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

时间:2019-05-14 07:2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型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型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

第一篇:中小型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

中小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

中小企业的投资价值何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关系到中小企业板块的存在依据,也关系到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估值。

大企业是一国经济的脊梁,其经济效率的源泉在于规模与范围。规模经济性指的是其单一产品的生产量增加带来的节约,范围经济性指的是多种相关产品共享某些投入、流程和资源以及技能转移带来的节约。因此,大企业的优势体现在大批量生产领域,以及多种大批量生产业务的联合方面。

与此相对照,目前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中型企业,销售额多在10亿元以下。从规模来看,远不如大企业的生产流量大;在业务范围上也大大小于大公司。因此,在规模与范围上中型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大企业之所以享有规模与范围的优势,是因为它们处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这些行业拥有广大的市场,使之能够通过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收回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投资。

中型企业之所以规模较小,是因为其所处的市场是所谓“利基”市场,即规模较小的市场,如服饰配件或小家电;或专业化的市场,如某种专用设备、零部件、添加剂等等。这些业务因为绝对规模较小,通常不适合设备和管理通用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就是说,不适用规模与范围的优势原理。

因此,从产品和市场来看,中型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即便开展业务的多元化,也是进入那些与原有产品在技术和市场上密切相关的领域。

这种较高程度的专业化,正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大企业的规模与范围优势是通过其经理阶层实现的。但管理层级的膨胀、垂直的命令和报告系统以及信息沟通方式,也使大企业处于较为僵化和分割的状态。而中型企业规模小,管理层级简单,分工不那么严密,管理者大多是多面手,因此在沟通和决策方面要比大企业快捷得多。

这种速度上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中型企业在竞争方面获利(快鱼吃慢鱼),而且使之更具灵活性。在当前环境变化不断加快、要求企业予以快速响应的时代,此种速度和灵活性的价值将与日俱增。

中型企业的优势是专业化、速度与灵活性,而不是规模与范围,这正是其投资价值之所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具备成长性。实际上,它们可以通过地理上的扩张(国际化)、产品的升级换代和相关多元化(扩展到密切相关的其他利基市场)等方式,获得广阔的成长空间。只是这种成长仍应体现其基本优势。

至于小企业,它们也可以像大企业那样实现一种可行的大规模生产方式。这就是马歇尔早年提出的“工业区”。实际上,无论在国外(如意大利)还是国内(如浙江的几百个特色工业园),这种工业区,即由众多小企业组成的产业联合体,产值都可达数十亿元,相当于一家大中型企业;但前者比后者更灵活,成本也较低。但是,由于工业区不是单一的法人,无法上市,对投资者并无实际意义。

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和新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战略管理策略呢?

一、严“管” 严“管”,即从严治企,加强对企业的科学管理。这是解决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先天不足、国际市场竞争力薄弱的重要途径。从未来竞争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一)加强企业基础管理。首先,针对中小企业基础管理混乱的现状,运用国际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型,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指标体系。其次,提高企业现场管

理控制能力。现场管理是完成企业各项任务的有效保证,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培养特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

(二)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即根据未来市场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准确定位;根据企业的经营特色,实施专门化战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档次、层次也随之拉开,使消费结构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中,都必定存在许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不愿插手或暂时忽视的空白领域即空隙市场,这就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机会。中小企业要善于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前景,主动寻找市场空隙,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以确定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的国际经营化战略。同时搞好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品牌战略、市场开拓战略、资本经营战略等,并根据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

(三)重视对营销机会的管理。未来竞争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后,中小企业极其缺少的可能不仅仅是资金、人才和技术,还有营销机会;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对营销机会争夺上。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谁能站在战略高度,以战略的眼光及时把握并创造性的利用营销机会,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取得战功。

