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吉市四中宣传片新
延吉市第四中学宣传片
见证篇
延吉市第四中学成立于1958年4月26日,是一所全日制国办初级中学。学校座落于繁华的参花街1978号,是一所具有53年悠久历史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她东依延边大学医学院,北靠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西邻美丽的延吉公园和碧波荡漾的延吉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125名教师,其中省、州、市名师6人,劳模3人,学科带头人4人,教学能手8人,骨干教师47人,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53人,专任教师本科率为98%。
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教学仪器先进。新综合实验楼内设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各5个,科技活动室、图书室(藏书近4万册)、主控室、演播室、语音室、体育、艺术教室各1个,计算机室、阅览室各2个,多媒体教室4个,以及能容600多人的多功能报告厅1个。30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交互式闭路电视和投影仪,各办公室都装备了电脑,形成了录制、剪辑、演播于一体的多媒体电教系统。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延吉市乃至全州的一所品牌学校。
学校先后承担了三项国家级实验课题,中考成绩也连续多年位居全州前列,连续多年荣获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冠军,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比赛活动中成绩斐然。并且获得了全国语文创新实验先进校、全国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实验校、共青团吉林省委五四红旗团委、吉林省育德先进校、吉林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延边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州师德先进单位、州先进教育学会、州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延吉市科研名校、控辍先进集体、目标管理责任督导评估先进学校、中小学教学质量先进学校和2005年至2008年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2010年教师节表彰先进集体等50多项殊荣。
理念篇
“文化立校,环境育人”。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塑造人民满意的教师,培养人民满意的学生。21世纪初,在积淀了浓厚的四中文化与精神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 “面向全体,夯实基础,注重特色,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秉承“诚、勤、笃、达”的校训,弘扬“敬业、爱生、博学、奉献”的校风和“勤学、善思、合作、创造”的学风,以人为本,“求全、培优、重特”,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舒心、教师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流学校,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品质优良,志存高远”的初中生。
求真篇
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集中培训、师徒结对、基本功竞赛、教学综合大赛等多样化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通过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制一个优质课件、备一课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优秀论文来提高教师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示范课”、“汇报课”、“展示课”、“开放课”、“研讨课”、“接力课”、“亮相课”、“验收课”等不同课型的评课、议课、研讨和反思活动,使教师在锻炼中迅速成长、成熟。至2011年6月,学校有梁秀琴、娄照和、孙淑荣、张海英、尹国志和赵辉6位州、市级名师;崔月娟、王佩凤、尹国志、赵辉等4位省级骨干;庞淑杰等3位省师德标兵;20名州级骨干;47位市级骨干;近五年内学校共有25人次受到教师节表彰。
赵辉获全国创新教育写作教学比赛一等奖;孙淑荣获全国首届英语名师称号和园丁奖并颁发奖牌并获得了省首届十佳英语教师;娄照和获得全省教学新秀称号,杨磊获得首届物理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刘丹获东三省讲课大赛一等奖,颜廷娟、袁军令等获省说课比赛一等奖;尹国志获省特长展示十佳教师称号;鞠宏岩获得全州英语教学大赛一等奖 ;刘凤玲获得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赵辉和赵颖获得全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徐霞伟获得全州中学英语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刘玉凤获得第五届语文教学新秀等等。
