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及解决
论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及解决
组长:组员:
杨海鹏 陈传奇
张登科 梁永斌
岳 斌 李振豪 谢 聪 刘加豪
潘阁楼
2012年11月
概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在我国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是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社会的发展也充满了矛盾。在问题和发展的机遇共存的大环境下,如何使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发展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前言.....................................................................................................4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简介................................................................4 三.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的食品问题................................................4 四.人们的一辈子的奢望之房子............................................................4 五.疯涨的物价........................................................................................5 六.千秋大计之本教育............................................................................5 七.人民疼恨之腐败................................................................................6 八.总结.....................................................................................................6 参考文献.....................................................................................................7
一.前言
我们有幸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课程的实习周。在实习周中我们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通过对大量学生和市民的问卷调查,再对调查结果的仔细分析后,我们总结了调查结果并且得出了结论,圆满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再次感谢各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和刘老师的细心指导!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举目共睹,这是不容置疑的。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如影随形,走到哪里跟随到哪里。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社会的更大注视,因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将极大地困惑我们的社会。这些问题,有食品安全、房价、物价、教育、腐败。
三.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的食品问题
近几年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
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要做到执法不委托,监管不推托,应急不懈怠,监管职责无缺位、监管区域无盲点、监管对象无遗漏、监管环节无断链,依法依规整顿,切实解决餐饮服务监管中的突出问题。
四.人们的一辈子的奢望之房子
房地产问题一直都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当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几乎是个“万花筒”。宏观决策者、地方政府、开发商企业、行业主管、投资投机者、低收入百姓及各种媒体,对过去和当下的房价与房价政策,众说纷纭,公婆说理各有一套。过去不一样,现在仍不一样。一边是一些人在喋喋不休宣传“刚性需求”,一边是低收入百姓拼命感叹房价太高,“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者的一生消费”;一边在查囤地、增加土地供应,一边不断出现创新高的“地王”,等等。
为何房地产投机如此疯狂,为何房价涨得比工资快N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责任在谁?调查中,84.8%的人首选“地方政府”,其次是“房地产商”(58.5%),第三是“炒房客”(51.2%),“银行”排第四,45.7%的人选择。首先,投机性买房增加。中国老百姓都希望自己这辈子能够有自己的房子,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改变不了。中国老百姓有钱吗?没钱人没钱也要买房,可有钱人为什么要买几套房?因为想要买更好的房子,而且买房可以挣钱(高收益),为什么不买。这么强烈的需求,房价能不涨吗?其次,土地供应减少根据有关
部门的统计,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2009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面积下降了20%多,有些城市的土地出让面积只完成年初计划的50%左右。由于土地需求增加而供应减少,使土地价格迅速上升,各地都出现了所谓的“地王”现象。而土地价格的上升必然助涨房价的上升。最后,开发商囤积住房和部分城市保障型住房建设滞后,也为房价煽风点火。
为了解决房价问题,我们政府提出了新国四条:
1、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2、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3、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新国十条: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3、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4、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
5、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
6、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7、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
8、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
9、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10、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从总体而言,此次对打击房地产过度投机的政策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去寻找它的不足,而忽视了它的价值。也不能道听途说,不加思索。要辩证的看待
五.疯涨的物价
物价,已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我国的价格改革由来已久,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和比价关系,通过改革,促进了生产,活跃了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是主流。但是在旧的价格管理体制打破的同时,亦带来了市场物价总水平的较大幅度的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调价项目不多,却出现了物价水平上涨面广,幅度大的状况。
一.物价持续上涨,特征明显,危害明显
(1)物价上涨最显著特征--食品价格上涨(2)生产资料价格大涨(3)劳动成本上涨压力增大(4)其他公共服务类调整性涨价(5)国际大环境影响
二.通货膨胀是造成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看不在于物价本身。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可以找出许多条,然而起支配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通货膨胀推动物价上涨的。
三.综合治理,从根本上稳定价格水平
(1)加快宏观控制,大力发展生产,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2)进一步改善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职能,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问题。
(3)提高社会各阶层中的收入水平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打赢这场物价上涨战役的关键点,这也是响应了这次十七大中提出的,要让更多的低收者也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具有真正民意基础的制度,是发展的向上的制度。
提高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有一个坚强的后盾,这也是降低由物价上涨引发的焦虑,稳定民心,和谐发展社会经济的一条当务之急的措施。
六.千秋大计之本教育
一.中国教育现状
从对教育的GDP投入方面来看,中国作为国际上的人口大国,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2006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中国人口基数大,原本不足的教育经费分摊下来,所以人均教育经费更是远低于其他国家。
中国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远远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偏低,造成部分地区教师的工资问题无法解决,教育基础设施达不到基本要求。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还造成了我国存在教育负债的状况,除了债务是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表现形式外,还有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从现实看来,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仅仅停留在口号而已,这口号是喊来听的,并没有付诸于行动。从教育的投入来看,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少得可怜,人均教育经费不足,教育如果没有投入,又哪来科教,怎能兴国?从我国教育经费对各级教育的分配比例来看,,对各级教育的分配极不合理,各发达国家重初等教育,轻高等教育,而我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重高教轻低教,变为“头重脚轻根基浅”。作为一个学生来说,还没有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就要去学习更加深奥的知识,怎么能有好的效果呢?中国的大学教育又太过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的浪费。
针对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可以有这样的几个对策:(一)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二)调整教育经费分配,教育经费应向义务教育倾斜。
(三)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法制建设,教育经费应单独立法。
二.教育上存在的弊端
(1)教育理念的偏差。(2)教育垄断化。(3)教育发展不公平。(4)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5)教育上存在的腐败。
一个国家的发展根本关键点就在于教育。可以说教育问题是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永葆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要积极的解决目前教育工作的各项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问题的解决,将会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
七.人民疼恨之腐败
(一)腐败高发的原因
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不能做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这就使得腐败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和可能性。
(二)面对目前的形势采取的举措施
1、统一认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的确是一个“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2、明确思: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
3、加大力度: 查处大批大案、要案,极大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4、加强教:“反腐败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
5、健全制:健全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最重要的途经。
6、强化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八.总结
尽管我国目前在发展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亟待解决,但是我国也不能悲观的看待。这些都是各国走向现代化不可避免的问题。关键还是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和谐美满!
