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催款函件在诉讼时效中断时的证据效力专题
内容摘要
1、债权人为什么采用函件催款主张权利;
2、债权人用于催款函件的具体形式;
3、函件催款的法律依据及司法实践;
4、如何在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基础保护债权人。
催款函件
诉讼时效投邮主义 关键词
目 录
1、债权人为什么采用函件催款主张权利……………………………………………………1
2、债权人用于催款函件的具体形式…………………………………………………………1
3、函件催款的法律依据及司法的实践………………………………………………………1
4、如何在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基础上保护债权人…………………………………………2
谈催款函件在诉讼时效中断时的证据效力
我国《民法通则》确立的诉讼时效制度正日渐为人们所熟悉,但在实施中,出现了一种连当初立法者也未预料的情况,即诉讼时效制度已成为不少债务人用以逃债的抗辩依据。由于我国对市场主体仍缺乏有力监督,加之在现行司法体制下存在的诉讼成本高昂及执行难的问题。债权人常常因债务人蓄意逃债而处于讨债难,诉讼也难的两难境地。同时,由于我国诉讼制度确立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期间极其短。于是利用诉讼时效制度中关于中断的规定保留权利,已成为许多债权人的权宜之计。不少债权人使用发催款函件给债务人的方式来保留诉权已为常见。但由于相关规定及其司法解释较原则,且又未明确规定用函件催款是主张权利的具体形式之一,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在对催款函件在诉讼时效中断中的证据效力认定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为避免因认识不统一而出现同案异判的情况,就笔者个人而言,特对催款函件在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效力问题发表浅见,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债权人为什么采用函件催款主张权利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欠债问题相当严重,清欠成了许多企业和个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日常使用清欠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诉讼、上门催款、寄发催款函件等方法。但目前许多企业和个人并不敢轻歇以诉讼手段清欠。主要原因有三条:(1)诉讼费用较多,也较大(如法院诉讼费、财产保全费、执行费用、律师代理费、参诉人员差旅费、调查费、资料费等加起来是一笔较大的开支);(2)诉讼周期过长:有的案件长达数年不结案;有的连企业都破产了,营业执照被吊销了,案子还未了结;(3)判决执行难:法院执行案件效率较低,债权人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情况经常出现。由于有以上的诸多原因,再加上司法体制不顺,执法环境差,人为的消极阴暗形象的存在等,令许多企业和法人对诉讼效率信心不足,以致慎之而又慎。与此同时,上门清欠效果越来越差,基本原因有四点:(1)债务人故意回避。由于明白了债权人用意,所以债务人往往有意躲债;(2)经济环境差,经济不景气。不少债务人确有困难,一时难以偿债;(3)债务人难找。债务人更名、搬迁、破产、合并,债权人难以确定索债目标;(4)异地讨债成本高。由于以上多种原因,使得上门清欠也越来越难。
鉴于起诉及上门清欠工作存在的难度,债权人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经济而又简便的方式主张权利,于是发催款函件便成了满足债权人这种需要的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可给债权人施加压力,又可保留诉权,成本也低廉,还可不至于因催款而搞僵,破坏了与债务人的业务关系,可谓一举多得,使一些企业和法人越倾向于用发函方式来催讨欠款和其保留诉讼权利。
因此,从法律或经济的角度看,采用函件催款主张权利具有其现实合理性。
二、债权人用于催款函件的具体形式
在实践中,债权人使用催款函件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用平寄发催款函件。这种方式没有邮局回执,在信封上一般体现不出信的内容,对方收到与否无法查询。
(2)用挂号信寄发催款函件。这种方式有邮局回执,但在信封和回执上一般体现不出信的内容。对方收到与否可以查询,按《邮政法》规定查询期限为投邮之日起一年内。
(3)用特快专递寄发催款函件。这种方式有邮局回执,在信封上可以体现所寄函件的标题并可注明其基本内容,对方收到与否与可以查询,期限为邮投之日起四个月内。
在上述三种发函方式(除函催外、传输信息、传真、电子邮件等在此暂不分析)中,第一种方式对债权人最不利,当债务人提出抗辩时,债权人根本没有证据实曾寄函主张过权利;第二种方式较常用,但存在难以证以证实所寄函件内容的明显缺陷;第三种方式相对前两种的成本略高,没有前两种方式的明显不足,但特快专递详情备注空间限制,也不能证实催款函件的全部内容。上述三种寄发催款函件的方式都在日常生活中被经常使用,发生诉讼时,则被债权人做为催款证据提交法院。
三、函件催款的法律依据及司法的实践 使用信函催款属于权利人主张的一种方式。它源自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该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使用信函催款就是基于该条规定中“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这一内容。但其中的要求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其外延是开放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适用具体案件之前,须由法官认定,使其具体化。但因法官在实践中理解不一,从而产生不同的司法运用。
