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地党代会报告精选之一

时间:2019-05-14 08:5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各地党代会报告精选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各地党代会报告精选之一》。

第一篇:2011年各地党代会报告精选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共***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与重点举措,选举产生中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强大力量,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与主要收获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经受重大考验、战胜严峻挑战、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和全市各级党组织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总目标,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造了***发展史上又一个精彩的五年期。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五年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无论面临的挑战多么严峻,我们始终高扬发展大旗,综合实力跃上更高平台。2010年,全市实现GDP 806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幅17.1%,分别高于无锡、全省3.6和4个百分点;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财政总收入从43.1亿元增加到15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从17.7亿元增加到58亿元,均实现了“三年翻一番、五年增两倍”。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年均增幅均超过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前列。金融发展支撑有力,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800亿元大关。五年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始终高于无锡平均水平,贡献份额逐年提高,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跃升至第6位,呈现出强劲的赶超势头。•

——产业转型明显突破。我们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跻身“中国产业百强县”前列。大力推进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高端电缆、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产出份额占比超过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5%,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一园两区”为重点的各类园区竞相发展,集聚效应和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以企业为主体推动转型发展,全市已拥有上市企业18家、全球全国行业龙头企业54家、行业“单打冠军”32家。宝钢、国电、东方电气、保利集团等大型央企,苏宁环球、大连万达、红星美凯龙等实力名企,清华、南大等著名院校,纷纷牵手***。现代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增势强劲,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突破1000万人次和100亿元。现代高效农业比重持续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我们牢固确立生态宜居核心价值,不遗余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大力淘汰劣质产业,五年累计关停化工企业501家、琉璃瓦企业324家,矿山轧石企业基本退出。加速改善生态环境,环保支撑体系、环境监管体系、生态修复体系基本建立,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0万吨,城区和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和8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始终保持在90以上,安全供水率、森林覆盖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等生态指标均居全省前列,阳羡大地重现蓝天白云、山青水秀的美景。通过五年努力,生态宜居已成为***最响亮的城市新名片、市民最引以为豪的公共福祉、吸引高端人才最重要的竞争砝码,环境优化增长已变成***的生动实践。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投资城市就是投资财富、建设城市就是积累财富”、“只有城乡一体化才是基本现代化”的理念,城市、交通、旅游、公用事业等连续五年保持高强度投入、快速度建设之势,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4倍多,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五年来,城市规划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空间布局日益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城市的支撑功能、辐射能级明显提升。城市东进步伐全面加速,东氿新城路网构架基本形成,一批功能性载体建成投用,一大批重大项目推进有力,一座现代大气的东氿新城雏形初现。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经营机制,城市发展步入健康、快速轨道。不断提升城乡统筹水平,在全省、全国率先实现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绿化、管理“七个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了一批享誉无锡、全省的亮点和示范。

——民生幸福持续提升。积极顺应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惠民优先决策,实施了一系列民生政策,办成了一大批惠民实事,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两项居民收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慈善、住房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了覆盖城乡、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进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全面加强农村、机关、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执政基础更加稳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构建起具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巩固了风清气正、团结实干的局面。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责,注重发挥统战、群团组织作用,双拥、人武、档案、史志、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这五年,我们共同谱写了***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五年的成就,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打下坚实基础,以及广大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宜武警部队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中共***市委,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斗,既收获了有形的成果,更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值得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扬。

一是必须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五年,我们风雨兼程、一路走来,虽然充满艰辛,历经坎坷,但我们始终坚持自立自强,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困难越向前。面对太湖水质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我们奋起迎战、科学应对,***的发展不仅没有掉队,反而化危为机、渐入佳境。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鼓舞起全市上下的昂扬斗志,自我加压、提升标杆,几乎囊括了县级城市能得到的所有国家级荣誉,赢得了各级认可、各方赞誉,成为许多兄弟县市学习追赶的目标。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志存高远、顽强拼搏,***人完全能走在别人前面,***的发展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路径。这五年,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与***实际紧密结合,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成功闯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产业、城市、生态“金三边”良性互动的格局,差别化考核、特色化发展的导向,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机制,政通人和的环境,构建了全新的发展模式,***的空间、生态、人文优势充分彰显,转型发展的格局豁然开朗。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最管用、最具生命力、最符合***实际的方法论,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开辟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境界。

三是必须始终确立正确鲜明的导向。五年来,我们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将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干事创业写在***干部队伍的旗臶上;牢固树立鲜明的发展导向,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项决策政策之中,成为全市各级坚定的信仰、发展的指南;牢固树立鲜明的制度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规范从政行为,倡导社会公平;牢固树立鲜明的作风导向,以聚精会神谋发展、同心协力干事业的态度,凝聚人心、感召各方,全市上下心齐劲足、空前团结,各级领导干部情系事业、奋发有为,广大企业自觉转型、竞相发展,社会各界众志成城、真情奉献,陶都大地处处呈现出蓬蓬勃勃、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实践证明,正确鲜明的导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号令,是推进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的重要保证。

四是必须始终坚定执政为民的追求。五年来,我们始终满怀对人民群众的质朴情怀,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追求,把赢得百姓口碑作为最大的满足,以促进群众增收发展产业,以打造宜居家园建设城市,以创造绿色财富改善生态,让群众收入更多、生活更好、满意度更高,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的政绩更多地转化为民生的福祉,我们的工作赢得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人民群众始终坚定地与我们站在一起。实践证明,只有心中装着群众、凡事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筑牢我们的执政根基,才能凝聚起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回首五年,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创新型经济、服务经济支撑还不够有力;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人才资源总体还比较匮乏;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还不够高,发展活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公共服务效能亟待提高,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水平、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积极面对、认真审视、切实解决。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奠定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期。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好,高铁时代扑面而来,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更加自由,***作为沪宁杭都市圈的中心节点城市,将迎来一个更加开放、更高平台、更大能级的发展新阶段。特别是经过“十一五”的探索实践,***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路径日益清晰,为乘势赶超、后发先至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制胜的法宝,创造了最好的机遇。只要我们充分用好这些机遇,***的前途不可限量。我们拥有的发展基础更实,持续攀升的综合实力,增强了我们争高胜强的豪迈底气;价值倍增的城市资源,积蓄了未来发展的无穷潜力;不断集聚的外部要素,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发展活力;日益提升的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正激发出***人空前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转化为***人共建幸福家园的强大动力。我们承担的发展任务更重,在科学发展的更高阶段,我们要敢闯敢试、大胆实践,立志率先突破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切瓶颈制约,在更大力度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时代前列,在更高水平创新社会管理上走在时代前列,在更大幅度增进民生幸福上走在时代前列,这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庄严使命和光荣职责。全市上下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牢牢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实干,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率先走出一条富有***特色、体现时代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赶超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着力推动产业、城市、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致力把***建设成为宁杭城市带上最强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最美的新兴中等城市、全国科学发展的示范城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6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2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比“十一五”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20%。

具体地说,就是要致力建设“四个城”:

——致力建设现代产业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现代产业格局全面形成,建成四大千亿级新兴产业基地,呼应长三角、辐射苏浙皖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全国性的绿色生态休闲运动基地,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致力建设生态宜居城。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群众对生态环境更加满意,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空气质量优良率等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建成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致力建设人文魅力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历史文化遗存得到全面保护,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中国陶都、东方水城”的魅力充分凸显,城市的人文素养世人称道,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跻身全国前列。

——致力建设和谐幸福城。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社会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人与人和谐相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过上更有质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

确立这样的目标,是***新一轮发展的更高定位,也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这一时代重任,动员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确立加快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是实现现代化绕不过的门槛,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创造加速度,抓住一切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快上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提升发展质态,加快做强城市能级,致力在无锡地区勇站排头,在苏南第一集团军中赶超进位。特色发展是实现赶超的关键途径,有特色才有优势,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我们必须深度开发、高效利用***的资源禀赋优势,做强产业、文化、生态和城市形态特色,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差别化、个性化的发展之路。和谐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以对历史、对长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统筹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系统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心齐劲足的社会环境,使***发展得更加和谐、更为稳健、更可持续。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生态宜居、节约集约的价值追求。民生优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巩固民生之本,夯实民生基础,丰富民生内涵,以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生态宜居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我们要坚持环境优化增长、发展提升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加快把***建成太湖西线令人神往的生态秀美、诗意栖居之地,以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率先跨越,实现综合竞争力的重大跨越。节约集约是绿色发展、精明增长的根本保障,要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千方百计保护耕地红线、守住开发底线,让***各类资源都发挥最佳效益、实现最大价值,为未来发展留下广阔空间。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开放合作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内生动力,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构筑跨越赶超的强大引擎。城乡一体既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增强***整体竞争力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化城乡资源配臵,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开放合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集聚高端要素,推进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外源动力。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关键是要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的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始终走在科学发展的前列。

一、大力推进产业优化提升,加速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产业是城市的根基,没有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要把产业优化提升作为未来五年的首要任务,坚持三次产业统筹并举,全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生态文化旅游业为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质态的全面提升。

