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对本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含义范围)餐厨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的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如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
第四条(工作原则)本市餐厨垃圾处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鼓励探索适宜的技术工艺路线及管理模式,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处理水平,如生产加工生物柴油、化工产品、有机肥料等。
第五条(管理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城管部门)负责本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统一管理。区、县级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县级市城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餐厨垃圾处理的日常管理。
经贸、环保、工商、农业、水务、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质监、公安等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经费补贴)餐厨垃圾中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的清运费与处理费的收费标准和收取方式,按照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费与处理费的收费标准和收取方式执行。
餐厨垃圾中餐饮垃圾的清运和处置费用由市、区、县级市财政予以补贴,具体办法由市城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等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投诉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违法行为或者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和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投诉
人。
第二章 收集、清运、处置
第八条(义务主体)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当对其餐饮垃圾承担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义务。
第九条(申报登记)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垃圾产生者应当每季度向所在地区、县级市城管部门申报餐厨垃圾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运输、处置等有关资料。前款规定的申报事项发生重大改变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条(台账制度)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垃圾的种类、数量、来源、去向、用途等情况,每季度向区、县级市城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第十一条(收集要求)餐厨垃圾中的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应当投放至标识有“厨余垃圾”的绿色收集容器。
第十二条(收集要求)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垃圾产生者收集餐饮垃圾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照市城管部门的要求,设置符合标准的餐饮垃圾专用收集容器存放餐饮垃圾;
(二)应保持餐饮垃圾专用收集容器完好整洁和正常使用;
(三)将餐饮垃圾与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放置;
(四)做到餐厨垃圾日产日清。
第十三条(资质许可)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活动。
第十四条(清运要求)餐厨垃圾的运输应按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路线运往处置场所。第十五条(清运要求)餐厨垃圾中的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由各区、县级市环卫运输车队或经城管部门招投标后中标的具有《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负责清运。
第十六条(清运要求)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垃圾产生者应当将餐厨垃圾交由各区、县级市环卫运输车队或者其他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清运,签订清运合同,并报所在地区、县级市城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自行清运要求)餐厨垃圾产生者自行清运餐厨垃圾的,应当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第十八条(转移联单制度)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产生的餐饮垃圾在本市范围内的转移实行联单管理制度。
未按规定领取联单的,不得从事餐饮垃圾的转移活动。
第十九条(联单内容)联单由餐饮垃圾清运单位向所在地区、县级市城管部门领取。联单一式四联,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和清运、处置单位各留存一联存档,最后一联为区、县级市城管部门备案联。
联单应当载明下列主要内容:单位名称、餐厨垃圾种类和数量、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其他验单人员的签名。
第二十条(填写要求)餐饮垃圾产生者和收运、处置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内容,并加盖公章或签名。第二十一条(联单运行)在餐饮垃圾清运过程中,联单随餐饮垃圾同行,验单人员应当核对联单载明事项,确保单货相符。餐饮垃圾产生者填写联单中产生者名称、餐饮垃圾种类和数量等栏目,经交付清运单位核对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自留存档,其余各联交付清运单位随餐饮垃圾转移运行。
餐饮垃圾清运单位填写联单中清运单位名称等栏目,将餐饮垃圾运抵处置地点并经处置单位核对签字后,将联单第二联自留存档,其余各联随餐饮垃圾交付处置单位。
餐饮垃圾处置单位填写联单中处理单位名称等栏目,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清运单位交付的餐饮垃圾进行核实后,将联单第三联自留存档,并将联单第四联每月报送所在区、县级市城管部门。
第二十二条(市外转移)将餐厨垃圾运往本市以外处置的,餐厨垃圾清运单位应当报市城管部门备案,并提供下列资料:
(一)处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处置许可文件复印件;
(二)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证明材料;
(三)本市以外接受地主管部门同意接收处理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三条(清运要求)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单位从事餐厨垃圾清运活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清扫、收运餐厨垃圾,其中,收运餐饮垃圾的单位应每日(含法定节假日)到餐饮垃圾产生者清运餐饮垃圾;
(二)将餐厨垃圾运输到具有餐厨垃圾处置资质的场所,其中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餐厨垃圾应运输到市城管部门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厂);
(三)将餐厨垃圾和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清运;
(四)在运输过程中不得丢弃、滴漏、遗撒餐厨垃圾,在转运期间不得裸露存放;
(五)实行完全密闭化运输,餐厨垃圾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符合规定要求的餐厨垃圾标识,外观整洁完好。
