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矿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进展
采矿工程论文:
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与进展
摘要:基于采矿工程的专业与学科优势,以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全过程一体化培养为核心,面对专业建设新的挑战,提出了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案,并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毕业设计环节的整体优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验教学内容的充实、课程建设的深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激励制度的建立及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等7个方面介绍了其进展情况。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社会上已形成品牌效应,多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学科优势;全过程培养
一、采矿工程专业简介
1.学科与专业建设
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已有百年成长历史,专业基础厚实,学科优势明显。已建设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依托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矿工程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7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08年获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其核心课程“采矿学”为国家精品课程。
2.师资队伍
采矿工程专业现有教师45人,其中教授22人,占总人数的49%,副教授12人,占总人数的27%,讲师11人,占总人数的24%;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38人,占总人数的84.4%,3人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师资队伍中获得以下称号和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7人,江苏省“青蓝工程”11人,孙越崎能源大奖1人,孙越崎青年科技奖3人等。
3.本科生规模
现在校采矿本科生共1187人(不含煤矿单招生500人)。具体见表1。
二、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国际工程教育的新趋势以及大学专业建设的新特征,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主要面临六大挑战。
1.人才培养质量与面向“规模扩大”的挑战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较多(300人左右),教师学科与科研压力又很大,导致他们对教学的投入难以保证;加之,招生多也使得专业实验室建设任务更重。故需建立弹性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
2.创新教育与面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挑战
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难度,需从专业建设的高度一体化系统考虑。
3.人才实践能力与面向“工程实际”的挑战
井下实习安排难,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实践环节质量难保障。需与企业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4.教材建设与面向“采矿新技术发展”的挑战
教材内容的更新跟不上采矿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没有与“绿色采矿技术”的学科发展方向相配套的教材。
5.人才适应能力与面向“社会多层次需求”的挑战
我国煤炭赋存条件的复杂性、采矿工艺的多样性及采矿技术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培养质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不足。
6.一流人才的培养与面向“国际化交流”的挑战
世界煤炭企业投资的国际化,呼唤国际一流的采矿人才,这些人才具有专业精、英语好、知法规、懂经济、会管理等特点。需要中外结合,联合培养。
三、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为更好地迎接采矿工程专业所面临的挑战,现制定出我校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建设目标
以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的需求为依托,在保持采矿工程专业已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将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扩充专业内涵与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与实践教学建设,建立高效弹性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水平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采矿人才,将采矿工程专业建设成矿业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采矿人才培养的一流基地。
2.建设方案
根据专业建设目标,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在广泛调研和充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以培养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实践、创新、交流、适应”5项能力为主,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加大独立实验课程“岩层控制的实验方法与实测技术”的建设力度,加大“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室开放程度。
(3)推动新教材建设,使最新科研成果尽快进入教材,重点编写主干课程的新教材及毕业设计配套图册;《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系统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教材的修订已列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的系统化改革,重点是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专业实习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增强学生的交流和适应能力;在强化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调整毕业设计内容和形式,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5)推行课程负责制和教学团队建设,根据教师研究方向,结合教师教学特长,注意老中青合理搭配,建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行课程负责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授和教学骨干为课程负责人,相关教师为团队成员,教学团队负责课程的教学及与教学有关的教材建设等工作,从课程组织形式上为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和实践环节群改革提供保证。
(6)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优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让大学生提前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导师制培养和毕业设计分组相结合,以加强科研训练的连贯性。且导师制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可以作为毕业设计专题部分的内容,并给予导师工作量补贴。
(7)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弹性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效运行管理体制,为教师和学生减压减负;建立与弹性教学相适应的实践环节管理体系,以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效果;完善教学奖励制度,搭建大学生积极创新和教师积极参与的稳定平台。
