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投行及其它金融职业介绍普及版
投行及其它金融职业介绍普及版
不少网友对投行以及其它金融行业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不过有不少道听途说的传闻并不可信。而且很多帖子对一些概念定义比较混乱,不少人甚至对投行干些什么都不甚清楚。我在这里科普一下,众位大牛不要见笑。这个帖子侧重于介绍金融的一些职业分工,以及简单的职业道路介绍。
整个金融行业大致分为buyside和sellside两大类。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种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行。投行内部结构也很复杂,按照产品分大致分为fixedincome和equity两大类。按照业务分大致分为IBD,sales&trading,equityresearch,assetmanagement(这部分和buyside性质是类似的)等。IBD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靠近的是corporate一边;sales&trading主要进行产品销售和交易,有时候投行会扮演marketmaker的角色以保持市场的流通性。
buyside主要进行的是投资管理的业务,所以也称为IM(investmentmanagement)或者AM(assetmanagement),主要由各种机构投资者组成,包括mutualfund,hedgefund,pensionfund等等。
就careerpath来说,很难说谁好谁不好,关键看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IBD适合工作热情高涨,吃苦耐劳的人。sales适合善于人际交往的人。trading适合能承受巨大压力,并且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equityreasearch适合做事踏实的人。一般来说IBDcareerpath比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头,能熬上去的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也需要强健的体魄。tradercareerpath风险很大,可能在2年之内就毁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我知道一个顶尖的trader从associate升到director只用了2年。sellsideequityresearch行业前景有一定问题,因为regulation越来越倾向让research保持独立性以保护投资者。
Buyside总体来说lifestyle比sellside好,收入也超过sellside。不过,进buyside也远远难于进sellside。
注:当今金融产业之庞大和复杂远远超过常人想象,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还有着很多细分的行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补充一下,帖子的职业分工主要是指成熟市场的情况。国内情况有所不同。
金融领域的开放让国内很多年轻的朋友一下子豁然开朗。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价值观:进投行的是牛人,进四大的是凡人,进企业的是土人之类。在此还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观点:工作本身没有等级之分,我决不赞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级”之说。任何一个人能在本行干的出色的才是牛人。选择职业道路应该看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够干什么,然后尽量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级”的工作钻的话,可能回头看来还是一事无成。
hedgefund中文翻译成“对冲基金”,这个翻译是准确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主流的hedgefund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hedgefund对一些市场趋势进行大胆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机,贬义词,英语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义词,表示承担风险而获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fund和国内的情形联系起来看,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私募基金”。这个意义上而言国内存在hedgefund已经已经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因为法律界定而没有露出水面。现在管理层正在进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进程,应该很快就能成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国内现在往往把PE翻译成“私募基金”是不准确的,下文还有相关论述)
在成熟市场上hedgefund通常是相对于mutualfund而言。其差别是:mutualfund是公开招募,并且公开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国内市场上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大多数属于mutualfund。而hedgefund则大多是私下招募,并且封闭的基金。
在全球金融市场,hedgefund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最近两年的商品期货的超级牛市都可以见到hedgefund的身影。由于hedgefund收益率普遍高于mutualfund,最近几年全球范围的hedgefund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再加上全球性资本过剩,现在上billion的fund都算不上特别大。
稍微提一下对冲的概念。对冲是一种控制金融风险的手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买了100股股票,然后又担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买一个认沽100股的期权(putoption)进行对冲。最后无论股票怎么跌,最差的结果就是你以putoption的执行价(strike)卖掉手中的股票。
和对冲相关但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关风险完全对冲掉以后可以获取的无风险收益。比如说中国银行的美元牌价是8,门口黄牛的牌价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币从黄牛那里换1美元,随后马上拿一美元换给BOC变成8元人民币,毫无风险的赚了0.2元。
就职业而言buyside和sellsidelink最多的是tradingdesk。双方的人马几乎是对应的。基本上都设有:trading,structure和research几块。一般来说sellside研究力量更为强大,buyside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sellside取得。sellsidestructure侧重的是如何将金融产品合理定价,而buyside侧重于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预测市场的变化。(本质是一样的)双方的trader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归。
当投行根据buyside要求设计出金融产品后,双方达成交易。然后投行一般会尽快地通过相关交易对冲产品风险,而buyside这时候一般是“一切尽在掌握”,因为买到手中的产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订制的。这时候,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大家赚自己的利润。另外有些时候,投行也会takeposition,这种时候双方都是marketplayer,关系也就变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把业务上的link讲完后,职业上的link也就水到渠成了。双方trader作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间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而言,投行的比较focus也比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愿意往buyside跳,不过buyside本来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跳槽并不容易。structure是双方都需要的,虽然侧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间都有跳。
上面说的都是投行的市场一头。回过头说IBD(传统投行业务),更多的是和企业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场打交道。反之,buyside都是和市场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转buyside。
由于国内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成功风投的案例,大家已经不太陌生,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PE。
国内很多地方把PE(privateequity)翻译成“私募基金”,这显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场的人“顾名思义”所致。诚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于hedgefund的概念(相对于mutualfund)。而PE是一个相对于publicequity的概念。我个人将其翻译成“非上市融资”,现在国内比较被认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权融资”。
现在vc/pe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在美国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几年PE的收益率都明显好过publicmarket,导致PE的规模快速膨胀。在国内火爆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其实现在vc/pe差异已经不是十分明显,很多时候人们把VC看成是pe的一种。如果进行划分的话,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targetcompany投资阶段的不同。vc主要投资于公司发展早期,从种子阶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资于有稳定现金流,businessmodel比较成熟的公司。PE最经典的做法是LBO(leveragebuyout),核心是将现金充沛而又失去发展动力的上市公司goprivate,通过大财务杠杆使公司有紧迫感,从而为股东提供更大的收益。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风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尔干的就是PE。片中罗伯茨问他你到底是干嘛的,回答颇为经典:“总而言之我干的就是把一家公司买下来,然后再拆成一块一块卖”。(注:这只是PE做法的一种,并不是全部)
vc/pe是金融市场中最直接和企业打交道的分支。vc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plan(bp),从中找出有前途的bp以及执行团队,随后进行价值评估以及投资。根据公司不同,有些vc会强烈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些则没有。pe更多的是寻找有前途的被收购公司,并且进行金融改造。vc/pe最终的的目的都是找一个更好的价钱把公司股份卖掉推出,从而进入新的循环。具体操作方法VC/PE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讨论。
现在可以把金融产业链简单的串一串。在一个企业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的,这一阶段可以参与融资的就是VC/PE。当企业需要上市,这时投行就参与进来,对公司价值进行精确评估,然后公开招募。这时候,企业自己或者vc/pe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将其加工成金融行业认可的“股票”。公开上市前后,buyside就会进行认购。接下来就是二级市场上的各方博弈了。
金融的原始定义是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融资,因此金融必定有企业和市场两级。企业这级是金融行业的生存之本,市场这级可以看作金融行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投行作用是金融产业链的hub,一端联系着企业,另一端联系着市场。企业这端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资本主义出现后的几百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市场这一端则越来越庞大并且趋向虚无。很多衍生金融产品最早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风险控制的需求,但很快变成一些豪赌的利器。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是保证企业(无论privateorpublic)企业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使其他机构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果没有会计师的存在,整个金融行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因而会计师有“经济警察”之称。
整体而言,金融业连接企业一端的工作核心更侧重于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金融连接市场一段的工作的核心侧重于市场风险的控制以及对市场方向的判断。因为对技能要求的不同,两端互相转都比较困难。相反,只要在金融产业链的同一端,转行至少都是有逻辑上的可行性的。
update 既然提到了,今天就略微谈一下M&A.其实M&A并没有太多的神奇之处。就财务上来说就是合并报表的问题,这个对于坛子里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就估值来说,大致做法和IPO估值差不多,不过就是要考虑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而synergy effect则是十分错综复杂,虚无缥缈,深不可测的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被并的公司必然出现人事动荡,导致士气低落,这种情况就十分难以像财务数据一样被量化。
