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绩效考核论文
绩效考核论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新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成为当今各类型企业和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重心。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
很多人误以为效考核就是绩效评价。这种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全面正确的理解绩效考核。所谓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现在许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涨工资和发奖金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对这些事情的处理不能让员工满意,很容易使员工对公司产生抱怨,或者让员工之间产生冲突。这时就需要绩效考评来发挥作用了,而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绩效考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又有些什么呢?
1.有利于为员工的培训提供明确方向。没有绩效考核结果指导的培训是盲目的,培训工作必须和考核结果密切联系。通过绩效考核找出对员工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的缺陷,确定需要培训的有关方面。
2.有利于企业制定激励措施。无论是年终的评优评先还是日常的奖惩措施,都是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鼓舞士气,确保完成企业工作目标的作用。如果激励措施不是根据员工实际的绩效水平制定的,那么激励措施不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且还会产生不良影响。
3.有利于融洽员工关系。制度化、规范化的绩效考核加强了主观与下属的沟通,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分工和工作要求更加明确。同时,通过绩效考核,被考核者明确自己的工作绩效水平,若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来沟通,从而减少上下级的矛盾,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种,粗略可分为客观性的评价方法和主观类的评价方法。员工绩效考核的标准可以是员工的行为表现,可以是员工的工作结果,还可以是员工的个人特征。企业采取何种绩效考核方法取决于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如果考核目的是进行人事管理决策,绩效考核时就需要收集关于员工之间工作情况差别以及员工个人特征的信息,如果考核目的是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绩效考核时就需要收集员工在不同阶段员工自身工作情况差别的信息。
一般而言,每种绩效考核方法都有其适应性,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考核限制性因素与潜在问题,要与组织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关键是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特征的考核评价方法。员工的工作从工作环境上看有稳定和变动性之分,工作内容有程序化和不确定之分,工作独立性有高低之分,员工的工作实际上是这三种特征的组合,相应地对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就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最近些年一些企业发展度非常迅速,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却未能跟得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尤其是企业不注重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缺少对员工的监督和激励措施,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第一类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和国际接轨,而且已经走向规范化。这类企业由于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他们已经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了,在我国,只有像海尔这样的少数国际化企业可以归结到此类型。这类企业严格的来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二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我国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力求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来提高企业绩效,完善企业管理。但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科学,考核方法不当,没有沟通和反馈和结果利用不当等。此种情况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存在。
要想在绩效考核中取得成功,还应了解绩效考核的要求,按绩效考核的要求去做。
1.客观评价。绩效考核应该根据明确规定的考核标准,针对客观事实资料进行评价,就事论事,避免掺入感情色彩,切记主观判断,以准确全面的反应考核者的实际水平。
2.开诚布公。尊重,是一种人性的表现。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始终是以一种“脸对脸”的坦诚相对。不管是什么考核,被考核者都有权在场。
3.综合考评。企业员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发生工作关系时,往往有不同的表现。要想真实准确地反映员工绩效,应实行立体化考核,即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收集信息,对员工进行综合考核,全面考核员工绩效。
4.重视反馈。考核结果的反馈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信息与激励,给予工作信息反馈,激励新的工作热情。因此,考核的结果一定要反馈给员工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考核的作用。
5.考核要起到激励作用、考核的结果要与员工薪酬的调整、职位的升迁以及在职培训等其他人力资源观管理的环节挂钩,使不同的绩效考核等级在待遇上有鲜明的差别界限,以激励员工的上进心,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
6.考核要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考核应该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行为。定期考核和平时考核应同步进行,在明确考核的原则、程序、方法、指标和标准的基础上,将考核落实到员工本人,以保证其制度化和经常化。
