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课题立项实施方案(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06: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学后教课题立项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学后教课题立项实施方案》。

第一篇:先学后教课题立项实施方案

先学后教课题立项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产生。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然而,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罐”现象仍然严重,学生在一种沉闷的课堂气氛中被动地援授知识,学习逐渐养成了等待、依靠的不良习惯,缺少主动学习精神,部分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表失了学习信心。课堂教学日益显现三大难题:一是课堂教学教师讲得的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作业太多,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是每个班级都有大量的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因此,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觉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2、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寻找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发展动机,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观点

1、由负责人组织学习“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相关资料,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观念,要抛弃以往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

(1)认真组织人员学习“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制定好研究实施方案。

(2)组织实验教师利用每周的主题教研活动学习洋思经验、观摩课堂与实践培训,让实施教师有章可循。

2、让教师转变角色。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了解和熟悉“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程序;积极探讨本学科相适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结构,基本掌握模式与程序,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思维活跃、收获丰厚的课堂效果.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课改班级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过程、策略、原则,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五、研究计划。

(一)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筹备阶段

1、实施时间:2012年2月至2012年9月。

2、实施目标 :初步了解学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熟悉“先

教后学 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程序;完成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3、实施内容:建立课题组织机构,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制定相关研究管理制度,创设课题实验环境,对实验教师进行洋思经验学习、课堂观摩与实践培训,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4、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人员学习“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制定好研究实施方案。

(2)组织实验教师利用每周的主题教研活动学习洋思经验、观摩课堂与实践培训,让实施教师有章可循。

(二)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

1、实施时间: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

2、实施目标: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基本达到对该课堂教学模式熟练驾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实施内容:

(1)由负责人组织学习“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相关资料,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观念。(2)了解和熟悉“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程序;积极探讨本学科相适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结构,基本掌握模式与程序,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思维活跃、收获丰厚的课堂效果。

(3)整理研究思路,全面实施,完善研究方案,分学科组织教师上研究课,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研讨,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研究中期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和课件。

4、具体措施

(1)根据本次活动的周期性计划,实验教师必须从“三个一”抓起,即从实验的年级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从最后一名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抓起。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学习、能学习。

(2)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行了“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四个一”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教学中采用了“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的“几个比”教学模式。辩证地处理了教和学的关系,把学放在了首位;辩证地处理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教自己。养成学习自主、训练自主的品质。

(3教师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教好。积极辅导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教师讲课的起点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提问重点也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班内建立优生帮助差生的互帮网络,以“优”带“差”,培养优生与差生的情感。

(4)教师应经常汇报试验的开展情况。将实验过程中的深刻感受或棘手问题作好教学后记。定期与科组成员交流意见,随时修改方案中的不足之处。(5)教师必须制定完整的施教计划,定期做好基础差的学生的检测工作。对本班语文能力好、中、差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将好、中、差生的语文水平拉得最近。

在这阶段,课题组成员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A、关心、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经常听取教师的工作意见,不断琢磨课题的可行性程度,并且积极商讨课题的修改意见。

B、经常进班中听课(每学期四节以上),了解实验情况,并诚恳地提出 自己的建议。

C、每学期组织四次以上的对实验班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估测试工作,对好、中、差生进行分类的验收,做好各期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能力对比分析,并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

D、在试验周期结束后,全组教师应认真总结课例的优点与不足,及时讨论修改意见,并重新制订出完善的施教方案。

(三)第三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1、实施时间: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

2、实施目标:在全校推广“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质量。

3、实施内容:在试点取得成果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全面推广应用。

4、具体措施:

(1)根据实教的具体情况,再作补充与修改,成为一套可行性强、实效性高的教学方案,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与实施。(2)组织教师上好以”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可课堂教学模式的汇报课。

(四)第四阶段:总结反思阶段

1、实施时间:2013年11月

2、实施目标: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得失,整理资料,申请结题。

3、实施内容:在完成实施阶段各项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总结工作,收集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召开最终研究成果汇报会;申请结题。

4、具体措施:

(1)组织研究人员收集整理资料及相关论文,装订成册。

(2)认真组织研究人员评价、总结各项研究工作,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第二篇:课题立项必读:如何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如何写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课题研究方案能保证整个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

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基本上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的表述

如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1、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4、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印象。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在方案中,课题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作提示进行阐述的,主要是介绍所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 1 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要陈述课题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教师现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基本上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他们的行为和特质。由于人及其行为和特质的极其复杂性,所以对之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1、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对象带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我们可根据某一标准(有权威性的标准最好)来做出划定,例如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估标准,评估分数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学校”。

