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硕士论文摘要)专业: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作者姓名:史一帆 指导教师:姚尚建
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城乡差距、农村空心化等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笔者认为,三农问题不能靠维稳,必须要通过发展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特征,决定着它是农村经济组织中最先进的生产力,作为联系政府和农村、农业之间的纽带,它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首先阐述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几种常见形式: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笔者发现它们在经营主体的发展、生产经营及与市场对接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运行不规范、市场对接环节太多、品牌效应不明显等,这些问题一是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本身有关,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二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既需要靠“天”吃饭,如气候、自然灾害等,又需要依赖市场的作用,在买卖双方的供求市场上不能决定供求价格;三是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由于资本、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的逐利性,政府并没有履行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动。
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经营主体需求和政府政策提供两方面出发,通过对种养大户、合作社法人代表,乡镇农技中心、崇明绿联会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面谈、电话访谈等形式,系统阐述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作用。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密切结合崇明实际,并在论文的对策意见里,吸取了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一些经验。主要观点是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要覆盖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在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政府应该鼓励各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尤其要对集产、销、研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在经营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规范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在与市场对接过程中应该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尽可能降低其进入市场的环节,将流通成本转移到生产者利润和消费者福利。〔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作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 第二节文献综述......................................2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的概念................................2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研究的历史阶段..........................3
三、关于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体发展中的基本作用研究..........6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方法........................11
一、研究思路..............................................11
二、研究方法.........................12 第二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第一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13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含义....................13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13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式........................16 第二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18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18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21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对接存在的问题............24 第三章政府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必要性.............26 第一节农业的弱质性.......................26
一、生产要素的逐利性..................................26
二、受自然环境影响大...............................26
三、信息的不对称性........................................27
四、产品不易存储........................28 第二节农业的安全性.........................28
一、关系国家安全..........................28
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8 第三节农业的外部性.............29
一、农业的外部正效应..............................29
二、农业的外部负效应...................................29 第四章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经营中作用...........31 第一节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31
一、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法修订..............31
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犯
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犯 第二节提升农业经营人才素质......33
一、加快职业化农民建设...................3 3
二、降低优秀农业人才落户门槛...................34 第三节规范土地流转...........34
一、加快推进确权登记..........................3 _5
二、加快修订有关法律法规..................3 _5
三、加强流转后续监控...........................3 6 第四节放宽农业用地政策.........36
一、加大农用设施用地建设.....................3 6
二、放宽体闲农业用地政策........................37 第五章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市场中的作用...........39 第一节加大品牌建设力度..........39
一、建设区域性品牌.....................39
二、整合农产品品牌................................40 第二节鼓励经营主体直接进入市场.......„„41
一、鼓励“市集”展销模式................41
二、鼓励电商平台销售..........................41
三、鼓励经营主体布局设点...................43 第三节扶持农产品服务体系建设............44
一、拓展农产品深加工..........................44
二、健全物流体系建设...........................44 ︵0 OLJ刀叶 4 4L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从宏观背景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然而GDP的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农业的低贡献率。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2亿元,到2011年增长到472881.6亿元,33年中年均增长9.9%,其中一、二、三产年均增速分别为4.6%, 11.4%和10.9%,与此同时一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78年的28.19%下降到2011年的10.0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发展较二、三产业呈现出增速慢、总量小的特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乡村人口为6.56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8.7%,这意味着中国近一半的人口只创造出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值得深思。
从现实背景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快速增长,是以牺牲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前提条件。随着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三农问题越来越严峻,表现在农业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空心化进一步凸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方面。
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更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石。
二、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有两点。一是理论意义,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提出较晚,国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存在两个不足,一方面单独研究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比较多,对几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研究较少,另一方面研究多见于报纸、杂志,深度和系统性研究不够。
二是实践意义,崇明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长寿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上海低碳经济示范区,水洁土净、空气清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58.7亿元,仅次于浦东新区71.4亿元之后,占全市比重18.25%,总量上来说并不低,然而单位产值效益并不高,单位面积产值为11.62万元/公顷,单位劳动力产值为1.59万元/人,均低于全市16.12万元/公顷、1.71万元/人的平均水平,作为农业大县的崇明为何连全市平均水平都达不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找出崇明农业发展的软肋所在,进而为崇明政府部门制定新型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第二节文献综述
2012年之前,国内外对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学术研究比较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鲜为提及,因此基于政府作用分析的研究大量是针对前者。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的概念
目前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早的官方提法是2012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将其定义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这是官方较为少见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界定。而真正让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则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报告中将其特征归纳成四点,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随后在2012年12月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将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了4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后,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学术研究集中爆发,有学者将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定义为“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官方或学界都是围绕着“四化”特征来界定其含义的,而这一特征正是区别新型农业经营体和传统分散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关键之处。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研究的历史阶段
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体的提出是在2012年以后,但是它的一些模式却长期存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均是其模式。所以本文对其历史阶段的研究不拘泥于其概念形成以后,而将其历史范围进行拓展。笔者认为传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的基石,并且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来看,也应该将家庭承包责任制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另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身性质是大型企业,其只能算是新型农业发展 的载体,而非主体,所以本文对此不作研究。
第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1978年安徽凤阳18户农民用“大包干”的方式,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诞生之初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文东升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为小农生产方式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2,也有学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不仅限于解放了农业,如孙家坤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3。但由于 家庭经营小规模、分散的特点,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学界对其局限性的研究颇多,王蕙等人从规模效应角度分析认为“分散经营边际效益已接近于分散经营的边际成本,难以发挥规模效应”4。罗志洪等人从劳动力角度分析认为“联产承包责任制束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在联产承包制下,存在着大量农村劳力的隐性失业”5。马闯从市场经济体制角度分析认为“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单个农户不可能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面积”6。尽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一些弊端,但是目前没有哪种经营体制可以取代它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旗帜鲜明的表示“要建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建立在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而不是另搞一套”。张晓山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家庭承包为基础”,他认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即使未来达到15亿人,70%的城市化率,也仍要有4亿多人生活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因此中国不可能实行美加澳等国以大农场主为经营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适度规模”下。