在看待信函催款的证据效力上,基于上述原因而存在不同的观点。法官对使用信函催款中断时的证据效力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如债权人能证明向债务人寄发过催款函件,则视为当事人一方已提出要求,可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仅能证明向债务人寄发催款函件还不足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债务人收到催款信函的证据。因此,在催款信函件证据效力问题上,实际上存在投邮主义和送达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由于法官在认识上的不致,导致审判结果的不一致。因此,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催款信函件的证据效力并不确定。
由于我国《民法通则》及最高法院司法解烽均未就一方提出要求的方式有具体的规定和解释,因而在司法实践中,使法官裁判缺乏统一尺度。例如:部分持送达主义的法官则认为债权人应承担证明债务人收到催款信函件的举证责任。否则,对催款信函件的证据效力不予认定。这种观点及要求让债权人证明债务人收到催款信函的举证责任,债权人承担此举证责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如何,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个人发现要债权人证明债务人收到催款函件有相当的难度,主要原因有五点:(1)邮件投递属于邮政局的工作,债权人无法控制其工作进度,甚至风险;(2)部分邮递员投邮不规范,有时根本未直接投给债务人,而仅投给债务人所住宾馆,住院所在地等场所的门卫室收,甚至还有其他单们或个人代表债务人收取函件的情况;(3)债务人有意不签收,甚至指使毫不相干的人签收,事后便谎称无此人,没有收到其函件;(4)债务人搬离原址,导致信函件无法投递;(5)函件可查询期限短于普通诉讼时效期限,债权人很容易错过查询期。
由于存在许多种无法为债权人难以控制的情况,如果要债权人去证明债务人收到催款函件的证据,债权人将难以完成这一举证工作。因此,主张送达主义显然缺乏合理性,对债权人不公平。从保护债权的角度讲,法律不宜给债权人在主张权利上附加太多义务,以免削弱基权利,而使债权落空。
四、如何在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基础上保护债权人
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急需法律上的有力支持。只有法律作坚强后盾才能确保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快速的发展。而我国《民法通则》中的诉讼时效对诉讼人极为不利。从比较方法的角度看,法国民法规定的普通时效期为30年;而日本民法典型则规定为20年;瑞士债务法典规定为10件;而英国1939年时效法规定,简式合同的时效期间为6年,签字腊封式合同的时效期间为12年;而美国多数地方口头合同诉讼时效期间规定为5年或6年,书面合同诉讼时效期间规定10年。还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的时效期间为4年。因此,我国《民法通则》给债权人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很短的,我国的诉讼时效太短,显示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不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在经济领域存在较严重的信用危机。太多数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债务问题。清欠债务沉重,如果不给他们主张权利增加点责任和条件,势必对保护债权不利。法律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也会大大削弱。因此,在我国立法机构对《民法通则》中的诉讼时效制度进行修订之前,现实状况需要法律规定及解释向债权人倾斜。对我国《民法通则》节一百四十条中诉讼时效中断形式之一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应做出对债权人有利的解释,鼓励债权人主动利用诉讼时效制度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对催款信函件在诉讼时效中断中证据效力的进行认定,应以积极保护债务为原则。
综上所述,无论基于中国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立法精神,还是基于现实保护债权的要求,无论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角度看,还是从倡导法律给经济的支持角度看,在认定催款信函件中断诉讼时效的证据效力时都应以支持投邮主义为宜。
参考文献:
《民法学》
《民事诉讼制度》 《新民事诉讼法》 《民事·经济诉讼》
第二篇:谈银行借款合同风险及诉讼时效的中断和补救
谈银行借款合同风险及诉讼时效的中断和补救
来源: 作者: 日期:2009-12-17 我来说两句(0条)
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的逐年加强,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金融立法呈现出一种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基本上覆盖了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同时,为适应新形势所规划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以及新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划、制订等方面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防范债权风险、保证债权安全一直是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为了更好地保全银行债权、防范借款合同、债权诉讼时效风险,本文就如何从法律上对银行借款合同有关条款的风险及中断诉讼时效风险作一探讨。
