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湛江师院二0一0级本科学生军事理论考试复习提要
湛江师院二O一O级本科学生(含10级专升本、补考生)
军 事 理 论 考 试 复习提 要
一、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P1)
二、在未来的国际战略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地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P5)
三、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主要精神是: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和平的前提;
4、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别国干涉;
5、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共五个要点。P17一18)
四、中国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也是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P19)
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中,第五点,固有的缺陷:首先,偏重谋略、轻视技术。其次,消极防御,不思进取。再次,关注政治,忽视经济。(P21一22)
六、《孙子兵法》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1、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因素;
2、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
3、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作战原则;
4、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P26一27)
七、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P32)
八、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P39)
九、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
1 作,是我军的生命线。”(P42)
十、邓小平提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是我军建设的三项指标,是我军建设的指针,具有丰富的内容。(P52
十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锐利思想、理论武器。(P55一56)
十二、江泽民提出对军队建设,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P57)
十三、胡锦涛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
2、和平是主流,安全形势严峻。
3、反对“台独”,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P60一61)
十四、胡锦涛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1、国防与经济建设一定要协调发展。
2、军民结合、寓军于民。(P64一65)
十五、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P67)
十六、国防的类型。国家建立的国防系统,是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需要相当适应的。按照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防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P67一68)
十七、现代国防的目的:
1、捍卫国家主权。
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的安全。(P68一69)
十八、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P70)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由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
2 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84号令颁布,并自颁布之日起施行。(P77)
二十、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它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P80)
二十一、中国国防政策。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P84)
二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组成。(P86)
二十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1950年4月14日,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P87)
二十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年轻的兵种,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二炮兵使用地地战略和战术导弹,是我军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打击力量。(P89)
二十五、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P91)
二十六、国防动员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等。(P92)
二十七、什么是兵役法?兵役法是规定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P97)
二十八、兵役法的最鲜明特点是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简称两个结合)。(P100)
二十九、新兵役法第八章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事训
3 练作了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P103)
三
十、中国为适应战争形态新的发展变化,中央军委确立了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军队建设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P105)
三
十一、军事革命,是军事领域系统的全面的变革,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编制体制,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P107)
三
十二、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P109)
三
十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轨迹。
1、战场透明化。
2、作战反应实时化。
3、实施打击的精确化。
4、作战体系的一体化。(P109一110)
三
十四、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1、战争动因更趋复杂。
2、战争概念的内涵扩大。
3、战争目的更加有限。
4、战争力量趋于信息化、智能化。
5、战争模式将趋于体系化、精确化。
6、战争持续时间短。
7、战争毁伤破坏小。(P111一112)
三
十五、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
2、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场支撑。
3、作战形式将发生质的跃进。(P112一114)
三
十六、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的主要方向:
1、军队建设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2、军队指挥体制向精干高效,扁平网络化方向发展。
3、军队建设向“一体化”方向发展。(P116一117)
三
十七、什么是精确制导技术?制导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含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事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P118)
三
十八、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有许多,按控制信号的来源和产生方
4 式可分为自主式、遥控式、寻的式和复合式四类。(P118)
三
十九、导弹武器有什么特点?
1、射程远。
2、命中精度高。
3、威力大。
4、飞行速度快。
5、飞行高度高。
6、重量重,体积大。(P124一125)
四
十、导弹武器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1、制导站。
2、发射装置。
3、发射控制装置。
4、测试设备。
5、其它保障设备。(P126)
四
十一、导弹武器的发展趋势:
1、通用化。
2、精确化。
3、数字化。
4、智能化。
5、隐身化。(P127一128)
四
十二、现代伪装技术有哪几种?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有遮蔽、融合、示假、规避四种。(P131)
四
十三、现代伪装在高技术作战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防光学侦察的应用、防雷达侦察的应用及防红外侦察的应用。(P135)
四
十四、对抗隐身兵器的方法是什么?
1、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对隐身兵器的战场探测能力。
2、合理部署兵力兵器,形成稀疏的战场布局。
3、实施严密的战场伪装,以隐蔽对抗隐身。
4、针对隐身兵器的特性,研制新型的打击兵器。(P144一145)
四
十五、侦察监视技术是获取对方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它获取的信息为战争指挥人员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侦察情报,成为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P146)
四
十六、高技术侦察的主要特点。
1、空间上的立体化。
2、速度上的实时化。
3、手段上的的综合化。
4、侦察与攻击一体化。(P147一148)
四
十七、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可分为:
1、航天侦察;
2、航空侦察;
3、地面侦察;
4、海上侦察等四种。(P154一155)
四
十八、什么是电子对抗?电子对抗是指作战双方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斗争,也称电子战,主要包括侦察对抗、干扰对抗等。(P156)
四
十九、电子对抗在战争中有哪些作用?
1、获取军事情报。
2、破坏敌方作战指挥。
3、保卫重要目标。
4、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P157)
5 五
十、什么是电子干扰?电子干扰就是通过干扰电磁波或使用其他器材吸收、反射电磁波,达到干扰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的目的。(P161)
五
十一、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是通过将无人或载人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P169)
五
十二、卫星,指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在一定高度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并能完成一定使命的人造天体。(P171)
五
十三、侦察卫星有哪些种类?侦察卫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与核爆炸探测卫星等。(主要有五类)。(P175)
五
十四、载人飞船是保证宇航员在空间轨道上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P179)
五
十五、夜视技术,就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P184)
五
十六、夜视技术战术应用主要包括侦察、监视、观察、瞄准、火控、跟踪、制导和驾驶、救护、工程作业等。(P193)
五
十七、激光是利用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或核能等外部能量来激励物质,使其发生受激辐射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光。(P197)
五
十八、激光制导是光电制导家族中发展较晚但却进步神速的一个重要成员。激光制导是用来控制飞行器飞行方向,或引导兵器击中目标的一种激光技术。(P199)
五
十九、所谓粒子束武器,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电子、质子或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聚集成密集的束流,然后直接(或去掉电荷后)射向目标,以束流的动能或其它效能杀伤破坏目标的武器。(P203)
六
十、动能武器指的是一类能够发射超高速弹头,利用弹头的动能直接撞毁目标的武器。所谓超高速,通常指5倍音速(331.36米/秒)以上的速度。动能武器因获得动能来源的不同而形成多种武器种类,主
6 要有动能拦截弹、电磁炮和群射火箭等。(P204)
六
十一、气象学是研究大气运动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武器和技术装备使用的影响,如何对军队实施气象保障,以及把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应用于军事的科学称为军事气象学。(P211)
六
十二、气象武器在军事应用中有哪三方面的应用?从军事上对气象武器的应用来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作用:
1、为己方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2、为对方的军事行动制造困难。
3、直接以改变了的天气条件为武器。(P223)
六
十三、军事运筹学是应用数学工具和现代计算技术,对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数量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现代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P224)
六
十四、什么是对策论?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各方是否存在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和如何找到这个最佳行动方案的理论。(P231)
六
十五、什么是军队指挥控制系统?在军队指挥系统中,采用自动化的硬设备及其相应的软设备等现代化工具,实施指挥和控制的“人--机”系统,称为军队指挥控制系统。(P234)
六
十六、中央军委颁发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是全军必须执行的条令,是全体军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法规。所以我们统称《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为共同条令,亦称三大条令。(P247)
六
十七、轻武器通常指各种枪械及其它由单兵或战斗班(组)携行的战斗武器。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是步兵分队在近战中歼敌的主要武器;手枪是近距离歼敌的自卫武器。它们构成了轻武器的主要系列。(P263)
六
十八、什么是行军?行军是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目的是为了争取主动,转移兵力,向指定方向或地区实施有组织的移动,造成歼敌的有利条件。(P284)
7 六
十九、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识别与使用地图,标绘要图,简易测图,制作沙盘,海图和航空像片判读等。(P294)
七
十、地形战术性能是指地形对组织和进行战斗行动以及在战斗中使用武器和技术装备的影响。(P294)
8
学校党委武部 2010年11月
第二篇:湛江师范本科学生军事理论复习提要
湛江师范本科学生军事理论考度复习提要
1)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P1)
2)在未来的国际战略 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地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P5)
3)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主要精神是: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和平的前提;
4、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别国干涉;
5、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共五个要点。P17-18)4)中国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也是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P19)
5)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中,第五点,固有的缺陷:首先,偏重谋略、轻视技术。其次,消极防御,不思进取。再次,关注政治,忽视经济。(P21-22)6)《孙子兵法》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1、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因素;
2、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
3、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作战原则;
4、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P26-27)
7)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P32)
8)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P39)9)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P42)
10)邓小平提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是我军建设的三项指标,是我军建设的指针,具有丰富的内容。(P52)
1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锐利思想、理论武器。(P55-56)
12)江泽民提出对军队建设,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P57)
13)胡锦涛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
2、和平是主流,安全形势严峻。
3、反对“台独”,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P60-61)14)胡锦涛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1、国防与经济建设一定要协调发展。
2、军民结合、寓军于民。(P64-65)
15)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P67)
16)国防的类型。国家建立的国防系统,是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需要相当适应的。按照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防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17)现代国防的目的:
1、捍卫国家主权
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的安全。(P68-69)
18)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19)
20)21)22)
23)
24)
25)26)27)28)29)30)
31)32)
33)34)
35)36)强烈意识。(p7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由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84号令颁布,并自颁布之日施行。(P77)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它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建设。(p80)中国国防政策。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P8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组成。(P8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1950年4月14日,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P8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年轻的兵种,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二炮兵使用的战略和战术导弹,是我军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打击力量。(p89)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P91)
国防动员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等。(P92)
什么是兵役法?兵役法是规定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P97)
兵役法的最鲜明的特点是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简称两个结合)(P100)
新兵役法第八章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作了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P103)
中国为适应战争形态新的发展变化,中央军委确立了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军队建设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P105)
军事革命,是军事领域系统的全面的变革,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编制体制,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P107)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P109)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轨迹。
1、战场透明化
2、作战反应实时化
3、实施打击的精确化
4、作战体系的一体化。(P109-110)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1、战争动因更趋复杂
2、战争概念的内涵扩大
3、战争目的更加有限
4、战争力量趋于信息化、智能化
5、战争模式趋于体系化、精确化
6、战争持续时间短
7、战争毁伤破坏小。(P111-112)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
2、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场支撑
3、作战形式将发生质的跃进。(P112-114)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的主要方向:
1、军队建设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2、军队指挥体制向精干高效,扁平网络化方向发展
3、军队建设向“一体化“方向发展。(P116-117)37)什么是精确制导技术?制导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含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P118),38)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有许多,按控制信号的来源和产生方式可分为自主式、摇控式、寻的式和复合式四类。(P118)
39)导弹武器有什么特点?