第二十四条(处置许可)从事餐厨垃圾经营性处置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从事餐厨垃圾中餐饮垃圾处置的,还应取得相应的《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餐厨垃圾经营性处置活动。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和相应《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餐厨垃圾中餐饮垃圾的处置活动。
第二十五条(定点处置)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餐厨垃圾应当由市城管部门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厂进行处置。第二十六条(餐饮垃圾处置要求)禁止不按《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规定,从事餐厨垃圾中餐饮垃圾的处置活动。
第二十七条(处置方法要求)餐厨垃圾处置不得采用国家禁止、淘汰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或方法,须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八条(运行管理要求)从事餐厨垃圾处置的单位除应履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57号令)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义务外,还应遵守下列运行管理要求:
(一)除正常检修外,应保持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检修应提前15天书面报告市城管部门;
(二)设置并定期检测、维护餐厨垃圾计量系统;
(三)禁止接收、处置未经过资质认证的单位或个人运送的餐厨垃圾;
(四)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在处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五)生产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质量标准; 第二十九条(收集、运输、处置禁止行为)
餐厨垃圾产生者、清运单位、处置单位禁止下列行为:
(一)将餐厨垃圾排入下水管道或以其他方式随意倾倒、抛洒、堆放;
(二)将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餐厨垃圾提供给不具有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
(三)将餐厨垃圾中的餐饮垃圾提供给无相应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
(四)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作为畜禽饲料。
第三十条(公共服务)市、区、县级市城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许可证的单位和取得《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餐饮垃圾处理单位的名称、处置种类、经营场所等事项。
第三十一条(信息公开)对于违法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市、区、县级市城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开曝光。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法律责任)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垃圾的产生者未按照规定申报登记餐饮垃圾,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餐厨垃圾清运、处置单位未按照要求建立台账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未按照规定投放餐厨垃圾的,按照《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三)项规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每次50元罚款,对单位处以每立方米500元罚款,不足1立方米的按1立方米计算;
(四)违反办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餐饮垃圾专用收集容器的,按照《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办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未保持餐饮垃圾专用分类收集容器完好整洁和正常使用的,按照《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三)、(四)项和第二十三条第(三)项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或按时收集的,按照《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十四规定,未经批准从事餐厨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活动的,按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八)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将餐饮垃圾交由环卫运输车队或者其他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清运的,按照《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五)项规定,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未按规定领取联单转移餐饮垃圾的,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四款规定,不按照规定或未如实填写联单、未及时向区、县级市城管部门报送联单的,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备案将餐厨垃圾转移到市外处置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1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发证机关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十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二)、(五)项规定的,按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项规定,未将餐厨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的,按照《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五)项规定,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十四)违反办颁发第二十三条第(四)项规定,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滴漏、遗撒以及在转运期间裸露存放餐厨垃圾的,按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五)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许可接纳和处置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餐厨垃圾的,按照《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第(六)项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十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十七)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将餐厨垃圾排入下水管道或以其他方式随意倾倒、抛洒、堆放的,按照《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单位、个体工商户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十八)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将厨余垃圾、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餐厨垃圾提供给不具有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处置的,责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法律责任)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县级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规定,未取得相应的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或不按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规定从事餐饮垃圾处置活动的,按照《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罚款。