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政务学院 12思想政治教育班 王迎昊 12107021027
中国士大夫阶级向来是皇家维护专制权力的“工具”,为了牢牢伫立于权力核心统治者想方设法控制并培植理想的工具。对于科举成名的士子来说一入官场其兴衰荣辱在一定意义上便取决于奉行千年的官僚体制。事实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士大夫明知其中的规则依旧甘做皇室的工具,久而久之在他们之中便形成一种难以磨灭的奴仆心理,而随着皇权一步步集中专制主义的加强,此种现象在清朝可谓上升到极致,客观上也埋下中国近代落后的隐患。蒋廷黼先生在探究为什么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维新这一问题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士大夫阶级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这就需要弄懂他们为什么怕?作者认为,官场上的士大夫不是真正的自己,皇帝面前的所言所行不是臣子想真实表达的,一味的唯唯诺诺不过是明哲保身的处事方法,说白了国是皇帝的国而家却是自己的家,处理政务不过是为皇帝打理家务,把自己的家收拾好为家族赢得利益才是为官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这就造成了士大夫的惰性,他们更愿做装点朝堂的立柱,将自己粉刷的油光透亮为的是博得皇帝的眼球。归根结底专制体制不敢让他们冒着毁灭家族前程的风险与君王分庭抗礼,能与皇帝面对面交谈的是已经在官场上饱经风雨的老臣,为官几十载其棱角早被官场的体制磨平,而这也是专制政权所希望看到的。最高统治者需要的仅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的听话奴才,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与自己对簿朝堂、争得面红耳赤的耿直之人。对于为官者而言个人的荣誉远比国事重要,对皇帝的恭维才是替自家房门增砖添瓦。
中国自古以来承袭下的言官制度在清廷中早已成为摆设,有清一代很少出现像前朝那样敢为国家献身的铮铮铁骨。主张剿夷的林则徐与主张抚夷的琦善都看到了中英之间的差距,林则徐并未公开指出,崎善宣传了却不敢坚持,原因在于道光帝并未主动承认这一现实,作为臣子并流着“奴仆”血液的他们自然不敢站在皇帝的对立面。臣子不言,皇帝不知,晚晴的统治者便在这样的困局中艰难的应付接踵而来的挑战,终于还是力不从心走向灭亡。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对清廷来说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列强的入侵早令他们毫无招架之力,国内这场农民暴动更让清政府捉襟见肘。毫无疑问,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朝的衰亡,其提倡的均田主义更是超越了近千年农民思想范畴。即便这样,还是暴露出农民起义的弊端,尤其是领导阶层直接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命运。作为领袖队伍的核心,洪秀全把握着太平天国的命脉,与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并无差别,甚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偏偏他们能一步登天洪秀全只能含恨而终。这与领导者的人格有很大关联。就洪秀全而言,定都天京后生活逐渐腐化,不思进取,内部矛盾也随之扩大,这只能归因于个人的局限,毕竟起义尚未成功利益纷争就让自己土崩瓦解。
“洪秀全得了南京之后,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洪秀全的个人思想并未追赶上历史的步伐,现实的要求是拯救民族,而内心在追求皇帝的权威,我们不能说洪秀全不在救国,但在救国之上恐怕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因素。“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闭关自守百年的中国何谈平等自由,更不要指望受儒学熏陶已久的洪秀全能自我觉悟。从前以科举追求功名的他如今拿起大刀长矛,方式不同但都为高人一等罢了。换句话说,如果让其宣传社会革命那无疑是在革自己的命,真正想让社会苏醒还要靠开明的知识阶层奔走宣告,而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在底层群众心中根深蒂固,现实情况注定这是段坎坷之路。
“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政府,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初看这句话不免让人心生悲凉,清政府的腐败乃近代中国落后的最主要原因,能够推翻它必定青史留名,末句作结却说只是唯一成绩。作为那段历史的旁观者知道革命的目的不仅仅是打倒清廷,最重要的是思想革命,抹掉旧有的封建观念才能做新时代的新主人。而结果并没有达到革命者的期望值,这场革命不过是取下了禁锢群众的牢笼,当人们获得自由时却变得盲目无措,根本没有做主人翁的意识,失去方向的中国感觉不到与过去的区别,对底层百姓而言其实不过是换个名号而已。
辛亥革命的意义更多在于它的政治革命,对社会革命的促进力微乎其微。曾经的太平天国由于领袖个人的局限并未将起义提升到社会革命的层面,历史失去一次检验国人觉醒力的机遇。如今的辛亥革命却不情愿的弥补了这一缺憾,之所以不情愿是因为革命的仁人志士并不想将他们寄予无限希望的革命沦为检验品。事实如此,国人对这场起义并不“领情”,他们不懂革命者为此流了多少血,亦不管今后的皇帝是谁,留住自己的家财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的革命不同于西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不能同时进行,必先政治革命才能社会革命。法国大革命历经百年,之所以彻底赢得政治革命因为之前早已对国民进行过多次血的社会革命,群众的意识心理做好了政治革命的准备。反观中国,同样是流血牺牲,同样是奔走呼号,但却没有那份幸运。中国的社会革命从来不是靠知识阶层费尽口舌的宣传所能达到的,只有少部分人先觉悟以武力掌握国家最高机器通过凭高俯视的权威才可广而告之。也就是说,政治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暴力运动,社会革命只能以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实现,进一步言,不可称之为社会革命,只能说是社会改革。
