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桥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高桥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2009年10月30日)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安排,我镇高度重视,成立专题调研小组深入部分村、组、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就科学发展观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新时期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提炼,取得了一些初步调研成果。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
我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搜集相关资料组织广大干群深入学习宣传。一是资料发放到位。为做好资料发放工作,镇党委明确了资料的发放对象、份数,确保党委中心组成员和机关干部、村干部人手一册。二是组织学习。镇党委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将学习资料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的首要内容,把学习宣传情况作为年终述学考学和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大讨论活动、标语、宣传栏、过街横幅等宣传形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宣传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各部门、各单位、各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学习宣传,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其深刻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认真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方法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镇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认识比较深入。他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镇村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我镇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十一五”以来,尽管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结合实际提出了“夯实农业基础,依托项目发展,加快生态建设,提升经济总量”的发展思路,全镇上下始终按照“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镇情,着眼长远,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初显成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相对较好。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全镇在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需要、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新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最主要突出问题
1、干部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一是对政治思想和政策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主动性不够。
二是工作作风不够务实,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相对淡薄。不能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基层为民服务、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不够,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缺乏奉献精神。
三是创新能力不强。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破解发展难题和推动工作的办法不多,不能出主意、创新意、见实效,缺乏推进发展的能力。
四是自我约束不严,纪律观念淡薄。对镇党委的纪律要求认真遵照执行不够好,被动应付,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队伍形象。
2、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较为困难。
一是集镇新村建设受区域位臵、公建投入、市场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建设进度严重滞后。按规划到今年底建设完工的马孔坝集镇新村建设到目前只完成了50%,特别是2009年以来基本没有一户在新村投入建设。究其原因,除了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降低以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建设进度的滞后。其中包括区位优势不明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管理不到位、供电线路不规范、区内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备等。
二是农村“四在农家”创建受政府补贴政策、农户自身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创建标准较低、覆盖面较小,农村面貌改变不大。
三是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上级实施项目少,镇级财力又无钱投入,导致普遍较为落后。特别是通组公路的修建,基本上是群众集资投劳建设,群众反映也十分强烈。
3、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我镇一无企业、二无矿产、三无区位优势,产业结构非常单一,属典型的纯农业乡镇。在农业方面,由于受地型、气候影响,畜牧养殖分散,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成本加大;烤烟总量不大,种植户投入成本很难收回;蔬菜种植规模小,总体收益不明显;其他经济作物不成气候,科技含量不高,全镇经济总量小,导致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差。
4、财源结构单一,财政调控能力弱。
我镇的财政收入无企业支撑,主要靠1100亩烤烟、社会抚养费和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只能保吃饭、保正常的运转。财政对镇域社会经济的支持基本未发挥作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无法投入,教育、卫生、环境的改善,财政投入基本无法保障。全镇财政总收入93万元,对于3.2万人的人口大镇而言人均财力较低,财政调控能力十分脆弱,严重影响我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5、农民增收致富较为困难。
一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和自身素质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民仍然存在小农意识,思想保守,在经济上仍然只满足自给自足,怕冒风险,市场意识不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没有形成商品经济社会,给农民增收带来严重阻碍。
二是受水、电、路、通信、耕作条件的影响,生存条件相对恶劣,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比较差。我镇处于山区,坡陡山高,恶水沟深,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斋郎夏溪沟水堰、周市后菁彭老垭水堰等都已老化失修。火石、鸭塘、龙爪等村组严重缺水,调蓄能力差,老百姓吃的还是下雨的积水。农改不彻底,电压不稳导致农村用电困难,限制了农村电器消费市场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耕地属陡坡地和山地,土地贫瘠,地块狭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投入大产出小的问题十分严峻。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民收入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效果不明显。传统的种植结构仍没有跳出吃饭农业的圈子。我镇粮食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很难形成规模。农业科技含量不高,服务、示范、引导滞后。没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四是新农村建设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据不完全统计,一些地方富余劳动力没活干,其一年的生产生活状态基本未:三个月种地、三个月休闲、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另一方面则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处于盲目、无序状态,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象突出,导致了高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比重较大的尴尬局面。
