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读书成为每一个人的好习惯》升旗仪式流程
《让读书成为每一个人的好习惯》主题升旗仪式 升旗班级:X年X班时间:2018年4月23日 主持人:XXX 升旗手:XXX 护旗手: 李XX 李XX 李XX 张XX 付XX
一、主持开场
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读书日”。时值/阳春四月,大地/一派生机勃勃。这是播种的季节,是行动的季节,让我们拥抱书籍,畅游书海。
我宣布:XX小学以《让读书成为每一个人的好习惯》为主题的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二、升旗仪式
王:担任本周升旗任务的是X年级X班XX中队,升旗手是黄XX、李XX同学等。
王:全体立正、出旗。(音乐)
王:升国旗、奏唱国歌,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敬礼!(音乐)礼毕!(全体向后转)
王:下面请XX中队辅导员XXX老师,国旗下讲话,大家掌声欢迎。许: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早晨,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让读书成为每一个人的好习惯》。读书是每个人生命的需要。阅读一本好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点燃我们实现理想的希望之火。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窗户。我们惊喜地发现,读书让师生变得更聪慧、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气质更高雅,让我们的校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古往今来,多少名家学者自始至终都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追求。接下来,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和人物故事。李庆豪: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王瑞才:著名文学家冰心奶奶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张桐碹: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贾鑫冉: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从小就爱读书,晚年时,他得到一部好书——《易经》,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串连这本书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好几次。
陈思雨: 大诗人陆游嗜书如命,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书巢”,笔耕不辍,成为中国诗作最多的诗人。
李钦哲: 大才子、《四库全书》的总编纪晓岚,将自己比喻成“蛀书虫”,对读书乐此不疲。
“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去思考”,书本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就是使我们的心智在无声中成长的过程。
为此,我们四二中队向全校师生发出三点倡议:
——爱读书。世上唯有读书高,黄金宅邸书中找。礼义廉耻要知晓,读书才明孔孟道。天文地理不深奥,钻研自会全明了。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会读书。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读好书。读好书,交益友,长智慧,健身心。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全体齐)
同学们,读书吧!正所谓“静对好书成乐趣,闭看云物会天机”!当我们的指间浸满淡淡的书墨香时,当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我们校园上空时,我们相信,我们的心灵也会因此纯洁高尚起来,我们的校园也越发美丽!让我们积极参与到读书中去,分享读书的浓浓乐趣,共享读书的美好时光。让我们把读书当作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勤于阅读在我们的校园蔚然成风,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校园的角角落落,让每一个人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王:下面请大队长姜唯一同学宣读上周获得星级荣誉的班级。我宣布升旗仪式,到此结束!各班按顺序带回!
第二篇: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好习惯
——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推介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是2014年4月23日,谁能告诉我,这是个什么日子? 第19届“世界读书日”。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地球与我。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介绍了相关知识,下面让我们来分享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很小的时候,犹太人的父母就会将蜂蜜涂抹在《圣经》上,让他们的孩子蘸着口水来翻阅,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孩子们——书是甜的。正是从这些蘸着《圣经》上的蜂蜜开始读书的孩子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门德尔松、弗洛伊德;正是从这些舔着嘴唇,嗅着书香的孩子中走出了129位诺贝尔奖得主。
