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Incoterms 十大常见误解
Incoterms十大常见误解
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交易过程、节省了磋商时间和费用。而Incoterms作为解释贸易术语的一项重要国际惯例,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极大影响和广泛应用。作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参与者,正确而深刻地理解Incoterms的相关规定十分必要。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贸易术语的使用存在着一些误解,使交易活动中隐藏着很大的风险。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地使用Incoterms,保证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此对最常见的10个误解予以阐释。
误解一 Incoterms规则可以直接取代销售合同
Incoterms是由国际商会制定的,旨在避免贸易当事人因对贸易术语不同解释而出现的不确定性,降低贸易风险。Incoterms主要描述了货物从卖方到买方这一过程中双方各自涉及的责任、费用和风险。Incoterms2010引言中强调指出:Incoterms只阐述了销售合同双方涉及的若干特定义务,如卖方在指定地点交付货物的义务;买卖双方之间费用和风险的划分;货物进出口清关义务;货物的包装义务;买方受领货物的义务;互相提供有关安全清关所需信息的义务等。而一份完整的销售合同内容不仅限于此,还需要涉及其他买卖中的关键问题,如付款方式、货物所有权和其他产权转移、违约的认定及其后果以及某些情况下的免责等。这些在Incoterms中没有规定而销售合同中又必须的条款,就要依靠合同双方的约定及其适用的法律条文来解决。另外,贸易术语使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将术语补充完整,即在术语后准确地添加货物交付运输或货物到达的地点或区域,如“FCA No.169 Shuanggang Street,Nanchang,China Incoterms2010”,术语本身不能单独使用。
总之,Incoterms是一种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不是法律,其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只有在合同中采用时才对当事人有约束作用。而且在使用时,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变更,一切尊重当事人意思,按合同规则履行。
误解二 Incoterms2000版本自Incoterms2010版实施后就自动失效
虽然Incoterms2010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Incoterms2010实施后Incoterms2000并没有自动失效。因为Incoterms作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其效力来源于当事人的选择,并不自动适用。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也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虽然国际商会推荐2011年后使用Incoterms2010版本,但当事人在订立销售合同时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约定选择适用的任何版本。例如,对于Incoterms2010已删除的DES、DAF、DEQ和DDU,当事人依然可以约定使用。需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当事人意图在销售合同中援引Incoterms,就应在合同中明确所用术语并注明其适用规则及版本,以免引起纠纷。
误解三 Incoterms只适用于国际贸易
Incoterms从最初就被人误以为仅适用于国际贸易。Incoterms早期版本的标题全称为“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在我国引进该规则之初,就将其翻译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并一直沿用至今。而仔细推敲,其应该是“有关贸易术语解释的国际规则”。因而,从其英文名称上可以看出,国际商会从未否认贸易术语可适用于国内贸易。
