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汉语言文化大赛方案
枝江市团结路小学 学生汉语言文化电视大赛方案
为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钟情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市教育局将于2014年8月举办首届宜昌市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根据宜昌、枝江市局统一部署,我校制定方案如下:
一、赛题与初赛
3月1日——4月15日,以各备课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出赛题,将试题以电子稿的形式上传政教处,并根据赛题制卷举行年级统一初赛。
二、决赛
4月30日前,政教处综合初赛赛题后制成学校赛题,各班选出8名选手参加学校决赛。
三、赛题范围
1、一至四年级考察“汉字”(参照以下附件中的“汉字”赛题范围)。
2、五至六年级考察“汉字、成语、古诗词、文化常识”(参照以下附件中的“汉字”赛题范围)。
四、政教处将根据赛题和决赛情况,为班级积分,纳入班级考核。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枝江市团结路小学
2014年2月28日
附:宜昌市决赛内容与题型示范供大家思考
一、小学组
(一)汉字
1.报写。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字。(*本类题由专家命制,不公开征题)①报生字,根据字义提示及相关词语,选手写生字,每组5个字。如:“宅”,住宅,指房子。
②出示拼音,依次写出该读音的字,比谁写得多(即写同音字)。③出示偏旁,依次写出该偏旁的字,比谁写得多(即写同偏旁的字)。④出示结构,依次写出该偏旁的字,比谁写得多(即写同结构的字)。2.找错别字
(1)出示一组字(每组5个字),辨认后抢答指出错别字。如:“昙(上面的‘曰’ 写成‘目’)、麦、脾、桔、邹”
(2)出示一个短语,辨认后抢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精典歌曲”。(3)出示一个生活中的画面,指出画面中的错别字。
3、词语魔方。
给指定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示例:抽穗(②)抽烟(①)抽鞭子(④)抽取(⑤)
抽:①吸 ②(植物)长出 ③减缩,收缩 ④打 ⑤取出一部分
(二)成语 1.根据意思写成语。
主持人或竞赛对手说意思,选手写出成语。
2.看画面(图画或动画等)或听成语故事,写出成语。
3、正确认读成语:
示例:丢三落四(là)一语中的(dì)图穷匕见(xiàn)
(三)古诗词
1、补充诗句:我来说,你来对。每组5句,依次进行。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根据情境或者画面,说出诗词中的名句。
3、根据规定类别,背诵诗句。如:送别诗,描写春天的诗,与黄鹤楼有关的诗等。
(四)文化常识
1、根据提示,回答有关书法的问题。示例:
传统文房四宝指的是: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楷书四大家指的是: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赵孟頫 造字六书指的是: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说出古代诗人中有代表性的事或人。示例: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 表人物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3、说出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著作名称 示例:
“三百千”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说出诗词或其他用语中某词或某句的意思。
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月亮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的是——学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
A)
第二篇:汉语言文字文化
东北地区饮食文化
摘要: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创造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局面。而在我国东北这个地方,人们根据地域的特色,开创出种类繁多的各类美食,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东北人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无处不在。而我国东北的饮食文化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东北人的无私给予,因为东北人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能把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上天的无限景仰,联系如此密切。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东北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关键词:东北 东北饮食的分类:
