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07:0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电大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电大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中央电大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的雏形产生于(B)。

B.20世纪上半叶

2、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被人们使用的管理会计术语是(A)。

A.“管理的会计”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D)。

D.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4、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泛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A)。

A.管理会计假设

5、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B)。B.管理会计原则

6、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通常要求将有关的未来信息估计误差控制在决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区间内,这体现了可信性原则中的(C)。C.可靠性要求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是(B)。B.全面精确的信息

8、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D)。

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9、现代管理会计中占核心地位的是(A)。

A.预测决策会计

10、管理会计正式形成和发展于(B)。

B.20世纪50年代

11、管理会计信息在质量上符合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则说明管理会计信息符合(D)。

D.决策有用性原则

12、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A)

A.多层主体假设

二、多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属于(ABE)。

A.现代企业会计

B.经营型会计

E.内部会计

2、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

A.参与经济决策 B.控制经济过程 C.规划经营目标

D.预测经济前景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3、(ABD)属于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A.预测决策会计 B.责任会计

D.规划控制会计

4、(AC)的出现标志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的形成。

A.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C.预算控制

5、下列项目中,属于在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BCDE)。

B.管理会计师职业 C.责任会计 D.管理会计专业团体 E.预测决策会计

6、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ABCDE)。

A.企业整体

B.分厂C.车间 D.班组E.个人

7、管理会计是(ADE)。A.活帐

D.外部会计 E.经营型会计

8、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叙述,正确的有(ABCE)。

A.工作程序性较差

B.可以提供未来信息

C.以责任单位为主体

D.必须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E.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

9、可以将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简单地概括为(ABCDE)

A.系统化

B.规范化

C.职业化

D.社会化

E.国际化

10、西方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BCDE)

A.组织纯学术研究

B.组织专业资格考试

C.安排后续教育

D.制定规范和标准

E.推广管理会计方法

三、名词解释

1、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泛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的统称。

3、管理会计原则

管理会计原则是指在明确管理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规范的统称。

四、简答题

1、简答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导致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2)现代电脑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管理会计的完善与发展。

(3)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管理会计的职能有哪些?

(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3、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同属于现代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2、最终目标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和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3、相互分享部分信息。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同时部分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列作对外公开发表的范围。

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企业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

2、具体工作目标不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3、基本职能不同。管理会计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属于“报帐型会计”。

4、工作依据不同。管理会计不受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和约束。

5、方法及程序不同。管理会计适用的方法灵活多样,工作程序性较差;而财务会计核算时往往只需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遵循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

6、信息特征不同。

a.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时间特征不同: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为过去时态。

b.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载体不同:管理会计大多以没有统一格式、不固定报告日期和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告为其信息载体;财务会计在对外公开提供信息时,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和固定报告日期的财务报表。

c.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属性不同:管理会计在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定量信息时,除了价值单位外,还经常使用非价值单位,此外还可以根据部分单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选择的、不强求计算精确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关系集团提供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满足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原则和要求。

7、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管理会计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尚不健全;财务会计工作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体系相对成熟,形成了通用的会计规范和统一的会计模式。

8、观念取向不同。管理会计注重管理过程及其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财务会计往往不大重视管理过程及其结果对企业职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D)。

D.非生产成本

2、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A)

A.半固定成本

4.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5、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6、当相关系数r等于+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基本正相关

B.完全正相关

C.完全无关

D.基本无关

7、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8、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技术性变动成本

D.约束性变动成本

9、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

C.产品成本

D.期间成本

10、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11、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12、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法时(C)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应用的是()

A.高低点法

B.回归直线法

C.多步分析程序

D.同步分析程序

14、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1、D

2、A

3、A

4、D

5、C

6、B

7、B

8、C

9、D

10、B

11、B

12、C

13、C

14、A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为(ACD)。

A.质量成本

B.未来成本

C.责任成本

D.业务成本

E.历史成本

2.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AB)。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

E.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性

3.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DE)。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E.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4.下列成本项目中,(ADE)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A.新产品开发费

B.房屋租金

C.管理人员工资

D.广告费

E.职工培训费

5.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

D.半变动成本

E.半固定成本

6.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有()。

A.直接分析法

B.历史资料分析法

C.高低点法

D.散步图法

E.技术测定法

7.在我国,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ABC)。

A.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

B.保险费

C.广告费

D.生产工人工资

E.材料费

8.以下属于半变动成本的有(ABC)。

A.电话费

B.煤气费

C.水电费

D.折旧费

E.工资费

9.历史资料分析法具体包括的方法有(ABC)。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阶梯法

E.定量法

10.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有()。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总额

D.单位固定成本

E.总成本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未来成本的有()。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标准成本

D.责任成本

E.预算成本

12、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成本性态具有以下特点,即()。

A.相对性

B.暂时性

C.可转化性

D.不变性

E.正比例变动性

13、在应用回归直线法时,只有当相关系数复合以下条件之一时才能继续计算回归系数,即(CD)。

A.r=-1

B.r=0

C.r=+1

D.r→+1

E.r为任意值

14、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ACD)。

A.直接材料

B.职工的工资

C.单独核算的包装物成本

D.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

E.临时发生的职工培训费

1、ACD

2、AB

3、DE

4、ADE

5、AB

6、ABCDE

7、ABC

8、ABC

9、ABC

10、BC

11、CE

12、ABC

13、CD

14、ACD

三、名词解释

1、成本性态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固定成本

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酌量性固定成本

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4、变动成本

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5、相关范围

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6、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7、约束性固定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8、混合成本

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四、简答题:

1、比较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异同。

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则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最终结果不同。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要以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五、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7-12月份的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12

产量(件)40 42 45 43 46 50

总成本(元)8800 9100 9600 9300 9800 10500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习题答案:

解:

1、高低点法:

(1)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

产量(件)X 总成本(元)Y

最高点 50 10500 最低点 40 8800

(2)计算y=a+bx中的a、b值:

b=(10500-8800)/(50-40)=170元

将b代入高点:

10500=a+170*50

a=2000

或将b代入低点:

8800=a+170*40

a=2000

(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2000+170x

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17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

2、回归直线法:

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求解y=a+bx中a、b两个待定参数,应用公式:

b=(n∑xy-∑x∑y)/[n∑x2-(∑x)2]

a=(∑y-b∑x)/n

根据资料列表计算∑x、∑y、∑x∑y、∑x2,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月份 产量X 混合成本Y XY X2 7 40 8800 352000 1600 8 42 9100 382200 1964 9 45 9600 432000 2025 10 43 9300 399900 1849 11 46 9800 450800 2116 12 50 10500 525000 2500 n=6 ∑x=266 ∑y=57100 ∑xy=2541900 ∑x2=11854

b=(6*2541900-266*57100)/(6*11854-2662)

=170.65(元)

a=(57100-170.65*266)/6

=1951.19(元)

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1951.19+170.65x

2、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8

产量(件)18 20 19 16 22 25 28 21

总成本(元)6000 6600 6500 5200 7000 7900 8200 6800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习题答案:

解:

1、高低点法:

(1)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

产量(件)X 总成本(元)Y

最高点 28 8200

最低点 16 5200

(2)计算y=a+bx中的a、b值:

b=(8200-5200)/(28-16)=250(元/件)

将b代入高点:

8200=a+250*28

a=1200

或将b代入低点:

5200=a+250*16

a=1200

(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1200+250x

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0元。

2、回归直线法:

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求解y=a+bx中a、b两个待定参数,应用公式:

b=(n∑xy-∑x∑y)/[n∑x2-(∑x)2]

a=(∑y-b∑x)/n

根据资料列表计算∑x、∑y、∑x∑y、∑x2,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月份 产量X 混合成本Y XY X2 Y2 1 18 6000 108000 324 36,000,000 2 20 6600 132000 400 43,560,000 3 19 6500 123500 361 42,250,000 4 16 5200 83200 256 27,040,000 5 22 7000 154000 484 49,000,000 6 25 7900 197500 625 62,410,000 7 28 8200 229600 784 67,240,000 8 21 6800 142800 441 46,240,000 n=8 ∑x=169 ∑y=54200 ∑xy=1170600 ∑x2=3675 ∑y2=373,740,000

b=(8×1170600-169×54200)/(8×3675-1692)

=244.34(元)

a=(3675×54200-169×1170600)/(8×3675-1692)

=1613.35(元)

则成本性态模型为:

y=1613.35+244.34x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变动生产成本

D.变动成本

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A.销售毛利

B.税后利润

C.税前利润

D.贡献边际

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

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

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

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

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5、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6、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性制造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7、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A.必然大于13 500元

B.必然等于13 500元

C.必然小于13 500元

D.可能等于13 500元

8、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9、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

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

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

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

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0元

B.1 000元

C.5 000元

D.6 000元

11、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A.14 000元

B.10 000元

C.6 000元

D.4 000元

12、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

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

B.不利于成本控制

C.不利于短期决策

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1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时()

A.不将其作为费用

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

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

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

1、C

2、D

3、B

4、C

5、B

6、D

7、B

8、B

9、A C

12、D

13、B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A.制造费用

B.变动制造费用

C.固定制造费用

D.推销成本

E.管理费用

2.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包括()。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制造费用

D.固定生产成本

E.非生产成本

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表现在()。

A.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B.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C.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D.编制的损益表格式不同

E.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

4、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变动成本包括()。

A.变动生产成本

B.直接材料

C.变动制造费用

D.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

10、D11、5、在变动成本法下,确定销售产品变动成本主要依据()进行计算。

A.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B.期末存货成本

C.期初存货成本

D.销售收入总额

E.销售产品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

6、根据成本按习性分类,()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A.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销售成本

D.单位固定制造费用

E.变动生产成本总额

7、如果两种方法营业利润差额不等于零,则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A.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为零

E.两者不为零

8、在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法也可称为()。

A.直接成本法

B.边际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E.完全成本法

9、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导致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发生的因素包括()。

A.单价

B.销售量

C.变动生产成本

D.推销成本

E.管理成本

10、完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期间成本包括()。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

D.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

1、DE

2、ABDE

3、ABCD

4、ABCD

5、AE

6、AB

7、BCE

8、AB

9、ABCDE

10、CD

三、名词解释:

1、变动成本法

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完全成本法

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四、简答题:

1、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2)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3)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4)采用变动成本法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2)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2、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答: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4)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解:

1、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贡献边际=40×600-(22×600+4×600)=8400元

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

2、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2、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解:

贡献式利润表

单位:元

第一年

第二年

营业收入

300 000 450 000

变动成本

000 150 000

贡献边际

200 000 300 000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180 000 180 000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000 25 000

固定成本合计

205 000 205 000

营业利润

-5 000 95 000

第一年

第二年

营业收入

300 000 450 000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0

000

本期生产成本

330 000 300 000

期末存货成本

000 50 000

营业成本

220 000 360 000

营业毛利

000 90 000

传统式利润表 单位:元

营业费用000 25 000

营业利润

000 65 000

3、已知:某厂连续两年的产销量、成本和售价等资料如下表:

资料单位: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生产量(件)000 10 000

销售量(件)000 6 000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15

固定性制造费用(元)