在数理化竞赛和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学校多次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且学校被授予奖牌,指导教师获得表彰。在近五年的中考中,我校各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位居延吉市榜首,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考中,我校全部8个学科的24个小项评比中,创造了在汉校中全部第一的佳话。以考入延边二中总分底线606分的高分居全州第一,同时又以80.33%的毕业合格率居延吉市汉族学校之首并因此获得了延吉市教学质量检测先进学校的荣誉称号。全市59个毕业班中,学校有三个班的合格率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三和第四。三位班主任受到表彰,其中刘丹老师在大会上做的题为《快乐双赢、铸就辉煌》经验交流,受到与会领导和全体老师的一致好评。
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家长的信任和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市委书记闵光道(2003)、市教育局长池泉(2003)、副市长沈秀玉(2003)、州委书记陈凯峰(2005)、省人大副主任刘淑莹树龄的义务教育检查团(2007)、市委书记金永默(2007)、州委书记邓凯(2010)等领导先后到我校视察调研均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
务实篇
“求全、培优、重特”是我校的教育策略。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太极拳》,由省骨干教师尹国志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获得了全市
体育突出贡献奖,在阳光体育一小时现场研讨活动中,全市中小学校长和体育老师现场观摩,给予高度评价。
体育大课男女生分开上课,受到了全体同学的欢迎。
作为田径特色校,我校田径队曾连续六年获全州中小学运动会冠军,朴勋同学曾经代表我市在全省运动会中获得了40年来的第一块金牌,实现了延吉市历史以来田径金牌零的突破,因此尹忠烈老师被市教育局授予“金牌教练”的称号并获得奖金。在2010年第16节省运会中获得了4银、4铜的佳绩。近五年来,先后有60余人打破了省、州、市各项记录60余次。被延边大学设为体育系学生实习基地,在社会上也有较高的声誉。
此外,9年1班的李卓玲同学获得全国国标舞蹈大赛一等奖;8年8班的刘宗琦同学获全国民族乐器比赛一等奖;李兰同学在全国青少年风采展示中获得金奖,杜佳伦同学的萨克斯独奏获得全国 “雏鹰杯”乐器大赛金奖;8年7班郑尚斌同学获延吉市低碳小先锋比赛一等奖;杨旭等三名同学的作品获得全市中学生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第一名;2007年我校学生在全市中学生大合唱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健美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迎接建党90周年全市中小学红歌大赛中获二等奖。在各级各类体育文艺大赛的奖项不胜枚举。每年的“中美学生文化交流才艺展示”和“金色年华”艺术节更是学生们一展风采博得满堂喝彩的时刻。
主题实践
主题探究,弘扬民族精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规范行为,践行礼仪”、“尊敬师长,学会感恩”、“尚荣知耻,树立新风”、“遵纪守法,学会生存”、“自立自强,平安快乐”、“遨游书海,广闻博识”、“卫生环保,运动健康”、“博采众长,立志成才”、“讲究公德,文明上网”等一系列主题,成为校本德育的主体内容。德育活动课、学科德育、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全程、全员育人的校内德育管理体系,制定“家校互动工程”方案,对学校、社会、家庭德育资源的整合与拓展,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网络化育人体系。
我们的主题班会。师生共同策划、精心准备的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手抄报等营造活动舆论氛围;
我们的“金色年华”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书画艺术展,读书日活动、读书报告会、一年一度的中美交流活动、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亲情语设计比赛、毕业典礼活动、安全知识讲座与安全演练活动、法制副校长作法制教育报告等丰富了校园生活;
我们的“百家讲坛”。监狱服刑犯人的现身说法、董存瑞部队班长的继承革命传统教育报告、观看革命影视剧光碟活动、新兴街道丁主任的亲情周主题报告、延边书法协会秘书长和会员们现场点评学生作品并写字、作画、交流活动、延边大学心理学教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与心理咨询活动等“百家讲坛”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情感体验、开阔学生视野、塑造高尚品行,培养良好习
惯、达到全面发展。
