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高考议论文写作事例分析法训练及参考答案
2015高考议论文写作事例分析法训练及参考答案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常用分析法】:
一、因果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例如: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方法:直接陈述原因] 例
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自问自答] 例
3、瞬间铸就永恒
一位母亲带儿子乘缆车观光,突然缆车从高空坠落,在落地的一刹那,母亲用双手高高举起儿子。儿子活了下来,而母亲离开了人世。无独有偶,在一次大地震之后,救援人员从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挖出一具早已僵硬的盲女人的躯体,她双手上举,手中托着的是她一息尚存的女儿„„这两个感人的情节在当时只是一瞬,而它却永远留在人们记忆深处,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短暂的一瞬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伟大而崇高的母爱!母爱在这一瞬间体现得如此动人心魄!母爱平凡而高尚,它可以让一个柔弱的母亲用自己的死去换取儿女的生。正是母爱的伟大力量使得原本转瞬即逝的刹那保存到永远。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爱的天使,她们用无数爱的瞬间铸就了一个个不朽的永恒。
二、假设分析法:
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如果„„那么„„”;“假如„„怎能„„”。
例
4、有人把科学家有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论。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弗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糖没有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明者吗?(《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片段)
文中用“试想”“如果„„不是„„”的思路,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原论点“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的正确性,方法巧妙。
例
5、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
赵人邯郸觉得楚人走路好看,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赵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吞进肚里。
倘使邯郸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考场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会„„”“假若„„会„„”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了“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例
6、思考着倾听,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心声。俞伯牙与钟子期以乐会友,铸就了高山流水的知音情。倾听与交友、与生活、与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楚怀王若能思考着倾听,屈原不会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恨自投汨罗;失败者若能学会倾听,不会承受再次失败的苦痛;悲哀者若能在静静的思考中倾听别人的劝导,快乐的阳光终会洒满他的发际眉梢。
三、条件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只有„„才„„”“只要„„就„„”例如:
例
7、邰丽华等人„„经历重重磨难,表演出了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这是何等的坚强啊!其实,坚强就是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命运不公的重担。只有坚强地面对,才能在无声的世界中,克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舞动出音乐的旋律,表演出绝美的舞姿。(《坚强的力量》片段)
文章先用一句“这是何等的坚强啊!”提出论点,紧接着作了较为到位的分析,最后用“只有„„,才能„„”的句式,进一步分析了事例存在的条件,将分析引向深处。
例
8、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潇洒地满足于“箪食瓢饮”的艰苦环境;有了广博的才智,才能潇洒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了过人的胆识,才能潇洒地力挽狂澜,临危不乱。我眼中的潇洒,决不是旦夕就可成就的。它是需要岁月积淀方可酿成的美酒,它是需要沙石琢磨才可以磨圆的珍珠,那一份醇美和圆润是永远建立在漫长甚至是痛苦的积累之上的。
四、意义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用精练的语言评判事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等。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从„„中,发现„„,感受到„„”。
例
9、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他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舍得》)例
10、让我们回到那段令人惊悸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伤害史中去,去看一看那些海洋天空一样广阔的心胸。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寻找乐趣„„这些看似优雅从容的舞步,有谁知道是旋转在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的?他们承受了疯颠的历史对每一个清醒者在人格与人性上的践踏,他们包容了苦难的生命质地,包容了绝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能在颠倒的乾坤间仍然挺直脊梁,才不曾放弃生命的尊严,才能等到后来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包容》)
五、转折分析法:
例
11、有人希望成为中国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却又畏惧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成为中国的莫泊桑,却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又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耕耘。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抓不到,更何况那恢宏的大志呢?