第二阶段,种养大户(80年代初至今)。种养大户又称专业大户,是在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类似的提法还有承包大户、专业户、认为农村经济大户等。杜毅、高德凯在对广东省的专业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专业户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一个经营层次,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 ‘小而专’,二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三是生产需要社会协作,有口益明显的社会化要求”8。唐耘认为农村经济大户“实现了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 化、服务社会化”9。学界对种养大户的研究着重点在实例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少,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种养大户和家庭联产承包制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即以“户”为经营单位并未改变,但种养大户的确存在着与一般家庭联产承包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专业化,二是规模化。这在以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会具体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80年代初至今)。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50年代初,最初以互助组的形式,解决了生产资料不足等困难,提高了生产能力和劳动效率,受到了农民的欢迎。1953年底至1955年初,初级合作社的建立将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向了高潮。195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变为集体所有,农民自由进出的权利被剥夺,高级合作社俨然异化成为一项政治运动,背离了合作的初衷(因本文并非重点研究合作社发展历史,所以对改革开放前的合作社发展不做深入研究,如无特别说明,文中所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特指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国内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和实例研究都很丰富。徐旭初(2009)、赵佳荣(2010)、黄祖辉等(2011)就合作社绩效评估方面展开分析,袁炳杰等(2006)、曹鸣风(2007)、王文献等(2008)就合作社融资方面开展了研究,代文明(2006)、宋刚等(2007)、夏英(2007), 苑鹏(2008)就合作社立法方面进行评价。吴松华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农民自发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政府引导发展阶段(90年代中后期至2006年)、依法规范发展阶段(2006年10月31口((农民 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0。从90年代中期,出现了很多介绍欧美发达国家合作社发展经验的学术研究,如国鲁来(1995),郭翔宇(1995)、李先德(1999),苑鹏(1999)、张晓山(2003)等,对于我国合作社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阶段,家庭农场(80年代初至今)0 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让其成为家喻户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地方政府在此之前已经开展过探索和试点,如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其中上海的“松江模式”影响最广。学界对家庭农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介绍国外家庭农场的经验模式,牛若峰(1982介绍了美国农场现状,他认为“美国农场的管理效率是很高的”“。张天华(1991)考察访问德国一户家庭农场,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其运行情况。方康云(2001)介绍了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朱博文(2004)通过分析美法口三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及变化,针对性的提出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启示。二是针对国内家庭农场开展理论研究,80年代初在国营农场中产生了家庭农场的萌芽。张友德、丁元(1984)在《家庭农场问题初探》中认为“所谓家庭农场,就是国营农场中以职工家庭为单位的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2。贾大明认为“家庭农场的重要贡献还在于推动和促进了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改变了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农场管的多、统的死、且政企不分、企社部分的管理格局”,同时他还大胆的预测未来“随着土地经营权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家庭农场与国有农场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重大变化”13 0 2000年左右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开始脱离国有农场的束缚,房慧玲(1999)认为“所谓的家庭农场,就是适应现有生产力水平与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而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种养的农户企业。黎东升(2000)等提出“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适度规模 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14。三是家庭农场的实例研究,2007年松江区试点家庭农场后,解放口报、文汇报等沪上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均对此进行报道,使得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学界所关注。蒋辉(2008)针对苏南地区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进行探讨,章黎东(2009)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介绍了松江区新洪镇发展家庭农场的情况。
三、关于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体发展中的基本作用研究(一)国内关于政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作用研究
前文说过,区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规模分散农业经营的关键之处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而政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围绕“四化”来展开的。学界研究认为政府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应该发挥以下作用:
1、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是农民,郭智奇等人认为“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核心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这过程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掌握和使用现先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职业农民”‘5。但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普遍存 在受教育程度低的现象,据统计,“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8%;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5%;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口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 10。农业从业人员的低素质直接影响到新型农业经营体的构建。学者对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纷纷提出见 解,徐涌、戴国宝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下。殷瑛(2009)呼吁政府尽快建立农业职业准入机制,她认为“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农民要真正迈向职业化,就必须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川8。魏学文、刘文烈提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订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法律”,从而“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和有关部门的权利和责任,确保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切实做好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9。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可以探索从高等院校直接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队伍中去,同时在落户、就业等政策方面提供支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加快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之一是集约化经营,而集约化是以土地自由流转为前提,因为只有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土地的相对集约化经营。在土地权属方面,“产权经济学认为资源的产权主体明确并允许产权的自由转让,同时与这一转让相应的收益得到有效保护,产权主体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在产权约束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以获取最大收益”20,蒋满元认为“只有把承包关系稳定下来,把农户的土地的使用权明确下来,土地流转才能有更多空间与机会来增加农民的投资土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的比较利益,也才能阻止土地撂荒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为此,他提出“一方面应继续落实农村的二轮延包合同;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巩固农户的承包权并经营承包期内对土地的自主使用权、收益权及转让权”2‘,同时“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22。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政府部门必须加以引导,曾超群认为“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都必须签订好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有特殊事项的,应当在合同中补充约定。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后,应由乡镇农经部门进行鉴证”,他还建议“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33
3、加大政策惠农力度。”2004年以来,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基本方正的指导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快速增加。但大多数支持政策主要用于民生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传统农户的支持,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24。财政补贴方面,许多地方仍采取“谁的地就补给谁”的做法,补贴对象名实难符,张红宇等人对山东省的农业补贴研究后认为“像其他许多地方一样,中央财政支付的农业补贴在山东也变成了人人有 份的普惠制收入补贴,不能有效起到激励粮食生产的作用”25,潘学峰、陈通建议“将新增各项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36。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方面,由于采取集约化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管理、采摘、存储等方面需要一定的附属设施用地。2010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各类设施用地制定的规模起点过高,另外各地有关部门对设施农业 用地一般不立项,诸如此种,导致违法违规用地频发。信贷政策方面,张霞、周平认为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使得商业金融无法从其中获取短期的有效利润,因而缺乏对农业贷款的内在激励,加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为银行信贷提供足够有效的担保物,且大部分生产经营主体无法为银行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和信息资料,造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可以从法律法规体系、政府组织保障、融资渠道拓展、财税政策支持、担保体系构建等多方面 着手,充分发挥政府、银行、民间3方面力量,建立起政策金融、商业金融以及合作金融3个部门分工协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2下。
4、构建高效的助农服务体系。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中要做好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品牌建设方面,建颖颖、顾保根认为政府应该“有效地进行农业品牌的宣传、推广和传播,不断提高农业品牌的知名度”28。农业物流方面,盛玉奎、蓝万炼提出“作为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理所当然应包括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消费过程中物流的产业化”29,显然,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应缺失,王红、赵培怡认为“在农产 品物流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政府在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中主要是加强规划引导,立足整合,重点突破”30。市场对接方面,笔者认为政府虽然不能过多的干预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但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搭建桥梁。除了传统的推介会、旅游节等形式外,还可以探索电子营销等渠道。(二)国外关于政府扶持现代农业基本作用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而本文研究中无法得到国外政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作用研究,国外的研究多集中于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扶持。目前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存在三种模式,即美国模式、口本模式和西欧模式”31,这三种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基于本国国情进行划分的。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大规模的家庭农场是其主要形式,平均每个农场规模超过两千多亩,这样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对机械化程度要求非常高;相反口本人口和土地关系比较紧张,资源享赋程度相对较低,口本“选择的是一条依靠技术创新、资本大量投入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33;西欧模式即是介于美国和口本中间的第三种模式。不管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如何发展,各国对农业现代化的扶持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学界主要研究集中于以下几 点。
