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设计整体调研提纲(最终稿)
《城市设计》课程整体调研提纲 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环境(上网查资料、问当地政府部门及现场调研)
1.1 区位、人口、地域范围 1.2 山体、地形、地貌、坡度 1.2 水体
1.3 城市历史发展沿革 1.5 历史文化背景
1.6 传统民俗、民情等 1.7 产业发展 空间形态结构(第4、9组)
2.1 城市形态格局及其历史沿革和变迁
2.1 城市结构网格、发展轴线及重要节点及城市天际线 土地利用(第2、14组)
3.1 基地的用地功能
3.2 基地与相邻地区的土地使用状况 景观(第3、10组)
4.1城市空间景象、景观带、景区、视廊和视域等 4.2 建筑及街道设施景观特征 4.3 自然山水景观特征 4.4 历史遗迹特征、4.5 现状公园、绿地、广场、滨水等开敞空间环境 4.6 基地与邻近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
4.7市民对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感知、印象与认同 开放空间(第11、12组)
5.1城市公共活动、场所与设施布置
5.2市民活动的类型、分布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
5.3街道、广场、街区等活动地区的空间类型、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 5.4公共功能设施布置
5.5城市重要地段的市民活动类型、场所、路径、强度与感受 5.6市民对城市公共活动区域的感受与评价 道路(第1、7、8组)
6.1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6.2 包括城市外部和内部道路结构、道路布局、道路密度、道路等级、道路性质等
6.3 城市步行交通系统与分布 6.4 社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
6.5 城市公共交通布局与公交站点分布 6.6 城市旅游观光活动系统
6.7 市民与旅游者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认可和评价 建筑(第5、6、13组)
7.1 建筑类型分类 7.2 建筑质量 7.3 建筑高度
7.4 建筑风格、色彩
7.5 建筑群组合方式和类型 7.6 城市标志性建筑、文保单位 相关规划 9 案例研究 10 社会调查
第二篇:城市设计调研要求
用地选择和地块调研
1.根据任务书对地块的要求(规模、设计的想法等)选择合适的地形
2.对地形及周边进行调研和分析(1.5周)
(1)分析地块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地形的特点
(2)交通状况:优势和问题
(3)地块内部建筑业态、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公共空间、景观绿地、建筑色彩和风格等
(4)确定规划的类型:保护、改造和重建
(5)提出拟解决的问题(设计切入点)
3.调研汇报时间:第二周周五
城市设计调研提纲
1.背景分析(区位分析)
1.1 区位:指该地块所处的区域位置,及在整个区域中的定位、影响、作用等。
1.2 上位规划:即在天津的整体规划中,对该区域的地位、性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例如控规中规定的用地性质和指标情况。
2.基地现状
2.1 建筑现状:可调研基地内建筑的年代,高度,质量、性质等各方面情况。
2.2 人群现状:可分析人群的职业,年龄等。根据不同的职业和年龄情况,统计各类人群在区域内的主要活动形式。
2.3 商业业态现状:可调研统计区域内主要的商业活动形式及数量,综合考虑人群需要与商业业态的相互关系。
2.4 文化活动:调研区域内是否存在较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例如:庙会、集市、居民演出等等。
2.5 景观现状:统计绿地及开放空间面积,及居民对景观的利用效率及形式。
2.6 交通现状:统计区域内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可适当绘制反应交通量与时间点关系的曲线图。
2.7 文化传承:调研区域的历史沿革,及传承的习俗,以及街区内的名人故事等情况。考虑是否保留及保留形式。
3.存在问题
根据现状调研得出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景观植入、文化活力、商业活力等方面逐一分析。
4.调研结论
根据上述调研情况得出结论。可做 SWOT 分析(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第三篇:城市设计调研报告 3
城市设计调研报告
浅谈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
---以石家庄市明珠公园为例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本文根据在石家庄市明珠公园的实地观察、感受,结合上课所学,对明珠公园的设计特色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现代城市休闲公园 城市特色
一、城市公园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其次,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随着城市旅游的开展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城市公园将不再单一的服务于市民,也将服务于旅游者;再次,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游憩、娱乐,而且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市民、旅游者外在需求的拉动,城市公园将会增加更多的休闲、游憩、娱乐等主题的产品。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
二、城市公园的功能与特点
城市公园的传统功能主要就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1、生态
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使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斑块,是城市中植
物资源最为丰富之所在,不仅在视觉上给人
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
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被人们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城市公园在改善生态
和预防灾害方面的功能得到加强。城市公园
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保护生
物多样性起着积极的、有效的作用。
2、空间景观
现代城市充斥着各种建筑物,过于拥挤,存在缺乏隔离空间、救援通道等问题,城市公园的建设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解决办法。城市土地的深度开发使城市景观趋向于破碎化,唐山市由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城市景观严重破碎的问题。而城市公园在措施得当的前提下,可以重新组织构建城市的景观,组合文化、历史、休闲的要素,使城市重新焕发活力。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许多知名的大型综合公园以其独特的品位率先成为都市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城市公园也起到了城市旅游中心或标志物的功能。
防灾
在很多地震多发的地区,城市公园还担负着防灾避难功能,尤其是处于地震带上的城市,防灾避难的功能显得格外重要。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让我们认识到防灾意识的提高以及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城市公园在承担防灾、避难功能上显示了其强大作用。美育 从城市公园诞生开始,它就被赋予了美学的意义。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或多或少地都能在城市公园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城市公园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符合人对环境综合要求的生态准则,能更好的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石家庄市明珠公园
