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7:1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

第一篇: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寒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衡水市深县大盘石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 “食”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全市各个大小饭店全部爆满。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12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来看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0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12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12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12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衣”

在“衣”的方面,从五六十年代的一片“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再到十万元”的发展。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2012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2012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2012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

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楼大厦。10年前,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而如今,住房达到二三百平方米的居民为数不少。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而且随着旧城区改造力度的加大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将会有更多的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200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2012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2000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行”

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近两年来,我镇的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道路的狭窄成了极待解决的问题。镇政府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对我镇东都路、珠光大街、阳湖大街等进行了改造,使我们的城镇更加美丽,同时也大大加快了我镇的发展。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中小型车几乎每家都有,手机,座机家家户户都有2台以上,网络普及。2000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2012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中表示,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2000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这些仅仅是我们这个城镇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随着我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更加喜爱我的家乡。为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会付出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更要献出自己的一份汗水和力量。

第二篇: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

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寒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衡水市深县大盘石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 “食”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添饱肚子”到现在的“食不厌精”。食品消费向讲营养、讲风味、讲方便等方面转变。市场、商店、饭店里各种各样的食品数不胜数,水果、蔬菜、海鲜已经不再有季节性,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食品。糕点、牛奶及奶制品的消费占全部食品消费的比重直线上升。平均每人每年在外就餐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逢年过节全市各个大小饭店全部爆满。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12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来看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0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12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12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12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衣”

在“衣”的方面,从五六十年代的一片“蓝海洋”“绿海洋”,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也经历了“百元——千元——万元再到十万元”的发展。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2012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2012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2012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

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楼大厦。10年前,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而如今,住房达到二三百平方米的居民为数不少。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而且随着旧城区改造力度的加大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将会有更多的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200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2012年增长70.73%,年

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2000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

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

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

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

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行”

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镇居民生活水

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近两年来,我镇的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道路的狭窄成了极待解决的问题。镇政府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对我镇东都路、珠光大街、阳

湖大街等进行了改造,使我们的城镇更加美丽,同时也大大加快了我镇的发展。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

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中小型车几乎每家都有,手机,座机家家户户都有2台以上,网络普及。2000

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2012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家乡变

化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中表示,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

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2000年底

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这些仅仅是我们这个城镇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随着我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更

加喜爱我的家乡。为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会付出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更要献出自己的一份汗水和力量。

第三篇: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XXX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人们喜欢用“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来形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间的种种变迁,许许多多新的事物正在蓬勃兴起。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1979年至1991年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迈向总体小康阶段。1992年至2000年为实现总体小康阶段。2001年至2007年是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迈进阶段。

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133.6元增长到2007年4140.4元,实际年均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长到13785.8元,实际年均增长7.2%。

我的家在河南周口,那里人民生活朴素,笑容和蔼,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和文化都迅速发展,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

听姥姥讲,他们过去天天为吃穿发愁:可是姥姥的手巧,把高粱面和白面做成金银卷,红薯面轧成饸饹,就是洋槐花和苜蓿草都能做成菜饼子吃。想想老人真得是太不容易了!现在到超市里我们可以买到馒头、面条和各种菜的半成品,那时候一切要从原材料开始做,把高粱米、玉米磨成面。妈妈放学后也和农村孩子们一样去地里拾柴禾,做一顿饭弄得满屋里都是烟,再爱干净的姑娘、媳妇也没有办法。后来搬到城里后是烧煤球,满屋子烟不说还特别慢,捅开炉子没有20分钟火根本就上不来,你再着急也没有用。春节来临了,家人也更愁了,只有一斤肉、半斤白糖、半斤花生、一斤带鱼,平时借别人的钱呀、米呀的也该还了。那时候家家户户入冬的时候都要买上三百五百斤的大白菜,一家人一个冬天就是白菜、箩卜、咸菜和土豆子。过年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吃上顿饺子了。

现在,妈妈也会家人的饭菜“愁”,不是愁没的吃,而是愁花色品种太多,好东西都吃腻了。每天问我们:“想吃什么?”“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吧。”这就让我犯了愁:“昨天吃的虾仁和烧茄子,今天再吃什么呢?做一次米粉蒸肉?”“你最好这一周不要和我谈肉好吗?我都吃怕了。”儿子这么一说,我只好上网查最新菜谱了。

数据:

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正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一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就指出,在新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这就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总是把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当作未来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就是说,只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

谈得上构建和谐社会。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由于共同富裕是与社会的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各阶层之间走上和谐是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展开的必然结果,也是这一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更是这一本质特征的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人民在党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为四化建设努力工作、劳动,不管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城市出力、出汗,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而不懈努力着。党的政策好,方针好,家乡才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中国的飞速发展,就像是腾飞的巨龙。社会的繁荣昌盛,也让我们期待着新的明天,让我们为中国喝彩!

