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政治规矩 打破官场灰色心态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时事热点:政治规矩 打破官场灰色心态
【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开始,意向参加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考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事业单位备考复习。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2015年时事政治热点,即可作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时事热点资料,也可以用于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面试热点。希望这些材料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政治规矩 打破官场灰色心态。
对于“政治规矩”这一理解中国当下政治思路的关键词,不仅需要厘清概念,同时要理解为何立政治规矩、如何执行政治规矩。
在我们看来,讲政治规矩,题中之义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官场存在的一些“灰色心态”。这些心态,有的已经被十八大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震慑、所涤荡,有些目前依然在官场上存在。
换句话说,讲政治规矩,事关“破”,也事关“立”。破除积弊、立下新规,“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对反腐性质认识的灰色心态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于反腐的态势,习近平下了“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这场“输不起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这着实打破了一些人此前的“观望”心态。这种心态,通俗地说,就是认为“反腐败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去”,大不了“现在打枪,暂且低头”。
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的持续之久、力度之大,已经给予了这种心态以事实上的打击。十八大以来,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的倒掉为标志,对高级干部的查处力度称得上“前所未有”。仅2014年,中央就立案查处了54名中管干部。同时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原则下,即使是“蝇头小吏”,只要违纪违法,也逃不过高压的反腐态势。
那么,反腐败的力度如此之大,是不是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是不是如一些人说的那样,“不反腐亡国、真反腐亡党”?当然不是。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论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述道,不反腐确实有亡党的危险,真反腐才能净化党的肌体,才能真正兴党兴国。至于查处了多少高级干部、和以往相比力度加大了多少,习近平也说,“不要算这个账,有贪必反,有腐必惩”,“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之所以有观望的灰色心态,说到底,还是因为对反腐败斗争性质的认识出了偏差,低估了中央对反腐的决心和态度。
反腐败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但如果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也是一笔人心向背的账。之所以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说到底,就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
还有一些人,将反腐认为是“政治斗争”、“排除异己的工具”,这种心态就更加错误甚至是荒谬了。无论是已经被公诉的官员,还是一些落马贪官的写的“忏悔录”,都已经明白无疑地交代了违法乱纪的事实,铁证如山。
也就是说,反腐从来不是什么“个人恩怨”。正因此,习近平才提出,无论是谁,无论担任过什么职务,只要违反党纪国法,都绝不姑息。
在反腐问题上,没有谁能当“铁帽子王”。打破对反腐性质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心态,就是要明确一条政治规矩:在思想上、认识上,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为反腐有“负面效应”的灰色心态
在高压的反腐态势下,还有一种灰色心态,认为反腐具有“负面效应”。这种效应,习近平在一些场合也论述过,就是“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起;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等等。他也明确指出: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比如,中国的经济的下行压力,一方面受到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而在内因方面,则是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影响。如果说以往公款消费、公款购买奢侈品等“消费需求”是以腐败为支撑的话,这种消费也注定是畸形的、不健康的需求。去除这种“拉动经济”的毒瘤,是为了经济更健康、更持久地发展。
而反腐,是不是会让官员不敢干事儿、明哲保身?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这需要厘清逻辑。有些贪腐官员,在位时的确称得上是“能吏”。因此,有一些人也会议论,“做了那么多工作,就这一点小事就要抓住不放”? 并非如此。这些官员被查,并非因为做事,而是因为贪腐。同时,他们在位时的“能干”,很多时候也是凭着游走于灰色地带、以“擦边球”甚至是违纪违法方式完成的。查处这些官员,不仅是肃贪,也是对官场政治生态、政治规则的一种重塑。
还有一种灰色心态值得注意。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但也有官员感到“失落”,觉得身上的约束多了,以往的“风光”不再,发出“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感慨。
能感叹“为官不易”,说明以往为官太易。因为现在要求的、提倡的,都是基本的政治伦理。习近平也在谈到这种错误心态时说:“看来,减少应酬要进一步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进一步提倡。”
“官不聊生”的说法,事实上也是官僚主义心态在作祟,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作为公仆,就不应该“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也不能“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更不能“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
打破这种心态,也是为了让官员更自觉地守规矩、明纪律,不仅不能明哲保身,反而要更加“为官有为”。对“为官责任”的灰色心态