1、射程远
2、命中精度高
3、威力大
4、飞行速度快
5、飞行高度高
6、重量重,体积大。(P124-125)
40)导弹武器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1、制导站
2、发射装置
3、发射控制装置
4、测试设备
5、其它保障设备。(P126)
41)导弹武器的发展趋势:
1、通用化。
2、精确化。
3、数字化。
4、智能化。
5、隐身化。(P127-128)
42)现代伪装技术有哪几种?现代伪装技术主要有遮蔽、融合、示假、规避四种。(P131)43)现代伪装在高技术作战中的主要包括防光学侦察的应用、防雷达侦察的应用及防红外侦察的应用。(P135)
44)对抗隐身兵器的方法是什么?
1、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对隐身兵器的战场探测能力
2、合理部署兵力兵器,形成稀疏的战场布局
3、实施严密的战场伪装,以隐蔽对抗隐身
4、针对隐身兵器的特性,研制新型的打击兵器。(p144-145)45)侦察监视技术是获取对方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它获取的信息为战争指挥人员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侦察情报,成为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P146)
46)高技术侦察的主要特点。
1、空间上的立体化
2、速度上的实时化
3、手段上的综合化
4、侦察与攻击一体化。(P147-148)
47)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可分为:
1、航天侦察
2、航空侦察
3、地面侦察
4、海上侦察等四种。(p154-155)48)什么是电子对抗?电子对抗是指作战双方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斗争,也称电子战,主要包括侦察对抗、干扰对抗等。(P156)
49)电子对抗在战争中有哪些作用?
1、获取军事情报
2、破坏敌方作战指挥
3、保卫重要目标
4、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p157)
50)什么是电子干扰?电子干扰就是通过干扰电磁波或使用其他器材吸收、反射电磁波,达到干扰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的目的。(P161)
51)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是通过无人或载人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p169)52)卫星,指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在一定高度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并能完一定使命的人造天体.(P171)53)侦察卫星有哪些种类?侦察卫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与核爆炸探测卫星等。(主要有五类)。(P175)
54)载人飞船是保证宇航员在空间轨道上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P179)
55)夜视技术:就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P184)
56)夜视技术战术应用主要包括侦察、监视、观察、瞄准、火控、跟踪、制导和驾驶、救护、工程作业等。(P193)
57)激光是利用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或核能等外部能量来激励物质,使其发生受激辐射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光。(P197)
58)激光制导是光电制导家族中发展较晚但却进步神速的一个重要成员。激光制导是用来控59)
60)
61)
62)
63)
64)65)66)
67)
68)69)
70)制飞行器飞行方向,或引导兵器击中目标的一种激光技术。(P199)
所谓粒子束武器,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电子、质子或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聚集成密集的束流,然后直接(或去掉电荷后)射向目标,以束流的动能或其它效能杀伤破坏目标的武器。(P203)
动能武器指的是一类能够发射超高速弹头,利用弹头的动能直接撞毁目标的武器。所谓超高速,通常指5倍音速(331.36米/秒)以上的速度。动能武器因获得动能来源的不同而形成多种武器种类,主要有动能拦截弹、电磁炮和群射火箭等。(P204)气象学是研究大气运动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武器和技术装备使用的影响,如何对军队实施气象保障,以及把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应用于军事的科学称为军事气象学。(P211)
气象武器在军事应用中有哪三方面的应用?从军事上对气象武器的应用来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作用:
1、为己方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2、为对方的军事行动制造困难
3、直接以改变的天气条件为武器。(P223)军事运筹学是应用数学工具和现代计算技术,对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数量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现代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P224)
什么是对策论?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各方是否存在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和如何找到这个最佳行动方案的理论。(p231)什么是军队指挥控制系统?在军队指挥系统中,采用自动化的硬设备及其相应的软设备等现代化工具,实施指挥和控制的“人—机”系统,称为军队指挥控制系统。(P234)中央军委颁发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是全军必须执行的条令,是全体军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法规。所以我们统称《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为共同条令,亦称三大条令。(P247)
轻武器通常指各种机械及其它由单兵或战斗班(组)携行的战斗武器。自动步枪、冲锋抢、班用机枪是步兵分队在近战中歼敌的主要武器;手枪是近距离歼敌的自卫武器。它们构成了轻武器的主要系列。(P263)
什么是行军?行军是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目的是为了争取主动,转移兵力,向指定方向或地区实施有组织的移动,造成歼敌的有利条件。(P284)
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识别与使用地图,标绘要图,简易测图,制作沙盘,海图和航空像片判读等。(P294)
地形战术性能是指地形对组织和进行战斗行动以及在战斗中使用武器和技术装备的影响。(294)
第三篇:湛江师范本科学生军事理论考度复习提要
湛江师范本科学生军事理论考度复习提要
1)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在来的国际战略 格局中,起言为心声作用的可能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这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其他一重要的国际组织、地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方根清福是: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和平的前提;
4、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别国干涉;
5、坚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台湾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
4)中国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更改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也是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5)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中,第五点,固有的缺陷:首先,偏重谋略、轻视技术。其次,消极防御,不思进取。再次,关注政治,忽视经济。
6)《孙子兵法》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1、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因素;
2、揭示了”知己,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作战原则;
4、反映了问题上的相互唯物论和辩证法。
7)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8)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
9)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10)邓小平提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是我军建设的三项指标,是我军建设的指针,具有丰富的内容。
1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地地位与作用: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当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锐利思想、理论武器。
12)江泽民提出对军队建设,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3)胡锦涛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
2、和平是广泛,安全形势严峻。
3、反对”台独’,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14)胡锦涛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1、国防与经济一琮要协调以展。
2、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15)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歌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16)国防的类型。国家建立的国防系统,是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需要相当适应的。按照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防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17)现代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主权
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的安全。
18)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19)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它是国家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建设。
20)中国国防政策。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健全统一,确保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
警察部队、民兵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组成。
2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1950年4月14日,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
23)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年轻的兵种,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
期。第二炮兵使用的战略和战术导弹,是我军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打击力量
24)国防动员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
通战备动员等。
25)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26)兵役法是规定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27)兵役法最鲜明的特点是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28)中国为适应战争形态新的发展变化,中央军委确立了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
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军队建设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29)军事革命,是军事领域系统的全面的变革,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军事技术和武器装
备,伯组织结构和编制体制,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
30)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
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
31)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轨迹。
1、战场透明化
2、作战反应实时化
3、实施打击的精确化
4、作战体系的一体化
32)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1、战争动因更趋复杂
2、战争概念的内涵扩大
3、战争目的更加有
限
4、战争力量趋于信息化、智能化
5、战争模式趋于体系化、精确化
6、战争持续时间短
7、战争毁伤破坏小
33)信息化战争的民展趋势:
1、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
2、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
场支撑
3、作战形式将发生质的跃进
34)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的主要方向:
1、军队建设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2、军队指挥体制
向精干高效,扁平网络化方向发展
3、军队建设向“一体化“方向发展.35)什么是精确制导技术?制导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正品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
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
36)导武器的制导方式有许多,按控制信号的来源和产生方式可分为自主式、摇控式、寻的式和复合式四类。
37)导弹武器有什么特点?
