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还存在的不安全
因素
【论文摘要】: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中国与俄、哈、吉、塔的关系、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来分析当期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状况。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比较稳定的,但从深层次上看也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威胁与不确定因素,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对于对中国有敌意的国家,我们要增加对话,减少或避免对抗,中国需要同周边国家建立尽可能多的建立融洽而不是对抗的安全关系;而对于国家间的争端,特别是领土争端,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的主权,不能有丝毫的让步。二十一世纪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巩固好自己的国防建设,实现国家繁荣与富强。
【关键词】: 中国 周边安全环境 和平合作 发展 经济 主权 军事
古人云:“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汉书·伍被传》)客观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世纪之交的周边安全环境,对我国在新世纪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维护国内稳定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21世纪初的亚太地区,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新的和主要中心之一,世界各大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冲突会不断增加,因此直接影响着这一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重要大国,周边安全环境虽然比冷战时期时稳定得多,但从深层次上看仍隐藏着诸多忧患和不确定因素,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下面我们分五方面分析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中美关系
美国现在处于如何制定对华政策的辩论时期,如果进一步向右转,则在二十一世纪中期就必然对中国抱有更大的敌意。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形成“冷战”式的关系还不太可能,因为中国在世界经济的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双方关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过,美国不顾全世界的反对而实施“赫一伯法”和“达马托法”来看,出现严重对抗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对于美国,中国也不希望对抗而希望合作。在经济领域,中美可以进行合作,在一些国际安全的问题上,中美之间可能进行有限的合作,诸如在核禁试问题上。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个基本点,即中国和美国在战略上不大可能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原因有二,第一,中国的社会制度为美国所不容。人权问题的争执,就根源于此。按照美国的“民主和平”战略,中国只有变成美国所希望的那种民主国家,美国才有真正的安全。像中国这么大、这么有影响力的亚太的国家,政治制度不变,永远都是美国潜在的威胁。第二,中国的强大为美国所不容。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谋求的是对世界的领导作用。因此,它不愿意其他国家强大。冷战结束之初,它曾经特别担心日本和德国的强大。然而,中国是一定会强大的,所以一定会与美国利益发生冲突。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现政策,基本上还是“霸王道而杂之”。“王道”就是指与中国接触、合作、对话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中国需要在维护亚太稳定、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进行合作,需要与中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而且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也需要中国的合作。“霸道”的一面是指美国在人权、军售、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目的是对中国实行遏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尽管在与美国难以成为朋友,但也未必会发生对抗。在中美关系中,中国是最不愿意挑起事端的。但美国总要有人挑起事端,这就很麻烦。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对美国挑起更多更大麻烦做好充分的准备。2.中日关系
近几年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进行挑衅活动,建灯塔,立太阳旗牌子,日本不断有政客跳出来否认二战中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桥本、小泉等人作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虽然只有心理影响,但谁都知道这些人不是闲极无聊才做这样的事,这种行为是为重温军国主义之梦做准备。对于日本政界的怀念战争的行为,中国当然不能作为纯粹的意识形态问题来对待。中国必须为它最终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做准备。这种最坏的结果,就是日本再度走上军国主义的老路。当然,日本国内也有很多人对日本过去的历史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日本大多数人并不想重温日本过去的“武运”。这是牵制日本右转的国内力量。
任何一个国家的走向,都会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的反应肯定对日本有影响,且有较大的影响,但中国最终不能决定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最终的决策者还是日本政府。而现在日本正处于向处去的转折期。从发展趋势看,日本转向保守的可能性大些。日本在二十一世纪中对中国的敌意可能日趋增大。然而,中国在与日本回复邦交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宽阔的胸怀,但日本始终对那场战争耿耿于怀。虽然日本战后号称奉行和平主义,但相当一批怀旧政客是不可能长期把持“把素吃斋”的。从现实原因来说,中国的强大必定会使做过亏心事的日本感到一种压力,害怕会受到报复。这种心理最终会转化为对中国的敌意。
就中日关系未来发展而言,最理想的前景是两国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并进而在安全领域和经济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最坏的结果是日本再度走上军事主义道路,再度在亚洲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总之,中国希望与日本世代友好,但必须做最坏的准备。3.中国与俄、哈、吉、塔的关系
1996年四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在上海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这个协定的一方是中国,另一方是俄、哈、吉、塔四国。《上海协定》的签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五国元首一致认为该协定的签署说明五国人民希望与自己的邻国互相信任,友好相处。这一文件对保持和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和稳定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会为五国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现在中国与俄、哈、吉、塔四国的关系,已从建交初期的不结盟、不对抗、平等互利、互补干涉内政的国家关系,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关系。