7.考核不能流于形式。考核必须严格,如果不严格,就会使考核流于形式,不但达不到考核的目的,也容易使员工失去对主管的信任,造成不良的后果。
一个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是涉及面广的体系,在进行绩效考核时首先要把握考核的公开与开放,建立公开性要求下的开放式考核评估制度。公开规定通过工作分析确定的考核标准,借此取得上下认同,推行考核。
其次绩效考核要定期化和制度化,绩效考核是一种连续性的管理过程,考核应以现在的工作状态为基准,必须定期化、制度化。
第三、绩效考核成败的关键是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企业管理者要将考核视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同时员工的理解和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考核前要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使大家对考核有个客观了解。
第四、考核人员多数化。绩效考核是一种人考核人的制度,不管考核体系设计得多么公平,其评定结果还是不可避免会渗透考评者主观色彩,考核勿公私混同,考核只限定于工作场所,采用一定方式和标准予以客观观察。考核人员要严格避免受个人感情因素所左右,为将考核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考核人员须多数化,直接主管了解受考人工作状态,所以直接主管的意见应被尊重,上级主管应站在前瞻性的高度对考核进行宏观指导。
第五、绩效考核要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考核后进行考核面谈,让部属知道主管对他的评价,让主管了解部属对所做评价的看法。双方对部属的优点、应改进的部分、双方同意的改进意见、具体改进步骤进行在职辅导,主管做考核面谈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潜力、员工个人能力开发目标以及员工工作适应性评价,通过这种辅导方式,主管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员工的适应性状态,把工作做到前头,为后续的绩效考核提供良好条件。
员工绩效考核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复杂管理活动,对组织来说希望每个员工的行为都能有助于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员工来说都希望在组织中能够充分显示自身蕴藏的潜力,自己的业绩得到公正的考评。如何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双赢,企业以员工为荣,员工在组织中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任何企业的绩效考核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没有最好的绩效考核方法只有最适合企业的考核方法。简单实用或者复杂科学,严厉的或者宽松的,非正式的考核方法或者系统的考核方法,不同规模、不同文化、不同阶段的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方法。总而言之,要真正把绩效考核落到实处,企业在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有系统的眼光和思维,深刻认识本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绩效考核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同时又要敢于迈开步伐,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适时推动组织的变革前进,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不断提高和组织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把公司推进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能力结构的成长型企业。
第二篇:企业绩效考核论文
企业绩效考核论文
企业绩效考核论文
摘要:文中对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绩效考核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解。
关键词:企业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对员工做出组织贡献评估考核的过程,它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描述。绩效考核涉及观察、判断、反馈、度量、组织介入以及人们感情因素,是一个复杂过程,完全客观精确的绩效考核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企业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政治因素,这种绩效考核信息的不完全客观性使考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绩效考核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开展有效的绩效考核,企业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改进组织的效率,同时也可促进企业员工职业化进程。大多数员工都愿意了解自己的工作成绩,想知道自己如何能工作得更出色,工作绩效考核可以为员工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自己的潜能,改进工作绩效,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
企业有效绩效考核体系设立标准
企业有效绩效考核系统应该同时具备敏感性、可靠性、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五个特征。
敏感性是指工作绩效考核系统具有区分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和工作效率低的员工的能力。
可靠性是指考核者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不同的考核者对于同一个员工所作出的考核评价应基本相同。
准确性是指绩效考核应该与工作标准、工作要素和考核评价内容联系起来,工作标准是明确一项工作成败的界限。
实用性是指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设计、实施以及信息利用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努力,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收益必须大于其成本。
可接受性是指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能够得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支持。
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绩效考核
