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资料大全

时间:2019-05-14 06:4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资料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篇: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案例1-1:

小刚是某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儿童,今年13岁,2004年来该“中心”。小刚的家在云南省一个非常偏僻的农村,家里很穷。他说自己读了2年小学,后来成绩不理想,也就不上了。“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发现,小刚阅读报纸有困难,也不懂拼音,不善表达,很少说话;虽然能与其它孩子和平相处,但比较防备别人;善于算计,很有经济头脑。例如,他每天都会在课外时间外出捡拾废旧瓶子卖了赚钱。小刚在“中心”的表现很好,每天都能获得代表好品行的小红花,这些小红花可以换奖品,但小刚舍不得用它们,总是把它们攒起来。

在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小刚,使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不仅需要为小刚个人提供帮助,帮他学习读书识字,同时还需要与小刚的家庭联系,关注和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与家乡的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当地的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起,从不同角度给予小刚和他的家庭以帮助。这样,才能创造一种有利小刚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但是,光有上述工作也还不够,社会工作者还要仔细评估小刚自己和他的家庭的特殊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小刚进行个别辅导,培养他健康的心智,积极向上的品质;同时帮助小刚的父母了解小刚的想法,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共同想办法解决家庭的困难。上述这些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一套工作方法和技巧;既需要微观细致的个人和家庭服务,也需要宏观的政策倡导,即需要多种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即是描述了这样一套助人的价值、知识和技巧,意在说明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是由一套助人价值、知识和技术体系组成的实务方法引导的专业实践活动,包括了社会工作中的微观实务,也涉及到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实务。

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涵义

所谓“模式”可以看作是人们对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所进行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将这种总结和归纳所做的理论概括。所以,“模式”是对现象所做的概括和总结,是将现象所具有的共同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后的一种抽象,它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引。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不断出现的问题,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要素。

社会工作的系统观点认为,系统是在各要素之间有规则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对各种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区分出帮助他们的有效的介入目标和策略,找出帮助每个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时都包含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步骤。一旦这些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步骤被从每个个别的工作过程中剥离出来,就可以形成一种可以用于解决所有问题和帮助所有服务对象的“共通的”助人的方法和一般过程。这样,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超越了每个单个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强调一种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和方法。

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即是对“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和方法”的提炼和概括,也意味着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社会工作的步骤、过程和方法“是通用的”。故此,我们也将“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所包含的所有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和过程称为“通用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和方法,或者通用社会工作过程实务,简称通用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个人,还是协助家庭、群体、组织或者社区解决问题,其工作的方法和工作的过程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程序、并且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有结构、有步骤、彼此连贯、有逻辑联系的整体,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此阶段必须完成的一系列任务。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通用的”,是因为它吸收了各种助人模式所识别出的各种助人过程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因素,包括助人的条件、资源、方法、技巧和过程等,将这些助人的方法和步骤及过程等因素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一种通用的助人程序。与社会工作的先行者们一样,这个模式认为助人是一个过程,由一系列既定的助人目标和系统化的助人行动所组成。“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代表了对助人过程一般规律的认识,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基本指引。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工作过程显示和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而通用过程模式则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形成系统的助人方法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二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所含盖的服务对象范围很广,这些个人和群体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这些不同群体的相互作用,同时也与他们的社会环境相互影响。这种“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彼此依赖的视角构成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重要概念和实务框架。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有关生态系统理论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在《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架构对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的贡献在于,它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三个系统:

其一,微观系统:这个系统是指个人系统,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子系统。

其二,中观系统:这个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其它社会群体。

其三,宏观系统:这一系统是指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影响个人的四个重要的宏观系统是组织、机构、社区和社会文化。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将系统理论的抽象性与社会工作实务的要求和具体的问题联系起来,强调社会工作的实务目标是使个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环境能够提供满足个人需要的资源或称条件。

依据社会生态系的统理论框架,社会工作将其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1.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2.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3.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4.增加社会资源,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组织的框架,工作者可以用它来分析不断转化的、瞬息万变的生活与特定环境中的人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个理论框架还有助于把 “心理动力”和“行为主义”等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概念联结到一起,把与人有关的各种社会工作实务的概念折衷后整合到一起。例如,在小刚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看到小刚和他的家庭所处的贫困环境,致力于帮助他们发掘资源、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脱离贫困,满足生活需要,从外在环境上营造一个有利小刚成长的环境(行为主义分析);另一方面为小刚提供教育,帮助他学习职业技能,创造和提供发展的机会,通过促进小刚个人的成长来增强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优势视角和个人动机)。这些工作方法和步骤是建立在对小刚个人需要的分析和满足需要的环境资源的分析基础上的(内外影响力分析)。

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把着眼点放在个人社会角色方面的表现、个人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其社会功能上。因此,威胁个人发挥角色功能的外在因素、个人与社会中他人的关系问题就成为社会工作实务关注的核心问题。社会工作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分析服务对象的各种社会关系,帮助服务对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资源,来消除干扰个人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联系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加顺畅。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三

(2)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优势视角寻求识别、利用、建立和强化人们已有的优点和能力。它强调人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

第一,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

第二,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第三,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理想和抱负,因为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的,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期。

第四,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最好地为他们服务。

第五,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3)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的发展都要经过几个普遍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逐步攀升、成长的。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有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

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社会工作对小刚的帮助即要针对他所处的生命阶段,即少年期的需要和需要满足来进行。处在小刚这个阶段的儿童,其需要既有生物性的,也有社会性的,包括要有满足身体发育所必须的食物和营养,以及受教育、发展知性、培养品德,完成社会化任务等需要。因此,流浪儿童救助和保护工作首先要通过提供食物和安全的居所满足包括小刚在内的所有流浪儿童的生存需要,同时要为他们提供教育,为年龄大的孩子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满足成长和发展需要,为他们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做准备。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以流浪儿童所处生命周期的特殊需要为依据的。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四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每一个专业都有其对社会与个人关注的独特视角,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重视人与系统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互动,不同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个人与社会系统的处境,影响着人们完成生命任务的状况。这样,社会工作对改善人与社会系统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涉及的社会资源便构成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个人和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在其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要完成的生命任务。而人们需要依靠社会系统得到物质、情绪与精神资源,获取服务与机会实现愿望与满足需要,来完成生命任务。能够协助人们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系统有下列两类:

A非正式(或自然)的资源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非正式资源系统能够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信息;同时还能提供具体的服务和资源,如帮助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临时性的帮助,如借予钱财等。非正式资源系统还常常帮助个人获取和使用正式的社会资源。

B正式的资源系统

正式资源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群团组织,包括工作单位、各种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这些组织致力于提升人们的福利和权利,通过直接提供资源帮助其成员与各种社会系统打交道。例如,工会组织为会员提供娱乐、社交活动,也为会员的利益与雇主打交道,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农村妇联组织为农村妇女提供各种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她们学习科技知识和新技术,发挥她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这些都是农村妇女发展的资源。

另一种是社会性资源,它们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生活与活动建立起来的、满足人们短期或特别需要的机构,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持系统,包括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与各种社会性资源系统联结起来,获得长期或暂时的帮助。

以上两种资源系统组成了人们完成生命任务与履行社会角色的非正式和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构成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处境。如上所述,在考查一种社会情境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关注的是人们所面对的生命任务,以及能促使人们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与条件,这些资源帮助人们实现价值、愿望并减轻痛苦与压力。这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最重要的要素。只有先认定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情境、分析服务对象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状况,才能决定提供哪些帮助。例如,一个25岁的男青年,患有精神病,刚出院。社会工作者在分析他的社会处境时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从医院回到社区,此时他所面对的生命任务是什么?“精神病患者”这个标签对他有什么影响?他有家吗?有工作吗?家庭和工作单位接受他吗?他是否有来自家庭和其它非正式资源网络的支持?在帮助他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非正式助人者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准备怎样提供和能够提供哪些帮助?社区有哪些正式或社会资源系统能够提供这些所需要的帮助?弄清楚上述问题才能决定提供哪些协助,怎样提供协助。

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

社会工作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不是简单地归结于个人,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通用过程模式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完成生命任务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假设,在居民区设立了一个社区医务室,可是很少有居民来看病。那么,问题是出在居民不愿意使用它呢,还是因为医务室并不适合这个社区居民的需要?如果是因为居民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医务室,那就需要通过居委会来做宣传工作;如果是一些老人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到医务室来,那就要考虑送医上门。其它影响居民对医务室态度的原因可能还有:以前他们在医务室就医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或者是因为医务室设立时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等。可见,通用过程模式首先关注居民与医务室这两个系统的互动过程,然后是致力于加强两个系统的连结。

一般来说,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关系有三种类型: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和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已超出了简单的“人和资源系统”这样的二分法观点,而是关注到互动各系统之间连结的性质以及人与他们的各种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

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通用过程模式对个人与社会问题关系的关注意在指出,个人问题不但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而且与社会公共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社会的公共问题是以个人问题为基础的。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性使得许多个人性问题不可能由个人或家庭解决,不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社会工作不仅要为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服务和资源,而且要研究个人问题对形成社会问题的影响。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社会问题对个人的影响反映和演绎出来是社会工作的责任。例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一些个人在医疗、就业方面发生了困难,特别是当身患重病时,由于治疗费用高,个人无力承担,在就医与个人生活上都有可能发生巨大困难。其中一些人是依靠社会公众捐款解决就医困难。对这些人来说,无钱就医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但是,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全体人民的健康却是个社会问题。为那些低收入的急难症患者募集善款,充其量只能是解决了某个个人的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有需要的人的问题。必须从建立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个人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阐明这些个人就医困难问题与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与社会公众关注此类问题,倡导在社会政策层面上根本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社会情境中三个互相关联的方面:(1)人所面对的生命任务及能保证其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与条件;(2)人与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资源系统内部的互动与系统之间的互动;(3)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五

(三)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不同于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分割为个人、家庭、小组、社区的传统实务方法,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看作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实务过程是一个有弹性的、各阶段有时交叉重叠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

1、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

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社会工作帮助个人和社会系统提升社会功能,解决或预防问题的产生,需要经过一个操作实施的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改变的目的。

(1)助人关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过程。首先,社会工作者为改变系统中的要素之一,只是协助人们改变现状的媒介体,而社会工作者要能有效地协助服务对象改变,就要在与服务对象接触过程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专业助人关系。社会工作的助人关系被看作是达致目标的基石与灵魂。因为,通过助人关系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讨论如何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改变态度和行为,才能在过程中逐渐产生改变的作用,达到助人的目的。

(2)改变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过程不是一种突变,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服务对象逐步形成自我改变意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使服务对象系统在自我觉悟、自我引导和自我行动中教育自己和改变自己。因此改变同时是一个内部的过程。改变必须从系统内部开始,服务对象有了改变的动机,工作者才能与其一道去发现与分析问题,进而学习改变,达到改变的目标。

(3)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改变是一种具有高度的自动性与自发性的行为。如果服务对象不是发自内心主动要求改变,而是被动地接受工作者为其处理困难与解决问题的安排,这种改变就只能是一种表面的改变,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必须启发与促进服务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样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过程。

2、运用综合方法

通用过程模式在理论取向上采取综合的立场,从各种知识和方法中选取最好和最适当的加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经过了实践检验,确实可信。

3、工作过程阶段化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划分为逻辑上前后相连的几个阶段:例如,介入是在有了计划和签订服务协议之后进行的行动。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区分为不同阶段并不意味着助人过程是截然分开的、各自独立的。相反,分解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助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阶段可以交叉和重叠。

4、工作任务阶段化。在通用过程模式中,助人的每一阶段对服务对象都是重要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具体任务,工作者完成每一项任务也都需要专门的技巧。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会影响到完成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

整合的价值观,通用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服务对象的参与;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强调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对服务对象负责;服务对象参与持续的、定期的评估和总结。整合的社会工作价值有助于工作者专业责任的履行。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六

(四)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通用的过程模式假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接触,服务对象参与所有工作阶段。多样的工作场所决定了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同。

例1:在青少年服务中心或居委会的社区工作中,工作者要先评估社区的需要然后才策划工作方案,再接着寻求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即先有评估后有建立关系和接案的工作。

例2:在某些危机情况下,例如发现儿童有可能被虐待时,工作者首先要保护儿童,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的介入。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助人过程还会在某一阶段被简化,例如,在接案后就结案,或者将服务对象转介给另一机构。

2、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各阶段有先后顺序并不等于必须完成一个阶段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在助人过程没有结束前,哪一个阶段都不会真正结束。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入的过程,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改变。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工作时发现新问题,修正原来计划。助人过程不是直线式的,完成一项工作后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再进一步进行跟进。

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通用过程模式是一张地图,为工作者的工作方向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引导;不等于全部真实立体的助人场景;工作者要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工作的方法,调整工作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七

(五)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社会工作的过程就是要运用以上各种要素,并对其进行组合、调适,发挥和调动它们的潜力,增强其社会功能,从而达到发亮人与系统的目标。

1、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平克斯和米纳汉将上述各种要素组合概况为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指出: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知识与资源,与各要素系统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作达到工作目标的改变过程。平克斯和米纳汉将之称为“改变的努力(或变迁努力)”通用过程模式采用系统理论,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系统看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改变的目标和为达到改变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组成的,称为“四个基本系统”:

(1)改变媒介系统

(2)服务对象系统

(3)目标系统

(4)行动系统

社会工作者要根据人与系统在其环境中的互动状况决定他的工作目标,确认工作中所要涉及到的人和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实务工作的参考架构。

2、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1)改变媒介系统

所谓“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改变媒介各级党组织充的任务在于促进个人完成生命任务及系统应对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服务对象与资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计划变迁的目标。

改变媒介系统具体的指涉在很多情况下,担任改变媒介角色的不只是社会工作者,通常由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组成一个“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仅仅是担当主要责任的“主要改变媒介”,这个团队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达到助人改变的目标。在改变媒介系统所做的变迁努力中,社会工作者与系统中的其他专业人士形成一个行动团队共同工作。在这个团队中,社会工作者是担当主要责任的“主要改变媒介”。

例如,少年管教所的教官是越轨少年的主要改变媒介,在教育越轨少年的工作中他要同时与学校的老师、街道派出所的民警、街道干部及居民委员会主任一同工作,促进越轨青少年的转化,并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可以看出,改变媒介系统既是服务对象改变的媒介,又是改变努力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

(2)服务对象系统

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和对象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大多数服务对象在求助以前,通常都有过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的经历,当他们以个人能力无法解问题时,可能首先是求助于自己的自然助人网络,也就是使用非正式的资源系统解决自己的问题与满足需要,如亲戚、朋友、邻里等。走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可能是在他经过一段不成功的尝试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有以下类型:

自己主动求助的 邻居、熟人、朋友介绍的 其他机构转介来的 有关司法机构要求的

一般来说,当服务对象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服务时,即成为“现有服务对象。”当服务对象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社会工作的服务,或者是妨碍他人或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服务对象。”

例如,一位母亲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因为她对教育孩子感到困惑,她的孩子在性格、学习方面有问题。这位求助母亲即是“潜在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与潜在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的意义。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辨别服务对象的类型,弄清楚服务对象是如何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并努力使“潜在服务对象”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的意义,努力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实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专业关系的建立,以及在助人过程中与服务对象的互动都与服务对象的类型有关。

(3)目标系统

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由于服务对象系统需要的满足与问题的解决经常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有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在确认了服务对象系统后,社会工作者的任务通常是要与服务对象系统一起确定目标系统,即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和其社会环境所要被改变与被影响的系统。

例如,一个新建的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恶劣,垃圾成堆,污水遍地。街道干部(变迁努力的改变媒介)、居委会主任与社区居民(服务对象系统)共同商讨解决社区的环境卫生问题。

首先,找出目标系统:房管部门、市政、环境卫生部门及社区居民。然后改变媒介与服务对象一起或代表服务对象与目标体系互动或直接介入。

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改变媒介)要注意目标系统并不一定总是支持改变的,有时也可能会不愿改变。

这就需要运用一些工作策略去对目标系统施以影响,如可以要求人大代表向市政环境卫生部门施加影响,制订有关的环境卫生条例,或者通过新闻媒介报道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是目标系统。一般来说,目标系统大于服务系统,而且具有时效性,随问题的发展而变化。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时还可能是交叉的。

例如上述社区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例子,社区居民就既是服务对象系统也是目标系统,作为目标系统就是要改变居民的卫生习惯与行为。

此外,目标系统之一——环境卫生部门就是与服务对象系统分离的。

当社区居民与政府有关部门接触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不懂如何表达、没有自信心等。这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他们以鼓励并帮助他们准备资料,练习表达方式等。在这些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把居民看作是另一目标系统,工作目标不只是帮助他们解决环境卫生问题,而且目标在于增加他们的自我价值观,增加信心与凝聚力,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生活,这对他们学会应付其他问题会很有帮助。在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出,目标系统是有时效性的。

在母亲为孩子求助的例子中,母亲在因为孩子的问题求助后即成为服务对象系统,孩子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为达到帮助母亲的目的,就要与孩子一起工作,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时孩子就成为母亲(服务对象系统)的目标系统;为了帮助与改变孩子(服务对象系统),工作者要改变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时母亲又成为目标系统。在这个例子中,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就是交叉的。

(4)行动系统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为了实现与服务对象的契约,帮助服务对象达到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要进行各种努力,调动各种资源。他不是孤立地进行这些改变的努力,而是同与服务对象有关的人与系统一起工作,形成一个行动系统。可以说他们是社会工作者的同盟军,是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进行改变努力的系统。

如前述个案中为改善社区环境而采取行动的人大代表、新闻媒介的记者等就都是行动系统,是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影响目标的系统。

在一个问题情境中,改变媒介可以与一个行动系统工作,也可以与几个行动系统工作以完成不同的改变任务,实现不同的目标。

如在改善社区环境卫生的例子中,为寻求改变,社会工作者在工作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的行动系统工作,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比如,一个行动子系统可以作有关研究、收集资料的工作,另一个子系统负责与有关政府部门、新闻单位的联络,在这些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是与行动系统一起工作的。

此外,在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要善于将有助于服务对象改变的人员组成新的行动系统,去影响服务对象。

当存在多个行动系统时,要注意协调各行动系统的工作步调。如在帮助军休人员的工作中,要注意协调街道社区、活动中心、社保机构等行动系统的工作。

同时,要随时研究、评估行动系统是否有效运作。当行动系统不能发挥作用时,应及时诊断其原因,并调整行动系统。

以上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介入蓝图。

社会工作者要懂得: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达到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对象改变的重要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用是达到助人目标的重要工具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八

第一章从整合与通才社会工作实务观出发,介绍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取向和理论基础、应用范围和特点。从系统和生态理论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模式区分了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所涉及的四个基本系统,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强调这些系统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相互影响,以及服务对象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一个整合的工作取向,使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基本的助人知识、技巧和程序。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九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概括了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或步骤。

(一)接案社会工作助人活动都是以“接案”为开端的。接案要掌握的内容: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二)预估预估是在正式展开服务之前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处境进行评价的过程。预估要掌握的内容:预估的目的和任务;预估的基本步骤。

(三)计划计划是为下一步的介人行动服务的,也是介人行动的蓝图。计划要掌握的内容:服务计划的构成;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四)介入介入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系统达到服务计划目标的过程。介入要掌握的内容:介入的分类;选择介人行动的原则。

(五)评估评估是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评估要掌握的内容:评估的目的;评估的方法;评估注意事项。

(六)结案结案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结案要掌握的内容:结案的主要内容;结案的主要任务;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要点十

本章的主要内容

1、接案

(1)接案阶段社工的主要任务: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他人转介、社工主动接触的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性和非自愿性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向社工求助是大多数人的最后选择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第一、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第二、面谈: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

第三、收集资料:个人和环境、客观和主观、正面和负面

第四、初步预估

第五、建立专业关系: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第六、决定工作进程:结案、转介、预估

第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书面、口头

(3)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

•社工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4)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2、预估

•目的: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成因、使问题延续的因素、积极因素,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任务: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个人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变的动力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系统状况

(1)预估的基本步骤

第一、收集资料:

内容:个人资料、环境资料;

方法:询问、咨询、观察、家访、利用已有资料

第二、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和问题

方法:排列次序、发现、识别、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第三、认定问题

内容:问题是什么?问题发生的原因?问题所处的情境和系统?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服务对象系统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

第四、撰写预估报告

(2)预估的主要方法

•社会历史报告方法

•家庭结构图

•社会生态系统图

•社会网络分析

3、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

•目的与目标:长期和短期

•介入策略:直接或间接;微观、中观或宏观

•协同工作的合作者:家庭、朋友、邻居、同辈、团体、社区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资源连接者或直接服务提供者

•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4、介入

•特点:①有计划、有目的;②干预是核心;③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④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分类:①直接介入;②间接介入

•原则:①以人为本;②个别化;③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④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⑤瞄准服务目标;⑥考虑经济效益

(1)直接介入行动及策略

•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进行危机介入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调解行动

•运用影响力

(2)间接介入行动及策略

•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协同和联结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制定计划创新资源

改变环境

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间接

5、评估

•目的和作用

•类型:

①过程评估: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

②结果评估:检视介入的结果、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

③补充:③目标定位评估

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基线测量

•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

•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

•介入影响的测量

6、结案

结案的类型:

①目标实现的结案;

②服务对象不愿继

继续接受服务的结案;

③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④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杨某平时身体很好,一天突然感到胸闷,并伴有心绞痛,经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但须住院进一步检查。杨某由于平时极少到医院看病,对医院的情况很陌生,担心自己的检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对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过意不去,又对丈夫不能为她做点什么的行为感到不满。

问题:

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将从哪些方面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答题要点:

1.通过疏导的方式,减少服务对象对病情的担心,并努力使其勇于面对现实。

2.通过情绪调整,让服务对象认同父母对其担心的正常性,以减少服务对象心中的愧疚感,减轻她的情绪压力。

3.家庭治疗,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到良好的沟通在夫妻相处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促进服务对象与其丈夫关系的和解。