昨天上午我在网上看到一项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纸质图书阅读率为57.8%,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超五成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我曾读到过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是
4.3本,韩国是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最多,达到64本。也就是说,中国人的阅读量不足以色列的1/10。
鲜花与掌声掀起的不过是世俗的喧嚣,只有理性的思考才能
使人追随前进的脚步。尊重智慧,崇尚读书,使一个苦难的犹太人民族浪迹天涯,却不失其志,他们用智慧一次又一次的拓展着他们的疆域,建立起了一个没有边疆的帝国。但,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表明,有阅读习惯的中国人只占总人数的5%。
读书日,顾名思义,就是为倡导读书而设置的节日,倡导大家一起读书,交流读书收获,共享读书的快乐。同学们,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阅读一本好书,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的视野,点燃我们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信念。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良师益友。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就是把书当做朋友一样,去读懂这位朋友内心深处的世界。”
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一个创造力贫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不足,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提出六点关于读书的建议:
1、选择好书。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看的“好书”,我们开始可以从短小的儿歌、彩绘本故事、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短小有趣的带拼音的书籍读起,慢慢地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少儿版的名著或一些知名少儿作家(如狐狸姐姐、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等)的书籍,这些书非常有趣,它们一定能将你带你在书海中快乐遨游,当然,选择的范围也要广一点,故事类、科学类、艺术类等等。一些如《阿衰》《豌豆》这类的纯漫画书我们要少看。
2、持之以恒。不管老师布置没布置关于“读”的作业,自己在每天都要抽空读书,如早上、下午上课前,每天做完作业后等课余时间读一会儿,这样读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读一本又一本的书,积少成多。
3、“不动笔墨不读书”。碰到自己喜欢的好几好句,把它勾画下来,有能力的中高年级孩子们,还可以把它摘录下来,甚至可以尝试写读后感等等。
4、强化记忆。孩子们,你们现在的记性特好,科学家称你们现在正处在“黄金记忆”时期,你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经常读读背背,把一些精彩的词句、片段背一背,等到用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了,这样你也会是一位小诗人、小作家。
5、问中读,读中问。带着问题读,读出你的答案;当我们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要学会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或主动请教家长、老师、同学等。
6、反复读。遇到你喜欢的好书,咱们反复读,读了一遍,过段时间又拿出来读,这样反反复复地读,相信你的收获一定非常大。
以上六点建议,跟大家共勉。
同学们,阅读是成长的基石,读书是创造的基础,书籍给读书人打开了每一扇门,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
孩子们,你们是“书香校园,德行李庙”的小主人,希望你们的精彩人生就从“一周一诗”的诵读、“课前三分钟”的诵读、每天的自由阅读开始,让读书真正成为我们的习惯。
老师、同学们,在这暖暖的春天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请捧起你心爱的书,用心灵和书进行交流,享受阅读的快乐吧!
2014年4月23日
第三篇:让读书成为我们终身的好习惯
让读书成为我们终身的好习惯
―――书声漫校园,鲜花更灿烂主题仪式讲话稿