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种,粗略可分为客观性的评价方法和主观类的评价方法。员工绩效考核的标准可以是员工的行为表现,可以是员工的工作结果,还可以是员工的个人特征。企业采取何种绩效考核方法取决于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如果考核目的是进行人事管理决策,绩效考核时就需要收集关于员工之间工作情况差别以及员工个人特征的信息,如果考核目的是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绩效考核时就需要收集员工在不同阶段员工自身工作情况差别的信息。
一般而言,每种绩效考核方法都有其适应性,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考核限制性因素与潜在问题,要与组织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关键是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特征的考核评价方法。员工的工作从工作环境上看有稳定和变动性之分,工作内容有程序化和不确定之分,工作独立性有高低之分,员工的工作实际上是这三种特征的组合,相应地对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就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下面重点介绍员工工作行为方法和工作成果评价方法,员工的工作行为方法包括:主观评价体系和客观评价体系,主观评价体系是将员工之间的工作情况进行相互比较,得出每个员工的评价结论;客观评价体系是将员工工作与工作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员工工作行为对员工进行主观考核评价,在对员工进行相互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排序,提供员工工作相对优劣的评价结果。排序的主要方法有简单排序法、交差排序法、成对比较法和强制分布法。
简单排序法是考核者将员工按照工作总体情况从最好到最差进行排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时间成本很少,适用与员工数量较少的评价需求。
交差排序法是简单排序法的变形,首先挑选出最好的员工和最差的员工作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然后在其余员工中依次选出最优与最差的员工作为第二名和倒数第二名,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序列的排序。
成对比较法是依据某个工作标准将每个员工与其他员工进行逐一比较,并将每一次比较中的优胜者选出,最后依据每个员工的净胜次数的多少进行排序。
员工主观评价方法评价的基础是员工整体的印象,不是具体比较因素,容易使员工产生不良情绪,不适合用于对员工提供建议及辅导,而且这种评价方法容易发生光环效应和武断评价,但该评价方法经济成本比较低。
根据客观标准对员工行为进行评价的方法包括行为关键事件法、行为对照表法,等级鉴定法以及行为锚定评价方法,其中大多数方法实质上都是对员工的行为按照评价的标准给出一个量化的分数或程度判断,然后再对员工在各个方面得分进行汇总,得到一个员工工作业绩的综合评价结果。
3.1
关键事件法是客观评价体系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负责评价的主管人员把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别有效行为和特别无效行为记录下来,评价者在对员工的优点、缺点以及潜在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工作绩效的意见,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如果评价者公正和坦率,十分了解员工的工作行为,那么这种绩效评价方法将有助于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评价鉴定面谈工作。
3.2
行为对照表法是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将员工的工作行为与之对照,准确描述员工工作行为。行为对照表对每一个员工工作行为都给出一系列相关程度的判断,每一个判断被赋予不同的分数,将员工在各项上的得分汇总就是这一员工的总分。这种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可靠,而且评价标准与员工工作内容相关性很高,评价误差较小。
工作成果评价法所依据的是著名的目标管理过程,实施这种评价方法类似于主管人员与员工签订一个合同,双方规定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员工的绩效水平就根据届时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定。实施工作成果评价法的关键是目标制定,即为组织、组织内各部门、各主管人员以及每位员工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目标管理方法不是衡量员工工作行为,而是衡量每位员工为组织成功所作贡献大小。
目标管理评价法能够发现具体的问题,便于制定下步工作计划,非常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反馈和辅导,而且这种评价标准直接反映员工工作内容,结果易于观察,很少出现评价误差。但由于这种评价方法需要员工之间以及各工作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目标,不便于对员工和各工作部门工作绩效进行横向比较。
企业绩效考核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个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是涉及面广的体系,在进行绩效考核时首先要把握考核的公开与开放,建立公开性要求下的开放式考核评估制度。公开规定通过工作分析确定的考核标准,借此取得上下认同,推行考核。
其次绩效考核要定期化和制度化,绩效考核是一种连续性的管理过程,考核应以现在的工作状态为基准,必须定期化、制度化。
第三、绩效考核成败的关键是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企业管理者要将考核视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同时员工的理解和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考核前要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使大家对考核有个客观了解。
第四、考核人员多数化。
绩效考核是一种人考核人的制度,不管考核体系设计得多么公平,其评定结果还是不可避免会渗透考评者主观色彩,考核勿公私混同,考核只限定于工作场所,采用一定方式和标准予以客观观察。考核人员要严格避免受个人感情因素所左右,为将考核弊端减少到最低程度,考核人员须多数化,直接主管了解受考人工作状态,所以直接主管的意见应被尊重,上级主管应站在前瞻性的高度对考核进行宏观指导。第五、绩效考核要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考核后进行考核面谈,让部属知道主管对他的评价,让主管了解部属对所做评价的看法。