加快推进产业层次战略性提升。坚持壮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三管齐下”,推动产业层次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要迅速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推动新兴产业裂变式发展,到“十二五”末,形成高端电缆、节能环保、新能源、光电子四大千亿级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百亿级产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的脊梁。要强势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把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装备更新、技术革新、品牌创新“三新工程”,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普转特”、“低转高”。要加快培育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实施企业素质提升工程,鼓励规模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关联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力争到2015年,全市旗舰型、基地型企业突破100家。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顺应产业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充分发挥***独特的空间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服务经济发展大提速。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东氿城市综合体、金融街区、高铁站前商圈等现代服务业样板区,依托大型专业市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把***建成人气旺、辐射广、带动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要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提速跨越。按照“做大规模、做强配套、做优服务”的思路,推动***旅游由游览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商务会务型转型提升。坚持“市域即景区”,整体提升***环境形象,高水平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变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利用为精细化开发,变旅游景点的散状式分布为集群式联动,推动***旅游由“一日游”向“多日游”、“过境地”向“目的地”跨越。高标准建设云湖景区、阳羡景区、善卷洞景区、蜀山陶文化景区、东氿生态运动体验区、滆湖生态湿地旅游区“六大旅游板块”,加快以高星级酒店、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为龙头的功能性载体和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旅游的竞争力。完善规划引领、政策激励、市场化运作、市镇村联动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组建旅游产业集团进行运作管理,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建设,强化与知名旅游机构的战略结盟,激发旅游发展的强大活力。要推动现代高效农业融合发展。提升发展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阳羡茶产业园,规划建设官林临津、徐舍田浪、周铁渎区、杨巷中兴四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按照现代高效农业配套旅游发展的思路,致力打造一批观光休闲农业的新亮点,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着力提高产业转型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的双重作用,加强规划引导,用好政策杠杆,搭建公共平台,强化要素整合,实现产业转型的有效组织、高明运作。要建强平台支撑转型。环科园、开发区、陶瓷产业园区要瞄准建成新兴产业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园区从基础建设向功能开发、从项目集聚向产业集群、从建设园区向经营园区转变,不断完善功能形态,大幅提升对产业的支撑能级,成为转型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各镇、街道要围绕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引导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链条长、集成创新强、市场影响大的特色产业基地。要创新驱动引领转型。以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龙头,坚定不移走打造人才高地、构筑技术高地、建设产业高地的成功路径,更加注重领军人才引进、政产学研合作、科创载体建设和科技金融体系完善,使***的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快车道”,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要扩大开放促进转型。更加突出产业链、价值链招商,集中力量引进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重特大项目,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引导各类企业与国企、名企、上市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为产业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鼓励企业开展资本经营,转变赢利模式,到2015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30家、各类投资基金50家。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拓展发展空间。

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十二五”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要把高强度投入、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基调,推动城市化进程从注重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从主要依靠城市拉动向城乡互动转变,形成城乡风貌和谐共存、功能互补协调、共同繁荣进步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突出高起点规划。在“一圈三带”城乡空间布局的总体框架下,对各级各类规划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实现由“有规划向优规划、总规向详规”提升,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乡建设。按照景观氿、生态氿、宜居氿的定位,编制好“三氿”规划,以一流规划塑造“东方水城”独特品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现土地空间资源的高效配臵、紧凑利用,打造集生活、工作、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从源头上预防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不足等现代“城市病”。坚持规划的刚性执行,坚决杜绝随意变更规划、不按规划建设等行为,真正使全市每寸土地都纳入规划的管控之中,实现更加有序、更可持续的发展。

打造高品质城市。围绕提升能级、彰显特色的目标,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致力把***打造成魅力独具的“东方水城”。东氿新城经过五年建设,已经英姿初现,要加快推进市文化中心、东氿大厦、万达广场等重大功能性载体建设,按照艺术精品的要求建好每栋建筑,不断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建设品位。高标准、快速度推进开发区科创新城建设,使之成为东氿新城的重要组团。环科新城要按照“产城一体”的定位,加快推进环保技术研发、设备检测、会展、交易、人才培训中心和现代环保产业生产基地、环保技术成果示范基地的“五中心两基地”建设,真正成为一流的科技产业城、现代服务城、绿色低碳城。高铁新城是推动***由双城格局向一体融合的重大载体,要在优化规划基础上,加快重点工程推进,将其建成最有特色、最令人赞叹的山水城,集商贸服务、旅游集散、文化休闲和居住功能为一体的新兴城。

构建大交通格局。以高速铁路为龙头、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市干线为支撑,加快推进城乡交通建设,全面形成对外连接交通大动脉、对内畅通城乡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快宁杭高铁、宜马快速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与沪宁杭等大城市的高密度对接,更好地融入长三角都市圈。按照织密路网、提高等级的要求,加快市内干线公路和农村道路建设,实现各个板块“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进城区”的目标。加快水利水系建设,分步实施芜申运河改线和城市防洪工程,推动“三氿”水位可控可调,实现水质明显改善,为建设“东方水城”创造有利条件。顺应城市建设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大力构建旅游干线、快速公交、慢行系统和水上交通等多层次、多样化的交通体系,积极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提高群众出行的便捷度。

提高城市一体化水平。按照“城市现代化、镇级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功能配套,提升管理层次,致力把***打造成为全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按照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标准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并推动管理力量向乡镇延伸、管理标准向基层覆盖,促进市镇管理同质提升。充分发挥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的节点作用,实施“镇级城市化工程”,增强镇级经营运作、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把区域中心镇建成现代新型小城市、一般建制镇建成特色鲜明的江南小集镇,形成多点支撑、层级带动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广泛开展“幸福镇村”、“陶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培育一大批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

三、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率先进入生态文明新境界

生态不仅是生存最基础的条件,更是发展最重要的竞争力。要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龙头,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纲要为抓手,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生态赶超之路,使“生态文明”成为***的重要品牌。

以更大力度推进保源治太。全力抓好水源地水环境治理,切实解决对供水安全有威胁的污染问题,加快推进多水源供水系统体系、分质供水系统、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把***建成全国饮用水最优质、最安全、最有保障的地区。加快实施治太重点工程,加大主要入湖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水质逐年改善,为重现太湖碧波美景作出积极贡献。

以更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程约束机制,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强化污染源头控制,进一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新上化工项目、有氮磷排放的项目,严格控制大排水量和超出环境容量的项目,坚决将污染项目拒之门外。严格落实劣质产业淘汰三年行动计划,到2015年,实现“三高两低”劣质企业和高危企业基本退出。

以更大力度推进节约用地。严格执行出让土地招拍挂、最低出让保护价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土地使用税标准,建立建设项目用地预评估制度,提高容积率和投资强度标准,禁止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非生产性配套设施,以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更大力度深化民生环保。深入开展民生环保行动,切实解决好废气、烟尘、噪声、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设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和碳排放监测监管平台,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力度,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坚决防止污染反弹,切实保障全市环境安全。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水平。高标准实施、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 以更大力度建设绿色家园。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固碳能力。城市绿化要坚持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相统一,大力开展“身边增绿”行动,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绿化、美化、彩化、香化融为一体的园林绿化系统,让居民出门见绿、移步换景;农村重点要加大沿山体、沿河道村道绿化力度,推广乡土树种群落式种植,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管护成本。加大“三氿五荡”水体保护力度,推进“退渔还湿”;大力推进农村河道清淤、水体生物链重建,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最佳人居环境。

四、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充分彰显文化名城新魅力

文化是终极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用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实力,真正把***建成名副其实的文化强市、文化名城。

增强思想文化凝聚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丰富、拓展和提升***“城市精神”的思想内涵,用先进文化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公民道德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培育和造就诚信、包容、务实、进取的新一代***人。

彰显历史文化影响力。大力实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完成历史街区保护、名人故居修复等“十大工程”,进一步彰显深厚底蕴,擦亮“金字招牌”。更加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文化、民俗传统的发掘和保护,更好地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扩大对外影响力。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领域,实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多赢”。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建设市文化中心,对镇村文化设施进行提标升级,让广大群众融入“15分钟文化圈”。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两手齐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创新文化事业发展机制,调动企业办文化的积极性,以企业文化带动社区文化,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陶文化、书画文化、名人文化等产业,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产业优势。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积极发展演艺演出、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业态,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真正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大力推进民生民计改善,致力打造群众幸福新家园

改善民生,不仅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更能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要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大力实施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以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以鼓励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以拓展投资领域增加资产性收入,以提高社会保障、发展慈善事业增加转移性收入,切实解决群众收入水平相对偏低、收入来源单一等突出问题。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完善工资指导线逐年增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切实提高一线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加注重优化收入结构,通过缩小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高收入群体,形成稳定的“橄榄型”收入结构。

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基本保障体现公平、补充保障体现效率、充分保障依托市场”的原则,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一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社保扩面工作,每年新增扩面1.5万人以上,到2015年,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在已有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四道保障线”基础上,完善各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帮扶救助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生活水平。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扩大经济适用房覆盖范围,努力使低收入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买得到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租得起公共租赁房,实现城乡保障性住房全覆盖。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五年计划”,着力改善老城区居住条件。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动各类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名市,确保***教育始终保持全省领先。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镇(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建立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着力提高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社会化、多元化办医,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兴办专业化、特色化的民营医疗机构,形成互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格局,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全民健身活动,让群众享受运动之乐。

六、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营造和谐发展新局面

社会管理也是生产力。要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按照加强基层基础的要求,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与驻社区单位和物业管理机构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系,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引导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社会组织增强自我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协同社会管理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完善诉求表达机制,进一步改进信访工作,使诉求表达渠道更畅通、接收更有效、行为更有序;完善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做到发现在早、行动在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体系,有效化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对突发事件做到出手快、控得住、处臵得好,确保事件不蔓延、事态不激化;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深化“平安***”创建,扎实推进“技防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完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食品药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完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加强网络动态管理和网上舆情引导,牢牢掌握网络使用管理主动权。

