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时间:2019-05-14 06:1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第一篇: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所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与农业相关的经济、社会组织为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提供各种服务所构成的组织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按社会分工和协作的需要独立出来的,为农业提供农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条件以及农产品贮运、加工、个别环节作业等服务的部门和单位所形成的纵横交错的服务网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防疫灭病服务体系、农业智能信息网服务体系、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民农业知识技能教育服务体系、产销服务体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克服单个家庭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科学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世界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着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着这些国家的高效率、高档次、商品化大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传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突出问题。

1、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事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市场经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适应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而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纵横交错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的积极作用,对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有力保证,也是实现科技兴农的有效途径。

农村社会化服务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服务, 它是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单位在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中所承担的职责。多年来, 我国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经过建设, 从总体上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 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与城市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包括品种鉴定与推广、植物病虫与动物病害的预测与防治、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农业生态保护等。据2000年统计,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5个系统,共有推广机构21.3万个,其中县级2.2万个,乡级约18万个;有农技推广人员127万人,乡镇农业五站国家在编人员61.8万人。但这个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广人员数量多,但专业素质较差;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管理体制不顺,职能难以发挥;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对农业性质认识不清是其重要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认为科技可以使农民增收,由农民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和服务理所当然,也成为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向市场的理由,尽管后来有了《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由于没有把农业放在公共产品的地位,农业推广人员往往成为机构减员、经费短缺的受害者。导致基层推广体系“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许多地区农技推广组织已名存实亡,个别地区甚至名已不存。

1.2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农业内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从而形成一个包括从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到农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的有机服务体系。完善发达的社会化农业生产服务组织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农业机械化耕种、收割;病虫的防治;水利与灌溉服务;收购、运输、加工、包装、销售服务;也包括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金融服务。

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主要是由农民合作组织完成,合作组织有专业化的,也有综合的;有社区性的,也有跨地区的。他们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近些年,我国农民合作组织获得了较快发展,据统计,仅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达15万多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成员2 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带动非成员农户3 2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3.5%;两类农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23.3%。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0月31日审议通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赋予了15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法人地位。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4个方面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首先,运行 不规范,缺乏规范的章程和运作机制,彼此之间的合作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其次,社会支持不够,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金融、财政扶持的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贷款难的矛盾依然存在。其三,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经营规模、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运输手段、交易方式以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等,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四,农民的合作意识还很薄弱,加之合作化运动尝试的失败给人们留下痛苦的印记,一些人仍存在着“恐合”心理。

1.3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不畅通。

在市场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生产、市场、科技等信息是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向、规模和速度。农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输和发布,使之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帮助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营销的顺利进行。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在全面、准确、及时、有效性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 一是信息通信条件不健全。有的农村有线电视没有得到普及, 不少农民仍然采取一家一户的室外天线, 收视频道有限;有的村庄虽然有广播,但大多数是一村一个扩音器, 无法实现家家通广播的目标;有的村庄打电话比较困难, 必须跑到几里地远才能找到公用电话;绝大多数的农村没有开通互联网。二是生产信息不灵。由于信息通信条件导致了农民的生产信息滞后, 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投资决策, 出现了一些农产品生产不对路的现象, 造成了农民的经济损失。

1.4农村公益性公共报务严重缺位。

在许多地方,农民仍然是求医问药难,求学求知难,享受文化生活难、渴盼科技服务难。就农村的文化事业来讲,农村的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农村的传统封建迷信非常盛行,烧香拜佛、问地求天比较普遍,有些地方地下六合彩、赌博、吸毒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跟不上的表现。在农村的医疗卫生方面,农民有病缺钱不敢医治的现象大量存在。目前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 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在中西部边远地区, 孕妇和产妇的死亡率是沿海地区的 3.6 倍,婴儿的死亡率是沿海发达地区的4倍,有 40%的死者是因为看不起病而死亡的, 大批农民缺乏最基本的医疗条件。从农村教育状况来看, 许多地方无法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有的甚至出现文盲半文盲现象。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7.6 年,比城镇居民低 3 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 75%。而在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 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 48.07%,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 11.62%,大专以上只有 0.5%。在农村科技方面,全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很低, 农业的生产成果基本上是通过农民的体力劳动换取的,刀耕火种方式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克服农户分散经营局限性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自给型农业是封闭的,产前所需的生产资料,产后的农产品销售以及产中的生产过程基本上依赖农业生产者个人完成。而现代农业是开放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和设施的现代化,都依靠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提供服务才能得以进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替代农户的部分生产经营活动,使农户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经营管理或转移就业方面。