(四)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目前,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专业经营人才,尤其是缺乏熟悉国际市场营销的人才,造成企业的经营决策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得人者,得天下”,“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在知识经济、市场国际化的时代,人才具有空前的重要性。企业必须树立人力资源观念,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在企业内部给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求“新” 求“新”,即创新。这既是中小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在未来更为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适应快速多变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走创新之路,否则,就必将被多变的国际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实践证明,任何企业在市场上优势的确立和维持、成败兴衰,与它的创新能力有着关键性的联系。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好地驾驭市场,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科研、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更加广泛的更高层次的持续创新。就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而言,中小企业应着重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创新:

(一)技术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最终决定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技术。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如不进行技术创新,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就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就难以生存下去。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技术进步、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从目前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可采取以下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引进,即直接从国外有关公司和企业引进,或直接从国内有关大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引进;二是开发,即由企业直接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由于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科技实力、财力不足的情况,进行技术开发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上,较为可行的方式是走“产学研”联台开发之路,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共同研制开发优势产品。不过,企业无论选择何种开发方式,都应注意:

第一、必须站在世界大市场中去考虑问题,选择开发项目; 第二、必须选择针对性强、符合或能满足目标市场需求且有助于市场进入的产品,如绿色产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产品等;

第三,应坚持技术高起点、经营规模高起点、产品质量高起点、占据市场高起点; 第四,应避开技术成熟领域、选择技术变动大的领域进行创新并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二)设计创新。随着消费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总体增强,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国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对产品的设计造型、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多从技术角度出发,片面地认为只有技术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这就直接导致了多数产品“技术先进性”与“市场适应性”的巨大反差,某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因为设计不理想,尤其是外观、造型不能满足消费者特别是国外消费者的需求而在市场上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接纳,这自然削弱了我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了产品的销售。事实上.随着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广泛使用,同类产品尤其是在技术成熟行业中的产品在内在质量上的差距并不大,而产品外观质量因设计水平的高低所带来的差距却在逐步扩大,一些内在质量不相上下但设计新颖、富有美感的产品反而能博得消费者的青睐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中小企业在注重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将产品的设计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地体现产品功能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同时又赋予产品精美的外观(造型、图案、色彩、包装、装潢等),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三、善“变” 善“变”,即灵活应变。面对未来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和高深莫测的竞争对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赢得市场,就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和准确把握市场环境尤其是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预测机制,根据环境的变化,因时、因地、因情、因势制宜,随机应变。

(一)因市场而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的变化,将导致原有市场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替代。中小企业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经营灵活的优势以这些变化为依据,在产品或服务方面不断地重新定位组合,使自己所提供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具有时间性、需求

期间不定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应具有前瞻性,要在市场需求发而未发、在变化未完全形成之前及时调整产品的结构,以“快节拍”的速度去适应市场,创造市场,满足市场。即快进快退。当企业选准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战略后,只要具备基本的生产经营条件就应快进一一迅速进入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并展开积极的营销;反之,当企业发现自己所处的目标领域市场潜力不大时,就应快退。快进有利于抓住时机,提前行动,去引导和创造新的需求与消费热点。不过,任何一个目标领域,一旦有利可图,就有可能引起其他企业的跟风,有限的市场空间在众多跟风企业加入的争夺中,其市场潜力将迅速被激发直至完全释放而使该目标市场再无获利空间。此时,中小企业应及时审时度势,抽身退出——即使目标市场尚余一定潜力,也不可恋战,否则,就有可能因盲目贪功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等到从沉迷中醒悟时,其他的市场早已为竞争对手提前进人,市场能量已释放怠尽。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参与任何市场的竞争中,敢于进入某些空白地带并在获取一定利益后又能激流勇退者,常可掌握市场主动权,同时又能避免同众多对手无休止的纠缠争斗。

(二)要因对手而变。在多方参与角逐的竞争活动中,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与竞争对手正面冲突或争夺是不实际的,要根据对手的变化及时、灵活的调整自己的竞争战,.出奇制胜。因对手而变,首先,企业要懂得“敌”变我变。再强的竞争对手.也有其薄弱环节。企业要跟踪、研究对手的变化情况(包括竞争对手的资源分配、技术装备、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各种情况),要从对手的变化中,找出其优势、弱点或失误,或避其锋芒而另辟蹊径,或针对其不足予以正面回击。其次,企业要善于“自变”。在竞争中,根据对手的变化而采取灵活应变之策,是竞争制胜的一个方面。但如果时时、事事因“敌”而变,又有可能在竞争中陷入被动,难以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应变策略时应有未来意识、超前意识,以战略眼光,抢在对手欲变未变之前,先变制人、制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本文由易易网www.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

