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战略研究
院 系 专 业
经济与管理系__工商管理_ 班 级
工商管理本科121 姓 名 学 号
廖妍__ 120310101140_ _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__ 郑国富 讲师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
目 录
一、引言................................................................1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1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1
(二)中小企业经济的增长点..........................................2
(三)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证社会稳定扶持基础力量................2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2
三、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难点....................................3
(一)规模小、行业分布广,但地域性强................................3
(二)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和员工自身的发展..............................4
(三)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4
(四)企业对员工福利及人才不重视....................................4
四、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策略................................................5
(一)运用薪资、福利................................................5
(二)善于识别优秀人才..............................................5
(三)建立吸引创新人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手段..........................5
(四)运用企业文化..................................................6
五、中小企业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6
六、结束语..............................................................7 参 考 文 献.....................................................8 致 谢 本 人 声 明
摘 要
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瓶颈与人才匮乏有相当大的关系,迫切需要人才几乎成了中小企业众口一词的关于人才问题的答案。然而,这种关于“人才荒”的无谓感叹性的答案并不能真正对中小企业的切实发展产生积极意义,要改善中小企业现时的人才状况,需要从中小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获得这些人才入手,有目的的构建中小企业人才体系的基础,打造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人才动力。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及其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而名气较小且资源缺乏的中小企业,如何的吸引人才成为了中小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其原因和问题所在,系统的提出了中小型企业吸引人才的战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才 现状 特点 战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日益紧张,国家也在鼓励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在这和煦的春风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萌芽、发展,其发展规模和方向各有千秋,也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经不住商业巨浪的侵袭而宣告失败。其中有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消亡是种必然。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因为民营企业比较灵活,而且国内提倡国有经济作为主体多元化经济。那么这个多元化指的就是民营经济也就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可以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群,并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起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二)中小企业经济的增长点
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映了经济分散化、多样化性质的内在要求,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予配套的大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大大节约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增强了盈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中小企业始终是多数,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而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
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有,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净值的30%,工业净增加值的5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99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56%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链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三)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简人员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出口创汇等分别增长了20倍、15倍、23倍和50倍。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做出了贡献。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在美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自20世纪初到70年代,美国小企业完成的科技发展项目占全国科技发展项目的55%。
进入80年代以后,大约70%的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科技创新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小企业对服务创新的贡献率最高,达到38%;其次是产品创新为32%;对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分别为17%和12%。在20世纪许多新产品是小企业发明创造的,如复印机、胰岛素、真空管、青霉素、直升飞机、彩色电影、圆珠笔等。事实上20世纪主要发明中60%是由独立发明人或小企业贡献。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去冒风险。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典型的如山东青岛海尔、江苏春兰集团都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其科技水平现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悉,深圳市首批认定的9家“深圳,国家科技成果产业推广示范企业”竟全是中小企业;深圳考核认定的94家技术先进型企业中,中小企业占76%,12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也占90%。
三、中小型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难点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困难重重,而这些困难大多数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规模小、行业分布广,但地域性强
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新、高福利来吸引人才。而且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无论内部还是外国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高于在大企业。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中,从手工作坊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包括一些不合适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地域性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有的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偏僻的地方,很难吸引人才。
(二)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和员工自身的发展
一些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了员工的培训是企业一项有着巨大回报的长期投资,这些企业认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是员工个人的事,与企业的发展无关。企业不会为员工个人培训提供时间和资金保障,也不会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培训,他们要求员工不能因为培训而影响工作。这些企业没有意识到其实绝大多数员工都在参加与工作岗位紧密联系的培训,这些培训有助于提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培训能使员工学到新知识和新技能,为接受具有挑战的任务、晋升提供了机会。而企业不但不提供培训机会,反而对员工个人培训提出了各种限制,使员工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这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最终导致人才流失,企业蒙受损失。
