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年度教育理论测试模拟题及答案
(一)一、高效课堂的目标是什么?
答: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观课要有较好的收获,要做好哪三个环节的工作?
答:观课要有较好的收获,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课前的准备、观课中的表现和观课后的交流探讨。
三、备课基本要求中,备课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1、教学目标
2、教学资源
3、教学重、难点
4、学情
5、学习过程
6、教学媒介
7、课堂流程
8、作业练习
9、课后反思
四、评课的一般标准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议(评)课建议采用综合评析法,指参与者对所观察的一节课从整体上做全面、系统性评价。通常做法是先分析后综合,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看教学思路设计。(2)看课堂结构安排。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6、从学生学习效果上分析
五、高效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精讲”和“三个不讲”分别是什么? 答: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七、高效教学和有效教学是同一回事吗?
答:不是同一回事。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高效教学:就是高度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效率在一定时空高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八、谈谈如何进行教学后的补救和教学后的反思?
答:
1、课后,任课教师应抓紧对课堂中具有不良现象的学生(包括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进行必要的查询和教育,对于较为严重的违纪现象,课任教师应主动和班主任联系,配合教育。特别注意,不能对学生进行侮辱和打骂。
2、及时总结本节课教学得失并记载在教案本上,写好教后记;及时采取适当形式对学困生给予帮助。
3、自习课,教师应按教务处或年级要求和安排准时到岗,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早读或自习,完成具体明确的任务。九、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3)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十、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教师合作?如何合作?
答:面临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得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时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合作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工作必需。“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预示了现代教学系统发展的趋势,使教学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我会主动与我的同事合作教学。如何进行教师合作?
㈠围绕“微型科研”的教师合作:教师合作教学中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为改造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㈡围绕课例分析的教师合作。
㈢围绕主题沙龙的教师合作:大家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倾吐教学困惑,达到交流、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十一、我们应该怎样撰写教学日记?注意哪些原则? 答:撰写教学日记,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记名言警句
2、记成功做法
3、记失败之处
4、记学生见解
5、记学生事件
6、记学习心得。
撰写教学日记,注意五个原则:
1、每一则日记要有一个主题。
2、每一则日记要有一个标题。
3、重复的事情不再记。
4、一段时间应有一个记录的中心。
5、要经常整理自己的教育日记。
十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教师点拨? 答:
一、走神时——批评型点拨
二、不解时——释疑型点拨
三、顿悟时——启发型点拨
四、犯难时——帮扶型点拨
五、错误时——纠错型点拨
六、害怕时——鼓励型点拨
十三、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包括哪些? 答:
一、问题设计策略
二、自主预习策略
三、展示交流、质疑对抗策略
十四、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答:
1、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组成小组的技能。
2、教师要培养学生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
3、要明确责任,让学生承担起个人责任并相互依赖。
4、教师参与合作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显然应该是合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以决策者、组织者、支持者、沟通者的角色出现。
5、采取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这样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真正实现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
第二篇: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二: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
4、“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
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和国家的利益。
第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方向,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5、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
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新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运用热爱和尊重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学生“学”的能力。
6、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7、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0、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1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 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1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1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学习方式? 第一、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第二、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为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第三、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出来的,新课程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写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三篇:2018共产党宣言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残联《共产党宣言》理论测试题
党员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1×40)
1、社会主义首先发生在(C)。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2、《共产党宣言》原文是(B)文。A、英文 B、德文 C、俄文 D、中文
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指出,(C)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A、美洲的发现 B、工场手工业 C、蒸汽和机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A)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共产阶级 D、私人阶级
5、《共产党宣言》中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中指出,在封建社会中,(A)关系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A、所有制 B、私有制 C、公有制 D、独有制
6、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D)社会里造成的。
A、资本主义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封建主 义
7、封建的所有制关系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A)以及与之相互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A、自由竞争 B、非自由竞争 C、自主竞争 D、非自主竞争
8、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生产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D)。A、资产者 B、纳税者 C、统治者 D、无产者
9、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A)的。
A、同时开始 B、相继开始 C、间隔一年开始 D、间隔两年开始
10、以下不是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同盟原因的是:(A)A、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歧视,工人阶级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B、资产者彼此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
C、机器的日益迅速的和继续不断的改良,使工人的整个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 D、上述答案都不正确
11、以下不属于旧社会内部促进无产阶级发展的是:(C)A、资产阶级反对同工业进步有利害冲突的那部分资产阶级 B、资产阶级经常反对一切外国的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 D、上述答案都不正确
12、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D)阶级才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A、小农 B、资产 C、共产 D、无产