例
12、我们因分别而感伤,因离散而忧愁。但别忘了,朋友,虽然告别了安逸,但我们却收获了坚韧;虽然告别了故乡,但我们却开启了新的人生里程;虽然告别了亲友,但我们却结识了更多的生活知己。没有告别,怎会有更为精彩的人生?远方,给人以向往,那里充满挑战。
六、正反对比法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如:
例
13、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使世界陷入了战争的深渊。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考场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以上两个论据,一正一反,对照鲜明,有力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这一中心论点。【练习】:
1、观点: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2、观点:坚持就是胜利
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方获得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试想,正因为他坚持了下去,最后,他终于获得了胜利,可见,坚持就是胜利。
3、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一个片断,要示运用条件分析。参考答案:
1、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我敢肯定的说,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如果欧立希仅仅实验一二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么会问世呢?如果他实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暴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决不会有“606”的诞生。
3、只要诗意地生活在古巷里,听邻家女孩的浅吟低唱,听燕子交颈的呢喃,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就有了古巷的幽雅。
折一枝垂柳在蓄满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崭新的刚刚萌发和梦,镜子里是一片如花笑靥,花面交相映,只有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纯净,像写诗一样去蕴酿每份情感,才可以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好。参考答案:
1、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我敢肯定的说,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如果欧立希仅仅实验一二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么会问世呢?如果他实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暴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决不会有“606”的诞生。
3、只要诗意地生活在古巷里,听邻家女孩的浅吟低唱,听燕子交颈的呢喃,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就有了古巷的幽雅。
折一枝垂柳在蓄满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崭新的刚刚萌发和梦,镜子里是一片如花笑靥,花面交相映,只有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纯净,像写诗一样去蕴酿每份情感,才可以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好。参考答案:
1、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我敢肯定的说,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如果欧立希仅仅实验一二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么会问世呢?如果他实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暴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决不会有“606”的诞生。
3、只要诗意地生活在古巷里,听邻家女孩的浅吟低唱,听燕子交颈的呢喃,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就有了古巷的幽雅。
折一枝垂柳在蓄满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崭新的刚刚萌发和梦,镜子里是一片如花笑靥,花面交相映,只有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纯净,像写诗一样去蕴酿每份情感,才可以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二篇:《议论文写作事例分析法训练学案》及答案示例
《议论文写作事例分析法训练学案》及答案示例
分析事例就是对所举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阐明事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使事例与论点水乳交融。事实上,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以避免“议论文=材料+观点”的弊病。
【常用分析法】:
一、因果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例如: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方法:直接陈述原因]
例
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自问自答]
例
3、瞬间铸就永恒
一位母亲带儿子乘缆车观光,突然缆车从高空坠落,在落地的一刹那,母亲用双手高高举起儿子。儿子活了下来,而母亲离开了人世。无独有偶,在一次大地震之后,救援人员从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挖出一具早已僵硬的盲女人的躯体,她双手上举,手中托着的是她一息尚存的女儿„„这两个感人的情节在当时只是一瞬,而它却永远留在人们记忆深处,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短暂的一瞬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伟大而崇高的母爱!母爱在这一瞬间体现得如此动人心魄!母爱平凡而高尚,它可以让一个柔弱的母亲用自己的死去换取
儿女的生。正是母爱的伟大力量使得原本转瞬即逝的刹那保存到永远。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爱的天使,她们用无数爱的瞬间铸就了一个个不朽的永恒。
二、假设分析法:
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如果„„那么„„”;“假如„„怎能„„”。例如: 例
4、有人把科学家有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论。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弗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糖没有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明者吗?(《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片段)
文中用“试想”“如果„„不是„„”的思路,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原论点“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的正确性,方法巧妙。
例
5、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
赵人邯郸觉得楚人走路好看,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赵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吞进肚里。
倘使邯郸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考场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会„„”“假若„„会„„”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了“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例
6、思考着倾听,这是多少仁人志士的心声。俞伯牙与钟子期以乐会友,铸就了高山流水的知音情。倾听与交友、与生活、与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楚怀王若能思考着倾听,屈原不会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恨自投汨罗;失败者若能学会倾听,不会承受再次失败的苦痛;悲哀者若能在静静的思考中倾听别人的劝导,快乐的阳光终会洒满他的发际眉梢。
三、条件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只有„„才„„”“只要„„就„„”例如:
例
7、邰丽华等人„„经历重重磨难,表演出了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这是何等的坚强啊!其实,坚强就是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命运不公的重担。只有坚强地面对,才能在无声的世界中,克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舞动出音乐的旋律,表演出绝美的舞姿。(《坚强的力量》片段)
文章先用一句“这是何等的坚强啊!”提出论点,紧接着作了较为到位的分析,最后用“只有„„,才能„„”的句式,进一步分析了事例存在的条件,将分析引向深处。
例
8、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潇洒地满足于“箪食瓢饮”的艰苦环境;有了广博的才智,才能潇洒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了过人的胆识,才能潇洒地力挽狂澜,临危不乱。我眼中的潇洒,决不是旦夕就可成就的。它是需要岁月积淀方可酿成的美酒,它是需要沙石琢磨才可以磨圆的珍珠,那一份醇美和圆润是永远建立在漫长甚至是痛苦的积累之上的。
四、意义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之后,用精练的语言评判事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等。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从„„中,发现„„,感受到„„”。
例
9、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他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舍得》)
例
10、让我们回到那段令人惊悸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伤害史中去,去看一看那些海洋天空一样广阔的心胸。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寻找乐趣„„这些看似优雅从容的舞步,有谁知道是旋转在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的?他们承受了疯颠的历史对每一个清醒者在人格与人性上的践踏,他们包容了苦难的生命质地,包容了绝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能在颠倒的乾坤间仍然挺直脊梁,才不曾放弃生命的尊严,才能等到后来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包容》)
五、转折分析法:
例
11、有人希望成为中国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却又畏惧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成为中国的莫泊桑,却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又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耕耘。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抓不到,更何况那恢宏的大志呢?