第四篇:衣食住行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

《衣食住行的变化》

A案

【教学资源开发】

《衣食住行的变化》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从最基础的人造物与自然物、人造世界与人工世界区分,到了解衣食住行等各种物品的演化过程,再到阅读“轮子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本课探讨的是人类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人们的创造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得生活更加美好、便利、舒适。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虽然衣食住行是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事,但他们的关注程度很低。因此本课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了解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种器具和用品,意识到我们被一个技术的世界所包围。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看图或相关视频,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科学探究: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科学态度: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衣食住行的图片卡一套,研钵、迷你擀面杖、大米、电动粉碎机。

教师演示材料:古代人生活和现代人生活的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比较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1、出示:古代人生活的图片和视频

2、看了古代人生活的场景,谁来推测一下古代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1)小组交流 2)汇报 3)小结

3、出示:体现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特点的一些实物:如书信、手机、无线电发射器、钢笔和毛笔等图片。

4、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使用不同的工具完成同样的任务,体会和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1)分组讨论、比较活动 2)汇报交流 3)小结 评析: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进行一一对比,在对比的时候,关注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舒适、方便、快捷这些方面的感受。

二、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衣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一)提供衣食住行的图片卡一套,让学生按照衣食住行分类,并且按照时间排序。

1)分组分类、排序活动。2)汇报交流。3)小结

(二)比较古代和今天衣着服饰方面的不同的,并且在逐渐进步。

2、出示不同年代衣着服饰的图片。

问题:这里是老师搜集的从古至今衣着服饰方面的一些物品图片,观察图片,说说这些衣服之间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按照衣服的功能,款式,穿着是否方便等方面进行比较。

小结:我们的衣着服饰由繁到简,功能越来越强大。

(三)比较不同年代饮食的不同

1、出示不同年代饮食用具及食物的图片。

问题:这里是老师搜集的从古至今衣着饮食方面的一些物品图片,观察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按照炊具的材质,种类,燃料种类,食物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小结:我们的饮食由生到熟,越来越讲求营养。

(四)比较不同年代住房的不同

1、出示不同年代住房的图片。

问题:这里是老师搜集的从古至今住房方面的一些物品图片,观察图片,说说这些房屋之间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按照建筑材料,功能,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小结:我们的衣建筑有低到高,越来越节省空间。

(五)比较不同年代交通工具的不同

1、出示不同年交通工具的图片。

问题:这里是老师搜集的从古至今交通工具方面的一些物品图片,观察图片,说说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按照交通工具的速度,舒适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小结:我们的交通工具由慢到快,可以上天入地。

4、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巴黎时装秀》等视频了解现代人的衣食住行情况。1)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2)小结

评析:一年级的孩子对于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了解的未必十分透彻,对于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就更加陌生。因此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料,尤其是具体形象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另外,由于学生对于物品特点以及如何对教师提供的物品进行比较都缺乏认识,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领着他们一步一步的进行分析,比较。

三、用不同的工具碾碎大米,了解米粉可以做成哪些食品。

1、不同工具碾米活动 1)擀面杖碾米 2)研钵碾米

3)电动粉碎机碾米

评析:用不同工具将大米碾成米粉,既有工具的科技含量不同,也让学生体会使用不同工具的感觉,学生活动中,体会现代科技工具的优越性。

2、观看磨豆腐、舂米或榨油的视频。

评析:了解原始农业的一些技艺,以及现代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效和方便。

3、让学生介绍当地的米粉食品。

四、调查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科技发明。

1、设计相关的调查表,让学生回家向家长调查:什么是对自己生活影响最大的重要发明并说明理由。

2、列出几种科技产品,如手机、冰箱、洗衣机、煤气灶、电磁炉等,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商量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3、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商量,家里最需要更换的一件家用电器或用品是什么,说明理由。

评析: 一年级的学生一般发现不了科技产品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因为他们是最新科技产品的“原住民”,他们享受着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和舒适,但不知道生活本来不是这样子的。而他们家里的长辈,尤其是祖辈在短短几十年间,各种科技发明不断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让孩子们回家问问长辈,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一方面让儿童学会一种接触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途径;另一方面,调用家庭资源,由家里的长辈来解说对自己家里生活改变最大、最重要的科技发明,最具说服力。每个孩子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信息、分享信息,也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学片断赏析1】

师:第一组想要邀请第二组同学去看一场电影,现在有写信和用手机两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呢?

