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国管财[2012]141号)

时间:2019-05-14 07:2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国管财[2012]141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国管财[2012]141号)》。

第一篇: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国管财[2012]141号)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

国管财〔2012〕141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中央在京企业::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关于“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比照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做法,大力培养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领军人才”的要求以及国管局制定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会计行业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部署,加强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知识前沿,创新培养机制,严格科学管理,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人才,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输送优秀的领军人才,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队伍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培养目标

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和中央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考虑现阶段我国开展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能力的基础上,按照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和素质要求,开展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十二五”期间,在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中央在京企业的范围内,培养造就200名左右会计领军人才。其中,着力培养100名左右在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重要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100名左右在中央在京企业或重要经济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组织分工

国管局负责制定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实施会计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研究制定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组织设计培训方式、开发培训教材,建立会计领军人才信息库,对学员实行跟踪管理,指导配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领军人才培训工作。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负责教学培训,协助国管局做好学员选拔、参与研究制定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开发培训课程、结业考核、学员档案库建设等教务管理工作。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中央在京企业要积极支持配合国管局开展会计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管理等工作,建立会计人才选送机制,推荐优秀人员参加会计领军人才选拔,制定人才使用激励机制,为优秀会计领军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全面组织好本系统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四、学员选拔

(一)选拔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

2.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分管财务的单位负责人、财务部门正、副处长级干部;中央在京企业分管财务的企业负责人、财务部门正副职负责人。

3.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5年以上,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

4.企业类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或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并达到国家合格标准。

5.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6.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周岁,身体健康。

(二)选拔方式。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原则,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笔试、面试、考核等程序进行。笔试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选拔同步进行,原则上使用同一试题,特殊情况下自行组织考试,申请者分别按照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不同类别参加考试。笔试结束后,根据财政部选拔情况,对有意愿参加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选拔的申请者,按照成绩高低确定面试人选,独立组织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对面试成绩排在前若干名(具体人数以当期选拔人数为准)的人员进行考察,择优录取培训班学员。一般每两年选拔一次。

五、学员培训

采取“分类培养,联合打造”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分为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两个类别进行。按照因材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实行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建立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平台,系统学习知识,强化能力建设,全面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一)培训周期。

实行2+1培训模式,即每届培训周期为3年,第1年、第2年为集中培训、夯实基础阶段;第3年为参与实践、拓宽能力阶段。第一阶段以组织教学、跟踪管理为主,着重培养学员的专业素养,构筑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拓展学员非专业知识视野,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学员的道德修养、职业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第二阶段以高层次论坛、大跨度交流为主,创造学员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着重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员的领导意识和国际化意识,提升学员解决战略问题的能力、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强调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激励学员专注对工作的投入和对单位的贡献,提高学员研究成果发表和出版比率,提升学员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培训基地。

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为主要培训基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为辅助培训基地,学员所在单位为培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培训方式。

培训由集中培训和跟踪管理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采取短期、多次集中的培训方式,每年举办若干次。每个培训周期的首次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以后各次集中培训时间为10天以内。集中培训结束即进入跟踪管理阶段。

1.集中培训。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题研讨、论坛等形式为主,通过学习交流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知识结构,更新经营理念,拓展管理视野,培养分析判断和沟通协调能力,搭建起学员之间、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学员实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转变奠定基础。通过培训和综合考察,确定学员在职学习的方向和参与科研、实践的具体任务。

(1)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以会计人才能力要求为指引,合理安排培训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要培训方式,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担任授课教师,讲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逐步建立以会计理论知识为核心,覆盖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网络体系,积极打造精品课程。

(2)课堂互动与专题研讨。建立课堂互动、课后讨论的培训模式,加强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员吸收知识,拓展视野,提升水平。

(3)实地参观考察。安排学员到大型企事业单位、机关、院校和研究机构参观、考察,邀请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介绍管理经验,引导学员从实践中学习。

(4)开展境外培训。组织学员赴境外知名院校、国际性组织、跨国企业实地考察学习,通过与外国同行的交流,了解境外会计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学术动态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学员的涉外沟通能力,拓宽学员的国际视野。

(5)网络信息交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以网络为载体,拓宽教学手段和方式,增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2.跟踪管理。集中培训结束后,学员以在职自学为主,边实践、边学习。培训基地为学员配备导师,提供自学书目、课题项目和辅导服务。定期举办网上论坛,实现教师和学员的一对一辅导。学员根据自学书目、课题项目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自学、应用和调研等。按时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定期向国管局报送学习心得、实践应用报告、业绩报告、专业论文、案例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会计人才信息库和培训学员档案,记录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各项表现,掌握学员动态。在培训周期内,国管局和培训基地不定期与学员及其所在单位联系,了解、通报学员的学习、工作、科研等情况,定期编辑出版学员动态。

(2)督促学员完成自学任务。安排一定的自学任务,督促学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完成学习指定阅读书目、承担省级或行业研究课题,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科学方法,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3)开设网络课堂。建立培训专属网站,开辟网络课堂,将优秀课程制成课件上网,供学员学习。同时,利用网络搭建学员沟通平台,为学员培训结束后继续交流提供载体。