中俄之间现在没有利害冲突。两国的边界问题也已经解决,经贸方面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两国合作对于稳定局势、抵御民族主义的跨国影响亦有决定性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俄也很有可能帮助中国解决石油需求,而中国的资金也可向俄投入。俄没有理由怕中国,没有理由与中国对抗。两国有共同的西方对手。现在中国和俄罗斯互为倚靠,俄要对付西面的北约,中国要对付东面的美日同盟,两国是一种非结盟的战略合作关系。4.中印关系
1998年后,两国领导人达成了中印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一致同意在相互交往中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关系得到全面的改善与发展。特别是在2003年上半年,印度国防部长和总理相继访华,温家宝总理在同瓦杰帕伊会谈时对发展未来中印关系提出了积极建议。两国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的纲领性文件,印度首次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标志着中印关系迈向全面合作的新阶段。2005年1月24日,中印双方在新德里举行了首次战略会话。但是由于两国之间还存在着较多的长期难以解决的矛盾,两国的关系还有脆弱的一面,存在着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出现反复乃至倒退的风险性依然存在。中印战略利益相互合作一面,尚不足以完全遏制相互冲突一面的发展,一旦出现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国内环境时,印度仍可能对我采取军事行动。因此,中印之间发生局部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对此种最坏的可能性我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预先准备。5.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中国和东盟之间安全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在战略层次上,东盟对中国实力增长表示疑虑,担心中国谋求地区霸权;在具体问题上,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端,尤其是中国南海问题。中国需要与东盟的多边建立信任关系1997年12月,中国和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联合国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应为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大家一致认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承诺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与争端,不诉诸武力或武力相威胁。但是由于东亚仍存在着分裂主义、领土争端、军备扩张等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仍需要时刻关注事态发展,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的来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潜在的军事威胁不容低估,但总体看仍处于历史较好时期。我们既要看到周边环境复杂、威胁多重、动因多样、周边安全环境较前严峻,又要看到总体态势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既要认真应付新的挑战,刻不容缓地加强国防建设,又要沉着冷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一个可能长久的周边和平环境。
21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人类已经踏上了21世纪的新征程。过去的一百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东方古国,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悲壮而又辉煌的篇章。世纪之初的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践踏。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率领一批能人志士,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虽然实现了民主共和,但国家并未走上民主强盛的道路。新中国的建立拉开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序幕,而改革开放吹响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号角。然而,中国的国家安全并非是高枕无忧,长期以来积贫积弱以及几千年封建思想的积淀,使中国距世界强国还存在一定距离。落后就要挨打,世纪之端的八国之辱令人刻骨铭心,至今令人难以忘却。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稳妥的构筑21世纪中国的国家安全体系。中国维护自己的安全,而维护的是一个综合的体系,我认为中国的维护安全主要包括维护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
经济安全是中国需要时刻考虑的问题,因为国家的经济生活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中国现在受世界性经济波动因素的影响还不是非常大,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中国的经济必然会受到世界性因素越来越大的因素。现在西方跨国公司已经大量涌入中国。这些“巨无霸”显然与中国企业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在这种较量中,肯定会帮助一些中国企业成长起来,但也肯定会有一批企业会被淘汰出局。对于这种跨国公司的大举“入侵”,中国不但需要保护自己民族幼稚产业的成长,而且要特别防止这些“巨无霸”控制中国经济的命脉。
在实现军事现代化的问题上,中国必须加快步伐。在新的世纪中,中国必须实现国防力量和经济力量同步增长。日本的军事大国化,美国军事力量在东亚的继续存在,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现代化,都是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参照,如果中国不迎头赶上,在解决冲突的未来谈判中会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以高科技为特点的安全挑战。以信息战为代表的高科技威慑力量都无时无刻威胁着我国的军事安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信息建设正在逐步进行,信息站的出现,使我们国家有了新的使命,也有了新的可能。毫无疑问,中国必须掌握自己的信息站手段,这样,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较量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肖裕声
《21世纪大国军事理论发展新动向》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8 成锡岗
《大学军事理论常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5 李少军 《国际安全警示录》 金城出版社 1997.7 李大光 《中国安全抉择》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式评估》 时事出版社2005.6 阎学童
金德湘 《东亚和平与安全》 时事出版社 2005.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年
普招本科学生军事理论课
考试论文
