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表见代理的类型及现实表现形式
表见代理的类型及现实表现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3级民商法专业法学硕士研究生 李学林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在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中,表见代理表现形态有三种。即授权表示型表见代理,权限逾越型表见代理和权限延续型表见代理。下文将对这三种类型及其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进行论述。
(一)授权表示型表见代理
授权表示型的表见代理,又称由于本人之明示或默示的表见代理,即本人以自己的行为表示授予他人代理权而实际上并未授权,或者明知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造成第三人误以为行为人有代理权时,本人要对相对人承担实际授权人的责任。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我国民法上授权表示型的表见代理有如下几种类型:
1,本人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间接向相对人表示已经授权而实际上未授权,相对人依赖本人的表示而与行为人进行的交易行为。
这种情况中,本人的意思表示,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相对人可以是特定的,也可以是不特定的(如广告授权方式的相对人为公众),本人对于自己的授权声明,可以撤回,但是应在相对人与行为人的民事活动成立之前撤回。撤回的通知应有效地到达相对人,一般应以授权声明同样的方式做出。
2,本人将其具有代理权证明意义的文书印鉴交与他人,他人凭此以本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相对人对此信赖而进行的交易。
这些文书印鉴包括被代理人的印章,合同章,盖章的空白证明信,空白委托书,空白合同文书等。这些文书印鉴本身虽然不是授权委托书,但其与本人有密切联系,具有专用性,起着证明代理权的作用,善意相对人因此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之订立合同,应构成表见代理。
3,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本人知道他人没有代理权而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时,应对他人的无权代理行为明确表态。本人所表示的不同态度,可以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如果本人表示承认,则等于授予行为人代理权或者是事后追认,这种事后授权行为追认行为具有追溯效力,致使行为人的无权代理转为有权代理,本人应承但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特别说明,此种追认行为应在相对人行使撤销权之前进行)。如果本人表示否认,则行为人的无权代理成为狭义的无权代理,由行为人自己负责,本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本人明知他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无权代理,既不承认,又不作明确的否认,为保护善意无过失的第三人,应认为成立表见代理。
4,允许他人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进行活动。
联营活动中,一些牵头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自己 “分公司”,“分厂”的名义进行活动。企业集团改制的过程中,一些核心企业为扩大规模,允许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集体商标,以集团分支机构的名义行事,实际上这些单位或个人经营上各自独立,并没有划入该法人的范围。然而,善意相对人并不知情,一旦这些“分支机构”与相对人发生纠纷,牵头单位则以自己不是合同当事人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因为根据民法基本理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为法人的组成部分,法人要对其民事活动承担责任。因此,这些本来并非法人分支机构的单位,以法人分支机构的名义从事活动,使善意的交易相对人认为其为该法人的行为时,应成立表见代理。
(二),权限逾越型表见代理
权限逾越型表见代理,又称为超越代理权的表见代理,代理权限制的表见代理。代理人的代理权,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但这一限制不一定为相对人所知,如果表现在外的客观情况,能使善意相对人误以为行为人有代理权,与其为民事行为,就构成表见代理,由本人承担其后果。这就是现代代理制度中“代理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的原则。权限逾越型表见代理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本人虽对行为人的代理权作了某些限制,但未在委托授权书中说明,或者本人授予代理人一定的代理权,但事后又加以限制,代理人不顾其限制而按原来的代理权进行代理活动,但相对人并不知情,这时,应构成表见代理,由本人承担其后果。
2,本人委托授权不明,而客观情况又能使善意相对人误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即使行为人的行为超越了本人意定的授权范围,也成立表见代理。
(三)权限延续型表见代理
权限延续型表见代理,又称代理权终止的表见代理,代理权撤回的表见代理。这种类型指本人与行为人曾有代理关系,但代理权已经终止或撤回后,本人未及时向外部公示,相对人并不知情。因此,为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其代理权的终止和撤回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代理期间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后的代理。本人应当在出示给第三人的授权委托书中载明代理期间及代理事务。如果本人没有作出明确记载,即使其与代理人对代理权的消灭事由有过约定,只要第三人不知道这种情况,仍与代理人为订立合同,则成立表见代理。
2,本人撤回委托后的代理。代理权可以依本人的意思而撤回。这种撤回行为属单方法律行为,撤回的通知到达代理人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时,本人应收回代理证书,通知第三人,或者发布代理权撤回的公告。如果本人没有这样做,致使相对人不知道代理权已不存在,仍与代理人为民事行为,则构成表见代理。
第二篇:客户的四种类型及表现形式(范文模版)
客户的四种类型及表现形式 课后测试
1.客户的四种性格类型是通过两个维度区分出来的,一是(),二是表达度。√A
B
C
D 能力度情感度思考度行动度
正确答案: B
2.所谓表达度,指的是一个人的()的强烈程度。√
A
B
C
D 表达思维表达逻辑表达能力表达欲望
正确答案: 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支配型客户的性格特征的是: √
A
B
C
D 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得很强势注重他人的感受性格非常坚定
正确答案: C
4.对于支配型客户,服务人员应当采用的服务方法是: √
A
B
C 影响争论掌控
D 迎合正确答案: D
5.如果企业需要劝员工离职,派遣()的管理者前去最为适合。√
A 和蔼型
B 表达型
C 支配型
D 分析型
正确答案: C
6.下列选项中,对表达型客户性格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喜欢取悦他人
B 喜欢聊天
C 善于准确把握其他人的情感需求
D 承受压力能力较强
正确答案: D
7.在各种服务状态中,适用于表达型客户的是: √
A 迎合B平等
C 掌控
D 影响
正确答案: C
