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危机背景下政府执行力提升论文
公共危机背景下政府执行力提升
孙 伟
【1】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行管教研部 孙伟 福建福州 邮编:350014)
摘要:新时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矛盾日益加剧,社会架构在群体利益调整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局部性失衡因素,这一定程度上了成为了近一段时间以来生态危机频发和社会群体性事件有所抬头的重要内因。应对公共危机,关键依靠政府治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即政府执行力。
关键词: 公共危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前言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首次提出了加强政府执行力,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标志着中国政府已经把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作为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从2002年至今,近十年时间内,中国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02年底,非典开始侵袭中国,2003年中国全面抗击非典;2005年苏丹红事件,同年,冰城哈尔滨因松花江局部污染而陷入水危机;2006年全国爆发的禽流感沉重打击了家禽养殖行业,一夜之间,诸多人类视之为亲密的伙伴成为洪水猛兽,而唯恐避之不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中国政府众志成城,调动全国之力,终于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同年,因三聚氰胺造成全国数百万宝宝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也直接造成特大企业三鹿集团的破产;2009年,一场小小的病毒性感冒演变为甲型H1N1流感的全面爆发;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都造成重大伤亡。
公共危机的频繁爆发,给政府部门带来了沉重压力,也为政府自身不断改革,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带来了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机会,不断推进政府体制创新,成为目前各级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概念厘清:危机、公共危机与政府执行力
(1)概念:首先,“危机”一词在我国古代就曾被广泛应用,尤其《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系,危几无兆。”即是说的如果国家能够重视农业和种植业,保持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则社会危机便不会发生。
而美国学者罗森塔尔这样给危机定义:“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其次,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即公共性公关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什 【1】 孙伟,男(1977-),山东东营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么是真正的政府执行力?就是把人民的好想法变成行动,用政府的行动变成现实结果的力度。温总理的讲话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执行力的本质。
综上所述:政府执行力是指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精神的指导下,充分合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权威等资源,有效的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战略决策以及执行行政命令和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
(2)提升政府执行力——危机下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设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 „„”【2】传统的资源调动机制曾在特殊时间阶段显示出其巨大优越性,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程度加深,传统的资源调动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公共危机的频繁爆发一定程度上终结了传统执行机制时代,公共危机给予了政府部门巨大的压力,为政府执行力提升提供了契机和动力源,但政府执行力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以来,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当时的政府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应看做政府执行力的范畴。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推进,政府治理需要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多危机在不断演化为大的公共危机事件,把政府执行力提升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目前各级政府最紧迫议题之一。
所以,危机、公共危机和政府执行力,这三个热门词汇,对于中国政府现阶段改革的意义之大,史无前例。提升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标本兼治,消除各类危机隐患,使之变危险为机会,变压力为动力,成为成功应对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困难的最根本的解决路径,也是对危机、公共危机和政府执行力三者关系的最好诠释。
二、公共危机背景下政府执行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提升政府执行水平和能力就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尚未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在解放区的很多的具体政府实践,已经一定程度上在探索如何加强政府执政综合能力,在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建国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式的不断风云变化,新中国经历了众多困难考验,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政府在执政水平上已经站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众多成绩,但政府执行水平仍然面对着诸多亟须破解的难题和困境。