6、农村党员、群众基础较差。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偏低,“双带”作用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我镇现有的农村党员队伍中,仍然处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男党员多、女党员少;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文化程度低的党员多,文化程度高的党员少。经调查统计,我镇9个农村党支部中,总共有党员430名,其中:女党员29名,仅占6.7%;35岁以下的党员68名,仅占15.8 %;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38名,仅占8.8%。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二是群众文化素质偏低,长期以来受“等、靠、要”思想的影响,在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中,导致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群众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较大,但是利用科技发展生产的效益却偏低。一方面,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未形成,市场信息不灵,一些新优品种引进不够,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不多。另一方面,农民存在一个对科技的接受能力问题,其不论是种地还是搞养殖只注重量的增加,不注重质的提高。
(二)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
1、科技培训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希望能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通过有关渠道引进实用科技知识,进村入组到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村科技致富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条件恶劣。希望通过国家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推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高桥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比较严峻,很多村组基本没有通自来水,生产用水和生活饮水都靠河水和井水,一遇到干旱等恶劣天气就会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生产生活。
3、教育、卫生等公共社会事业亟需改善。希望通过上级体制机制的完善,及时解决农村教育师资较差、设备落后和农村合作医疗看病难、费用贵的问题。
4、政策调整、项目实施后的遗留问题需解决。如取消农税后占地农户的各种补贴,如公路建设占地等。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干部队伍政治思想、敬业创新、纪律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是检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试金石。我们认为,必须牢牢把握作风建设的切入点、支撑点、着力点、关键点和落脚点,强力推进作风建设,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一是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干部理论、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提高干部自身修养。要继续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培训;要坚持导向型和包容性相统一,处理好多元需求与底线原则的关系,大力弘扬求索精神、忧乐精神、创新精神,针对党员干部开展专题思想教育,引导干部不断探索加强自身修养的途径;要不断加强正面反面的警示教育,促使干部正确对待权力,明确责任和义务,着力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真正做到干事干净、干净干事。
二是强化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要定期开展查摆问题活动,组织干部认真查找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入基层寻计问策,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组织干部全身心投入基层,真正做到干部在一线服务,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要真心实意对待群众,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送政策上门,送爱心上门,送技能上门,送服务上门,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
三是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绩效考核评估、干部轮岗等干部监管机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激奋和鞭策广大干部以良好的思想状态、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状态服务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2、对上争取项目,对下创造条件,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努力推进集镇新村的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行移民并村庄、并边远小组计划,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特别是对那些生存条件差、人口稀少的偏远村庄,可通过移民开发,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解决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
二是加大投入补助力度,采取示范带动,以桐容公路沿线为重点,广泛宣传创造条件,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全面推进“四在农家”创建工作。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举办高桥能人交流会,为村民自主创业树立信心,也可以通过村民的创业信心激发高桥能人的投资信心,便于高桥人才的吸收和资金的引进。三是认真对接好当前的形势,努力向上申请扩大内需、扶贫开发、部门帮扶等方面的项目资金,争取启动实施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民生项目。一方面,要真正体现政府的服务功能,为农村创业免费提供专业顾问分析技术改造、投资风险、成本预算、法律法规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乡镇人民政府在各种配套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限制,积极主动和上一级政府联系,通过上级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保护措施切实保障乡镇投资商的利益,例如通过建立乡镇企业投资风险基金委员会等措施,降低投资商的风险,确保资金的引进。
3、结合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要利用我镇无工业企业,环境污染小,山青水秀等特点,大搞种草植树、封山育林、治山治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加大林业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吸引全县乃至八方游客到我镇观光消费。农民种树种草养畜,跳出小农种养业,增加农民在林牧业上和旅游服务第三产业上的收入。
一是以兴隆、周市、两河、青杠等地为重点,利用我镇的热资源发展规模早熟蔬菜,走无公害的绿色蔬菜之路。兰花、樱桃要加大科技投入、扩大栽种规模、改良品种、创新品牌,大力培育果蔬花卉经济。
二是以兴隆、龙爪等地为重点,加大粮食生产,发展我镇优势养殖业,利用我镇养猪优势,用山野菜、粮食养猪养畜,加大畜牧小区和养殖大户的建设,提高品改率,培育畜牧养殖经济,走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之路。
三是以斋郎为重点,利用圆满贯电站对我镇水面淹没区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漂流渡船、乡村旅游、生态养鱼等产业,培育水上生态经济。
4、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农村党员、群众的综合培训,培养现代农民。
一是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破除僵化保守、小农经济、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等思想,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二是通过同党校、农广校、有关业务部门联系,采取请专家授课,送出去培训,开设职业技术专业班等形式,广泛开展对农村党员、群众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的再教育工程,特别是进行文化知识、科技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要针对农村党员实际,大力扶持能人党员、致富党员,采取示范带动的作用。同时,对无职党员要因地因事因情况设岗定职,把无职党员充实到合适公益性岗位上去,参与到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政策宣传等工作中,让其“有位有为”,使其感受到政治上有荣誉,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结合“四培三带”工程的开展,有计划地培养农村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通过这些大户,来影响和带动千家万户,壮大农村能人经济。
四是加大对劳动转移就业的工作力度,开阔视野,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当地就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优惠措施,创造良好环境。
5、探索和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子女上学、弱势群体生活问题。
一是积极呼吁改进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不足。通过调整基金分配方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住院统筹基金70%,门诊统筹基金30%安排,两块基金按有关规定实行分别运作,统筹管理、有效监管。恢复家庭账户管理,常规住院标准可根据全县基金情况逐步取消起付线和提高补偿比例,进一步扩大用药范围,使参合农民享受更大的优惠政策。调整定点补偿区域。家庭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全县所有定点机构,更有利于方便群众,简化程序,同时可促进各定点机构之间相互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增加农村卫生投入,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缩小地区差距,保障参合农民都能较公平地享受到新政策利益。