四、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进展
1.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目的主要是基于由过去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明确了新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调整内容。
(1)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能在固体矿床开采特别是煤矿开采和岩土工程领域从事生产、施工、管理、设计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增内容。一是将实验课独立出来,新开一门“岩层控制的实验方法与实测技术”实验课程(32学时),增设了“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内容,变教师主导、学生参观为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完成实验;二是新增学科新成果内容为主的选修课程,如“煤矿绿色开采技术”(16学时)、“能源概论”(16学时)等;三是新增“学科前沿讲座”课程(24学时),聘请现场专家和校内学术骨干定期为学生介绍学科的最新进展;四是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参加导师科研,获得必修学分。
2.毕业设计环节的整体优化
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与毕业分配去向的多元化,要求在注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质量的基础上,应对传统毕业设计环节进行优化整合。
(1)推行多种毕业设计组织方式。尝试了三种:一是 “大设计、小专题”,面向设计单位、现场、部分研究生;二是 “小设计、大专题”,面向非煤系统、科研院校、研究生;三是“全专题”(类似研究生论文),面向研究生、科研院校。
效果:不提倡“全专题”方式,不利于毕业生今后发展。
(2)采取不同的实习组织方式。以学生自主联系实习为主,指导教师支持为辅。试行了三种:一是分配同一就业单位的学生,组成一组,由现场导师负责,学生自主实习;二是由校内指导教师电话联系实习点,学生自主实习,由校内与现场的“双导师”负责;三是推荐研究生或参加导师制的学生,直接与导师联系,自主实习。
(3)加强毕业答辩工作。毕业设计内容和形式改变后,应严把出口关,加强毕业答辩工作。采取分小组答辩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矿井设计的设计组一起答辩,分别介绍各自的设计内容,增加提问时间,除要求答外,还要求辩。
(4)强化课程设计。“采矿学”课程设计由两周再增加一周,将采区设计变为矿井开拓设计,并需要学生答辩,为毕业设计的改革奠定基础。
(5)更新毕业设计参考资料。重新修订了毕业设计大纲,增购了20套设计手册,并新出版了一套(共八分册)毕业设计参考书,见图1。
3.实践基地的建设
不同性质的实习,应有针对性的实习基地。在已有的30多个实习基地基础上,已与山西阳泉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晋城煤业集团实践基地达成共建协议。实践基地按照教科书的内容与顺序,从工程地质、煤的形成,到不同支护型式、不同工艺方式,再到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等,都是独立单元,并能动手操作,真正实现了将学校地面教室搬到现场井下。主要针对生产实习,可安排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一个月的实训,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如图2所示。
4.实验教学内容的充实
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充实,以较好地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招生规模扩大后,实验组数不足;二是精密仪器演示实验时间短,需重复多次,效率低;三是物理模拟实验耗时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展示;四是实验内容没有及时反映学科新进展,需不断增加新内容。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充实的具体内容如下。
(1)实验教学视频的完成。为方便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预习,对教学实验内容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全过程的视频制作,包括岩石试件加工、相似材料配比、砌体梁结构实验、试件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实验、岩石弹性模量测试、锚杆力学性能测试、岩性变化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散体实验等11个操作实验和地应力仪、声发射仪、应变仪、地质雷达、柔性岩层内窥仪、钻孔摄像仪等8个仪器认知实验。
(2)虚拟实验室的建立。采用虚拟现场、三维动画等软件,开发出“现代化矿井漫游系统”、“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以及“深基点多点位移计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装”等。学生可网上共享。
(3)“巷道支护质量监测监控技术”实验内容的增建。根据不同断面的巷道,能进行变形与应力的监测,可熟悉各种仪器仪表的配套使用,如图3所示。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已初步建成大学生实验室创新平台,并实现了全方位开放。
5.课程建设的深化
课程建设的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推行课程负责制。由负责人统一安排本课程的讲授、教材、课件等。
(2)建设精品课程群。国家级精品课程“采矿学”已完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更新,新的教材已出版;“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已是校级精品课程,正在积极准备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点是青年教师,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每周一次的教学法研究及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方式,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6.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1)目前中国矿业大学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采取3+1或4+1方式联合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
(2)正在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西澳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阿拉斯加大学等在国际采矿界有重要影响的大学合作,试办采矿工程本科生国际班,面向全球就业。
五、建设成效
采矿工程专业品牌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第一志愿率由2003年的44.5%上升到2007年的86.8%,2008年达到94.0%;学校优秀新生(高出本省一本录取分数线50分及以上者)人数由2005年的空缺,2006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的27.13%,近两年一直稳定在30%,是全校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
毕业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作快,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近5年来,毕业生供需比一直在1∶20以上,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参考文献:
[1]胡卫平.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J].人民教育,2008,(11):7-10.[2]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9-34.[3]吴伟.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化管理研究[J].理论观察,2008,(4):134-135.[4]陆先亮,袁志华,胡爱萍,柳铭.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9,(4):22-24.[5]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6,(3):1-4.[6]李双贵.略论大学生创新教育[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8):101-103.[7]赵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50-52.