第二篇:中小型企业人才培养

中小型企业人才培养

王月芳湖南科鑫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缺乏,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地自我培养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有关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说明中小企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中小企业在日常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过程中哪些注意事项,保证机制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机制;培训;中小企业

人才兴企,人才强邦,市场经济新挑战下,人才争夺甚为激烈,中小型企业必须着眼未来,构建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员工职业素养,真正用育人、用人、留人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中小企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人才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中小企业在获得人才方面具有了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各种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的缺乏,迫使中小企业不得不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培养机制,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根本。

虽然,有些企业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根据组织运行变化的规律,采用了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激发员工自我效能,有效地培养了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但是,由于培养本身和实践的“缺位”,企业辛苦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却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战略、战术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

1.1观念落后,认为人才培养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有些中小型企业认识上存在片面性,认为经过培养员工能力提升后就会跳槽,培养员工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1.2 重视当前的使用、轻视长远的培养

有些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人才培养能力,当企业出现岗位空缺时,为了更好开展工作,直接外聘有同岗工作经历的人员,对内部员工不加考虑,员工缺乏提升的机会。

1.3市场多变化,企业难跟上

中小型企业往往实力不强,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多是一味模仿,以成熟技术为主来生存。而现今市场经营环境多变,中小型企业常以市场追随者,甚至落伍者的地位存在,随时可能被淘汰。

1.4经验管理盛行,科学管理不被重视

中小型企业常常缺乏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松散、职能划分模糊、机制不健全等,管理工作凭借经验,不做科学的分析决策,运营资源的筹集上往往没有目的性,造成投放分散或错误。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合理,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管理绩效不高,制约企业高速发展。

1.5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形式、内容单一,培训迁移难度大

由于培养体系不健全,事前没有培养需求调查,事中没有培养计划的监督落实,事后缺

乏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员工培训听命于行政,没有与绩效效用挂勾。培训大多采用讲授的形式,对职工操作能力的培训力度,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课程体系系统性,内容方面也仅限于专业知识,师资大多数从本企业技术人员中抽调,缺乏新知识新理念,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不能最短时间转化为员工工作技能,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和企业真正成长需求。

2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员工个人能力高效发挥离不开科学管理的有效机制,没有一套健全的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不但不能让培养产生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员工士气低落,甚至直接流失。为了企业远期发展需要,只有进行个性化培养,让培养跟上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需要,人才培养机制跟上激烈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企业战略地位。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

2.1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搞好企业经营工作的前提。

中小型企业部分创业者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接受不了企业的新变化,不能忍受新引进人员的工作新思路,居功自傲,不愿学习,在企业内部耍老资格,这种“在位者优势”形成了对新进人员的排挤,导致新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必须理念先行,建立价值观念培养为基础、实战技能培养为重点、良好的培养环境做保障、个人生涯规划促发展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机制,才是真正有效的机制。

2.2重视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

人才培养的投入不单是经费问题,还是企业发展战略问题。人才培养资源投入是投资回报率很高的项目,短期内并不能直接创造赢利,需要企业持续的投入,促进员工素质提升,给员工提供适宜发展的平台,这样才能吸引人才,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使员工对企业的回报更高,真正实现人力资本增值。

2.3总体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人才队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培养目标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使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让员工随着企业发展而成长,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计划的拟定和实施。企业战略实现重在用人,员工培养重在应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2.4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

2.4.1 建立培养制度

制度建立是保障体系运行的基础,它包括培养的服务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奖惩制度、激励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

2.4.2掌握培养需求信息

通过对企业组织、任务、人员层次的分析,确定组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员工需要进行哪些知识、技能培训,如何将个人的需求与组织的需求达成一致,为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可