你评我,我评你,我们一起总结,我们一起反思,学校每学期都颁发奖状和奖品,奖励身边的“卫生之星”、“健康之星”、“纪律之星” “学习之星”“体育之星”“文明之星”、“读书之星”、“勤奋之星”、“进步之星”、“才艺之星”等,肯定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学生树立了身边的榜样。
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参加两次以上的社会实践,如烈士陵园开展瞻仰伟人、缅怀烈士活动,到敬老院慰问和看望老人,到国贸生态园参观、考察,到校外德育基地参加劳动,到董存瑞部队参观体验生活、到社区参加劳动和活动等,让学生走进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让学生走进社会,增强责任意识,培养社会公德,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研兴校
教育科研是教育质量的助推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学校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制度,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使每位教师都做足课前准备工作,体现“功夫在课外”。请进来专家讲学,邀请名师现场上示范课;走出去参加培训,总结学习汇报,科研和教研工作便自然的融和在一起。
目前,学校所承担的国家级课题语文组的《语文创新写作教学研
究》、英语组《真实阅读教学研究》,省级课题历史组的《情感问题与历史教学研究》,州级课题《“人立”教育研究》等都已经顺利结题并推广成果,个人课题也有4项顺利结题。在经过了对全体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全体科研骨干的共同探讨以及专家的把脉下产生的我校十二五课题《大班额下如何满足初中生差异需要的教学模式研究》正在启动阶段。我校曾先后被评为科研型名校、州、市优秀教育学会。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有80余篇教育论文、随笔等发表在国家、省、州、市级刊物上,有4位老师获得“百花奖”,有12名教师被评为优秀会员。有6名教师代表学校进行了课题研究课展示。学校出版了《花开的声音》和《教师论文集》等。
“温馨的家园”
规划精巧、区域分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文化浓郁,“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根据学校建筑的特点与功能,在延吉市第四中学的校园里,每一个绿化带,每一盆花,每一面墙壁,每一块橱窗,都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书香、墨香构建了“生态校园”一个又一个主题鲜明的文化系列:
橱窗文化系列以“一训三风,习惯养成,热爱祖国、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安全教育、反对邪教、民族英雄、知法守法、文明卫生、读书方法、奉献爱心”等为主题;
楼层文化系列以师生艺术作品、名人名言、学科知识、教师寄语、学生园地等为主体;
教室文化系列以“感恩、亲情、爱国、爱党”等为主体的黑板报、手抄报、感恩卡、亲情卡等;
办公室文化系列以“敬业、爱生、博学、奉献”和 “勤学、善思、合作、创造”为主体;
操场文化系列以“生命健康、运动锻炼”为主体; 食堂文化系列以“科学用膳、倡导节约”为主体;
文化宣传系列以“校园广播站、校刊、班刊和多媒体平台”为主体;
除了有主题鲜明、窗明几净、绿树成荫、文化浓厚的校园建设,我校更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人本管理”理念。“以事业凝聚人心,以和谐留住人心,以待遇吸引人心,以关怀感动人心”,即在思想上体现人文关怀,在工作中坚持“尊重、团结、关怀、宽容”准则,以人文关怀作为与师生情感联系的纽带,对教职工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学习上关注、业务上关切,做到多交流,多疏导,多反馈。在方法上体现科学性,多采用目标激励、过程跟踪、多元评价等方法来能实现管理的优质高效。在策略上体现务实性,坚持“管理沉下去,办学活起来”的策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把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从而调动各类人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管理植根于制度基础,融进情感管理“血液成分”,充分体现“用人之长,奖人之功,谅人之过,帮人之难”的原则。尽可能关心教职工生
活,让教职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外出参观、游览、春游、登山、演讲、沙龙、茶话会、运动会、球类比赛等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慰问、看望生病教职工,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关心孕期、哺乳期的女教职工,营造了团结和谐的人文氛围。
“书香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如诗如画的校园环境、书香满园的浓厚底蕴、团结和谐的人文氛围,使大家深切感受到学校就是“温馨的家园”。
结束语:我校从起步、腾飞到走向辉煌,无一不凝聚了全体四中人的心血与汗水,无一不体现了全体四中人的智慧与情感。现在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去创造更辉煌的成绩,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相信四中的明天会更好!
