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与机制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与机制创新
提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贯彻落实。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在全国迅速掀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潮,建立和完善长效化的法制、机制、政策以及评价体系,又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组织机构,根据中央部署,立足省情区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科学规划,确保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持久的生态文明行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法制建设
机制创新
作者葛彩虹,杭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邮政编码
310024)。
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系,是和谐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贯彻落实。它果断摒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开辟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伟大征程。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包含了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诸多要素。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由来及其战略地位
2002年,十六大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5年,胡锦涛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十七大,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8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重大战略。有利于我国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有利于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有利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利于确保我国水源地保护、用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经济发展潜在的增长点、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一)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基调
生态环境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极端气候变化日益频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趋劣问题非常严峻,已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要素、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障碍。我国能源资源短缺严重,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煤炭消费量增长9.7%;原油消费量增长2.7%;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2.0%;电力消费量增长11.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8.4亿吨,增长9.0%;精炼铜消费量786万吨,增长5.2%;电解铝消费量1724万吨,增长12.1%;乙烯消费量1528万吨,增长7.5%;水泥消费量20.7亿吨,增长11.2%。同时201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2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民用轿车保有量4962万辆,增长23.2%,其中私人轿车4322万辆,增长25.5%。生态系统退化日益显现,土地沙漠化蔓延,泥石流、地陷、暴雨、干旱、地震等天灾多地频发,不但经济损失严重,而且危及我们宝贵的生命。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过程导致首都北京受灾面积1.6万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万平方123公里,全市受灾人口160万人,因灾死亡77人,因灾造成经济损失116.4亿元。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我们必须在推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与绿色发展紧密的结合。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干部群众、国内国际共同的责任、义务和使命。营造谁抢占绿色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绿色发展的大势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的氛围。运用“绿色考核体系”代替传统GDP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是“十二五”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十二五”规划首次以凸显绿色发展指标的绿色发展为主题,以资源节约,即生产有效率、消费节约,生态足印小、存量的可替代或可持续;环境友好,即生产影响低、消费排放低、存量环境质量好,包括大气、水质;舒适宜居,如绿地、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绿色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规划”。
(二)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我国循环发展目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出台,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推行绿色消费,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1]从政府而言,今后首先要在政策方面给予循环发展以充分的导向作用,最主要的是要完善有利于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循环经济行业领域。从系统而言,要努力形成高级、多层、良性的超循环发展系统,即内外良性循环,在增强内部实力基础上实现外部资源为我所用;软硬良性循环,因为对发展而言,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城乡良性循环,打破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束缚,形成要素合理有效配置;人地良性循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行业而言,要支持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领域,向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转变。从企业而言,要支持从企业内部小循环、单一企业循环式生产,向整个产业链的循环发展方式转变,从低端、分散、小规模资源循环利用向高附加值、集中化和规模化转变。从环节而言,要从注重生产环节入手发展循环经济,向注重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全覆盖转变。从社会而言,要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从示范到普及,从幼儿到成年的宣传教育,从循环的生活、消费习惯到循环生活、消费理念。
在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应以生态城市建设为载体,去除狭义的产业循环,建立广义循环,运用大中小循环系统进行区域规划和运行。首先,建立“大循环”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城市是一个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社会、环境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依存的复杂的共生系统。虽然目前参与城市管理的各个单位都在为城市的发展积极工作,但在解决各自职责范围之内问题的同时,彼此之间难以真正做到相互配合,协调统一。例如,市容环卫部门负责垃圾的处理,环保部门负责都市的环保,园林部门强调都市绿化,交通部门管理都市交通运输等等,其管理结果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且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环境保护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生产的非竞争性与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因此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阶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循环型都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将城市视为协调、有机的统一体,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系统部署、综合管理。其次加强“中循环”的经济园区建设,搞好循环型工业园区建设,搞好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最后是优化资源配置,构筑“小循环”的经济产业结构体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坚决淘汰低水平、高能耗、污染大、效益差的落后产业。将再循环理念延伸扩展到构筑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全过程,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并促进产业之间的共生耦合和区域整体合理布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能源综合调控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实现资源的闭环流动。同时还需要厘清以下误区:
1.只“循环”不“经济”。一切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措施和政策法规必须始终贯彻资源节约的理念和减量化的原则。为“循环”而“循环”的做法是不经济的。为发展循环经济,在低层次上循环,延长产业链,形势上是“循环”了,但结果却加大了生产成本,浪费的水资源和能源更多,实际上并不“经济”。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所以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只“循环”不“经济”,必须实现“循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2.“循环经济”等于“垃圾经济”。对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做法。但“垃圾经济”只注重对生产、生活后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只是从末端治理,而不是从源头到全过程对生产、生活进行“减量化”控制。我们要发展的循环经济比一般垃圾处理经济深刻得多。因为我们要建立的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手段,建立以提高生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长效经济”“责任经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体现在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再利用”原则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再制造,尽可能延长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循环经济”不等于“垃圾经济”
3.“循环经济”只是“生产经济”。如果我们仅从“小循环”和“中循环”的实践上来诠释并建设循环经济,只注重生产的循环经济,忽视了“大循环”,不把人们的生活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很容易以偏概全。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喝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把循环经济的绿色消费理念贯穿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使其真正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循环经济”不只是“生产经济”。[2]
(三)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音符
所谓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性,是一种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
