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案-音乐欣赏-教学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这是一首东北民歌,曲调优美,节奏缓慢,歌曲有三段歌词其中渗透着妈妈对宝宝的无限疼爱和殷切希望。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第二种启发联想法,音乐是表现人们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与想象。这首摇篮曲表现出的优美、温柔的情绪,妈妈对宝宝无限的疼爱与期望都会引发起幼儿的联想。比如在完整欣赏后启发幼儿:“你想想妈妈在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在分段欣赏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从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联想时我注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种情绪感染法,因为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很容易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它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活动中除了欣赏录音外,我特别注重让幼儿欣赏我的演唱,因为通过声情并茂,面带微笑的演唱,和幼儿面对面能将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给每个幼儿,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在孩子安静欣赏录音时,我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幼儿,用轻柔的动作适时给予提示,与幼儿之间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
1、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比如在导入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鲜艳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好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的去欣赏。
2、在重复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妈妈在摇篮曲中唱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首先,我采用了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欣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过程也在不断地暗示幼儿,应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另外,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音乐作模仿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欣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会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注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又富于音乐作品更丰富更丰满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情景表演“小白船”导入课题。在这里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软积木两种教具。教师制作出动感的夜空美景课件作为背景,再用大型软积木摆成各种可爱的房子、花朵、弯月亮的造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进行表演唱,引导幼儿进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师同时运用描述性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你听--。”然后请幼儿边演唱边表演,这样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以便进入摇篮曲的欣赏过程。第二部分全面展开欣赏,包含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完整欣赏,运用引导语:“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仔细听--。”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窗子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放录音伴奏教师进行演唱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边完整欣赏(教师演唱),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和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接下来运用提问:“这首摇篮曲有几段?妈妈都唱了些什么?”进行第二遍完整欣赏,运用了课件演示。第二个环节分段欣赏,这一环节要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根据歌词将歌曲分为三段每一段都分别欣赏两遍。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在提问上下功夫,力求问得巧、问得妙。设计了两种提问,第一种是再现性提问,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梦?”一种是启发联想式提问,如:“你想想妈妈会怎样哄宝宝睡觉?”“宝宝为什么会在梦中露出微笑?”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三段歌词反应的三层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妈妈是抱着小宝宝轻轻的摇;第二段为了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殷切希望会轻轻的拍拍宝宝,抚摩宝宝;第三段看到宝宝睡梦中都露出了笑容,妈妈会情不自禁的亲亲小宝宝。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体会歌曲中那浓浓的母爱。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功能,自然的将重难点一一突破。第三个环节是情境表演,孩子们每人抱一个宝宝通过扮演妈妈或爸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结束,让幼儿在摇篮曲宁静温馨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宝宝睡的多香啊,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床上去吧。”教师和幼儿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组织美术活动为妈妈亲手制作“爱心卡”表达对妈妈的爱。体现了各课教学的整和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
第二篇:音乐教案-音乐欣赏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这是一首东北民歌,曲调优美,节奏缓慢,歌曲有三段歌词其中渗透着妈妈对宝宝的无限疼爱和殷切希望,音乐教案-音乐欣赏。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第二种启发联想法,音乐是表现人们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与想象。这首摇篮曲表现出的优美、温柔的情绪,妈妈对宝宝无限的疼爱与期望都会引发起幼儿的联想。比如在完整欣赏后启发幼儿:“你想想妈妈在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在分段欣赏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从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联想时我注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种情绪感染法,因为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很容易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它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幼儿教案《音乐教案-音乐欣赏》在活动中除了欣赏录音外,我特别注重让幼儿欣赏我的演唱,因为通过声情并茂,面带微笑的演唱,和幼儿面对面能将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给每个幼儿,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在孩子安静欣赏录音时,我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幼儿,用轻柔的动作适时给予提示,与幼儿之间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
1、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比如在导入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鲜艳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好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的去欣赏。