第二篇:宣传片解说词新
宁安市职教中心专题片解说词
宁安市职教中心是一所公办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职教中心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难得的机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正在书写振兴宁安职业教育辉煌的篇章。
办学理念先进,发展目标明确的职教中心
依法办学、以德治校、以诚立信、以质兴教是我们的办学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同企业合作、与高职联合拓宽办学路径,建立学生就业、升学的“高速立交桥”是我们的办学特色;我校的发展目标明确:励志三年,决战两年,争创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市。
校园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完备的职教中心
走进职教中心,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触摸到她砰砰跳动的脉搏,嗅到她扑鼻的芳香,感受到她的博大与厚重,包容与和谐。校园内建有庄重典雅的教学楼、造型别致的实训楼、宽敞明亮的餐饮中心和封闭式管理的标准化学生公寓。"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处环境都育人。整个校园犹如一个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之处都具有教育的意义。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学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现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园艺等专业。各专业都是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为激活职业教育,增强办学吸引力,学校除不断开发自身的教育资源以外,还积极与企业合作,与高职院校联合,初步形成各专业都有合作企业(万方服装、金龙汽修、财政宾馆、幼教中心、龙祥机械、龙斌美术等),各专业都有对接的高职院校(哈尔滨华夏计算机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培训及师资问题,更重要的是保障学生实习、实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结构性矛盾,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并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如:对中职生的助学金补贴,涉农专业免收学费,并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等。这就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师资力量雄厚,师风淳朴端正的职教中心
我校拥有127名教师,高级教师15人,中级教师占一半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坚持“关心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教育思想,秉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怕找不到恰当教育方法”的信念,勤奋刻苦,一心一意地工作,近年来,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连续书写了宁安市职教中心的辉煌。
教育人文有度、管理科学严格的职教中心
学校实行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注重对学生行为养成、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佩戴胸卡,文明守纪,勤奋进取,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从而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学校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体验社会,感悟人生。强调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公民意识、感恩情怀、职业道德、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
食宿条件优越,后勤保障有力的职教中心
学校有标准化8人间和4人间宿舍,伙食标准统一、质量上乘、安全卫生。寝室管理严格、环境整洁、文化氛围浓厚。良好的食宿为学生在职教中心度过三年愉快的学习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毕业出口广阔,就业升学均可的职教中心
从2010年起,高职招生政策完全放开,我校中职对口升学率达到100%,高职本科升学率达42%。对口升学主要的院校有: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商业大学等。通过三年的努力,在我校就读的学生一定能够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
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学校将通过四大就业平台为其提供就业机会。一是劳动部门建立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平台;二是省职教联盟搭建的就业平台;三是与我校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提供的就业平台;四是通过校企合作设立的就业平台。我们为学生铺就了一条就业的绿色通道,目标是让有就业意愿的学生真正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早日实现人生的价值。
职教人有信心、有能力,经过艰苦创业,通过创特色、打品牌把宁安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发扬严谨、求实的治学传统,情洒校园、爱给学生,用智慧和汗水为学生搭建发展自我的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回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2012招新宣传片策划
我现在还不知道,今年武汉校区是否会有大一新生,也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军训,所以我有三种想法。
1、针对2011级,今年即将大二的同学:经过了一年的大一新生活,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大
二有会有不一样的计划和期待,大一对每个人刚刚离开压力大、痛苦又沉重的高考的你来说,是充满了活力的,让人无比憧憬有期待的,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的大一生活真的与你期待的一样吗?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回想你过去的一年,你究竟收获了什么?但是有这样一群人却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在大一的时光里度过了充实美好的一年,他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就是长江大学广播台!他们每天都用充满活力的声音为你送新一天最真挚的祝福,还在后悔没有加入,还在遗憾去年没有入选吗?现在,新的机会开始了,2012年全新的招新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长江大学广播台,期待你的加入!