4.与病房护士联系,加强其对医院环境及分管床位医护人员的了解,减轻杨某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陌生感。

案例二:

小路今年15岁,初中毕业考上了职业中专。由于父母离异,法院将其判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很快为小路找了个继母,继母对小路并不好,不让爸爸给小路筹集学费。而小路的生母,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工作,也没钱供小路上学。小路的学费问题严重困扰着小路。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小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1)学业问题:没有学费不能完成学业;

(2)家庭问题: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照顾;

(3)心理问题:心理自卑和缺乏自信心等。

2.主要辅导策略:(1)与小路的爸爸及继母进行沟通,劝其承担起抚养

小路的义务和责任;(2)与小路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为小路开展补习功课等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3)安排一些活动,请小路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增加爸爸、妈妈和小路在一起的时间;(4)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情绪疏导等形式,逐步树立小路的自信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案例三:

李某,男,59岁。在非典时期,他不仅要执行自己居委会书记的工作还需从事就业援助工作。而且还要担当社区的抗击非典工作。由于年纪大,记性差,他很难适应目前的工作,但李某叉很想将所有的工作做好,所以目>前他的思想压力很大。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李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思想压力大,担心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

工作。

2.主要辅导策略:(1)利用社工专业的接纳、倾听的技巧使李某得到心理放松;(2)鼓励李某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讨论压力来源,并对他所面对的压力进行分类鉴定和解析,使李某对自己的压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3)协助

李某正确对待工作问题,对工作进行轻重缓急的分析。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工作观。

案例四:

钟某,女,某公司主要部门负责人。钟某曾作为非典医学观察者被迫居家两周,期间受到邻居的排斥,身心饱受折磨。非典结束后,钟某排斥邻里及社会人际交往,认为人际关系淡漠,助人为乐是无意义的行为。

问题:

1.上述案例中,钟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钟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钟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1)认知问题:认为人际关系淡漠.助人为乐是无意义的行为;

(2)社会关系问题:受到邻居的排斥,排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淡漠;

(3)身心问题:身心饱受折磨。

2.主要辅导策略:(1)对疾病及其带来的身心影响和邻里关系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帮助钟某形成正确认识;(2)进行沟通,利用诱导性的言语打开服务对象因受伤害而封闭的心灵。让服务对象在工怍员面前倾诉出自己在非典时期的痛苦经历,同时在服务对象的倾诉中寻找适当的介入点,帮助服务对象解除痛苦的心理情绪;(3)针对服务对象封闭的一心灵,工作员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在这次痛苦经历中所得到的社会资源;(4)从人们对她的支持和关心出发-通过事实改变服务对象关于人际关系冷漠的错误认知。

案例五:

病人李女士,36岁,被诊断患有肾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捐肾者是李女士的弟弟,弟弟因此也住进了医院。姐弟俩住进医院后,李女士情绪波动很大。医生认为这样的状态对她的手术和康复都不利,要求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

问题:

李女士的困境有哪些?如果你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准备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李女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情绪问题:十分紧张、恐惧、担忧、焦虑、烦躁;(2)生理问题:吃不下,睡不着,患有肾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而且捐肾者是她的弟弟。

2.主要介入策略:

(1)通过疏导的方式,缓减李女士的担心,并努力使其勇敢面对现实;

(2)通过情绪调整,减轻李女士的紧张、恐惧、担忧、焦虑、烦躁,吃不下,睡不着的情绪压力;

(3)与李女士弟弟沟通,通过姐弟情、手足谊,抚慰姐姐焦躁的心情;

(4)与病房护士联系,加强其对分管床位医护人员的介绍,让其了解手术过程、减少不必要的顾虑。

案例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有些病人在得知患了糖尿病后,认为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因此,整天

愁容满面,唉声叹气,陷入痛苦之中;也有病人则对糖尿病抱无所谓的态度,既不治疗,也不控制饮食,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问题:

如果你是一位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者,请运用专业手段和模式,提出介入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的方法和策略。

答题要点:

目的是为了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使患者之间结交朋友、分享经验。

1.提供咨询。知识讲解,疑难解答,经验分享。

2.互相支持。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互相支持的网络,获得解决问题的动力。

3.情感抒发。让他们共同面对困难,达到正面情绪的效果。

4.突破障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协助患者直面问题,克服心理障碍。

5.经验分享。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通过分享可以协助他人解决一些困难。

6、参与社区活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二、方案设计题

案例一:

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工作的城市社区里有许多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他们往往结伴“泡”网吧,针对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沉迷网络的中学生会面临学业、家庭关系、个人升学、身心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中学生的行为,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协助网瘾青少年消除网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其处理家庭关系,使其拥有健康、安全、充实的社区生活环境。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中学生提供戒除网瘾的治疗;

(2)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及社区学校的资源,为这些中学生提供活动场所;

(3)组织这些中学生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区服务,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4)成立志愿者团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课业辅导。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中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二:

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再婚现象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各种原因,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你所服务的社区,就存在一群有再婚想法,但又顾虑重重的老年人,请针对他们的需要,拟订一份社

区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和分析

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会面临世俗偏见的压力、传统观念的限制以及子女反对等方面的问题。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协助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正确认识再婚的意义,消除心中顾虑,追求幸福的晚年生活。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协助其澄清错误的观念,逐渐消除其顾虑;

(2)为老年人及其子女组织一个平行小组活动,协助他们同子女互相了解想法,并澄清彼此的期待;

(3)建立老年交友俱乐部,使老年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朋辈支持网络;

(4)利用社区资源,组织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体会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老年人及其家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三:

现在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单亲母亲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单亲母亲在家庭和事业上都有很大的压力,她们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你所在的社区将针对单亲母亲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活动,请针对单亲母亲的需要,拟订一份社区活动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单亲母亲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包括:心理压力、子女教育问题、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感情问题等。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单亲母亲的需求。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协助单亲母亲提高生活信心和能力,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社区的单亲母亲成立一个小组,了解她们的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

(2)开展亲子活动,改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3)建立交友俱乐部.使她们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增强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4)为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为失业母亲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单亲母亲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案例四:

“东方雅苑”近日新建了一处老年活动室并成立了社区居民康乐俱乐部,棋牌室、网吧、健身房等一应俱全,却鲜有社区居民参与活动,如您是此社区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试结合“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分析这种现状并制订一份服务计划。

答题妻点:

1.社会工作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不是将问题的根源简单地归结于个人,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即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作用。“东方雅苑”新成立了老年活动室,却鲜有居民前来参加,问题是出在社区老年居民不愿使用还是老年活动室并不适合这一社区的需要?如果问题仅是出在居民还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区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活动室,那就需要加强宣传工作使居民获悉。也就是说,首先应关注居民与活动室这两个系统的互动过程,然后致力于加强这两个系统的联结。

2.根据“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理论,可紧扣“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和“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类型来制订计划,例如:

(1)通过宣传单、社区橱窗、社区广播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

(2)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来增进社区居民间的感情,从而让居民在空暇时间愿意多去活动室走走;

(3)也可考虑聘请一些专业老师,通过开办插花班、成立腰鼓队、组织烹饪比赛等来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使社区老年活动室充满生机。

案例五:

社工缘缘近日接到一个案例:小文,女,27岁,幼年时的一场高烧使其双耳失聪,而后其父母离异,小文由母亲照顾至今。前段时间,母亲发现小文出现了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了在印刷厂的工作。

试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此案例,并为社工缘缘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

答题要点: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三个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上述案例中的微观系统即小文的个人系统,包括小文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子系统;中观系统是对小文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小文的母亲、小文的工作伙伴和朋友;而宏观系统即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小文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

2.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工缘缘可考虑将目标焦点设为:

(1)通过促进小文个人的成长,增强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

(2)通过各种方法治愈小文的抑郁症,消除其病理阻碍,鼓励其重回工作岗位;

(3)通过联动各子系统,帮助小文及其家庭发掘各方资源,满足生活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小文家庭朝更明朗方向发展的外部环境。

案例六: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一些个人在医疗、就业方面发生了困难,特别是身患重病时,由于治疗费用高,个人无力承担,在就医与个人生活上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困难。其中一些人依靠社会公众捐款解决就医困难。对这些人来说,无钱就医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但是,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全体人民的健康却是个社会问题。

试从“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这一角度,谈谈就上述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答题要点:

1.通用过程模式对个人与社会问题关系的关注,意在指出:个人问题不但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而且与社会公共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社会的公共问题是以个人问题为基础的。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性使得许多个人问题不可能由个人或家庭解决,不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为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服务和资源,而且要研究个人问题对形成社会问题的影响。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社会问题对个人的影响等反映和演绎出来,是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2.必须从建立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个人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阐明这些个人就医困难问题与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与社会公众关注此类问题,倡导在社会政策层面上根本解决问题。考试大收集整理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在与某居民小区仅一墙之隔的地方,建造了一家家具厂。由于各种原因,厂方没有废气处理设备,各种加工家具产生的有害气体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有毒有害刺鼻难闻的气体随着空气弥漫在整个居民小区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许多居民因此无法在小区内进行晨练、散步等健身活动;废气更直接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许多居民一年四季都不敢开窗通风透气,有些年纪大的居民还出现咳嗽、头痛等反应。所有居住在这个小区的居民都怨声载道。居民多次与厂方交涉,均无功而返。厂方以缺少资金为由,拒绝安装废气处理设备,仍然继续生产,而且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废气排放量有增无减。日积月累,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几百名居民准备结伴冲向家具厂,一场不堪设想的群体事件眼看就要发生。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面对当天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平息**,化解双方矛盾,并且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答题要点:

1.矛盾主要集中在:工厂离居民小区很近而且直接排放废气;废气影响居民正常的健身活动;废气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居民与工厂多次交涉都没有进展;工厂不负责任的态度激怒了居民。

2.主要介入策略:(1)首先要通过疏导情绪、沟通协调等方法,努力劝说居民,平息他们的激愤,消除现场矛盾,并想方设法疏散他们,将群体事件阻止在萌芽状态;(2)及时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报该情况,争取社会的支持,请他们对家具厂的不妥做法予以整改;(3)采取群体访谈、感受分享的策略,将居民代表和厂方代表召集到一起,共同体味在社区中遭遇恶劣环境的感受,运用同理心的方法,让厂方明白他们这种做法的错误所在。

案例二:

某医院有患者范某,49岁,离异。该患者消化系统有轻微的不适症状,各项检查的结果都是一些轻微的症状,但是病人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差,从诸多表象看,范某抑郁现象严重。患者一直认为自己的病没有被检查出来,终日忧虑。从外表上看,服务对象经常独自发呆,精神状态差,没有食欲,浑身无力,睡眠质量很差,每天正常的睡眠不足6个小时……表现出严重的忧郁症,并夹杂着疑病症的症状。医院请专业社工为其提供服务。

问题:

1.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2.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哪些服务?

答题要点:

1.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由于机构宗旨、服务场所和对象需要的不同,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可能是预防性的、发展性的、或补救性的。

2.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可以提供如下服务:(1)通过深入访谈和服务对象一起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确定正确的辅导方法;(2)测量服务对象的心理抑郁程度和孤寂程度;(3)改变服务对象的行为,解决睡眠的障碍,做一些减压的辅导和治疗,让服务对象学会自我减压放松,并做相应的记录;(4)分析服务对象的错误认知,让服务对象领悟到自己思维认知上的偏差,自觉摆脱焦虑不安的情绪;(5)策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分散服务对象对于孤寂和经济压力的注意力;(6)给予服务对象正面鼓励,让她发现自己的转变,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

案例三:

小夏个性活泼好动、倔强固执、爱面子,对体育有很强烈的兴趣。他上课喜欢做其他事,自认为是班上的大哥大,不容老师在别人面前纠正其行为。他曾经在课堂上帮同学抄写作业,被老师发现后顶撞老师。有一次,还基于江湖义气,他替好友打抱不平而殴打老师。

问题:

1.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针对小夏的情况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包括:(1)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2)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教育的合力;(3)协助学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4)协助学生获得适应变化的能力,使他们保持终身学习;(5)协助学生人格发展和整合,完成社会化任务。

2.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与有关老师联系,改变他们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并时时给服务对象以鼓励,以劝导代替指责;(2)与家庭沟通,通过电话或家访,了解家庭情况,并请家长与学校配合,多关心服务对象;(3)实施个别辅导,接纳服务对象情绪,给予关怀和鼓励,促使服务对象反省自己过去的错误;(4)利用服务对象的号召力,让其适当担任班干部或学校职务;(5)利用增强、削弱、类化、辨别等学习原则,引导其逐步养成良好行为;(6)运用小团体辅导,开展相关的团队小组活动,增强服务对象的归属感。

案例四:

赵某,男,40岁,小学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就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吃亏受委屈。结婚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明归赵某抚养。赵某没有固定的工作,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明的哭叫声跑了过来,发现小明被父亲打得浑身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小明才被送往医院。赵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问题:

1.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什么?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对赵某可以采取哪些辅导措施?

答题要点:

1.家庭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协助家庭发掘自身及社会资源,增进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解决家庭困难。每一个家庭都有和睦、轻松、愉快生活的期望,每一个家庭也蕴藏着不可低估的能量与资源。社会工作者应充分相信家庭自身的能力,相信家庭在调整自身系统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时对家庭给予社会性支持,这是家庭社会工作所遵循的工作价值观。

2.针对服务对象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辅导策略:(1)通过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正确评估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2)深入访谈,和服务对象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3)建议服务对象参加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学习合理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4)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察看服务对象是否符合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条件政策,如符合,协助其申请,以实施家庭救助;(5)建议服务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

案例五:

某居民小区位于本市郊区外环线边缘,小区内有住户1840户,长住居民5300多人,基本上都是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支边支农回城的人员、动迁人员和外地入住人员组成。小区人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无业和生活困难的居民多;二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三是外来人员多。小区接上级综合治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小区各楼道内安装电子防盗门。然而有的居民认为,外来人员多的楼道,安装防盗门的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有的居民觉得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来安装;还有人顾虑,防盗门质量不一定有保障,等等。面对不少居民都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情况,如何将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社区干部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上述案例属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个范畴?

2.试分析部分居民拒绝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3.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方法,帮助社区干部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答题要点:

1.本案例属干社区治安工作。

2.深层原因:(1)社区内生活困难人员多,难以支付安装费用;(2)社区居民结构复杂,难以统一思想;(3)对防盗门的产品功能及质量不信任等。

3.介入方法和策略:(1)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听取各居民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以召集小区内的党员、意见较多人员和部分骨干开座谈会;(2)运用社区居民领袖教育的方法。召开楼组长、楼代表会议,传达工作精神,统一他们的思想;(3)采取行动策略:对于防盗门质量问题,可以与生产安装企业进行沟通,在小区内现场展示和演示几种防盗门的样品;(4)加大宣传力度,对社区冷漠居民和反对居民进行个案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安抚和调适。

案例六:

某个寒冬凌晨,某居民小区的一幢老式砖木结构居民住宅由于户外电气故障而遭受了火灾。大火烧毁了3户居民的全部家当,还殃及了另外19户居民,使他们的家庭财产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当时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火灾使受灾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怎样才能让这些居民安心过年呢,社区干部急在心头。

问题:

1.试分析上述案例中受灾居民面临的困难有哪些方面。

2.为了帮助这些居民平稳过好年,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策略?

答题要点:

1.面临的困难:(1)如何在家财尽毁的情况下,有安身之地,对抗严寒;(2)怎样在最短时间内,置办起生活必需品;(3)怎样从悲伤中重新走出来,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年;(4)如何重建家园,等等。

2.采取的策略可以有:(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不同问题和需求;(2)运用个案或小组社会工作,帮助受灾居民走出阴影,树立乐观心态;(3)动员社区居民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4)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发现、挖掘、调动、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帮助居民们重修房屋。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何军,男,87岁,生有三个子女,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退休在家。大儿子和女儿都住得较远,平时主要由住得较近的小儿子照料。半个月前,小儿子被查出患有癌症,需要开刀住院,无力再照料父亲,经与家人商量后,他们决定送父亲去养老院。何军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自己把三个孩子抚养大,自己却要进养老院。进养老院后,何军情绪低落,拒绝吃饭。儿子们无奈之下请社工帮忙。

问题:

1.何军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针对何军的主要困境,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是什么?

答题要点:

1.何军面临的主要困境是:(1)无法得到家人的照料,心里失落;(2)对环境改变的害怕。

2.针对何军的主要困境,介入的策略是:(1)与何军交流,帮助何军一起回忆年轻时的快乐事情,激发老人的情绪;(2)进一步与老人沟通,回忆

子女们关心自己的往事,拾回老人的失落心理;(3)与老人的子女们交流,在老人入院初期,尽量多到养老院探望老人,消除老人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4)与院方取得联系,护理人员多与老人聊天,协助老人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心理恐惧。

案例二:

小刘,今年上初二,属于高智商低成就。他的学业性向测验的分数很高,但学业成绩较差,经常排班级倒数几名。任课老师经常罚他,由于他成绩差,久而久之,老师对他失去信心。小刘的父亲高中毕业,望子成龙心切,很关心儿子的成绩,对儿子的管教也很严格。但他经常用话语讽刺小刘,有时还拳打脚踢,父子关系恶劣。小刘的母亲在医院上班,对儿子生活起居照顾得

很周到,但不知要怎样管教和辅导他,对他的成绩也没有小刘的父亲那么高的要求。学校社工得知小刘的情况后,打算为其提供辅导服务。

问题:

1.什么是学校社会工作?

2.请简要分析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

答题要点:

1.学校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

2.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在个人方面,服务对象情绪不稳,自主性不强,易受外界干扰;有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不够,有欲振乏力之感;学习态度不良,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可能都有问题。(2)在学校方面,老师的处罚使服务对象屡屡受挫,学习情绪低落。(3)在家庭方面,父母管教不力。父亲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且教育方法不当;母亲很关心服务对象,’但对服务对象的成绩不是很关心。所以,父母的管教不太一致,没有给服务对象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

案例三:

赵某性格豪爽,在某中职就读,家庭经济相对稳定富裕。父母忙于生意,对孩子学习、思想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很少过问。赵某刚进学校时还是班干部,但由于与年级里几个出名的成长困难生交往甚密,最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好几门功课都亮了“红灯”。班主任联系学校社工,打算让社工为其提供辅导。

问题:

1.请简要分析服务对象面临哪些需要。

2.针对赵某的情况,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服务对象面临的需要有:(1)亲情的需要。赵某由于父母忙于赚钱、做生意,无暇顾及他的教育,也很少过问他的情况,因而习惯了我行我素。他一定渴望父母的关心和爱抚;(2)表现的需要。由于赵某自身条件不错,且有较好的人缘和家境,因而他有经济上的优越感和攀比心理;(3)归属的需要。赵某正处于青春期,和一些同学在一起会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需要集体的关心。

2.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转变父母的教育方式。通过给赵某的家长写信、面谈、电话沟通等方式,要求其父母多与儿子进行交流,加强情感沟通,为赵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陌生感;(2)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赵某在集体中找回自信,积极学习。组织部分班干部和各方面表现较优秀的学生与赵某及其他成长困难学生结成对,让他们相互帮助,感受集体的温暖;(3)激励个体自强。通过激励的方法,发挥服务对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案例四:

服务对象小周随父母到外地读书。她在家乡读书时成绩良好,也很活泼可爱。但到了新环境中成为插班生后,她因家境贫寒而屡屡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一些同学经常欺负她。小周越来越不喜欢上学,每次去学校都提心吊胆,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被老师批评。因此。她开始经常逃学。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一下小周常见的逃学原因和特点?

2.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小周面临的问题?

答题要点:

1.造成小周逃学的主要因素包括:(1)学生自身的因素。小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无法迅速调适,心理不够成熟,抗挫折能力较低;(2)学校的因素。班里的同学不够友善,给小周造成压力。老师不了解情况,对小周批评有余关心不足,导致小周厌学逃学;(3)家庭的因素。小周家境贫寒;父母对小周缺乏照顾和关爱,且对小周在校情况不是很了解。

2.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利用个案辅导,与小周建立接纳、尊重、关

怀、温暖的工作关系,探究其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帮助小周澄清角色、认知问题行为的后果。给她以情感支持;(2)建立团体,形成正向影响,开展兴趣小组、交流小组等互助成长小组,帮助小周获得成就,感受温暖,提高自信;(3)关注家庭,凝聚力量。通过家访,了解小周的家庭状况,促使家长改善家庭环境,帮助家长识别并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

案例五:

小亚,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家庭成员有父母亲、一个姐姐。姐姐读高二,寄宿在学校。小亚的父亲是私营企业家,母亲是全职太太,姐姐从小在农村长大,由奶奶照顾,很懂事,学习成绩好。生小亚时,家里经济条件好了,母亲在家做了专职主妇。因为这样,父母亲对小亚的要求更高了,从小时候起每天为其排满了学习课程,小亚的自由活动时间很少,买文具、衣服鞋子等都有妈妈或姐姐全程监督。小亚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难受,在和同学逛街时买了东西她都不敢对家里人说,害怕挨批评。马上要升学考试了,小亚很害怕,不敢回家。在家长看来,小亚经常说谎,学习不主动。

问题:

1.小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哪些?