夯实社会管理基石。民主法治是社会和谐有序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加快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群众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水平。要深化“法治***”建设,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管理加快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全市上下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是社会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法治秩序的守护者。要坚持依法行政,尤其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社会公示等制度,防止因决策不当留下问题隐患、引发社会矛盾。要坚持为民执法,对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破坏公平正义的违法犯罪,坚决依法严惩、从重打击,使社会管理始终处于有序良治状态。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在新的起点上,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未来五年工作目标而共同奋斗,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要紧扣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1、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和党的各项规定,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以创新的思维化解发展制约,激发创造活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不竭动力。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重要任务,整合阵地平台,创新学习理念,完善学习制度,促进党员干部知识能力转型提升。立足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创新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宣传引导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科学发展的创新实践提供思想保证。

2、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打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建设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事关***发展大局,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选优配强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树立重品行重公认、重基层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把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力度、实现科学发展有作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工作合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按照善谋全局、善抓发展、善待百姓、善带队伍的标准,选准用好“一把手”,把最优秀的干部选到用到最关键的岗位上。

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为核心,着力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和干部交流力度,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系统培养、择优使用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激活干部队伍活力。健全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及时调整不称职干部。扎实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发挥好老同志作用。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大规模开展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工程,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全局、化解制约、创新发展的能力,增强抓好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促进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全面提升。

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构筑本固基强的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团结凝聚群众力量的战斗堡垒。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扎实开展“科学发展争一流”活动,不断健全基层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带领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推动和谐社区建设;适应“两新”组织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加大在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的力度,不断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整体推进的基层大党建格局,推动党的工作在各个领域有效覆盖;继续加强机关、学校、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机制,发挥好党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树好形象。疏通不合格党员“出口”,净化党员干部队伍。

4、切实改进党的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和党政机关的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以服务型、实干型、效能型的新形象,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要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做好群众工作,健全完善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深入群众纾解民忧、深入基层问计问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制度建设是党内生活民主化、反腐倡廉科学化的重要保证。要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发挥党代会、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稳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完善党内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任职回避、诫勉谈话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规定,不断优化完善领导干部管理体系。按照全省惩防体系基本框架“5+1”系列文件精神,全面推动具有***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再升级。

预防和惩治腐败,必须“两手抓、两手硬”。要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持续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勤廉为民。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突出对行政审批、干部选用、财税管理等重点领域,对权力集中部门、资金密集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等重点环节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以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1927年我们党第一次在***建立组织起,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成就。今天,站在***现代化事业的关节点,面对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抒写更加壮丽的篇章。要执政为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服务人民作为履职的本分,作为人生最大的价值,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多福祉。要扎实工作。多办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认可。要矢志创新。增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信心和胆略,以观念、政策、制度的创新破解难题、彰显优势、引领风气,打造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亮点和品牌。要成就事业。把个人的理想奋斗同***的事业结合起来,树立干成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努力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创造不让先贤、无愧后人的业绩。

同志们,***昨天的辉煌已经载入史册,未来的伟业需要我们共同开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人民,凝聚各方力量,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1党代会报告

坚持加快发展 推动转型发展

为建设“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新

xxx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xxx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 月)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xxx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和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全县人民,现在,我代表中共xxx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成效明显,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以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共xxx县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成功战胜了多次洪涝、冰冻灾害,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国民经济提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10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30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财政总收入

-*********-

第三篇:党代会报告

四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投资、抓发展、抓跨越的理念,按照“大、好、多、快”的要求,全力以赴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尽可能地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尽可能地竣工达产一批项目,加快扩大投资规模。要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重点抓项目,围绕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抓项目。

五、坚定不移保民生促稳定。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责任。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民生投入,解决好事关群众生存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和安全性问题,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要加强社会建设,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闷永登”建设,创造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为我县“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将是永登发展新进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十二五”期间,全县规划近1000亿元的投资规模历史上前所未有,对改善我县区位条件、拉动经济增长,将起到重大作用。可以说,今后五年,是我县大投入、大调整、大转型、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县上下一定要围绕“强县升位、跨越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决不能丧失机遇,一定要奋勇争先决不能掉队落伍,一定要从发展大局和群众期盼出发,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顺应形势变化,把握发展主动,力促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使“十二五”时期成为我县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成为我县工业快速提升、三产加速发展、农业快速转型、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时期,成为人民生活改善最为显著的时期。

(一)以营造干事创业环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教育等活动成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制度创新推进管理创新,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营造干事创业环境,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水平。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科学研判永登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争先、争位、争一流的昂扬斗志,乘势而上,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大力营造“目标明确,思想统一,合力共进,作而有为”的思想舆论环境。比精神,比干劲,全县上下大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环境,形成“集中精力谋发展、奋勇争先求突破”的浓厚氛围。抓好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在全县上下形成为投资兴业者“松绑、让利、开绿灯、出政策”的浓厚氛围,让投资者感到放心、安心、舒心,大力营造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优、发展成本低、投资回报好的良好发展环境。

(二)以提高工作推动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和省委安排部署,今年是县乡党委换届年,要将换届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考虑,及早谋划,精心组织,严明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换届工作有序、健康、平稳开展。要以提高工作推动力为重点,着力选好干部,建好班子,管好干部。一是选好干部。在继续巩固深化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干部任免票决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选用能人机制,确立凭发展实绩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坚持在干事中考察识别干部,在干事中培养锻炼干部,在干事中选拔任用干部。根据不同职务的职责权限,拓展干部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拓宽监督途径,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方法,确保把人选准、用好。二是建好班子。以实绩论英雄,选好配强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完善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乡科级党政“一把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方法有效实现方式,加大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探索建立调整不称职干部的有效机制,对工作执行不力、推动不快、发展不好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决予以调整。三是考核追究。进一步完善“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管理考核机制,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要求,形成压力层层传导机制。合理设置考核内容,探索考核的有效途径,确保目标考核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完善个性化考核,建立单位和个人工作动态台帐,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督,敢于触及矛盾和问题,严格问责,工作进展慢的要及时预警,工作完不成的要按规定进行处理,表现突出的要进行奖励。

(三)以提高落实力和执行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查找干部作风、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在思想解放中增强干部的创新力,在追究问责中提高对干部的约束力,在作风转变中增强干部的执行力。严肃工作纪律,切实扭转部分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作风飘浮,脱离群众,责任不强,发展不力,尤其在推动落实上“呆板”执行、“主观”执行、“唯利”执行、“马虎”执行、“慢”执行等不良倾向,营造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不怕困难,敢于担当,执行有力的工作环境。以工作创一流、目标争第一、敢为人先、敢拼敢干的精神,争先赶超,狠抓落实,推进工作,在增比、进位、赶超、突破、跨越上推动发展,形成各项工作争着干、比着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的强大动力。

(四)以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继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大力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逐步形成行政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和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强化干部权力运行监督,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化源头治理,切实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经过通盘考虑、反复酝酿、多方征求意见,并经上报审批和民主程序表决后,北海市一县三区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日前,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与县区领导班子新老成员集体谈话,勉励他们讲政治、讲党性,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和角色转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能力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岗位,以科学发展的优异成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

王小东指出,这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是在奋力推进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和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进行的,关系到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北海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次县区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安排工作,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突出在“三个一线”发现和使用干部,注重优化和改善班子结构、使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与合力进一步增强。人事安排方案既符合自治区党委关于县区领导班子配备的要求,又体现了北海干部队伍的实际;既考虑了工作需要,又体现了对干部的关怀。大家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定上来,自觉服从事业需要和组织安排,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做好工作、凝聚人心、增进团结上来,恪尽职守,扎实工作,确保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和工作的平稳过渡,确保换届换出干劲、换出活力、换出新气象。王小东指出,换届必然涉及到干部的进退留转。由于领导班子职数、结构性需求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满足每一个同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觉悟和党性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市委人事安排意图的实现。古人云: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要始终保持良好心态和豁达胸怀,常怀感恩之心对待组织,常怀平常之心对待官位,常怀敬畏之心对待权力,坦然面对个人的进退留转,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对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心,自觉做到思想不松、作风不散、干劲不减。

王小东提出了当前要齐心协力做好的相关工作:一是要做好新进班子成员的提前到位工作。新老班子成员要相互支持配合,完成好各项工作的顺利交接。二是要共同努力,做好县区党代会的各项准备工作。高度重视党代表选举工作,认真起草和修改好党代会报告,统筹做好筹备召开县区人代会、政协会、乡镇人代会以及村(社区)“两委”换届等各项工作。三是要严守纪律要求,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四是要抓紧抓好经济工作,确保换届和发展两不误。

王小东强调,新一届县区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工作表现如何,不仅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推进,也影响到群众对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的评价。他勉励大家努力做好“五个表率”:

一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做勤于学习的表率。北海跨越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执政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与时俱进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在深入钻研理论上下功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更新知识上下功夫,丰富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开阔思维眼界;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作的措施、打开局面的本领,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二要认清形势、科学谋划,做服务发展的表率。抢抓机遇全力发展,是县区领导班子必须紧紧抓住的头等大事。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认清发展形势,深入研究县区实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推出切实有效的发展举措,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尽心竭力保稳定。