1、射程远
2、精确化
3、数字化
4、智能化
5、隐身化
38)导弹武器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1、制导站
2、发射装置
3、发射控制装置
4、测试
设备
5、其它保障设备
39)现代伪装技术有哪几种?主要有遮蔽、融合、示假、规避四种。
40)现代伪装在高技术作战中的主要包括防光学侦察的应用、防雷达侦察的应用及防红外侦
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
60)察的应用 对抗隐身兵器的方法是什么?
1、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对隐身兵器的战场探测能力
2、合理部署兵力兵器,形成稀疏的战场布局
3、实施严密的战场伪装,以隐蔽对抗隐身
4、针对隐身兵器的特性,研制新型的打击兵器。侦察监视技术是获取对方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它获取的信息为战争指挥人员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侦察情报,成为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高技术侦察的主要特点。
1、空间上的立体化
2、速度上的实时
3、速度上的实时化
3、手段上的综合化
4、侦察与攻击一体化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可分为:
1、航天侦察
2、航空侦察
3、地面侦察
4、海上侦察等四种。电子对抗是指作战双方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斗争,也称电子战,主要包括侦察对抗、干扰对抗等。作用:
1、获取军事情报
2、破坏敌方作战指挥
3、保卫重要目标
4、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什么是电子干扰?电子干扰就是通过干扰电磁波或使用其他器材吸收、反射电磁波,达到干扰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的目的。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是通过无人或载人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卫星,指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人造地球卫星是指在一定高度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并能完一定使命的人造天体 侦察卫星有哪些种类?侦察卫星主要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与核爆炸探测卫星等。载人飞船是保证宇航员在空间轨道上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夜视技术:就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夜视技术战术应用主要包括侦察、监视、观察、瞄准、火控、跟踪、制导和驾驶、救护、工程作业等 激光制导是光电制导家族中发展较晚但却进步神速的一个重要成员。激光制导是用来控制飞行器飞行方向,或引导兵器击中目标的一种激光技术。激光是利用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或核能等外部能量来激励物质,使其发生受激辐射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光。粒子束武器,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电子、质子或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聚集成密集的束流,然后直接射向目标,以束流的动能或其它义勇杀伤破坏目标武器 动能武器指的是一类能够发射超高速弹头,利用弹头的动能直接撞毁目标的武器。所谓超高速,通常指5倍音速以上的速度。动能武器因获得动能来源的不同而形成多种武器种类,主要有动能拦截弹、电磁炮和群射火箭等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运动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武器和技术装备使用的影响,如何对军队实施气象保障凤及把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应用于军事的科学称为军事气象学。气象武器在军事应用中有哪三方面的应用?
1、为己方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2、为对方的军事行动制造困难
3、直接以改变的天气条件为武器 军事运筹学是应用数学工具和现代计算技术,对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数量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现代军事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现代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什么是对策论?对策论是研究对抗各方是否存在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和如何找到这个最
61)62)63)64)佳行动方案的理论。什么是军队指挥控制系统?在军队指挥系统中,采用自动化的硬设备及其相应的软设备等现代化工具,实施指挥和控制的“人—机”系统,称为军队指挥控制系统 什么是行军?行军是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目的是为了争取主动,转移兵力,向指定方向或地区实施有组织的移动,造成死敌的有利条件。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识别与使用地图,标绘要图,简易测图,制作沙盘,海图和航空像片判读等。地形战术性能是指地形对组织和进行战斗行动以及在战斗中使用武器和技术装备的影响
第四篇:2011军事理论复习提要
第一部分
中国国防
1、国防 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扩张型国防 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实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3、自卫型国防 在国防建设上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联盟型国防 即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5、中立型国防 主要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6、现代国防 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国防现象和国防实践活动。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7、国防精神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8、爱国主义精神 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牺牲自己一切的忘我精神。
9、民族尚武精神 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气质,支持国防强大与巩固,维护国家尊严与安全的爱国意识和心理素质。
10、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为人类生存发展和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思想意识,是国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与民族尚武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
11、国防战略 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
12、国家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及领水的底土和领空。
13、领空 指的是领陆及领水的边缘线向天空延伸的一种领土理论。
14、领陆包括陆地、岛屿;领水包括内水、领海。
15、国防建设的定义和内容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16、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7、国防的基本类型为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18、国防精神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对于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20、国防教育中需要强化的五种观念为国土观念、国力观念、国是观念、国魂观念、国耻观念。
21、现代国防的组成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战场建设、军事交通、人力动员准备、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
22、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指导思想有: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等。
23、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建设思想有:富国强兵、寓兵于民等。
24、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教育思想有: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等。
25、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国防斗争策略有: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等。
26、中国地方学校的军事教育起源于商朝。
27、古代兵制主要包括有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兵役制度等方面内容。
28、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五大兵种为:车兵、步兵、骑兵、水军、火器部队。
29、我国古代典型的国防工程建设有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等。30、长城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至辽东(鸭绿江),史称万里长城,现存明长城,全长6300多千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九省、市、自治区。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60多万平方千米。32、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3、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4、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5、1999年11月20-21日,我国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首飞成功。
36、扩张型国防的特点:
是把本国的“安全”建立在别国屈服的基础上,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
37、联盟型国防中,有扩张联盟和自卫联盟两种;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看,有二元体系联盟和多元体系联盟两种。
38、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坚持保卫祖国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等方面。
39、民族尚武精神的组成:卫国报国的志向;居安思危的戒备观念;刚毅坚强的斗志;奋发进取的竞争意识;刻苦钻研和磨练的勇气。
40、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二是以现代化为中心建设国防;三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
41、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42、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重新强调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五种精神”:即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
4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为:
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44、国防历史的启示: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5、我国的国防性质与类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利益是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因此,我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我们坚持和平自立的防卫原则,永不搞侵略扩张,也不允许别国侵占我国一寸土地。在外交上,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合作,不做超级大国,不称霸,不依附经济大国,不同它们结盟。我国的国防完全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是属于积极防御、自卫型的国防。
第二部分 中国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 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通常表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与事实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
总的说来,军事思想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学等。
2、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革命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及国家防卫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关于相对和平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其基本结论就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4、军事思想的特点
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
5、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李鸿章、曾国藩等
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色
符合中国国情特色;丰富多样的实践特色;高度思辨的哲学特色;共同创造的集体特色;批判吸收的借鉴特色。
7、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萌芽于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至五代时期;成熟于宋至清时期。
8、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思想;以天命观为核心的战争观;以“礼”和“刑”作为治军的基础。
9、《孙子兵法》流传至今,重要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传本,以《十一家注孙子》和武经七书本《孙子兵法》为代表;一为简册文本,以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为代表。
10、《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分别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11、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12、军事思想研究对象 战争和军事问题。
13、军事思想的根本任务 指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规律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研究和阐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14、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这一时期堪称经典的代表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体现是:
一是“总体战争”和“联盟战略”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二是火箭核战略思想;三是“大战略”思想;四是重点准备“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和“有限战争”理论。
16、孙子十胜论
①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 ②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 ③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 ④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
⑤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 ⑥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
⑦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 ⑧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 ⑨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 ⑩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 17、1927年8月,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今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8、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涵盖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概括了战斗力的基本要素,成为军队建设的行动准绳和纲 4 领。