13、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A)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共产阶级 D、共和阶级
14、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而资本的条件是(C)。
A、发展生产力 B、发展重工业 C、雇佣劳动 D、发展轻工业
15、《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指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这里的“他们”是指(A)
A、共产党人 B、资本主义家 C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16、以下不是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的是:(D)A、使无产阶级领导人民 B、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 C、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D、使资产阶级形成为阶级
17、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D)。A、消灭公有制 B、消灭所有制 C、消灭资本主义 D、消灭私有制
18、在(B)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
A、无产 B、资产 C、共产 D、小农
19、在(B)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A、无产主义 B、共产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20、在(C)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A、无产 B、共产 C资产 D、工人
21、《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阐述无产主义中说明,在(A)社会中,是现在支配过去。
A、共产主义 B、无产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22、《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A)基础上的。
A、资本 B、权利 C、劳动力 D、地位
23、(D)的一切家庭联系越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而被破坏,他们的子女越是由于这种发展而被变成单纯的商品和劳动工具。A、私有者 B、资产者 C、共产者 D、无产者
24、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C)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本,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A、资产阶级 B、共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工人阶级
25、《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指出,要想争夺民主,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这些措施不包括以下:(C)
A、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B、征收高额累进税。C、废除选举权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6、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C)。
A、民主上升到统治地位
B、经济发展需要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
C、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障碍 D、劳动人民受到压迫
27、《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A)个纲领性的文件?
A、一 B、二 C、三 D、四
28、“存在是合理的”这句话的作者是(A)。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2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基本出发点是(D)。
A、设想未来的新社会
B、不同于批判者的角度
C、理性的科学构思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0、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是(C)。
A经济
B、政治
C、大生产 D、军事
31、《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B)。
A、主要是对当时的无产阶级政党或者说共产主义同盟,来制定 一份周详的理论和实践党章
B、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C、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的灭亡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2、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最重大历史性贡献是(A)。
A、社会化大生产的确定
B、社会的变革
C、把个人所有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D、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
33、《共产党宣言》是为(A)而写的?
A、“共产主义同盟” B、“社会主义同盟” C、“资本主义同盟” D、“封建主义同盟”
34、《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A)次完整的系统的阐述
A、1 B、2 C、3 D、4
35、“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是在哪个宣言中写道的?(C)A、《共产主义宣言》 B、《马克思主义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社会主义宣言》
36、“灭亡和无产阶级得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在哪一章中写到的?(A)A、资产者和无产者 B、无产者与共产党人
C、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D、资本主义和无产主义
37、“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是在哪本书中写到的?(B)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共产党宣言》 C、《列宁传》 D、《中国党政制度》
38、一切所有制关系都是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里,共产党人要消灭(A)。A、资产阶级所有制 B、资产阶级公有制 C、资产阶级私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39、《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讲到,“封建的社会主义”发展地在(D)国。
A、俄 B、美 C、德 D、法 40、空想社会主义代表者有(B)。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列宁 D、恩格斯
二、多选题(2×10)
1、下列哪项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AC)。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D.以上均正确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包括(BCD)。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19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这为马恩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其中包括:(ABC)A、物种进化论 B、能量守恒定律 C、细胞学说的成立 D、新大陆的发现
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一些主义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包括:(BCD)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B、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
C、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杂质,批判继承其唯物主义思想 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5《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属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的是:(AB)
A、新阶级、新的压迫代替旧的压迫和对立 B、阶级对立简单化 C、阶级对立复杂化 D、上述答案都属于
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两个必然”包括(AB)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B、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C、共产主义必然迎来 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7、《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阶级产生的条件包括(ABC)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出现 D、生产工具的改进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D)
A、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单行本公开正式出版,并宣布用英文、法文等公布于世。
B、《宣言》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是生产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
C、《共产党宣言》是完全正确的理论体系。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共产党宣言》第一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状况。
B、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在竞争中胜出,不得不对生产工具不断进行变革,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C、19世纪60年代西欧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为《宣言》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D、《宣言》的序言共有7篇。
10、《宣言》第一章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包括以下(ABD)A、用商品意识取代了封建的意识形态 B、开拓世界市场
C、带领工人阶级走向历史舞台 D、创造了惊人的生产力
三、判断题(1×20)
1、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随后中国人民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物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3、《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员既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又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二者之间是统一的。(√)