三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做真抓实干的表率。面对推动北海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各级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能不能负责、敢不敢担当,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要始终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用心干事、狠抓落实、攻坚克难。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在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领导干部要站得出来,顶着上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四要精诚团结、合作共事,做团结协作的表率。实践证明,领导班子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必须倍加珍惜团结,自觉加强团结,悉心维护团结。坚持原则、出于公心、宽以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点理解,多点支持,多点配合,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要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容人之长的美德、容人之异的肚量,坦诚相待,不搞自由主义。

五要严于律己、筑牢防线,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牢牢守住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这条底线。注意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身边点滴做起,常存“慎独”之心,常怀“自省”之念;注意净化自己的生活圈和社交圈,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做到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秦建孝在中国共产党沁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解放思想 领导变作风

转型跨越 政府变职能 为建设干部入民心、工作入名次、产品入名牌、幸福指数入名首的

“三晋十强县”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沁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沁水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中国共产党沁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在建党90周年前夕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在我们全面开启“十二五”规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盛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县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领导变作风,转型跨越、政府变职能,为建设干部入民心、工作入名次、产品入名牌、幸福指数入名首的“三晋十强县”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沁水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县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转三化三提高”的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繁荣、民生改善、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从2005年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由44.3亿元增长到100.1亿元,年均增长10.5%;财政总收入由5.1亿元增长到22.2亿元,年均增长3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863元增长到5059元,年均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20元增长到13365元,年均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2.8亿元增长到56.9亿元,年均增长34.8%。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人均水平在全省、全市领先。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五年来,我们积极践行“以煤为基、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转型思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传统煤炭产业改造升级稳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任务基本完成,煤炭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煤层气、煤变电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年抽采煤层气18亿立方、瓦斯发电装机容量16.6万千瓦的生产能力。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畜牧、蚕桑、蔬菜、林果“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农字号”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旅游、商贸、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扭住重点不放松,五年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组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210余项,先后完成了梅杏大道、滨河南路、阳翼高速互通连接线、碧峰公园、赵树理图书馆、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和煤层气入户等多项重点工程,县城的环境明显改善、功能更加齐全、品位有效提升。“沁河流域特色城镇化示范区”建设有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工业园区和舜王坪生态旅游区建设步入新的阶段。认真贯彻党在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连年加大“三农”投入,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扶贫攻坚扎实推进,道路、饮水、医疗、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十一五”期末,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5亿元,是“十五”末的6倍。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积极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先后组团参加了乌洽会、港洽会、中博会、能博会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34项,引资157亿元,一大批引资项目在我县纷纷落地并发展壮大。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强力推进科教兴县战略,投资1.87亿元新建了教育园区,投资2.56亿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成为我县历史上教育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个时期。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农村“五个全覆盖”目标提前实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态势平稳。科技、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统战、武装工作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卓有成效。

党建科学化水平实现新提高。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精心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工程”,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切实加强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县委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构建了“三位一体”考评体系,进一步优化了选人用人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煤炭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取得实效,为维护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纪律保证。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低碳旅游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省级文明和谐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平安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首次入围“中部百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

同志们,回顾过去的五年,沁水的变化有目共睹,沁水的发展振奋人心。可以说,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转型调整、全面发展的五年;是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普遍受益的五年;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带领全县人民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奋勇前进的五年。

五年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沁水县情相结合的结晶。历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县政协的领导同志们敢冒风险、能吃苦头,勇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社会体制改革的创新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他们在结合而不是照搬、在实践而不是口头、在改革创新而不是墨守陈规等方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实践证明,以张天才、平良德、王殿文、崔建忠、胡计松、白晚才、刘晋英、周海德、郭长青、贾联亭、申会、程琳、常国荣、常广智等同志为代表的历届领导同志们,是共产党人的模范党员!沁水县广大干部群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在此,我代表十一届县委,向所有为沁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为今后沁水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总结多年来的实践,可以概括为三大宝贵经验:经验之一是大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和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个重要标志,那就是政府创优环境、社会创造财富。政府要毫不犹豫地、不断地回归自己不是“婆婆”而是“保姆”的服务的本位和创造公共产品的本位,这是实现转型跨越的前提条件;社会创造财富,继续破除所有制歧视,大力发展民有和股份所有制经济,是实现转型跨越的力量源泉。经验之二是大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的内涵和外延。利用不断增加的政府以及社会财力,加大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住房、生态、安全、交通等方面建设,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数,实现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经验之三是大胆进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实践。开始改变在用人方面权力过分集中和“大民主”的两种不良倾向,使执政主体和实践主体开始参与决策和发挥监督作用。这三大宝贵经验,使产品竞争、地方竞争和人才竞争有先有后地、有主有次地如雨后彩虹般在沁水大地上闪现出美丽的光华。“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我们这一届县委要义不容辞地接过这条彩练,团结带领全县21万人民舞之蹈之,鼓之呼之,在转型跨越的新征程上,演出威武雄壮、气势恢弘的活剧!

二、新的形势和今后五年的目标

五年的改革发展,成就是显著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沁水作为革命老区、资源型县区和内陆山区,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繁重。

同志们,我们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坚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把寻找问题当成共产党人的本性,把公开问题当成共产党人的本能,把解决问题当成共产党人的本质。寻找问题是公开问题的前提,公开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当前,禁锢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首要的问题是思想不解放。打不开脑门,就打不开村门、厂门、县门、省门和国门。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山大沟深、立地限制,沁水人民饱受交通束缚、区位制约之苦,干部群众视野不宽、见识不广,思想比较封闭、观念相对保守;另一方面,由于身处煤田、资源丰富,习惯于靠山吃山、挖煤卖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满足于资源优势,沉醉于“上天恩赐”。

困扰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现实的问题是发展不均衡。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产业一枝独秀,低端生产、链条太短,煤层气开发野外红火、室内冷清;农业产业小打小闹、不具规模,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名牌;旅游产业醒得早、起得迟、走得慢,雷声大、雨点小、效益差;第三产业星星点点、遮遮掩掩,比例过低、难成气候。二是县级财政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不协调。尽管我县的财政收入已突破20亿元大关,我们也跻身中部百强,但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及全市平均水平,半数乡镇不达全县平均水平,农民增收困难,路径不多、渠道不畅。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纯农业乡镇与资源乡镇之间经济实力悬殊,许多农业乡镇基本上是“要饭财政”,偏远贫困乡村与沿河沿路乡村之间基础设施水平相差甚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束缚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活力不充分。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地面企业凤毛鳞角,安排就业能力差,带动作用不明显;大项目签约多、落地少,摊子铺开、进度不快,外资引进少、内资用不活,经济发展内生力不足;改革不彻底,遗留问题多,全民创业劲头不足,坐享其成者多、干事创业者少,坐而论道者多、真抓实干者少;发展环境不宽松,常说不能干的人多,常想怎么办的人少。

制约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作风不过硬。一些部门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落实不力,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习惯于有名有利争着干、有责无利躲着走;一些干部精神疲软,情绪畏难,工作上不推不动、推也不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干部作风漂浮,吃拿卡要,效率低下,没有利益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生活上贪图安逸,发展上缺乏魄力,敢闯敢拼的意识不强,打不开发展的新局面。

影响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迫切的问题是表率不达标。一些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说套话、大话、空话的问题,传达功能强、落实功能弱的问题;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表里不

一、言行不

一、对上对下不

一、对亲对疏不一的问题;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着不想管住自己,光想管住班子、管住干部、管住群众的问题。为此,造成干部、群众口服心不服、服从不服气的问题,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我们既要历史地、客观地看问题,更要发展地、科学地找优势。当前,虽然我们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些困难都是发展中的困难,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我们找准症结、直面现实,对症下药、克难攻坚,我们就能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排除障碍、一往无前。我们对沁水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沁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集约化、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谋划和推进沁水的改革发展。

分析形势,我们迎来了一个空间增大、活力增强、优势凸显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看,世界经济历经金融危机之后逐渐回暖复苏,石油价格长期高位运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市场广阔,新能源和现代煤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迎来良好时机,这为我们发挥资源优势、夯实发展基础、积累跨越资本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建设中原经济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为我县充分发挥潜在优势、承接先进技术和资本,拓宽对外发展空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省先后被批准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和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去年又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为沁水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撑。省委袁纯清书记去年“7.29”讲话就我省如何解决问题、跨越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山西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干部转型,干部转型的关键在于思想转型,思想转型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学习。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为我们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我们进入了一个壮大实力、提速增效、快步赶超的发展加速期。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县经济社会现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五年,随着省、市翻番战略的强力推进和我省年均一万亿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拉动,全县经济实力将会实现大幅提升;随着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重大转型项目的开工建设,我县的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运行质量将会显著改善;随着我县交通、生态、人文、投资等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加之全县上下思进盼富、干事创业的士气日益高涨,沁水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基于对形势的综合分析和科学把握,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转型跨越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运用经济、社会、生态、政治、党建“五大规律”,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县、能源富县、旅游活县“三大战略”,强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党建科学化“五化建设”,倾力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全民创业、农民增收、民生改善 “六大重点”,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全力打造干部入民心、工作入名次、产品入名牌、幸福指数入名首的新沁水。

建设“三晋十强县”,是我们冷静看待自身优势、科学分析未来形势、正确把握发展趋势,基于对省情、市情、县情的综合考量而提出的,不仅符合省、市提出的“争先进位”的要求,更是沁水21万人民的迫切愿望。