主食: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人们对东北的主食有许多误解,总是听人说南米北面,其实东北地区的主食不是面,是东北大米。东北地区雨水丰富,四季分明,适合水稻作物生长,且一年一熟的水稻特别的美味,水稻多了,水稻好吃。人自然吃大米。我从小吃大米长大,每个月食用面食的次数几乎屈指可数。且在今天,东北富饶的水稻产业
已经不但可以满足东北人需要,满足全国的同时甚至远销国外。那一粒粒璀璨夺目的大米,是东北人餐桌上乃至心头上的挚爱。
其次,东北人喜欢食用肉食,肉食不仅满足他们身体上的需要,更符合他们豪爽的特征,应当说肉食是东北民众在数千年甚至更长久历史上的饮食生活基本特点之一。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畜牧的羊、牛、马、等大畜牲和射猎的禽兽、渔捞的鱼类,当然也包括饲养的猪、鹅、鸭、鸡等,但以畜牧、射猎、渔捞三大项为主。这种生活,即便到现在的草地牧点及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那些少数民族的食物结构也基本如此。五谷作为副食,是肉食为主的伴存特点。
第三,冷冻食品是东北地区人民的典型食俗之一。漫长的寒冷冬季,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但也因此决定了特异的文化风格。严冬是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大冷库。可以无限量、无代价的储存各种食品和原料、灭菌防腐保鲜、独具风味。肉类可以埋在雪下或淋水挂上冰衣长久保鲜,蔬菜也可以埋在雪下保鲜保色。可以冻豆腐、冻干粮(馒头、豆包、饺子、年糕)、冻水果。至于冰糖的神奇食品“冰糖葫芦”,更是东北入冬季里的风俗美食。冷冻的肉可以很便利地切成极薄的片和极细的丝。冻鱼的味道更美,也更便于加工烹制。当然更不要说现在生活中人们喜爱的冰淇淋等各种冰果、冰点了。不惧冰雪,喜爱冰雪,不仅夏季里嗜食冷冻食品以降温防暑特色,冬季里也喜欢冷冻食品爽口开胃。这的确是令南国居民们既欣羡又怯于问津的东北人独具特色的口味。
第四,菽类比重大及豆制品多的特点,是东北文化区位内不能忽略的又一饮食文化特征。菽类之王大豆,是北方人的发明,也是北方人民的传统食物原料。菽类植物,如大
豆、小豆、绿豆、豌豆、红豆、扁豆、云豆等20余个品种,既可烧饭、煮粥、裹蒸为主食,也可作为菜肴副食。同时,大豆还可以制酱、酱油、豆腐、豆芽、豆浆各种成品。其中东北的制酱可以说别具特色,下新酱的三个月前准备工作就要开始。做酱是东北人家的大事情。煮熟的黄豆在锅里直接被捣烂。人们做酱只用大豆这一种材料。这样的单一也是一种奢侈。温暖的火炕上,把豆泥堆砌成型。酱的味道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主妇合格与否的标准。最后用透气的黄纸包裹,捆绑成结实的酱坯。酱坯被挂上墙。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它们静静的发酵。等到来年春天,再开始更深入的转化。
第五,丰厚的冬贮,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由于无霜期短,人们吃地产蔬菜的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为解决漫长冬季对蔬菜的需要,东北人,尤其是下层社会广大民众,都要在夏季里蔬菜品种多、数量多又价格低廉的时候大量晾制干菜。入秋之时则要大量窑藏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越冬蔬菜。同时要大量渍酸菜、腌制品种丰富的各种咸菜。这是历史传统,也是直到今天仍在广大农村保留着的风俗。每个地域的文化背景都是由千百年来点滴汇聚而成的,都是经历了许许多多才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文化体系,于是也便有了千差万别。因为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二.东北菜的特点:
1东北菜是在满族菜肴的基础上,吸收各地菜系特别是鲁菜、京菜的长处,不断形成和发展出来的。由于容易给人一种粗犷有余、精致不足的印象,所以高档的宾馆酒楼里很少做这种菜,这反而成全了东北菜“市民菜”、“百姓菜”的形象,一家子自己掏钱吃的话,东北菜真是很好、很实惠的选择。
2东北菜以炖、酱、烤为主要特点,形糙色重味浓。粗线条的东北菜,不拘泥于细节,颇像粗线条的东北人,令人胃口大开。酱脊骨、酱猪蹄、酱鸡爪鸡脖鸡肝等酱菜,若佐以醇厚的高粱烧酒,便有几分豪气从胃中升腾,充满了塞外的味道。