(三)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主的人格魅力不够,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现在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但很多时候因为彼此气味相投,或者觉得人性方面有相似之处,便会有现代的桃源结义,此时企业主的人格魅力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加盟。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人员精简,人才与企业主接触的时间较多。如果人才与企业主在思想、理想等方面没有共同语言的话,必定会影响其交流和沟通,或者由于企业主文化浅薄、思想狭隘而无法交流,人才流失就是早晚的事了。人才一方面重视其收人标准,另外他们更注重工作环境是否轻松、愉快,企业主是否容易相处。中小企业主的自身修养的提高,对于企业引进人才是有很大影响的,广大中小企业主务必端正自己的作风,提升自身的内涵及个人魅力,增强人才与自身、与企业的凝聚力。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系统的管理模式,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甚至根本不懂企业文化,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除了挣钱之外别无它求,缺乏社会责任感,很难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企业对员工福利及人才不重视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领导思想落后,不重视人才,不尊重人才。很多企业或是私营企业的高层领导认为中国是人口大国,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并且随着各种高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生都有几百万,那里还愁找不到人才。只要我拿钱,要什么人才就有什么人才有的是人。聘用员工后,不与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给员工安排工作时主观臆断,常常按自己的意见行事,不与员工沟通,不了解员工的知识技能,独断专行,让员工反感。时间长了,员工就失去了工作热情,慢慢地一些员工就会选择跳槽,或离职。薪资不合理、福利较差。很多的企业为了压缩成本,使企业利益的到最大化,员工利益最小化,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为了最大的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每天让员工加班深夜、没有休息日、甚至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也正常上班,并且给员工的工资和平时的工资一样。还有的企业出现拖欠员工工资或是迟迟不发工资等。薪资体系的不合理、不完善,终导致分配不公平。付出多为企业创造效益高的员工没有得到较多的回报,付出少的员工反而得到的回报多,那么付出多的员工心里不平衡,自然选择离开。同时也缺少对同行业的薪资做调查。薪资低于其它企业。不给员工交养老保险,员工没有归属感等。如果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员工就会选择离开。
四、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
中小企业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新一轮企业改革的时机,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以各种方式努力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
(一)运用薪资、福利
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中小企业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
(二)善于识别优秀人才
优秀人才必须心理健康和有正常的人格。他们应有积极的人生观,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中的问题,能够面对和承受挫折,他们应该对自己和他人有责任感;他们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勤于学习,不断创新;他们应该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规律,尊重知识;他们应该有克己修身的人格品位;他们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他们应该设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个人生涯规划。具有以上特点的人才,只要给予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便可成为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分为显露型和潜在型两种,对于前者,大多数己有工作成就,比较容易辨认,但此类人才因受大家注意不易招聘或招到易被其它企业挖角.而后者才应该是企业所需要吸引和培养的人才,看出这类人才的潜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三)建立吸引创新人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手段
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沉淀下来的、自身特有的、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东西,它决定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持久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理念,企业文化倡导的是人本主义的管理,它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团队精神,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自身发展的定位。①人本主义管理是关键人本主义管理要求企业的领导人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德、识、才、学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具有识才的智慧、选才的勇气、容才的胸怀和用才的艺术上面。②经营理念是吸引根本。沃尔玛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在5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其尊重个人、服务顾客、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理念反映沃尔玛重视三个层面的关系,即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企业与自身的关系。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一理念构成了沃尔玛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沃尔玛成功的根本。
(四)运用企业文化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其实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的激励更为有效。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一个企业的文化,尤其是强文化,会强烈影响一个企业对员工的根本看法,并影响该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的结构及其关系、企业控制职能的应用方式。而这些都是企业能否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对中小企业而言,其影响效果尤为明显
五、中小企业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
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六、结束语
我们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突出核心专长,保持市场竞争优势,针对特定的纠分市场,透过策略联盟把它做好,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存亡取决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即是否具有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这种独特性具体表现为你所拥有的资源是偷不去、买不来、拆开、带不走、溜不掉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张佩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杨海波.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研究[J].建筑与产业.2004.,(3):22.[3]张锡民.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刘文春.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J].当代经济.2008,(5):32.[5]陆跃雪.中小企业管理研究[J].管理经济.2007,(1):1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我要感谢郑国富老师对该论文的细心指导和督促,同时感谢他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其次,我的论文是通过搜集各种知识渊博的学者的著作的,再加上我自己的见解。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本 人 声 明
我声明,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2014
本人签名: 年3月26日
第二篇:成人高等教育 工商行政管理 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了
2011 届成教毕业生
毕业论文
专
业:工商行政管理
学 生 姓 名:
层
次:专科 学 校 名 称:湖南工学院 指 导 教 师:
题目:浅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
2011年 4月
摘要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而来,一方面,市场秩序失序现象非常严重;另一方面,政府监管也受着许多指令式市场监管制度安排的影响,对市场监管不力,从而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的主要力量,国务院赋予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职能,决定了其监管范围涉及市场的方方面面。研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就不可能不谈及工商行政管理对市场的监管。在对政府监管市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制度的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进一步明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并认真履行好这一职能,从而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市场监管