1、高资本投入,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来看,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和农业人口占从业人员比重都很低,但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投入力度都非常大,“欧洲早在1962年就开始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德国以及其他欧盟国家的农业政策都遵循这个大框架。‘共同农业政策’的核心在于农业补贴。欧盟每年为地区农业提供500多亿欧元的补贴,占欧盟财政预算的近一半。据统计,目前德国农民约40%的收入来自直接补贴”33 } + 2000年,美国农民总收入547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的直接补贴,补贴额占收入的47%“ 3',其他国家如“韩国、冰岛、口本、挪威、瑞士等国的补贴更高,农民收入中有600/a来自政府补贴”,可以说农业现代化与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是密切相关的。
2、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美国动辄几千亩的家庭农场自不用说,口本从1959年起,“对《农地法》数次进行修改,先后颁布了((农地振兴整备法》(1969),《农地利用增进法》(1980),《经营基础强化法》(1995)。这‘三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促进农地向有能力的经营者手中集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3', 2003年口本口本户均耕地面积1.47公顷,是同期中国的3.4倍;而“德国政府20世纪50年 代中期开始实施《土地整治法》,调整零星小块地块,使之连片成方。其结果是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由1949年的平均8公顷扩大到2002年的超过30公顷”36无论是美国的大规模农场经营,还是口本的小规模农户经营,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趋势,但规模程度高低要由本国实际情况决定。
3、技术支持,美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科学、教育和推广体系,“一方面政府每年以巨额开支支持农学院和农业实验站,保证美国农业生产技术在世界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又重视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者不仅可以随时从推广站和农学院取得各种咨询服务,而且可以在附近的社区学院内听课,补充和更新知识;同时,在教学和科研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新的研究课题,从而保证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3.,而口本则充分发挥了农民协会的作用,建立了覆盖范围全国范围的农协组织,全国99%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该组织,农协从农业经营、技术指导、生产资料购入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帮助。
当然,学界关于国外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不止于此,上述三个方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对于研究我国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政府对本国农业的发展不在于农业人口的比例高低,也不在于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政府对其补贴程度越高,说明二、三产业反哺农业的实力越强;二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者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规模化经营,规模的大小 与本国农民数量和耕地面积两者密切相关,只有尊重本国实际情况,才能有序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三是政府对农业的技术支持必须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要注重农业从业人员的理论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改变培训不系统、走形式的现象。(三)研究的难点和不足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政府的作用研究是积极的,众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给其研究带来了广阔的视角,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一些问题仍需要做进一步探讨。首先,政府作用边界不很清晰。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哪些是政府可以做的,哪些是政府不能去干预的,必须明确这个问题。而农业是基础行业,有着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的特征,政府的职能可能会与市场相交织,这也是分析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作用的一大难点。
其次,缺乏统一的概念界定。在政府作用的分析中,许多研究是单独针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来开展的,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较少,这当然和其概念的提出较晚有关。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性质比较模糊,它既有可能是个体(种养大户),也可能是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的规模标准制定不统一,这也给其理论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通过文献查阅可以看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主要是以要素市场为切入点,以政府为视角进行分析,包括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一一人才要素,加快土地流转一一土地要素,加大惠农力度一一资本要素,构建高效助农服务体系一一科技要素,因而提出的意见政策性太强。本文希望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以政府扶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两个视角,将要素市场融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分析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发展(产前)、经营(产中)、市场对接(产后)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方法 _不耳二为日日4欠、H/I TL}I:.}JL目
本文研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和存在形式为出发点,结合现有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运行、人才、经营及与市场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政府扶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之间的必要性,最后对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和现场访谈的形式。其中,文献研究主要主要是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崇明县农委网站、崇明县统计局网站等。数据来源主要有2012年崇明县统计局开展的200份合作社调查问卷,崇明县统计局开展的2011, 2012年农村实用人才调查等。访谈主要通过面谈、电话访谈的形式,访谈主要对象有: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崇明绿联会、乡镇农技中心负责人等,深入了解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政府 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第二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本节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含义、特征及形式分析,系统介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为下一节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打好基 础。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含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顾名思义一方面是相对于旧的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旧的农业经营主体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分散、低效率的小农经营,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具有一定规模、产出效率较高的,另一方面它是经营主体,意味着既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联合组织,这说明以家庭经营形式仍可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据此,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具有相对较大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38目前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笔者认为具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文所述特征的,都可以称之为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可以看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征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也是围绕着“四化”来展开的。(一)集约化 集约是相对于粗放而言,在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集约化之前,必须要厘清集约化的对象。所谓的集约化即生产要素集约化,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因素,有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要素,后来有学者将科技等也纳入生产要素范围。因此农业的集约化可以将其细分为土地集约、劳动集约、资本集约和科技集约。那么新型农业的集约化又是哪一种呢? 笔者认为首先土地集约化是必须具备的基础前提,这是因为随着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下降,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面积可以无限扩大,还应结合资本、劳动等因素来确定适中规模。以松江区家庭农场为例,其规模一般为100-150亩,规模太小发挥不出专业生产的优势,无法达到规模经济,规模太大又需要雇佣大量工人,与家庭农场经营背道而驰;其次是劳动集约,劳动集约并非与劳动密集一个涵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劳动集约并非 单纯追求劳动数量,而是更加注重劳动者的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劳动集约是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基础,还应该对投身农业有兴趣和激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换言之更加注重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资本集约,新型农业集约化一定需要足够的资本支持,这是因为农业不像其他产业能够立竿见影的见到产出,对于投资农业的回报率,中国农业大学张正河教授认为“农业是一个生物产业,其资产周转率相对较长,因此希望投资农业而一夜暴富不现 实”。39因此,新型农业集约化除了经营主体具备一定的资本外,政府在财政补贴和贷款融资方面也要对其予以帮助;最后是科技集约,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农业技术转换率很低,究其原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王征兵教授认为“很多农户经营规模比较小,一般平均每户大概5-6亩或7-8亩地,从全国来看,人均耕地面积大概为1.2亩一1.3亩地,因为经营规模很小,农户感觉科学技术的影响并不大”,40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备较为适中的规模,给农业科技转换提供了最好的实践土壤。(二)专业化
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全部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用于发展某一领域,在细分市场内取得专业优势,目前多应用于对企业的研究。由于要素的局限和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需要进行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并不意味着从事单一品种种植或经营,其内涵应该是有特色。例如松江区家庭农场“在实践中有这样一个体会:家庭农场姓‘粮’最匹配,主要原因是新机制的内在规律与粮食生产的内在规律‘重合度高”,4‘松江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化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松江粮食生产家庭农产最大吸引力在于,依靠农业为主的专业生产经营能增收致富。抽样调查显示,松江家庭农场的农业收入水平是比较客观的。2008-2012年,家庭农场亩均净收入由552元提高到847元。”42二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更有针对性,由于专业化生产粮食,松江区政府部门在粮食生产技术、农资供应以及实行秸秆全量还田等为农服务方面提供的服务更有针对性。(三)组织化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然而分散、小规模的低效经营终究只能给广大农民提供“吃饭”,而无法帮助他们“致富”,个体农民在市场和政府两个强大的对手面前处于绝对的下风,农民组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农民制约和抗衡各种利益侵犯和不法行为的能力,逐渐改变农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弱势困境”,43农民组织化的形式和程度不断提高,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股份合作等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通过成立联合组织,在局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与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二是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通过组织抱团决策议事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利于通过组织形式维护正当合法权益。(四)社会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市场和政府两大主体,社会化也是其特征之一。笔者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从“田间”到“餐桌”的路线越来越长,传统的小农经营只需要将多余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就可以解决,中间无需很多环节,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不可能将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全部由自己完成,例如大规模种植水稻首先必须要收割机,其次要有专门的粮食收购公司上门收购,最后留下来的秸秆还需要有关部门统一处理,单凭农场主完成是不可想象的,而这在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完全可以由专业部门提供社会化服务;其次政府部门在技术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方面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新品种推广等方面。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式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一方面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张晓山认为“即使未来达到巧亿人,70%的城市化率,也要有4亿多人生活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前提是土地流转,只有将土地按照家庭承包进行确权,才能使土地进行合法流转。笔者认为这也给各地政府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了一剂清醒剂:即不能违背客观现状,进行“大跃进”式的发展,为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剥夺小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与中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而应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一)种养大户仍是主力军