2、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

总体是统计学概念,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小,得根据研究目标考虑。其范围有来源范围和特征范围。来源范围有地域、学校、班级;特征范围有性别、年龄、心理特质等。例如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学生的范围是某一地区还是某一学校,在什么类别的学校,在什么年级或年龄段,这些都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范围不同,最后得出的研究结果会很不同。

3、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所以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评审、研究过程中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六)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关,课题越大内容就越多。但许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细化,一点一点地去做。

(七)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但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八)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一是理论成果:诸如模式、程式化的操作流程及做法解读,可以被推广的经验等;二是显性的实践成果,包括通过课题研究所用的研究人员的收获、成长、师生的可喜变化获得的成效成绩。

(十)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课题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课题组各成员承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计划中要把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课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第三篇:先学后教数学课题开题报告

“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探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价值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起点认识不够高。

2、只注重自己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行为不关注,或关注不多,3、只关注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不够。

4、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导致课后作业负担过重。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先学后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尤为关键,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是重要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态资源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要坚信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丰富学生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水平。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将更多地表现在为学生设计探索交流的情境,提供共同活动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如独立思考,动手拭错,自我纠正等等)完全交给孩子,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每个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思维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流。教学评价也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进行适当的评价,让评价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总之,我们要让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的过程、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过程,师生经历的将是真实高效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必不可少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众所周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中学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 1

解决了新课改背景下的5大难题,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和谐而高效。

但是,这种模式是不是有他的局限性,是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自学获得,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自学?我们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论证。总之,认为不可盲目模仿,在实际教学中,要分析自己的情况和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的家庭环境情况,寻找,探究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先学后教”的理念依据:

1、教学工作必须遵循“实践第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归根到底,教师的教只有提高学生的学才起作用。“先学后教”很好地摆正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强调内因——学生的学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师的教是第二位的,是为了使内因起作用的条件。

2、“先学后教”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先生说:“所谓‘迁移’,是已经学得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新课题学习的影响。”

“合作探究”的理念依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核心理念的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先学后教”主要是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重教师 “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题所说的“合作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分组为前提形式,以合作、探究为基本方法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合作探究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

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体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定“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念,树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构建起“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模式。借助课堂良好氛围的创设,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模式。

2、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三合一。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每周课题组成员开展实践教学,进行课堂模式的改革尝试。

2、经验总结法:根据实践教学进行跟踪评课交流、总结

3、对照实验法:即在平行年级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观察实验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1、酝酿启动阶段

2、实践研究阶段

研究目标: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数学“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内容:课题组明确分工,拟订子课题,教师制定各自的研究方案,确定各阶段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分组进行方案实施。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环境熏陶法、个案研究法

研究成果:

3、总结推广阶段

研究目标:“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模式形成。

研究内容: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成果结集,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研究成果:

六、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主持人的情况

本课题研究的前期,主持人带领课题组成员学习了诸多有关“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理论文献,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了解了此课题兄弟校同仁的类似研究,便于本课题更好的开展下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课题研究定于每周五进行课题组活动,需要配备的硬件、软件及经费等,校长将全力支持,确保课题顺利开展,无任何后顾之忧。

学校图书馆有藏书近万余册,可供相关资料的查阅。

(三)课题组成员情况简介

课题组成员有区优秀青年教师、市区教学骨干,有个人课题获奖者,擅长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

(四)时间保证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定期开课题研究与实施会议,及时交流经验。

(五)经费保证

课题研究经费由学校课题研究专项经费单列开支,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经费。

第四篇:课题立项申请表

课题立项申请表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写 说 明

1、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

2、在课题类别一栏,是具体学科的,填写“小学语文”、“初中数学”、“高中英语”、“中学历史”等;非具体学科的,如“课堂语言艺术研究”、“小学生课堂评价语言研究”、“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填写“综合”;非学科教学的,如课程与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招生考试改革、教师评价、“后进生”教育研究(“后进生”教育研究,如果是以教学方法为主,应为“学科”或“综合”;如果是以教育思想和管理举措为主,应为“管理”)等,填写“管理”。

3、多人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负责人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小学高级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含小学高级)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组织能力等。

4、文字表述清楚,简明扼要。确实需要的,可以附页。

5、填写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6、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其申报资质和研究条件进行认真审核,然后签署书面意见。

一、申请课题必须符合《X理工大学学生创新基金暂行办法》(X理工大学(2001)学字217号)及C理工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要求的资助范围,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清楚易辨。

二、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课题类别 在相应的课题类别前“A”“B”“C”中任选其中之一划“√”。课题性质——根据研究内容填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人文社科研究”。

