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春彦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刚到单位时,感觉同事们都很随和,很好相处,感觉社会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么险恶,对社会又充满了信心。公司的指导人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公司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设置等等,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大公司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认识了解一下,至于内部具体的细节是怎么也弄不清楚的。先对公司有个大概了解,再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有所认识,要知道公司设那个岗位的目的,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在财务部跟随出纳实习时,先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国家对库存现金的规定,以及收、付现金需要遵循的程序。看着出纳工作自己也很是高兴。出纳收到收到收款单据时审核手续是否齐全,然后收款,点两遍现金,然后向交款人说明金额,并分币种放好。若需要找零钱也需点两遍,然后在原始单据上盖现金收讫章,留下记账联,将其他的交给对方。然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一程序和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一样,要分清责任,按规定处理业务。其实很简单,只是没有实际操作过,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做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给自己一个机会会比她们做的更熟练、更出色。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到了单位,我首先找到了帮我之前联系的负责人,她带我去了财务室之后,就把我介绍给了将要带我的朱姐。公司办公室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会计员,带我的是朱姐是会计。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我就要在朱姐的指导下开始实习生活了。可能是发现了我刚到单位没有适应新的环境,负责人还特意关照我不用紧张,大家都很好相处,有什么不会不懂的可以尽管问。就这样,我在单位熟悉了大半天之后,就不那么拘谨了。
下午,朱姐给我介绍了有关公司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公司业务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致力于宾馆酒店用品得销售。转眼间,第一天的实习就在紧张兴奋中结束了。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今天起了个大早,急急忙忙赶到单位,一大早我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办公室其他同事还没有来,我看闲着,就开始拖地,擦桌子,做好了卫生,希望能给同事留个好印象,以后工作方面能过过得指点我。等她们上班后我主动问她们是否需要帮忙,可惜她们都回答没有。有点失落,这样的处境让我有些尴尬,当即有些气馁,难道我就这样呆坐到实习结
束?可是一想到学东西都要积极主动融入,我马上开始平静自己的心情,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
上午就这样在看他们工作中度过,电脑摆在面前也不好意思上网看别的,只能静下心来看看财经方面的新闻。本来还担心下午也要这样度过,下午的时候朱姐让我先看看公司以前做的帐,给我抱了一大摞的凭证。我暗暗松了口气,心想先看看人家的帐是怎么做的,先学习学习也好。于是我就开始看凭证,我发现凭证上数字金额那栏都没有画斜线,基本上每张凭证后都附有发票、报销单什么的。后面附几张原始凭证,凭证左下方就填附件共几张,虽说学校做手工帐见过凭证,但实际接触得原始凭证要更加得繁杂琐碎。虽然很复杂,我什么也不会,但是我并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复杂的工作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我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掌握。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经过了两天的了解和熟悉,实习的第三天,朱姐继续抱出了以前装订成册已经进入档案的会计凭证给我翻看,让我了解一下大致的会计科目。已经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对基本的会计资料还是很了解的,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方便管理,公司使用了财务软件,所以日常记账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
在翻看凭证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月末的结转凭证外,基本的每一笔业务所对应的会计凭证都由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两部分组成。与每笔经济业务相关的所有原始凭证都必须整齐有序的粘贴在原始凭证粘贴单上。比如发票或者出库单等,无论数量多少都必须整齐的排开粘贴,最后再标明原始凭证的张数和总金额,以便核对。这些不论是发票还是文件,都要整理成统一的大小整齐排列粘贴在一起。有时候,一份凭证上竟然贴着几百张的发票,更甚至装订之后整整一本都是某一张凭证上的附件。看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会计是一项如此细致和需要耐心的工作,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必须要认真仔细才能完成每一项任务。在看凭证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本凭证的第一页都订有一张科目汇总表,汇总了这一本凭证里所涉及到的全部科目。在上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都是把所有的凭证都编进一张科目汇总表中,结果工作量特别大还很容易出错,但单位的这些每一本凭证都会做一次汇总,而且还都是由财务软件完成的,只需要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就会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这又纠正了我自以为一个月只需要出一张科目汇总表的错误观念。看来实际的会计工作还真是繁琐又细致。不过借助于财务软件真的是非常方便高效,省去了不少我们人工核算的时间和麻烦。