参考文献
1.《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 新生
2.《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分析》 3.《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中国土地 》 4.《关于中国物价上涨问题的思考及应对策略》 5.《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6.《反腐败政策 》
上海经济研究所 姚先国,黄炜华. 张跃强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
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在外部因素中,台海问题,南海争端,中印边界争端,朝鲜半岛问题等,一直都是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其中,美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周边的国际形势。本次论文我就对中国的周边地区形势进行简要分析。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类型多元化存在,民族宗教问题异常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区。在我国周边地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有7个是在这个地区。既有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贫穷落后的老挝、蒙古、孟加拉国、阿富汗等,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冲突激烈,因民族和宗教问题引发的地区性恐怖事件时有发生。此外,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民主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还有宗教神权国家,佛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等世界上几大文明体系都能在这个‘地区找到很多的支持者和信奉人群。
(一)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
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战后,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以及在中亚个别国家建立军事基地,抑制俄罗斯的复兴,阻止伊斯兰原教有旨主义的扩展,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俄罗斯与中国的安全
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三)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四)美日军事同盟和日本对外军事扩张
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主要针对对象由苏联转变为朝鲜和中国。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
(五)南亚半岛和中国安全
印度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此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奋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
(六)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七)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最有实力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又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存在重大冲突,美国将中国视为有能力挑战其全球利益的地区性大国和潜在对手。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强与蒙古的全面关系。
加强中国安全的国际举措
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2、积极开展首脑外交
3、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
4、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5、积极利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经济一体化和多边安全协商机制。
从以上对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扫除和平发展的 一切障碍,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第一,面临环境多变的国际安全形势,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时候要坚决加以抵制,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不渝 地在党的领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好在校宝贵的学习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第二,针对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存在着种种模糊的认识这一情况,我们应该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同时努力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方法。第三,加强自己对《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守法意识。同时要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每个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任何建设都无法很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成为空想。第四,加强自己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行政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爱国主义观念。要让大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切身利益。结合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所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第五,是抓好保密教育,强化防范意识。保密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 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针对目前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这一现状学校要积极开展保密教育,增强大学生敌情观念和保密意识,使每个大学生在对外交往中能自觉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作为当代的有识青年,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破坏。同时我们还应认真学习有关法律,尤其是《国家安全法》,遵守其相关规定,在扩大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 作的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牢记历史,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思 想、道德修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第三篇: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
摘要:国家安全就是国家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国家的威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外部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包含不同的内容,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也发生着变化。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信息安全随着网络的出现也被提上日程,全球环境变化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字:国家安全国防经济文化信息环境
自国家诞生起,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永恒的根本目标。
一、国家安全的发展变化
传统安全观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安全单元,以解决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主要内容,以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这种安全观自主权国家诞生之日起出现,于两极冷战对峙时期为盛。传统安全观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国际目标是谋取最高权力,国家安全也主要限于军事领域,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家的军事力量越强大,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也越强。
“冷战” 结束后,世界无论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 ,还是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都开始出现许多以往没有的新特征。后冷战时期,苏联解体,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也使得使世界安全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形成的暗中较量,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在科技革命继续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在综合国力竞争取代了军备竞赛的新时代 ,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随着出现并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和军队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这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许多新的威胁。同时,工业社会几百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遗患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各国之间能源的互相争夺,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信息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能源安全。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在当今国与国之间互助合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也发生着变化。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突出地体现在国防、经济、科技、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如经济间谍,西方政治思潮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影响,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网络难以预料的“严重故障”、“有意破坏”和“突然失灵”等,都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1、国防安全仍然是国家安全的支柱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容发生着变化。但是,国防安全仍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不受侵犯。
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核心,是国家政治安全和建立独立平等的国际关系的基础。所谓领土安全,其内涵是指领土与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和威胁,领土不被占领、不被分裂、不被分割或兼并其外延包括国际法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与管辖权不受侵犯和威胁。[1] 目前,对我国主权、领土造成威胁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分裂主义以及一些沿海问题。“三股势力” 的渗透问题严重影响了边疆地区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灾害,(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就导致 156名无辜群众死亡, 1700多人受伤。[2]已构成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最紧迫 的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作用的问题。分裂主义对国家传统安全的威胁是极其严重的,它对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内外部的安全与稳定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主权与领土完整。
