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0]23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
(云政发[2010]23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09〕79号)精神,坚持按照“企业集中、资本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原则发展工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改善工业投资环境,构筑良好招商引资平台,广泛吸纳中小及非公企业入园发展,现就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重要意义
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是指在园区规划范围内由园区管委会根据产业布局统一规划,按照多元投资主体进行建设,自用或者出租、出售给入园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通用工业厂房。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是提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园区建设质量、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加速企业入园步伐、促进中小及非公企业聚集壮大的重要举措。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推进土地、能源等各类资源集约利用和有效配置,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集约效应;有利于缩短企业入园项目的建设周期,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有利于吸引中小及非公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创业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进全民创业,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环境等要素集合优势,扩大就业规模;有利于促进同类行业和关联企业快速集聚,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各工业园区要高度重视标准厂房的建设,结合自身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在土地供应、政策支持、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基本要求
根据目前我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科学化布局。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要结合自身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由园区管委会统一进行规划,合理确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总体布局、规模以及有关配
套设施。要紧紧围绕产业特性、行业特点、企业特征进行规划建设,突出标准厂房建设的实用性。对建设起步晚的园区,标准厂房要集中建设在园区的核心片区或相应功能区。
(二)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厂房钢结构轻型化建设模式,除有特殊要求行业及企业外,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框架及轻型建筑材料。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要明确投资主体,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完备有关手续,并委托具有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建成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三)功能化配套。园区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内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应满足入驻企业生产经营基本需要。园区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内,可根据需要建设供入园企业共享的职工生活配套设施和商务办公、产品检测、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四)市场化运作。除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资建设外,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并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工业地产开发运作模式,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步伐。园区标准厂房建成后,采用建、租、售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及时建立管理运营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物业管理、生活后勤等方面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
三、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方式
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及自然人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厂房。鼓励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建、联建或以流转方式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可以采取以下建设方式:一是由园区管委会依托投融资公司开发建设标准厂房,租赁或出售给企业生产经营使用;二是在园区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由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三是由园区投融资公司与企业合作共建标准厂房;四是吸引社会资本通过BOT、BT等多种方式进行标准厂房建设。
四、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政策支持
(一)扶持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推进孵化中小、非公企业及发展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旅游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家具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精细化工、节能环保产品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等行业为主的标准厂房建设。从2010年起至2012年,省级财政对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给予补助。凡在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及工业强县园区,由园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建设,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承接中小及非公企业入园发展的新建标准厂房,经省级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审查认可,纳入扶持范围,省级财
政专项资金给予每平方米200—300元补助。其中,单层每平方米给予200元补助,多层每平方米给予300元补助。
(二)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厂房。鼓励多形式、多渠道融资兴建园区标准厂房,探索推进符合外来投资者需要的“订单式”标准厂房。凡进入工业园区按照规划投资建设标准厂房的,建设项目可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报件、分项建设、分户办证的方式办理。支持省内大型钢铁企业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对使用本省钢结构及轻型建筑材料建设园区标准厂房的,省级专项资金优先予以扶持。
(三)优先保障标准厂房建设用地。园区内标准厂房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予以保障。园区标准厂房土地出让金标准原则上按照当地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低限执行。标准厂房投资建设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半年内要开工建设标准厂房。对取得土地使用权满半年仍未开工或2年期满未竣工的,不再享受土地使用权出让最低价,优惠部分由企业补缴;对取得土地使用权满1年仍未开工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期间,开发者不得转让土地使用权,建成后转让时允许对房产、土地使用权证进行分割,但不得随意改变功能用途,土地使用权要优先转让给园区管委会。
(四)企业入驻园区标准厂房实行免租、零费、列支补助及就业定补政策优惠。对入驻园区标准厂房的中小及非公企业租用标准厂房进行生产的,租金实行3年全免。对建设标准厂房以及租用或购买标准厂房从事生产的企业,涉及省内征收的所有行政性、事业性收费3年内实行零收费。对租用或购买园区标准厂房进行生产的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地方分享部分及营业税3年内由省、州(市)、县(市、区)同级财政列支并全额补助。鼓励入驻园区标准厂房企业大量使用本省员工,凡入驻园区标准厂房并招收云南籍员工的企业,3年内每安排1名云南籍员工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给予薪酬补助。补助金额由省级财政承担50%,园区所在州(市)财政承担30%,园区承担20%。
五、强化园区标准厂房节约利用
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要坚持土地集约利用原则,除有特殊需求的专业厂房采用单层结构外,一般应为多层建筑结构。今后对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下的一般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选址、供地,引导其进入园区标准厂房,通过购买或租赁方式解决生产经营场地。