一、借款合同存在的风险和法律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商业银行与客户在合同文本上的法律博弈也不断加剧。在客户提出必须使用非标准格式或对银行标准格式合同做出修改的情况下,如何防范合同风险,成为银行法律工作的一大课题。签订借款合同是贷款发放的一个主要环节,它是对签约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标志。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的签订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同时还应注意下述问题:
(一)严格按法律来确认借款人的主体资格。按《合同法》及《贷款通则》的规定,可以签订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必须为具有签约主体资格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我国《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民法通则》第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分公司较多,有一部分是没有法人资格的,有一部分的经营活动是在集团公司授权下进行的,所以,确认合同主体资格非常重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而借贷合同签订后,合同主体常常发生变化,是把签订合同的一方主体列为被告,还是把已经变化的主体列为被告,或是把其他主体列为被告,就成了诉讼方式解决借贷合同纠纷的首要问题。如果不能明确诉讼主体,错列或漏列被告,都有可能造成诉讼失败,如诉讼驳回、原判被撤销、发回重审、再审等。
(二)由借款人填写借款合同,防止理解纠纷。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借款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正意识的表示,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内容、条款达成合意的,借款合同即告成立。而银行合同一般都是格式合同,《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立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所以,借款合同应由借款人填写,可以让借款人熟悉、了解、理解合同内容、条款,填写过程也是熟悉理解过程。对合同的填写应工整规范,不得错填、漏填、留有空白,合同主体应写全称,主从合同内容相互对应,不能矛盾。防止合同填写漏项,防止出现经济纠纷时,因合同理解分歧,对贷款人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明确借款用途。目前,银行业普遍存在借新还旧即借“新贷款用于归还借款人的老贷款”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9条规定:“债务人有多个普通债权的,在清偿债务时,债务人与其中一个债权人恶意串通,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抵押给该债权人,因此丧失了履行其他债务的能力,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权益,受损害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抵押行为。”由于此规定对“恶意串通”未作进一步解释、“部分财产”到底占抵押人全部财产的多大比重也没有具体标准,客观上给法院处理纠纷留下很大空间,抵押合同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认识。而目前借新还旧中办理的补办抵押多属于事后抵押性质,抵押的效力容易出现上述争议,存在着法律风险。所以,应在合同上注明此贷款的用途为“借新还旧”字样,使第三人(担保人)知道借款的真实用途,防止第三人以“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欺骗第三人”为由提出抗辩。
(四)严格借款合同履约规定
1、在现在市场中,普遍存在借款人提前归还借款的情况,如果借款人提前还本,属于提前履行合同。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提前归还借款实质上是不按照合同履行的行为,将影响到银行资金的利息收入计划。借款人应经贷款方同意并附一定的补偿金才能提前还款。在实践中,是否同意借款人提前还本及支付补偿金,贷款方可以根据贷款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至于支付补偿金的问题,根据中国银行业“关于加强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借款人提前还本时,贷款行向借款人收取补偿金应是一个总体原则,但可根据具体项目及借款人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减免。银行借款合同虽然是格式合同,但借款人提前还款并需支付补偿金的条款,在法律上将约束借款人、贷款人严格履行借款合同。
2、银行借款合同中明确借款人违约的责任。贷款行在与借款人签定借款合同时应尽量争取按银行借款合同格式文本规定,不宜片面满足借款人的要求而随意更改。如借款人要求将借款合同中(以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借款合同为例)借款人违约情形中的第八点“未履行对建设银行的其他到期债权”删除,我认为这一点不宜删除,理由是: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履行期间,如果未履行对银行的其他到期债务,已属于《合同法》第108条规定的预期违约。在实践中,如果借款人未履行对银行的其他债务,已经严重影响银行对其信誉的评价,其将不履行本合同的贷款行的债务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同时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在实行一个统一法人制,如果将这一点删除,银行对其产生的不良后果将无法进行违约救济措施,则银行的经营风险将增大,所以这一点不能删除。另外,这一项中的第十条约定“乙方认为足以影响债权实现的其他情形”,这一点是对借款人违约情形作的一个补充性约定,因为在合同履行期间,可能有其他借款人违约情形的出现,所以约定这一条款在法律上达到一个严谨、完善的效果,同时也表现出银行对储户资金安全的负责态度。