现代农业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巨大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群体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主系统;在此之外,还存在许多外部因素像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这些外部因素涉及到政府、市场、物资、金融、商业、文化教育、科技和法律等部门或机构。这些部门或机构与农业现象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了主系统外的其它子系统。这些形态、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子系统与农业现象的主系统一起形成庞大复杂的农业系统,称之为农业现象的多元化系统结构。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也应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见图1)。

图1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科学技术高度集约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迫切需要建立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的原则,建立结构优化、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科学管理的,以市、县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乡镇、龙头企业、民营科技推广组织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整合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建立以公益性服务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作为农业科技源头和人才源头的作用,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为载体,建立与优势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以公益服务为主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诱导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农业龙头企业受市场和经济的驱动,具有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的动力和活力,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为基地建设和农民生产提供相关技术服务;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从事市场前景好、可控性强、容易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开发类农业技术、经营性农业技术产品的推广服务,如良种、农资等。三是建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民自我服务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构筑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民间网络。

2.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农业发展的时代,以农业信息化推进和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一要加快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地方农业信息网络站,加快以农业决策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信息数据库、农业科技教育信息数据库、农业与农村经济综合数据库为重点的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在农产品价格、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市场信息等方面全方位为政府、企业、农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实现产品与市场、专家与农户、政府与农民三个层面的有效对接。

二要整合农业服务资源。构建以市信息服务中心为龙头,区域信息服务站点为基础的市、县、乡、村(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四级信息服务网络,在搞好中心城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县城和乡镇为基础局域网建设,并逐步向乡村、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大户延伸,实现地方与全国涉农部门乃至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加工、传输系统。三要加强农业信息队伍建设。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农业经营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法律人才等方面的人才;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支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员队伍,解决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滞后乃至阻塞问题;在充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从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川农业信息网络的能力。

2.3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以省、市、县农业机械机构为主导,区域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体系。稳定公益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机构,增加农业机械化技术资金投入,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以省、市、县农业机械协会为龙头、农业机械合作服务组织和农业机械大户为骨干、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为支撑、农机中介为补充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推广、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的原则,放活经营性服务,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要素引入到农业机械化服务中来。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服务功能,打造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品牌,实现农业机械服务方式产业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机制市场化、服务组织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发展有特色的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地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围绕粮食产业机械化、特色农产品机械化工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程、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整体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4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按照市建中心、县建站、乡镇建点的总体要求,对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规模、人员设置、功能定位等提出明确要求和规定,并配备必要的检测检验设施设备,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生产、加工、流通相衔接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现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控。二是建立强制性例行检测和定期通报制度。各级检测机构应按照要求,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农产品及投入品的质量,实行强制性检测和定期定量例行检测,为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对检测人员学习和培训,同时,实行检测结果责任追究制度,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市、县两级检测机构,定期将抽检结果以农产品质量简报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原产地标记制度,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工作。依托各级农业部门现有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积极倡导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推广速测技术。根据不同农产品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推行追溯和承诺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

2.5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是抓好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农业标准体系。根据国家、省、行业已有的标准,结合本地特点突出重点内容、主导产品和地方特色,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好其它农产品品种、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检测方法等地方农业标准,以适应国际、国内同行业的标准要求。二是农业质量监测检测体系。建立农业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充实检测力量,完善仪器设备和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三是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建立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为重点,通过制订和完善质量认证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6 构建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抓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老师和应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提高边远学校教师待遇, 实行边远山区教师特殊补贴,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实施城乡、乡村、村村之间结对子交流活动, 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城镇的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授课, 帮助农村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开展以创教育示范村为载体的主题活动, 全面提升农村办学实力, 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二要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组织农民文艺宣传队伍, 建立农村影视厅, 完善和充实图书资料室。