双方对部属的优点、应改进的部分、双方同意的改进意见、具体改进步骤进行在职辅导,主管做考核面谈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潜力、员工个人能力开发目标以及员工工作适应性评价,通过这种辅导方式,主管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员工的适应性状态,把工作做到前头,为后续的绩效考核提供良好条件。员工绩效考核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复杂管理活动,对组织来说希望每个员工的行为都能有助于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员工来说都希望在组织中能够充分显示自身蕴藏的潜力,自己的业绩得到公正的考评。如何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双赢,企业以员工为荣,员工在组织中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篇:公务员绩效考核论文
【摘要】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从公务员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有了明显进步,但还不够完善,在考核制度的设计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公务员;考核制度;问题;对策
一、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概述
公务员的考核在各国的称谓不一,有的称考评、考绩、鉴定,有的称绩效评估、工作评价等,但考核的内容和作用大致相同。在我国,公务员考核是指国家主管机 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考察的行政组织活动。它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和激励公务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务员整体素 质和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考核, 主管机关可以全面了解公务员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实绩, 从而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及晋级增资等提供科学依据, 使这些工作科学、合理、公平, 做到知人善任、适才适位, 以充分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一支稳定、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所谓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依据的制度。
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是以干部考核制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酝酿阶段(1985—1989)。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经 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建立公务员制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85年起草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1987年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国家公务 员制度,1989年中组部与人事部联合下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司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方案(试行)》,使干部考核走上正确的轨道,同时为公务员考核制度的 建设打下了基础。(2)试点阶段(1989—1993)。1989年国家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和国家建材局率先进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 试点,1990年又在哈尔滨和深圳进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试点。国家机关和地方上的试点为推广公务员考核制度提供了经验。(3)全面实施阶段(1993—至 今)。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1994年3月《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颁布,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正式实施。
2007年1月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联合印发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对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标准、程序、结果使用及相关事宜作了全面规定。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汲取了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的优点,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也慢慢趋于成熟。2007年1月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 家人事部联合印发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新《规定》)是以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为依据的,对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内容 和标准、程序、结果使用及相关事宜作了 全面规定。它与1994年3月8日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旧《规定》)相比,程序更合理,内容更全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 公务员考核制度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新《规定》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考核内容缺乏量化指标,难以保证考核结果准确
新《规定》第二章第四条首先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 绩。”接下来的有关条款只是对德、能、勤、绩、廉五大考核内容作了些定性说明,缺乏细化的指标设计,定性有余,定量不足,无从把握,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难 以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准确。
(二)考核结果的等次依然偏少,不利于考核激励作用的发挥