其实,个人觉得M&A多半是投行的忽悠行为(银行当然为了做成deal不择手段的把synergy effect吹得很好)。由于事实上的负协同效应加上winner's curse,十之八九的MA是失败的。
update 既然大家对投行的级别和工资那么感兴趣,我稍微科普一下。
投行的称呼和四大不太一样,最低级别叫Analyst,上几个级别叫Associate,然后是VP,senior vp(或者director),MD(managing director)。和四大基本可以一一对应。
至于投行的收入则比较复杂,涉及几个方面。第一是收入构成。投行做一年以上bonus的收入一般将超过工资本身,成为极其可观的数字。而四大的bonus基本是隔靴搔痒。第二,工作性质。在投行工作分工远比四大复杂的多,因而收入会有天壤之别。front office,mid office以及back office收入都大相径庭。就算都是front office,trading和IBD有时候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即使一个team的同事可能因bonus的差别导致收入相差不小。所以,不顾具体情况就比较投行的工资是毫无意义的。第三,global pay的问题。投行的本地化远远不如四大。因而大多数地方投行都是给global pay。反之,四大在国内给的pay已经比较local了。这是我认为四大和投行工资差距最主要的原应。
现在比较流行PK,很多人大概会觉得我上面说的废话过多。我在这里就给一个大概的可比概念。高华第一年IBD associate所有收入大致相当于一个国内四大表现正常的senior manager。把话说回来,有位老兄说四大partner无法和投行的vp以上人比,这一点我很不认同。就收入来说,四大收入更像金字塔。其实四大顶层和投行顶层的收入相差并不大,越往下收入相差越大。就工作成就来说就见仁见智了。
结论是:不要总觉得什么工作比什么工作牛。自己人牛才是关键。人牛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做这份工作以及是否喜欢做这个工作。
update关于quant
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我尝试着说一些吧。
一个重要的命题很难得出判断:到底是量化金融的发展导致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还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导致了量化金融的发展。
quant粗略的分为两方面:产品的quant和市场的quant。产品的quant理论基础自从70年代BS出现后已经没有重大飞跃。技术手段已经很成熟,大家用的方法模型也差不多。当然,做产品structuring的人还是需要的,不过已不是高精尖了。
市场quant比较有意思。事实已经证明计算机交易完全可以胜任简单的交易,比如DB fx desk最赚钱的就已经是robert trader。计算机化的发展最终会导致vanilla产品交易全面计算机化,最终代替human trader。这个角度来说,长远是减少这类就业机会的。
至于通过quant手段做asset management,期望beat market,业内好像除了Renaissance没有做的特别出色的。
现在小生的专业是数量金融Quantitative finance,不知道毕业以后从事金融系统里的什么工作比较合适呢?在学校有咨询过教授,教授说读这个专业,要读研究生要读博士出来的话工作会比较好找,本科的时候学到的东西不多。请问楼主知道这个专业读研究生应该读什么专业会比较对口呢?
--by 会员 oasisaqua(2010/8/10 9:32:35)
其实Quantitative finance对数学要求并不是天马行空的高,统计专业本科的水平足以。不过,对于金融的理解要看悟性了,和学历关系不是很大。如果有志于本专业的话,教授说的不错,就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吧。我认为关键倒不是学的东西问题,而是找工作时的敲门砖比较够分量。
最近在海外工作版看到一个网友问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一个化学本科学生如何投身IB。有一位网友的见解十分独到,在此借花献佛,也许可以给很多朋友带来启发:
以下是引用bolan在2008-8-16 15:41:00的发言:
这么多人都CFA了,你还建议他TAKE CFA?他能凭CFA获得IB的INTERN?别毁人了,虽然你不是有意的。听哥哥的,包你没错:当你看到大家全都扑通一下跳进去搞什么的时候,你要赶紧潇洒地走开,别跟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大多数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失败的,你想加入失败的大多数吗?你肯定不想,你想成功(大家都想)。离你最近的成功在哪里?你把你的化学学好、获得成功的概率肯定远远大于你成功进入顶级投行的概率。把你自己本行做好后,绝对不会吃亏。只有你真正优秀、有竞争力,才有可能心想事成。等你牛起来之后,投行这种牛马活,可能根本就不在你眼里了。
假设你们化学系200名同年级的,你成为TOP1的概率虽然不大,但比你竞争投行,在2000个几乎都强过你的人当中,成为幸运儿的概率大多了。
update 关于职业规划
几年前,如果我看到这样的帖子,无疑会给你很多建议。从投行工作的分类到职业规划的可行性都会涉及。现在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觉得很多规划都颇为可笑。
根据现在的想法,窃以为女生30岁前乘风华正茂时,以一生的幸福程度来看,把精力放在找心爱的另一半上比职业规划比进投行更靠谱。
如果lz是男的,30岁前想清楚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有多少斤两,比纸面上的职业规划重要。
要记住: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机会都是突然出现的。抓住机会比按照职业规划循序渐进重要的多。
对于刚上本科或者刚开始干第一份工作就立志进投行的朋友:建议先干好眼前的工作,把该学的的东西学到手,在本行业中干到最出色,那时候考虑下一步就水到渠成了。反之,如果你在自己的行业都干的灰头土脸,投行凭什么来拯救你呢?
第二篇:投行及其他金融职业介绍
不少同学对投行以及其它金融行业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不过有不少道听途说的传闻并不可信。而且很多同学对一些概念定义比较混乱,不少人甚至对投行干些什么都不甚清楚。我在这里科普一下,众位大牛不要见笑。这篇日志侧重于介绍金融的一些职业分工,以及简单的职业道路介绍。
整个金融行业大致分为buyside和sellside两大类。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种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行。投行内部结构也很复杂,按照产品分大致分为fixedincome和equity两大类。按照业务分大致分为IBD,sales&trading,equityresearch,assetmanagement(这部分和buyside性质是类似的)等。IBD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靠近的是corporate一边;sales&trading主要进行产品销售和交易,有时候投行会扮演marketmaker的角色以保持市场的流通性。
buyside主要进行的是投资管理的业务,所以也称为IM(investmentmanagement)或者AM(assetmanagement),主要由各种机构投资者组成,包括mutualfund,hedgefund,pensionfund等等。
就careerpath来说,很难说谁好谁不好,关键看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IBD适合工作热情高涨,吃苦耐劳的人。sales适合善于人际交往的人。trading适合能承受巨大压力,并且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equityreasearch适合做事踏实的人。一般来说IBDcareerpath比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头,能熬上去的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也需要强健的体魄。tradercareerpath风险很大,可能在2年之内就毁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我知道一个顶尖的trader从associate升到director只用了2年。sellsideequityresearch行业前景有一定问题,因为regulation越来越倾向让research保持独立性以保护投资者。
Buyside总体来说lifestyle比sellside好,收入也超过sellside。不过,进buyside也远远难于进sellside。
注:当今金融产业之庞大和复杂远远超过常人想象,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还有着很多细分的行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补充一下,本文的职业分工主要是指成熟市场的情况。国内情况有所不同。
金融领域的开放让国内很多年轻的朋友一下子豁然开朗。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价值观:进投行的是牛人,进四大的是凡人,进企业的是土人之类。在此还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观点:工作本身没有等级之分,我决不赞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级”之说。任何一个人能在本行干的出色的才是牛人。选择职业道路应该看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够干什么,然后尽量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级”的工作钻的话,可能回头看来还是一事无成。
hedgefund中文翻译成“对冲基金”,这个翻译是准确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主流的hedgefund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hedgefund对一些市场趋势进行大胆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机,贬义词,英语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义词,表示承担风险而获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fund和国内的情形联系起来看,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私募基金”。这个意义上而言国内存在hedgefund已经已经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因为法律界定而没有露出水面。现在管理层正在进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进程,应该很快就能成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国内现在往往把PE翻译成“私募基金”是不准确的,下文还有相关论述)
在成熟市场上hedgefund通常是相对于mutualfund而言。其差别是:mutualfund是公开招募,并且公开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国内市场上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大多数属于mutualfund。而hedgefund则大多是私下招募,并且封闭的基金。
在全球金融市场,hedgefund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最近两年的商品期货的超级牛市都可以见到hedgefund的身影。由于hedgefund收益率普遍高于mutualfund,最近几年全球范围的hedgefund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再加上全球性资本过剩,现在几个billion的fund都算很小的。
稍微提一下对冲的概念。对冲是一种控制金融风险的手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买了100股股票,然后又担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买一个认沽100股的期权(putoption)进行对冲。最后无论股票怎么跌,最差的结果就是你以putoption的执行价(strike)卖掉手中的股票。
和对冲相关但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关风险完全对冲掉以后可以获取的无风险收益。比如说中国银行的美元牌价是8,门口黄牛的牌价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币从黄牛那里换1美元,随后马上拿一美元换给BOC变成8元人民币,毫无风险的赚了0.2元。
就职业而言buyside和sellsidelink最多的是tradingdesk。双方的人马几乎是对应的。基本上都设有:trading,structure和research几块。一般来说sellside研究力量更为强大,buyside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sellside取得。sellsidestructure侧重的是如何将金融产品合理定价,而buyside侧重于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预测市场的变化。(本质是一样的)双方的trader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归。
当投行根据buyside要求设计出金融产品后,双方达成交易。然后投行一般会尽快地通过相关交易对冲产品风险,而buyside这时候一般是“一切尽在掌握”,因为买到手中的产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订制的。这时候,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大家赚自己的利润。另外有些时候,投行也会takeposition,这种时候双方都是marketplayer,关系也就变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把业务上的link讲完后,职业上的link也就水到渠成了。双方trader作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间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而言,投行的比较focus也比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愿意往buyside跳,不过buyside本来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跳槽并不容易。structure是双方都需要的,虽然侧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间都有跳。