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不按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规定从事餐饮垃圾处置活动的,由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四)项规定,餐厨垃圾处置单位处置过程中存在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按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理。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项规定,将餐厨垃圾中餐饮垃圾提供给无相应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的,按照《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法律责任)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五)项规定,餐厨垃圾处置单位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和地方质量标准的,不得出厂销售。
第三十五条(法律责任)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四)项规定,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作为畜禽饲料的,由农业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法律责任)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内部集体食堂、餐厅不按照规定处置餐饮垃圾的,除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外,应追究食堂、餐厅所属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责任追究)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餐厨垃圾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作出或违法作出行政审批事项的;
(二)不依法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
第三十八条(施行日期)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二篇: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2005年1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5号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有关用语的含义)
本办法所称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
前款所称的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前款所称的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容环卫局)负责本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管理;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市容环卫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餐厨垃圾处理的日常管理。
本市环保、工商、公安、农业、经济、食品卫生、质量技监等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减量化和资源化)
本市倡导通过净菜上市、改进加工工艺等方式,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量。
本市鼓励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第六条(义务主体)
食品加工单位、饮食经营单位、单位食堂等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含个体工商户,下同),应当承担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义务。
第七条(产生申报)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每向所在地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本单位餐厨垃圾的种类和产生量。
第八条(收集要求)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按照《上海市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规定》,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产生废弃食用油脂的,还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安装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设施。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将餐厨垃圾与非餐厨垃圾分开收集;餐厨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应当分别单独收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保持餐厨垃圾收集容器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九条(自行收运和处置)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自行收运餐厨垃圾的,应当符合市市容环卫局规定的条件,并在首次收运前向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备案。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微生物处理设备处置厨余垃圾的,其微生物处理设备应当按照《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市市容环卫局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自行收运、处置的情形外,餐厨垃圾应当由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的收运、处置单位进行收运、处置。
第十条(收运单位)
经市市容环卫局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招标确定的生活垃圾收运单位为同一区域餐厨垃圾的收运单位,负责区域内餐厨垃圾的收运。
第十一条(收运要求)
从事餐厨垃圾收运的单位收运餐厨垃圾时,其收运的餐厨垃圾种类和数量应当由餐厨垃圾产生单位予以确认。从事餐厨垃圾收运的单位将餐厨垃圾送交处置单位时,应当由处置单位对送交的餐厨垃圾种类和数量予以确认。餐厨垃圾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滴漏、撒落。
餐厨垃圾运输设备和工具应当保持整洁和完好状态。
第十二条(收运台账)
从事餐厨垃圾收运的单位应当建立收运记录台帐,每季度向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上季度收运的餐厨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和处置单位等情况。
第十三条(处置单位)
厨余垃圾处置单位由区、县市容环卫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废弃食用油脂处置单位由市市容环卫局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废弃食用油脂处置单位应当在加工工艺上具备全过程封闭化处置的条件。