推进低碳发展迫在眉睫,由于大规模使用碳基燃料,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了40%,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度,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其在二氧化碳减排中存在着特殊的困难,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实现低碳发展难度很大。按照共同却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仍然提出到2020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减少40%到45%,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魄、责任和决心。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碳排放的总量约束会限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碳汇等措施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所以低碳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方案,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税收、融资等优惠,引导政府和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必须创新低碳产业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等机制体制,制定和实施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南,走低碳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装备、水电环保等为重点产业;发行推广“生态基金”“绿色保险”产品。
此外,必须推行低碳消费。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创建低碳型消费模式。加强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引导,鼓励消费领域节能减排。提倡低碳消费,遏制奢侈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低碳出行。推广碳排放标志认证。实行低碳标志认证制度,诱导消费者选购“低碳商品”,如新能源汽车等。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创新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和科学制定生态文明规划
首先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协调、监督,形成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和参与、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协作的组织领导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健全高层级的组织协调机构,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目标责任制,把建设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的手中,层层落实,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其次,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若仅有先进技术是不够的。它需要统筹规划,如科学制定生态城市规划,其中对交通、改造拆迁、产业规划、空间规划等。
(二)剔除制约科学发展障碍,完善生态文明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是促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意识、治国理念和政治意志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天生具有逐利本性,可能会为了发展而不顾生态环境,为了自己的舒适而不顾他人的环境,为了当前发展而不顾后人生存,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利益,使生态建设让位于经济建设,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生态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必须通过强化国家立法的形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明确社会成员应享有的生态权利和应承担的生态义务,规范公众的社会行为,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将生态文明作为立法导向,将自然界以及后代人的生态需求同时纳入法律伦理关照的视野,实现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3]
然而,我国现行法制、体制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多的制约科学发展的障碍。尽管已有涉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标准、政策和规划体系,如仅“十一五”期间,先后有100多部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出台或实施。“十一五”规划的23个指标中,纳入了8个资源环境约束指标,占总数的35%;“十二五”规划的28个指标中,包含有12个资源环境因子,占总数的43%,其中11个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时期,我国污染减排指标由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扩大到四项,增加氨氮、氮氧化物;减排领域由原来的工业与城镇,扩大到交通和农村。但缺乏生态安全保障的统领性法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各种法规中,分别涉及了能源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的内容,但都从各自相对狭义的领域界定和规范,忽略了能源、水、粮食、环境和生态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存。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存在“碎片化”甚至相互抵消情况。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修订滞后,难以满足不断深化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例如大气颗粒物PM2.5。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而不是刚性约束的绝对规则,在执行中可塑性太强,自由裁量空间太大,造成法规执行随意性,如“按需落实”“据人执行”,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执法力度不足,甚至执法违法,降低了法规的权威性和实际执法的效果。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规条文,原则性强,操作性弱。相关条文,需要经过细则、条例、政策来细化,落实。而这些细则和政策多具有临时性,忽略长远性,造成政策多变,政策不连续,投资商和生产企业无所适从,难以从长计议。在管理体制方面,各部门间和中央与地方间环境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犹如“九龙治水”,争利益,避风险,怕担责。管理机制方面,尽管有相应的规划和指标,但是,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全面建立(负责、问责、追责)。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激励机制,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法理依据和市场机理。
所以,迫切需要制定《生态文明促进法》,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政治学习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更加明确”。编撰《生态文明建设导则》的统领性的法规,改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条块分割明显,引领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保障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具有普适意义、普世价值。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的有生力量,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执行生态文明建设规则,引领当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必须要遵守生态文明建设规定,保障企业所在地的平衡、协调与可持续,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分子。
(三)制定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生态制度体系
健全的生态制度体系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就是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则,是关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消费行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开发、生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它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正式制度包括环境法律、环境规章、环境政策等;非正式制度包括环境意识、环境观念、环境风俗、环境习惯、环境伦理等;实施机制包括监督机制、考核机制、举报机制、惩处机制等。首先,应逐步建立健全生态税收制度、生态规划制度、生态影响评价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生态审计制度、生态产品认证与标签制度、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生态安全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与控制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等,做到以制度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其次,要建立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和领导干部生态绩效考核制度,以避免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的行为,避免出现环境和生态逐渐恶化的现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年终或任期考核评比的硬指标,像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那样实行“一票否决”,以培养领导干部的生态政绩观,用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推进绿色问责制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指标体系既要反映生态环境建设,又要反映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制度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社会建设;指标设计要突出导向性原则,处理好指标的刚性与柔性、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指标选择既反映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更要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程度和进步过程,体现不同发展基础的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真实情况,特别是为引导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区域实现其战略目标并检验其实现的程度提供科学依据。[4]体现生态公正、社会公正的公正指标;体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率的效率指标;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指标;体现期望寿命、生态安全、能源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的人文发展指标等。
(五)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化考核机制
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国土空间多样,自然、经济、文化、制度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区域差异性与非均衡性明显,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建设基础和进程,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实施分类指导。东部发达地区以及生态省试点建设开展较早的地区要更加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离任生态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机制;已达到相关建设标准的地区,继续巩固建设成效,深化建设工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中西部地区以及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则加强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编制并实施建设规划,严格目标责任考核。