在Incoterms2000版本中将“where applicable”引入相关术语的A2/B2/A6/B6条款,因而在无需办理海关手续的情况下,使用该用语就可避免模棱两可。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如欧盟内部或其他自由贸易区,没有交纳关税的义务和对进出口的限制,Incoterms规则都完全适用。新版Incoterms2010引言中正式明确指出其“不仅适用于国际贸易,也同样适用于国内贸易”,而且其副标题也改为“ICC rules for the u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同样,在Incoterms新版修订中新增DAP以替代DDU,也是为了突出贸易术语可以国内和国际贸易同时使用,从而淡化关税这一概念。
以我卖方也不愿意主动使用FOB。FOB的过多使用导致很多新入行者以为这是常规选择,对其不甚了解,甚至很多人将其误称之为“离岸价”,在有话语权时也不知换用对自身更有利的术语。殊不知出口使用FOB隐藏着诸多风险,故有必要认清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第一,船货衔接问题。FOB下租船订舱的主动权掌握在买方手中,卖方处于被动地位,易受制于人。一旦买方不及时租船订舱或船舶不适货,会给卖方正常交货造成困难。
第二,物权控制问题。FOB术语下大多买方会指定货运代理,在卖方获得足额付款之前,将发生难以有效控制物权的风险。由于买方指定货代的介入,使真正的物权凭证即船东提单由指定的货代掌握。而出口方拥有的货代提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权凭证,虽可以用于交单结汇,但并未对买方的付款构成实质性的约束。买方可能利用其与货代的关系,采取无单提货的方式提取货物,一旦买方不付款将造成我卖方钱货两空。
第三,货物风险与索赔问题。FOB下由买方自行办理运输保险,假定货物在运输途中遭遇风险损失,一旦买方未办理保险,就不能向保险公司索偿。即便买方购买了保险,在其拒付货款或拒收货物后将保险单转让给卖方,卖方不具有可保利益,也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
因而,在出口业务中不推荐使用FOB术语,若不得已要使用这种方式成交,卖方须谨慎操作。在实务中,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买方派船到装运港的时间,避免货等船而贻误装运期。如若买方指定境外货代,卖方须调查买方货代的资信情况,如不能接受,应及时拒绝。卖方还应尽量避免在FOB下使用T/T或托收等商业信用收款方式。
误解八 C组术语的费用划分点即是风险转移点
由于C组术语后接的目的地或目的港为费用划分点,似乎意味着卖方必须承担把货物送到指定目的地或目的港的义务,正因为这样CIF常被人误以为是“到岸价”。尽管运费的分界点在进口国的指定目的地或卸货港,但卖方只承担正常运费和保费,额外的费用如避风港费用等仍由买方负责。卖方自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或交予承运人时即实现了风险转移,在此之后货物遭遇的风险、损失及额外费用,均由买方承担。
另外,从交货方式来看,C组术语是典型的象征性交货(又称凭单据交货)。所谓的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以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交付买方或其代理人来代替实际交付货物的交付方法。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在C组术语合同下,卖方将合同项下的货物交付承运人或装运港装上船,取得运输单据后,只要将约定的全套合格单据交予买方,即使货物中途灭失,卖方也完成了交货义务,无须保证到货,即可凭单结汇。因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只需要约定交货时间,卖方无须关心货物运输时间,更无须保证货物抵达目的地的日期。总之,CIF术语的风险转移点与费用划分点是相对分离的。
误解九 卖方负责办理保险就应以买方为被保险人
根据Incoterms,仅有CIF和CIP两个术语涉及保险合同,规定由卖方负责办理保险。其他9个贸易术语下办理保险均非贸易双方义务,至于具体由哪一方办理保险可在合同中另行规定,或双方根据各自利益自行安排。实务中,卖方负责CIF和CIP下保险时,往往办理以买方为被保险人的“仓至仓条款”保险。一旦货物自卖方仓库运往装运港或交付承运人之前发生货损,卖方以为可以援引仓至仓条款获得赔偿,殊不知这段过程保险利益与仓至仓条款之间存在空缺。