靠依据。

2.4.3确定对象、制定培养计划、预算经费

依据需求信息,进行对象和阶段分析,确定培养对象,制订完善的培养计划。预算培训经费,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节约培养经费的培养形式。

制定计划时需注意:

(1)培养计划必须服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协调企业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兼顾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建立在培养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谨防盲目性;

(2)注重短期、长期培养之间要互补;

(3)形式要多样化,可采取讲授、轮岗、兼职、个别指导、商业游戏、专题研讨、行动学习、竞聘会、e-leaning等多种培养方式;

(4)内容要结合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价值层面到操作技能面都要适宜。

2.4.4实施培养计划

计划要在实践中充分显示其意义。培养计划的实施也不例外,要想收到好的培养效果,领导支持和重视、组织者负责协调、培训师认真到位,学员管理都必不可少。

2.4.5评价培养效果

可以将即时评价与滞后评价相结合,通过考核与指标的分析,达到学习、行为、结果层次的评价。通过对受训者受训前后的绩效评价,人力资源部可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完善培训方案,逐步提高培训成效,降低培训成本。

2.5建立完善激励制约保障机制

对员工培养一方面利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员工个人价值实现。培养本身就是企业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实现员工自我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职能。

首先,企业对员工进行培养,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培养的机会。把培养激励机制与企业劳资制度挂勾,让培养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职称评定、干部选拔、岗位晋升、工作分配等方面把培养效果作为参考条件。考虑到长期战略需要,还可以用期权或股权激励的方式来留住关键人才,促使关键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降低人员流失。除了物质激励之外,还要给与员工更多精神方面的激励,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以及员工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使企业内部形成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系统。

其次,企业要广搭台子,让各类人才来唱戏、唱好戏,真正发挥人力资本的增值作用,打破论资排辈,建立以绩效为标准的工作评价和晋升机制,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最后,通过建立以绩效为主的评价体系,依据 SMART原则制定工作计划,事前约定目标、时限、评价标准,事后进行客观评价。将正激励和负激励结合使用,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建立企业集成知识库,让每个成员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信息,结合个人拥有的知识、资料和信息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组织保障,领导支持推进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企业内部拥有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培养管理团队以及得力的培养工作执行团队,更需要文化保障,需要有人才培育文化,企业内人人争当核心人才的氛围。

3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加大内部选拔

人才的来源无非两种渠道,一种是外部招聘,一种是内部选拔。由于内部员工对企业文化、机构以及人员相对熟悉,内部选拔有利于员工更快地适应新的岗位,既降低招聘成本,又可为员工提供更多职业发展的机会,让员工将培养所学知识转化成操作技能,借助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成长价值,也可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及对企业的忠诚度。

3.2关注高辞职率

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对员工进行培养,在获取高额回报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风险。目前关键人才辞职率很高,虽然员工辞职的原因很多,但如果我们能及时关注还是可以有效降低辞职率。据调查,与薪酬相比员工更渴望获得尊重,表扬、认可以及工作绩效的反馈。因此,我们可以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职场沟通,定期进行绩效反馈,肯定工作成果,指出不足之处,使员工在心理上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与企业共生共荣。

3.3协调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现代企业员工,倾向于将工作与私人生活分开,希望生活轻松,拥有工作和生活相协调,相平衡的生活方式。可以考虑营造轻松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弹性的上下班时间;根据员工的兴趣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

3.4配套体系要跟上员工需求

各种管理体系的建立会对员工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同时员工需求也是建立管理体系时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员工需求因人而异。既便是同一个人,他的需求也会随着岗位、年龄、工作能力等方面因素发生改变。因此,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时,相关配套的人力资源体系一定要将公司的需求与员工个人当期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现代企业部分员工追求一种自我风格,强调个性化。在薪酬设计方面可采用自助式薪酬方案。这种有别于传统的薪酬方案,包含更多的薪酬元素,允许员工建立自己的薪酬体系,随着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变化定期做出相应的变更,来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