20、《孙子兵法》主要的军事思想:(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思想
2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关于正确认识战争和对待战争问题的战争观,以及揭示军事领域矛盾运动普遍规律的方法论;关于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一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理论;关于充分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深入广泛地进行全面的人民战争的理论;关于以人民战争为基础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整套战略战术理论;关于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理论。
(1)战争观和方法论:
第一,在阶级社会中,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自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支持进步的正义战争,根本目的是最终消灭一切战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
第二,战争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存在着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战争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发展,战争规律也不断发展。
第三,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是为了解决指导战争的问题。使主观指导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是正确的指导战争的前提和基础。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是正确进行作战指导的基本方法。
(2)关于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一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理论: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的根本原则;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加强军事建设是人民军队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保证。
(3)进行全面的人民战争的理论:
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把武装斗争同其他斗争形式结合起来。
(4)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理论:
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灵活运用各种作战形式;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力争战争的主动权,正确把握灵活性和计划性。
(5)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理论:
必须建立巩固的国防;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建设强大国防军;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2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弱胜强的高超战争指导艺术;
(2)毛泽东军事思想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3)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科学创见。
23、邓小平的现代战争理论内容包括:(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5(3)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就要反对霸权主义。(4)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
24、江泽民在其关于科技强军思想的论述中提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科技强军,必须结合基本国情,“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1)军队素质的现代化,是科技强军的核心。
(2)优先发展若干急需和顶用的尖端武器,做到抓住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25、胡锦涛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容包括:
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军队建设思想;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1)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 和平是主流,安全形势严峻;
反对“台独”,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2)军队建设思想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利的战略支撑;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国防与经济建设一定要协调发展;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反对“台独”,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26、朝鲜战争对新中国的影响
① 增强了国威,突出了中美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② 东北亚冷战格局形成 ③ 推动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 加剧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对立
27、对印自卫反击战发生于1962年,两地作战;一是阿克塞钦地区、二是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
28、中苏珍宝岛之战发生于1969年,当时苏联的领导人为勃列日涅夫,他抛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主权无限论,社会主义国家主权有限论。
29、中国于1974年的西沙保卫战中收回了永乐群岛。30、周制“五刑”。(墨刑 劓刑 大辟 剕刑 宫刑)
31、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与经济最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一线(指东南沿海及东北、新疆等地区)和位于中间的安徽、江西等二线省份相比,三线建设的范围包括四川、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等13个省、区,他们全部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32、我国目前有七大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其中所辖面积最大的是兰州军区,所辖面积最小的是济南军区。
33、当前我国的南沙问题涉及六国(七方),具体是指: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省)。
第三部分:战略环境
一、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1.战略
战略――战略指导者依据其对军事斗争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辞海对战略的定义是泛指国家、政党对全局性问题的谋划。
军事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战略思想,军事力量和战略环境。战略思想,即国家(集团)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问题的根本立场和态度,指导军事斗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原则,这是它的理论基础。军事力量,主要指国家(集团)军事力量的性质、职能、规模、作战能力等,这是它的物质条件;战略环境,包括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战略形势,尤其是周边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基本状况,这是它的客观依据。2.战略环境
环境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战略环境是影响国家安全与战争全局的客观的情况和条件,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的客观依据。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其核心是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
3、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
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总体缓和与局部紧张、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局部战争更加频繁
虽然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不断引发各种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三股势力不断给国际社会带来危害。
二是军事安全更加突出
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依仗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威胁使用武力和直接进行军事干预的倾向明显加强。军事安全因素必将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
三是军事变革进程加快
当前,各国加紧推进本国的军事变革。一是加大经费投入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二是重点突出武器装备研发以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三是继续调整体制编制,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四是国际安全问题多元化
冷战结束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因素,如军事结盟、地缘争夺、军备竞赛、武器扩散等,继续对国际安全形势产生重要影响,非传统安全因素如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 7 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引发的动荡、冲突甚至战争,给新世纪的国际安全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二、国际战略格局
1、定义: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通常被称为“极”或“力量中心”。
2、样式
单极格局---一个力量中心,以下类推 两极格局 多极格局
过渡(交叉)格局。
3、意义: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的制定和运用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影响力和国家的战略利益。
4、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由苏联一国发展为多国,帝国主义势力在大战中受到极大的削弱,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苏两国之间很快由同盟转化为对手,并于50年代后期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垒的秩序——冷战格局。(2)两极格局的终结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社会政治**,原有的政治体制不复存在。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方冷战和两大阵营对抗象征的“柏林墙”的倒塌,加速了东欧剧变的进程。l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了重新统一。l991年1月5日,经互会解散;2月25 日,华约解体。处于冷战前沿的东欧的剧变,大大改变了东西方力量的对比,从根本上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使雅尔塔体制濒临瓦解。1991年苏联发生了“8.19”事变。9月初,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共和国宣告独立。随后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宣布独立。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向独立国家联合体代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正式移交权力。布什政府很快承认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结束了同戈尔巴乔夫的官方关系。至此,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激烈对抗的冷战格局彻底终结。
5、多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一超独霸图谋面临挑战
其一,美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即使不出现衰退,其总产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不会再有大的增加。
其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推行强权主义政策,对别国事务横加干涉,在道义上树敌颇多,丧尽人心。
其三,美国到处插手,势必造成其力量的分散使用和过度消耗。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除美国外,其他力量中心主要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未来世界的多极化,与之相伴随的是各主要力量及其影响力的相对均衡化,是走向摒弃强权政治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承认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
6、多极格局的形成将面临长期斗争
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了多极化的发展 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机制尚未形成三、国际安全形势
世界安全形势是指当前世界安全的总体状况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它是整个国际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战略环境动态表现。
1、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
面对新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世界各主要大国为了确保赢得战略主动,纷纷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其结果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走向。
(1)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的“先发制人”战略
2001年发生的“9·I1”事件成为美国安全战略演变的“催化剂”,2002年9月20日,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出台为标志,美国正式推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放弃了以往只有在美国受到直接威胁时才使用武力的原则,并首次将“先发制人”原则作为其对外用兵的战略指导思想。从本质上讲,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战略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追求绝对安全的战略理论。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首次运用。其主要特点是:
在安全威胁判断上,强调恐怖主义及“无赖国家”的威胁,特别是核生化威胁,同时注重潜在威胁。美国强调面临的现实威胁主要是恐怖主义、失败国家,极端主义与技术特别是核生化技术的结合。美国认为,对各种恐怖主义、庇护国家、一些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正在寻求拥有这些武器的国家或集团,应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在安全战略的重点上,突出本土安全。为了保卫本土安全,美国对政府机构做了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改革,成立了国土安全部。
在实现安全战略目标的手段上,强调建设任何对手不可超越的军事实力,大力推进军事转型,实行“先发制人”的对外用兵指导方针。
