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执行力可分为狭义与广义
如何理解执行力
执行力可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的执行力可以是指一个人的执行力或某一件事的执行力等;广义的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执行力,也即企业、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对这些影响效果的因素都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的话,那么企业就可提高执行力。
进入21世纪后,执行力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多么宏伟或者组织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威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执行力是使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必然途径,因而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执行力问题是每一个企业都十分关注的事,如何提高执行力,这是每一个企业或是老板最为关注的问题,提高执行力是需各方面、各级管理人员努力去做的一件事。员工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员工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个人能力;二是工作态度。就是说要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没有工作能力是不可能按照领导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
一、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是员工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是企业应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工作加压等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
3、是企业要进行现有员工价值、潜力的开发。要让员工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之后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企业要不断挖掘员工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4、是选拔合适的人,让他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对不称职的岗位人员进行调整或者解聘,这都有助于员工整体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态度不够积极,是造成员工执行力弱的主要原因。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竞争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始终是使一名员工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二、转变工作态度,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是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形成,通过建立有执行力的管理团队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重执行会成为一种优秀文化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从根本上让全体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大家都有一个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工作态度;
2、是员工应持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如何做到绝不拖延?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不要总是认为这是小事,其实工作无小事。能把自己所在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做小事中得到认可,赢得人们的信任,我们才能得到干大事的机会。结论就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3、是强化员工的责任心,让每一个员工明确个人的责任;让员工明确放弃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你从事这项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轻视你的工作,从而轻视你的人品。在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会只给我们的部门带来一点点的损失,但却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只要是个人能力提高了,工作态度有所改观,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够提高整体员工的执行力。
第二篇: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公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公文,是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正式规定的文种。现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使用的14个正式文件种类是: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党政机关明确规定的上述文种合计为27个。其中9个是相同的,即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不同的也是9个,其中属党的机关的5个:即公报、指示、决议、条例、规定,属国家行政机关的4个,即命令(令),议案、通告、公告,这18个文种,公文学界称其为法定文种。广义的公文,除上述法定文种外,还包括党和国家机关常用的应用文,其大至总结、计划,小至条据、便函,种类繁杂、素无定目.一般说主要有综合性工作总结、计划(包括规划、工作要点、安排、方案、设想等)、调查报告、简报、专用书信、讲话稿、讣告悼词、规章制度(如章程、细则、制度、守则)等。
我国行政系统通用公文文种体系中包括有:条例、规定、办法、决定、命令、指示、批复、通知、通报、公告、通告、议案、请示、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函、会议纪要等,它们性质不同,各有特定的适用范围。1.税务事项通知书 2.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3.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 4.税收强制执行决定书 5.税务检查通知书 6.税务处理决定书 7.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8.行政复议决定书 9.其它税务文书
第三篇: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陶宏开教授的见解:素质分为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整体素质。现行的应试教育被教育者以听为主,而素质教育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为主。言简意赅!但是高度有限,只针对孩子,却忽视了教育者自身以及所有社会人士。
1.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思想下的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胡锦涛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高素质的理想社会。没有高素质,“和谐”从何谈起?没有高素质,“社会主义”将是虚幻的理想社会。
2.素质教育,应该从全社会的高度发起。CCTV-1的公益广告,历经几十年,现在已经推起高潮。但是,素质教育不应该假借某某活动知名(如:学雷锋日,奥运会,博览会„„)发起,社会是每一个个体组成的,生活由每一天每一秒每一瞬间组成,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在体现你的素质。“桥上的人在看风景,桥下的人在看你。”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3.素质教育应该从新闻人物做起,充分发挥新闻人物的社会效应。毛主席的时代,是特殊时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服务„„那个时代,领导,榜样,先进,模范,标兵,做老实人„„当年令人激动万分的一些词语,现在已经慢慢淡出。可是现在只有政府官员,没有了“领导”!“为人民服务”换成了“形象重于生命”。“是谁领导我们闹革命,是谁领导我们翻了身?”——谁能领导我们搞教育革命,素质教育。——“我们的亲人,毛主席!”“我们的亲人,共产党!”???