六、加强建设服务与监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优化服务,对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审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全程服务制度,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建设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程。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符合信贷条件新建园区标准厂房项目的信贷扶持,积极探索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新的贷款方式。各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对本园区内的标准厂房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对项目建成后达不到标准厂房认定基本要求的,终止优惠政策的执行。省级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标准厂房建设的跟踪,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的,予以通报批评,追究责任,并追回有关补助资金。
第二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
厂房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0]23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
(云政发[2010]23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09〕79号)精神,坚持按照“企业集中、资本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原则发展工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改善工业投资环境,构筑良好招商引资平台,广泛吸纳中小及非公企业入园发展,现就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重要意义
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是指在园区规划范围内由园区管委会根据产业布局统一规划,按照多元投资主体进行建设,自用或者出租、出售给入园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通用工业厂房。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是提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园区建设质量、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加速企业入园步伐、促进中小及非公企业聚集壮大的重要举措。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推进土地、能源等各类资源集约利用和有效配置,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集约效应;有利于缩短企业入园项目的建设周期,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有利于吸引中小及非公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园创业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进全民创业,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环境等要素集合优势,扩大就业规模;有利于促进同类行业和关联企业快速集聚,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各工业园区要高度重视标准厂房的建设,结合自身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在土地供应、政策支持、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基本要求
根据目前我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科学化布局。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要结合自身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由园区管委会统一进行规划,合理确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总体布局、规模以及有关配
套设施。要紧紧围绕产业特性、行业特点、企业特征进行规划建设,突出标准厂房建设的实用性。对建设起步晚的园区,标准厂房要集中建设在园区的核心片区或相应功能区。
(二)规范化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厂房钢结构轻型化建设模式,除有特殊要求行业及企业外,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框架及轻型建筑材料。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要明确投资主体,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完备有关手续,并委托具有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建成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三)功能化配套。园区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内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应满足入驻企业生产经营基本需要。园区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内,可根据需要建设供入园企业共享的职工生活配套设施和商务办公、产品检测、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四)市场化运作。除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资建设外,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并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工业地产开发运作模式,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步伐。园区标准厂房建成后,采用建、租、售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及时建立管理运营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物业管理、生活后勤等方面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
三、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方式
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及自然人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厂房。鼓励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建、联建或以流转方式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可以采取以下建设方式:一是由园区管委会依托投融资公司开发建设标准厂房,租赁或出售给企业生产经营使用;二是在园区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由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三是由园区投融资公司与企业合作共建标准厂房;四是吸引社会资本通过BOT、BT等多种方式进行标准厂房建设。
四、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政策支持
(一)扶持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重点推进孵化中小、非公企业及发展食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旅游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家具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精细化工、节能环保产品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等行业为主的标准厂房建设。从2010年起至2012年,省级财政对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给予补助。凡在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及工业强县园区,由园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建设,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承接中小及非公企业入园发展的新建标准厂房,经省级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审查认可,纳入扶持范围,省级财
政专项资金给予每平方米200—300元补助。其中,单层每平方米给予200元补助,多层每平方米给予300元补助。
(二)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厂房。鼓励多形式、多渠道融资兴建园区标准厂房,探索推进符合外来投资者需要的“订单式”标准厂房。凡进入工业园区按照规划投资建设标准厂房的,建设项目可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报件、分项建设、分户办证的方式办理。支持省内大型钢铁企业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对使用本省钢结构及轻型建筑材料建设园区标准厂房的,省级专项资金优先予以扶持。
(三)优先保障标准厂房建设用地。园区内标准厂房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予以保障。园区标准厂房土地出让金标准原则上按照当地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的低限执行。标准厂房投资建设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半年内要开工建设标准厂房。对取得土地使用权满半年仍未开工或2年期满未竣工的,不再享受土地使用权出让最低价,优惠部分由企业补缴;对取得土地使用权满1年仍未开工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土地使用权无偿收回。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期间,开发者不得转让土地使用权,建成后转让时允许对房产、土地使用权证进行分割,但不得随意改变功能用途,土地使用权要优先转让给园区管委会。
(四)企业入驻园区标准厂房实行免租、零费、列支补助及就业定补政策优惠。对入驻园区标准厂房的中小及非公企业租用标准厂房进行生产的,租金实行3年全免。对建设标准厂房以及租用或购买标准厂房从事生产的企业,涉及省内征收的所有行政性、事业性收费3年内实行零收费。对租用或购买园区标准厂房进行生产的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由税务部门依法征收,地方分享部分及营业税3年内由省、州(市)、县(市、区)同级财政列支并全额补助。鼓励入驻园区标准厂房企业大量使用本省员工,凡入驻园区标准厂房并招收云南籍员工的企业,3年内每安排1名云南籍员工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给予薪酬补助。补助金额由省级财政承担50%,园区所在州(市)财政承担30%,园区承担20%。