3东北菜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明油亮芡,讲究造型。烹调方法长于扒、炸、烧、蒸、炖、锅,白肉血肠、扒熊掌、金鱼卧篷、蜜汁樱花、什锦火锅别具一格,酱骨架、金针菇炖小鸡、猪肉炖粉条、锅包肉、丰收菜喷喷香,让人拍案激赏。更不同历史时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根据不同季节和原料的供应情况而精心设计的。
三.东北菜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东北地区,处于北纬42°至53°34′之间,是最冷的自然区。由于处在强大的蒙古高压笼罩之下,寒冷无疑是东北地区自
然生态的基本特征,因而成为该地区文化历史的首要环境因素。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包括今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等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江河湖沼等地面水源丰富,既保证了繁茂的植被,为陆地动植物的生长和种类繁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也使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优越的森林广被、草原广袤地区,同时也是最理想的狩猎、畜牧、渔捞、种植业天然综合性的场所
食物原料、自然资源,应当是饮食文化,尤其是人类更多依靠自然本身阶段饮食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环境因素。东北广被的森林,在经受了良久时间的巨大生态改变之后的今天,仍有1700万公顷的自然林区,占全国森林总资源的60%。众多种属和数量的禽兽栖息在这里,它们和丰富的植物性山产品一同向这里的人们供献了美味的食珍。丰富的水域为人类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鱼类。广袤的平原草地则是得天独厚的畜牧乐园。地广人稀,应当是东北饮食文化圈另一个不可低估的非常重要的文化特点。东北地区的人口稀少和生存空间广大,便决定了单纯“靠天吃饭”模式的经济生活。人口对自然的压力微弱得似有似无,生态环境近乎初文状态,稀薄人口的消耗只是无数禽、兽、鱼、果蔬等自然产物的极少的一部分。这就使东北地区的生存长久地保持着基本平衡的状态。东北这块食物乐园,直到本世纪初以前,一直都未因食物的压力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相对稀少的人口之间,形成了合理的协调关系,在自然界的食物链循环过程中,尚未出现内地许多地区那样因人的插入而造成各营养级层次结构的颠覆崩溃。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与内地“江河日下”的趋势相反,东北地区却呈现了小区域的文化活跃上升现象。大批的欧洲人,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人、法国人、日本人、朝鲜人等外籍人拥进东北地区。他们各自民族的饮食习俗影响,仍在发生作用。众多的外籍人不仅以自己特异的民族、肤色、服饰、语言、习惯、生业、居处,更以各自的食物和食习使近代东北地区,尤其是大小城市充满西方文化色彩和异国请调。19世纪末,由于“关东”封禁政策的完全打破,内地人也纷纷大批涌到东北地区“闯关东”。这一段时间的东北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开发和饮食文化“关内”——“关外”;中国——外国的交流新形势。过去人口稀少和自然经济模式改变了。然而,物阜民丰的历史特点并没有在这一时期完全逆转。作为“舶来品”的外来文化,啤酒、面包、香肠、西餐以及相关文化在雪水滋润的黑土地上生根了。
参考文献:
1.赵红群 《世界饮食文化》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岳春《饮食文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林胜华《饮食文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吴澎《中国饮食文化》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是事出版社,2006
第三篇:汉语言文化观后感
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观后感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像一根银线,将这些汉语知识的珍宝串成一条璀璨夺目的项链,呈现在我们观众面前,真让我们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昨晚在妈妈的陪同下一起观看了“天地杯”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有来自宜昌各个县城共七个代表队参赛。看着这些选手们胸有成竹,镇定自若的样子,我在心里暗暗为他们鼓劲,加油!