(六)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增强社会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这需要让环境非政府组织完全独立于政府机关或附属单位,使他们在提出环境问题或展开环保活动时发挥更加有影响力的实际作用:开展生态文明的教育、宣传和研究工作,代表污染受害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开展社会监督,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环保交流活动,等等;居民也要通过一定途径参与环保活动,对重大环保问题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5]
(七)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经济政策
“绿色”经济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具有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绿色”经济政策,必须是明确的、可预见的、延续的、具有操作性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如必须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支撑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革命性的技术作为引擎,只有在技术引领下的主动转型的绿色与低碳革命,才能像蒸汽机革命、石油革命、信息革命一样具有划时代性,达到刚性约束下的全面转型。生态革命,必须要有质变,而低碳只是量变,唯有零碳才是质变!
研究起草《生态补偿管理条例》,明确法理、法律依据,使代内、代际的生态公平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走上法制化轨道。代内补偿:流域上游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法律上是一种义务,而不应该作为获取补偿的条件。出现为获取补偿而破坏的违背生态文明建设初衷现象。补偿不是一个严格的“市场供求”关系,不具备价格弹性,而是基于市场评估的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利益裁定。“生态服务购买”,则是一种具有价格弹性的市场合约。由于生态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政府购买(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或集体购买(河流下游政府、团体或企业,如供水企业代表用户群体),具有生态补偿和生态服务购买的双重属性。代际补偿:子孙后代在当代决策中没有发言权,当代人的一种道义上的自我约束和承诺,也需要法律规定和市场机制付诸实施。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区际生态合作治理
打破条块分割的地方行政体制,针对跨行政区、跨流域的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设置由中央和地方双重负责的组织管理机构,统一制定区域性生态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探索和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价格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饮用水源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及重点流域等区域给予生态补偿,对因保护生态环境造成经济发展受限和增收困难的区域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和利益补偿,探索多元化的区际生态补偿渠道;探索和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价格制度,形成鼓励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区域环境资源的价格体系。
第二篇: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的探讨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途径的探讨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中共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个定义既包括了人与自然,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及持续发展的内容。要对生态文明做出较为全面的界定,应在理论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和界定,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考察。广义的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是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十分艰巨和紧迫,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国际等众多领域和范围,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全面深入剖析这些面临的问题,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正确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途径。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9.4%。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经济发展受到了的根本约束,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约束。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的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其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在我国,传统工业的龙头产业如矿产、纺织、化工、冶金、造纸、建材等,几乎都是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资源枯竭和环境成本加大,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问题的要害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二)公民生态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众对生态意识发展与环保现状认知存在严重反差,即公众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度和关注度较高,而对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了解度和关注度较低。公众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生态垃圾污染、耕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了解度和认知度较高,而对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态问题比如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沙尘暴、荒漠化等的了解度和认知度较低。其次,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实际知晓率偏低。公众大多听说过一些与生态环境科学相关的知识,但对其准确的含义了解不深,造成公众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认知程度偏低的状况。调查显示,公众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越密切的生态环境知识越具有较高的知晓度,如白色污染、垃圾分类等;而对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相对较远的生态环境知识的知晓度偏低,如温室效应、世界环境日等。再次,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广度偏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产生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纵观我国所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难发现,部分环境保护立法仍存在缺陷,与我国目前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环境立法体系显然不能包容现实经济社会中所出现的、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大量客观现实,现有的环境立法体系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其次,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可持续发展来指导环境立法已经成为必然。我们应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环境法律法规。
再次,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我国现行的若干环境法律法规,提倡性的规定多,约束性的规定少;原则性的要求多,可操作性的规定少;行政命令控制性的规定多,经济激励性的规定少;对政府部门设定的权利多,制约性的规定少;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多,权利少。”
(四)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对于国际环境保护事业来说,国际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制度框架体系,各国各自为政,特别是个别国家对全球霸权的追求以及部分国家不断的局部战争及地区冲突,对全球和平带来严重的挑战。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稳定的国际秩序下由所有国家齐心合力,环境问题不是一国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的问题,需要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务实,进一步扩大国际环境合作的范围和层面,进一步拓展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丰富内容和形式。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加强环保国际合作。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是全球性的,所有国家都应当参与其中,没有世界各国的最广泛参与和合作,环境问题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国际合作机制的出发点就是降低全球减排成本,即高减排成本国家投入资金或技术在低减排成本国家或地区减排,实现全球成本效益最优。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关系的紧张导致国际环境合作阻碍重重,主权问题阻碍着国际环境合作深入进行,污染转移给国际合作造成阴影,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期,我们不但要完成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方面的转型,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工作,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应努力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在全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在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前,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观,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发展观,它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实说明,经济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须同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我们国家根本不可能承受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资源能源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当前,我们要想改善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整体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不仅将社会发展看成是社会本身的发展,而且还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发展之中,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培育公民生态意识 综观这些年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收效却不理想,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生态文明教育也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以全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旨在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也只有全社会成员对生态文明理论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并身体力行,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横向上说,生态教育应以日常学科教学为载体,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程领域;从纵向上说,生态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和实践过程之中,成为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普及,才能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首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学校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态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责无旁贷。