4.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领导带头,群众加油!为全人类,为社会主义建设,加油!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目标
①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人格养成专家叶长强先生,因兴趣使然结识众多海内外文化大家、儒释道等百家要人、社会精英人士及名人骚客。浸淫于浩若烟波的中华文化中,总结出人格之精髓——大成模型,填补了国内外人文教育的空白。大成模型是对往圣先贤人格发展的总结与提升,以人体结构为模型,将全息人格分为道、德、知行、时间、契约、行为、结果、情感、抉择九个部分,以生命进化为前提,在外和内谐的格局内呈螺旋状平衡向道接近成长模型。
②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一模式在今天已暴露出某些不足。(1)“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完全分开。(2)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同时也忽视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机处
理的必要性。(3)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有鉴于此,有学者提出另外的观点,认为学习活动是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教材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充满着偶发的、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教育活动开始前就对学习结果作出明确规定,而应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目标,并不断修正目标,使之随时适应新的情况。简言之:既不应有预先统一的目标,也不应有恒定不变的目标,应当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那么,还要不要统一的教育目标?要不要具体的教育目标?回答都是肯定的。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灵魂
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把它喻为“灵魂”“核心”“关键”,是我党三代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思想,在今天具有尤为重大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政治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勤奋刻苦,生活上丰富多彩的主流精神风貌。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社会越来越把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做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思想阵地,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另外,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也仍然存在,这些都必然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再加上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不落实;体制、机制、队伍和投入政策措施不到位;重智轻德、重课堂轻实践等倾向十分严重;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和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一部分学校忽视思想教育工作,一部分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一部分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起着负面导向作用,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心理脆弱、理想淡漠、思想混乱,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本质
其实,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的问题,回答应该是清楚的。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了。
例如,它明确地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素质教育的机制 一:约束机制
实施素质教育既需要解决“令行”的问题,也需要解决“禁止”的问题,禁止是对背离、干扰、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行为的禁止。“令行”与“禁止”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约束机制尽管着眼于“禁止”,其实是为了“令行”,是为了在社区内产生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舆论和共同的风尚习俗,造成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在行为上进行自我控制。可见,必要的约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是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约束包括法规约束、组织约束和文化约束等形式。就法规约束和组织约束而言,也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①决策环节,这是对约束的方向、内容、力度等作出决定的过程。例如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0年1月3日),规定的若干个“不得”,同时规定:“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违纪事件,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对有关责任人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约法三章》《十不准》等规范性文件,包括对违反行为的惩罚规定。这些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正确决策。
②实施环节,这是落实约束手段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约束与反约束的矛盾、冲突过程,既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需要执行者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执法必严的气势,以利于维护决策权威,保证其真正落实。据报道,为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山西省长治市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凡是教师工资不能兑现的地方,首先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凡教师工资发放不了的,县(区)书记、县(区)长和机关干部的工资一律停发。仅仅40天后,全市5293名教师工资全部得到解决。
③监控环节。这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环节和约束对象进行监督、核察和调控的过程,也是对越轨行为施以惩罚的过程。
④反馈环节。有关的约束决策是否正确,约束是否收到预期效果,整个约束过程能否良性运转,对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反馈环节获得确切信息,以便对决策、实施、监控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二:保障机制