第二篇:特色专业建设
五、特色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行业工作需求的关键环节,是学院教学建设的核心。学院依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将现有30个专业按照服务领域划分为10大专业群。其中将机械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软件技术、制造类服务业、汽车工程6大专业群确定为学院特色专业群;将机械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汽车工程4大专业群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群。每个专业群都确定了核心专业和专业建设目标,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检测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特色专业。
专业群建设采用“公共基础平台+公共专业技术平台+专业方向”的基本框架,课程体系按照“321模式”构建。其中,“3”代表用前三个学期完成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和公共专业技术平台课程;“2”代表第四、五学期完成专业方向课程;“1”代表第六学期完成顶岗实践,形成了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六大特色专业群建设,学院着力打造了自动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工程、信息技术工程、国际商务管理四大中心。建立了优质核心课程研发团队,吸纳企业技术骨干广泛参与,着力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实施了单元课程开发,共开发单元课程20余门,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通、“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块,为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
目前学院建成国家级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试点专业1个,院级示范专业8个。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高职教育试点专业、辽宁省高职教育示范专业。该专业始终坚持教学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服务于生产实践的专业建设理念,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对众多企业典型生产自动化系统和成套设备的研究分析,在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基础上,以建设真实性或仿真性实训环境为抓手,促进专业教师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先后完成了《常规仪表串级控制系统》、《系列传感器与显示仪表开发》、《现场总线实训室改造》、《PLC控制实训用教学电梯的研制》、《钟罩式气体计量器微机控制检定系统》、《电子技术技能综合训练实训室的建设》等生产性自动控制系统,为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提供了生产性环境。以项目为导向,在校内努力打造生产性教学环境,实现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同工作结合,初步形成了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开设的《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2005年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实训基地”。2004年该专业被批准为辽宁省职业资格证书免试试点专业。2005年教研项目《国家级试点专业自动控制专业教学改革》获辽宁省第五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特色
学院是丹东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辽宁省高职教育试点专业、辽宁省高职教育示范专业。该专业紧紧围绕辽宁装备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着力开展人才模式的改革
工作,先后同丹东机床责任有限公司、辽宁曙光汽车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等企业,开展了深层次合作,在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2006年与沈阳机床集团签订了23人的订单,2007年又签订了147人的订单,这些学生都提前半年离开学院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全部留在实习企业,经跟踪调查,企业对这些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8%。辽仪机械厂是该专业在校内建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厂内提供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铣等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为教师进行生产实践和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提供了生产环境。同时,辽仪机械厂还为专业提供了5名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该专业注重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该专业开设的《机械CAD/CAM技术与应用》和《机械工程材料》两门课程被确定为辽宁省精品课,教师共主编、副主编和参编高职教材20余部,其中主编、副主编教材10部。教师中有多人担任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评审专家、全国数控协作会常务理事、《现代制造工程》杂志编委、辽宁省高职数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丹东市机械工程协会秘书长;丹东市首届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丹东市科技评审专家。2004年该专业师生代表丹东市参加首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1名教师取得第二名、2名学生取得第三名,有3人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比赛,1名教师成为省数控大赛集训队指导教师。该专业教学改革成果获辽宁省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三)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特色
我院是全国第一家开设检测技术专业的职业院校,从1993年开始
进行“双证制”教学改革,多年来,专业课程始终采用模块化结构,选用项目中心范型、训练中心范型和培训中心范型,以职业标准为主要培养目标,将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以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教学过程彰显实践性为特色,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该专业的显著特色是“三个100%”,2002年以来,该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了100%;毕业生100%实现对口就业,而且稳定于就业岗位均按国家干部(特殊行业)待遇定岗;毕业生获职业技能证书率达到100%,每个毕业生至少取得两个以上职业技能证书。学院是辽宁省无损检测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教育科普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高级证书丹东考核基地(全国仅上海和丹东两家),是辽宁省职业资格证书免试试点单位。2005年教研项目《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第五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电子商务专业特色
学院是辽宁省第一家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该专业是辽宁省高职教育示范专业。专业开设之初,就成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省级课题组,进行专业改革方案研究,提出了“以应用为主旨,以综合课开发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旨,以实训课改革为重点,全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思路。通过自主开发真实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践
综合课程、组建电子商务应用研究室等途径,构建起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该专业的教研项目《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成果》获辽宁省第五届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该专业开设的《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两门课程被确定为辽宁省精品课;在首届全国电子商务师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中,学院作为丹东市代表队参赛,有5人进入全省前15名,1名教师荣获丹东市技术能手称号,5名参赛学生获得了优秀选手称号。《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两部教材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子商务与物流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特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坚持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分析为出发点,将工作岗位技能划分为若干项目,以项目为驱动,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技能培养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着力进行课程整合,开发出网页制作、局域网技术、网络数据库开发等若干门综合课程,同时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聘用丹东泰鑫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人员承担部分实践性单元的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研究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该专业以丹东新实机电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为依托,成立了由专业教师牵头的专业研究室和若干教师工作室,以开发实际应用项目为载体,吸收学生参与,由专业教师指导项目开发,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机会,营造了工学结合的环境。结合专业建设特点,同丹东天龙电脑公司签订了工