吴瑞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早日实现我们中国人的梦想,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质为目标,从小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掀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校内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按照上级要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借此机会,我校今天举行以“书声漫校园,鲜花更灿烂”主题的启动仪式。主要目的是,从现地起倡导全校师生人人爱读书,时时想读书,处处地读书,使读书在我校蔚然成风,让好书成为我们终身的好朋友,让读书成为我们终身的好习惯。
同学们: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富强都不可能离开读书,狼孩子之所以由人变成了狼是由于没有读书,毛主席之所以成为世纪伟人是由于痴迷计书,犹太民族这所以强大是缘由整个民族视书如命,同时我们还知道,读书会给我们增长知识与力量,也能够给我们快乐与成功,读书给我们增长智慧和精神,也能给我们造就灵魂与生命,读书能让我们从中领略到祖国壮美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历史,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等,多读书你才会体会到阅读的魄力,感悟人生的哲理。所以,我希望全校师生从今天开始,各年级、各班、每一们同学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定计划,定目标。各班还可以建立班级图书角,校园读书点。每班要抓好晨读,每个人课余时间多进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比赛活动等。打造我校独特的读书文化,以此推动全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有文明风尚。
同学们、老师们:我坚信,只要大家行动起来,书会和你交朋友的,书将伴你成长,助你成功,让你受益终身。我深信,只要全校师生持之以恒,我们的校园定会增加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的校更加风富多彩。
2013年10月
第四篇: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
---中国宪政的精神出路这里试图叙述的,并非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理论,尽管我确信,的主题完全具有发展成为完整理论的可能性。这里也并非试图对弗里德里希的《超验正义》一书作出评价,因为一本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理查德·胡克、约翰内斯·阿尔色修斯、洛克、康德等历史巨人的超验正义思想予以概说并梳理其与西方近代宪政模式之间关系的书,显然只有那些作过同等细致研究的人,才具备撰写书评的资格。准确而言,这是在认真阅读此书之后,因为内心涌动着由此书所激发的绵绵思绪并希望将这些断想诉诸文字而完成的一篇小文。
毫无疑问,我们中国人拥有一部成文的宪法,也拥有按照这部宪法设计出来且处于稳定运作状态的一系列制度。就此意义而言,简单地抨击我们的宪法并未付诸现实,应该属于一种较为武断的言论。然而,来自于西方宪政文化的一个声音告诫我们,“一部宪法的政治意义既不是它被单独编纂在一份文件或法典中,也不在于它规定了政府的组织形式”,宪法和宪政的真正本质必然表现于其特殊的政治功用,即宪法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身为政治人的政治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保护他们享有的真正的自治。宪法旨在维护具有尊严和价值的自我,因为自我被视为首要的价值”。页14-15可见,从是否存在被公认为国家基本大法的法典、该法典是否得到普遍的遵循或具体的制度化、甚至该法典是否由法官加以实施的角度,来评判宪法的真实性,其实是对发端于西方的宪政模式的偏离。因为,真正的宪政并不是取决于种种形式上的相似,而在于一种特定的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尊重与维护每个个体人的存在和发展价值的目的论。也许,正是在认定我们的宪法匮缺此种精神内蕴的基础上,一个尖锐的批评成为许多有知之士的共识:中国只有宪法,没有宪政。
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使得一个长久以来自我封闭存在、不得已接触西方文化的民族和国度,逐步从形式上的模仿接近实质上同样或类似的宪政精神呢?这个设问其实已经内含于各种关于中国宪政之路的理论构想之中。而且,由于宪政的精神追求并不是仅仅依赖于庄严公布一个像《人权宣言》那样的宪法性文件就可以奠定的尽管类似的文件肯定具有极大的象征、启蒙、定位之功效,所以,各种具备人权保障内韵的制度包括私法和公法发展之设计,都可以在广泛的意义上被认为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但是,这个设问本身现在正面临一种知识倾向的威胁与挑战。这种知识倾向认为,来自于不同文明或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是有其局限性的,将生长于特定情境内的价值观和信仰移植到其他有着某种不同悠久传统的民族或国度内,可能会带来“南橘北枳”的效果,因而需要谨慎地对待。确实,由于其关注到各种文化传统的实际差异,揭示出当前中国正在大规模进行的制度重塑中因源于西方的价值理念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理念之间的碰撞、冲突而带来的种种问题,这种知识倾向已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广大的市场。如果其结论尚停留于“谨慎对待”而不是进一步滑向“抵制或放弃”的态度上,这种知识倾向还是值得尊重的,是健全我们的理性思考所必需的。而且,在此意义上,它并没有真正使上述设问处于危险境地,而是提供了一种在回答问题时必须具备的警觉。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它并非静止地、乖觉地止于“谨慎”之态度,而是衍变出一个极端的形式。这个极端形式与“国情论”相结合,造成了对所有西方本源的价值观、信仰皆持怀疑甚至拒斥的相对主义立场,并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某种政治上的需要,而阻碍了真正宪政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精神氛围的形成。