种养大户是在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中形成的,类似的提法还有承包大户、专业户、农村经济大户等等,目前现有资料并没有关于全国范围的种养大户数量统计,但有地方统计显示种养大户仍是主力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跟种养大户的灵活登记有关,种养大户的标准是各地区根据各行业灵活划分标准,如“北方地区一般将拥有100亩以上耕地的农户统计为种粮大户,南方地区则以30亩为标准”,44地方政府一般每年会根据当地的标准统计种养大户的数量,无需到政府部门办理证照或手续这是种养大户较其他几种形式更为灵活的原因,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而家庭农场的认定程序就更为复杂。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由于种养大户一般都没有政府部门颁布的营业执照,导致其在市场中主体地位不明确,目前一些地方提出要将种养大户往家庭农场的方向引导,如安徽省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定向扶持,重点支持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45(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一些地方也在探索进行“合作”,正是这种“合作”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决定着其与50.60年代的合作社有着本质区别。吴松华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农民自发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政府引导发展阶段(90年代中后期至2006年)、依法规发展阶段(2006年10月31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尤其是合作社法颁布以后,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得以确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成为农民专 业合作社的设立登记机关,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2013年7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8_5.64万户,增长3.43 070 ”46,上海市和崇明县至7月底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为8424户和1785户(注:上海市的数据来源为市工商局网站,崇明县的数据是县工商局向笔者提供的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显然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笔者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较其他形式的经营主体有着较大的优势,一是合作社的“带动”效应,不是单个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而是带动众多农户共同发展的组织,这决定着政府在政策方面一定会向其倾斜;二是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法律层面对其设立登记、财务管理、政府扶持、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同时合作社可以以法人为单独主体,从事谈判、融资等经济活动,这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它几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之处。(三)家庭农场模式亮点突出
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之前,各地已经开展了家庭农场的探索和试点,如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以上海松江区为例,松江区政府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准入机制、健全社会化服务和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全区家庭农场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区家庭农场已发展至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 070 “ 4',家庭农 场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2011年粮食家庭农场亩均净收入866.4元,户均收入达10.1万元”““。松江区的家庭农场模式,提供了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发展的模式,但其成功有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2007年全区非农就业农民占农村总劳动力的90070,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减少到1.2_5万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二 是强大的财政支持,”2011年各级政府向松江家庭农场提供的农业补贴2607万元,其中来自中央财政的占14070,来自上海财政的占40 070,剩下的46%来自松江区财政”so,松江区为发展家庭农场,“向种植水稻的农场提供每亩200元的流转费补贴,购买农机的补贴最高占到农机售价的70 070,加上其他各项政策倾斜,财政补贴占家庭农场净收入的3/_5“ si,如果扣除补贴,户均收入只有4万元左 右,强大的财政支持,是松江模式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至于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模式很难被复制。
第二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产前主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行不规范,人才医乏,而在产中阶段主要存在土地流转、设施用地和财政补贴三个方面问题,最后在产后与市场对接过程中品牌建设力度不够、进入市场环节过多以及农产品服务体系不全都制约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一)运行不规范
所谓的规范,是针对某种标准和规则而言的。目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种养大户属于个体性质,其本身并无太多规则可循,因而也无从谈起规范与否;家庭农场是由政府主导的新兴主体,就上海松江区的家庭农场来看,其运行也是比较规范的,在松江区农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rTl中明确提出规范家庭农场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农民自愿有偿原则、经营者自耕原则、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土地流转费合理适度原则、经营者择优原则,同时对家庭农场的承包期、准入和退出机制、土地流转、经营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家庭农场的规范性不仅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还体现在落实上,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因为家庭农场是在政府主导下产生的,松江区从2007年开始探索粮食家庭农场,政府在推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其加以严格规范,另一方面家庭农场在运行的过程中效果较好,农户从刚开始时候的观望到积极拥护,然而由于“肉少僧多”,也必须要求家庭农场按照严格机制准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地位最高一一由工商部门登记认证,法律地位最高一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然而它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运行最不规范的主体。
首先合作社“虚胖”现象,由于合作社在税收、贷款、用电等方面享有优惠,很多合作社出现了注册后不运行现象,根据上海市崇明县有关部门透露:截至2012年,崇明县共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684家,其中正常运作的为604家,非正常运作比例高达64.1%0 其次是合作社虚假注册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章第十条规定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具备“有五名以上符合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成员”,然而现在很多一部分合作社为了达到设立条件,拉亲戚、朋友“凑人数”注册,实际却是个人经营,沦为“种养大户”的另一版本,由于合作社是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因而得到政府在政策方面的优惠,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骗取政府政策的行为,它与合作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再次是合作社联社现象,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护成员合法权益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但是合作的发展规模不
一、良荞不齐,小的合作社由于缺乏资金、人才,抗风险能力较差,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发展合作联社,包括横向的联合,如上海崇明老毛蟹专业合作社,是由上海惠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雨池水产养殖合作社等七个农民合作社组成,专门从事老毛蟹养殖和销售的,也有地区性的合作联社,如上海市崇明县竖新生产合作联社,是由竖新镇近7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而成,“现有粮食生产合作社22家、水产养殖合作社11家、果蔬种植合作社14家、畜牧养殖合作社4家、农家乐合作社13家及农机服务合作社2家”。不仅在崇明,“目前,我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和条例中,明确了联合社的合法身份”。53按照现行法律,合作社的联合组织只能由社会团体登记机关登记为社团组织,而社团组织是不具备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合作社的 发展,仍由工商部门按照合作社进行注册登记。从实践效果来,成立合作联社后的确提升了亩均产值和产量,如上海首家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一一崇明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亩产值和亩产量同比去年分别增长了22%和11.4%”0 ''虽然上海实行了合作联社由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但是“由于合作联社是合作社的联合组织,工商税务管理部门对我们经营行为是否属于农民直销的认定上并不统一,相关的税收优惠暂时无法落实”,55也就是说合作联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能享受合作社的免税政策。(二)人才C乏
“农业人才就是指具有一定的农业方面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农业人才一般分为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56农业人才医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截至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人员1o$.6万人,而我国农村人口截至2010年为6.} 1亿人,农业科技人才相对于农村人口总数可说是沧海一粟,微乎其微,平均looo农业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到2名”,57而崇明县2010年农村实用人才调查结果也显示“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占抽中行政村农村总人口和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1.6%和2.3 }o “, 58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像崇明这样的农业大县,农业人才都是医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无人才可用的境地;二是年龄上,农业人才中出现了老龄化现象,2010年崇明县全部404名农村实用人才中,3 _5岁及以下、36-40, 41-4_5, 46-_50, _51-_54, _5_5岁及以上分别为11人、26人、3 _5人、91人、93人、148人,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加人数也在增加,人才结构呈现出标准的“倒金字塔型”,这意味排除外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总量就少的农业人才面临后继无人的断层现象。
笔者认为造成人才医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农学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读农学专业学生人数占总学生的比例为1.79 070,在全部十一个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仅超过历史学和哲学两个专业,而且这些毕业生毕业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会从事其他行业,直接从事农业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二是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经济快速增长的确得益于二、三产业,然而二、三产业高速增长的背后 却是以牺牲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前提条件,政府将大量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二、三产业引导,从事第二、三产业带来的社会地位和受益远高于从事第一产业,农业人才从事第一产业无法取得生理需求一一不能提供高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无法取得社交需求一一无法寻求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无法取得尊重需求一一从事农业被视为没有出息。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土地流转不规范