4结束语

“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解决人的问题。倡导员工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员工主动能动性,营造一种尊重、诚信、友好的工作氛围,构建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使企业和员工间形成心理契约,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劲聪,范益成.人才培养—日本中小企业成功之道[J].时代金融,2005(1)

[2] 顾英伟,杨春晖.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

[3]肖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之我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11)

第三篇:中小型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推荐)

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中小型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 2011年01月07-08日 重庆 【主办单位】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培训对象】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其他各部门经理。【培训费用】3200元/人(含教材、合影、中餐、通讯录、茶点)【咨询报名】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上门内训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认证费用】中级证书申请费500元/人,高级证书申请费1000元/人(高级证书申请须同时进行理论考试和提交论文考试,学员在报名参加培训和认证时请提前准备好论文并随理论考试试卷一同提交)(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须交纳此费用,不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无须交纳)。说明:凡希望参加认证考试之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参加认证考试并合格者,颁发与所参加培训课程专业领域相同之:“香港培训认证中心HKTCC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中心《国际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国际注册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国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可/联网查询)。(课程结束10日内快递给学员 课程背景: 很多企业都经历或正在经历这样的现象:优秀员工不顾我们的挽留,翩然而去;潜力员工不顾我们的期待,悄然远去;甚至重点培养的员工,也不顾我们的重托,撒手而去,留给企业无尽的懊恼和叹息。更让企业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似乎总是该走的没有走,不该走的却走了;平凡的没有走,优秀的却走了。于是,也总能听到HR管理人员一遍又一遍无奈的歌谣:我拿什么来留住你?我的员工!在快速多变与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何吸引、激励、奖励、发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岗位分析、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课程特色: 课程从国内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各种典型案例的讲解和分析,以及模拟现实环境的操作演练,全面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施操作水平。课程内容:

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5、福利

6、津贴

7、薪酬的主要作用

8、战略目标实现的工具

9、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增强竞争力

10、激励员工

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师协会举办的《全国商务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认证中人力资源管理科目主讲讲师。90年代后期,楚天先生开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培训工作,对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及解决方案有其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先后在《深圳特区报》、《职业生涯设计》、《职场动态》等媒体上发表了多篇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并在深圳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网上发表了多篇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章,阐述了其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辟独到见解。研究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之人力资源策略规划、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培训管理、组织结构与工作分析等领域。授课风格practical principle 楚天先生能够有效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问题进行咨询诊断,提供咨询式培训;专业理论底蕴深厚,授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企业实际咨询案例、管理案例丰富,切合目前国内企业实际情况。楚天先生的课程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致力于引导管理者系统思考问题,企业战略、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相融会贯通。服务客户Customer service 富士康、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东风汽车、南方电网、华润(深圳)、中海石油深圳公司、斯德宝电器(德资)、广州立白集团、喜之朗集团、正大康地集团、大大科技、上海龙旗集团、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深圳水务集团、联合船舶、三九集团、中国宝安集团、中石油、长城证券、深圳航空公司、金碟软件、康佳集团、中国海外集团、Amoco Orient Petroleum Company、顺德德美化工、光台电子(台资)、华孚纺织控股、成都福地科技股份、中铁快运、Phillips China Inc.等等。

第四篇: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文化系统、视觉文化系统和理念文化系统的总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阐述了中小型企业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以及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软实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对企业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何为企业文化?被广泛接受的是沙因教授提出的概念: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二、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文化中核心价值观指导战略形成,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引领作用;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影响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能够消除品质问题,培养顾客忠诚,加深顾客对品牌的理解,对品牌管理具有推动作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必须在战略、人力资源及品牌建设上作出突破,因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例如:海尔的创新、效率的企业文化就是海尔迅速扩张的助推器。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形象力。首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低层次需求满足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弥补产品在更深层次需求上的不足。其次、企业文化从用户的关切点考虑企业的经营和服务, 把用户的利益融入到企业的利益中。因此,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市场亲和力,能使顾客迅速认可产品并提升其对企业的忠诚度。例如:沃尔玛的“服务顾客”、“顾客就是老板”的文化。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区别于其竞争者的独特个性。在企业的竞争中要想长