与此相关联但又具有其独立意义的现象是,各种制度设计的努力,无论是公开宣称其人权保障宗旨的还是把这一宗旨隐含其中的,都呈现出零碎的、片断的、间歇的迹象。尽管这些在制度层面上的努力勿庸置疑已经极大地促进了国民权利意识的增长,然而,它们的上述迹象表明:一则,其难以摆脱主张集体利益或集体权利至上的主流话语的控制和影响,故而难以形成一致的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尊重,更难以促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持续不断的流行信念作为宪政发展的精神支撑;二则,既然这些努力尚未动摇根深蒂固的集体利益或集体权利至上的主流精神言其根深蒂固,乃因中国文化历时两千年的将个体置于家、宗族、国君之下的传统,它们的权利促进效果也就极易受制于以集体利益或权利为名的政治权力的主张,进而,权力必须受到限制的宪政观念尽管已经日趋成为普遍共识,但由于没有寻觅到坚实的根基而无法得以彻底的落实;再则,也正因为如此,甚至这些努力本身都尚未充分意识到,尊重个体人之存在和发展的宪政主张与大多数人统治的民主主张之间的悖论,立法权被尊崇为神圣和至上的,种种忽视甚至剥夺个人价值与利益的立法形式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还是行政立法,甚至更为广义的政策性立法,都因为有主张民意的头衔而获得了不容质疑的正当性。
于是,在回应上述设问的同时,我们似乎必须首先解决两个彼此关联的问题:第一,处于一个特定文明传统的我们,是否应该接受来自西方的价值观和信念,以促进我们的宪政发展?第二,这样的接受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从而可以使现今分布在各个领域的推动权利保障的努力获得大致统一的基础,使它们形成一种持续的合力?阅读《超验正义》的任何一位读者,都会强烈感受到西方近代宪政模式深厚的基督教文化基础。显然,在此毫无必要复制弗里德里希对中世纪以来阿奎那、胡克、阿尔色修斯、洛克、康德等不同时代代言人的诠释,这些诠释确已让我们相信他们及其所处时代的宪政观念是怎样深切地受到宗教影响的。也许,有很多人会因此质问:既然如此,我们这些缺乏基督教文明养育的人,我们这些历史地处于无神论精神状况的人,怎么可能会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那样深信世间的统治者只有像上帝那样行事才是符合正义的、人定法必须符合上帝的理性、上帝的理性是可以为上帝平等赋予其理性能力的人所知晓的,怎么可能会像基督徒那样在此确信基础上坚定不移地维护个人自由权利是神圣的、任何政治秩序必须有分权、权力必须受到限制等主张呢?
我们必须首先成为基督徒,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拥有了基督徒执着、坚固的信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民族精神,然后才可以真正走上宪政之路,这绝对是一个荒谬绝伦的构想。《超验正义》的作者在其细致阐明宪政论的基督教根基之前,早就驳斥了与此荒诞构想一脉相承的某种文化相对论:“在断言西方的宪政论是基督教文化的一部分时,我们所遵从的是一种现代的信念,即认为一切文化现象应被视为一整套相互关联的价值观、利益和信仰的体系的呈现。这一正确的主张很容易导致一种错误的相对论,这种相对论视该种价值观、制度和行为模式被限定在一套特定的体系内,并因此难以超越其樊篱。我不同意如此眼光狭隘的浅见,而承认在许多相互关联的情境中,基本相同的现象的再现,呈现出作为人的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的可能性。易言之,通过展示文化的和观念化的宪政论内涵,我不想排斥其普遍有效的可能性……”。
当然,毫无理由地去追随任何一个人的观念是不符合人之自然本性的,精神的自由要求——实际上通常也促使——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来检视和判断是否接受一种主张。弗里德里希的驳斥之所以具有说服力,因为他提出了“作为人的人类所具有的普遍可能性”这一值得重视的论据。我们可以承认自己和弗里德里希以及他所展示的思想巨匠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我们绝对不可回避我们和他们一样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我们可以拒绝承认人乃上帝造物因而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尊严、自由和上帝赐予的理性能力,但我们绝对不能抹杀每一个具体的人与其他人一样的生命存在和发展之价值。在一个传统基督教社会日益世俗化、宗教基础渐趋削弱的时代,西方人得天独厚地、自然地继承了历史给予他们的人类个体具有最高价值的观念遗产;在一个非基督教的世界里,我们难道不能从人类的普遍可能性出发把这种遗产视为整个人类的,而不是特定民族、特定文化的?剥下阿奎那、胡克、阿尔色修斯、洛克、康德的宗教外衣也许这是一种无礼的举动,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无不确立了每一个个体的人在世俗秩序中的崇高地位,世俗秩序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制度化的体系努力确保这样的崇高地位。当康德“注意到宗教含有这样一种认知,即所有的义务都是神的命令,但这些神的命令并不是一种异己意志的任意规条,而是每个自由意志的基本法则”之时页67,发出了“每一个人都应被作为一种目的来对待,而决不应仅仅被作为一种手段”的跨越时空的呐喊。这就是有力的明证。