前文曾阐述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之一是规模化,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土地高度流转,“因为只有实行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59目前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其土地都是高度流转的,如松江区的家庭农场,”2009年,松江耕地总面积为25.3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为24.95万亩,占耕地面积98.4%“, 00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规模 经营提供了可能性。然而松江区大规模土地流转有其特殊性,当地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土地闲置,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保障。从全国范围来看,2013年“截至6月底,全国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1亿亩,已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3.9%”, 0‘笔者以为大规模土地流转在全国范围不太可能,这主要是跟我国的国情有关,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全国农村人口为64222万人,占总人口的47.43%,如果大规模土地流转这些人靠什么吃饭?只有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就业的比例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为大规模土地流转提供可能,因此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以自愿为前提,政府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土地流转主要的问题不规范,主要表现一是私下流转,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通过承包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土地未能确权(承包经营权),使得土地不能正常流转,农户只能通过私下进行流转,这一方面埋下了合同纠纷隐患,另一方面也给以后的确权工作造成了困难;二是土地立法不完善,目前“农村土地(农地)产权结构被分解为三种权利,其一是(土地)所有权;其二是(土地)承包权;其三是(土地)经营权(使用权)”,63其中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或集体,承包权是农民,经营权是土地流进方,如松江区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仍为农民,土地使用权为家庭农场主,然而这种打着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名头,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做法却无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里找到法律依据,因此必须尽快研究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律,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入方的使用权予以保护;三是土地流转欠缺后续监管,目前对流转的土地进行“非粮化生产”较多,一些地方甚至打着农业的幌子,从事度假村或会所等非农经营,对农业生产乃至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这与当地政府疏于监管有很大关系,“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冲动,出台鼓励工商企业在农村租地经营的政策,不加限制地招商引资,并给予税收、土地利用优惠,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租赁农民土地,有的以强制或欺骗手段流转农民土地,压低土地租金,对工商业主的非农化、非粮化行为纵容包庇,甚至与企业合谋获取利益,导致农民利益受损”。63(二)根据的畜禽舍、农业设施用地受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解释,设施农用地指的是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类。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两为了加强农业设施用地的管理,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以国土资发「201011_7_7号文形式下发《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对农用设施用地范围、审核、监管予以规定,然而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在实际执行中面临较大困难,尤其在农用附属设施用地上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收割下来的粮食或者农作物无处堆放、晾晒。同时文件中明确“在以农业为依托的体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用地,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一些以体闲观光、采摘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用地被严格限制。笔者通过访谈的形式调研上海某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有面积_50亩,其中40亩果树(20亩桔树,10亩樱桃、10亩枣树),7亩鱼塘,兼营家禽养殖和烧烤等经营,合作社以果树采摘为主,兼营垂钓和烧烤,按照规定该合作社是属于以农业为主的体闲观光业,其用地不属于农业设施用地,在耕地上建造永久性建筑属于违法行为,为了防止被“卫片”拍摄到,该合作社负责人采取在烧烤房屋上搭建葡萄藤的方式,“巧妙”的躲过了“卫片”的检查。
(三)财政补贴力度不够
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最大且方式最直接,2011年各级政府向松江家庭农场提供的农业补贴2607万,松江区不仅出台《关于松江区家庭农场考核和补贴的实施意见》,而且分别制定了保险补贴、物化补贴、现金补贴等细则。目前补贴力度薄弱主要存在于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针对规模化种植的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一些政策扶持,但力度远远不如家庭农场大。如崇明县于2012年出台《关于印发扶持崇明 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在实施对象中明确“扶持对象为注册并落户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崇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农业科研单位以及本市户籍农民”,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本市户籍农民同等对待,笔者在对有关合作社调研访谈中也发现,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表示政府部门对规模化经营的补贴标准和一般农户一样,不能有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对接存在的问题(一)品牌建设薄弱 针对崇明县200家专业合作社的调查结果显示,拥有品牌商标的合作社为48家,占全部样本的24%,产品质量认证的有65家,占32.5%,从调查情况来看,品牌建设已经被合作社所重视,但覆盖面仍不够广。目前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 一是品牌认可度低。上海郊区县近年来探索称猴桃、樱桃种植取得成功,如上海寅丰粮食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红心称猴桃营养丰富、口感良好,并且注册了“寅丰”牌商标,然而在新西兰称猴桃面前,国产称猴桃尽管价格低廉、口感也不错,但无法抵挡进口称猴桃的攻势,加上媒体报道部分国内称猴桃种植户采用膨大剂种植,消费者对国产称猴桃的认可度极低。尽管取得了专有品牌,然而在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度上仍然不够,这需要企业、政府乃至整个行 业的共同协作。
二是品牌运作水平低。以上海崇明某镇柑桔生产为例,该镇是国家级“柑桔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主要柑桔品种“宫川”,皮薄肉厚、味甜无核,“飞岛牌”(农贸公司所有)商标曾获“2007年度上海市名牌产品”、2008年上海市柑桔质量评比银奖、2009年迎世博柑桔评比金奖、2010年获上海市著名商标证书并经国家农业部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同时该镇还借助柑桔节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客观来说,该镇在柑桔标准化生产上采取的措施不可谓不多,在柑桔品牌的建设力度上不能说不深,然而当地柑桔并未像马陆葡萄一样闻名海内外,究其原因除了柑桔的种类和品质外,品牌运作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获得各种认证只是品牌建设的第一步,如何运作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除了柑桔节的宣传外,该镇在其他方面的措施并不多。
(二)进入市场环节太多
农业规模化生产决定着它不可能像传统农业那样,自己生产、运输、销售。以柑桔进入市场来分析,农户首先通过中间经纪人寻找收购柑桔的小贩,小贩将柑桔收购后贩卖给水果商贩,再由商贩零售给消费者,这中间经历了经纪人、小贩和水果商贩三个环节,柑桔的价格也由最初的一斤0.5元左右飞涨到2块多钱,当然农产品的销售离不开一些流通环节,但是从现状来看流通成本的高居不下的确是制约农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一些发展较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营销方面向积极创新,一是基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互相信任的CSA模式,消费者预先支付一定的金额,生产者承诺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生产者可以避免市场的盘剥,消费者可以吃上放心的蔬菜,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双赢;二是农超对接,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直接供应给超市,也降低了流通环节,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模式;三是直接开专卖店,如崇明的生态农产品专卖店,政府一般对这些专卖店给予物流、房租等补贴;四是会员模式,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月度、季度、年度会员制,消费者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按照消费者的喜好,定期提供农产品配送;五是电子商务销售,一些精通电子商务的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淘宝平台、一号店、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面对消费者的直接营销。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降低市场流通环节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传统市场的地位仍难撼动,在“大市场”面前,除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努力,仍然离不开政府在背后的助推。(三)农产品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农产品深加工体系不健全,“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经过工业化产品最高达90%,一般为70%,中国目前只达到30% ", 0油于缺乏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一方面农产品由于保存期较短,容易腐烂,另一方面不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如上海某郊区柑桔生产之乡,该镇有两万多亩柑桔,然而柑桔销售一直以商贩田间批发为主,由于缺少柑桔深加工项目,柑桔如果在较短的收获期内卖不掉就只能烂在田里,只能降价销售,如果有合适的柑桔饮料、柑桔酒深加工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崇明柑桔的附加值,也能提高崇明柑桔的整体品质。
二是物流运输体系不健全,由于距离市区较远,崇明的很多优质农产品没有办法提供给市区市民,以载重2吨至5吨的货车为例,隧桥费单程95元,从县城驾车到人民广场单程约100公里,不管是第三方物流还是自己运输,成本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三章政府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其干预是否有必要呢?由于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均衡,资本、土地、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流向具有逐利性,同时农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和农业生产的外部正、负效应,使得政府必须要对农业进行扶持,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中最先进的生产力,政府对其扶持将有力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本章的意义在于为政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理论依据。第一节农业的弱质性
一、生产要素的逐利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这跟生产要素市场配置不均衡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人才、资本和科技,在一个要素完全流动的市场,生产要素会自发向利润率高的产业转移,近年来政府积极鼓励并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向二、三产业加速流动。由于缺乏土地、人才、资本和科技的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口益凋敝,农业生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引发了一系列“三农”问题。政府必须从要从生产要素的供给上给予引导,如保障农业生产耕地红线不动摇,加大农业人才培育力度,合理引导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等。
二、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形象的解释了地域差异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同时农业生产还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由于外部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生产始终离不开“靠天吃饭”的局面,聪明的中国老百姓则通过长期经验积累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事生产活动。但随着台风、干旱、冰雪、洪涝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传统的经验和现代高科技预测设备都无法阻止农业受到以上种种自然灾害的影 响,政府必须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节水改造、排涝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抗旱排涝能力,同时还要完善农业生产病虫害、恶劣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三、信息的不对称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分散、小规模经营现状,有效的提升了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地位,但笔者认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不对等性是天生使然,即便“小农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联合,也无法改变在市场面前其相对弱势的地位,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一)生产信息不对称
从理论上来说,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对种植的农产品种类有绝对的自由决定权,但“农户很难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与产品产量,生产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不一定是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种植的数量大多数也是自己根据当期市场信息决定的,或是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65,由于市场信息的延后和变化,农民看到某种农产品价格较高,第二年一窝蜂改种该农产品后,使得供给量过剩,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最后血本无归,如2010年国内大蒜从“蒜你狠”到2011年“蒜你贱”。(二)交易信息不对称