二是加强农村中小学不合理收费项目的检查,强化对“两免一补”资金发放的监管,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切实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村镇要加强控缀保学工作。建立和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一位适龄学生都能享受读书的权利。
三是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排查力度,实行困难户自主申报,村级组织积极上报、镇级负责人主动走访的三方主体全面结合互相配合的方针,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做到应保尽保。
总之,要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来提升服务型党组织的创建水平,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努力实现高桥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
中共长春理工大学委员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
阶段工作安排
学习调研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搞好分析检查、整改落实阶段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总体安排,现就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中央、省委和省高校工委的要求,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理论,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准确把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解决的重点问题,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正确认识我校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和谐校园;通过开展教育创新大讨论,促使全体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形成推进我校科学发展的思想共识。
二、时间安排
从2009年3月16日至2009年4月30日。
三、学习内容
1、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2、2009年全国“两会”精神
3、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
4、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5、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的报告
6、中央和省委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7、《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8、《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3月初—3月中旬)
1、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题网站,编发学习实践活动信息、工作简报,宣传中央、省委和省高校工委的文件精神。借助校报、橱窗、校园广播和有线电视等宣传载体,通报各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2、2009年3月12日下午在东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于佩学同志作动员报告,校领导、处级领导干部、科级党员干部和各党支部书记参加。
3、动员大会后,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根据学校实施方案讨论制定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方案与学习调研计划,于3月15日前报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动
(二)联系实际开展学习培训(3月16日—4月员大会应邀请联系校领导参加。10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联系实际,根据学习实践活动指定的学习材料,积极创新学习形式,开展好学习培训。
学习主要采取5种形式。一是自学,认真研读指定学习材料;二是听专题辅导报告,邀请专家进校作相关专题辅导报告,校内宣讲团到基层开展讲座;三是建立网上互动平台,进行网上灵活、互动式学习;四是通过开展调研,在调研中深化学习;五是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研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学习效果。
1、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要联系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组织集中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作学习报告。
2、邀请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省政法 委副书记姜德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卢连大等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辅导报告。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非中共处级领导干部参加。
3、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广大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流入党员要参加所在支部的学习活动。
(三)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4月11日—4月20日)
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梳理调研思路、高质量确立调研题目、高要求抓好调研过程、高水平撰写调研报告等“四高”要求认真做好调研工作。校级领导要深入到各自联系的部门开展调研,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到本部门本单位的师生员工中开展调研。
1、校领导班子围绕学校实施方案中九个重点解决的问题带头进行专题调研,每个专题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在广泛听取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各学院和教辅单位调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做好学校的专题调研,同时结合本部门实际,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入调研并提出本部门拟解决的若干个突出问题,以及相应的思路和意见建议。
3、机关各部门主要围绕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两条主线,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重点,进行征求 意见和研讨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同时,机关各部门还要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专题调研活动,并为各学院和教辅单位的调研提供服务和支持,原则上不再分头组织到基层调研。
(四)组织讨论达成思想共识(4月21日—4月30日)
全校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会、专题研讨会,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这个主题,结合学校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实际,广泛开展教育创新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和机制等方面形成共识,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几点要求
1、校院两级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指导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加强指导,促进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好活动。
2、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深入各单位加强对学习调研活动的协调与指导,增强学习调研活动的针对性;要充分运用各种校内媒体,及时反映各部门学习调研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典型经验,营造良好氛围;要统筹协调各项调研情况,及时汇总调研成果。
3、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 认真研究制订本单位的学习调研计划,组织好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和大讨论三个环节,及时总结活动进展情况,并报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广大党员要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每次集中学习要有考勤、有记录。个人自学要有笔记、有心得。领导班子成员除了参加中心组学习外,还要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活动。因故未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在职党员干部,要在适当时间进行补课,确保学习培训覆盖面。
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2009年3月10日
第三篇: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
报告
