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九章
题目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下的共存关系。题目2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3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性讨论由1962年(人类被动的服从自然状态
题目)一书出版开始。
《寂静的春天》
题目4“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因()日益尖锐化的产物,是人类对工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导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资源环境矛盾
题目51973年中国召开了(),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战略方针。
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题目6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建设政治文明
题目7()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
题目8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条件,五大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的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题目9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的共同努力。全世界
题目10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自然力
题目1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
资源约束加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题目12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题目13坚持(14坚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题目)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题目15着力推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题目16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题目17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需要全球合作共同面对,比如(18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
应对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核污染, 海洋生态系统
题目)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 科技创新
题目19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一样,是历史范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
题目2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含义?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含义包括:(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质上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要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文明境界。
题目21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与此相应,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3)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一是合理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引导资源节约利用。二是加大资源环境税费改革。积极探索运用税费手段提高环境污染成本,降低污染排放。三是健全资源补偿和交易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四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五是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体制。题目2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具有战略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难题的迫切需要。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使得气候变化问题突出,这些表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和关心空气质量、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生活环境等等,满足人民群众这些诉求和期待,必须加强生态建设。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同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迫切需要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适应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题目2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具体要求如下:(P8)
(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4)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5)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6)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消费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题目24什么是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和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基本特征,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p12)(1)合理消费,形成文明生活方式。强化生态意识和节约资源理念,形成合理的消费行为,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2)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深入挖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3)节约能源,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把节约能源放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题目25下面是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材料,请结合材料与我国国情实际,分析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意义。(P3)材料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材料2:Al gore继凭借《难以忽视的真相》摘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后,他又与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公告中说,戈尔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在确立和大力推广与“由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有关的知识以及扭转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自从在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惜败给现任总统布什后,戈尔就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成了一名“环保斗士”,并获得了多个环保奖项。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两者相辅相成。气候变化看似与和平搭不上边,但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歉收和热带疫病可能使一些地方变得更为贫穷和动荡,而海平面上升也可能使一些低地国家出现大量难民,给这些国家自身及其邻国造成巨大压力。这些都会成为产生或加剧冲突的根源。正如诺贝尔委员会所说的那样,气候变化可能会触发人类大规模迁徙,竞争地球自然资源也会更为激烈。这些改变将把尤其沉重的负担施加给世界上最为脆弱的国家。结果是,国内和国际出现暴力冲突和战争的危险将会增加。
材料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一是资源约束加大。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淡水、耕地、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石、铝土矿等。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约束越来越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发展方式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过大,有的超过了环境容量,水、土壤、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普遍而严峻,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质灾害频发、湿地湖泊萎缩、地面沉降、海洋自然岸线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四是气候变化问题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所有这些表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党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新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人类社会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并做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当前,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反映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的深刻把握,对推进人类生态文明的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类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人类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党准确把握了这一新趋向,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这不仅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也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积极的有益的促进。(4)注意:在答题时,要求结合本题材料进行论述。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胡锦涛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党的十七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党的十七大以来,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凸现出来。