我觉得,可以先录一些同学在大一生活中的遗憾,比如,我整天只埋头于学习,忽略了多彩的课外生活,认识的朋友不多,觉得和高中没什么两样;我参加了许多社团工作,但是加入发现,虽然我会很忙碌,但是并没有从中学会过什么,但是时间都消耗掉了;我的梦想是进入广播台,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去年不幸落选,非常遗憾,很期待再有一次机会能够实现梦想……接着呢,就是每一位台员的骄傲介绍,我在大一一年中在广播台学到了什么,最后就是期待大家不要错过这一次招新,能够积极踊跃的加入我们。
2、针对2012级新生: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会让人的眼睛非常忙碌的社会,无数的视觉信息
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传递,时间久了,总会让人有些疲惫。对于最初进入大学的你们,是否会注意到在你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你从未见过他们,但是你对他们却不陌生,他们的声音每天都会在你耳边响起,闭上眼睛,放开你思想,仅仅靠声音来触摸一个全新的世界吧,长江大学广播台,一个用声音带你进入大学校园的地方。
3、如果2012级同学刚开学军训的话,也可以特别寿命一下,因为军训的话,大家彼此之
间交流的最多的方式就是通过声音,一起喊口号,一起唱歌,一起留下最难忘的回忆,或许在多年之后,留在他们脑海中的依然是某个人的歌声,他在大家面前讲的笑话、故事,那些响亮的口号声,所以声音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此,而广播台就是一个用声音来给大家创造快乐、感动、留下回忆的地方,如果你拥有自信的嗓音,希望用声音为你的大学生活留下珍贵的记忆,那么长江大学广播台将会是你的不二选择。
第四篇:延吉市法院院训
延吉市人民法院--院训
尚法厚德务实自强
尚法是种理念古今中外法家的中心理念是崇尚法律,以法治国。韩非子云:“书约而弟子辩,法省而民萌讼。是以圣人之书必著论,明主之法必详事。尽思虑,揣得失,智者之所难也。无思无虑,挈前言而责后功,愚者之所易也。明主操愚者之所易,不责智者之所难,故智虑不用而国治也。” 一切以法为标准,不必依赖个人的智能和知识来逐一判断,则中智之人也可以操作,不必像儒家那样待贤而治。法家主张“法不阿贵”,不论贵贱,一切以法为标准,也不必有任何争论。由于人性的趋利避害,用赏罚来操作就有其效果的必然性。法家之所以追求法治,而摈弃人治,是因为法这种结构的简易性和必然性。因此,尚法以治国,则国富兵强就会成为必然。依法治国是国策,法官应该是尚法的楷模。
厚德是种品质“厚德”一语出自《易经》,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张文显院长在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上说,“优秀的法官首先应该是优秀的公民”。延吉法院的法官应该具备厚重的品德的同时还应有高品位的追求、精深的学识。
务实是种作风“务实”源自“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党的是想路线。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由原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加了求真务实,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号召和要求。2004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发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强调指出全党要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务实是求真的实践。几年来延吉市法院务实工作,在物质、队伍、业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三大步,应该继续沉稳地创新发展,扎扎实实厚积底蕴,有声有色,不骄不躁,有条不紊地按照“四大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一个目标”的实现。
自强是种精神“自强”一语出自《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能够孕育向上激情,低谷中见希望,发展中求创新。自强不息有健康向上的文化为支撑,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是改革创新、昂扬向上、奋勇争先、励精图治、大展宏图之源。“创业自强”是“延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不息会让我们的干警在充满爱延吉、爱岗位、爱家庭的激情中快乐地生活、快乐地生活。
第五篇:延吉市第十三中学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
2010年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计划
2010年延吉市第十三中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摆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的首位,将“爱与责任”教育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置于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核心,以“三讲三爱”为主线,继续实践“奉献爱、感受爱、回报爱”的师德建设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教师的岗位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丰富和拓宽德育内容和途径,逐步构建多彩的校园文化,推进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师德建设
1、关于师德建设思路。将师德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的喜爱感,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当中,从师生双向的角度审视师德建设的着力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让家长理解学校、了解教育。要切实明确“奉献爱、感受爱、回报爱”的师德建设工作思路,努力形成教师奉献出爱,学生感受到爱,进而感恩的良性互动机制。
2、关于工作思路落实。进一步强化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在奉献爱上,要围绕教育教学、关爱学生等方面,以“上好每一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工作目标和总载体,开展“三个一”
活动,(读一本书、上一节示范课、联系一个困难生),以爱心结对、家访、谈心等形式,努力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在感受爱上,通过感念师恩征文等活动,将教师付出的爱通过学生的视角展示出来,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教师都有受表扬、被宣传的机会,促进社会各方面感受师德,了解教育、理解教师,提高师德建设成效;在回报爱上,结合“三讲三爱”活动的开展,通过班团会、升旗仪式前介绍我校一名教师、奉献社区日等手段,将爱的回报引申到关注社会、学校、家庭等更深的层次,使师德建设与德育工作形成有机的统一;要结合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坚持座谈、讨论、查摆等工作措施,以各种方式和方法促进师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同时根据实际创新特色活动载体。
3、关于师德建设机制。努力构建“上有引领,下有底线”的师德工作机制。在“上有引领”上,要加强对师德建设的宏观思考、微观操作和监督执行,制定学校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计划,认真分析学校师德现状,存在的重点问题,亟待破解的难题,学校要组织好师德问卷调查,从查找解决实际问题着手,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探索规律,形成师德建设有序推进的局面;在“下有底线”上,要完善学校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教师有尝办班、乱收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行为的治理,加大《延吉市教育局规范义务教育收费八条禁令》的落实力度,扎实开展“双评”工作,着眼师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我校师德建设有序开展。