2.针对小亚的困境,谈谈你的介入策略中可能运用到的相关理论。

答题要点:

1.小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家庭环境太压抑、升学压力太大、不敢和家里人说心里话。

2.针对小亚的困境,可运用的相关理论是:(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小亚的行为放到她的家庭环境和社会中去考察、分析,理解小亚的处境;(2)结构家庭治疗法:分析小亚的家庭结构和特点,以改变小亚与家人的交往模式;(3)行为修正模式:鼓励小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到父母的认可。

案例六:

2005年,王某与丈夫离婚,闹上法庭,夫妻俩谁也不愿放弃儿子的抚养权,最后法院将儿子唐峰判给王某。离婚后.王某与前夫争着错爱儿子,经常发生两人同时在校门口争着接唐峰的情形。唐峰跟母亲回家了,父亲很失落,他只能回家给父亲打电话弥补,但电话打多了,母亲又不高兴。他的一个生日要隆重过两次。每次放学回家父母的车经常同时来接,与同伴玩的机会也没有,经常是坐母亲的车,父亲的车跟在后面。唐峰小小年龄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父爱和母爱,他开始从心里厌恶亲情,厌恶关心,开始报复:拼命花父母的钱,并逃离到外地,被父母追回后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沉默不语.一个人发呆。

问题:

1.案例中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作为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家庭关系问题:父母的过分溺爱;(2)社会关系问题:没有与同伴玩的机会;(3)情绪问题:沉默不语,一个人发呆。

2.主要的介入策略:(1)与唐峰建立信任关系,将对父母的意见和想法表达出来,舒缓其心理压力;(2)与唐峰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唐峰的困境和想法;(3)协助唐峰父母一起制定合适的探望制度,学习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4)鼓励唐峰参加学校的活动,与同辈群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子中,男,3岁时父母离异,此后随父亲生活,父亲再婚后又育有一个儿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在小学时,子中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由于长期缺少母爱和家庭管束,到了初中他便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无所事事的他平日里就天天逛网吧,痴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彻夜不归,总和他的那群“哥们儿”混在一起。就这样,他初二就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最终连最起码的劳动手册也无法办理。

问题:

请用“人本治疗法”分析子种的问题,并说明治疗目标和方案。

答题要点:

1.主要问题: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1)家庭问题:由于父亲再婚,服务对象有一同父异母的弟弟,父亲将更多的关爱倾注在弟弟身上,对服务对象的思想和生活关心不够;

(2)心理问题:性格比较内向、自卑、缺乏主动性,对将来的生活没有目标;

(3)就业问题: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和其他因素,导致服务对象初二时辍学,无法办理劳动手册,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2.人本治疗法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善良的、理智的、可信赖的。这种方法重点强调的是服务对象的自我实现,要求社工有真诚的态度,尊重服务对象表达任何意见与情绪的权利,同情和理解服务对象。针对上述案例,治疗目标可定为:

(1)引导服务对象脱离不良群体,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2)协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3.治疗方案:

(1)与服务对象初步接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针对服务对象既自卑又想积极向上的矛盾心理,采取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安排服务对象参与团体活动,通过谈话及团体活动来增强他的自信心;

(3)协助服务对象咨询办理劳动手册的相关政策。帮助他报名参加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

(4)在服务对象的思想状态有转变后,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加强服务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5)回顾整个个案服务过程,对服务对象进行赞扬和肯定,制订未来的服务计划。

案例二:

岳某(女),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国外。近来岳某心事重重,经常晚上失眠,唉声叹气,原因是岳某与儿媳之间产生了矛盾,矛盾的焦点是房子问题。儿媳嫁来的时候,岳某家只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刚开始两个人还能相处,但时间一长,两人总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口角。后来,老两口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自己住,矛盾暂时得以解决。近年来,房子涨价,老两口下决心用养老的钱又买了一套房子,房产证上只写了老两口的名字。结果,儿子和儿媳对老两口做法都产生了不满.认为现在两套房子的产权证上都没有他们的名字,两位老人显然是想把房子留给女儿。儿媳甚至对岳某说,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老两口将来的养老问题她一概不负责。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岳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岳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岳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社会关系问题:岳某与儿媳之间存在矛盾。(2)情绪问题:因与儿媳产生矛盾而造成的情绪问题。

2.主要辅导策略:(1)与岳某进行沟通,缓解其情绪问题。(2)协调岳某与其儿媳之间的关系。协助双方了解彼此的真正想法,消解误会。针对房屋产权问题,让岳某尽可能原谅儿媳以前因小事而产生的矛盾。对房屋产权的遗留问题,请岳某作一说明,强调如果儿子和儿媳能够精心照顾老人,那么他们在房屋的继承上就有优先权。让岳某与儿媳进行沟通,说明房屋产权证上没有儿子和儿媳的名字,并不是说要把房子留给女儿,这只是老人希望儿子和儿媳能够更好地照料自己的一种方式。(3)与岳某的儿子和儿媳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地老人对房屋产权具有决定权,而照料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

案例三:

张某和李某(女)是一对恩爱夫妻。李某由于要照看孩子,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做家庭主妇。张某在一家外企工作,经济收入相当可观,每个月发了工资都主动把工资交给妻子。由于长时间没有参加工作,李某渐渐对一些社交活动产生了不适应。张某有时当着很多人的面,指责李某的一些不当行为。刚开始,这种指责还是偶然的,后来这种指责变成了家常便饭。李某感到特别委屈,认为自己辞掉工作全是为了家庭,老公对自己一点都不理解。

因此,家庭矛盾越来越多。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李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某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李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情绪问题:心里委屈;(2)社会关系问题:与丈夫的关系问题以及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问题。

2.主要辅导策略:(1)与张某进行单独沟通,使其能与李某进行一段时间的角色互换,让他体会到李某的辛苦,从而进一步改善夫妻关系;(2)组织一些简单的社会交往活动,邀请李某参加,并在活动结束后对李某的一些表现给予表扬,增强其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的信心;(3)如果李某有意愿,可协助李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案例四:

今年,周某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小宝宝的到来,为家庭增添了许多快乐。但是,周某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每天都要上班,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于是请婆婆来照料孙子。但是,婆婆和周某在照料孩子的方法上产生了分歧,婆婆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来带孙子,而周某却觉得婆婆的方法不科学。时间一长,二者的矛盾逐渐加深。

问题:

1.家庭社会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可以采取哪些辅导措施?

答题要点:

1.家庭社会工作应以巩固家庭为首要任务,以家庭为本是家庭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原则。

2.主要辅导策略:(1)与周某进行沟通,对她进行心理疏导,让她理解婆婆的心情,向她说明婆婆有照顾婴儿的经验,有的时候经验比理论更重要;(2)与周某的婆婆进行沟通,让其明白自己的一些经验未必都是正确的,一切应以照顾孩子为首要任务,不存在谁比谁懂得更多的问题;(3)让周某准备一些现代育儿书籍,请婆婆一同学习;(4)让婆婆和儿媳互相体谅对方,达到家庭和谐。

案例五:

小海,男,19岁,美籍华人,由于父亲突然因交通事故去世,他随母亲回沪定居并就读于一所民办高等专科学校。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对小海造成了很大影响,加之尚未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也没有固定的朋友圈,使小海将自己藏进了一个阴暗的世界,终日郁郁寡欢,极少言语,就连原先最为亲密的母亲对其嘘寒问暖时,他也变得不爱搭理,精神面貌非常消极,并开始不去学校上课。对此,小海的母亲异常担忧,无奈之下求助了社会工作者。

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小海面临的困境有哪些?社工应如何介入帮助其摆脱困境?

答题要点:

1.小海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如何从失去父亲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2)如何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并融入新环境;

(3)如何改善其心理状态,恢复其与母亲的良好关系。

2.主要介入策略:

(1)对小海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走出内心的黑暗世界;

(2)多与小海母亲沟通。要求其配合社工以如强小海与家庭成员的沟通,重建小海对家庭的归属感;

(3)获取学校资源,鼓励小海参加学校的一到两个社团活动并找到兴趣爱好,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六:

阿虹,女,1989年4月出生。阿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并又各自再组建了家庭,从此对阿虹不闻不问,阿虹一直与年迈的外公外婆相依为命,基本上依靠两老的退休金生活。阿虹患有先天性哮喘病,由于长期用药导致了病理性肥胖,她对自己的外形十分自卑,初中毕业后便一直把自己封闭在家中,几乎从不出门,也很少与外界交流,曾经还有过自杀行为。

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阿虹的主观问题有哪些?客观问题有哪些?应如何开展服务计划?

答题要点:

1.主观方面问题:

(1)服务对象过于自卑,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几乎从不出门与人交流,有严重的自闭倾向。

2.客观方面问题:

(1)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状况较差。可能无法支持她继续学习;

(2)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不好,导致心理有一定障碍;

(3)服务对象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一技之长,难以自食其力。

3。服务计划:

(1)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她目前面临的困境,确认问题并建立专业关系;

(2)帮助服务对象克服自卑心理,重建信心,走出自闭的樊笼;

(3)寻求合适的社会资源,让服务对象恢复学习能力以习得一技之长;

(4)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使其回归社会。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张老太太今年64岁,老伴死得早,儿女也各自成家,所以只有她一人住在一室一厅的老房子里,晚辈们工作繁忙难得来看一回老太太。老太太个性开朗,却也固执,平时在家很喜欢用看电视来打发时间,对于电视中许多老年保健产品广告,她都深信不疑,所以每每有新产品出现,她都会第一时间地去购买,家中已放满了各种保健药品和仪器,钱自然也是花了不计其数。

对儿女的反对,她总以广告中的介绍拒绝。她的子女们实在没有办法,求助于社会工作者。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张老太太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张老太太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答题要点:

1.张老太太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如何避免大肆购买广告宣传的保健品;(2)如何与儿女有效沟通;(3)如何更好、更有意义地安排和度过晚年时光;(4)如何正确科学地对身体进行保健。

2.主要介入策略:(1)与张老太太面谈。向其阐述虚假广告的危害,社工还可以根据张老太太的需求,为她提供科学有效的身体保健信息;(2)与张老太太的儿女沟通,让他们切勿激进地劝导老人改变想法,而要循序渐进,并且多关心老人,经常看望老人;(3)利用社区资源,如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照顾机构,为老太太安排更多的活动,丰富她的晚年生活。

案例二:

小晖,15岁,初三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长期以来,小晖一直与爸爸相依为命。但是,爸爸身体不好,已经请病假在家休息多年,工资很低,仅能维持家庭温饱。更不幸的是,小晖爸爸在医院检查时被诊断出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这对小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晖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晖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小晖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家庭生活问题:爸爸得了胃癌,治病期间没人照料;(2)经济问题:爸爸收入低,仅能维持家庭温饱生活;(3)学业问题:学业也会受到影响;(4)情绪问题:家庭的不幸造成的心理压力。

2.主要辅导策略:(1)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晖一家进行救助;(2)联系小晖就读的学校,帮助减免小晖的学杂费用;(3)对小晖进行心理支持,增强小晖对生活的信心;(4)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晖家庭的支持。

案例三:

刘某,18岁.因幼时患病留下后遗症而身体残疾,由于自己没什么技能,在父母离婚后,只能以乞讨为生。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刘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刘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刘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是:(1)贫困问题:以乞讨为生;(2)就业问题:没有什么技能。

2.主要辅导策略:(1)联系相关机构帮助刘某申请最低生活保障;(2)

帮助刘某参加相关的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提升刘某的职业技能,并帮助其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3)劝其回归原生家庭,并帮助其联系父母,寻求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案例四:

小惠,12岁,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小慧成了一个孤儿。小惠只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奶奶的经济条件也不好,再加上年纪已经很大,小惠的生活、学习都成了问题。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惠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惠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题要点:

1.小惠主要面临的困境有:(1)生活问题:奶奶经济条件不好一年纪已大,无人照料;(2)教育问题:无人对小惠进行合适的教育;(3)学业问题:无法继续完成学业。

2.主要辅导策略:(1)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惠一家进行救助;(2)联系小惠就读的学校,帮助小惠进行学杂费用的减免;(3)对小惠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小惠对生活的信心;(4)争取社会其他机构团体对小惠家庭的支持;(5)联系志愿者或者社会服务机构对小惠的奶奶进行照顾。

案例五:

小龙今年念初三,脾气暴躁,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下游,小龙的父母在他三岁时就已离婚,小龙跟着父亲生活。几年后,父亲再娶,继母与小龙的关系一直不好;小龙的父亲经营一家小饭店,整天只顾着生意,对小龙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很少。初三的小龙面临升学的选择,父亲一心要小龙上高中;而小龙则觉得自己成绩不佳,想毕业后去职校学习,为此,小龙和家里发生过多次矛盾。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跟进这个个案。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龙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龙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龙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如何决定初三毕业后的升学选择;(2)如何与父亲达成有效的沟通;(3)如何提升学习成绩;(4)如何改善与继母的关系。

2.主要介入策略:(1)为小龙进行情绪辅导,帮助他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暴躁冲动地处理事情;(2)协助小龙进行学业规划,正确地了解自己,作出适合自己的升学选择;(3)与小龙的父亲沟通,让他多关心、了解孩子的想法;(4)与小龙的继母沟通,让她了解小龙,能够主动与小龙交流,逐渐改善彼此的看法和关系。

案例六:

小文今年20岁,半年前被查出患有心脏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原本乐观开朗的小文,现在变得消极悲观,常常和父母发脾气。在医院的时候,她不配合医生的治疗,她觉得自己那么年轻就有心脏病,就算现在治好了,以后还是一个废人,而且原本就不宽裕的家还要为自己花那么多钱。作为医院社工,请你为小文提供一个服务方案。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文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文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文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消极悲观的情绪;(2)不配合医生进行治疗;(3)家庭医疗负担。

2.主要介入策略:(1)为小文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小文改善悲观的情绪,增加其对生活的信心;(2)为小文提供必要的心脏病知识,协助小文了解病情并配合医生的治疗;(3)联系小文的父母,获得家庭对小文的支持;

(4)争取社会的支持,为小文减轻医疗负担。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小李,一年前发生一场车祸,被截去了一条腿。他至今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截肢后失去了原来的工作,后虽有几次求职但都被拒绝。从此小李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因家庭经济拮据,他经常和家人发生争吵,有时还大打出手。目前妻子和他提出离婚,2岁的孩子被妻子带回娘家。妻子走后,小李常常借酒浇愁,父母劝说也无济于事。作为社会工作者,请你为李先生一家提供服务。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李先生一家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先生一家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李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方面: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1)如何改善李先生接受自己被截肢的事实;

(2)如何改善李先生目前的家庭经济困难;

(3)如何改善李先生和家人的关系;

(4)如何改善李先生目前酗酒的状况。

2.社工的介入策略:

(1)社工对李先生的情绪进行疏导,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李先生接受截肢的事实,改善其和妻子的关系,改变酗酒的现状;

(2)社工帮助李先生建立自信,为李先生提供一些就业方面的指导,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3)社工帮助李先生联系相关职能部门,为李先生就业寻求相关部门的协助;

(4)社工帮助家人了解李先生目前的状况,让李先生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和他一起走出困境。

案例二:

有位母亲因丈夫早逝,十年来含辛茹苦地把兄妹两人拉扯成人,可是没有想到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兄妹两人因迷恋网吧,在其他人诱使下,设计圈套引诱网友见面,抢劫其钱财。后来事情败露,兄妹两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哥哥被判刑2年,缓刑2年;妹妹因情节较轻而被实施社区矫正服务。如果你是一名社工,请着手负责对这对兄妹的服务。

问题:

1.你将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这对兄妹?

2.你怎样进行社会工作介入?

答题要点:

1.对待这对兄妹的态度应遵循社会工作基本原则:(1)接纳;(2)尊重;(3)非评判;(4)个别化;(5)保密;(6)自决。

2.介入:

(1)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①帮助这对兄妹进行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②改善其认知与行为,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③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使其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处理压力的能力。

(2)修正环境和拓展资源:①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协助母亲与兄妹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②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机构为他们提供社会资源。

案例三:

年初,有3位同学给好朋友王某过18岁生日。从未沾过酒的他们,醉后犯了拦路抢劫罪。他们的青春本来将有几年在大墙内度过,但一项新制度使之得以改变,那就是某市青少年事务署与检察院共同建立的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检察机制,名为“诉前考察”。这意味着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进行非监禁化处置。罪错青少年由社工进行3个月的诉前考察,表现良好者将免于起诉,反之则进入诉讼程序。

问题:

1.什么是矫正社会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什么?

2.作为社工的你决定采用哪些社会工作方法进行服务?请简要说明。

答题要点:

1.矫正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从而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2.对于这4位青少年,在“诉前考察”阶段,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社会工作方法来进行服务。

(1)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了解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分析其犯罪的原因,协助其在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矫正与重建。

(2)小组社会工作的服务:运用小组工作的模式,可以组织四名服务对象通过小组分享与讨论来认识自己的错误并重建人生规划;也可组织“社区服务令”,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方式来体验人生。

案例四:

张某,男,现年29岁,未婚,初中文化程度。他头脑简单、性情憨厚,江湖义气浓厚。他毕业后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凭着哥们儿义气,协助朋友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今年年初,张某执刑期满回到家乡,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他自然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张某陷入既想融入社会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会排斥的困境。

问题:

1.请对张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答题要点:

1.张某的问题大致如下:

(1)生活方面:无工作、无收入,仅靠母亲的退休金过活,生活拮据;

(2)心理方面:性情憨厚、重义气,目前有自卑心理,自尊感较弱;

(3)社会融入方面:从监狱获释后,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尚存在障碍。

2.对于服务对象张某,可以采取如下辅导策略:

(1)澄清张某的非理性思想,去除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反省过去的错误。

(2)提升张某的自尊与自信,帮助他正确面对人生未来的规划。

(3)与张某的母亲联系,请家长协助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并多给予张某关心与支持。

(4)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参与度,让他多参加社区活动与社会活动,以增强社会归属感。

(5)鼓励张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人职业水平。

(6)视情况拜访相关人士,以减低或消除他们对张某的歧视。

案例五:

老张,退休前是某部队高级军官,妻子多年前因病去世了。退休至今的两个月里,老张一直呆在家里,觉得无事可做,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起初,子女们认为父亲是回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感到不适应才会变得郁郁寡欢。于是他们找各种借口带老张出去活动,但每次都被老张以各种理由拒绝。子女们很不理解,原本开朗的父亲怎么退休之后变了个人似的,他们想尽办法鼓励父亲参加活动,但几乎都是无功而返。只有在给孙子孙女们讲自己光荣的军旅生活时老张才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但他们一走,老张又回复到了从前。在朋友的推荐下,老张的子女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老张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老张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老张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如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2)如何处理与子女的关系。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老张的子女沟通。让子女多关注老张精神方面的需求;

(2)对老张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老张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及改变的愿望;

(3)针对老张的优势,鼓励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4)争取社区的支持,为老张提供必要的发挥场所。

案例六:

小王,12岁,父母在他5岁时离婚,小王一直随母亲生活,很少与父亲见面。但是,由于其母工作繁忙。经常将小王寄放在外婆家,小王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也很少,倒是和外婆的感情很要好。近来,不知什么原因,外婆发现外孙回到家时衣服上总是沾满泥泞.就怀疑小王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她询问外孙,但外孙死不承认并开始哭闹喊冤,外婆心疼外孙就没有再追问。没想到,小王母亲在班主任老师那里了解情况后气急败坏地把小王找来,还没听其解释就开始训斥。她认为一定是小王和其他孩子打架才搞得满身是伤的。打骂之下,小王非但没有哭闹喊冤还很理直气壮,这使得小王母亲更加变本加厉,直到外婆见状过来阻止。当天晚上,心里委屈的小王悄悄地给父亲打电话,但还没说上几句就被母亲发现。母亲让小王挂断电话,并警告前夫不要再来骚扰他们母子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天,小王都和母亲保持冷战状态,这使得作为旁观者的外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邻居的推荐下,小王的外婆前来寻求家庭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王家庭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王家庭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王家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如何处理小王和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2)如何让小王的父亲发挥父亲的功能;

(3)如何使小王外婆作为亲子间危机的调停者参与其中。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小王的外婆沟通,了解家庭基本情况,为接下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准备;

(2)与小王谈心,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并将其及时告知小王的母亲;

(3)与小王的母亲沟通,让她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和优势。并学习必要的亲子沟通技巧;

(4)联系小王的父亲,鼓励其履行父亲的职责;

(5)召集小王家庭开会,利用家庭成员同在的时候开展家庭治疗

一、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陈某,男,36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就表现出暴躁情绪,生怕自己吃亏受委屈。28岁时陈某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误解为是对他的侮辱,进而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因无法忍受,只得离婚。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发现孩子已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小文才被送往医院。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问题:

1.作为社会工作者,请你对陈某的问题进行分析。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2.作为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该如何干预,请列出干预要点。

答题要点:

1.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1)个人方面:性格压抑、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且自尊心较低;(2)家庭方面:对待妻子行为粗暴,并进而导致夫妻离异;在教养孩子方面缺乏能力与技巧,只会使用打的方式来进行教育;(3)生活方面:无固定工作,且收入较低,在承担抚养家庭义务时显得力不从心。

2.对于服务对象陈某可以采取如下的辅导策略:

(1)通过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正确评估服务对象的心理状况;

(2)深入访谈,和服务对象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

(3)处理服务对象对于前一段婚姻的情绪反应,适应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的生活;

(4)建议服务对象参加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学习合理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5)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察看服务对象是否符合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条件,如符合,协助其申请,以实施家庭救助;

(6)协调服务对象与儿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7)建议服务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

案例二:

张先生,45岁,两年前因意外事故致使右腿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行动。张先生失去了工作能力,全家仅依靠他的妻子养家。近一年,妻子常常埋怨张先生无能,而她又不得不每天辛苦工作赚钱。他最关心的儿子小张,现就读高中二年级,成绩一般,个性好强,总是对爸爸的过分关心感到很不耐烦,觉得许多事情他问了也是白问,根本帮不上忙。张先生越来越觉得难以和儿子沟通,而夫妻、父子之间的争吵也让他对妻子和儿子充满了愧疚感。作为社会工作者,您被要求为张先生提供服务。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张先生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张先生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张先生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他个人和家庭两个层面,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如何缓解身患残疾后产生的失落感,以及对家庭的愧疚感;

(2)如何改善与妻子、儿子之间的不良关系,减少与他们之间的争吵;(3)如何改善因肢体残疾而失去工作和收入,致使家庭经济产生困难的现状。

2.针对张先生的困境,社工可以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具体的介入策略如下:

(1)为张先生提供情绪疏导服务。社工可以鼓励张先生说出他的困境与痛苦,通过放松技巧的训练使得他能够自我调节心情,逐步建立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

(2)协助张先生再就业。社工可以在个案工作过程中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能力,争取街道、居委会的就业资源合作,协助张先生获得一份适合的工作。

(3)提供婚姻辅导。社工与张先生的妻子会面.了解她的想法,协助夫妻二人互相沟通和理解。

(4)社工与小张会面,目的在于让小张了解父亲对他的关怀,指导他尝试听父亲的话,尝试与父亲平心静气地交谈。

案例三:

李太太两年前生下一个男孩,不幸的是,小孩出生后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儿童。这让原本年龄就比较大而且很期待有小孩的李先生没有办法接受,所以对于儿子他一直都很抗拒,没有什么感情。他曾经想放弃这个孩子,但妻子没有同意。李太太下决心要好好抚养这个孩子,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她常常为照顾孩子与丈夫吵架。作为社会工作者,请你为李先生一家提供服务。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李先生一家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先生一家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本案例中李先生一家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方面:

(1)如何改善李先生接受不了孩子脑瘫的事实;

(2)如何改善李先生和李太太不知道如何对待和照顾脑瘫儿童的情况;

(3)如何改善李先生和太太的关系。

2.社工的介入策略:

(1)社工对李先生的情绪进行疏导。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李先生接受孩子脑瘫的事实,改善和妻子的关系。

(2)社工帮助李先生和李太太理解脑瘫儿童的需要,给孩子提供环境刺激和学习机会,帮助脑瘫儿童得到康复治疗的环境。

(3)社工帮助李先生和李太太得到一些实用的资讯、协助和资源,提高他们照顾脑瘫儿童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多的支持。

(4)社工协助父母处理与医疗单位和其他方面打交道时遇到的问题,发挥社会系统的作用。

案例四:

小华,男,7岁,现就读于某小学一年级。小华由于3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不能正常行走。到了入学年龄,小华的父母千方百计为他找到一家愿意接纳他的学校,因此很希望小华能和同龄人一样过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是,开学一个多月来,小华因为腿脚不便,从不参与任何室外活动;性格内向、自卑的他很少与同学交流,因此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时间一长,他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对老师撒谎,借故请假。作为一名学校社工,你被要求为小华服务。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华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上述案例中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来分析:

(1)如何接纳自身形象;

(2)如何克服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

(3)如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4)如何与家长、同学、老师互动,加强彼此的联系。

2。社工的介入策略:

(1)社工对小华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华克服身份认同上的困难,增强学习和生活信心。

(2)社工对小华的在校行为进行修正,帮助他改掉撒谎的行为、处理好同伴关系。

(3)社工与小华的老师和学校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从而协助建立支持性的学校环境。

(4)社工与小华的家长进行沟通,教授必要的家庭养育技巧,旨在让他们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小华健康成长。

案例五:

作为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您接到市三中初三(2)班班主任介绍过来的女生阿粱,您已经两次访谈了15岁的阿梁。她的情况如下:

阿梁生性活泼、外向、好动、爱面子,对体育有很强烈的兴趣。阿梁个性倔强固执,上课喜欢做其他事,自认为是班上的大姐头,不容老师在别人面前纠正其行为。阿梁曾于音乐课上帮同学抄写作业,被老师发现,她不服,顸撞老师。有一次,基于江湖义气,她替好友打抱不平而殴打老师。进一步了解其家庭情况发现,阿梁的父母离异,母亲另嫁他人。阿梁随母亲同住,但她对生父有强烈的感情,因为其父特别疼爱她。阿梁对母亲让她不要认生父之事颇不以为然。阿梁平日以看电影、电视、唱歌作为消遣,有时也会去打电子游戏或和同学打纸牌。阿梁交有8个“铁哥们”,一半是校内的,一半是校外私立初高中的。他们常一起结伴出去玩。

问题:

1.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2.根据此案例的情况,请简要分析和诊断该服务对象。

3.列出一个您的干预或辅导要点。

答题要点:

1.学校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接纳、尊重、唤醒自尊;真诚信任,良性互动;维护自觉,灌注希望。

2.对服务对象阿梁的分析诊断如下:青春期的反抗心理;自尊心过强,极易受损;重感情、讲义气,易不顾后果而冲动;离异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同伴的影响。

3.对服务对象阿梁的干预策略如下:

(1)与有关老师联系:改变他们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并时时给服务对象以鼓励,以劝导代替指责;

(2)与家庭联系:通过电话或家访,了解其家庭情况,并请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多关心服务对象;

(3)实施个别辅导:接纳服务对象情绪,给予关怀和鼓励,促使服务对象反省自己过去的错误;

(4)增加服务对象的工作参与:利用服务对象的号召力,让其适当担任班干部或学校职务;

(5)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利用增强、消弱、类化、辨别等学习原则,引导其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6)运用团体辅导:开展相关的团队小组活动,增强服务对象的归属感。

案例六:

刘某,男,现年32岁,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父亲已去世。刘某头脑简单、性情憨厚,江湖义气浓厚。高中毕业后刘某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因为哥们儿义气,协助朋友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押至某监狱服刑。年初服刑期满回家,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30多岁的他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刘某陷入于既想融入社会,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会排斥的困境。

问题:

1.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你,请对刘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该如何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答题要点:

1.通过案例,我们发现刘某的问题大致如下:(1)生活方面:无工作无收入,仅靠母亲退休金过活,生活拮据;(2)心理方面:头脑简单、性情憨厚、重义气、自卑、自尊心较低;(3)社会融入方面:从监狱释放后,无法正常适应社会生活,融入尚存在障碍。

2.对于服务对象刘某,我们可以采取如下辅导策略:

(1)澄清刘某的非理性思想,去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反省过去的错误;

(2)提升刘某的自尊与自信,正确面对人生,规划未来;

(3)与刘某母亲联系,请她协助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并多给予关心与支持;

(4)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参与意识,帮助他多参加社区与社会的一些活动,以增强社会归属感;

(5)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人职业水平;

(6)视情况拜访相关人士,以减低或消除他们对刘某的歧视。案例一:

王老伯,72岁,患老年痴呆,生活无法完全自理。老伴69岁,身体硬朗,独自承担照顾老伯的任务。平时只有两位老人在家,家里十分冷清。二老靠退休工资生活,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和照顾老人,只是每月按时寄200元作为生活费。最近,王老伯的老伴外出锻炼,不慎摔倒骨折,二老生活、经济都陷入困境。作为社工,请为王老伯提供一份服务方案。

问题:

1.案例中,王老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结合案例,作为社工你会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王老伯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1)如何改善王老伯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照顾服务的现状;

(2)如何为老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3)如何改善老人家庭的经济状况。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居委会联系,为老人申请低保,以减轻老人家庭的经济困难;

(2)为老人进行情绪疏导,使其了解子女存在的困难,并且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支持:

(3)与社区养老机构联系,安排专职人员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4)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借以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案例二:

王芳,女,42岁,曾是厂里的技术骨干,5年前因照顾生病的婆婆辞退了工作。现在婆婆病故了,女儿也考上了重点中学,她想出去工作,却遭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反对。丈夫认为自己是企业的管理干部,整天忙忙碌碌,无暇顾家,收入也可以,老婆就应在家好好照顾他和女儿。女儿也怕母亲工作后无法为自己烧饭,同样反对母亲上班。王芳执意去找工作,但连续找了几星期也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原来的技术用不上了,体力工作不适应。王芳为自己的现状很苦恼,整天闷闷不乐,脸上没了笑容,晚上也睡不好,情绪低落。后经邻居推荐来找社工帮助。

问题:

1.王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针对王芳的困境,你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王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取得丈夫和女儿的理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2.主要介入策略:(1)与王芳的丈夫和女儿沟通,告知他们家庭成员间应有同理心,让他们多关心妻子和妈妈,理解女性的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支持妻子的就业想法;(2)对王芳进行心理疏导,运用倾听、情绪发泄等社工专业技术,帮助王芳摆脱低落情绪,勇敢地面对现实;(3)与王芳进一步交流,发现或挖掘其潜能,引导王芳正确认识就业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指导王芳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4)整合社会资源,帮助王芳找到合适的工作。

案例三:

高菲,女,35岁,原是某公司的白领,生孩子后做了全职太太。她现有一个5岁的孩子,丈夫收入丰厚,生活无忧。然而高菲并不高兴,因为她发现儿子越来越不听话,儿子的行为总是与她的愿望相违背。她教儿子学书法,儿子把墨搞得满地黑色;她教儿子英语,儿子坐不住一刻钟。她想请丈夫帮忙一起教育儿子,但丈夫回家后总叫累,经常倒头就睡。高菲变得很急躁,动不动就打骂儿子,儿子也与高菲越来越逆反,母子关系越来越差。不久后,高菲与儿子应邀参加了“妈妈与贝贝”小组,结果她与儿子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问题:

1.高菲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面对“高菲们”的困境,“妈妈与贝贝”采取了什么策略?

答题要点:

1.高菲的困境是:儿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丈夫不关心儿子的教育;从白领到全职太太的角色转换。

2.“妈妈与贝贝”工作小组采取的策略是:(1)制订小组工作目标,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2)小组工作成员分别与“高菲们”交流和开展各种小组活动,使妈妈们能正确理解妇女的价值和地位,现实地面对角色转换;(3)通过与孩子们的沟通及各种小组活动,使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爱好;(4)通过小组活动,改变妈妈们对孩子的态度,从而改变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愿望变得和谐,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5)邀请爸爸们参加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教育孩子需要爸爸参加。

案例四:

阿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她6岁时被判刑,后死在狱中,剩下姐姐和她与母亲相依为命。1999年姐姐结婚出嫁,为筹办姐姐的婚事,母亲到处筹款借钱,给生活拮据的家庭添加了债务。2000年,阿芳从职校毕业后找了份宾馆服务员的工作。为还债务,她经常替小姐妹们加班,也不舍得为自己购置时髦的衣服。慢慢地,阿芳观察到经常出入于宾馆、打扮时髦的女性及其她们的生活方式,阿芳终于没能抵挡住诱惑,偷偷做起了卖淫女。母亲看到打扮得日渐妖艳、神情懒散的女儿,心里很着急。当母亲得知女儿已辞退工作偷偷卖淫时痛哭流涕,找到社工站请求社工救救女儿。

问题:

1.阿芳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针对阿芳的困境,作为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阿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生活现状与生活欲望之间的不协调;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生活观的问题。

2.针对阿芳的困境,可采取的介入策略是:(1)与阿芳沟通,在交谈中让阿芳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比较卖淫前后的生活变化,明白“穷”与“富”的生活和社会尊重度的关系;(2)通过与阿芳的交流,挖掘阿芳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努力帮助她克服虚荣心,正确处理欲望与生活现状之间的关系;(3)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成功女性的案例和榜样的力量,对阿芳进行励志方面的辅导,使她增强意志,鼓励她自强、自立;(4)与阿芳母亲沟通,使其多关心阿芳,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正确定位,共同克服虚荣心;(5)帮助阿芳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辅导,增强她的职业能力,并利用社会资源为阿芳寻找合适的工作。

案例五:

小冬,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初二。一年前患了一场大病后休学在家,目前病情已好转,因此他重返学校就读,在低一年级的新班级中继续他的学习。在新的班级中,小冬没有什么朋友,因为身体不好他也不能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原来班级的同学偶尔会看望小冬,但小冬觉得他们是可怜自己。在学习上,他的表现也不令人满意,因为生病落下了不少功课。小冬的班主任找到学校社工,希望学校社工为小冬提供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冬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冬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冬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如何提高自己的信心面对新的学习环境;

(2)如何改善和同学的关系;

(3)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小冬进行沟通,了解小冬的想法和目前的身体状况;

(2)对小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冬提高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改善他的自卑情绪,使他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3)帮助和鼓励小冬与新同学进行交流,改善和同学的关系;

(4)争取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帮助小冬补习功课,提高学习成绩。

案例六:

阿寒,45岁,男。在其坐牢期间,妻子对其一直怨恨很多,以至于离开了家,妻子的家人一直不告诉阿寒妻子的联系方式,因此,阿寒与妻子失去了联系。阿寒的老母亲一直在家抚养阿寒的儿子小海。小海中考曾考入一所民办高中,但家里靠奶奶的退休金和低保金无法负担其昂贵的学费,加之小海学习兴趣不浓,因此入学一年后退学。小海嫌奶奶太唠叨,就常去游戏机房玩通宵,并结识了社会上的许多“朋友”。现在,劳改释放的阿寒回到家中,要求小海继续读书,并禁止小海去网吧,父子俩发生了很多冲突,小海为此离家出走,一个多月来只与奶奶有联系。阿寒一心想快点找工作,让家里的状况有点起色,但是,由于坐过牢,出狱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以前的那些“朋友”又来找阿寒,劝他做“老本行”。此时,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阿寒这一个案。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阿寒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阿寒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阿寒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如何处理与儿子小海的关系;

(2)如何应对“老朋友”的诱惑;

(3)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缓解家庭生活困难。

2.主要介入策略:

(1)争取社会的支持,为阿寒找一份工作做准备;

(2)对阿寒进行心理疏导,增强阿寒的责任感、对生活的信心及改变的愿望;

(3)与阿寒会谈,共同探讨如何应对“老朋友”的诱惑,社工同阿寒达成应对策略及态度的一致,社工可教授其一些拒绝“老朋友”诱惑的技巧;

(4)通过奶奶与小海进行沟通,告知小海父亲的一些情况,希望得到小海的理解与支持;

(5)通过提供与小海及阿寒进行会面.提供父子交流的机会,修正小海留宿网吧、彻夜不归的不良行为。一方面,协助小海了解父亲对他的关爱,鼓励小海关心体谅父亲;另一方面,帮助阿寒了解小海的想法和需要;

(6)如有可能,与阿寒的妻子沟通,让妻子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增加其责任感,并将阿寒的改变及时告诉妻子,改变妻子对阿寒的看法,为阿寒度过困难给与必要的支持。案例一:

阿梅,44岁,全职太太。女儿读住宿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丈夫工作很忙,有时因应酬很晚回家。阿梅每天在干完家务活之后,便无事可干,整天呆在家里觉得很无聊,居委会便介绍她去附近的老人医院当义工,可是,最近医院正在搬迁,阿梅又没地方可去了。有一天,阿梅发现丈夫衬衫上有些口红印记,认为丈夫在外面有情人,于是与丈夫大吵一番。之后,阿梅就开始跟踪丈夫的行程、偷看丈夫的手机和通话记录。阿梅整天神经紧绷着,研究有关她认为的蛛丝马迹。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阿梅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阿梅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阿梅主要面临的困境在于:

(1)缺乏人际网络的互动;

(2)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和处理危机的技巧;

(3)生活内容单一。

2.介入策略如下:

(1)如有可能,联系阿梅的丈夫,帮助阿梅加强和丈夫的沟通,提高家庭的功能,强化丈夫在家庭中除了经济以外的责任,增强阿梅正向面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对阿梅的情绪进行疏导,并教授面临问题的一些处理技巧以及人际沟通技巧;

(3)联系社区机构,利用其资源,介绍阿梅参与其他的志愿者服务。重新建立阿梅的交友圈,鼓励阿梅能够认识一些友善的新朋友,丰富阿梅平时的生活。

案例二:

独居老人刘老伯今年77岁,幼年丧母,10多岁时父亲也因积劳成疾而去世。刘老伯成家后育有一男二女,后来他与妻子因性格不合而离婚。30多岁时,刘老伯曾与一名李姓女子同居生活,并育有一子。他原以为这下可以与之白头偕老了,不料几年后偶然发现该女子在原籍农村已有丈夫和孩子,于是愤而分手。可能是由于自小缺乏母爱的缘故,刘老伯一直想寻找一位可靠的女性一起生活,50多岁时又与一个比他小15岁的张姓女子结了婚。不料两年之后,张姓女子卷走了刘老伯的10万元积蓄不辞而别。经历了上述曲折之后,刘老伯万念俱灰,大病了一场,从此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现在,刘老伯依靠自己二点微薄的养老金孤苦伶仃地独自生活,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身体严重营养不良,他的儿女也很少来探望他。刘老伯时常觉得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刘老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刘老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刘老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多年来在婚姻生活上的不幸遭遇使得他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遭受到严重的双重打击;孤身一人生活,缺乏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

2.主要介入策略:

(1)联系刘老伯的子女,请他们经常带着孩子来看望年迈的父亲,帮助父亲料理生活,切实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2)发动社区志愿者与刘老伯结对,经常上门看望刘老伯,开展精神慰藉,改善刘老伯的精神生活;

(3)组织开展社区老人送餐服务,解决刘老伯的日常饮食问题,改善刘老伯的身体营养状况;

(4)动员刘老伯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走出家门,一方面接触自然环境,锻炼身体,一方面与社区老少人等增加接触,开阔眼界,愉悦身心,安度晚年。

案例三:

本市某小区内有一位现年83岁的李阿婆。李阿婆一生养育了6个子女,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平时她跟独身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5个子女则分别居住在本市其他各个地方。2004年冬天,李阿婆的小儿子因遭遇车祸不幸身亡,李阿婆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几年来,李阿婆的其他5个子女在照顾母亲的问题上相互推诿,谁都不肯承担照顾和赡养母亲的责任。现在,年老多病的李阿婆孤身一人独自生活,行动不便很少出门;有时烧一顿饭要吃好几天,有时烧不动就只有饿肚子。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李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李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李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年老多病,身边无人陪伴;缺乏精神慰藉;生活无人照料。

2。主要介入策略:(1)与李阿婆的5个子女进行联系,要求他们通过协商,确定照顾李阿婆的实施方案:或将李阿婆接到他们自己家中照顾;或轮流定期到李阿婆的住处料理她的目常生活;或为李阿婆请一个保姆料理日常生活;或将李阿婆送入敬老院,实施院舍照顾。必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法律监督,督促李阿婆的子女切实负起照顾和赡养责任。(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李阿婆做检查治疗,或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医疗服务。(3)组织社区志愿者经常上门看望李阿婆,与李阿婆聊天,加强精神慰藉。

案例四:

在某体育学院家属住宅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大多数是已经退休的某体育学院的教职员工,身体状况普遍较好,有的还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专业特长。他们退休以后,有一部分人还在各种岗位上发挥特长,继续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一部分人则无所事事,或流连于棋牌室,或扎堆聊天带孩子;还有的人则受各种生理和精神疾病盼困扰。由于该住宅小区属于单位管辖范围,因此在小区内设立了家属委员会行使居民自治管理职能。但由于该家属委员会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够健全,工作开展不够到位,在小区内部服务和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该小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该小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该小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家属委员会的设置和配备不够健全,小区服务管理不到位;居民文体活动开展不够正常,个人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有关社区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加强该小区家属委员会的建设和管理,使之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管理作用;(2)运用活动理论和延续理论的观点,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各类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或让他们辅导青少年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关爱青少年的成长,这样,既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也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保持和延续个人的运动生命;(3)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对受各种生理和精神疾病困扰的老年人开展治疗和服务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小区。

案例五:

海波,16岁,因多次打架斗殴,被学校记过,后进入工读学校。进入工读学校以后,与原校的同学逐渐失去联系,结识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同学”后,海波不但不服从老师的指导,还经常发脾气,用拳头说话。海波的父母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定期寄钱给海波的奶奶,让奶奶来照顾海波的生活。学校老师几次找奶奶谈话,说明海波的情况。作为社会工作者,请为海波制订一份服务方案。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海波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海波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海波主要面临的困境在于:

(1)缺乏父母的引导和关爱;

(2)缺乏正确、理性的问题处理技巧;

(3)缺乏良性的交友网络;

(4)缺乏情绪疏导的途径。

2.介入策略如下:

(1)如有可能,联系海波远在外地的父母,帮助海波加强和父母的沟通,提高家庭的功能,强化父母引导和关怀的责任,增强海波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社工对海波进行情绪疏导,并教授面临问题的一些处理技巧以及人际沟通技巧:

(3)联系学校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参与到服务过程中来,假如海波平时在学校的表现有所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维持海波良好的行为;

(4)与海波沟通,让其站在被打同学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5)联系社区机构,利用其资源,介绍海波参与志愿者服务。一方面,帮助他提高自我控制意识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其交友圈,鼓励他认识一些友善的新朋友。

案例六:

可可今年念初一,原本乐观开朗,学习成绩很好,家庭和睦。半年前父亲有了外遇,父母的关系开始恶化,经常吵架,这让她承受了很大的打击,整个人都变了。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她不能集中精神,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经常迟到早退。最近老师反映她认识了一些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父母也反映说可可经常很晚回家,回家以后也是一个人在房间里,什么话也不说。可可觉得回家后总是看到父母吵架,回家没意思,和外面的朋友在一起就不用面对父母的争吵。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可可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可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可可面临如下的问题:

(1)缺乏沟通的途径和技巧;

(2)不良的交友圈;

(3)缺乏父母的关怀;

(4)缺乏正确、理性看待家庭危机的方法。

2;社工的主要介入策略:

(1)与可可的父母沟通,建议父母不要在可可面前有吵架,不要有其他不良沟通的表现,并给予可可足够的关怀和照顾,强化父母的责任,增强家庭的功能;

(2)对可可进行情绪疏导,修正其现在逃避现实的行为处理方式;

(3)联系学校老师,在可可平时的学校生活中给予引导和鼓励。案例一:

在某高级小区里,有许多女性住户是“全职太太”,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好丈夫和孩子的衣食起居,几乎没有自己的休闲时间,小黄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在成为“全职太太”前,她曾是某小学的音乐教师。为了照顾这个家庭,在生了宝宝之后她放弃了原本稳定的教师工作,这让她感到很不舍得。虽然早就习惯了每天照顾家人的起居饮食,但前几天,以前的校领导给她打电话,希望她能回来继续教学并担任教研组长。尽管小黄当即回绝了校领导的好意,但心里始终不是滋味儿,在做家务的时候也会因为想着这件事情而走神。小黄的丈夫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鼓励小黄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小黄却陷入了更大的矛盾之中,偶尔还会对年幼的孩子发无名火。其实就小黄的了解,她的很多邻居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在她们的陪同下,小黄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黄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小黄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黄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如何处理心理压力;

(2)如何在做“全职太太”的过程中体现价值;

(3)如果选择了工作,如何同时兼顾家庭等。

2.主要介入策略:

(1)为小黄提供辅导,帮助她学习必要的情绪处理技巧;

(2)与小黄做沟通,了解其优势和特长;

(3)与小黄的家人,特别是其丈夫做沟通,希望他能支持小黄的决定,同时为小黄提供必要的帮助;

(4)整合社区资源,为小黄提供符合其时间安排的工作。

案例二:

小芳,女。16岁,在怀孕6个月时被母亲发现,母亲痛哭流涕到居委会求助。居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到,小芳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在她8岁时因盗窃被捕入狱,母亲与她相依为命,家里的经济来源是母亲在超市里做营业员的微薄收入。小芳渐渐长大,看到其他同学家里父母都在身边,能打扮得很时髦,而自己回到家里时妈妈还没下班,还要自己做饭,妈妈回到家里也累得不愿多说话,因此她感到很孤独,慢慢地与社会上的异性来往了,最后导致怀孕。在居委会的推荐下,小芳母女来到了社工站寻求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针对小芳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小芳摆脱困境?