3、其它约定事项。《合同法》第69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在银行借款合同中,贷款方未有通知条款,应在其它约定事项中增加,“如发现借款人有违约行为要终止履行时,贷款方应在多少天内通知当事人。”的条款,以免借款方以贷款人未尽通知义务而提起抗诉、抗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和补救对策
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在权利受到侵害后,权利人有权请求国家执法机关给予司法救助的期限。超过法律规定的这一期限,权利人仍未行使权利的,执法机关对其权益不再给予保护(法律规定的具有中止、中断和延长事由的除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银行贷款合同纠纷适用的是最普通的两年期诉讼时效。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在诉讼时效的规定上就要灵活、科学得多。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诉讼时效期限相当长,而且,对于银行债权,在诉讼时效上的出台了一些特别规定。发达国家这种充分考虑债权人利益的思路和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据了解,福州市建设银行城东支行现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不包括曾超过诉讼时效但后采取措施得以补救的债权)共计8笔,涉及金额266.5万元。截止2001年7月31日,建设银行全行系统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共计62,187笔,累计金额236.9亿元。其他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准确数字虽然没有做详细调查,但确信也已经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所以,如何中断诉讼时效,如何避免诉讼时效风险、如何中断、延续、补救诉讼时效等法律问题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正确理解法律规定,依法中断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前提条件,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法律事实发生,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前提是必须有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因此,如果没有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发生,更进一步说,如果不具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这一前提,诉讼时效期间不开始计算。实践中,由于贷款银行部分信贷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在崔收贷款时,只注重收贷而忽视了法律规定;部分借款人借款后下落不明或因个人债权额小、户多、分散,主张债权的难度大;部分担保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后,“新官不认旧账”,对担保债务不承认;加之贷款企业有意逃债,我国在时效时间以及中断时效的事由上的规定又过于死板,欠缺灵活性,从而使诉讼时效间接成为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的一种工具,实际上鼓励了债务人的避债行为。所以,贷款银行在采取不同方式中断诉讼时效,保全债权时,一定要正确理解法律规定,防范风险,依法保护银行债权。
1.起诉。起诉是最基本的中断诉讼时效的方式,《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关于适用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73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因此,起诉时,既要选对起诉时机,又要注重诉讼效益。在实践中,为节约费用,有的银行曾探索过起诉后不交费让法院裁定撤诉的方式中断时效,现最高院已用答复的形式明确这种方法不能中断时效,只有诉状送达对方当事人才能中断诉讼时效。浅谈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违约责任
来源: 作者: 日期:2011-06-15 我来说两句(0条)
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因贷款主体是金融机构还是自然人而呈现出不同的法律特点,借款合同原则上为有偿合同,也可以为无偿合同;借款合同一般为诺成合同,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合同;借款合同一般为双务合同,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原则上为单务合同;借款合同为要式合同,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不要式合同。
借款合同由贷款人和借款人双方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订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强迫贷款人出借款项,也不能强迫他人必须贷款。在金融借款合同的订立中,除合同的一般要求外,必须遵循以下两条特别要求:借款人一般应提供担保,借款人有如实陈述的义务。