参加人员——指参加课题研究工作3个月以上,在课题组内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包含课题负责人。

三、课题申请书须经学院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一式二份报送校团委。

---------------

一、申请课题必须符合《X理工大学学生创新基金暂行办法》(X理工大学(2001)学字217号)及C理工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要求的资助范围,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清楚易辨。

二、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课题类别 在相应的课题类别前“A”“B”“C”中任选其中之一划“√”。课题性质——根据研究内容填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人文社科研究”。

参加人员——指参加课题研究工作3个月以上,在课题组内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包含课题负责人。

三、课题申请书须经学院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一式二份报送校团委。

第五篇:立项课题申报材料

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

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国际上情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倡导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布什提出的“阅读优先”方案,以及英国教育部在1998年9月到]999年9月开展的全国阅读年活动、日本的“亲子20分钟阅读”运动和“儿童晨间阅读”运动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推动全民阅读的活动。国内情况:不论是香港特区、台湾地区,还是内地,都在全面推行“全国儿:童阅读实施计划”香港特区就有不少团体和组织着力营造阅读氛围,推动阅读运动。如2004年4月,香港有关部门举办的支持世界阅读闩之“全民阅读20分钟”“名人讲故事”“书与梦同行”“午间阅读”等活动,号召全港市民共同弘扬阅读文化。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教授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研究员等提出的“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创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等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从学科看: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200]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一步明确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各年段的基本要求是: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二)现状分析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培养、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满足了各校园、教师、家长、学生对提高阅读能力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不少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生阅读较为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构建书香校园”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目标。然而,从整体看,我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文字阅读受影视等其他媒体的冲击,小学生阅读受社会阅读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为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我们在部分学校以《下课了,你在看些什么书》为题做了一次征文活动,结果发现了不少问题:来自学校的问题是,阅读活动一般都安排在中午,让几个班的学生轮流到阅览室去看看;来自老师的问题是,几乎都是安排学生上台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作文选;来自家长的问题是,给孩子买的书以《字词句段篇章》、《小学生作文选》等应试类书籍为主;来自学生的问题是:他们最喜欢上网,借阅的书中多为卡通漫画类,科学、人文内涵较为丰富的读物很少。

教育部关于学生阅读速度的标准:小学五、六年级:速度300字/分钟,理解率70%以上。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只有5%的学生达到这一要求,绝大部分学生的阅渎能力都处于每分钟约200—300字之间。

书籍消费成本高,课外阅读资源少,大众媒体的普及,音像视频的冲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甚至呈现退化态势。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兴趣从“遥控器”、“鼠标”转移到一本本承载文化知识、科学道理的书上来已迫在眉睫。

2.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和升学,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阅读量的减少,又必然导致阅读能力的低下,形成不良循环。

社会未形成阅读网络.氛围不浓、基础不牢。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缺乏认识、缺少组织、缺席指导。据某杂志社对全国50个城市小学生阅读现状所作的调查表明:有61.2%的老师和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孩子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有22.3%的学生认为不看课外书的原因是作业多,没时间看。其中三年级15.6%,四年级21.5%,五年级30%,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们发现,课程安排比较紧张,各学科把课程表挤得满满的。小学生在校的时间自习课很少,回到家里又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完成,即使是双休日,也很难抽出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大部分教师信奉教材,甘做教材的奴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一本书”的分析讲解上,面面俱到,分数至上,表现出一种功利化的教学行为。学生获得的是考试阅读技巧,高分数下隐藏着正常阅读能力下降的隐患。要真正让课外阅读堂堂正正地、健康地开展起来仍是任重道远。

3.由于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少,缺乏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的引导与指导,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系统的有梯度的规划与设计。

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的领导不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缺乏计划、缺乏管理,图书室形同虚设,图书陈旧,使用率很低。有些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指导。不少学生家中藏书

很少,家长能力有限,无法为学生课外读提供有效指导,导致了阅读的盲目和无效。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教师和家长更是缺乏引导意识,极少数小学生能利用节假日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再加—上课程标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三)问题提出

从以上现状来看,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课外阅读导向不力;学生阅读需求不足:课外阅读形式单调;课外阅读氛围不浓;教育者尚待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我们开展“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只有阅读;要构建一个坚固而雄伟的语文素养金字塔,必须要有大量而广博的阅读作为坚实的基石不容置疑。

(一)现代语文课程观、教学论

大语文的运行系统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论述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需要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四)语文学习迁移理论

语文学习中的这种迁移特点具体可以表述为:是一种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横向迁移”,而不是知识或技能在概括程度上的“纵向迁移”;是一种在前后学习情境相似中的“近迁移”,而不是在新的不相似情境中的“远迁移”:是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特殊迁移”,而不是一般原理与规则的“普遍迁移”。