根据市区《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了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把握学校发展的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有的放矢,学校党支部积极行动,认真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和课题,围绕学校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教学管理创新,学校管理制度和体系完善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
一、调研内容
1、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讲学习讲奉献,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2、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
3、进一步改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形成的主要问题
1、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个别党员干部还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抓发展,工作中有时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解放思想还不够,缺少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在落实“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上,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一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是当前党员干部必须要做的工作,对我们工作思路的拓展以及发展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2)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对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有偏差,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虽然从口头上支持和拥护,但在具体贯彻执行中,特别是遇到改革发展中的困难,还是按老套路来办事情,创新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思路不多。原因在于学习意识不强、学用结合不很好,学习效果不很理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大家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在工作中,还有少数同志忙于抓教学业务,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不够,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有的虽然理解了,但不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3)通过开展调研,发现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学风还不够很浓厚,二是服务学生意识有待再提高,三是教学管理质量需要再提升。这些问题都应乘着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逐步解决落实。
2、学校的师资整体水平虽然较高,但还有一部分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艺术尤其是对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的领悟与操作水平与教育发展的先进要求还有差距,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和人才需求的需要。
3、学校近年来“低起点,高质量”的教学业绩,取决于上级的正确决策,取决于资源的有效整合,取决于辛苦的管理、团结的精神、师生的实干。
4、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核心,但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追求教学质量并不等于旁置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更要质量,要更全面的、综合的质量。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长抓教学质量不放松。
5、学校的基础建设及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已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现有的校舍和教学设备还远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规模和发展,有的设备不配套;如学校已经建成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但是数量太少,再加上绝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笔记本电脑,这些设备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6、对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制度如何体现正规化、人性化、科学化;对于学生才与德、知与能、在校与在家等综合评价如何有效进行,也应是着手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观念意识落后。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思想观念,对一些教职员工还有影响,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个别教职员工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看待现在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全体教职员工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这需要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是不现实的。
二是客观条件限制。如学校面积小,硬件建设、电脑配置等都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要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是学校单方面力所不能及的。
三是经验积累不足。随着教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尚在不断推进阶段,学校整体管理、后勤管理、师生工作学习制度与行为评价等等,都有待于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
四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又不是完全能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四、解决问题的理论对策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坚持把发展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
二是要切实深入领会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和本领。三是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以育人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个性发展。
四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学校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制度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五、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是突出重点。开展活动不搞一哄而起,解决问题不搞形式主义。要使全体教职员工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每个领导、党员干部,每个年级、处室都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拿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案、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来,人人参与。二是力求实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这次活动重在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重点要在实效上下功夫。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上一个新的台阶,能让群众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实效、有变化、有成果。
三是加强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始至终由学校一把手负总责。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全部参加该项活动,将这次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一抓到底。
四是激发学校和个人主动提高的内在动力。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的过程。
五是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在办学条件上,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大力搞好硬件建设;在管理上,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改革思路,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有目的培训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学校管理、师资研训、教育教学研究诸方面开阔眼界,进行探索、交流与合作,并争取最佳效益。六是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识。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自觉树立并落实到学校改革和发展当中去,要更新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围绕工作核心,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以规范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服务行为为方向,切实提升学校各项管理中的运行效率,努力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XX年10月5日