(4)担任授课教师。根据学员的课题研究成果,安排学员参与中央国家机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及其他专业培训班的授课任务。

(5)担任评审专家。结合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吸收优秀学员进入中央国家机关高级会计专业资格评审专家库。

(6)参与专业研究。推荐优秀学员参加财政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等部门和机构组织开展的课题项目、学术研究、出国考察等活动。组织学员参与和承担中央国家机关相关专业课题的研究工作。

(7)建立跟踪评价体系。定期了解学员完成培训后的岗位职业变化,听取对学习课程的建议,为测评培训效果提供依据。

3.联合培养。搭建行政事业类和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的沟通桥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两类会计领军人才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习合作、业务合作、知识整合,打造会计领军人才联合团队。

(1)举办联合集中培训。每年举办一次联合集中培训,时间为3天至5天,采取“授课与交流相结合,以交流讨论为主”的培训模式。开设专题讲座,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授课,开展交流讨论,加强两类人才之间的横向联系,开阔学员视野。

(2)举办合作论坛。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为依托,不定期举办合作论坛,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大型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国家政策制定机构高层领导参加,就学员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实现信息共享,交流互动提升。

(3)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在两类会计领军人才培训分别自办专属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负责建设两类学员公共网络沟通平台,实现远程互动,加强两类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联系。

(4)引导鼓励学员成立跨类别学习组织。积极发挥学员在学习合作、工作合作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员自发成立跨类别的学习、交流、互动型学习组织,构建会计领军人才学习团队。

六、培训管理

实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培训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办法,引导学员按照培训方案完成培训任务。按照考核周期,对学员参加集中培训情况、完成自学任务情况、讲课情况、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参加论坛情况、参加网络交流情况、工作业绩、职务晋升情况、获奖情况、单位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考核,结合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择优选拔可塑性强、表现优秀的学员进入下一周期学习。对于无故缺课、未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不按规定报送学习心得、实践应用报告、业绩报告、专业论文、案例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的学员,劝其退学,并将情况通报学员所在单位。培训周期届满,对经考核准予结业的学员,由国管局颁发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证书。

七、经费管理

国管局承担会计人才选拔阶段、在校培训期间的全部培训费用以及跟踪培训期间的相关费用。其他费用由学员所在单位根据情况承担。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八、学员使用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推举机制。加强与学员所在单位的沟通,并积极推荐优秀学员担任领导职务。吸收优秀学员进入中央国家机关专业人才库。鼓励并支持学员参加国家级人才选拔。建立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专业硕士项目有效对接机制,实现学时互认、相关课程免修,方便学员攻读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推荐特别优秀的学员加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等专业机构。充分发挥会计领军人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品牌。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大力推进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解读二)

大力推进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系列解读之二

大力培养和造就会计领军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会计人才规划》明确提出,“会计领军人才是高级会计人才中能够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高端会计人才,是会计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财政部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严格选拔、培养会计领军人才,并发布实施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列入其中,《会计人才规划》将“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列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十大政策”之首,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六大工程”中明确要实施“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确立了“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和永久性政策措施”。

一、探索实践,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取得成功TOP▲

《会计人才规划》明确指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级和区域性的会计领军人才。”财政部自2005年启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着眼国际,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历史动因。

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的启动,是从2005年开始的。当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的各项改革措施着手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国际化是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加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提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逐步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融资和跨国经营,客观上需要既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并能够加以熟练运用,又谙熟企业实务,能够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高端会计实务人才。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准则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国际趋同驶入了快车道。2004年,我国开始着手建设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当时国内熟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人才凤毛麟角、廖寥无几,高端会计人才严重缺乏的矛盾即刻显现出来,根本无法满足建设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的需要。

基于上述情况,财政部党组审时度势,发布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学员选拔、培训组织、培训方式、淘汰机制等,于2005年9月正式启动了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工程。2005年12月10日,财政部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功举办了首期企业类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组织实施。

在统筹规划方面,财政部发布实施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明确了“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别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4类,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1000名左右会计领军人才”这一宏伟目标。《会计人才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培养2000名左右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担当会计行业领军重任”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作出的。

在组织保障方面,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确立了财政部会计司主抓企业类和行政事业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抓注册会计师类、中国会计学会主抓学术类和大赛班、三家国家会计学院具体实施培训的“分类培养,联合打造”的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组织分工体系。财政部成立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工作指导小组,由分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领导担任组长,各培训管理部门、培训组织及施教机构、人才使用单位代表为成员,指导、督促、管理、选拔培养的各项工作。

在学员选拔方面,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选拔标准,设计了“个人申报——地方审核——笔试——材料审核——面试”的选拔程序,认真组织选拔工作。学员的选拔一般1-2年组织一次。在选拔过程中,培训管理部门加强与考生所在单位的合作,广泛听取单位和学术名家的意见,重点吸收影响较大、贡献突出的青年会计才俊、各行业财会后备人才,力争“择天下英才以育之”。部分参加选拔考试的学员认为,会计领军人才的考试选拔,相比博士生入学考试还要难得多。