000 40 000

推销和管理成本(元)000 10 000

单价(元)

40

该厂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第一年为150 000元,第二年为100 000元,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用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的各年营业利润。

解:

1、第一年的营业利润差额=0-0=0

第一年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150 000+0=150 000

2、第二年的营业利润差额=(40 000÷10 000)×4000-0=16 000

第一年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100 000+16 000=116 000

4、已知: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位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 000元,全部系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资料如下表:

单位:件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初存货量

0 0 2 000

本期生产量000 8 000 4 000

本期销售量000 6 000 6 000

期末存货量

0 2 000 0

要求:(1)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3)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期初存货成本;

(4)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各年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5)用差额简算法验证完全成本法下的各年利润。

解:(1)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单位产品成本

4元

4元

4元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单位产品成本

4+24000/6000=8元

4+24000/8000=7元

4+24000/4000=10元

(2)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末存货成本

0元

4×2000=8000元

0元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末存货成本

0元

7×2000=14000元

0元

(3)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初存货成本

0元

0元

8000元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初存货成本

0元

0元

14000元

(4)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营业收入

000 60 000 60 000

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

变动成本000 24 000 24 000

贡献边际

000 36 000 36 000

固定成本000 30 000 30 000

营业利润000 6 000 6 000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营业收入

000 60 000 60 000

营业成本

000 42 000 54 000

营业毛利000 18 000 6 000

营业费用

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

000 6 000 6 000

营业利润000 12 000 0

(5)利用简算法计算得:

第一年营业利润差额=0-0=0元

第二年营业利润差额=(24000/8000)×2000-0=6000

第三年营业利润差额=0-6000=-6000元

经验证,结果是正确的。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贡献边际

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

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

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

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

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

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综合贡献边际率

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

A.贡献边际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边际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A.销售量上升

B.产品单价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A.33.33%

B.25%

C.50%

D.20%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A.贡献边际

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

D.期间成本

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两者之和等于1

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一定

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

A.16.40

B.14.60

C.10.60

D.10.40

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8)万元。

A.8

B.12

C.4

D.16

16、单价单独变动时,会使安全边际()

A.不变

B.不一定变动

C.同方向变动

D.反方向变动

17、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A.单价

B.目标利润

C.成本水平

D.销售量

18、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单价10元,计划销售量6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8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为()元。

A.10

B.9

C.8

D.7

答案:1.B 2.D 3.A 4.D 5.B 6.B 7.B 8.A 9.C

10.B 11.B 12.D 13.A 14.D 15.A 16.C 17.D 18.D

三、多项选择题:

1、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ABCDE)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变动成本法假设

D.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目标利润假设

2、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有()

A.保本点分析

B.安全性分析

C.利润分析

D.成本分析

E.保利点分析

3、安全边际率=()

A.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

B.保本销售量÷实际销售量

C.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

D.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额

E.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

4、从保本图得知(CE)

A.保本点右边,成本大于收入,是亏损区

B.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盈利区越大

C.实际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保本点越低,盈利面积越小

E.安全边际越大,盈利面积越大

5、贡献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ABDE)

A.1—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C.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

D.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E.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6、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ABC)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

D.目标利润

E.所得税率

7、下列两个指标之和为1的有()

A.安全边际率与贡献边际率

B.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C.保本作业率与变动成本率

D.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

E.贡献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答案:1.ABCDE 2.ABE 3.AC 4.CE 5.ABDE 6.ABC 7.BD

四、简答题:

1、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答: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4)变动成本法假设;(5)目标利润假设。

2、贡献边际率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它和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如何?

答: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联系起来,有以下关系成立: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1。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五、计算题:

(一)已知:某企业产销A、B、C、D四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 名称 销售 数量 销售收 入总额 变动成 本总额 单位贡 献边际 固定成 本总额 利润

(或亏损)

A(1)20000(2)5 4000 6000 B 1000 20000(3)(4)8000-1000 C 4000 40000 20000(5)9000(6)

D 3000(7)15000 2(8)4000

要求:计算填列表中用数字(1)、(2)、(3)、(4)、(5)、(6)、(7)、(8)表示的项目。

(二)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1998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税前利润为1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

要求:(1)计算该公司1998年的固定成本;

(2)假定1999年该公司只追加20万元的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试计算该年的固定成本。

(3)计算1999年该公司保本额。

(三)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1997年销售量为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50元,该企业计划1998年利润比1997年增加10%。

要求: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

(四)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品种

销售单价(元)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

甲 2000 60 1600 乙 500 30 300 丙 1000 65 700

要求:(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

(五)已知:某公司1998年销售收入为180 000元,销售成本为160 0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88 000元,若1999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点;

(2)若1999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 8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六)已知:某公司1999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000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边际为15元。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

(2)1999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七)已知: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单位售价 20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 4

直接人工 7

变动制造费用 3

单位贡献边际 6

要求:(1)若每月销售额为25000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

(2)若直接人工增加10%,要维持目前的贡献边际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

(八)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8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1999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8年的30%。

要求:(1)预测1999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1999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8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习题答案:

(一)、(1)(20000-4000-6000)/5=2000

(2)20000-4000-6000=10000

(3)20000-8000-(-1000)=13000

(4)(20000-13000)/1000=7

(5)(40000-20000)/4000=5

(6)40000-20000-9000=11000

(7)2*3000+15000=21000

(8)21000-15000-4000=2000

(二)、(1)1000万×60%=600万元

1000万-600万-100万=300万元

(2)300万+20万=320万元

(3)320/(1-60%)=800万元

(三)、(1)240×8000-180×8000=480000元

480000×(1+10%)=528000元

180-150=30元

(30×8000+528000)/(240-150)=8534件

8534-8000=534件

98年应增加销售量534件,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元

30*8000-192000=48000元

98年应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240*8000-30*8000-528000)/8000=144元

150-144=6元

98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150+(24000+528000)/8000=246元

246-240=6元

98年应提高单价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四)、(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000×60/200 000=6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30/200 000=7.5%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65/200 000=32.5%

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2000-1600)/2000=20%

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500-300)/500=40%

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1000-700)/1000=30%

综合贡献边际率=20%×60%+40%×7.5%+30%×32.5%=24.75%

综合保本额=19800/24.75%=80 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元

乙产品保本量=80000×7.5%/500=12元

丙产品保本量=80000×32.5%/1000=26元

(2)(2000×60+500×30+1000×65)×24.75%=49500元

49500-19800=29700元

(五)、(1)180000/40=4500件

(160000-88000)/4500=16元/件

保本量=(88000+3200)/(40-16)=3800件

保本额=3800×40=152 000元

(2)(88000+7200+52 800)/(40-16)×40=240000元

(六)、(1)(50000×15)/(1-50%)=1500000元

1500000/50000=30元/件

保本量=50000×(1-20%)=40000件

保本额=40000×30=1 200 000元

(2)固定成本=15×40000=600000元

税前利润=1500000-15×50000-600000=150 000元

(七)、(1)固定成本=25000/20×6=7500元

7500×12=90000

(2)6/20×100%=30%

[4+7(1+10%)+3]/(1-30%)=21元

(21-20)/20*100%=5%

(八)、(1)63000/15=4200件

63000/30%=210000元

210000/4200=50元/件

(210000-63000-18000)/(50-15)=129000/35=3686件

(2)50×4200×(1+8%)-15×4200×(1+8%)-129000=29760元

第二篇:中央电大管理会计教学辅导

第一章 总论

《管理会计》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选修课。本课程操作性较强,内容涵盖广,具有相当的难度。本课程共分十二章,其中第一章是总论,主要介绍管理会计的含义、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独有的成本计算方法,需要与财务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加以区别;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成本性态分析的具体应用,其中公式较多,需要重点掌握;第五章预测分析和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主要应用于生产经营决策方面,是管理会计的重点内容;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和第八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是管理会计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具体应用,也是其重点内容之一;第九章全面预算主要体现管理会计的事先预测的职能,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第十章成本控制和地十一章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规划控制与业绩考核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第十二章不确定分析是将前面各章中涉及到的不确定分析方法集中在一起,其内容涉及到前面学过的有关内容。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管理会计课程主要包括三大块:第一部分决策分析,包括短期和长期决策分析;第二部分预测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第三部分控制考核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第一章 总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会计原则

2.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3.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

现代企业会计包括两大部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与财务会计相区别而存在的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因此管理会计也被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五大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管理会计发挥预测经济前景的职能,就是按照企业未来的总目标和经营方针,充分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经济条件的约束,选择合理的量化模型,有目的地预计和推测未来企业销售、利润、成本以及资金的变动趋势和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2.参与经济决策。管理会计发挥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根据企业决策目标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选择科学的方法计算有关长短期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并做出正确的财务评价,最终筛选出最优的行动方案。

3.规划经营目标。管理会计发挥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是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实现的。它要求在最终决策方案的基础上,将事先确定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各有关预算中去。

4.控制经济过程。管理会计发挥控制经济过程的职能,就是将对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同事中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事前确定科学可行的各种标准,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与计划发生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的过程。

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管理会计履行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来实现,即在各部门各单位及每个人均明确各自责任的前提喜爱,逐级考核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从而为改进未来工作措施的形成提供的依据。

三、管理会计的内容

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

预测决策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规划控制会计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预期奋斗目标实现的管理会计子系统。

责任会计通过考核评价各有关方面履行责任的情况,从而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的管理会计子系统。

四、管理会计的原则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有六项:

1.最优化原则。

2.效益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质量应有助于管理会计总体目标的实现;二是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3.决策有用性原则。这一原则要使管理会计的信息在质量上必须符合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

4.及时性原则。

5.重要性原则。贯彻重要性原则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和决策有用原则性的要求。

6.灵活性原则。

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相同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财务会计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

2.具体工作目标不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3.基本职能不同。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财务会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

4.工作依据不同。管理会计的工作灵活,没有同一的指导原则,财务会计的信息则必须依据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

5.方法及程序不同。管理会计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程序性较差财务会计的方法则比较稳定,必须遵循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

6.信息特征不同。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其载体没有同一格式,不对外公开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大多为过去的信息,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的财务报表,其信息需对外公开。

7.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管理会计相对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体系尚不健全,财务会计体系比较完善,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8.观念取向不同。管理会计不仅看重管理行为实施结果,而且更关注管理过程本身,财务会计一般不答重视管理过程及其对职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2.重点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特点

3.掌握贡献边际的含义及特点

4.重点掌握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高低点法

一、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按照企业管理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志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成本按核算的目标分类

成本按其核算目标不同,可以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

业务成本是为达到反映业务活动本身的耗费情况,以便确定成本的补偿尺度而核算的成本。业务成本就是以产品为中心,以其开支范围为半径的所有成本的集合。

责任成本是为落实责任,以便控制成本,明确有关单位的经营业绩而核算的成本。

质量成本是为确保产品质量而核算的成本。

(二)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

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

历史成本是指以前实际发生或本期发生的成本,也就是财务会计中的实际成本。

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类型主要包括:估算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等。未来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成本目标和控制成本。

(三)成本按其相关行分类

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是否有关的性质。按照这种分类办法,成本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