讲规矩、明纪律,是为了让党员干部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打破对于“责任”的灰色心态和认识。其中最需要明确、也最能反映反腐趋势和走向的两点,是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从“主官”的角度说,立政治规矩,就是要打破当“太平官”、“甩手掌柜”的灰色心态。
比如,有的党委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有的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每年开个会、讲个话,或签个责任书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对错误思想和作风放弃了批评和斗争,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疏于教育,疏于管理和监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督,放任一些党员、干部滑向腐败深渊;还有的领导干部只表态、不行动,说一套、做一套,甚至带头搞腐败,带坏了队伍,带坏了风气。
也有的人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问题都不在话下,没有什么可怕的。
也有的主官很“委屈”:腐败现象,很多是之前的“政治遗产”或者当地的政治生态问题,跟自己的任内“没有太大关系”。习近平在批评这种心态时说:“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能“失之于宽、无能为力”,出了事,要追责。
说到底,出现领导干部“不敢抓、不敢管”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有“鸵鸟心态”,唯恐得罪人、丢选票。
在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而在执纪的纪委方面,有的地方担心查办案件会损害形象、影响发展,有时存在压案不办、瞒案不报的情况。因为“在一口锅里吃饭”,所以很难监督别人。有的地方纪委领导甚至对反映同级党委领导干部问题的同志说:你不要讲了,我们也没有听见。
这种状况很不正常。要打破“打成一片”、“一口锅里吃饭”的心态和现状,就要明确纪委的相对独立地位,建立双重领导制,让纪委能够“一心一意履行监督职责”。有问题不报告、不反映、也不惊动的“好官我自为之”心态,在“立规矩”的今天,必须“俱往矣”。信奉官场“潜规则”的灰色心态
其实,树立政治规矩,就是在向一些官场的“潜规则”开刀。
习近平罗列了这些现象。他指出,在思想政治上,一些人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在组织生活中,一些人信奉“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在执行政策中,一些人信奉“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干部任用中,一些人信奉“不跑不送、降职停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官场“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对待“潜规则”,一些党员干部或是认为无可奈何,或是持默认态度,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
这些心态,说到底,都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的,也是不遵守政治规矩的体现。
而“潜规则”的蔓延后果,即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换句话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遗余力推行的作风建设和反腐斗争,就是向这些官场陋习开刀,重塑政治生态、营造清明政治环境。立规矩,就是“破中求立”。
归根结底,对“潜规则”的默认、对自我要求的放松,都是对党员干部身份认识的不清楚。
比如,有贪官落马之后说,“我的一个批示可以让一个企业获得巨大利益,可以让亲朋好友获取好处,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处境,可以办事顺利、一路绿灯”,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获得的“收益”是不成正比的,导致心态扭曲。也有的官员认为自己“当公务员收入不高,约束又多,同在企业工作或下海经商相比牺牲了很多”,是一种奉献。
但习近平早已说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以为“法不责众”,认为“检查一阵子,享受一辈子”的随波逐流的心态,在重塑政治规矩、严明政治纪律的今天,是再也行不通了。(记者 申孟哲)
本文摘自:http://xiamen.offcn.com/?wt.mc_id=bk11312
第二篇:2015事业单位时政热点:政治规矩 打破官场灰色心态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事业单位时政热点:政治规矩 打破官场灰色心态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www.xiexiebang.com/xinjiang/中公新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对于“政治规矩”这一理解中国当下政治思路的关键词,不仅需要厘清概念,同时要理解为何立政治规矩、如何执行政治规矩。
在我们看来,讲政治规矩,题中之义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官场存在的一些“灰色心态”。这些心态,有的已经被十八大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震慑、所涤荡,有些目前依然在官场上存在。
换句话说,讲政治规矩,事关“破”,也事关“立”。破除积弊、立下新规,“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对反腐性质认识的灰色心态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于反腐的态势,习近平下了“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这场“输不起的斗争”,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这着实打破了一些人此前的“观望”心态。这种心态,通俗地说,就是认为“反腐败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去”,大不了“现在打枪,暂且低头”。
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的持续之久、力度之大,已经给予了这种心态以事实上的打击。十八大以来,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的倒掉为标志,对高级干部的查处力度称得上“前所未有”。仅2014年,中央就立案查处了54名中管干部。同时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原则下,即使是“蝇头小吏”,只要违纪违法,也逃不过高压的反腐态势。
那么,反腐败的力度如此之大,是不是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是不是如一些人说的那样,“不反腐亡国、真反腐亡党”?当然不是。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论述道,不反腐确实有亡党的危险,真反腐才能净化党的肌体,才能真正兴党兴国。至于查处了多少高级干部、和以往相比力度加大了多少,习近平也说,“不要算这个账,有贪必反,有腐必惩”,“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之所以有观望的灰色心态,说到底,还是因为对反腐败斗争性质的认识出了偏差,低估了中央对反腐的决心和态度。