答题要点:

1.小芳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如何摆脱怀孕的困境;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2.社会工作者可采取:(1)与小芳面谈,了解她的怀孕经过和目前的思想状况,消除她的恐惧感;(2)与小芳母亲沟通,了解母亲对小芳怀孕的处理意见,让母亲帮助小芳渡过难关;(3)通过与小芳和她母亲的面谈,按优先顺序列出怀孕的解决方法;(4)对小芳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她的压力,帮助她树立正确的生活观;(5)疏导小芳母亲多关注女儿的成长,使小芳增强生活信心。

案例三:

李强,男,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性格内向,聪明,但成绩一直平平,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父亲是某局处级干部,母亲经营服装生意。父母双方均忙于各自的工作,无暇管教李强,将其委托给保姆全权照顾。李强初一时迷上了网络,最初是在家里玩,只要父母不在家,他就上网玩游戏,后被父母发现并被禁止上网,他就在放学后与同学一起去网吧玩,甚至彻夜不归,为此常遭父亲打骂。李强的逆反心理不断加剧,多次与父母发生言语上的冲突。据班主任反映,李强在校期间情绪波动极大,学习态度消极。父母很着急,曾先后聘请医学界、教育界人士进行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因此前来请求社工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李强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针对李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李强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学习成绩平平;上网成瘾;与父母的关系紧张,等等。

2.主要介入策略:(1)与李强父母沟通,了解他们对李强的了解程度;

(2)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李强初中阶段的情况,寻求更多的社会信息;

(3)与李强面谈,多角度了解李强的爱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及各种想法,寻找李强迷恋网络的最主要原因;(4)运用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其逐步摆脱对网络的迷恋心理;

(5)改善父母与李强的紧张关系,要求父亲尽量安排时间协助李强恢复正常的学习,多陪孩子。

案例四:

小林,男,15岁,某中学初三学生,父亲为某高校教师,母亲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多年未回国。小林在学校的表现是: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习惯不好,着装不整洁,行动懒散,躲避课间体育锻炼,集体活动拖后:学习兴趣低,上课喜欢大声插话,打断老师授课,扰乱课堂秩序;自习课高谈阔论或玩电动游戏,不温习功课等,是个人人讨厌的“捣蛋鬼”。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林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请根据本案例制订具体的介入计划和介入目标。

答题要点:

1.小林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不喜欢学习;衣着不整洁;喜欢出风头,不被同学、老师喜欢。

2.介入计划和介入目标:(1)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通过与小林的面谈,了解造成小林困境的原因,如衣着不整洁是由于父母不在家的缘故等。

(2)运用聆听、接纳等专业技巧,对小林进行初步诊断评估。如,小林因长期缺少家庭关怀,造成喜欢过于表现自己;因学习成绩长期不见提高,缺乏信心,造成厌学情绪;因缺乏足够的自我认同感和他人的支持而造成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我克制等。(3)通过一个阶段的辅导,达到如下目标:协调家庭关系,使监护人给服务对象足够关爱,使服务对象体验家庭温暖,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同伴间的帮助,培养小林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使他感受学习的乐趣;发挥小林的特长,逐步培养服务对象的自我成就感。

案例五:

小杰6岁那年母亲因为意外车祸身亡。此后小杰沉默寡言。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初中文化程度,无固定经济来源,靠打零工为生,常常拿小杰出气。邻居曾多次阻止过其父对小杰的暴力行为,父亲每次都表示不会再有类似事件发生。但是邻居经常能看到小杰有新的伤痕。学校老师反映小杰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平时不愿和同学交往,时常会和同学打架。作为学校的社工,你如何为小杰提供服务?

问题:

1.案例中,小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针对小杰目前的情况,作为社工你会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杰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如何应对家庭暴力及其不良影响;

(2)如何改善在学校中的学习障碍;

(3)如何改善和他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4)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5)减少母爱缺失的影响。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小杰的父亲沟通,让其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增加责任感,明白孩

子的需要,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父亲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

(2)对小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杰从失去母亲的阴影中走出来,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3)帮助和鼓励小杰改变现有的行为偏差,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4)为小杰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鼓励小杰多和同龄人交往。

案例六:

唐阿姨,55岁,三个月前刚刚退休。原本她期待退休之后好好享受生活,不再每天起早贪黑地为工作忙碌。但她没想到的是,退休后,丈夫认为所有的家务都应该由她来承担,自己只要一心工作为家挣钱就可以了。因此,小到拿东西,大到擦窗之类的家务都要唐阿姨来干。刚开始,唐阿姨也觉得自己既然退休了,丈夫是为了这个家在奔波,自己多做一点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她的心里越来越不平衡,经常和丈夫因为这个闹得很不愉快。前几天,唐阿姨在烧菜的时候被油烫伤了,她急忙去医院治疗并打电话给丈夫,希望他能早点回家。没想到,丈夫回到家后非但没有询问她烫伤的情况,还对她冷言冷语。这让唐阿姨很伤心,积聚已久的不快一下子爆发出来,在和丈夫大吵一架后就住到了娘家。在娘家的时间里,她一方面放不下孩子,一方面又不想回去面对丈夫,内心很是矛盾。因此她前来寻求社工的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老唐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老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唐阿姨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如何处理与丈夫的僵持状态;

(2)如何处理目前矛盾的心理状态;

(3)如何使丈夫作出让步并承担必要家务等。

2.主要介入策略:

(1)与唐阿姨的丈夫沟通,改变其错误的认知并承担适当的家务劳动;

(2)对唐阿姨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唐阿姨缓解因夫妻关系紧张造成的不快,并学习必要的情绪管理技巧;

(3)为唐阿姨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治疗服务,让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下澄清彼此的责任和期待。案例一:

小轩是本市重点高中直升班中的尖子生,数理化成绩尤为突出,加之为人彬彬有礼,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在一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小轩结识了同一赛组的邻校女生淑玲,两人因共同的数学爱好而走得很近,经常一起学习并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就在面临高考的关键时刻,淑玲以学业繁重没有时间为由,突然不再与小轩来往。为此,小轩的情绪波动很大,整个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较为委靡的状态,再也无心学习。家长和班主任都很为他担忧,情急之下,小轩的母亲前来寻求社工暮暮的帮助。

问题:

试指出上述案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并简要说明通用过程模式中“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答题要点:

1.通用过程模式采用系统理论,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系统看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改变的目标和为达到改变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组成的,称为“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上述案例中,改变媒介系统即是社工暮暮;服务对象系统是小轩及其家庭;目标系统是指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可能是上述案例中淑玲的态度或行为;行动系统指与社工暮暮一同努力帮助小轩的人,即小轩的家长、老师和淑玲。

2.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介入蓝图。社会工作者要懂得: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实现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帮助服务对象改变的重要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用则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工具。

案例二:

姜宝,男,1983年6月出生,技校毕业,赋闲在家,非常渴望找到工作,但由于其智力水平有限,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一旦有了就业机会也经常因面试时无法从容应对考官的提问而被淘汰。他平时很少出门与朋友来往,社交圈比较狭小,除了偶尔在家看球赛、打游戏机之外并无太多兴趣爱好。

姜宝为人忠厚老实、做事勤恳踏实,但碰到困难就会失去耐心与信心;有时脾气倔强、态度固执,常因琐事与父母发生争吵。

问题: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试析上述案例中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服务目标与计划。

答题要点:

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和技巧。

2.上述案例中的姜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生理性问题:自身智力水平有限;

(2)生存性问题:急需劳动就业;

(3)自信心差,社交能力弱。

3.服务目标与计划:

(1)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电话、上门等形式,定期与服务对象及其外围系统沟通,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与合作;

(2)通过让服务对象参加各类社区活动,引导他多走出家门、接触社会,从而改变服务对象的内向性格,不断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通过区职介所、街道劳动服务所、居委会就业援助员、网络等多种渠道,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信息,鼓励他出去面试,并做好相应的面试方法指导,提高其就业成功率;

(4)服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整合一切社会资源,让服务对象顺利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参与。

案例三:

小羽,女,1972年5月出生,原是上海某纺织厂工人,因下岗而待业在家,与其丈夫结婚生子后一直以操持家务为主。小羽在一次与邻居的争吵中不慎弄伤邻居,因犯过失致人重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这件事对小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致使她的情绪一直处于谷底。小羽平时为人处事也比较软弱、不够自信,非常依赖自己的丈夫。

问题:

请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与预估,谈谈对小羽可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针对上述案例,可从服务对象性格和犯罪阴影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预估。

(1)服务对象性格分析:下岗后没能继续寻找一份新的工作,自身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也不排除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或学历过低而导致就业困难的问题;个性比较软弱,不够自信,所以对丈夫的依赖性比较强。

(2)犯罪阴影分析:对于当初所犯罪行,虽然已接受法律制裁,但其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阴影,因为自己有了这样一件事而感到羞愧难当,对自己的过错非常自责。

2.介入策略:

(1)接触小羽本人,挖掘小羽身上的闪光点;

(2)进行心理疏导,使小羽重新树立人生目标;

(3)帮助小羽积极就业,重新树立信心。

案例四:

悠悠,4岁,父母离婚后随其父亲生活,有时被母亲接去,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星期。悠悠的父亲是生意人,平时应酬多,常带着悠悠上饭馆、酒店甚至包房,使孩子从小目睹大人的一些不良生活,娇惯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悠悠很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一上幼儿园就哭闹,吵着要回家,还喜欢打班上的小朋友,上课注意力易分散,爱带口红到幼儿园等。为此,学校社工通过一系列家庭介入技巧,使悠悠暴躁自私的性格得到改善。并渐渐乐意上幼儿园,悠悠的父亲也非常高兴。

问题:

请判断此案是否可进入结案期,结案时应做哪些工作?

答题要点:

1.由于社工与服务对象双方都认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根据协议,社工可提议结案,如服务对象也接受,此案即以“目标实现”结案。

2.结案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总结工作;

(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3)解除工作关系;

(4)做好结案记录。

案例五:

阿健,男,14岁,年幼丧母,其父长期不务正业,靠领取低保金勉强维持基本生计,平日里对阿健的关怀很少,动怒时甚至对其施以暴力。为此,阿健常夜不归宿,流连于网吧通宵打游戏机,久而久之便结交了一群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不良少年,阿健与他们混迹在一块儿后渐渐养成了旷课的坏习惯并染上了吸烟等恶习。对此,阿健的班主任十分焦急,求助于学校社工小吴。

社工小吴接案后,为帮助阿健回归学校,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仔细评估了阿健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运用了一套专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阿健进行个别辅导并从不同角度给予其家庭各种支持。

问题:

上述案例中的社工小吴采取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阿健进行了帮助,请简要说明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答题要点:

1.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工作过程显示和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而通用过程模式则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形成系统的助人方法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

2.通用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看作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实务过程是一个有弹性的、各阶段有时交叉重叠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该模式具有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综合的理论取向、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等特点。

案例六:

文龙,男,3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离婚,文龙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未获得儿子的监护权。文龙入狱前向来视其子如宝贝,但其前妻却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文龙看望儿子.这使文龙非常沮丧。他心情懊恼时就去喝酒,喝醉后或神志不清或大发雷霆,起先只是偶尔打骂自己的老母亲,但近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并虐待老母亲。

矫治社工小A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

问题:

试析社工小A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文龙进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时,社会工作者应考虑到以下三大因素,即: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2.上述案例中,在文龙母亲遭受危机的情况下,社工小A首先应保护文龙母亲的人身安全,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介入;其次。由于整个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对服务对象的理解又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就要求社工小A在与文龙交流时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不断修正完善原来的计划,在完成每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进一步跟进;

最后,社工小A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过程。案例一:

小葛,南京军区某部士官,在一场灭火救灾行动中负伤,昏迷了三个多月,全身烧伤面积达75%,其中面部严重烧伤,双手手指末节被截去,双耳廓被烧脱,右臂致残。而比烧伤更大的打击是女友决定和他分手,小葛没有责怪女友,只是默默忍受。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葛希望能将自己余下的力量继续贡献给社会,并且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相伴终生的爱人。尽管政府帮助他安置就业了,可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并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想就此放弃,加之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爱情之树一直未能开花,小葛越来越沮丧,前来找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1.结合案例,谈谈如何运用安置社会工作方法帮助小葛走出困境。

答案要点:

首先,运用同理心的方法,对其爱情生活需求表示理解和肯定;其次,希望他以平常心对待感情;再次,联系调动社区社会资源,将他的需求和事迹告知相关机构,帮助他寻找合适的对象;最后,对他的情况进行定期跟踪随访,及时了解动态,及时解决新问题。

具体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可以鼓励、安慰小葛,疏导他的情绪,使之安心工作;第二,帮助他不断提高自我适应能力,恢复心理平衡;第三,为他提供更多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了解安置机构的功能和运作方式,为他提供一个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案例二:

小马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年前和弟弟来到某大城市同父母一起生活。当时,小马在家乡正准备升小学五年级。到城市后,父母为小马兄弟找到一家学校。但是,小马仅上课一周就表示不愿意去学校,整天在家闷闷不乐。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他才道出,这是因为他完全听不懂上课的内容,尤其是英语课;也没有同学和他一起玩,这让他感到非常孤立,他也不懂得如何和身边的同学相处。在小马父母的求助下,你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被要求为小马提供服务。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马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马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马面临的困境有:(1)如何改善近期闷闷不乐、缺乏自信、孤独的感受;(2)如何尽快适应某大城市学校的教材和课程;(3)如何改善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习和他人主动交往。

2.社工的主要介入策略:(1)为小马提供情绪疏导和支持,以帮助他调整心情和建立初步自信;(2)为小马提供课业辅导,社工可以运用志愿者资源,定期为小马提供课业辅导,尤其是英语课程的辅导;(3)协助小马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为他尝试与同学接触做好准备;(4)走访小马学校的老师,以期老师能够为小马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小马适应学校生活以及重树自信心。

案例三:

花花,小学二年级学生,出身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她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花花考试如果没得前三名,父母就会罚她闭门思过;妈妈还经常拿同事的孩子和花花比,这让花花感到很不耐烦。自尊心很强的花花下定决心期末考试一定要考个第一名给父母瞧瞧。但是,在数学期未考试时,有一道题花花苦思冥想也没有办法解答。情急之余,她趁老师不注意悄悄问同桌,却被考场外的巡视老师逮个正着,考试成绩也做了零分处理。班主任把这一情况告知了花花父母,他们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很生气,回到家把花花大骂了一顿。尽管花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父母根本不听她的解释,这也让她很伤心。此后,花花变得闷闷不乐,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和同学来往。看到这样的情况,花花的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他们来向社工求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花花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花花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花花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如何处理闷闷不乐、厌学等不良情绪;(2)如何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如何与同学以及老师进行沟通互动;(4)如何改变与父母在沟通方面的僵持局面。

2.主要介入策略:(1)对花花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花花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2)与花花的父母沟通,教授必要的亲子教养技巧,引导他们多关注花花的成长而不仅仅是她的成绩;(3)向花花传授必要的社交技巧,鼓励她主动与父母及同学进行交流,加强人际互动;(4)与花花的老师和学校沟通,争取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案例四:

小波,男,13岁,成绩较差.在班级里没有什么朋友。小波的爸爸因贩毒而坐牢,现在他与奶奶和妈妈住在一起。妈妈在一家便利店工作,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小波常常在夜里偷偷出门,与校外结识的朋友一同去网吧过夜,甚至几天不回家。妈妈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打小波,但小波仍旧不改。因为只有一个孙子,所以奶奶极其疼爱小波,小波要什么,奶奶就给什么。因此,母亲和奶奶一直有很大的冲突,甚至两人的关系开始僵化。每当两人激烈地争吵时,小波就会很内疚。小波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波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波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题要点:

1.小波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如何缓解奶奶和妈妈的矛盾和,中突;(2)如何改善现在落后的学习状况;(3)如何脱离现在的交友圈且建立新交友圈;(4)如何改善母亲和奶奶的教育方式。

2.主要介入策略:(1)社工与小波的母亲沟通,建议她改变现行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避免给小波以错误的示范性行为,并给予小波关心,增强小波改变自己的动力;(2)社工对小波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波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增强小波的责任感、对生活的信心及改变的愿望;(3)社工与小波的奶奶沟通,向她说明小波的情况,建议她尽量与小波母亲做法一致,避免出现教育两面性,有利于小波的成长;(4)争取学校的支持。向老师说明小波改变的愿望,建议老师在学习上给予小波帮助和支持,并在班级中关注小波的正向变化,尽量给予表扬;(5)社工与小波会面,肯定他的一些正面想法,鼓励他建立自信,同时社工可与他分享沟通交流的技巧,增强小波的交际能力。

案例五:

优抚对象、革命伤残军人余老伯,没有住在荣军院等专业机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余老伯经常患病,而且有严重的关节炎,特别是到了近几年,病情逐渐加重,行动非常困难。他家中又无其他亲人,要想上医院看病是难上加难,加之房屋常年失修,漏水情况严重,多雨季节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导致余老伯关节疼痛难忍。然而,余老伯为了不给社区干部增加麻烦,一直没有就自己的困难提出任何要求,硬是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独自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生活。后来,细心的社会工作者发现了余老伯的实际困难。

问题:

1.请结合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谈谈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给余老伯哪些内容的帮助。

2.该使用哪些具体方法为余老伯提供服务?

答案要点:

1.可以提供的帮助:(1)首先可以做好相应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争取让余老伯早日进入荣军院等专业优抚机构,安享晚年;(2)积极为他提供辅导,帮助他适应晚年身心变化;(3)联系医疗机构,为他提供医疗及康复服务;(4)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供适当的经济援助、转介护理照料等。

2.可以运用的方法:(1)个案方法:上门,一对一地为余老伯提供情绪、经济、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和帮助;(2)小组方法:邀请与余老伯有相似经历的优抚对象与他一起参加小组活动,协助他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交友范围,提升愉悦度;(3)社区社会工作方法:联系物业公司,帮助他修理房屋,联系附近医院,提供上门诊疗服务等。

案例六:

“我拿着伤残军人证,竟然不让免费乘坐公交车,还遭受司机的嘲笑和辱骂!”伤残军人谢先生气愤地向同住光荣院的战友们不断抱怨。谢先生自从因革命伤残了一条腿后,脾气就变得十分暴躁,容不得半点侮辱。发生了这件事情后,他的激动情绪也不断感染着周围的其他优抚对象,大家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扬言要冲到公交公司去评理,还要将公交公司告上法庭。

问题:

1.试分析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

2.作为社会工作者,你该如何介入?

