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本好 一个美妙的世界 第56号教室读书笔记
一本好书,一个美妙的世界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南京市方兴小学
刘小燕
之前,在青年教师读书会议上薛校长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当时我没有立即向薛校长借过来。其实我对外国的类似的这样的教育作品不是很感兴趣,一直都认为国外的素质教育要比中国的要成功的多,我拿来也没什么用,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反而徒增一些内心隐隐的伤痛,又要一番感慨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所以,想想不看也罢。而当薛校长把这个作为任务布置给我的时候,没办法,只得看了。直到看到了尹建莉的这篇文章,“这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它适合美国人看,也同样适合美国人以外的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看。”“更多的是感动。”到底这是一本怎样的让人感动的写正确教育的书呢?在这里也非常感谢薛校长没有让我错过这么好的一本书。
首先,我想来说一说本书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一次次读书的过程中,我都会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雷夫老师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是那么的爱学生,能作为他的学生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老师。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敢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读者的面前。对于自己所犯过的错误,和自己的一些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他都能在书中毫不避讳的说出来。这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老师。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这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老师。最可贵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时,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这本书为什么能感动整个美国?为什么能畅销全世界?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让人感动的写正确教育的书呢?就此谈谈我的一点体会吧!第56号教室,这个普通的教室,却又那么不平凡的教室。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雷夫老师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人性永远是教育的至高境界,老师的责任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雷夫老师就如同一般老师一样时也会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去教学孩子。例如:用高压的方式,让孩子惧怕而遵守规定。结果是无效的,然而他的心里一直认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在上课的头一天,他就把科尔伯格的“道德六阶段”教给了学生。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要取悦某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56号教室是学生的避风港,雷夫老师就是上帝送给这些幸运儿们的礼物。学生们可以尽情享受莎士比亚、经济学与摇滚乐班上独有的经济制度等。他让孩子们了解团队合作、语言的力量,以及正确处理金钱的态度。对这些孩子来说,他就像是一位心灵导师,教导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正像雷夫说的,年轻的时候,他面对学生的错误,也曾发怒、沮丧,我现在也处于这种状态,但是“对小事发火,重要议题就得不到处理”这句话,让我警醒,有时就是为学生的突发状况而生气,耽误了正常的教学,现在想想确实很不值得,也许换一种角度和心情来对待,就不会这样。教师这份工作,真的是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进而有所提高。
书中第11页,雷夫与学生丽莎的对话,就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自己曾经处理类似事件的影子。“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而那时的我,因为学生不带作业,而采取一些和这件事情无关的惩罚方法,错失了使事情向好处发展的机会。
“每天浪费2-3分钟,一个学期就会浪费200-300分钟,是五、六个小时!”这也是我一直跟我们班学生和家长提及的事情,我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早一点到校,多争取一些时间用来读书背诵。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要把握利用好早晨的宝贵时间。现在想想我只是强调了早读的时间,套用雷夫老师的那句话:我想,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这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直不停地出现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使我明白:一名好教师,在他的教室里要有课程意识。雷夫老师的五十六号教室充盈着课程。这个课程是结合教材的学习给我们师生发展设置了一个向上发展的台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入学科的学习。
我觉得雷夫最为精彩的就是他的疯狂之举之一莎士比亚课程,通过这一课程把师生卷入一件伟大的事情中。师生在这一课程中发挥创造性,把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赢得自信,不断获得高峰体验。
我觉得此书不仅适合老师看,作为家长,也应该看一看,因为,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父母的责任。这本书,好就好在能让我们反思: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是以利益引诱孩子,让他们认真学习,劳动?还是告诉他们认真学习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将来,而劳动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当我们期望孩子谦谦有礼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应当以身作责?当孩子不诚实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省,自己是否言而有信?当孩子出现错误与失败的时候,我们是越俎代庖,还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当孩子有了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耐心地与之讲解?而我们带孩子出游的时候,有没有让孩子自己事先去了解目的地的地理及人文知识?当孩子想要参加某项活动时,我们是不是以学习紧张为借口而阻止他?我们是不是不管孩子有多么小的进步都会为之而喝彩?孩子的喜好与特长我们知道吗?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吗?分数与想像力、创造力哪一个更重要?