2、在重复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妈妈在摇篮曲中唱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首先,我采用了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欣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过程也在不断地暗示幼儿,应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另外,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音乐作模仿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欣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会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注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又富于音乐作品更丰富更丰满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情景表演“小白船”导入课题。在这里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软积木两种教具。教师制作出动感的夜空美景课件作为背景,再用大型软积木摆成各种可爱的房子、花朵、弯月亮的造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进行表演唱,引导幼儿进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师同时运用描述性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你听--。”然后请幼儿边演唱边表演,这样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以便进入摇篮曲的欣赏过程。第二部分全面展开欣赏,包含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完整欣赏,运用引导语:“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仔细听--。”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窗子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放录音伴奏教师进行演唱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边完整欣赏(教师演唱),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和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接下来运用提问:“这首摇篮曲有几段?妈妈都唱了些什么?”进行第二遍完整欣赏,运用了课件演示。第二个环节分段欣赏,这一环节要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根据歌词将歌曲分为三段每一段都分别欣赏两遍。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在提问上下功夫,力求问得巧、问得妙。设计了两种提问,第一种是再现性提问,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梦?”一种是启发联想式提问,如:“你想想妈妈会怎样哄宝宝睡觉?”“宝宝为什么会在梦中露出微笑?”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三段歌词反应的三层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妈妈是抱着小宝宝轻轻的摇;第二段为了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殷切希望会轻轻的拍拍宝宝,抚摩宝宝;第三段看到宝宝睡梦中都露出了笑容,妈妈会情不自禁的亲亲小宝宝。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体会歌曲中那浓浓的母爱。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功能,自然的将重难点一一突破。第三个环节是情境表演,孩子们每人抱一个宝宝通过扮演妈妈或爸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结束,让幼儿在摇篮曲宁静温馨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宝宝睡的多香啊,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床上去吧。”教师和幼儿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组织美术活动为妈妈亲手制作“爱心卡”表达对妈妈的爱。体现了各课教学的整和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
第三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音乐欣赏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音乐欣赏:《橘子船》
主题活动教案
音乐欣赏:《橘子船》
一、活动目标
1、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并乐意欣赏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体验开“橘子船的”的乐趣。
二、准备
幼儿:观察过橘子的特点;
教师:将若干橘子剥好。
三、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我要请你们猜猜一个东西是什么!(拿出橘子,请几个有儿闻一闻,然后说出水果名字。)对,是橘子。你们喜欢吃橘子吗?怎么吃呢?(剥开来吃)剥开后,橘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么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么?
幼儿先自由交流,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完整的语句讲述),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橘子像船。
3、欣赏歌曲
1)第一次欣赏,交流:橘子船开到了谁的嘴巴里?
2)一边开橘子船来吃橘子,一边再次欣赏歌曲。
3)律动。
4、游戏:橘子船找朋友。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并将橘子船开到乖宝宝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宝宝要到集体前表演一个节目。并轮流进行。
四、反思
小朋友很喜欢吃橘子这样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真是很丰富,有的说:“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说:“一瓣橘子像树叶”;有的说:“橘子像香蕉”;有的说:“橘子像玩具”;有的说:“一瓣橘子像小船”……请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吃橘子,他们很开、心。把橘子当船一样开到嘴巴里这样的吃法,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觉得惊喜。所以他们在活动时特别积极,对音乐地欣赏效果比较好。这次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够强。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的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让我们再听一遍。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3、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提醒幼儿在唱到“碰哪里”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做动作。
第四篇:音乐欣赏《啄木鸟》教学教案
音乐欣赏《啄木鸟》教学案例(大班)
班级:学前教育2013级6班 姓名:李文静 学号:201380624 活动目标:
学习分辨乐曲结构,了解三段音乐的不同风格
根据故事理解乐曲,并在此基础上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 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啄木鸟,苹果树头饰若干
知识准备:让幼儿认识过啄木鸟,知道啄木鸟的特征及本领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叫啄木鸟,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啄木鸟的 故事《生病的苹果树》给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
故事: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他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他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苹果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多了,过了几天长出了新的叶子,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提问:苹果树怎么了?是谁来帮助它的?啄木鸟是怎样治病的?最后苹果树怎么样了? 小结:原来啄木鸟会捉虫子吃,会给生病的树检查身体,真棒!二 欣赏乐曲
1.小朋友真棒,老师还把这个好听的故事编成了好听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中的啄木鸟在干什么?
(1)完整欣赏音乐第一遍,初步了解曲子
教师:听了这首曲子,你觉得啄木鸟好像在干什么?(请幼儿回答)(2)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帮助幼儿分析曲子
教师:这首曲子说了几件事?有几段?(3段)请幼儿回答(3)再次欣赏音乐,了解曲子的结构 教师:你们觉得三段音乐一样吗?
小结:这三段音乐是不同的,我们就把第一段命为A段,把第二段称为B段,把第三段称为C段。
2.分段欣赏音乐,鼓励幼儿大胆的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引导幼儿尝试创编不同的动作与表情
(1)欣赏音乐的A段,请小朋友想想:啄木鸟医生是怎么样,用什么样的动作给苹果树检查的病呢?它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从音乐中听听啄木鸟给几棵树检查了身体?(4棵)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一下,并尝试用不同上完动作和神情。(如由上而下抚摸树干,转圈检查及眼神的交流)
(2)欣赏音乐的B段,请小朋友想想:啄木鸟医生是怎么样,用什么样的动作给苹果树治病的呢?它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一下,请1个小朋友当啄木鸟,4个小朋友当苹果树,让她们根据音乐表演来给苹果树治病。(如用嘴捉虫子,不断地啄树飞着治病,用眼神互相交流)
(3)欣赏音乐的C段,请小朋友想想:啄木鸟医生治好了苹果树的病,苹果树会怎样呢?苹果树的神情又会怎样呢?鼓励幼儿大胆的想想一下。(如大树高兴地眼神,长出新叶的动作及啄木鸟有节奏地飞的动作及神情交流)
三 角色表演
(1)幼儿5个人一组,扮演啄木鸟和苹果树,1个小朋友扮演啄木鸟,4个小朋友扮演苹果树,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创编动作和神情。
(2)互换角色:5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啄木鸟,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创编不同的动作和神情。
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回家后,将今天学习的讲给爸妈听好不好?看看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要学习啄木鸟的精神,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好不好?