学结合基地合作协议,利用节假日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聘用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是该专业培养学生的又一途径,几年来,从实训室中培养出大批实践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主线,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到教学与实践结合,学习同工作结合,课上同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同时,该专业还同国内著名企业合作,实现了“设备技术合作、师资培养合作、认证考试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双证融通”的专业特色,该专业先后与神州数码网络公司和华为3COM网络公司合作,建立了神州数码网络大学丹东教育中心和华为3COM网络大学丹东教育中心,并同这两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具有真实性、先进性、适用性、多层次性和灵活扩展性为特点的网络技术实训室;选派了骨干教师参加了神州数码和华为3COM两家企业的师资培训,2名教师取得华为3COM网络工程师资格,其中1名教师同时取得华为3COM认证培训讲师资格;2名教师具有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资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的培训体系纳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之中,综合高职教学与企业培训优势,进行课程置换与整合,使教学内容同企业的岗位需求密切结合,有76.9%的毕业生取得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认证,83.7%的毕业生取得华为3COM认证。
第三篇: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是按专业划分来培养人才。因此,专业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建设特色专业的初步想法。特色专业建设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特色专业建设前提
(一)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跟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掌握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调整特色专业建设的走向,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特色专业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专业基地建设,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即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教学和科研基地。在合作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能够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依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教育教学,使教学改革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树立先进的特色专业理念高校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于专业是否有特色。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先进的特色专业理念。特色专业理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过程和效果。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变革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打造特色专业的前提,特色专业的打造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和创新,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_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要。
(三)明确专业特色定位明确专业特色定位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如本专业在国内、省内所处的地位、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与其他学校相比有哪些优势和特色,从而准确把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科学定位必须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一般选择一个(不宜过多)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及时把握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契机,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和社会共赢。
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增强专业针对性和定向性。要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强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创新性原则打造特色专业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探索性、创新性的工作,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遵循特色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既要保持和发展已有的优势,又不能固步自封,要以超前创新的眼光,瞄准未来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开辟新方向,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充满前景,充满活力。
(三)科学性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考虑学校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更应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强化优势和特色,确保专业领先地位。
(四)示范性原则高校应首先建设好符合社会需要的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同时,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又可进一步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总之,要善于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包括特色专业建设本身的协调性和与院校其他专业建设的协调两方面。特色专业建设不仅会引起学校组织机构某种程度的变革,而且必然触及高校原有教学模式的方方面面,对于特色专业来说,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很重要,它不但涉及专业建设的质量,也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众多复杂的问题。
三、特色专业建设内容
(一)文化建设是先导(1)师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教师思想道德、自身素质的塑造。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教师通过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以及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职业道德等,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在教学任务承担、教学精力投入、教学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率先垂范,从而提升整个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2)系风建设。会计系将“以德治系”作为系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构建“和谐、自强、耕耘、向上”的系风,深挖文化建设的内涵,强化认真、严谨、务实的教风和踏实、认真、仔细、勤奋、积极向上的学风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增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归属感和对会计学专业的认同感。(3)组织建设。在会计系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教研、讨论与科研积累,成立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信息化四个教研室,进一步完善系级教研组织,为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造基础条件。(4)制度建设。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制度的标准化,为此会计系进一步加强了系级制度建设。借鉴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会计系制度涵盖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部分,基本准则对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日常教研行为进行规范,具体准则对教学、教师进修培训、教研、科研、创收、学术活动、学生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规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秩序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规范。
(二)教学是根本会计系教学涵盖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面,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教学与研究。
一是本科教学的开展。
(1)教学团队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形成的教师群体,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学水平。目前,会计学专业经过长期的培育,已经获得2个院级教学团队。大多数会计系教
师是教学团队的成员,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纽带,团队成员合作共进。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全校组织的教学测评中,会计系教师大多名列前茅。会计系积极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基础会计学》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课程建设与教改研究的深入开展。
(2)教学改革常抓不懈。会计系一贯重视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都规划有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每周或每两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商解决的措施,效果显著。设立系级教改与实验立项,国内首创。为巩固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的成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培育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及教研成果,会计系开展系级教改与实验项目立项。系级立项的教研成果大都孵化成了省级、校级及院级重点课题。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校外专业实习环节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4)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以思想建设为先导,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在其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5)加强系级资料室建设。纵观全国会计学科发展的优势学校,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较好的系级教研资料。在学院经管类资料的基础上,会计系广开渠道,通过购、赠等方式积累会计学科资料。目前,会计系已经具有多种高层次报刊资料及图书几百种,极大地方便了教师课间的阅读与资料查阅。