在现实农产品交易的过程中,卖方处于信息较为贫乏的一方,而买方多是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的高手,对农产品的市场行情非常熟悉,且熟知谈判策略,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以上海崇明某镇2012年柑桔销售行情为例,该镇某年柑桔上市之初,柑桔价格一路上涨,一些刚开始以低价卖掉柑桔的农户后悔不及,收购价格一度超过1元/斤,这造成了一些农户认为后期柑桔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于是惜售,没有想到后面由于天气等原因以及浙江等地的柑桔大量上市,柑桔的价格一下跌倒0.5元/斤,这些农户甚至不愿意卖桔子而眼睁睁的看着桔子烂在枝头上,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分析小贩对于市场行情的动态掌握程度要远远高于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农户是处于被动地位。
四、产品不易存储
农产品中无论蔬菜还是水果,都具有易损耗、不易存储的特点,仅在运输环节,我国的农产品损耗就接近30%,使得初级农产品在商品交易市场上销售周期短,如新鲜的杨梅摘下后当天卖不掉隔夜就容易发霉,一些地方采取冷库保存、冷链销售的方式延长杨梅的销售周期,但只能延长20天左右,且成本高昂。特别是在水果零售终端,摊贩为了平衡水果损耗成本,往往将损值部分通过提高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普通消费者,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感受走上两个极 端。
第二节农业的安全性
一、关系国家安全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其中尤以粮食安全最为重要,它是人民生活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仓凛实,天下安”说明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粮食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开仓放粮”被视为贤明做法。由于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是刚性且基本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着价格变化而大幅度增加或减少,普通中国人家里准备足够吃一段时间的粮食就可以了,鲜有人屯几吨大米在家里,但是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战争,粮食保障国家安全的特征就体现出来了。因此农业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一部分,这决定着政府必须要保证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总人口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9079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该年度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然而将近一半的农村人口只创造出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是双低:农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低,同时农业从业人员人数也低,而中国是农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不高,但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众多,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农业生产水平还很落后,据统计我国2006年的农民人均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1/60左右,迫切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人群数量庞大、收入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谐。第三节农业的外部性
外部性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发现并提出,又称溢出效应。经济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影响,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农业的外部性也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外部性,主要是农业不仅提供了农产品,还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负外部性,表现在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土壤、水源等载体造成了破坏。
一、农业的外部正效应
农业提供的价值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即农业为社会提供的各类农产品,如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价值是农业在生态环境及景观绿化方面的价值,较容易为人民所忽视,如林业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还可以净化空气、固碳释氧,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可以从中无偿获益,且这种获益不具有排他性,从这个意义上来农业的外部正效应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征。
正因为农业具有正外部效应,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扶持,否则一旦某种农产品价格低于生产者预期水平,就会出现砍伐、抛荒的现象,使得农业的外部正效应就不复存在。如近年来柑桔价格大跌,崇明一些以柑桔生产为主的农户开始大面积砍伐桔树,改种其它农产品,使得当地的绿化覆盖率大大降低。一些人大代表向县有关部门提交提案,认为蔬菜、粮食等农产品都有补贴,种植公希林也有补贴,而桔树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林业的生态功能却得不到任何补贴,建 议对桔树等经济林也按照面积给予补贴,确保农户种植经济林的积极性。
二、农业的外部负效应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自然再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现代耕作制度与投入品对农业生态持续的破坏”,66农业外部负效应扩大:一是化肥污染,我国的化肥施用量从建国初期的0.6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_5000万吨,是世界水平的3倍,大量的化肥施用造成了土壤板结、物理性状变差,河流出现富营养化、鱼虾大量死亡;二是农药污染,农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但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农药在喷洒的过程中一方面渗透进入土壤或流入河流,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大量使用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过高,危害到农产品安全;三是秸秆焚烧,崇明的空气质量在全市状况较好,但每年在夏、秋两熟粮食收获期间,大量的秸秆被直接焚烧,只有少部分被用来还田或加工,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由于农业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政府必须对此予以干预,一是进行农药价格补贴,对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进行补贴,降低农户使用成本;二是鼓励使用有机肥,按照农户种植面积免费发放有机肥;三是征收环境税,在生产端对企业生产高毒农药开征环境税,用政策引导企业放弃生产高毒农药;四是引进秸秆加工技术,秸秆经特殊处理后还田或加工成饲料。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更加青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呢?笔者认为一方面与我国的国情有关,近年来国家用于农业生产、对农民粮食直补以及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的资金虽然投入逐年加大,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预算合计13799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5年累计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0.但是由于中国人多地广,如果将资金全部平均分配,不能将有限的财政补贴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政府必须要集中一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农村经济组织中最先进的生产力一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这跟前文所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有关,正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特征,使得它们能够成为连接政府和农村的纽带,政府在土地、人才、资金和科技等生产要素上加以扶持,可以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出载体的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政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经营中作用
第一节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
政府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立法修订,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更多职能;二是对一些运行不规范的经营主体进行监管,防止出现钻政策空子的不法经营;三是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鼓励其他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一、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法修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种养大户相对于家庭经营只是规模较大、专业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少,因此对其进行立法没有必要,而家庭农场发展有其特殊性,它是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农村劳动力大量非农就业,土地进行大规模流转为前提,而且它离不开政府强大的财政支撑,因此在短期内全国范围不可能推广,可以由地方政府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引导,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立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从而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但这部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函待解决,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抓紧研究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一是明确合作社联社的合法地位,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进行一定的联合,主要是横向一体化同产业联合发展,纵向一体化产、销、加发展,或者是区域性的综合发展,因此对于合作社的联合也必须要进一步明确,在合作社法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性质要予以确定,明确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同等性质,确保它们的合法主体地位。
二是赋予工商行政部门执法权,合作社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登记机关提供虚假登记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明确了工商部门有权改正或撤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虚假登记,并没有赋予其对虚假注册者进行处罚的权力,而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打着合作社的幌子,从事其他经营骗取国家政策补贴的现象,建议给予工商行政部门执法权,一旦发现虚假注册现象,除了改正和撤销 登记外,合作社法中还应该对有关负责人追求法律责任。
三是将合作社纳入年检范围,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中并未对合作社提出要进行年检,造成了一些注册后长期不运行的合作社继续存在,针对这种合作社“虚胖”现象,有必要将合作社纳入企业年检范围,对不年检的合作社吊销其营业执照。国务院于2014年2月以国发「2014] 7号文的形式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在改革年度检验验照制度中,提出“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制度”,相信 此举对遏制合作社“虚胖”有一定的帮助。
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
除现有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三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外,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其他的主体,如上海李杰联益农业合作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合作联社和公司联姻的结合体,它既发挥了以合作社为平台开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又发挥了公司市场营销的优势,“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形成‘农民一一合作社一一公司’的产业合作链条,最终实现带领农民致富”,68对于这种发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能的经营体,并不一定要先明确再发展,只要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可以边摸索边发展。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 一方面要及时确认,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变体以及出现新成立的新型经营主体,确实能够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能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肯定,并在政策配套上给予支持确认,扶持它们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及时跟踪,新成立的经营主体,由于缺乏法律监管,在发展模式上没有先例可循,政府部门要及时跟踪好其发展,一旦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苗头,及时予以制止,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符合现行法律。
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
一些国家以法律为强制手段,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如口本为了改变农业规模过小状况,通过《农业基本法》、《农地法》、《农用地利用促进法》等法律,促进自立经营农户、农业法人、认定农业者三种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使得户均耕地面积从1950年的0.8公顷,扩大到1984年的1.2公顷。这给我国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经验,即政府在为推动经营主体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手段引导小农户退出农业经营,促进规模化经营,在中国通过法律强制手段 是行不通的,而需要政策引导鼓励。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地方政府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新增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的方式,促使农户主动成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政府对其补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费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必然涉及到大规模土地流转,在流转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现金补贴,减轻其负担;二是保险补贴,一些经营者对 保险有先天的抵触情绪或认为自己不会那么不走运,往往忽视参加农业保险,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给予适当补贴,有利于提高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农机补贴,对列入补贴目录中的农机具,实行定额补贴,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化水平。第二节提升农业经营人才素质