8.如果某人的钱包、手机、电脑和办公桌上都是家人的照片,最有可能属于()的性格。
A 支配型
B 和蔼型
C 表达型×
D 分析型
正确答案: B
9.一个人非常喜欢说话,但总是无法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人属于: ×
A 表达度高
B 表达度低
C 情感度高
D 情感度低
正确答案: A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分析型客户性格特征的是: √
A 属于指责型人格
B 喜欢问问题
C 不会轻易说“不”
D 所提意见通常很有道理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11.支配型客户的情感需求大于现实需求。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2.对于和蔼型的客户,服务人员尽量不要让其做选择性的决定。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如果表达型的客户说“这件事不行”,就说明这件事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服务,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技巧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表达型性格的人是开心果,能够让同事和领导开心,招聘时应该尽量选择这种类型的员工。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第三篇:引用不同类型参考文献的标准通用表现形式
引用不同类型参考文献的表现格式:
1.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份.6.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8.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第四篇:浅谈小学班主任教师吸引力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浅谈小学班主任教师吸引力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蒋宅小学
陈锋
浅谈小学班主任教师吸引力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摘要】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吸引力是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与学生接触、相处时,其学识、品格、能力、情趣、志向等,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追求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种积极影响力。主要分为五大类:形象吸引力、情感吸引力、学识吸引力、才干吸引力、品格吸引力。
【关键词】班主任教师
吸引力
能力
人际吸引力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自己方面来的一种心理影响力。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吸引力是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与学生接触、相处时,其学识、品格、能力、情趣、志向等,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追求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种积极影响力。
一、形象吸引力。教师的形象包括其长相、着装、外貌修饰、举手投足之间的风度等。小学教师的形象吸引力即教者的整个仪表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具有形象吸引力的班主任教师,学生会主动与他(她)接近,并暗中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这为班主任教师开展工作创造了第一步。作为一名男教师的我,不能油头粉面 ,留长发 ,蓄长须 ,蓬头垢面 ,这样的“尊容”只会让学生感到粗野、鄙俗。而朴实的发型、洁净的面孔 ,会显露出男性的刚强与自信。班主任的衣着打扮 , 向学生暗示着对真、善、美的认识,无声地传播着文明与美 ,应是其内在魅力的外在表现。
二、情感吸引力。教者用高尚的情怀去关心、爱护学生,从而使教育者产生“向师性”。具有情感吸引力的班主任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疾苦,对学生的过失能宽容、谅解,不讽刺挖苦,平易近人,并与学生交朋友等等。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牢记,教师和学生虽然角色不同,但是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民主治班,平等对待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时常会问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特别是那些有障碍有问题的特殊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对待他们,教师更要献出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体贴,使他们克服困难,振作精神,重新鼓起前进的风帆,只有老师以身作则尊重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不断进步。我班上有一名弱智生叫莫福江,虽然他在学习方面有所欠缺,跟不上,但我发现他在其他方面还是表现不错的,如在打扫卫生方面,他认真负责,所以每次劳动,我都让他来负责,他也非常积极高兴,这就是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那就等于扼杀了学生除学习以外的其他能力。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处处留心,仔细观察,逐个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和心理、性格特点,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并利用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如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心里话》等题目,通过书面形式让那些较内向或是有“难言之隐”的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则要做好保密工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给予帮助。要处处留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倾向和问题,关心和尊重学生,应该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过程。另外,还通过个别谈心,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具体心理,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的班主任,学生才能信任你,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你倾诉。