例
12、我们因分别而感伤,因离散而忧愁。但别忘了,朋友,虽然告别了安逸,但我们却收获了坚韧;虽然告别了故乡,但我们却开启了新的人生里程;虽然告别了亲友,但我们却结识了更多的生活知己。没有告别,怎会有更为精彩的人生?远方,给人以向往,那里充满挑战。
六、正反对比法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正反两种事例形成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如:
例
13、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使世界陷入了战争的深渊。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考场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以上两个论据,一正一反,对照鲜明,有力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这一中心论点。【练习】:
1、观点: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
第三篇:高考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初探
高考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初探
在高考作文备考的过程中,考生最常用的文体是议论文,但写好议论文并不容易,究其根本,难在思维。对于考生来说,写作中遣词造句的语言基本功已经大体定型,要想在高考作文时有超常发挥,思维的训练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了。就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训练来说,最要紧的是培养两项思维品质:广阔性、深刻性。
一、求“多”——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广阔性是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突破口。大千世界的事物是复杂的,思维应该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由于阅历等方面的原因,考生的思维常呈现单一直线型。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往往成为考生议论文写作的一道难关:思路闭塞,不得其门。解决这个难题的突破口,在于训练多角度、多方位辩证地观察、联想、分析,打开思路。这种多角度分析在我们平时进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时经常用到。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更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墙角的竹笋嘲笑它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它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它坚毅有力、能爬高墙。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屋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沉思……
生活是多彩的,认识是多元的。在人生的旅途上和成长的过程中,你也许有类似小爬山虎的见闻或感受。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考生的观点及立论依据有如下情况:
1. 有目标才有动力(目标的重要性);2. 要实现人生目标就要靠自己的努力。
以上两个观点的得出来源于对材料中“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更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分析这段话,“美丽的风景”可以理解为“目标”,有目标才有向上爬的动力,要实现目标,就要“靠自己的努力”。
3. 有自己的目标,不受外界的干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4. 付出必有收获。
以上两个观点的得出来源于对材料中“墙角的竹笋嘲笑它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它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它坚毅有力、能爬高墙。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屋顶”。分析这段话,小爬山虎在向上爬的过程中,既遭遇到嘲笑和讽刺,也得到了羡慕和鼓励,但无论如何它爬上了屋顶,将小爬山虎的经历对应到我们的人生,得出3和4的观点。
5. 结果重要,过程同样重要;6.奉献美于收获。
以上两个观点的得出来源于对材料中“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沉思……”分析这段话,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屋顶,却发现屋顶的风景并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不免失望和怅惘,这让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人们经常会提及的人生哲理:结果重要,过程同样重要;或者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孩子的称赞,让失望的小爬山虎“心里甜甜的”,不禁又让我们思考:在人追求自身理想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益及他人,而这种惠及他人,往往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感与价值感,奉献往往美于收获。
按照材料的叙述顺序对材料进行分层,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材料,得出的结论比盲目对材料进行单向的整体思考显然更妙,思路更易深入。这也是目前高考作文形式之一——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这样的审题立意训练,有利于考生发现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对于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以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同时,多角度地思考,也避免了作文在立意方面的雷同,体现思维的新颖性。
二、求“深”——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如果说广阔性是思维训练的突破口,那么,深刻性就是思维训练的终极目标。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从看似杂乱无章的表面现象中抓住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思维能力。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初写议论文的一个通病是肤浅。由肤浅到深刻是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的必由之路,施教之功在于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求深”之法。
(一)通过写作提纲搭建起说理的框架