市市容环卫局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招标确定的厨余垃圾处置单位和废弃食用油脂处置单位(以下统称餐厨垃圾处置单位)的名称、处置种类、经营场所等事项。
第十四条(处置要求)
从事餐厨垃圾处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标准,实施无害化处置,并维护处置场所周围的市容环境卫生。从事餐厨垃圾处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在处置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置餐厨垃圾的,应当按照《上海市微生物菌剂使用环境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取得环境安全许可证的微生物菌剂,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五条(处置台帐)
从事餐厨垃圾处置的单位应当建立处置记录台帐,每季度向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上季度处置的餐厨垃圾来源、种类、数量等情况。
第十六条(申报信息汇总)
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单位申报的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置等情况汇总后,报送市市容环卫局。第十七条(处理费用)
除自行利用微生物处理设备处置厨余垃圾的情形外,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按照收运单位收运的餐厨垃圾的种类、数量等,向所在地区、县市容环卫部门指定的机构缴纳餐厨垃圾处理费。具体的缴费标准和办法,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市市容环卫局另行制定。
市市容环卫局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按照收运种类、数量,向餐厨垃圾收运单位支付收运费用;按照招标处置的有关协议,向餐厨垃圾处置单位支付处置费用。
第十八条(禁止行为)
在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将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或者销售;
(二)擅自从事餐厨垃圾收运、处置;
(三)将厨余垃圾作为畜禽饲料;
(四)将餐厨垃圾提供给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以外的单位、个人收运或者处置;
(五)将餐厨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收运;
(六)将餐厨垃圾裸露存放。
第十九条(监督检查)
市市容环卫局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加强对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法收运、处置餐厨垃圾等行为,可以会同工商、环保、农业等相关管理部门联合查处。
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与检查内容有关的资料,不得弄虚作假或者隐瞒事实,不得拒绝或者阻挠管理人员的检查。
第二十条(投诉和举报)
市市容环卫局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建立投诉举报制度,接受公众对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活动的投诉和举报。受理投诉或者举报后,市市容环卫局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及时到现场调查、处理,并在15日内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或者举报人。
第二十一条(监管档案和奖惩措施)
市市容环卫局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应当加强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收运单位和处置单位的监督检查,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档案。
餐厨垃圾产生量连续3年低于同行业平均产生量的单位,由市市容环卫局公布其名单,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的奖励办法,由市市容环卫局另行制定。
本市对违反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规定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计记分制度。对累计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单位,市市容环卫局或者区、县市容环卫部门可以解除与其签订的招标收运、处置协议;被解除协议的单位3年内不得参加本市垃圾收运、处置的招标。具体的记分办法,由市市容环卫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行政处罚)
对经营性活动中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市容环卫部门或者市容环卫监察组织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未办理申报手续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未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容器或者未保持收集容器完好、正常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五条规定,未建立收运、处置台帐或者未申报收运、处置情况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缴纳餐厨垃圾处理费的,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不补缴的,可按每吨(不满1吨的,以1吨计)500元处以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将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或者销售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擅自从事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将餐厨垃圾作
为畜禽饲料或者提供给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三条规定以外的单位、个人收运或者处置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非经营性活动中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市容环卫部门或者市容环卫监察组织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处理)
餐厨垃圾处置过程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有关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施行日期和废止事项)
本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发布的《上海市废弃食用油脂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摘要:介绍了餐厨垃圾的特性,综述了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和方法,旨在寻求有效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关键字: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处理技术
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活 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前者成分主要为菜叶、果皮,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后者以淀粉蛋白质、脂肪为主,同时还表现出高含盐量、游离态脂肪比重大的特点。易为微生物利用,含水率高。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餐厨垃圾的危害