在CIF和CIP合同下,卖方以买方为保险单抬头投保,一旦货物在交付前遭遇损失,卖方对该保险标的享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中也含有仓至仓条款,但与保险公司存在合同关系的是买方,卖方不是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或合法持有人,因而卖方没有索赔权。另一方面,虽然这种情况下,买方是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或合法持有人,但货物还未交付给买方,买方不具有保险利益,因而买方也无权就货物在风险转移之前的损失向保险公司索赔。因此,在以CIF和CIP出口时,以买方为被保险人的仓至仓条款保险责任期间被弱化了。为了实现真正的“仓至仓”,就要求卖方办理保险时,以自己为被保险人,待货物装上船或交付承运人之后,再将保险单背书转让给买方。这样一来,货物交付前的损失可以由出口方提出理赔,交付后的损失可由进口方索赔,进而保险权益获得充分保障。
第二篇:对机关的十大误解
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满怀梦想的年轻人,走入机关甚至在机关混了许多年后,仍然可能对机关、对“从政”心存误解。这种误解是怎样形成的呢?可能是书生意气,可能是性格使然,可能是对机关的特殊性质缺乏认识。也难怪,原本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更何况在表现与本质最大化背离的机关呢。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些误解的存在对于“从政”者本人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如果不能及时矫正,将是十分危险有害的。想想看,有以下10条可能是我们经常被蒙蔽而又全然不知的。
第一,只要能力强就可以被重用
学生时代,学习好就会被老师和同学宠爱,就会被重视、被重用。考试成为衡量学生能力水平重要甚至唯一的方式,尽管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存在很大缺陷,但确是目前为止最为合理的方式。可能恰出于这个惯性,很多人以为只要能力强,就会在机关得到最好的发展;只要能力强,就可以坚信被提拔重用;只要能力强,就可以睥睨同事、孤高自傲。这实在是一个致命的误解。事实上,很多能力很强的人被“窝”在一个很难受的位置,废掉了。机关对人的衡量标准绝对不会像考试分数那么直接和简单,这里还不说其它诸如情感喜好、利益关系、个人认知等方面的众多“变数”,单就什么是“能力强”就难以衡量测评。能力最好、成绩最好的人不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正确对待的现象。中国实在不是一个讲究能力主义的国家,恰恰相反,我们对于能力一般的人还好,而对于能力强的人尤其容易滋生怨恨,一个很简单的心理状态是这样的:你不是能力强嘛,正好可以打击一下;对于能力弱的人,大家反而不忍心去伤害。所以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还是“不患贫,患不均”、“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第二,只要干的好就可以被提拔
这个话如果被限定一下,有时候可以说也是对的,关键是,我们怎样理解这个“干的好”。如果把“干的好”理解为一个包含业务水平、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关系等在内的综合性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业务能力评价,那在有些时候还是对的。但即使这样,至少还是有一半的可能是不对的。因为,重用不重用绝对不仅仅考虑“干”的情况,还要综合平衡其它各种因素。总结历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唱到后来最红的往往不是冠军得主,而是第二、三、四名,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有些导师在招研究生的时候,明确打出标准:不招考试得分最高的,只招得分排在第三、四的人,其中的哲理耐人寻味。
第三,只要表现好就可以被别人喜欢