让我对实践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得领悟,实践中可以补充改进我们理论学习中没有涉及得内容,具有一定灵活性。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今天上午没太所繁杂得事干,带我的朱姐就给我讲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考虑借贷的方法,虽然都学过,但是我还是认真的听着。然后朱姐还出了一些题目对我进行了测试,另外朱姐教会了我使用一些办公设备如:传真机,打印机.虽说之前有使用过打印机传真机,但是自己实际调节操作得还是很少,幸好原理都差不多,我见办公室里的打印机是一台用色带得彩色票据打印机,因为公司规模较小,所以就只有这一台打印机,和一台传真机。就放在电脑旁边的桌子上,朱姐交待今天得工作就是把这个月已经做好的凭证打印出来吧,于是她打开公司的网站,把以前保存好的凭证调出来,她说,第一次一定要把所需的数据设好,否则以后会很麻烦的,她还告诉我,每次打印凭证都要设好凭证打印时的边距,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小问题,如果没有注意打出来得凭证就会大小不一,有些甚至没法用。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本星期的第一天,新的开始。跟着朱姐实习快有一个星期了,上周做的都是些最简单的事情,主要是查看学习一些他们过去做好的凭证之类。今天朱姐告诉我说这几天要教我
电算化,该公司使用了用友软件,虽然公司的经营规模不大,但它的账务处理也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
她先打开公司的用于会计记账的专用网页,拿来了一些原始单据凭证,根据原始凭证记录登记记帐凭证。虽然开始不是自己登记,朱姐边登记边和我讲解需要具体注意得地方,在旁边看她演示登记了一些之后,我也就觉得不是那么糊涂不清了。这个星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会计电算化。因为我在学校里的学习期间,我有过电算化知识的学习,最起码的基本知识还都记得,一些基本操作还是可以明白,因此这些编制登记凭证并不是很难应付。因为有些基础,所以学习的也很快。
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通过前一天电算化得了解和学习,发现其实实际工作中得电算化和我在学校学习的电算化它们之间有很多的相似性,只是我们学习中使用得是教学版,一个是单机操作,而另一个是通过网络保存。由于暑假期间处于酒店宾馆用品得淡季,公司的业务也不是很多,朱姐也不是很忙,就很耐心的教我,如:三大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的科目如何在网上进行输入和保存,登记凭证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如何将已经录入的凭证从网上调出来并察看其相关内容等等。朱姐还告诉我会计工作有其自己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
登记入记账,如: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前提、为基础。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经过了几天来对实际工作中会计凭证的熟悉,让我对以前学习的知识又有了重新的认识。本以为凭着学过的东西,对原始凭证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应该归到哪些相应的科目中我应该还是可以区分得很清楚的。但是直到真正看到原始凭证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眼高手低。每一个会计科目中光是三级四级科目就让我眼花缭乱,别说把一张一张的发票与之对应起来了。看着朱姐们编好的凭证,走账的科目我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看后面粘贴的票据让我说出前面的分录我还真就成了丈二和尚了,摸不着一点头脑,感觉有点乱乱得,同时也不敢轻易写下科目。怪不得都说会计行业经验很重要,越是前辈越吃香呢,所以可不能忽略了平日里点点滴滴的积累。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位里会计操作工作的要点,记账凭证的编写方法等。在了解完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接受今天
我终于要真正动手自己操作了。不过在这之前,朱姐首先还告诉我了一些在单了我的第一个任务,贴票据。
看似最简单的工作,实际做起来也是非常麻烦的。在粘贴票据时,首先要把胶水抹在原始凭证背面的一边上,然后根据票据号依次贴在原始凭证粘贴单上。如果数量较多,还要给票据标个号以便翻阅。贴完票据后如果票据比凭证粘贴单要大的话应按凭证粘贴单的大小把票据整齐的叠好便与以后的装订。原始凭证贴完后还要把与之对应的已经入账打印好的记账凭证贴在前面,然后再按凭证号的大小有序的把凭证排列整齐,这样的话如果以后要查找也方便许多。
贴完第一份的时候,我赶忙拿去给老师审阅,听朱姐说贴的还可以,使我成就感大增干劲十足。但是直到下班,我一数忙活了一整天才贴了几张而已,而且由于工作时候高度集中生怕弄错,整个人都很累。朱姐安慰说刚开始贴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会计工作本身就要求细致,慢工出细活,以后熟练了就好了。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今天到公司,朱姐依旧让我做凭证。经过昨天做的工作,让我觉得做做凭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今天凭证得数量比昨天多了一些,也许是昨天做的比较顺利吧,认为自己都会做了,速度比昨天快乐很多,临近中午下班就做完了,想快点去吃饭,写完就迫不及待让朱姐过来检查。,结果朱姐检查完