然而,国内外总有些人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优于中国,说什么“三权分立”优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制”优于我国的“一党制”等。因此,有必要联系国内外民主政治的实际,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人权的国家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它既吸取了苏维埃政权的有益成果,又有我国的创造。这种制度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它有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举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政权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崇德说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性、真实性,而“三权分立”制度则体现出虚假性、欺骗性。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统治权力在任何国家都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西方国家把分工谎称为分权,设置了由资产阶级统一控制的三个机关来扮演互相制衡的不同角色。然而,他们的议员、行政官、法官,哪个不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他们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哪一项不是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真正的民主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主要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方面的人士,体现了真正的人民性。我国宪法又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表明:我国各机关的地位并非平列。由于立法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过程,而且法律是全国人民都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立法机关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因为,西方国家囿于“三权分立”的原则、程序和各种具体制度,其政权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有些国家政党轮替频繁,有些国家议会常常迫使内阁倒台或者弹劾总统,有些国家的行政首脑动辄对议会通过的法案行使否决权甚至解散议会等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效率上则远比“三权分立”优越。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澄清关于“三权分立”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对切实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性,国家政权的运作由人民代表大会一体实行,可以避免因政权分立而产生的社会**。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接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的:“人们往往把民主同美国联系起来,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我们不能搬你们的。”“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局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还得到许多国外政治专家的好评。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说,与在发展问题上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中国模式”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也是对中国发展最为有利的政治制度。鲍威尔表示,他毫不怀疑地认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非常成功。一个良好的制度必须以适配性和有效性为原则。实践证明,人大和政协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他相信,随着中国的继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美国洛杉矶华夏政略研究会会长王中平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政府在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挑战时反应迅速,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前主任莫汉蒂教授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摸索出来的。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和建议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情。这种政治制度是实实在在的民主政治,这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何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政党制度,优于西方的“多党制”
历史证明,人民政协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自己的政治形式和组织机构;标志着中国人民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形成了坚强的团结,使统一战线的活动内容与组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组织形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亲密合作的关系,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就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这一制度强调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因此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有效地将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实现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一党制”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多党制”有许多明显的优越性。
首先是执政的效率高。因为两党交替或多党交替执政会带来许多矛盾和内耗。在野党是天生的反对党,无论执政党的政策是否正确,一般来说反对党都会反对。这样一来,执政党要用相当大的精力时刻应付反对党的各种挑战,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提高执政水平上,从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比如,中国为迎接奥运会建造的三号航站楼,三年完成,这在西方连审批程序需要的时间都不够。2008 年百年一遇的汶川地震,中国高速有效的动员能力,震撼全球。此番海地地震,第一个到达灾区的竟然是万里之遥的中国,比海地的邻国美国提前了两个小时!法国、美国等国就是应对本身发生的突发事件时,都相当混乱和低效。2003年法国发生酷暑、2005 年美国遇到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就是如此。在灾害极其严重的时刻,法国总统希拉克继续度假,直至假期结束。而这次酷暑造成全法上万人死亡!小布什总统则是三天之后才终止度假,去指挥救灾。而灾区早已成为人间地狱,以至前往救援的士兵第一件事是平暴而不是救灾,以至他们叹息宁愿选择前往伊拉克!去年,一场台风同时袭击两岸,大陆可以迅速疏散一百万人,台湾却应对无力,造成六百多人死亡和失踪的惨剧。
其次是可以制订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比如,在欧洲,当英国、法国的左派和右派政党上台之后,国家发展政策立即改变,要么实行大规模的国有化,要么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在美国,偏左的民主党执政,一般就采取对富人增税、对财团开刀、对穷人补助的政策,像克林顿时代和奥巴马政府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 就是典型的一例。偏右的共和党执政,则采取对富人减税、支持财团的立场。每一次的摇摆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台湾在两蒋时代,还制订类似于大陆的“六年发展规划”,但民主化之后,就统统不见了。毕竟政党执政只有四年或八年,都是在炒短线,谁还管得了四年或八年以后的事情? 再有印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农民的补贴上升了,但对农业的投资却下降了,农民可能在短期内受益,但长期而言却失去了生产能力,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但是,由于短期分配却可以讨好民众,对政党的选票有利。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印度土地是私有制,可耕地面积全球第一,人均土地面积也是中国的两倍,却解决不了全国的温饱问题,而中国的粮食产量却是印度的两倍。
再次是有利于遏制腐败的泛滥。说到这一点,也许有人会不同意。在他们的观念中,似乎西方资本主义更宜控制腐败。其实不然。因为西方的腐败是刚性腐败,中国的腐败是人性腐败。比如,西方的民主,必须要有选举,而选举必须有钱。权钱交易在美国是合法的。据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已经裁定,大笔金钱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主宰美国的选举。今年1月份的一项裁决允许各个企业可以无限制地投资于选举(《参考消息》2010 年4月2 日第3 版)。这充分证明西方式的选举是富人的游戏,他们受到候选人能够利用的资源和资金的影响,设法赢得大选的人很可能站在他们党派或资助人的立场行事,从而腐败不可避免。而在中国,官员的任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工作能力、群众测评、人情关系以及贿赂等,但这种开支同大规模的选举所需费用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因此和财团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上任后的腐败主要是和人性的贪婪有关,收入不高和法规监督不健全则是外因。但从客观上并没有必须进行钱权交易的刚性理由。中国的腐败之所以相对于其他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能够得到更有效的遏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在一党体制下,有能力对之进行打击。中国的“双规”制度、实名举报制度、官员公示制度,就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虽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无法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准,但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时空内,已可算是最可接受的效果了。
当然,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方面都的研究日趋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尊重民族自治权的原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关键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应然状态。但在现实中,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却被视为“橡皮图章”或“表决机器”,没有发挥其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被代表的人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代表能够或已经很好地代表了他们的意志和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树立起它自身的权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存在着如此巨大的矛盾,自然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现状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原因在哪里?“是人大制度自身无法避免,还是外部环境影响所致?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是理论上未搞清楚,还是实践操作出了问题?”[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适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应该说是比较深入和系统的。可从两点来看:一是应用性的“工作研究”或“实证研究”,即主要是针对人大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如对人大本身在组织、机构和职权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及其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和技术等问题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研究,并提供对策和办法,以及对选举和代表的研究等。这是人大制度研究得比较多的方面。二是历时性的“发展研究”,即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发展的源头与历程。这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是广泛的[2],但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两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人大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也有不可否认的缺陷,即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并没有太多的突破和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局。
2000年以来,对人大制度的反思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宪政建设的关系的探讨[3]。二是在选举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代表与选民关系的探讨比较突出、细致。三是比较关注公民政治参与,尤其是新兴利益集团或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诉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问题[4]。四是对地方人大制度的研究方兴未艾。可以说,上述研究的明显特点就是不再就人大制度谈人大制度,而是在认清人大制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从宪政的高度研究人大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尊重民族自治权的原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它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族区域自治是马列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民族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马列主义从社会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出发,坚持建立集中统一的大规模的国家的