下面根据在石家庄市明珠公园的实地观察、感受,结合上课所学,对明珠公园的设计特色做简要分析。明珠公园位于北二环西路,占地面积5.15公顷,绿地率70%,园内共有乔木29种,灌木25种,绿篱2400平方米,月季2600平方米,草坪30000平方米,绿被植物300平方米,园内主要景观有音乐喷泉,抱月池,临风亭等。该园以河北历史文化为主题,构成游览空间。园内序列广场圆形图案,象征民心河一串串明珠;临风抱
月亭为全园制高点,亭下瀑布落
入湖面,形成“高处临风,水中
抱月”的自然景观。文化广场是
全园景观文化的聚焦点,河北的历史文化和植物造型在此得到
充分体现。
优点: 1 园内轴线突出,空间组织能力强;园内小路高低起伏,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公园紧临周边小区,居民使用起来很方便;休闲娱乐设施丰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园内入口的圆形广场为居民们丰富的健身操活动提供方便。
缺点:1 公园内可观赏的景观比较少;第三个圆形广场的可
使用面积比较少,因为绿树围合感比较
强,人们喜欢在那踢毽子,所以很多人
一起活动的时候,空间略显局促;有绿篱围合的圆形广
场的使用率非常低;树阵广场位置比较偏
僻,人流集中时段比较少,树下空间的利用率也比较低;有些地方的道路铺装
尺度不符合人体尺度,还有的砖与砖之
间的间隔太大,行人有崴脚的可能;公园的有些现有设施
需要修缮,比如坏了的桌椅,尤其入口的喷泉,水体不循环,影响整体美观。
方案改造
1、在方形广场的左右两边分别做两个不同的回廊空间,左边回廊趣味性强,而右边回廊空间使用性强,增强土地利用率;
2、在厕所空地前增设人流集散空间,是空间更加合理;
3、第三个广场的左半边部分设置凹形绿篱,内设椅子,提供休闲私密空间;
4、右边空地部分增设一个圆形广场,加强公园主题,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
5、在树阵广场前同样增设方形广场,提供人流集散地,加强树阵广场的利用率。
四、结束语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调研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在进行城市公园的设计时,必须从城市设计这个整体上去把握,城市公园属于城市公共空间,是整个城市生命体系统中的呼吸系统,它不仅为城市建设提供绿色有机的使用观赏空间,也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增强了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篇:调研提纲最终稿1
工业园区发展党员工作情况汇报
瑞昌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 陈欣
(2009年5月7日)
瑞昌工业园区是2001年8月批准设立的,园区企业是由少到多,企业规模是由小到大,从业人员也大大地增加,园区党工委在市委正确领导下,结合实际,把如何搞好园区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园区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
首先我介绍一下园区发展党员总的情况:
一、搞好规划,加强指导
园区党工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对企业党支部每年上报的发展党员计划进行分析汇总,最终制定出园区党员发展工作计划上报市委组织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我们要求企业党支部在不同部门、不同技术、不同年龄等方面进行发展。
二、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经过长期调查了解,企业党组织组织员大多是兼职,在开展组织工作过程中,难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思考,难以抓住本职组织工作重点,存在少数组织员业务不熟练,在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上不高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在企业主支持力度上下功夫。我们重点向企业主宣传搞好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起到的良好作用和配备优秀组织员对搞好党建工作起到得关键作用。二是在组织员业务水平上下功夫。我们采取了集中轮训和下企业面对面培训的形式,重点培训业务不熟练的组织员,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了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我们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各企业党组织经常听取组织员的汇报,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对成绩突出的上报园区党工委,我们在每年的七一总结表彰会上以适当方式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推荐1-2名优秀组织员参加市委的评优活动。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对组织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指导企业党支部选出能干事、想干事的组织员。为今后园区发展党员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其次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园区企业吸收了一大批懂管理、会技术人才,为把他们中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我们按照“十六字“方针,坚持抓实“发掘、培养、淘汰”三个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园区企业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一)我们注重在企业管理、营销和生产一线中的优秀分子中作为重点推荐对象。比如:第一位同志:华亨皮塑财务部经理陈海容,她是位女同志,这位同志07、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九江市“三八”红旗手,我们是在2006年发展她的;第二位同志谢启林,他的岗位是车间主任,是公司的技能标兵,善于技术革新,这位同志获得我市08年大工业杯等四杯劳动竞赛奖。我们是在08年发展他的。
(二)我们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优胜劣汰长效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经过一年以上跟踪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组织、培养联系人和企业党内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各方面条件较好的,经企业党支部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后,列为发展对象;对暂不够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企业党支部安排政治素质好的党员实行一对一的帮带,继续加强培养教育,到目前有2人延长培养考察期(奥斯陆、货运联);对于经教育培养仍不符合条件的,或在培养教育期间有违犯国家法律和法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3次以上的,不参加组织活动的、不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的“两违两不”现象,坚决畅通“出口”渠道,及时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资格。
目前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与新发展党员的比例是三分之一,企业在符合条件的入党申请人里,以三选一推荐为积极分子,从积极分子中三选一列为党员发展对象。我个人认为园区企业党支部不同于乡镇,其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与新发展党员的比例应该达到80%。