相关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系的成本,在决策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成本项目。

无关成本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在决策时无需考虑的成本项目。

(四)成本按其可控行分类

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按照这种标志,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对成本的发生事先预计,事中计量,并在事后落实责任考核的成本。

(五)成本按其可辨认分类

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

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接联系,能够明确判断其归属的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并无直接联系或无法追踪其归属的成本。

(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实施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

非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包括:推销成本和管理费用等项目。

(七)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的可盘存性是指在一定期间发生的成本有可能构成资产价值,可在期末进行盘点,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反映,并递延到下期去的性质。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成本可以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随产品试题流动而流动的成本。

期间成本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推移而消逝不能递延到下期去的成本。

二、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按照成本性态,即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成本。

固定成本具有两个特征:

(1)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固定成本进一步划分,按照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征有以下两个:

(1)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2)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变动成本进一步细分,可以划分为基数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两类。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分为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和曲线式混合成本四种类型。

三、成本性态的特点

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成本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能转化性的特点。

1.成本性态的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2.成本性态的暂时性,是指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

3.成本性态的可能转化性,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实现相互转化。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技术测定法、直接分析法、历史资料分析法等。需要重点掌握的方法是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历史资料分析法的一种,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业务量的相应成本关系,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1)选择高低两点的坐标,找出最高点业务量以及相应的成本,从而确定高点坐标(x1,y1),同样确定最低点坐标(x2,y2);

(2)计算b值,公式如下:

(3)计算a值,公式如下:

a=最高点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y1-bx1

或a=最低点成本-b×最低点业务量=y2-bx2

高低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易于理解。但该法只是选择了历史资料诸多数据中的两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使建立起来的成本性态模型可能不具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只适用于成本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的趋势。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了解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2.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成本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

3.重点掌握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损益

4.重点掌握差额简算法

一、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就是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析,产品成本中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不应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确定损益的方法,而完全成本法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确定损益的方法。两种方法在成本和损益确定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应用变动成本法首先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尤其要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

完全成本法则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2.产品成本以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有变动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期间成本由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变动性财务费用构成。

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全部非生产成本。

3.销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因而没有转化为销货成本或存货成本的可能。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要计入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要在本期销货和期末存货之间分配,因此,被销货吸收的那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销货成本计入班期利润表,被期末存货吸收的另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则随期末存货成本递延到下期。

4.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销货成本全部是由变动生产成本构成,当期末存货量为零时,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这三个指标相等,或者前后期成本水平不变,这时单位期初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可以用统一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来表示,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直接计算: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

完全成本法下,如果期初存货等于零,则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本期单位产品成本和本期单位销货成本这三个指标等于单位生产成本指标,可以用以下公式直接计算销货成本: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

但在前后期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除非产量也不变,否则应当按照各期的产量来分摊所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确定损益因感召贡献式损益程序计量,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实现的销售产品的变动成本,从而确定贡献边际,然后再用贡献边际补偿固定成本来确定当期营业利润。

在完全成本法下,确定损益应按照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进行,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营业成本,从而确定营业毛利,然后再利用营业毛利补偿营业费用以确定当期营业利润。

两种成本法的损益确定具体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营业利润须按下列步骤和公式计算: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在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下,营业利润须按下列步骤和公式计算: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

营业毛利-营业费用=营业费用

(2)编制的利润表格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使用贡献式利润表,其中间指标是贡献边际;而完全成本法使用传统式利润表,其中间指标是营业毛利。

(3)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按照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可能不一致。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6.所提供信息的用图不同

变动成本法主要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而产生,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强化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考核等职能。

完全成本法适用内部事后浆液间接成本分配给各种产品,满足对外提供报表的需要。

如果连续考查一端较长时期内的销售量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的相关资料,营业利润有以下变动规律:

(1)当某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时,该期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会比上期增加;

(2)当某期销售量比上期减少时,该期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会比上期减少;

(3)当某期销售量最高时,该期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最高;

(4)当某期销售量最低时,该期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最低;

(5)当任意两期销售量相同时,这两期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相同。

三、简算法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就是要求能够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确定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利用两种成本法确定营业利润差额的简算法,求出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差额就是反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额。不同期间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营业利润差额可能大于、小于也可能等于零。

导致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在实务中,并不需要按两种成本法同事计算营业利润,而是先计算出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再利用利润差额简算法确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最后按简化公式直接推算出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和期末存货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按简算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额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变动除非法下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应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重点掌握单一品种保本分析,保利分析

2. 掌握多品种保本分析

3. 掌握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本量利分析就是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依存关系的简称,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等变量之间内在规律性练习,为会计预测、决策和归还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技术方法。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就是: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在基本公式中,特别要注意贡献边际的概念。

贡献边际就是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其表现形式为单位贡献边际、贡献边际总额和贡献边际率等几种形式。贡献边际虽然不是企业的营业利润,但它与企业利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贡献边际首先用于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只有当贡献边际补偿的固定成本还有剩余时,企业才会实现盈利。

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式:

关系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二、单一品种产品保本、保利分析

1. 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就是研究企业恰好处于收支相抵、不盈不亏、利润为零的状态下的本量利关系。保本点就是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保本点销售量和保本点销售额。

(1)在确定保本点时,可以采用图解法、基本等式法和贡献边际法。

具体的应用需要采用以下公式: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额=单价×保本量

或: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2)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

评价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就是预计的销售量与保本销售量的差额,具体有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等表现形式。

与此相对应,保本作业率就是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量的比率。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2. 保利分析

保利分析就是在保本分析的基础上,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边际率

保净利点就是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形式包括保净利量和保净利额两种形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保净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净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

÷贡献边际率

三、多品种保本分析

对多品种保本分析,依据的原理是单一品种保本分析的基本公式,但需要先确定出多品种的综合贡献边际率。重点掌握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综合贡献边际率。

综合贡献边际率=

多品种的保本额=固定成本÷综合贡献边际率

多品种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综合贡献边际率

可用的方法还包括:联合单位法、分算法、主要品种法等。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1.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影响

(1)单价单独变动的影响)

当单价上升时,单位贡献边际和贡献边际率同时上升的保本点和保利保点就会降低,使得经营状况向安全方向发展;单价下降时,单位贡献边际和贡献边际率同时下降,保本点和保利保点就会升高,使得经营状况向不安全的方向发展。

(2)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的影响

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会引起单位贡献和贡献不仅率向相反方向变化,因而使得保本点和保利点向着单价变动影响的相反方向变化。变动成本上升,会增加保本点和保利点,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向不安全的方向发展;单位变动成本下降时,会减少保本点和保利点,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向安全的方向发展。

(3)固定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固定成本的增加会使保本点和保利点提高,使企业的经营向不利方向发展;相反,固定成本的减少会使保本点和保利点降低,使企业的经营向有利方向发展。

(4)目标利润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目标利润的变动只会影响保利点,而不会影响保本点。

(5)销售量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由于保本点和保利点本身就是业务量指标,因此销售量的变动只会影响应用利润,对保本点和保利点的计算都不会产生影响。

2.有关因素变动随安全边际的影响

(1)单价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由于单价变动会引起保本点向相反方向发展,因而在销售业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会使安全边际向着同方向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会导致保本点同方向不会,从而在销售业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会使安全边际向反方向变化。

(3)固定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固定成本变动使保本点向相同方向变化,从而使安全边际向相反方向变化。

(4)预计销售量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预计销售量的变动,会使安全边际向同方向变化。

3.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1)单价的变动可通过改变销售收入从而从正方向影响利润,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单价提高,利润增加,反之,单价降低,利润减少。

(2)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可通过改变变动成本总额从而从反方向影响利润。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变动成降低,利润增加,反之,亦然。

(3)固定成本的变动会从反方向直接改变利润。

(4)销售量的变动可通过改变贡献边际总额从而从正方向影响利润。

第五章 预测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预测分析的意义、特征、内容、步骤

2.预测分析的方法

3.销售预测,成本预测

4.定量预测方法

5.利润预测

预测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断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分析,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经营预测的过程。

预测分析具有以下特点:依据的科学性、时间的相对性、结论的可验证性和方法的灵活性。预测分析主要包括: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预测等方面。

一、销售预测

在企业的预测系统中,销售预测处于先导地位,对于指导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预测,进行长短期决策,安排经营计划,组织生产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销售预测的方法包括用于市场调查方法和用于销售量预测的方法,包括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方法。其中应重点掌握定量预测法中的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平滑指数法。

1.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是以过去若干时期的销售量的算术平均数作为销售预测数的一种预测方法。计算公式为:

各期销售量之和

销售量预测数=—————————

期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公式简单,缺点是把不同时间的差异平均化,没有考虑远近期间销售业务量的变动对预测期销售量影响的程度不同,可能造成预测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2.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一组m期的数据作为观察期数据,求其算术平均数,并不断向后移动,连续计算观测值平均数,以最后一组平均数作为未来销售预测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销售量预测数=最后m期算术平均销售量

最后移动期销售量之和

=————————————

m 期

3.平滑指数法

平滑指数法是在前期销售量的实际数和预测数的基础上,利用实现确定的平滑指数预测未来销售量的一种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平滑指数法也是一种特使的加权平均法。

销售量预测数=平滑指数×前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指数)×前期预测销售量

平滑指数a的取值范围一般是在0.3-0.7之间,平滑指数越大,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大;平滑指数越小,则近期实际岁数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小。因此,采用较大的平滑指数,平均数能反映观察值新近的变化趋势,若采用较小的平滑指数,则平均数能反映观察值不断的长期趋势。一般情况下,如果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要求进行短期效率预测,则应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如果销量的波动较小或要求进行长期销量预测,则应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

二、利润预测

利润预测是企业未来经意概念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利润的预测首先就要进行目标利润的制定。

1.目标利润及其预测分析

目标利润就是企业在未来一端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目标利润的确定需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1)选择确定特定的利润率标准

(2)计算目标利润基数

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销售利润率×预计产品销售额

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产值利润率×预计总产值

目标利润基数=预定的资金利润率×预计资金平均占用额

(3)确定目标利润修正值

(4)确定最终目标利润并分解落实

2.利用经营杠杆系数预测利润

(1)经营杠杆效应的含义

经营杠杆效应就是利润的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产生经营杠杆效应的原因在于,当产销量变化时,因固定成本的存在而使得单位固定成本呈反比例变动,从而使单位利润相对变化,导致利润的波动率总是大于产销量的变动率。

(2)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

经营杠杆系数就是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有两个:

利润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

产销量变动率

基期贡献边际

经营杠杆系数=————————

基期利润

以上两个公式应用时,要注意适用的条件。

(3)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掌握以下变动规律:

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

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法相同;

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三、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就是企业在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基础上,以达到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为成本决策和实施成本控制提供依据的目的。

1.成本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提出目标成本方案

(2)预测成本的发展趋势

(3)修订目标成本

2.成本预测的方法

重点掌握高低点法和加权平均法。

成本预测中的加权平均法是根据若干期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按照事先确定的权数进行加权,以计算加权平均的成本水平,从而确定成本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总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第六章 短期决策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决策分析特征、原则、程序