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把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再次,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单位,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起基础作用,其作用往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依靠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早期教育,在点滴中培养孩子保护大自然的观念、关爱小动物的情怀、不破坏环境的意识以及不浪费的生活方式等等。同时,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树立公众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生态意识的关键措施,也是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
在新形势下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还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每一位公民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塑料垃圾等,养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这是增强公民生态意识最有效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把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从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三)完善制度机制 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代表和具体执行部门,负责制定社会发展的规划与计 划。政府职能及其运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体制因素和关 键。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及 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社会工程,对政府职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政 府必须尽快适应这一变革的要求,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走出来,在继续搞好 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 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经济建设职能,将政府职能 的重点转变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当从传统的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模 式转变为由政府自上而下和社会公众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推进模式,建立政府与公 众参与、互动合作的机制,构建政府与公众互动合作的平台,实现政府与公众的 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现代化战 略研究课题组27日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建议,我国应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等三大生态制度,以促 进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
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最强音。一个诚信的社会是由众多社会主体的诚信构成的。诚信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各新闻媒体的报道,让诚信者美名远播、失信者臭名远扬,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诚信立法和诚信制度建设,使其同个人的诚信品德修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德法并重,重建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三大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可以说,政府诚信是核心,企业诚信是重点,个人诚信是前提。笔者认为,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掌握着社会的公共权力,肩负着引导、监督和管理社会诚信的职责,这一地位决定了政府的一言一行都将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制度,首先要从政府做起。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不仅应该积极承担与发挥自身的责任和作用,还要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与生态理念的形成。目前,企业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政府、企业、个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行为主体,也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点对象。个人是最基础的行为“单位”,政府和企业都是由个人按照某种契约组成的,其行为活动也都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实现的。政府和企业的诚信行为最终可以追溯到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员工的个人行为中去,因此,社会诚信的建立归根结底是靠无数现实人的诚信建设来实现。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包括一整套的生态治理法制体系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立法方面,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尚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法律的具体调控内容可操作性差;执法方面,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执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司法方面,在处理生态治理案件时有时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等。
(四)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一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的全球性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基于此点,对于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行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际合作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分歧,影响了全球环境的治理。只有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只有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才能解决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因此,中国必须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我们应当通过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环境保护的国内立法等组成国际生态法规体系,作为协调国际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最有力的法规保障。近几十年以来,国际生态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它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国家对全球环境问题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本国自身的利益。为了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国都应当为保护和改善全球生态环境而适当让渡国家的部分主权,牺牲本国的部分利益,在更高的层面上寻求共同的发展。让渡国家部分主权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的削弱,恰恰相反,这是有效地行使国家主权,并加强各国政府责任的表现。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的第二十四条原则就指出: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问题应当由所有的国家,不论其大小,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合作精神来加以处理。在生态霸权主义面前,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出路在于加强南北对话,推动南南合作,通过缩小南北差距和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其生存权和发展权。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J].求是.2008(04)[2] 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J].江汉论坛.2011(02)[3] 赵国营.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 杨文武,李婉玲.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人民论坛.2011(08)[5] 张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情况的研究[J].前沿.2011(03)[6] 刘芳.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辩证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11(03)[7] 薛桂波.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11(03)[8] 张首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及现实运动[J].大连干部学刊.2011(03)[9] 阳丽波,廖桂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的探析[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9(01)[10] 蔡文.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J].实事求是.2010(02)[11] 何福平.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1)[12] 张秀婷.浅议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生态文明[J].学理论.2011(14)[13] 马永华.论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导报.2009(01)[14] 宋一.从结构看生态文明的建构[J].实事求是.2009(01)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现实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现实途径