农业经营人才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要素,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成败,目前对农业人才的培训主要是各种技术培训,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营人才的素质,为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必须在提升农业人才素质上加大政策力度。
一、加快职业化农民建设
“农民”这个词,身份的含义多于职业。职业化后的农民和服务员、企业家、公务员等其他职业一样,成为众多职业中的一种。职业化农民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学历基础,还要懂技术、会经营,笔者认为在加快职业化农民建设方面:
第二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
2017年06月12日08:38 农产品期货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与农业产业政策结合、与脱贫攻坚政策结合,形成比较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基本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又不忽视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存量、倾斜增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既扶优扶强、又不“垒大户”,既积极支持、又不搞“大呼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设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业融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坚持落地见效。明确政策实施主体,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发挥政府督查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促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政策落实与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
(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
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探索建立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秧、加工储存等生产性服务组织。发挥供销、农垦等系统的优势,强化为农民服务。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五)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并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形成一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基地,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
(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容量,吸纳农户脱贫致富。总结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经验,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防止被挤出、受损害。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设立风险保障金。探索建立政府扶持资金既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又增强其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让更多农户分享政策红利的有效机制。鼓励地方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允许将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户共享发展收益。
(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鼓励农户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成员积极性,共同办好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生产作业标准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示范服务组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体系
(八)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力度,针对不同主体,综合采用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增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直供直销、休闲农业等,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性服务,建立健全规范程序和监督管理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林牧渔和水利等生产性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服务平台,为周边农户提供公共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农民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强化农民参与和全程监督。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土地整治和
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建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仓储烘干、晾晒场、保鲜库、农机库棚等农业设施。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与加工能力相配套的原料基地。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重点支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电商平台基础设施,逐步带动形成以县、乡、村、社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用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农用地管理。各县(市、区、旗)根据实际情况,在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适度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用地指标,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允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盘活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新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补。
第三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和新挑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就是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着力在“统”和“分”两个层次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两个转变”。
专业大户
农机专业服务大户的主要特点:具有强烈的科技兴机理念。具有坚定的依机致富信念。具有优秀的服务农民的品质。
农机大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组织化程度不高,信息来源少 二是文化水平偏低,应用能力差 三是发展极不均衡,行业差距大
加快农机专业服务大户发展对策和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牢固确立农机专业服务大户的主体地位 2、建立扶持机制 3、突出培育重点。4、完善信息服务 5、启动培训工程 6、维护合法权益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
1、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
2、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3、劳动者报酬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4、各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
乡镇企业发展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资金紧张,融资困难
2、技术相对落后
3、员工素质不高,优秀人才缺乏
4、管理水平不高,效率低下
5、信息化建设滞后
推进新时期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拓宽乡镇企业融资渠道
2、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改善人才管理机制
4、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
5、促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
6、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要加快
7、加强领导,健全监督机制
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分析:土地流转困难;生产资金不足;家庭农场界定缺乏统一标准;家庭农场经营结构单一;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协作互进建设;尽快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多样化;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家庭农场的优势特点
1、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
2、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
3、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推广难题:
1、中国对家庭农场缺乏清晰的定义。
2、难以得到相应的扶持政策,缺乏更新设备和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3、融资难
4、土地流转不规范,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租地规模。
实施建议:
1、探索建立注册登记制度,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
2、对符合以上条件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扶持,同时接受行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3、加紧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
4、应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引入事前准入审核、事中监督管理诸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
家庭农场经营存在的问题
主体地位不明确
经营缺乏统一规划
经营需要政策的扶持
资金来源需要改善
经营风险管理有待提高
经营急需人才
经营缺乏配套措施
对策:
1、政府层面:第一,赋予家庭农场法律地位、市场地位,使得家庭农场“三位一体”。
第二,进行统一规划。
第三,制定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
2、家庭农场行业层面:第一,我国目前已经有农民合作社,这是一种家庭农场抱团的形式,也为家庭农场行业日后行业组织建立的雏形。第二,家庭农场可以成立一些专业的服务性公司。第三,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产业链利润的分享。第四,通过特色化经营和控制同业数量,弱化同业竞争。第五,发展非农业项目。
3、家庭农场层面
第一,强化家庭农场主自身素质。第二,引入技术人才。第三,实现市场化运营。
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之一,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产业组织形式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㈠是组织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㈡是以种养业为主,深加工不足。㈢是以提供服务为主,利益共享不足。㈣是发展环境仍不宽松,做大做强十分困难㈤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对合作社认识不到位。合作社管理不规范。合作社的社员素质不高。合作社资金运转困难。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要采取切实措施
第一,坚持标准,重视质量。第二,认真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保专业合作社的各项活动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第三,加强指导,用好扶持政策。第四,加强监督 真正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权力和权利 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权 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的职能
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实体的税费负担问题 解决运作支撑力度不足的问题
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人才缺乏问题 对如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
制定激励发展措施
强化规范化建设)强化科技特色
健全部门机制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第四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_现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_现状
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深入了解这类农业“精英群体”的现状特征与政策需求,对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2009年4月19日至5月28日,“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研究”课题组的12名研究人员,分赴浙江10个县(市、区)、36个镇(乡)、96个村,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主要结果反映如下。
一、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特征
目前,我省农业经营主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出现了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分天下”的新格局。其中,从专业合作社的增长数量和辐射带动效应来看,这一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已呈现出超过其他两类经营主体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还探索出了“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符合当地实际需要和产业特点的经营组织形式,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多样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正在得到不断的发展。调查还表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个体特征、就业及培训经历、土地经营规模及流转、生产技术水平、产品销售渠道、信息服务方式、生产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自身的特征。总的来说,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基本上摆脱了传统分散经营农户的发展困境,而且也展现出了年轻化、知识化、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等特征,他们在我省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核心、示范与辐射作用。