长期以来,餐厨垃圾主要作为城市近郊养猪的饲料,由于其来源比较复杂,极有可能引起疾病传播,这种处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现已经被政府明令禁止。而在日常生活中,居民通常将餐厨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通过塑料袋送到垃圾收集点,使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和特性发生了变化。餐厨垃圾在存放、收集、转运及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其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较高,极易在较短时间内腐烂发臭和滋生蚊蝇等,极大地污染了周围环境。另外,城市垃圾的处置方法通常有焚烧和填埋,焚烧不充分反而会产生二恶英;如果将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同样会因为混入的餐厨垃圾水分含量高而不宜处理。而且焚烧、填埋都会导致大量有机物的浪费。
1、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餐厨垃圾主要处置方式是:城市近郊的农民或者个体贩运者通过大的餐饮营业点回收,然后运至城郊的小型饲养场,用以喂养家畜;普通居民产生的餐厨垃圾大部分都混入生活垃圾,作填埋处置。这两种方法都会给环境带来损害。利用餐厨垃圾来喂养家畜,会把餐厨垃圾中的细菌传染给家畜,而家畜又会被人放到餐桌上食用,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就会被传染患病。不分类收集得餐厨垃圾直接填埋,由于其有机成分高,对填埋场的冲击负荷很大,会污染地下和地表水体,形成病菌滋生地。
近几年,国外蓬勃兴起了一种有机垃圾处理方式—生化处理型餐厨垃圾处理机。根据出料时间和出料量分为“消灭型”和“堆肥型”。消灭型重在垃圾的减量,适合于居住小区的有机垃圾就地消纳,消除臭味,避免蚊蝇的滋生,减少收集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原理是将催化剂掺进垃圾中,搅拌使分解垃圾的细菌活性化,经过数小时的搅拌后垃圾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分解使用的催化剂大多为各公司开发的技术。如日本三洋公司推出的餐厨垃圾处理机,采用微生物来分解垃圾,使垃圾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其产品更适合于城市家庭。堆肥型处理机则是兼顾了餐厨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是一种添加了高效菌种并控制堆肥条件的动态快速有机垃圾堆肥器。用餐厨垃圾制作有机肥,其基本技术可分为好氧发酵堆肥法和厌氧发酵消化法。并且根据对通风、湿度、搅拌、温度的不同控制以及菌种和菌种添加方法的不同,可以演变为多种工艺流程。垃圾堆应该设在堆肥房内,用塑料膜覆盖。无论是室内堆肥或室外覆盖堆肥,都应该减少人员接触垃圾的机会,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经过堆肥后的垃圾肥效高、肥效快、肥效稳定、体积少和致病菌少等优点。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必须将垃圾堆进行翻堆,这样才能增加厌氧菌种和垃圾的接触机会,提高垃圾厌氧发酵的速度和确保垃圾处理的效果,尤其是对致病菌的去除效率。该法的堆肥时间应该在2~3周以上才能使厌氧反应较彻底。
制作饲料是餐厨垃圾的第二大用途,技术主要有高温消毒法和好氧发酵法。如韩国通常采用微生物菌种集中处理餐厨垃圾来制造饲料。餐厨垃圾收运后,分拣出大骨头、汤勺等坚硬固体杂物,然后进入粉碎机粉碎,高温消毒后,将微生物、碎玉米、糖等添加剂充分混合后装桶直接送往禽畜牧场。一套这样的系统可处理餐厨垃圾50t/d,靠出售饲料就能维持运转。据了解,这种微生物不仅能分解食物,还能防止饲料变质,他们正在积极开发“食物残渣加工回收利用”的设备,目的是更好地对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利用。
2、餐厨垃圾现有的处理技术
餐厨垃圾现有的处理技术:粉碎直排发、填埋法、蚯蚓堆肥法、固态发酵法、好氧堆肥法、艳阳发酵消化法等 2.1粉碎直排
由于厨房空间有限,因此就地减量处理是餐用在厨房配置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将粉碎后的餐厨垃圾排人市政下水管网的方法。如国外研制的餐厨垃圾机械研磨装置即通过高速运转的刀片将装在 内胆的 各种食 物垃圾 切碎搅 拌后冲 入下水道,这样可部分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但餐厨垃圾粉碎直排容易产生污水和臭气,滋生病菌、蚊蝇和导致疾病传播,油污凝结成块会造成排水管堵塞,降低城市下水道的排水能力,高油脂含量等特性也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负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次污染。2.2、填埋
由于餐厨垃圾中有机物可生物降解组分含量高,产气速度快且产气量较大、稳定时间短,有利于垃圾填埋场地恢复使用,且操作简便,因此填埋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处理方法。但厌氧分解产生的沼气和渗沥液会造成二次污染,减少符合填埋条件的土地面积,同时造成餐厨垃圾营养物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已禁止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进入填埋场,如韩国于2005 年起所有填埋场将不再接收餐厨垃圾。2.3、固态发酵
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可提高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代替大豆、鱼粉等蛋白饲料。邬苏焕等1利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处理城市餐厨垃圾,研究中采用多种酵母菌和霉菌混合发酵,筛选出白地霉 F—1,米曲霉 F—6 进行优势菌 种组合,最优化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高温灭菌 20min,加如硫酸铵1%,磷酸二氢钾4%,氯化钠3%,初始PH5.5,含水率60%左右;种子液15%,接种比率为1:1,发酵5天。最终得到饲料粗蛋白含量33.87%,比原料增加6.85%。该方法投资少、见效快、能耗低、操作简易。
陈金钟等2采用多菌种混合发酵同时处理泔脚和秸 杆,在 泔脚和秸 杆粉按3:1混合,温度150摄氏度,高压锅中高温湿热酸处理的条件下,经初步双菌混合发酵试验所得的饲料产品质量为:粗蛋白>25%,粗纤维<18%,水分<10%。该工艺能很好地同时处理泔脚和秸杆,并大大地提高秸秆饲料的蛋白含量,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制备方法 2.4、好氧堆肥
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作用使有机固体废物稳定化的过程。堆肥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微生物菌种的选择,堆 肥物料C/N的调节,水分、温度、氧气 与酸碱 度的适 当控制。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高,C/N较低、营养元素全面,非常适合用作堆肥原料。席北斗等3的厨余垃圾蓬松剂技术研究表明,添加锯末、树叶、秸杆和干马粪等蓬松 剂后,堆料所 能达到 的高温 及其停 留时间、好氧速率和产二氧化碳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很好地控制出口 硫化氢 含量,特别是添加干马粪和锯末可明显改善堆料孔隙率,吸收多余水分,加速氧和有机物的传输速率,改善好氧堆肥微环境。
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可快速、高效降解餐厨垃圾的浆态反应器系统进行了浆态反’)
应器中试试验,餐厨垃圾以750g/d的速度连续加入反应器,在90天的试验过程中可获得91%的餐厨垃圾降解率。微生物在反应开始的前20天生长迅速,说明餐厨垃圾被浆态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利用,降解每克餐厨垃圾需氧量约为5.0g 餐厨垃圾堆肥的优点是处理方法简单、堆肥产品中能保留较多的氮,可用于农业或制作动物饲料。缺点是占地大、周期长,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臭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餐厨垃圾的高含量油脂和高含盐量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制约了好氧堆肥工艺的处理效果。因此近年来,大型反应器、强制通风静态垛和条垛堆肥 等都受 到极大 限制,堆肥设 备正向 小型化、移动化和专用化趋势发展。2.5、其他