如前所述,学生学习好就会被父母、老师和同学待见,就会集各种宠爱于一身。老师会表扬你,家长会奖励你,同学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如果你把这种感觉带入机关,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机关,你干的好,就会有人感到威胁,就可能打破利益平衡,从而有可能招来嫉妒和白眼。这里边,关键的是要明白,你现在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有着亲情关系并对你寄予厚望的父母,不再是通过你的成绩来体现自身价值的老师,也不是你的成绩可以给他人带来激励和帮助的同学,你面对的永远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以综合平衡为己任的领导,永远是你的进步就可能给他带来危机和压力的同级同事,永远是和你一样要求进步的同龄人。
第四,只要与人为善就可以得所有人欢心
初出茅庐,你一定会谨小慎微,以为可以通过与人为善、塌实干活儿,来交好所有的人。你想取得所有人的信任、友好和关怀。但你会逐渐发现,机关是这样一个地方,你不想得罪任何人,结果你可能还是得罪了人;你想尽可能少地得罪人,结果你得罪了很多人。一条铁律你不能不承认:在机关,你可以作出最大的努力,但你还是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说你好。这是事实,可能不是你的错,但你终将会得到这样的错误待遇。明白这一条很有好处,不必为一点点摩擦而伤感,因为在机关,矛盾——无处不在。
第五,只要进了机关就可以拥有权力
实话说,许多年轻人是背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重负而选择“从政”的,他们对权力有一种特殊嗜好和攫取的欲望,并以为到了官c就可以办很多事,就可以“君临天下”。这种状况使很多年轻的“从政”者失去位置感,变得不可一世,在飘飘然间触犯了“官c”大忌:愣头愣脑。岂不知,连他自己也觉得心虚。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了什么资本。事实正是如此,一个年轻的“从政”者可以有着绝胜于乡长、村长的美妙的表达方式,有着引领时尚的胆量和气质,可以发表一篇自称体系的独家言论,可以替领导起草一篇为他带来无数掌声的讲话稿,可以云山雾罩、海阔天空,但却可能无法使一分良田归还主人,无法使一个老农脸上挂上微笑,无法使一个乡村恶霸有所收敛。以为找到当官儿的感觉了而摆谱的人,只不过是私欲膨胀、封建意识的流露而已。
第三篇:复合常见十大问题
复合常见十一大问题
遂道。
2.气泡。
白点。
胶点。(晶点)
活折。
死折。
卷口。
沾边。(复不到边或膜不够宽)
不好开口。
用错料。
11,剥离强度不好。
怎样减少避免十大问题
一. 隧道怎样产生的:
1.胶水初粘较低。
2..收卷不齐,左右偏差较大。
3.一层张力过大或二层张力过大,造成张力不平衡,下薄膜错位引起隧道。上3,底材表面本身就有晶点。
4,底材表面凹凸不平。
五,产生活折的主要原因:
收卷卷底松,上面紧,造成卷底受压,引起活折。(避免方法:收卷时卷底张力在不拉伸的情况下尽量收紧一点,上面张力小一点。一般机器在正常运转时尽量少加张力或不加张力)。
六,死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上胶压辊压力一边松一边紧。
2,烘箱风力太大。
3,复合辊压力一边大一边小。
4,原材料边松边紧。
七,怎样避免卷口:
先看看是往里卷还是往外卷。如果往里卷口,说明底膜张力太大,如果往外卷口,说明表膜张力太大。
八,沾边(复不到边或膜不够宽)。
九,不好开口
1,复合热鼓温度太高。
2,收卷张力太大,收卷太紧。
3,温室熟化温度太高熟化时间太长。
十,用错料。
4,。烘箱张力过大或二放张力过大。5.烘箱温度没开。
二,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 1.复合胶辊凹凸不平或碰伤。
2.上胶压辊凹凸不平或碰伤。
3.上胶量太小。
4.复合辊压力不够。
5.上胶辊压力不够。
6.网纹辊碰伤或堵网。
7.烘箱长时间没开温度。
三,白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复合镀铝时较常见)1,印刷白墨太稀。(遮盖力不好)
2,胶水工作浓度低。(影响上较量)
3,网纹辊太细太浅。(上较量不够)
4,网纹辊堵网。(影响上较量,局部没上胶)
5,上胶压辊或复合辊不平。
6,忘了开温度。(一般放入温室内几分钟后就会起泡和白点)。
四,胶点,晶点产生主要原因:
1,胶水操作浓度过高。(应避免高浓度操作)
2,剩余胶水太多。(如昨天剩的太多应慢慢的加入新胶水里,不要全用旧胶复合)。
第四篇:自主招生常见十大问题
自主招生常见十大问题
2013年各高校自主招生大幕即将拉开,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开始陆续关注自主招生的相关消息,也都陆续有了这样那样的疑问。在此,列出了家长在备考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答,希望各位有所帮助。
关键问题1: 哪些考生可以参加?哪些考生更容易通过自主招生院校初审?