今后五年的发展任务是: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含寺河煤矿),年均增长23%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年均增长16.8%。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总起来讲,今后五年就是要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五化建设”、狠抓“六大重点”,我们概括为“1356”转型跨越发展总体思路。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这一思路,大手笔谋划工作、高起点推进发展。有条件的乡镇要放大优势、率先发展,条件差一些的乡镇要自加压力、负重赶超。我们坚信,只要上下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我们的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

三、运用五大规律,落实各项任务

全面落实“1356”转型跨越的总体思路,就必须进一步推广历届县委开展产品竞争、地方竞争和人才竞争的经验,深化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运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生态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

第一,运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开创转型跨越新局面

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的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时代,是市场经济规律之一。今后五年,运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紧紧抓住全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先行先试”这个最大的政策优势,狠抓新型工业、特色农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全民创业,促进沁水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一)抓新型工业,在煤业现代化上实现大跨越。今后五年,要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思路,坚持破煤而立、依煤而行,着力构建以煤炭、煤层气、现代煤化工、煤气电一体化、新型建材和冶铸制造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

立足煤、依托煤,全面提升煤炭煤层气产业。优化提升煤炭工业,继续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大力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着力提高煤炭洗选率、加工转化率和煤炭产业集中度,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综合开发煤层气产业,制定煤层气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规范煤层气开发经营秩序,推进煤层气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气化山西”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气化沁水”。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县地方监管煤矿原煤产量达到900万吨,县域原煤总量达到3500万吨;全县煤层气产能达到50亿立方米,液化能力达到95万吨。

延伸煤、转化煤,加快发展煤化工、煤气电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主动出击,强化合作,加快培育和新上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重点发展煤制烯烃、煤制聚乙烯、煤制聚丙烯、煤制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大力发展煤气电循环产业,实施煤气电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抓好瓦斯发电和风力发电、电网升级改造等电力项目,加强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综合开发与利用,促进高碳产业低碳发展。

利用煤、超越煤,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非煤产业。要未雨绸缪,抓住煤炭市场好、效益好的大好时机,积极鼓励和支持煤炭资金注入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物流商贸等非煤产业,落地上马一批产品附加值高、低耗能、低排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品牌企业。加快发展园区经济,重点抓好“新能源产业工业园区”和嘉峰煤层气、国华新型建材、龙港煤炭深加工“三个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统筹做好园区土地规划、环境评价等工作,推动优势企业、优质资源向园区集中,推动园区经济集约发展、集群发展、集聚发展。

(二)抓特色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实现大跨越。传统农业效益低,但现代化、高科技的有机特色农业的效益甚至高于现代工业,这是市场经济的又一规律。今后五年,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按照“总量增加、比例提高”以及“三个优先”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认真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畜牧业发展基金、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破解“三农”信贷难题,提高金融对农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农业,引导资源型企业转向农业。完善以工补农、以煤补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在全社会形成支农、助农、兴农的良好氛围。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现代农业为方向,突出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农业、工程农业、设施农业为抓手,进一步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培育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名牌、有机特色农业,继续抓好畜牧、蚕桑、蔬菜、林果“四大产业”和农产品“六大基地”建设,着力在“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多乡一业”上下功夫,力争“十二五”末,全县羊群饲养量达到50万只,农产品认证达到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0个,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改变以往乡乡为战、村村为战的单打独斗模式,集中全县之力展开创意、策划,进行包装、宣传,变农业产品为超市商品,变商品经销为品牌经营,在三晋大地上树起一面品牌农业的大旗。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难点、重点,也是焦点和热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民收入翻番,需要多措施并举,多路径下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调整农业结构的能力,科学种田、精于种田,懂经营、会管理,把农民变成新型农民;要大力兴办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不拘形式,不限规模,大力兴办中小企业,把农民变成工人;要加强特色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把农民变成市民。

(三)抓项目建设,在发展“帮办经济”上实现大跨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特点是政府全力创优服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产生活的硬环境。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抓好项目、占得先机、拔得头筹,对加快沁水转型跨越发展至关重要。要始终不渝地把项目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申报一批、建设一批的同时,精选一批、储备一批,努力积蓄发展后劲。要健全推进项目的领导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发展“帮办经济”的内容和服务标准,要响亮提出:谁为企业服务好,谁就是沁水人民的功臣;谁不为企业服务,谁就是沁水人民的罪人。要定期让企业评比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实行末位惩罚制。

(四)抓招商引资,学习借鉴江苏、山东、昆明等地的创新经验。首先,要把先进省市招商引资的先进办法学回来,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制定我县的具体办法。要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依托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这一平台,立足自身发展优势,主动融入太原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以及战略投资者,让沁水真正成为投资的宝地和发展的高地。

(五)抓旅游开发,构建多元化县域经济。旅游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尽快做出全面规划,尽快扭转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要以率先开发历山为突破口,高起点规划,市场化运作,分梯次推进,全面实施“西部、中部、东部”三大旅游片区开发,努力建设“舜王坪、西峡、白云洞、柳氏民居、三都古城、示范牧场、张峰水库”等七大精品景区,积极推进“红色旅游”,着力打造“一山(历山)、一水(张峰水库)、一民居(柳氏民居)”三张旅游名片,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游、休闲度假游、明清古堡游,使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有序发展、快速发展。

(六)抓全民创业,学重庆经验优惠发展微型企业。尽快学习重庆经验,拿出沁水帮助微型企业建立发展的政策,以此不断激发全民创业的动力和活力。要搭建创业平台、搞好创业服务,努力在全县营造干部带头帮企业、能人带动办企业、百姓自主创家业的浓厚氛围,真正使创业成为就业的主导、发展的主力、社会的主流。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股份制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煤电气化、冶铸制造、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传统产业,鼓励民间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五年后,民营经济总量在全县占有“半壁江山”。

第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共同富裕增加幸福指数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部分人先富起来,甚至造成贫富悬殊。但社会体制的改革,目的是让人们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哪个地方能做到这一点,表明那里的党组织执政能力强,就会得到党和人民的赞成。陕西省神木县财政收入不是全国最好,但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中等教育;天津市华明镇没有特殊优势,却最早实现了宅基地换房,使农民都住上了楼房,找到了可心的工作;山东枣庄市最早实现了土地使用产权证,在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死地变活钱;山西左权县把全县1000多个村庄和县城规划为1+34,即一个县城、34个城镇,其它村庄都实现了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山西朔州市实现了在校学生一人一天补助一斤牛奶、一个鸡蛋;山西乡宁县早些时候就实现了“一矿办一企”的转型目标。不少地方通过政府调节,使人们享受到先富者交税的二次分配的好处;通过严管税收的政策调节,通过先富者的道德调节,初步走向共同富裕。

(七)抓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上有作为。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企带村”的帮建帮扶发展思路,坚持标准不降、投入不减,因地制宜、片区开发、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每年培育20个村跨入省级重点推进行列。要按照“街道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的基本要求,以“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省、市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的总体部署,切实抓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和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同时要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多元投入、连片推进,着力解决贫困农村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八)抓县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县城是沁水的名片,县城是全县的形象。要按照“拉开骨架、拓展空间、扩容提质”的要求,优化县城布局,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要从“水”入手,从“山”起步,打造梅河、杏河、县河“三河靓丽景观带”,建设碧峰、石娄、龙岗、玉皇“四座生态森林公园”,提升路、水、电、气、热、通讯、信息“七张网”,彰显山水特色,体现魅力景象。要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加快文化广场、影剧院、体育场馆、游泳馆等公益设施建设,加强县城市场、交通、环境秩序管理,注重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进一步改善县城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力,加快建设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绿色宜居的山水园林县城。

(九)抓沁河沿线特色城镇带建设,打造城镇建设新亮点。按照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我县以端氏、嘉峰为中心的新能源产业工业园区,未来将是晋城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新亮点。要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以郑庄、胡底、端氏、嘉峰、郑村工业片区和煤层气产业片区等“六个片区”为依托,统筹谋划、连片推进沁河沿线的特色城镇、中心集镇和小城镇建设,努力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品位的特色城镇带。

(十)抓历山生态旅游城镇圈建设,彰显地域城镇特色。以历山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龙头”,注重搞好生态城镇建设,整合生态资源,实施整体开发,带动中村、土沃、张村等旅游公路沿线、旅游中心区、景点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十一)抓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响亮提出:

1、人人有学上,率先普及高中教育;

2、户户有电视,数字节目信号乡乡通;

3、家家有活干,逐步消灭“零就业家庭”;

4、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城;

5、公交网络化,方便群众出行;

6、畅通民意渠道,为民排忧解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好限价商品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和谐沁水建设步伐。

(十二)抓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正。抓好党管武装工作,解决制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瓶颈问题,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及时有效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突出问题。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煤层气企业、森林防火、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公共场所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着力推进“平安沁水”建设。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力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体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运用生态发展规律,创造良好的空气圈、水源圈、土壤圈

一手抓绿化、一手抓文化,应当是沁水城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要彻底改变没人的地方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有人的地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林疏草少。创优解决“三圈”环境,使人们由短寿变长命,是执政党不可推脱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为防止继续使地球变热的奉献。

(十三)抓“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绿色沁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突出抓好沿路增绿、空地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近山植绿,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文明乡村、社区、企业、矿区和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加快“省级林业生态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步伐,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53%以上,切实让全县人民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有更多的青山绿地。