五、强化园区标准厂房节约利用
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要坚持土地集约利用原则,除有特殊需求的专业厂房采用单层结构外,一般应为多层建筑结构。今后对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下的一般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选址、供地,引导其进入园区标准厂房,通过购买或租赁方式解决生产经营场地。
六、加强建设服务与监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优化服务,对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审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全程服务制度,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建设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程。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符合信贷条件新建园区标准厂房项目的信贷扶持,积极探索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新的贷款方式。各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对本园区内的标准厂房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对项目建成后达不到标准厂房认定基本要求的,终止优惠政策的执行。省级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标准厂房建设的跟踪,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的,予以通报批评,追究责任,并追回有关补助资金。
第三篇:(云政发[2009]7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云政发[2009]79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精神,按照《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云发[2008]15号)要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工业园区为载体,实现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打造新型工业化核心区
(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创新工业发展方式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工业园区有利于高效配置资源,集中治理污染,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共享公共产品和服务,实现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有利于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全省上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创新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增强工业园区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多年努力,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省级32个重点工业园区和8个特色产业园区(以下简称40个省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入园企业逐年增多,经济总量和财税收入不断提高。2008年,40个省级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08.91亿元,比2007年增长17.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2.7%;实现税收97.35亿元,增长14.5%。但与先进省区相比,我省工业园区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慢,主要原因是软硬环境建设滞后、招商引资方式陈旧、投融资渠道单
一、开发模式创新不足,关键问题是认识还不到位、思想解放还不够。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工业园区建设大突破,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三)总体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规划指导,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促进以园招商、以商建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园区体制机制和开发模式创新;强化政策支持,突破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促进企业入园发展;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绿色生态园区,促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园区服务体系社会化,促进就业和城镇化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开创工业园区工作新局面,促进全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12年,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总量迅速扩大。40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到2012年,40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5%左右;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园区1个,超500亿元的3个左右,100亿元以上的16个左右。
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围绕烟草及配套、钢铁、有色、磷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电力装备、机床装备、汽车制造、新型建材、林竹浆造纸、丝麻纺织、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糖茶胶深加工、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出口加工、珠宝玉石加工、现代物流等重点,培育30个左右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新型工业化核心区。
县域工业集中发展。在重点建设40个省级工业园区的同时,鼓励州(市)、县(市、区)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原则上每个工业强县布局1个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
三、创新开发方式
(五)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工业园区要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地优势和特色,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严格执行总体规划。鼓励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园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光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鼓励矿产资源富集地区的园区重点发展钢铁、有色、磷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及深加工产业;鼓励生物资源丰富、农林牧业发达地区的园区重点发展林竹浆造纸、丝麻纺织、木本油料、生物能源、糖茶胶深加工、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鼓励物流和商贸旅游发达地区的园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出口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珠宝玉石加工等产业。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要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按照“适度超前,分期推进”的原则,做好工业园区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排污及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工作。鼓励园区构建融资平台,组建投资开发公司参与土地收储和土地一级开发。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支持各类投资主体采取参股、控股、独资、收购、出租、转让和BOT、TOT、BT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以园招商、以商建园,支持以大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为主体开发建设“园中园”,并享有与园区管委会同等的支持政策。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工业园区要设置招商引资机构,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明确专人招商引资。强化招商引资“一条龙”、“全过程”服务,制定招商引资计划,建立招商引资奖惩责任制。强化会展招商、定向招商、上门招商、商会招商、网络招商、国际招商。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吸引世界500强、港澳台和省外知名企业入驻园区。注重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优先选择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能力强、劳动密集型的重大工业项目进入园区。鼓励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入园发展。
(八)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服务试点。积极构建工业园区融资担保体系,着力解决入园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有条件的入园企业开展联保和互保融资。加强银银合作、同业沟通和信息交流,对于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可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鼓励园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吸引国内外投资机构、私募投资基金进入园区。探索建立面向园区内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探索发行园区企业集合债券和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九)建设绿色生态园区