指出错了很多,虽然朱姐并没有责备我,但是我还是感觉很惭愧,我领回去按照朱姐的指导把错的都作了修改,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再马马虎虎了,要认真做才行,做凭证时认真计算清楚数额,完成后也一一检查.确认没有错误了,才交给朱姐,朱姐看了以后,发现没有错误,叫我储存到电脑里面。
朱姐对我说,“凭证虽然容易做,但也是容易错的,就算是那写做了十几年的会计师,做了不审核,也都是会有错误的,因为会计是要计算的,没有复核是不会知道是否正确的,所以做会计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能太过于相信自己.”她的一席话让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要我做这么多天的凭证.原来就是这个原因,真是让我得益不少呢.2015年4月10号 星期五
日子过得可真快。一个月即将过去了,我在这个公司得实习也没多少天了,今天来到公司。朱姐让我帮忙在电脑上写固定资产卡片,然后她就把一些固定资产的资料给我了,让我看着电脑上以前的固定资产卡片照着写。我认认真真看了看,发现要登记固定资产名称、购入方式、使用部门、使用年限、折旧方法什么的。刚开始我看了几遍,想一下子把各个项目都背住。开始时候总是登了一半忘记该填什么了,于是我想回过去看以前固定资产卡片是怎么登的,哪知道我还得把现在这个登了一半的给取消了,等我看完前面那个,再去登这个时,这个还得重新登。
后来我就把那些需要注意得项目先写在纸上,然后一一登记这样忘记了可以直接看,就节约了很多时间。待我全部登好后让朱姐过来检查。发现了一些错误。其中将购置得一辆小汽车得使用部门填成了销售部门,朱姐告诉我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是管理部门使用得。我将朱姐指出的错误作了修改,同时自己又一次对着核对了一遍,觉得应该没错误了后让朱姐来检查。2015年4月17号 星期五
今天恰逢17号是公司发工资的日子,本公司虽然账目都采用了软件,但是员工工资得发放依旧是采用现金发放。张姐调出工资表,让我打印出来。
张姐一大早去银行将工资取回来,然后拿回办公室。员工都陆续过来领工资。我在一旁负责给大家签字。本以为发工资多么简单的事情啊。因为不要自己去计算,所以觉得很容易,会很快就完成。可实际上在发工资的过程中却又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了。
张姐坐到一边让我试着发放工资。对整个公司的人员情况并不熟悉。所以就要求我根据他们的名字在工资单上慢慢的寻找对应的人,因为没有很好注意他们工资零钱情况,不一会儿把所有的零钱都快找光了。张姐教我,发放时候看到一些零头可以询问领工资人自己有没有零钱,然后给整得一部分人,让他们找你零钱。其实他们也不希望领到零钱。经过张姐得提醒,后面果然顺利了很多。作为出纳张姐还说,一定要细心,如果不小心多给别人钱,或者收到假币都是要自己赔偿的。2015年4月20号 星期一
朱姐今天来公司上班。听朱姐说,本来事情还没完全处理完,本来今天不准备来公司的,是请了四天的假,因为突然想起今天
我要走。所以过来看看能不能再教我点什么,同时送送我。
朱姐拿出了公司的报表让我看,说我没来得及学习亲手编织财务报表,先看一下,下次放假回来得时候可以继续教我。我注意了一下公司得现金流量表。我发现公司虽然销售很多,但是还是存在很多没有收回的货款。这样对于公司的发展和财务状况都将带来不良影响,朱姐和我说,这个行业普遍这样,但是这些货款都是短期就可以收回的,对公司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工作,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是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接触了很多的会计日常基本工作,更重要的我还学会了如何和同事们相处,朱姐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可能我是过来实习的,加上还比较礼貌,同事们对我都特别好。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更加注意和同事们的相处。这次的实习还让我和朱姐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要离开了,心里会很舍不得朱姐,似乎习惯了每天准时去公司,每天在一定时间内下班得日子。
实习日记
班级:财务管理11-2
姓名:杨春彦
学号:201108051023
指导老师:赵莹
第二篇:主持人:杨小彦
研讨会:
主题:作为观看控制的一种修改机制
时间:3月27日14:00—18:00
地点:广东美术馆三楼
主持人: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邀请嘉宾:高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大可(当代文化批评家、小说家、随笔作家)、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启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李媚(策展人)、刘宏(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张宏(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念(同济大学教授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康宝成(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高小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可(四川美院《当代美术家》执行主编)、吴重庆(广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开放时代》主编)、李洁军(新快报副总编,摄影师)、晋永权(《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谢勇(华南理工大学新闻学院)、冀少峰(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蔡萌(中国艺术研究院)、许林(人民日报老摄影师)、王景春(南方都市报图片中心总监,摄影师)、张新民(摄影师)、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讲师,在读博士)、李艳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刘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张大力:第二历史”凝结了艺术家张大力在过去6年间埋首于北京各大国家媒体机构的工作成果,这些机构存有广泛流传的旧照片及其相关资料。面对这些已经几乎被世人遗忘,已经长出霉斑、丢弃在角落的图片和背后的历史,张大力通过长时间的整理,最终塑造了《第二历史》这件作品——确切来说是一百三十余组作品。每一张图片的背后,都是一段独立而存在的、再现的历史——张大力说,他的工作是让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画面的真实面目浮出水面,至于研究“第二历史”的工作,将留给学者们去做。