素质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指为素质教育运行提供必备的基条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的,孤立的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立健全素质教的保障机制,就是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素质教育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环节。①明确保障的内容和要求。首先,要保证学校经费和设施达到规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简称“三个增长”)。近年来总的形势不容乐观。至今不少学校,特别是老少边山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笔”的阶段,一些学校甚至连粉笔也要限量供应。学校应该具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几乎是一无所有。不少学校教师工资常遭拖欠、克扣,进修、培训的经费更是无从谈起。学生生活单调,视野狭窄,孤陋寡闻,哪里谈得上提高和全面发展?其次,要尽快有效地改造薄弱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主要是指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差、教学质量差、社会声誉差的学校。近些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的前途也越来越关心、重视。在愈刮愈烈的“择校风”中,条件好的学校人满为患,而薄弱学校则难以为继,师生在精神上受到创伤,信心削弱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这些现象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不利于维护公民教育和学习权利的平等,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三:动力机制
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提高人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一个地区而言,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满足社区发展各种需求,符合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十分现实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尚未被充分揭示,少数学校和家长误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产生某种抵触情绪,因而,建立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首先就是要将阻力变为动力。
素质教育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①动力源开发环节,即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的片面的文凭需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②动力转化环节,将对优良素质的需要这一潜在形态的动力转化为追求优良素质的现实动力,转化为参与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⑧动力反馈环节,指整个动力机制输出结果对动力机制运行产生影响的过程,通过反馈,动力主体可以获得有关信息,从而对自身动力的方向、强度、持久性等做相应调整。四:激励机制
素质教育激励机制是一种引导过程。它包括四个环节。
1.导向环节。
《决定》颁布之前,人们对素质、素质教育等基本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因而一度各地各学校只是依据各自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自发地进行相对无序的实践探索。《决定》的颁布,为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提供了政策性依据,为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应当把各地、各学校的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统一到《决定》上来。地方政府要把“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提高本地区居民素质、提高地区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使这一目标作为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其凝聚、感召、整合、激励等作用。借用柳斌同志的话说,就是“应该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高高的,把素质教育的舆论造得浓浓的,把素质教育的劲头鼓得足足的,要理直气壮地抓素质教育。”
2.检测环节,亦即评价环节。
根据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素质教育目标、准则、制度等,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检测、评价。包括硬评价和软评价两种,前者指政府部门(包括教育督导机关)按照既定的有关条例,对下级政府和学校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官、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委员会等实施素质教育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全面或某一方面的系统检查、评价,带有权威性。后者指社会舆论对学校及教师工作的评价,包括媒体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报道、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有关评论等。
3.分配环节。
根据评价结果按一定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有关单位和个人。社会资源分配包括物质性的,如增加工资、颁布奖金奖品等,也包括精神性的,如授予荣誉称号、晋升职务职称、颁发奖章奖状等。
4.反馈环节。
反馈环节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分配结果与评价结果是否一致,二是获得较少社会资源的那部分单位和个人,如何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应当根据需要不断地对激励标难、手段和过程进行及时调节,使之更加合理公正,更加健全完善,更能使获得激励的那部分单位和个人成为其他单位和个人学习的榜样,使政府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变得具体形象,容易为公众广泛接受,从而扩散到整个社会。编辑本段素质教育概念、特点
第四篇:读《侠义与广义相对论》有感
读《侠义与广义相对论》有感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所耳闻,那时候仅仅知道作者是爱因斯坦,只知道相对论是很厉害的学说。而如今,我终于有幸拜读了这部巨著,其中的感悟也是说不完的。
对于这个世界的本质,即使是现在最前沿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疑惑也不会比人类有史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的人更少。在微观领域,我们对粒子的行踪摸不着头脑,甚至对粒子到底是什么都莫衷一是;在宏观领域,人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思维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仍然是个迷。
爱因斯坦对物理学做出了这么一种解释:物理学是人类的自由创造,它不是单独地由外在世界所决定的。我们想完全理解某样东西,就像一个人想知道一个合表的内部结构,他看到表面和正在走动的针,但是他无法打开表壳真正观察。或许他可以画出一些能解答他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图形,但他却不能肯定他的图就是唯一。他永远不能把这副图跟实在的机构加以比较,而且他甚至不能想像这种比较的可能性有何意义。但是,随着知识的日益增长,描述也会越来越简单,并且它所能解释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我们有理由相信,知识有一个理想的极限。而人类的智力正在逐步接近这个极限。也就是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个理想的极限叫做“客观真理”。