三、学识吸引力。教师学识渊博,讲授得法,学生一开始就为教师的学识所征服,良好的师生关系便很快被确立下来。学识吸引力实质上就是教者的渊博学识对学生所产生的征服力。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产生了学识吸引力,学生必然敬仰教师的才华,相信教师讲的道理,从而产生信赖感。教师渊博的学识如活水源头,滋养着学生。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教师除了要精通自己的专业之外,对其他学科也要有所涉猎和了解。要真正教好一门课都要综合许多学科的知识,而且现在有很多学生会上网,知识面较广,如果他发现教师的知识面都不如他,会引起他的轻视和鄙夷。教师对科学、地方和其他综合学科都要有所了解和涉猎,甚至学生感兴趣的新潮话题,如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都要能略知一二,如果教师言之无文,老生常谈,如老古董一样和时代格格不入,对学生津津乐道的东西一无所知或者不屑一顾,必定会让学生轻视和抵触。
四、才干吸引力。小学教师的才干吸引力包括教者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的强烈感召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严密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预料教育后果的能力;善于灵活、机器处理教育偶发事件的能力,等等。具备了这一系列能力,能满足学生追求新知、期望成材的需要,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敬佩感,时时处处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的”。教师的才华如云中白鹤,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敬佩感,吸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教师要有一双慧眼,知人善用,从学生中挑选出学生“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教师的领导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把班级活动领导组织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可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才华,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
五、品格吸引力。教师的品格包括信仰、追求、德行、人格、作风等因素,通过待人接物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品格吸引力是指教师用真诚、和善、公正、言行一致的待人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的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敬爱感、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事实说明,品格吸引力是一种蕴含多种因素、对他人所产生的感召力,是高尚人格的外在表现。具备了品格吸引力的教师,无需讲多少大道理,许多要求都能被学生所接受。俗话说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孩子们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又占据着极特殊的地位,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常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品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精神风貌,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韩愈说过,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以道德楷模置身于学生之中,教育影响学生。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完善的道德人格是为人师表的基础。
高纳波林说得好:“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成功的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以个人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教育学生,真心地和学生交流,具有班主任的凝聚力,我们就会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德育与班主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
2、《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7年5月
3、《德育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第五篇:论表见代理制度
表见代理制度属于传流民法上代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保障民事交易的安全,促进民事流转的顺利进行。我国《民法通则》对表见代理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修改后的合同法明确了这一制度,使得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维护民事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
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了合同,如果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那么善意相对人就可以向本人主张该合同的效力,要求本人承担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受合同约束。我国合同法设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并维护交易安全,依诚实信用原则使怠于履行其注意义务的本人直接承担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为代理行为而签订的合同的责任。
代理关系中,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这里仅指有权代理,代理人没有代理权,或虽有代理权但是代理行为超越了代理权,都属于无权代理,如果不属于表见代理的情形,并且被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被代理人不承担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从逻辑上分析,代理人要么是有权代理,要么是无权代理,二者必居其一,换句话说,代理分为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应该属于无权代理,因为它和有权代理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质内涵不同。有权代理中,本人与行为人之间具有实质性授权的内在依据,而在表见代理中,本人与行为人之间根本就没有实质性授权的依据;二是构成要件不同。有权代理不涉及相对人的行为,只是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关系符合法定要件即可,而在表见代理中,则要求相对人必须是善意且无过失,表见代理方能成立;三是表现形式不同。有权代理是被代理人和本人之间实实在在的内部授权,而表见代理中,本人与行为人只是符合“外观授权”的表象特征;四是内部责任承担不同。有权代理中,后果直接归被代理人承担,而在表见代理中,在被代理人承担责任后,又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向代理人追偿;五是功能作用不同。有权代理强调的是交易的迅速,而表见代理则注重的是交易的安全,强调相对人的利益保护。而唯一相同的就是均衡社会利益的一种法律创设而己。由此看来,表见代理应该属于无权代理,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取得本人的实质授权,本人当然不应该承担责任,这是狭义的无权代理之通论,是不包括表见代理的,故表见代理应包含在广义的无权代理之中。所以说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同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自然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就构成要件来讲:行为人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行为人均无代理权;行为人均以本人的名义从事活动;行为人所为行为为民事行为等。但是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