张大力所收集到的为我们熟悉的历史图片,除了经过多次出版所呈现的不同样式的照片之外,还包括了这些照片被修改的痕迹和“证据”,有的不仅有原作底片,还有附在原作的背后或照片边沿的修改批示。这几个要素和与图片并置,形成原件与修改件的对照。修改照片的方式除了运用美化、抹去、添加元素,甚至还有拼贴,即好比当下的photoshop,用几张不同的照片制作出一张不存在的新图。无论是“领袖”,还是“平民”,他们的形象都被无数次的利用和修正,使之符合国内国外的人民群众的想象和国家形象。这次展览正是为观众提供了一次窥见部分历史原型的机会。展览分为三个部分,“领袖”、“群众”、“英雄”,各件作品分别按照历史(出版、拍摄)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张大力在过去几年完成的《第二历史》正是开了这样一个头:昨日构建的“第二历史”,也是一系列过去的“当前”,带给今天的,会是怎样的一种思考?为什么我们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在背后都是受到控制的?我们作为出版物针对的对象,却没有获得如其承诺的诚实与公开。
展览开幕之后,由杨小彦先生担任主持,邀请来自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及摄影等多方面学者参与的学术研讨会将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此外,公共教育部将举办一场“艺术家、策展人工作坊”,拟邀请艺术家、策展人一同与观众观看作品,认识作品,解读作品。
第三篇:实习感言-----三月·一生=杨春娟
三月·一生
杨春娟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那不是雨,是泪,是在为这场离别而落泪。84天,一段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实习日子结束了。实习老师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踏上了归途,带走的还有对三渡中学所有的思念以及孩子们难以割舍的感情。
记得初来时,还是骄阳似火的九月,学校那棵桂花以洒脱的姿态尽显魅力,无论是花色还是花香,都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在它的陪伴下我喜欢上了这个小而温馨的校园。而现在已步入寒冬,桂花树已不再芳香但更加苍翠。
将近三个月的实习,让我有了很大变化,收获良多。这里的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无私与敬业,这里的孩子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童真与纯朴,这里的生活让我体味到了什么叫幸福我简单。
这里的老师没有好的办公条件,学校没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他们却如同长在山崖上的青松,坚忍不拔,将“教师”这个名词诠释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学生没有形形色色的参考书,没有琳琅的玩具,更没有花式多样的辅导班,但是他们却又一颗勇于求知的心。从他们的眼神中你能见到久违的童真,从他们的言行中你能感受到那股动人的纯朴。这里的生活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多姿多彩,却简单到令人满足,不用为吃什么而为难,只要时间一到,桌子边围满一圈人,你一箸我一筷,你一言我一语,快乐自然流露,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幸福,一种和谐宁静的幸福。
三个月的时间让我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学生上课不听讲,调皮惹事,各种原因退学等事的处理是家常便饭,这时你发现当老师不只是上好课那么简单,只能感慨的说一声“当老师不容易”。当学生在你的帮助下一点点进步,当学生一句礼貌的问候,当学生健康成长,你会发现“当老师真的很幸福”。
三个月改变了我的一生,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三个月我一生回忆。这三个月的时光如同一个烙印无法抹灭,让我一生细细回味,三个月充实一生。这三个月里我学到了学到了学到了很多其他地方无法得到的东西,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多彩,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踏上社会旅途的第一步。
第四篇:二中 杨彦君 培训心得
改变观念,做一名“新型”教师
——2017年红寺堡区第五批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红寺堡区第二中学
杨彦君
炎炎夏日,我有幸参加了红寺堡区教培中心组织的“2017年红寺堡区第五批县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这次培训提供给我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我很珍惜本次学习。每天克服天气带来的不适感,按时到三中聆听专家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解读。7月15日早晨8:30,培训班在杨局长及局各位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正式开班。5天的培训中,教育局请来8位专家,从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从课堂教学引入校本研究中,再引领大家认识到当今社会所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课堂等方方面面让大家产生了共鸣------当今教师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包装自己,包装课堂。同时也指引我们怎样成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中合格的骨干教师。这次培训增添了我努力成为一名“新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也带给我一些感触:
一、改变观念,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智慧人生才是精彩人生。”郭茂荣校长告诫我们:做人要懂得“舍得”,做事要学会“舍得”,当教师也要有“舍得”的思想。在处理教学各方面关系中,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则更要善于“舍得”,只有合理的“舍得”,才能达到教得轻松,听得有味,学生才能跟着教师的感觉走,教学效率才能得以体现。只有理智的舍弃,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才会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才会事半功倍。回想13年的教学经历,我何常不是郭校长事例中“数学陈老师”,自已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总是以疲惫的身体结束课堂,过后又抱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不进则退。听了郭校长的讲座后,我认清了我的“不放心”,以后在教学中要改变自己,要学习“懒”,做到“知其心,悟其道”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二、改变观念,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不仅因为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所受的最重要影响来自教师,更主要的是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什么确定不变的固定程序。教师的创新不是建立在盲目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作为育人活动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教育的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师的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我们常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但实际上,研究就在我们每日的教学中。马兰教师教会我们《怎样有效的听课、评课》,这就是研究。支爱玲教师引导我们从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小课题研究”,这也是研究。刘新巧老师也教诲我们要《依托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提升》等等。专家们让我们认识到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帮助我们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三、改变观念,做一名“信息化”教师
经过五天的培训,我认识到当今世界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能够获取新知,能够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型的教师。首先,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会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专利,而且也是每个教师所必须学会的。贾巍老师说学生喜欢使用现代化的通迅工具,我们不能阻止,因为这是社会变革的驱动。那我们教师何不顺从时代的变革,在教学方法上也使用信息技术来适应社会。“翻转课堂”、“微课”的成功,让我们深思,不会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装自己,包装课堂,就会被淘汰。其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罗到更多的经典的知识,从而将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是时代的进步,新课程的需要,所以要改变观念,做一名“信息化”教师。
总之5天的培训虽短,但我学到很多,自己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今天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名“智慧型”、“研究型”、“信息化”的教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2017年7月20日
第五篇:《将相和》教学设计(杨彦朋)
《将相和》教学设计
杨彦朋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十一册教材第六组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第一篇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学生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本组课文在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方谬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方面内容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廉颇、璧、侮辱”等7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完璧归赵、绝口不提、理亏、示弱、能耐”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三是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四是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