2、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安全概念愈益复杂,结合同样愈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崛起遭遇空前挑战,同样也影响到每一个国人的未来发展。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说过“在一个大国之间不大可能发生战争的世界里,经济力量将是决定一国是处于主导或相对优势地位还是从属地位的日益重要的因素。”
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内涵 ,一些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例如: “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健康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 [3];“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在不受伤害的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态势” [4];“把经济安全的本质规定为经济和政权机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利益的捍卫,政策的社会目标 ,足够的国防能力,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够得到保障” [5];等等。经济安全实质上是国家利益、国防能力、政策目标等即使在内外环境均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得到保障的这样一种经济和政权机构状态。
当前,威胁中国经济安全的主要是激烈的经济情报战。后冷战时代, 世界主要国家的情报部门把工作重点从获取政治、军事情报转向猎取经济、金融和科技情报。经济间谍是经济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力拓“间谍案”让中国的经济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力拓间谍事件给我国的钢铁产业造成了7000亿元的损失。其最终影响就是威胁到我国钢铁产业的生存安全、产业发展战略、重大经济决策。它伤害到我们整个国家经济中最核心的命脉的钢铁产业,对国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财富再分配、乃至对国家经济决策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力拓案具有对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性间谍渗透,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具有刺探、窃取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机密信息的重大间谍行为的嫌疑。所以说力拓案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商业间谍案,它直接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安全,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此案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
3、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文化生存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 而且还蕴含着过去向未来的发展基因, 一旦文化遭遇威胁, 则必然要给民族和国家带来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从而也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而且还扩展到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 ,扩展到人类的一切生活领域。戴维·赫尔德指出, “在全球化的诸多体现形式中 ,几乎没有什么像国际品牌、大众文化偶像和工业品以及卫星向各大洲成千上万的人现场直播重大事件那样如此直观 ,覆盖面广且渗透力强。全球化最大众化的象征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娜和 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新闻。无论这些现象有着怎样的因果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也很少会有人怀疑 ,最直接感受到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是文化全球化。” [6]
文化全球化 ,主要是美国文化 ,借助于这些新的机制 ,成功地渗透到全球的每一块地方 ,对本土文化造成缓慢的然而却是重大的影响 ,从根本上起着重塑人们文化经验、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 ,从后果方面来看 ,文化全球化明显地是强势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 ,而不是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与互动 ,以至于从总体上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一种挑战和威胁。
正如萨义德所说, “在我们这个时代 ,直接的控制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将要看到 ,帝国主义像过去一样 ,在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中 ,也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中继续存在。”[7]
杜勒斯就明确地指出: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 ,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8] 世纪 80 年代末苏东事件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文化上长期对苏联及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实行渗透、宣传和颠覆的“硕果”。
当前 ,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三独” 势力(“台独势力”、“疆独势力” 和“藏独势力” 在图谋分裂国家的战略和策略上也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分裂主义。
与主要诉诸极端文化本土化的“文化台独” 不同 ,海内外的一些“疆独势力” 和“藏独势力” 主要选择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作为解构和重塑广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武器。
台湾岛内的“台独” 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 ,不断地制造“文化台独”。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台独” 分子在海外就出版了《台湾人四百年史》这类宣传品。
4、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耿雁生称,当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不仅影响到社会领域,而且也影响到军事领域,中国也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信息网络时代独特性质给许多反动团体、恐怖组织,甚至个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机会。因此,信息网络时代给人类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国家的安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
国家增强传统国防力量取得至少可以与敌对方的力量均势 ,这或许有可能使自己远离硝烟弥漫的战争 ,但未必能够避开软武器———信息武器条件下更残酷的战争。美国前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称:“信息时代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进行的方式。” 这种战争方式就是信息战。科索沃战争 ,是美国实施信息战的一次试验 ,证明了信息网络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重要对抗领域。
维护传统国家要素安全的同时 ,特别注意维护信息这种新的国家要素的安全 ,在保护有形的国土确保金瓯无缺的同时 ,更要构建一条“网络长城”,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国土。
5、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对区域和国家安全的威胁, 其危害的严重性不亚于战争的威胁或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威胁。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
所受到的威胁, 时间往往是较短暂的。但一次生态危机, 其危害的时间却往往持续许多年。今年日本地震中的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绝不是几年、几十年就可以消除的。
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威胁着每个国家和每个地球人,与每个国家都发生利益关系。当全球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达到足以改变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程度时 ,就可能导致重大生命损失、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秩序的破坏、区域冲突加剧 ,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
目前 ,我国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已接近极限 ,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国际资源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这些问题已经演变为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9]。受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 ,以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为特征的自然灾害自古至今一直是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这种威胁将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加剧而进一步增大[10]。同时 ,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将面临能源结构性匮乏、矿产资源短缺、水危机、耕地与粮食风险及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等诸多挑战 ,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资源和灾害变化将使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9]。
三、结论
在当今全球的大范围中,应对全方位的安全挑战 ,以国防为主导包括军事、政治和社会的传统安全仍然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科技与金融安全、石油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必须坚守的精神阵地;信息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也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需要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参考文献
[1]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2]《人民日报》2009年 8月 6日.[3]马林 ,雷家骕.完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制度与机制框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张士铨.国家经济安全的整体研究[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3。
[5]宿景祥.现阶段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1.[6]〔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杨雪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56页.[7 ]樊得生,王晓方.谁在说话———中国文化年报[ R].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 10页.[8]Times ,July 9,1984.转引自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年,第 220 页.[9]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等.20世纪后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 [ J ].地理研究,2005, 24(3 : 345-358.[10] 秦大河.进入 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 [ J ].科技导报,2004,(7 : 4-7.