学号 200721330021 姓名
周 剑 年级 07 大 队 专业 交 通 管 理 工 程 区队
三 区 队
第二篇: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
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
———和平中隐藏的危机
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些科学技术也在世界上具有领先性,然而在中国形势趋于和平与稳定的局面下,却潜在着一些威胁中国安全的因素存在。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很特别的,从古至今,特殊的地理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中国的安全形势、安全观念、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
中国邻国众多,周边安全环境也受外部很多其他复杂因素影响,邻国中曾经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并且现在仍然是军事强国,一些邻国之间仍有积怨,甚至发生对立现象,一旦他们之间发生冲突必将影响中国边境安全,有的国家内部不稳定因素很多,一旦发生内乱,势必将对中国边境安全造成压力,还有一些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争端和海洋化界争议,这些不稳定因素,都将会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多多少少的一些影响。
从战略全局看,周边热点及潜在的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将势必成为我国安全的直接威胁。面对中国在全球及亚太地缘政治重要性的上升,中国周边各主要力量中心对华地缘战略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两重性。
中国安全环境的外部安全因素,近期最主要的是来自美国的威胁,美国是一个军事大国,它在各个方面都影响这中国的和平与稳定,美国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但在中国安全的许多问题上,美国的“影子”无处不在,对中国的安全环境有着综合性的影响。在各大国与中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同时,美国也对中国采取合作和压制的双重措施。所以中国应当在对这个军事大国学习它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持有防备它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的态度。
台湾问题原本是中国自己内部的事情,但由于在背后有美国日本等势力的插手,所以问题变得格外棘手复杂.尽管美国一再声称不干预中国内政的要求,但美国在台岛等有关国家或地区驻有大量的军队,及其对远东地区所施加的重要影响,将使台湾问题更加复杂化。实际上,西方某些国家并不希望台湾问题解决,而是更希望能成为一个关键楔点,使我海上方向问题更加复杂。与此同时,日本也加紧与美国在军事、政治上的合作,以夺占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制高点。日本自知势单力薄,竭力拖美国卷入,以达成其最终控制台湾出海口,占领钓鱼岛的目的。致使台湾问题变的复杂化,成为了中国现今面临的最大安全隐患。
钓鱼岛在军事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它地处我国东海海域的中央偏南位置,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基地,则控制范围基本可覆盖我东海海域。如果台湾独立,那么中国将失去太平洋的出海口,被美日限制在东海之内;如果收复台湾,然后在岛上建立有远程预警的雷达,则不仅可监视台湾东部,威慑美国日本,而且可以监视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对这些地区的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所以在收复台湾的同时,我们自然也要收复钓鱼岛,否则台湾就会展现在日本的军事威慑下,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解决钓鱼岛问题,绝非仅仅涉及中、日、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可能对我东南亚地区其他国家产生某种辐射影响,因为它的解决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将对南沙、东北亚等问题的解决产生重大的影响。一句话,如果能够收复了台湾,则
美国和日本苦心经营二十多年以封锁中国公海战略优势的第一岛弧链就会被打开一个口子。因为这样的诸多原因美国才会阻挠两岸统一,所以中国必须解决台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方针,使美国在东亚的霸权也面临深刻的挑战。甚至大西洋体系都面临危险,俄罗斯和部分颇具雄心的欧洲国家也都将会盼望着有这样一次的解放。
然而在中国还有另外一个内部安全隐患就是在部分地区民族分裂主义的活动还相当猖獗,这主要表现在西藏和新疆这两个地区,**集团在国外建立流亡政府成为外国反华势力"分化"中国的工具,是西藏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根源,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自50年代逃到国外以后,一直没有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煽动群众闹事,搞恐怖暗杀活动等,对于新疆人民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所以中国要在清除外部因素的同时也要必须清除一下内部的隐患,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建立一个内外都更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使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与军事的领域。
第三篇: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2012-2013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网工三班
学号:1215134046 姓名:谢昊天 任课教师:高淯
成 绩: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 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
(一)周边概况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二)海洋国土观念
海权是国家的一种综合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门户,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我国被侵略和掠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海权唇亡而齿寒,国家无安宁可言;海洋及海洋国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我们中华民族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进人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尽管世界形势动荡不安,有些地区的局势还相当紧张,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主要表现是: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一直是美苏争霸的重要地区之一。从50年代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之所以长期紧张不安,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美苏争霸所致,有的则是直接针对我国的。从我国建国初期,直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一直构成对我直接军事威胁。70年代末,邓小平进一步打开了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出访美国,并主持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使我国完全摆脱了美国全面的现实军事威胁。