比赛在我的紧张期待中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听主考官温婉庄重地宣读试题。试题内容很丰富,有成语、古诗词、汉字、文化常识等,可是,我怎么一题都不会呢?倒是妈妈在一旁对答如流,我急得直跺脚。妈妈见我着急了,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样?这些知识可是平时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的哦!”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汉语知识,成为像妈妈一样知识渊博的人。我们继续看比赛,感觉有几题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来,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我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觉得这次大赛让所有人都受益匪浅,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还激发了我们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热情。我们一定要学好汉语言文化,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第四篇:宿舍文化大赛方案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首届“宿舍文化大赛”方案
为展现当代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弘扬大学生活跃向上的公寓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宿舍文化品位,深化宿舍卫生观念,经济贸易系定于五月份举办首届“宿舍文化大赛”。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宗旨:
卫生、安全、文明、创新
二、活动项目:
(一)宿舍娱乐
宿舍美化接力 牧场猜词
(二)宿舍文化
宿舍节水倡议 宿舍风采照片评比 寝室文化节征文大赛 消防安全解说与展示
三、活动时间:
2010年5月27日下午四点半(星期四)
四、活动地点:
经济贸易系学生宿舍楼十一、十二栋门前
五、参与人员:
经济贸易系全体同学
六、参与嘉宾:
陆湘云老师、周全连老师、韦维老师、李柳光老师、韦文榜老师、韦如标老师
七、评审团队:
黄秀莲老师、各辅导员和劳动生活部、女生部、纪检部成员以及院劳动生活部代表、各系劳动生活部代表
八、活动机构:
总负责:黄祖炯
劳动生活部:进行活动的安排和宿舍卫生的评比
女生部:负责现场游戏的实施 纪检部:维持现场次序与安全
九、活动流程
1、领导、老师入场就座,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2、请系领导宣布首届宿舍文化大赛开幕
3、请嘉宾讲话
4、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5、邀请保卫处领导演示消防安全知识
6、请现场同学参加幸运搭档游戏
7、请评审团对宿舍进行评比打分,并统计分数
8、请评审团代表对美化接力活动进行点评
9、邀请在座领导和老师对获奖宿舍进行颁奖
10、主持人宣布首届宿舍文化大赛闭幕
11、邀请在座老师和获奖的宿舍成员合影留恋
十、活动宣传:
以广播、展板、海报和宣传单的形式宣传,并召开各班班长、劳动委员和宿舍长会议。
十一、奖项设置:
1、文明宿舍(2名)
2、温馨宿舍(5名)
3、和谐宿舍(10名)
十二、评比经费预算:
400元(文明宿舍:40元;温馨宿舍:75元;和谐宿舍:100元;现场活动小游戏的奖励、活动道具共185元)
十三、奖励方式:
以奖状和物品的形式发放
经济贸易系团总支学生会
劳动生活部 二O一O年五月十七日 附件表1
一、活动宣传:
2010年5月12开始制作展板,海报宣传。
5月19日,召开各班班长、劳动委员和宿舍长会议。5月20日,展出展板、海报和传单、并拉横幅。
5月20日—5月25日中午,到学院广播站以投稿的形式进行广播宣传。
二、活动项目内容:
(一)美化接力评比标准:
1、把参加比赛的宿舍分组,以各宿舍为单位,按我们规定的时间,完成所有的要求。(5分)
2、宿舍内被子、衣服统一摆放,叠放整齐。(15分)
3、宿舍内书桌、书架、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有序、美观。(10分)
4、宿舍内空气清新、天花板、地面干净,无垃圾堆积。(15分)
5、宿舍内整洁、大方、美观,温馨印象分。(10分)
6、宿舍内扫把、纸篓、垃圾斗、值日安排表和宿舍门牌是否俱全、(10分)
7、卫生间内脸盆、水桶、毛巾、牙刷等日用品摆放整齐、美观,洗衣台、瓷砖保持洁白且无堵塞、积水和臭味。(15分)
8、无安全隐患(用电安全、管制刀具)(10分)
9、文明礼貌(10分)
(二)各项活动规则(1)宿舍美化接力
1、我们以各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5人。
2、我们将以接力赛的形式来完成。总共分四个步骤。
3、第一、首先由队员进行夹乒乓球,(由一个盆夹往另一个盆,夹5个); 第二、在到指定的地方跳绳10下(如果途中掉落将从新开始记个数);第三、然后组中的一位队员开始垫10下气排球(如果途中掉落将从新开始记个数);第四、跑到宿舍,从踏进宿舍门开始计算有5分钟的时间给队员整理卫生,5分钟过后,马上下楼换另外一个同学进行接力。剩下的各组队员依次类推,但是如果在最先完成宿舍的5分钟后,还有宿舍没完成也将立即停止游戏。