生:用手机,打电话告诉他一声就行了,不用写信。师:为什么呢? 生:写信慢

师:我们来一次比赛怎么样?A给B写信。C给D打电话。生:好。

师:我们看看谁的效果更好,更快。拭目以待。……(比赛)

生:打电话快,还说得清楚。

生:写信要写清楚,得好长时间,再送去,看完又得好长时间。评析

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对比的时候,小学生关注了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舒适、方便、快捷这些方面的感受。

【教学片断赏析2】

师:大米我们都认识,大米碾成粉,你们也吃过吧? 生:我吃过米线。师:大米碾成米粉,都会用到什么工具呢? 生:粉碎机 生:榨汁机

师:你知道以前人们是用什么工具吗? 生:……

师:(出示擀面杖、研钵)这样的工具碾米粉,你见过吗?体验过吗? 生:没有。

师: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吧。分组体验擀面杖、研钵碾米粉。

师:下面老师用粉碎机碾米粉,你们看看,这台机器和你们刚才体验的工具有什么不同。生:好

师演示,生观察。师:有什么不同?

生:粉碎机碾的快,老师一会儿碾的就比我们这么多人碾的多。生:粉碎机碾的好,都成粉了,我们碾的还有大块呢。评析:

用不同工具将大米碾成米粉,既有工具的科技含量不同,也让学生体会使用不同工具的感觉,学生活动中,体会现代科技工具的优越性。

【教学板书】

衣食住行的变化

创造发明 美好 科学技术 使生活 便利

舒适

【教学后记】

《衣食住行的变化》一课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人们的创造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才使得生活更加美好、便利、舒适。

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图片、卡片、实物等,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排序、分析、体验等活动,发现创造发明和科学技术使生活发生了改变。

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以训练,科学素养得以发展。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三年来家乡变化调查

《中国近代史纲要》调查报告

对于改革开放三十三年来安阳的变化调查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年级:1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

组长:万亚萌 201005010064

成员:连杰 201005010062 ;吴二东 201005010068;

葛东生 201005010067 ;王圃 201005010071;

贾苗苗 201005010073 ;郭宾 201005010078;

王曦 201005010083 ;冯天明 201005010092;

牛喜船 201005010096 ;宋鹏 201005010100;

兰增东 201005010107 ;臧胜利 201005010108;

强克迪 201005010110 ;贾鹏程 201005010118.指导老师:杨国平

实践时间:2011.5.9-2011.5.2

2摘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3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3年的沧桑巨变,33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安阳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关键词:安阳 改革开放 三十年 变化

正文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相望。现辖一市、四县、四区和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总人口542万。安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6国道、107国道、京珠、大广高速公路贯通南北,安林、汤濮铁路通达东西。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祥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自古以来,安阳就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之一。4000多年前“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即在安阳内黄建都,并安葬于此。公元前1330年,商王朝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殷都区小屯一带),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5年,距今约有333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长期稳定的都城。

改革开放33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安阳市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无论是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教育领域,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今的安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经济总体实力大步攀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0.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88亿元,第二产业5.52亿元,第三产业1.5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84元,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8864万元,职工平均工资593元。到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8亿元,比1978年高出近80倍;人均生产总值15533元,比1978年高出50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80.4亿元,首次高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96元。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9.5亿元,同比增长38.5%;125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4.3亿元,占年计划的100.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亿元,进出口总值13亿美元,出口完成6.3亿美元。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14.77亿元,利润和利税总额1.52亿元。到2007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实现利润127.3亿元,较上年增长27.5%,增速居全省第二,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就达166家,超10亿元的达21家。产业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推进了产业集群发展,完善了百户重点企业发展规划,钢铁、煤炭等行业整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61家,高新技术产品达178个。农业产量大幅提高,产业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197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21.29万吨、棉花1.94万吨、油料860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77元。到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325.4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近330%,连续4年实现丰产丰收;农民人