4、关于师德建设渗透。要将师德建设渗透到教育教学、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要渗透在领导干部、班主任的表率作用上,以领导干部、班主任师德形象塑造为着力点,明确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批好教师,一批好教师教出一批好学生”,树立起广大教师、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上,贯彻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注重德、能建设的协调和统一,挖掘、推广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组织一次德育案列评比活动。
5、关于强化师德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师德教育水平,进一步强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师德教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沟通艺术、礼仪教育,努力清除教师“忌语忌事”,以讲座和交流等形式组织教师开展“提升人文素养”读书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外在形象、内在修养,塑造良好师表形象;要善于挖掘身边师德典型,继续抓好向师德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提高自身师德素养。
二、德育工作
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之中,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人文关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丰富校园文化,努力营造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1、关于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德育论坛。每月论坛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立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发生的突发事件、德育工作中的焦点问题等,以案例式分析、问题式探讨、主题式学习交流、阶段式反思等形式开展论坛,可以是全校教师集中论坛,可以是分组论坛,每次论坛领导要做好指导,做好记录。通过论坛探讨和解决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交流德育工作的具体做法,学习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引导德育工作者不断反思和总结,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加强德育工作者互相合作和交流,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合力,使德育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德育管理者和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和德育管理水平,组织新班主任案例式培训、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全校德育工作会,及时总结和交流德育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对德育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经常对德育各项工作进行随机性调研,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2、关于学科德育渗透。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突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意识,抓好学科德育,引导学校积极研究和实践学科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以班级文化为突破口,推进校园文化向内涵式发展。组织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引导和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加大《守则》、《规范》学习和养成力度,开展“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美好”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习惯养成。进一步深入开展“三讲三爱”活动,规范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毕业典礼等,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宣传日等,加强爱国主义和培育民族精神、文明礼仪、法制安全、民族团结、学会感恩等教育。继续开展“爱我延吉,从我做起”、学习吴秀
艳英雄事迹等主题教育,完成“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大型图片展巡回展,学习加大力度落实每年12月1日—7日的亲情周活动,切实引导学生将“三讲三爱”具体内涵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努力争做一名文明延吉人,争做富有时代自豪感、责任感的新时期青少年。做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等评选、表彰工作。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活跃兴趣小组、校园广播、电视等活动,为学生构建多彩的校内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州级红十字示范校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3、关于德育基地建设。规范和建立学校德育教育基地。结合德育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教育局安排的朝阳川勤劳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延边州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等德育基地,作为学校固定的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德育基地教育成为学生必修课程,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多彩的校外文化生活。扎实开展中小学道德网络教育和市情教育。
4、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监督力度,实行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师分层次培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学生个体咨询,建设网络心理咨询室,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实验和完善《中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手册》,12月份市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师经验交流会”作好准备。
5、关于“三结合”教育。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环境,重视家庭教育、社
会教育。加强家长学校指导,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落实家校恳谈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制度,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宣传工作。要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宣传模式,切实加强师德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要转变宣传一定是各方面都突出的教师的观念,注重挖掘宣传教师某一处、某一方面的闪光点,使群众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认识教师、理解教师;宣传方式的选择要更加注重实际宣传效果,特别要利用与群众接触面大的媒体,广造声势,提高师德宣传覆盖面;宣传侧重点可以放在教师关心学生的一件小事、教育教学上的一次创新、学生回报教师的一个行动上面,让群众感到教育实际,教师亲切。扩大宣传面,注重实际宣传效果,用我们身边的榜样去影响和教育我们的教师和学生。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