利用食用废油真空油炸厨余垃圾,可达到同时处理厨余垃圾和食用废油的目的。真空油炸可迅速除去厨余垃圾中的水分,大大降低被油炸物的氧化速度,既保证了垃圾的营养成分,又进行了一次真空消毒。油炸产品完全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绿色饲料。
3、结束语
餐厨垃圾属于资源型废弃物,其极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特性使得生物降解成为主要的处理方法。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生产菌体蛋白饲料,能提高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代替大豆、鱼粉等蛋白饲料。堆肥处理方法简单,堆肥产品可用于农业或制作动物饲料,成本较低。餐厨垃圾合理处理有重大意义,在当前节能减排任务重的情况下,减少餐厨垃圾 产生的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意义重大。由于餐厨垃圾产生的废水中COD含量 和有机物质高,容易造成江、河、湖泊富营养化及水污染。由于餐厨垃圾是一种 可利用资源,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对其加以利用,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1、邬苏焕,宋兴福,李够生,等。双菌固态发酵处理餐厨垃圾[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5):63—68
2、陈金钟,邬苏焕,宋兴福。泔脚与秸秆混合发酵法生产蛋白饲料的新工艺流程[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998—1000
3、席北斗,刘鸿亮,孟伟,等。厨余垃圾堆肥膨松剂技术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3(3):41—45
第四篇: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标准规范
我国首部规范餐厨垃圾全过程处理(包括收集、运输、预处理、末端处理)的行业标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
该《规范》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设计、建设、运营提供了技术依据,它的实施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和从源头上减少饮食风险,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投资研究取得成功。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研发,生产了生活垃圾分类机,餐厨垃圾生化制肥机,低温磁化分解垃圾0排放处理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肥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饲料设备,填补了餐厨垃圾再利用领域的空白。大型全自动生活垃圾处理生产线。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小区,部队,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美丽农村,养殖厂等困扰了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基本上从源头上达到了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餐饮垃圾:产生单位不得随意处置
《规范》将“餐厨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规范》将“餐饮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而餐饮单位作为此类垃圾的产生者,将承担责无旁贷的义务。《规范》明确规定:“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对产生的餐饮垃圾进行单独存放和收集,餐饮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此条作为强制性标准在《规范》中加以明确。
这是对餐饮垃圾处理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是加强餐饮垃圾前端收集、防止偷排。没有前端的充分收集作保障,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就成为摆设,特别是一些试点城市,不要急于盲目建厂,先建立起餐饮垃圾前端收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居民家中或社区设置的粉碎设备(可将日常生活中弃之的果蔬粉碎,直排下水道)是不是就不可以再使用了呢?
《规范》中明确“餐饮垃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但并不包括厨余垃圾(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等易腐有机垃圾),因为餐饮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入管道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管道的堵塞;而城市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因量少,经粉碎后即便是直排,也基本不会对排水管道构成太大影响,所以这一强制性规定只适用于餐饮垃圾,不要产生误解。
餐厨垃圾运输:尽量减少中转
为减少餐厨垃圾长距离运输的环境污染风险,《规范》明确提出:“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相匹配,任何路面条件下不得泄漏和逸洒。餐厨垃圾宜直接从收集点运输至处理厂。” 由于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有异味,如进行中间倒运,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尽量一次性运输。对此,建议各地要制定好区域环境规划,特别是在南方一些城市密集区域,以解决跨行政区的环境设施共享。
这就涉及到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问题。《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应综合考虑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服务区域(垃圾来源地)、服务单位(垃圾产生主体)、垃圾收集运输能力、运输距离、预留发展(若干年后预期垃圾产生量)等因素。
当然,对于一些餐厨垃圾产生量很大且只有一个集中处理厂的城市,为了减少运输费用也可建设中间转运设施。《规范》要求此类转运站应采用非暴露式转运工艺。非暴露式转运工艺指垃圾容器直接换装(即直接将垃圾容器由小车换装至大车)和车与车直接对接换装(即小车的卸料口与大车卸料口直接对接将垃圾由小车卸入大车)两种。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水和残渣,如与其他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或污水处理设施同址建设,则其污水和残渣处理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输费用。同址建设也有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减少环境影响。
主处理与预处理工艺应有机结合
