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与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与发展
作者: 来源: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将其明确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是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推动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宣言书。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也被称为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其创新性的主要贡献有: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是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提示可能考点: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两个宣言书”。,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维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邓小平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列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创立和形成的历史起点,也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点和活的灵魂,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源泉之所在。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始终,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方面。
第四,邓小平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途径,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把这三者联系起来,便形成了对实事求是命题的整体认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党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从来都是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与拥护的根本条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内涵,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第二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案例导入:
在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四个大字气势恢宏,刚劲有力。为什么中国革命博物馆生命要保存这块看似普通的石碑呢?因为它非同寻常,它是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历史见证。在延安中国革命纪念馆,保存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块石碑,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历。
早在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后,党中央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由王明主持,但白色恐怖下的党中央机关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王明等人经常是四处躲避。恰好此时,共产国际需要中共派一个负责人到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工作。于是,“九一八”事变后,王明到了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并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候补书记。28岁时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然而王明不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以他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给我们党带来了惨痛的损失和教训。
要真正懂得中国的实际,并非易事。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卓越的领导人,就尝试着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向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作斗争。遵义会议后,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王明的时代虽然结束了,可是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肃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还在作祟。
教训如此之多,情况这样复杂,毛泽东认为有必要组织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经验、路线,进行认真地学习和清理。这就是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开始不久,194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大礼堂在“红色首都”延安的宝塔山下落成,毛泽东应邀兴致勃勃地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那字体兼具山海之势,颇见一代伟人的气度与风采。1943年12月12日,这四个大字被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大礼堂正面墙上,作为全党同志学习的座右铭。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人们郑重地取下石刻,埋入地下。解放后,党校旧址上办起了师范学校,师生们在一次建校劳动中挖出了石刻,交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至今。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我们认识事物总要遵循一定的方向、途径、方法和原则,例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思想或是以往狭隘的经验和本本上的理论出发。方向、方法的不同说明思想路线是不同的,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认识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正确与否。所以,树立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也有其思想路线,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1、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①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 1929 年 6 月14日写给时任红四军纵队队长的林彪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这封信长达8000多字,分析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认为那些错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年 12 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此时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已初具雏形。②初步界定思想路线内容
1930 年 5 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在这篇文章中提出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原文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也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这里,“从斗争中来”,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这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运用和体现。
资料:《反对本本主义》原文为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仅是毛泽东一生浩瀚著述中的一篇短文。此文在反围剿的战争中不慎丢失了,毛泽东很惋惜‚丢了这篇文章就象丢掉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想念‛解放后仍时常挂念。此文稿被闽西老区的一位农民党员赖茂基将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下来。1957年2月他将自己保存的《调查工作》一文献出。1961年1月,当毛泽东再次看到这篇失而复得的文章时,喜出望外,高兴异常。他曾激动地指着这篇文章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找到它就像找到我失散的孩子一样重要。‛1964年中央决定重新印发这篇文章时,毛泽东将文章的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并作了如下批示:‚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
2、抗日战争时期
①对思想路线作了哲学论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指责“调查研究”为“狭隘经验论”,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 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随后写《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②第一次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实事求是”一词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 河间献王》,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在歌颂河间献王刘德求实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借用了“实事求是 ”这句成语的形式,吸收了其中朴素的合理因素,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作了最新的科学的解释,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的内容,时实事求是这一成语获得了新的强大生命力。这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之一。不断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③思想路线的确立。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1941 年 5 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此后,1942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1943年又把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刻在石板上,镶嵌在中央党校大礼堂的正面墙壁上,作为全党同志的座右铭。1947年胡宗南大肆进犯延安,中央转移至西柏坡,由于不方便携带,人们郑重的取下石刻,埋入地下。解放后,党校旧址上办起了师范学校,师生们在一次建校劳动中挖出了石刻,交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至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结论报告中,第三个问题是“党内若干思想政策问题”,一共讲了13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实事求是问题”。这是这篇报告的结尾,可见实事求是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和在党的七大的地位,也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把实事求是作为党区别与其它政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批评和自我批评)。正是因为我们党确立了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才能够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而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院系:政史系
班级:101班
学号: 24
姓名: 陆琳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最初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毛泽东对于党的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
一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起源
“实事求是”本是中国的一个成语,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说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学者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得事实”是指刘德搜集和研究古籍,务必对历史材料考证翔实;“每求真是”是指刘德力求得到正本,弄清历史事件的真相。可见,“实事求是”本来是指一种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酝酿过程。自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投身革命起,就高度重视革命理论与革命运动的结合统一,致力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后来,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实际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越来越感到坚持实事求是的必要性。1930年,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主张和反对本本主义的口号,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的“本本”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坚决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1937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哲学著作,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教条主义进行了理论清算。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共产党员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到了1941年,写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时,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已相当成熟,明确要求全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字,就特别写下“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二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一条科学的思想路线。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下述基本观点:
首先,“实事求是”根源于唯物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指出,世界是不依赖于意识、精神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上的具体事物时,就必须如实地了解事物的实际情况,把握其客观规律,绝不能只凭主观想象,只凭一时的热情,只凭死的书本,去臆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实事求是”根源于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各自孤立的;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时,就必须注意认识事物的内部、外部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状况,把握其固有的规律性,从而使自己的思想理论动态地如实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趋势、过程。
再次,“实事求是”根源于反映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于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一反映过程,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
而发展,越来越丰富和深化。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实现这种统一,就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地做到尊重实践,实事求是。一定要防止犯脱离具体实践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总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反映论的有机统一。它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为方法论,并加以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2】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具体事物,就必须从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出发,要对具体事物做具体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真实的,全面的了解事物的具体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理论,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如果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或者什么本本、原则出发,那就会在头脑中产生形成不符合实际的思想理论,由此就会导致方针政策的失败。
第二,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既是针对具体事物而言的,又强调要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我们在认识具体事物时,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既应从具体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又应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为此,就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指导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和研究。