第五篇:音乐欣赏教案
中华民族音乐欣赏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简单的音乐欣赏方法,并且感受我国不同民 族的文化内涵;
2、通过欣赏不同民族歌曲学会判断不同地域的文化区别
二、重难点:
1、同学们的欣赏能力都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大量的练习;
2、民族文化的区别性大,做为初学者不太好把握其中的精髓。
三、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出生到现在听过很多的音乐作品,那么哪些音乐作品对你有特别的感触,同学们自己举一些例子。(学生们自己举例子说出自己所听到过的音乐作品)。那么,铜须门下面播放一些音乐作品,看看大家是不是听过?播放音乐《茉莉花》、《青藏高原》、《八月桂花遍地开》《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同学们,这些音乐作品想必大家可能有些都听过,那么它们属于哪个民族的呢,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样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
二、播放音乐《信天游》,让同学们自己谈谈自己听完音乐后的感受,并且组织语言说说这个音乐作品的特点
歌曲:《信天游》
特点:高亢、嘹亮、热情奔放、深沉、奔放、苍凉 陕北的音乐主要特点就是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这与当地的文化、人文特点以及当地的居住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陕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这个地区因为是黄河的流经地,又地处高地,因此,这个地区常年缺水、干旱,人们居住的地方相隔又很遥远,所以,当地的人们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靠喊山,所以,这个地区音乐的特点也是很嘹亮的。同学们下课之后可以在网络上搜集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歌曲。
播放音乐《青藏高原》
特点:高亢嘹亮、悠扬婉转,像是在天空中歌唱
青藏高原地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寒冷,广阔,有些地区常年积雪覆盖,人们走在路上,抬眼望,景色美丽,看的很遥远,水很清澈,天空很蓝,站在高一点的地方,可以感受到白云就在身边。这个地区的地域特点也就造就了这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还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嘹亮,婉转,悠扬,歌声仿佛都在天空中环绕,唱出的歌曲好像是让上天听到,为人们祈祷祝福。
播放音乐《嘎达梅林》
特点:辽阔、深沉、遥远、奔放、豪迈
蒙古族地处我国的北部,这个地区被大部分的青草覆盖,是我国最大的一个草原,也是我国放牧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地的人们主要靠放牧为生,常年骑马奔驰在草原上,看到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地和碧蓝的天空,一眼望去,看到都是天空与草原的衔接。天空中白云缭绕,草原上成群的雪白羊群,就像是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因此,这个地方的人们都很豪迈、奔放、实在、热情好客,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还有摔跤,都是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所以这个地区的音乐又很低沉,声音好像传的很遥远。新疆的舞蹈也是非常有特点,欢快,轻巧,一般都是男女一起跳,没有固定的人数,也没有特除的限制,更多的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赞美自己的幸福生活。
播放音乐《青春舞曲》《阿拉木汗》
特点:节奏感强,欢快热情
维吾尔族是我国新疆地区的一个民族,这里的人们分布广泛,人与人之间非常和谐,又很热情好客。人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植葡萄和大枣,在农闲的时候,人们会经常的弹起冬不拉、都塔尔,敲起小鼓,载歌载舞,来庆祝一年的辛苦劳作和丰收的喜悦。每到这个时候,人们会全部出来,聚集在一起,大家唱歌跳舞,吃手抓羊肉,非常快活。
播放音乐《茉莉花》《沂蒙山小调》《编花篮》《劳动号子》
汉族音乐的特点:汉族音乐都与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有很大关系,都来源于人们平时的生活之中。《茉莉花》《沂蒙山小调》《编花篮》主要都是在歌颂自己的家乡,歌颂祖国,歌颂共产党为主,劳动号子主要是人们在干集体性劳动的时候,为了整齐统一,所创作的大家都能一直喊出来保持劳动节奏的音乐,这种音乐节奏感强,有魄力,很豪迈。因此,我们汉族的音乐与其他民族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大部分都是取材于劳动生活,这与我们勤劳善良的民族特点是分不开的。汉族是我国最大的民族,因此,我们也有许多种不同方式的音乐,不同的地区都会有区别,比如山东的豪迈,河南的婉转,江南的温柔,东北的豪放,同学们可以自己寻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感受他们的不同。
三、课堂小结
1、学会欣赏民族歌曲,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2、搜集有关各个民族的民歌,甚至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音乐,感受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来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