事”。父母要学会有选择性地讲一些美文故事给孩子听。例如《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选》等世界名著都是非常好的教材,讲得越早越好。孩子一旦喜欢听故事,他的理解能力就会加强,阅读兴趣就会提高。在3岁时,受过一定教育的孩子就能较有顺序地从头到尾翻看完一本图书;用已经学会的简单语句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各种图书、画册的内容;并能在成人的帮助 下,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图书。

(2)父母要做到“陪游--陪玩游戏。”作为一名有14年教育经验的教师和有10年育儿经验的母亲认为在入托前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很重要。孩子的兴趣很广泛,可塑性很强,家长很难主观地判断孩子哪一方面具有特别的天赋,只有通过一些亲子游戏才能更好地观察发掘孩子的天赋,并循循善诱。另外必须强调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长大”,也就是说父母应该以一种“孩子的心态”和孩子一起游戏学习、一起快乐成长,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掌握一些知识。

(3)父母要做到“陪受罪--陪着同甘共苦。”现代的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孩子们从出生到长大对于“饥渴”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但是这简单的“饥渴”概念却与将来社会上的“竞争”息息相关,于是作为父母要做到不能盲目顺从孩子,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孩子建立“朋友关系,做到不经常空头许诺,不欺骗孩子,不能给予孩子多的“独享”权利。

(二)全职妈妈勿“权制”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孩子呱呱坠地时,毅然辞掉工作,做 起全职妈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阎水金表示,全职妈妈 对孩子的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也不能否认,全职妈妈的育儿 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关注与照顾。“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高薪工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即使是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也全权负责,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意志力不强,其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孩子特别“黏”人。比如,妈妈做饭时,会把孩子放置在厨房里;妈妈打电话时,孩子就必须坐在妈妈身边;从来没有单独玩耍的经历,每次必须妈妈陪着一起玩;吃饭了,其他家庭成员一概不许碰,只能妈妈拿勺子。

(2)期望值很高,孩子却很累。全职妈妈大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她们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投入了大量时间来教育孩子,孩子必然会在将来的成就中高人一等,这种高期望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个别全职妈妈一心想复制天才儿童的成功之路,用制定的各种培养计划,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娱乐时间;而在对各方面的要求上,也表现得过于严格,指责过多,却不知,这些都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3)“真空”状态无社会交往。全职妈妈们承担起了几乎全部的育儿任务,不要他人帮忙,客观上导致了孩子与妈妈之外的亲人(爷爷、奶奶,甚至父亲)接触少。而且,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父亲的经济压力就会较大,因此他们往往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而对孩子关注不多。如果再不能带孩子去接近更多的同龄伙伴,就会丧失了和同伴游戏、相处的乐趣,导致孩子不习惯群体相处,缺乏交往能力。

(三)亲子教育不隔代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敏感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则事后很难弥补。大量研究事实表明:婴幼儿期,尤其是3岁以前,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时期。因而人 们也越来越重视0-3岁婴幼儿的教育。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年轻父母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0-3岁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同时也清晰的明确: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可是爷爷奶奶辈们却不是这样认为,他们往往这样比喻着:俺们小时候有什么亲子不亲子,还不是照样长这么大这么强。在他们老一辈的意识中通常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啥也不懂,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根本不需要教育。因此,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希望,年轻的家长们不要迫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而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全权交给老人,这样孩子会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任性、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

(四)理智对待纯西化教育

记得有同事这样跟我说:在美国,14岁的孩子就要被家长要走出家门,自我独立。我知道,西方国家的家庭,很重视孩子的独立性,这不是西方的家长爱子不如东方的家长,而是西方的家长对儿童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儿童是有潜能的,是自主发展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爱就表现在促使孩子独立、自主地发展。但是,中国的孩子能行吗?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美国不同;中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中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与美国的不同,这些差距能让我们的教育纯西化吗?这同样涉及到最初的“亲子教育”。

当然,西方的家庭讲究民主、平等,也是来源于他们的教子观念。他们认为,儿童不是家长的附属,儿童在人格上是和大人平等的。所以,他们讲究尊重儿童,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在这一点上我 们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请理智对待纯西化教育,必须合理、科学的建立我们“中国式”的亲子教育观念。

亲子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一种国 际教育最新发展趋势,蕴藏了丰富的时代教育精神,亲子教育是家庭 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的教育)和 社会教育,是生命开始的教育。亲子教育提倡成人与孩子在互相尊重 中成长,主张幼儿教育要“尊重科学、尊重真理”,唤醒人们转变儿 童观;亲子教育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性格的形成,能力习惯 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可塑造的人才,只要父母们把他放在一个适合 他发展的平台,他就能成材,幸福就是1+1=3。

因此,在亲子教育精神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亲子教育应该注重的不仅是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且是立足于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