书,虽说已经读完,但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思索。“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第二篇:有关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有关世界美妙声音作文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美妙声音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篇1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呢?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清晨,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那美妙的歌唱,让人听了就心情舒畅。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夏天,调皮的蝉在树枝上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热情洋溢,让人听了还想听。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风,吹过树洞时发出“呜呜”的声音,那声音连绵不断,像从遥远的时空飘来的。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在学校音乐课上,“哆唻咪……”孩子们那悦耳的歌声,就像风铃在风中摇摆一样。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老师上课时那循循善诱的声音,让每个同学都能从中学到知识,沐浴到希望。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你,都听到了吗?
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篇2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响音国”的国家。这个国家有世界上最响亮的喇叭,有最聒噪的鸭子,有唱歌声音最大的人……而这些东西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但是因为声音太大,这个国家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轻而美妙的声音。
响音国的国王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百般爱护。就在小王子过12岁生日的前一个月,国王就问小王子要什么生日礼物。国王问小王子:“今年的生日就用我的鼓队给你演奏一首歌好吗?”“不!爸爸!我每天都在听你的鼓队演奏音乐,早就听腻了。”小王子一脸嫌弃的大吼。“哪…就让鸭子们发出聒噪的声音吧!”国王又说。“爸爸!你怎么能让禽畜给我表演呢?”小王子板着脸生气的说,“如果你想不出什么好的生日礼物给我,这个生日我就不过了。”“这怎么能行,这样吧,我让大臣去通知全国,把世界上最响的声音给你做生日礼物。”国王急中生智的说道。“那好吧!”王子傲慢的同意了。
国王贴出告示,命全国人民在小王子生日那天,每个人大声喊出祝小王子生日快乐。一对夫妇看到了告示,丈夫心想: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是怎样的`?回到家丈夫对你妻子说:“你想知道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是怎样的。”妻子回答:“当然想了,但那天我们都在说话,怎么听的见最响的声音呢?”丈夫说:“这样,那天我们就对着别人的口形说,不就可以听见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吗?反正那么多人在喊,又不缺我们两个的声音。”“对!就这么办!”妻子高兴的说。第二天丈夫把方法告诉了单位同事,妻子告诉了街坊邻居……
光阴似箭,日月穿梭。一转眼,小王子的生日到了。那天,嘈杂的声音突然安静了,小王子听见了…听见了鸟见虫鸣,听见了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听见了蜜蜂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啊…这是那么美妙的声音呀!小王子闭着眼睛静静的听着……
从此,“响音国”变成了“轻音国”,这里有全世界最轻的喇叭,有最安静的鸭子,有唱歌最婉转的动听的人……这些东西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这里不时会传来鸟叫虫鸣和风吹树叶的声音。
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篇3大自然是个神秘的殿堂。它通过声音向我们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细心去聆听,就能体会每个音符蕴含着很多内涵。
叽叽喳喳鸟叫划破了天空的一片宁静,把睡梦中的我唤醒。打开窗户,看着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新的一天又开始。走在上学的路上,听着旁边树林中传来的鸟叫声,顿时感觉生活的无比温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巨雷,这是春天的第一声响雷,它叫醒了冬眠的动物,大地被唤醒了,春天终于到了。转眼间,雨水哗啦啦直打下来。没有带伞的我匆匆跑进教室。上课铃声响了,〝丁零,丁零铃声召唤着我们走进课堂。清脆的铃声,像一首欢快的乐曲,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奏响,像沙沙作响的春雨一样,催开我们心头千树花蕾;像淙淙流淌的清泉一样,要润绿万棵幼苗。放学了,汽车声显得十分响亮、整齐。巨大的场地,平整的红地毯,似乎只要一发指令,一辆辆整齐的汽车就可以演奏一场完美的歌曲,嘟嘟,嘟嘟嘟。好听极了!
在奇异莫测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美妙绝伦的自然交响曲。每种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应当认真去倾听,倾听大自然的美妙!