市场秩序
浅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
一、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市场秩序
关于市场秩序的含义,由于作者论述的角度不同,也出于作者的理解差异,目前市场秩序的定义五花八门,内涵外延不一。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有代表性的提法:一是把“市场经济秩序”等于“市场秩序”,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秩序、流通秩序、收入分配秩序和金融秩序。二是把市场秩序等于商品市场秩序。第三种情况是把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等同。
(二)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一个美好理想社会,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等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经济性规制职能的主要执行主体和载体,而工商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政府微观经济规制的具体化,以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目标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
1、市场主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身份资格的混乱,市场进入行为不规范。一是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如政府、公检法机关)等经商办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既从事市场监管活动又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成为政企不分的非正规市场主体。二是部分个体私营企业挂靠集体、国有企业甚至个人挂靠(个体私营企业或个人以国有企业的名义承揽业务,上缴所谓“管理费”给挂靠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市场经营主体身份模糊不清,名不符实。三是
缺乏公司成立基本要件的企业,通过抽逃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等手段骗取登记的企业大量存在,“无资本、无固定场所、无固定工作人员、无健全组织机构”的“四无”企业大量存在,骗买骗卖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假借外商名义签订协议,实际上资金全部由国内企业投入,外商并不实际出资,这类明显的假合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其主体经营资格极不规范。五是不按照企业登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年检却仍然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者众多。
2、市场客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交易的对象。我国市场客体秩序的混乱,目前主要表现为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非法市场客体的进入。一是国家限制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国家禁止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为了谋取暴利,一些不法经营者将毒品、武器弹药、文凭、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非法出版物、走私物品等作为商品进入商场交易。这些违禁商品和服务的进入,冲击了合法的市场客体,损害了合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大量充斥市场的各类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已成为破坏我国市场秩序的“头号杀手”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
1、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就实体法而言主要表现:(1)相关法律缺乏兜底性,对一些新出现的违规行为无法认定和查处。(2)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设定偏低,其中对侵权行为民事赔偿的设定过低,导致经营者违规成本偏低。(3)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的法律救济途径和程序设定不科学,没有关照到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导致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维权成本过高,进而放弃维权。
2、落实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外部体制和内部体制。外部体制主要有两方面的缺陷:
一、国家没有从立法上对各市场监管机关之间的职能权限进行明确规定,管理机构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协调不够。
二、条块的双重领导,影响监管的独立性。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虽实行了省以下垂直领导,但是省级机关仍然处于既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又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的位置,基层机关也就仍然难免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影响,在市场监管中,当全局利益和地方利益放生冲突时,特别是基层机关就无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甚至向地方利益妥协。
内部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就横向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性质同一的职能分由不同的机构承担,职能分散、重复,导致机构之间不必要的职责交叉和脱节、信息沟通不畅、尺度把握不一致,整体效能下降。二是强调机关综合机构的力量加强,忽视对业务机构的投入。这样一来机构机关综合部门对行政资源的消耗过大,而业务机构捉襟见肘,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纵向而言,也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的问题。一方面,纵向机构设置脱离实际情况过于强调上下对口,很少考虑不同层次机关所承担的职能以及工作量的差异,往往是一级套一级。另一方面对基层派出机构的设置标准模糊不清。
三、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
(一)和谐市场监管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在转型时期,所谓适度和谐市场监管既指和谐市场监管不得过度,也指政府干预不能软弱与缺位。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是判断和谐市场监管正当性的基础。市场机制的运行边界构成了和谐市场监管的最大限度和范围,即和谐市场监管应当以不违背市场内部规则为前提,以不损害市场机制运行基础为极限。
2、适时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工商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对现实具有极强的回应性。工商管理体制作为现代法,能自觉承担起对现代社会中涌现出的诸多新型社会关系的调整任务,能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迅捷的回应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实问题,针对繁复多变的经济生活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工商管理体制的这种回应性很大程度上是经由发挥政府职能而实现的。工商管理体制对和谐市场监管的规制是基于政府角色的定位,针对政府在不同时期定位的差异,工商管理体制在厘定和谐市场监管规则时也应当体现出适时和谐市场监管的原则与理念。
(二)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策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决定》和《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不仅包含着肯定工商行政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的思想,对以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主要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转变职能提出了如下方向和要求:
1、切实转变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当前市场竞争秩序较乱的重要症结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行为不规范而表现出来的政企难分、地区分割、部门垄断、官商勾结等,这既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同时也是工商行政监管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点。为此应“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
制”,使得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摆脱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这就指出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又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
2、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规范市场准入体制
所谓体制性障碍,就是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平等竞争市场秩序不相适应的环节。应当明确“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对非公有制经济给予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具体来看,要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改进年检验照和登记管理工作,积极进行市场外指导、服务,帮助基本符合条件的主体达到进入市场的条件。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四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式、经营规模,以有效培育市场。