对于餐厨垃圾总产生量较大的城市来说,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在经济上是比较合理的,而对于产生量较小的城市,可以采用分散式就地处理。《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规模应根据该工程服务区域和用户的餐厨垃圾现状产生量及预测产生量确定。”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的选择应符合要求,即:技术成熟、设备可靠;资源化程度高、二次污染及能耗小;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宜按下列规定分类:Ⅰ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300t/d以上(含300t/d);Ⅱ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介于150t/d~300t/d(含150t/d);Ⅲ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50t/d~150t/d(含50t/d);IV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50t/d以下。《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应配置餐厨垃圾预处理工序,预处理工艺应根据餐厨垃圾成分和主体工艺要求确定。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不可降解杂物含量应小于5%。” 分选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餐厨垃圾中的杂质去除。由于餐厨垃圾杂质较多,需要预处理将杂质去除。另外,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也需要将其中的水、油、盐分等物质去除。《规范》要求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不可降解物的含量小于5%,主要是要保证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可靠性和资源化产品的质量。如果杂质过多,一方面影响物料的输送性能,另一方面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厌氧消化工艺消化物料含固率方面,《规范》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湿式工艺的消化物料含固率宜为8% 18%,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15天;干式工艺的消化物含固率宜为18% 30%,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20天。郭祥信指出,控制含固率是厌氧发酵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物料含固率控制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厌氧发酵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饲料化处理为主处理工艺的餐厨垃圾,在进行饲料化处理前应严格控制存放时间,确保存放和处理过程中不发生霉变。《规范》中明确:餐厨垃圾在进入饲料化处理系统前,应对其进行检测,发生霉变的餐厨垃圾及过期变质食品不得进入饲料化处理系统。对于含有动物蛋白成分的餐厨垃圾,其饲料化处理工艺应设置生物转化环节,且不得生产反刍动物饲料。
秦皇岛东阳科技生产的“东阳餐厨垃圾处理制肥机”具有垃圾破碎,脱盐,脱油,有机质垃圾制肥等功能,目前国内同类产品虽然也可以制肥,但是还不能有效解决制肥过程中“泔水油、盐分离”的问题,我公司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攻克了这两个难题,为2015年中央政府的采购招标增加了亮点。我们公司的*核心生物技术*达到了24小时连续发酵成肥。
农村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农村垃圾处理设备)通过对农村垃圾中塑料和厨余有机质垃圾的自动分选,把厨余有机质垃圾破碎、脱水、脱油、去杂、加温搅拌,利用开阳特种生物菌生化发酵,24小时高效,快速将餐厨垃圾分解成有机肥。本产品对学校、医院、企业、政府机关、部队等集体进食场所,以及宾馆饭店、餐馆等接待场所,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饮食垃圾处理困难区等产生的厨余残渣,人类可食用的全部剩余食品,进行环保处理,使厨余发酵分解,变为无毒、无臭、无害之粉状有机肥,种菜树花草均可,不仅可以保持厨房环境卫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能够一次性完全处理,杜绝了厨余的危害。
东阳科技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是目前国际上对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方向,这种方法以循环经济的模式走出了餐厨垃圾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填埋、焚烧、堆肥、饲料化等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与健康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达到了对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环保效益:
保证了厨房、食堂等餐饮场所无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了清扫人工和清扫用水的消耗,节约了巨大的水费开支;由于就地处理了餐厨垃圾,可以免交餐厨垃圾收运费、处理费;若使用锅炉烟气余热或多余蒸汽或多余开水进行加热处理,可节约能源;对于环卫部门不仅节约了运输车辆的购置费和车辆的运转费用,而且,大大节约了人工费和管理费用。
社会效益:
消除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尤其在居住环境区域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消除了餐厨垃圾在收运过程中产生跑、冒、滴漏及异味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尤其在夏天臭味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杜绝了用餐厨垃圾喂猪、喂禽畜的源头,杜绝了用泔脚喂的“垃圾猪、垃圾禽畜”流落到人们的餐桌上,同时,杜绝了泔脚油的回用,保障了人们吃的卫生、绿色,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优化了环卫部门对餐厨垃圾的管理,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五篇: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东莞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2011年5月26日
第一条 为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 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 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餐厨垃圾的排放、收运、处理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从事餐饮服务、单位供餐、食品生产加工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食品废料、食物残余、过期食品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垃圾。
第四条 市、镇(街)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餐厨垃圾管理宣传工作,鼓励和支持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开发和设施建设,倡导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禁止使用餐厨垃圾及其加工物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喂养畜禽。
第五条 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作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是本市餐厨垃圾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 各镇(街)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各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辖区范围内餐厨垃圾排放、收运和处理的规范化管理。
第七条 食品药品监督、质监、工商、卫生、环保、农业、水务、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餐饮服务、单位供餐活动中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违法行为。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检验检测手段,依法查处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违法行为。
工商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落实市场准入索证索票制度,依法查处销售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的假冒伪劣食用油脂及其他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卫生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负责餐厨垃圾产生、处理单位的污染防治措施的监督管理。