二是硕士研究生教学。
(I)倡导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生“三助”是指“助教、助研、助管”,对于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助教协助导师教学;助研做导师的科研助手和伙伴;助管协助导师管理教学科研等日常事务。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跟导师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参与日常管理就是协助导师管理一些基本事务,如回复
信件、打印整理资料、报送科研材料、接听电话、接待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2)探索“三三式”创新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为此,会计系探索“三三式”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旨在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即培养科研素质阶段、加强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导师、研究生“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努力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三种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此外,还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利用暑期开展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抓科研促教学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两条主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会计系立足教学,抓科研促教学。,(1)科研成果积累。会计学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精细化管理、职能渗透、协同发展等科研成果不但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学生由此接触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拓展了视野,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持。
(2)调动科研信息志愿者的能动性。会计系科研信息志愿者义务进行科研及学术会议等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将各种会议、征文、比赛、课题招标等信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张贴等形式通知到每位教师,同时传达到相关班级学生,确保信息畅通。
(3)积极申报课题与奖项。会计系注重将已做的各项工作总结整理,积极申报高层次的相关研究课题,不管是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大课题还是小课题,都要抱着积极争取的心态努力申报,而且在申报课题前,也要积极准备,尽量研究别人尚未研究的课题。对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要积极申报科研奖项。对于申报不成功的课题,在前期研究撰写申报书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副产品”成效显著。
(4)以文赴会学术交流。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会计系的知名度,会计系与著名高校及企业建立了友好联系,鼓励教师以文会友,参加学术活动。同时,研究生导师也积极指导、支持研究生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系的知名度。
(四)搭建平台培养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多层次的能力,会计系搭建了一系列平台。
(1)设立“教学论坛”。为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会计系设立了以系级教学改革与实验改革立项为主题的“教学论坛”,鼓励教师从事教研活动。“教学论坛”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年轻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2)创办“财会论坛”。会计系于2006年创办了财会论坛。论坛以“交流、启迪、创新”为宗旨,积极为财会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和研讨,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理论创新成果,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丰富了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课余文化生活,启蒙了学生的科研活动,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3)成立“会计协会”、“会计学社”。2008年,会计系发起成立了学生学术团体——会计协会,吸纳了广大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和会计爱好者参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会计协会开通了会汁学习网站和博客,每年组织知识竞赛、校外现场参观、考研考证经验交流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专业知识,也为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为了加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交流,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学术素养,2010年会计系为研究生搭建了“会计学社”交流平台。“会计学社”由研究生自主开展活动,聘请会计系教师作为指导,成效显著。
(4)创办“会计科技活动月”。为了进涉提升学生对会汁学专业的热爱,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与研究会计的氛围,会计系和经管学院团委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的5月作为“会计科技活动月”。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组织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学术报告、考研考证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会计科技素养,对宣传会计法规准则等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职能渗透融合发展(I)符部门职能相互渗透:会计系始终认为培养学生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主动与学院团委联系,相互协作,摸索出政治辅导员、会计系、专业教师多层面工作相互渗透的“三维培养模式”,学生的学风、考风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管、理渗透协调配合。考虑到学校属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历史深厚、优势突出的特点,会计系积极探索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将理工科教育理念渗透到会计学科发展中。为此,会计系积极将理工科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做法,引入会计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中。积极邀请理工科学生参加创新活动,通过“财会论坛”、“会计
科技活动月”、“会计协会”、“挑战杯”全国创业大赛讲座等平台的活动,管理与理科学生发散思维及直线思维、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达到了新的高度。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坚持科学的特色专业建没原则和方针,理性地创建和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这不仅可以充分凸显特色专业的基本内涵,有效地实现特色々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显示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进而促进高校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发展,使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精明、刘朝臣:《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l张月玲、陈红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财会通讯》(学术)2008年第8期。
[3]张月玲、韩址清、花双莲、李芳:《基于渗透理念的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模式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年第9期
第四篇:专业特色建设
浅谈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之—专业特色建设
随着社会对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作用的认识,和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需求的急剧扩大,工业设计教育也在近些年间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增设工业设计专业。可是仅仅人云亦云的一味模仿,而不结合自身的基础特点办学,往往培养不出人才。只是开设几门同样名称的课程,而不因地制宜的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恐怕也是发展不下去的。在国内教学改革浪潮中,有不少人士主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可是应如何建设?我们的特色是什么?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可是应如何改革?恐怕不是讨论某一课程的取舍或时间多少这么简单吧?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学校办学背景各不相同,种种事实要求我们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应是设计教育的宏观决策,各学校都要结合自身的基础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树立自己的专业特色,走“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关键词: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专业特色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出现于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数十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作用的认识逐渐加强,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工业设计教育在近些年间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增设工业设计专业。从适应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件好事。但是,这样迅猛的发展势头又不得不令人担忧。工业设计这股热潮如果引领不当,会不会成为继“计算机热”、“MBA热”、“信息热”等等之后的又一教育问题呢?往往不结合自身实力和特点办学,仅仅因为从众效应而人云亦云,是办不好学的,是培养不出人才的,反而只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1)教条主义