期的占有优势,必须具有他人不能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在知识、信息网络和经济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更新换代的趋势下,企业在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上的优势很难持续保证。而植根于企业独特的环境、条件、发展历程、管理方式和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着难于模仿的独特个性,将是未来支撑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例如:维珍的“叛逆”文化,以叛逆的精神融入企业,使其品牌成为“叛逆、时尚、廉价、优质”的代表。

(四)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适应力。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概念,成熟的企业文化都经过了一个落地的过程,即从老板文化向群体文化的过渡。从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文化形成后,员工具有共同信奉的核心价值观、愿景,以及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认同感,会使各部门协调发展、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而创造变革、客户至上和组织学习的文化氛围会使企业能对外部环境的各种信号作出迅速反应。

(五)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管理竞争力和经营绩效有密切联系。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6。而科特和赫斯克特11年对207家公司的调研显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有正确企业文化支撑的公司的总收入增长682%,而没有企业文化支撑的仅提高166%,有正确的文化支撑的比没有文化支撑的公司的三倍。因而中小型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够,不够重视。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存,因而会侧重于关注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精神领域的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或者搁置延后。而没有企业文化作为支撑的中小型企业往往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形成中小型企业举步维艰,有文化支撑的大型企业继续壮大的恶性循环。

(二)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时间短,尚未经过“落地”的过程。企业文化的落地是一个从价值观导入到文化演变再到文化推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老板文化向群体文化转变的过程。而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时间普遍较短,公司依旧是以老板的意识为主,尚未形成群体主导的文化。松下公司从早期的佛教文化到后来“顺应同化、团结合作、追求进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的变化是成功

落地的一个典型。

(三)许多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结构不完善。企业文化的建设分为四个层面: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理念层。中小型企业的在文化的建设中经常会只注重产品、行为和公司的制度,忽视作为核心的理念层,从而导致了理念层的缺失或者错误。这种不完善的结构会导致企业文化的虚化,使之无法转化为企业的管理行为。

(四)很多中小型企业的文化生搬硬套、流于形式。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推进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即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形象逐步推进的过程。而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学习中,往往是一个由外而内的学习过程,有的甚至只学习外部。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学习中生搬硬套或者全盘西化,丧失了自身优秀的传统,并且没有在学习中去粗取精,也不考虑自身实际;这种借鉴偏离了企业文化形成的模式,会出现核心价值观的偏离和经营理念的错误。所形成的文化不仅没有新意,不能被企业员工认同、被社会公众所接受,也不能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斗志的效果。

(五)多数中小型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个性化的表现。然而纵观国内的企业,方方面面都大体相同,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面对的竞争对手以及所处的商业环境也不相同,所以在遇到各种事件时所做出的反应也不相同。企业应该要有属于自身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六)中小型企业未能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多数中小型企业只关注企业自身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顾客的利益,从而导致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顾客的忠诚度不高。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将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也只有将个人动机、企业意识、社会责任完美融合才会得到更多的认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形象。例如:中国移动的“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以责任和卓越为核心内涵。正是将企业与顾客、社会结合的典型案例。

四、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发达国家从企业文化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已有二十多年,而国内中小型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紧密地联系中国文化背景,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

(二)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泰伦斯·狄尔和艾伦·甘乃迪曾指出“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他不仅规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还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性——非常注重价值观的作用,而根据彼斯特和沃特曼的研究,出色的美国公司几乎都是寥寥几条的主要价值观作为驱动力。因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步,首先它应该是共同意识的产物,其次它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导向,最后它应该立足人本、鼓励创新。

(三)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将老板文化转化为群体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概念,只有将企业高层战略意识、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成果结合起来,将企业企业老板意识和企业员工意识结合起来,才能建设出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活力,才能形成形成普遍的认同感,起到激励人心,引发共鸣的作用。