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方面的体制改革
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对行政执法也有明确要求,“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因此要完善多元化监管体系,并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执法向行政机关执法、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制约相互协调运作转变。在行政执法中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并接受外部监督,如通过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群众申报投诉通道等,增强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的法治性。在监管方式上,以企业进入的监管为例,要求“国家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因此对工商在规范市场准入的管理方式上有所转变,在市场准入监管规则上从局限于国内习惯的监管方式转变到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国际通用的监管方式上来。
4、完善工商法制体系,理顺部门关系,严格依法行政
目前就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发挥而言,急需加快《反垄断法》立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完善进程,同时正对新兴市场和新兴交易方式出台或修改相关法规。在当前部门监管职能分立尚难以统一的情况下,更应通过立法及法规调整来同一协调,进一步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物价、质检、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执法职能范围。
此外,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而言,其基本职能是执法,通过行政执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实现市场经济的法制化。首先要求学法和懂法,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现有150多部,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800多件,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其次要改变计划体制中形成的靠个人主观意志执法的随意性,完善执法程序建设和增大透明度,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5、顺应新的形势要求,发展新的管理服务
对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言,重要的是增强监管职能之外的服务职能。尤其是要顺应新的市场发展要求发展新的服务内容。例如三中全会《决定》把诚信经营提到很高高度并提出“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在监管中发展并加强这项新的服务:在掌握企业注册登记的基本情况资质等级等身份信息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包括处分信息、提示信息、表彰信息等在内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并积极完善信息收集、发布网络,方便公众查询,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6、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市场化改革中的一部分,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挑战。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靠体制改革来提高队伍素质,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电子版的营业执照管理、健全网站备案登记制度、建立网上工作平台及网络投诉调解系统,推动网络经济行政法规的充实等方面建设,将日常对经营主体的信用监管与网络监管相结合,从而维护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许安标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释义及适用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3、《2002最新企业登记管理法规汇编》,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4、《企业信用监管理论与实务》,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5、盛小伟,《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的异化及其还原》,《工商行政管理》,2007年第4期。
6、陈光,《谈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实践引发的思考》,《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第1期。
7、礼群,《入世将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执法的地位》,《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年第4期。
8、段艳华,《论我国综合市场监管机制的重构》,《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第三篇: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性和说服力,也培养同学们在调查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习惯和能力,建议同学们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和前端的社会实践统一考虑,保持连贯性。
第一部分 题目指南
以下选题仅做指南使用,学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工作需要自拟题目,而且下列选题中的绝大多数选题方向都比较大,不容易写好,可缩小范围自命题目,选题时务必要与论文指导教师多交流,慎重选择。
一、综合性选题
1.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论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论述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4.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5.经济危机背景下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二、政治学
1.党的执政能力研究 2.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 3.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 4.村民自治制度中农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三、公共关系 1.试析组织成员形象对组织形象的影响
2.试析非企业单位(政府、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公关工作的特点 3.单位、组织)形象建设研究 4.论公共关系对城市品牌的塑造
5.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能力提升的研究
四、人力资源管理
1.谈**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
2.* *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农民工、技术人员、知识型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3.**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招聘问题研究 4.**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绩效问题研究 5.**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薪酬问题研究 6.**企业员工流失(流动)问题分析
7.**行业(高新技术、服务、制造)员工(知识型、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8.**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需求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在实践中的应用
9.现代社会对领导机构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10.**企业**类员工职业生涯设计
五、行政管理、管理学
1.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2.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3.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4.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5.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某一侧面和具体化)6.**事件(拆迁、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活动组织)中政府管理的效率和使命分析
六、社区管理
1.关于**社区治理中现存问题的思考 2.关于当前社区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 3.试论社区的公共事业管理
4.试论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物业公司的关系 5.对北京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趋势研究 6.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7.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二部分 参考题目
以下选题可供直接选择使用,也可做部分变化。