再就是我重点介绍一下瑞昌工业园区发展党员的基本情况:
到2009年4月底,园区内企业89家,从业人员1万人左右,其中50人以上的企业有49家,有党员的企业25个,占51%。这几年园区发展迅猛,园区企业党组织由2005年10家增至25家,我们是在2005下半年增加了党支部4家,2007年增加11家。园区党员由36名增至92名。2005年以来园区共发展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9名。具体情况是:2005年下半年发展4名,2006年发展13名,2007年发展6名,2008年发展8名,2009年上半年4名。根据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实际,今后5年我们要从全局着眼,从基础入手,扎实推进园区企业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力争使从业人员在5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员,100名以上的企业有党组织,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都能建立党组织,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实现全覆盖。我们还要采用向企业推荐输送党员职工、在企业发展新党员、培养企业党员骨干等形式最终实现党员总数占从业人员的3%以上。
虽然园区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发展党员速度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党员比例少。(2)申请入党人少。(3)党组织少。
2、发展党员把关难。据了解,园区近80%的企业党务工作者认为发展党员把关难。非公有制企业员工流动性很大,好些员工在一家企业打工半年到一年,3年以上长期员工占比例不高,而发展党员基本上需要2~3年时间。流动性大给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具体难在:(1)跟踪培养难。一些员工在不同企业间流动,一些员工在同企业各部门流动,跟踪培养所需人力、物力、精力很大。(2)函调考察难。员工外出多年,打个证明都比较难,函调考察更是难以着手。(3)程序规范难。实际工作中,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变动多,党务知识掌握不够,甚至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委托办公室人员办理发展党员相关事宜,一些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培养时间短、欠缺跟踪考察、程序不规范等现象。
3、发展党员不平衡。发展党员工作,在不同规模、企业来源不同而表现不平衡。(1)大小企业发展不平衡。如鸿达纺织公司、华亨皮塑公司、金鹿日化公司党员发展步入正常轨道,这三家企业已发展党员23名,但相对小些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困难重重。2005年以来22家企业党支部总共才发展党员9名。(2)企业来源不同发展不平衡。改制企业,群众基础好,党员发展基础较好,土生土长的非公有制企业,由于成长历程不同,接受的文化熏陶不同,职工的思想认识不同,职工入党积极性有待于提高。最后我个人提五点建议:
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多,发展党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1)调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积极性。(2)激活联合党支部“孵化器”,扩大组织覆盖面。(3)重视非公有制企业主入党工作。(4)健全组织制度。(5)推进工青妇共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团组织、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推荐作用,把一切优秀人才吸收进来,畅通发展党员渠道,实现了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展党员工作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为党员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搭建了综合平台。
我的汇报完毕,不妥、不当之处敬请见谅!谢谢!
第五篇:调研提纲
附件:
调研提纲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重点是研究如何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和途径,如何构建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何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内源性发展能力;如何加快农业“六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能力;如何加强泛珠三角农业合作,推广农业外源性扩展能力;如何强化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安全保障能力;如何加大山区扶贫开发力度,提高山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等。
三、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重点是研究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制度性措施,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研究如何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如何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何建立完善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如何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缩小
城乡收入差距;如何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问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本地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如何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促进我省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
五、广东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重点是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模式和途径;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等。
六、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问题。重点是研究如何落实好法律政策关于增加农业投入的各项规定;研究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按照“两个趋向”要求,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研究如何进一步调整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研究如何开辟新的投入渠道, 更好地从财政、基建、金融等各方面支持农业的发展;研究如何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重点是研究在入世后过渡期,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和策略,趋利避害,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我省外向型农业比较发达,还要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消除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