理论上讲,重点线或一本线以上考生均可以参加自主招生。
接近80所自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要求归纳起来也不外有以下18项内容,这些内容其实主要包含两大含义——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学校的需求:
1、品学兼优,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2、曾公开发表过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论文(限第一作者);
3、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和特等奖;
4、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性英语竞赛获得决赛三等奖(含)以上;
5、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和特等奖;
6、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及国际重大比赛获奖;
7、全国创新英语大赛(《高校招生》杂志社主办)中获“优胜者”奖项;
8、全国性英语竞赛决赛三等奖(含)以上获得者;
9、省级英语竞赛(演讲、辩论比赛等)获得二等奖(含)以上;
10、有航空模型的特长,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比赛和世界级比赛名次;
1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或物理省赛区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
12、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省赛区二等奖以上;
1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或拥有专利者;
14、获得“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以上;
15、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可推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16、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且成绩优秀者;
17、在民乐、舞蹈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其中民乐单项须获得七级以上合格证书或者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奖励,舞蹈须获得五级以上合格证书或者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奖励)者;
18、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综合素质优秀,有特殊才能或超常培养潜能,有相关材料可以证明的学生。
只要学生能满足以上招生章程要求中一条或一条以上条件,且报考的目标院校定位合理,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的海选初审还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笔试和面试中胜出。自主招生考试中常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平时学习很不错的学生却没通过高校的笔试或面试。这是因为自主招生的试题与高考题的出题思路不一样,自主招生考试更看重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程度。
思维敏捷,涉猎广泛,善于钻研的学生在笔试和面试中容易胜出。自主招生考试有别于高考,更看重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笔试成绩好的同学,不见得平时学习排名很靠前。
在省级重点中学就读,且成绩优异的孩子容易通过初审。
材料准备充分,自荐信出色,手写字迹出众,通过初审的概率较大。关键问题2:自主招生录取有何特点?
1、未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会担心报考同一所院校,会不会被很多有自主招生加分的考生挤掉?答案是否定的,自主招生考试招生的名额用学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
2、被预选的考生可获得政策性保护,即使高考分数未达到该高校在当地的投档线(一般在投档线下20分以内),仍有可能被录取。
3、招生高校制订自主招生录取方案,并纳入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
关键问题3:报考参加自主招生是否会花费考生太多精力,以致影响高考?
影响肯定是有的。对考生而言笔试、面试必须亲自参与,无可替代。考上考不上带来的心态变化都可能影响孩子学习。其他工作:自主招生的报名、招生简章研读、自荐材料准备、招生网上申报、自荐信写作等一系列工作确实费时耗力,但很多家长可以帮助考生完成,包括自荐信的写作。为保证孩子在学校少受影响,家长应该多帮孩子做一些事情。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另外目标院校不可过多,选择一两所所心仪的学校尽力去考即可。
关键问题4:笔试日期同一天的联盟,可否同时报名申请?
“北大联盟”和“清华联盟”虽然笔试安排在同一天,考生申请时还是可以同时选择,这样会增加通过初审的几率。待通过初审再定夺参加哪个联盟的笔试。
关键问题5:各高校及联盟自主招生的程序是怎样的?
第一关是申请材料审核。高校都会对自主招生材料进行审核,在众多的申请者中选取部分考生进行测试。对于考生来说,要按照高校要求,将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除了申请表之外,申请材料还可以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个人陈述、其他申请资料等。获奖证书可以是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另外,考生还可以准备1推荐信。
第二关是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自主招生测试。自主招生测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不同于高考,试题灵活,涉及面广,主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
第三关是统一高考。考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后,高校会同考生签订协议,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分数在该校提档线下20分即可被录取。特别优秀的考生经批准后,还可享受更优惠的政策。关键问题6:可通过何种方式参加自主招生?校荐考生和自荐考生有哪些区别?自荐的考生会不会很难通过初审?