答案要点:

1.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1)该驾驶员的错误做法和恶劣态度;(2)谢先生易怒易暴的性格;(3)谢先生对周围同伴的影响和同理心的作用;(4)优抚对象特有的强烈的自尊心受到冲击,因此产生自卑心理,继而造成情绪激动等等。

2.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介入:(1)个案方法:对谢先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疏导他的情绪,化解不满;(2)小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解读相应规定,对谢先生及其战友进行心理安抚,使他们增强自信心;(3)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为优抚对象的利益做代言,联系公交公司管理层,希望他们在此方面加强教育,出一份书面道歉信函等。

二、方案设计题

案例一:

你所工作的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多,特困户多,因病残生活困难人员多,生活水平总体偏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区内的抱怨、不满情绪逐渐显现,不稳定因素也不断增加。作为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试针对这个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救助工作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这些需要救助的对象在生活、经济、居住、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需求,拟订社区救助服务方案,包括:

1.方案目标:

为下岗职工谋出路、为特困家庭送温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社区实现温暖、和谐的目标。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特困人群解决温饱问题,动员全社区力量,与特困群体开展结对帮困、爱心接力、定向资助等活动;

(2)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对他们进行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联系社区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在重要节日期间,上门看望困难家庭,为这些弱势群体送去温暖,解决的他们疾苦;

(4)为因病致贫群众解决救治问题,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开展送医送药、义务诊疗、就医资助等活动;

(5)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排解他们心中的不满,平复他们的怨气,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内的不稳定因素。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二:

随着春节临近,某社区治安情况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一是盗窃案增多,居民缺乏安全感;二是打牌赌博多,社会风气差;三是出租房屋多,社区情况掌握少:四是各方意见多,联系沟通少,社区居民对社区治安情况不满意。

作为社区社会工作者,请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拟订一份社区治安工作服务方案,以扭转群众不满意该社区社会治安的局面。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社区治安、社会风气、社区管理、社区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如,春节临近,一些外来人员为了满足其生活欲望而犯罪;群众文化娱乐不丰富,造成赌博现象出现,等等。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社区治安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

消除群众不满意的现象,规范和落实治安防范等各项工作措施,努力营造更加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

2.方案实施策略:

(1)可以开展小组活动,组织本社区居民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从社区教育层面,树立居民的治安防范意识,消除他们赌博消遣的错误思想,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

(2)可以协助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3)可以对在盗窃事件中受到损失的居民进行创伤辅导,消除他们精神或心理上的阴影,帮助他们接受现实,开启新思路;

(4)可以建议社区对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

(5)可以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活动行为,严禁赌博,同时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6)加强联系,增进理解,改善社区内各种关系,使其稳固发展。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居民对社区治安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三:

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你发现,你所在的社区属于年代较久的一个老型社区,社区中老年人的比例较高,而很多老年人孩子都不在身边,且他们的社交网络比较薄弱,很少有机会去参与外面的活动。同时,他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呼声:退休在家很无聊,社区中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供他们休闲,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社区的活动与发展。请针对这个情况,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来为他们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一)问题的陈述及分析

独居高龄老人在生活上,会面临饮食、居住、生活照顾、经济等问题。

(二)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社区老人的需求。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标:协助老人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使其享有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2)充分利用“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照顾机构;

(3)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

(4)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如帮助生活困难老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或医疗救助、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四:

某学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位于城郊接合地带,周边环境欠佳,师资匮乏,条件较差。学生每天上学都要穿过垃圾成堆的小路。学生们很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学习十分努力、认真,但在全区学校测评中各项排名都比较落后。对此,学生们觉得与城市的孩子相比,自己就是不行,老师和家长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也很没信心。作为社会工作者,请为该学校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1.社工可以运用同理心、尊重、真诚、表述简洁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学校人员建立专业关系。如,可通过组织学生们开畏课外活动、举办老师的生日会、与校长恳谈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学校社会工作。

2.评估。从现有资料分析,校方面对的问题主要是环境的改善、教学方法的改进、资源的拓展、校方人员自信心的提升等问题。

3.可设定如下工作计划并介入。与市政、环卫部门联系,清除校园周边的垃圾,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在获得师生信任的基础上,为学生们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们发掘自身的优点,增强自信;组织与周边学校的联谊,通过同学彼此间的亲密活动,帮助孩子们与城市孩子建立伙伴关系,消解差异;可以组织教师探讨有关的教学方法,推动教与学的进步等。

4.结案。工作者对学校社会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

案例五:

某学校最近有5位十几岁的初中生违反了学校的有关规定,在晚自习时偷偷地外出喝酒。因事态严重,现校方正在考虑将他们开除。针对这一案例,请设想一下你将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

1.和校方谈判,督促学校不要开除学生的学籍,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2.对这5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和帮助,使其能正确面对其问题,提高服务对象生活中应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服务)。

3.把这些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开展小组治疗与辅导工作,组建自助团体。

4.了解这些学生的家长是否愿意接受家庭治疗,将这些学生推荐给家庭治疗中心接受服务,构建自然支持系统。

5.动员并整合有关社会资源为5位学生提供综合服务,应对其学习、生活与情感问题(间接服务)。

案例六:

服务对象李某,现年14岁,5年前随父母来到城市。李某在一家民工子弟学校读书,后因学校撤销,被父亲送到一家公立中学就读。虽然他很用功,可是由于基础薄弱,成绩始终不理想,这让他感到很苦恼。同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城里的孩子,李某感到十分孤独和苦闷,渐渐产生了一种怨恨情绪,感觉自己就像要疯了似的。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工,请为李某设计一份辅导方案。

答题要点:

1.问题本质: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认知的失衡以及社会适应的偏差。

2.产生原因:首先,服务对象学习成绩偏低,导致服务对象产生焦虑和自我评价偏低;其次,无人沟通,导致服务对象的学习问题进一步演变为心理问题,甚至恶化为对周围.环境、对社会的愤恨;再次,家庭的整体移居导致服务对象脱离了原来的环境,同时又很难一下子融入新的环境,这加深了服务对象的问题;最后,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导致了服务对象的问题很难有根本性的好转。

3.工作目标:(1)远期目标:协助服务对象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增强自信,获得成功;(2)近期目标:帮助服务对象认清现实,接受现实。

4.方案的执行:用尊重、关怀、真诚等专业态度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

用个案工作的方法疏导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提升其学习成绩;用团体工作的方法帮助服务对象真正融进新同学之中。

5.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活动参与人员对各个活动环节的满意度评估以及效果评估等。考试大收集整理

第二篇:201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应考人员注意事项

一、本试卷由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组成,共5题,满分为100分。全部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

二、本试卷科目代码为“4”,请将此代码填涂在专用答题卡“科目代码”相应的栏目内;应考人员的有关信息,按提示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其中填涂部分请使用2B铅笔。

三、本试卷采用网上阅卷方式,各题目在专用答题卡上有指定答题区域以便扫描,请统筹安排,按指定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将答案内容写出黑框之外,否则会影响考试成绩。

四、请使用黑色墨水书写。

第一题(20分)

快乐山小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经济健康状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社区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旁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小区,来往于宿舍和工地之间。由于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贩。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以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此建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

第二题(20分)

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倍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病再次发作。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家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第三题(20分)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有哪些?

(答题时只需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出正确选项的代码)

a、社会工作者应该认同刘某的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受刘某本身及其过去的犯罪事实。

c、刘某的迟到可能是有原因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对刘某的问题作个别化处理。d、社区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该要求刘某在任何情况下都准时参加。e、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刘某是可以改变的。

第四题(24分)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经常抽烟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除了种地、养猪、养牛之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能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有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

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

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问题:

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概论,丽芬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

2.从优势视角看,丽芬拥有哪些资源?

3.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4.从个人、小组和杜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丽芬问题的策略。

第五题(16分)

周日下午,某校初5-(2)班10多位同学结伴到郊外爬山。因天气突变,骤降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小军、小勇和小楠被冲下山坡。同学们一边报警,一边积极下坡营救。警察、家长和教师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2小时后发现了三人的遗体。大家非常悲伤,不少同学抱头痛哭。学校一边紧急处理相关事宜,一边积极安抚同学的恐慌情绪。校长马上召开紧急会议,与教师及社会工作者商量如何处理因此事引发的学生情绪困扰

问题。

要求: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列明以学生为对象的危机干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

1.任务目标是搞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区的稳定,保持良好的社区秩序,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过程目标:①做好对小区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②做好社区居民安全防卫意识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小区居民的法制与安全意识;③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入室盗窃案件,做好受害者善后安抚工作。

2.(1)联合社区保安人员与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成员,加强对社区的巡逻,发现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呼吁居民做好安全防卫工作。(3)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联系,协助公安机关破案,为受害者挽回损失。

3.(1)运用联合会谈方法,召集社区居民,讲解安全防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居民间的协助与沟通。(2)以小组工作的方法帮助居民学习法律与安全知识,提升法制及安全意识。(3)创伤辅导,对受害居民进行善后安抚工作,做好心理安慰及预防。

第二题:答题要点:

1.(1)朋友、同学、居民的冷漠与疏远,没有给予小安关怀。②社区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后续的康复治疗没有跟上。

2.小安的需要:①治疗康复需要;②接受教育需要;③职业发展需要;④社会交往需要;⑤价值实现需要。家人的需要:①能搬到一个适合小安康复治疗的社区,有良好的环境利于康复治疗;②有比较专业的精神疾病的疏导、沟通、护理技能及信心。

3.出院计划:①在治疗期间,小安的父母应及时地向主治医师询问有关精神疾病的护理知识,增强他们护理成功的信心。②出院后,搬到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③社区工作者到社区、学校进行教育性活动,使人们能够理解小安的境遇,能够给予小安足够的关心与尊重。④社区提供康复治疗的必要条件,加强与小安的沟通交流及心理抚慰。⑤病情稳定后,相应的安排一些简单的社区服务工作,增强小安康复的信心。

第三题:答题要点:

1.面临的问题:①没有工作及收入来源,生活紧张;②家庭关系不和谐,父子关系紧张;③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

需要:①就业需要;②亲情需要;③婚姻需要;④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⑤心理疏导需要。

2.(1)沟通、调解服务,帮助刘某与其父亲之间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2)提供就业辅导,对刘某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帮其就业。(3)提供生活辅导和心理安抚辅导。(4)提供一定的物质援助。

3.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有:a、b、c、e。

第四题:答题要点:

1.(1)丽芬是家里的经济支柱,照顾全家人的生活,因没生男孩受到丈夫与婆婆的歧视,家庭关系紧张。(2)丽芬的遭遇获得与其要好的姐妹的同情,但都无能无为,妇联主任和民警的调解也无法解决,传统的性别歧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3)丽芬的性格内向,因不能生男孩而感到自卑,想过离婚,但无处可去,担心女儿,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巨大压力,让丽芬产生了强烈的个人无力感。

2.(1)丽芬的生存能力强,种地、养猪、养牛等农活都会做,是家里的支柱。

(2)丽芬在遭遇家庭暴力后,能够敢于向妇联和派出所求助。

3.(1)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有她们独特的生活经验。社会工作者应该与丽芬的丈夫讲解“男女平等”的法律知识及计划生育的国策,改变其传统的观念,尊重自己的妻子。

(2)承认社会上的权力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丽芬担负了家庭全部的生活压力,而其丈夫却常年不在家,也没为家里作过什么贡献。社会工作者应该让丽芬的丈夫看到、知道丽芬为家庭所做的努力与牺牲,使其悔悟。

(3)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的层面,将问题社会化。村里同丽芬一样遭遇的妇女还有很多,社会工作者应号召她们团结起来,为争取自己的幸福而敢于抗争,共同构建美满的家庭。

4.个人:①协助丽芬理清思路;②从优势视角帮助丽芬寻找资源。

小组:将村中相同遭遇的妇女组织起来,共同分析,获得经验,从而解决小组中妇女个人的问题。

社区:动员有相同遭遇的妇女的家人、亲友、邻里、朋友等,共同组成一个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自救和互救,使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题:答题要点:

1.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帮助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其社会功能。

2.材料中某校初三(2)班10多位同学去郊游,遭遇山体滑坡导致其中3人遇难,这在幸存者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这些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并在心里埋下巨大的阴影。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紧急地直接进行危机介入,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走向正常的学习生活。

3.校长、教师及社会工作者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处理:

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将焦点放在这些幸存的学生身上,帮助他们缓解异常紧张的情绪,给他们以安全的保护,接纳他们,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恢复过来。

其次,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引导、帮助他们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学生们坚定的支持,以防学生们因紧张而导致精神崩溃,重新燃起新的希望。

最后,社会工作者应全面地担当起教导的角色,告诉学生们此时应该怎样做,同时也应积极地去做一些精神上、生活上的帮助,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尝试着去接受这件可怕的灾难,并在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必要的跟踪指导,直到学生们完全的恢复其社会功能。

第三篇: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

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系统理论

概念:“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个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工作重点: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的重要作用。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工作特点:1.对问题的分析不再局限为个人(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例模式)的归因,而是从整体上分析。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服务对象的生理或心理行为特征,而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3.动态实务。4.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在横切面考虑问题的所有相关层面,在纵贯面注意问题的处理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生态系统理论

概念:生态系统理论是分析“人与环境”互动的具体工作框架。包括“栖息地”和“生存空间”两部分。“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存空间”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

工作评估的核心和具体内容:

1.生命周期。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及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事件对个人生活产生意义。

2.人际关联。每个人都需要且都拥有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构建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这也是评估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3.能力。个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

4.角色。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表现,是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的角色,受到个人感受、情感、知觉和信念的影响。

5.地位。指个人在其所在环境或社区中所拥有的成员地位。6.栖息地。指个人在文化脉络中的物理及社会环境。

7.适应力。在人与环境的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反应以达到最佳调和度,及适应良好。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适应良好和病态、偏差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适应不良则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的状态。工作切入点:

1.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进行。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概念:优势视角又称能力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强调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的优点,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自身能力的提升。1.2.3.1.2.3.4.5.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根据系统理论,通用过程模式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系统看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改变的目标和为达到改变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组成的,这四个因素又称为“四个基本系统” 改变媒介系统

所谓“改变媒介”,就是指受雇于政府、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改变媒介促使个人完成生命任务及系统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促进服务对象与资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达到计划变迁的目标。

改变媒介并不只是社会工作者,而是由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组成,形成“改变媒介系统”。是一个团队共同工作。服务对象系统

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使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分为“现有服务对象”,即主动求助。“潜在的服务对象”,即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帮助,或是妨碍他人或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的对象。求助并不一定就成为“现有”或“实际”的服务对象,需评估其需求是否与机构功能相符。目标系统

是指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而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由于服务对象系统需要满足与问题的解决经常与其所在的环境系统有关,所以要将环境作为目标系统去改变和影响,从而作为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满足需要创造条件,一步步达到改变的目标。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一般而言,目标系统大于服务对象系统。它可能是个人、家庭、社区、团体、组织、政策等。行动系统

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为了实现与服务对象的协议,帮助服务对象达到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要努力调动各种资源,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人和系统一起,形成行动系统。同时要注意协调各行动系统之间的工作步调。

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社会工作实务通过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实务工作的基本参考架构和助人活动的介入蓝图,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工作提供了一个分析工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识别任务)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通常需要完成的任务顺序是:首先从服务对象系统获得授权并与之订立助人关系签约,其次需要辨别出目标系统,最后再发展实现目标的行动系统。

2.(明确改变)四个基本系统使社会工作者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特点:

非疾病假设。将目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中看到希望和转变。

强调社会工作的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及资源。

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倡导一种生态系统的方法,强调完整与全体,在评估和介入过程中队服务对象的经验予以关注。工作重点:

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任何伤害都有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工作者不能假设求助的人就是主要的介入目标,因为服务对象系统不一定与目标系统完全吻合。

3.(确定行动系统)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4(社会工作知识准备)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与一个系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

5.(认识到组织的重要性)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在改变过程中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除了与个人、群体和社区以外,组织也会成为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的改变目标。这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组织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同时也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

6.(评估行动系统)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接案

概念: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接触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展开的沟通,包含了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

目的:1.澄清双方的期望和义务。2.激励服务对象。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改变。4.促使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5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接案步骤中的收集资料

范围和内容

1.个人性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籍贯、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状况等。、2.身体情况。包括:病史的了解,有无残疾、遗传病及长期疾病等。

3.特点及能力。基于以上基本情况的了解,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生理和心理特点。生理: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既往病史、用药情况与当前问题的关系。心理: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个性特点、自我概念、情感及行为方式等。

4.所处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成长背景、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等。

归纳为:个人:1.生理2.心理3.认知4行为

环境:1人际2成长3学习4工作5生活

预估

概念:是在接案后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工作关系后的又一个收集资料以对问题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为制定有效的介入计划打下科学的基础。是暂时性的结论。

预估步骤中的收集资料

个人资料:1.个人基本资料(年龄、简历、社会经济地位、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相关的社会系统等)

2.个人主观经验(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自己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后果,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及使用方法等)3.解决问题的动机

4.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生理:健康状况,活力水平。情感:处理情绪、挫折和愤怒的能力。智力: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做决定的能力)

环境资料:1.家庭状况

A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收入、居住环境、健康状况等)B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况(夫妻、父母、兄弟姐妹、亲子)C家庭规则(如何解决分歧、冲突及家庭的权威关系)D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如何表达期望、需要和情感等)E家庭关系,包括家庭内的次系统 F家庭的决策和分工方式 2.社会环境

A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功能的发挥

B物理环境及对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程度 C服务对象对环境资源的主观认知 D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环境 E社会的体制和组织环境

预估的主要方法 社会历史报告方法 家庭结构图预估方法 社会生态系统图

在人与环境这个着眼点的前提下,要满足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需要,必须有足够资源,必须鼓励人与环境做“正面积极的互动”。在现实生活中,人或家庭的需要可能因下面几项原因而未能得到满足。1环境中资源的不足2因某些原因不能获得资源3资源未能有效协调4因缺乏有关的知识或技巧而未能获得所需资源。因此个人与环境间未能成功进行“互动”。

生态学的观点就是以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的社会功能”,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致力于改变环境,并使之更有效地回应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需要。

功能:

1.描述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服务对象与这些系统的关系 3.勾勒出系统间的交流

4呈现可使用资源的相关信息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评估和测量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的种类和规模。非正式系统: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同事、同学等

正式系统:社会系统(工作单位、社团、俱乐部、协会组织、工青妇组织、联谊会、休闲娱乐会员服务、互助组织)

专业系统(社会工作者、精神健康工作者、教师、律师、医护人员、营养师、院治疗师、心理学家、政府公职人员等)

计划

概念:计划是基于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通过预估阶段的探索,制定服务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的一个理性思考及做决定的过程。介入

概念:是社会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在此过程中,运用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内资动机、潜能,共同寻找资源解决问题。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从“人与环境”的社会生态理论视角出发,直接介入行动关注提供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以满足人的需要,从而消除问题。1资源空缺:创造资源,进行政策倡导。2不了解现存可以使用的资源:宣传、指导,使服务对象了解。3知道存在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资源,但不使用:帮助其了解资源,并使用。

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以便使服务对象能运用现有外部资源)1.了解现有资源。

A正式服务资源系统,是由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有由政府提供的机构服务(社区工作站);由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机构服务(中华慈善会、紧急救助站等);按人群划分的(养老院、福利院、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妇女服务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等)

B非正式服务资源项目,是满足服务对象所需要的重压资源系统。包括: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邻居、同学和同事等。自助小组。互助会。

2.转介。是把服务对象的需要同资源连接起来的过程。需注意: A征得服务对象同意。

B向转介的机构出具正式的介绍信和相关转介材料。C转介后的跟踪服务。

3.资源倡导。发挥资源经纪人和倡导者的作用,将服务对象与资源系统连接起来。作为资源经纪人的技巧:A评估需求B识别资源C转介D确定获得资源并能使用。

作为倡导者的技巧:A收集资料及问题,分析,形成报告B通过正式渠道提交政府相关部门,或通过媒体发表C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4增能。技巧有:A协助服务对象发现优点或长处,用积极的自我形象取代消极的。B提高服务对象自我意识,了解相关资源。C帮助他们组织起来,共同争取权益。

评估

概念: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目的: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结案

第三章 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生命存在的需要,即生活照料。社会存在的需要,即获得社会身份,包括姓名、户籍、国籍。

2.发展的需要。A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B拥有受教育的机会C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3.受保护的需要。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人为伤害主要包括: 儿童虐待: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

儿童忽视:包括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教育忽视,发展需要的同伴交流及接触社会机会的忽视。

儿童剥削: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及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性剥削两大类型。

4.社会化需要。A培养儿童基本生活技能B促使儿童的自我观念发展C使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D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儿童的问题:

(一)儿童生存的问题:1.新生儿健康问题2.儿童营养问题3.儿童户籍问题

(二)儿童发展的问题:1.贫困的问题2家庭监护的问题。家长需要有正确的育儿观念及足够的育儿时间和精力。受家庭监护影响的儿童群体有: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父母双双服刑儿童等等

(三)儿童保护的问题:1.儿童遗弃的问题2.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3.儿童被性侵犯的问题4.儿童被忽视的问题5.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一)传播理念和知识:母婴保健服务、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幼儿早教、科学育儿

(二)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三)开展儿童支持服务:儿童问题辅导、儿童的娱乐休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状况

(一)补充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连接现有政策资源、就业援助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亲职教育、“四点半课堂”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一)儿童收养服务:送养儿童信息发布、收养人或家庭招募、收养人或家庭评估、收养人或家庭培训、送养儿童与收养人或家庭适配、办理收养手续、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收养后跟踪回访、评估接案

(二)家庭寄养服务

(三)机构养育服务

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评估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个案辅导

(一)定义:个案辅导是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法应用于干预服务中形成的一种服务方式,适用于帮助儿童消除和改善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困惑或者偏差,是有效改善儿童个体的消极情绪、偏差行为和负面社会认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服务过程。

(二)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等

(三)游戏辅导: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为其创造一个自由玩耍的空间和氛围,以结构式或非结构是游戏形式,发挥游戏的治疗力量,协助儿童重述或再现经历和表达情感,接纳自我和他人,最终实现预防和解决儿童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实现同伴融合、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的一种辅导模式。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团体辅导

(一)团体辅导的类型

1、儿童发展性团体辅导:应对同伴压力、学习压力等

2、儿童治疗性团队辅导:为高风险儿童提供行为、态度或价值理念的引导和矫正以及为身心受到创伤儿童提供康复为主。

(二)学校辅导课程

(三)离异家庭儿童团体辅导

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一)儿童友好社区的标志:

1、社区能够保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2、社区有条件让儿童与同伴见面和玩耍

3、社区能够保护儿童免遭伤害

4、儿童在社区里有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的环境

5、社区能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服务

6、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

7、社区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作用,尤其是在与儿童相关的社区事务中。

(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内容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三)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网络媒体倡导、名人效应倡导、海报宣传倡导、讲座论坛倡导、儿童和家庭问题研究和政策倡导等。

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的需要:

1.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谋其立,寻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的抱负 8.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建立个体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青少年的问题:

贫困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厌学问题、网瘾问题、婚恋问题、犯罪问题、社会参与问题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一、理论基础

(一)青少年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把青少年的生长和发展看成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

2、精神分析理论主要观点:“认同作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影响。认同作用可以提升青少年的价值观,使“自我”得以良好发展,并有助于“超我”的提升。

3、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理论)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青少年通过观察历程就能进行学习,不需要个人亲身体验而直接受到奖惩。

观察历程有四个步骤: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再生过程 D增强过程 学习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的主要组成,影响青少年形成自我效能的来源有四方面:成就实现、替身经验、口语说服、情绪激起

班杜拉认为青少年辅导与治疗的最终标是“自我规划”,青少年要实现自我规划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诱发改变、类化、维持。