第三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 坚持“ 软件”和“ 硬件”建设并重的原则, 逐步更新和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对城镇周边农村污水管网进行集中规划, 对地处偏僻, 周边环境生态敏感性高的地区, 要建立生态村、生态镇建设机制, 推广应用简便、实用的家庭式或小型生物、化学净化装备, 降低生活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大力建设生活垃圾的集中排放和处理, 重点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填埋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制度, 不断完善农村三级卫生、医疗、保健体系, 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要逐步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 要努力将所有的社会成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实施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保障制度, 确保因公用征地而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建立农民工求助体系, 建立治理欠薪长效机制, 实行企业工资支付预警预报制度、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公示制度、企业欠薪报告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特困户住房帮助制度, 改善特困户住房条件;建立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 凡是入住敬老院的五保对象, 均按城镇居民低保标准进行补贴, 而对散居五保对象按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加以补助;建立特困农民社会救助“ 安全网”体系, 实施特困户二次救助, 对农村困农民、五保户等在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 实行第二次救助。

2.7以增强与核心企业的利益联结为重点, 建立农民合作组织

以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为载体, 聚集分散的农户, 提高组织化程度并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关系由松散的买卖型向紧密的一体型转变, 改变与大公司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使农户真正成为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在联结方式中, 要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农户以技术、土地、农资、劳动力等入股核心企业, 与其成为利益整体,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以逐利为唯一目标, 而是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 政府对农民的扶持, 如政策、法律、资金、技术等通过合作组织输向分散的农户, 减少政府对农“户 一对一”扶持的成本, 提高了扶持的有效性。

2.8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市场功能、提高市场组织程度和市场效率、增加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不仅是深化改革、整顿秩序、治理环境的重要措施,而且是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步骤。市场体系是把微观经济搞活和宏观经济管好的枢纽,也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外部条件。农村市场体系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包括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又包括农村金融、农村劳动力、农用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以及农业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它是家庭经营的生存空间。对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容纳条件极不相同的参加者,使他们互相接触,并按着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信号选择经营方向和规范经营行为。我国农村有近两亿个家庭,虽然特点各异,相互独立,但通过市场可以将他们联成一体;市场是一个开放体系,可以通过参加者力量的增强不断向外扩展,从而可以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促进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市场本身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经营者为了多赢利就会尽量减少物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在采购生产要素时,必然力求节省,产品的质量又受市场竞争的制约,从而可以保持很高的经济效率。因此,在农村深化改革,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市场问题的重要性是越来越趋于明显了。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完善市场体系,需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对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要加强管理。凡国家统一定价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定价,国家规定最高限价的计划外资料要严格执行限价。坚决取缔对生产资料的非法经营,防止转手高价倒卖和乱涨价。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为经营者提供均等的

竞争环境。

第二、积极支持和扶植农民自愿组成新的乡镇合作供销组织和民间金融机构。国营商业部门和国家银行要对农村流通领域的经营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使城乡间商品流通和金融流通渠道畅通,进而为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成长提供条件。

第三、运用法律手段约束和整治市场秩序。为了对各种交易行为作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合理规范,扭转混乱局面,必须制定统一的市场规划,通过立法形式建立和稳定市场秩序。

第四、积极创建农副产品批发期货市场。要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靠低层次的集市贸易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改革落后的交易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易业务,形成稳定高效的流通渠道,形成全国统一的、信息密切沟通的、有秩序的市场体系。

2.9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要提高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农资金中的比重。在财政预算内资金的安排上,要按照公共财政的有关要求,在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占全部资金比重的同时,逐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比重;财政支农的重点除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应包括大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集中财力,保证重点支出;同时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筹资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积极性。2.10完善法律制度,切实保证服务体系运行秩序。