4、《宣言》第二章中,马恩指出:“消灭家庭!连极端的激进派也对共产党人的这种可耻的意图表示愤慨。”针对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要消灭家庭而这里要消灭的是资产者的家庭。(√)
5、《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资产阶级的发展中,经济的发展里,是工业革命的完成使现代大工业化替了工场手工业。(√)6、、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明,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 社的实践经验证明,资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就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是无产价级
7、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8、《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一版由列宁翻译。(×)巴枯宁
9、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纪律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之上、通过党员高度的自觉性来体现的。(√)
1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巴黎公社
12、空想社会主义第三阶段产生于18世纪。(×)19世纪
1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部组织章程,是1847年制定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1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 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
15、被列宁称之为“半国家”的是封建制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16、国家消亡的根本条件是提高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1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共产党宣言》。(√)
18、之所以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它集中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1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2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四、简答题(10×2)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设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5分)(1)、以法国为例叙述“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1分)(2)、你如何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地位?(4分)答:(1)①世纪资产阶级支持加强王权,推动了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有利于政治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法国资产阶级掀起启蒙运动的高潮,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哲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推动了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③1789年资产阶级领导法国大革命,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资产阶级政权颁布《人权宣言》,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③1804年颁布了《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在占领区推行《法国民法典》,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5、资产阶级掀起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建立起以机器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2)资产阶级有力的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将人类带入工业文明的时代,极大的促进了社会进步;单资产阶级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出现了血汗工厂工人遭到残酷的剥削,同时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请步社会运动?(2)谈谈你对图一所反映的运动核心的理解?
(3)图二的人物最主要的理论成果是什么?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4)图三与中国的进步思潮之间有什么联系?(5)上述三股进步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图一:蒙娜丽莎 图二:孟德斯鸠
图三:共产党宣言 答:
(1)社会运动:文艺复兴、启象运动,马克巩主义运减社会主义运动》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神学、神权,宗教束缚和等级观念,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3)贡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最直接影响,中华民国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体制。
(4)联系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举例: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以马克界主义为主导思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5)其同作用:都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四篇:干部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XX县干部理论学习测试卷
(开卷有益)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10分)
1、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
2、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扁平化的组织,在学习中领导与组织成员之间没有之分,只是学习上的关系。
3、创建“学习型机关”是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4、2012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分为大部分。
5、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也不走。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7、基本的礼仪原则是指:敬人的原则、、适度的原则、。
8、文明单位创建的16字目的是指:提高素质、、推动工
作、。
9、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来充实自己”。
10、“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有如鸟儿没有翅膀;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来自复兴之路上总书记的讲话,它再一次凝聚了全民族的共识,向全世界宣示我们的、、制度自信。
二、选择题:(30分)
1、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发展C、共产主义小组建立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上海崇明B、嘉兴南湖C、无锡太湖
3、()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A、八七会议B、瓦窑堡会议C、遵义会议
4、在党的()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坚持“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
A、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七届三中全会
5、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
A、改革开放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C、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6、毛泽东思想是在()写入党章的。
A、党的二大B、党的三大C、党的七大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写入党章的。A、党的十七大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五大
8、十八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概念是()A.建设美丽中国B.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C.尊重自然D.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和()的先锋队。
A、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B、中国农民 中华民族C、中国人民 知识分子
10、党章规定,年满()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队、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A、16岁B、18岁C、20岁
11、()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党的基本路线,以人为本,维护国家主权 B.党的基本路线,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两个文明,两手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D.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制度“五基本”
13、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是()A、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B、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C、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5、()是兴国之要,()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A.科学发展观,建成小康社会 B.四项基本原则,发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
16、()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发展是硬道理B.科学发展观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为主题,以()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A.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B.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经济建设,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18、()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深化改革B.加快改革C.坚持改革开放
