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小学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的关系
论小学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的关系
摘要:新课标强调塑造健全人格,发展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说、唱音乐。运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而有所收获,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视听结合;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80-02
音乐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发出的感受,是音乐家们心灵的语言。所以,如何教会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即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很重要了。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将音乐欣赏的内容运用多种表演渠道和方式予以理解和体会,可以大大提高欣赏能力和欣赏质量。与此同时,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坚定的基石和保障。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应把音乐课上的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说、唱音乐
1.视听结合,创设情境。音乐欣赏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聆听音乐过程中逐步感知音乐的要素。例如感知乐曲的音色、器乐的名称、表现的画面、表达的情绪等等。而多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观看相应的图像、实影,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视听结合的方法加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来丰富他们的联想。有了这个层次的铺垫,学生的表述或表现就会更加丰富了。
2.引导学生说音乐。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导入课堂内容后,教师还要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说”的环节中,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爱听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在欣赏课中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这样的方法对低年段学生百试百灵,不仅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而高年段欣赏课中,则可以多设计启发式的设问,再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说说各自对音乐的看法。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得到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欣赏热情。
此外,教科书只是学习音乐的例子,而非全部,它给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文本,而不是唯一的范本。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介绍一些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让其聆听、感悟。也可以让学生把他喜欢的名曲拿到课堂上,进行介绍、播放、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犹如和音乐大师对话,犹如在人类音乐文化的长河中畅游。每学期给孩子们布置几首名曲的欣赏任务,几年下来,就会有很多名曲装到孩子的心中。广泛的欣赏和与音乐大师们的直接对话对孩子的熏陶是潜移默化和不可估量的。
3.引导学生唱音乐。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乐曲的主题经常会在乐曲中多次出现,因此哼唱音乐主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音乐。而哼唱音乐主题可以在欣赏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欣赏之后进行,甚至还可以在欣赏之中进行。在不同的年龄学段进行欣赏教学的参与时,应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低年段注重形象化的方式,高年段则应从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着手。此外,小学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很难像成人那样,静静地坐着用心去听,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上欣赏课时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听音乐时尽量保持“收”的状态,参与表现时可以适时地“放”一点。应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让他们边听音乐边跟着歌曲哼唱,随音乐节奏摇晃、摆动或做一些即兴的动作,听完音乐后再多说一说、唱一唱、动一动、拍一拍等,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
二、运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
1.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拓展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把音乐与故事、音乐与舞蹈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拓展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欣赏一年级歌曲《爷爷过生日》这首歌曲时,我尝试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歌词来演唱。以“你还想给谁过生日”为题,让学生自由改编歌词,如《妈妈过生日》。再让学生用拍打和跺脚的方法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拍打,或自己编一些拍击方法为歌曲助兴。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2.把各种乐器的表演与音乐欣赏结合在一起。利用乐器演奏要欣赏的曲目,在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让部分学生表演狮王,剩下的同学架起房子代表不同动物的家。教师按先后弹奏出场的旋律,弹到谁,谁就学自己所代表的狮王动作走到森林小动物的家,用木鱼的敲击声当作敲门声(不同狮王敲门声的轻重、强弱都不同),每个狮王打的节奏也不同。等所有狮王都出来了,才能一起学狮王吼叫。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欣赏曲子,听辨了乐曲的旋律,并自立创造出新的节奏,也能控制好强弱,从活动中学到知识。
三、让音乐与各种活动沟通起来,给予学生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
1.在舞蹈表演及动手作画中,培养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欣赏课上可以让孩子们随音乐摇头、晃动身体,或拍手、踏脚等,做各种即兴的舞蹈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也可以通过作画使音乐主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如:教授歌曲《小蜻蜓》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音高和音低,我让学生根据音乐的高低做相应手位高低的飞翔的动作,再把这些音符变成不同高低的大雁飞在纸上。学生通过动作的学习及动手作画,很快就理解了音高和音低,完成了歌曲的教学。
2.在角色体验中,培养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如教学五年级音乐《蝈蝈与蛐蛐》时,让学生自由分组表演哥哥与弟弟两种不同的角色,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用不同的语气与动作进行情景表演。最后由老师表演大公鸡,与学生一同融入情境中,学生既拓展了思维,又拓展了艺术活动的空间。
第二篇:论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论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如何运用合理的方式释放自身的压力,以保持心理的健康,从而更高效的学习和工作,是目前大学生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心理、压力、快乐
(一)总述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音乐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在刺激中,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够迫使人们的听觉器官去接受声音,这决定了听觉艺术较之视觉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震撼人们的心灵。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经常听曲调活跃、欢快的音乐,那么他的心里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和郁闷,即使有也会很快地消失,因为这样的音乐可以振奋人心,给予他自信和动力;倘若听的音乐是