第四篇:浅析当前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浅析当前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领域,既为我们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社会转型明显加快,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新的特点,无业流动人口、城中村,以及农村征地、城镇拆迁、劳资纠纷、企业军转干部待遇等问题,成为新时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二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形成拓展了法律服务者特别是律师业新的工作空间。三是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群众公民意识不断提高,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成为趋势,对法律新的需求成为必然。四是社会公平正义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保障。法律援助工作、司法鉴定工作、公证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五是保持社会稳定仍然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需要新的方法和新的政治智慧。
结合到扬州市司法行政工作实际,近年来,我们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和推动全局工作发展,思路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势头良好,积聚了加快发展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不动摇,自觉把司法行政工作置于全市的大局中来谋划和发展;二是坚持有思路才有出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决策,牢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三是坚持有作为才有地位,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良好形象;四是坚持以不折不挠的决心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凝聚人心;五是坚持以一抓到底的韧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领导作风的转变,各项工作部署和措施取得实效;六是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以及经过深入的调研后,我感到,扬州司法行政工作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新理念提出新思路、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一、紧密结合扬州司法行政工作进入破解难题阶段的实际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发展,要着眼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高度,加快推进全系统创新体系的建立
在多次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点在于一个“真”字。就是对于扬州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和矛盾要实事求是地应对,不能回避,时间拖得越长,就会越积越多,风险也会越高,解决问题的成本就会越大。当前,扬州律师工作、劳教工作、公证工作、法律宣传等工作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扬州司法行政工作进入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时刻。破解这些难题,当然不能用过去的老观念、土办法,关键要尽快在全系统内部培育一种创新文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体系。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主旋律是,“创新、管理、规范、发展”,提出了要在全系统内建立一套包括“战略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创新体系。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两个错误的倾向,一个是急于求成,不要指望这个体系在一年半载就能够建立,我们的计划是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一个是教条主义,要坚决克服“照抄照搬”的现象,注重搞好结合,体现扬州的实际,突出扬州的特色
首先要在工作定位上实现战略创新。要推动全系统都树立一种观念,就是扬州司法行政工作不能简单看作是一个副省级城市的职能工作,而是要努力打造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带动全省、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司法行政工作品牌。比如在对基层司法所定位思考上,我提出要以提高基层履行职能的能力作为体制创新的突破口,着眼于构建完整的基层司法行政体制,通过激发活力,催生活力,使各级基层司法行政机关主动融入到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在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借市委大力加强基层“两所一庭”政权建设的东风,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全面落实了司法所“三年规划”建设的资金,到年底基本上可以完成全市164个司法所建设达标任务。
重点要在执法执业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比如劳教工作,我们就要求要突破就场所安全讲安全的历史工作思路,逐步在全劳教系统队伍中树立包括队伍安全、执法安全、经济安全在内的“大安全”理念。又比如律师工作。这些年来,一些律师也包括一些从事律师管理工作的同志,在执业理念和管理观念等方面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有的同志片面认为律师法律服务是一种单纯的法律业务活动,忽视其固有的政治属性,在律师执业活动要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问题上不明确、不坚定;有的同志盲目地以为律师法律服务是一种经济活动,忽视其法律职业性和社会性、公益性,在律师工作的功能定位、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等问题上存在商业化、功利化倾向;有的同志错误提出律师是自由职业者,忽视其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本质属性,在队伍建设、法律服务监管等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有的同志简单照搬别国做法,忽视国情,在吸收借鉴外来经验,完善我国律师制度的问题上,存在简单拿来的思想和心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扬州律师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事实上,我国律师制度是社会主义律师制度,它所形成的理念应该反映人类社会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理论成果,也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律师工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先进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律师工作,就必须确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扬州律师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二、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发挥职能作用,要从着眼于长远规划的高度有新的思路
扬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扬州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扬州司法行政工作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需要我们创新思维,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问题,提出对策。
扬州司法行政工作要主动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非常重要。科学的发展规划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目标看,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有前瞻性,要有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从内容看,要突出特色,凸显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步骤看,长期、中期、近期规划要有机衔接。在扬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扬州4000多名律师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扬州律师业的发展为重点的扬州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需要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做好长远的规划。
比如,针对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且处置难度加大的情况,我们就要创新思维方式,要将工作往前靠,更加注重源头上的防范和处置,使各项矛盾纠纷真正由“上访”向“下访”转变,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此外,必须看到,当前涉及到改革特别在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以及住房改革这样涉及到众多群众利益上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处理起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从实际情况看,这种现象的发生,与缺乏民众参与的机制,特别是缺乏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博弈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参与在本质上是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有一种新思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相互矛盾,但是只要这样的利益本身不违法,就都是正当的,都有争取和保护的正当权利。同样地,扬州律师业如果把握不好自己的定位,缺乏一个科学的长远规划的指导,不仅会和北京、上海的距离越来越大,也会被身边的深圳赶超。在对扬州律师业的调研中,我发现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已经具有的规模和所应起的作用不相符。
三、紧密结合扬州司法行政系统党组织公与非公性质并存的实际推进党的建设,要从着眼于服务大局的高度有新的举措
在机关和劳教系统党的建设方面。要突出加强各级党委书记自身建设。去年局党委提出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党委书记,创新局理论中心组学习方法。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理论,带头给基层党委书记讲课,带头作形势报告。并要求各级党委定期召开干部队伍思想分析会,分析队伍的思想动态,及时研究对策。同时我们加大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劳教系统以全面开展专项执法整改活动和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契机,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对100多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和200多名新提任科级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在扬州司法网开辟了“干警论坛”、“扬州司法局域网论坛”等学习论坛,广大党员干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党性。