(四)注重变革与创新,明确自己的选择,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历史,只有找出自己企业优于其他企业的部分,并形成自己专属的特色,才能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创新始终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变的主题,只有保持不断发展、创新的活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穷则变,变则通,在变革中企业文化才能发现不足,弥补不足,不断的完善。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浅出、广泛宣传,长期维护。许多中小型企业文化晦涩难懂,认为简单易懂的是没有底蕴的。这种做法只会束缚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简单易懂的文化才能让员工更好的领会,让顾客更容易铭记,也只有简单易懂的核心文化才能更好的让员工发展外延,不断丰富充实。而且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长期的宣传和维护才能保证其活力,保证其不断的发展、完善。

(六)企业文化要能转化为行动力。如果企业的文化不能转化为推进企业发展的行动力,那它就只是空洞的口号。只有领导以身作则,按企业文化的要求做事,引导员工遵守企业文化准则,才能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更应该将行为与企业文化结合,形成其独特的执行文化。

(七)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学习型文化。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型文化已成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学习型文化不仅是产品技术的学习,更是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中小型企业可以依赖某项资源优势,在特定时间获得成功,但不能长久;一旦这项资源的优势丧失,企业就会出现危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形成富有行业特色的独有竞争力。

五、总结

总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小型企业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只有结合实际,发扬特色,批判性学习才能建设出有独特性的企业文化。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只有牢记“创新、坚持、简约、人本”的理念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浪潮中不断发展,才能少走弯路,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吉鹏.企业文化热点问题.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王吉鹏,李明.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科特,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田莉.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8期(总第138期)

[5]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商业研究.2004(总第287期)

[6]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胡本勇,郑循.刚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构建.技术经济.2004

第五篇: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

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

摘要:本文从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入手,通过制造业与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案例分析,说明信息化在企业竞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介绍全国信息化的程度以及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企业竞争力

成功案例分析

现状

途径

一、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即,是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是基础设施重建,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再造和制度创新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企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二、从信息化成功案例探究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海尔信息化成功案例——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 赢得全球供应链网络

海尔公司2000年3月开始与SAP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ERP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来采购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15万余种。新的物流体系将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了50%,库存资金减少了67%。几年前,海尔集团采用了SAP公司为之搭建的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国内首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中心。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336家优化至978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了20%,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32.5%,实现三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

目前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ERP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板管理4小时送料到工位,实现JIT配送;生产部门按照B2B、B2C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目前海尔在中心城市实行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4天以内到位。

计算机网络连接新经济速度

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目前,海尔100%的采购订单由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低到3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20%。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

(二)农业信息化成功案例——农信通

客户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因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手段比较落后且单一,造成农村政务信息流、产业信息流及民生信息流不畅等问题,农民无法及时、准确、便捷的获取政策法规信息、农资及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信息、种养殖科技信息及农民切身关注的法律、卫生、教育、文化及务工等信息。各类信息交互的不畅,极大的降低了涉农政府组织的执政能力及广大农民兄弟的致富能力。

移动公司解决方案

1、政务信息传达: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满足农民在村务管理上的信息化需求,如政策法规发布、政务公开、农情通报、劳动力信息通告等。结合农村政务实际,梳理农村政务流程,解决农村政令畅通、上传下达等问题。

2、农产品信息传递: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为产、供、销环节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技术资讯、沟通平台,如生产过程中的种养科技、农业气象、病虫害防治信息等;供应环节中的农资价格信息、农资市场、新品信息等;销售环节中的农产品价格行情、农产品市场分析等。结合农业产业特点,梳理农业生产、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中的各个流程,有效解决了产供销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问题。将产供销环节中所需的各种市场信息、参考资料,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位农民,农民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制定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形成对产供销环节进行积极引导。

3、民生信息传递:通过短信、话音、WAP等形式,为农民及时提供有关农村教育、农村医疗、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在内的信息。充分满足农民切身关注的法律、卫生、教育、文化、务工等民生问题,使农民及时、准确、全面的获取农村教育、文化生活、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和用工信息等。