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2.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行政管理现代化评价系统初探 4.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原则 6.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7.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 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8.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 9.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应对WTO挑战的对策选择 10.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 11.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 12.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养老保险工作的思考 13.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14.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15.当代社会依法理财问题的探讨 16.谈谈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的策略建议
17.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18.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19.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20.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21.论我市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22.论地方政策的决策模式
23.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24.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25.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 26.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27.浅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28.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29.试论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30.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 31.乡镇政府体制改革之我见 32.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之浅见 33.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34.浅析知识管理的目标与策略 35.浅析国有资产流失及管理体制的完善 36.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37.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
38.试论依法行政
39.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对策 40.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41.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42.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根源 43.谈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44.略论“三农问题”的出路建议 45.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46.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7.浅谈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48.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49.略论遏制吏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50.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51.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52.浅议政府工作中的浮夸问题及治理对策 53.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54.浅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55.浅谈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对策 56.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
57.浅谈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58.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制度建设的思考 59.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60.浅谈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1.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 62.论我国入世以后的反腐新课题 63.试论行政程序法治化
64.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65.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 66.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67.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 68.管理策略浅论
69.试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70.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71.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72.浅谈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7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发展方向 74.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 75.关于加快城镇化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系之我见
76.公共管理基本问题的初探
77.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 78.新时期企业如何做好管理创新 79.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80.依法行政阐释毕业论文参考网lw61.com收集整理论文 81.对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认识 82.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83.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84.社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85.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 86.坚持人本管理,尊重员工价值 87.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88.论我市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历程、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89.管理学问题初探
90.我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探讨 91.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 92.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探讨 93.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94.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9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96.公共行政现代化的多重思考
97.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98.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99.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100.浅谈领导干部权利信用的缺失表现与重建对策 101.浅谈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 102.小议企业行政管理
103.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104.论人本管理
105.浅析后WTO与政府职能的转换 106.浅析知识社会中行政组织的创新
107.论政府人事管理的变革—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公共资源管理 108.浅析中国公务员制度 109.行政违法状况及其相关分析 110.政风评议方法初探 111.浅谈行政道德的制度化 112.浅议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113.中国“电子化政府”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114.浅谈对中国入世后行政管理体制的几点认识 115.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
116.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117.浅谈公共行政的公共管理
118.管理在于创新
119.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艺术 120.统筹城乡发展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21.谈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122.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123.试论民政工作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作用 124.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之我见 125.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126.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127.农村基层行政科学化思考 128.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129.知识管理与行政组织创新关系的初探