俗话说“覆水难收“意思是倒出去的水很难再收回来,时间也是这样,时间流逝了就很难再回来。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的推翻了这些俗语,当达到光速的时候就有可能做得到穿越时空。狭义相对论独特的见解颠覆了传统的经典力学的时空观。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同一个事件不同状态的人测量情况一样,而相对论认为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测量会得出不同的时间。相对论认为,光速对于任何人是一样的,所以时间不同。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它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我们的知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达到最高的一点。只有在无限的接近中,确定的线才能与不确定的线相交。如果你只是接住自己抛出的东西,这算不了什么。只有当你接住经过精确计算朝你抛来的东西,这才算得上一种本领。如果我们一个对未知连疑问都没抛出,谈何成就?成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和找到未知的结果。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将永无止境的探索下去。
第五篇:浅谈责任心与执行力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
——一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军事上有句行话:三分战略,七分执行。道理很简单:执行力强,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排难除险、千方百计实现战略目标;执行力弱,就会找借口,讲条件,错失良机,贻误战机,导致战略目标一塌糊涂。正因此,人们常说“成也执行,败也执行”。
军事上如此,行政公司效能建设何尝不是如此!
执行力是竞争力,是公司工作的生命力。
如何提高执行力?
明确答案是: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营造增强工作责任心的浓厚氛围,以责任之心提高工作执行力。
工作意味着责任,有了责任心,就会使我们树立敬业勤业意识,时时刻刻把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就会使我们把克服阻力、解决困难作为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推进工作的动力,以不完成任务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强烈意识,加快工作节奏,消除安全隐患,高效完成任务;就会使我们不找借口,不患得患失,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著名的IBM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永远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圳华为公司提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
确实,一盎司的责任胜过一磅的智慧。管理学家曾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事实最有说服力。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260多条无辜生命消失;深圳舞王俱乐部大火,43人葬身火海;河南登封矿难,37人遇难……近期发生的几起重大恶性事件,触目惊心。虽然灾难出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性:缺乏责任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指出:山西襄汾溃坝事件根本原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深圳舞王俱乐部大火是因为疏于管理,该俱乐部是一家无营业执照、无文化经营许可证、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单位,属于无照擅自经营。登封矿难则直接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酿成的恶果。
一个个灾难,造成了一幕幕家破人亡的悲剧,也一次次敲响了警钟:工作的底线就在于承担责任,不负责任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请记住:责任就是对职位的坚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多一些真抓实干,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深化、细化、具体化,少一些空话、套话;多一些干事创业激情,少一些推诿扯皮惰性,以高效服务打造洛阳发展“软环境”。
责任胜于能力
——二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提高工作执行力,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工作能力,一个是工作责任心。两者孰轻孰重?答案是:责任胜于能力!
一位学者对人生曾有这样的感悟: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确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工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工作干得好坏,责任心起决定作用。现实中,“B级人才办成A级事情”,“A级人才办不成B级事情”,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原因何在?责任心使然!作家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臵。”
责任出激情,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所以说,公司效能如何,主要看工作人员对工作、对事情有没有责任心,敢不敢负责任。
责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能力的统帅与核心。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有责任感的人,干工作不会找借口,不会挑肥拣瘦,不会推诿扯皮,而是发挥聪明才智,想方设法打开思路、拓宽眼界,千方百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可见,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是对本职工作的出色完成。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不仅会失去社会基本认可,失去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而且在工作中往往一事无成。履行职责的最大回报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人员将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因为,只有这样的工作人员才真正值得信任,才能真正担当起时代发展赋予他的责任。
当然,强调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说否定能力。有道是:三分能力,七分责任。树立“责任胜于能力”理念,目的是让广大工作人员清醒、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圆满完成本职工作。时下有一本畅销书,叫《责任胜于能力》。该书指出,“责任胜于能力”是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造就优秀员工的第一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语言虽有“王婆卖瓜”之嫌,但书中的一个个经典案例,对我们颇有启发。
人可以不伟大,可以不富有,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坚守一份责任,就是坚守着生命的追求与信念,就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幸福。
工作就要负责任
——三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神七飞天,负责神七设计安装的一位副总动情地说:“半年多来,我们几乎天天枕戈待旦,对每一部件作了近乎挑剔的检测,确保神七万无一失!”京津城际快速铁路通车时,负责施工的总工说:“高速列车能如此平稳运行,是责任心铸就了列车飞奔的轨道。”
责任产生使命,责任创造卓越。古代先贤荀子曾有精辟之语:“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现实中,因为失职酿成的祸端,屡见不鲜。一起起惨痛矿难,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一种种伪劣食品,伤害无辜百姓身心健康;一次次安全事故,导致一些鲜活生命消失……
有多少遗憾,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多少责任心的缺失!