在我国与服务体系建设直接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一是法律内容不够健全;二是公众法律意识淡薄,在经济交往中“君子协定”相当普遍;三是执法机构执法不力。显然,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中,服务体系建设的正常发展是难以得到保障的。为此,首先要建立比较完整的经济法律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直接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行为准则;服务组织与服务组织之间的行为准则;服务组织与其它经济组织之间的行为准则;服务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为准则。这些法律内容可以分别体现在相关的经济法律中,也可以集中体现在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门法律中,同时其它经济法律作补充。其次,以法律制度规范服务组织的行为准则。当前服务组织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普遍运用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合同形式;二是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对由于一方原因未能履行合同而给对方造成损害,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给予补偿;三是按照规定标准收取服务费用。再次,执法机关必须全力维护法律尊严。执法机关要从多环节参与并构成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保障。在公证、仲裁等环节,执法机关务必严格按法律办事,坚持维护当事双方和其他方面的合法权益,制止侵权违法行为的产生。

第二篇: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农村经营体制怎样有活力——建立健全现

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农村分散经营有其不足之处。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势单力薄,无力抵制因市场竞争、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市场风险;农户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市场行情,在生产经营上往往彼此模仿,造成结构趋同,同步动荡;分散农户的商品交换,交易费用高,在市场上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往往是低价卖出农产品,高价买进农业生产资料,利益大量流失。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出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村经营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加快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要进一步发挥好村集体组织在统一经营和服务方面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是我国农业体制创新的方向所在。要切实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落实政策、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落实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扶持合作社发展,提高其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服务组织。

要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健全机构和队伍,潜力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科技进村入户,下大功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强化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信息、技术、购销、金融、农机等全方位服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决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准备。

第三篇: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摘要: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在适合的温度、土壤湿度及光照下,农作物才能更好的生长,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气象变化异常,一些极端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常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发生。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希望对于气象工作及农业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3;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64

气象部门是一个服务部门,主要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气象服务,而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倾向于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许多方面都开展了丰富的气象服务业务,农业气象服务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县的四级机构组成,提供多样化的气象服务体系。例如天气预报、人工增雨、防灾减灾、农业专业气象等方面的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服务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气象部门要认真分析气象服务现状,改善工作方法、途径,与时俱进,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不断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气象需求。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业务有待提高

高质量的农业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精细化水平、时效性及预警能力都直接影响气象服务的水平。当前气象服务的主体仍然是以提供常规农业气象服务为主,相对比较单一,这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及作物种类日益丰富的现代农业来讲,已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所以提高农业气象基础业务水平,提高针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以及异常气候的预报及评估能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仪器陈旧,现代化程度低

近些年,我国的气象服务工作,在经济水平提高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先进的科技设备投入到气象台站,使得气象服务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匀,各地的情况有千差万别,需要改善的地方仍很多,同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手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虽然能掌握大量的气候资料,但在同步农业生态环境观测方面却存在不足,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仪器设备陈旧,现代化程度低的情况,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以及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许多地方还存在观测手段和方法简单的问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总体提高仍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

1.3 创新研究方面发展不够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农业气象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子,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在对农业气象研究时不能孤立的只研究一个方面,而是要把诸多因素进行通盘考虑,突破学科限制,进行大胆的创新,跨学科研究,在业务服务方面要进行大胆拓展,避免过多的低水平重复。全方位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农业气象学科与综合项目方面进行各学科交叉相融的研究,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

2.1 做好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动态预报

加大农作物发育期预报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完善综合观测体系,分阶段建立当地主要农作物发育期气象业务预报的记录系统,在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在动态预报方面,需大力发展长期有效的相关动态预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积极拓展普及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产品产量预报技术,努力发展机理性强的作物产量预报模型,为指导农业生产和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信息。

2.2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

气候的变化对于粮食生产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而粮食的稳定又影响到的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对于气象变化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气象部门要加强气候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做出分析和评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气象工作还要深入研究气候的变化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极端天气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提高农业气象的服务能力,为农业生产布局及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要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信息在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地位。

2.3 加强农业灾害的综合减灾能力

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离不开良好的气象条件,但是近些年由于气候的变化,一些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气象、生物、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影响到农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农业气候条件异常。所以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测报,为综合减灾提供服务。应积极开展干旱、霜冻、冰雹、暴雨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服务,对于重大农业灾害进行预警与评估,及时传递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加强气象监测点建设,及时获取有效的气象信息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作者简介:倪秀国,本科学历,铁岭县气象局,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气象。