在学员培养方面,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规划了“集中培训与跟踪管理相结合、分类培训与联合集中培训相结合”为期6年,分3个考核周期的培训组织方案。第一个考核周期是培训的第1-3年,为知识拓展阶段,着重培养学员的专业素养,努力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管理意识以及分析判断、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等方面素质,提升学员的道德修养、职业使命感及社会感,为学员实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转变夯实基础。第二个考核周期是培训的第4-5年,为能力提升阶段,着重提高学员的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强调以高层论坛、大跨度交流为主,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扩展学员视野,为学员实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角色转变集聚能量。第三个考核周期是培训的第6年,为使用提高阶段,着重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强化对学员的使用,发挥优秀学员的带动作用,提升学员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学员考核方面,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要求分周期进行考核,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据学员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及认可程度、参与准则制度制定情况、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情况、职务晋升情况、获奖情况、单位满意度等,结合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客观评价学员的发展潜力,形成量化考核结果,实施考核淘汰机制,对不适于领军的学员进行淘汰、不能领军的学员进行淘汰、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学员进行淘汰。

(三)取得成效。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自2005年56名学员入选首期会计领军培训班开始,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五年间分别有117名、155名、130名、155名、120名学员加入到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了730多名学员的全国会计领军团队,取得显著成效。经过长达六个学年的培养打造,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成效显著,学员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单位给予充分肯定,社会认可度迅速提高。截至2009年底,600多名会计领军人才中60%以上得到所在单位的重用:有的从基层单位选调到集团总部工作,有的晋升为所在企业总会计师,有的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有的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有的从硕士研究生导师晋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等等。会计领军人才学员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提升了单位的管理水平。例如,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韦秀长指出,“从2005年到2009年这五年时间,我带领我的整个财务管理团队,为公司创造的效益超过13个亿……通过这样的领军人才的培养,应当说是为不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拥有10多名会计领军人才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刘跃珍认为,“他们(会计领军人才)具有战略规划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在企业重大的经济事务中,能够发表科学合理的专业意见,为领导出谋划策。”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凌文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军人才就是我们国家会计专业队伍的国家队。这批人不仅在会计领域方面可以做好很多事情,将来还可以从CFO转向CEO,成为整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乃至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会计领军人才在不同单位、不同领域已经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近几年来,报名参加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选拔考试的人数逐年上升,人员素质明显提高。许多单位以能够参加会计领军人才选拔考试、拥有会计领军人才为荣。会计领军人才逐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山东、广西、江西、湖北、上海、新疆、云南、浙江、吉林等地区及铁道部等部门也纷纷参照财政部作法,组织开展了本地区、本部门的高级会计人才培训,每年培养的会计人才超过上千人,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不断输送优秀人才。

二、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会计领军人才长效机制TOP▲

在总结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会计人才规划》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健全会计领军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淘汰机制、使用机制,使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长效机制和永久性政策措施。”

(一)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选拔机制是领军人才培养的起点和重要基础,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成败。要在适当提高报名门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准入”标准和选拔制度。

进一步提高选拔考试的试题质量。考试是领军人才选拔的评价标准,试题质量是关键。要围绕会计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对企业类、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而言,侧重于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财务决策、会计信息化、金融等领域新知识、新变化以及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经营管理综合能力等方面掌握情况的考察;对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而言,侧重于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治理能力的考察;对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而言,侧重于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考察。要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在各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选拔考试中英语试题的考试难度和深度。要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优化试题结构和内容,发现、甄别、选拔优秀人才。

加强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参与权。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和单位发展,应当充分注重用人单位的意见。除继续采取单位推荐与自愿报名相结合的申报方式外,在考试结束后,要及时将录取结果反馈到用人单位,征求用人单位意见,由用人单位对拟录取人员的业绩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进一步修正考核结果,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逐步将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有机对接。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补充,应当充分发挥其在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打通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的对接通道,选拔优秀的地方会计领军人才进入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形成阶梯式、递进式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格局。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机制是人才培养的进程控制,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培养机制不断加以改进和丰富。

加强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本质是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不具备国际化能力的会计人才,不能称之为领军人才。在课程安排上,要加大英语授课的比重,引导学员提高英语能力、形成英语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程,从境外聘请知名专家教授讲课,帮助学员转化、吸收先进知识、理念和技术,缩小与境外会计高端人才的差距;要探索与境外知名会计组织、机构开展培养合作,选送部分优秀学员到境外组织、机构实习或短暂工作,借助“外力”来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要深化境外培训项目,让学员多听、多学、多看、多交流,拓展学员的国际化视野。

加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会计改革发展至今,已由原来会计的记账、报账、发工资、办报销向着经营管理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论是企业类、行政事业类的会计领军人才,还是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的会计领军人才都面临着这一巨大转变,必须加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要系统教授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所必备的知识,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在工作实践中,要引导学

员参与预算、决策等管理过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用人单位既是会计领军人才的使用者,也是会计领军人才的用武之地。要注重与用人单位在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在工作中培养和锻造会计领军人才。要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建立会计领军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在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一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基地,给会计领军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加任务、压担子,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三)创新人才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能够激励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奋发向上、不断提升,确保培养方案、思路得到贯彻落实。为此,坚持培养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十分必要。