130.浅论我国当前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及其改革策略 131.浅论提高我市农民收入的二大对策 132.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133.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 134.从农村社会分层看村民自治与配套制度 135.论乡村三重关系 136.论政府作风的制度化建设 137.治本新本:提高腐败“成本” 138.论根除吏治腐败的几项对策
139.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 140.关于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的对策研究 141.关于中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制度的思考 142.浅论完善政府形象的现实措施选择 143.试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 144.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
145.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146.论政风建设
147.论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价值选择 148.反腐斗争 任重道远——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治本策略 149.论公民在民主治理与政治秩序中角色
150.税收征管改革后如何有效实施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151.入世对廉政建设的影响及其相关对策
152.浅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 153.浅谈加入WTO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及对策 154.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全面素质之我见 155.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156.浅论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 157.行政功能转变的意义与途径 158.论行政领导权威 159.论行政领导艺术 160.论行政领导的权力与义务
161.行政领导廉洁自律的现实意义与途径 162.我国现行人事制度的缺陷与对策 163.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164.试论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165.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关系初探 166.在行政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167.完整统一原则在行政组织改革中的运用 168.“协调”功能在行政运行中充分发挥之案例分析 169.行政决策科学化初探
170.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71.建立行政信息网络的研究 172.行政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173.略论行政执行中的控制 174.行政法规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175.行政监督的民主化与法制化 176.行政监督与廉政建设 177.试论行政机构改革
178.系统方法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179.试论“目标管理” 180.试论“权”与“责” 181.试论我国客观行政职能的手段 182.论行政执行中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183.试论分权管理的行政组织指导原则 184.论行政权力
185.反腐败斗争与政府职能的实现 186.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初探 187.行政改革趋势初探 188.试论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 189.试论政府职能及其政府职能的转变 190.谈谈依法行政 191.试论行政监督
192.试论行政管理的技术方法
193.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194.寻租行为研究与治理
195.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
第四篇: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对企业文化的探讨)
对企业文化的探讨
内容摘要:当今全球不但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转变为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永葆生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文章探讨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分析了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企业文化 作用 对策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推动力,它反映和代表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精神。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沉淀、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迈进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首先,从战略高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企业生产出的 1
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再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最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
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好的消费者是一种竞争力的源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三)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文化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国际规则等外部因素的变化,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经营业务类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它的竞争地位,避免盲目跟随别人,造成决策失误。
其次,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学习能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本、创造力之源。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树立忧患意识,着力增强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发明、反思、推广、执行的能力。要拓展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探索企业内部知识分享的办法。要在重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转化成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保证。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同行业中寻找战略伙伴,通过持有外国公司股权,跨越式提升研发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双赢。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专业标准制定工作。可以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使具备实力和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上市。企业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一个企业融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引进一套外部规范机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
再次,企业文化有助于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国家实行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利于化解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市场风险。大量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管理与技术,善于利用国际资本、人才等资源和市场,采取合作、合资等方式,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但在合作、合资过程中,要谨防“国际化陷阱”,注意规避风险。
(四)企业文化能够打造企业名牌文化,确保名牌之树常青
为了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托举和支撑名牌,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必须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器物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名牌文化的培育,确保名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一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强化名牌意识。它是名牌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的前提。一旦将这些意识植入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等等领域中,就会影响企业全局并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过程,那么企业离名牌就不远了。