/ 4
带有带有灰暗的色彩,抑或说内容消极、曲调沉闷的音乐,虽然可能这些音乐会比较好听、打动人心,但却容易使人变得更加愁闷,所以选择适当的音乐来排解压力是很重要的。
(二)音乐与情绪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因此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那么,音乐为什么能够用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情感呢,一种理论认为,音乐的表情性来自于音乐对人的有表情性因素的语言的模仿。人的语言用语音、声调、语流、节奏、语速等表情手段配合语义来表情达意,而音乐的音色、音调起伏、节奏速度等表现手段能起到与语言的表情手段同样的作用。
不同的音乐可以让人有不同的感觉,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对于大学生来说,也许会喜欢深情的音乐,因为它能给人以中枪一般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它那寂寞的旋律,而沉醉其中;也可能是由于它的撕心裂肺带来的煎熬,而情不自禁。但是这些音乐听的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多愁善感。正如红酒虽具有促进消化、增加食欲等功效,可是“贪多嚼不烂”,过多的饮用也会造成身体的负担。同样的道理,深情的、抑郁的、消沉的音乐虽然犹如红酒一般,细腻、醇香且令人舒畅愉悦,但也不能听得太
/ 4
多,不然会使人变得抑郁、敏感。
个人认为,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具有某种“同构关系”,这是音乐能表达人情感的根本原因。音乐理论家于润洋曾指出:“音响结构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二者都是在时间中展示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于动力性的过程。这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正是这二者之间能够沟通的桥梁。”比如“喜悦”,它是人高兴、欢乐的感情表现。一般来说,这种感情运动呈现出一种跳跃、向上的运动形态,其色调比较明朗,运动速度与频率较快。表现“喜悦”的感情的音乐,一般也采取类似的动态结构,如民乐曲《喜洋洋》,用较快的速度、跳荡的音调等表现手段表达了人们喜悦的情感。
(三)音乐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音乐是一个美的东西。音乐是最抽象的,但是它给人带来的美的体验是最强烈的、最直接的,真正的音乐治疗之所以有效,而且要比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强大得多、快捷得多,就是因为音乐之美。人创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为什么所有的民族即使没有文字,但它一定有音乐,即使是最原始的部落。而人类在早期社会是非常封闭的,互相没有来往,不可能交流音乐,它一定都是自发地产生各种歌舞形式,而且越原始的文化中歌舞形式越发达。只是到了现代社会以后,这些东西慢慢专业化了,最后变成音乐家的特权。无论专业音乐也好,土生土长的民族音乐也好,它都是美的。人类永
/ 4
远不是傻瓜,也许人类不知道,就像有些动物一样不知道,但它会做很多对生命有益的活动,比如它生病会自己找草药吃。人类之所以从事音乐活动,一定是觉得它对人类的生存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美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如果你对生命不能感到美,那就完了。你的生活环境也好,人际关系也好,生活的一切都是提供美的感受的,就看你能不能体验到了。如果你的心理是快乐的、健康的,你会感到一切东西都是美的,朋友中性格好的人和你聊天,你会经常发现他觉得什么都美,随便说点什么他都觉得哎呀特好玩,这种人的心理就是比较健康的。所以我说美感和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深的关系。而音乐恰恰是能给你这种最直接的、最强烈的感受,再结合着你的创伤经历,音乐美感的意义就是重大的。
(四)总结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 4
第三篇:音乐教案-音乐欣赏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这是一首东北民歌,曲调优美,节奏缓慢,歌曲有三段歌词其中渗透着妈妈对宝宝的无限疼爱和殷切希望,音乐教案-音乐欣赏。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第二种启发联想法,音乐是表现人们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与想象。这首摇篮曲表现出的优美、温柔的情绪,妈妈对宝宝无限的疼爱与期望都会引发起幼儿的联想。比如在完整欣赏后启发幼儿:“你想想妈妈在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在分段欣赏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从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联想时我注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种情绪感染法,因为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很容易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它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幼儿教案《音乐教案-音乐欣赏》在活动中除了欣赏录音外,我特别注重让幼儿欣赏我的演唱,因为通过声情并茂,面带微笑的演唱,和幼儿面对面能将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给每个幼儿,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在孩子安静欣赏录音时,我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幼儿,用轻柔的动作适时给予提示,与幼儿之间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
1、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比如在导入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鲜艳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好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的去欣赏。
2、在重复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妈妈在摇篮曲中唱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首先,我采用了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欣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过程也在不断地暗示幼儿,应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另外,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音乐作模仿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欣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会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注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又富于音乐作品更丰富更丰满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情景表演“小白船”导入课题。在这里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软积木两种教具。教师制作出动感的夜空美景课件作为背景,再用大型软积木摆成各种可爱的房子、花朵、弯月亮的造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进行表演唱,引导幼儿进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师同时运用描述性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你听--。”然后请幼儿边演唱边表演,这样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以便进入摇篮曲的欣赏过程。第二部分全面展开欣赏,包含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完整欣赏,运用引导语:“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仔细听--。”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窗子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放录音伴奏教师进行演唱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边完整欣赏(教师演唱),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和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接下来运用提问:“这首摇篮曲有几段?妈妈都唱了些什么?”进行第二遍完整欣赏,运用了课件演示。第二个环节分段欣赏,这一环节要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根据歌词将歌曲分为三段每一段都分别欣赏两遍。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在提问上下功夫,力求问得巧、问得妙。设计了两种提问,第一种是再现性提问,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梦?”