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范文]

时间:2019-05-14 06:1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科学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科学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范文]》。

第一篇:用科学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范文]

用科学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把坚持科学政绩观,能够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的干部选拔上来。将落实科学政绩观作为主线,突出群众在干部考评中的主体地位是总的要求,实现干部工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选人、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是根本目的。

一、建立健全符合科学政绩观要求的政绩考评体系,让群众对选人用人的标准知情

政绩考评标准是衡量政绩的尺度,也是选人用人标准的重要体现。能不能贯彻科学政绩观,能不能用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取信于民,前提是能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要提高公信度,各级党委就要认真总结干部考核工作的经验,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研究制定政绩考评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考评标准让群众知情和认可。

大庆市委从2003年起,一直在研究探索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政绩进行科学考评的办法,并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了试点。2005年,在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指导下,我们制定下发了《大庆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办法》,这标志着我市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由试点阶段迈向了正式推行阶段。总结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中央和省委提出的要求,我认为,在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标准的设置上要坚持这样几个原则:

一要注重考评标准的科学性。在政绩考核指标的设置上,既要考核经济的发展指标,又要考核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的变化,又要看农村的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建设;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

二要注重考评标准的全面性。把党管干部的要求贯穿于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的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既考核德的方面,又考核才的方面。坚持注重经济指标与政治思想素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实绩为核心,包括德、能、勤、绩、廉各方面内容的考核评价标准。

三要注重考评标准的适用性。考核指标既要有确定性,又要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做适当的调整。考核指标要力求体现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不能一种模式照搬照抄。考核指标的设置涉及到同的领导班子和干部类别,涉及不同的政绩形态,因此在指标的设置上要具体可行,避免过于笼统或过细、过繁。

四要注重考评标准的群众性。在政绩考评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不但要征求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见,而且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在以组织视角看政绩的同时,努力用群众的视角看政绩,实现组织与群众的评价标准相一致。政绩考评标准在形成政策规定后,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让群众对党委的选人用人标准充分知情。

二、推行使用符合科学政绩观要求的政绩考评办法,让群众深入参与选人的过程

干部生活工作在群众中间,只有让群众参与到选人用人过程中来,才能保证选出的干部得到群众的认可。这是选准人、用好人的前提和基础。大庆市委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直把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作为改革方向,特别是在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做出了积极探索。比如,我们通过确定干部选拔任用的“二八线”、“三八线”明确了群众意见在选人问题上的具体权重;通过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代表中开展对干部的民主测评扩大了干部的考察范围;通过开展对干部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的考察更广泛地听取群众对干部的意见。回顾多年改革历程,要使选人工作符合科学政绩观的要求,就要在认真执行政绩考评标准的基础上,在干部考核认定过程中不断扩大群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一要扩大群众参与干部推荐的深度和广度。要教育群众深刻认识选好配强干部的重要性;要及时将空缺岗位、职数、选人标准、选人范围向群众公开,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推荐;要尝试将部分岗位的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行使,充分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推荐的积极性。要改变单一由干部所在单位群众参与推荐干部的局面,逐步将参与干部推荐的范围扩大到与干部所在单位业务联系紧密的上级部门、干部的主要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代表,让更多群众参与推荐,使推荐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要扩大群众参与干部考察的深度与广度。要拓宽考察内容。既注重考察干部的能力和实绩,又注重考察干部的品行和作风;既注重考察干部的现有工作水平,又注重考察干部的发展潜力;既注重对干部8小时内表现的考察,又注重对干部8小时以外行为的考察。要拓宽考察范围。将干部考察范围拓展到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既注重上级领导对干部的评价,又注重基层群众对干部的公认;既注重正式组织的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又注重非正式组织的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既注重与干部关系密切的人对干部的评价,又注重与干部相对疏远的人对干部的评价,提高考察结果的包容度。要拓宽考察渠道。创新干部考察方式,既注重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和设置意见箱等传统方式考察干部,又注重通过调查走访、个别访谈、开辟网上信箱等渠道考察干部,让参与考察的群众能真实表达意见建议,从而提高考察结果的准确性。