2、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借助课件、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学具准备:课本剧、稿纸 设计思想: 基本理念:《大纲》指出:讲解课文要讲求实效,不同的年级要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据此,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抓重点一课一得,抓特点一课一法”的探索。根据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把抓人物特点,抓故事线索,搞清联系做为本课教学重点,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尤其是在搞清联系的训练上,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就由我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将相和》。都说“课题是文章的一扇窗户”,看到课题,你对于文章的内容一定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将军(廉颇)与丞相(蔺相如)和好的事情”。(板书:廉颇 蔺相如,并适当讲解蔺的写法)
2、背景介绍。了解了历史背景会有利于我们来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在咱们的中国历史上,继周朝以后有一个时期叫做春秋战国。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中国有一百多个国.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不断地发展,一些小的国家合并,只剩下了十几个国家,而在这十几个国家中有七个国家最为强大,被称作“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这个韩并非现在的韩国。“将相和”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战国时期。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1.“和”的手势,体会和之前必定有一个分(不和)的阶段;
这样我们就大致的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过程那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的过程。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不和,最后又为什么和好了呢?现在就来默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2.师: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有点难,但只要你完成了这道填空题,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出示填空题——学生思考——指名口填——师引说(将相不和是因为„„;将相和好了,是因为„„)
填空题: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封为(上大夫);在(渑池会见)又立了功,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所以将相不和。后来,廉颇听蔺相如说,他所以避着自己,为的是(自己的国家),很受感动,就(负荆请罪),两人又和好了。
三、研读“完璧归赵”。
1、文章是两个人从不和到和过程,那文章当中哪一段文字描写了两个人的不和呢?(浏览读)
生读第16自然段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说这话时,廉颇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不服气)请你把这滋味送进句子中来读一读。(个说个读)指导学生朗读。
2.过渡:那么,蔺相如真的如廉颇说的那样,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吗?(„„)
让我们先走进文章的第一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历史回顾吧!(播放视频动画)
故事就放到这里了,看了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有什么印象?
3.师小结过渡:影片可以给我们留下大致的印象,但要想深刻了解人物,还得用心潜读书本。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快速的找出文章当中那些自然段是在讲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
4.师:这个故事的起因源自一块叫“和氏璧”的宝玉。(出示课件和氏璧)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理解“无价之宝”——和氏璧如此珍贵,难怪秦王要以十五座城来换和氏壁。
5.然而,面对秦王要以城换璧的信,赵王和大臣们都怎么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心急如焚„„)
这时候,有人举荐了蔺相如出来。那人举荐蔺相如的理由是什么?板书:勇敢机智 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勇敢机智?(是)。在第一个故事中,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机智?(第8自然段)6.学习第8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一段,读的时候拿起笔,找一找、划一划:在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开始!(1)学生读、找、划。(2)指名说。(出示课件)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开始!你读出了什么?
谁再来试试读读这句话?(个别读——师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突出蔺相如的那份勇敢?(撞)板书:撞 对于蔺相如的这一撞,你想问些什么? ——重点理解:
A.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板书:真?假?
——边默读,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重点看第8自然段。——指名说。(分两种情况去分析)观点1——假撞吓唬秦王。
凭什么认为蔺相如这一撞,可以吓唬秦王呢?(知道秦王喜欢璧)你从哪看出来的?