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但其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美国出于经济上力不从心,政治上矛盾重重和国际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在调整其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的部署时,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也做了较大调整。随着中美首脑实现互访,中美将取得较大进展,这将对我国周边安全向好的方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曾经与我发生过战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外,还与印度、苏联、越南发生过武装冲突。这些冲突及与这三国的长期不和,一直构成对我国周边安全的直接威胁。到80年代后期,我国与上述三国的关系开始改善,先后与前苏联、越南、印度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友好往来增多,国家领导人互访,我与俄、越、印的友好关系明显发展。
(三)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冲突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从50年代初就存在的朝鲜半岛问题,以及70年代末开始的阿富汗、柬埔寨战争,都是发生在我国周边地区的冲突。我国也曾或多或少地卷人这三个热点地区的冲突,它们都危及我国边界地区的安全。随着冷战结束,这三个热点地区冲突各方的内外政策都发生了变化,即使今年发生的阿富汗战争对我影响也比较小。
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
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外敌大规模人侵我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国内形势稳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获得重大改善。但是,周边地区一些固有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影响和平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仍面临不同对象和不同程度的威胁。对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审慎对待。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工作,以防不测。
(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
美国从地理位置上讲与我远隔万里,但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却近在眼前。中美关系像天气一样,时有变化。美国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与我国进行过战争较量。中美建交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的政策走向来看,无论是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速度。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制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国家。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
中日关系非常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无 争的事实。
近百年来,在世界列强中,日本是加害中国最重的国家。目前,中日磨擦的焦点集中在四个问题上: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中消极因素明显增长,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 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
(三)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
1、俄罗斯
从总体情况看,中俄友好关系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在分析和研究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时,应该以史为鉴。我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苏边界问题。我方的立场是:同中苏边界有关的中俄界约都是不平等条约,但中国政府愿意照顾现实状况。
2.中亚三国
中亚三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因此,我国与中亚三国的友好关系在较长时期内是稳定的。但是,我国与中亚三国仍存在着现实的边界领土争议。目前,我与哈、吉边界问题已基本解决,和塔吉克斯坦的边界领土争议正在谈判之中。
3、南海诸国
在南海3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有200余万平方公里在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却声称“南海是东南亚人的海”,同时也不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越南甚至还坚持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目前,除中国外的南海毗邻国家均已宣布建立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有的国家还宣布了领海基线,相邻或相向国家间有的还签订了划界协议。按其单方面宣布的界线和协议,中国传统海疆线以内的海域大部分被分割侵占。中国海域便出现了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重局面。对此,中国政府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在争端解决之前“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为海上边境地区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从目前情况看,实现以上诸多争议问题公平合理的解决,尚需进行艰巨的谈判。
第四篇:浅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浅谈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还记得教材前言部分的第一句话“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不曾受过战火的洗礼,但我们不能忘记国家必须有强力的军事保障才能保证国家的主权不受他人左右。这个学期的军事理论课让我对国家军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近一个学期的军事理论学习,我了解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其中,最令我难忘、深有感触的就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我国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安定因素。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十分严峻复杂到相对和平安定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封锁,为此,我们实行了“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从而缓解了周边安全的压力。20世纪20年代末到60年代,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同时受到了来自美苏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压力。