4、然后由我们的评审团上宿舍进行评比。(2)牧场猜词(现场观众小游戏)
给出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分别有2人(甲、乙)参加,其中甲(乙)可用肌体比划,不可以说话,30秒之内乙(甲)进行猜答。(现场同学可以自由组对进行游戏,但每组只可猜一轮,答对者奖励一个小礼品)。(3)宿舍消防安全解说与展示 保卫处领导给我们解说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和火灾时的避难方法,以及手提式灭火器使用方法。
(4)宿舍风采照片评比标准:
1、每个宿舍交一张代表自己宿舍风采的照片,并且附上宿舍寄语,宿舍号。我们将从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5、3、2分)并制作展板在食堂门口展出。
2、必须在12号之前交,若不交相片的宿舍相应扣除内务卫生评比分数的10%。(在14号中午12:30会有负责人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收取)(5)寝室文化节征文大赛
1、征文主题:我的寝室“情结”
2、征文要求:
A、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寝室文化生活,反映寝室成员之间团结互助的亲情、友情,记述身边乐事、趣事等,展现我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b、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文字精炼,要有真情实感。c、题目不限、题材不限,字数:800百字以上。
(写好班别、宿舍号交到各班劳动委员哪里,并在20号中午12:30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交给劳动生活部负责人)
第五篇:汉语言文字规范大赛
关于重庆方言区普通话教学的探讨
学校:重庆市渝北区东和春天实验学校 作者:向琳
联系电话:*** 邮箱:917619799@qq.com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北路269附40号
摘要: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但是其中又包含了不同的方言片区。重庆的地域文化意识、普通话的客观基础,以及重庆方言音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庆人对普通话的学习。为此,要在重庆方言区推广好普通话,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氛围 矫正 难点音 语言学理论
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但是其中又包含了不同的方言片区。其中酉阳、秀山、黔江属于黔北片;江津、綦江属于灌赤片;其余各区县属于成渝片。成渝片方言以重庆话为代表,还包括万州、涪陵为代表的川东话,以合川、潼南为代表的川北话和以云阳、开县为代表的川东北话。重庆方言区虽然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区,但地域上离普通话的标准音地区北京太远,文化上属于巴蜀文化圈,与中原文化相比相对独立,同时,受历代移民的影响,使重庆方言更多融入了南方各地方言以及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因而使得重庆方言和普通话相差较大。这种差异又体现在语音上,所以重庆人学普通话任重道远。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人员、物资、信息的交流快速增长,语言障碍的消除成为人们加强交流的强烈要求,这种要求与语言差异的巨大反差使得国家加强了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教育和推广,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庆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普遍存在方音现象。方言语音是指在汉语方言语音系统的影响下,某方言区的人使用普通话时在发音中保留的该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读音。重庆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系统,但是与辽胶官话、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相比,在语音上与普通话的差异较大,因此不少重庆市民在使用普通话时常常带有方言语音。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笔者认为在重庆地区进行普通话教学,以下几点不容忽略。
一.营造普通话学习的良好氛围
虽然目前的普通话学习氛围总体向好,但仍有一些不和谐因素成为普通话学习的障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地域文化意识的狭隘性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上重庆与其他地方山川阻隔,这 种地域意识就更为明显。地域文化意识的狭隘性在语言学习上表现为对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外来语言的自动排斥。虽然大多数重庆人也认为普通话比重庆话更文雅大气,也更好听,但这种方言文化意识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