第三篇:关于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关于世界美妙声音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美妙声音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篇1自然是一座神秘的宫殿。它通过声音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只要我们仔细听,我们就能意识到每个音符都包含许多内涵。
“聊天鸟儿的叫声打破了天空的寂静,把我在睡梦中惊醒。打开窗户,看一缕阳光射进房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走在上学的路上,听着附近树林里鸟儿的歌唱,我立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巨大的雷声。这是春天的第一声雷声。它唤醒了冬眠的动物。地球被唤醒了。春天终于来了。转眼间,大雨倾盆而下。没有带伞,我匆匆走进教室。上课铃响了。...”铃声把我们叫到教室。清脆的铃声,像欢快的音乐,每天都在我们的耳边响起,像沙沙作响的春雨,把我们心中成千上万棵树的蓓蕾推开。像流动的春天,它需要滋润一万株幼苗。放学后,汽车的声音又响又整齐。巨大的地面和光滑的红地毯似乎是完美的歌曲,只需一条指令,整洁的汽车就可以播放。哔,哔,哔。”太好了。
在陌生而不可预知的大自然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美妙的自然交响曲。每个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该仔细倾听,倾听大自然的美丽。
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篇2大自然是个神秘的.殿堂。它通过声音向我们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细心去聆听,就能体会每个音符蕴含着很多内涵。
叽叽喳喳鸟叫划破了天空的一片宁静,把睡梦中的我唤醒。打开窗户,看着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新的一天又开始。走在上学的路上,听着旁边树林中传来的鸟叫声,顿时感觉生活的无比温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巨雷,这是春天的第一声响雷,它叫醒了冬眠的动物,大地被唤醒了,春天终于到了。转眼间,雨水哗啦啦直打下来。没有带伞的我匆匆跑进教室。上课铃声响了,〝丁零,丁零铃声召唤着我们走进课堂。清脆的铃声,像一首欢快的乐曲,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奏响,像沙沙作响的春雨一样,催开我们心头千树花蕾;像淙淙流淌的清泉一样,要润绿万棵幼苗。放学了,汽车声显得十分响亮、整齐。巨大的场地,平整的红地毯,似乎只要一发指令,一辆辆整齐的汽车就可以演奏一场完美的歌曲,嘟嘟,嘟嘟嘟。好听极了!
在奇异莫测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美妙绝伦的自然交响曲。每种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应当认真去倾听,倾听大自然的美妙!
世界美妙声音作文 篇3在我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悦耳的声音:小鸟的歌声,使我心神愉快;老师的教书声,充实我的知识;还有小草的沙沙声,告诉我时光在流转。然而,这些声音再美妙、再动听,却永远比不上爸爸妈妈的关切声。
在漫长的暑假里,父母不放心我独自在家每天都要打几个电话来关照我,我对此感到十分厌烦。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声又响了,我不耐烦地拿起了话筒,电话那头传来妈妈关切的声音:紫凝,作业做完了吗?“我做完了!“那你吃完饭了吗?“嗯,吃过了。“记住,千万别让陌生人进来,看书时间也别太长了,眼睛会受不了的!“哎呀,妈妈你就别说了!我急躁地说,“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你就别再打电话给我了。好了,再见。挂完电话不一会儿,电话铃声又响了。太烦人了!于是,我便把铃声音量调到最低,“好了,我再也不用听那刺耳的电话铃声了。我心想。电话铃声停止了喧闹。屋子里安静了许多。我拿起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享受着无边的宁静。
“砰砰砰”传来了敲门的声音。我蹦蹦跳跳地来到门前,透过猫眼一看,竟然是爸爸。只见他大汗淋漓,全身湿透了。我开了门,不禁愣住了,他不像平时那样穿戴整齐,整件衬衫湿漉漉的,就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似的,比在猫眼里看见的严重得多。爸爸的脸通红通红,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他头上冒出来,样子十分狼狈。“乐乐,你没事吧?“我怎么会有事呢我感到莫名其妙。“那你没让陌生人进来吧?爸爸还是上气不接下气,焦急地说。“没有啊“那怎么我每次打电话都没人接呢?你让爸爸担心死了,你知不知道!