一种是启发联想式提问,如:“你想想妈妈会怎样哄宝宝睡觉?”“宝宝为什么会在梦中露出微笑?”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三段歌词反应的三层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妈妈是抱着小宝宝轻轻的摇;第二段为了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殷切希望会轻轻的拍拍宝宝,抚摩宝宝;第三段看到宝宝睡梦中都露出了笑容,妈妈会情不自禁的亲亲小宝宝。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体会歌曲中那浓浓的母爱。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功能,自然的将重难点一一突破。第三个环节是情境表演,孩子们每人抱一个宝宝通过扮演妈妈或爸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结束,让幼儿在摇篮曲宁静温馨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宝宝睡的多香啊,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床上去吧。”教师和幼儿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组织美术活动为妈妈亲手制作“爱心卡”表达对妈妈的爱。体现了各课教学的整和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
第四篇: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摘要】本文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控制和激励、培训与开发、整合等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业文化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同时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及发展。在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两者必须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企业成功。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文化建设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德国投降后,设于柏林的英特来公司的厂房被炸得只剩下残垣颓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精神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凡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围着总经理说:“我们人回来了,一切东西也会回来的,我们开始干吧!”不到五年,英特来公司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十年后便成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从这个例子说明,企业文化从某个角度而言是最重要的,高于一切的,人有所思才有所动,企业同样是先有文化理念后有行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冲击下,一个好的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明确的定位,正如美国《幸福》杂志所评价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作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
1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人力资源怎样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显化的大家认可的意识,提升员工绩效,特别是提升团队绩效,从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同时会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尤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人力资源学者E·麦克纳和N·比奇指出:“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这个观点接触到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的实质内容。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但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也要使群体组织的力量得到最大化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那么,就必须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目标,在个人与组织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够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企业文化。同时人力资源政策本身也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强度。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
观念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也叫企业的价值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中有无观念层是衡量该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的标志和标准。制度是指企业的行为规范,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看得见的部分,分为企业内员工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谈举止、待人处事、接待客户等等;还有就是企业内有形的东西,包括物品、设施,如办公室设计就是很典型能反映企业文化的,走进一家公司,先看大堂是什么摆设,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感觉;还有办公室内部,办公室位置怎样设计,员工的座位怎样安排,员工走路的空间,座位的大小,办公室用品等等都能反映一个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员工本身也是反映企业精神风貌的窗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1.2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企业自身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有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从企业制度建设的角度讲,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
2.人才竞争的需要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3.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二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五是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1.3企业文化的体系构成
企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也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一)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四个层次。
1.由企业各类物质设施和企业产品等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如厂区环境、生产生活建筑,生产技术装备,产品规格、质量、标识等等。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既表现着企业现实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生产经营状态,展示着企业的形象,也表现了企业员工对工作、对生活的情怀态度,表现了企业人的精神层次和追求。2.由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生活学习等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在组织协调、工作状态、接人待物、文娱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反映。一个注重诚信、关爱员工、纪律严明、雷厉风行、人际关系融洽自然的企业和一个唯利是图、队伍涣散、纪律松驰的企业,给人的文化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
3.由企业各方面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企业制度是人与物、人与人、理念与行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中介与结合,是企业经营管理意志和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具有强制的约束力。制度在企业文化特别是员工行为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处于良性的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4.企业的精神文化,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逐渐形成和趋于定型的精神成果,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等等内容。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华,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图 1 1.4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价值