新《规定》第六条:“考核的结果分为优 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和旧《规定》相比,虽然增加了“基本称职”等次,使称职和不称职之间有了一个过度,但称职与优秀两个等次之间却缺 乏过度,加之优秀等次人数有比例限制,实际评定中不称职和基本称职的人又很少,这就使称职人员中相当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 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没有任何差别,大多数的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不管实际工作表现如何都能享受相同待遇,使得考核激励功能弱化。例 如:2007年7月25日,重庆市人事局公布去年全市公务员考核结果:全市有111879人参加考核,优秀15806人,占14.12%;称职93733 人,占83.78%;基本称职34人,占0.03%;不称职 42人,占0.04%。
(三)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确定不够合理
新 《规定》中第十一条:“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15%以内,最多不超过20%。”由于条款给定了具体 的优秀人员所占的比例,在实际操作中机关单位为了不让名额浪费,不管部门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只要有指标就会产生相应比例的优秀人员数量,结果把那些其实达不到优秀标准的人员评定为优秀等次,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削弱了考核的效果。
(四)考核结果的应用不尽公平
新《规定》第十九条:“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2.本考核不计算为按考核结果晋升 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3.不享受考核奖金;4.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第二十五条:“受处分公务员的考 核,按下列规定办理:1.受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2.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期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 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其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以上两条相比,对考核中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理,在某种意义上甚至重于受行政处分的公务 员,这样显然有失公平,对不称职人员的处罚过重。另外对连续被评为称职以上的人员的物质奖励偏少,称职与优秀的等次差别不大,难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建议 对连续获得优秀等次的人员给予双倍物质奖励。例如第一年获得了优秀等次,享受了当年的考核奖金,第二年又获得了优秀等次,那当年的考核奖金就应该 加倍,以此类推。
(五)考核标准没有严格区分
新《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 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虽然该条款规定了领导类与非领导类公务员的考核,但没有对非领导类公务员中不同工作职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标准考 核。比如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司法类的公务员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责任大小都不同,对他们的考核采用同样的标准显然不合理。
(六)公务员的考核救济制度不完善
新《规定》第十四条:“公务员对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申诉。”该条款规定了不称职公务员有权提出复核和申诉,加强了对 考核中公务员的权力保障,但对其他等次的公务员却没有规定有这项权利,如被评为基本称职的公务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自认为工作认真,完全达到称职等次,那 么他的权力就难以保障。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并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首 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职位说明书,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 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大指标根据工作和任务的实际给予细化,达到可操作化的程度,同时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以体现以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思想。例如:“能”这个指标可细分为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谈判技巧、上进心以及其他专业技能等,再对各小指标进行相应的行为描述,可参考法国 记分考核方法,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给定合适的分值。考核标准量化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避免了单凭主观意愿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
(二)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激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对此建议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 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
(三)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
笔者认为,新《规定》中无条件地规定了各个参加考核的机关单位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为机关单位不管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明显 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削弱了考核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即先制定本部门的总体目标,然后按照本部门总 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适当的比例。比如,较好地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总目标的单位,可按20%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而没有完成目标的单位只能按10%或更低的 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这样能达到奖优罚劣、评先促后的效果。778论文在线