通常有两种方式:以学校推荐为主和以个人自荐为辅。对于自主招生的高校,只有部分高校会向部分省市级重点高中(包括生源基地)分配名额。自荐的学生材料一般不需要校长推荐信,只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盖章、签署意见即可一便确认自荐学生材料的真实性。然后在信封外标示“自主招生材料”后由自己邮寄到考生所要申请的学校。
校荐和自荐的区别只存在于初审环节。在初审时,对于校荐考生进行通过性审核,对于自荐考生则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进行评比和选拔。在通过初审后的后续环节中,对于校荐考生和自荐考生都是同等对待。初审环节自荐考生的通过比例较低。自荐的考生如果自身条件优秀就比较容易通过初审,各高校及联盟都会为自荐考生预留一定的初审名额,确保自荐考生有一定的通过率。
关键问题7:该如何准备初审时材料?推荐材料是不是越多越好?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个人自述和附属材料几个部分,其中申请表、个人自述是必须提供的。
①申请表。请按照网上报名系统的要求逐项如实填写。重点应填写高中阶段的表现。
②个人自述。这一部分由考生本人完成,篇幅以1页为宜,一般不超过2页。建议由考生本人手写完成;如采用打印的,需要考生本人签字。③附属材料。附属材料是对上述材料的支撑和补充,如获得奖励证书的复印件、自己完成的研究成果,等等。
④请考生将申请表、个人自述、证明自己具有保送生资格的证书复印件这些最重要的材料顺次排好装订,推荐意见和附属材料附后。材料以A4纸制作为宜。
考生的推荐材料要适度,未在网上报名获奖记录中填写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无效,不必提供。初中或小学阶段的奖项无效,不必提供。同时,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的必备材料要准备齐全,一般要求统一装订成A4纸大小,将报名系统打印的“申请表”作为材料封面,无需单独制作其他封面。推荐材料在准备好后一次性邮寄有效。关键问题8:各联盟学校将怎样使用考试成绩?
各联盟的考试,会更强调各高校的自主性。不同的联盟考试科目设置差异比较大,须看各校自主招生简章。例如“北大联盟”中在考试科目设置上,尽管提供了多个考试科目,但选考哪些科目以及每科成绩如何使用,则由各高校根据人才选拔需求自行决定。有些高校甚至可以根据考生的单科成绩进行选拔。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对数学、自然科学两个科目成绩分别乘1.5后计入AAA测试总分,分省划定复试线。在考试内容上,由参与高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共性需求,联合命题,着重对考生素质与能力的考核。
关键问题9:同一联盟中可以同时报考几所高校,是顺序关系,还是平行关系? 北约联盟中考生可以同时报考3所,是平行关系;华约联盟中考生可以报考2所,是平行关系;卓越联盟中考生可以报考2所,是顺序关系;京派联盟中考生只可以报1所。
关键问题10:政策加分与自主招生加分可以相加吗?
政策性加分的认可程度在各高校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有的院校政策性加分与自主招生的加分允许累加,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章程规定,“A、B、C、D类专业的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分别达到我校在当地同科类调档线下5分、10分、20分、30分,且不低于当地同科类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有的院校不允许累加,有的院校规定自主招生优惠分和政策性加分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A类优惠就不允许与政策性加分累加,华中科技大学也不允许与政策性加分累加。
第五篇:员工辞职十大常见原因
员工辞职十大常见原因
美国企管顾问史密斯(Gregory Smith),日前在《CEO Refresher》杂志上指出,根据他多年的顾问经验,员工辞职的十大原因为:
1、员工的工作量过重,造成他们必须在晚上或周末加班。
2、公司不愿意在办公室杂务上,另外再花费雇用专人负责,以致专业工作者必须自行做影印等工作。
3、当员工可以在其他公司找到薪水高二至三成的工作时,公司却宣布暂时不帮员工加薪及升迁。
4、公司不附予员工做决定的权力。
5、公司不断重整部门、转调员工职务,以及改变公司走向。
6、公司不向员工清楚沟通目标及决定,以致有时候当员工完成一项工作时,却遭到公司的拒绝,严重打击士气。
7、主管对某些员工偏心,给予他们较好的办公室,或者较舒适的出差机会等。
8、公司搬家,迫使员工通勤时间加倍等。
9、公司升迁没有能力的员工,真正的人才却没有受到重视。
10、公司虽然强调团队合作,但是却塑造部门或员工间必须激烈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