也正是在一个世俗化的背景之下,当代的弗里德里希在诠释宗教信仰权、选举权和工作权的时候,就不再是以上帝旨意为它们正名了,而是完全诉诸一个人的存在、实现与发展价值。“如果一个人获得这样三种权利:宗教信仰权、选举权和工作权——体现自主的自由、参与的自由以及创造、发明和革新的自由的三种权利,他会发现,就像相应的自由一样,这些权利都旨在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得以充分发展的人。不让人信其所信,不让人参与对其统治者的挑选和定期更换,不让人在其能够生产和创新的领域内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这里的任何一种剥夺都会被视为非人道的举措,就像致人以残废和妨碍其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权利具有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发自于人的真实本性,就像与之相应的自由也出自人类本性一样。因为这些自由是人类力量的展现。……每一项权利都可被表述为一种能力,一种人达致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一事实是一切权利的坚实的内核。”页97-98面对这样的主张和信念,我们无论如何没有理由再以狭隘的“文化相对论”、“国情论”、“民族优秀传统论”来拒斥之了,否则,我们这个民族还会像黑格尔所言的那样停滞不前,还会在有意无意地迷恋于传统中遏制人性解放的糟粕。其实,这似乎多少有点杞人忧天。因为,在一个家庭、社会结构以及与世界交往结构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中国,民众已经越来越多地以各种形式——如维护自己的隐私和名誉、反对家庭暴力、主张自己的消费权益、选举自己信任的村长、组织和参与自治组织等——提出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吁求。尽管还随处可见阻碍、压制这些吁求的力量,还随处可见对此类吁求尚不觉醒的人们,但这个趋势不是任何人或任何权势可以阻挡的。在此意义上,为什么要接受“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的西方宪政之核心理念,已经不是一个理论上自我困扰地进行设问与回答的问题,而是一个身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民众已经作出选择并有相对确定答案的问题。这也恰恰应证了构成西方宪政论基础的一个信仰:“正义,作为原生的、最高的自然法,因此便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掌握的。因为,植根于所有人心中的理性实际上是一项共同财富,而不是……智慧精英独有的或首要的特征。”页73这也再次让我们的耳边回响起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问题只是回答了一半,我们只是肯定了:发源于一种文化情境的价值观可以突破其原有的体系而在人类中间具有普遍有效的可能性,只要这种观念充分肯定了具有人格的人普遍内在的价值,这个可能性就完全可以转化为现实。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接受,从而使目前正在萌发和形成的各种反映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吁求脱离分散的状况,使全体民众在思想上能够达成某种一致性,最终使我们的政治秩序建立在这种一致性基础之上。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维度上予以回应,这里无意探讨在具体的制度构建层面如何应对的问题,而是要在精神领域确立这样一个主张: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应该成为一种超验的信仰。
西方人是在基督教文化根基上确立对人的信念的。当一个基督徒深信自己践行上帝的诫命就可以获得神恩和拯救时,那么,世俗政治秩序发出的任何命令人定法只有符合上帝的诫命,才可以让其服从。页20而上帝的诫命是可以透过上帝植根于人类的理性为一切人所知的,人类普遍恒久的呼声就如同是上帝自己的意愿。页49上帝的法律,即理性的法和自然的法证明人享有自主的自由,因为除非人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他们就不能自由地推理,而如果他们不能自由地推理,他们就成了奴隶。页73一切与宪政有关的对人的尊重的观念,就是在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们因为符合宇宙的根本法则而获得了神圣性和超验性。当这种信念已经深深扎入人心而难以撼动之后,即便宗教基础随着时代的转换而削弱了,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永远鲜活的生命力。我们不能说,具备这种信念的西方人就一定是维护个体尊严和价值的,历史上发生在西方世界的黑奴、殖民、侵略、种族屠杀都证明此类断言是错误的。彼岸王国和此岸王国总是存在差距的。但是,不可否认,正因为具备这种信念,人们才坚定不移地、始终保持警觉地去追求其权利的实现,不断地去填补两个王国之间的沟壑、接近正义。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位助理法官在60年代就曾经撰写到:“促使白人共同体承担起补救工作的,并非黑人的物质力量,而是其事业的道德力量。推动占据多数的白人去矫正难以忍受之情势的,正是基本的良知、正义和经过长期而全面合理化的国民利益观。”AbeFortas,ConcerningDissentAndCivilDisobedience弗里德里希也指出,尽管工作权是在工业化造成大规模失业以后才得到普遍认可的,但是,“因此而认定这种权利是因为这一点才产生则是错误的。毋宁说,对这一权利的主张植根于这样一种信念,即工作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因此,剥夺其实现这一自然倾向的任何情形都应该加以纠正。”页10