第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程度的加剧,政府执政综合环境进一步突显内外环境复杂性和执政任务的艰巨性。首先,中国几千的封建社会思想的遗毒并没有完全肃清,由于历史阶段的限制,甚至在局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着影响力,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法制化进程,但由于具体国情限制,目前整个国内法治化水平仍然偏低,公民的法律素养和各级政府法治意识依然淡薄,人治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公民在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寻求解决的诉求渠道依然有限。政治民主进程虽然已经取得诸多成绩,但距政府执政的综合目标而言,依然有着相当差距。其次,政府监督体系不健全,尤其是第三方监督缺乏力度。中国目前现行的监督体系的基本主体仍然是政府内部监督,第三方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和其他权力机关的监督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人大和政协对于政府体系日常监督缺乏制度化规定和常态性的法律规范,而舆论监督的监督形式还比较单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7页。一,缺乏力度,普通人民群众对于政府机关的监督仍需要开拓新的渠道和机制,总之,政府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权力行使的主体,其与立法机关,舆论监督主体,以及普通人民群众之间,权力有效制衡的有机体系尚未形成,甚至局部还经常出现由于监督不到位,而造成腐败现象有所加剧的局面。
最后,多元经济和多远文化交叉构成了目前中国经济文化现状的复杂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实力大为提高,但经济成分却变得复杂,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多元化的经济也催生了多元化的文化。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目前中国社会中的文化乱象,而这种复杂性的加剧直接影响着政府机关的执行主体——各级公务员的思想状态,甚至促进了享乐主义、官本位思想的大行其道,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基础,在公务员队伍中,清楚毒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成为加强政府执行力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之一。
第二,地方政府间的地缘保护,制约着政府间资源共享和政府整体治理水平提高。首先,中国的现状是地理面积大,地方各级政府数量多,但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限制,各级政府在资源分配,尤其是政策资源和国家财力分配过程中,差别巨大,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无论经济实力还是人力资源的集聚程度,在地方政府间比较都是居于前列。虽然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寄希望通过此举,缓和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和社会水平发展的落差。但这个任务仍是任重而道远,现实版的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依然存在,由于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以及政绩导向性的政策大量出台,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GDP的增加,甚至不惜通过行政命令和非常规的竞争手段来达到本区域的经济产值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盲目的重复建设和环境破坏,使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再次面临着重大危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生态灾难已经警示我们必须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条块分割模式下的各自为政式的恶性竞争模式必须改变,政府综合治理水平的提高,决定于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地方政府间资源共享的程度。
第三,执行主体素养与目前政府需要面对的繁杂综合任务而言仍不适应。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作为政府的重要执行主体,在其综合素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凡进必考”等基本原则的确定,为公务员队伍的执政能力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但公务员队伍整体综合水平仍面临繁重的任务和考验。首先,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公务员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队伍由于理论思想学习松弛,没有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抵御未来“糖衣炮弹”的冲击方面下功夫,造成有些领导干部价值观偏失,贪图享乐,从而“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局部地区,腐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次,我国政府的执政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近一段以来,我国在大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逐步根除官本位的意识,但有些领导干部自身道德修养不坚定,忘记了自己的权力源于人民群众赋予,而把权力作为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大肆挥霍国家资财,贪污腐败。标本兼治,全方位的根除腐败,已经成为提升政府执行力,维护政府公信力的迫切任务之一。
最后,政府公务员主体是党和政府重大政策出台后,最终贯彻落实的基本载体,公务员对于政策的理解水平和贯彻能力,决定政策执行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政策执行体系的成败。但目前政策理解力仍是提高公务员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公务员政策理解力还与政府执行力目标有着很大差距。第四,政策制定的多方参与度及科学性不足,造成政策出台质量不佳。政策作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工具,政策制定质量,直接决定政府治理的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量的经济文化社会政策的出台,都在特定的阶段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政策质量不佳的长期困扰。首先,政策制定过程中,科学性程度不足,甚至局部存在着拍脑袋等政策制定模式,主观因素,政绩因素都影响着政策科学性程度的提高。其次,政策的连续性不足,短期性政策、功利性政策等短期看似有利,但长期有害的政策仍然大量出台,尤其是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追逐地方短期利益,而不经过科学规划和评估,盲目出台的诸多地方政策,更是浪费了大量资源,同时,由于政策的朝令夕改,也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影响。