那为什么要吓唬秦王?(秦王不肯交城)
他怎么看出秦王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的?(绝口不提)
是啊,秦王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璧却在他的手里,蔺相如的心里是多么着急啊。他着急,但他却表现得很平静。读!(出示课件)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看。”
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把璧拿回自己手里。)在紧急的时刻突然想到办法,这叫“急中(生智)”。蔺相如的机智在这里显而易见。
连接观点2:
壁好不容易拿回到自己手里边了,这秦王要是能被蔺相如这一撞吓唬住,倒也保住璧了。可万一,秦王要是真的来硬的,抢呢?(真撞)B.蔺相如为什么要撞? 同样可以从真假两方面来讲。
如果是假撞,是为了„„?(吓唬吓唬秦王,让他不敢抢璧。)
如果是真撞,是为了„„?(不让秦国得到和错璧,维护赵国的尊严。)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个“撞”,你觉得它还仅仅是体现了蔺相如的勇敢吗?(„„)它还体现了什么?(不畏惧生死和机智)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7.是的,蔺相如真的是具有大智大勇,面对他,秦王也只好退步,不仅答应要给城,还答应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蔺相如真的是想要举行典礼吗?(拖延时间,让手下人化装带和氏璧回赵国。)
从36计的角度来讲,他用的是什么计?(“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8.蔺相如的计谋成功了,可这蔺相如自己却没一起逃走,读。(出示课件)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蔺相如此时有没有害怕?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你知道他为什么不害怕吗?(自信秦王不敢杀他,怕失信天下。)9.是啊,秦王虽然非常生气,可是面对理直气壮的蔺相如,他毫无办法。最后,秦王还是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这个故事就叫做„„(学生答)师板书:完璧归赵一边写一边问各个字的意思,并问璧的写法。
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这就叫„„(学生答)。现在通常用来形容物归原主。四.回顾小结:
1.回顾: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廉颇对蔺相如的评价,读!(„„)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2.小结:是啊,蔺相如很有能耐,不是光靠一张嘴。他勇敢机智,就连秦王也拿他没办法。
3.结课:同学们,你们说,秦王没有得到这块和氏璧,他会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秦赵两国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五.布置作业:
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爸妈货同学听。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湾小学五年级:周 明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意。
3.领悟3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重 点: 1.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难 点: 1.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思路:
前景回顾:首先第二课时是建立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第一课时中,我们对生字词,加以理解,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第二课时,我们开始进入课文,投入到那悠悠动人的历史经典之中„„
第二课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每一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并适度总结、拓展。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
一、由回忆名言,引发学生对课前资料的汇报,顺势进入课题。1.教师大声吟诵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学们,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有的可能说是毛泽东,有的说是司马迁)对回答对的同学以鼓励,你的记忆力真好。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吗?教师在学生介绍完以后,重复学生汇报中的某些关键句子,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通过其中的一个故事来体会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吧。教师板书课题:18.将相和。
2.读题、破题:题目中的“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教师过渡:同学们,下面我们就一同穿越时空,走到古人身边,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故事?
1.鼓励学生快速自读课文,读时注意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让学生汇报,并在黑板上板书。
2.分组接力读三个故事,看看每个故事在课文中各是哪几个段落?请每组派个代表来汇报。(分段)
三、分组合作学习课文。
1.分组。全班分成六组,每四个学生一组。全文共三个故事,1、2组学习故事一“完璧归赵”,3、4组学习故事二“渑池之会”,5、6组学习故事三“负荆请罪”。
2.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①小组内通读故事,读出人物的感情。
②找一找,画一画:你比较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方?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③每组在合作研讨的基础上,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④共同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3.小组派代表汇报。
①在一组汇报同时,其他组要学会倾听。
汇报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感情的把握,教师组织组内学生来朗读,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②教师结合课文,对学生汇报内容做必要的总结指导。
4.教师对各组汇报的加以总结。对合作学习取得好的组加以表扬。
同学们通过我们自主合作学习,我们组内同学对自己研习的故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听了其他组的汇报,我们对整篇文章也有了清晰地认识。我们知道了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虽然在认识上曾犯了错,但他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十分难能可贵。他们最后能和睦相处,归根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四、拓展提升。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各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两个故事,写由于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后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来写。也就是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
3.说一说,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课外阅读《史记》中的其他故事。
板书一:
知错就改
精神可嘉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失和
将(廉颇)和 负荆请罪
相(蔺相如)
以国为重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