我很想把刚才的事情告诉爸爸,可是,我的脸红了,我想说的话都堵在了喉咙口。“哎呀,糟糕!爸爸看了看手表,“快来不及了,我得赶紧回去开会,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说完便像一阵风似的跑下楼去了。
我来到窗口,望着爸爸远去的身影,只见他急急忙忙地往路口跑,好不容易看到一辆出租车,竟然人满了,爸爸又一次伸出手,终于打到了一辆出租车。看着爸爸焦急的背影,我心里盼望着能再次听到那悦耳的声音,那代表着父爱和母爱的声音。
当父母的关切之声发出时,我们应该领悟他们的用心良苦,不应该让父母再去为自己而发脾气。错误的延续,将是生命中永远的污点。
第四篇:美妙的小世界 教案
《美妙的小世界》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重点
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
课题名称 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作业内容
画画自己身边的小世界
课时建议 1—2课时 知识重点
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
注意事项
培养大胆发言,大胆作画的习惯 技能要求
用线条自由表现细节形象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激发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美术学习的兴趣,从微观 与宏观不同角度,引导儿童在多试点的美术探秘活动中,科学的观察、比较、体验、描述身边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初步感悟“美无处不在”的道理。本单元 由《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两课组成,两课关系是欣赏对比的一 种递进关系。
一、教材分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本课一开始就以“美与自 然”为主题。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 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能初步感悟到:“美”是无所 不在的,“秒”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是本课课题的深刻内涵之一。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 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见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本课选择自然界中的小生物、小动物作为观赏对象,引导儿童科学地学习“观 察与欣赏”、“想象与评述”的方法,此为本课重点;借助科学手段从微观角 度观察小世界,并进行欣赏。评述,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及时提供多种视觉 造型语汇给学生作评述参考,如“色彩、花纹、形状、外形、形态、鲜艳、生 动、美丽、奇特、画面……”。
总之,本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内涵的文化底蕴,到生态式的审美观念及自由式 的作业呈观方式,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活动空间,教师可酌情抓住学 生的多个兴趣点,循序渐进的开展若干个美术探秘活动,也可以分小组选择教 材内容进行合作式探究与交流发展的活动。本课教学可视条件在室内或室外进 行。
美术探秘活动设计: 探秘1——它是谁
“走近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花海中的一朵花……)
“再走近些”——猜猜大圆周里有什么?(花瓣、花蕊、小昆虫……)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美丽的鲜花,勤劳的密封……真美妙!)
探秘2——他们在干什么?
假设与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书上、石头,你会发 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 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
探秘3——它们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
议一议、画一画——逆向选择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
探秘4——这是什么?
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
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
探秘5——画家祥和小朋友说什么?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花叶、昆虫)
猜猜——画面给我的感受是什么?(春、夏、秋、冬,奇妙、生动)找找——画家用什么色彩表现小世界?(绿、黄……、田园一角)
想想——画家想告诉我什么呢?(美是到处都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发现)学学——我喜欢想画家学什么?(学画大自然中的小世界。)教学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过程调控
课前准备
欣赏图片,放大镜 小画片,画纸,画笔 教师指导资 料收集
课 堂 导 入
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探秘1)
2、创设由远而近的情境。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探秘2)
3、板书课题。
1、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2、小组议论:发现了勤劳的小蜜蜂、团结一致的小蚂蚁。
3、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小世界”有些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 引学习兴趣。·重点引导对形 与色的注意。·教师不作结论。转入下一个环
课 堂 发 展
1、观察比较四季图片
设问: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探秘3)
2、设问:用放大镜、显微镜又能看到什么?(探秘4)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很小、奇怪”的感觉?(探秘5)
1、语言评述季节特征
2、思考想像: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
小组派代表对自选图片进行讨论与评述:
美(形态、色彩、花纹)妙(动态、花纹、生活……)
3、动手表达:怎样学习画家表现小世界 ·鼓励学
生大胆发言,提出见解,教 师不作任何裁判。·引导学生抓 住自己感兴趣的 细节,进行视觉 语汇描述。
反 思
评 价
提供反思的内容:
1、小组收集()份资料
2、我能观察,发现()种小生物
3、我能用()描述小世界的美的形态、色彩、花纹
我学会关注()
1、联想与表达
每人画一种小生物,合作创作小生物世界:临摹与变化——全临摹或举临摹《显微镜下的肥皂泡》
2、各组组长组织反思评价:可以自由选择其中集体进行评价。自评,他评鼓励、自信
提示学生注意: 美无所不在,但 要画出细节
课后 延伸
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
思考:保护身边环境,怎样从我做起。
预计效果
活动过程令学生兴奋。
作业效果有差异,不必苛求。
二、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式。
教学模式:以问题情境与美术探秘活动贯穿全课。
教学后记: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论,持续性注意力比较弱,教师注意抓 住学生的兴趣点,以激发他们关注大自然和追求美的情感表达;绘画引导单色勾 线为主,可诱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事物细节的描述,并尽量画面画满。
第五篇:第56号教室读书笔记
一本好书,一个美妙的世界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
“这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它适合美国人看,也同样适合美国人以外的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看。”“更多的是感动。”到底这是一本怎样的让人感动的写正确教育的书呢?