坚持绿色制造方向,促进园区产业改造升级、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改造提升园区内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两高一资”产业,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园区企业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园区内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园区企业废水、废气、废物集中处置,做好园区环境绿化。加强入园项目的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
四、创新管理服务
(十)激活体制机制
完善省级工业园区认定。省级工业园区的认定,由州(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申报。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定。鼓励有条件的省级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园区。加强工业园区管理和服务。省级工业园区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应把工业园区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职管理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对园区内企业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实行园区政务公开,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等四项制度,鼓励推行服务承诺制、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和跟踪服务责任制,为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效率环境、服务环境和工作环境。
(十一)实行简政放权
除国家限制类及省属企业投资项目外,将省级权限内工业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下放省级工业园区。需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的,由省级工业园区直接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省级工业园区承担项目审批主体责任。省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省级工业园区项目审批的监督和指导,并承担监督责任。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下放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十二)强化考评奖惩
省级工业园区当年完成企业项目投资20亿元以上的,年底由省人民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及时总结推广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经验,每年对省级工业园区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动态管理。对工作成绩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快、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优秀工业园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发展缓慢、招商引资效果差的园区进行调整,不再列入省级支持范围。
五、创新发展环境
(十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省级财政从2010年起按照比上年增长10%的比例安排“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全省工业园区发展。以2009年为基数,5年内省级工业园区内新增税收,依照现行财政体制规定上缴省级财政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留给工业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鼓励从事高新技术、软件集成电路、农产品初加工、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创业投资、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的企业,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税收减免的扶持。
鼓励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制定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财政政策。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上缴包干、新增返还的原则,制定园区新增财税返还等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园区扩大招商引资,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各州(市)、县(市、区)应安排相应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园区发展。
(十四)保障园区发展用地
将园区用地纳入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计划实行单列,全省新增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建立园区土地收储制度,充分利用闲置厂区、荒山荒坡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凡有工业园区的地区,新建工业项目应入园建设。工业园区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入园项目土地闲置超过规定年限的,要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十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投融资等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园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为区内企业提供运输、储存、通关等一体化物流服务;加快园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管理等各类信息以及网上办公服务;积极发展法律、会计、咨询、培训等中介组织,为园内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十六)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高度重视工业园区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吸引高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园区开发建设管理人才和公共管理服务等各类人才参与园区建设开发。鼓励引入各类高等院校到工业园区办学,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满足园区工业人才需求,促进就业。鼓励园区内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教育培训。
六、加强组织领导(十七)强化领导与协调
建立云南省工业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集省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全省工业园区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由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尽快制定贯彻落实本意见的实施方案或意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
为全面提高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现就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中小企业投资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建设目标
从现在起至2011年底,在东区白石路两侧和西区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内建成高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及配套设施1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建设任务为8万平方米厂房及3万平方米的配套设施,于2010年2月底前完成;二期建设任务17万平方米厂房及7万平方米的配套设施,于2011年底前完成。
三、基本原则
(一)合理规划原则。标准厂房规划按照“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总体要求,符合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符合产业定位和功能规划要求。
(二)集约用地原则。标准厂房建设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除有特殊要求的产业采用单层外,一般应为3层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下并适宜进标准厂房的项目,不再单独供地,经营场地应通过购买或租赁标准厂房的方式解决。
(三)产业集聚原则。标准厂房要根据环保、安全生产等要求,与园区的主导产业相衔接,以利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1
(四)功能配套原则。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内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必须满足入驻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需要。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内,可根据需要建设进区企业共享的职工生活配套设施和商务办公、产品检测、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五)市场化运作原则。标准厂房建设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标准厂房建设,并采用建、租、售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标准厂房建成后,要及时建立管理运营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物业管理、生活后勤等方面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对产业集聚度较高、规模较大的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应引导管理运营机构建立健全为入驻企业提供商务代理、融资担保、信息咨询、劳动用工、职工培训、安全生产及技术开发、产品检测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规范建设原则。标准厂房建设应明确投资主体,按规划组织实施,完备相关手续,并委托具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设计,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具有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