2.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

3.短期经营决策方法

4.各种生产经营决策

决策分析包括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经营决策。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预测是决策的基础,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同时,决策又是规划的依据。决策分析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责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相对合理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

一、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

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分清楚相关与无关收入及成本的概念。

1.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相关收入的计算,要以特定决策方案的单价和相关销售量为依据。

与相关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就是无关收入。如果无论是否存在某决策方案,均会发生某项收入,那么就可以断定该项收入是无关收入。

2.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练习的、能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充分考虑的成本。如果某项成本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如果该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成本,如果该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成本,那么这项成本就是相关成本。相关成本要重点分析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影响。

(1)增量成本是指单一决策方案由于生产能量利用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决策方案的增量成本就是该方案相关的变动成本。

(2)机会成本就是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的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的损失。选择某一方案必然以为着其他方案可能获利的机会备放弃或丧失,因此,以次优方案的可能收益作为最佳方案的所失,可以全面评价决策方案所得与所失的关系。虽然机会成本没有构成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但在管理会计中必须将机会成本作为决策的相关成本来考虑。

(3)专属成本是指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专属成本的确任与取得为弥补生产能力不足而增加的装置、设备、工具的方式有关。

2.无关成本是与特定决策没有关系的成本项目。无关成本常常会影响决策的结果,因此必须划分清楚相关的概念。无关成本中应重点区分沉没成本和共同成本。

(1)沉没成本实际上就是历史成本,是指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经实际支付过款项的成本。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固定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等都属于沉没成本。但这并不绝对的,如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新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就属于相关成本。另外,又是变动成本业可能属于沉没成本,如半成品深加工前的成本,不仅固定成本而且其变动成本均为沉没成本。

(2)共同成本是应当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注定要发生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是与专属成本相对立的成本。由于其发生与特定方案的选择无关,因此,在决策中可以不予考虑。

二、生产经营决策方法

应重点掌握四种决策方法:

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企业的生产受到某一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数有限制时使用在决策时要优先安排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最大的那种产品进行生产。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是个正指标,根据它做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选择该项指标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决策结果。

2.差别损益分析法。适用于两个互斥方案的决策,通过比较两个方案的差别收入和差别成本,从而确定差别损益。

这种方法需要以各种有关方案的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作为基础数据,因此,一旦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的内容界定得不准确、不完整,就会直接影响决策质量,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根据差别损益做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若差别损益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否则,B方案优于A方案。

差别损益分析法比较科学、简单、实用,能够直接揭示中选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损失。通常适用于单一方案决策或只有两个备选方案的互斥决策,但要进行多个方案的决策,就必须逐次进行筛选。

3.相关损益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方案的决策分析,最终选择相关损益最大的项目作为最优方案。某方案的相关损益就是该方案的相关收入与相关差别之差。

相关损益指标是一个正指标,根据它做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哪个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哪个方案最优。该法可以同时用于两个以上方案的决策。

4.成本无差别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处于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之间的关系。运用该方法,相关方案之间的相关固定差别水平与单位变动差别水平应恰好相互矛盾。其基本公式为:

两方案相关固定差别之差

差别无差别点=—————————————

两方案单位变动差别之差

无差别点法通常被应用于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基数方案的决策。

三、生产经营决策

应用以上四种分析方法,可以进行基本的经营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亏损产品是否继续进行生产的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以及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等。

1.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是指企业在利用现有的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多个新产品中选择一个最优品种的决策。

一般可用的决策方法是差别损益分析法、相关损益分析法,当有资源的限制条件时,最好选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进行决策。

2.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的决策

亏损产品的决策,是指企业在组织多品种生产经营的条件下,当其中一种产品为亏损产品时,所做出的是否按照原有规模继续生产,或按照扩大规模生产该亏损产品的决策。

亏损产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虚亏,另一种是实亏。虚亏就是贡献边际大于零的情况,这时只要生产该产品可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而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就应该继续生产该产品。实亏就是生产某产品的贡献边际小于固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停止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3.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作的决策。该决策施加上就是在“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的方案和“直接出售半成品”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

在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的方案中,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包括:按深加工业务量计算的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的加工成本、为了形成深加工能力而追加的专属成本或已经具备且可以转移的深加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

在直接出售半成品的方案中,相关成本为零。

该决策一般可以用差别损益分析法来决策。

4.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

是否接受低价订货的决策,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对于是否安排低于正常订货价格的追加订货生产任务所作的决策。

该决策类型一般通过比较接受或拒绝方案的相关损益,即比较贡献边际的大小来确定。如果贡献边际大于零,则追加订货可以接受,如果贡献边际小于零,则追加订货决策应当拒绝。

5.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是指企业围绕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的零部件的取得方式展开的决策。这类决策无需考虑相关收入,只需考虑相关成本因素。

不同生产工艺基数分哪个按的选择也适用于类似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通过本章学习,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现金流量的含义、内容

2.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3.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长期投资是指投入资金多,获取报酬或收益的持续期间超过一年以上,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企业经营获利能力的投资。长期投资具有投入资金的数额多、对企业影响的持续时间长、资金回收的速度慢、蒙受风险的可能性大。

一、现金流量的含义和内容

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

在管理会计的长期投资决策中,利用现金流量信息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第一、现金流量信息所揭示的未来期间现实货币资金收支运动,可以序时动态地反映项目投资的流向和回收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第二、利用现金流量指标代替利润指标作为反映项目效益的信息,可以使决策建立在更透明和可比的基础上。

第三、利用现金流量信息,可以简化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过程。

第四、现金流量信息与项目计算期的各个时点密切结合,有助于应用货币时间价值进行动态投资分析。

1.现金流入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项目增加的项目。

现金流入量包括:营业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等项目。其中营业收入是项目投产后每年事先的全部销售收入或业务收入,是经营期间最主要的现金流入项目。

2.现金流出适量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减少或需要动用现金的项目。

现金流出量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经营成本等项目。其中经营成本是指杂经营期间内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动用现实货币资金支付的成本费用。它是生产经营阶段最主要的现金流出项目。

二、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净现金流量就是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应当掌握不同阶段的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净现金流量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无论是在经营期间,还是在建设期间,都存在净现金流量这个指标。

第二、不同阶段上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项目发生的可能性不同,从而各阶段上净现金流量在数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具体来说,计算不同阶段的净现金流量的公式如下: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

回收期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回收额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货币时间价值就是作为资本或资金使用的货币在其运用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带来的一部分增值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值的增值,是同一笔货币资金在不同时点上表现出来的价值差量或变动率。

第二、货币的自行增值是在其被当作投资资本的运用过程中实现的,不能被当作资本利用的货币是不具备自行增值属性的。

第三、货币时间价值的规定性与时间的长短成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应当区分出终值与现值的不同含义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1.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

复利终值就是一次性收付款在一定时间终点发生的数额,实际上就是本利和的概念,而复利现值就是一次性收付款项在一定时间的起点发生的数额,实际上就是本金的概念。

请注意: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是同一笔资金在一收一付不同时点上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只有数额上的区别,并没有价值上的区别,而且与实际货币的先收后付或先付候收的时间顺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年金终值与年金现值

年金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收款或付款,一般具有连续性、等额性、同方向性的特点。

年金的形式有多种,如普通年金、递延年金、先付年金、永续年金等形式。其中普通年金是最基本的形式。

普通年金就是从第1期开始,凡在每期期末发生的年金,又叫后付年金。普通年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请学会运用时间价值系数表求折现率、年金、时期、现值、终值等指标。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2.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3.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

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应当应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来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或优劣。各种指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相应的分类,如按照在计算过程中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折现评价指标和非折现评价指标,折现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等,一般称为动态指标。而非折现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按指标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作正指标和反指标两大类,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等属于正指标,而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按决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指标可以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等为主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等为辅助指标。

二、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进行长期投资决策评价需要运用的指标,主要从折现评价指标和非折现评价指标两个方面考查。

(一)非折现评价指标

非折现评价指标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主要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主要掌握静态投资回收率的有关问题。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一个绝对数反指标,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具有容易理解,计算简便的特点。但由于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也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发生的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这是该指标的不足之处。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公式法,一种是列表法。

1.公式法

运用公式法需要满足以下特殊条件,即投资几种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若干年内,每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并且满足以下的关系式:

投产后各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简化公式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原始投资额

包括建设期在内的投资回收期=——————————————

投产后每年相等净现金流量

2.列表法

当各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时,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来确定回收期。在计算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累计净现金流量有等于零的情况,则零所对应的时期为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第二、如果累计净现金流量没有刚好等于零的情况,则应当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回收期: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二)折现评价指标

折现评价指标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四个: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

1.净现值

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代数和。该指标是一个折现的绝对值正指标,其优点在于既综合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各种运算技巧,又运用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但是从该指标的结果中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各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可以采用简便的方法,通过计算年金现值来确定净现值。

2.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百分比指标。该指标是一个折现的绝对量评价指标,其优点在于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但该指标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净现值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率=———————————×100%

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3.获利指数

获利指数实际上就是现值指数,一般认为就是指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该指标是折现的相对量评价指标,可从动态的角度反映资金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但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

获利质素= ————————————————

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一般情况下,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4.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应满足以下条件:

内部收益率是一个折现的相对量正指标,它能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又不收行业基准收益率高低的影响,比较客观。

一般情况下,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需要逐步测试不同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是否等于零,如果结果大于零,则扩大折现率继续计算净现值,指导等于零为止。如果通过计算难以找到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则需采用内插法求出相应的折现率。

当各年的净现金流量都相等时,可以采用简便的算法,即用原始投资额的现值除以各年相等的的净现金流量,其结果就是年金现值系数,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可以得到合适的内部收益率。

三、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般说来,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财务可行性、分清主次指标、讲求效益的原则。

对于单一的独立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的评价,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净现值≥0

净现值率≥0

获利质指数≥1

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折现率

包括建设期在内的静态回收期≤n÷2

对于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可以通过比较净现值的大小、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等方法确定最优方案。

第九章 全面预算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全面预算的概述

2.预算体系的内容,编制程序

3.销售预算和现金预算

4.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

全面预算是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和程序,规划与反映企业的未来的销售、生产、成本、现金收支等各方面活动,其目的是对企业特定计划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具体组织与协调。

利用全面预算,不仅可以明确工作目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控制各部门日常经济活动,考核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一、全面预算的体系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一)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基础,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及管理用预算等。其中销售预算又是业务预算的编制起点。

(二)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为那些在预算期内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活动所编制的预算,主要包括:根据长期投资决策结论编制的与购置、更新、改造、扩建固定资产决策有关的资本支出预算;与资源开发、产品改造和新产品试制有关的生产经营决策预算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主要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财务预算是以来于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而编制的,是整个预算体系的主体。

二、业务预算

传统的全面预算体系是建立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销售预算是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销售预算需要根据企业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价格和销售额等参数编制。

(一)销售预算

在单一产品的企业里,销售预算中反映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和销售额。在多品种的企业里,销售预算中通常只需要列示全年及各季的销售总额,并根据各种主要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单价分别编制销售预算的附表。