在安全战略筹划的基点上,由“基于威胁”转向“基于能力”。意味着美国安全战略思维逻辑的转变,不管别国是否威胁到其利益,只要你有威胁的“能力”,那么美国就可以对其进行遏制或打击。2006年2月6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发布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美国武装力量面临的威胁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战略重点从常规战争转向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新兴战略对手等3个新领域。该报告有4个重点,即打败极端主义、保卫美国本土、对付处于“战略十字鬟路口”的新兴军事强国、防止危险政权和恐怖分子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欧盟—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与强化共同安全相结合的安全战略一是推出了新的安全理念。二是继续推进一体化防务建设。三是制定共同安全战略,寻求共同安全。(3)俄罗斯——固本联邻的“现实遏制”战略
首次提出“先发制人”战略,俄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类似车臣武装冲突的内部现实威胁,二是来自外部的日益增长的不确定威胁。2003年10月,俄罗斯公布了《俄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和《俄武装力量现代化学说》,在前者中首次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即准备在必要的情况下,在世界的任何地点对恐怖主义或严重威胁俄罗斯安全利益的对象采取先行攻击。后者指出,如果北约以一个军事联盟的形式保留下来,并继续推行目前的进攻性军事战略,俄将对其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其中包括修改核战略。
实施更趋积极的核遏制战略。俄罗斯国防部在2004年5月公布了《俄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迫切任务》,提出了核遏制下的机动作战战略,核心思想是先发制人。
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威胁,认为,不能排除直接威肋俄安全的军事威胁,不能排除在俄边境附近爆发涉及俄安全利益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已由政治威胁演变为军事政治威胁、内部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相互交织、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对俄罗斯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大幅度改组政府强力部门,坚决打击恐怖主义。
(4)日本——变“专守防卫”战略为“主动先制”战略。
在安全环境的判断上,提出“新型威胁与多样化事态”,突出强调朝鲜、中国“威胁”,并确立了外向型防卫体制。
日本根据其对威胁的判断,确立了外向型防卫体制。
彻底改变专守防卫方针,推出“防止、改善、应对”新军事战略方针。
强调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重要作用。
(5)印度——立足于全面赶超的军事战略调整
从陆上战略向海洋战略转变。“走向印度洋,称霸南亚”,是印度长期以来的战略梦想。从常规战略向核战略转变。1998年以后,印度已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目前仍在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求获得稳定的威慑根基。
从消极性防御向主动性进攻转变。冷战结束以前,印度主要是实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力图保持“地区威慑”。
2、当前国际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1)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严重
恐怖主义活动是极端势力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暴力破坏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动机的政治性和行为的残暴性。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十分猖獗,我国也存在着“东突”分裂主义分子进行的恐怖主义活动。
2005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基地”组织虽遭受重创,但其影响仍呈扩大之势;二是国际恐怖势力的组织结构由垂直统一向分散网络化转变,反恐斗争难度增大;三是国际恐怖势力的活动地域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蔓延;四是恐怖分子的袭击对象由重要军政“硬”目标扩大至防范薄弱、人员密集的民用“软”目标。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
与恐怖主义一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是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是主要原因。
在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方面首当其冲的无疑就是美国。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为了达到永久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在政治上推行所谓的“民主”与“人权”,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其它国家;在经济上以它自身的利益为标准,动辄制裁其它国家;在军事上奉行新干涉主义,动不动就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置国际公约和联合国准则于不顾,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军事打击造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1.开创了军事集团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先例;2.助长了民族、宗教分离主义势头;3.加剧了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另外,还因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中美关系一度紧张,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伊拉克战争是造成的负面影响为:
——美国在中东这个世界第三大战略区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各大国在中东的影响削弱。——美国控制了中东的能源。
——使美国能够腾出手来,寻找下一个目标。现在已将矛头对准伊朗和北朝鲜 ——使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更加膨胀,以为仅凭自己的力量就能整治世界。
3、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所谓安全观就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安全问题的主张,它包括对安全的界定、对威胁的判断以及如何维护安全等内容。
我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互信---就是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国与国之间要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这是各国和平相处和安全保证的前提,也是新安全观的基础。
互利---就是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别国的安全利益,为对方的安全创造条件。互利强调的是共同安全,反对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为条件来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互利是新安全观的目的。
平等---就是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积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反对大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干涉小国的内政,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平等是新安全观的保证。
协作---就是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协作,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协作的模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多边安全机制、多边安全论坛、双边安全磋商,以及具有学术性质的非官方安全对话等。协作新安全观的方式。
四、我国周边地理环境与安全影响
国家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情况和条件。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周边国家对我国安全构成影响的情况和条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复杂性。
1、是陆地与海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与我们陆地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国家;海上相邻的有韩国、朝鲜、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文莱、新加坡等9个国家。发生了1950年的朝鲜战争,1962.10中印边境反击战,1964—1972抗美援越,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争,1979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多次战争。
2、是人口与军队最密集的地区。中国周边地区的人口大国多、军事强国多。
3、有领土与海洋争议最尖锐的矛盾。我国是一个陆海大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有960万KM2领土,卫星摇感实测面积是1040万KM2,我们有1.8万KM长的海岸线,有300万KM2的海域面积。领土争端没有彻底解决,领海争端又趋激烈。
首先是我国的发展战略必须面向海洋。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太多,人均资源十分匮乏。中华民族要生存发展,必须把目光紧紧盯住被誉为“蓝色的聚宝盆”300万公里的领海。
其次我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洋。1982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作了具体规定。所谓专属经济区,是指以领海外界线为起点向外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沿海国家对该海域内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享有主权权利,并对海域内的人工岛屿、设备、海洋科学研究及海洋环境保护等享有管辖权。其他国家在该区域内享有航行、飞越、敷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专属经济区”的规定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进而引发了争夺海洋岛屿、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新一轮较量,使世界的主要热点集中到海洋上。维护我国海洋空间发展利益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安全形势,任务相当艰巨。我国海洋国土与邻国存在着边界纠纷、岛屿归属、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尤其是南中国海一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岛礁,现在被我们 11 周边的一些邻国所侵占。因此,保卫我领海安全,保护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及其开发,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和石油航线安全,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都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安全利益,事关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第三,我们的海洋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
五、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一)外敌入侵威胁减弱
改善了与俄罗斯的关系。一方面,苏联的解体,导致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幅下滑,客观上缓解了我北部边境强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发展了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是与日本和印度的关系在曲折中前进。我国与印度、日本在利益中有对抗,在对抗中有利益,利益大于对抗。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与邻相伴、与邻为善的政策,逐步营造出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尽管我国与邻国爆发过数次边境冲突,但责任不在中国一方,而且中国对边境冲突的态度是克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与发生过边境冲突的邻国的关系也走向了正常,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构成我国安全的屏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是我们政治稳定的依托。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由我国发起,由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在上海共同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一组织倡导的上海精神是:互信、互利、平等。其基本特点是三新: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安全观;以结伴但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现在已经成了五加一个,六个国家。印度、蒙古、巴基斯坦、伊朗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
(四)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1、基本划定了与俄罗斯的边界。
俄罗斯与中国有着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线。中苏两国的正常化为久拖不决的边界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1991年4月,中苏边界谈判小组终于结束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草案的拟定工作。1991年5月16日,中苏东段边界协定在莫斯科签署。1992年2月,中俄两国批准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1994年9月3日,中俄两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西段边界协定。1999年12月9日,中俄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俄边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2000年1月19日,中俄两国外交部互换了国内批准照会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叙述议定书生效。该议定书划定了东段边界线为4195.22公里,西段边界线为54.57公里,约占中俄全部边界线的97%,并首次明确了界河上2444座岛屿和浅滩的归属权,其中1163座属于俄罗斯,1281座属于中国。2004年10月14日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5年5 月俄罗斯杜马批准了该协议,从而使两国就额尔古纳河上游的阿巴该图地区及黑龙江中游哈巴罗夫斯克旁边的黑瞎子岛达成了 协议,至此,中俄两国4300公里长国境线全部划定。
2、基本划定了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斯坦的边界。这三个国家和我们整个边界争议是19块,2.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现已解决。
3、成功地解决了和越南的边界问题。中越陆上边界全长是1347公里,争议面积是227平方公里。经过艰苦的谈判,我国获得117平方公里。
六、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
威胁的三个因素:一是利益冲突。二是威胁企图。三是威胁能力。
(一)美国对中国安全环境有综合性影响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尤其是近年来不断推行霸权主义行径,到处插手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美国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军事上对我实施包围挤压 ·科学技术上实施长期封锁 ·经济贸易上制造贸易摩擦 ·意识形态上推行西化图谋 ·国际事务上干涉我国内政
(二)日本对我构成潜在威胁
1、工业高度发达,科技世界领先,经济势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
2、国防战略由防御性向进攻性战略转变
按照《波斯坦公告》,日本永远不准组建军队,只能组建用于防卫的自卫队或警备队,实施“专守防卫”。但日本的安全政策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由单纯的“专守防卫”战略转变为极具进攻性的“主动先制”战略。在防卫方针上,日本已经抛弃“立足本土、专守防卫”,转向“立足亚太、攻防兼备”,并叫嚣必要时将“先发制人”;在防卫态势上,日本已从“接受保护型”转向“自主安保型”,由“国土防卫型”转向“地区干预型”,由“被动防守型”转向“主动攻防型”;在防卫职责上,日本已把向海外派兵作为自卫队的“基本任务”,并从法律上扫清了障碍。