19、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A.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原则。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爱国主义
21、中央文明委确定的“公民道德宣传日”是每年的().A.10月20日月10日 月20日
D.11月20日
22、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A、递交入党志愿书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23、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之间的矛盾。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4、推进党的()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A、政治B、思想C、作风
25、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就是决定
因素。”
A、思想B、干部C、党员
2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改革开放B.自主创新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民族精神
27、“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章对()的表述。
A、党的组织路线B、党的政治路线C、党的群众路线
28、民主集中制是()。
A、民主基础上集中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29、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
A.节约资源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限制开发D.降低消耗 3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C.发展文化产业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三、判断题:(20分)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3、精神文明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4、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B.11C.9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俭来败由奢。”这句话是杜甫说的。()
6、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7、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
9、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动力,改革是前提,稳定是目的。()
10、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提高三个阶段。()
13、开展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目的是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受教育。()
14、下楼时,女士在前、男士在后符合引领礼仪规范。()
15、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
16、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7、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辨证唯物主义。()
1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1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0、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四、简答题:(25分)
1、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创建什么样的环境?
2、十八大报告正式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述“五位一体”?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4、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五、论述题:(任选一题:15分)
1、怎么理解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请谈谈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如何去做?
2、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请论述一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新和县干部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上下级、伙伴
3、机关管理实践、主体工程 4、11月8日、胡锦涛、十二
5、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
6、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
7、自律的原则、真诚的原则。
8、凝聚力量、促进发展
9、加强学习、丰富知识
10、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二、选择题
BBCBBCBAABBCDACBBABACCBCBCCCAD
三、判断题
×√√√××××××√√×√√√×√√√
四、简答题
1、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4、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篇: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11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
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8、二、单选题:
1、B
2、B
3、D
三、简答题:
1、(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3、(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4、略。
四、论述题:
1、(一)坚持“一个为本”
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的学习态度,使获得()与()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和()。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的()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教育。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和(),使数学教育(),实现(),()()。
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个部分,分别是()、()、()、()。
7、《标准》指出:“()、()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判断题:
1、教师即课程。()
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裨是交往。()
3、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4、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5、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6、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
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
8、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三、简答题:
1、怎么认识数学?
2、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哪些变化?
3、一所学校期末考试二年、三年、五年、六年有如下题目。
(1)二年级:计算①438-175,②2573+824,③6632-2820,④10275-382
(2)三年级:读出下面各数:①3004000 ②130040000
(3)五年级:①125×32×25,②5330÷205,③
(4)六年级: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需几天完成?
以上命题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请具体说明。
4、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积极主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综合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党的教育、推进素质
4、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价值、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式
6、四、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7、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简答题:
1、《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标准》对数学没有采取简单定义的方法。因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社会与文化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对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也起关键的作用;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从课堂教学的眼光看待数学:大众数学、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
2、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与此相伴的是,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是说,数学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再次明确这一点,意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3、二年级命题中④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三年级命题都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五年级命题中②③不符合要求,《标准》要求②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③中分数混合运算不包含带分数。
六年级命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而此题超过三步。
4、(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简答:
数学教学中怎样体现《数学课程标准》?