完善考核制度。要在已有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考核制度体系。

创新考核手段。要在继续开展培训情况量化考核的前提下,重点关注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情况,通过问卷、电话问询、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评价,用以修正培训情况量化考核结果。

严格淘汰制度。按照打造国际化、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要求,突出英语水平的考核,将英语文字应用能力作为第一阶段期末考核淘汰的重点内容,将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作为第二阶段期末考核淘汰的重点内容;要建立实时淘汰与阶段性淘汰相结合的淘汰制度,及时淘汰学习纪律差、学习能力差、道德品质差的学员,逐步提高第一、二阶段的淘汰比重,使培养资源更多地运用到优秀学员身上;要加大毕业考核力度,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综合量化考核结果、单位反映和社会评价意见,将真正符合会计领军人才标准、被社会认可的优秀人才确认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四)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使用机制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以用为本”会计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宽会计领军人才使用渠道,通过政策引导,为会计领军人才提供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加大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会计人才规划》指出,“要推动实现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与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制度、会计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有机衔接。”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协调和配合,探索会计领军人才资格与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政策挂钩,探索会计领军人才资格与会计专业学位考试政策对接,授予会计领军人才中国会计学会高级或资深会员资格,聘请会计领军人才成为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会计信息化委员会等行业组织或专业组织的委员或咨询专家。

促进会计领军人才的合理流动。通过构建会计领军人才库,向社会大力推举会计领军人才品牌,使更多的用人单位了解会计领军人才、关注会计领军人才、肯定会计领军人才、渴求会计领军人才,为会计领军人才向更适合自己发挥才能和作用的岗位流动铺平道路。

引导用人单位加大对会计领军人才的使用力度。要大力倡导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配合国家实施会计人才战略,以良好的机制激励人才,以完善的制度使用人才,以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会计领军人才较好道德素养、较高专业技能、较强职业判断能力、较综合的管理才能的优势。

三、齐抓共管,构建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TOP▲

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一个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分类别、分层次逐一落实,需要全社会、各单位全面参与,共同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相互支撑的培养体系。

(一)整合各类会计领军人才建设。

会计领军人才是一个整体品牌,虽分四类,但不分家。财政部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主管部门要将四类会计领军人才作为整体,同等看待,统筹考虑,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一是要规范。既要有统一的品牌称号,也要有统一的培养思路;既要有一致的准入标准,也要有一致的淘汰标准;既要有等同的管理要求,也要有等同的考核要求。二是要融合。既要实现学员专业知识的融合,也要实现学员文化理念的融合;既要实现学员人际网的融合,也要实现学员事业网的融合。

(二)加快各级会计领军人才建设。

《会计人才规划》指出,“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比照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做法,大力培养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领军人才。”各级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列入日常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配合财政部认真抓好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政策宣传、考务组织、后续管理以及政策扶持等工作,更要加强调查研究,拓展人才培养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同时也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队伍输送后备人才。

(三)加强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作为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三家国家会计学院要进一步加快学院的硬件建设,为会计领军人才提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习环境;要进一步加快学院的软件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大纲和培养教材体系;要进一步加快学院的师资库建设,既要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学院自有的师资,也要充实、丰富一批学养深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外聘教师,为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提供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四)加大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和使用。

用人单位应当着眼于增强本单位的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本单位会计人才参加各级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并围绕用好用活会计领军人才多做文章;应当着眼于增强本单位的管理能力,结合本单位发展实际,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本单位会计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四、不负重托,担当会计行业科学发展领军重任TOP▲

会计领军人才是来自会计管理工作战线的佼佼者,是会计行业振兴的排头兵,是财政财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当不负重托,提升素质,广泛参与会计改革事业,积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一)不断提高政治品质。

做人先做事,这是大家风范,也是无数大师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会计领军人才是受人推崇的高素质人才,应该做到德才兼备。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大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树立奉献精神,克服自私自利,全身心投入到本单位和经济社会改革的潮流之中,并发挥引领作用;要不断提升道德品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光明磊落,坦诚做人;要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依法理财,诚信执业;要修身养德,做一个政治上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现代化的新型会计人。

(二)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专业能力是会计领军人才的立身创业之本。我国会计改革持续深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会计人才拓展职务舞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会计领军人才应予以高度关注,不断完善专业能力。一是G20会议提出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的目标,作为会计领军人才,不仅要积极参与、提供专业意见,更要全面掌握、认真组织实施;二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已经发布,作为会计领军人才,不仅要熟悉相关内容,更要灵活运用、积极贯彻;三是我部于2009年印发《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实施工作,并于日前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暨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作为会计领军人才,不仅要更新知识结构、掌握信息技术,更要加强研究和创新、推进本单位会计信息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担当领军重任。

(三)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有为才有位。一些会计人员常抱怨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工作。这一现象的存在不是单方面的,主要应从主观方面查找原因。会计领军人才要有所作为,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要避免从会计的单一视角看问题,就会计论会计,在工作中逐步融入跳出会计看会计的全局理念,用全新的视角开展工作,努力实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转变。