1可见,一种内心深处颠扑不破的信仰,具有无穷的精神力量,甚至完全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外在物质的力量,尤其是当这种信仰成为普遍的、一个民族基本认同的东西。诚如上文所述,我们不可能也无需借助基督教来拥有“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的信仰,因为对人的内在价值的情感确认和追求,是可以超越自我而为所有理性人共同享有的。当今,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发生着许许多多不正义的事情,个体人的尊严、自由、权利不仅受到来自公共权力的侵犯,而且也同样受到其他个人的、单位的恶意掳夺,这些似乎很难使我们确立起对人的信念。然而,与其说这些现象表明我们这个民族难以成就信仰的话,倒不如说,一个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失去特定信仰的民族,在逐渐培育其人本主义信仰的过程中,因为还未成熟而导致了人性丑恶肆意泛起。对人的信念,并非掩耳盗铃似的遮盖人性之丑陋。只有当我们确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向善的,当我们由此信念进而树立起为每个人的存在、自我实现和发展提供保障的信念时,才会在手中握有坚实的藤条,去鞭笞和约束任何人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人侵害其他人自然权利的恶行,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制定符合理性的法律、创设维护人类尊严的权利,以抵抗任何扼杀和压制向善人性充分实现的恶行以及纵容这种恶行的制度。也只有如此,我们这个民族才可以获得走向宪政——一个以人类个体为最高价值的政治秩序——的精神底蕴、精神氛围和精神支撑。
在信仰重塑的过程中,让我们细细品味康德的一则著名喟叹吧:“有两样东西伴着永远新鲜且不断增长的好奇和敬畏注入我们心中……星光闪烁的苍穹和人心中的道德律。”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让好习惯持之以恒》升旗仪式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发言的题目是:让好习惯持之以恒。众所周知,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是否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人类文明,使其发扬光大,世代相传呢?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 “有思想不如有行为,有行为不如有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从这些话里,我们不难看到良好习惯与人生命运的紧密联系——这就是习惯是会改变命运的。
同学们,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文明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从小到大,父母、长辈教育我们讲文明,懂礼貌。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都教导我们要懂规范,学做人,讲文明,守纪律。《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集中地、系统地、详细地规定了公民要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一向非常重视,学校政教处要求各班召开过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但是效果如何?校园里还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少数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不良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破坏学校的教学环境,影响学校的声誉。
习惯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方方面面,落实在一言一行。升旗时,严肃认真,立正敬礼,高唱国歌;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学习上,虚心好问,讲究效率;同学间,宽容友爱,互相帮助;校园里,尊敬老师,爱护公物;衣着上,大方得体,讲究卫生。让我们用自己的行为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优美、舒适、清洁的学习环境;培养优良、高尚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文明的人、杰出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同学们,你的素质高一分,二十四中校园美十分,让我们行动起来,发扬主人翁的意识,让二十四中的校园因我们而更加美丽,生机勃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