通常情况下,还应当根据销售预算编制与销售收入有关的现金收入预计表,用以反映全年及各季销售所得现销收入和回收以前期间应收帐款的现金数额。

(二)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是预算期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俩意匠存货资料。在正常情况下,企业预计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往往存在不一致现象,企业就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产成品存货。因此,在预计生产量时要考虑产成品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水平。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确定本期的预计生产量: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量-预计期初存货量

(三)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材料的预算是为规划直接材料的采购活动和消耗情况而编制的,其编制依据是生产预算、材料单耗等资料。

优于企业预算期的生产耗用量和采购量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企业一般会保持一定数量的材料库存,以满足生产的变化需要。预计材料采购量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

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材料耗用量+预计期末库存材料-预计期初库存材料

同时,为了以后编制财务预算的方便,根据直接材料采购的预算情况,需要编制献计支出预算。

(四)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用来确定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耗费水平和人工成本水平的预算。在编制过程中,主要依据生产预算中的预计生产量、标准单位直接人工工时和标准工时率等资料。

预计直接人工成本=小时工资率×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

预计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工时定额×预计生产量

此外,还需要编制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

三、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主要是规划预算期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资金融通的一种财务预算。

现金预算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现金收入

现金收入包括期初的现金结存数和预算期内发生的现金收入,其主要来源是销售收入和应收帐款的收回。

(二)现金支出

现金支出包括预算期内预计可能发生的一切现金支出,如材料采购支出、直接人工支出、制造费用支出等。

(三)现金收支差额

根据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情况,可以得出现金支出差额。如果差额为正,说明收入大于支出,现金有余;如果差额为负,说明支出大于收入,现金不足,需要进行资金的融通。

(四)资金融通

在预算期内,根据现金收支的差额和企业有关资金管理的各项政策,确定资金筹集和运用的数额。资金融通包括两方面:多余资金的合理运用,不足资金的筹措。

四、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

传统的全面预算方法主要涉及固定预算、增量预算和定期预算。而与此相对应,比较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为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

(一)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渔村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的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的预算。

弹性预算的优点在于,按照弹性预算编制的预算能够反映预算期内与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可预见的多种业务量水平相对应的不同预算额,便于预算指标的调整;同时杂预算期实际业务量与计划业务量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实际指标与实际业务量相应的预算额进行对比,便于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

弹性预算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各种预算。

(二)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的编制期还是保持12个月,但不是严格与会计一致,而是将预算期与会计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

在实际编制的过程中,每过一个季度或月份,立即根据前一个季度或月份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以后季度或月份进行修订,并增加一个季度或月份的预算,形成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预算。

滚动预算具有透明度高、灵活性强、连续性突出等特点,但相应地工作量比较大。

(三)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具体是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夸期间发射机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以所有的预算项目均为零为出发点,来规划预算期内的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的优点是可以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特别适合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预算的编制与控制。但是一切以零为起点来确定预算数,工作量显然会很庞大。因此,比较实际的做法就是不要每年都按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而是每隔几年才编制一次零基预算。

第十章 成本控制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成本控制类型、原则、程序

2.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 3.成本差异分析方法

4.采购经济批量控制、最优生产批量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在生产阶段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具体就是运用一点德国方法对成过程中产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现值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中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工作。

一、成本控制的类型、原则和程序

成本控制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

(一)按照控制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患于未然,事中控制主要是日常的控制;而事后控制是对性成的产品成本进行总和分析和考核。

(二)按照控制的原理分类,可以分为前馈性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前馈性成本控制属于事前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是辅助控制,也属于事前成本控制;反馈性成本控制主要进行的是日常或事后的成本控制。

(三)按照控制的手段分类,可以分为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绝对成本控制主要着眼于节约支出;而相对成本控制是开源与节流并重。

(四)按照控制的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是对生产产品全过程的控制;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确定最优质量成本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五)按照控制时期分类,可以分为经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经营期成本控制侧重于控制经营期内的成本;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则要坏死兑现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双重控制。

成本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控制的原则、讲求效益的原则、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的原则、物质利益的原则以及例外管理的原则。

二、成本差异的类型及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就是在一定时期双重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与标准成本总额之间的总差额。

(一)成本差异的类型

1.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优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消耗量

=价格差×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消耗量

数量差异是优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

=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用量差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纯差异就是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差异。纯用量差异就是标准价格与用量之积;纯价格差异则是价格差异与标准用量之积。

混合差异是总差异扣除所有纯差异之后的剩余差异,等于价格差与用量差之积。对混合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三种:第一,将它分离出来,单独列示;第二,将混合差异平均或按一定的比重在纯差异之间分配;第三,不单独计算混合差异,而将其直接归并于某项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比重成本总额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总额而形成的超支差。但要注意,有利与不利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是与主观努力密切相关的成本差异。不可控差异的形成或变动主要受客观因素制约,与主观努力的关系不大。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是按照成本项目事前制定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标准成本虽然属于未来成本,但不同于预算成本的总成本的范畴,而是单位成本的范畴。标准成本的制定,有利于企业编制预算、考核评价各个部门的工作业绩,并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标准成本的制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的制定、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以及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材料的成本目标,是由直接材料价格和直接材料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某种直接材料标准价 格该种直接材料用量标准) 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工资的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工资的成本目标。在采用计件工资形式的企业中,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直接表现为计件工资单价;在采用计时工资形式的企业中,直接工资标准成本是由工资率标准和直接人工工时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工资率标准=预算直接人工工资总额

标准工时总额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资率标准×直接人工工时用量标准

3.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和工时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标准工时总数 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4.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性制造费用通常是根据事先编制的固定预算来控制其费用总额。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不必在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因而不包括在单位的编制成本中。但在完全成本法下,制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的编制成本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分别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和工时用量标准,然后计算两者的乘积;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按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额除以预算产量。

5.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

通过制定以上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以逐项汇总确定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三、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一般情况下,成本差异的分析要从价格因素和数量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解要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四个方面进行。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财料耗用量差异 其中: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

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直接材料标准价格×(之积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就是在实际产量下直接工资总成本与其标准成本总额的差额。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其中: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 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

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是在实际产量下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其中: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性制造澳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在实际产量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与其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

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解可采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两差异分析法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解为预算差异和能量差异。三差异分析法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解为开支差异、生产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在标准成本控制体系中,对本发生的各类成本差异需要在会计期末分别按直接处理法、递延法或稳健法进行账务处理

四、批量成本控制 1.采购经济批量控制

材料采购经济批量是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能使全年材料相关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一般情况下,与经济批量控制相关的成本,包括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变动性订货成本两项。

订货成本是企业为订购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储存有关材料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简单条件下,材料采购的经济批量控制模型表示如下:

相关总成本=P*

QA +C*

2Q经济批量=2PA C最低相关总成本=2PAC

2.最优生产批量控制

在最优生产批量控制的过程中,主要应考虑调整准备成本和储存成本两个相关因素。

调整准备成本是指每批产品投产前为做好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储存成本是单位产品或零部件在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作优生产批量控制的模型如下:

最优生产批量=

2AS dC(1)p最优批量的全年总成本=2ASC(1d)p第十一章 责任会计

2003年10月30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责任会计的含义、构成、原则 2.各种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 3.内部价格转移问题

责任会计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责任中心,利用责任预算为控制,通过编制责任报告进行业绩考核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制度。

一、责任会计制度的构成以及原则 责任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设置责任中心,明确责权范围; 2.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 3.提交责任报告,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 4.评价经营业绩,实施奖惩制度。

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应遵循责权利相结合、可控性、统一性、激励、反馈等原则。

二、各种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

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责任中心按其责任权限范围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大类。1.成本中心的业绩考核

成本是只对成本负责的责任中心。这类成本中心一般不形成收入,而只负责产品生产的生产部门、提供劳务的部门和被规定一定费用控制资得标企业概况部门。

构成一个成本中心责任成本的是该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之和。可控成本是责任单位可以预计、可以计量、可以施加影响和可以落实责任的成本。

成本的可控性是相对的,而且由于它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及控制范围的大小,以及管理条件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应区分责任成本与可控成本、产品成本的关系。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的责任中心,其中成本是值责任成本,既包括利润中心本身发生的可控成本,也包括利润中心的下属成本中心转来的责任成本,它处于比成本中心高一层次的责任中心。这类责任中心通常是具有产品或劳务生产经营决策全的部门。一个利润中心通常包含若干不同层次的下属成本中心。

利润中心考核指标的重点是贡献边际和利润,但对于不同范围的利润中心来说,其指标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3.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对成本、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比利润中心更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具有投资决策权,能够相对独立地运用其所掌握的资金,有权购置和处理固定资产,扩大或削减生产能力。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有两个,一是投资报酬率,二是剩余收益。

(1)投资报酬率,是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占到投资额的百分比,它可以反映投资中心的总和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投资报酬率=

但需注意的是,投资报酬率是相对指标,当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低于某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而高于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时,可能会导致投资决策的次优化选择,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2)剩余收益是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减去其投资额按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

剩余收益是绝对指标,利用该指标考核投资中心的工作业绩能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个别投资中心的局部利益达到一致。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办理企业办理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价格。与外部市场价格不同,内部转移价格所涉及的交易双方是处于同一个企业中的生产部门或责任中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部转移价格的变化,会使买卖双方的收入和内部利润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

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主要有: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加成法、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加成法、市场价格法、双重市场价格法、协商价格法。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以中间产品生产时发生的生产成本作为其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由于实际成本有据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使之简单可行。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提供产品或劳务的部门的成绩或不足全部转移给使用部门,不利于责任中心的考核。2.实际成本加成法

实际成本加成法是在实际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调动供应部门的积极性,因为可以提供产品或劳务的部门得到一定数额的利润。但这种转移价格包含了实际成本在内,仍存在成绩或不足的转移现象,而且利润加成也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3.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以各中间产品的标准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上游责任中心将其工作成绩或不足专家给下游中心的现象,能够使管理和核算结合起来,明确供需双方的责任。该方法适用于成本中心之间相互转移中间产品时使用。4.标准成本加成法

标准成本加成法是在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能够避免上下游之间的转移现象,但利润的确定仍然是一个问题。标准成本加成法主要适用于产品的转移涉及到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时采用。5.市场价格法

市场价格法是在能取得市价且市价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以实施价格作为内部专价格的方法。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比较公正,对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也比较合理可心,但要注意由于内部销售卖方可以节约一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因此在利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应适当地调整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法适用于独立经营核算的利润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时采用。6.双重市场价格法

双重试产价格法是指在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不止一种时,供需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应用该方法时,供应方应有权在市场上自主销售,同时需求方有权在市场上自主采购。这样在结算时,供应方可以采用较高的市场价格进行结算,而需求方可以采用较低的市场价格进行结算,两种价格造成的差异由管理部门来承担。可见,以双重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有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7.协商价格法

协商价格法是由购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采用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不仅能够同时满足购销双方的需要,而且能够兼顾有关责任中心各自的利益,适用于某种产品或劳务没有现成的市场价格或有多种市场价格的情况。

以上各种内部转移价格可以作为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责任结转的计价基础。

第十二章 不确定分析

2003年10月30日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不确定性分析的含义、类型 2.利润和投资敏感性分析原理