上面说的都是投行的市场一头。回过头说IBD(传统投行业务),更多的是和企业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场打交道。反之,buyside都是和市场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转buyside。
由于国内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成功风投的案例,大家已经不太陌生,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PE。
国内很多地方把PE(privateequity)翻译成“私募基金”,这显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场的人“顾名思义”所致。诚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于hedgefund的概念(相对于mutualfund)。而PE是一个相对于publicequity的概念。我个人将其翻译成“非上市融资”,现在国内比较被认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权融资”。
现在vc/pe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在美国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几年PE的收益率都明显好过publicmarket,导致PE的规模快速膨胀。在国内火爆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其实现在vc/pe差异已经不是十分明显,很多时候人们把VC看成是pe的一种。如果进行划分的话,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targetcompany投资阶段的不同。vc主要投资于公司发展早期,从种子阶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资于有稳定现金流,businessmodel比较成熟的公司。PE最经典的做法是LBO(leveragebuyout),核心是将现金充沛而又失去发展动力的上市公司goprivate,通过大财务杠杆使公司有紧迫感,从而为股东提供更大的收益。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风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尔干的就是PE。片中罗伯茨问他你到底是干嘛的,回答颇为经典:“总而言之我干的就是把一家公司买下来,然后再拆成一块一块卖”。(注:这只是PE做法的一种,并不是全部)
vc/pe是金融市场中最直接和企业打交道的分支。vc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plan(bp),从中找出有前途的bp以及执行团队,随后进行价值评估以及投资。根据公司不同,有些vc会强烈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些则没有。pe更多的是寻找有前途的被收购公司,并且进行金融改造。vc/pe最终的的目的都是找一个更好的价钱把公司股份卖掉推出,从而进入新的循环。具体操作方法VC/PE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讨论。
现在可以把金融产业链简单的串一串。在一个企业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的,这一阶段可以参与融资的就是VC/PE。当企业需要上市,这时投行就参与进来,对公司价值进行精确评估,然后公开招募。这时候,企业自己或者vc/pe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将其加工成金融行业认可的“股票”。公开上市前后,buyside就会进行认购。接下来就是二级市场上的各方博弈了。
金融的原始定义是为买足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融资,因此金融必定有企业和市场两级。企业这级是金融行业的生存之本,市场这级可以看作金融行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投行作用是金融产业链的hub,一端联系着企业,另一端联系着市场。企业这端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资本主义出现后的几百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市场这一端则越来越庞大并且趋向虚无。很多衍生金融产品最早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风险公职的需求,但很快变成一些豪赌的利器。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是保证企业(无论privateorpublic)企业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使其他机构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果没有会计师的存在,整个金融行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因而会计师有“经济警察”之称。
整体而言,金融业连接企业一端的工作核心更侧重于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金融连接市场一段的工作的核心侧重于市场风险的控制以及对市场方向的判断。因为对技能要求的不同,两端互相转都比较困难。相反,只要在金融产业链的同一端,转行至少都是有逻辑上的可行性的。
-------------------------另外,再给大家列个书单,如果一个人要对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实际知识得到比较深入的了解,十五本书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很少有人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十五本书。除了读书之外,正确的思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一本有趣的书往往是有益的书,反之则未必如此。许多在学术上有崇高造诣的著作是无法带来任何阅读乐趣的。在某个狭小的专业领域极有参考价值的书,往往也过于艰涩。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属于“有趣又有益”的交集——尽管它们并不像惊险小说那样好读,但至少不至于让人头昏脑胀又不知所云。
随着时间的进步,金融技术和投资技巧的发展都已经比几十年前先进了许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变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在几十年后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阅读的。
1、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
如果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籍全部被焚烧了,仅仅凭借这样一本书,这个行业也必将重建。大本没有建立任何精确的学术模型,却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学术和实践之间。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
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大本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大本精辟地指出,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像的紧密。
2、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在这本书里,大本回避了大部分艰涩的定量分析,几乎不讨论股票与债券投资的具体技术,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投资”一词的定义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大本都试图找出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并在现实案例中阐述这些区别。
《聪明的投资者》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控制。大本从来不讲述一夜暴富的技术。他认为投资应该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上带来满意的回报,剩下的内容全部用来回答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什么是可以承受的风险,什么又是满意的回报。
3、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再发现》(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
除了以上两本书,大本曾经在多种学术和商业期刊上发表大量专业文章,并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价值再发现》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
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
4、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
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
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索罗斯告诫我们,历时实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论;可是事与愿违,对于非哲学专业读者来说,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就是历时实验。
5、戴维-法柏:《法柏报告》(The Faber Report)
在所有讲述华尔街现状的书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实例最多、证据最充足、最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著作之一。这本书是他长期采访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后的经验结晶,几乎每一段都具备“口述史”的性质。
法柏经历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与世界通信丑闻以及许多伟大基金的兴起和衰落。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戏剧性的描写,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很有戏剧性了。法柏对大部分事务采取批评的态度,有些评价简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后仍然承认,“华尔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地方”。
6、理查斯-盖斯特:《最后的合伙人》(The Last Partners)
盖斯特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诞生、发展、衰落与毁灭,写出了一部严谨深刻的华尔街史。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叙述那些最伟大的合伙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许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延续百年的大家族。此后,随着金融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宰的行业,合伙制被摧毁了。
这本书不是合伙制的挽歌,作者对那些旧的家族没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变幻莫测的华尔街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适当地阅读是非常有益的。或许有一天,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会以某种奇特的形式卷土重来。
7、理查斯-盖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
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详尽的投资银行学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讨论了广义投资银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本市场、销售与交易、证券研究、零售经纪和基金管理,还探讨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难能可贵的是,盖斯特特别注重探讨投资银行界,并将华尔街史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盖斯特的重点描述放在华尔街,但他并未忽视欧洲和日本。遗憾的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监管政策是美国的政策。这些政策或许不能解释其他国家投资银行业的深刻变化。也许技术手段和投资观念的进步,才是这个行业变动的根本动力。
8、《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华尔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
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华尔街百科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的名字:所罗门美邦、潘恩韦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赛-哈顿。书中描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与今天已经有很大区别,但还不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华尔街的人撰写的,这些人知道华尔街巨人背后的秘密。
在每一个华尔街巨人的简介之后,紧接着的是几篇著名人物传记——出色的银行家,伟大的交易员,以及某些恶名昭彰的“坏孩子”。作者的笔调在轻松和严肃之间游走,而且经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重要细节。这就是所谓的“华尔街日报体”,他们总是能够见微知著。
9、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