4、定制行业终端设备:是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行业终端、农村信息机、普通终端(支持基于OTA的STK卡)等三类。其中:行业终端主要是指专门应用于农业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定制终端,如经过农业部认证的动物溯源系统的PDA设备、粮库温湿度控制终端、农村雨量监测终端等,主要应用于具有行业应用需求的目标对象。农村信息机主要满足农村政务管理、信息采集与发布等需求,可实现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短信分组群发、应急广播等功能,目标客户群包括村委会、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员、涉农企业、种养运销大户等。普通终端(支持基于OTA的STK卡),通过将程序及菜单预制到STK卡中,利用OTA下载技术,方便广大用户获得自己需要的业务菜单,使用简单方便,易于农村信息化规模推广,目标对象为广大农村普通客户群。

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1、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它可以利用不受时空限制的途径,全方位、多途径、高效率地把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适应技术随时送到农村和农民手中,从而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技术与广大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加快农业技术转化。

2、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农信通的应用,可以加强农产品市场、供求、技术等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增强农户和企业获取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3、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

(三)信息化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海尔在物流方面所做的探讨与成功,尤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协同电子商务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海尔集团已经前后安装了CAD、CAM、CIMS、PLM、ERP等体系,形成了“前台一张网,后台一条链”的闭环体系,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其信息能力,最大限度地削减了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零库存、零营运成本和与用户零间隔的目标,提升了其竞争优势。海尔集团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既注重内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又注重外部信息化人才的引进。这些信息化改革对海尔集团立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企业对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提升了本企业的竞争力,更成为一种企业价值。移动通信公司对于农业信息化的需求做了合理的分析,并开发出相应的产品满足农业的需求,使得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不再制约于信息的不通畅。

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较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其表现大体如下:

(一)企业内部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企业内部自上到下尚未形成浓厚的信息化意识,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低下。

(二)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设备的薄弱

(三)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五、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增强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

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使全球信息实现了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创造了商机并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企业获取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思路的效率,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平台,并有利于企业市场的触角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使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建立起高效的联系,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动态、消费者了解市场情况,使企业能迅速应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而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和开发活动,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所结合形成的各种信息技术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也有利于应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

(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信息化促使企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信息流通过整合市场供应链的各类信息,提高企业整个生产销售服务流程的流水化作业水平,及时定位产品创新方向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效率。与此同时,企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认得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系统,极大提高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人的思维,增强了决策的理性与科学性,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三)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首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和更新成本。其次,由于柔性制造技术对库存管理具有替代效应因此节约了库存成本。再次,通过运用信息系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成本的降低使得企业有更大的获利空间,同时也无形的给予对手价格上的压力,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影响巨大。参考文献:《企业信息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初探》李义强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浅析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冯铁 杨柳

《区域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谢盼盼 《消费导刊 经济研究》 各类资源网站的相关资料

下载中小型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型企业如何与大型企业竞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战略评析

    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战略评析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科学的结合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

    企业网管谈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网络安全(大全五篇)

    企业网管谈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网络安全 本文Tag: 网络安全 安全策略 面对网络安全形式错综复乱的今天,企业该如何做才能降低网络带来的风险?存在电脑中的数据安全与企业资料是......

    中小型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中小型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一 总 则 为保证公司文件的完整,便于查找利用,做好收集、立卷、保管、借阅、统计等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 文件材料的收集 第一条收集范围 凡是公司......

    关于中小型企业业务流程演讲稿

    关于中小型企业业务流程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下面我将用ppt的形式为大家演示中小型制造企业业务流程。 中小型企业业务流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事前—订单评估,事中—业......

    中小型企业行政事务管理制度

    中国搬运站打照行业信息网中小型企业行政事务管理制度(一)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行政事务管理,理顺公司内部关系,使各项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中小型企业行政事务管理制度(范本)范文大全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行政事务管理,理顺公司内部关系,使各项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行政事务包括档案管理、印鉴管理、公文......

    中小型企业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作业 “中小企业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号: 200704112057 齐绍杰 班级: 94110202班 姓名: 中小企业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

    中小型企业门卫管理制度

    清河源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门卫管理制度 1、负责公司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出入车辆及外来人员的检查、登记,严格执行车辆出入厂区管理制度; 2、负责来访及业务联系人员的接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