(四)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判断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二是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晋级增资提供依据。三是培养、发掘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人员的升、降、奖、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激励竞争的作 用,但要注意考核的目的不光只是激励人员,如果考核结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公务员的进一步培养、发展的途径,那么考核的激励、竞争作用会变得没有意义。因 此,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考核的目的相符,不仅要切实与薪酬、晋升、培训、奖惩挂钩,还要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相联系,让公务员在为组织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五)实行分类考核制度
分类考核就是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在坚持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职位分类所建立的岗位职责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分类考核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 领导成员和非领导成员应分别考核,这一点新《规定》第二条有明确规定;第二,按照职位特点,对从事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及司法工作的公务员,除运用基本的考 核方法外,还要采取相应的补充办法。由于我国公务员范围较大,涵盖面广,采取通用的考核方法,很难做到准确和科学,因此,在强调采用对所有公务员普遍适用 的基本考核方法基础上,还应针对职位的工作情况和特点,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补充性的考核方法。
(六)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考核救济制度
考核是对公务员工作绩效乃至德能的评价,公正公平是最重要的。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畅通的权益保障渠道和考核监督机制,对考核结果或评价有异议的,不论是什 么等次,都容许公务员向上级领导和人事部门提出申诉,必要时,可组织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调解和仲裁。同时,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对各部门的考核工作进行监督检 查,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对各部门考核工作进行规范,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第四篇:公务员论文:公务员 绩效考核 研究
公务员论文: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中文摘要】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使如何建立健全公务员考核制度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强公务员考核,全面客观地评估公务员工作绩效和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然而,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仍存在-些问题和缺陷。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采用了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首先介绍了绩效考核的含义,阐述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特点。其次,文章从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入手,指出了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从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方法和程序以及结果的评估与使用几方面对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进行了介绍并以某机关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总结了可被借鉴的经验。随后,结合现状分析了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力图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提供科学有效的、合理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将能够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方法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英文摘要】Civil serva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is one of the core functions in government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which is of effect o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In the last
few years, with the proposi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correct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achievement,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ublic servants examin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government and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Thus the appraisal of civil servant has also made great ach...【关键词】公务员 绩效考核 研究
【英文关键词】Civil Serva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search 【索购全文】联系 Q1:138113721Q2:139938848 【目录】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6-7
ABSTRACT7