一、联糸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数学意识
二、重创造性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应用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技能。
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两则
摩托加油与函数教学 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潘振南
2004年2月25日上午,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到一所农村初中校听“推门课”,进教室后我刚坐下,上课的铃声随即响起,但任课老师还没有进教室,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教师什么原因迟到呢?”、“今天他(她)要上什么内容的课呢?”,我开始琢磨着。过了大约两分钟,教师才匆忙进教室,他的开场白是:对不起,我迟到了,大家一定想知道我迟到的原因吧,那是因为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发现我所骑的摩托车没有汽油了,于是就到路边的一个电脑加油站加油了,在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边讲边画显示器的草图),如3.18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油量会发生变化,油量变化了,金额就跟着改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华东师大版教材)“第17章的17.1变量与函数”,单价3.18元/升在加油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我们把它叫做“常量”,油量和金额会发生变化,所以把它们叫做“变量”,又因为油量先发生变化,金额才跟着变化,所以油量叫做“自变量”,金额叫做“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做“自变量的函数”,所以,金额就是油量的函数。如果所加的油量设为x升,要付的金额为y元,那么y与x的关系如何表示?(生答:y=3.18x)这个式子叫做函数关系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是x的函数。我的摩托车油箱最多能装10升汽油,那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生答:0≤x≤10)
„„
我听课前的两个问题已无需再琢磨了,迟到原因的真假性也不重要了。“函数”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如何引入、如何讲解历来困扰着我们数学老师,而刘老师这节课所创设的引入问题情境给予我们太多的启示和感悟了。在传统教学中,对“函数”概念的引入都是采用“直接告诉式”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这个定义冗长、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这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设置“迟到”——“加油”——“函数”的导入过程,引人入胜。
“学生迟到”与“图形旋转”
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潘振南
2004年9月7日上午,我们教研室的全体教研员到南安市霞溪中学听“常态课”。听课前,在教务处提供的课程表中,我随机挑选了第二节——初二年4班的数学课(华东师大版教材)。走进教室时,第二节课还未开始,但我注意到了任教的陈老师已来到教室,正与一些学生交谈着,其他学生也正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上课铃响了,但还有个别学生没有到场,陈老师边点名边等待着,我作为听课老师为他着急,并琢磨着:本节课要上什么内容呢?我翻开教材寻找着。约摸两分钟后,第一组第一排的小个男孩终于最后一个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我为这个小男孩担心着:“这个小男孩迟到了,会不会挨老师的批评,会不会受到处罚?”上课伊始,陈老师真的向这个小男孩发问了:“你迟到了,有什么感觉啊?”小男孩胆怯地回答:“害怕”。老师追问:“除了害怕,还有其它什么感觉吗?”小男孩无语了,不敢说话了。老师转向全班学生:“大家发现他除了害怕外,还有没有发现其它现象?”我纳闷着:上课时间已经拖延了,老师为什么还不赶快讲课,还要浪费时间与这个小男孩“纠缠不休”呢?是不是真的要来一场“暴风骤雨”?这时,有个学生回答道:“老师,我发现他满头大汗”。老师接过话题:“是啊,发生迟到现象在所难免,这时既要跑步又要爬楼梯(该班教室在楼上)会很辛苦的,所以满头大汗是很正常的现象,那就请把教室里的电风扇开大一点吧”。话音刚落,全班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本已慢慢转动的电风扇。老师趁机道:“大家看见电风扇时,发现了什么?”学生开始议论了,有一个学生答“电风扇在转动”。陈老师接着说:“对啦!电风扇在转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第十一章的第2节图形的旋转(教师板书)”。“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旋转的实例吗?”学生沉思片刻,接着不断有学生举例回答:钟表的秒针、玩具的陀螺、汽车的方向盘、池塘的水车、自行车的车轮、飞机上的螺旋桨„„。陈老师趁热打铁:“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两个数学问题:(1)这些旋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旋转是由那些要素决定的?大家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看来,我的担心与纳闷是多余的。在传统课堂上,常见任课老师对迟到的学生大发脾气进行批评处罚,但陈老师充分利用“学生迟到”的课堂资源,变“坏事”为“好事”,由“学生迟到”——“满头大汗”——“关注风扇”——“发现旋转”,很自然地引入本节的学习课题——图形的旋转。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理念,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有效的学习资源在本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