三要扩大群众参与政绩认定的深度与广度。要积极探索建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公众评价机制。要按照考核主体与考核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责任度”的关系,合理确定评价主体中不同层面的群众评价考核对象的不同比重,使各方面的参与权和意愿都能得到真实有效的反映。要在组织好以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体的集中式民意调查的同时,广泛收集信息,并积极听取干部监督部门、综合执法部门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切实拓展民意调查的范围,全面真实地了解民意。

三、健全完善符合科学政绩观要求的配套制度,让群众监督政绩考评结果的使用

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客观、科学、准确地考核政绩的目的在于,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那些真抓实干、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扬,使那些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人受到惩戒,努力形成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办实事,建设一支善谋发展、攻坚克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多年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对政绩考评结果的运用,推行了领导班子定期分析制度和考评结果综合分析制度,在干部的调整、任用上充分尊重考核结果,在干部中树立了良好的导向,在社会上树立了各级党委的威信。我认为,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政绩考评结果运用的同时,要把建立健全考用结合的配套制度作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的制度化。

一要把政绩考评结果与干部的升降直接联系起来。做到该提拔的就坚决提拔,该免职或降级的就坚决免职或降级,该平调的就坚决平调,该处分的就坚决处分。否则,政绩考评结果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整个政绩考核也会因此而失去其实际意义。

二要把政绩考评结果与对干部的奖罚直接联系起来。对考核达到标准、成绩显著的领导干部,可采取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升工资、颁发奖金等形式,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对考绩较差的个人,可采取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形式给予警告教育,还可以给予不晋级或降职、降级等惩罚。对于在政绩考核中发现的个别干部通过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手段,制造虚假政绩,或者由于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给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要严加追究责任,给予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

三要把政绩考评结果与干部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考核结果确定后,要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对政绩突出的,进行鼓励谈话,肯定成绩,指出努力方向;对政绩较差的,进行诫勉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责令其限期改进。

四要把政绩考评结果与干部的日常培养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那些有潜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甘当“孺子牛”的干部,组织上要格外留意、精心栽培,让他们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甜头,前途上有奔头。

五要强化群众的监督作用。要建立监督队伍。选择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敢于伸张正义的群众代表组建干部监督信息员队伍,对干部进行全方位监督。要建立监督平台。建立健全干部定期向人民代表、上级领导和服务对象报告工作制度、述职述廉制度、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制度等系列制度,完善干部监督热线电话、干部监督举报信箱和网上监督渠道,为群众有效监督干部搭建平台。同时,要着力强化群众监督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运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编辑/刘新)

第二篇:选人用人公信度自查报告

选人用人公信度自查报告

根据全市市直单位选人用人公信度测评检查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市委组织部对xx年以来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情况以及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情况进行了自查分析。现就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

我们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召开全体干部会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讨论,要求全体干部不仅要熟悉,更要精通,要带头把《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

一是认真学习。

要求机关干部逐章逐条地学习领会,掌握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标准和程序,把《干部任用条例》作为练好业务基本功的重要教材,结合工作实际,刻苦钻研,将重要的规定和条文熟记于心,做到应答如流,成为精通干部人事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是加强宣传。

利用武当党建网、秦楚网、十堰日报等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知道干部工作的要求和程序,提高参与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有利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有效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要抓好贯彻执行。

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要求执行。

四是要加强检查指导。

我们在搞好部机关学习的基础上,还加强了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对《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工作。

二、严格执行《条例》,选准用好干部

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切实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确保选准用好干部。

一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根据《条例》规定,制定并完善了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和试用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严格考察,实行考察预告和考察责任制。

干部任用的考察工作由机关党委负责,考察对象、考察时间预先告知。在考察中充分听取部机关干部对考察对象的意见,尽量扩大征求意见范围。在考察方式上,既采取个别谈话,又采取查阅资料、档案等方式进行。同时认真撰写考察材料,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干部个人情况。