语文学习迁移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并不追求极高的原理性概括,而更重视经验在数量上的积累。用特级教师韩军的话说: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加大后,才“奔涌而出”。不是仅凭在一个语言教师的“苦心调教”下反复把玩少数几篇文章,所能根本奏效的。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进行横向阅读、并列阅读、比较性阅读。

三、研究假设及拟创新点(一)研究假设

小学阶段是人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如果能够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状况,合理地设计阅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对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同时通过有效的反馈环节,强化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就能够充分调动作为阅读主体的小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环境对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尤其重要。这里的阅读环境是指周围的人是不是在阅读,在阅读什么以及在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阅读。因此,如果能够在较大整体范围的层面上推进小学尘的阅读,持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的指导与服务,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拟创新点

1.区域性整体推动,有助于加强对儿童课外阅读的实践推广应用。2.整合各校研究力量,着力从课外阅读特色课程、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评价研究入手。

3.课题推动儿童阅读,将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

4.开发课外阅读课型,有助于构建小学尘课外阅读的课程及实践活动体

系。创建阅读平台,有助小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5.研制课外活动指南,将先进经验推广到其它学科以及相邻的其他学校,有机整合、资源共享,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课外阅读品牌。

6.探索课外阅读评价,对于同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评。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核心概念界定

区域整体推进:是指在以县(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依托小语会、教研室等的资源优势,重点在山西、重庆、广东、上海等的学校范围内,选取100所实验学校,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实践探索,从而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校园书香氛围。

课外阅读:是指区别于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它更加注重人文熏陶和历史化侵染,阅读材料更为广泛,阅读形式更为灵活,阅读时间更为自由,阅读空间更为开放。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区域性推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进一步加快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切实促进我国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通过研究,促使教师博览群书,并对教师阅读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200名以上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种子教师,形成一支精锐的、阅读指导教师团队。

(二)激发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研究,改善小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不强、甄别书目的能力较弱、课外读的技巧不足等观状,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实践推进,确保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捉供良好的阅读指导,达到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三)打造各具特色的课外阅读课程和实践活动,加强阅读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书香氛围

通过研究,加强对重点选取的100所实验基地学校的课外阅读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打造,加强阅读平台建设,加强校园的书香文化建设,为师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

(四)形成区域层面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特色,打造全国的课外阅读品牌 通过100所基地学校的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并将先进经验推广到其它学科以及区内的其它学校,有机整合、资源共享,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课外阅读品牌。

六、研究内容

(一)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体系 1.建立课外阅读书目资源库

根据小学尘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挑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优秀读物,并按学段推荐必读和选读书目。

2.建立指导教师资源库

在100所实验基地学校中选取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为阅读指导教师;以学生阅读能力或学段为划分依据,按校给每个指导教师分配指导任务,包括指导的人数、指导的次数、指导的主题等;制定指导教师的定期校本教研制度。

3.制定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

按时间划分,制定课外阅读的每周目标、每月目标、学期目标和目标等;

按内容划分,制定课外阅读的书目数量、识字数量、阅读笔记数量、读后感数量、教师指导次数等。

(二)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课程及实践活动体系 1.打造课外阅读精品指导课程 包括对“如伺选取优秀书目”、“如何开展高效阅读”、“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如何撰写读书心得”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评价”等专题指导课程的打造。

2.创设课外阅读精品活动 包括“主题阅读活动”、“读书故事会”、“佳作赏析会”、“人物评论会”、“心得交流会”、“速读比赛”、“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故事大王比赛”、“阅读储蓄卡评比”、“阅读手抄报评比”等活动。

(三)创设阅读平台和校园书香文化环境的研究

1.学校图书馆或图书室的建设 添置、配齐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

建立建全图书借阅制度,定期开放学生阅览室,保证学生的借阅数量; 定期进行图书流通统计,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 定期做好新书推荐工作。

2.校园图书廊(图书角)、班级书架的建设

选取校园的长廊、走道或某个角落,以及教室的一角作为图书廊(图书角)、班级书架的地点;

由学校、社区、家庭共同添置优秀读物;

制定图:书借阅的相关制度,养成学生的良好品行; 3.其他文化环境的创设

包括文化墙、评比栏、交流角、展示台的创设等。(四)打造我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特色及品牌的研究

1.100所实验基地学校根据自身的研究侧重点,总结提炼先进经验: 2.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和实践推广;

3.提炼区域性的课外阅读实践特色,并进行推广: 4.打造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色品牌。(五)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研究 1.探索制定评价量表或评价标准;