四、紧密结合当前个别领导干部中存在决策能力不强的实际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要从着眼于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高度有新的突破 在从严治党中,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更应该在思想、作风建设中作出表率。去年以来,我们围绕解决影响干部成长全局的深层次问题如年龄问题、能力问题、上下互动等问题,不失时机地把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作风有了切实的转变。现在,市局班子、场所班子年龄结构还不合理,平均年龄普遍偏大,35岁左右的班子成员不多。此外,班子知识结构也还不合理,知识型、专业化的很少。造成工作节奏慢,思想反应慢,接受新生事物慢,效率不高,点子不多。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长期规划、决策水平不高;不善于联系广大干警和群众,不善于做关心干警、爱护干警的工作。调查研究是提高决策能力最基本的手段。我局的中层干部,是局领导的参谋,全局的各项重大决策,都依赖于他们所提供信息的真实程度。如果不做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就急于下结论,势必造成工作上的失误,误导了决策。因此,我们做决策时特别要慎之又慎,科学论证,不能搞长官意志。但决策一经制订,就不能随意改变。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着重于“应该怎样”,管理学着重于“怎样达到”,一个是对河美丽的景色,一个是找到过渡到美景的船和桥。领导干部应该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结合者。
要进行正确的调查研究,关键要做到如下三点:一是点面结合。把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立足全面,力戒片面,走马看花,把握整体;又要抓住重点,深入分析,下马看花,解剖麻雀,通过解剖具体的问题,寻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二是分析比较。要多听、多看、多问。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听听赞同的意见,更要听听反对的意见,从而考虑决策中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有时反对的意见比赞同的意见更重要。所以,要认真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包括上下、左右、正反的真实情况,切忌断章取义;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一般与特殊、表象与本质的关系,找到事物的真实面目。三是调查与研究相结合。调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是研究的前提,研究是调查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认真地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真正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
当前,全系统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管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扬州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和发展最大的问题。全系统各级组织、各个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制度不到位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表现得相当严重。要不要落实的问题是个认识问题;会不会落实的问题是个方法问题;敢不敢落实的问题是个利益问题;能不能坚持落实的问题是个体制问题。当前,关键是要从体制上解决提高执行力的问题。
第五篇:当前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来源][作者][发表时间]2004-12-20
阅读次数:871次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开完资产评估行业检查工作总结大会,朱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这次检查及中评协分设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资产评估行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部领导的讲话对我们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坚决贯彻。今天,我们召开全国秘书长会议,目的是向大家通报中评协分设以来所做的工作,并请大家献计献策,共同研究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的工作。下面,我就如何认识当前资产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中评协分设以来工作的简要回顾
今年三月份中评协分设以来,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部企业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紧紧依靠地方协会和业内同行,开展了一些工作。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我只点点题。
——深入研究分析行业现状,理清了协会工作思路,明确了行业发展目标;
——建立协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创造协会工作的内部环境,使协会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转;
——组织开展资产评估行业大检查,摸清了家底和存在的问题,找准了下一步监管和服务的着力点;
——出台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为建立准则体系打下了基础,也为执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创造条件; ——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细化了考试大纲,调整了试题结构,考试内容更加符合行业需要,为行业引入和培养人才做好准备;
——加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后续培训工作,为执业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进一步密切了与国外评估行业及国际评估组织的关系,提升资产评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起草《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和《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管理办法》,为下一步规范行业准入打下了基础;
——组织开展《评估行业管理条例》调研,并就《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等有关资产评估的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改善行业执业环境、确立行业法律地位打好基础;
——与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商务部、中纪委、公安部、林业局、文物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维护资产评估行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开拓资产评估市场。
二、当前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项改革全面展开,资产评估行业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要“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2003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101号文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对如何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提出了全面、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要发挥证券期货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期货协会、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等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党中央、国务院的纲领性文件多次提出要促进包括资产评估行业在内的中介行业的发展,国务院专门为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发文,这是极为难得的。它充分表明中央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以及对资产评估等中介行业的重视。
第二,财政部党组及各地财政部门十分关心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去年底,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提出了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基本思路,得到国务院的肯定。今年2月16日,财政部正式下文,决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中评协单独设立后,财政部领导十分关心中评协的工作和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今年四月份,金人庆部长在中评协的工作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很好,再接再厉,要充分发挥好中评协的作用。”朱志刚副部长主管资产评估行业工作后,更是对行业倾注了心血,三月份在全国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和证券业务资产评估机构检查工作动员上两次亲临大会作重要讲话,在中评协挂牌时又亲临为中评协鼓劲,并多次对中评协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如协会分设之初,朱部长对企业司与协会的分工作出重要批示,对于资产评估立法工作多次作出批示,最近的一次批示是:“请企业司和中评协把立法当做一件大事,切实抓紧,要明确专人,抓好立法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同各部门的沟通,争取早日完成评估立法工作。”财政部企业司以及贾谌司长对中评协的工作也给予极大支持,帮助中评协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部条法司、国际司、人事司、机关党委、办公厅等司局也对评协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如协会职能界定、中评协杯书画大赛、国外培训等方面,以及行业检查、立法等许多重大问题协调中给予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财政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关怀和重视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正由于此,我们在分设以来的很短时间里能够完成一系列事关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大事。各地财政部门也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予以重视,一些省的厅、局长来部里和中评协专门谈资产评估发展的事,一些厅、局很快理顺或创新资产评估管理体制,有些厅局专门开会研究资产评估问题。可以说,资产评估行业的每一步发展,协会工作的每一点进步,首先要归功于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地财政厅、局的密切合作,归功于财政部领导及兄弟司局以及各有关部门、地方协会的关怀和支持。这也是今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第三,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资产评估行业。中评协分设后,受到了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等资产评估行业传统关联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的鼎力相助,同时,其他部门也很关注资产评估行业,重视发挥资产评估行业的作用。今年,中纪委有两个课题就有关资产评估问题征询中评协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国家文物局分别就有关林业资产评估、文物资产评估问题与中评协联系协调;公安部就司法评估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法律责任等问题与中评协进行研究;《公司法》、《合伙法》、《反洗钱法》、《破产法》等法律的起草、修改都就涉及资产评估的内容听取中评协的意见。立法机关在调研、起草、修改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和中评协的沟通协调。《国有资产法》有十一个调研课题,其中《国有资产评估》课题由中评协牵头,这样,行业协会就可以很便捷地反映会员和行业的需求,变被动为主动。越来越多的部门关注资产评估行业,意味着资产评估行业正逐步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表明资产评估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四,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为资产评估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服务平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力争比二OOO年翻两番。