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时,拿到题目,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展开说理,而是有没有事实性的材料;构思过程中,不是主要运用充分而又深刻的说理来论证,而是用例子来搪塞敷衍;举例不是遵守典型而有针对性的原则,而是在议论文中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因而很容易写成“观点+两个事例+结论”的简陋型议论文,用事例代替说理,文章显示不出说理文逻辑的魅力和说理的深度。议论文写作提纲的训练是有效地提升说理深度之道。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行文之前先切合论点,搭建起完整的说理框架,再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深入论证。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发达的通讯与交通工具,让人们的出行与彼此联系更加频繁,改变了传统“足不出户”的格局。在当代的中国,各种“民工潮”成为特有景观。在当代青年中,流行着“北漂一族”和“南漂一族”。出门在外,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体会到“漂”的喜怒哀乐,在“漂”中,正在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漂文化”。请以“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请看《说“漂”》的提纲:
“漂”:漂泊
漂泊是一种磨练,收获的是坚强;(独自面对,生活能力)
漂泊是一种体验,收获的是阅历;(艰苦创业,积累经验)
漂泊是一种别离,收获的是珍惜;(离开亲人,珍惜亲情)
漂泊是一种洒脱,收获的是视野。(独自闯荡,见多识广)
这个提纲从四个层面阐释漂泊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有了这个提纲后,写作者就有了 “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的清晰的整体构思,写起来就会心中有数,有条不紊。从而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能有效避免简陋型议论文的产生。
(二)通过有效地开掘事例达到说理的深度
考生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围城里,往往是事例与结论的简单相加,缺乏基本的分析,事例与道理论证油水分离,这是万万不行的。议论文要显示出说理的深度,议论的过程中对所选用的事例材料进行道理层面的深度开掘非常重要。归结起来,还是有法可循的:
假设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标志性词语有假如、如果、试想、倘若等。如:
自信,但不能盲目。(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论据)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利的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分析)——选自《自信,但不能盲目》
探因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标志性词语有:“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如:
自信,但不能盲目。(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论据)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分析)
——选自《自信,但不能盲目》
意义分析法。就是在举出实例之后,由小见大,在对具体事实的分析中提炼出事件或行为的精髓,抽象出事件或行为的意义,揭示出事件或行为的价值、影响或者危害。从而有力地证明观点、突出主题。如是正面事例,就分析其闪光点;如是反面事例,则指出其危害。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论点)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牧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论据一)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论据二)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分析)
——选自高考满分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对引论文论据进行道理开掘的方法有多种,还有对比分析、类喻分析、条件分析等,在此不一一介绍。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第四篇:议论文写作典型事例
议论文写作典型事例
(一)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按照军纪当斩,曹操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将士尊敬。
----------------------------------
张广厚小时因算术没考好,升不了初中,华罗庚读初中时,数学考试曾经不及格,可他们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
----------------------------------
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不如他的妹妹,他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慧的水准之下。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野外观察活动和室内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
扁鹊是我国2400年前的大医学家,他没有进过学校,青年时期,为了糊口,在一家客馆里当杂役。后来他结识了一位民间良医,就拜良医为师,决心将来当个名医,于是他刻苦学习,反复钻研,经过10多年的勤奋攻读,实践,他不仅掌握了老师积累的全部知识,而且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因此,他成为战国时驰名各国的良医。----------------------------------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为了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他每天坚持到大英博物馆读书,查阅资料,长时间的大量读书,致使他常做的地方水泥面上磨下了两行沟壕。
----------------------------------
恩格斯只上过中学,但由于长期勤奋学习,他在19岁的时候,就能用几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能阅读几种文字。这对于他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
郭沫若从1929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当时他觉得仅仅依靠已有的文献资料远远不够,于是开始下功夫研究古文字学,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他阅读和研究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掌握了古文字后,他还觉得不满足,又研究了考古学。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写出了巨著《中国史稿》。
----------------------------------
江郎有才尽之时,牛顿在他奠定了力学基石后,科学生涯也走到了终极。
----------------------------------
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蜂蜜,需要来回飞30万公里,吸吮1200万朵花的汁液。