(四)积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群雁高飞头雁带。会计领军人才是头雁、是标杆,是方向。作为会计领军人才不能独善其身,而要兼济天下,切实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要开坛布道,主动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人分享,将自己学到的本领进行传播,影响身边的同志,带好自己的队伍;要建功立业,通过自己的成就来实现会计领军人才价值、捍卫会计领军人才品牌、共建会计领军人才辉煌,激励和鼓舞更多的会计人才爱岗敬业、奋发图强,比学赶超、争当领军,不断壮大会计领军人才队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培育会计领军人才,就是放飞中国会计希望。《会计人才规划》的发布,为深化会计领军人才工程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剂。让我们携起手来,顺势而动,形成全国一盘棋、齐抓共管、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形成灿若星河的领军人才团队。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会计领军人才相互鼓舞、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必将放大中国会计的希望。

第三篇:天津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案(津财会[2012]11号)

天津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天津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

津财会[2012]11号

各县区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拟定了《天津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做好选拔推荐工作。各区县财政局、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和会计人员现状,制定培养会计领军人才规划,加快会计骨干力量培养,带动本地区、本部门会计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天津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案

为着力培养一批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人才,打造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队伍,促进我市会计人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推动经济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根据《会计法》、《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以及《天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遵循会计人才成长规律,创新培养机制,科学组织,规范管理,倾力打造适应我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秀会计人才队伍,着力培养诚实守信、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具有开拓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经济社会和会计事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二、培养目标

在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开展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能力的基础上,按照会计领军人才的能力框架和素质要求,开展我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300名左右精通业务、善于管理、业绩突出、理财能力强、发

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在全市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领军人才,担负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积极发挥会计领军人才在强化会计职能、提高理财水平、参与管理决策、宣传会计法规、研究实务问题、开展会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升我市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管理型会计人才支持。

会计领军人才应当具有恪守诚信、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道德品质;构建系统科学、结构合理、学养深厚的知识体系;具备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工作能力;作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壮大行业的社会贡献;享有社会认同、行业肯定、备受推崇的良好声誉;实现由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转变。这些人才应当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组织内部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创新、塑造会计行业民族品牌、推进会计事业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进而形成高端会计人才团队,推动我市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组织领导

成立我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我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管理的重大事项,指导、推动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会计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草拟培养规划、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落实培训单位,商定培训教材和培训师资,指导协调培训单位开展培训工作,对学员进行跟踪考核管理、评价、推介等工作,建立会计领军人才信息库,对会计领军人才进行动态管理。

各区县、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上市公司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协助财政部门开展会计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管理,建立会计人才的选送机制,全面落实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有关培训单位负责会计领军人才培训的实施,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学员选拔、参与研究制定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开发培训课程、结业考核、学员档案库建设等教务管理工作。

四、培养对象

我市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包括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及其后备人员、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财务会计骨干。

五、学员选拔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确定报名条件,严格选拔程序,认真组织选拔工作。从全市在职的高层次会计人员中,挑选诚实守信、年富力强、潜力较大的人员进行培养,一般每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20-40名。

(一)我市会计领军人才的基本条件

1.遵守《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

2.工作实绩突出,政策理论水平较高,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担任过一个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或从事过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重要课题项目研究;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

3.具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具有高级会计师职务资格或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包括通过全国或本市合格分数线),或者业绩特别突出且担任会计师职务5年以上(含5年)。

4.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运用英语获取必要的信息。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身体健康。

(二)选拔程序

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实行“推荐+考试+考核”的选拔方式。学员选拔须经过推荐、申报、资格审查、考试、考核等程序,重点考察申请人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外语水平、分析创新能力、政策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笔试环节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闭卷作答、统一评阅”的方式;面试环节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

1.提出申请。具备条件的会计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填写《天津会计领军人才培训项目申请表》,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体制,报单位所属区县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审核。

2.资格审查。各区县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进行初审,并向市财政局推荐参加选拔的人选;市财政局对推荐人选进行复审,符合条件的推荐参加选拔考试。

3.选拔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为全市统一命题。考试范围包括会计、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企业管理综合知识和英语。笔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面试时间为20分钟。

4.确定人选。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人员的考试成绩和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择优确定培训人选。

六、培训组织

(一)培训周期

每届培训班的培训周期为2-3年,每年考核一次。

(二)培训内容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培训学员的特点和需求,按照贴近实际、结合案例、突出前沿、体现创新的原则,确定培训课程:包括以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为指导,交流、讲授每类会计领军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学员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学以致用,解决学员在工作中遇到或将要遇到的实际问题;关注会计改革、企业改革和经济社会改革等热点问题,组织系列专题讲座和互动讨论等。

(三)培养方式

按照因材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对学员实行集中培训与跟踪学习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面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集中学习培训以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为主,目的是通过学习与交流,夯实理论基础、提升知识结构、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视野,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为各位学员之间及学员与师资之间搭建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培训和综合考察,确定学员在职学习的方向和参与科研、实践的具体任务。