麦基尔是极少数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职业投资者和分析师。他的核心观点只有一条: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证券价格的波动归根结底是随机漫步,所以华尔街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
以上陈词滥调我们早已在课本上读过了,但是麦基尔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阐述了他的理论。他没有用一两个公式来糊弄我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体系中蕴含的有效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使一切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趋于无效。我不赞成麦基尔的结论,但我们无法忽视他的论证,那简直是天才和雄辩的伟大结合。
10、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
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
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
11、布鲁斯-格林威尔:《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
价值投资究竟是什么?它应该购买濒临破产的低价股,还是购买气势如虹的蓝筹股?从格雷厄姆开始,产生了许多价值投资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经理人拥有独特的模型和选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与格雷厄姆差别不大。
格林威尔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来最成功的价值投资经理人——马里奥-加比利、沃伦-巴菲特和保罗-索金等等,分析了他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指出了在绚烂的投资行为背后的枯燥无味的模型。作为一位学者,格林威尔对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畅文笔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共同因素。
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资产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
作为金融学家,伯恩斯坦指出,尽管有效市场的存在使大部分证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价值,但是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来优化自己的回报。这本书花了大量时间讨论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风险,为什么要用方差来度量风险,以及股票为什么对债券具有很高的溢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讨论尤其重要。
伯恩斯坦并没有给出什么精确的资产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强调分散配置资产、及时进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频繁交易的重要性。他并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资者们通过理性的判断得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结论,这在学者中是相当难得的。
13、理查德-费里:《指数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
费里是一位投资组合分析师,也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奉者。他通过实证数据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证明,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败市场是不现实的,所以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资产妥善配置到各种指数基金中去。
这本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数编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数基金怎样做到尽可能模仿指数?怎样克服流动性、交易成本和税收方面的困难?那些与有效市场假说矛盾的“增强型”“基本面型”指数基金有可能成功吗?为什么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数基金发展很慢?费里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说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管理基金仍然占据着全球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份额。
14、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同行的业绩。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资产配置,也在于对各种资产门类的本质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科学审慎的原则。史文森并不排斥积极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过高的管理费用和过于危险的风险敞口。他还对捐赠基金的支出政策进行了点评。史文森举出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取得佳绩是何等困难。与我们想像的不同,他并未吹嘘自己如何成功,而是严肃分析了其他人失败的原因——过于轻率的投资决策,不恰当的风险管理,过高的资产管理费用以及“买涨卖跌”的错误心理等等。这些事例证明,心理或许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素。、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
银行并购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并购真的给股东带来了价值?驱使管理层不断收购或被收购的动机是什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在并购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管理咨询顾问,戴维斯用许多亲身经历的案例和访谈讲述了许多典型的并购故事。毫无疑问,大部分失败了,但成功者的奖赏很丰厚。
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描述了并购的具体流程和主要问题。在这个并购横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静的思考是少见的。作为一种复杂而且不稳定的金融机构,银行并购可能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并购,所以了解银行并购无疑就了解了并购问题的核心。
第三篇:投行及其它金融职业介绍
投行及其它金融职业介绍(易懂,给想了解金融的你),顺手列个书单,推荐15本关于金融与投资的有趣又有益的书。2012年09月24日 10:13:49
不少同学对投行以及其它金融行业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不过有不少道听途说的传闻并不可信。而且很多同学对一些概念定义比较混乱,不少人甚至对投行干些什么都不甚清楚。我在这里科普一下,众位大牛不要见笑。这篇日志侧重于介绍金融的一些职业分工,以及简单的职业道路介绍。
整个金融行业大致分为buyside和sellside两大类。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种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行。投行内部结构也很复杂,按照产品分大致分为fixedincome和equity两大类。按照业务分大致分为IBD,sales&trading,equityresearch,assetmanagement(这部分和buyside性质是类似的)等。IBD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靠近的是corporate一边;sales&trading主要进行产品销售和交易,有时候投行会扮演marketmaker的角色以保持市场的流通性。
buyside主要进行的是投资管理的业务,所以也称为IM(investmentmanagement)或者AM(assetmanagement),主要由各种机构投资者组成,包括mutualfund,hedgefund,pensionfund等等。
就careerpath来说,很难说谁好谁不好,关键看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IBD适合工作热情高涨,吃苦耐劳的人。sales适合善于人际交往的人。trading适合能承受巨大压力,并且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equityreasearch适合做事踏实的人。一般来说IBDcareerpath比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头,能熬上去的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也需要强健的体魄。tradercareerpath风险很大,可能在2年之内就毁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我知道一个顶尖的trader从associate升到director只用了2年。sellsideequityresearch行业前景有一定问题,因为regulation越来越倾向让research保持独立性以保护投资者。
Buyside总体来说lifestyle比sellside好,收入也超过sellside。不过,进buyside也远远难于进sellside。
注:当今金融产业之庞大和复杂远远超过常人想象,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还有着很多细分的行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补充一下,本文的职业分工主要是指成熟市场的情况。国内情况有所不同。
金融领域的开放让国内很多年轻的朋友一下子豁然开朗。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价值观:进投行的是牛人,进四大的是凡人,进企业的是土人之类。在此还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观点:工作本身没有等级之分,我决不赞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级”之说。任何一个人能在本行干的出色的才是牛人。选择职业道路应该看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够干什么,然后尽量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级”的工作钻的话,可能回头看来还是一事无成。
hedgefund中文翻译成“对冲基金”,这个翻译是准确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主流的hedgefund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hedgefund对一些市场趋势进行大胆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机,贬义词,英语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义词,表示承担风险而获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fund和国内的情形联系起来看,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私募基金”。这个意义上而言国内存在hedgefund已经已经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因为法律界定而没有露出水面。现在管理层正在进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进程,应该很快就能成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国内现在往往把PE翻译成“私募基金”是不准确的,下文还有相关论述)
在成熟市场上hedgefund通常是相对于mutualfund而言。其差别是:mutualfund是公开招募,并且公开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国内市场上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大多数属于mutualfund。而hedgefund则大多是私下招募,并且封闭的基金。
在全球金融市场,hedgefund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最近两年的商品期货的超级牛市都可以见到hedgefund的身影。由于hedgefund收益率普遍高于mutualfund,最近几年全球范围的hedgefund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再加上全球性资本过剩,现在几个billion的fund都算很小的。
稍微提一下对冲的概念。对冲是一种控制金融风险的手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买了100股股票,然后又担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买一个认沽100股的期权(putoption)进行对冲。最后无论股票怎么跌,最差的结果就是你以putoption的执行价(strike)卖掉手中的股票。
和对冲相关但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关风险完全对冲掉以后可以获取的无风险收益。比如说中国银行的美元牌价是8,门口黄牛的牌价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币从黄牛那里换1美元,随后马上拿一美元换给BOC变成8元人民币,毫无风险的赚了0.2元。
就职业而言buyside和sellsidelink最多的是tradingdesk。双方的人马几乎是对应的。基本上都设有:trading,structure和research几块。一般来说sellside研究力量更为强大,buyside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sellside取得。sellsidestructure侧重的是如何将金融产品合理定价,而buyside侧重于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预测市场的变化。(本质是一样的)双方的trader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归。