----------------------------------
上海同济大学校长、力学、桥梁专家李国豪教授,住在“隔离室”时,没有纸张,没有料,报纸的边角、中缝,就是他演算的“广阔”天地。放他回家后,实验室是不敢去的。于是,妻子的发夹,孩子的乒乓网架,缝纫机的梭心就成了他的实验工具。他终于写成了10多万字的专著桥梁扭转理论――《桥梁的扭转,稳定的振动》,填补了世界桥梁理论的空白。
----------------------------------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纶。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纶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他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扬和嘉奖。
----------------------------------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却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面对着命运的挑战,他呼喊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确,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在有限的生命中,从不放弃任何作曲的机会,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产生在这个时期,直到完全聋了,他还不愿停下他手中的笔,继续作曲。他以顽强的精神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再提炼纯镭的过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有一次实验,连租的试验室也爆炸了。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奋力拼搏。除了少量时间睡眠外,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她的事业上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公斤一公斤地冶炼矿渣,一只炼完了好几十吨,终于在1902年1月的一个深夜,世界上第一粒纯镭在居里夫人的玻璃器皿中结晶了。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母亲说:“志在四方,男儿事也,探索于名山大川。”他风餐露宿二十多年,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地理巨著。
----------------------------------
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雷电试验,戴维不顾自己的安危,发明矿井安全灯。
---------------------------------
全国知名的深圳女企业家邹洪,在特区靠开拓精神经营三大酒店,四大商场,五个公司,蜚声海内外。
----------------------------------
古时候有户人家,三兄弟闹分家,老父亲把家产分成三份,两堆鱼,一根钓竿。老大老三各抢一堆鱼,老二只要了钓竿。结果老大老三吃完鱼后再没鱼吃,老二却因有钓竿而每天有鱼吃。
---------------------------------
葛朗台剥夺了女儿欧叶妮的遗产继承权。弥留之际,说给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
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潜心写作《史记》时,因李陵事件,遭到惨无人道的“腐刑”。这对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极大的摧残和耻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轻生,因为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伟业还未完成。他从先圣先贤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他含垢忍辱,磨砺心志;出狱后,勤奋耕耘,发愤写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写出了《史记》。
第五篇:议论文写作训练
一、议论文训练要点
1、确定观点(你的主张、看法)
2、围绕观点选择引用的材料:①历史典故、名人事例、寓言故事、生活事例(以大众熟知的为好,自身事例也可)、名著事例,②名言、俗语、格言、诗歌、凡人哲理。
3、安排思路:将要写的内容点先后安排一下。常见几种行文思路例举:(1)几种开头:
直接提出观点,先陈述某件事例(生活现象,故事)再引出议论话题或提出观点,(2)几种分析论述思路:
并列分点论述:围绕观点,从多个角度、多个内容点进行论述,几个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论点。
承接式论述:阐述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有先后、主次、逐层深入的关系。
正反对比论述: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
3、语言要求,或轻松风趣或尖酸泼辣或沉稳凝重甚而多些形象生动也无妨不一而定,要紧的是把道理说充分。
二、范文感受分析:总特点(与记叙类文体区别开来),提观点练习,分层把握思路练习(先按自然段把握,再按内容点组合),联想引用材料练习。
三、写作练习训练实例 [题目设计]
人生就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艰难和困惑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终生不能消灭的,所以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的过程。生活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忘记了他们作为人的可贵天赋,忘记了使他们所到之处和任何困境中都闪耀着光辉的情操;生活中也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永远自信的人开始犹豫不决,潜在的天才看上去还不及平庸之辈,本来强悍有力的男子汉在危难降临时瘫软无力。
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言之有物,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地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疼。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逆境虽然让人痛苦,但经受挫折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富”,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练。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当挫折降临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俗话说:挫折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的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文章该从此处切题,组织材料。主题极易把握,看来要在文采和结构上角逐了。
素材: 思路提示
挫折在人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该一遇到挫折就气馁。