2.确定评价方式(如定性与定量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自评、他评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等),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评。

七、预期成果(一)系列实践成果 1.《中国小学生课外阅读学生管理手册》(试行稿); 2.《中国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指导手朋》(试行稿): 3.《中国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纲要》(分地区教育行政文件);

4.《中国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推广实施意见》(分地区教育行政文件):(二)系列理论成果 1.《“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2.《“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调查报告》; 3.《“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行动研究报告》;

4.《阅读优先: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报告》(学

术专著,分实验区域)。

八、研究方法及思路(一)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视野。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验证、提炼、总结,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行动研究法:组织校本教研,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程和读书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遵循“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付诸实践——经验总结——推广应用”的研究思路,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政策支持、高校资源和教育学会为智力支撑、区县教育科研机构为推进载体、100所参研小学校为实施落点,探索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九、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三年,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具体实施:(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1.制定课题总体方案;

2.申报课题,并发动各校制定符合校情的实施方案、阅读课教学计划、阅读课活动方案等:

3.总结前期研究的初步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4.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培训小学生阅读指导种子教师; 5.进行前测。

(二)实施阶段(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1.开展实验; 2.收集有关资料:

3.组织撰写相关的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

4.收集整理有关阅读课教学资料,整理出本校阅读课教案、阅读活动方案。

(三)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1.进行后测:

2.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形成辅导教材; 3.进行后续性研究:

4.组织小学课外阅读研究文章和经验总结的评选表彰活动; 5.开展小学课外阅读先进集体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十、组织机构(一)课题领导小组

张梅霞、李军、傅开国、傅巨琴、曾君岳、沈成林、卢永军、文波、宋文君、杨斌

(二)专家指导小组

崔 峦(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张梅霞(全国小语会理事、《小学生拼音报》总编辑)吴立岗(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 林(人教社小学语文室编辑、儿童文学博士、儿童阅读推广人)乔 桦(全国小语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小语会秘书长)

十一、完成条件及保障

(—)课题主持人和主研人员具备较高的科研素养,拥有丰富的教育管理及教学经验,不少区域课题负责人为分管科研的行政领导,主研人员全部为区内小学的校长或优秀班主任。

(二)课题主持人和主研人员具备较好的课题研究经验,都担任过国家级课题、市教育规划办课题、市教育学会课题和区级课题的主持、主研和参研工作。

(三)本课题研究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联系紧密,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得到了研究人员的一致认可。

(四)课题申报前期,研究人员已经通过文献查找和网络搜索的方式掌握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做了相关的调研工作,完全具备启动课题的条件。(五)不少县(区、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设有专项经费和设施作为开展课题研究的物质保障。主要用于资助各校部分课外读物的订阅、学校阅读平台的建设,以及研究所需的会务费、差旅费、咨询论证费、专家指导费、资料

印刷费、成果出版及成果鉴定费等。

十二、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中小学读书活动指南》[M]东方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2. [3]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4]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4].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5]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998,5,第1版. [6]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开明出版社,1998. [7]张爱卿著.《现代教育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6,第l版.

[8]朱学清等.“大语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 [9]王晓春。《不可忽视一孩子的二十个问题》[M].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8,第2版.

[10]刘云生.《厂—泛开展研究性阅读》[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1,第7期.

[11]转引自李运菊.《课外阅读总设计》[J].载《小学教学设计》,2001,第1期.

下载先学后教课题立项实施方案(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学后教课题立项实施方案(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立项总结

    课题总结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要想大面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题总结

    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时补失 课题教学的阶段小结 新城子寄宿制小学陈瑞东本学期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时补失的课题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先学后教”教学改革方案及成效 (一)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以杜郎口的先进办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观念,以“先学后教”......

    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立项论证报告 卢龙县单庄小学课题研究小组 彭娜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研究现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 1、本研究以改变教与学......

    课题立项研究报告 (1000字)

    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唐县北罗中学 桂一平一. 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多年了,其成效颇多自不用说。但是课程改革的提出是以城......

    关于2012年度阜新市社科联立项课题_

    关于2012年度阜新市社科联立项课题结项的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和老师: 阜新市2012年度社科联立项课题结项工作已经开始,现将结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项材料:著作或研究报......

    课题立项表态发言

    课题立项表态发言 2012年4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研究》课题并确定为市级立项课题,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与转化一直都是困扰一线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由于部分青少年学生缺少......

    申报课题立项程序

    申报课题立项程序 一、认真阅读《山东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 二、根据实际情况选定研究题目。 三、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的设计)。 包括: 1.研究题目; 2.目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