这一时期是我国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改革全面展开: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增值税转型开始试点,财产税开征问题正在研究;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已经建立,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又开始;国有资产重组、国有产权交易活动更加频繁,监管更加规范;金融企业改革也进入深层次阶段,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已成功上市,人行、建行、交行相继也要上市,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紧锣密鼓;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任务日益增多;证券市场改革渐入佳境;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可望突破1万2千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世界接受外来投资最多的国家,企业对外投资额也迅速增长,这些对资产评估提出更高要求。再有,随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市场化程度提高,众多的市场定价都需资产评估服务。所有这些,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五,资产评估行业自身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市场打下了基础。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行业管理体制在逐渐理顺;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监管职能日趋清晰,权责日益明确;服务手段更加完备,服务意识增强;执业标准渐成体系,并被资产评估师掌握和实施;外部环境不断改善;资产评估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有注册资产评估师约28000多人,其中执业的注册资产评估师21000多人,共有资产评估机构3303家,这些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经过脱钩改制的洗礼,经过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上市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资产评估的锻炼,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大大提高。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大大增强。执业理念和风险意识加深,资产评估行业的自身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六,国际评估行业发展变化影响和带动我国评估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评估行业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评估行业自身的发展及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很多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中国借鉴。最近七八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各国评估行业都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评估行业本身及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一是国际会计准则的推广和实质性应用,使得会计与评估行业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评估行业开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会计要求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多地要求在财务报告中使用公允价值计价。国际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不仅变革了会计计价方式,而且确立了专业评估服务在编制相关财务报告方面的作用,标志着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将成为评估行业新的业务来源。二是安然事件后,强化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在客观上对美国乃至各国评估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为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在《萨班斯法案》中明确规定,禁止审计机构向其审计客户提供资产评估等咨询业务。这一规定意味着美国已认识到独立审计与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客观上为评估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评估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资产安全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更加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目前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联同欧洲评估师联合会努力与欧洲金融监管部门就此领域相关事项进行协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监理署等五大金融监管部门已经联合发布若干文件,就评估人员如何参与金融领域的事务提出明确要求。四是世界各国对企业价值评估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企业价值评估不同于单项的实物资产评估,在当今企业并购行为日趋活跃的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越来越为经济界所重视。各国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更加重视企业价值评估的发展,2000年国际评估准则中第一次加入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南,历来以传统不动产评估为主的欧洲地区也开始重视企业价值评估,并在欧洲评估准则中第一次增加了企业价值评估的指导意见。最近香港测量师学会在修订以不动产评估为主的评估指南的基础上,也制定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南。五是国际评估行业综合化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国外评估业的发展传统上以不动产等实物资产的评估业务为主,美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率先在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领域进行了拓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际评估行业明显呈综合化发展趋势,动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机器设备评估、珠宝艺术品评估等领域在许多国家得到长足发展,动摇了以不动产为主的传统评估业。国际评估业发展所呈现的这些新的变化对中国评估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启示。
不难看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有许多机遇,但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从外部环境看,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化中的各评估行业之间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加的客户需求、公众对资产评估行为的误解等,都迫使我们要理性地应对。从行业内部看,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产评估法制环境不完善,资产评估行业法律地位不健全。十多年来,我国资产评估法制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已初步形成以《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即国务院第91号令为主干、以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资产评估的规章制度为主体、以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章制度为补充的资产评估法规体系。但资产评估法制建设与资产评估业务、资产评估队伍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有差距,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律师行业相比,也明显落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正遭遇“法制瓶颈”。突出表现为资产评估法律级次偏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还没有一部专门的行业法律,大量有关资产评估行业的规定都体现在资产评估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中,影响了资产评估行业作为市场经济重要中介服务行业的法律地位;资产评估法制落后于评估实践。很多本应予以规范的,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处理评估机构和人员、评估机构和人员维权经常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不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关评估的规定不一致。囿于职能交叉与利益冲突,法规间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令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无所适从;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过于原则。有的不符合评估行业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操作;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已经过时,但没有宣布废止,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给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资产评估法制不完善,既限制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空间,也不利于资产评估行业的自我规范。
第二,评估行业多种资格并存、部门分割,不利于树立评估行业的整体形象。目前,评估行业资格比较多,被2003年国办发101号文认可的评估资格有6种,即注册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矿业权评估师、旧机动车估价师、保险公估人员,这些资格分别由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保监会5个政府部门管理。我们应当承认,评估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一个评估师不可能什么评估业务都能做,因此,评估行业分几个专业资格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外的评估也是分专业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目前这种多种资格并存,是根植于行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管辖权,它对我国整个评估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中国的评估专业资格分类不科学,不同的资格存在业务交叉。根据现有的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主要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房地产估价师主要从事房地产的评估,土地估价主要从事土地资产的评估,基本上是根据资产属性划分执业资格。但由于不同属性资产有交叉或难以分割,如很多房产和土地都属于国有资产,但房产又都是和土地相连,所以不同资格的评估人员依据相应的规定执业,他们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美国的评估行业也分六大专业,即动产评估、不动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珠宝艺术品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由于它们只是以资产实体划分且房地产土地均为不动产,所以基本不存在业务冲突。其次,有些评估专业资格与其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紧密相关。