三是实施有效监督。

干部监督科参与干部部机关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对选拔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

四是实行任前公示制。

凡科级副科级干部,下发正式任职通知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坚持有反映必查证。对查实的问题,影响干部任用的,不予任用。

第三篇: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公布了国家统计局所做的2012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民意调查选人用人公信度78.30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78.08分,组织工作满意度79.96分。这是民意调查工作开展以来,满意度各项指标连续第四次全面提高。三项指标分别比2011年提高2.20分、2.06分和1.43分。与2008年相比,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11.36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满意度提高11.24分,组织工作满意度提高6.39分。(来源: 新华网)

古语有云:“治国之道,重在举贤。”选人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能为我国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前提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任人唯贤,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敢为事业用人才。要在统筹抓好各个年龄段干部的培养选拔基础上,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是要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逐步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范围。要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创新干部德的考核办法,积极推进干部交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是坚决整治用人不正之风。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和组织人事纪律。把查处作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最直接、最有威慑力的重要措施,保持对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怎样用人,这是向社会树立一面什么样的用人旗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就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任务的高度,从制度建设上保证选人用人客观公正公平。

第四篇: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浅谈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浅谈

选贤任能是古来有之的治国之道,也是当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主要从“科学标准、完善机制”两个基本来考虑。

一、符合实际选人用人,转变观念

1、事实求是,根据实际情况选人用人

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无论是任何企业和单位,都有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的差异,这样就有了岗位差异和工作环境的差异,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从自身根本情况出发,不能盲目的按部就班,这样,工作体系就全乱套了。选人用人必须跳出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旧矩,不拘一格地选人用人,大胆起用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 选人的方法遵守“三个严格”原则,即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选出来的人要有公信度,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选人要依据“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注重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六个导向去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要用好的作风的人,去选作风好的人。去选的人,要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确保党性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

2、制定科学选人用人标准,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体系

十七大报告在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首次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提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选人用人必须纠正“轻德”、“轻才”两种倾向,用“靠得住”、“有本事”两把尺子来衡量干部。看一个干部是否“靠得住”、“有本事”,就要看他是否真正能够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要选用那些敢于发展、善于发展、实现发展的人,敢于改革、善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绝不能用那种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要选用那些具有远见卓识和宏观发展视野的人,绝不能用那种片面追求政绩、一心只想个人升迁、对仕途患得患失、在经济发展目标、举措上目光短浅的人;要选用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并且有本事带领群众致富的人,绝不能用那种专打个人小算盘、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要选用那些作风扎实、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人,绝不能用那种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花拳绣腿、弄虚作假、欺名盗世,习惯于在领导面前邀功请赏的人;要选用那些勇于正视问题,遇到困难往前站,关键时刻带头上,敢于并善于化解矛盾的人,而不能用那种出现问题“踢皮球”,遇到矛盾绕道走,麻烦事情往上推,关键时刻向后躲的人。

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借用经济学的术语,这实际上是要求在干部选拔人用中坚持“德”准入制度。准入,指对拟进入市场的商品进行前期审核,符合要求才批准进入制度。德准入,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将德的考察作为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只有符合德的标准,才能进入干部选拔任用的视野。由于德的非物质性,对德进行评价并非易事。应当坚持“四一三”机制。“四”即把握“四个是否标准”: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一”即健全“一个考核小组”,即在纪委、组织部门建立考核小组,共同实施对干部“德”的评价。“三”即全面听取“三方评价”,在对干部德的评价过程中,首先应当听取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注重公信度;其次应当听取干部自我评价,注重个人意向;最后,组织上根据日常考核,对干部应当有一个基本评价。二、一个好的工作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机制来保证它本身的正常运行