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受挫折之后一蹶不振。
对待挫折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由失败走向成功。
即使身处顺境之中,也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经受挫折。
名言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经典素材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例文:生活需要挫折
每个人都追求快乐、幸福,而逃避灾难、悲伤,我们总是会为挫折而难过,为自己得不到幸福而伤心。设想,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挫折、没有压抑,我们会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幸福、会有感动以及得到解脱之后那种久违的喜悦吗?不
小时候的我常常感冒发烧,正临考试期间,我又一次倒下了,高烧不断,达到40度。我简直快要疯了,仿佛脑子里有一样东西在没命地挣扎。当时只有昏沉与我做伴,朦胧包围着我,我始终逃不出这个令人颤抖的圈。
吃了药,挂了水,病情并未有多大好转。我担心,我气愤,我埋怨,为什么这世上会有病这种东西,为什么它会叫人如此受折磨,为什么受折磨的人偏偏会是我?一百个,一千个为什么在我心中打转。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躺在床上,睡不着,也笑不出来,一站起来就是一针天旋地转,人仿佛失去了重心。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恨透了这缠着我不放的病魔。此时此刻的我似乎整个身子,甚至灵魂都被燃烧着,我在大火中拼命挣扎,就这样挣扎着。一直到一个星期以后,我的病好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置身于暖暖的阳光之中,我多么渴望这灿烂美丽的世界,我发现我的世界又出现了那片久违放晴的天空,也出现了我久违的笑容。一切都是如此可爱,拥有生命,真好!我早已陶醉在又见到同学的兴奋与喜悦之中,我又可以高声地喊了,自由地跑了!我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这样的生命才是多彩的,正因为有了挫折,才有了我对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感激所有赐予我幸福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挫折的力量,那种痛苦过后的快乐,煎熬过后的幸福是平静的生活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需要挫折。
记住:没有挫折的生活是残缺的。
生活的种种苦涩,也曾使人失望流泪;历程中多少挫折,曾给人痛苦深思;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曾使人衰老憔悴。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于超越了所有的有忧患磨难,从而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挫折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人生过度中必定会有挫折随身而行。但我们都不要畏惧它,要勇于去面对,其实挫折也美丽。
看,我们所知的聋、哑、盲人海伦凯勒,她一个残疾人,当她面对病魔缠身,她并没有低头,她只勇敢地挑战它的敌人,而不是退缩。她曾在她的人生字典中说过:“我感谢自然带给我的磨难,让我学会坚强;我感谢老天给我的„厚爱‟,让我学会反省。”瞧!她不是给了自己活下去的力量?她在没有
阳光的世界里,并没有失去对人生中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渴望,她用知识为自己点亮了一盏明灯,终于,黑暗变成了光明。其实挫折也美丽!
再看,2005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洪战辉携妹上学,生活给了他挫折压力,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承担起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原来是个强者。瞧!这就是压力中的挫折使他那样的地坚强,其实挫折也是一样美丽。
我们不要向挫折示弱,更不要像项羽那样,因一次的失败,而轻生丧命,我们要战胜挫折成为命运的主宰。我们要以海伦凯勒、洪战辉为学习榜样,以项羽为戒。
我们要做到可以大声地堆自己说:“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给我一次挫折,让我经受磨难;给我一次失败,让我学会反
省;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啊!原来挫折也美丽。”
梅花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普通开花植物。但它的独特之处却无不让人称赞——它开花的时间。“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不像其他娇气的鲜花,在阳光的温暖下,清风的吹拂下,在蜂蝶们焦急地等待下才姗姗开放;它只在寒冬蜡月,冰冻三尺之时傲雪而绽。它在经历了大自然的重重刁难下坚强放出生命的光彩。它的花小而精致,美而不艳,柔而不屈,这美正是历经挫折之后才展现出的美,是风雪的挫折赋予了美的内涵。
挫折着,美丽着
《现代汉语词典》中,“挫折”的意思就是变相的失败。但不同的是,挫折是弱者眼中的大山,是强者眼中的沙砾;是懦弱者逃避的理由,是坚强者奋斗的阶梯。
名誉全国的“梨园三怪”之一的孟鸿寿,他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头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而苦学三年,终于成为梨园中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成名就。
电灯的发明,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挫折与失败,才发明成功的,每一次失败都充满了他对光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挫折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了人类。
镭的发现与提纯,曾使世界为之轰动,但它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却在当时贫困潦倒,在发现之际,居里夫人仍在她那简陋的工作室,夜以继日的研究,其间那如山的困难一次又一次的将她击倒,但她也一次又一次的回头再来,终于,挫折挡不住有心人的脚步,居里夫人最终尝到了胜利的果实。
还有那让世人为之震惊的不朽名着《法国大革命》,其作者卡莱尔更是一位对待挫折的强者。
这部书几乎花了卡莱尔的半生心血。因为大革命是一部冗长而复杂的历史,要把它以文学性地创作出来,可以想象这有多么难,然而就在卡莱尔为它奔波一生,在书之将成的时候,在他朋友家,一位女佣竟把它当作废纸仍进了炉膛,付之一炬。当年迈的卡莱尔发现时,他心爱的书稿已化为灰烬,他颤抖着身子哭道:“上帝啊,为什么会这样?”卡莱尔将自己锁在屋子里,一连三天不吃不喝,但在第三天后,他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将会重新写书!在浩浩如烟的史料中翻找,用自己的余生重新完成这本书,在大家的质疑声中,他做到了。“就象是小学的作文,老师读了你的作文后,对你说‘孩子,不行,你还得重写一遍’”卡莱尔是这样回答的。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名着——《法国大革命》的故事。
不经历风雨,难得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不走过崎岖小路,难以体味生活快乐!我们遇到挫折,难以战胜时,你是否
想过退缩,是否准备逃避?朋友,请你坚信:挫折着,就会美丽着!