原因是这些评估资格都是由相应政府部门设立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本部门的工作服务,后来由于利益及法律制度等原因,使这种关系固化。如注册资产评估师是由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设立的,是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的,所以当初规定其业务范围是,从事涉及产权变动的国有资产的评估。房地产估价师是由建设部设立的,是为房地产产权交易服务的。土地估价师是由原国家土地管理局设立的,是为土地出让和土地租赁服务的。其他几个评估资格情况也大体类似。政府部门推动评估资格的设立,并与本部门工作紧密相关,这对在短时间内促进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问题是,一旦这种关系固化,评估行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多限制,也难以成为真正的中介行业。与中国的情况不同,国外的评估行业是在市场经济中自发成长起来的,后来为维护公众利益,政府才予以监管,但政府的监管决不是简单的业务方面的事情,而是着眼于宏观层面的管理。再次,部门分割导致评估行业的法度不一。各部门为了牢固控制其所管辖的评估专业,设立很多行业准入方面的限制条件,比如都要单独组织执业资格考试,对评估机构名称及设立条件、出资人、法定代表人的资格条件均有明确要求,割裂了评估专业之间的联系。不同评估专业的执业准则、报告出具方式也不一样,损害了评估行业的整体形象。复次,不同政府部门有关评估管理方面的改革进度不一致。注册资产评估师虽由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设立,其业务范围也主要是国有资产评估,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评估委托方需要也在变化,评估服务主体和对象也在变化,现在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业务范围不仅限于国有资产评估,而是为全社会服务,这次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有关产权管理的职能划归国资委管理,但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留在财政部,更说明资产评估不是依附于国有资产,而是服务于社会所有资产。资产评估行业属于财政部管,但从事的评估业务则与财政部本身所管资财无多大联系,财政部只对行业进行管理。可以说,这种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管理,整个行业的独立性都很强。但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等评估专业的业务范围与其主管部门的职能紧密相关,难以称其为独立的中介行业。另外,在今年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中,对于同属评估行业的不同专业的规定也不一样。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注册改变管理方式,由行业协会负责,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下放管理权限,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审批;土地估价师的注册和土地估价机构的设立均改变管理方式,由行业协会负责;房地产估价师的注册和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设立均由建设部门负责。总之,评估行业多种资格并存、部门分割,管理方式的不统一都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利于评估统一市场的形成,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评估机构的发展,也不利于评估行业的整体形象的树立。
第三,资产评估业务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评估行业良性发展。由于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由政府直接培育、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能够保证资产评估行业有比较稳定的业务来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得到较快发展,但另一方面又使资产评估机构过于依赖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规定的业务,缺乏来自市场的主动引导。长期过度的依赖也使资产评估机构缺少开拓市场、满足客户不同需要的能力。我们前不久召开了一次有关资产评估机构负责人的座谈会,一些资产评估机构的负责人总结得很好,说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源于合资、发展于上市、服务于改制。根据国家规定,合资、上市、改制都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这些资产评估业务都属于政府强制性的业务。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轨迹既可以看出政府强制业务有很多好处,也可以看出过于依赖政府强制性业务负面影响。自1989年资产评估行业产生以来,资产评估业务迅速增长,特别是1992年至1998年增长最快,2000年以后,资产评估业务增速明显减缓。这是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开始改制上市的比较多,相应的资产评估业务也比较多。2000年以后,国有企业上市节奏放缓,资产评估业务也相应减少。传统业务少了以后,资产评估机构又没能开发足够多的来源于市场的业务,整个行业普遍感到竞争加剧,一些机构迫于生存压力,开始压价竞争。第四,资产评估执业环境不完善,不利于资产评估机构规范执业。资产评估机构是社会中介机构,需要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但这些原则的贯彻需要有良好的执业环境,由于目前资产评估执业外部环境不好,给资产评估机构执业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资产评估执业质量。首先,来自资产管理部门的干预。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评估机构执业的干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干预。资产评估结果本来是评估机构结合评估目的、运用科学的资产评估方法而对特定的评估对象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得出的结论。但现实中,有些资产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上市时,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不顾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强行要求评估机构出具他们所希望的评估结果;二是对评估时间的干预。资产评估机构执业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执行这套程序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现实中,有些政府部门往往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在他们规定的时间内出具评估报告,资产评估机构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只好简化程序,偷工减料;三是对评估收费的干预。严格地说,资产评估不应规定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由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协商确定,但在目前资产评估行业还不是很成熟、社会对资产评估行业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确定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现在实行的资产评估收费标准是1992年由国家物价局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它对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看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它规定最高收费而没有规定最低收费标准,而且十几年过去了,标准已明显偏低。然而,即使是这个十多年前制定的明确偏低的标准,也无法得到实现。资产评估机构执业是有成本的,成本过低,也会影响执业质量。资产评估提供是个性化服务,评估对象千差万别,一些地方部门以减轻企业负担为名,发文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评估只按国家规定标准的20%收费,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的评估报告的质量怎能有保证?其次,委托方及客户行为的不规范。评估机构执业需要客户的配合,没有客户的配合,不可能出具高水平的评估报告。但在现实中,有的客户除了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在他们规定的时间内按他们希望的结果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外,在资产评估机构执业时故意不配合评估机构的工作,少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或其他证明文件,影响资产评估报告的质量。再次,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者错误使用报告。有些资产评估纠纷的发生,并不是资产评估报告质量的问题,而是由于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者错误使用报告造成的,给资产评估机构增加不少无谓的麻烦。
第五,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影响机构的健康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属于智力性服务行业,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评估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经营管理。资产评估机构要确保出具的报告是高质量的,不仅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还要有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资产评估机构的治理结构除了要有一般企业所共有的要素外,还要有符合行业特点的特殊内容,如股东准入机制、后续培训机制、技术支持机制、质量控制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股东争端解决机制等。良好的治理结构是资产评估机构减少内部纠纷、确保执业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促进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现在不少资产评估机构盲目追求规模,不注重独立性提升;单纯地忙于开拓市场,过度重视营销、服务商品化;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标,为赢得客户不惜牺牲执业原则;为协调外部环境,忽视内部治理结构,以致业务上去了,质量下来了,规模扩大了,纠纷增加了,影响了机构真正意义上的做大做强。
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资产评估行业面临的形势有喜有忧,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风险并存。资产评估行业在变换的环境中如何转换角色,增强适应性,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需全行业和行业协会共同深思的问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努力工作,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无愧于行业的希望,无愧于时代的要求。对于如何解决行业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要实事求是评估自己,才能客观公正评估资产。首先,我们要有信念,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困难和问题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一定能够在行业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同时,我们也要冷静的看到,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它是历史的沉积,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单靠行业协会奔走呼号是难以解决的,需要争取立法机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行业自身需要反思和审视,要回头看看已走过的路,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要回头看看行业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发展才能强大,如何除弊存利。行业的强大首先是我们从业者精神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傲视一切,而是劲气内敛。只有行进在一条规范的路上,才能追求一种优良执业品质,实现效益最大化。所以说,只有依靠资产评估行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改善环境、树立形象、促进发展。