借款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必要条款:借款的种类,币种,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
双务有偿的借款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借款人违反约定时,如何判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使之达到公平与合理是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谈谈金融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主要义务:
(一)借款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额返还借款的义务
任何合法的借款合同借款人都有义务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数额返还借款。金融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还款义务更具有强制性,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出借借款,是通过收取借款的利息达到营利目的的,而贷款人的资金有一定的安排计划,如果借款人不按时定额返还借款,就会影响贷款人资金正常运转,损害贷款人的利益,以至于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接受贷款人的用款监督的义务
在订立借款合同时,贷款人特别是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人,一般会要求借款人就有关的情况作说明,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后才能发放贷款。但在借款后,借款人的经营状态和财务状况仍处于不断变动中,特别是对于借款的使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贷款人是否能收回借款,所以法律规定贷款人应在合同中规定贷款方对借款的使用情况有权进行监督的内容。
(三)按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使用贷款的义务
贷款人是根据贷款用途来确定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而同意贷款的,如果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可能会导致贷款人到期不能收回借款。因此,借款人应按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
(四)按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及时偿还借款的义务
依照《合同法》规定,借款合同明确规定还款期限的,借款人应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还款方式偿还借款,借款合同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的,当事人可以先就还款期限进行协商,如不能达成协议,处理上应按合同的内容或性质或交易习惯来确定还款期限。否则借款人可以随时偿还借款,贷款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但应注意给予履行义务一方适当的合理期限,所以贷款人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的,应先向借款人发出还款催告,给借款人一定的还款期限。
(五)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和期限支付利息的义务
获取利息是贷款主体的权利,因此,借款人的另一项主要义务是向贷款人支付利息。借款人不仅应按约定的数额支付利息,而且应在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此外,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未明确约定利息的,依《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利息的,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家的限制规定,否则借款人有权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利息。当当事人的约定高于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那么,超过国家限制规定部分的利息就不受法律保护。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款案件的若干问题》中对此有明确规定,民间借款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此限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违约情况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实践中常遇到的借款人违反义务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一)不按约定接受借款占多数
借款人没有按约定接受借款,应赔偿贷款人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于贷款人的损失实际上是利息损失,所以《合同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借款人未按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按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r>