1、二者的法律效力归属不同,狭义的无权代理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非经本人追认,对本人不发生法律效果,充分保护本人的利益,而在表现代理中,法律先使本人承担无权代理的后果,然后再来处理本人与行为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在此保护的是相对人的善意和社会交易的安全。
2、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狭义的无权代理不仅实质上不具备任何代理权,且表面上也没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理由,而表见代理行为人虽然实质上没有代理权,但在表面上有足够的理由使人相信他有代理权,相对人通常是不知或无须知道他没有实质的代理权。
3、两种法律制度创设的功用不同。狭义的无权代理,由于行为人没有实质上或表面上的授权,和相对人的行为完全是他的意思自治,那么狭义的无权代理就以保护本人的利益,旨在维护社会交易中“静的安全”,而在表见代理中因为外观授权的存在使善意的相对人无过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因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需要保护。表见代理更注意保护交易活动中“动的安全”以适应当今社会商品经济迅猛的发展。
表见代理是一种无权代理行为,是一种没有代理权的代理,它具备代理行为的表象却欠缺代理权的构成要件,但是由于相对人是足够的理由相信代理关系的存在,被代理人不得以无权代理为由,否认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被代理人仍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表见代理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无权代理行为,即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这是构成表见代理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行为人没有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是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则不属于代理行为,更构不成表见代理。
2、客观上须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这是表见代理区别有权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的显著特征。表见代理中,行为人实质上并没有代理权,但在客观上,行为人与本人有密切联系等等,都可以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这是构成表见代理的基础。
3、第三
人即相对人主观上须为善意且无过失。相对人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与行为人进行民事活动,并确认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事实。如果相对人出于恶意,即明知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仍与之实施民事行为,甚至与行为人串通损害本人利益,则与表见代理制度设置的保护相对人利益的宗旨和公平原则相违背,不能构成表见代理了。另外相对人还必须是无过失的,即对误信行为人的无权代理
行为有权代理行为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相对人对行为人是否有代理权尽了通常理性人的注意义务,履行了必要的审查手续,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通常情况下,关于此要件的举证责任要落在本人身上,除非其有充分的理由证明相对人有过失或故意,否则法院推定相对人为善意且无过失。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制度源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所以这个要件是不可或缺的。
4、行为人与第三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本身不存在依法应属无效或应撤销的内容。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行为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行为欠缺成立的有效要件,那么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该行为从开始就不会产生法律效力,在这种情况下民事责任又怎么能够转嫁到被代理人身上呢?
5、被代理人主观上存在过失,所谓本人过失,是指由于本人的过失行为,使表现在外的客观事实呈现出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假象,这种假象足以造成相对人误以为行为人有代理权。
在学理和司法实践中将表见代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授权表示型表见代理,又称由于本人的明示或默示的表见代理,即本人以自己的行为表示授权他人以代理权或者知道他人表示为其代理人而不作否认表示,对相对人承担授权人的责任。根据以上定义,结合司法实践,此类表现代理大多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以书面、口头或者以其他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向相对人表示已经授权而实质上未授权。在民法理论上,仅仅通知相对人已经将代理权授予行为人的事实,构成观念通知,不同于授权行为。这种情况下应说构成表见代理。在这种情况下,本人的意思表示可以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对特定人的也可以是对不特定人的。如果本人于善意相对人与行为人为民事活动之前撤销其授权声明,则不构成表见代理。
2、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前面在构成要件中已经提到,本人的过失是构成表见代理的要件之一。如果本人不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则没有过失,这也就构不成表见代理。这时效力处于待定状态,主动权掌握在本人手中。但是如果他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无权代理,也不承认也不否认,则应成立表见代理,维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
3、本人将其有证明代理权存在意义的文本交于他人,他人凭此以本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中国关于此类方面的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有所体现,“
(一)合同签订人用委托单位的合同专用章或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合同的,应视为委托授权合同签订人代理权,委托单位对合同签订人签订的合同应当承担责任。