统治阶级自古以来就是底层贫苦农民的支柱,小农经济让他们丧失了活动的自主性,必然依赖于最高权威。不言而喻,其思想心理亦受统治者的操纵,如果突然提出一个新思想并且与信奉多年的旧思维相冲突,其态度或者将信将疑或者漠然视之。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变革必须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宣传说教而是近乎命令的颐指气使。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 心得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外自主学习汇报及经验交流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公共课,与中学时代不同的是,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关注1840年以来中国发生过什么事件,有过什么变化,而是一段知国耻国难的历史,更多的关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和变化,以及它们背后的经验及教训,从而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提升和思维方式上有所改进。“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从这段贯穿着屈辱和艰难成长的历史中,我们有了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深邃的目光。
近代史就是一场中国的抗战史,从清末到建国之间,怎么说呢?也许是是段血泪史啊,也是革命史。我想我会对我们的国家又爱又恨,爱他们的顽强,爱他们的团结,也恨他们的迂腐,很他们的分裂,恨他们的落后,国家就这样的可悲,真可是可悲,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知耻而后勇就对了。
中国的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夜的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是一段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入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愈加明确了学习它的目的和我们需要做到的一些要求。
我们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颠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入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入一步争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地先入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地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么样选择了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指导的自觉性。
我们要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入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我们要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看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通过学习了近代史,听老师生动的讲解和看看老师播放的影像资料,我对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艰辛有了愈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从耻辱和艰辛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而感到自豪。对于我来说,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把这一段历史铭记于心,把它作为今后我们工作、生活,乃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财富与精神动力。我们深知“落后就要该打”,所以同时,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努力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了近代史,让我有了愈加强烈的民族荣辱感,将来我一定要用马克思的思想来鞭策自己,并把它作为我行动的指南。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 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 雷雨晴 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
(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宣扬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呼吁改变国情固然是好,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缺点。
在《敬告青年》之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完完全全贯彻其中,成为一条将这六项标准串联起来的线索。民主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检验一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惟一准绳,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敬告青年》所针对的对象太过狭隘,几乎全部指向青少年知识分子,并没有普及到群众里面去,忽视了中国真正的群众基础,没有正确认识到当时的国情。除了一些空空的政治口号外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法,同时,一味地学习西方摒弃东方,多多少少带有崇洋媚外的感觉,一味地否认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全盘否定,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缺点,成为了它的弱点,只起到了小范围的表面上的传播思想的作用,并未能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与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相比,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论证了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但是《变法通议》却主张从教育、考试方面进行改革,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说明当时知识分子对于西方文化并不是全盘吸收,对于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但是它只揭示了造成中国人才缺乏、民智未开的教育原因,却没有从更深一层看到造成中国教育落后的政治原因,这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敬告青年》侧重于思想方面的改革,但是也由于其受众的局限性和全盘西化的倾向并未能直接促成社会的变革。