农业管理部门负责畜禽生产场所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以及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喂养畜禽的违法行为。
水务部门负责排水许可证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排水许可排放餐厨垃圾的行为。城管执法部门负责违反餐厨垃圾排放、收运、处理管理规定的行为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第八条 本市餐厨垃圾管理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行统一收集运输、集中定点处理制度。
第九条 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理由市、镇(街)财政予以补贴,具体办法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等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对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给予奖励。
第十条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对其产生的餐厨垃圾负有收集、运输和处理责任。第十一条 从事餐厨垃圾经营性收运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城市餐厨垃圾收运许可证。
第十二条 从事餐厨垃圾经营性处理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许可证。
第十三条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将餐厨垃圾产生量及种类和收运合同向所在镇(街)主管部门报备案并取得回执。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在办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的年审时,应当向环保、卫生等部门出具收运合同备案回执。
第十四条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餐厨垃圾应当单独收集、存放,禁止与一次性餐饮具、酒水饮料容器、塑料台布等其他固体生活垃圾相混合;
(二)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不得裸露存放餐厨垃圾并保持收集容器及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收集容器应当保持完好和密闭,并标明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字样;
(三)及时将餐厨垃圾交由取得许可的餐厨垃圾收运单位收运,做到日产日清;
(四)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其他规定。
第十五条 餐厨垃圾收运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每日至少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收运一次餐厨垃圾;
(二)配备规定的专用运输车辆及相关转运设施,保持其完好和整洁,并喷涂规定的标志;
(三)实行完全密闭化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滴漏、撒落,转运期间不得裸露存放;
(四)将收集的餐厨垃圾及时运送至已取得餐厨垃圾处理许可的单位进行处理;
(五)制定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应急预案,并报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六)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其他规定。第十六条 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照要求配备处理设备、设施,保证设备、设施运行良好,正常检修需要暂停处理设施运行的,应当提前15天报告市级行政主管部门;
(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处理餐厨垃圾,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餐厨垃圾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实现资源化利用生产的产品应当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并依法报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五)制定餐厨垃圾处理应急预案,并报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六)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其他规定。
第十七条 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单位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将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或者销售;
(二)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自行或者交由他人生产、加工食品;
(三)将餐厨垃圾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四)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第十八条 餐厨垃圾处理单位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接收、处理未取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运送的餐厨垃圾;
(二)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自行或者交由他人生产、加工食品;
(三)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九条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建立产生台账,真实、完整记录餐厨垃圾产生种类、数量、去向等情况。
餐厨垃圾收运单位应当建立收运台账,真实、完整记录收集运输的餐厨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情况。
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应当建立处理台账,真实、完整记录餐厨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处理方法、产品流向、运行数据等情况。
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收运单位、处理单位建立台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和处理实行联单和统计表制度。
第二十一条 联单由餐厨垃圾收运单位向所在镇(街)主管部门领取。联单一式四联:第一联为备案联,其余三联为存档联(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理单位各留存一联存档)。联单应当载明下列内容:单位名称、餐厨垃圾种类和数量、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其他验单人员的签名。
在餐厨垃圾收运过程中,除存档联外,备案联随餐厨垃圾同行,验单人员应当核对联单载明事项,确保单货相符。
第二十二条 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理单位应当按月对联单载明内容进行统计并填写统计表(餐厨垃圾收运单位还应当将联单的备案联附上),加盖单位印章后报所在镇(街)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对单位或个人投诉和举报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或无证经营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处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查处。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