反腐败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但如果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也是一笔人心向背的账。之所以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说到底,就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还有一些人,将反腐认为是“政治斗争”、“排除异己的工具”,这种心态就更加错误甚至是荒谬了。无论是已经被公诉的官员,还是一些落马贪官的写的“忏悔录”,都已经明白无疑地交代了违法乱纪的事实,铁证如山。
也就是说,反腐从来不是什么“个人恩怨”。正因此,习近平才提出,无论是谁,无论担任过什么职务,只要违反党纪国法,都绝不姑息。
在反腐问题上,没有谁能当“铁帽子王”。打破对反腐性质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心态,就是要明确一条政治规矩:在思想上、认识上,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为反腐有“负面效应”的灰色心态
在高压的反腐态势下,还有一种灰色心态,认为反腐具有“负面效应”。
这种效应,习近平在一些场合也论述过,就是“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起;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等等。他也明确指出: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比如,中国的经济的下行压力,一方面受到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而在内因方面,则是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影响。如果说以往公款消费、公款购买奢侈品等“消费需求”是以腐败为支撑的话,这种消费也注定是畸形的、不健康的需求。去除这种“拉动经济”的毒瘤,是为了经济更健康、更持久地发展。
而反腐,是不是会让官员不敢干事儿、明哲保身? 这需要厘清逻辑。有些贪腐官员,在位时的确称得上是“能吏”。因此,有一些人也会议论,“做了那么多工作,就这一点小事就要抓住不放”? 并非如此。这些官员被查,并非因为做事,而是因为贪腐。同时,他们在位时的“能干”,很多时候也是凭着游走于灰色地带、以“擦边球”甚至是违纪违法方式完成的。查处这些官员,不仅是肃贪,也是对官场政治生态、政治规则的一种重塑。
还有一种灰色心态值得注意。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但也有官员感到“失落”,觉得身上的约束多了,以往的“风光”不再,发出“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感慨。
能感叹“为官不易”,说明以往为官太易。因为现在要求的、提倡的,都是基本的政治伦理。习近平也在谈到这种错误心态时说:“看来,减少应酬要进一步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进一步提倡。”
“官不聊生”的说法,事实上也是官僚主义心态在作祟,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而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作为公仆,就不应该“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也不能“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
六、横眉竖目”,更不能“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打破这种心态,也是为了让官员更自觉地守规矩、明纪律,不仅不能明哲保身,反而要更加“为官有为”。对“为官责任”的灰色心态
讲规矩、明纪律,是为了让党员干部更加明白自己的责任,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打破对于“责任”的灰色心态和认识。其中最需要明确、也最能反映反腐趋势和走向的两点,是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从“主官”的角度说,立政治规矩,就是要打破当“太平官”、“甩手掌柜”的灰色心态。
比如,有的党委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落实不力,有的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每年开个会、讲个话,或签个责任书就万事大吉了;有的对错误思想和作风放弃了批评和斗争,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疏于教育,疏于管理和监督,放任一些党员、干部滑向腐败深渊;还有的领导干部只表态、不行动,说一套、做一套,甚至带头搞腐败,带坏了队伍,带坏了风气。
也有的人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问题都不在话下,没有什么可怕的。
也有的主官很“委屈”:腐败现象,很多是之前的“政治遗产”或者当地的政治生态问题,跟自己的任内“没有太大关系”。习近平在批评这种心态时说:“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能“失之于宽、无能为力”,出了事,要追责。
说到底,出现领导干部“不敢抓、不敢管”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有“鸵鸟心态”,唯恐得罪人、丢选票。
在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而在执纪的纪委方面,有的地方担心查办案件会损害形象、影响发展,有时存在压案不办、瞒案不报的情况。因为“在一口锅里吃饭”,所以很难监督别人。有的地方纪委领导甚至对反映同级党委领导干部问题的同志说:你不要讲了,我们也没有听见。
这种状况很不正常。要打破“打成一片”、“一口锅里吃饭”的心态和现状,就要明确纪委的相对独立地位,建立双重领导制,让纪委能够“一心一意履行监督职责”。有问题不报告、不反映、也不惊动的“好官我自为之”心态,在“立规矩”的今天,必须“俱往矣”。信奉官场“潜规则”的灰色心态
其实,树立政治规矩,就是在向一些官场的“潜规则”开刀。
习近平罗列了这些现象。他指出,在思想政治上,一些人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在组织生活中,一些人信奉“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上级对下级,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在执行政策中,一些人信奉“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干部任用中,一些人信奉“不跑不送、降职停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
官场“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对待“潜规则”,一些党员干部或是认为无可奈何,或是持默认态度,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
这些心态,说到底,都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的,也是不遵守政治规矩的体现。