借款人不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是一种违约行为,会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如金融贷款合同中,某些贷款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的信贷政策、国家的产业政策发放的,如果借款人不按借款约定用途使用借款,将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流于形式,最终影响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也可能造成部分产业投资过热,影响金融运作。因此,法律明确规定,借款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同时,贷款人还可以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解除合同,体现了不同于自然人借款合同的强制性。
(三)没有按约定期限偿还贷款
借款合同明确约定还款期限时,借款人未按约定偿还借款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迟延还款,即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时未还款。借款人过期未还借款,势必影响到贷款人的资金周转,损害贷款人的利益,因此,借款人迟延还款的,应负违约责任。另外,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借款的,贷款人依法享有要求保证人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或对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二是提前还款,即借款人在约定的偿还借款期限届满前偿还借款。当事人对提前还款有约定的,按约定履行,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提前还款条款的,如提前还款不损害当事人利益,可不经贷款人同意而提前还款,利息按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如提前还款损害贷款人利益的,贷款人有权拒绝借款人提前还款要求,一般来说,金融机构会拒绝提前接受还贷,因为这样意味着预期利益的损失。
(四)没有按约定支付利息
借款合同多为有偿合同,借款人有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借款人未按约定支付利息,则构成违约,借款人应承担违约责任。这种违约责任主要是因拒绝偿还利息所引起的。对于逾期期间的利息,能否计入本金计算复利,我国法律目前尚无明文规定,所以,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的规定,对于逾期支付的利息应当可以计入本金计算利息。但公民之间的借款,出借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不受法律保护主要是出于权利义务平衡考虑。如果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过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应当不予保护。
第三篇:也谈单位证明的证据效力
也谈单位证明的证据效力------单位证明在诉讼中的证据意义
单位证明是在司法实务中经常被作为证据使用的一种证据材料,有人将其定义为“以单位名义出具并加盖单位公章,意图证明案件某一事实的书面材料。”○1笔者认为,应当从制作时间上把单位证明和书证区分开。单位证明是依他人请求而制作的证据材料,而书证则是提取书证前已经存在的客观证据。故应当把单位证明定义为:单位依他人请求而制作,加盖单位公章,意图证明案件某一事实的书面材料。
单位证明不是法定证据形式--既不是书证,也不是证人证言。《民事诉讼法》
第63条规定的7种证据形式中没有单位证明。司法实践中虽然常以单位证明作为证据使用,但应当将此视为司法程序不规范的表现。有法官及学者指出:“诉讼中产生的一种‘单位证明’,不符合法定的证据种类。因其制作单位不具有自然人的属性,所以不属于证人证言;与书证产生的阶段不同,没有书证的客观性;亦不具备公文的特征。司法机关对‘单位证明’的制作者规避法律之责任难以追究。‘单位证明’不符合证据规则,不具有证据的效力,更不能认定为定案的依据,属于不伦不类的案卷材料,应坚决的摒弃在证据行列之外。”○2笔者认为,从法理上讲,以上论述是正确的;但基于目前单位证明仍在司法实践中常被使用的现状,在通过立法予以规范以前,可对不同类别的单位证明区别对待。我们根据证明内容来源的不同,将单位证明分为两类:
一类是依据本单位所保有的书证、物证、视听材料等原始证据而出具的证明。这类证明的基础是书证等其他原始证据,其性质是通过转述方式生成的传来证据。单位对所出具的证明与原始证据的一致性负责。此类证据的真实性是能够得到验证的。对此类证据的效力认定仍应区别对待:对于国家机关、单位依职权出具的证明,如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等,法院可推定其具有证据效力,当事人可举证予以推翻;对于其他的单位证明,如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证明等,法院可按照一定的程序确认其效力:或者对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核对其与原始证据的一致性。
另一类是依据单位有关人员的看法、观点、回忆等所出具的证明,如职工表现证明、有关情况证明等。此类证明虽以单位名义作出,但实际上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对案件事实的一种主观表达。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证明中没有写明其内容源于何人,仅以单位的名义作出。此类证据属于伪证人证言,一般没有证据效力:因为单位不能亲身感知案件事实,故单位不能作为证人;真正的证人隐藏在单位证明的背后,既不披露真实身份,更不出庭作证,当事人无法质证,法院对证明内容的真实性也无从认定。另一种是署上个人姓名,或者表明证明内容为何人的意思。此类“单位证明”则为加盖了公章的书面证人证言,应依照证人证言的审查程序进行审查。