二、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需求。
1、关于金融信贷方面的政策需求
(1)农业生产资金贷款授信担保的政策需求
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农民申请贷款必须要由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或相关部门提供授信担保,而这对于一般的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刚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农业专业大户来说,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农民通过村委会进行贷款担保,或以合作社在上下游生产供应链中的地位、作用、身份等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实际上,从农民的社会信用归属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更加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2)农业生产资金贷款手续简化的政策需求
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农业贷款手续还显得过于繁琐,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他们的贷款成本很容易因为贷款手续的繁琐而大幅增加。因此,在全省范围内出台简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手续的扶持政策,对于那些距离县城较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利息优惠的政策需求
调查表明,在绍兴、嘉善、余杭等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地方政府已出台了一些
针对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利息优惠政策,例如县(市、区)财政直接将一笔专项扶持资金划入当地信用社的账户,专门用于补贴农业项目贷款的利息优惠。但是,在松阳、常山、苍南等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区),由于地方财政实力较弱,几乎没有任何用于农业贷款利息优惠的专项扶持资金。因此,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统一的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利息补贴的财政扶持政策显得尤为必要。
2、关于农业配套设施用地方面的政策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三类经营主体分别将“解决设施用地”列为第④、第②和第③位的重要政策需求,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办公管理用地需求
随着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规模扩大,日常业务管理、召开会议、产品分级包装、储运、设备安放等方面的业务越来越频繁,并且需要有相应的场地才行。尽管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浙委办[2005]73号),已经要求对合作社的相关配套设施用地需求可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杭州余杭区余杭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就反映,他们因为无法在茶山上建造用于茶叶包装的临时用房,只能取消了购入数台大型茶叶烘干、包装设备的计划。(2)农机服务主体的农机设备存放用地需求
上规模的农机服务合作社或专业大户一般都拥有数十台的农机设备,实践中,这些设备的存放用地问题往往得不到妥善解决,进而制约了这类服务主体的发展。例如,成立于2005年的鄞州区五产镇力邦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非常好,但却苦于没有足够的仓储用地而不敢贸然扩大服务规模。据该合作社负责人反映,当地的一些农机具因为没有足够的存放用地,只能露天随意摆放,这就大大地减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粮食生产主体的粮食仓储用地需求
与农机服务主体的用地需求类似,上规模的粮食生产主体在粮食烘晒期间、粮食销售之前都需要仓储用地,而且,与农机仓储用地相比,粮食仓储用地还需要有防潮、防火、防盗等方面的要求,所以仓储用地的选择余地很小,用地需求得到满足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例如,据苍南县马站镇的粮食种植大户施成钏反映,去年他生产的粮食中有1/3需要长时间的仓储,迫不得已,他只能临时租用了一个大型仓库,增加了5000多元的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粮食生产积极性。(4)鲜活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冷库建设用地需求 种植保存时间较短的水果或养殖海鲜产品的经营主体对于冷库建设用地的需求比较强
烈,但是这类用地比起一般农业配套“临时用地”的审批更难。另外,由于冷库的建设还涉及到用电、用水设施的安排等,各种审批手续也更加复杂。例如,温州的状元杨梅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就反映,由于没有冷库等保鲜储藏设施,杨梅的采摘和销售时间就不得不缩短,进而大大影响到杨梅的销售价格和收入。(5)淡水养殖经营主体的设施用地需求
养殖鳖类、观赏鱼等需要保温、引水等设施的经营主体,对于养殖设施用地的需求也非常强烈,这些设施的建造必然需要硬化一部分河塘水面,而这些做法对于土地管理部门来说都是不被允许的。例如,松阳县老伟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扩大养殖规模的过程中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是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申报、审批,他们还是没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批复。
3、关于农业科技推广和疾病防疫技术方面的政策需求
专业大户和合作社负责人分别将“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列为第③和第④位的政策需求,并且特别强调在农业科技推广和疾病防疫技术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扶持政策。而且,提出这方面政策需求的经营主体主要集中在对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的水产养殖业和对疾病防疫要求较高的畜牧产业。例如,松阳县的一位养猪专业大户反映,他所在乡镇现在只有一位已经临近退休年龄的老畜牧兽医员,生猪疾病防疫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而由于该镇的养猪大户较多,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建议在养殖规模较大的片区建立疫病信息观察点,定期向上级防疫部门提供信息,以便及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疾病防疫工作。此外,目前的畜牧区还存在一些倒卖死猪、病猪的交易黑市,这些流入市场的坏猪肉很容易引发更多的传染病,并危害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此,养殖大户们还建议上级畜牧防疫部门建立定期低价收购死畜、病畜的制度,并就地集中消毒焚烧,力争将疫病的传播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关于土地流转服务方面的政策需求
三类经营主体分别将“土地流转服务”列为第⑥、第⑥和第⑧位的政策需求。尽管土地流转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多样,但是土地流转的纠纷仍普通存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5、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需求
三类经营主体分别将“农业保险”列为第⑦、第⑦和第⑤位的政策需求。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需求主要集中在自然风险较大的粮食作物、投资周期较长的香榧等特种经济作物以及疫病风险较大的畜、禽、水产品等行业,而目前的相关政策只规定了种猪和作物果实可以作为参与农业保险的对象并获取政府的相关配套补助资金。对于企业化运作的保险公司来说,农产品保险的回报率太低,甚至存在巨大的亏损风险,所以他们通常都缺乏为农产品提供保险服务的内在动力。我们认为,至少对于粮食、猪肉等重要农畜产品来说,政府应当为其参与农业保险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
6、其他方面的政策需求
关于特种农产品的专项扶持政策需求。不少经营主体对特种农产品生产很感兴趣,但是却苦于缺乏相关的专项扶持政策。例如中药材,因其特殊的药物用途和生长环境,一些地区的农户在申请组建中药材合作社以及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工商登记、药品监管、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在对中药材这类特殊农产品的认识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例如,余杭区鸬鸟镇仙佰坑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和和苍南县玉龙中花材专业合作社都遇到了注册登记、生产许可、产品监测等方面的困难。因此,这类经营主体对于特种农产品的专项扶持政策需求特别强烈。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零散的政策需求,主要是:(1)农机设备目录更新的政策需求。目前政府提供的可以给予补贴的农机设备购置目录,还无法满足一些在特殊土地类型,尤其是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户购买需求。(2)农业用电价格优惠政策需求。在一些农业开发项目中,还普遍存在按工业用电价格收取农业用电费用的情况。(3)农产品税收优惠的政策需求。在与超市或工商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时,农产品的税收优惠范围及具体额度还不够明确,相关政策执行上也存在很大难度。(4)农资价格、品牌、质量等监督的政策需求。农资价格波动较大、农资品牌鱼目混珠、农资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
三、基本结论与建议
首先,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并且还将继续为我省农业结构的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但相关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和不到位,对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是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其次,传统的农业用地政策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合作社办公等用地纳入农业用地范畴,予以支持。
再次,调查表明,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身份来源主要涉及五大类,即“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种养能人”、“农村干部带头人”。尽管他们都有条件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他们的个体特征、创业背景以及优势劣势却不尽相同。因此,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中,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为上述五类群体提供与其相适应的创业条件,并且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1、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要重点扶持“年富力强”的经营主体
“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是“年富力强”的农村创业者群体的代表。尽管他们在社 会实践经验、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但是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这类主体的成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业经营主体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最关键的是,他们都还很年轻,再过若干年,当那些年长的经营者不再从事农业时候,他们会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因此,从长远角度看,政府应重点扶持这两类“年富力强”的经营主体,要研究农业进入机制,为他们进入农业提供便利,鼓励他们组建合作社或注册成立公司,并为他们提供物质条件方面的补贴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根发芽,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2、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要大力扶持“强效辐射”的经营主体
由于在生产资本、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家”是最有经济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的经营主体。通常情况下,他们投资或开发的项目规模比较大、科技含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因而对周边农户或相关产业农户的带动效应比较大。因此,从现实经济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大力扶持这类经营主体,为他们提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当然,由于农业投资项目涉及面比较广,与资源环境联系紧密,政府应及时掌握他们的运行情况,在扶持的同时,要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盲目开发自然资源和损害农户利益等事件发生。
3、从社会效益角度看,要积极扶持“土生土长”的经营主体
农村种养能人和农村干部带头人一般是来自于传统农户,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的转型与发展不仅对现代农业发展,而且对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经营规模和组织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出现,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又可以维系一大批农业经营者的热情。因此,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政府应当特别关注这类“土生土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要鼓励他们发展成为特色专业大户,或者鼓励他们组建能够吸纳分散小农的合作社,并为他们提供包括信贷、技术、保险、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第五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3年03月17日04:59大江网-江西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特派记者 邱 玥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已成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新形势,在支持普通农户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的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总体实力较弱、规范管理不够、政策落实不够、人才引进机制欠缺等等。”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厅厅长甘良淼建议,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
他认为,要进一步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要求,尽快将农民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管理,切实做好农民合作社发票领用等工作。国家有关登记管理部门,要尽快出台具体的登记管理办法,解决合作社联社登记问题,促进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相关补贴要向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各级财政提供的财政补贴,新增部分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倾斜。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领办、创办或加入合作社。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