1、要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工作实际,突出科学发展政绩,合理确定评价范围、内容和权重,使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规范和操作性强,做到组织选人有依据、干部努力有方向、群众监督有标准。要改进考核考察办法,以平时考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把“两考核”与“两考察”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要建立健全干部平时考核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考核,把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统筹使用重大资金、谋划实施重大投资项目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实战场所,把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重大工作任务、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作为识别干部的必考科目,在工作一线同步考察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执行力,应对困难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要强化考核结果的科学运用,对关键岗位干部实行重点配备、重点培养、重点教育和监督,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从而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到推进发展上,把功夫下到狠抓落实上。

2、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重点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行为。坚持权责统一,规范提名程序,明确提名责任,防止实际存在的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认真组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合理划定参与人员范围,科学运用结果。采取多种渠道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健全干部考察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平时考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前考察为重点,注重从履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综合运用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地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全面了解干部的现实表现。

3、严肃纪律,加强检查,严格惩戒。首先,要加强对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本级党委自查自纠的基础上,上级组织部门定期进行综合性调研检查,及时发现、纠正、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其次,要进一步加大违规违纪用人问题查核力度,对线索清晰、有实质性内容的问题,必须组织力量,一查到底,对违规用人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所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对反映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封官许愿、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问题,要立项调查,严肃处理,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要切实加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建立和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要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工作实际,突出科学发展政绩,合理确定评价范围、内容和权重,使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规范和操作性强,做到组织选人有依据、干部努力有方向、群众监督有标准。

用人之道,就是一个选人、用人、爱护人、培养人的过程。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风气好了,风气正了,选人用人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群众的信任。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更新标准、完善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温润土壤,就会拥有一支充满活力、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干部队伍。班子互爱、互敬、互勉、互慰、互让、互谅、互助、互学,逐渐磨合,优势互补,相互激发,才能实现工作高效,携手共进,齐心协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第五篇: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第一次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命题,对于我们贯彻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干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解决“带病提拔”等问题,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古人说:“成功立事非委贤莫可,改制规模非任能莫济。”省委书记卫留成同志谈到本届省委主要做好的三件事之一就是培训干部,建设一支能够担当海南改革发展重任的干部队伍。省委明确要求,以抓好干部的培养、选拔和正确使用为重点,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放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从某种意义来说,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海南发展的未来。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群众公认原则的本质要求和具体实践。公信度是公众认同、群众信任的程度,反映群众观点,也是衡量工作尺度。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另一方面是组织。这是对人选和选人的双重要求,要把具体的人选素质要求和组织上选人用人的要求统一起来。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为基本方向,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党的十三大修订党章,实行差额选举制度,此后差额比例特别是差额考察和差额选举比例不断扩大,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 围也适当扩大。这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也是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在本质和方向上相一致,扩大党内民主和扩大人民民主,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地位所决定的。党作为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的意愿、国家的意志,达到这样的目的,必然要求完善党内民主,扩大人民民主。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考察实绩是否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政绩观,用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要把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当前和长远、显绩和潜绩辩证统一起来,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在。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考察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状况,看发展是否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要从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负责等来考察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怎样用人,这是向社会树立一面什么样的用人旗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就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任务的高度,就德才论干部,以公认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就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从制度建设上保证选人用人客观公正公平。

下载用科学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科学政绩观选拔任用干部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征文

    浅谈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万事人为本,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有计划的培养大批新干部,就是我们的重要任......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健全和完善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谈话活动情况(大全)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谈话活动情况 ( XX处 )根据我局《关于开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谈心谈话活动的通知》和《方案》的安排部署,我处立刻开展全处全员谈心谈话活动,通过谈心谈认识......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共5篇)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着力四个坚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着力四个坚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央组织部同步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

    浅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意义

    浅谈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意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提高用人选人的公信度-周

    坚持导向 完善机制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中共绥滨县委书记 杨贺新 公信度就是社会公众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信任程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是在选人用人中提高社会公......

    突出加强群众监督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突出加强群众监督 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2012年2月23日我县组织县直单位收听收看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省市委组织部相继召开的视频会议,会议对严肃换届纪律、深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