○1李波 李忠怀:《对诉讼中“单位证明”效力的初探》,载于中国法院网,发布时间:2007-03-07。)
○2同上。
(作者:卜越,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E-mail:by1230@163.com)单位证明在诉讼中的证据意义
来源:检察日报
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以单位名义就涉案事实出具的证明。这些证明是否应当视为证据?视为哪一类证据?其证明力如何?应当如何审查、采信?厘清上述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单位证明的性质
1.单位证明在本质上属于传闻证据。实务中,单位证明的制作时间,一般为诉讼准备阶段或者是诉讼过程之中;其制作目的,一般是为了直接证明某一案件事实,而不是记录某一涉案事实或者促成某一涉案事实;其内容一般为综合、概括本单位所持文书、档案记载内容,或者转述单位员工对某一案件事实的记忆、陈述,或者陈述本单位曾承办的业务活动情况,或者表达本单位对某一案件事实的专业技术判断。应当说,无论单位证明的证明内容是什么,单位证明的证明源都不是单位证明本身,而是单位证明所依凭的文书、档案等书证或者单位领导或普通员工的陈述、转述等证人证言。因此,笔者认为:单位证明在本质上属于传闻证据。
2.单位证明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书证。书证是指以物品上的文字、符号、图画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说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毫无疑问,并非所有以书面形式记录的证据,均为书证,如证人提供的书面形式的证言,就不能仅因为形式原因而视为书证。一般而言,书证应当形成于案件发生过程之中,伴随案件事实的发生而形成,它以其文字内容反映案件事实。
单位证明则一般形成于诉讼过程中,其形成目的不是为了记载或者促成案件事实的发生,而是在诉讼过程中应一方当事人请求或者法庭、仲裁庭的要求,为了证明某一待证事实,而承担单位证人的角色,以单位名义,根据单位的文书、档案、工作记录等书证或者单位工作人员的介绍,以编辑者、陈述者、记忆者、转述者的身份,直接证明某一案件事实。正是因为单位证明不是直接以诉前存在的文字、材料为依据证明案件事实,而是以单位对某一案件事实的概括、陈述作为依据,证明某一待证事实;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单位证明是单位出具的证词,它不以案件事实本身或者案件曾经的印迹作为证明依托,而是以单位对案件的了解、判断作为证明的依托。据此,笔者认为,单位证明在本质上不是书证,至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证。
3.单位证明的具体性质应当根据其证明内容渊源,区别不同情况归类。笔者认为,根据证明内容渊源,可以将单位证明作如下归类:
(1)准书证类单位证明。如前所述,这类证明的证明方式事实上是:出证单位声称其所持书证记载了该证明所转述的内容。本质上而言,这类证据还是传来证据,因为它的证明力不是源于单位证明本身,而是源于单位证明所依赖的文书、档案等书证。依传统的证据理论,可予排除、不宜采信。但考虑在特定的社会、司法环境下,要求每个当事人凡事都能自动提供书证档案,确实存在现实困难,如:公安机关的户籍档案,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档案,银行的存贷档案,就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取得相关部门加盖印章的复印件。如果不认可该类单位证明的证明力,在现实环境下,就可能有欠公允。鉴于该类证明的内容属于对书证内容的转述,应将其归类为准书证,赋予略低于或类似于书证的证明力。
(2)准证人证言。所谓证人证言就是证明人对自己所看到、听到的事实进行复制的行为。既然证人是对自己所看到听到的事实行为进行复制,那么,严格地说,证人也就只能是有听觉、视觉的自然人,证人证言应当是也只能是自然人就其了解的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单位是一个虚拟的主体,单位作为非自然人,本身并没有作为证人应当具备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陈述能力;单位本身也不可能作为证人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因此,单位依法不能作为证人提供证言。但事实上,不少单位证明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本单位承办或者参与了某一涉案事实,是其成员对某一涉案事实的办理或者发生过程的回忆、陈述、介绍。它的证明源并非单位本身的感知、判断,而是单位员工的感知、判断。这时,该类证明的证明力不是源于单位自身,而是源于作出原始陈述、汇报的单位职员。因此,这类单位证明在本质上属于单位转述的证人证言,应当还其证人证言的本色。
(3)咨询类意见。一些单位,如专业技术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确实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拥有超出一般水平的专业判断能力。如: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政策、法律的把握,建设部对房地产政策、法律的把握,卫生部对某一疫情严重程度、对某一保健产品的合法性判断,参与立法的专家或者某一领域的权威学者对某一专业事项的认知、判断。应当明确,这类材料不是证据,因为它不是在证明案件事实,而是在裁判案件事实;它起到的不是证明作为,而是解释、说明、判断、辅助裁判的作用。对类似的单位证明,笔者认为应当将其归入咨询类意见的范畴,比照专家意见处理。
■单位证明的审查、采信
1.对准书证类单位证明,应比照书证审查、采信规则处理。首先,应当赋予该类单位证明准书证的优势证明力,因为,从表面形式来看,它毕竟直接源于书证。在对合法性、关联性作出肯定判断后,如果一方提供该类单位证明,另一方虽然提出异议,但没有提供足够的反证,也没有请求法庭或者仲裁庭调取、复核单位证明所依存的原始档案,就应当采信该类证据,认可其证明力。其次,应当赋予反驳方申请法院或者仲裁庭调取、复核原始书证的权利。这是因为单位证明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证;单位本身完全可能受种种外因影响,难以恰如其分地准确概括、引用所持书证内容,甚至基于种种原因凭空或者歪曲出具单位证明。