当投行根据buyside要求设计出金融产品后,双方达成交易。然后投行一般会尽快地通过相关交易对冲产品风险,而buyside这时候一般是“一切尽在掌握”,因为买到手中的产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订制的。这时候,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大家赚自己的利润。另外有些时候,投行也会takeposition,这种时候双方都是marketplayer,关系也就变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把业务上的link讲完后,职业上的link也就水到渠成了。双方trader作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间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而言,投行的比较focus也比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愿意往buyside跳,不过buyside本来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跳槽并不容易。structure是双方都需要的,虽然侧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间都有跳。
上面说的都是投行的市场一头。回过头说IBD(传统投行业务),更多的是和企业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场打交道。反之,buyside都是和市场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转buyside。
由于国内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成功风投的案例,大家已经不太陌生,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PE。
国内很多地方把PE(privateequity)翻译成“私募基金”,这显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场的人“顾名思义”所致。诚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于hedgefund的概念(相对于mutualfund)。而PE是一个相对于publicequity的概念。我个人将其翻译成“非上市融资”,现在国内比较被认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权融资”。
现在vc/pe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在美国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几年PE的收益率都明显好过publicmarket,导致PE的规模快速膨胀。在国内火爆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其实现在vc/pe差异已经不是十分明显,很多时候人们把VC看成是pe的一种。如果进行划分的话,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targetcompany投资阶段的不同。vc主要投资于公司发展早期,从种子阶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资于有稳定现金流,businessmodel比较成熟的公司。PE最经典的做法是LBO(leveragebuyout),核心是将现金充沛而又失去发展动力的上市公司goprivate,通过大财务杠杆使公司有紧迫感,从而为股东提供更大的收益。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风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尔干的就是PE。片中罗伯茨问他你到底是干嘛的,回答颇为经典:“总而言之我干的就是把一家公司买下来,然后再拆成一块一块卖”。(注:这只是PE做法的一种,并不是全部)
vc/pe是金融市场中最直接和企业打交道的分支。vc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plan(bp),从中找出有前途的bp以及执行团队,随后进行价值评估以及投资。根据公司不同,有些vc会强烈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些则没有。pe更多的是寻找有前途的被收购公司,并且进行金融改造。vc/pe最终的的目的都是找一个更好的价钱把公司股份卖掉推出,从而进入新的循环。具体操作方法VC/PE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讨论。
现在可以把金融产业链简单的串一串。在一个企业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的,这一阶段可以参与融资的就是VC/PE。当企业需要上市,这时投行就参与进来,对公司价值进行精确评估,然后公开招募。这时候,企业自己或者vc/pe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将其加工成金融行业认可的“股票”。公开上市前后,buyside就会进行认购。接下来就是二级市场上的各方博弈了。
金融的原始定义是为买足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融资,因此金融必定有企业和市场两级。企业这级是金融行业的生存之本,市场这级可以看作金融行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投行作用是金融产业链的hub,一端联系着企业,另一端联系着市场。企业这端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资本主义出现后的几百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市场这一端则越来越庞大并且趋向虚无。很多衍生金融产品最早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风险公职的需求,但很快变成一些豪赌的利器。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是保证企业(无论privateorpublic)企业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使其他机构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果没有会计师的存在,整个金融行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因而会计师有“经济警察”之称。
整体而言,金融业连接企业一端的工作核心更侧重于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金融连接市场一段的工作的核心侧重于市场风险的控制以及对市场方向的判断。因为对技能要求的不同,两端互相转都比较困难。相反,只要在金融产业链的同一端,转行至少都是有逻辑上的可行性的。
-------------------------
另外,再给大家列个书单,如果一个人要对金融和投资方面的实际知识得到比较深入的了解,十五本书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很少有人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十五本书。除了读书之外,正确的思考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一本有趣的书往往是有益的书,反之则未必如此。许多在学术上有崇高造诣的著作是无法带来任何阅读乐趣的。在某个狭小的专业领域极有参考价值的书,往往也过于艰涩。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属于“有趣又有益”的交集——尽管它们并不像惊险小说那样好读,但至少不至于让人头昏脑胀又不知所云。
随着时间的进步,金融技术和投资技巧的发展都已经比几十年前先进了许多。但是某些基本原理是不变的,所以我相信,以下列出的十五本书,在几十年后至少还有一大部分是值得阅读的。
1、本杰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Securities Analysis)
如果整个证券研究领域的书籍全部被焚烧了,仅仅凭借这样一本书,这个行业也必将重建。大本没有建立任何精确的学术模型,却恰到好处地切入了学术和实践之间。他既不向浮躁的现实低头,也不向自大的学术低头。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大本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
虽然以知名股票投资家著称,但大本的《证券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而且其价值并不逊色于股票部分。大本精辟地指出,选择良好债券的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为选择良好股票的艺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人们想像的紧密。
2、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在这本书里,大本回避了大部分艰涩的定量分析,几乎不讨论股票与债券投资的具体技术,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投资”一词的定义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大本都试图找出投资与投机的根本区别,并在现实案例中阐述这些区别。
《聪明的投资者》的精髓在于对风险的控制。大本从来不讲述一夜暴富的技术。他认为投资应该在一个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上带来满意的回报,剩下的内容全部用来回答两个更具体的问题:什么是可以承受的风险,什么又是满意的回报。
3、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再发现》(Rediscovering Benjamin Graham)除了以上两本书,大本曾经在多种学术和商业期刊上发表大量专业文章,并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演讲。《价值再发现》一书收录了大本晚年发表的最有价值的文章和演讲,不仅涉及财务报表分析和投资学原理,还涉及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学内容。
大本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有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所以他在华尔街并不是受欢迎的人。几十年过去,今天的读者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体会他的教诲——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信奉,对风险控制的执著以及对频繁交易的厌恶。这些教诲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执行。
4、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The Alchemy of Finance)
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
为了证明他的理论,索罗斯声称他运用自己的对冲基金进行了“历时实验”,包括实验期和对照期。这个历时实验发生在量子基金最辉煌的时期——1986年至1987年。索罗斯告诫我们,历时实验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论;可是事与愿违,对于非哲学专业读者来说,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就是历时实验。
5、戴维-法柏:《法柏报告》(The Faber Report)
在所有讲述华尔街现状的书里,法柏的著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实例最多、证据最充足、最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著作之一。这本书是他长期采访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高管之后的经验结晶,几乎每一段都具备“口述史”的性质。
法柏经历了1990年代的大牛市,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2001-02年的安然与世界通信丑闻以及许多伟大基金的兴起和衰落。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戏剧性的描写,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很有戏剧性了。法柏对大部分事务采取批评的态度,有些评价简直是刻薄。但是他最后仍然承认,“华尔街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地方”。
6、理查斯-盖斯特:《最后的合伙人》(The Last Partners)
盖斯特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诞生、发展、衰落与毁灭,写出了一部严谨深刻的华尔街史。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叙述那些最伟大的合伙人家族——摩根家族、戈德曼家族、雷曼家族以及许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延续百年的大家族。此后,随着金融业越来越成为资本主宰的行业,合伙制被摧毁了。
这本书不是合伙制的挽歌,作者对那些旧的家族没有太多同情。他只是指出,变幻莫测的华尔街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适当地阅读是非常有益的。或许有一天,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会以某种奇特的形式卷土重来。
7、理查斯-盖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in Financial System)
这本书是我所见过的最清晰详尽的投资银行学教材。作者不但深入讨论了广义投资银行业的每一个领域——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资本市场、销售与交易、证券研究、零售经纪和基金管理,还探讨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监管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难能可贵的是,盖斯特特别注重探讨投资银行界,并将华尔街史视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盖斯特的重点描述放在华尔街,但他并未忽视欧洲和日本。遗憾的是,这本书主要讨论的监管政策是美国的政策。这些政策或许不能解释其他国家投资银行业的深刻变化。也许技术手段和投资观念的进步,才是这个行业变动的根本动力。