在我阅读《敬告青年》之后,虽然没有极大的震撼感,但是感触还是有一些的。《敬告青年》中宣扬的民主科学、对青少年的希冀等等,在现今却仍然没能够完全实现。
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充满我们的生活,青少年的相关问题更是数不胜数,“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少年为何却频频爆出杀母杀室友吸毒强奸的新闻,而且有不少是和知名高校挂钩,知识分子,这一条符合,而知识分子所有的觉悟呢?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很多腐败思想流入、侵蚀国人的身心,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今天早上我无意间点开一个新闻,然后便花了一个小时去了解这则新闻的衍生——非主流和杀马特,光是翻看那些图片就让我感到震撼,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都是哈韩哈日哈美哈欧的表现,一味的模仿最终导致了怪异杀马特的流行。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有合作但也有冲突,日本岛国文化渗透,美国的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等每时每刻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譬如,提笔忘字、传统文化后继无人这种现象,不正是漠视传统文化转而投向外来文化的表现吗?尽管有汉字听写大会出手相助,但并不能放松警惕,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文化碰撞有时候甚至比政治军事上的比拼更加激烈。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或许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背景下能够激励青年们解放思想,从封建的牢笼中看到一丝希望。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适用了,我们既需要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熏陶,又需要国外先进文化的陶冶,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样我们才能成新鲜活泼者,才能成为社会之新鲜活泼细胞,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
专业:临床医学一系xx班学号:139800xx
在中国近代史的吴炜老师推荐下,我拜读了由张鸣前辈写的书《重说中国近代史》,该书语言诙谐,让本来稍带点枯燥无味的历史带上了趣味性。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一直响起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那一段历史,不得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但是反观当代,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这一段深沉的历史,不管是真的没有涉及,或者不感兴趣,抑或了解这段史料但无法正面面对这段惨痛的历史,这些都是危险的,其中我们难道没有觉察到这个危险的信号吗?难道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习惯逃避,习惯抵触,习惯无视,习惯抛弃吗?如果不想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认真把这段历史当为警钟,时刻警醒我们要自强不息,时刻记住曾经民族的伤痛吧。而这也是研究历史想带来的效果;正如张鸣前辈在文中所说:冷静的审视过去,然后去看待我们的未来,尽早学得聪明一些,不要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反复跌倒。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当然惨痛的历史亦然!
回首一段史实,首先要摆正态度,如果带着扭曲的心态去看历史,很多人最后会陷入过度的意淫世界中,这样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毫无疑问会危害这个人,最后会沉迷在这种自欺欺人的走火入魔状态中,这与历史是促人进步已经是背道而驰,问题固然不是很大;但是倘若整个民族使然都带有这样的心态,灭族的命运会逃脱不掉吧。不过当代的国人对待这段历史没有上述的心态,但是却有着三种较为奇异的心态,作者也有趣地把这三种心态分别比喻为‘怨妇’、‘泼妇’、‘情妇’心态,前两种心态明显带有着偏激的态度,要不就是怨恨世界列强欺负我们弱小,要不就是一直不服世界列强的欺凌,认为历史上我们一直都在反抗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抱有第一种心态的人,你们怎么能带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呢?‘弱肉强食’这样的规则似乎一直都存在吧,所以弱小的自己怎么可以怨恨对方欺凌自己,你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不逐渐强大起来,能够和它们分庭抗礼;要不就静静等待灭亡的命运。抱有第二种心态的人似乎不太正确认识到当时中国和外界的差距性以及中国根深蒂固的落后和封闭理念,过于冲动的看待历史也算是有些接近意淫状态,所以也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看待近代史。第三种‘情妇’心态够为折中,能够冷静的审视历史,也能理智的分析过去,从而通过总体的分析得出总结:殖民史也是一段好历史!