原则。同时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建立现代真正民主国家的条件,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列宁曾说:“民主集中制不仅不排斥地方自治和具有特殊经济和生活条件、特殊的民族成分等等的区域自治”。斯大林也曾指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区域自治,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让各民族实施地方自治或区域自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纲领性原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俄国并没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而是采用了联邦制。因此,马列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实践还是在中国[5]。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三大形式。这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实现。另外,《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与修订不仅是民族区域自治有效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同时,它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健全,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及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开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新阶段。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各项事业。这就能够最广泛的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使少数民族人民都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中。
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来实现的。其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2003 年,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级各类学校 83726 所,在校学生 2943 万人,比 1952 年增加了5倍。13个少数民族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6]。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保障各民族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还有很多方面,但归根到底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弘扬可科学发展观,把为人民服务做为永远不变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康。
注释
[1]董珍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论略》,载《人大研究》 1999年第10期。[2]浦兴祖、李春成:《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层析我国人大制度的含义》,载《人大研究》 1999年第10期。[3]秦前红、周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宪政思考》,载《人大研究》 2004年第10期。
[4]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载《政法论坛》 2004年第6期;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载《战略与管理》 2003年第4期。
[5]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6]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班级:13级冶金2班学号:2013102105姓名:杜培培
摘要: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奠基者,他创立邓小平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之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色之源。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1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奠基者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涵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的理解是前提,对“结合”一词的理解是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共性同中国的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的个性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阶段。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由邓小平首先提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大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走上正轨。中国共产党最终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果断停止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的命题。这句话有四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即必须是马克思的普遍真理或基本原理,这就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和核心问题,而不是个别词句的问题。因为只有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二是不要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和模式,这在国内外都有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三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要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四是以上几点均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经过曲折探索得出的基本结论。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之雏
2.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内容非常丰富。
2.2邓小平理论创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客观评价道:“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思考和设训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蓝图。“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系统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任务、动力、条件、步骤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等问题,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作出了理论回答: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台阶式的发展战略等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
而比较完备的又需要从各方而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理论体系建构奠定了基础。
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色之源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点是充分发展了的资本主义。而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建设起点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构建单一公有制,施行计划经济,一些具体的运作模式基本袭用苏联模式。毛泽东虽然指出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却没有走出一条成功的新路,反而盲口的追求“纯粹的”、“高级的”的社会主义,甚至提出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一系列重大错误的发生。邓小平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没有解决好中国特殊性与社会主义普遍性相结合的问题1978年后,邓小平抓住问题的所在,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著名论断:“普遍真理有这样一条,就是消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将来还要实现共产主义”“如果离开了这条普遍真理,不实现社会主义,那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就不存在了。但是,中国怎样才能比较快地消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呢?这就必须研究本国的特点。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硬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针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远远落后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这一实际情况,把中国这一特殊性与社会主义普遍性相结合作为他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个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要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拘泥于经典社会主义的一般论断以及把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特定模式当成社会主义的固定模式的误区中走了出来,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从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社会主义一定要体现“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两个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两个时期是指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本质上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
①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经济发展方式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依靠什么要素推动经济增长,采取什么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发展,通过什么消费方式引导生产等。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简答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什么是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览全局、兼顾各方、统筹谋划、综合平衡,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
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
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既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多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总的思路是什么?
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更好的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三、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形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思想,又以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为基础,发展了这些重要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也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之作,三个代表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独创性实践理论观点,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社会全面进步;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作的机械运用,也不是别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突显中国特色个性的创新道路。
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正是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②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已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更大结构性问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③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新变化。一方面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倒逼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