四、建设要求
(一)标准厂房建设区域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划定,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单独设生产区、生活区(配套购物、休闲及娱乐功能),投资主体可按规划设计投资单栋或多栋厂房、宿舍,建筑面积不得少于10000平方米。
(二)标准厂房项目规划建设主要控制指标为容积率最低达到1.2,建筑密度不得低于40%,生产区内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占项目用地比重不超过7%,绿地率在35%以上,相关配套功能必须完善。
(三)由工业园区管委会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含电子元器件企业)设计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鼓励建高层厂房,厂房建设一般最低不少于3层,每层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宿舍及办公楼建设不低于5层。单体厂房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
五、优惠政策
(一)土地政策
1、土地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并依法办理工业用地手续。
2、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三通一平”工业用地执行国家规定5.6万元/亩的最低标准(含土地办证费)挂牌公开出让。
3、对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含宿舍)建设1万平方米以上3万平方米以下,按规定期限竣工并验收合格后的投资者,县财政按3万元/亩拨给工业园区用于标准厂房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含宿舍)建设3万平方米以上6万平方米以下,按规定期限竣工并验收合格后的投资者,县财政按4万元/亩拨给工业园区用于标准厂房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含宿舍)建设6万平方米以上10万平方米以下,按规定期限竣工并验收合格后的投资者,县财政按5万元/亩拨给工业园区用于标准厂房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含宿舍)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按规定期限竣工并验收合格后的投资者,县财政按5.6万元/亩拨给工业园区用于标准厂房内基础设施建设。
(二)税费政策
1、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县以下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厂区外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由县政府承担。
2、投资者自标准厂房建成(限一个内建成)对外出租之日起五年内给予税收优惠。前三年对外出租所缴纳的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所得税县财政实得部分按80%、60%、40%比例奖励给投资者。
3、标准厂房五年内第一次出售所缴纳的税收县财政实得部分,按不低于80%的比例奖励给投资者。
4、以上税收先征收,然后根据现有财政结算体制在本12月15日前报政府研究,次年1月15日前兑现奖励,用于投资者扩大再生产。
(三)扶持政策
1、标准厂房建设竣工(必须是厂房主体、水电工程、地面硬化等按合同100%完成)验收交付使用之日起3年内,厂房若未租出或售出,由县财政按每月1元/平方米的标准对投资者进行补贴。
2、凡按规划新建的标准厂房,不论投资主体是谁,一律优先供地、优先审批。标准厂房建成后,可以转让、出租和抵押。
3、对符合规划、环保、能耗以及安全生产等要求的工业企业承租由政府部门确认的园区标准厂房,按承租者实际租用生产厂房面积给予每月1元/平方米的财政补助,补助期限为三年。
4、融化金融扶持。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标准厂房建设信贷模式,加大对标准厂房信贷扶持。
(四)其它规定
1、标准厂房建设纳入招商引资考核范畴,可顶抵单位当的招商引资任务。
2、标准厂房建设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在项目审批规定期限内建成竣工。超过规定时间半年以上未开工或未竣工的,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取得土地使用权满两年仍未开工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土地使用权由县政府无偿收回。
3、标准厂房项目由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具体实施,由县发改委负责立项或备案,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报批及为投资者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最迟在签订投资协议2个月内为投资者办好土地使用权证),县建设局协助工业园区管委会做好规划设计及建设工作,房管局负责为投资者办理房屋产权证。
4、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通过协议方式与建设标准厂房的投资者就有关建设事项、政策优惠、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予以约定,并监督项目实施。
5、园区范围内目前已签约并供地但无实际项目的,由投资者本人提出申请经县政府审核同意后,可与工业园区管委会重新签订标准厂房建设合同,享受本意见规定的优惠政策。
六、其它
(一)本意见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二)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青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工业园区是吸纳承接生产要素的有力平台。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集中集约、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举措。为加快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开发区(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综合优势,不断加大我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培育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理顺管理机制
工业园区是指目前我县范围内正在建设及今后拟建的所有工业园区,现有园区主要包括:青县工业园区、韩商工业园区(马厂镇)、电子机箱工业园区(马厂镇)、金牛工业园区(金牛镇)、青崇路工业园区(清州镇)、104国道工业园区(上伍乡、清州镇、马厂镇)、古典家具工业园区(流河镇)、缝制设备工业园区(盘古乡)、上伍工业园区(上伍乡)。工业园区分县、镇两级管理。
(一)青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全县各工业园区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并具体负责青县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土地储备及招商洽谈等相关工作。
(二)青县工业园区之外的各园区实行乡镇负责制,由所属乡镇政府负责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入区企业的服务等各项工作。各有关乡镇要建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三、营造发展环境
(一)各县直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对国家政策没有明确禁止且有利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大胆探索尝试,为园区发展提供一切便利。国土部门要将各工业园区用地优先列入土地调规计划,积极上跑有关部门争取用地指标。交通部门要对各工业园区的交通路网建设给予倾斜。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可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设置派出机构,为园区建设和发展搞好服务。
(二)严格落实审批服务包办制和收费“一票制”管理,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效能,促进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的“封闭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规范对园区企业的检查行为,杜绝对工业园区企业的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按照“集体领导、具体负责”的原则,青县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工业园区的统一领导,研究制订工业园区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县政府主管副县长负责指导各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等工作。
(二)青县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对全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调度,并将调度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对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镇(乡、场)或单位给予表彰,对动作迟缓、进展不大的给予批评。
(三)青县园区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建立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考核体系,对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财政贡献和管理服务等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与评价领导班子、兑现奖惩和干部使用挂钩。二〇〇八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