一、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就是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的统称。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和非概率分析。1.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中变化对某一个或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其实质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因素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2.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是指在概率论原理的指导下,直接利用概率对那些有多种可能后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定量处理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其实质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事件的基础上,利用概率来反映各种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估计特定研究对象未来最优可能达到的水平。3.非概率分析

非概率分析是在无法指导决策对象可能出现的后果,或虽然指导可能的后果但无法指导它发生的概率的大小,即无法直接利用概率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

二、利润和投资的敏感性分析 1.利润的敏感性分析

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是指专门研究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敏感性的分析方法。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揭示利润与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关系,并利用灵敏度指标进行利润预测。

利润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任意第I个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单价的中间变量是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的中间变量是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的中间变量是贡献边际,固定成本的中间变量就是固定成本本身。利润灵敏度指标的排列有如下的规律:(1)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总是最高;(2)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不可能最低;

(3)单价的灵敏度指标与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等于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4)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与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等于1%。2.投资的敏感性分析

投资的敏感性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预测有关因素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投资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有关因素变动对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敏感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进行投资敏感性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别计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二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变动极限。

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分析,可以采用总量法和差量法进行。

因素变动极限的计算分析,可以采用各因素不利变动的临界限度分析法进行

第三篇:管理会计复习题

1.“管理会计”被正式命名的年份是(1952年)2.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管理会计)

4.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分析企业历史的现状,依据预测,通过一定程序对企业未来的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做出决定的过程,是在描述下面哪种管理会计的目标(决策目标)5.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决策会计,业绩评价会计和(规划控制会计)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最终目标不同)7.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规划与控制会计)

8.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的。

9.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奇特全部成本最终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10.广告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1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变动成本(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12.标准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变动成本)

13.采用(散布图法)所选用的成本数据应能代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情况

14.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营业净利润额直接与(销售量)相关 15.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8000元,10000元和95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16.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数额合计后统称为(变动生产成本)

17.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贡献毛益)

18.由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比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一定较低)

19.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旗舰成本处理的是(固定性制造费用)2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期产量为3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3000元)

21.计算贡献毛益率,可以用单位贡献毛益除以(单位售价)22.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两者之和等于1)

23.销售收入为3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7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90万元)24.在计算保本量时,其分母可以为(单位贡献毛益)

25.企业只销售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1000元,则该产品的保本量是(250件)

26.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越少)

27.已知一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0元,爆本销售量为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元,则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4元/件)

2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单价越高,将导致保本点(降低)29.如果产品的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同样的数额,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爆本销售量(不变)

30.企业销售贡献毛益率为80%的A产品,产品的单价为10元,如果销售1600件爆本,那么固定成本应该是(200元)

31.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爆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32.已知甲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其单位贡献毛益率分别为25%和30%,销售比重分别为40%和60%,则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为(28%)

33.经营预测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34.经营预测分析的内容不包括(所得税预测)

35.下列适用于销售波动较大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移动加权平均法)

36.已知上年利润为8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5,销售量变动率为20%,则可推算出下一年的利润额为(104000元)

37.假设平滑指数为0.7,9月实际销售量为500千克,原来预测该月销售量为480千克,则预测10月销售量为(494)千克

38.经营杠杆系数小于1,说明(固定成本等于零)

39.可以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称作(专属成本)40.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沉没成本)

41.在经营决策过程中,由于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也就是选择目前接受的方案所付出的代价,这是指(机会成本)

42.亏损产品满足(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条件时,就不应当停产。

43.在新产品开发决策中,如果不追加专属成本时,决策方法可为(贡献毛益分析法)44.相关成本发洗发是指在备选方案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只分析各备选方案增加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采用这一方法必须是在备选方案业务量确定的条件下。

45.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定价方式,属于下列哪种定价策略(需求导向的定价策略)

46.跨国公司为了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率,汇率,外汇管制等方面的差异而采取不同的移转定价政策。这种定价策略属于(利益导向的定价策略)47.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下,成本加成率=(贡献毛益)/变动成本 48.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项目,不涉及(流动资产)投资。

49.在项目投资决策的现金流量分析中使用的“营运资本”是指(付现成本)50.现金流量中的各项税款是指企业在项目生产经营期依法缴纳的各项税款,其中不包括(增值税)

51.某人每年末将5000元资金存入银行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假定期限为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为2.594,年金终值系数为15.937。到第10年末,可用于孩子教育资金额为(79685)元

5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折旧费)53.下列项目中哪个属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i,n)

54.下列项目中哪个系数和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P/F.i.n)

55.在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中,哪个没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平均报酬率)56.在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投资回收期)57.获利指数是指投资方案项目计算期内隔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行业的基准报酬率或资本成本折算的现值之和(原始投资额的现值)之和的比值。

58.企业关于日常经营活动如销售,采购,生产等需要多少资源以及如何获得和使用这些资源的计划,是指(经营预算)

59.银行借款预算属于(资本预算)

6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全面预算体系具体构成内容的是(定期预算)61.(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的中心环节。62.与固定预算相对应的预算是(弹性预算)

63.针对传统的增量预算而设计的一种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是(零基预算)64.(增量预算)方法是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原有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65.不受现有费用项目限制,能够调动各方面降低费用的积极性和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是在说哪种预算方法的优点(零基预算)

66.当公司内外环境发生改变,预算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原有预算不再适宜时所进行的预算修正,是指(预算调整控制)67.(预算调整控制)是指在产品投产前,对影响产品成本的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各项成本的管理制度,规划确定未来的目标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68.(例外管理原则)要求在成本管理中,企业主管人员对控制标准以内的问题不需逐项过问,而是重点关注异常的关键性问题。

69.在变动成本法下,标准成本卡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70.下列(预算差异)不属于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71.(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停工待料损失,商品存货不足而失去的创利额与企业信誉以及紧急订货增加的成本等。72、公司每年耗用材料4000千克,每批订货成本为50元,每千克材料年储存成本为10元,则在定量采购方式下每次采购量为(200)千克。

73.责任会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分权管理)的产生。

74.根据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以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责任中心(管理中心)

75.对于任何一个成本中心来说,其责任成本应等于该中心的(可控成本之和)76.责任会计的主体是(责任中心)

77.建立责任会计的母的是为了(实现责,权,利的协调统一)

78.在责任会计中,将企业办理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价格称为(内部转移价格)

79.以市场价格作为基价的内部转移价格主要适用于自然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80.将管理与核算结合,避免供应方成本的高低对使用方的影响,使责任分明,调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是哪种内部转移价格的优点(标准成本)

81.供需双方分别按照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记价结算时采用的是(双重市场价格)82.按照收入来源的性质不同,利润中心可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83.下列不属于责任中心考核指标的是(产品成本)

84.作业成本法首先将(间接费用)按作业成本库进行归集。

85.EVA不仅仅考虑了债务资金成本,同时还考虑了(权益资金成本)

多选: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管理会计的目标(规划,决策,控制,评价,预测)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业绩评价,责任,规划控制,预测决策)

3.下列个选项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整个企业,分公司,车间,班组,个人)4.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包括(确认,计量,报告,归集)5.未来成本主要包括(标准,估算,计划)

6.成本习性具有(可能转化性,相对性,暂时性)

7.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的特征包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8.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直接材料,单独核算的包装物成本,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

9。制造成本通常是按照三个主要项目进行归类,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0.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11.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如果a表示固定成本,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销售量,p表示单价,P表示营业利润,则必有一下公式成立:(C。P=px-bx-a D.P=px-(a+bx)E.P=(p-b)x-a)12.保本点的表现形式包括(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

13.从保本图得知(A。保本点右边,收入大于成本,是盈利区 C。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低,盈利区越大 D。价格越高,其他条件不变,保本点就会下降)

14.在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对保本点会产生影响的是(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5.较大的平滑指数可用于(近期,波动较大)情况的销量预测。

16.平滑指数法实质上属于(平均法,趋势外推分析法,特许的加权平均法)17.属于趋势外推分析法的是(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18.产品销售量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发展趋势包括(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9.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成本的有(增量,机会,专属,边际)

20.在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的条件下,亏损产品继续生产的前提条件是(A。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 B贡献边际率大于0 E。贡献边际大于0)21.差量分析法是在计算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差量损益,并据此选择决策方案。

22.下列哪些定价决策属于企业的定价策略(A竞争导向的定价策略 B需求导向的定价策略 C利益导向的定价策略 D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

23.相比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具有(投入多,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 24.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新建,扩建,改建,购置,租任贝)

25.长期投资决策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投资项目计算期,资本成本)

26.年金需要同时满足一下哪三个条件(等额性,同方向性,连续性)

27.投资项目现金流出量是指整个投资和回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现金支出,主要包括(建设投资支出,垫付的流动资金,营运资本)28.项目经营期内的净现金流量是项目投产后,在整个生产经营期内正常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B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C税后净利+年折旧+年摊销额)29.在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中,哪些考虑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内涵报酬率,净现值,获利指数)

30.全面预算包括(日常业务,财务,资本,特种决策,经营)

31.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评)

32.全面预算中,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有(预计利润表,现金收支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33.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定期预算的缺点是(完整性,稳定性)

34.按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可将预算分为(定期预算,滚动预算)35.在实行预算控制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全程,全员,全面)

36.成本控制原则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的行为规范。主要有以下几项(A经济效益,B例外管理原则,C全面性原则,D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7.成本差异按成本的构成,可以分为(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制造费用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38.三差异分析法,是指将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解为(耗费,能力,能量)来进行分析的

39.影响材料价格差异的因素有(材料采购的数量,可利用的数量折扣,购进材料的质量)40.存货总成本包括(订货,购置,储存,缺货,以上全是)

41.存货日常控制方法有(A定量订货控制,B定期订货控制,C。ABC存货管理方法)42.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建立的假设前提有(企业现金充足,存货单价不变,不允许缺货,需求量确定,存货市场供应充足)

43.责任中心的设置应具哪些条件(A有承担经济责任的主体,B有确定经济责任的客观对象,C具有充足的资金支持,D有考核经济责任的基本标准,E具备承担经济责任的保证)44.酌量性成本中心发生的费用包括以下哪些(管理费用,销售费用)45.平衡计分卡主要包括(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答:(1)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

区别: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的时效不同、核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什么是经营预测?经营预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经营预测的特点有哪些? 答:经营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企业产生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测。经营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和资金预测等方面。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答:(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3)销货成本及存货水平不同。(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答:利润预测是指按照影响公式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对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或者按照实现目标利润的要求,对未来需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利润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杠杆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百分率)分析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答:(1)销售单价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单价的提高,企业的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都将增大,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多。(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下降,企业的单位贡献毛益及贡献毛益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多。(3)固定成本总额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总额下降,企业用于弥补固定成本总额的贡献毛益总额不变,企业的利润也会增加。(4)销售量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销售量发生变动,从保本点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保本销售量无变化。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答:(1)预测与决策会计 预测与决策会计是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一系列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预测企业前景,并决定日常业务经营和长期投资活动的可行性方案。(2)规划与控制会计 规划与控制会计就是企业在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需要将预测所确定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与分解,将决策所选取的最优方案进一步落实,从而制定出详细的预算,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的过程。(3)业绩评价会计 业绩评价会计通常又被称为责任会计,其目的是通过划分责任和落实责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实施预算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保证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朝着预定的目标运行。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简答题第5小题)答: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加而发生变化,但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其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变动成本总额在一定范围内将业务量成正比例发生变化,就单位变动成本而言,是固定不变的。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答(1)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2)项目计算期 在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中项目计算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的全部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3)现金流量 对于投资项目来讲,现金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发生的各种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量。(4)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9、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简答题第14小题)答:(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必须着眼于末来。(2)短期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3)短期经营决策是多种方案的选择。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预算就是计划的一种形式,它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在一定时期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计划,是用数字或货币编制出来的某一时期的计划。

全面预算包括日常业务预算、特种决策预算与财务预算三大类内容。预算具有确立目标、整合资源、控制业务和评价业绩等四个基本功能。

11、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这些方法? 答(1)在各方案的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边际贡献总额最大的方案即为利润最大的方案。(2)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是在计算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差量损益,并据此选择决策方案。

(3)相关成本分析法

相关成本分析法是指在备选方案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只分析各备选方案增加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

12、什么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程序包括哪些具体步骤? 答:预算控制是以实现确定好的预算目标作为依据和标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目的在于确保预算能有效执行,生产经营行为不至于偏离既定目标。

预算控制包括下达执行、反馈结果、分析偏差、采取措施等程序。

13、什么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包括哪些基本形式?各责任中心的特征是什么?