二是在行为文化层面上,要狠抓名牌管理。名牌管理是指企业为创造和保持名牌而在制度文化方面对企业组织及员工的各种行为所做的规范和约束,它是创造名牌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狠抓名牌管理,就意味着必须把名牌愿景转化为企业宗旨,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细化为经营方向、经营目标,成为职业理想,再具体输入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尤其是企业员工录用制度、工作规程、员工行为规范等,用制度激励员工创造名牌业绩;狠抓名牌管理,还意味着必须树立典型榜样,加强员工培训,让员工知晓、领悟名牌文化的真谛,使员工具备追求卓越的思维习惯,进而产生创造名牌的心理需求。
三是在器物文化层面上,要打造名牌品质。名牌品质既包括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优质服务等,又包括商标的名称、样式以及产品外观包装等要素。打造名牌品质,首先要狠抓产品质量,包括提供一流的售后服务,这是名牌的生命。为此,要随时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参加质量认证工作,按照国际质量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并重视研发投入,以保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不足及措施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企业文化缺少深切的理解
认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没有什么区别,从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不积极。有时为了应付有关方面的评比检查和装扮门面,也抓一下,实际上没有什么作用。从企业的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考查,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是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企业文化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优于企业精神。尽管现今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不一致,例如,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的综合。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组成的一个层次结构。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广阔的文化复合体,它表现为一切经验、知识、感知、科学、技术、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行为方式、论理方式、道德规范、企业形象等等。
2、目标短期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渐进性和潜移默化性特点,决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短期内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一般难以有显著效果。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就是有了短期目标也不切合实际,加之企业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大,又实行聘期制,导致部分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不顾企业实际,人为加快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引起员工反感和管理层次的脱节,阻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3、工作表面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它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企业文化物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文化体现。观念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是企业精神,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只注重表层硬文化的建设,而对软实力的提升重视不够,结果外表看上去轰轰烈烈,内里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效果。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人们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行为的准则,不像生产指标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量化。目前,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效果的考核基本还处于探索阶段,普遍缺乏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致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约束力弱化,加之对企业文化认识较为肤浅,导致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业余生活的点缀。
(二)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的对策
目前,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要将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纳入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消除对企业文化的错误认识,要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引导员工将企业文化的总体要求和实际相结合,在具体实践中去精心提炼,让员工熟知企业精神是什么,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以及体现企业精神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
领导干部到员工都要将企业精神作为行动的规范。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增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动性。
2、加强宣传,增进了解
可通过企业简报、网络、专栏、知识讲座等方式,使企业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落地,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知识的了解。在宣传时要注意针对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盲点问题和企业发展实际,要引导员工将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增强企业文化工作的吸引力。
3、加强规划,协调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下根据实际合理制定相应措施和实施方案,要坚持以是否符合企业文化发展长远目标、是否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为评判标准,注意理顺各方关系,形成创建合力,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4、以人为本,营造氛围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对企业来讲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企业要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其特点,结合员工工作需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并辅以规范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对员工的成绩进行奖励,使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志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渐进性,企业与文化,2006
[2]刘建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探讨,企业家天地,2006(1)
[3]徐沛林,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现代管理科学,2003、12
第五篇:工商行政管理
1.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2.工商行政管理的一般内容:(1)对市场经营主体资格的确认和管理(2)对进入市场的商品和服务的管理(3)对市场秩序的管理(4)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对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查处
3.工商行政管理按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层次划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规章;其他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法规性文件。
4.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宪法和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的制定主体。
(2)国务院是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
(3)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关等政府部门是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
(4)省级地主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某些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
(5)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和某些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是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地方性规章的制定主体。
5.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特点:无须执法请求;具有自由裁量权;必须发布命令;作为当事人必须接受监督。
6.营业登记事项:名称;地址;负责人;经营范围;经营方式;隶属关系;经济性质;资金数额。