三种治疗技术:实例楷模法

认知楷模法

激发自制力

4、认知发展理论主要观点:皮亚杰 认知发展论,青少年时期是形式运思期阶段,该阶段青少年的思考形态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事务或问题,开始运用抽象的、逻辑的思考方式去推理或判断,并解决周围问题。

5、社会文化论主要观点:青少年的发展时社会期望的产物。

(二)青少年偏差理论的主要观点

1、社会次文化(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某些青少年的言行无法符合一般社会标准,他们则慢慢聚集起相同利益和命运的小团体,认同他们共同接受的价值体系,形成次级文化,并合理化其偏差行为。

2、社会互动理论主要观点:

“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没有一种行为时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义的。不同社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而我们要做的是“去标签”

3、社会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

赫胥提出“人何以不犯罪”才是要探讨的问题。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与社会建立起强有力的社会联系,便不会轻易犯罪。社会联系有4个构成成分:

A依附感 家庭、学习是青少年的重要依附对象,依附程度越高,犯罪行为越少

B承担感 即责任感,为自己的理想或期待而付出的行动。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其理想,犯罪的可能性就小。

C参与感 越多参与家庭、学校、社区等组织的活动,犯罪概率就越小

D信念 指对社会共同的价值体系的认同。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信念。

社会联结理论与其他犯罪理论的区别在于:探讨遏制青少年犯罪的约束力,而非探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压迫力、推动力或诱发力。

4、整合理论的主要观点:把不同理论进行整合。

青少年服务的基本内容

一、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

思想引导、习惯养成、职业指导、婚恋服务、社交指导

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困难帮扶、权益保护、法律服务、心理疏导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正面联系、临界联系、行为矫治、社会观护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直接方法的主要特点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整合性特征(如下)

1、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2、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3、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评估

社会工作服务成效评估的程序逻辑模式主要包含7个环节:

资源投入、活动/服务、服务成效、处境分析、假设/理论基础、外在环境、逻辑联系

三、青少年自我探索服务

1、辨识认定论,有四个自我辨识与认定类型

A辨识有成者,曾经经历危机,并通过谨慎的衡量解决了危机。此类人有较高水平的内在调整与社会适应能力。

B辨识预定者,不会经历危机,但对职业、意识形态有所承诺。有较高的顺从于循规性,但适应力较差。

C辨识迟滞者,意志面临危机,个性少独断性,会因经历危机而焦虑

D辨识混淆者,无危机也无承诺者。对人生发展没有选择,也不关心,对他人亲密度低,也欠缺较好的社会关系。

2、韦恩斯坦的“自我探索历程”

四、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

(一)理论基础

Wood的职业生涯选择配合论是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他认为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包括能力、兴趣、人格、需求与价值观等。要先能掌控自己的内在世界之后,才开始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

五、青少年历奇辅导服务

历奇辅导就是将青少年放在一个新奇的环境中,让他们跳出生理及心理的舒适区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总结经验,让他们得到成就感,并将成功经验转化未来生活的参照。

辅导定义包括四个元素:历奇活动、野外、个人及小组辅导、经验学习法 4个训练模式:历奇波浪、野外挑战、情感反思、多元创意

六、青少年空间

1、社会参与

2、增能理论

七、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与

4、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后事安排

8、一条龙服务

老年人的问题

1、疾病与医疗的问题

2、家庭照顾问题

3、宜居环境问题

4、代际隔阂问题

5、社会隔离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最常见的4个认知情绪问题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第一,珍惜生活,活在当下。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建构生命的意义 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遗憾。

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宽慰,弥补遗憾。第五,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主要包括:老年伴侣的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五、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

(一)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主要介入措施: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

2、提供支持性辅导

3、发展支持性服务

4、改变和调整环境

(二)临终关怀

1、控制疼痛和症状

2、协助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医疗费用问题

3、丧亲后续服务

(三)丧亲问题

1、提供情感支持

2、代表老人及其家长争取合理权益

3、提供相关信息

4、做丧亲辅导

(四)自杀

1、自杀评估:直线线索、间接线索、行为线索

2、自杀干预:在做显现出自杀倾向的老人的工作时,要进行危机干预。缓解其压力;清除危险(如药物等);找人陪同老人,或联络医护人员让其住院接受进一步评估;同老人做安全约定;社会工作也可能需要做简短的缅怀往事治疗,积极应对。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老年人评估

二、缅怀往事疗法

通过回忆一生的成就,让老年人能增强自己进入老年后的自尊。6种类型为

1、整合性缅怀往事

2、工具性缅怀往事

3、传递性缅怀往事

4、叙事性缅怀往事

5、规避现实性缅怀往事

6、强迫性缅怀往事

三、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

特点:

1、老年人由于身体和知觉的限制,在开办小组时要有相应的调整(轮椅及辅助器具等)

2、带领者要自始至终扮演积极角色

3、工作节奏放慢

小组类型:

1、现实辨识小组(成员为轻度或中度认知混乱的老年人,帮助确认时间、方位或者人)

2、动机激发小组(帮助老年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保持愉悦。参与对象无痴呆症或抑郁症,听力和语言表达相对正常)

四、老年社区照顾(重点)

社区照顾分为医疗型照顾和社会性照顾两部分。重点目标人群包括空巢、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伤残老人、失独家庭老人和其他困难老人。工作方案:

1、老年友好型城市与老年宜居社区

老年友好城市是在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中,通过政策、管理和引导,以积极的态度,发掘老年人和城市的潜能;通过社会服务、场所和设施支持,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参与,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公共社会资源和人文环境;营造全社会尊重包容老年人的氛围,促进老年人全面融入社会,让老人有更好的自主生活和社会参与机会,享有健康和尊严的老年生活。

2、长期照护

四A原则

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

3、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的核心是“正常化”以及独立自主的自由选择,包括长期护理照料、非机构化、减少公共依赖、非正式照顾、选择与参与、需求导向的服务,以及成本效益七方面。分为“由社区照顾”和“社区内照顾”

五、老年机构照顾

第六章

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的需要:

1、生命保障的需要

2、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

3、妇女的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

4、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妇女的问题:

1、妇女的婚姻与家庭问题

2、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

3、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

4、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的问题

5、妇女就业问题

6、妇女的贫困化问题

7、妇女参政问题

8、失独家庭问题 妇女工作的内涵

妇女工作一方面要以社会性别视角为指导,解决妇女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

(一)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试与工作策略

1、婚姻和家庭关系调试: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

2、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看待的角度: A单亲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是正常的家庭形式

B单亲母亲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福利不足、社会歧视观念等导致的 C尊重单亲母亲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3、针对失独家庭的服务

A社会层面:倡导保障政策不断加强和完善

B社区层面:营造尊重、关怀、帮助的氛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参与活动;丰富业余活动;组建支持网络

C家庭层面:心理辅导,夫妻相互支持。

4、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

A尊重并接纳家庭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

B重新调整家庭权利,避免家庭暴力、冲突、资源分配不均

C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和平衡

D父亲与母亲的责任同样重要,都需训练 E社会为家庭提供必要资源和服务,减轻家庭负担。

5、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使用策略 “家庭为本”:提升家庭自主能力。以家庭为重心,强化家庭的功能。“妇女为本”: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人的需要和情感,不能忽视或牺牲妇女的利益

从性别视角来看家庭,关心妇女是否受到来自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外在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给妇女造成了压迫和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工作重点为教育其如何自我增能,尊重女性独特的个性和权利。

(二)针对伤害妇女行为的干预

1、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妇女的暴力行为: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强迫、剥夺自由等,无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生活。

婚姻暴力的特征:受虐妇女综合症、暴力循环论、暴力正常化。

理论分析:心理学观点:个人因素。社会学理论:个人与家庭等微观系统分析

社会性别理论:是父权文化的产物

2、拐卖妇女

治理这一问题,一方面修改和完善法律的有关条文,严格依法治理,另一方面需要在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以及个人层面开展综合治理。

3、针对妇女的性骚扰和性侵犯

4、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和策略

策略:促进相关立法及法律完善;为受暴妇女提供服务;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开展综合干预行动,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三)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

1、针对流动妇女的服务

A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距

B视其为社区一分子,针对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

C建立支持小组,互助关系系统

2、留守妇女的问题

A倡导政策方面关注农业女性化带来的问题,提高农业技术水平B改善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提供安全生活环境并减轻生活负担

(四)针对妇女的生殖健康的服务

(五)推动妇女参政

(六)改善妇女贫困状况

二、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三、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基础理论

(一)女权主义理论

1、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在接受现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重点是争取“平等机会”,此理论忽略对种族、阶级、性别等制度性歧视。

2、激进女权主义:认为平等并不意味着等同,应该在差异中求平等。认为父权制是一种最根本、最基础、最普遍的压迫形式。

3、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是相互勾结的一种压迫形式。

4、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获得话语权。

(二)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从女性主义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它由后天社会建构而成,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权利关系。

二、性别分析方法 性别需求分析:

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此种需求是社会分工及妇女的从属地位引起的,不具有对社会性别的挑战性。满足了实用性需要但依旧延续传统的分工模式和角色。

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是指由于妇女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而产生的需求,涉及分工模式、权利等,满足这类需求可以协助妇女取得更多的平等权利,改变现存的分工模式和角色,挑战妇女的从属地位。

三、妇女增能的方法

目标:让妇女学会掌握生活空间,发展各种有力的动力,包括自我意识觉察(个人层次)、互助合作开拓资源和机会(人际层次)、摆脱或者改变受压迫的环境(环境层次)

方式:

1、工作过程透明化

2、鼓励和肯定其能力

3、全力分析

4、意识醒觉5倡导政策改变

四、性别视角的妇女工作方法

1、建立关系(信任、真诚、平等的关系)

2、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

(不能将问题个人化,降低其自尊;评估社会因素的影响;协助其反省自己处境和角色如何演变而来;关注生育健康权利;寻找其能力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认清无力感的形成)

3、挖掘自我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认清长处和优势;分析问题本身的机会和挑战;了解权利;发展更多可能的行动以供选择;协助其从生命故事本身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契机;协助连接资源,建立支持小组)

4、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建立小组工作)

5、社区层面(宣传教育的方法;参与式学习的方法;倡导;资源连接)

五、多部门合作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的需求:

1、残疾人康复权

2、残疾人教育权

3、残疾人劳动权

4、残疾人文化生活权

5、残疾人社会福利权

6、残疾人环境友好权

残疾人的问题:

1、物质层面的困难

2、精神层面的困难

3、社会交往的困难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人服务发展

1、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层面的转型

从个人责任理论转向社会责任理论;从社会标签理论转向社会照顾理论。

2、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层面的转型

由供养理论向回归社会理论转型;由单一的个案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变。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一)政策层面: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

(二)服务层面:残疾人康复服务

1、教育康复。

A针对残疾人群体:首先要认知残疾,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方法使其身心与环境达成和谐;其次提供“补偿性”功能的损害训练,学习文化、技能。达到教育康复、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的“三位一体”

B针对残疾人父母、监护人或家属:首先要心理支持,缓解压力;其次普及残疾人教育康复的相关知识,提升照顾康复技巧。最后帮助构建社区支持系统,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

C针对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组织和爱心人士:加大宣传、教育、培训,提升知识和技能

2、职业康复。

A职业咨询 B职业评估 C职业培训 D就业指导

3、社区康复。

A开展残疾的预防工作 B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 C开展具体的康复服务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社区康复模式

指在一定地域(社区)内使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形式。(具体内容如下)

1、开展残疾的预防:

一级预防是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如进行免疫接种等

二级预防是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提供残疾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定期体检。

三级预防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残疾后产生各种障碍,并通过运动、作业、语言、心理等治疗康复功能训练方法改善功能,预防或减轻残疾。

2、开展康复评定:在社区中采取客观、准确的方法评定伤、病、残功能障碍性质

3、开展全面康复服务:根据评定结果设计实施康复治疗方案

二、社会康复模式

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使其能享受同等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的目的。

(具体内容如下)

1、协助康复医师正确地诊断,有效医治,以维持残疾人康复后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

2、要考虑残疾人康复后应有的基本医疗设施,包括医院、疗养所及福利机构等

3、家庭照顾方案的实施

4、与有关机构协调,开展一切必要的和可能的社会服务项目,促使残疾人有效利用医疗设施,并弥补医疗服务的不足

5、提供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包括合法权益维护和职业培训、特殊教育等,满足社会福利要求,帮助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

(具体措施)

1、协助政府机构制定、完善各项政策法规

2、保障其生存的权利,在住房、实务、婚姻等方面得到公平对待

3、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帮助,能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提高生活自理、就业、参与社会能力

4、消除家庭、社区和社会中的物理性障碍,获得生活起居的方便,享受社会公共设施服务

5、大力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消除歧视和偏见,激励自强自立精神,建立和谐社会环境

6、组织与正常人一起参与社会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支持其社团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7、帮助其实现或提高经济自立能力

8、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

三、职业康复模式 流程如下

1、咨询

2、评估

3、培训

4、就业指导(具体内涵如下)A帮助了解某几类职业情形

B了解某些职业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C使其在学校选择若干探索性的职业科目,并在校外参与实践

D使其形成一种观念,即一切正常的工作都是重要的,社会所需要的。E帮助学习分析职业信息的方法

F帮助了解自己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职业兴趣等 G帮助贫困残疾人申请奖学金或其他经济补助 H帮助收集各种职业学习的资料 I帮助其适应职业生活

四、教育康复模式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重点)

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服务对象的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公众的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一)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对于社区服刑人员来说,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尊重、平等、接纳的价值理念,以及专业伦理知识、方法、技术,为其提供了心理矫正、情绪辅导、行为治疗、家庭关系调和、人际关系协调、就业辅导、法制教育、社会适应性训练、帮困解难等各项专业服务活动,使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认知、行为、关系等方面得到矫正,有效地恢复社会功能,重新回归社会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环境来说,社会工作开展专业矫正服务改善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营造了健康和睦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二)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是为违法犯罪人员,尤其是违法犯罪青少年而设置的,如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感化院等

(三)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四)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

1、促进就业

2、帮助接受教育

3、做好基本生活救助

4、落实社会保险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1、提供住宿场所

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障转介服务

4、提供物质援助

五、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1、为吸毒者提供戒毒治疗和康复服务

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及宣传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重点)

一、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

(一)行为主义理论

(二)认知理论

(三)标签理论

(四)优势视角

(五)”社会—心理”视角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服方法

1、行为治疗法(治疗策略与技巧)

A反应性治疗技巧(即经典条件发射——巴甫洛夫的狗)

一是反制约。用新的制约反应替代原有的不理想制约反应

二是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诱导缓缓暴露出导致焦虑的情境,再通过心理放松来对抗此种焦虑,以此来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三是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应用惩罚的厌恶型刺激,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如电击厌恶疗法,药物厌恶疗法等。B操作性治疗技巧

一是正增强。出现某种行为后给予奖励性刺激,以增强或维持理想的行为

二是负增强。出现某种行为之后拿走厌恶或不愉快的刺激,以增强或维持理想的行为 三是削减。当某种行为出现后便扣除增强物,以减弱或消除不理想行为 四是塑形。当出现相似目标的行为时给予奖励,以建立新的目标行为

五是连扣。以按部就班的反噬,把所需完成的目标分解,使其能循序渐进达到目标 六是惩罚。在出现不理想行为时给予厌恶刺激,以减弱或消除不理想行为。C综合性治疗技巧

一是由规则管理行为。首先是自我指导,其次是解决问题疗法 二是模仿。

三是敢于自表训练(果断训练)。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四是松弛训练(放松训练)。通过肌肉放松来消除紧张。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ABC理论:

A引发事件 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认识和评价)C事件之后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一是反映感受 二是角色扮演 三是冒险 四是识别

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一是辩论 二是理性功课 三是放弃自我评价 四是自我表露

五是示范 六是替代性选择 七是去灾难化 八是想象

3、同伴教育在矫正服务中的作用

(同样犯罪和吸毒经历的人员中,发现培养思想和行为改善较好者作为“同伴辅导员”)效果:A改变自我认同,提升自信,获得价值感

B明确自身地位,获得使命感和责任感

C增强了帮助同伴的动力,提升生活意义

D增强了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

E为其他同伴树立了弃恶从善、改过自新的榜样 方法:A同伴教育辅导能力提升小组

B同伴教育主题活动

C“同伴信箱” D“火星计划” E“同伴之音” F“同伴演讲”

(二)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

1、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应注意:

A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B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C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2、社会工作行政在矫正工作中的运用:政策倡导

(三)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 个案管理实施运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3、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4、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需要:

1、治疗康复需要

2、基本生存需要

3、家庭生活需要

4、社会交往需要

5、社会尊重需要 问题:

1、生活适应困难

2、心理障碍严重

3、生活保障问题

4、家庭婚姻障碍

5、社会隔离问题

(二)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需要:

1、婚姻家庭的需要

2、健康维护的需要

3、社会参与的需要4社会尊重的需要 问题:

1、心理失衡

2、社会地位下降

3、社会隔离

4、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

5、老化问题

(三)复原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需要:

1、就业权益保障的需要

2、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需要 问题:

1、就业难

2、隐性失业

3、延迟上岗

(四)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需要:

1军队情结的需要2社会尊重的需要3健康维护的需要4多元养老的需要5社会参与的需要 问题:

1、角色失调

2、心理失衡

3、行为失范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认知情绪问题的处理

(一)相关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 社会融合理论

(二)介入重点

1、基于角色分析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是他们较普遍的心态特征,强烈的怀旧感、被冷落感是大多数军休干部的心理感受。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可以帮助他们识别导致情绪不适合问题行为的有缺陷的思维模式,促进其适应角色转变。

在治疗过程中,一是情境分析,即预估问题。二是认知干预,帮助探查隐藏在情绪困扰后的“自语”,认识非理性信念所在。三是认知重建。运用认知技术帮助其质疑非理性信念和思维,进而放弃不合理信念,用理性信念取代非理性信念。四是行为改变。引导对环境的变换做出适宜的理性反应,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积极参与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1、基于多层面分析的社会融合模式

A基于微观层面,推进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融合。加强“自我反思”、提升“自我认同”,完成“自我整合”;适应移交地方后的新生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家庭、邻里、社区等支持网络优势。走出庭院,融入社区及社会。可运用小组工作方法。

B基于中观层面,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协助军休干部发挥政治优势,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发挥资源连接优势,借助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引进社会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军休干部同等享受国家惠民政策及社会进步成果,提升“自我认同”。

C基于宏观层面,推进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相融合。推进军地理体制“一体化”,加快建立军地一体,上下联动,关系顺畅,责任明晰的管理体制;推进军地保障“一体化”,推动军休干部安置保障与国家社会保障接轨,实现军地社会保障“无缝衔接”。

二、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一)相关理论

1、人生回顾 促进其解决过去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接纳自己,接纳当下,重建生活的期望。

2、临终关怀 提供积极全面的照料,以控制疼痛,缓解生理症状以及解除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尽可能的使服务对象能够尊严、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最后旅途。

(二)介入重点

1、精神问题的解决:关于生命意义(1)人生回顾介入具体步骤:

A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B回顾人生经历 C制作人生回顾手册(2)在人生回顾的过程中,要善于“积极倾听”

2、难以承受的告别: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1)针对服务对象的临终关怀,提供一对一服务:A全程陪同走过最后一程,通过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协助其处理不良情绪,增强自我责任感,掌控感。B探寻生命的价值

C开展“死亡教育” D加强各层面协调沟通E处理未完成的实务与愿望F协助做好后事处理(2)针对朋辈群体的哀伤辅导,开展小组工作。临终前,成立小组,建立相互支持网络。临终后,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解决其哀伤压力的潜在影响。

三、危机干预方法

(一)相关理论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

(二)介入重点

1、危机干预模式的7个阶段:

A开展评估B建立关系C聚焦问题D稳定情绪E制定方案F实施计划G后续跟进

2、任务中心模式的5个阶段:

A准备或进入B探索问题C确定目标和实践限制D规划和制定任务E结束任务,评估

四、支持网络构建

(一)相关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再适应理论:在复原退休军人安置社会工作中,服务对象普遍勉励“重新适应事业的考验 社会支持理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大,就越能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二)介入重点

复原军人从部队到地方会面临职业、生活的转变与适应,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层面,经历告别军旅生涯、选择新职业、从业准备直至稳定就业四个阶段。介入重点是编织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和国家支持等多位一体的支持网络格局。

1、正式网络的构建 A部门联动 B政策倡导 C资源连接

2、非正式网络的构建 A开展小组辅导 B开展个案辅导

五、社会工作督导

(一)相关社会工作理论

1、增强权能理论:挖掘激发潜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压力。焦点在于消除无力感。

2、社会工作督导:通过对受督导者的指导、督导、使其能够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工作,从而提升服务输送有效性,尽最大可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服务。兼有行政、教育、支持3功能

(二)介入重点:增强权能视野下的督导过程(步骤)

1、辨识无力感(无力感、无助感、疏离感和自我失控感)

A辨识受督导者内心感受的无力状态:由于个人特质导致的,如性别、年龄、身心障碍等;由于挫折经历导致的无力状态。

B辨识督导关系中的无力感状态:由于督导者正式权力导致的无力感状态,受督导者可能因为在实务领域币督导者更具有经验而感受到权利被剥夺;由于督导者非正式权利导致的无力感状态。对督导者过分依赖,导致对自身能力的否定。

2、增强权能

A提高权利意识。双方澄清角色期待,消除督导关系中的不平等状态。

B增强能力感。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可采用的技巧有:富于同情心的倾听,协助宣泄负面情绪;肯定受督导者能力与付出,协助发现工作成效,提升价值感;将问题归因外在化,减低失能感。

C发展能力。四方面态度和能力入手:改变和主动参与的态度;批判性分析环境系统中权利与压迫的能力;分析问题、制定行动策略的能力;开展改变行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协助成立受督导者支持小组。