致谢5-6
中文摘要
1.引言10-141.1 研究背景及1.3 研究内容2.公务员绩效考核
2.2 公务
意义10-11和框架12-13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21.4 研究方法13-14的涵义和特点14-18员绩效考核的涵义15
14-16
2.1 绩效考核的涵义14
2.2.1 公务员的界定
15-16
2.2.2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概念2.3 公务员绩
效考核的特点16-1818-2420-22
3.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3.2 严肃性问题22-24
4.我国公务员绩
4.1.1
3.1 科学性问题18-203.3 忽视考核奖惩反馈
24-32
效考核的内容与标准德24-2525
4.1 考核内容24-264.1.3 勤254.2 考核标准26-32
4.1.2 能254.1.4 绩
5.我4.1.5 廉25-26
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方法与程序32-37主体32-33核周期3336-3737-40
5.1 考核对象和考核
5.2.1 考
5.2 考核周期和考核方法33-365.2.2 考核方法33-36
5.3 考核程序
6.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结果的评估与使用6.1 公务员绩效考核等次
38-40
37-38
6.2 公务员绩
效考核结果的使用对策40-47原因40-41策及建议43-47作者简历50-52
7.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分析及
40-43
7.1.1 直接7.2 解决问题对
7.1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7.1.2 深层次原因41-43
8.结论47-48
参考文献48-50
学位论文数据集52
第五篇:企业绩效考核论文 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企业绩效考核论文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绩效考核设计
摘要: 融合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目标管理几种绩效管理办法,设计一家专用设备制造商的绩效考核办法。
关键词:绩效 关键业绩指标 考评 考核 人力资源
A公司是2000年后快速成长中一家工业专用设备制造商,集高科技研发制造为一体,产品属于非标类,生产周期长,市场环境良好,但公司遇到发展中的瓶颈。2010年以来,公司开始推行绩效管理工作,希望首先能从人的角度出发,解决发展中遇到内部管理问题。
绩效考核办法
在理论界,关于绩效管理办法有许多种,每种考核办法侧重点都各有不同,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最常见的管理办法莫过于以下几种:
相关绩效考核方法定义
平衡积分卡(BSC):是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衡量绩效。平衡计分法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上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下期的预测);再从顾客角度和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参数,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
关键业绩指标法(KPI):KPI的精髓,是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其“关键”两字的含义即是指在某一个阶段一个企业战略上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KPI考核通过对工作业绩特征的分析,提炼出的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模式。KPI必须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取得高效益。
目标管理法(MBO):作为一种成熟的绩效考核模式,始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模式。为了保证目标管理的成功,目标管理应该做到:确立目标的程序必须准确、严格,以达成目标管理项目的成功推行和完成,它的伟大的贡献在于其管理功能,其思想精髓在于目标管理的循环:
A公司针对内部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采用几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方法上汲取了目标管理的精髓,在思想上融合了平衡计分卡和关键业绩考核法。采用表格化的目标管理形式,考核内容借助于平衡积分卡和关键业绩考核法的思想,以结果为导向,兼顾行为过程指标和行为结果指标,具体涉及到财务、业务流程、学习成长、顾客四个维度,以部门目标、业务流程、岗位职责、行为表现、能力、业绩表现为主要考核对象。但因各岗位在业务流程承担的责任不同,所以各类考核指标针对具体岗位占的考核比例各有侧重点不同,牵涉到的维度也各不相同。考核指标的设置
2.1 考核指标维度
在考核指标设置的选择上,着眼于企业发展现状,以解决内部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提高内部工作计划的执行力。由于A公司处于发展期,考虑内部管理的相对不成熟,在考核维度上依据平衡积分卡的思想,有选择性从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四个方面进行了设置,只是这些指标仍属于基础性,没有涉及到深层次角度。比如:从客户的角度,产品及时交付及产品质量是决定客户满意度的关键,依据产品实现工艺流程,从设计、生产、采购开始均设置时间节点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节点指标作为员工考核两个关键要素。在学习与成长维度,虽然技术能力提升指标是一个不易考核,也不易衡量、不可定量的长期指标,因考虑到,员工能力的提升决定员工成长的关键,员工应该为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地学习、反思、进步,所以,在考核项中,仍将其列为考核项之一,只是比重占得比较小,目的在于我们需要发挥考核的方向性引导、牵引的作用。
2.2 考核指标的层次
从考核指标的层次上,依据战略关键业绩指标KPI的思想,从公司战略出发,将战略目标分解成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员工目标,逐层向下分解。A公司指标也基本来源于目标、部门目标、岗位职责三个层次。依据A公司十二五规划,稳住传统行业,做好成熟、常规产品的技术沉淀,同时,拓展新能源行业,尤
其是要加大光伏行业和具有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研发工作。在这个战略的指引下,产品标准化、模块化、新品研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重点工作。故,对于研发设计部门,标准化工作和核心技术开发已作为研发部门目标下达,为此,研发部,对内部设计人员进行了重组,成立了研发小组和设计组,这一目标在部门内部进一步得到了细分,对于研发组的成员,项目性的技术攻关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对于负责标准化的技术骨干来说,我们设置标准化考核指标,以此,来督导部门的目标落实、执行。另外,考虑到,对于基层员工来说,部门目标与其实际联系不是很紧密,他们承担得更多是流程业务上责任和岗位职责,对于基层员工的考核,我们是以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作为其考核的主要指标来源。