但我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毅然顶住了压力。20世纪70到80年代,随着中美建交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有了很大提高。9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但此时我国积极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从而争取到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鼓吹的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因此作出了不同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们和周边国家在领土、边界、岛屿、海域的划分及归属问题也存在纷争。其中最为热点的我觉得应该是南海和东海的问题了。就在今年五月2日至7日,越南无视中国主权公然越界到中国西沙攻击中国钻井平台,接着又在国内示威游行,最后事态升级演变至暴动,直到现在事件仍然在对峙中。翻阅中越关系的历史,我了解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南越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不断挑战我国南海主权,同时期的北越政府因需要中国的支持,力求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同中国保持一致立场.至60年代末,基于大国关系的变化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北越政府支持中国的立场开始发生动摇.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南海潜在的巨大石油资源和南海重要战略地位的吸引,加上中越关系的交恶、破裂,越南公然声称对南海拥有主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南沙群岛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为核心的中越南海争议,与战略资源的攫取以及地缘安全交织在一起,加之区域外大国的介入和各国海洋主权观念的增长等因素,中越南海争端日趋复杂和激烈。
复杂的历史背景并没有扰乱了我的思路,反而让我对中越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越南今次爆发反华,源于我国钻进平台在西沙海面钻井作业。越南派船干扰,双方大批执法船艇对峙以至碰撞,越南民众起初只是游行示威,要求中国钻油台撤退,取消钻探,然后事态升级演变至暴动,冲击华人(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商人)开设的工厂。在我看来示威之所以会演变成**,和越南当局的纵容不无关系。越南政府是明令禁止示威活动的,而近日中国驻河内大使馆外的示威一直持续着,这正表明示威得到一向迅速镇压任何形式公众不满的越南政府的默许。越南政府为了政治利益而乐意看到也默许民众举行反华示威,但却万万没想到示威一发不可收拾演变成**。而越南这次也是得不偿失,自以为聪明地尝试鼓动民族情绪以达到政治目的,结果是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华**不但严重损害了越南的国际形象,也让自己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经济成果一夜之间丧失殆尽。越南反华并非孤立事件,还有与有争端的岛屿有关,结合中国与菲律宾就黄岩岛等岛 屿的主权争议、中国与日本就钓鱼岛主权争议,中国同一时间要处理3个海上领土纷争,而且都有潜在军事冲突风险,加上美国的幕前摆弄、幕后操控,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生态极其严峻和险恶。越南故意闹大事件争取支持向华施压。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中国唯一做的选择,就是做好战争准备。
第五篇:我国周边安全因素及状况浅析
我国周边安全因素及状况浅析
(1.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2.航空制导武器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邢起峰1,2 吴根水1,2 李睿1 赵西帅1
摘要:中国处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中国周边地区的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四个战略性地带,成为某国对华牵制与围堵的重点地区。分析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格局、利害关系以及资源结构,不仅有助于谋划未来的国际战略,而且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希望能够为战略家们带来启迪和活跃思路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周边 安全因素 军事战略 历史冲突 发展趋势 中图法分类号: E8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国家。海上邻国有7个国家。其中与中国有明显争端的有:
a.与日本的钓鱼岛及东海大陆架的划分问题
b.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在南中国海的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归属问题 c.在藏南与印度的领土争端等。
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而我国的国防政策可以概括为“陆硬水软”,即我国陆上军事力量雄厚,但海上和空中军事力量软弱。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进入2013年,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不仅有传统方面的因素,而且又有了新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南海问题日渐突出、东海争端更加严峻、印度重兵陈境、恐怖主义、民族分裂势力日益猖獗、朝鲜半岛局势热化等。而在这些现象背后,无不显现出美国介入亚太、控制亚太,对中国形成“O”形包围的企图。中国处理好周边关系,对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进行复兴的和平崛起、进而实现中国梦,是非常重要的。地理、人口、边界线
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线2万2千公里,海岸线1万8千公里。人口13亿多,接近14亿。
与我国陆地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海上邻国有: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等。打个比喻,陆地假如是一座四合院,我海洋领域就如同门前的小花园。由于我国“鞭长莫及”,海洋邻国今天掐我们一枝花,明天拔我们一颗树。目前我国流失的大部分资源是海洋资源。
全球超亿人口的国家有:中国13亿,印度12亿,美国3亿,印度尼西亚2亿多,巴西2亿,巴基斯坦1.7亿,孟加拉1.6亿,尼日利亚1.5亿,俄罗斯1.4亿,日本1.3亿,墨西哥1.1亿,共11个国家。阿拉伯世界人口有十多亿人口,但没有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
超亿人口的国家分布在亚洲的达7个国家。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主要标准就是人口数量。而现在人口总量是一把双刃剑,现在一个人平均每天消耗的能源与资源,可能是古代社会的几十倍都不止!所以,亚洲从正面说实力雄厚,有7个人口超亿的国家。但从负面说,亚洲资源很快将耗尽,环境污染严重,矛盾众多、纷争不断!
中国幅员辽阔,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有7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大一些。政治、经济、军事概况
虽然超亿人口国家有11个,但真正对我国产生现实威胁的国家有:俄罗斯、日本、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等。
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地广人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与我国边界线最长,几个世纪以来与我国关系相对稳定,只是偶尔爆发小规模冲突。大部分时间是战略上相互取暖。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彪悍。