其实作者把其称为‘情妇’心态也是有原因,现在的人都知道‘情妇’是一个贬义词,所以显然这样的心态在作者认为也是错误的,事实上确实有够让人难以接受,难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你要感谢别人帮助你锻炼脸部肌肉吗?所以带有‘情妇’心态的国人其实也只考是虑殖民者鞭策着我们要强大起来,却忽视了这群殖民者阴暗的一面:掠夺和奴役!因而面对着这段历史,我觉得应该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中的每一个事件,并且对于不同的历史事件也要应该联系国外的环境多方面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上面三种心态似乎都是带着一种不变的心态看待这段相对较为漫长的历史,实际一段历经110年的近代史中,我们国家和外界势力以及其和我们的关系有着很多的变动,所以其好或其坏能比喻为一个振动函数吧,即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分析,到底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和涉及的外来者和我们国家的表现?这样看待近代史难道不更合理吗?我觉得看待近代史的心态中只要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事件,然后把其放大再毫无根据的把它代表为近代史,是现在我们国人看待近代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抛弃这种局限思维才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近代史的进程。
而恰好《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按照中国近代史各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挖掘各个历史事件的外在联系性和内在因果性,且外对于每个大型的事件,也努力的在细致上丰富还原当时的事实,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当时的执政情况和外面列强的真实想法,因而有助于我们以更正确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把作者提供的一些细致的历史事件和作者较为缜密的分析摘抄下来,以下内容便是对书中提及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致内容以及作者所持有的观点的分析:
(一)、在两个世界的碰撞中,当分析为什么在军备等级相差不多的前提,但一个途径漫长路途的疲劳之师最后居然以较少的数量练克一个大国的数支大军的时候,作者其中便有从一个国家的统治的力度的细致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来说,统治机器在一定的时候都会出现由‘有规则’到‘潜规则’,最后到‘无规则’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这个已经有了200多年寿命的清皇朝根据历史的一般规律性也确实应该踏上了‘无规则’这样一个混乱状态,所以这样的军队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从其中,便可以看出,作者在分析近代史的过程中没有抛弃清皇朝的本质,它不过依然属于封建体制的产物,所以它的命运和之前中国古代其他封建国家的命运不会有太多差异,从而类比得出鸦片战争时期的清朝官员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无规则’充斥着,从而也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一支伏笔。
(二)、在帝国古老命题新解中,鉴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太平天国在接近胜利后的瞬间消逝,作者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几个失败起义进行比较,认为农民其实不是没有力量,而是这种力量需要整合,倘若没有人整合,即使再大的力量也成不了一件事,并且得出整合农民的力量需要士大夫的参与,但太平天国的早期起义中没有注意到其对士大夫一直信仰的孔子的不敬,所以太平天国后期发现士大夫基本不参与洪秀全的起义运动,因而最后太平天国运动也因为缺失了统一的理念,在历史长河中远去。
(三)、对于洋务运动,有人认为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首先当时的背景是中国结束了列强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的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国家需要富强起来,而且当时领邦的日本似乎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所以清朝的部分官员开始萌发出一种斗志:既然别人能学好,我们也可以,然后等我们学好了,就不用再受人欺凌,这是一种好的心态;并且还有一个优势条件是当时我们国人并不排斥洋务运动,毕竟历史上有过其他国家对其的强烈反弹,所以少了国人的排斥这一关后,中国实行洋务运动似乎会成功啊,毕竟那个时候西方列强也十分赞赏中国的洋务运动,在这种无内外加压的情况下,貌似没有什么阻力阻扰这个运动,但为什么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呢?其实如果仔细观察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发现当时洋务派只是革新在制度的表面,且外普遍缺乏精英的参与,尤其是军队都仅仅只是练兵不练军官,这样的军队能称得上是现代化吗?就像上面所说的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整合的话,那也成不了事的,所以,没有好的军官怎么可能打得出好的仗呢?因而洋务运动中
中坚人才貌似长期匮乏;且外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西方列强认为会达到的效果,不是说学日本的吗?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先是由官办企业为主导,然后发展到官商督办,最后过渡到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商办企业的手中,但是中国却只完成前面两步后就不再走下去了,这样的运动彻底吗?不彻底的运动、不彻底的学习会有效果吗?最后的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也告诉我们:没有!也是因为此我们中国开始踏上了前面那种‘怨妇’心态中认为的我们一直被外界欺负的荆刺路。