学员离校期间,实施跟踪培养。主要以学员在职自学为主,采取边实践边学习的方式。实行导师制,由科研培训基地为学员配备导师,提供自学书目、课题项目和辅导服务。在导师指导下,学员按照自学书目、课题项目和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自学、应用和调研等,定期参加网络论坛等的讨论,通过网络等实施导师和学员一对一的辅导,按时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的有关活动,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科研培训基地报送规定数量的学习心得体会、实践应用报告、业绩报告、专业论文、案例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提高学员应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培训管理

依托天津财经大学等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建立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倾力打造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

实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培训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办法,引导学员按照培训方案完成培训任务,按照考核周期,对学员参加集中培训情况、完成指定自学任务情况、参与专题讲座情况、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参加论坛情况、参加网络交流情况、工作业绩、职务晋升情况、获奖情况、单位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考核,结合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按照考核淘汰机制,选拔产生优秀人才。

1.科研培训基地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的日常管理。由科研培训基地建立学员档案,系统记载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科研、出勤等情况,定期将这些情况提供给领导小组办公室。

2.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培训基地、学员及学员所在单位经常进行联系、沟通,及时收集和更新学员培训等有关信息,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学员所在单位通报,落实培训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积极研究和解决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3.组织、引导学员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培训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员到知名单位等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组织学员根据培训情况和所在单位实际,撰写研究报告,培训基地提供学术指导。推荐优秀学员参加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及本市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的课题项目、学术研究、专题考察、学术会议等活动。

4.实行淘汰制。建立量化考核体系,根据学员在培训周期中的综合表现,以量化分为依据,对于无故缺课、未完成培训基地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不按规定向科研培训基地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学习心得、实践应用报告、调研报告、专业论文、案例研究报告、业绩报告等的学员,予以淘汰,劝其退学,并将情况通报学员所在单位。

5.颁发培训证书。培训周期届满,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培训课程,经考核合格的,予以结业,由市财政局颁发会计领军人才培训证书。

6.建立培训后持续跟踪评价体系,定期了解学员完成培训后的职业岗位变化,听取学员对学习课程的建议,为测评培训效果提供基础数据。

七、经费保障

确立人才投入优先的理念,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个人共同承担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市财政局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培养对象的选拔、集中培训、学术交流与研修、学习考察、奖励及资金补助、后续跟踪培养等开支。培养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培养对象参加集中培训的其他费用由学员所在单位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承担。

八、学员使用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建立与有关人才使用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加强与人才所在单位的沟通,积极向国有大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际性组织、国家人才库推荐优秀学员。

各用人单位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发挥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带动单位会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对完成培训的会计领军人才,择优向财政部推荐为全国会计准则、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等方面的咨询专家,聘任为本市会计管理咨询专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辅导专家,推荐成为本市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专家库成员。

(二)优先取得本市资助的重点会计科研项目,在课题立项、投标与经费支持上给予适当倾斜。

(三)组成团队,优先向财政部等推荐申请国家级课题项目,为会计领军人才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四)对工作实绩突出、在财务管理上有建树、为单位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会计领军人才,以及对获得本市或国家级会计科研成果评比奖项的会计领军人才,给予一定奖励。

(五)择优向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知名企业等用人单位推荐使用。

九、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通过创新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总结积累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经验,按照学员选拔、重点培养、精品打造、定向举荐、发展提升的领军人才发展路径。通过拓展领军人才成长发展渠道,加速领军人才价值创造,扩大领军人才社会影响,塑造领军人才品牌形象,实现领军人才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关于印发《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甬人社发〔2011〕245号

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财政局、教育局、发改局、经信局(商务局)、科协,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已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宁 波 市 科 技 局 宁波 市 财 政 局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宁 波 市 教 育 局 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和拔尖人才,根据《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甬党〔2010〕16号)要求,现就实施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培养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推进“六个加快”和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以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我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创新创业为重点,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按照“滚动培养、动态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在我市经济社会重点发展领域培育一批领军和拔尖人才,实现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培养目标

2011年--2020年期间,根据我市“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和造就能跻身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宁波市杰出人才行列的一批领军人才,以及学术技术造诣高、引领作用突出、创新实力强劲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引领和支撑。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个周期按3个层次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1400名。第一层次为:选拔和培养100名能跟踪国际、国内科技前沿,引领本学科和产业发展,能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序列和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二层次为:选拔和培养300名具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能支撑学科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的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为:选拔和培养1000名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

三、人选选拔

(一)选拔范围和对象

工程培养人选在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在甬的部省属单位中选拔,重点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2 中选拔。在选拔过程中加大省、市各类创新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承担市级以上重大项目、课题的核心研究人员及在甬工作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从事过博士后研究的高端群体的比例。

(二)选拔条件

工程培养人选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恪守科学和职业道德。各层次的具体条件如下:

1、第一层次

(1)年龄在5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理论基础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学术视野宽广,能跟踪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有很强的科研、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核心带动作用。

(2)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主持或主要参与(前3名)国家、省、市重点课题、项目、基金研究工作,获得过部、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或多项三等奖)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或其他相当等级成果奖励的前3位完成人;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过有重要学术技术价值或社会影响的著作;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学术技术创新或重要发明创造,取得的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第二层次