3、效果评估 包括过程取向 结果取向。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对象的主要需求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社交需求

4、尊重需求

5、自我实现需求

社会救助的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

2、特困人员供养

3、受灾人员救助

4、医疗救助

5、就与救助

6、住房救助

7就业救助

8、临时救助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1、服务对象识别

2、帮助申请帮助

3、提供心理支持

4、调节家庭关系

5、开展能力建设

6、促进社会融入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1、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2、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3、提供疾病治疗

4、办理丧葬事宜

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协助申请救助

2、改善救治环境

3、协调医疗资源

4、强化社会支持

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协助申请住房救助

2、宣传讲解政策

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提供教育机会

2、提供教育补助

3、心理能力建设

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转变就业观念

2、自我认知调整

3、职业技能培训

4、连接就业资源

七、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危机干预

2、外展服务

3、机构救助

八、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协助安置受灾人员

2、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3、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4、社区重建与发展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一)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基础

1、基本定义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由个人之间的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通过这些接触(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身份,并获得情绪、物质、服务、信息等支持。包括正式(社会正式组织、专业机构或人员给予的支持)和非正式(亲友、邻里、同事等人际互助网络)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工作者通过干预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能力不足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

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系统分析问题的视角,把服务对象置于个人、家庭、组织、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以社会支持和资源获取为重点帮助其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络。

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指个人或家庭能够从中获得各种资源的社会关系。社会支持指的是由社区、社会网络、亲密伴侣提供的表达性支持(分享感受、宣泄情感、肯定自我或价值尊严等,表现为心理、情绪、自尊、情感的支持和认可)或工具性支持(通过人际关系达到某种目标,如找工作、借钱等)。

2、基本假设

A人类的生存需要与他人合作,并依赖他人从而获得帮助 B人的一生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事件发生 C人在遭遇一些事件时,需要自身资源以及外部资源的支持 D当人们处于压力之下时,社会支持网络能缓解负面的能力 E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越好地应对外部的挑战、F社会中的困难群体需要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社会支持功能

3、个人与支持者的关系类型

工作伙伴、生活协助、关系连接、心灵抚慰

(二)如何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丰富社会支持网络的成员(如社区内部和外部成员等)

2、整合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正式与非正式)

3、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物质援助、情感慰藉、心理疏导、关系支持)

(三)社会支持网络应用的策略

1、政府层面:参与政策倡导

2、社会层面:发挥组织影响

3、社区层面:提供专业服务

4、个人层面:强化网络效益(四方面评估:网络的规模、基础、质量、强度)

二、个案管理及其应用策略

第十一章

家庭社会工作(重点)

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方式进行干预

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

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中心视角是把握家庭成员需求的关键

3、家庭危机是促使家庭成员改变的重要契机

4、生态视角是理解家庭内外部环境的重要依据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重要理论和概念

(一)家庭系统理论(基本观点)

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即是机会,也是挑战

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改变不良沟通交流方式,从相互责备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就能有效解决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

家庭系统理论概念的6个核心要素:

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找到新的平衡点

3、家庭系统中任何一名成员的改变都影响其他家庭成员。

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循环影响的原则。

5、每个家庭系统不仅包含很多次系统(夫妻、亲子),还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邻里、社区)

6、家庭系统依据已建立的规则运行,它的改变不仅是沟通方式的改变,还是运行规则的调整。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家庭阶段、学龄子女家庭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 家庭调整阶段、中年夫妇家庭阶段、老年人家庭阶段

每个阶段的过渡时期都可能产生“问题”

(三)家庭抗逆力

基本假设:任何家庭在“问题”面前都有应对困难的能力,并通过克服逆境中的困难可以寻求到新的发展机会。它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家庭面临的挑战。所谓健康家庭,是指在“问题”面前拥有应对的能力。家庭抗逆力要求提升家庭应对“问题”的能力,把影响家庭发展的因素分为不利的危机因素和有利的保护因素,并通过加强保护因素和减少危机因素这两个途径提升家庭应对逆境的能力。

三种关联的方式:

1、平行式。两种因素互不影响,针对这类型“问题”,则要采用两者并重的介入方式。

2、抵消式。两者此消彼长,则需要将两者因素综合起来一起运用。

3、综合式。综合平行式和抵消式的方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

微观系统:个人直接进行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如家庭、或学校。中观系统: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外部系统:对个人有影响但个人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例如社区。宏观系统:社会文化价值系统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改善亲子关系的家庭服务

1、家庭行为学习

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

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二)改善夫妻关系的家庭服务

1、婚姻辅导(改善沟通方式)

2、家庭暴力的干预

三、我国现阶段家庭式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

(一)家庭的救助和帮扶

(二)改善家庭亲子关系的服务

1、家庭生活教育

2、与家庭有关的主题活动

3、家长学校

(三)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1、婚姻调解

2、婚姻学校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实施步骤:

(一)接触阶段:与家庭约定初次会谈时间和安排、并为初次家庭会谈做准备及安排

(二)开始阶段:1与受助家庭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全面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问题

3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三)介入阶段:1明确自己的专业角色2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影响受助家庭成员

3协助家庭成员解决家庭面临的问题

各类角色:支持者、教育者、咨询者、使能者、资源连接者。

(三)结束阶段:

1、与受助家庭协商服务结束事宜

2、总结巩固服务活动的成果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一)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家庭结构图、家庭生态图

(二)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再标签、问题外化

第十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1、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2、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

3、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

5、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满足所有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目标在于培养学生5个核心能力

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表达和控制力、理性行动能力,分辨是非能力

(一)促进学生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能力

1、注重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协助其投入到学校生活中

2、注重提升学生对自我性格的认识,并探讨性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引导学生分辨益友和损友,学习拒绝诱惑的方法

4、注重巩固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5、协助了解何为健康的异性朋友关系,以正确心态与异性朋友交往

(二)增强学生明确自我身份和有效处理冲突的社交能力

1、促进建立公民意识,增强与祖国的亲密感、增加国家归属感

2、增强“乡土情怀”和主人翁意识。

3、通过对居住在家乡的外地人的了解,明白不应歧视外来人士,建立和谐社会

4、协助建立贡献家乡的愿景

5、引导思考如何贡献祖国和家乡

6、一起分析子女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

(三)满足学生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的需要

技巧有:辨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运动不同词语和方法表达情绪;对他人的情绪经验有同理心和同情心;了解内在情绪与外在表达的必然差异;正确处理负面情绪;了解情绪交流是建立人际的一部分;加强个人对情绪的自我效能感。

(四)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五)促进学生提升采取行动的能力

(六)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七)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需要

(八)促进学生培养亲社会规范的能力

二、满足部分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一)学业困境学生 四方面原因

1、学生自身。生理缺陷、心理障碍;学习心理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低,方法及习惯不佳;基础差或偏科

2、学校因素。教师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态度;学生之间恶性竞争氛围

3、家庭因素。学习环境、管教方式。

4、社区因素。社区环境和社交关系网络。

服务内容:

1、一般原因引起的学业困境问题,以学业进步为中心任务,用个案方法

2、学习障碍有共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无学习兴趣等,组成小组,分享经验,相互促进

3、对个别学习障碍学生,采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降低学业要求、补课等形式

4、家庭问题引起的,联系家庭,与家人合作,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二)人际关系困境的学生

1、通过多次咨询、辅导,了解原因,共同制定解决方法

2、进行自我肯定训练,使其开放自我,学会良好的沟通和表达意见的方法

3、教导学生良好人际互动方法,并用人性化的行为规范准则,理性民主的态度来指导学生

4、同老师、家长、同学多方联系,共同解决问题。

(三)家庭生活困难学生

1、情感支持

2、发展支持系统

3、挖掘社会资源

4、开发学生潜能

(四)心理状况困境学生

1、沟通交流,缓解压力,舒缓情绪,帮助恢复正常学校生活

2、对于有相对问题的学生,组织,相互沟通,交流心事,达到彼此促进的效果。

3、通过学校宣传,使同学理解心理状况问题不等于精神病,要给予理解及帮助

4、与学校和老师合作,区别对待他们,使其压力减少到最小。

(五)特殊行为群体学生(暴力倾向、网络成瘾或违纪学生)

1、利用个案辅导

2、兴趣小组、交流小组、互助成长小组

3、通过家访了解管教方式、亲子关系及家庭状况,宣传教育,使家长改变理念和提高技巧

4、协调当地公安、校外教育机构,取缔不良场所,优化社区文化。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

(一)学校内部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优点:不易受到排斥,较易在校内建立关系网络

缺点:当学生与学校产生冲突时,难以维护学生的利益。

(二)机构派驻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优点:节省聘用的人事经费。容易维护学生权益,处理问题较为超然。

缺点:作为外来者,不熟悉校内文化,容易与校方产生隔阂。服务成效不易估量。

二、抗逆力理论和方法

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第一,赋权。强调服务对象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优势。第二,成员资格。服务对象同社工一样,都有自尊、尊严和责任。第三,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第四,对话与合作。在对话中确认别人的重要并开始弥合个人、他人和制度之间的裂缝。

抗逆力的基本思想是个人或者家庭虽然面临比正常情况严重的问题和危险,但能够很好地适应所面临的危机状态;它侧重于对服务对象的“保护性因素”的挖掘。

抗逆力是个人处在危机或压力情境时,能发展出健康的应对策略;抗逆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

构成要素:

外部支持因素:包括拥有正向的联结关系、坚定清晰的规范、关怀支持的环境、积极合理的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

内在优势因素:包括完美的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

效能因素: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制定等。基本步骤:

(危机缓冲系统,缓解环境中的危机因素)

1、增加亲社会联结(1建立同学联结;2亲子联结3师生联结)

2、建立清楚一致的界限(规范)

3、教授生活技能

(抗逆力建构系统,建立环境中的抗逆力)

4、提供关怀与支持

5、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6、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培养抗逆力的策略

1、引导学生了解所处环境中有哪些不利因素

2、引导学生正确判断那些是急需解决的不利因素

三、个案管理方法

过程:

1、识别服务对象

2、对服务对象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评估需要

3、评估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4、完成资源、社会支持网络和服务对象的三者对接

5、监管服务的传输

6、评估

角色:服务经纪人、使能者

四、小组工作方法

基本程序:

1、选题

2、招募

3、甄选

4、实施

5、评估

6、跟踪

评估:客观成效评估、主观成效评估、过程评估、中期评估、质性评估

第十三章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1,人力资源2,政府资源支持3,辖区单位合作)

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

1、以社区为单位

2、重点解决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集体性问题

3、采用宏观结构的视角分析和介入问题

4、强调社区参与,关注人的发展

5、重视社区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公共服务

1、社区就业服务

A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B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C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2、社区福利服务

(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青少年、贫困者)

3、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A社区疾病预防与康复工作 B社区精神健康工作 C社区环境卫生治理

4、社区教育

A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分:

补偿式教育(非文凭的学历课程)控制式教育(公德秩序)发展式教育(公民意识提升)B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分:家庭生活教育 公民教育 成人教育 健康教育

5、社区治安

A宣传教育工作。法律政策宣传;社会治安防范知识宣传

B协助公安开展工作。群防群治工作;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监外监督、管教 C加强外来人口服务于管理

D向政府及公安反映社区治安动态

6、流动人口服务

A城市融入相关服务B流动人口劳动就业服务C流动儿童服务D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

(二)社区志愿者服务

1、策划社区志愿者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

2、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

3、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4、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者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二、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社区建设

1、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

2、提升农民素质能力

3、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4、培训外出务工人员,推动就业和创业

(二)农村扶贫开发

(三)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

A留守儿童成长服务。营养改善;开展学业辅导;心理咨询;人际交往技巧训练;生活技能训练;青春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

B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为监护人、照顾人提供培训,增强监护照顾能力;为家长提供培训,促进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C青少年犯罪预防及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治服务。及时发现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提供矫治服务,建立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D留守儿童社区托管服务。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农村留守老人服务

A机构养老服务 B居家养老服务C社区养老服务D老人合法权益保障服务E老人文娱活动

3、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

A协助开展保健服务B心理健康服务C技能训练和创业支持服务D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过程:

一、社区分析 社区的类型、基本情况、问题、需求等分析

二、政策分析

三、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

四、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执行

五、社区服务(活动)方案评估 主要方法:

一、资源连接

指可以被社区运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文化和组织等资源。连接方式:资源整合。包括各组织间的协调、合作过程。

资源共享。相邻社区都有资源,但种类不同,双方共同合作,互相资源。

资源流通。根据不同特征的资源,弹性使用,以保证资源被有效协调和使用。

二、推动居民参与

影响居民参与的因素:参与价值。三种态度:不关心;自责;无用感。

参与意愿。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影响。

参与能力。时间和金钱;知识与技巧;制度上的因素。推动居民参与的策略:

1、促进社区居民参与价值的肯定。具体方法有社区研讨会、座谈会、居民大会、社区展览会、教育讲座、记者招待会和公布社区调查结果等。

2、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家人与亲友的正面影响;工作的目标方向与居民利益挂钩。

3、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A参与知识和技巧的培训B妥善处理时间与资源的缺乏问题。

4、政策方面因素的,首先要建立自主的基层组织,其次可以借用媒体等社会舆论压力,要求有关部门做出改变。

三、居民能力建设

1、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行为和技巧能力的培养

3、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升。需要从感受、兴趣、态度取向和价值观四个方面下功夫,改变他们对参与、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引起居民的共鸣,并巩固“服务社区”的精神。

要不断宣传公民意识和价值,灵活运用组织过程,引起讨论,来巩固正面的价值观;另外,要建立“典型”和“规范”。

四、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1个人网络(家庭朋友等)2志愿者网络3互助网络4邻里协助网络5正式机构(政策倡导)

第四篇: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要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

学校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

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是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疾人和其他身心障碍者开展的社会工作。他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妇女为对象,在总结和提炼本土的妇女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满足妇女的社会福利,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妇女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1承认妇女的多样性以及与其一起工作的视角的多样性。2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着。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他们的生存选择。4认识到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5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6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7将个体与群体连接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互助。8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平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觉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将抗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

(三)“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

(四)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二心理及认知辅导三生涯发展辅导四就学就业辅导五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辅导六行为偏差及矫正服务七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

儿童社会工作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在当前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及自助服务服务活动。

儿童的需要

(一)生存的需要

(二)爱的需要

(三)学习的需要

(四)游戏的需要

(五)社会化的需要

(六)被保护的需要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二)系统理论

(三)生态系统理论

(四)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

(一)内外影响力范式

(二)社会功能发挥

(三)生命周期理论

(四)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1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2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3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二运用综合方法。三工作过程阶段化。四工作任务阶段化。五整合的价值观

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一改变媒介系统二服务对象系统三目标系统四行动系统

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

第五篇: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实训课  情景1: 接案准备实训

 [案例]郑莹,女,18岁,离开学校在家自学已经3年了。从外表看,郑莹是那种性格开朗的人,一头卷曲而混乱的长发,喜爱化妆。由于郑莹初中未毕业就离开学校,所以她至今也没有相关的学历证明。现在郑莹每天在家的主要活动是按照个人的兴趣制订读书计划,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创作小说以及通过网络和许多素未谋面的朋友交流。但是,这样一个好学的“好学生”在学校却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不守校规和课堂纪律,与同学关系也不好,被学校劝退了。

 如果你是一名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将郑莹介绍给你,请你向同学们示范,在接案前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准备?  情景2:初次面谈实训

[案例]许女士,40岁,工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小民15岁,生下不久发现孩子先天脑瘫,一直在家由婆婆帮着照顾,但婆婆年纪大了,也体弱多病,已经力不从心。女儿小欣今年11岁,聪明健康,正在读小学。可是,最近丈夫李某查出患了癌症,马上要进医院开刀,全家人陷入了混乱和痛苦之中。许女士听朋友说“有困难,找社工呀”,于是打电话给社区服务中心求助,接待人员告诉许女士将安排社会工作者小真负责跟她联系,并请她留下了联系方式。

如果你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小真,在作了一番精心准备后去跟许女士进行第一次面谈,请示范你怎么向许女士作自我介绍?如何向许女士说明初次面谈的目的和各自角色?如何促进许女士对你所在的机构以及你的工作过程、你所遵循的工作伦理的了解?如何引导许女士说出她求助的期望?如何初步探讨许女士的问题或需要?如何做面谈小结?

 情景3:非自愿案主接案实训 

[案例]小强(化名),男,1985年出生,独子,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将他送入上海市某大学读书。刚考上大学,小强一头扎进网络游戏里,上海能逃则逃直至一发不可收拾,大学二年级,由于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劝退。等小强回到家里的那一天,妈妈才知道事情真相,从此每天以泪洗面。小强一方面感到难以面对母亲,一方面又感到前途无望,遂放弃追求,什么不顾也不想,整天呆在小区的网吧里,只有身无分文的时候才想到回家一次。母亲曾经多次到网吧求儿子回头,但均无济于事。无奈之中,找到社工,希望社工帮小强脱离网瘾。

社工见到小强,说明了来意,小强一脸漠然,沉默以对。社工还感觉得到小强沉默背后的一丝敌意。 情景4:资源探求实训

 小明,男,17岁,生活在一个多子女的城郊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父母均是小学文化水平,终日忙于做一些小买卖维持生计,无暇顾及子女。过去,父母遇到孩子们犯错误时,一般采用打骂的方式。在小明12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以后,母亲也因体弱多病无力顾及他。小明16岁这年,在亲戚的帮助下,去了该城市的一所中学读书。他与当技工的哥哥租房住在城里。哥哥忙于工作,为了赚钱供哥俩的生活和弟弟的上学,又做了两份兼职;哥哥每天早出晚归,哥俩平时交流很少。小明到城里之后,不久就被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吸引,放学后就与一些不良行为的同学在街头、游戏厅闲逛,后来还与社会上的无业游民称兄道弟,在学校里横行霸道,欺负同学。开始时,他还有所顾及,以后发现同学惧怕他而不敢揭发他,便愈演愈烈。他头脑灵活、善于辩解,犯校规也掩饰有方,老师不能轻易拿到他的违规证据,也无可奈何。最近,他因为参与几次打架而受到处分,和他一起玩的三个学业很差、平时跟随他的哥儿们,因为在打架时 

 

   

  

为他大大出手,其中的两位已经被学校开除了。因此,剩下的一个对他若即若离。学校里凡是知道他的老师都认为小明品行恶劣,恶习太多,不可救药,其中的大部分讨厌并且冷落他。不过,学校的一位刘老师对他却很关心,平时会留心他许多。刘老师发现小明资质聪明,成绩中下,而且足球踢的不错;小明很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刘老师建议小明去找学校社会工作者谈谈。情景5: 同理心实训

1.一位案主怒气冲冲地来到社区服务中心,要求立即拿到困难补助。按照惯例,发放困难补助的时间是在5天之后。这位案主呼吸急促、满脸通红、粗言秽语、充满敌意。请示范,工作人员该如何回应?

2.邻居发现吴先生在重重揍他的儿子,便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社区工作人员向吴先生了解情况时,吴先生回答:“我的儿子太调皮了,从来都不听话。我喊他,可他偏要往外跑。他把我所有的东西都翻得乱七八糟,他还毁坏了很多东西。有时,我实在是气愤不过,简直是想杀了他。” 请示范,工作人员如何回应吴先生? 3.年老的案主对工作人员说:“我知道我的孩子很忙,可是我好几年没看到他们了,他们甚至 不打电话。” 请示范,工作人员如何回应案主? 4.案主对工作人员说:“我不知道我先生是否爱我,虽然他说他在乎我,可是他却不注意我,特别是当我们和其他人一起时,有时候,他好像觉得我让他丢脸。” 请示范,工作人员该如何回应案主? 5.案主对工作人员说:“当我十几岁时,我总是想,如果我结婚且有自己的小孩时,我绝不会像我母亲一样吼我的小孩。可是我发现现在我却像我母亲一样,吼我的小孩。” 请示范,工作人员该如何回应案主? 情景6:真诚回应实训

1.社会工作者忘了去会谈,因此对这位案主失约了,而且他第二天才发现,于是他打电话给这位案主。请示范该怎么致歉。2.一位有赌博习惯的案主对工作人员说:“你可不可以借我200元钱呢?我上周借了一个朋友的钱,现在他催着我还,等我有了钱马上就还你。”请示范,如何回应。3.一个临近结案的案主跟工作者说:“真的非常感谢你的帮助,我现在感觉到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为了表达我的感激,我想请你一起吃个饭,好吗?”请示范,如何回应。

4.案主跟工作者说:“我和我的父母之间有很多问题,他们老是觉得我还没有长大,我今年已经24岁了„„”请示范,如何做自我表露回应? 5.案主:“我真不知道如果没有碰到你的话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没有你在我需要的时候陪伴我,我没有把握我是否也能做到,你让我的生活整个都改变了。” 请示范,工作者如何做自我融入式回应。

下载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资料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资料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共六个阶段。 一、接案: (一)、什么是接案?接案......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内部资料)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内部资料 第一部分 知识点总结及回顾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知识体系图 社工通用过程解析 帮助服务过程中按步骤和计划服务,保证专业性。 第一章社会......

    社会工作师考试题社会工作实务综合模拟题-中级1

    社会工作实务综合模拟题(中级) 一、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小梦的爸妈都在杭州打工,一年前小梦和弟弟来到杭州和父母一起生活。当时,小梦在家乡正准备升小学五年级。到城市后,父母为......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中级)写作

    答题模板 幻灯片2 “接案”模版(P21)  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 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  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  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幻灯片3 “社区......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妇女社会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妇女社会工作 第六章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及问题 (一)妇女的需要 1.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发展环境和条件 2.特殊的妇女保护: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中的......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矫正社会工作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之矫正社会工作 第八章矫正社会工作 一,矫正对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二,矫正对象的问题 1,......

    2017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模拟题

    2017《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模拟题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案例: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调研中发现,一些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存在重重困难,家庭成员不愿意面对现实,长期沉浸在悲伤和......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一)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