现在不少院校只是教条的、机械的开设工业设计专业。认为只是开设一些和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广州美院等名校相同名目的课程就是搞工业设计专业了。而从不问津自身的能力和课程内容的宽度和深度。甚至有些院校看到工业设计专业有市场,不管自身有没有能力,拉出几个人“办起来再说”。课程的设置上更是因人开课,能上什么上什么,上不了的就不上,根本不管什么体系不体系,质量不质量。这样的教育往往只流于形式,造就出的只能是“纸老虎”,空有一张文凭,没有真才实学,中看不中用,一到实践的环节就不攻自破了。(2)经验主义
还有一些院校认识到了上一问题,于是就直接请来名校的名师为其授课,但是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知识凌乱的堆积,课程间缺少衔接,理论体系缺乏系统化。其原因是各位先生代表不同学校的观点、风格,热门之间交流有限,因而被机械的组织在一起时,其讲授的课程内容之间严重缺少沟通,往往造成知识的重复或知识的疏漏。这样的教育和工业设计是系统化的方法论的特点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教育的结果是在每一课程学习中看似优秀的学生,到最后却不能很好地进行综合性的设计。(3)理论不能应用于实践
还有一类学校表面上看来一切正常,课程设置较为完善,师资配置较为合理,无论是每门课程内容的宽度和深度,还是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过度,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方面都表现不俗。但是这样的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走进社会时,还是表现出知识和实践的脱节。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设计实践,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体性的设计项目,从而缺乏实战的磨练,在步入社会时就表现出实践能力的不足。(4)形式主义
还有一种现象是部分院校虽注意了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训练相结合,但是只片面追求所谓的“厚基础宽口径”,试图培养全才,而不切实与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相联系,不考虑自身学校的特色和特长。极大的浪费了自身的优势,不能很好的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摒弃了高校的另一重大重要职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资源。任何事物都有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制约着事物的发展。不能因时因地的发展,不实事求是,而是搞“一刀切”,不尊重客观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制约性和由此引起的事物发展过程能够中的多样性,势必不能使事物健康发展。“厚基础宽口径”不是要磨灭专业的个性和特色,搞形式主义的“泛泛论”,而是在尊重个性和特色的基础上,要求专业要有更广泛的适应范围。使毕业生在特定领域内是专才,在相关领域内也有一定的适应性。2 走专业特色建设道路的必然性分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解决问题,就必须走专业特色建设的道路。这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有其社会根源和条件的。
(1)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工业设计教育中,从宏观上存在着两种模式,即由艺术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分解出来的工业设计教育和由工科院校的机械、建筑专业派生出来的工业设计教育。这种双轨并存的教育模式是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因受各自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学生智力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首先,两类院校在师资结构上的差异性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艺术类院校艺术类课程基础强,加上其浓厚的艺术氛围,表现出产品外观设计艺术型、审美性强的特色。理工类院校在工程技术上有明显优势,在产品结构设计上表现出强大的优势。其次,两类院校的生源不同,文科艺术类学生的起点稍高,接受知识较为主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产品外观形态、色彩、装饰等有独特的表现。但因条件限制,机械类课程、电子电路类课程训练较少,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脱节的可能。理工类学生绘画基础薄弱,甚至为零,形象思维能力较差,产品外观形象、色彩表现能力欠缺。但在机械结构、表面材料等工程技术方面有明显优势。此上两点决定了这两类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特色的明显不同。
(2)现在,我国院校除医科、军事、公安等少数院校是专门性院校外,多数院校都在走综合型发展的道路。但是这并不能磨灭这些院校前身专业特色突出的历史根源。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专业特色是采矿以及与其相关的专业,而江南大学是以轻工业专业为特色的。虽然这两所大学现在都努力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但是其专业上的特色还是很明显,而且将来也不会完全消失。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历史继承性。那么,在这些学校的工业设计教育中就存在着特色和差异,而且也应当存在这样的差异。
(3)不同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边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也有所不同。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要求下,再走产学研结合的情况下,专业特色建设更是避免不了的。而这点往往被忽视。专业特色建设的具体实现方法
首先强调的是,正准备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但尚未开设的院校,要充分分析自身的实力,看看有没有基础和能力开设新专业。不能勉勉强强的开设,否则将是对学生和社会的极大不负责任。
对已经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或是有条件增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给出的建议是:(1)分析自身教师队伍和生源特点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对专业组织和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决定作用。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由纯艺术类、纯技术类,霍春工程类,向群体类、融合类、嫁接类转变。应该由对专业特色方向和技术和要求有深刻了解的技术工程类教师和艺术类教师有机结合。而且应该注意师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要有学科带头人,引领整个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次,专业特色建设的实现还离不开教育的另一主体-----学生的参与。其整体素质的特点对专业特色能够实现起决定作用。现状表明,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纯理工类招生,而且不加试美术,甚至没有注明该专业对美术基础有一定要求的情况。资料显示,每年招收的学生有30 %-50%根本不具备学习工业设计专业的条件,即使通过强化训练后亦只有5%-10%的学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在招生的时候一定要有所针对性、目的性,特别是理工类招生,一定要对美术基础有一定的要求或考察。毕竟生源质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2)分析所在院校的历史和专业特色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院校曾经是分门别类的、专业性的存在着。虽然院系调整后,除个别院校外,多数院校都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但是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保留着原有特色专业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学科环境和背景下,如果不充分分析工业设计专业和龙头专业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不因时因地的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二者之间的联系,往往是我们建设工业设计专业特色的契机和出发点。
比如,中国矿业大学的龙头专业是采矿工程,特色是与此相关的矿山机械、规划、建设等专业。其艺术与设计学院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在专业特色建设时就依托所在院校大的学科特色背景,以采矿机械外观造型设计和采矿相关工具产品外观造型设计为其特色所在。这样就为产品设计过程中寻求技术方面的支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这样有利于与相关技术专业一起合作进行实际的产品研制开发。这样就有更多的科研机会,师生都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科本身也因此得到丰富和发展。
(3)分析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特点 结合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特点,找出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和发展的专业特色建设的方向。这是产学共建的要求,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该学校地处徐州,该地区以徐州重型机械工程集团为龙头,是我国最大的重型机械生产基地。此外该地区还有较大规模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鉴于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其工业设计专业突出对重型工程机械和医疗器械外观造型设计研究的特色。此外,江南大学地处无锡,该地区轻工业发达,对轻工产品外观设计的需求很大,因此,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就突出了轻工产品外观设计的特色。再如,广州美术学院,其所在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为我国电子产品生产重地。因此,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就突出了其对电子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特色。
这些成功的例子说明,只有和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适应其发展特点,专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与徐州重型机械工程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既有助于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还给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拉近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距离。专业自身也不断向着良性方向发展。(4)制定计划、大纲,设置课程