8、《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华尔街巨人》(Who's Who and What's What)
这是一本5年前出版的“华尔街百科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已经消失的名字:所罗门美邦、潘恩韦伯、基德-皮博蒂乃至德雷克赛-哈顿。书中描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措施与今天已经有很大区别,但还不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是由那些最了解华尔街的人撰写的,这些人知道华尔街巨人背后的秘密。
在每一个华尔街巨人的简介之后,紧接着的是几篇著名人物传记——出色的银行家,伟大的交易员,以及某些恶名昭彰的“坏孩子”。作者的笔调在轻松和严肃之间游走,而且经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重要细节。这就是所谓的“华尔街日报体”,他们总是能够见微知著。
9、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on Wall Street)
麦基尔是极少数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做出重大成就的人物,他既是经济学家,又是职业投资者和分析师。他的核心观点只有一条: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证券价格的波动归根结底是随机漫步,所以华尔街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
以上陈词滥调我们早已在课本上读过了,但是麦基尔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阐述了他的理论。他没有用一两个公式来糊弄我们,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体系中蕴含的有效性和随机性,这些特性使一切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趋于无效。我不赞成麦基尔的结论,但我们无法忽视他的论证,那简直是天才和雄辩的伟大结合。
10、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Letters to Shareholders)
巴菲特没有撰写过什么专业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写给伯克夏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他每年都重复一些似乎早已过气的言论,例如现金的重要性,公司管理层的重要性,在折扣价格购买资产的重要性以及“为增长付出恰当代价”的重要性。
仅仅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伟大——在目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财务”。人们往往把巴菲特视为财务和税务专家,但他在鉴别公司经理人方面的才能无人能及。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归结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真理,只是用一种非常简洁朴实的方式来表达而已。
11、布鲁斯-格林威尔:《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
价值投资究竟是什么?它应该购买濒临破产的低价股,还是购买气势如虹的蓝筹股?从格雷厄姆开始,产生了许多价值投资的分支流派,成功的基金经理人拥有独特的模型和选股方法,但是其核心仍然与格雷厄姆差别不大。
格林威尔分析了自格雷厄姆以来最成功的价值投资经理人——马里奥-加比利、沃伦-巴菲特和保罗-索金等等,分析了他们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指出了在绚烂的投资行为背后的枯燥无味的模型。作为一位学者,格林威尔对模型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流畅文笔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价值投资者成功的共同因素。
12、彼得-伯恩斯坦:《有效资产管理》(The Intelligent Asset Allocater)
作为金融学家,伯恩斯坦指出,尽管有效市场的存在使大部分证券分析手段都失去了价值,但是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来优化自己的回报。这本书花了大量时间讨论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风险,为什么要用方差来度量风险,以及股票为什么对债券具有很高的溢价。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讨论尤其重要。
伯恩斯坦并没有给出什么精确的资产配置技巧,他只是一再强调分散配置资产、及时进行再平衡以及避免频繁交易的重要性。他并不迷信定量分析工具,反而希望投资者们通过理性的判断得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结论,这在学者中是相当难得的。
13、理查德-费里:《指数基金》(All About Index Funds)
费里是一位投资组合分析师,也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奉者。他通过实证数据和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证明,积极管理的股票基金想打败市场是不现实的,所以最佳的投资策略就是把资产妥善配置到各种指数基金中去。
这本书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指数编制和再平衡的方法——指数基金怎样做到尽可能模仿指数?怎样克服流动性、交易成本和税收方面的困难?那些与有效市场假说矛盾的“增强型”“基本面型”指数基金有可能成功吗?为什么固定收益方面的指数基金发展很慢?费里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力所能及的回答,但想说服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管理基金仍然占据着全球金融资产的大部分份额。
14、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作为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主管,史文森取得了超越绝大多数同行的业绩。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资产配置,也在于对各种资产门类的本质的深刻了解,以及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科学审慎的原则。史文森并不排斥积极管理,但他指出,要避免过高的管理费用和过于危险的风险敞口。他还对捐赠基金的支出政策进行了点评。
史文森举出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持续取得佳绩是何等困难。与我们想像的不同,他并未吹嘘自己如何成功,而是严肃分析了其他人失败的原因——过于轻率的投资决策,不恰当的风险管理,过高的资产管理费用以及“买涨卖跌”的错误心理等等。这些事例证明,心理或许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因素。
15、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Bank Mergers: Lessons for the Future)
银行并购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但是究竟有多少并购真的给股东带来了价值?驱使管理层不断收购或被收购的动机是什么?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在并购中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作为管理咨询顾问,戴维斯用许多亲身经历的案例和访谈讲述了许多典型的并购故事。毫无疑问,大部分失败了,但成功者的奖赏很丰厚。
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入描述了并购的具体流程和主要问题。在这个并购横行的世界上,如此冷静的思考是少见的。作为一种复杂而且不稳定的金融机构,银行并购可能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并购,所以了解银行并购无疑就了解了并购问题的核心。
第四篇:求职投行
求职投行、咨询、实业回顾(关于薪水)已经退出job版很久了,以前从来没有灌过水,今天看到本版几个不错的帖子(一个是“找工作切忌盲目(zz from smth)”,“一个是我看震旦offer(zz饮水思源)”),想写给没有找到工作和明年找工作的朋友。大家公认的高收入集中在投资银行和外资咨询公司。从职业发展讲,这些行业的确高收入且高增速。当然是靠时间砸出来的了。我先从这两个行业将起。我想先讲讲对投行的看法。很多外资投行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高盛高华,UBSS等等,相比之下,具有摩根血统的的中金夹在外资投行和本土投行如中信、银河之间。薪酬上中金的工资当然不错,但是从市场角度讲中金非常尴尬。先看发债,中金抢不过地头蛇中信、银河(铁道部发债,中金因为资本金太少直接被踢出局),然而由于诸如中信这样的集团,因为业务几乎遍及金融的所有领域,发债发股自己就能消化不少,很多客户看中的就是这点,而这正是中金的软肋。再看IPO,海外的IPO,国内目前大的单子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即便有,中金也不能做不了主承销,跟在外资大行后面跑赚赚零花钱。以后的IPO以本土的规模较大国企小的公司上市为主,相比之下Margin低,以高薪吸引人才的中金虽有人才优势但是利润率不会太高。目前中金的确在金融创新上很有优势,主要仰仗的是比较优秀的人,比如首单资产证券化,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中金自己发明的,很大程度上中金能做是靠的牌照,但是一旦做了别的公司也能跟着做,竞争的市场对中金没有好处。从择业的角度,中金当然是不错的起点,但是不是长久之地。再看本土券商,以银河为例,光华有个师兄入职2-3年,大家一直以为中信银河钱不如中金,但是在银河的时候,这位师兄今年单奖金就51万(今年银河发债发爽了),后来被UBSS挖走了。目前,高华投行部有6单IPO压着没做,UBSS正在疯狂挖人,所以,对毕业生来说,就算进不了“顶级投行”,也不要忽视本土的券商,起薪不重要!
咨询公司大家知道的Mck,Bcg,Bain,Monitor,ATK,RB,LEK,Opera,Booz-Allen-Hamilton,Mercer Oliver Wyman等等。很多版上都能看到下面咨询公司第1年的薪水标准: mickinsey 120k Monitor 110k Bain 110k AT.Kearney 110k L.E.K 100k Rolanberger100k BCG 110k 千万别相信,至少BCG能给到168k底薪+30%左右的奖金。但是每升一级按双倍给倒是真的,而且升一级的时间远远比在实业快,快的半年慢的一年半能升,而实业已开始一般有所谓的trainee期就是两年,之后才是经理。我上面列出了最后三个是近一两年才在北大招人的咨询公司,有些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比如Mercer Oliver Wyman的薪酬接近30w(不清楚是底薪还是全部)而且有机会去新加坡,Opera的底薪23w,加奖金有接近30w而且有3个月在美国,这两个公司要求员工频繁出国也是因为目前在大陆都没有业务,但是对毕业生来将绝对是好的发展机会。但正如宣讲的时候Mercer Oliver Wyman去年招的那个男生说的,以后这些新进去的将是中国区的头。去从招的人来说,也千万别相信咨询公司每年声称的招多少人,大麦今年声称招约25BA+25JIA,远远没有到这个数。之前和朋友按各个公司声称的招收人数估计了一下,上面几家一共招145个。保守估计北大至少30个,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个数。咨询者,“以德唬人”也。言归正传,从lifestyle讲,咨询要比投行好很多,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最重要的是,在咨询公司能看到不同的business model,这个对有企业家精神的同学来说绝对是好机会,尤其是对Mck,Bcg,Bain,Monitor,ATK,RB,LEK这样的业务很全面的咨询公司而言。在招应届毕业生的风格上讲,麦肯锡是唯一有笔试的公司,一下各轮基本上是案例,最后是见partner。但是在座案例的时候每个公司的风格及其不一样,除了大麦被笔试刷了外我都参加了,比如Monitor,Rolanberger在某轮会有书面的材料,而Bcg,Bain,lek是面对面的聊,而且,bcg的聊基本上是交互式,而bain相对来讲比较强调应聘者的“自己动手”,如bcg会在给出案例后以讨论的方式往下找出问题,bain相对开放,自己做的假设比较多。不管怎样,在准备进咨询中之前做案例是必须的,自己不断做案例中开发自己的分析框架是必须的。
其他的咨询公司简单说说,四大的我不了解。埃森哲、IBM还有惠普咨询(我也很惊讶惠普有咨询,但是似乎没见招人)是在一个niche market。其中以ibm的薪水最高,差补250RMB/day, 埃森哲190RMB/day。如果常年出差在埃森哲一年能有120k-135k。一般1.5年到2年升职,升职后double,这个和前面提到的战略咨询是一样的。一般5-6年后出去读MBA比较合适。其实这一类所谓的it咨询,他们很多项目并不真正自己开发软件,而是买Sap的给客户,自己最多改改,赚钱的地方不是卖项目,而是之后的系统维护(以上关于埃森哲的是据一个在埃森哲的朋友说的)。
现在讲讲四大。四大是每年吸收毕业生最多的行业之一,发offer那天基本上可以称为offer rain。身边有很多同学觉得来了北大甚至读了研究生最后去四大很冤。我不这么认为。从涨薪来说四大不慢,其次,很多从四大到投行的人。高华研究部面试的时候其中有个就是才从pwc跳过去的。其次,升到经理后收入会比实业高出很大一截。当然不爽的是可能有加班和出差,但是如果项目好的话加班会少很多。个人觉得职业开始的几年出差多了认识多些人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好处,尤其是以后想从四大跳槽的朋友。
实业中的企业方差就比较大了。开始以为太古(听起来很牛的名字)能给不少,宣讲的时候人力资源的说4000,但是像地产类的新鸿基能给到9000以上,而且第一年在香港。还有思科,第一年在美国等等。下面分行业简单介绍一下吧。
地产类:国际上最好的应该是戴德梁行、士邦威理士(按发音翻译)、第一太平洋威理士等等,港资的有新鸿基等等。国内的有之前炒得很火的碧桂园、龙湖地产等等。似乎国内的地产公司起薪不是非常高,但是据说熬5-6年后能有30万。新鸿基一共有6层,据说每跳一级薪水会有很大的提高。
快速消费品:个人觉得PG是严重被高估的地方,从薪水讲PG远远比不上google,投行、咨询等等,职业发展远远比不上有在海外培训或工作机会的思科,在毕业生中的形象应该是她校园宣传的结果,包括成立的宝洁俱乐部。当然,对有志想在快销做的朋友来说绝对是最好的选择,罗兰贝格有位经理说“学行业定价最好是航空业、工业的话对典型是汽车、学品牌策划最好是宝洁!”其他行业没怎么投所以不太了解了。
第五篇:投行介绍
投资银行
【编者按】
如果说咨询是靠智慧赚钱,那投行就是靠钱赚钱……
你想知道投行是如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的吗?