(1)年龄在45周岁以下,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本专业前沿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科研、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核心带动作用。

(2)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主持或为主参与(前3位)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研究工作,取得过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或其他相当等级成果奖项的前3位完成人;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过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过著作;在本专业领域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技术创新或发明创造,取得的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第三层次

(1)年龄在40周岁以下,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2)曾作为主要成员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承担完成市级部门重点科技项目, 获得市级部门科研成果奖励,获得过授权专利;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过较高水平论文,出版过著作;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的学术技术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选拔程序

培养工程人选选拔工作每2年开展1次。各地人力社保部门、市直和在甬部省属单位负责本地本单位的人选选拔推荐工作。选拔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1、企事业单位根据选拔条件择优推荐人选,报其主管部门或所在县(市)区人力社保局;

2、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力社保局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评议,并确定推荐人选报市人力社保局。

3、市人力社保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专业(行业)情况,分类组织由市内外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综合评审后(必要时组织实地考察),提出人选建议名单报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审定;

4、经市联席会议确定的各层次人选名单,公示后由市联席会议组成部门发文公布。

四、培养措施

(一)加大人才资助力度。市财政每年在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安排培养资助资金,用于培养和资助工程培养人选开展科技攻关,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产业化开发、发表论文论著。资助分为一般资助与重点资助两种。一般资助:对入选工程的人选,培养期内分别给予第一层次最高每人10万元、第二层次最高每人6万元;择优资助的第三层次人选最高每人2万元(择优资助人数控制在培养人数的30%)。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序列和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选追加每人一次性资助3万元。重点资助:对部分可望取得重要成果或突破性进展的工程培养人选实施重点资助,每2年开展一次重点资助人选的选拔,每次选拔不超过15人,追加每人一次性专项培养资金10万元(资助办法及经费使用规定详见附件)。

(二)加强人才培训交流。支持工程培养人选开展学术技术创新交流活动。市本级每年组织20名左右工程培养人选赴国外开展综合性或专业性培训研修;每年组织30名左右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参加国内学术休假活动,增进学术技术交流。支持工程培养人选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出版学术专著。依托我市优势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 4 大工程、工程技术中心,加大工程培养人选的培训交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落实相关经费,优先支持工程培养人选出国研修,到国内重点院校、科研院所深造,参加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三)坚持培养使用相结合。实行工程人选培养导师制(实施办法另行制定)。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由市选聘两院院士为主体的一流专家担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培养导师,开展专业技术一对一传帮带,导师聘期为2年,每年给予导师津贴2万元。充分发挥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集团)在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中的重要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和使用人才。鼓励和支持人选承担技术创新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学术技术平台建设。用人单位要为人选提供重要的科研岗位和项目,积极配备团队助手,注重发挥其在团队中的核心骨干作用,为工程培养人选施展才能提供广阔舞台。

(四)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把工程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选拔推荐到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序列和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行列;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宁波市杰出人才奖。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采取发放岗位津贴或配套资助等多种形式,对工程培养人选实行资助激励。工程培养人选所在单位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工程培养人选的能力水平、业绩贡献等在待遇方面给予倾斜;推荐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工程培养人选;岗位聘任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工程培养人选。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工程培养人选所在单位要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和工作环境,并在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工作场所等方面对工程培养人选给予重点保障;要着重解决工程培养人选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摆脱繁杂事务干扰,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技术创新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工程培养人选的医疗保健条件,要每年为其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大力宣传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培养人选和涌现出来的创业创新先进典型。

五、考核管理

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健全工程人选考核制度,实行人选的动态管理。人选的考核采取考核、中期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分层分类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选层次调整和资助的依据。中期考核优良的各层次人选可获得相应培养层次的第二期资助。培养期 5 满并通过综合考核评估的工程人选授予《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证书》。对不符合人选标准的工程人选,停发资助经费,及时予以调整。

(一)考核。每年采取个人自评与所在单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选考核。对人选一年来能力水平、工作绩效及科研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由县(市)区人力社保局或市级主管部门、省部属单位负责实施,考核结果报市人力社保局备案。

(二)中期和综合考核。进入培养工程人选满2年和5年后,分别组织开展中期考核和综合考核工作,对人选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等4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中期考核和综合考核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实施第一层次人选(含重点资助人选)的考核;县(市)区人力社保局或市级主管单位、省部属单位负责实施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人选的考核,考核结果报市人力社保局备案。

六、组织领导

市人力社保局牵头组织培养工程的实施。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经信委、科协等为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主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履行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人力社保局,承担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工作考核内容,制定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共同抓好工程的实施,努力形成既有共同目标,又有地方和部门特色,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原《关于印发〈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甬人职专〔1997〕30号)同时废止。

附件:

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评价

重点、资助办法及经费使用规定

一、工程各专业领域人选分类评价重点

按照“客观公正、分类评价、注重创新”的原则,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重在业内认可,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根据人才学科专业特点和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实施分类评价。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侧重考察学术科研能力、高水平论文和著作发表、科技成果奖励等;企业人才侧重考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专利获取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文化、艺术类人才侧重考察文化艺术造诣、在省内外同行中享有的声望、对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发挥的作用等;医疗卫生、农技推广和其他从事一线工作人才侧重考察技术水平、业绩成果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基础教育人才侧重考察教育教学业绩,教研科研成果和业内知名度等。

二、工程重点资助人选资助有关规定

为鼓励领军型人才脱颖而出,对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造诣,在研项目可望取得重要成果或突破性进展的工程培养人选给予重点资助。重点资助申报评审工作与工程培养人选的选拔推荐调整工作同步开展,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联席会议审定的程序进行。资助对象原则上从入选工程满2年的第一层次人选中产生,每次选拔重点资助人选不超过15人,追加每人一次性专项培养资金10万元。

三、工程培养人选资助办法和经费列支渠道

工程各层次培养人选的资助分两期。首期为入选后分别资助第一层次每人5万元、第二层次每人3万元、第三层次中获资助人选(总培养人数的30%)每人1万元,第二期为经中期考核,考核优良的工程培养人选再分别资助5万元、3万元和1万元。

经费的列支渠道为:第一层次人选由市财政给予全额资助;第二层次人选属县(市)区单位的,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各按资助标准的50%比例给予资助,第二层次其他人选由市财政给予全额资助。第三层次中30%获资助的人选的资助资金列支渠道与第二层次人选的资助资金列支渠道相同。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选和获得市重点资助的人选由市财政给予追加资助。

四、工程资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工程培养人选的财政资助经费坚持专款专用,培养资助经费只能用于资助人选培训、进修、研修、考察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购置必要的图书、资料和出版学术著作以及资助培养人选主持的科研项目等提高培养人选学术、技术水平所必需的开支。人选所在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管理办法,确保经费的有效使用。企业的培养经费在“管理费用—技术开发费”科目中列支,事业单位的培养经费在“其他费用”或“事业发展基金”科目中列支。

第五篇:苏州工业园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实施意见

苏州工业园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实施意见

苏园管„2007‟15号

为加快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建成全国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园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优化园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加快集聚科技领军型人才和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决定实施“苏州工业园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主要鼓励国内外科技领军型人才及团队到苏州工业园区实施自主创新型科技创业项目。

第一章 鼓励政策

第一条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以下简称“领军人才项目”)全面享受5个专项资金资助:

1、项目启动资金:一次性资助100万元左右人民币的领军人才项目创业启动资金。

2、风险创业投资:根据领军人才项目投资需求,经论证审批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公司给予500万元左右人民币的风险投资。

3、跟进风险投资:为支持风险创投的投资活动,加大领军人才项目的创投扶持力度,专门安排资金用于跟进或引导风险投资,对于获得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的园区领军人才项目提供实际投资额30%左右的股权投资,以分担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

4、项目贷款担保:园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领军人才项目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等各种筹资方式的担保。

5、统贷平台支持: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贷平台为领军人才项目提供100万元左右的人民币两年期左右的贷款支持。

第二条领军人才项目同时享受园区《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决定》(苏园管[2006]11号)和《苏州工业园区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苏园管[2006]136号)所有政策,并明确5项重点支持:

1、项目资助配套:园区科技部门协助企业争取部、省、市各条线项目资助,并给予获得各级资助的领军人才项目相应资金配套。

2、研发用房补贴:提供100平方米左右的领军人才项目启动场所,三年内免收租金。

3、租用住房补贴:提供领军人才100平方米左右公寓住房,三年内免收租金。

4、购买住房补贴:在园区购买自用住宅的,提供领军人才100万元左右人民币购房补贴。

5、家属子女安置:领军人才项目的关键岗位人才,其配偶、子女户口可随迁至园区,子女入学可以享受园区居民待遇。

第二章

申请条件

第三条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的申请人须带技术、带资金到园区发展,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创业项目团队带头人是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拥有位于国际前沿、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

2、创业项目在国内外拥有独立有效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产品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可进行产业化生产;

3、创业项目能引领园区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新能源、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

申报评审

第四条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和组织人事局负责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的实施(包括申请受理、组织评审以及组织验收等)和各类资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向科技领军人才工程领导小组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领导小组报告工程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第五条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采用个人或企业申请,园区科技发展局和园区组织人事局初审,专家评审,科技领军人才工程领导小组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领导小组联合审定,由园区管委会核准。

第六条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接受常年申请,申请者须在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网站(tech.sipac.gov.cn)报名并详细填写《苏州工业园区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创业计划书》。

第七条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原则上每半年组织评审,邀请国际国内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和科技风险投资家组成专家评审小组进行综合评审,评审后提前一个月通知通过初评的申请者参加项目面试复评。

第八条每年5月和11月完成初审和专家评审小组评审,每年7月和次年1月完成面试复评,每年9月和次年3月正式公布。评审最终结束后通过苏州工业园区各政府网站和国内新闻媒体向国内外公布。

第四章 附则

第九条本办法由园区科技发展局和园区组织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下载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国管财[2012]141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国管财[2012]141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