(四)、谈及到近代史上的变法,不得不提当属近代史上第一次变法;百日维新,看到这个词就知道无疑这场运动失败了,只有那一百天而已,而究其原因首先不能忽视的是逐渐浮现的民族劣根性:我们学习总是想走捷径,其实当时的洋务运动也已经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因为为了富强,然后又看到友邦的成功,我们自己就只想直接搬别人的那套过来用,为什么不自己想呢?这样能贴合自己的实际,或许会进展更快呢?所以我们国人想走捷径的急功求成的心态让我们这两场运动都失败了,其外还有就是维新派之间具有地域分化和思想派系的分化,更为严重的是维新派排斥当时势力大的洋务派和慈禧太后,当我读到文中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很想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大boss撑着他们,竟敢有如此大的勇气,可也太让我吃惊了,皇帝,一个基本没什么实权的皇帝,这样的改革能有多大进展呢?而最后刺杀太后的这一馊主意不过是加速了维新运动的结束罢了。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越发急于求成,而结果也是越发早早了结!并且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由洋务运动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失望到百日维新的中国政治体系出现严重倒退,中国能够强大起来的条件和机会貌似也越来越少了。
(五)、关于清末新政,现在有部分史学研究者认为假若当时让清朝新政一直搞下去的话,中国将会成功地在列强瓜葛的氛围中重新成长起来,或许中国就不用在经历此后的军阀混乱、国名革命、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这样烽火纷飞的乱世了,但实际上真的会那么乐观吗?还有历史的一个性质必须坚持就是:历史不容假设,所以这样的假设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如果清朝一直执行新政的话,是可以肯定中国政治体系会由封建体系过渡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但过渡到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中国就一定能逃脱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吗?这样的体系就真的适合中国吗?这似乎都是一个不能确定的事实吧?所以我认为对于清末新政的立与破的问题,不必要纠结过多。而作者在阐述新政的问题时,似乎十分支持新政,并且带有点偏向于憎恨革命党派的革命,其实对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我有些许不是很赞成,首先谈及到清末新政中提出的预备立宪,其实当时很多人认为预备立宪中的民主是一种假民主,作者变为此解析民主实质应该是一个过程,所以应该循序渐进,但是谈及清末新政中的废除科举制的时候,这不是矛盾了吗?你不是说新政中的预备立宪体现了循序渐进吗?但是科举废除貌似不是很激进吗?毕竟这可是历经数个朝代,但任然遗留的产物啊,怎么能一夜之间让它灰飞烟灭呢?所以对待新政的决策不应该把它看得太好,那个时候的清朝政府和士大夫怎么可能会想到那么缜密的决策呢?所以不能过于乐观看待清末新政。
(六)、过去的历史书评价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但书中解释实质并非如此,确实也是,怎么可以仅仅通过它‘不碰列强、不反帝、不反封建、不敢发动群众’就判定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呢?他们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根据我们中国当时的国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革命的规模和烈度,从而减少社会动荡,让我们国家能够顺利地度过共和制。不过似乎历史潮流告诉了我们: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带给中华民国的共和制让中国的政治格局更复杂和
更混乱了,因为当时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不适合共和制。所以此后中国的政治局面越来越乱,也是这场革命,之后带来了中国南北对抗、军阀纷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
看完整本书后,在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其实还是发现尽管中国的格局越来越乱,但也能推断出此时此刻的中国开始慢慢成长起来了,当然还是一个弱小的受人欺凌的角色,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成长为一个懂事的青年了,也有了能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能力,让他们慢慢失去对中国的野心。不过不可忽视的是依然摆脱不了弱国的命运,所以回顾这一段历史,让我明白在这个丛林时代,只有强大了,才有话语权,所以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应该执着于“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理念,担负着为国做担当的觉醒。除此之外,也让我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我没有什么实力,最终的我也会踏上当年中国踏上的道路——受人欺凌,所以在这个社会必须自强,开展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自己才会像强国有着话语权般有着选择权。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李永政09504006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抵抗外族侵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着清帝国内部的腐朽与自大,闭关锁国带来的危害如决堤的洪水冲击着清帝国的国家机器与人民。随着清统治者自大意识的国度以及英法等国家机器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市场的形成已成必然,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劳动力原材料无时无刻吸引着资本主义国家。最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斗争。不止外国侵略者,当时清帝国内部也是纷争不断,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内外纷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最终迫使人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在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随着一战的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收回山东权益合理提案被无理拒绝,群情激愤。5月4日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随之而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但两党从本质上的分歧使得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国民党的杀戮开始了革命道路的长征。