(二)重庆人普通话基础水平的客观情况
方言区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普通话的系统培训,也能根据媒体手段 “照猫画虎”地来几句带有方言声腔的普通话,这种背景下的普通话水平就是普通话的基础水平。重庆人的普通话基础水平在北方话内部不算好,但又往往比南方方言区的人高,由此容易产生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惰性心理,导致重庆人学习普通话的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重庆话语音语调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媒体的影响
重庆话与普通话在听感上最大差异体现在声调系统与语调上面。而在元音与辅音的关系上,重庆话更注重辅音的力度而相对忽略了元音的响度,使得重庆话相对较为生硬、平直,缺少变化之美,而普通话则高低、轻重、长短、疾徐相生,刚柔并济,有和谐从容之美。学不到普通话这种语音语调方面的正宗味道使得操着一口浓重的“椒盐”腔普通话的重庆人更是羞于启齿,怕一出口招人笑话,自信严重受挫。另一方面,身为年轻人,他们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被艺术化了的诗歌散文的朗诵语言,另一个是男女老少都操着浓重港台腔的青春偶像剧,所以他们读什么文章都容易激情泛滥,气势磅礴,要么就是嗲声嗲气。
为了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教学氛围,首先要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向学生介绍其他地区人们的语言特点,文化观念、历史风俗等等,尤其是北京周边地区的,可以让学生在学语言之前对当地文化有一个熟悉、接纳,进而融入的过程,拓展眼界心胸,消除狭隘的地域文化观念。而南方地区对普通话学习的积极踊跃也可以帮助重庆方言区的学生端正自己的普通话学习态度。其次,教学中要坚持说重于读的原则,多安排说话练习。让学生明白普通话的最终运用更多的是口语交流,而以读的腔调去说就会生硬、不自然。可以安排学生多说一些身边熟悉的、简单的事物与现象,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北方经典的相声小品片段进行课堂表演。再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港台剧表现出来的语言观,引导他们认识什么是好的语言,也要让其了解艺术语言的特点及其在语言运用中的局限性。
二.矫正方音现象的方法
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差别并非天上地下,毕竟它们属于同一个大的方言区,教学中切忌面面俱到、过于繁琐,以免加重学生负担,应化繁为简,分清主次,提高效率。笔者认为应抓住几个关键点:
(一)三大难点音
声母中的平翘舌音、鼻边音和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发音和辨识是各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的共同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发音,二是字词读音辨识。重庆话中没有翘舌音、ing韵母、eng韵母、e韵母,另外边音l声母听感上带有鼻音,圆唇音u、o等圆唇度明显不够,是发音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先发好这些难点音,再找出含有这些音的字词结合音节进行训练,最后将这些音和字词运用到朗读和说话训练中去。必须如此循序渐进,才不会发音和辨音、训练和运用脱节,导致练得好、记得好却读得差、说的差的后果。在字音辨认环节除了通常采用的“记少不记多”、“代表字类推法”、“声韵配合规律”等方法外,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先从常见字开始记忆,例如“知、场、上、自”等,每天积累,聚少成多。
(二)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帮助教学
普通话学习虽然更多的是口耳训练,但若能合理利用语言学相关知识,往往能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重庆人说普通话容易含混不清,是因为对声母的发音部位不熟悉,没有正确发声造成。只要掌握语言学中语音生理知识,了解声母发音位置,就能发出准确的读音。另外,重庆人发韵母时位置靠前,所以u、e、o、ao、ou、iao等要求发音相对靠后的音发不好。只要能了解相应舌位的高低、唇形等知识,也能帮助正确朗读普通话。
总之,要在重庆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正确朗读和使用,需要教师们提升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结合本地区的方言特点,找准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所在,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学习好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