日本,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国民团结,军事能力逐步上升,土地狭小资源短缺。与我国隔海相望,几个世纪以来与我国关系良好恭顺。但近一百多年,日本与域外大国结盟欺压我国,18世纪末与英国结盟,后又与德国结盟,目前与美国结盟。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圆滑奸险。
印度,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科技相对落后。其人口虽为世界第二,但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所以,印度长期通过购买军火扩张军事实力,以求国际社会对其大国地位认可。印度已经成功试爆原子弹,并已装备中程导弹。大部分时间与我国关系风平浪静。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稳健。
美国,经济发达、科技领先、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军事实力超级强大。与我国关系一向友好,互惠成分大于伤害。但近几十年,美把我国定位为潜在竞争对手,遏制我国和平崛起。对外关系风格一向比较理智、运筹、谋略、远见。常以世界警察自居。
印度尼西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与我国隔海相望,是我国走向太平洋的必经之地。历史冲突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很多分歧。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边界纠纷、邻海岛屿纠纷以及强权政治等。中国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四岛之争,日韩竹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3.1 与日本的历史冲突
历史上中日友谊渊源悠长,发生冲突只是历史长河中一瞬间激起的浪花。中日第一次大规模冲突是中日甲午海战,双方因为朝鲜问题引起战争。全世界,包括清政府也没有想到北洋水师会全军覆灭。日本起初开战也是为占领朝鲜为最终目的。战后结果是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山东胶东半岛,并赔偿大量银两。
中日两国没有陆地边界,资源互补,而且文化相似,应该情同兄弟,共同发展。但历史上引发冲突的因素众多。上世纪由于外蒙独立事件,中国爆发了针对俄罗斯(前苏联)的大量游行活动。而俄罗斯有关人员炮制了《田中奏折》事件,直到日本投降也未找到《田中奏折》存在的直接证据。由于《田中奏折》内容刊登在大众杂志上,引发了大量反日游行活动。进而点燃了中日两国的战争冲突。从此苏联在苏中关系和苏日关系上左右逢源。而中日两国政府被民众和军人拖入了战争的泥滩。战争打了几年,双方政府还未宣战。到1937年,中国政府对日正式宣战,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胜利。
但中日双方都损失惨重,中国付出了千万人的生命,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同样日本
也付出了几百万人的生命,而且日本失去“正常国家”的地位,时至今日仍然处于“次殖民地”的状态。中日两国,应该吸取历史教训,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幸福度着想,中日两国应该成为亲如兄弟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更不是世敌。
中日两国政府应该联手,共同化解日本右翼势力的叛逆,日本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各党派之间党同伐异。日本国内有一些对华友好的人士和团体,要多做增信释疑的工作,才能不断给中日关系注入正能量。中日友好,双方才能共同为亚洲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3.2 与印度历史冲突
印度与中国同是文明古国,从张謇通西域到唐三藏西天取经,两个国家世代友好。18世纪,印度被西方列强占领,进行“殖民统治”。西方列强的随意在地图上大笔一挥,形成的“麦克马洪”边界线,为印中两国埋下了隐患。
上世纪印中两国各自通过自己的斗争,获得了新生,取得了民族独立。印度率先提出“不结盟运动”,得到很多国家响应。伟大的毛泽东,提出了“第三世界”的理论,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万隆会议”的召开,在印举行的体育盛会,打破了西方列强对印中两国的封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中国在边境修建一条公路,更重要的是各种政治势力兴风作浪,引发了印中两国开仗。我英雄的人民解放军,给予来犯之敌迎头痛击,并乘胜追击。军事上取得巨大胜利,为了弥补政治影响,缴获的武器擦拭一新归还印度,同时边境驻军后撤几十公里,即谦让“退避三舍”。俗语说:“十个朋友不为多,一个敌人幸福破”。3.3 与俄罗斯历史冲突
俄罗斯与中国相互是对方最大的邻国,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支援。虽然相互戒备心很强,但互相合力保护更大。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复兴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而复兴后的俄罗斯所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否会一如从前的强势,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中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其是可以借助的重要外部力量。
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相互友好,就能给对方带来利益。由于它是你的大国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在历史上当中华民族遇到战争灾时,而俄罗斯多次进行趁火打劫。所以说,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比拟的。3.4 与美国历史冲突
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美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分歧,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竞争对手。多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近十几年美国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美国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一面遏制中国崛起,一面接触政策。言外之意,怂恿别人打击中国,通过接触获取利益。遏制加接触,这表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为了遏制中国,西方国家炮制了“中国威胁论”。实际上“中国军事威胁论”它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美国一些有识之士,和中国最接近的是美国太平洋总部,最近的几任总司令都在说,中国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中国不应该成为美国的敌人。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军事?起始于李登辉抛出了两国论,起始于美国协防台湾,起始于中国周边的频繁军演。其实根本不是什么中国威胁论,而是中国被威胁论。所谓的中国威胁是中国对威胁的一个反映,是一个反威胁。所以不应该叫中国威胁论,而应该叫中国威慑论。威胁论和威慑论它们的区别在于什么呢?威胁论它是一个进攻型的,威慑论它是一种自卫型的,威胁论是立足要准备打仗,威慑论它是以战止战,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美国战略重返亚太及中美战略结构性矛盾的深化,促使美国在战略上防范中国,对我国