均纯收入4493元,同比增长19.1%,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比1978年增加了近60倍。全市较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11家,实现利税10.3亿元,带动40万农户。汤阴县、滑县、安阳县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入驻企业48家。培植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村经济先进乡镇34个,建设优质高产粮食基地330万亩。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目前,安阳市城镇化率已达32.5%,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城区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旧城及街景改造成效明显,新区建设拉开框架,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观。2006年,殷墟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目标成功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初验。

改革开放强力推进,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现在,已有25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沙钢、永煤、河南中孚、香港华润等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等形式与我市企业实现了战略重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财政等领域改革也都迈出了新的步伐。鑫盛机床、豫北金铅等企业被列入我省今年重点推荐A股上市企业。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91亿元,增长20%。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461万美元,增长56.9%;引进域外资金175亿元,增长42.6%。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实现增加值205亿元,增长15.7%,为14年来最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得到极大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6亿元,增长13.2%。县域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全市县域生产总值567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1亿元,增长27%,其中2个县(市)超5亿元。

33年后的我市教育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累累硕果!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目前,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相争妍,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坚持育人为首,德育为先,全面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组织近千人进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突出抓好“双师型”教师培训和专业课教师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师德水平。

现在的教育理念,已远非33年前可比拟,那时的课堂教育,更多的是老师一言堂教育,整节课都在听老师讲,课上得枯燥、乏味,课后老师还会布置一大堆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消化,一到考试学生们就得开夜车备战考试内容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今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完全代替了过去的一言堂式教育,教育界焕发出勃勃生机。

另外,我又不禁想到了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2008年9月1日,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个里程碑的背后,是中国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大提速:2004年,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7年春,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2007年秋,实施新的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08年秋,全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等等的这一些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步骤,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条件。

33年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教学工具的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教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正悄然引退。教师们惊喜地发现,以前需要到处托人寻找的教辅书,如今电脑上应有尽有;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点全部自动书写到黑板上,如今不仅可以用电脑备课、制作漂亮形象的课件,而且随时可以在课堂上调出来。一些老教师纷纷感慨,以前的上课,老师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字,不够写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哪里能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上课居然用起了电脑,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资料应有尽有。从粉笔加黑

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33年来,教学手段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不但教学任务轻松了,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幅度上升,素质教育已走进每一个校园。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安阳市全面实施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四路并进”、“五力同驱”的发展战略和环保工作目标,以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以实现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环保责任目标为主线,以安林公路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市区空气质量达标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我市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促进了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一、环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安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344.22万平方米,其中城市公共绿地面积586.02万平方米;省级绿化达标公园3座;省级绿化达标道路17条62.53千米,占建成区主干道总长的80.49%,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9%以上;园林小区70个,园林单位188个,园林小区和园林单位占全市小区和单位总数的63.6%和60.6%;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苗木自给率达85%。我市城市三绿指标已达到:绿化覆盖率37.05%,建成区绿地率32.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6平方米。园林绿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为景点,以河渠、国道防护林带为屏障,乔灌木、草坪、地被合理搭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具有安阳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全市城市绿化经过大量的投资,已初步形成了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依托,以公园、广场建设为亮点的城市绿化新格局。2006年,通过软硬覆盖、景点景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工程,使公园、广场景观容貌有了明显提升。我市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硬度和总大肠菌群,与2004年相比,水质总体变化不大。市区及主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良好。

经调查,我市地表水仍属于有机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挥发酚、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氨氮等。

我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仍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全市烟尘、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基本稳定,大致每年分别为76515吨、68808吨和108802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总体上属轻污染水平,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空气污染类型仍属煤烟型污染;酸雨发生率为0;城市地表水河流水质大部分有所好转,少数河流水质污染有加重趋势;城市地下水水质无明显变化,整体状况良好;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全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整体较好,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有所下降。各功能区噪声除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夜间超标4.7分贝外,其余各功能区昼、夜均未超标。各功能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以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最高,其次是工业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居民文教区。工业区(昼、夜)污染程度明显加重,居民文教区(昼间)、居民商业工业混杂区(夜间)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居民文教区(夜间)、居民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夜)污染程度基本不变。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安阳市的环境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不应该满足现在的成就,我们下一步会下更大的努力,会把安阳建造的更好。