在对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之后,就应修改或重新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进行课程的有机设置。注意一定要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只有这样,专业特色建设及其方向才能以较为稳定的形式存在,并指导和督促着教学改革的有利进行。需要指出的是,教学计划、大纲,课程体系一旦确立,就应坚决彻底的贯彻实施。只存在于纸上而不落实到实处的纲领,永远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在国内教学改革浪潮中,有不少人是主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可是应如何建设?我们的特色是什么?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学校办学背景各不相同,种种事实要求我们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应是涉及教育的宏观决策,各学校都要结合自身的基础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树立自己的专业特色,走“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而这也将构成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体系本身最大的特色。
1、尹定邦 从广州美术学院谈设计教育的改革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2、宁绍强、穆荣兵 市场与工业设计教育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3、钟畅。企业需求与工业设计教育。设计在线,2002
第五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色建设规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色建设规划
2004年我院与德国鲁尔培训公司联合办学,成立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5年来,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实训设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为创建院级特色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建设目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院开设的重点专业之一。5年来,学院对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引进了3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外聘教师,投入了较大的资金购置教学设备,建设了1个专业实训室,成立了以企业技术主管和骨干教师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这些工作都为建设院级特色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确保我院尽快建成具有潞安特色的国内一流高职院校,本专业将在3年内建成院内高职高专类的特色专业。
具体目标是:
1)课程建设:
(1)按照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彻底打破以知识系统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按应用模块设置为原则重组新的课程体系,使新的课程体系成为院内高职教学改革独具特色的新型体系。
(2)建设1门院级精品课程。
2)师资队伍建设:
(1)进一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使高、中、初级职称教师的比例结构合理,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比例达到8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50%,建成一支敬业精神强、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2)重点培养青年教师,鼓励在职进修和到企业锻炼,使青年教师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学骨干。
(3)聘请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主管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条件合格者聘为兼职副教授或教授,建设一支人数在8~10人左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加强校企合作关系,更好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对现有实训室要按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全面调整,包括实训室教学环境与条件、实训设备更新与充实等。
(2)加强和改革校内实训室建设,使专业教学实现以实训室为主的教学,充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要大力加强对实训室的管理,学生实训要实行“5S”管理,即素养: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整理:工具的摆放、整顿:零件的摆放和标识、清扫:工作现场清扫、清洁。除其内容不是真实的生产性质外,一切管理、要求和体系都要与工厂管理完全一致。
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巩固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改革实习实训合作内容。
(2)新建5个实习实训基地,努力探索规范的基地建设。在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前提下,让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成为选择企业新兴技术力量的优先道路;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工厂观念和职业素质方面都受到极大的教育与提高,从而达到实习实训过程成为宣传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的最好途径。
5)教材建设:
(1)在2009年年底前,按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完成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编写,2012年前出版有本院的特色的教材2部。
(2)在2011年8月前,按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完成各类实训指导书的编写,使本专业在实训指导书编写方面达到省内一流的水平。
2、建设思路
通过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的深入学习,本专业对高职教育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坚定不移的定位,是高职教育唯一可行之路。因此,我们首先必须高度统一对培养目标的认识,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定位,全方位构建“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能充分的、有效的满足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二、建设方案及成果预测
1、建设方案
1)课程建设
(1)重组课程体系:本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虽进行过多次改革,较好地适应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以独立知识系统结构为原则的思路。我们将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已讨论过二轮,即将定型。然后邀请省内专家论证,即可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2)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本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具有引领本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也是保证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要集中全专业的力量,详细做好建设计划,保证经费投入,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完成建设目标。
目前已开展《汽车构造术》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争取继续加强建设力度,创建省级精品课程。
2)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2009年上半年要根据新的建设的要求,完成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修订,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突出双师人才的培养;
(2)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政策倾斜;
(3)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通过参与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探索、改革工学结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3)实训基地建设
(1)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建设,目前必须按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要求进行改革,以满足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要求,2009年年底前全面实施。
(2)巩固新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本专业走工学结合道路的关键建设。本专业将采取以下措施:
①进一步加强汽车专业委员会建设,通过委员会的建设与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地方重点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
②制订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倾斜政策,让教师了解企业和市场,在实践中建设规范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主是要尽快全面完成具有本院、本专业特色的实训指导书;同时完成特色教材2部。
2、成果预测
(1)专业建设各项要求达到目标要求;
(2)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设置达到院内先进;
(3)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水平达到院内一流水平;
(4)学生除能取得毕业证书外,可以获得基本技能证书(如外语与计算机等级证书)、基本专业技能证书(机动车驾驶证、汽车维修高级工)和跨专业跨学科技能证书(高级钳工、CAD证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实力,并具有较强的、较宽的岗位适应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5)人才培养的水平在院内有较高声誉,企业有高度的评价。在院级技能大赛中,学生的能力受到企业专家的高度评价;每届毕业生在毕业1~2年后,至少有50%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有10%成为尖子或创业型人才。