第四篇:服务体系建设汇报

基层公益性医疗单位服务体系建设交流材料

双流县永安中心卫生院 2012年6月26日

大医院爆满而基层医疗机构无人问津,医疗资源的配臵不当是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按照市卫生局《关于构建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的要求,在县卫生局的统筹安排下,我院以提高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为职责,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为己任,坚持“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两手抓,努力实现辖区群众享受均等、便捷、有效的健康服务,2012年1-6月完成门诊收治病人45103人,同期增长4.5%,住院收治病人2760人,同期增长7%。

一、以病人为中心,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参照二级医院标准,健全完善了医疗质量核心管理制度,制定医疗质量上墙制度40余项,同时开展医疗质量专委会、病历交叉质控、处方点评等业务活动,不断规范医疗行为,简化医疗流程,避免了医疗差错。

二是建立适合医院发展的人员培训机制,在保障职工的工资、福利、年终奖金的基础上,给予进修人员每月的450元生活补贴和300元租房补贴,提高在职职工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城乡卫生统筹平台外派所有医护人员到三级医院 进行规范轮训,截止2012年轮训专技人员83人,占全院专技人员的72%,同时邀请四川大学、省医院、县医院专家来院开展教学查房、学术讲座50余次,并与上海白玉兰公司合作,建立远程教育平台,获得更为优越的专家指导资源,并且作为四川省第一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项,构建了与人力资源配臵标准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制度,有效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增强了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三是坚持贯彻“增加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理念”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大力推进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和“治未病”中得作用。按照成都市卫生局下发的基本医疗目录要求,应开展417项,实际开展321项,可选择开展207项,实际开展149项,并结合辖区群众的实际要求增加开设腹腔镜手术、骨科手术、腹部手术、激光治疗皮肤病、利普刀检查、电子胃镜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等20余项服务项目;同时建立服务测评机制,成立了服务监测机构,每月向服务窗口发放问卷调查100份,主动向病人征集意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让“三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

四是开展县、镇双向转诊,县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建立了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放射学远程“CR”片会诊机制; 设臵便民服务点,定期派出医务人员到永安镇敬老院提供无偿诊疗服务;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服务,(5月份接力雷锋活动,为“5月中国好人阿各”婆婆免费开展康复治疗)让老百姓获得更为均等、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一是完善机构设臵,设臵传染病防治、地方病控制、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精神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专职岗位,使其职能分工更为明确,团队协作更为密切。

二是信息化为支撑,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率先与成都维信电子公司合作,植入疾病分析与健康评价系统(DASS系统),通过电话、短消息平台实现对孕产妇的电话追访,重点人群的随访管理,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等工作智能化、简单化,每季度向病人发放健康保健短信10000余条。

三是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机制,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性、连续性公共卫生服务。优先为辖区内的低保人群、慢性病人、残疾人员、65岁以上老人等)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建立病人管理循环制度,家庭医生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需要治疗的病患转入门诊、住院病人管理,将门诊、住院诊疗过程中需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健康指导随访的病患归口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定期随访指导,5月底完成签约1145户,签约比例10.81%,完成下乡入户随访1376 人次,提前完成了2012年的目标任务。

四是建立绩效考核及合理补偿制度,带动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先是根据行政村的人口基数制定相应的工作量,按照不同的工作量对公共卫生服务进行量化考核;其次通过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利用DASS电话随访系统进行质量考核,以此达到“优劳优酬”补助原则。

三、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探索药品合理配送机制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种,医院配备272种;四川省补充目录252种,医院配备155种;成都市补充目录141种,医院配备21种。结合辖区群众需要及医院实际开展的诊疗项目,并申请了利多卡因胶浆、布洛芬混悬液、芬太尼注射液等10余种专科用药。所有药品均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基药销售额占全院药品收入的94%左右。借助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研项目《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技术集成综合示范》,与四川大学循证中心、山东大学共同探讨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机制,同时在村卫生站已经实施药品统一由医院代购,并执行零差率销售。