而“潜规则”的蔓延后果,即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换句话说,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遗余力推行的作风建设和反腐斗争,就是向这些官场陋习开刀,重塑政治生态、营造清明政治环境。立规矩,就是“破中求立”。
归根结底,对“潜规则”的默认、对自我要求的放松,都是对党员干部身份认识的不清楚。
比如,有贪官落马之后说,“我的一个批示可以让一个企业获得巨大利益,可以让亲朋好友获取好处,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处境,可以办事顺利、一路绿灯”,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获得的“收益”是不成正比的,导致心态扭曲。也有的官员认为自己“当公务员收入不高,约束又多,同在企业工作或下海经商相比牺牲了很多”,是一种奉献。
但习近平早已说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以为“法不责众”,认为“检查一阵子,享受一辈子”的随波逐流的心态,在重塑政治规矩、严明政治纪律的今天,是再也行不通了。(记者 申孟哲)
第三篇: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习近平重提政治规矩 要做到“五个必须”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时事热点:习近平重提政治规矩 要做到“五个必须”
【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开始,意向参加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考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事业单位备考复习。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2015年时事政治热点,即可作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时事热点资料,也可以用于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面试热点。希望这些材料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习近平重提政治规矩 要做到“五个必须”。
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的一个词引发外界关注:“政治规矩”。他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在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党内常态话语,经常被提及,但“政治规矩”的提法则比较罕见。
可以说,“政治规矩”,是当前理解中国政治思路的一个关键词。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规矩?为什么要在今天重新提出政治规矩? 1.什么是党的规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一个人,没有规矩,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经律和规矩,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保持执政党的团结统一。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需要全党成员的高度自觉,也需要制度约束——这就是纪律和规矩的作用。
革命战争时期,为了“上下同欲者胜”,需要规矩;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为了凝聚全党、团结一心啃下硬骨头,同样需要规矩。
那么,党的规矩到底包括哪些?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习近平对此有过总体论述。具体说来,党的规矩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从宽泛的外延说,中国共产党党员也都是中国公民,因此必须遵循国家法律,这毫无疑问;从党员的身份来说,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作为硬性的约束,也需要每个党员遵守。而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宣传纪律等在内的“党的纪律”,既然已经明确成文,自然也就成为约束和指南。那么,为什么说“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政治规矩? 这就需要理清“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对此有详细的论述:“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党内很多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也就是说,从概念的层面,“党的规矩”的外延要比“党的纪律”更大。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不成文的、相对柔性的规矩,同样需要遵守。
在党的纪律中,习近平尤其强调“政治纪律”,因为这事关全党的路线和立场。同样,在党的规矩中,习近平也尤其强调“政治规矩”,因为这也是事业兴衰的关键。习近平指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政治规矩包括哪些
“政治规矩”确是一个新词,也是理解当下中国政治思路的一个关键词。新概念的提出,通常有其问题背景。而作为总书记,习近平为什么要提出遵守政治规矩呢?无疑,是因为党内存在不遵守政治规矩的表现。
在近日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习近平对于“不守政治规矩”的现象有所总结。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比如,在原则立场上,不守规矩主要体现为不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包括“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甚至是“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口无遮拦,毫无顾忌”。
又比如,在党内团结方面,不守规矩的主要体现,是“团团伙伙”、小山头、小圈子、宗派主义。2013年和2014年,习近平两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党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不能借着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场合,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称兄道弟,“宗派主义必须处理,山头主义必须铲除”。
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全党的“团结统一”。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党内有党”,不仅可能在上情下达、方针执行上打折扣、搞对抗,甚至可能形成“门客、门宦、门附”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上形成一种抱团化、互相支持、互相提携的利益交换关系,使政治“潜规则”大行其道,破坏党的风气和统一。