笑对挫折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是暂时的失败,总之,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这是认识论中的一段话,也就是说,人们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去迎接这件事,微笑着,面对着一份生活所给予的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挫折。
也许有的人会否认我的观点,他们认为,在遇到挫折后,心情跌至谷底,如何强迫自己去接受这份挫折,甚至微笑着去面对它呢?
我不否认这一观点,没有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诚如每次和朋友将互赠的贺卡中写的那样:希望你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可是,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残酷的,一切的祝愿虽是美好的,但却也好似最无用的。面对生活,我们必须学着面对现实,笑着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挑战。
受到挫折了,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找不到自己所喜爱的一件事,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这些都有什么用呢?只是为自己徒增一份伤心罢了!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日夜苦读,只是为了那一天。不管是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还是在现今高考的竞争下,都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者固然高兴,而失败者呢?终日惶惶不安,甚至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茶饭不思,夜不能寝?细想一下,总是这样,又有何用?木已成舟,一切的后悔都已晚矣,不
如重鼓士气,继续奋战,微笑着面对挫折,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居里夫人从1896年发现放射性元素,直到1902年发现了使世界化学界震惊,对世界化学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元素——镭,共经历了6个艰苦的春夏秋冬。这6年里,她独自一个人在冰冷的实验室里,面对着一切冰冷的器皿,可是,她还是依然没有气馁。终于,在1902年,发现了她企盼已久的镭。
张海迪是中国残疾人协会的代表,面对五岁时突如其来的脊髓病,她也曾想过放弃,痛定思痛之后,她毅然选择了坚强,拿起了手中的笔,写出了她心中的完美世界。
同样的,海伦·凯特也是一名残疾人,但她也是微笑着与病魔抗衡,谱写了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神话。
像这样微笑面对生活中挫折,最终取得成功的人还有很多。总之,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一定不要向它屈服,要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有一句歌词写得很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彩虹固然美好,然而也只有在风雨之后才可以见到这样美丽之景。
笑对挫折,笑对生活,笑对人生!……
锋利的宝剑需要心血与烈火的淬炼;绚丽的彩虹在狂风暴雨后才会出现。让我们直视挫折、磨炼,坦然而勇敢地面对,谱写出我们的人生的最华丽的篇章!
1941年12月的一个深夜,一场大火蔓延了爱迪生的实验室,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全部的研究心血竟都在这场大火中埋葬——要
知道,这可是他大半辈子积累的汗水与心血啊!然而,本应痛不欲生的他,却出人意料地格外平静,第二天早晨竟在这里散步。留给人们的只有一句话:“灾难有灾难的价值,感谢上帝!烧掉了我们所有的错误,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
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就着实让人佩服,然而在这里更令人钦佩的是他面对挫折时的那一份坦然,那一份勇气。人生在世,难免要遭逢重重困难、坎坷甚至沉重的打击。面对这些,你可以伤心,你可以悔恨,但最重要的是——你不能丧失面对它的勇气!