正是考虑到这种客观情况,就应当赋予反驳方申请法院或者仲裁庭调取、复核原始书证的权利。如果出证方以国家秘密、商业机密等理由拒绝当事人自行查
阅相应文件、档案,甚至拒绝法院、仲裁庭的调证要求,就应当排除该类证据的证明力。
2.对准证人证言类单位证明,在当事人提出异议时,应当直接排除,但应当同时赋予出证方另行提供证人证言或者恳请法庭通知单位员工出庭作证的权利。这里有两个考虑。第一,在当事人提出异议时,如果不直接排除该类证明,那么,反驳方根本无从质证、反驳,无法保障其享有完整的质证权利。第二,在反驳方提出异议后,法庭或者仲裁庭应在裁断排除该类单位证明时,行使释明权,允许出证方另行提供证人证言或者恳请法庭通知单位员工出庭作证。
3.对咨询类意见,在目前的法制规则中,不宜将其视为证据,而应当将其视为辅助法庭、仲裁庭认识案件的参考意见。应当说,咨询类意见本身不反映案件事实,它反映的是出证单位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判断。因此,在本质上,该类单位证明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第四篇:病历和诊断证明在工伤认定中的证据效力
病历和诊断证明在工伤认定中的证据效力
日期:20121012作者:来源:山东法制报
2011年6月20日,原告赵某向被告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了工伤认定申请表,该申请表中原告自述受伤经过:2010年7月28日上午,原告在公司仓库南大门料堆上抬本工段的抽空管子时,不慎踩滑扭伤腰部,以后感觉腰部酸痛麻木,双腿麻木,不能正常行走,原告当天请假回家休息。原告同时提供了其在某市人民医院的诊疗记录,记录时间2010年 8月3 日,记录内容为“腰部受伤后疼痛半天,半天前抬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诊断证明中记录内容为“半天前抬重物时不慎扭伤腰部”。被告受理后,对原告提供的证人证言进行了调查核实。被告认为,病历、诊断证明中原告自述的受伤时间,与此后原告申请认定工伤时陈述的受伤时间及证人证言不符,不能证明系在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而受伤,因此不能认定为工伤,故下达了不予认定工伤的认定结论。原告认为,病历及诊断证明中对于受伤时间记载错误,因医生的书写不规范,导致原告无法辨认书写内容,也无法及时纠正受伤时间的错误记载。原告不服,于2012年 5月8 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认为,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病历是医务人员问诊后,对原告的陈述而进行的客观记载,也是原告受伤后的首次陈述,其可信度和效力应予认定。
如果病历对事实的记载内容客观、清楚,则不能仅以病历、诊断证明书写不规范而否定其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病历是医务人员经过对病人询问,结合其诊疗过程而进行的记录,诊断证明是医院根据病历及诊疗情况对病人伤情所作的客观证明。病历及诊断证明所记载内容客观真实,原告对记载的受伤时间虽有异议,但没有提供相反的证据予以推翻,因此对于原告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病历、诊断证明中记载的受伤时间,与原告此后申请认定工伤时提供的申请表、证人证言陈述的受伤时间前后矛盾,不能确认原告诊断证明中的伤情系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而受伤,因此被告作出不予认定的结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应予维持。
如何确认病历、诊断证明在工伤确认案件中的证据效力?
病历是医生记录病人疾病发生、发展情况以及医院对疾病诊断、检查和治疗情况的有效载体,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其中,受伤时间和受伤原因是医生接诊后对病人陈述的客观记录,其证据效力毋庸置疑,可信度高于在工伤认定过程中申请人提供的其他证据。诊断证明是医疗单位依据病历等诊疗结果而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从证据角度而言,病历和诊断证明均具备一定的客观性、真实性和证明力,从而具备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力,同时也是作为司法鉴定、因病退休、工伤、残疾鉴定、保险索赔等重要依据之一。诊断证明系医疗机构出
具的法律文件,效力略优于普通病历,但在工伤行政确认案件中,病历及诊断证明的证据效力应结合其他证据作出综合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交医疗诊断证明,工伤认定申请应包括职工伤害时间、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医疗诊断证明应包括具体伤害时间、伤害部位及伤害程度,以使当事人因工受伤与其因其他因素所受伤害相区分。诊断证明、病历与证人证言、工伤认定行政部门对证人的调查核实等证据具有同等效力,在工伤认定中要结合上述证据来综合判断。诊断证明和病历只有在与申请人的陈述、证人证言、工伤认定部门对证人的调查核实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的情况下,方可认定其证据效力从而认定为工伤。本案中,申请人在工伤认定申请中自述受伤时间、证人证言与诊断证明所记载的时间相隔较大,且诊断证明、病历中记载的受伤时间系在原告请假在家期间,故不能确定其诊断证明中的伤害系因工受伤。因此,劳动工伤认定部门不予认定工伤的结论是正确的。
宿献东张玉玲
第五篇:劳动者在递交辞职报告的时需要保留哪些证据?
劳动者在递交辞职报告的时需要保留哪些证据?
劳动者在递交辞职报告的时候需要保留证据,比如说可以在辞职报告的下方设计一个存根,交给部门领导时,要其签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