2.3 考核指标的类别
鉴于A公司的各岗位工作内容和性质差距特别大,如果采用统一的考核指标,必然导致这种考核方法变的虚无缥缈,掷地无声,没有实质性的落脚点。因此,在考核的形式上公司要求考核尽量统一,具体指标内容采用分门别类分类考核,考核指标各有侧重点不同。
比如,设计岗位基本以项目为核心工作,所以考核指标围绕的项目的进度、质量、项目多少等作为考核内容;生产岗位以行为表现为主要关注点:量、质量、现场6S、安全、员工的行为规范;销售类关注:销售合同额、回款、新增客户量、销售收入等;后勤服务类关注:月度关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日常工作职责完成情况。
这些考核内容的设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考核内容的设置均是围绕员工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而设定,考核内容在一定周期内相对固定,它是随着职责内容的变化而适时调整的。
2.4 考核指标的权重
关于指标的权重设置,基本上是依据,指标的重要性,完成的难易程度、周期的长短,影响的大小、责任大小等几个要素来灵活制定的,具体由部门的直接责任人调整确立。(见表一,表二)
2.5 绩效考评
2.5.1 考核指标的衡量标准
绩效指标内容设置好以后,接下来的就是绩效考核指标的衡量标准了。对于定量指标,我们只要量化标准后即可操作。但对于定性指标衡量就比较难,通常采用正常标准作为一个基准,在这个基准上,增减的办法。比如:团队合作指标考评标准:与同事工作关系和谐,没有发生过过激的争吵等不良行为一般为3分;主动积极协助其他员工,服从安排,遇到问题,倾向于采用主动、积极、正向的行为措施,而不是负面、消极、拖延、推卸责任等消极行为4分;敢于主动承担工作,担当相应的责任,并积极推进,主动积极协助其他员工,服从安排,遇到问题,倾向于采用主动、积极、正向的行为措施,而不是负面、消极、拖延、推卸责任等消极行为5分;不善于协助其他员工,遇事,拖延、推卸责任、被动等消极行为2分;发生争吵、打架等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0分。所以,在考核指标衡量标准方面,我们遵循
一个原则:便于统计操作、可观察、可衡量、简单有效可行。
2.5.2 考评结果的可比性
不同部门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不一样,不同部门、班组之间考评结果差距比较大,考评结果的可比性差,这也是绩效考核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常见难题。即使是同一班组内部,不同的考评人,对相同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尺度把握不一致,也是成为考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的另一重要原因。比如,在生产部,共分三个班组,他们的考核内容和指标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不同班组考核人不一样,所以,常常其结果差距却非常大。对此,一般,我们建议是,将考核标准再进一步细化,固化指标,减少弹性。例如: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指标:总分为25分:在任务节点内,提前完成任务25分,按期完成各项任务22分;能够完成任务,完成过程不顺畅18分;完成任务有返工现象出现15分;延期完成任务12分。
对于不同部门之间的结果的不可比性,对规模不是很大的企业来说,绩效更多的在于保证部门内部的可比性,公平性,横向比较多用于薪酬分析时使用,可以考虑统一水平下降一定比例,由考评组结合岗位内容综合分析后确立。对于规模型大的企业,建议采用统计分析的办法处理。
绩效考核推行
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与绩效考核办法的确立,只是绩效考核的开始,绩效管理成败与否,另一个影响关键因素在于绩效考核管理的推
行。也即是绩效管理的执行力。
3.1 理念的转变
我们在推行绩效考核过程,时常会听到诸如这样的言论:绩效考评就是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后,我究竟能拿多少绩效考核工资?绩效考核到底有什么用?绩效考核太复杂太麻烦?绩效考核指标不可量化,没办法考核。
上述对绩效考核片面理解,必然使绩效考核走上了形而上学之路,偏离绩效管理的轨迹。绩效管理只是进行内部员工有效管理的方式,奖惩不是目的,督导、反馈、跟进、纠偏、提高员工工作执行力的一个手段。这在所有关于绩效管理文章中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又强调的。为了这一目的实现,绩效管理借助目标管理中的PDCA循环理论,来落实这项工作:计划、督导、评价、反馈、改进。推行绩效管理,灌输正确的绩效理念,必须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才能使全员树立正确的绩效文化,接受并给予支持!
3.2 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
绩效管理是一项相对专业性的工作,需要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只有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才能在绩效管理中游刃有余。所以,在推行绩效考核初期,一定要对主要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
3.3 绩效考核操作技能培养
一份完美的绩效考核方案,没有被一个很好操作者执行,一切工作也都是枉然!对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技能
培训显然必不可少。尤其要关注绩效指标的设定、考评、绩效反馈面谈三个方面。
关于绩效指标的设定、考评,一是要强调指标设置的缘由和目的,便于执行理解,二是考评标准进行详解,以及考评时如何避免个人因素影响考评结果的公平、公正性。使员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也可以设置申诉通道,来督导考评人工作的公正。
有效的绩效面谈对绩效管理工作往往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绩效面谈讲究很多沟通技巧,这是培训的重点,尽量引导一个积极的、正向的、健康的绩效面谈。其中,为了避免对绩效结果中一些不良结果的反馈引起的负面反应,考评人可以在平时多注意收集日常工作实践,以事实说话,就事论事。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详细记录。
结束语
绩效管理离不开PDCA的有效运作执行,不能孤立的看成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这当然离不开绩效结果的应用与反馈,即绩效结果与人力资源的其他模块相挂钩。某种意义上说,充分的相互沟通可以称得上是绩效管理中的双响炮。
参考文献:
[1]秦杨勇.平衡积分卡与绩效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饶征,孙波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3]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