习近平反复论及的另外一个规矩,就是“组织”的重要性。要有组织、体现组织,就要体现程序意识。
作为党员,组织性体现在哪里?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遵循组织程序、听从组织安排、重大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习近平批评道,现在许多干部没有程序意识,“迈过锅台上炕”,或者是做先斩后奏的“事后诸葛亮”。
这种情况,主要体现为“组织意识淡漠、不向组织请示报告”,比如子女在国外定居、个人有几本因私护照、随意外出不报告、个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报告等。而这些,往往也是干部出问题的苗头,在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屡见不鲜。
政治意识不强、组织意识不强,一个干部就不免目中无人、心中无畏,甚至可能衍生出管不好身边人、擅权干政、干预选人用人、打招呼说情等问题。这都是不守规矩的表现。
可以说,在今天重新提倡政治规矩,其本质就是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内团结统一、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净化党的政治生态。
3.强调规矩是传统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习近平首次讲“规矩”了。2012年11月16日,刚刚履新的习近平就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提出党章是“根本大法”和“总规矩”。此后,在多个场合,他都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3年在西柏坡。用他的话来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那里有中国共产党1949年就立下的“六条规矩”:“
一、不做寿;
二、不送礼;
三、少敬酒;
四、少拍掌;
五、不以人名作地名;
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规矩简单,但透露出的是对自身、对形势、对未来事业的清醒认识。重规矩、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赢取民心的重要法宝。从成文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进入上海秩序井然地睡在街头的解放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军,每一个细节,都是政治规矩的体现,是政治理念在行为层面的实践。
但在当下,党的纪律、党的规矩都有不同程度地被忽视、被破坏的现象。比如,在去年6月份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的一项调查中,面对“你身边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4万多名参与的网友,有74.1%的人把票投给了“程度严重”的选项。
网友的切身感受,真实反映着来自现实的问题。
比如,山西“塌方式腐败”,让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直言“令人触目惊心”;湖南衡阳的破坏选举案,409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广东茂名窝案,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相互牵连的官员之间“一损俱损”,“山头主义”“团团伙伙”的危害之大可见一斑。2014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违纪,往往自破坏规矩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4.如何遵守政治规矩
有了规矩、懂了规矩,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矩?答案是,要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
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要做到这些,就要树立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原则意识。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守纪律讲规矩的政党才能得民心。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的今天,强调规矩,也是改善政治生态的必要之举。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依法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因为这是前三者的政治基础和根基。而守纪律、讲规矩,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重要抓手。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习近平说。
本文摘自:http://xiamen.offcn.com/?wt.mc_id=bk11312
第四篇: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党员干部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时事热点:党员干部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开始,意向参加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考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事业单位备考复习。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2015年时事政治热点,即可作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时事热点资料,也可以用于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面试热点。希望这些材料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党员干部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2015年第4期《瞭望》新闻周刊将发表慎海雄的署名特稿:党员干部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总书记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什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我们党有哪些纪律和规矩、党员干部应该如何遵守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