也许,你做过一个叫“责任者”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人一组,两个人相距一米远的距离。整个游戏必须在黑暗中进行,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正面平躺倒下去,另一个人站在原地不动,只是用手接着对方的肩膀,并说:“放心吧,我是责任者。”接人者要确保能扶住倒下者。
游戏极其简单,道理也非常明白:每个人都是责任者,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所有这些,说明一个道理:工作就要负责任!
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虽然岗位不同,但都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公司效能如何,学校发展“软环境”怎样,从根子上说,取决于我们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办法,就有较强的工作执行力,学校的发展就有活力和生机。放弃责任,或者疏于职守,不单是个人失职,失去自身更好生存发展的机会,也是为发展“添堵”。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担负起工作的责任,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狠抓落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能漫不经心,得过且过;要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位不在状态;要各负其责,守土有责,不能敷衍塞责,逃避责任;要责权统一,尽职尽责,不能遇到权力往里揽,遇到责任往外推;要在岗一日,尽责一天,不能患得患失,这山看着那山高。
“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 让我们记住管理人员的这些经验之谈,在完善、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牢牢记住“工作就是责任”,不折不扣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负责任要从细节做起
——四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我们许多人熟悉这样一段话: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位统帅;少了一位统帅,败了一场战争;败了一场战争,丢了一个国家。
这不是夸张,也不是传说,而是历史的真实:在1485年的波斯沃斯战役中,英国国王理查三世战败,当了俘虏。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他的战马少钉了一个马掌钉。
无独有偶。1930年4月,冯玉祥与阎锡山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蒋介石。作战之前,冯玉祥和阎锡山商议在河南沁阳会师。由于作战参谋将会师地点“沁阳”写成了“泌阳”,直接导致了冯、阎部队的失败。
细节决定成败!无数事实表明,小事牵连着大事,细节关系到全局,无视细节必然付出代价。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最能衡量一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认识到位不到位,工夫到家不到家,举措落实不落实;细节最能体现公司人员作风深入不深入,工作负责不负责,行为在不在状态。
提高工作执行力,说到底就是从细节着手,把工作落到实处。抓落实,求实效,就要从细节做起,坚决克服大而空的倾向,在抓具体、求精细方面做文章,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加大落实力度;就要牢固树立细而实的观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细节因其“小”,容易被人忽视,掉以轻心;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譬如,有些工作人员工作中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结果不仅制约了公司效能的提高,甚至还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我们都为神舟飞天自豪,可有多少人了解航天人的工作精神?10多万航天人提出了“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等极其负责任的口号。工作中,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对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务必经过缜密的设计和反复的实验,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纰漏。相反,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时机毁人亡,其原因,就是飞机上小片隔热瓦脱落所致。
这就是细节的力量!诚如一位管理专家所言:我们不缺少雄才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种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正所谓: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小流,故能成其深。当然,注重细节,绝不是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细节,这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种责任。让我们牢固树立起责任意识,从一个个步骤和一个个环节抓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
责任创造卓越