3、军国主义根基雄厚。日本军国主义的根基--是武士道精神。日本右翼势力强大,并且非常猖狂。近年来一再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以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
4、加强对与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东海大陆架以及东海油气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争端。钓鱼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由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飞濑岛等7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7千米2,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并进行开发利用的。但由于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包括钓鱼列岛等一并割让给了日本。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附属于台湾的各岛屿包括钓鱼岛的主权,应一并归还中国。但日本当局一直在有预谋,有步骤地实施对钓鱼岛的侵占和控制,企图造成既占事实。
关于东海大陆架与油气资源问题。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领土的大陆架自然延伸至冲绳海槽,该海槽是中国大陆自然延伸的陆架和日本琉球群岛的岛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日本则主张采用等距离中间线来划分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
目前,在东海东部的大陆架上,存在着大片中日、中韩、日韩大陆架主张重叠区。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侵犯和威胁
中印边界为未划定界,全长1700公里,分三段,涉及争议面积是125500平方公里,其中印度占92000平方公里,占总争议面积的74%。
当前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的基本要点是:
1、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
2、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部署。
3、加强对华核威慑。(四)南沙海域争议问题。
南海争议涉及六国七方,我们提出的建议是“领土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基本形势是:“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
基本策略:
1、加强政治外交斗争
2、加紧综合开发利用
3、加强军事斗争准备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客观上对我国安全构成了不利影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把这种影响降到了最低点,促进了改革开放。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安全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增强防范意识。
第四部分:军事高技术
一、精确制导武器
(一)精确制导武器概述
1、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
所谓精确制导武器,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确制导武器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采用了精确制导技术。所谓制导技术,就是控制和导引技术。二是直接命中概率高。所谓直接命中,并不是说丝毫不差,弹头击中目标的中心。而是指误差非常小,用一个术语来讲就是圆公算误差要小于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根据定义和特征,可以判断一种武器是不是精确制导武器。一个士兵经过严格训练,步枪打得非常准,可以说是百发百中,那么步枪是不是精确制导武器呢?当然不是。虽然它命中精度高,但步枪没有精确制导技术。
2、精确制导武器的产生和发展
(1)精确制导武器最早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战术导弹。(3)20世纪 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制导炸弹。(4)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制导炮弹。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
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1)命中精度高。
14(2)作战效能高。(3)射程远。
(4)作战效费比高
4、制导方式
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1)自主制导
自主制导是利用弹载测量装置测定武器内部或外界某些固定的参考基础作为依据,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武器按预定的方案(弹道)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自主制导最大的优势是不受天气影响,甚至可以云层上投放;缺点就在于发射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
(2)寻的制导 寻的制导,就是通过弹头上的寻的设备,接收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比如红外辐射、无线电波、声波等,然后通过这些信息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自动跟踪目标,直到最后命中。比如,红外寻的制导、激光寻的制导等。
(3)遥控制导
所谓遥控制导,就是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另外设有指令站,通过测量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对导弹发出指令,来修正飞行路线。像电视制导炸弹也属于遥控制导。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测量数据修正偏差,直至将目标摧毁。
(4)复合制导
复合制导,就是一种武器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进行制导。这几种制导方式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导弹的抗干扰能力和精度。
(二)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 总体上讲,精确制导武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导弹;另一类是精确制导的炮弹、炸弹,也可以统称为精确制导弹药。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导弹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和导引、控制系统飞向目标,而精确制导弹药自身无动力装置,其弹道的初始段、中段需借助飞机、火炮投掷,进行未端制导。
1、导弹
(1)按作战任务分,可以分为战略导弹、战术导弹。
(2)按发射点位置分,可以分为地面发射导弹、空中发射导弹、水面发射导弹、水下发射导弹等。
(3)按射程分,可分为近程导弹(1000公里以内)、中程导弹(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3000-8000公里)和洲际导弹(8000公里以上)。
(4)按弹道特征分,可分为弹道式导弹和巡航导弹。弹道式导弹飞行距离远,射程高,一般用于战略意义上的威慑和打击。巡航导弹,在巡航状态下,导弹以匀速等高飞行。
(5)按功能用途分,可分为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空空导弹等。美国的“爱国者”地对空导弹,被誉为名气最大的防空导弹。一是火力强,能够对抗饱和空袭,搜索速度高,跟踪能力强,反应时间短,可以实施多个同步攻击。二是它采用直接撞击方式来阻击敌方导弹,可顺利引爆对方弹头。三是“爱国者”-3型每具发射架可装置16枚导弹,连续攻击力很强。海湾战争时期的爱国者-1型导弹,主要是用于拦截飞机,而爱国者-3的射击精度更高,具有一定的拦截对方弹道导弹的能力,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
2、精确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弹药也称为灵巧弹药。根据不同的作用原理可分为末端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
15(1)末端制导弹药
有寻的器和控制系统,在其弹道末段能根据目标和弹药本身的位置自行修正或改变弹道,直至命中目标。主要有制导炮弹、制导炸弹、制导雷等。
(2)末敏弹药
不能自动跟踪目标,也不能改变飞行弹道,只能在被撒布的范围内利用其自身的探测器(寻的器)探测和攻击目标。末敏弹药通常由一些子弹药组成。子弹药被抛撒后,立即用其自身携带的探测器开始在小范围内探测目标,发现目标后,即可沿探测器瞄准的方向发射弹丸,对目标进行攻击,既有较大的毁伤面积、又有较高的命中精度。末端弹药探测范围较窄,一般仅为末端制导弹药探测范围的1/10左右。
(三)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影响
1、已成为现代战场的主要打击兵器。
2、使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
(四)我军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概况
一是反舰导弹:主要有“上游”系列和“鹰击”系列。二是岸舰导弹:“鹰击”-62。被称为中国海军崛起的“龙牙”,“鹰击-62”最大射程可达280公里。可进行数千公里的远程机动。是可以执行远海进攻任务的“撒手锏”力量。
三是舰空导弹:“海红旗-9”和“海红旗-16。如果把岸舰导弹“鹰击”-62和反舰导弹“鹰击”83称之为中国海军的矛的话,那么舰空导弹“海红旗-9”和“海红旗-16”就是中国海军的盾。
四是反舰导弹;“东风-21c”
二、新概念武器
(一)新概念武器的涵义与种类
1、新概念武器的定义
新概念武器,是指工作原理与杀伤机制不同于传统武器,具有独特作战效能,正处于探索、研制中或尚未大规模用于战场的一类新型武器。
新概念武器是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的一种新型武器。目前,新概念武器所处的状态,一种处于探索中,它还是一种概念中的武器,处于设计阶段,比如地震武器,气象武器。一种状态是研制中,处于试验阶段,没有用于实战,比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一种状态,它已经用于实战,但没有大规模应用,如美国的爱国者动能拦截弹。
2、新概念武器的种类
(1)新概念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
(2)新概念动能武器:主要包括动能拦截弹、电磁炮等。
(3)新概念信息武器:包括智能武器、计算机病毒武器、纳米武器等。
(4)新概念生化武器:包括基因武器、新概念化学武器等。(5)新概念环境武器:包括气象武器、地震武器等。
(二)新概念武器的特点与应用
新概念武器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可概括为:“三新”。即技术原理新,打击速度快;杀伤机制新,破坏威力大;作战效能新,威慑能力强。
1、技术原理新,打击速度快
(1)激光武器是在激光器的激励下,使激光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目标,通过冲击、烧蚀等作用摧毁目标或失去战斗力。与传统武器相比,它发射的是光而不是弹丸,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高速传输,比普通枪弹的初速快40万倍,比导弹的速度快l0万倍,而且没有弯曲的弹道。指哪打哪,命中精度极高。
激光武器具有反应迅速、不受电磁干扰、作战效费比高、射程远的特点
(2)动能武器是通过发射超高速运动的,具有极大动能的弹头直接撞毁目标,而不是靠弹药爆炸、电磁辐射去摧毁目标。它和飞镖伤人的道理完全一样,一个物体只要有一定的质量和足够大的速度,就能产生惊人的杀伤破坏力。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动能武器不是靠爆炸、辐射等去杀伤目标,而是靠自身巨大的动能,在与目标短暂而剧烈的碰撞中杀伤目标。可以摧毁导弹、航母、卫星。所以,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常规弹头或核弹头的全新概念的新式武器。
2、杀伤机制新,破坏威力大
传统武器的杀伤破坏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化学能、核能的瞬间释放,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光辐射来摧毁和烧毁目标;另一种是弹丸在化学能、核能的作用下快速射向目标,通过聚集在弹丸上的能量击毁(穿透)目标。新概念武器与此不同。
(1)微波武器是通过一种可以定向传输的微波束能量来毁伤电子设备或人员。也叫电磁脉冲武器。
(2)纳米武器
纳米武器是一种综合运用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新型武器。纳米是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呢?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1纳米=10-9米),这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因为它太小了。拿大东西头发比,普通头发就有6万7万纳米粗。因此,肉眼根本看不见纳米级尺寸的物体的。当任何材料用技术细化到这一数量级,它的物理化学性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比如,用纳米管制作的防弹衣,薄如蝉翼,其强度将比一般的钢铁高l00倍,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武器,会使武器的性能发生大大的改变。表现出了体积、质量小;隐身性强;智能化高;成本低;适合大规模使用,能实现致敌于不备之中。
3、作战效能新,威慑能力强(1)环境武器
主要有:气象型环境武器、地震型环境武器、海洋型环境武器等。
(2)基因武器是一种生物武器,是运用遗传工程技术,按照作战需要,通过基因重组制造出来的,用来灭绝特定种族的武器。人类基因当中蕴涵着生、老 病、死的秘诀。只要掌握了某种人群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这个人群生与死的关键。
基因武器的作战效能能迅速使敌染毒致病,大面积丧失战斗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行动隐蔽、选择杀伤的特点。
第五部分: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型战争。具体而言,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概念的提出:一是钱学森的首创。我国科学巨擘钱学森1995年在国防科工委首届科技学术交流大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式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这是首次开创性地提出“信息化战争”概念。二是中国学者的演绎与创新。外军提出了多种信息战概念,还提出了“信息时代的战争”。这就使善于战略思维、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中国军事理论家很自然地推测,信息战现在是一种作战样式,其内涵和外延扩大后将发展为信息化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自战争产生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游牧社会的徒手战争;农业社会的冷兵器战争,工业社会的热兵器或机械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形成的主要标志
一是数字化军队的出现。数字化军队,是指装备了数字化武器装备的武装力量。二是天军的出现。天军即航天部队,是运用航天兵器和航天技术在外层空间实施作战行动,或从外层空间向地面或中低空目标实施攻击的作战部队。
三是信息化战场的出现。高技术渗透到武器装备中去,就使战场范围由陆地、海洋、空中扩展到外层空间和电磁空间,形成了信息化战场。
四是新的作战理论的出现。在信息化战争中,联合作战理论将不断推陈出新,并走向深入,联合作战的军兵种增多,指挥层次减少,指挥系统趋向扁平化,联合作战中联合的模式更多、更复杂,联合作战中的各个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等;
五是智能兵器的出现。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与信息的结合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最后出现能够直接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武器装备,即智能武器,(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1.精确战
精确战是在信息的支持下,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实施精确打击的一种作战。2.网络战
网络战的出现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根本性标志,在信息化战争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网络战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空间上各类信息攻防作战的总称。
3.电子战
电子战是指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为削弱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电子战主要包括电子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三个部分。
4.情报战
情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集团为满足战争需要,采取各种手段,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和窃取敌人情报,为其制定战争政策、方略、计划和行动方案提供依据而展开的 18 活动。
5.心理战
心理战是研究如何利用人的心理规律,按照己方的目的,通过有效的信息去影响和改变对方心理的行动。心理战最基本的手段主要有心理宣传、心理欺诈和心理威慑。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