(二)合同签订人持有委托单位的介绍信签订合同的,应视为委托单位授权其代理权。”在中国现行的企业制度下,单位对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文本、空白委托证书、印鉴等管理十分不严格,有的单位甚至为了方便,一次发放多个空白文本。这些文本虽然不是有效的委托书,但是因为与本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专有性,起着证明代理权的作用。善意相对人据此与行为人进行民事活动,应构成表见代理。
4、允许他人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或者允许他人挂靠经营活动。这也是近几年表见代理新兴的一种模式。有的单位和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或借此赚取利润,就拼命开分支机构或允许他人挂靠经营。一般来讲,分支机构和挂靠单位相对来说资信较差,实力较小,这样为了交易的安全和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就必须使所属企业的挂靠单位承担责任,从而构成表见代理。
(二)权限逾越型表见代理,即代理权嗣后被限缩,但因被代理人的行为造成足以令人信其未被限缩的假象而发生的表见代理,这种表见代理可以从民法通则第66条第4款的反面解释,并参酌体系因素而推出。此情形多发生在外部授权而内部限缩的场合,不过对代理权的内部限制不具有对抗相对人的效力。
(三)权限延续型的表见代理,即代理关系终止后,因被代理人的行为造成足以令人信其代理权存续的假象而发生的表见代理。此类情形多发在外部授权而内部撤的场合。代理权终止后,为了防止原代理人继续为代理行为,被代理人一般采用相同的方法实施撤销行为,如通知相对人,公告收回代理证书等,以防止发生不利于自己的后果。如因被代理人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因其某种行为致使存在足以令人相信代理人仍具有代理权的假象,相对人不知代理关系终止而与其订立合同的,可构成表见代理。
我国法律最早对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见于《民法通则》第66条:“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这是表现代理在我国的最初形态,当然这也是表见代理的基本依据。1999年10月1日实施的《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或者代理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行为有效。”这也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首次明确系统发提出了表见代理的概念,这是真正完整的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但这并不等于我国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仔细分析这两条法律规定,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民法通则》第65条第3款和第66条只是简单发规定了授权不明型表见代理和授权表示型表见代理中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类型。而前文提到的关于表见代理的诸多形态则没有涉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在《合同法》第49条的规定里只是以“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而轻易带过,这样的规定只会造成表见代理的滥用,除非对此有一个非常详细合理的法律解释。表见代理的确认对于三方当事人来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和他们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责任的归属问题。而《合同法》第49条只是简单规定了责任归于本人,本人与行为人之间的责任关系,法律则没有明确指出来,只是在《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了连带责任。还有就是举证责任的分配,“谁主张谁举证”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究竟由谁举证?相对人还是事实认证?法律对最基本的举证责任问题都没有涉及。由以上分析可见,我国法律规定,对表见代理的保护范围过于宽泛,这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要损害本人的利益。要解决这个问题,较长远的思路是在未来民法典中规定完善的表见代理制度。而目前最实际的则是应该对《合同法》第49条有一个合理明确的司法解释,明确构成要件,举证责任和责任归属。正如前所述,中国的表见代理制度还很不完善,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的空前活跃,大量的无权代理伴之而生,其中不乏表见代理现象。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对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交易的公平和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完善我国表见代理制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考虑:首先应该确定一套完整的司法解释体系。法律对于千变万化的生活总是滞后的,某一法律制度虽然没有文字上的改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蕴含的价值和精神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立法者立法真意的探求,对于法律漏洞的弥补,这都需要法律解释。表见代理制度的复杂性,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使法律对其不可能无一漏洞,这就需要司法解释,当务之急应该对《合同法》第49条有一个很好的司法解释,对解决我国表见代理制度会有很大帮助。其次在将来制定民法典中,我们应该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关于表见代理的先进立法,学说和判例,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表见代理制度。再者,制定民法典虽然在紧锣密鼓发宣传,但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时需要先在各个单行法中规定表见代理制度,比如说票据法、银行法、证券法等。一来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二来可以为民法典规定此制度积累经验。最后,应致力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好转,特别是中国信用制度的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对于减少表见代理情形会有很大帮助,从而使代理制度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作用。
代理制度所固有的扩张以及补充私法的作用使法律关系的建立运转更为圆滑迅速,使社会交易更加活跃,从而促进交易的发展。但是代理制度发挥作用也有赖于表见代理制度的完善,否则,因本人不愿意承担无权代理会使交易成本增加,造成社会财富浪费。表见代理必然规定在未来的民法典中,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关于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从而完善中国的表见代理制度,真正使表见代理制度系法律调解本人静的利益与社会交易动的安全,以促进代理制度发挥其社会作用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