参考书目:

[1]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2]MEI课题组.天才制造_中国家庭如何运用MEI教育法则[M].金城出版社2001.[3]邓智海.美国人怎样做父母[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4]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应祥泰.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问题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 报,2001,(2).[6]周洁.学校、家庭互动,实施教育创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林运清,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J].当代教育论坛,2005,(13).[8]陈铭.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9]郑文风.亲子教育.[10]孙瑞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11][美]约翰,布雷肖.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亲子教育

编辑推荐语操心操到心碎,只因缺少智慧!没有一样职业比做父母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孩子就是一张考卷,你必须一次做对,没有改错的机会!养儿育女,逃不脱一条铁律——痛,并快乐着。你是痛多还悬乐多,就要看你做父母的能力了。阅读杨思卓所著的《成为智慧父母的12个密码》,获取12个密码,使你成为更优秀的智慧父母!

内容提要《成为智慧父母的12个密码》简介:亲爱的父母朋友,儿子还在让你操心吗?女儿还在让你烦恼吗?如果你不缺少一颗爱心的话,那一定是缺少爱的智慧了。用杨思卓老师的话说:“操心操得心碎,只因缺少智慧。”著名领导力专家杨思卓的《进入成人世界的9个密码》出版后,打动了无数孩子的心灵,改变了孩子的行为,也引起了更多家长的共鸣。应父母们的强烈要求,机械工业出版社再次精心组织出版了杨思卓老师的姊妹篇:《成为智慧父母的12个密码》,在那些感人的故事中,在那些真知灼见中,你将找到爱的钥匙,开启孩子的心灵。

作者简介

杨思卓,著名领导力专家,北京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思卓书坊”主持人。著有青少年成长励志图书《进入成人世界的9个密码》和多部管理著作。目录

前言好父母应该怎样当?

1.疼爱孩子,有爱心更要有“爱智”

2.不加修剪,骄子迟早被人“修理”

3.做比成样,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像

4.不知感恩,是孩子一生最大的残疾

5.爱有钥匙,轻松开启孩子的心门

6.赏识有度,失败源于失衡

7.根治厌学,补课不如“补趣”

8.戒除网瘾,妙在“热线”切换

9.远离自杀,早早接种“疫苗”

10.防范早恋,须知“渠到水成”

11.移交责任,“菜鸟”才能长成大鸟

12.教子成人,父母不必跟风“造神”

前言

好父母应该怎样当? 亲爱的父母朋友,时间过得好快啊,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时间在懒洋洋地散步,当我们进入成人世界时,时间已经快跑了,自从我们做了父母,时间就开始飞了。正所谓芳林新叶催陈叶,儿女日日催人老啊。自觉心态还算年轻的我们,看着昨天还是牙牙学语的孩子,竟然长过了我们的肩头,突然意识到人生已过半程。是啊,提到孩子,做父母的总有说不完的感慨。如果说孩子出生。是我们的开学典礼的话,那么孩子成人,就是我们的毕业考试了。如果你有时间,我愿意和你一起坐下来,沏上一杯香茶,望着院子里那些郁郁葱葱的花木,静静地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孩子这张答卷,我们的考试成绩怎么样? 在我的管理课堂上,我先后对1 000名经理人做过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为人子女,你给自己打多少分?打及格的有8成,打不及格的有2成;另一个问题是:为人父母,你给自己打多少分?打及格的有4成,打不及格的有6成。看来这为人子女。多数人已经是一只 “信鸽”;但为人父母。多数人还只是一只“菜鸟”啊!这也难怪,开车有驾驶培训,做老师有师范教育,连开电梯这种简单的工种,都有岗前培训。那么,从孩子