答:在责任会计中,责任中心是责任会计的主体。所谓责任中心是指具备一定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是权、责、利的统一体。根据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以及业务活动的特点,可以将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三大类,每一种责任中心

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企业应该根据每一责任中心的特点,确定其考核内容,并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成本中心的特征:1)成本中心的考核对象只包括成本费用,而不包括收入。2)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3)成本中心只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利润中心的特征:利润中心既要对收入负责,也要对成本费用负责。

投资中心的特征:既对成本和利润负责,还要对投资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14、简述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四)产品标准成本 15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答:一个企业要想维持较强的竞争力,就要不断地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再经过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以寻求最佳的投资方案。一般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投资项目设想;调查研究,选出最优项目;提出备选实施方案;选择最优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第四篇:会计专业英语复习题答案

一、中译英

accounting equationintangible assets

statement of cash flowoperating lease

real estateretained earnings

credit balancepreferred stock

working capitalpar value

original voucherscash equivalents

FIFOquick ratio

currency unitauditing

cash basishistorical

capital leasecost principle

retained earningsgeneral ledger

common stockcurrent liabilitiesincome taxinternal control systempar valueinterest rate

earnings par sharemerchandise inventoryaccounting principlecapital expenditureT-accountintangible asset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ales tax

current depositretained earnings

fixed assetspar value

gross marginsubsequent events

lower-of-cost-or-market-rulequick ratio

long-term investmentsecurity market

二、英译中

1、会计是计量企业经济活动,处理、加工信息,将结果与决策者交流的信息系统。

2、基本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3、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期间假设;币值稳定假设。

4、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货币价值的财产。

5、账户由三个部分组成:账户名称和账号,借方,贷方。

6、会计循环是企业为编制特定时期财务报表而必须经过的全过程。

7、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8、固定资产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

9、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10、利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数据计算的最常见的比率是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11、会计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2、基本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13、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期间假设;币值稳定假设。

14、资本是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15、账户由三个部分组成:账户名称和账号,借方,贷方。

16、会计循环是企业为编制特定时期财务报表而必须经过的全过程。

17、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和预付款,存货。

18、计算折旧的四种基本方法:直线法、产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9、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20、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21、会计最基本的工具是会计等式。

22、基本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23、账户由三个部分组成:账户名称和账号,借方,贷方。

24、会计循环是企业为编制特定时期财务报表而必须经过的全过程。

25、流动资产是能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消耗的资产。

26、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27、长期投资是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

28、计算折旧的四种基本方法:直线法、产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三、单选题

A B B C E D B B C C E B E E D B D B E B

第五篇:基础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中财大2010级《会计学基础》理论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 记录和计算

B 考核和收支 C 核算和监督

D 分析和考核

2、.会计主要利用的计算单位是(B)

A 实物计算单位

B 货币计算单位 C 工时计量单位

D 劳动计量单位

3、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B)

A.预收账款

B 应收账款 C.应付利息

D 短期借款

4、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项目的是(A)

A 交易性金融资产

B 预收账款 C 应付利息

D 资本公积

5、下列项目中,属于负债项目的是(B)

A.长期投资

B 应付利息

C.应收票据

D 其他应收款

6、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是(C)

A 股票投资

B 债券投资 C 盈余公积

D 应付债券

7、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C)

A 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B 以现金发放应付工资

C 收到买方预付的货款存入银行

D

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8、下列项目中,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经济业务是(A)

A 银行存款偿付前欠货款

B 以现金支付办公费用 C 购买材料货款尚末支付

D 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9、下列项目中,引起负债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B)

A 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

B 开出应付票据抵付应付账款

C 以银行存款上缴税金

D 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

10、下列项目中,引起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D)

A 以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

B 以机器对外投资 C 收到国家投入的货币资金

D 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11、企业采购员出差预借差旅费,所引起的变动为(A)

A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B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负债增加 C 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

D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12、企业月初资产总额300万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1)赊购材料10万元;(2)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0万元;(3)收到购货单位偿还的欠款15万元存入银行,月末资产总额为(B)

A 310万元

B

290万元 C 295万元

D

305万元

13、收到某单位预付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变化为(A)A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B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C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D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14、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账户时,有关账户之间存在(B)

A 统驭关系

B 对应关系

C 从属关系

D 控制关系

15、“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为(A)

A 记账方向

B

借款和贷款

C 债权和债务

D

平行关系

16、“累计折旧”账户属于(A)

A 资产类

B 负债类

C 所有者权益类

D 损益类

17、“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属于(A)

A 负债类

B 资产类

C 损益类

D 费用类

18、负债类账户的增加数登记在(B)

A借方

B 贷方

C余额栏

D借方、贷方都可以

19、“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余额反映(B)

A 销售成本

B 在产品成本

C 经营成本

D 半产品

20、借贷记账法,是以(B)为理论基础的。

A 借贷记账符号

B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

C 账户的平行登记

D 试算平衡

21、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C)

A 借贷必相等

B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

C 账户之间的依存关系

D 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关系

22、企业购入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股票,属于(A)

A 长期股权投资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 无形资产

D 流动负债

2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是(B)

A 每个账户借方发生额等于每个账户贷方发生额

B 所有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所有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C 所有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所有权益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D 所有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所有权益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24、下列会计分录中,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A)

A 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B 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C 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

D 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25、企业购进材料,款项未支付,应通过的账户是(D)

A 应付票据

B 应收票据

C 应收账款

D 应付账款

26、企业预付下财产保险费,应记入(C)账户。

A 应付利息

B 其他应付款

C 管理费用

D 制造费用

27、应交税费账户属于(D)

A 资产类账户

B 损益类账户

C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D 负债类账户

28、计算本月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记入(A)账户

A 制造费用

B

管理费用

C 其他应收款

D 固定资产

29、企业各期间发生的期间费用应(B)

A 计入当期生产成本

B 计入当期损益

C 冲减当期销售收入

D 等待以后各期分摊 30、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表示(D)

A 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B

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C 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D

年初至本期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31、不影响本期营业利润的项目是(C)

A 主营业务成本

B 管理费用

C 所得税费

D主营业务收入

32、企业无论从何种途径取得的材料,都要通过(C)账户核算

A 在途物质

B 应付票据

C 原材料

D 应付账款

33、下列账户不会出现期末贷方余额的账户有(A)

A 生产成本

B 累计折旧

C 应付利息

D 应付工资

34、从净利润中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时,应通过(C)账户核算

A公积金

B 公益金

C盈余公积

D 应付股利

35、已售产品制造成本的结转,从(D)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A 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 在途物质

D库存商品

36、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账户分类方法是(C)

A 按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类

B 按账户所提供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C 按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D 按账户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

37、按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类,“制造费用”账户应属于(C)

A 集合分配账户

B 费用账户

C 成本类账户

D 损益类账户

38、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库存现金”账户属于(C)

A 资本账户

B 结算账户

C 盘存账户

D 财务成果账户

39、成本类账户期末如有余额,这个余额属于企业的(A)

A 资产

B 负债

C 损益

D 权益

40、工业企业的限额领料单是一种(C)

A 一次凭证

B 汇总原始凭证

C 累计凭证

D 转账凭证

41、从银行提取现金或把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一般(A)

A 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

B 只填制收款凭证,不填制付款凭证

C 既填制付款凭证,又填制收款凭证

D 只填制转款凭证,又填制收、付款凭证

42、(B)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A 会计凭证

B 记账凭证

C 原始凭证

D

收款凭证

43、各种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中的收料单、领料单等,都属于(B)。

A 累计凭证

B

一次凭证

C 汇总凭证

D

记账凭证

44、(A)是所有会计资料中的基础资料,其他会计资料提供是否及时、准确、可靠,都依赖于此。

A 原始凭证

B 会计凭证

C 汇总凭证

D 记账凭证

45、填制原始凭证时,“¥658.00”的大写金额规范的是(D)

A 人民币陆佰伍拾捌元

B 人民币陆佰伍拾捌元零分

C 人民币

陆佰伍拾捌元整

D

人民币陆佰伍拾捌元整

46、填制原始凭证时,“人民币玖仟元零伍角整”的小写金额规范的是(C)

A 9000.50

B ¥9000.5

C ¥9000.50

D ¥9000.5-

47、审核原始凭证时,发现其金额有错误,应由(A)

A 原填制单位重填

B

经办人更正

C 会计人员更正

D

会计主管人员更正

48、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时,前一号记账凭证是94号,本笔业务用了两张记账凭证才填完会计科目,本笔业务的凭证编号是(D)

A 转字第95号、转字第96号

B 记字第95号、记字第96号

C 转字第95号、转字第95(2/2)号

D 记字第95(1/2)号、记字第95(2/2)

49、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现填制发生了错误,应当(A)

A 重新填制记账凭证

B 更正并加盖公章

C 更正并加盖更正人员印章

D更正并加盖更正人员印章和公章 50、现金日记账一般采用的格式为(A)

A 金额三栏式

B 金额多栏式

C 数量金额式

D 同行登记式

51、按规定,记账时不能使用下列书写工具书写(D)

A 蓝黑墨水笔

B

碳素墨水笔

C 红色墨水笔

D

圆珠笔和铅笔

52、对需要逐笔对照清算的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适宜采用(D)

A

金额三栏式明细账

B

金额多栏式明细账

C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D

同行登记式明细账

53、如果发现账簿记录中的数字或文字错误,属于过账笔误和计算错误,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更正(A)。

A 划线更正法

B 红字更正法

C 补充登记法

D 试算平衡法

54、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发生错误,或已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而导致账户记录发生错误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更正(B)

A 划线更正法

B 红字更正法

C 补充登记法

D 试算平衡法

55、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账户并无错误,只是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更正(C)