三、今后一个时期评估行业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行业发展规律;以创新的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提高行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以提高执业质量为中心,规范执业行为。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完善的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及健全的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和规范体系,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评估师队伍,提升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我们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抓紧起草《评估行业管理条例》,加强行业法制建设。法制环境完备与否是一个行业生存发展、有效的基本条件。制定一部专门的关于评估行业的法律或法规,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现在时机已基本成熟,鉴于法律的出台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先制定行政法规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财政部领导和条法司的支持下,《评估行业管理条例》已列入明年国务院立法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是,我们将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条法司、企业司开展调研、起草工作。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广泛听取评估机构和人员的意见,要集中大家的智慧,认真研究《评估行业管理条例》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力争把大家的意见反映给起草小组。另外,还有不少其他法律的起草、修改也涉及包括评估在内的中介机构的内容,我们要多方了解有关信息,主动与相关立法机关协调,研究评估行业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向相关立法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抓紧研究制定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规划。1996年,中评协制定了《1998——2010年中国评估行业发展规划》,对此后的资产评估行业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在,社会经济环境和评估行业本身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进步;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几经变革;其他中介行业和国外评估行业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资产评估行业所处的环境,重新审视在新的形势下资产评估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措施,为以后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南,也便于争取政府对资产评估行业的有力支持。
第三,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体制。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是整个行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中评协继续单独设立,为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体制基础。如何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厘清行业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研究行业自律管理的内容,积极主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二是要完善协会内部治理结构。按章程的规定,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决策作用,建立健全各种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健全秘书处的组织机构,提高秘书处工作效率;三是要创新会员管理体系,建立分级分类的会员管理制度;四是要坚持自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过去我们过多的强调管理,忽视服务,现在我们要转变观念,在搞好行业自律管理的同时,加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明确服务宗旨,切实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要树立服务意识,丰富服务手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要加强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研究。资产评估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学科,有很多基本理论需要研究,如资产评估行业的地位、评估报告的性质、评估报告的有效期、收益法的运用、企业价值评估、评估招标、委托方和报告使用方的权利职责和义务、评估行业的风险防范、执业责任的鉴定等,这些问题不研究清楚,评估立法和评估准则的制定就无从着手,评估报告难以取信于人,评估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评估纠纷难以得到合理解决。为加强对评估基础理论的研究,协会明年已确定了17个课题,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研究。以后我们每年都要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认真筛选一批研究课题,拿出一定的经费,通过招标等方式请评估行业内外专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每年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不断廓清和丰富评估基础理论,为资产评估立法、为资产评估执业、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五,要抓紧研究制定资产评估准则,尽快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且实用的准则体系。执业准则是资产评估行业与社会交流的专业语言,是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执业的指南,是资产评估报告形式规范和质量保证的基础,是资产评估监管部门监管行业的依据。过去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不到位,与资产评估准则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今后资产评估行业要规范发展,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完善准则体系。有了完备的准则体系,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行业就会规范执业、公平竞争,就有活力、有效率。首先,我们要编制准则制定规划,明确究竟需要哪些准则,先制定哪些,后制定哪些;其次,要明确准则制定程序,注意准则制定方法,制定准则既发挥专家的智慧,又要吸收执业人士的意见,既要考虑解决资产评估执业中的技术问题,又要考虑资产评估面临的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同时要借鉴其他中介行业和国外评估行业准则制定的有益经验。再次,准则的制定不能一劳永逸,既要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不断变化的新情况,适时制定新的准则,同时,也要对已经过时的准则及时予以废止或进行修订。
第六,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资产评估队伍。资产评估行业是智力性中介服务行业,人才是决定这个行业盛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现具有注册资产评估资格的有28000多人,其中执业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有21000多人,评估从业人员60000多人,正是有这么一支队伍,才使资产评估行业能够有序运转,立足社会。资产评估行业要发展,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继续扩充队伍,通过对考试制度的调整和改革,考试报名条件的改变,考试教材的改编,考试大纲的细化,考试命题更贴近评估实践,吸引更多人才,壮大资产评估力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资产评估人员的素质,在分工趋细的现代社会,专业素质比热情更伟大。没有专业人士倾注身心的投入,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更谈不上行业的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后续教育,继续研究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制定一套完善的后续教育制度,编写一批高水平的后续教育教材,发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后续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网络培训,丰富培训手段。通过多种培训方式,适应培训和教育的需要,为提高资产评估师的执业水平创造条件。
第七,要加强行业宣传和国际交流,不断扩大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影响。加强宣传,可以使资产评估行业内部有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可以使社会各界有更多的了解资产评估行业的机会,有利于扩大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影响。过去,我们做的一些工作,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行业内部不了解,社会上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我们崇尚少说多做,但为了行业的发展,必要的宣传工作还得做。首先,要办好中国资产评估网站和《中国资产评估》会刊,要搞好网站和会刊的内容策划,力求使网站和会刊把握重点、反映热点、关注难点,要有前瞻性、实用性、可读性;其次,要适时在广播电视、重要财经报刊上组织讨论重要资产评估问题,及时报道资产评估行业的重大活动。要把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结合起来,把全面介绍和重点宣传结合起来。通过宣传,鼓舞士气,扩大影响。要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开展国际交流,让中国资产评估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资产评估。
第八,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为资产评估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资产评估执业离不开外部的配合和支持,而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力量分散,难以与有关部门开展对话和沟通,评估协会特别是中评协要勇敢地担负起对外协调的职责,为行业想为而不能为之事。要明确协调目的,丰富协调内容,创新协调手段。通过协调,了解有关信息,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权益,开拓评估市场。通过协调,使有关部门对资产评估行业有更多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支持资产评估行业,为资产评估行业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同志们,资产评估行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做好资产评估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当前,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正处于重要的转折关头,我们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把准方向,寻求科学发展的意识;我们一定要熟悉情况、善于学习,强化接受新理念的意识;我们一定要求真务实、多谋善断,树立科学管理的意识;我们一定要善于协调、勤于服务,确立开拓创新意识。总之,要在各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行业同仁协同并进,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为提高资产评估行业社会公信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