(十四)抓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大力推进低碳生产,推广使用煤层气、沼气、秸杆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节能减排工程,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要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全循环”的原则,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重点,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引导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快培植循环经济骨干产业链条,让循环经济成为我县的主导型经济。到“十二五”期末,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明显下降,低于全省削减目标。

(十五)抓生态环境保护,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大力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有序开发利用土地、水利、矿产等资源,严格新上项目环评和能评工作,严禁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向我县城乡转移,决不能让今天的引进项目成为明天的治理重点。积极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高标准治理煤矿、非煤矿山、煤层气等资源开采区所造成的水位下降、植被沙化、空气污染等问题,全力维护群众利益,坚决遏制生态恶化;要持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化环境空气质量,县河、沁河水质稳定要达到三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要实现全面达标,让群众生活的更放心、更舒心、更称心。

第四,运用政治发展规律,让公共权力接受多方监督,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政治的最大特点是公开透明,离公开透明越近,与党心民心越近;离公开透明越远,与庸俗腐败越近。

(十六)抓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力保障制度,支持人大、政协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大力开展“六五”普法工作,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制度,提高全社会法律素养,增强政法机关的社会公信力,维护司法公正。

(十七)抓民主党派监督。切实加强统战工作,深入实施“同心品牌工程”,充分利用统战优势,积极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凝心聚力,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的和谐。

(十八)抓人民团体监督。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侨联等人民团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十九)抓新闻媒体监督。要保障新闻媒体的权利与自由,欢迎新闻媒体的监督,充分发挥我县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的监督作用,大力开展公开批评和公开自我批评。

第五,运用党的建设规律,发挥领导全县科学发展的核心作用

党的建设规律是决定我们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生态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中的规律,起着核心的决定作用。小平同志早就教导我们: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核心。县委要把党的建设放在重中之重,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谁不抓党建,谁就不能当领导干部;谁不把党建放在首位去抓,谁就不是一位好的领导干部。

实现转型跨越,建设“四民(名)”式的“三晋十强”,关键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十)抓思想政治建设,先进理念引领发展。要按照提高理论素养、树立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县、乡党委中心组要率先抓好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学习,广大党员要积极开展学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县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经常走出县外、走下基层,用心寻找改革创新的案例,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把读有字书和读无字书结合起来,争当勇立时代潮头、勇于开拓创新的先行者,努力营造求新求变、开明开放的浓厚发展氛围。

(二十一)抓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加快发展。要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把选好人、用准人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导向,坚持在工作中了解干部、考验干部、考察干部,真正让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老实干部脱颖而出,让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吃香走红”。学习、研究、参考中纪委、中组部在江苏省睢宁县、河北省成安县和成都市武侯县开展的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的做法。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三位一体”考评体系,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完善县委全委会和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更好地关心照顾离退休干部。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组织实施好“百名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实施党政人才培养、企业人才培育、技能人才培训“三大工程”。

(二十二)抓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促进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大先进典型的培塑、宣传力度,着力抓好先进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以“三级联创”为载体的各类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工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关心照顾老党员,帮扶困难党员,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十三)抓反腐倡廉建设,廉洁从政保障发展。要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制度堵塞、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要进一步加强源头防腐、专项治理、监督制约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要严肃查处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教育广大干部廉洁从政。同时,要尝试对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进行德育教育,开展民评活动,防止生活腐败、赌博、吸毒、为富不仁的问题发生。

(二十四)抓干部作风建设,践行宗旨服务发展。工作贵在落实,转型必须苦干。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坚持以发展为重、以事业为重,坚守信条、不辱使命,工作再难,也要迎难而上;担子再重,也要勇于承担;问题再多,也要敢于面对;任务再大,也要全力完成。要强化群众观念、执行群众路线,视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困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要不讲客观、不找理由,全心全意办成办好;要转变工作方式、深入基层实际,大力开展党员干部下乡驻村活动,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解难题,真正以实干赢得人心,用实事造福人民!

(二十五)抓工作方法转变,健全机制推动发展。工作方法是理论和实践的纽带与管道。没有好的方法就会使路线、方针、政策与实践脱节。事实证明,寻找问题、公开问题、解决问题、追究责任、案例教育,就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要在全县上下加以推广、认真执行,以此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同志们,建设干部入民心、工作入名次、产品入名牌、幸福指数入名首的“三晋十强县”,是我们这一届县委肩负的历史重任,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干部入民心,就是要求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敢于担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做一名人民信任、群众拥护的好公仆。工作入名次,就是要求我们各项工作都要争先进位、勇创一流,确保在晋城名列前茅、在全省排位靠前、在全国榜上有名,进一步增强我县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产品入名牌,就是要求我们紧紧依托我县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有档次、成规模、叫得响、叫得亮的煤、气、电、化工、农产品、旅游等知名品牌。幸福指数入名首,就是要求我们不仅经济总量要翻番,而且人均占有要靠前;不仅发展指数高速度,而且发展水平高质量;不仅拥有别的地方拥有的物质条件,而且拥有别的地方没有的生态宜居环境。

同志们,中共沁水县委坚决响应省委提出的“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号召,确保“十二五”末农民收入翻番,市民收入翻番,干部生活水平翻番。我们的口号是:

让沁水人均收入不低、幸福指数最高,令全省人民刮目相看!

叫沁水城乡建设不俗,山水林文兼美,在全国诸县独树一帜!

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1356”总体发展思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领导变作风,转型跨越、政府变职能,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建设干部入民心、工作入名次、产品入名牌、幸福指数入名首的“三晋十强县”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经典党代会报告

经典党代会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党代会,在合肥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合肥市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会议听取了市委、市纪委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巢湖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开展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工作,开得很成功。会议期间,各位代表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彰显了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对巢湖事业的无限深情。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各位代表和合肥市委组织部各位领导,向为会议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即将过去的2015年,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谋全局、管方向、抓大事,坚定了“安徽争五强、全国进百强”的目标追求;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营造了“镇街比贡献、部门比服务”的浓厚氛围;我们聚精会神抓党建,强基层、打基础、创基业,夯实了“共图巢湖强、同圆巢湖梦”的政治保障。大家一致认为,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是巢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是巢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的五年,是巢湖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的五年,是巢

- 1 -

湖民生民计获得新改善的五年,是巢湖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的五年。

回望“十二五”,阳光在脸上绽放;展望“十三五”,豪情在胸中升腾。前不久相继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和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年会,为我们加快未来五年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合肥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魄力、苦干实干的作为和贡献,推动巢湖在新的发展征程中铿锵前行,砥砺赶超。

一、巢湖赶超,希望在前,务必咬定目标不放松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谋划好“十三五”的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综合判断,巢湖在“十三五”实现赶超,大有希望。

第一,希望来自于基础良好,机遇难得。巢湖本就具有优异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区划调整以来的等高对接,发展理念得到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城乡面貌显著改观,跨越赶超的基础十分良好。同时,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双节点城市,主城合肥发展势头空前强劲,而巢湖作为新兴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迎来更强的辐射带动,享受更多的利好机遇。

- 2 -

第二,希望来自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只有目标的明确,才能带来发展的高效。我们适应形势新变化、立足阶段新特征、顺应群众新期待,提出了“安徽争五强、全国进百强”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谋划了“五个坚持”的路径,即,坚持“特区思维”,推动居巢经开区优先发展;坚持“板块意识”,引导各个镇(乡)街竞相发展;坚持“提质增效”,实施三次产业转型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引导城市乡村一体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活力释放助推发展。阶段成果证明,这个目标,是切实可行的;这些路径,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坚守路径,巢湖就一定能迈进省内第一方阵、全国第一梯队。

第三,希望来自于上级关心,外界关注。合肥市委市政府一直对巢湖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大力支持。随着巢湖发展的升温,市场更加看好巢湖,客商更为关注巢湖。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中铁、中广核、中节能、万达、恒大、红星美凯龙、大润发、阳光电源等央企和著名民企,纷纷“抢滩”巢湖,一些重大项目向巢湖布局,很多配套要素向巢湖汇聚。

第四,希望来自于干群合力,人心思进。广大人民群众热切盼望巢湖加速崛起,再创辉煌。各级干部亲力亲为,各套班子共识共为,各行各业努力作为,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大兴落实之风,强化落实之功,形成了“上下同心、目标同

- 3 -

向、工作同步、风雨同舟、大业同创”的发展氛围。

可以说,当前巢湖的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动能强劲。只要我们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负重赶超的姿态、奋发有为的状态,抢抓机遇、抢先发展、抢占高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再上发展新台阶,把巢湖打造成为一颗最闪亮的县域经济之星,将巢湖培育成为一朵最绚丽的城乡统筹之花。

二、巢湖赶超,重任在肩,务必精准发力不偏向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巢湖全面加快科学发展、负重赶超的关键之年,做好2016年工作至关重要。

2016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年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改革开放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大力实施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双创驱动、城乡统筹战略,加快调转促,倾情惠民生,聚力抓党建,为奋力实现“安徽争五强、全国进百强”目标、加快建设“产业高地、旅游胜地、生态之城”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必须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改革

- 4 -

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去,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让产业筋骨“壮起来”