到父母这个岗位,我们有过多少培训呢?面对一个个珍贵的生命,每天要判断的正误题那么多,要回答的选择题那么多,没人告诉我们怎么做。不难想象,若是路上的司机个个无证驾驶,那将会是什么后果?可在人生路程上长途奔波的父母们,绝大多数不都是无证驾驶吗。如此说来,我们的孩子出问题是常态,不出问题才是例外。作为父母团队中的一员,我也是深有体会。我做过公务员,做过总经理,做过培训师,做过咨询师。我的体会。没有一样职业比做父母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孩子就是一张考卷,必须一次做对,没有改错的机会。恐怕是当总裁、当总统,也没有这么苛刻的要求吧。如果孩子真是一张普通的考卷也就罢了,问题是,这孩子是一张有自我主张的考卷,你想写上个360,他硬是给你写出个180;你想画上个向日葵,他给你画成个野芹菜。你越亲近他,他越疏远你。你想限制他,他会跟你结怨结仇。不久前三万多孩子在网上聚集起来,共同的口号竟然是:“父母皆祸害”。既然这么难管,那我们就放手吧,离开父母他们真的行吗?结果怎么样呢?孩子真的惹出祸来,还不是马上逃避责任,把老子推到舆论的风口上,给你来一句“我爸是李刚”。做个经理,做个官员,干不好可以辞职,可为人父母。你就没有办法辞职。当个李局长、张县长,真的难不过当家长。其实,今天的新事,就是昨天的故事。教子之难,古已有之。西方传说中这世上的第一对父母——亚当和夏娃,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他们的大儿子该隐因为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再说以色列的大卫王,也是治国有道教子无方,他最宠爱的儿子押沙龙,最后变成了一个残暴的逆子。所以养儿育女,你就逃不脱一条铁律:痛并快乐着。有人可能要说,那要看痛多还是快乐多。没错,我进一步了解那4成自认为合格的家长,大多快乐多过痛苦;而那6成自认为不合格的家长,总是烦恼多于快乐。烦恼从何而来?经过对领导力10多年的研究,我发现了一个烦恼公式:F=Z/N,即烦恼=责任/能力。烦恼主要和两个变数有关,从属性上看,责任难以推卸,能力可以提升。举例来说,你担负了100的责任,如果你只有1的能力,那么按照这个公式一推导,烦恼就是100。但是这100的责任不变,能力变了,由1变成了100,分式上面是100,下面是100,那么烦恼就变成1了。所以结论很明白:你痛苦,是因为你烦恼,你烦恼,是因为你无能。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公式,工作让你烦恼,你对工作无能;上司让你烦恼,你对上司无能;下属让你烦恼,你对下属无能;老公让你烦恼,你对老公无能;老婆让你烦恼,你对老婆无能;当然了,孩子让你烦恼,你对孩子无能,也就是缺少教育孩子的能力。从这个公式上看,解除父母的烦恼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去除责任,不当这个家长。有时父母也说气话: “你爱上哪上哪,永远也别回来。”可是当孩子真的离家出走,多少父母找遍天涯海角,哭得稀里哗啦。“父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看来儿女是父母终生的债务,到什么时候你都得认账。第二条路,就是提升能力。能力提升,大部分烦恼都会迎刃而解了。亲爱的父母朋友,操心操到心碎,只因缺少智慧。慧从何来?禅语讲得好,静能生定,定能生慧。今天,我们就静下神来,定下心来,讨论一下如何做有智慧的父母。有些人可能说,杨老师,早十年听到这些有用,现在已经晚了。是啊,人生有四大遗憾:“棋渐精而对手故,琴犹在而知音亡,子欲养而亲不在,父欲教而木成舟。”浪子回头金不换,有钱难买老来福。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责任,到什么时候都不晚。早教有早教的功能,晚教有晚教的功效。人生谁无过错,就连英明的大卫王也曾经是个恶人,害死了别人的丈夫,霸占了别人的妻子。但是后来痛改前非,变成了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坏到大卫王那个程度,完全具备教育好的可能。如果我们可以补救,教训就是财富,弯路就是风景。没有晚了的教育,只有晚了的认识。做一个智慧的父母,不在昨天,不在明天,就在当下。关于孩子本身的问题,我已经在《进入成人世界的9 个密码》中对他们谈过了,在这里我们重点谈的是家长的问题。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不就是管孩子那点事嘛,我早就知道。如果你真的知道很多,就一定会发现所知有限:你知道一年有12个月,人有12生肖,钟表有12 个刻度,一天有12个时辰,但是有些事,你也许还不知道。你天天在用电脑,你也许不知道,电脑键盘有12个功能键:从F1到F12;你天天打电话,你也许不知道,数字电话有12个拨号键:1、2、3、4、5、6、7、8、9、0,再加上*和#;你天天在用脑,你也许不知道:有 12对脑神经在为你工作。你天天教育孩子,你可能不知道,培养孩子成人,有12种智慧你不可或缺。亲爱的父母朋友,我们是同龄人,同路人。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孩子,对于你的痛苦与幸福,我感同身受。所以你我在这样一个时空点上相遇的时候,我带来了我的一份礼物。我不是要送你99朵玫瑰。我只想送你12种智慧,当玫瑰凋零了的时候,智疆将是你留给他们的最大恩惠。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谢小梅女士、北京大学领导力专家刘鸿雁主任以及深圳市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的黄丽华女士大力支持,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另外,还要感谢我的助理朱萍萍女士和易丹丹女士,以及“思卓书坊”的宋瑛女士和本书的所有编辑。他们为这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还要感谢一贯支持我的家人。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们提出了非常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没有他们的激励,我的动力就不会持续;没有他们的启发,我的灵感就不会升华;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的努力就没有结果;没有他们的相伴,我就是一个人的独行。在与父母朋友们分享智慧的时候,我真心感谢他们无私的施予。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教子是一种责任,爱子是一种天性。从孩子来到母腹的那一刻开始,这种爱的历程就开始了,无论孩子对我们怎么样,我们爱他们永不变。一位颇有成就的女总裁在她的微博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小时候最喜欢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穿行在马路弄堂,从不担心会摔倒,因为深信:老爸即使伤了自己也会保护我。生命中还会有另一个男人让你有这种感觉和绝对的信任吗?” 看了感慨万分,是啊,这就是父母,即使伤了自己,也要保护孩子,直到我们远离这个世界的那一天。人类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在爱护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上,具有天然的相似性。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在中国西部的一个沙漠地区,极度缺水,每人每天限定只能用3斤水,这里的居民用水全都是从很远的地方用军车运来。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有一天,一头老实听话的母牛渴极了,她挣脱缰绳,跑到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当运水的军车到来的时候,母牛迅速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停下。母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后来,母牛的主人来了,憨厚的农民看到母牛阻挡了交通,扬起鞭子抽打母牛,母牛还是不肯离开,直到被打得皮开肉绽,运水的战士过意不去,只好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放在牛前面。没有想到母牛一口都没喝,而是仰天长哞。在不远的沙堆后跑出来一头小牛,受伤的母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母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牛和小牛眼中的泪水,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情,泪水潸然而下。亲爱的父母朋友,我们用不着考察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让人为之心动的那头母牛,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哪个当父母的,不是牺牲自己的青春,换来孩子的花季,不是放弃自己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在我们感动之余,你我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吗:如果我们只有这种天性,如果我们只有这种老牛护犊式的爱,人类和动物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长时间,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我都在思考。直到有一天,重读《哈姆雷特》使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啊,人是万物之灵长,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就在于灵性吗?于是我把成功的父母和失败的父母做了一个对比。结果出来了:两种父母都有爱的本能。成功的父母,在爱的本能上还有爱的智慧。失败的父母或许不缺少“爱心”,但一定缺少“爱智”。还是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吧。2010年2月22日,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内蒙古,发生了一件不平常的惨剧。毕业于政法大学,现在一家信用社工作的王利,向自己的父亲提出,要他出钱购置一辆新车,由于考虑到儿子已成家,不能过于依赖父母,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的父亲没有答应儿子的请求。在遭到父亲拒绝后,这个从来没听父亲说过“不”的年轻人愤怒了,在父亲的汽车上,向父亲连砍数刀。当父亲大喊“救命”,从轿车里跑出来的时候,王利又追赶上去,朝父亲的后背连捅几刀,接着将父亲的左手动脉割断。看到父亲还在挣扎,又将他的颈动脉砍断„„直到父亲彻底没了动静。对于这个残忍杀害自己的凶手,这个社会必须惩处的祸害,父亲会有什么反应呢?疼爱儿子的父亲最后说的一句话是:“儿子,拿上钱快跑。”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一个被残害的父亲,竟然还是如此的宽容,竟然还有如此的关爱。而悲剧也恰恰就在这里。这个可怜而又可悲的父亲至死不悟:这不是宽容是纵容,这不是真爱是错爱。如果爱可以从头再来,这样的父亲一定还会让悲剧重演。