7.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各类及表现形式(选)P91
(1)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a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 b销售明知是假冒商标的商品 c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 d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以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以为是他人的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做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3)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
(4)商业贿赂
(5)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虚假宣传
(6)侵犯商业秘密
(7)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8)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9)不正当有奖销售
(10)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
(11)串谋招标行为
8.《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通过,并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
9.垄断行为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10.查处程序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应当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或口头报告并经批准。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当场采取查处措施的,应当在事后立即报告并补办相关手续。其中实施查封、扣押、查询账户、申请冻结资金时,应当事先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执法人员还应当遵守执法人员人数、公务回避、出示证件、接受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等规定;在需要查封或扣押时,应当遵守交付查封或扣押决定书及清单、查封或扣押期限,以及对查封或扣押财物的保管、处理等规定。
11.关于直销培训的规定(P121)看细节
1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职责:
(1)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市场准入管理。
(2)监督流通环节食品质量
(3)监督食品经营行为
(4)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5)处理消费纠纷
1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合同的监管
(一)合同法制的宣传指导
(二)做好合同示范文本印刷、发放和运用工作
(三)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
(四)合同鉴证1.申请 2.审查、鉴证 3.不予鉴证的规定 4.鉴证完成时限 5.管辖规定
(五)抵押物的登记
(六)合同争议行政调解 1.受理 2.调解
14.商标的各类(简答)
(1)文字商标。三洋,红梅,SONY(2)图形商标。QQ
(3)字母商标。TCL,ZARA,KFC(4)数字商标。360,361,999
(5)三维标志商标。爱马仕,美极酱油(6)颜色组合商标。TVB,宝马
(7)组合商标。凯迪拉克
15.商标和特殊标志的区别:
(1)所有人的性质不同。(2)使用的目的不同
(3)时效性不同。特殊标志的有效期为4年;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而且可以无限期地重复续展。
商号包括什么?例如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6.广告的作用:(1)传播市场信息(2)推动竞争(3)保护经营者的利益(4)引导消费
17.广告管理的内容
(一)制定并监督实施广告准则1.广告的一般准则 2.有关广告的专门规则
(二)制定各种行政措施,规范广告活动主体的行为。
(三)开展广告审查工作
(四)查处广告违法行为
(五)违法广告公告制度
18.特殊商品广告的管理
药品广告:
(1)药品广告必须弘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未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发布。其它药品广告需广告主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取得药品审查批准文号后,方可发布。
(2)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
(3)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
研单位、学术机构或者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做证明。
(4)非药品广告不得有涉及药品的宣传
化妆口广告禁止出现的内容
(1)化妆品名称、制法、成分、效用或者性能有虚假夸大的(2)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者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的(3)宣传医疗作用或者使用医疗术语的(4)有贬低同类产品内容的(5)使用最新创造、最新发明、纯天然制品、无副作用等绝对化语言的(6)有涉及化妆品性能或者功能、销量等方面的数据的(7)违反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19.消费者权益争议中的求偿主体
(1)生产者与销售者(2)服务者(3)承受原经营者权利义务的经营者(4)营业执照所有人(5)展销会举办者及柜台出租者(6)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及广告发布者
20.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a.接受请求b.调查c.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1.市场经营主体的基本类型(了解)
(1)按市场经营主体的所有制性质分类: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
(2)按市场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分类: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
(3)按市场主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分类:生产领域经营主体、流通领域市场经营主体、服务领域市场经营主体。
(4)按市场经营主体所在的行业分类: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的市场经营主体。
(5)按市场经营主体的企业规模分类:大、中、小三类。
1、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外资企业局以及各地先后成立的“工商局”,在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监管私营、个体工商业和外资企业,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扶持濒临困境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生产经营,组织物资交流,平抑市场价格,保持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1954年政务院改为国务院。
3、工商局:2001年4月改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4、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情况:销售鲜活商品;处理有效期限将到的商品过着其他积压的商品;季节性降价;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等原因降价销售商品。
5、2005年8月国务院通过了《禁止传销条例》,并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6、2005年8月国务院通过了《直销管理条例》,并于12月1日开始实施。
7、直销企业设立后,每月15日前须通过直销行业管理网站向商务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备。
8、保证金的数额在直销企业设立时为人民币2000万,直销企业运营后,保证金应当按月进行调整,其数额应当保持在直销企业上一个月直销产品销售收入15%的水平,但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最低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
9、对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的,对直销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清洁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条件
一、责任人要有缔约过失行为。
二、责任人要有缔约的过失。
三、要有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缔约过失行为与损失事实之间要有因果关系。
11、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请求有关部门主持调解、请求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按广告的性质分类:商业广告、社会广告、文化广告、政治广告、企业广告、公益广告。
13、按广告所采用的媒介分类: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邮寄广告、户外广告与交通广告、POP广告、计算机网络广告。
14、广告活动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15、有权进行广告监管的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6、保健食品广告和新资源食品广告应当具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文件
17、特殊营养食品广告应当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准许生产的批准文件。
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唯一的一部集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消费者保护法的统帅法,在整个规范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19、从争议性质来看,消费者权益可分为合同争议和侵权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