施压的政策短时不会改变。在东亚,美国依靠美日、美韩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中亚,美国通过反恐战争已经完成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盟相关国家加强军事合作,利用南海争端兴风作浪。在南亚,美国积极布局,对我国形成战略高压。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强与蒙古的全面合作关系。
中美战略关系的出路在哪里?现在中美双方关系要保持一种平稳健康的发展,美国就要向奥巴马总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新的思维,要有创新的思想。在这方面罗援将军给美国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用新3C政策代替旧3C政策。新3C政策是什么呢?CO-EXISTENCE(共处)、COMPLEMENT(互补)、COOPERATION(合作)。旧3C政策是CONFRONTATION(对抗)、CONFLICT(冲突)、CONTAINMENT(遏制)。只有用新3C政策代替旧3C政策,中美关系才能平稳的发展。中美双方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样双方才能变成一种“和谐的而不是对抗的;双赢的而不是一种零和的”关系。已故战略家邓小平说:“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中美双方都没有占领对方领土的诉求,中美双方都没有置对方于死地的现实利益需求。中美两国竞争的就是发展权和话语权,但美国介入亚太、控制亚太,给中国造成很大压力。在中美关系上,中国是被动的,美国占据着主动。但如果中美断交和相互经济制裁,那么美国人民的幸福度将下降1/3。如果中美开战,包括常规军事战争和核战争,那么美国人民的幸福度又将下降1/2。所以,中美两国之间,不发生战争,就是成功。安全现状
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存在着不少潜在的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俄关系政治上趋向成熟,但却缺乏相应的经济内容,其实质是战略上相互取暖。一旦同时崛起,将引发新的竞争;中国支持朝鲜半岛的南北对话与和平统一进程,努力发展与半岛南北双方的关系,但怎样维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地位,确保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平衡,防止美、日、韩三角军事联盟对我国安全利益的威胁,则是严峻的现实;面对日本国内政局发展的右倾化和日益抬头的军国主义扩张势力,我国对日本应该进一步扩大影响;南海问题面临六国七方之争,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的热点;印度在1998年核爆炸实验成功后,正积极发展导弹技术,而且还暗中支持**集团的活动,中印之间和平解决边界争议困难重重。4.1 东北亚安全现状
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冷战之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再加上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虽然东北亚局势以和平为主,但随时存在爆发武装冲突的危险。中、日、美、俄四个大国,外加朝鲜、南韩六方在此博弈,可以说东北亚是全球的火药桶。东北亚的主要矛盾如下:
① 日俄矛盾:两个强国对于领土争议很大,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困扰着日俄关系,可以说是根本矛盾、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政策,日本也无可奈何。两国外交一直冷淡,至今也没缔结和平条约,即是不正常的国家关系。
② 朝韩矛盾: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差异使两国一直处在冷战的阴云下。南北方虽然同是一个民族,但是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很大。在统一问题上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
③ 中日矛盾:中日之间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官方一直说中日友好,但民间仇恨仍然占据了主流。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日本右翼的篡改历史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都动摇着中日之间的关系。所以,随时两国都存在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的危险。
④ 日美矛盾:尽管有《和平宪法》,但美国驻军,令日本朝野并不爽快。日本为成为“正常国家”的努力,尤其日本从经济大国向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迈进,令美国心中不安。
⑤ 韩日矛盾:虽同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在竹岛争端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都有较大的冲突。
a.中美矛盾:美国的霸权主义决定了实行遏制中国的军事策略。美国对台军售、支持我国的分裂分子等都对中国造成威胁,而东北亚自然而然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场所。
b.美俄矛盾:冷战虽然结束,但是俄罗斯西面已被美国包围,东面的博弈更显激烈。两国在东北亚各有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对我国和平安全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c.中韩矛盾:由最近的中国船长刺死韩国海警即可窥见中韩矛盾。
d.朝日矛盾:美韩日三国的军事联盟直接导致了朝鲜对于日本的敌视态度。
e.中朝矛盾:可以说,朝鲜是中国周边不听话的小兄弟,最近搞核试验动作过大。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越来越边缘化,但朝鲜又不敢完全丢开中国的保护,与中国对抗。
上述这十对矛盾相互交织,前五对矛盾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矛盾,几乎不可调节。后五对矛盾对东北亚来说是次要矛盾,但从全球视角来看,又是主要矛盾而且是长期矛盾。4.2 中亚安全现状
中亚地处欧洲大陆腹地,既是全球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更是主要国际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中亚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各大国竞相争取在此处的利益,美俄两国在此都有驻兵。阿富汗战场硝烟弥漫,伊朗大力发展核试验。中亚地广人稀的地理和民族构成复杂,该地区政局动荡、领土纠纷、民族矛盾以及贫穷落后,成为东突厥、基地、塔利班恐怖组织的活跃地带。中亚的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以及恐怖主义对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亚西部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对我国西北地区构成一定威胁。
中国应大力开展与中亚国家合作,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为我国西部打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而努力。4.3 南亚安全现状
南亚有三个过亿人口大国,而且存在两个核大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核大国在上个世纪几度爆发战争,印度将巴基斯坦肢解,直到现在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还不能达成一致。
印度作为文明古国,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有称霸南亚的意向。打败中国称霸亚洲,报复1962年“中印边界纠纷失利”的一箭之仇,是其既定的方针政策。前不久发射的中程导弹命名为“中国杀手”。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但至今未能取得进展。目前印度在藏南地区已经有十几万的驻军,我国和平收复藏南已经微乎其微。