下载亲子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亲子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亲子教育

    和孩子一起读书 林琼 睡前给Peter讲故事,和Peter一起看书,这是无意中养成的习惯,而现在这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如果晚上不给他讲上一个故事,小家伙是不会乖乖睡觉的。 美国诗......

    亲子教育

    玩,是儿童的天性,有些不会玩的儿童,甚至要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专家指出,儿童不会玩耍,往往显示他们身心发育有问题。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玩耍能力指标,例如1、2岁的孩子必须......

    关于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系列之一 全家人大学堂:用经典化解教育难题 一、问题探讨(一) 当前子女教育,面临哪些难题? 家长对子女有哪些期待? 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完美家庭? 学校与家庭,谁更容易培育......

    亲子教育(本站推荐)

    1. 【亲子八个正确法则】 1.不要在饭桌上争吵;2.下班后尽量多和孩子 在一起;3.不要把孩子逼入死角;4.培养他处理问题的能力;5.逐渐向他灌输对学习的热爱,这会影响他的一生;6.纪律......

    亲子教育

    亲子训练营“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根据我国特有的家庭状况,这种关系被扩展为所有与幼儿密切接触的人——看护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看护人与幼儿之间......

    亲子教育

    两堂课的内容1.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2. 教会孩子要学会手心向下,懂得给予,而不是一味索取的”手心向上” 3. 言......

    亲子教育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也会伤人,这种伤害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严重。父母一句不该说的话会深深地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今天我读了《父母不该说的十句话......

    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的认知 1 认识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简单说,亲子教育的基础是亲缘关系,核心内容是抚育者与婴幼儿之间的互动性活动,目的则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