如影随形,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从企业管理历史来看,实行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都有其相应的企业文化体系。奉行“泰罗制”的企业,有它“胡萝卜加大棒”的文化体系;实行行为科学管理模式的企业,有它“人性激励”的文化体系。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从企业产生的第一天起,企业文化就存在于、作用于其中。
从动机上看,资本的原始冲动就是追逐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是为了增殖,谁会进行投资?但主观动机是一回事,客观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仅仅以资金、成本、营销等等技术性操作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事倍而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大家都承认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心耿耿、勇于负责、积极主动、奋发进取、富于创薪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金钱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长青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这个环境平台,这个土壤,就凸显出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技术,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图—2)
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成功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为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人是管理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的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此在突出企业文化背景下谈人力资源,更具有人文资源的特征,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
2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企业提拔管理者的原则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辐射企业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力资源和主观能动性
2.1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2.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企业文化的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招聘工作。从招聘阶段开始,人力资源管理者就要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向应聘者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企业的文化、风格、工作作风、基本价值观念,让应聘者充分认识企业的文化,从而感受到未来的工作环境。
(2)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另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培训。它包括新员工在进入企业的技能培训和环境培训,帮助新员工了解和理解企业文化,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使新员工的思想能够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去。它也包括对于新老员工定期组织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或研讨会,以不断深化对新的企业价值观的理解。积极加入到企业文化的变革中。人员的培训是保证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在企业培训阶段,首先应对新员工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使新员工对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新员工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会有强烈的感受和印象,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认真听取新员工的意见,找出合理因素加以吸收,这样不仅会使新员工加快对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更主要的是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保持企业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
(3)业绩考评。在员工业绩考评上,应将企业价值观念、风格等企业文化的内容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其中对企业文化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企业文化的目的。
(4)薪酬系统。公司应真正建立起符合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原则的薪酬系统。薪酬系统表达并加强了构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对薪酬系统设计的仔细斟酌能够成功地修正企业文化,薪酬系统实际上可以成为被管理者用来向组织成员传达态度和行为的有力机制。如果企业文化能够通过绩效标准的清楚传递和薪酬系统的运用来进行变革,这样可以形成理想的企业文化。而且在企业中,良好的文化做铺垫让工作表现好、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受到明确的奖励和赏识,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都可以有效地强化企业文化。通过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成功变革,而企业文化的成功变革又会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保持长期持久的优势,为企业招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焦点将不限于资本数量与技术水平,其更高层次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和企业文化竞争,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者,企业文化则是影响人力资源作用的一个环境。现代企业积极创建一种良好的公平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会培养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而人才价值的发挥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
2.3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的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2.4、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的最大效能,绩效评估可作为衡量用人结果的标准。企业文化对业绩也有很大的贡献。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的凝聚作用,使员工产生“认同感”,积极参加企业的事务,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业绩。
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调整员工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使他们在特定条件下采取正确行动,促进组织绩效的改进。设计资源分配方案时,以定义人力资源为基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为定义人力资源分配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企业文化对人员分配反馈的方式、重视程度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员工的评估体系内,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营造一个坦诚和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并建立健全奖励制度,作到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奖励,不遵守企业文化的人受到惩罚,通过奖惩的办法,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的头脑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4,(11).