首先,我想来说一说本书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一次次读书的过程中,我都会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雷夫老师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是那么的爱学生,能作为他的学生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老师。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敢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读者的面前。对于自己所犯过的错误,和自己的一些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他都能在书中毫不避讳的说出来。这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老师。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这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老师。最可贵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时,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
奠基!
这本书为什么能感动整个美国?为什么能畅销全世界?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让人感动的写正确教育的书呢?就此谈谈我的一点体会吧!
第56号教室,这个普通的教室,却又那么不平凡的教室。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雷夫老师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人性永远是教育的至高境界,老师的责任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雷夫老师就如同一般老师一样时也会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去教学孩子。例如:用高压的方式,让孩子惧怕而遵守规定。结果是无效的,然而他的心里一直认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在上课的头一天,他就把科尔伯格的“道德六阶段”教给了学生。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要取悦某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56号教室是学生的避风港,雷夫老师就是上帝送给这些幸运儿们的礼物。学生们可以尽情享受莎士比亚、经济学与摇滚乐班上独有的经济制度等。他让孩子们了解团队合作、语言的力量,以及正确
处理金钱的态度。对这些孩子来说,他就像是一位心灵导师,教导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正像雷夫说的,年轻的时候,他面对学生的错误,也曾发怒、沮丧,我现在也处于这种状态,但是“对小事发火,重要议题就得不到处理”这句话,让我警醒,有时就是为学生的突发状况而生气,耽误了正常的教学,现在想想确实很不值得,也许换一种角度和心情来对待,就不会这样。教师这份工作,真的是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进而有所提高。
书中第11页,雷夫与学生丽莎的对话,就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自己曾经处理类似事件的影子。“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而那时的我,因为学生不带作业,而采取一些和这件事情无关的惩罚方法,错失了使事情向好处发展的机会。
“每天浪费2-3分钟,一个学期就会浪费200-300分钟,是五、六个小时!”这也是我一直跟我们班学生和家长提及的事情,我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早一点到校,多争取一些时间用来读书背诵。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要把握利用好早晨的宝贵时间。现在想想我只是强调了早读的时间,套用雷夫老师的那句话:我想,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这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好书,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直不停地出现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使我明白:一名好教师,在他的教室里要有课程意识。雷夫老师的五十六号教室
充盈着课程。这个课程是结合教材的学习给我们师生发展设置了一个向上发展的台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入学科的学习。
我觉得雷夫最为精彩的就是他的疯狂之举之一莎士比亚课程,通过这一课程把师生卷入一件伟大的事情中。师生在这一课程中发挥创造性,把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赢得自信,不断获得高峰体验。
我觉得此书不仅适合老师看,作为家长,也应该看一看,因为,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父母的责任。这本书,好就好在能让我们反思: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是以利益引诱孩子,让他们认真学习,劳动?还是告诉他们认真学习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将来,而劳动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当我们期望孩子谦谦有礼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应当以身作责?当孩子不诚实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省,自己是否言而有信?当孩子出现错误与失败的时候,我们是越俎代庖,还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当孩子有了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耐心地与之讲解?而我们带孩子出游的时候,有没有让孩子自己事先去了解目的地的地理及人文知识?当孩子想要参加某项活动时,我们是不是以学习紧张为借口而阻止他?我们是不是不管孩子有多么小的进步都会为之而喝彩?孩子的喜好与特长我们知道吗?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吗?分数与想像力、创造力哪一个更重要?
书,虽说已经读完,但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思索。“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
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