二、公共设施

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市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1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0多元到2000多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市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安阳市以前只有少数食堂和国营饭店,凭粮票定时定点用餐。发展到现在,饭店林立,星罗棋布于各个社区,有许多餐馆24小时营业,你可以吃到各地的美食、佳肴,我们吃惯了城里饭的人,还有农家乐供你去享用。

娱乐从当时的大小喇叭,收音机到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等离子,液晶电视,家庭影院,各色音响设备,KTV 娱乐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各种社区的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兴起,晨练的队伍在扩大,打太极拳,散步,跑步,爬山丰富多彩。人们的体育休闲也很丰富,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打羽毛全球,打网球,游泳到打高尔夫球,体育也逐步的走出象牙塔,从精英的游戏到大众的生活方式。

出行方面,满大街的永久牌、飞鸽牌自行车王国,在九十年代之后逐步的被小汽车、公共交通和逐步完善的地铁网络所取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初年,我市的轿车数量猛增,是我们迈入现代化的后出现的第一次瓶颈的象征和标志。

我市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从原来的简单平房,砖坯房土坯房筒子楼发展到公寓、花园式小区、别墅。从人均居住6.7平房米到人均居住 23.7平方米。从一家三代居住一室到大家庭解体,各个小家过自己的甜蜜的小日子,我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八十年代末期的安阳市,很少人拥有手机,但现在,大多数人拥有了手机。人们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通过手机上网,看视频,拍照片和视频,听收音机,放音乐。当然,也有些烦恼,一是有骚扰电话,还有强制性的垃圾广告。有时,你无法拥有自己的休闲时间,晚上睡觉时手机关机,睡觉正香甜时来了电话,闹得你睡意全无。网络、电脑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家,目前通过网络和博客我们就可以完成相关信息的查阅和发布,可以看网络视频,玩网络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几乎可以完成许多现实是世界的事情,网上购物,网上订餐,订房,定旅游线路。

如今的安阳集市贸易逐步繁荣发达,各类专业市场被各地建立了起来,商品开始形成有序的流动。个体户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他们捣腾各类商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几十年的发展给我市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有些是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安阳市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现代化。

三、人民生活水平

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我们来谈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现阶段,我市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农民生活,例如,农村医疗合作社等,帮助人们减轻负担。现在,我市居民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工资非常低,勉强糊口,而现在,工资翻了几十倍,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上升了很多。而现阶段变化最大的就是教育了。以前孩子都没钱上学,不能接受教育。而现在,我市响应国家号召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学费免了,高中和大学对贫困生都有补助,更有无息贷款,极大地解决了有些人家上不起学的问题。

总之,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市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六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我市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等。与此同时,我市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安阳市开放30年,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安阳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安阳市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4)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安阳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全市人均GDP为381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由此可见,安阳的经济发展的还是相当快的。

(5)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安阳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6)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安阳市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业余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提高。

下载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年来家乡“衣食住行”的变化[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

    15机自二班李红 ***022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 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从一个贫瘠的小村庄一步步走向一个富强、日益繁荣的城市! 我觉得我家乡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

    家乡60年来变化调查报告1(最终版)

    家乡60年来变化调查报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这只沉睡的巨龙开始惊醒,并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

    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2011-05-28 14:58?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我们处在一个变动中的社会,一个......

    建国60年来我看家乡的变化

    建国60年来我看家乡的变化 财经学院 财政0811 陈玉瑾 2008410005 我的家乡位于重庆市南部,是一座山地环绕的秀丽的小城市,虽然这里没有北京宏伟,没有上海繁华,但是它就像一只小......

    google拍摄的十年来变化[五篇范文]

    NASA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自1999年随卫星Terra发射以来,一直致力于观测地球表面情况,科学家据此了解全球气候和环境如何相互作用。中国华北地区的雾霾多次被MODIS捕捉,从2......

    从衣食住行喜看家乡新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家乡灌南新变化 尽管近年来物价飞涨,生活多变,尤其对于我们这些60年代末出生的人来说,上有老要赡养,下有小要抚养,家庭负担日益沉重,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但不可否认......

    十八大后家乡的变化

    十八大后家乡的变化 张艺洋 十八大的召开已经四个月了,这次大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也是家人朋友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的话题。党的十八......

    十八大之后家乡的变化

    十八大之后家乡的变化 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家乡的变化可谓是翻天地覆。首先是生活状态的变化,党的好政策像和风一样抚慰着家乡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