以创新为引领,重构更有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格局,建立更具特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向五大板块要支撑。五大板块如人之五指,张则灵活机动,合则坚强有力。五大板块强,巢湖经济兴;五大板块盛,巢湖发展旺。居巢经开区板块要推进“一区三园”深度融合、错位发展。现状区域要做优食品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银屏区域要重点培育碳酸钙纳米粉体材料、生物科技和港口物流产业;夏阁区域要重点发展镁基轻质合金材料产业;黄麓区域要重点发展教育、创意、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中黄烔”板块要重点培育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生活性服务业,让项目和产业落在山水之间,实现“步步有风景、处处有产业”,形成安徽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业态布局和产业生态圈。当前,要加快推进中铁健康养老、皖新滨湖文化旅游港、香岛生态农业旅游等重大项目。城区板块要坚持“产城融合、人气集聚”,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盘活闲置地块、厂房、楼宇资源,培育一批“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特色都市产业。巢北板块要以阳光电源项目为突破,培育一二三产兼容新业态,打造振兴巢北经济主引擎。巢南板块要破解思维桎梏,为渔网渔具企业插上金融、科技的“翅

- 5 -

膀”,并依托大型建材企业延伸发展静脉产业。二是向项目建设要后劲。要谋划有方。结合“十三五”规划,善于从国家政策中寻找项目、从市场需求中寻找项目、从现有产业中寻找项目、从资源利用中寻找项目,谋划一批事关巢湖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要落地有声。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当“项目局长”、“项目书记”、“项目市长”,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由图纸变为工地、变为厂房、变成写字楼、变成生产线。严格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确保在谈的大润发等项目落地生根,在建的富煌重钢三期等项目早见成效。三是向产业升级要动力。做精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业“接二连三”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积极培育一批特色化现代农业基地,引导光明槐祥、富煌三珍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力争全市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值跃上“两百亿平台”。做强新型工业。以云海镁业、皖维高新、宜安科技等项目为龙头,促进新材料产业向汽车零配件、液晶显示、航空航天等领域延伸;以阳光电源、中节能、中广核等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新能源产品制造和示范应用,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做优现代服务业。依托高铁、港口优势,借力“互联网+”,大力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差异化吸引金融与类金融项目,创建双创示范城。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加快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的- 6 -

“先行区”。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让城乡一体“快起来”

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城乡协同联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让城乡统筹的步伐在合肥率先,并引领全省。一要建设品质新城。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快打造干净、秀美、精致的“品质巢城”。规划上求“全”不弃“微”。既要考虑城乡空间形态,又要考虑城乡功能布局;既要划定“红、绿、蓝、紫”控制线,又要划清绿色廊道和河湖水系生态脉络。大到道路桥梁、标志建筑、城市公园,小到灯光设计、绿化苗木、人行道板,让每一项规划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群众评判。建设上抓“大”不放“小”。在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十大工程”的同时,扎实推进背街小巷亮化、公厕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小广场、小游园、垃圾中转站、停车场等民生项目建设,让市民从平常生活中感受变化、分享实惠。管理上顾“近”不失“远”。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不断完善“路段长”制等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做到标本兼治。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二要展示乡村新貌。在启动7个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注重结合特色产业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土地复垦整理,探索“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美好乡村建设新模式。深入开展“三线

- 7 -

三边”环境整治,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三要弘扬文明新风。大力引导市民守护、传播、弘扬文明,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风尚广泛传播。严格对标“测评体系”,开列问题清单,逐个销号推进,确保创城工作“两年上台阶”。要着力打造一批在合肥乃至全省“叫得响、拿得出”的志愿活动、道德风尚、巾帼服务和乡贤文化品牌。要积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弘扬有巢氏文化,繁荣节庆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培育乡土文化,切实提升文化惠民水平。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巩固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让生态名片“亮起来”

深入实施“四大专项行动”,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让“生态”成为巢湖最亮的名片。一是发展坚守“绿色化”底线。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坚持做到“五个坚决不”,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引进;环评审核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落户;“三同时”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启动;在线监测不过关的项目,坚决不放行;没有达到环评标准的项目,坚决不生产。二是建设彰显“绿色化”特色。加快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力争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倡导“农村绿化学浙江,城市美化学上海”,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在城区,把一些小地块、小节点、小街巷绿化起来,打造城

- 8 -

市的天然氧吧,市民的“口袋”公园。在镇村,充分利用一流的资源禀赋,做好山水文章,用低碳理念规划好城镇特别是环湖七镇建设形态。三是体制保障“绿色化”进程。加快城乡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用制度来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用制度来保障合法环境权益。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严格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严厉打击、严惩不贷,真正为子孙后代留下钟灵毓秀的山、清澈灵动的水、浑然天成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让内生动力“强起来”

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开明的举措,敢走新路、敢破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不竭动力。一要紧盯招商这个发力点。全市要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突出重点抓招商。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大合肥四大重点区域,整合招商资源,配强招商力量,提高招商实效。转变理念抓招商。既要“喜新恋旧”,紧盯新项目、培植新税源,厚爱老项目、善待老客户;又要“好高骛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既要“贪大求洋”,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200强、行业5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资、外企;又要“委曲求全”,为补齐产业短板、成全产业链条,甘愿付代价、花本钱。提高本领抓招商。通过公开选拔、加强培训等途径,打造一支“既懂政

- 9 -

策,又懂专业,还懂谈判”的招商队伍,力争招来一批顶天立地的“高大上”,引进一批竞领风骚的“专精特”。二要优化环境这个引力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以革自己命的决心和勇气,推进简政放权,用“两单”模式推进工作,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管的管到位。要更加尊重、关心、爱护企业和企业家,按照“精准化、专业化、特色化”要求,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沓,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竭尽所能引导更多的企业主成为企业家,进一步擦亮“选择巢湖就是选择发展、投资巢湖就是投资未来”的营商品牌。三要激活改革这个助力器。有的改革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必须铆足干劲、全力推进。对于上级要求的“两权”抵押试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要积极承接,主动出击;对于已出台方案的乡镇(街道)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要加速推进,早日见效。有的改革时不我待、势在必行,必须大胆探索、主动作为。比如,巢湖城镇投公司、矿业公司、经开区投资公司、巢湖投资公司等“四大平台”,事关长远发展,如果建设好了,我们推进发展的工具就更多,抓手就更牢,活力就更强。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让民生福祉“厚起来”

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要求,做到“身在机关,心系民生事;扎根群众,常解百姓忧”,实现“只要在- 10 -

巢湖就业创业,就能在巢湖安居乐业”。要抓好教育这个最长远的民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培养工程,办出人民满意的“好教育”。要抓好就业这个最根本的民生,强化大学生创业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管理,扎实做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要抓好社保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不断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互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体长效帮扶机制,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三无人员”等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抓好扶贫这个最现实的民生,突出精准导向,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贫困人口在2016年精准、一个不落地脱贫。要抓好健康这个最紧要的民生,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要抓好稳定这个最普惠的民生,坚持依法治市,坚决摈弃“和稀泥”、“花钱买安”式的维稳观,在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中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平安巢湖”建设,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抓好国防动员、优抚安置、双拥共建,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控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 11 -

三、巢湖赶超,关键在党,务必强基固本不动摇

践行“三严三实”,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巢湖赶超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证。

第一,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先锋队。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不能停滞。一要夯实基层基础。始终坚持“精兵强将”充实基层、“真金白银”投向基层、“最优资源”倾斜基层,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认真组织开展市乡两级党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村(社区)书记,实现机关事业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到村(社区)全覆盖。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组建党建联盟,开拓党建新空间,打造党建新亮点。二要激发干部活力。我们干事业的好境界是“既出成绩、又出干部”,我们用干部的高境界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才华体现在会干事上,把价值定位在干成事上,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确保谋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要强化“勤政档案”运用,以勤考绩,以勤问效,公正客观评价干部、阳光规范选用干部,让“铁军”队伍日益壮大。三要发挥党员作用。注重在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民工和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扎实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12 -

第二,着力树牢真抓实干的风向标。一位大哲学家说过,“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要殚精竭虑,夙夜在公,积极投身“镇街比贡献、部门比服务”的干事创业大潮。一要苦干比精神。“一勤天下无难事”。要发扬“5+2”,“白加黑”的作风,任劳任怨、实干苦干,班上不够班下补、白天不够晚上补、平时不够假日补,比别人吃更多的苦,留更多的汗,争取把别人干不成的事干成功,把别人能干的工作干出色。二要快干比效率。以抢的意识、争的态度,主动出击而不坐失良机、未雨绸缪而不临阵磨枪,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做到建议走在决策前、主意走在措施前、工作走在别人前。养成雷厉风行、干事利落的作风,做到反应快、节奏快、执行快,对作出的部署立说立行,对交办的事项即领即办,对当日的工作日清日毕。三要大干比魄力。“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要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气,敢打敢拼、舍我其谁的锐气,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当“突击队”,甘当“排雷手”,勇当“急先锋”,面对困难不退缩,越是艰难越向前,不达目标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

第三,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好环境。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键是要让廉政责任落实到位,让见贤思齐蔚然成风,让党纪法规约束有力。一要落实“两个责任”。各地各单位党组织