四、全面完成医院信息化建设

按照成都市基层公益性医疗单位服务体系的建设标准,全面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医院完善了机房设施,配套双服务器,开通了“永安中心卫生院”独立网站、触摸屏宣传系统、LED屏显示系统,完成了Lis系统、Pacs系统的对接工作,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系统,与 县医院建立了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放射学远程会诊中心完成“CR”片会诊60余人,付家坝社区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了“健康感知舱”应用,病人自愿体检40余人。

五、存在的困难

(一)人力资源紧张及经费保障不足。按照现行政策,公共卫生经费是按照卫生院服务人口分配,中心卫生院与一般卫生院服务人口相当,甚至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少,而医院员工是一般卫生院的3倍,导致中心卫生院经费相对不足,人才容易流失,形成人才“引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的恶性循环,引发新的内部不稳定因素。

(二)基本药物目录开展方面。因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公司中标基本药物配备不齐,个别品种时常缺货,且部分中标药品规格在社保对码时没有信息,为社保报销工作带来了困难,甚至个别国家基本药物出现涨价的现象,违背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初衷。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特别是“一卡通”式就诊服务,门诊医生年龄较大,学习意识相对较差,网络运用速度慢,病人诊治耗时延长,以后工作中应加强门诊医生的疏导作用,提高部分老同志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病人诊治工作效率。

第五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背景链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 务事业和产业。

自1999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截止2009年底,我国1.67亿老年人中,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11.4%,他们之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我国有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共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我国65岁以上老年抚养比已达到11.6%,部分省区市达到17.97%,家庭负担、社会负担越来越沉重。由于我国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单位福利体制解体、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下发生的,并伴有家庭逐渐小型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压力不断加重。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标准表述】

[原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多投向保障与改善民生领域,养老服务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逐渐形成,服务能力持续加强,惠及老年人范围不断扩大,奠定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良好基础。但是,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和老年群众过上美好晚年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无论是供给总量、资金投入、社会分布、服务水平,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明显滞后,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极贯彻这一决策,按照优先发展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改善管理,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以下措施:

一方面,按优先发展方针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途径,这就是立足基本国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城市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在农村逐步发展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居家养老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社会组织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日托服务、餐饮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落实政策和完善政策。国发〔2000〕19号、国办发〔2006〕6号等文件,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社会融资、供水供电供热、免费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尽快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高龄补助等新政策,并把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时上升为法规和规章。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广泛动员、真抓实干。各级民政部门要争取加大政府基建投入,积极扩大福彩公益金投入,努力吸引慈善资金投入,加快兴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兴办面向家庭和社区的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义务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要抓紧扩大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正规培训,培养大批合格的、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尽快适应广泛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中,要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的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依靠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

管理社会养老服务,一直是民政主管的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民政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进一步明确,民政部具有“指导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工作”的职责。相应地,各级政府也规定了民政部门同样的职责。因此,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中,各级民政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行业管

理,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组织协调,把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作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福利事业的首要工作,加强民政系统内部力量和资源整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要统筹抓好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和信息化建设,达到政策有促进力度,规划有前瞻和可行性,按标准建设和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提高服

务效能。

三是指导、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实行经营者聘任、员工聘用、公建民营、服务功能承包经营等新的体制机制,增强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

四是加强机构和服务监管,把所有社会养老类服务机构、社区服务、居家服务都纳入监管范围,从本地实际出发,抓紧完善具体的监管办法、充实监管力量。要依托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的养老服务评估工作和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

下载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农业的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标准表述】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

    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瑞金市贸易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工作总结 赣州市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 今年,贸易服务体系认真落实赣州市关于2010年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及瑞金市委、市政府工......

    乡为民服务体系建设

    办好一件实事赢得一片民心 ——XXX乡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X乡辖X个村委会,总人口XX人,下设X个党总支,XX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XX个、党员XX名。近两年来,XXX乡立足乡情实......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托克托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实现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经济发达地区情况来看,由政府行政职能和政策法律在内的有......

    客户服务体系的建设

    客户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般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应该包括客户服务组织管理、客户服务关系管理、大客户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管理和呼叫中心......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荐]

    关于加强滨海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探析一、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我国已进入了人......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问题 背景链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文章来 源 w ww.5 Y K J.Com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推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