2013年4月,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目前,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局面:修订了保护林地、土地、海域、水源等法规,立法保护中国最大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取消了中部山地生态核心区GDP考核;在全国率先实行森林公安垂直管理,“绿化宝岛大行动”造林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5%;大气、水体、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持续优良,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8.9%;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统调发电装机容量的40%;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海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海南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好,1998年第一个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但截至2015年,仅有3个国家级生态文明村镇,与海南优美的生态环境不符,远远落在生态建设示范区先进的东部沿海等地区。为推动海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空间格局
2015年3月,海南省域“多规合一”工作启动,成为全国唯一实行“多规合一”试点的省份。海南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立足“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明确将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作为“多规合一”的刚性约束,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布局服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最大限度地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保障生态安全。
在今后发展中,海南要以《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为基础,尽快高标准出台“多规合一”背景下的生态红线保护实施细则,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工作是一个重要平台。海南要充分利用好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平台,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在真抓实干上狠下功夫,朝着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迈进,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愿景。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组织全省有关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的培训,参观学习东、中、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先进地区。
尽早制定各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及有关体制机制与制度创新。
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示范村镇基础细胞创建。
按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以及市、县两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突出地方特色,使农村像农村、城市像城市。
结合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村镇化建设等工作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按照《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与物种资源保护管理;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防治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监管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水平。
向绿色生态要发展红利
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应进入新常态,即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长期有谋划、中期有规划,短期有行动,这样才能取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的好成绩。
海南要牢固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始终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环境准入、减排倒逼、标准引导等政策组合拳,最大限度防止污染转移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态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海南经济发展的生态化水平,向绿色生态要发展红利,努力建设美丽海南国际旅游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认真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用地污染土壤修复项目管理指南(试行)》、《农用地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指南(试行)》、《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大力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作,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同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挖掘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潜力。
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充分挖掘海南海洋旅游、森林旅游、休闲农业、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低碳旅游。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扎实做好已有工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环境保护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做精做强现有工业,拉长现有工业产业链,并尽可能向第三产业延伸。
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外的其他现代服务业。如造船业、海洋运输业、信息产业等。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提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而过去则是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一个顺序的改变意味着理念、观念的重大调整和提升。
海南应按照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
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党委政府重视、社会积极参与、全民动员起来的工作格局,使生态文明意识扎根社会、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培育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单位和典型,把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工作真正做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做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惠民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既要做好当前,又要谋划长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贵在创新、重在实干、成在持久。相信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继续发扬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年级:2011级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崔凤明 学号:3011207280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我们知道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 ,显示了我党在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上的变化。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一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二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行为观念。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总结与感想
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投身社会,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些人可以完成的事,是需要我们全民参与的,只有我们一起行动,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建设文明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之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认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因此,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来传播绿色理念,广泛开展 “绿色社区”、“绿色乡镇”评比等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增强,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等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新的空间、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一方面生态文明离不开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如果离开了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难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更要注重生态的保护,资源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要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一些新举措。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坚持
三个原则,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不断拓宽造林绿化方式,特别要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放心大胆地从事造林营林。二是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环保投入,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污染,不能以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近年来各地纷纷制订出台产业发展导向,通过政策激励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将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把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作为未来发展的优先选择,这对于资源相对稀缺的发达地区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深入实施“亩产论英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的社会。
三是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制。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和工作体系,明确阶段目标和指标体系,科学制定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责任制。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建立起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二要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有效引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按照“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不断完善生态补
偿新机制。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