意志消沉有何作用?心情悲哀又有何用?雨打桃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它却不会因为你的叹惋而重新飞上枝头;风吹落叶,凋伤总属劫尘飞,它也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再上枝干成新叶。
坎坷也好,挫折也罢,面对它们必须拥有一份坦然的心态,一份拼搏的勇气。试问——困难算什么?痛苦算什么?自幼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永远保持着与生命搏斗的勇
气,最终吟出了一篇篇唯美文章,攀上了文学高峰。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蒙受牢狱之灾,然而他并没有一蹶不振,那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便是在那里诞生的。我们熟悉的贝多芬一生孤苦不幸,但他却不懈创作出一首首悦耳而震撼人心的乐曲,至死仍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们的勇气产生于斗争中,产生于同挫折、同命运的顽强斗争中。
直面挫折,坦然而勇敢。这是对毅力的磨炼,是对心灵的考验。只要我们拥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便没有征服不了的高峰,只要我们拥有坚忍不拔的心灵,便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
锋利的宝剑需要心血与烈火的淬炼;绚丽的彩虹在狂风暴雨后才会出现。让我们直视挫折、磨炼,坦然而勇敢地面对,谱写出我们的人生的最华丽的篇章!
关键字:挫折,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
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
内容提要:安全问题现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但现在的孩子自我防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不足,所以经常出现自暴自弃,自杀等现象,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因对这一现象?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到挚友,从严格到赏识。如今,表扬成为激励式教育的又一方式。表扬在激励学生方面确有重要作用,但有些人过于夸大表扬的作用,于是出现了细微之处见真谛,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甚至还要在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伴随而生了种种表扬法:登榜表彰、上报表彰、大拇指称赞、微笑称赞法等。还有人提出:一句表扬顶得上一百句批评,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我认为这种观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要接受教育的学生呢?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与失败的锻造中成长起来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试问有多少人能够一帆风顺呢。现在的孩子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如何面对惨淡的人生。我认为应让学生享受挫折,在挫折中逐渐地成长起来。
山西的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安全问题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人身安全等等问题虽然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自杀、离家出走却屡禁不止。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①最近有媒体随机采访了一所大学的部分学生,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承认曾经有自杀的想法或冲动,多么严重的状况!被家长责备,遭老师批评,失恋,与同学发生矛盾,学习成绩不能提高,遭到别人的指责,甚至减肥不成功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他们一旦身处逆境便悲观绝望,常常冲动地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完全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方面的报道更可称得上是连篇累椟。人们不仅要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何以变得如此脆弱?自杀率可以统计,但那些因为一点失意就丧失学习工作的信心,从此萎靡不振的人又有多少,这个数字该如何统计呢?种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显然学生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现象,本质则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形态一定有了某些疏漏。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觉现行教育制度日益突出的弊端: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甚至可以说是唯有智育。虽仍有一些只做表面文章的德育,但在学校普遍疯狂敛财,只一味注重升学率的情势下,谁还肯信?是故早已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嗤之以鼻了。社会形态则是竞争的加剧和独生子女这
一代人难以避免的承受能力显著降低。即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些儿风雨。矛盾的焦点或许在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青少年心理的日益脆弱的矛盾已经日益显现并且加重,现在的孩子很少经厉挫折和失败的洗礼,自理能力太差,袜子都要父母洗的高中生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人相处。每一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是核心,是这个家庭的百分之百,他们也确实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走进教室他只是四十几分之一,走进学校他只是千分之一,走进社会只是十几亿分之一,这种反差他如何适应?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历史上哪一位名人不是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西伯拘,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②。可以说,挫折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仅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管理人员为了保护野鹿,将狼消灭了。从此,鹿再也不必为逃避天敌而奔跑,于是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至濒临绝种的境地。这时,管理人员醒悟了,将几只凶残的狼引回鹿苑。有了天敌的威胁,鹿群频于奔命,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由此可见,挫折不仅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生存的需要。试想,一个从小到大从没经历过哪怕最小挫折和些轻微风浪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突遇稍大些的风浪,他能不惊慌失措,胡乱作为吗!挫折教育的实质就象是给学生打的免疫预防针,用小的感染来激发其自身免疫功能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那些经常生点感冒发烧之类小病的人,寿命往往不见得短;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牛,从来都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常常是恶性肿瘤之类的恶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已有解释: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监控系统障碍导致细胞增生无度的结果。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保持相当的警惕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投入战斗。而后者由于抵抗力较强,免疫监控系统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状态,遭遇细胞恶性增生时来不及反应,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生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件。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