巴基斯坦作为中国友好的朋友,不但要应对印度的威胁,而且也面临着美国和北约的要挟与恐吓。一旦巴基斯坦西化或者被印度占领,中国出入印度洋最重要的路线将被封锁,中国整个西南都将受到威胁。4.4 东南亚安全现状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海权意识均较为模糊,留下了南海争端这个敏感问题,这为其他大国恶意插手南海纠纷提供了契机。
美国依靠新加坡樟宜军事基地,控制马六甲海峡,与太平洋上的关岛基地共同支撑美在东南亚的军事战略。美国穿针引线、煽风点火,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相关矛盾,虎视眈眈,相机而作。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紧迫的问题。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令东南亚各国垂涎的宝地。南海油井林立,却没有中国的一口油井。“除我国控制的7个礁和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被别国占领。其中越南侵占27个岛礁,菲律宾侵占8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3个礁。另外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南海是中国重要的航行通道,一旦南海地区被人控制,我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
在美日支持下,东南亚各国纷纷扩充军备。越南已决定将国防预算大幅度提高,越南如此做法与南海的局势有密切的关系。越南如此大的开支很大程度上来源南海油气田的非法收入。菲律宾从美引进二手战舰,升级军备部署南海,叫嚣不惜与中国一战。法国向马来西亚
交付了两艘“鲉鱼”级潜艇,同时马来西亚从德国购买了4艘大排水量的护卫舰。破坏原有的和平的南海环境,使得南海问题变的更加棘手。我国应主要依靠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发挥对东南亚的影响,而不是武力宣示。但同时我国应抓紧建设强大的海军力量,以谋求杀鸡骇猴式的解决南海问题。
4.5 中国安全现状的美国因素
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战略收缩,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在性质上具有恶劣性、在时效上具有顽固性、在手段方式上具有多样性。目前对我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美国战略介入亚太地区。表现为南海岛争介入刺激我们、东海航母军演震慑我们、支持黄岩岛事件骚扰我们、策划钓鱼岛事件离间中日关系。下一步有可能通过蒙古内部事务离间中俄关系,如一边放出风声说蒙古亲华势力要回归中国,另一面培养亲美势力,进而建立亲美政权。而中俄在此问题上有分歧,美国可以从中渔利。
4.5.1 美国针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直接措施
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如:樟宜基地、关岛基地,日本驻军、阿富汗驻军等。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如:美日、美韩军事同盟,频繁军演等。
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如:插手“南海热点”问题,策划“钓鱼岛事件”做文章,对朝鲜施加军事高压,要挟或恐吓巴基斯坦等。
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4.5.2 美国政策方面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美国政策因素 ① 继续实施“两洋战略”,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前沿存在。一方面美国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其远程打击能力。另一方面,美国继续加强其在远东地区军事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美国积极谋划与日本一起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② 炮制“中国威胁论”,鼓吹“集体安全”,构造新的反华包围圈。这个新的包围圈有三个战略支撑点,即日本、东盟和印度。
③ 利用周边国家介入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和南海冲突。除对台湾大额军售,还在台湾海峡进行直接军事介入。另不但准备对中国大陆地区重要战略目标进行有限打击,而且还在政治上孤立中国、经济上封锁中国、军事上挑衅中国等等。4.5.3 面对美国因素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我们面对美国因素,必须要有相应的应对政策: 一是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二是要化解周边矛盾,扫清障碍,减少美国介入的筹码; 三是发展自己,增强实力,以不变应万变。
四是践行新战略安全观,不断拓展安全视野。如:在太空,增加我国的威慑力量。在海外,寻求建立军事基地。趋势走向猜想
未来20~30年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如何演变?由于影响的因素众多,只能对未来走向进行猜测。但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那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把经济实力搞上去,把军事威力迅速提升上来,是真正的硬道理。5.1 最坏的趋势结果
据道听途说的消息,某超级大国有肢解我国,分而治之的计划,把我国分为7~9个国
家或地区。如支持印度出志愿兵扶持西藏独立,支持新疆独立,支持蒙古吞并内蒙一带,鼓动俄罗斯占领东三省,纵容日本强占山东一带,支持台湾反攻大陆占领几个省,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向内占领两个省,然后再把中部地区一分为二等等。妄图把我国陷入“军阀混战”的时代。不过,我国56个民族精诚团结,稳如泰山,敌人的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5.2 次坏的趋势结果
我国海洋权益丢失,岛屿主权丧失,台湾走向独立,陆地边界处于热点状态。国内局势动荡,人民生活水平停止不前,幸福度下降。5.3 可能性最大的趋势结果
维持现状,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国家逐步走向富强。5.4 好的发展趋势结果
大陆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根本利益,解决不好将成为威胁我国安全的最重要问题。台湾正处于第一岛链中间,是我国走向太平洋的出海口。中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统一台湾的前提下,台湾问题是我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问题。台湾地区的军事实力不容小视,力争和平解决,但绝对不放弃武力。尽早解决好台湾问题,避免台湾问题的国际化,避免台湾成为一些大国的前沿阵地。
经济繁荣,科技领先,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国防实力走向强大。5.5 非常好的和谐趋势结果
经济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土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陆地边界稳定,海洋边界划分明确再无争端,国内人民生活自由和谐,周边地区贸易来往频繁。而且海外有军事基地几处,可为海军维修、给养提供保障。
结束语
十八大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希望本文撰写能够为军事战略家们带来思维启迪和活跃思路的作用。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促进我国军事力量迅速提升做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援.博客相关文章.[2] 牛立伟.《中亚军事地理》,《世界军事》.2011/21期.[3] 黄海宁等.《大学生国防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4] 百度百科.[5] 戴旭.《C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