你想走近传说中拿到投行offer的几位大牛人吗?
也许,投行对你来说很陌生;也许,你从没有听过MS,ML,GS,JP Morgan,CSFB…… 但当你点击浏览的那一刻起,你的职业生涯也许就会因此而改变!
让我们一起,慢慢揭开投行神秘的面纱。
1.投行生活
在感性的印象里,投资银行里工作的是一群穿西装、打领带、开名车、坐飞机头等舱、住 星级酒店的典型成功人士。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从他们今天巴黎,明天纽约的行 程中,我们也能隐约地知道他们都很忙。的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一直都是华尔街精英 梦寐以求的地方。由于投资银行所从事的交易一直以来很少让公众所知晓,而投资银行又 不断地创造着财富神话,再加上投资银行家们独具品位的生活方式,这种反差使得投资银 行这个行业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
1.1.超负荷的繁忙生活
想进投行,就要做好准备迎接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和毫不停歇的长途奔波。不仅如此,投行的精英们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获得信息,使自己永远处于最专业最敏感的状态。所以,一旦进入这一行,你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职业银行家应该做好长期 奋斗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尽最大努力获得学习经验,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 精神。
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和政府发行证券,帮助投资者购买证券、管理金融资产,进行证券交易 与提供金融咨询等服务。因此,投行从业人员需要极为熟悉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的解读及其在投资银行具体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1.2.体面的收入
投行不仅以高强度的工作闻名,也以其丰厚的薪水让人称之为“金领一族”,让其它行业 望尘莫及。
根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引述一项非正式的调查结果,在纽约投资银行工作的 MBA 毕业生,第一年可以挣得 20 万到 26.5 万美元,4 年以后,这个数字涨到 60 万元,如果坚
持 7 年,可以达到每年 100 万元。在高盛银行和摩根斯坦利,这个数字还可以稍微高一点,每年有 110 万元。7 年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这个梦的诱惑太大了,大得可以盖过所有过来人的“忠告”,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不论为哪一家投资银行工作,都可以告诉刚刚走出校门、渴望挣大钱的学生们同样的故事:如果选择了投资银行,就意味着要放弃好多年正常人的生活,他们如何一连7 天工作,一连数周每天只睡 2 个小时,如何因为一点拼写错误而遭到来自老板的难以想象的训斥,如何忍受屈辱、收起自尊,一遍又一遍改写一个高中水平的简单文件。但这些带有劝戒的故事,从来没有激起哪怕是一点点浪花,多少年来,华尔街都有人嚷嚷着 “My Life Sucks”,然后甩出辞职信,从投资银行离开,但很快又会有人前仆后继地加入。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申请投资银行工作的时候,虽然人人都知道你应该是很
爱钱的,但“钱”这个字在面试中是一个大忌讳。许多赢得投资银行工作的学生都表示,当被问到为什么希望成为银行家的时候,申请者应该大谈特谈工作的挑战、交易的动人心 魄以及和能力超群的同事一起创造财富的乐趣。但是,绝对、永远不能谈钱。
1.3.他们的共性,他们的交友圈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领域,投资银行业务是一个高层次、高风险、高回报 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业内领先者的普遍共性是:精力充沛、热情向上、学识丰富、高度 自律与具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
他们有坚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接受过度疲劳时产生的挫败感和工作情况顺利时的喜悦感。在投资银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团体协作。能够将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同为客户服务是 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回报很可能是非常高的。
在投资银行这个圈子里,有一个高贵的“血统”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高盛,德意志,波士顿还是摩根斯坦利,里面的都有一部分亚裔员工,但学历基本都是牛津剑桥,哈佛 耶鲁等国外名校的MBA。即使是分析员或者助手,也都是从北大清华这有限的几所牛校中走出的最优秀的毕业生。因此,如果没有这些皇室贵胄的“血统”,那么更好的机会可能就 在中金(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国内大银行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工作成绩。
1.4.他们的人生追求
无论对于投行工作的“非人生活”的描述多么逼真和精辟,沃顿商学院每年都有包括中国 学生在内的数百名毕业生毫不犹豫地投入投资银行的怀抱,国内的牛校学生也无不把投行 咨询并列为求职的最顶级目标,奋勇奔向那条杀气腾腾的街道。即使是最优秀的毕业生,也会在追求投行的过程中拼得筋疲力尽,满身伤痕。而这些努力这些代价,究竟是为了得 到什么?他们是在追逐理想,还是金钱,是虚荣与地位,还是一种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的 奇怪信念?每个投行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答案。有的人为了生存生活,有的人为了欲望生 活,有的人为了梦想生活。
4.投资银行的职业与能力背景要求
全球金融市场是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领域,业内领先者的普遍共性是:精力充沛、热情向 上、学识丰富、高度自律与具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
4.1.投资银行的职业背景要求
以跨国投资银行的证券销售人员为例,他必须每天浏览大量专业财经报刊;同时还要关注 最新金融报道。在仔细研读、消化和吸收后,他需要分析出这些新闻将如何影响客户投资 组合(Portfolio Holdings)中的资产,将自己对信息的领悟与见解传递给客户。
投资银行家常常是每周平均工作50到90小时、不分昼夜、黑白颠倒的生活。所以一旦进入 这一行,你就必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度自律,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生 活节奏,尽最大努力获得学习经验,保持坚持不懈的专业精神。
投资银行最需要的是什么人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业内人士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Hudson任职银行及财务招聘组长的卓东樱说:……现在投资银行最渴求有丰富经验而又 懂中国国情的人,能说普通话当然最好,但对中国的国情及企业的了解也非常重要。所以,海归派和香港人在这方面都有优势。
摩根斯坦利的副总裁,负责亚洲人力资源调配的韦文翰说,投资银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 职者要有好的学业成绩,因为成绩代表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及潜质。由于中国商科毕业生比 比皆是,一个MBA 学位也逐渐变成必需了。
不过,他提到中国的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只着重学习的表现。可惜,拥有一张满分的成 绩表,并不代表一个人能成为出色的银行家,一份均衡的简历才是银行最想看到的。
投资银行是充满竞争的行业,能力、热诚及目标当然重要,但创造力及忍耐也是不可缺少 的。除了学业上有好表现,投资银行也喜欢一些也在其它方面有成就的人,例如音乐,艺 术或体育。一个有才华的人,代表他是一个充满热诚的人,这种热诚往往能够在事业上帮 助他们。
5.2.投资银行青睐哪些人才
a 强大的人际交往与领导才能
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执行官竺稼先生曾形象地说:“我们希望所有的人都既能做„方‟的 事情,也能做„圆‟的事情。”可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并最终 解决问题的人相对容易进入投资银行人才搜寻的视野。
b 出色的学习与逻辑思考能力
应届毕业生获得录用后一般会从初级职位做起,如笔头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量 和工作压力相当可观,如果不具备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快速采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很难适应。日后如果能够依然保持这种能力将可以游刃有余应付激烈的竞争。
c 良好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
顶级的金融机构一般并不对人才的专业背景进行限制。正如美国许多优秀的投资银行家并 非金融学、经济学出身,但是具备相当的金融知识,能够熟练运用金融分析工具,具备很 强的分析能力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d 充沛的创造激情与工作能力