习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腐败势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和正必压邪的坚定信念;是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思想武器。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靠自觉。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和规矩都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和准则。俗话说“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不守规矩,必有倾覆之虞。作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我们党在90多年的艰难求索中,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矩,无不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通过探索、试错和创新的结晶,无不是奋斗智慧、经验得失的积淀,有些规矩,还是付出惨重代价后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痛定思痛总结形成的。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激情澎湃的改革发展年代,党员是否讲纪律守规矩,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品质,不仅在于始终和人民在一起,还在于始终以严明的组织纪律做坚强保证,确保我们党不变质不走偏。无论是党章这个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总规矩,还是政治纪律这个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无论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国法,还是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的党内规矩;无论是成文的刚性规矩,还是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自我约束规矩,都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财富,都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总之,党内规矩是刚性和软性的合集,既包括党纪国法这样的“硬约束”,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未成文的“老理儿”。没有纪律和规矩作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只是空中楼阁。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包括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党的十八大通过新修订的党章不久,总书记即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总书记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此后无论是到各地考察还是在中央主持会议,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总书记指出:“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对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培训,使大家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
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总书记进一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守纪律讲规矩对于我们党的极端重要性。在谈到如何“守纪律讲规矩”时,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习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并且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这不仅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也是对党内存在问题的鲜明态度,必须引起全党警醒。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系列案件看,一些身居要职的党员领导干部与党离心离德,大肆拉帮结伙,大搞阴谋诡计,甚至侵蚀到党的一些重要领域和部门,其触目惊心的程度已经到了必须背水一战的地步。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有的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注意,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本身同样危险,必须断然采取措施纠正。
漠视政治纪律往往是一切腐败现象的源头。从近年来陆续查处的腐败窝案看,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整体性沦陷,充分暴露出在某些领导干部眼中,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已被视若无物。这并不是说党的纪律和规矩发生了变化,而是这些人的脑子里已经根本没有了纪律和规矩这根弦。这些人,自以为上有保护伞作靠山、下有黑金当后盾,将自己的前途命运捆绑在“帮主”身上,沆瀣一气、贪赃枉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人把党和人民赋予、只能用于为党和人民做事的权力,变成效忠“帮主”的私器,自身沦为某些人豢养的家奴,上下协同、共趟浑水,互相借力、互相庇护。这些人的权力越大、地位越高,其腐败和破坏的程度越大,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也越大。“癞痢头打伞,无法无天”,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如脱缰之马,正是一些人最终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的重要原因。2014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此类腐败圈子历来是从政的大忌。孔夫子曾指斥这些人是“同而不和”的丑类,我们党岂能容忍!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除恶务尽,彻底割除党内的腐败毒瘤,才能形成和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守纪律讲规矩,这就是我们党的规矩。对党忠诚,是讲政治的首要原则,是管党治党的前提。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党绝对忠诚,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确保在政治方向上不走岔、走偏。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把制度治党落到实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以忠诚、干净、担当和“三严三实”为标准,选拔那些公道正派有能力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坚决铲除“小圈子”滋生、蔓延的土壤。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人和事,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勤灭蝇、勇打虎,绝不手软。