[4].约翰•P•科特(John P.Kotter),詹姆斯•L•赫斯科特(James L.Heskett).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
[5].特雷•E•迪尔,阿伦•A•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第五篇: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达县碗厂小学邓寿平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建设社会主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涵养,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音乐欣赏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丰富感情,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欣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的成败。然而,音乐欣赏课是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不容易把握的环节,大量教育界专家们对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做了细致的研究,总结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供音乐教师们学习使用。
我在认真地学习了专家的教育理论之后,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策略。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能带给人美感,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就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
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的教学目的。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音乐欣赏效果
以往的音乐欣赏课,都是单一的知识灌输和听觉赏析,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多角度地来欣赏音乐。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课件的形式,让学生从文字和图片上了解所要欣赏的作品的有关知识;可以利用影碟机播放一些与音乐作品相联系的图像、画面或影视短片;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利用录像机自己拍摄一些短片来进行评比。
音像的使用能使“看”和“听”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声、韵、义、情融为一体的兴奋状态,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曲艺的理解、乐境的体验,以乐激情,动情生悟,才能达到激发音乐潜能的目的。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的行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从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例如,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鹅》。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地听音乐,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这一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它是否产生了色彩、形态或景色?这首音乐作品唤起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什么乐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欣赏,并把听音乐的感受、想象在纸上用文字、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结合问题再次欣赏)学生用文字表现;学生用线条表现、然后对所画线条解说;学生用绘画表现;乐器表现;等等。
最后学生再次欣赏情景交融画面非常美的《天鹅》DVD,他们兴奋极了,因为他们的理解、分析与作曲家的思想感情相吻合。是一首抒情优美的作品。运用创设音像情境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在兴趣的基础上很快地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掌握得出音乐的表情术语,有抒情、优美、活泼、欢快、热情、生动、雄壮、豪迈、悲伤、忧愁等,同时让学生在教学中理解旋律是将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变化,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的意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将为音乐欣赏教学提供更大的教学空间。
三、参与实践,听动唱结合,加深印象
音乐欣赏教学不应该把学生匆匆忙忙带向一种假设的、完全成熟的、封闭着的完善状态,而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激情的、能美化学生生活的审美实践和创新情境。例如,欣赏《苗岭的早晨》的第一部主题,它在整首乐曲中反复出现多次,熟记这个主题很有必要。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反复聆听这个主题,要求听出里面的苗族音乐节奏特点,并跟着音乐试着拍出来。
另外通过范唱、弹奏等方式指导学生哼唱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认真地进入了音乐,同时也加深了对主题乐段的记忆。在音乐的第二部分有一段轻快活泼的音乐,表达了人们在劳动中的喜悦心情。
我先请个别学生模仿几个农村里的劳动动作,如,挑担、拿锄头、插秧、采茶叶等,最后要求每位学生学一个劳动的动作,和着音乐律动起来,学生都学得饶有趣味。
总之,音乐是想象的翅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启迪儿童智慧、丰富儿童想象力、培养儿童创造力、发展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梯,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对于素质教育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