党派纷争不断国内政局动摇,中国在摆脱封建社会只有很短时间的发展,也只有很短的时间,因为日本的野心开始行动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国运动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抗战,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利用国土广大战略纵深经过八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战胜利后的喜悦没有持续很久,被压抑的问题最终会爆发。两个党派只能有一
个存活,国民党为了保住自己对国家的统治打压消灭共产党,在美帝国的支持下发动内战。但由于国民党对百姓的国度压榨使得在国内影响急剧下降不得人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8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
通读了教材之后也懂得了一些问题:在以往总会感叹中山先生及其建立的民国政府太过软弱,以至把苦苦建立的共和政权拱手相让与更倾向于专制独裁的袁世凯。读过课本才了解到革命者的苦衷,当时的时局确非中山先生的实力所能左右,而袁世凯亦绝非好对付的,袁世凯能有当时的威望与权势与其个人的才能手腕不无关系。虽则共和政权终归失败,但革命党人确实是为了政权的创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动荡的时局自然导致社会的变迁,在当时革命的思潮冲击着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维新的观念在这一时期都已过时。民国初年经济情况同样不容忽视,无论金融业、工业、还是农业都与过去有较大的变化。同样有着较大变动的还有社会结构,阶级力量的消长、社会团体及帮会的兴衰以及传统家庭的转换无不说明时代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封建社会。
对书中所述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被教材说成“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其实这话不过是胜利者事后的豪言。在当时中共一大的召开可以说并没有多大的时政影响,毕竟一大的参加者仅仅有12人,很难说一个12人参加的会议会对全国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在评价国民党的政体时,教材所用言辞总体趋于消极立场。从教材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就是总有一种诡诈的氛围笼罩着国民政府,而中共的政权则是充满希望与生机的。这样的对比书法应该是出于教育的需要吧,而不是严肃的史学家应持的态度。同样,即使是党内同志如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以后未能成为我党决策人物的早期领导人,因为他们曾犯下的错误导致他们的功绩教材也很少提及。但是对于他们的错误教材则是毫无保留的指出来。我们在对待历史时应该持以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可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对待历史人物更多的是苛责,以至读者在看到这段历史时对于那些在政治斗争中失利的人物也不会有应有的同情。
在抗日的问题上我较倾向于国民党在战场上付出的牺牲更大。个人认为,以当时的抗日武装,中共的军队的力量应该是很微弱的,能够依靠的还是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抵抗。毕竟日军入侵的时候不可能专找农村山区攻占,而要占领的目标还是大城市、交通枢纽等战略要地。这些地方恰恰是由国民党军把守,所以国军在正面战场的抗日是功不可没的。但教材在涉及到国军抗日的时候大部分的描述是溃败。我们知道后世修史时统治者在论及前朝时总是论述前朝如何腐朽罪恶,而他们的功绩却很少提及,以这样的隐善扬恶来稳固其统治。所以我倾向于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的贡献终究是大过共产党的军队的。但抗日战争确实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侮的一次战争,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在抗战中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在抗战对两党的具体影响时,我们其实可以看出中共在抗战过程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而国民党则失掉了不少民心。关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涉及到战后中国的社会心态和动向,书中有这样的标题:国民党极力维护***和共产党力争民主。我认为这是很好理解的,国民党***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基本上是由国民党一己之力创建的。况且对于一个执政党,其维护自身的***也无可厚非。故而我认为国民党维护其自身的***不应被课本贬低。而我中国共产党确实是力争民主,因为在当时中共并非合法执政党,故而中共需要像民主党派一样要求民主以求得参政议政的权力。
总之,通读《中国近代》之后既有收获也有疑问,加深对1840-1949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历史的理解,更好记住中国人民逐步反抗外来侵略获取自由独立民主的伟大历程。其实历史就是过去的事,虽然后人看历史总是有加工后的痕迹,但总的历程还是无法掩盖的,在读书的同时多以怀疑的精神去思考所获得的更改更多。
注:后面问题个人色彩多一些,望老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