A 划线更正法

B 红字更正法

C 补充登记法

D同行登记法

56、每日终了,由出纳员清点核对库存现金的工作,属于(AC)

A 定期清查

B 不定期清查

C 局部清查

D 全面清查

57、对于露天堆放的沙石、煤炭等盘点时,常用的清查方法是(C)

A 实地盘点

B 账卡核对

C 技术推算法

D账账核对

58、月末存在末达账项时,企业实际可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是(C)A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余额

B 银行对账单上的存款余额

C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D 以上三项都不是

59、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是(D)

A 应付款项

B外埠存款

C 应收款项

D未达账项

60、某企业仓库被盗,为查明损失立即进行盘点,这种财产清查,按清查的时间分,应属于(D)

A 全面清查

B 局部清查

C 定期清查

D 不定期清查 61、企业财产清查后,据以填制待处理财产盘盈、盘亏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是(D)

A 材料物资入库单

B

材料物资出库单

C 盘点单

D

实存账存对比表 62、某企业上期发生的材料盘亏已查明原因,属于自然损耗,此时编制的会计分录是(C)

A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B 借: 营业外支出

贷: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C 借: 管理费用

D 借:制造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63、区别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标志是(C)

A 成本管理要求

B

成本计算期间 C 成本计算对象

D

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64、“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D)

A 处理财产盘盈

B 结转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

C 转销已批准处理财产盘亏毁损

D 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数大于尚待处理的财产盘亏和毁损数的差额 65、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B)财务状况的报表。

A 一定期间

B

某一特定日期

C 某一特定时期

D

某一会计期间

66、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在(C)项目填列。A 长期股权投资

B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C 流动资产类下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D 短期投资

67、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起到简化总分类账的记账工作,同时起到的作用是。(B)

A 简化明细账记账工作

B 借贷发生额试算平衡

C 科目对应关系

D 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68、下列属于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是。(A)

A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B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C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D

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 69、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区别在于(A)

A 总分类账

B 现金日记账

C 明细分类账

D 银行存款日记款 70、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主要缺点是。(C)

A 不便于会计合理分工

B 不能体现账户的对应关系 C 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

D 方法不易于掌握 71、科目汇总表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出。(D)

A 借方发生额

B 贷方发生额

C 借方和贷方发生额

D 各科目的对应关系 72、会计等式是指(B)

A、资产=负债+权益

B、资产=权益

C、资产=所有者权益

D、资产=资产—所有者权益 7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D)A、复式记帐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会计检查 74、在借方登记增加的帐户是(B)A、短期借款

B、固定资产 C、资本公积

D、累计折旧 75、期间费用包括(AB)

A、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B、广告费

C、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

D、生产车间的水电费 76、下列凭证中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是(C)A、收料单

B、领料单

C、经济合同

D、增值税发票 77、期末对帐不包括(D)

A、帐实核对

B、帐表核对 C、帐证核对

D、帐帐核对 78、会计报表按规定是(C)

A 保留15年

B

保留25年

C 永久保留

D

保留10年 判断是非题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而核算职能则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的方法就是指会计核算的方法。(×)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会计基本等式所体现的平衡关系原理,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各种财务报告的理论依据。(√)

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复合会计分录,就是指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复式记账法就是每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企业以现金支付职工医药费,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所以其期末余额在贷方。(√)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会计等式两边会计要素总额的平衡关系都不会破坏。(√)设置账户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企业支付本月的报刊订阅费,属于待摊费用。(×)所得税费是一种费用。(√)

企业预提短期借款利息,应借记财务费用,贷记短期借款。(×)“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都属于成本类账户。(×)年终结算后“本年利润”账户与“利润分配”账户都无额。(×)会计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两大类。(×)只有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才能作为记账依据。(√)收款凭证上方的年月日应按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写。(√)

填制记账凭证时,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太多,虽然用了几张记账凭证,但只能编一个总号和若干个分数号。(√)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并应具有防伪标志和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监制章。(√)

没有原始凭证,不能填制记账凭证。(×)

“ 325.12”的大写金额是“叁佰贰拾伍元壹角贰分”。(×)采用订本帐可以避免帐页的散失,防止随便抽换帐页。(√)

每天终了,现金日记账必须结出余额,并以现金实际结存数核对相符。(√)每天终了,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结出余额,并以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适用于既需要核算金额又需要核算数量的明细账。(√)记账时可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也可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但不得使用红色水笔书写。(×)

采用划线更正时,对错误的文字和数字,可以只划去错误的部分进行更正。(×)发现由于记账凭证少记了金额而导致账户中少记金额时,可以不填制记账凭证,而直接在账户中补记原少记的金额。(×)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得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但经批准可以重新抄写。(×)

企业在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企业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少于银行对帐单的余额,这种现象即盘亏。(×)账簿按外表形式不同,分为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

企业的存货盘亏和固定资产盘亏,一般情况下,都应经过规定程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进行核算。(×)

银行对账单上的存款余额与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存款余额不一致的原因在于未达账项。(×)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属于静态报表。(√)

记帐凭证核算程序是其他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

各种会计核算程序之间的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按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方法有(ACD)

A 会计核算方法

B 会计检查方法

C 会计分析方法

D会计监督方法

2、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ABC)

A 成本计算

B 财产清查

C 复式记帐

D 对比分析法

3、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BC)

A 预付账款

B 预收账款

C 应付账款

D

应收账款

4、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有(CD)

A 固定资产

B 应付股利

C 长期借款

D 长期应付款 5、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ACD)

A 实收资本

B 应付股利

C 盈余公积

D 资本公积 6、若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银行存款减少3000元,则相应地有可能引起(ACD)A 固定资产增加3000元

B 其他应交款增加3000元 C 应付利息减少3000元

D 应付账款减少3000元

7、下列业务中,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发生增减变动的有(BCD)A 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B 购进材料尚未付款

C 接受投资人追加投资

D 以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

8、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有(ACD)

A 资产

B 负债

C 成本

D

费用

9、反映负债类的账户有(AD)

A 长期借款

B 应收票据

C 财务费用

D 应付利息

10、经济业务发生后,编制的会计分录是要指明(BCD)

A 经济业务的性质

B 应记入的账户名称

C 应借应贷的方向

D 应记入的金额

11、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原则是(BCD)

A 登记的次数相同

B 登记的方向相同 C 登记的金额相等

D 登记的会计期间相同

12、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的是(ABC)

A 直接材料费用

B 直接人工费用

C 制造费用

D 管理费用

13、企业在进行材料发出业务核算时,可能涉及的账户有(ABCD)

A 原材料

B 生产成本

C 制造费用

D 管理费用

14、购进材料时,借记在途物资账户,可能贷记(ABC)账户

A 银行存款

B 应付账款

C 应付票据

D 应交税金

15、企业预提短期借款利息应记入的账户有(BC)

A 待摊费用

B 财务费用

C 应付利息

D 短期借款

16、下列账户期末没有余额的是(AB)

A 制造费用

B 管理费用

C待摊费用

D 预提费用

17、下列属于期间费用的有(ABC)

A 管理费用

B 财务费用

C 销售费用

D 预提费用

18、下列账户可能会与本年利润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是(ACD)

A 主营业务成本

B 库存商品

C 管理费用

D 营业外支出

19、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登记(CD)

A 可供分配的利润

B 应交所得税

C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D 应付优先股股利 20、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借方有对应关系的账户是(ABCD)

A 应收账款

B 银行存款

C 预收账款

D 应收票据

21、企业核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应通过(AC)账户进行

A 营业税金及附加

B 主营业务收入

C 应交税费

D 其他应付款

22、管理费用包括下列内容(AB)

A 厂部办公费

B 厂部固定资产折旧

C 利息支出

D 职工报销医药费

23、销售费用的内容包括(ABCD)

A 销售广告费

B 销售过程中的运杂费

C 销售包装费

D 销售机构经费

24、下列各账户,属于反映损益类的账户有(ACD)A “销售费用”账户

B “本年利润”账户 C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D “营业外支出”账户

25、下列账户中,期末一般无余额的账户有(BC)

A

制造费用

B 财务费用

C

营业外收入

D 在途物资

26、下列各项中,反映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有(ABD)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应收账款

D 未分配利润

27、下列凭证不能作为记账凭证依据的原始凭证是(ABCD)A 购料申请单

B 购销合同

C 银行对账单

D 债权债务对账单

28、记账凭证中会计分录正确性审核要点是(ABD)

A 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B 应借、应贷金额是否正确 C 是否附有原始凭证

D 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29、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要求,法人会计主体的原始凭证(AD)

A 不得外借

B 不得复制

C 经批准后可以外借

D 经批准后可以复制 30、下列明细账适宜采用金额多栏试明细账的是(ABC)

A 生产成本明细账

B 制造费用明细账

C 管理费用明细账 D 本年利润明细账

31、采用金额三栏式账户时,某个账户若无余额,则应(AD)A 在“借或贷”栏写“平”字

B 在“借或贷”栏写“0”字 C 在“余额”栏写“平”字

D 在“余额”栏写“-0-”字

32、各单位必须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下列时间进行结账(BCD)A 旬末

B 月末

C 季末

D 年末

33、以下费用中,能够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有(ABD)

A 直接材料费

B直接人工费

C 销售广告费

D 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34、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在发生的下列费用中,应计入在途物资成本的有(ACD)A 外地运杂费

B 采购人员差旅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35、会计报表按反映的内容分为(ABD)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现金流量表

D 有关附表

36、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是(ABCD)

A 数字真实

B 计算准确

C 内容完整

D 编报及时

37、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一般适用的企业和单位是(BC)

A 规模较小

B规模较大

C 经济业务较多

D 经济业务较少

38、各种会计核算程序在哪些方面有共同之处(BCD)A 登记日记账的依据

B 登记总账的依据

下载中央电大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电大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会计复习题作业答案[优秀范文5篇]

    1.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 ,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 ,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 ,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

    《市场营销学》中央电大考试复习题+试卷答案[定稿]

    考试题型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20分)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案例分析(14分)复习范围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20分) 看中央电大复习的小册,80%以上的题目在其......

    《会计基础》复习题(答案)(精选五篇)

    重庆会计网校 www.xiexiebang.com电话:023—86132970 1 备注: 《会计基础》题型、题量、分值分布和评分标准: (1) 单选题:20小题,1小题1分,共20分。选对得分,多选、少选、错选、不......

    税务会计复习题与答案

    一、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9年第三季度发生以下几笔购销业务: (1)报关离境出口一批货物,离岸价为320万美元 (2)内销一批货物,......

    管理会计答案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

    中央电大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A《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 (ABCD)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ABCD)构成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ABCD)制度安排构成了代议制民主理论实践基础......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处,有:( D ) A.总产量最大 B.平均产量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最大 2. 利息支付,财产税和折旧都属于( C ) A.可变成本 B.短期成本C.......

    中央电大2013年7月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根据现有的发现,我车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 C ) A.宋朝 B.明朝 C.西周时期 D.唐朝 2、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包括( D ) A.系统性 B.全面性 C.连续性 D.主观性 3、利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