第四篇: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勐拉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李剑奎
2009年10月28日
按照乡党委关于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调研的安排,我乡高度重视,成立专题调研小组深入部分村、相关单位、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就科学发展观与乡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新时期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提炼,取得了一些初步调研成果,现报告如下。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
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发行为契机,搜集相关资料组织广大干群深入学习宣传。一是资料发行到位。为做好资料发行工作,乡党委明确了资料的发行对象、份数,确保党委中心组成员和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人手一册。二是组织学习。乡党委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工作做了周密安排,将学习资料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的首要内容,把学习宣传情况作为年终述学考学和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宣传栏、过街横幅等宣传形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宣传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各部门、各单位、各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学习宣传,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2人一步、快人一拍,赢得先机。
三、当前影响和阻碍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的主要障碍 首先,是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各职能部门、单位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入,严重地将思想意识与发展实践相脱节,或者是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致使决策脱离客观发展规律,造成项目粗纺、效益低下、后遗症多;二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继续继承了本本主义,忽视了思想意识和认识的发展,致使办事教条、没有开拓精神。
其次,政绩考核体系的不科学。政绩考核是一根指挥棒。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对干部的考核也应围绕政府职能履行状况进行。现在实际进行的以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规模等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更加剧了政府角色的错位。
再次,财税体制和价格体制的缺陷。税收是政府的命根子。在现行以增值税为主要税种的财税体制下,多上项目就多开辟了地方的税源。而在工业能带来更多税收的情况下,大上工业项目又成了必然选择。由于政府利用行政权力低价征用农地,为了招商引资又以低价甚至零地价出让土地,政府管制着资源产品价格,使之长期偏低。这种背离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的人为价格扭曲,必然导致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建议或意见
如何学习好科学发展观,我认为,首先,要坚持系统全面学;其次,要静下心来认真学;再次,要联系实际深入学。重点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学习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指导意义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思考,结合起来学习。只有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取得实效,体现学习价值。也只有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杜绝学习过程中的“空对空”,从而增加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将实践结果和为民办事群众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上多下工夫,确保学习成果富有实效。二是行业发展与改进作风相结合。三是发展目标与发展要求相结合。
第五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
宁波市红十字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文件
甬红学〔2009〕2号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
根据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宁波市红十字会党组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结合本会工作实际,制定如下调研方案。
一、调研目的
以“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弘扬人道、服务民生,再创宁波红十字事业新优势”为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红十字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切实找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兼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的调研成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着力构建有利于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调研课题
领导班子成员专题调研题目为:《理顺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其他党员干部,也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围绕调研提纲,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材料,并参与调研的讨论和交流。
三、调研方式
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同一个调研课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分别带领有关部室人员,选择二个县级红十字会、二个乡镇(街道)社区红十字组织、二所高校红十字会和二家医院红十字会,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专题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促进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思路和举措,形成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
四、进度安排
(一)调研准备(3月20日—3月25日)
1.研究制定调研方案,设计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
2.开展调研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3.选择调研单位和对象,并联系协调相关调研内容。
(二)集中调研(3月26日—4月10日)
1.开展实地调研、问卷调研和座谈研讨。
2.综合汇总交流收集的意见和建议。
3.调研组撰写并提交调研报告。
(三)成果运用(4月15日前)
1.举办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
2.调研报告经党组审定后,上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做好准备。
五、有关要求
(一)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实际。专题调研要与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相结合,与 “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弘扬人道、服务民生,再创宁波红十字事业新优势”活动主题相结合,与扩大红十字事业影响力提升红十字工作水平相结合,努力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红十字事业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二)有的放矢,突出针对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大局,围绕解决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精心组织专题调研。要研究思路,探索规律,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增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三)求真务实,转变作风。专题调研要深入到基层,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能简单听取工作汇报。要注意走群众路线,集中群众智慧。要敢于摸实情,勇于讲实话,善于提实策。调研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有序进行,防止走形式。要摆正位置,虚心学习,轻车简从,保持勤俭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