第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也是把认识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的惟一途径。所以,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自觉地通过实践去认识具体事物,去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注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检验已有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抛弃过时的、错误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并总结新鲜的实践经验,使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总是保持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先进性,指导实际工作顺利进行,指导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的意义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对于党的建设,对于党的全部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应当肯定,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乃是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从根本上说,就是依靠能够自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理论上说,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政党,只有确保思想理论正确,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合乎历史潮流和民心民意的奋斗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发挥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从而这个党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只有确保思想理论始终符合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骄人的业绩,从而显露出蓬勃生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实事求是确实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我们党在建立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今天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序号 文献标题 来源 年期 来源数据库 1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张力——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思考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浅谈对改革问题中几个关节点的讲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 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方法的改革
张信先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
第02期 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考
蒋盛云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年5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需把握的问题思考 年
第04期
第03期
萨茹拉
内蒙古财经学院报 200054
第四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以及其继承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以及其继承和发展
一个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本质上是个哲学问题,即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以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点的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概括和表述,在党的建设的发展史上,随着党面临的不同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不同历史任务,却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1、实事求是——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阐述与确立
毛泽东在2005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出真相”,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在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畸形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到了确立。
毛泽东不仅确立和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而且,着重论述了实事求是在实践中的运用,使党的思想路线更加丰富,对实践更具有指导性。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思想路线的恢复与丰富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当时党中央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质就是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按照“两个凡是”去做,就无法拨乱反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这样,思想路线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首要地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发动了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先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召升了中央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的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不》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个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确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经过这样一场思想斗争,我们党,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江泽民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路线的继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002年4月,他在西部六省区座谈会和在陕西视察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胡锦涛第四代领导人对思想路线的发展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说,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越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困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广。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四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不同概括和表述,既说明党的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的,更说明党的思想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必须用丰富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
第五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及其意义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摘 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当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实事求是更是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路线,也称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 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 的认识路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萌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成熟, 但已经开始用马列主义理论 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杰出的代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批判陈独秀、李立
三、王明“左”“右”倾机会主义,使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逐步明确起来,1929 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 议》中,明确反对主观主义的指导,认为这种指导“其必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1930 年,毛 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 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同时提出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一条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另 一条则是由本本出发, 按既定办法办事的保守的思想路线。这就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6年到1937 年,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 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等一系列著作,进一步批判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特别是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 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 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 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特别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 详细地占有材料, 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经过延安整 风和党的七大,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度时期内, 由于我党指 导思想上的错误, 致使在某种意义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党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名存实亡。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 ,人民又获得了 希望,人民希望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希望停止 “阶级 斗争” ,希望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等 等。然而要这样做,必然触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 对待毛泽东晚年错误问题上, 当时中央领导人的表现令人失望,1971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明确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针对“两个凡是”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在给中央的一封信就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5月, 邓小平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行,并说明理由。后来在七届三中全会等一些重大场合都对“两个凡是”进行过批判。特别是从1978年5月开始邓小平积极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号召全党彻底打破精神枷锁,来个思想大解放,最终使“凡是派”彻底缴械。
1978年12月13日, 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要性,他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这 一讲话还强调了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邓小平这一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接着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同时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大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增选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进中央领导机构, 顺利实现了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从而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所作的贡献在于:第一, 他恢复了毛泽东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批判“两个凡是”的过程中,他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多次把毛泽东倡导的思想路线 概括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二,他根据新形势 新情况,突出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特征。
当我们沿着“实事求是”路线走下来并取得不小的成绩时,新一代领导人江泽民又提出了心得见解。他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特点,针对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部分群众中出现的安于现状,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现象,领导干部组织涣散,作风漂浮,信念动摇等问题,江泽民立民现实,面向未来,深刻的思考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强调提出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问题,并且把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联系起来。
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凡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行为准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而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进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的胜利,关键在于能否始终如一地坚持好实事求是这一根本准则。坚持实事求是,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 它是马克思主义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将思维的客观性和主动性统一起来,阐明了人类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思维的真理性应该由实践来证明,等等,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观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 就是以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这条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没有止境的过程;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解放思 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的,民主是解放思想和实事 求是的重要条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等等,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 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正确的政治路线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回顾党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从根本上说,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 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才制定出并贯彻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从而推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党本身的成熟;而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 或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将原来制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坚 持贯彻下去的结果。
第三, 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 能力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 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 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要自觉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而不会浮在上空、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就要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已,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而不能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实事求是 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第四,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要手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提质量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这就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要求:既要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又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既要扩大民主覆盖面,又要改进和完善民主制度;既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又要创新文化体制;既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所有这些都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研究,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极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在当代中国我们仍要坚定不移的以实事求是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指引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