(一)信息资源主导化
信息主导,即战争中在信息获取、处理、利用以及信息对抗等方面所处的有利地位。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优势取代火力、机动力成为衡量双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成为整体作战和高效作战的前提和制胜基础,从信息优势中谋求整体对抗优势,成为信息化战争制胜的根本途径。
(二)武器装备信息化
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由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机器人、单兵数字化装备等组成。
1、信息化弹药。信息化弹药,即精确制导弹药,2、信息化作战平台。作战平台主要包括坦克与装甲车、火炮与导弹发射装置、作战飞机与直升机、作战舰艇等武器载体。
3、军用智能机器人。军用智能机器人是指能代替士兵遂行各种军事任务的机械装置。
4、单兵数字化装备。单兵数字化装备是从头到脚,从攻击、防护到观察、通信、定位,能实时地侦察和传递信息,具有人机一体化等多功能特点。
(三)作战空间多维化
1.“陆”。陆地是人类战争有史以来的主战场。
2.“海”。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经济价值,海洋的权益观不断加强,再加上技术的发展为各国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3.“空”。空战场也一直是人类现代战争的主战场之一。4.“天”。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
5.“电”。电磁战场被称作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
6.“网”。网络对抗是网络进攻和网络防御的总称,是指最大限度地破坏敌方计算机网络系统,并有效防止已方计算机网络系统遭敌破坏而采取的信息作战行动,是信息对抗在计算机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
(四)作战节奏快速化
以往战争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战场信息传输与处理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了,作战行动节奏大为加快,战争持续的时间呈短暂化趋势。
为什么?其主要原因:
1.战争目的有限。战争的军事目的必须服务于政治目的。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不再谋求攻城略地式的军事征服,而是打击、削弱和瘫痪对手,动摇其政治、经济基础。
2.战争的高消耗。信息化战争是经济高消耗的战争。这是因为信息化战争中使用的各类武器装备,不仅杀伤破坏力大,而且打击精度、战场摧毁力相当高,这无疑会使交战双方的战场物资消耗与武器装备的损耗大幅增加。
3.战争的高效率。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构成上由于增加了战场信息处理技术,其战场目标发现效率高,目标打击精度高,力量投送速度快,指挥决策近实时,因而带来了信息化战争的高效率。
(五)作战要素一体化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
1、作战力量。
2、作战行动。
3、作战指挥。
4、综合保障。
(六)作战指挥扁平化
以往指挥层次过多,上级指示层层下达、下级情况逐级上报,影响指挥时效和质量,其特点是金字塔状的一种逐级指挥方式。信息化战争中的扁平化指挥机构,就是在信息化战争中,将各级各类指挥机构从纵向上串起来、从横向上连起来所表现出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
(七)作战行动精确化
1.精确动员。精确动员是其它“精确”的基础。
2.精确选择。要想作战效果精确化,首先打击目标的选择要精确。
3.精确使用。信息化战争中,过去以量取胜的用兵观将被精确用兵观所取代。4.精确打击。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火力打击的位置要精确。另一方面火力打击的力度要精确。
5.精确评估。精确评估是指对作战效能的准确评估。
三、迎接信息化战争挑战 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已登上了战争的舞台,世界各国都把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到了打赢信息化战争上。只有立足打信息化战争,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解决战争准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加强军事理论研究,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理论
(二)加强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遏制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物质力量
(三)加强国防科技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奠定雄厚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军事人才培养,造就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五)加强国防教育训练,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信息化战争素质
四、新军事变革概述
(一)什么是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英文词缩写是RMA,这个概念是1993年8月,美国国防部基本评估办公室主任的资深分析家马歇尔提出的。
新军事变革,又称为信息化军事变革,是以人类技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
(二)新军事变革的演变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四次大的军事变革:木石兵器、金属兵器—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我们今天讲到的新军事变革,主要是指信息化战争带来的军事变革。
(三)新军事变革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萌芽、兴起和质变。
1、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
2、兴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3、质变阶段(2003年伊拉克战争至今)伊拉克战争
从各军事要素的变革来看,“质变”的标志则是出现了“七化”的趋势。哪七化呢?即军队人员知识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编成一体化、战场要素数字化、作战方式精确化、作战空间多维化、后勤保障集约化。
五、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新军事变革的本质与核心是信息化。其目的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四个创新”。
(一)创新军事理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
军事理论包括战争理论、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既是军事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对军事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军事变革的灵魂和核心。
美军用哪四种理论“打赢”四场战争的?
1991年海湾战争是空地一体战理论;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非对称作战和平行作战理论;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是网络中心战和特种作战理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这四场战争都是从不同角度探索新的作战理论,使美军适合在各种条件下打各种不同类型的战争。
(二)创新军事技术,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武器是进行战争的物质手段,也是衡量战争与军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创新科技成果,才能催生新装备发挥最大效能。
60年来,我军装备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50年代末,通过引进仿制,基本实现了我军武器装备制式化;二是60年代到70年代,自力更生,成功研制大批常规武器装备,创造出“两弹一星”; 三是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军队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有重点地启动一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四是90年代后期以来,我军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转变,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形成了以二代装备为主体、三代装备为骨干的现代武器装备体系。
(三)创新体制编制,重组军队组织结构
军队的体制编制是实现人与武器有机结合,最终完成军事变革的关键。体制编制的变革是各项变革中最缓慢的,世界各国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
1、压缩军队规模;
2、变纵长形树状为扁平形网状指挥体制;
3、建立新军兵种部队;
4、使部队编制小型化、多能化、一体化。(四)创新作战方式,适应新的战争形态
军事变革从根本上是通过作战方式的变革体现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作战方式以“三非”作战方式最为著名。“三非”即,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四场战争均涉及到。
在作战方式的发展变革中,信息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样式并贯穿战争始终,而网络战已日益成为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方式。
六、新军事变革对世界军事发展的重要影响
自91年海湾战争爆发,极大的促进了新军事变革的进程,到了今天,信息化战争将成为新的战争形态,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国际恐怖主义、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威胁。这种新的军事需求给军事斗争的形式和手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进一步加剧了世界战略力量对比的失衡态势
一方面,美国是这场新军事变革的领头羊,拥有当今世界上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先 21 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具有超级军事实力的顶尖军事强国也是无可非议的。另一方面,美国基于自身的“四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拉大了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俄、英、法、日等世界二流军事强国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弱国和强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引发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这场军备竞赛主要涉及外太空、信息战、弹道导弹攻防、核武器等多个领域。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世界各国的军费开支节节攀升。在今年3月4日,11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上,公布了我国最新的国防预算是6011亿人民币(914亿美元)。
(二)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国军事战略的全面调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于维护其霸权的需要,先后进行过六次军事战略调整。俄罗斯从前苏联解体后到现已进行了三次军事战略调整。(即应对“威胁”军事战略、非对称军事战略、现实遏制核战略)。英、法、德等欧盟集团,出于集团利益的需要,积极谋求“联盟战略”。日本以建立“合理、高效、精干”军队为目标,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其核心是由“本土防御”转为“海外干预”的军事战略。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三)进一步拉大了世界各国军队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上的“时代差”
军事技术“时代差”在战场上体现的十分明显,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方可以看到对方,而另一方根本看不到对方。2.一方可以打击另一方,而另一方根本打不到对方。3.一方拥有战场主动权,而另一方处处被动挨打。
(四)进一步增强了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军队的发展,以期进一步增强以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这些军事手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事打击,另一个就是军事威慑。具体地讲,军事威慑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捍卫边界领土安全。
2、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3、增强战略核威慑。
4、提升联演联训实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祝各位取得优异成绩。
第五篇:2013军事理论考试复习
2013军事理论考试复习
宁夏2013军事理论考试复习指南-宁夏理工学院 第一章:中国国防
1、国防的基本类型:①按社会形态,可分为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防。②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目标,可分为防御性和扩张型国防③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可分为联盟行、独立自主行和中立行。
2、国防的历史启示:①经济发张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为了加强武装力量的建设,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
4、国防法规体系有哪些门类和层次组成:①按立法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②按国防法规调整领域划分为十六个门类:一是国防基本法类,二是国防组织法类,三是兵役法类,四是军事管理法类,五是军事刑法类,六是军事诉讼法类,七是国防经济法类,八是国防科技工业法类,九是国防运动法类,十是国防教育法类,十一是军人权益保护法类,十二是军事设施保护法类,十三是特区驻军法类,十四是紧急状态法类,十五是战争法类,十六是对外军事关系法类。
5、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哪些: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6、新中国国防经历了那几个阶段:①外御侵略,内治创伤的恢复时期(1949-1953)②调整阶段(1953-1965)③“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1976)④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1989)⑤历史性飞跃发展时期(1989年至今)
7、新世界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内容:①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②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④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⑤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战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
8、我国的武装力量有哪几部分构成: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三部分组成。
9、国防运动的概念:国防运动亦称战争运动,是指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有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10、国防教育的地位有哪些:国防教育担负着培养公民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安危意思的重要精神和国家国家安危意思的重要使命,是提高全面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和落实战时兵员运动的重要途径。
11、国防运动有什么意义:在大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国防教育,实施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为国家储备大批后备兵员,为军队储备一定量的后备军官。一旦发生战争,即可迅速参战,这对于我国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夺取反侵略战争的顺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的概念特征:①鲜明的阶级性②突出的时代性③明显的实践性④一定的继承性