三、教学基础与改革、教学基础
1)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2 人,占教师总数的25%;中级职称3人,占教师总数37.5%;具有双师素质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62.5%。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时间分别为15~30年的教师有3人。这支队伍具有踏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汽修企业管理经验。
本专业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定期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参与实验室建设、自制仪器设备的开发等来提高实践能力。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每位青年教师由教研室指定副高以上职称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听课、辅导与指导学生实训等工作,确定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使青年教师在业务水平上和实践能力上得到迅速提高。及时安排青年教师进修学习,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安排他们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进修。及时安排他们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缩短青年教师适应岗位的时间。
2)教学条件
本专业开办5年以来,努力加强实训中心建设。现有汽车实训车间一个,喷烤漆房一个;拥有整车在线测控实验系统、电控发动机测控实验系统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有教学用车6台,教学用发动机6台;以及满足实训要求的多种自动变速器、各类总成和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拆装设备和检测设备等,按学生实训3组配备,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适应课程建设需要,结合高职强调实践技能的要求,组织教师结合具体的实训条件,自编实训指导书。
3)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
本专业多数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视野开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善于钻研,谦虚谨慎,勤学好问,能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问题,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业务中起骨干带头作用,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本专业对近三年的30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得到了汽修企业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
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和工作表现满意度(优)评价如下:
遵纪守法、热爱集体,达到100%
服从分配、积极肯干,达到95.8%
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达到79.2%
企业对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满意度(优)评价如下:
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达到75%
勤奋学习、继续学习的,达到83.3%
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100%
企业对毕业生专业能力满意度的(优)评价如下:
岗位适应能力,达到90%
实际动手能力,达到87.5%
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达到80%
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是:
称职者(优)占37.5%
基本称职者(良好)占62.5%
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脱颖而出,经过一段短暂的实际锻练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优秀的管理人员,也有的成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方案修改
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首先要设计出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高职教育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对这个定位是不能含糊的,而且必须贯彻到方案中去,还要贯彻到每位老师和学生及家长的脑子中去。我院从建院起就将人才培养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规定了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年我们根据进一步加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要求,提出了“全面改革课程体系,走工学结合道路”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1)根据“以能力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全面改革课程体系。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以下两大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训体系。实训是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完全按市场要求进行实战设计的项目,学生必须针对某一汽车综合故障现象,运用学过的知识,使用现代检测技术,对产生故障的复杂因素进行分析和排除。
新的课程体系大胆地砍掉不必要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课程设置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教学内容突出知识“必须、够用”的要求,真正构建出“多层次基础平台,多方向分支模块”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习惯,如在专业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授课理念,把实训实验室与教室融为一体,使高职教育完全脱离过去那种学究型教育模式,实现能力培养的目的。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除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生产意识、敬业爱岗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正确认识工作,正确认识社会,正确摆正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与作用。
2)管理制度
目前本专业在教学管理方面已经建立起了教学档案规范管理制度、青年教师教学指导制度、教学评价制度以及教学督导等制度,力争从管理上监控并完善教学过程。
教学督导设立教学督导员,是本专业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举措,主要督导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内容的进展以及教师讲授和指导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式选择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督导每两周举行通报。
教学管理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好的教学管理工作必然能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还将在服务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3)课程与教材建设
已建设院级精品课程1门,本专业所有课程都有完备的、符合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大纲、实训大纲。全部教材均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较好地满足了教学要求。但由于汽车技术飞速更新,很多知识、技术和技能很难在教材中反映,本专业对这些内容都采用了讲义形式予以及时补充。
4)实践教学
根据中德协议模式要求,做到“理论/实践保证1/1,力求达到2/3”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如结合课程边讲边练、基本技能训练、项目训练、实战训练、考证培训、顶岗实习、利用假期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以及课余技能比赛等,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知识掌握、技能熟练的目的。
本专业十分注重学生课外训练,并定期举办操作技能大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学院和企业专家的好评。
5)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我们坚持“五个重视一致性” 的方针,即:重视学生掌握的技能、重视学生就业的能力、重视社会的评价、重视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和重视老师对学生评价的一致性。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评价:
(1)校内学生成绩评价:采取平时、实践考核与期末考核按1:3:6比例合成课程成绩,目的在于加强过程管理;考核方式改变了过去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现在根据不同课程分别采取项目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应知应会考核或与理论考试按一定比例合成的方法决定课程成绩。
(2)企业评价: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必须填写实习实训日志并有企业的评价,作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依据。
(3)社会评价:就业率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直观指标,近3年来,本专业一次性就业率在60%以上,社会反映良好,在本地有较高的声誉。
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经过近5年的建设,为建设院级特色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改革力度,使人才培养更满足市场的需要。
总之特色专业建设最终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我们将根据“理论够用、技能熟练、素质良好”的要求,为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促进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坚持把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在知识技能上体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特色,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之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香悖悖”,打造汽车后市场的“潞安汽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