——五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能找出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差距,其中,一个最突出问题是:我们的公司效能总比人家“慢半拍”。原因何在?根子在执行力上!执行力不强,是制约洛阳软环境发展的“瓶颈”,是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的“通病”。其突出表现为:在执行效果方面,决策部门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标准渐渐降低,内容经常被棚架,许多方案的结果与要求大相径庭;在执行速度上,政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经常被延误,甚至被一推三挡,一些工作最终不了了之;在执行力度上,一些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落实越来越差,形成虎头蛇尾。
治疗这一顽症,需要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高尚、伟大的同义词就是责任。
确实,在具体工作中,有责任心,就会把克服阻力、解决困难作为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推进工作的动力、体现价值的机会,就能够想方设法克服方方面面的阻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有责任心,考虑问题、做事情就能够从全局、从集体的利益出发,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较真,决不会心存侥幸,贻误工作。
有责任心,就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凡事不会一批了之、一讲了之、一开会了之、一发文了之,而是时刻关注,紧盯不放,跟踪督办,追踪到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反馈。
总之,工作有责任心,执行力就有了筋骨,执行力的实施就有了落脚的根基,执行力的实施过程就会被赋予激情和活力。一句话,责任创造卓越!
请想一想,凡取得卓越成就的仁人志士,哪一个不是勇于责为人先的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责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责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责任;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是责任„„
做人如此,做企业同样如此。同是做超市,沃尔玛能够雄居零售业榜首;同是做电脑,戴尔能独占鳌头;满街的咖啡店,星巴克能一枝独秀。
造成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自上而下的责任意识。世界500强企业无不把责任作为最为关键的理念和价值观,把它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在微软,“责任”贯穿于员工的全部行动;在吉列,“你必须有责任感”;在美孚石油公司,让责任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
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放弃责任,就等于放弃卓越,放弃成功,放弃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为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为了提升洛阳发展软环境,请时时刻刻保持一颗责任之心!
定责 履责 问责
——六谈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是发展软环境的“筋骨”,是城市竞争力的“内核”。提高执行力,说千道万,关键还靠责任心。
增强责任心,靠会议提提要求,靠发文作作强调,也许会有些作用,但效果肯定有限,往往是雨过地皮湿,甚至是光打雷不下雨。责任心来自有心、用心、尽心,靠的是定责、履责、问责。
定责是基础。责任不明,昏昏沉沉。公司工作人员,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明确具体的责任。在责任分解上,要做到主体明确、责任明确、要求明确,既要有责任目标的标准,又要有完成责任目标的保障措施;既要明确具体责任人,也要明确责任界限。在责任落实上,要把责任细化、量化,解决好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让各项工作看得见、摸得着。防止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空中楼阁”现象,避免“齐抓共管都不管、人人有责都无责”现象。
定责是途径,履责是目的。工作能不能落实,执行力强不强,主要取决于履责情况。时下,少数干部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不在状态,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甚至有人认为,只要不违纪违法,谁也奈何我不得。这些情形,已成为制约我市软环境建设的“瓶颈”。
履责,就是忠诚自己所负的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工作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克服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困难,不折不扣地完成本职工作。
履责不力,就要问责。问责是改变公司工作作风的“铁手腕”。不问责,责任就被虚化;有错问责、无为问责,就会“为者负其责”。
专家把2008年称为中国的“问责年”。确实,三鹿奶粉事件、山西垮坝事件、深圳大火事件,一批官员落马。可以肯定,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化,官场问责将会更为严厉。
治顽症需猛药。以责任之心提高执行力,我们确实需要在问责上来实的、动真的。问责,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要敢于碰硬,敢于打破人情关,对工作落实不力、未按标准做到位的,一定要严肃处理。
事前问责是提醒,事中问责是督促,事后问责是奖惩。只有把定责、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在全社会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提升公司工作执行力,使广大公司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想作为、会作为、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