“举头三尺有纲纪”,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才能有权不“任性”,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领导干部唯有敬畏法纪,恪守“三严三实”,才能慎初、慎微、慎行,确保忠诚、干净、担当。
本文摘自:http://xiamen.offcn.com/?wt.mc_id=bk11312
第五篇: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省委民主生活会怎么开 直面腐败 突出政治规矩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
省委民主生活会怎么开 直面腐败 突出政治规矩
【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开始,意向参加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考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事业单位备考复习。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2015年时事政治热点,即可作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时事热点资料,也可以用于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面试热点。希望这些材料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热点:省委民主生活会怎么开 直面腐败 突出政治规矩。
2014年底至2015年初,全国各省、自治区、市陆续召开了省级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其时间节点的标志意义在于,这是两批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的首次省委民主生活会,也是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坐镇指导的省级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
虽然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参与指导,但这种“不在场”,事实上却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体现出与此前不同的四个特点。
换句话说,这不仅是考验省委是否落实习近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的一次会议,也是观察中国当下政治生态与政治走向的一个绝佳样本。
1直面腐败,突出政治规矩
最直观的突出特点,就是这次各省区市的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查摆问题时,大家都开始直面“身边的腐败”。
在河北,上一次参与民主生活会的省委前组织部长梁滨已经“落马”。省委书记周本顺发言时,以此向班子发问:“梁滨经常埋怨组织对他不公,我们是不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批评意见?过去党内外一些不正确的议论,我们是不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于中央的一些决策部署,我们是不是每一项都坚决贯彻落实了?”
在陕西,省政协前副主席祝作利也已被“双开”。省委书记赵正永在对照检查时,首先自我批评道:“祝作利是组织上多年关注并列为后备干部培养的,过去从没有听到任何有关线索和反映,2013年初换届,经过多道关口,他的‘两面人’问题始终没有被组织发现,这使我对如何全面有效地了解和考察干部产生了困惑。”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云南,常委们则开门见山地指出:“白恩培、张田欣、沈培平这些身边的腐败警示我们:当前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管党治党须臾不可放松。”
而在发生了“塌方式腐败”的山西,对照检查时,省委书记王儒林直言不讳地说,山西“在执行政治纪律上教训深刻”,“特别是中央对省委班子进行重大调整以前,全省政治生态严重恶化,‘7个有之’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
“感同身受”的还有山东。就在当地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前几天,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组织调查。
虽然这是王敏的个人问题,但省委常委们剖析认为,“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履行主体责任还不到位,在思想政治建设上存在差距和不足,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在自身建设上管理不严和监督缺失,深刻反映出常委班子在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正是因为“身边的腐败”严重而“切肤”,本轮省委民主生活会,中央要求,将主题定调为“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
2主题定调,学习内容精确
为了开好这次民主生活会,各省区市党委也是“蛮拼的”。
按照民主生活会的流程,开会前,首先要做好“学习”工作,给省委常委班子统一思想基础。
学什么?和上一次民主生活会相比,本轮,各省区市的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共同的特点,是在学习中央重大会议精神的同时,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比如,在河北,省委班子的学习是有“课本”的——“精心研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同时“认真学习党章和中央关于严格党内生活的有关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的规定》等”。
陕西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除了学讲话、学文件之外,还组织省委班子结合***、***、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并且集体观看展现延安整风时期做法的电影《黄克功案件》,认识到“共产党员必须执行比一般公民更严纪律的必要性、必然性”。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省委,则尤其突出学习了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河南和江苏还根据本地情况,分别学习了习近平对于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提倡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论断。
“净化政治生态任务艰巨”的山西,省委班子还学习了习近平就“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而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
“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在这样的会议主题之下,河北、云南、山西、陕西、吉林、四川等地的省委民主生活会上,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概念——对照学习“7个有之”。