金融是智力产业,正如竺稼先生所言:“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没有高精尖的技术和机器,但要区别于其它公司并在竞争中取胜,最大的砝码就是人才!”金融业务有时非常复杂,之前可能没有人尝试过,这就需要团队成员具有足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e 饱满的成功信念和制胜勇气
金融业充满了挑战,在激烈而漫长的竞争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充足的信心,以及不畏艰难的勇气。事实上,在正式进入任何一个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之前,繁琐的书 面申请程序和笔试、面试等活动已经将那些眼高手低、毛躁虚浮的人屏蔽在外了。
f 兼备全局意识与实干精神
金融业不需要夸夸其谈的空想家,踏实肯干是任何一个阶段必须保持的本色。初入顶尖金 融机构的人工作起点都很低,即使是MBA毕业生。但对于一个对未来有规划的职业人来 说,起点正是学习的良机。和同事的谈论,与客户的商议,并非小事,你应当从中渐渐清 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并在工作中对全局有一个思考和把握。
过去几年,华尔街的顶级投行在大陆一般只招四个学校的学生: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能去顶级投行的,都是牛人中的大牛。即使是北大,清华,复旦中的超级牛人,也不一 定有把握进这些地方。
而近两年以来,随着投行业务在中国的扩张和对人才抢夺的激烈加剧,情况则发生了一些 变化,这些顶级的投行开始在北大、清华、复旦之外的学校招兵买马。
其实光华、清华的毕业生也不是个个都这么好工作的,至少有一半的人最后只能找到四大
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工作。而且,如果本科阶段不是名校的,最好不要寄太大希望通过读 研就能一步升天,许多国际大投行和海外名校非常看重本科资历。当然,除非你特别优秀。
6.国内外投行简介
6.1.国外
6.1.1.传统投行
高盛(The Goldman Sachs Group)
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 Co.,Inc.)
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德意志银行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现已。。)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美国嘉信理财公司(Charles Schwab & Co., Inc.)
麦格理银行集团
里昂证券(CLSA)
6.1.2.综合性银行投行业务
摩根大通(又叫JP摩根,JP Morgan Chase& Co)
花旗集团(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6.2.国内投行
6.2.1.合资投行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银国际、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华欧国际证券、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海际大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2.2.证券公司
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西南证券、申银万国 证券、光大证券、湘财证券、香港大福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7.投行职业生涯
8.1.在投行的职业发展道路
首先,进入投资银行的途径通常有两种:途径之一,认识圈子中的人,有他人推荐或者介 绍;途径之二,校园招聘。
从级别上来讲,从低到高大致有这些层次:
Analyst(分析员,一般国外名校本科毕业、或者国内名校本科研究生毕业)
Associate(经理,从分析员升任或从国外名校MBA招聘)
VP(副总裁,从经理升任)
Director(董事,从VP升任)
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从Director升任)。
上述称谓不同的银行有所不同,但本质相通。一般来说,每一级别之间大致相差三年的工 作经验,按资升级。越往上,人才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流动情况越普遍。从功能上来讲,投
资银行的人大致分为做客户关系管理的和做业务实施的。前者一般相对应的级别比较高,通常VP和以上为主;后者虽然各级别的人都会做,但是主要工作集中在Analyst到VP这几个级别。
进入投资银行业后,通常情况下,你应负责把你接受的每一个项目及时做好,无论是写报 告、绘制电子表格、谈生意、做研发还是制定工作计划。然后,一旦有机会接触客户并参 与创造利润,如果你能为公司谈成生意,回报将相当丰厚。如果你已经成为高管(通常为 董事,董事总经理及更高层管理人员),你必须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在这种职位上不能很 好地胜任工作的人,就要被迫离职。简单而言,如果想做到Director以上或者做客户关系 管理,即拉业务为主,要么你从底层爬上来,积聚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客户服务经验以及 广阔的人脉,要么是因为家庭的背景,或者行业的长期经验和人脉。其它可能性不大。
7.2.投行职位介绍及能力要求
Trader 交易者,投行中最诱人的工作
Finance 就是把那些交易数据入账核对
Tech 就是支持所有的系统,包括网管,DBA
Research 就是定期得出一些不知道有没有人看的报告
Sales 就是去那些大企业让他们把钱给你管理
Hr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投行目前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主要还不是front office的交易,基本就是IPO,或者resear ch等back office的工作,顶级的trader中国人能做的很少,能做事务性的工作就很好了。在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进入投资银行时都是从分析员做起。要想成 功地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具有特别的技能,如处理电子表格技能和思路清晰地分析问题,接下来才有可能会成为高级经理。这需要同样的技能,只是要求更高一些。在事业的中期,你的成功取决于你能否和客户交流并顺利做成交易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市场情况,政治和宏观经济情况以及运作机制。投资银行的一些工作要求很强的数学功底。如果你数 学很好,不妨考虑在理工类学科中再拿一个更高的学位(如随机演算和微分方程学),然 后继续在财务分析和股票评估等学科中选修几门更深的课程,最后在华尔街申请一个研究 部门。在大多数分析员的工作中,正确地分析财务数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 证券分析师,你必须努力获得CFA(注册金融分析师)职称。如果有一天,你有志成从事融
资业务,并成为公司财务分析家,你最好再考虑一下考取CMA(注册管理会计师)。至于Trader,很难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交易者。但至少你必须能充分了解市场,反 应迅速,从而做出准确分析。建议你读一下所罗门兄弟前交易员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经典之作《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你会学到很多有关交易领域 的知识。同时,在投资银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团体协作。能够将每一个人团结起来,共 同为客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并且回报很可能非常高。
有科技和法律背景的员工对投资银行来说价值很高:科学家可以从事任何类型的工作,从 计算金融衍生产品到生物工程学;律师则可以协助设计新型证券,进行租赁经营并用他们 杰出的分析能力与客户交流。
“学会推销自己”是成为银行家的基本功。进入投资银行业的关键是关系网——也许你早 已被这种关系网所吸引,但如果你还不具备,就应迅速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
7.3.投行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
企业融资(Corporate Finance)——如果你在企业融资部门,应该帮助公司为新的项目和 以后可能有的项目集资。你应该能够做到通过资产、负债、可转换证券、优先证券或衍生 证券等方式确定客户所需的资金数量和构成。
并购(M&A)——使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的交易是许多投资银行资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
源。如果你从事这类工作,应该成为客户的咨询者,为交易估值、创造性地确定买卖结构,并协商对自己有利的条款。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是世界公认的并购领域里的领先者。
项目融资——项目融资的范围正在迅速扩大,包括为公司或政府主要的资产负债表上提到 的基础设施和石油资产项目筹资。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德意志银行在这一领域非常活跃。项目融资交易已经成为将外资引入发展中国家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交易——投资银行中一些最令人羡慕的工作往往是交易。交易员的责任是在商业银行、投 资银行和大型机构投资者中进行资产、股票、外汇(简称Forex 或FX)、选择权或期货的 买卖。交易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因此要求你具有全面的市场知识、金融工具和心理直觉。
结构化融资——包括金融工具的创新,以便重新将资金流入投资者中(作为有资产支持的 证券)。如果你能同时具有绘制电子表格、会计和法律的技能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