2、简述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①孕育产生时期:夏、商、西周时期②成熟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③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④继续发展时期:宋至清前期.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影响有哪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古今中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一是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二是在周边国家及一些西方国家广泛传播、影响大;三是其价值已经超出军事范围,在其他领域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4、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是什么: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总体特点是西方比较先进,代表了近代军事思想的主流,而中国比较保守。
5、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是什么:军事思想主要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观点,为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6、《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①朴素的唯物论思想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7、简述《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一是在战争问题上,提出以“慎战”、“重战”、“备战”为核心的“按国全军”思想。二是在战略上,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将其视为用兵的理想境界。三是孙武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其兵法理论的精髓。四是孙武的治军思想同样丰富深邃,享誉古今。
8、《孙子兵法》提出的“诡道十二法”是什么:诡道十二法分别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9、简答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及特征:含义;①首先阐明了毛泽东思想所处的时代②其次阐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无产阶级性质③最后阐明了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理论体系。特征;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结合的产物。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论总结与理论升华③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毛泽东军事思想集中了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的精华⑤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10、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基本理论是什么:一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无产阶级军队;二是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三是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1、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一是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是战争的伟力存于民众之中;三是兵民是胜利之本;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
12、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战略思想;一是积极赋予的战略思想;二是战略进攻思想。②作战指导原则;一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二是战略上藐视敌人;三是慎重初战;四是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五是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六是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相结合;七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3、毛泽东人民国防建设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一是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是国防经济的主体和核心部分,直接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武器装备,既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和进行战争准备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又是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二是武装力量建设,武装力量建设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三是战争动员和国防教育;四是国防工程建设,国防工程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通常主要包括边、海防的国防工程建设、预设战场的国防工程建设、各军兵种的国防工程建设和民防工程建设等。
14、毛泽东游击战“十六字决”是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5、学习了解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等。
16、新时期党的军事理论的涵义是什么: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在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的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思想,对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17、简述邓小平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战争和平思想②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③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部队④实行积极的军事战略方针
18、简述江泽民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①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②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③用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建设全局,加强军队军事斗争准备④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⑤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9、简述党在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①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②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全面发展为主题③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主线④全面加强军队革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⑤推进“四个创新”⑥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⑦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⑧全面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第三章:战略环境
1、简述战略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分析和判读,科学地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作战原则和作战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构成要素;①战略目的②战略方针③战略力量④战略措施
2、简述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地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3、细数国际上几次战略格局演变“:维也纳体系”多极均势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级格局—“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超多强格局
4、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现状是什么:①美国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②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③“单极”和“多极”的斗争与协调
5、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有哪些:①各种遗留问题依然存在②我国对外多边问题不断发展③需要中国与防范中国并存④增加合作与必要斗争同步⑤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并行。
6、简述我国地域环境的基本情况:①相邻国家最多②周边国家人口众多,大国集中③民族、宗教、领土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7、我国安全环境主要问题:①祖国统一面临复杂形势②南海边界海洋权益争端上升③东部海域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④“藏独”分裂势力严重影响我国西南部安全⑤“东突”分裂活动严重影响中国西部安全。
8、大学生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1、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要努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活动、法规。
3、要善意识别各种伪装。
4、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确思想。
5、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1、军事高技术涵义是什么,按照在战场上应用技术可分几类:高技术是指以当代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处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综合国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按照军事高技术在战场上可以分为;精确制导技术、隐身伪装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指挥控制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动能武器技术、次声武器技术、环境武器技术和新概念武器等。
2、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有什么影响:①将明显改变战场与作战行动②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变革③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④军事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引起军队建设的变革
3、军事高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①军事信息及时将持续快速发展②军事人工智能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高③军事航天技术将成为又一个战略制高点④军事纳米技术将取得重要突破⑤军事生物技术可能引起军事领域的又一次变革⑥新生的军事高技术必将层出不穷。
4、军事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引起军事建设哪些方面的变革:①军事规模缩小②数字化部队将成为发展趋势③军队的人员构成和素质必将大幅度改善
5、什么是电子对抗,目前电子对抗主要方式分为哪几种:电子对抗就是为了消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置(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电子对抗的主要方式分为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隐身于反隐身。
6、什么是军队自动化,促使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在军队指挥体系中,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技术设备,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与决策方法科学化相结合,以提高指挥效能的措施。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②导弹、核武器等新式武器的装备与使用。③电子计算子的高速发展
7、列举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不少于6个):①载人航天工程②探月工程③北斗工程④第一枚生物火箭⑤“东方红”一号⑥“歼十”战机的研制成功
8、为什么说高技术引发军事变革:军事变革,是指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武器装备的演进,进而引起军队的编成、作战方式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逐步发生根本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现象。
9、高技术条件下新军事变革的方向在哪:①革新军事技术,使武器装备向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②创新军事理论,充分发挥军事理论在新军事变革中的先导作用③改革体制编制,使军队结构向小型化、一体化、多能化的方向发展
10、简述北斗导航卫星的军事用途:“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飞机、导弹、水面潜艇和潜艇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炮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以缩短反应时间;人员搜救、水上排雷定位等。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1、战争形态可以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4种;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2、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信息、认知、心理等多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战争。
3、C4ISRK系统包括哪些内容:,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 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听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杀伤KILL、I是情报
4、那一场战争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海湾战争
5、世界上那几场战争具备信息化战争的特征: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6、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系统包括哪些内容::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指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高技术,具备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制导对抗等功能的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
7、信息化战争的特征是什么:①战争全程信息主导②武器装备数字连接③作战空间多维一体④交战过程速战速决⑤作战要素联合一体⑥指挥结构扁平化⑦作战行动实施精确⑧作战形式非接触和非线性化
8、信息化战争的样式有哪些:主要有;信息战、网络中心战、电子战、舆论战、心理战、精确战、特种战、太空战等。
9、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一个中心,八个趋势”,即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一体化、网络化、精确化、实时化、多维化、有限化、社会化、无人化趋势。
10、我军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指导思想:根据我国国情,必须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指导思想。
11、新型军事人才的素质标准是什么:五种素质和六种能力;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军事理论素质、灵活的战略思想素质、先进的军事技术素质、全局的军事指挥素质。六种能力;深邃的洞察力、准确的预测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灵活的协调能力、及时应变能力、大胆创新能力。
12、我军应以怎么的理念走跨越式发展之路:①以创新的思维确立跨越式发展观念②高起点实现发展阶段的跨越③努力抢占新时代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