所谓“7个有之”,是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是对党内“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形的定义:“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
总体来看,这些学习,中心词都是“政治规矩”——当下中国最热的“政治关键词”。3面对面提意见,批评力度不减
民主生活会,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常委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一次,让全国人民印象最深的,或许就是习近平参加指导的河北省委民主生活会的场景——面对媒体的镜头,河北省委的常委们将自我批评全盘托出,并且指出其他常委的缺点和不足。
只有经过这样的程序,才能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
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虽然没有出席各省党委的民主生活会,但是中央督导组全程参与会议。在江苏、广东等地,还有中央纪委、中组部的人员参会。
对此,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坦承:“今年的民主生活会,压力一点也不比去年低。总书记不在场,我们更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更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更要有真刀真枪的较真精神,这样才有利于今后形成常态,营造严肃认真、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
比如,河北省委常委们就批评“班长”周本顺说:“石家庄过去就是‘庄’的基础,本顺同志总让我们跟大省省会比,要求过高、过急”、“把优化政治生态作为重要的任期目标,可硬招、实招出得还不多”。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他们还批评省长张庆伟:“政府部门服务效能、服务态度明显改善,但‘小鬼挡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问题还时有发生”。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吉林——省委常委批评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过去长时间在发达地区工作,在指导工作的时候有些思路和想法,同吉林的基层实际‘水土不服’”;批评省长蒋超良,“来吉林虽然时间不长,已经跑了一圈,但是真正吃透一个地方还需要下一点功夫”。
在云南,列席会议的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则建言省委书记李纪恒:“省委书记一定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如果转方式转不好,云南出现雾霾,我们会愧对子孙后代。”
而诸如“‘一把手’与‘一言堂’有时如影随形,需要时刻警惕”、“劲头不如以前,抓落实的狠劲不足,党性修养还没有锤炼到位”、“对下级表扬多,批评少,存在好人主义现象”、“进一步肃清有些分管领域腐败问题”、“认真解决‘为官不为’和县乡村干部‘走读’等突出问题”之类的批评,也在许多省区市的民主生活会上成为常委间互相批评和鼓励的话语。
批评不是为了“结梁子”,更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出缺点、做好未来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信奉“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
4一岗双责,摆脱“显绩焦虑”
常委班子,是带领一省一地发展的领导集体,是“操盘手”,也是“火车头”。因此,在今年的省级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一岗双责”也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河北、广西、江西、北京、四川、广东等省区市的民主生活会上多次出现。
何谓“一岗双责”?就是说,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既要对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这种“双重负责制”,也是新形势下对“主体责任”的承担和落实。
对一个词汇的强调,背后反映出的是现实工作中的重视不足。有的省委常委就指出,以往总是对分管业务工作抓得多、对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足,认为那是省委书记或者是纪委的主要职责,自己只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和业务发展上就可以了。
归根结底,背后反映出的是“政绩观”的偏差。
比如,在被批评“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不唯GDP的思想”之前,周本顺就自我批评,对“中央当前先解决‘不敢腐’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拥护的,但一到具体实践上,就怕惩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治力度大了,震动太大,特别是在动一些重要干部时,总怕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稳定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则自我反省道,在抓“四风”、清退领导干部违规多占住房等廉政问题上,“一度存在畏难情绪”,并且是因为政绩观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思想深处没有摆脱‘速度情结’和‘排位纠结’,担心惯性下滑、发展掉队。”
对于错误政绩观,河北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田向利的一个表述颇具代表性——“显绩的焦虑”。
在这种焦虑下,新到河北不久的省纪委书记陈超英说,存在“想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干出成绩,让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迫切愿望”,“过于关注重点工作,对打基础利长远工作落实不够”。
在这种焦虑下,田向利本人也坦承,“面对考核指标有一种‘好面子’的冲动”、“面对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有一种政绩的矛盾”。
说到底,对“一岗双责”的强调,更是要让省委常委们认识到,如习近平所言,“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在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今后,省委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他们还制定了一项制度:常委同志每年至少为分管部门或联系点单位讲一次党课,每年至少带队对党的建设情况督导一次,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记者 申孟哲)
本文摘自:http://xiamen.offcn.com/?wt.mc_id=bk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