- 13 -

书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反腐倡廉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对违法违纪现象,不包容迁就,不遮短护丑。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把主业聚焦到执纪监督和查办案件上来。二要纠正“两种认识”。随着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有些干部产生了“为官不易、为官不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等错误思想,这是对反腐认识的不到位、对党性修养的不自信、对岗位职责的不作为。特别是现在,我们有做不完的工作,大家务必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只要是公心从政、用心干事,组织上坚决予以支持。三要坚守“两条底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守住党纪国法、思想道德这两条底线,在脑中绷紧一根“弦”,在心里多上一把“锁”,不以“小节无碍”宽容自己,不以“下不为例”开脱自己,以严为范、防微杜渐,做到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让自己安全、让家人幸福。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结束讲话之前,我想套用我的北大校友卢新宁的话与大家共勉——无论巢湖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巢湖;你怎么样,巢湖便怎么样;你是什么,巢湖便是什么;你有光明,巢湖便不黑暗。我们都是康庄巢湖宏伟进程的推动者,都是大美巢湖壮丽画卷的描绘者,唯有付出全部的心血,倾注所有的热情,才能担当时代重任,不负人民重托。

- 14 -

各位代表、同志们,宏伟蓝图令人向往,美好前景催人奋进。明天的巢湖,天更蓝,水更清,山川更秀美,生态更宜居;明天的巢湖,物更阜,民更丰,百业更繁荣,人文更鼎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大志、担大任、吃大苦、创大业,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奋力实现“安徽争五强、全国进百强”目标,加快建设“产业高地、旅游胜地、生态之城”,为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15 -

第五篇:党代会报告(定稿)

中国共产党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 第三次代表大会材料之一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为打造一流专业化检修队伍 建设国内冶金行业一流设备检修企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穆 铁 健

2012年7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国共产党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第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2007年10月召开的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一流专业化检修队伍和建设国内冶金行业一流设备检修企业”的工作目标。五年来,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中心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职工群众,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精品检修,诚信服务”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钢铁主业设备稳定运行,完成了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标志是:

----着力优化检修资源,变革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大力实施“区域有分工,整体有合作”的无界面检修模式,实现了检修资源共享。并按照检修作业技术难,经常发生;技术难,不经常发生;技术不难,经常发生;技术不难,不经常发生的“四象限”划分原则,在综合分析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检修区域、作业项目及人员状况的梳理,科学界定了核心业务,为人力资源科学配置奠定了基础。以提高专业化设备检修体制运行效率为目标,完成了作业区的整合,为下一步开展人力资源优化奠定了基础。

----着力夯实基础工作,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实现了制度、标准、流程全覆盖。坚持开展贯章贯制及业务管理专项检查,有效地促进了各层级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的提升。按集团公司编制定员和岗位绩效薪酬体系的要求,规范了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稳妥地实施了岗位绩效薪酬体系改革。以本质安全为目标,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安全生产禁令,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安全责任事故逐年递减,千人负伤率由2007年的0.73‰降低到目前的0.14‰。中心被评为鞍山市“安全生产标杆企业”。鲅鱼圈分部等5个单位被集团公司认定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

五年来,中心党委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实现五个加强。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带头实现自我安全”和“技术领航”活动已成为中心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和宽广平台。五年来,有2名党员被评为中央企业、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104名党员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1212名党员被评为中心优秀共产党员。

----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确立了“宣传教育引导在前,经常性的预测和排查在前,防止矛盾激化的预案在前,扎实的思想工作和人文关怀在前”的“四前”工作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意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有机结合,营造了“人企”和谐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稳定工作责任制,针对不同时期职工思想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有的放矢地进行沟通疏导,理清工作思路、统一思想认识,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建立了“温暖送万家”大走访长效机制,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成立“一帮一”帮扶对子129对,“群帮一”帮扶对子47对,共发放救济金228.18万元,救济12677人次。温暖工程救助912人次,救助金额182.35万元。

----高调弘扬工人阶级光荣传统,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外学内树”相结合,在广泛开展向郭明义、蒋东明学习活动中,树立了以“技术能手徐鑫明”、“工人发明家李新林”、“优秀青年志愿者谷松”为代表的一批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先进、扎实工作比先进、岗位建功赶先进,振奋职工精神,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于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得益于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中共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第二届委员会,向多年来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集团公司领导、兄弟单位、中心老领导,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广大党员和全体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中心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解放思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工作面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真正做到“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推进工作创新,把党建工作同保产检修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使考核指标定量化、具体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纠正损害职工利益的行为,努力做到让职工群众满意;必须始终坚持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凝聚各方面人才和力量,努力把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始终坚持弘扬正气、典型引路,狠抓积极因素,塑造一支忠诚企业、忠诚岗位、忠诚事业的党员队伍。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心的各项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职工队伍整体

常之举,尽非常之责。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工作重点为“两个一流”赋予了新的内容,对建设“两个一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集团公司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保产检修、科学管理水平;全力服务钢铁主体、服务全体职工,为打造一流专业化检修队伍,建设国内冶金行业一流设备检修企业而努力奋斗!

(一)要在变革创新中建设“两个一流”

变革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唯有变革创新才能求生存求发展,唯有大变革才能带来大发展,大力推进变革创新是中心实现“两个一流”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一是要围绕“三支队伍”建设,推进变革创新。统筹抓好管理、技术、检修维护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做好管理、技术和检修维护人员的技术等级序列评聘工作,畅通全员岗位成才“绿色通道”,力争到2015年底,管理和技术岗位高、中、初级职称比例达到20:40:40,生产服务岗位高、中、初技能等级比例提高到40:45:15。二是要围绕企业管理升级,推进变革创新。全面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制度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岗位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形成管理提升长效机制,抓住“短板”,突破难点,实现企业管理工作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三是要围绕人力资源优化,推进变革创新。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改善结构、提升素质、持续发展”总体

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和检修质量。要以降低钢铁主业备件费和维修费为出发点,在降低检修成本和备品备件消耗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提高设备运行质量,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转。大力开展“双增双节”、修旧利废、回收废钢铁和以提升劳动生产率,降本增效为重点的群众性自主创新活动,努力为集团扭亏为盈多做贡献。

(四)要在和谐稳定中建设“两个一流”

和谐稳定是中心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职工群众是中心发展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是中心实现“两个一流”奋斗目标的前提条件。必须把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关注职工合理诉求,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保证职工人身安全是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重中之重,要时刻紧绷安全生产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禁令,广泛开展班组(岗位)“安全达标”活动,努力培育安全文化,不断提升班组自主安全管理水平,形成自下而上的安全工作管理新格局,促进中心向本质安全方向发展。要完善“温暖送万家”大走访及扶贫帮困长效机制,扩大“一帮一”、“群帮一”帮扶范围,形成上下联动的帮扶体系,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营造和谐氛围。

三、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为建设“两个一流”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思想动力

1价,进一步探索完善党建工作定量考核的方式方法。按照“规范、务实、有效”的标准要求,以争创鞍钢党支部工作示范基地、创建“样板”党支部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支部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总结提炼并形成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一线党支部工作模式。进一步扩大“样板”党支部覆盖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解决“空白班组”问题。通过培养、培训、岗位调整、组织选派等办法,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兼职党务人员“融入、进入”能力和业务水平,全力打造一支职业化、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档升级。

认真落实《鞍钢党员教育管理条例》,以实施党员目标管理为依托,不断完善党员目标管理流程,紧密结合党员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指标,实现对每名党员的有效管理和考核,增强党员自我教育、解决自身问题、实现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促进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广大党员要紧密围绕保产检修、安全生产、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工作,积极参与到党内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中来,立足本职,岗位争优,把化解“危机”度“寒冬”、岗位对标降成本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课堂和实践平台,作为检验自身作用发挥的“标尺”,做到在思想上领航、业绩上领航、技术上领航、作用上领航。要以“三亮、三比、三评”和共产党员工程活动作为党员创先争优的基本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新形象。要以实施“双培养”工程为载体,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生产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一线班组长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岗位先锋和骨干,不断提高党员队

3现、培养、选树、宣传先进典型个人和群体,大力弘扬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发展氛围。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按照鞍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以及冶金行业一流设备检修企业的标准,将提升文化建设水平作为催发动力、激发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将中心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升华发展,努力将各种先进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法制教育和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法规意识,打造平安企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教育力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使各级领导干部以敬畏之心、忠诚之心看待手中的权力,增强各级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拒腐防变能力,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开展读书思廉、履行廉洁承诺等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工区纪检监察的基础建设,形成运转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效能监察工作,使效能监察融入生产经营和管理,成为完善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提高查处案件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立案率、结案率达到100%。

(六)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

落实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责任制,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

下载2011年各地党代会报告精选之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各地党代会报告精选之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代会报告2011

    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真情实干,奋发图强 为开创龙门所经济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龙门所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3月9日) 李晓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

    党代会报告

    抢抓机遇共促发展,真抓实干齐推振兴 全面开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11年 月 日) (讨论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县*......

    党代会报告(2011)

    抢先发展 矢志跨越 为建设苏南现代化一流强镇而不懈奋斗 ── **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是我镇在新时期下召开的党内一次盛会,是我们在“十二五”开......

    2011党代会报告

    谋发展 促和谐 为实现海龙街道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李矫同志在海龙街道党代表会议例会上的报告 (2011年12月1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海龙街道2011年党代表......

    党代会报告

    加强党的领导 促推跨越发展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 文明富裕新阳城 ―――-在中国共产党阳城镇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 江 荣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中国共......

    街道党代会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共产党**街道第一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今天胜利召开了,这次大会是按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要求,适应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形势需要而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

    党代会报告

    党代会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xxx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一、八年来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过去的八年,是我矿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八年。矿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党代会报告

    党代会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xxx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一、八年来的工作回顾和基本经验过去的八年,是我矿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八年。矿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