第五,政策执行体制机制不顺畅,还没有形成有机执行的政府执行综合体系。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相对滞后,诸多机构的规划和设置有相当多的条块分割,尤其是在局部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机构设置现象,与服务型政府的机构设置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其次,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加强中央财政能力和中央权威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目前,中央财力过大,地方财力过小的现实,再次把中央与地方财权的划分提到了议事日程,其实质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由于财权和事权的不协调,而迟滞政府执行力的提升,但令人欣慰的是,最近中央正在着手推进的财税体制改革,正在试图努力改变这个现状,通过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占有比例,来解决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最后,政府执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足。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是集约化,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在市场取得优势地位,必须在企业标准化流程设计方面下功夫,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企业的这种行为对于政府而言也同样适用,目前政府执行流程中的盲目性以及主观人为地因素太多,而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和科学性严重不足,造成政府政策、决策出台后的整个执行效果的不理想。
三、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选择
第一,创新行政执行理念,培育政府服务型执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国家发展的动力就会缺乏。传统行政文化的取向总体上说是领导文化而非执行文化,是稳定取向型文化而非发展取向型文化,是以官本位为核心的政绩管理型文化而非以社会和民众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型文化。政府执行力提升最关键的路径就是创新,政府执行体制和政府执行流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把政府公务员、普通民众的智慧不断挖掘,实现智力资源的共享和流动,才能为政府创新提供强大动力源。而执行文化是整个创新体系中的最关键一环,中国几千封建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想,总的说是一种人治思想,是古代帝王驾驭人民的工具而已,而现代政府其执政的主旨是服务人民群众,权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所以培育各级公务员的服务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培育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中国特色的执行理念和执行文化,成为推动中国政府执行力提升必然路径选择。
第二,打造一流公务员队伍,提高执行主体综合素养,夯实政府执行基础。政府综合执行力能力提高关键在于公务员队伍整体综合素养的提高,我国通过公务员考试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等方式,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务员奖惩和晋升渠道,尤其是近年来公务员招考一路升温,也赋予了公务员队伍能够招到高层次人才的现实基础。首先对公务员队伍加强思想政治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充分利用党和政府的理论主阵地——党校系统,通过公务员的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利 用党校系统优良师资和先进的网络系统,为公务员队伍应对新形势下复杂的难题和困难不断提供良好智力支持。其次,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务员奖惩体系,奖优罚劣来激励公务员队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你追我赶得良性竞争氛围,杜绝卖官、买官等恶劣现象出现。最后,把公务员队伍进口和出口与社会智力资源对接,使之进的来、留得下、干的好,也出的去。把公务员的局部智力资源与社会整体的智力资源对接,形成资源共享,提升公务员队伍竞争力,提升政府应对危机背景下复杂执政事务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重塑政府组织架构,提高政府执行效力。古语有云:田忌赛马,只因把赛马的次序变了,胜败的结果就变了。如果引申到政府机构改革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能够把政府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以政府需要解决的复杂社会事务作为改革政府机构,重塑组织机构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广泛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把政府组织从以前的垂直状态逐步向扁平化过渡,使中央高层与基层一线之间的联系时间和距离都能得到进一步的缩短,从而使中央决策能够迅速到达基层,同时基层的意见和反馈能够迅速反馈回高层。同时优化政府执行流程,推进标准化建设,如有可能,中央政府应集中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成立政府执行流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通过集中全国智力资源对全国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标准再造,量身定做,通过立法手段,在原则和灵活性的指导下,做到每个政府机构的政府行为都能够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法律规范和可操作性的依据,彻底改变传统行政中,主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大行其道,致使效率和效益都难以得到提高的困境局面。
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低运行成本、高效率政府提供了硬件基础。各级政府在推进技术革新方面花了大量气力,政府网站以及政府部门计算机的配备已经日渐规模化,但目前还面临着没有把公务员队伍与技术进步进行有机合成的困难,人机分离,而不是人机合一,这并不是说政府公务员只重视技术,而轻视其他方面,而是通过网络的手段,把公务员队伍从静态的应对工作,转变为动态的应对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凡是能在网上完成的工作任务,就在网上完成,凡是能够通过网络传输的,就尽量通过网络。完善的网络与标准化的工作执行流程,必将可以打造一个廉价政府,或者谓之节约型政府。
第四,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激发政府执行活力。《新元史》卷185《王磐传》:“臣下有功有劳,随其大小,酬以官爵;有才有能,随其所堪,处以职位。”“能者上,功者奖”。这表明,建立一个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是解决公务员队伍缺乏流动性的重要举措。目前的公务员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仍比较单一,而且主观影响因素比较多。尤其是绩效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权力集中于政府部门自评,第三方评估主体缺乏有效的评估制度和评估渠道。绩效评估主体单一,同时也滋生了评估内容科学化程度不足。所以,目前一个标准化、科学化、多元化绩效评估体系亟待建立,以解决公务员队伍的流动性和晋升渠道受阻的困境。
绩效评估体系的健全,同时也要完善监督和追责体系,奖优罚劣,必须对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褒奖,而工作不积极者进行惩罚,实现“能者上,功者奖”。作为监督和追则体系的重要一环,必须完善健全投诉举报体系,实现监督主体多元化和常态化,保证监督主体独立监督,发展第三方监督和媒体监督,充分发挥媒体无冕之王的舆论监督效应。责任追究体系也要不断完善,实现制度化和标准化,不因一把手的改变,而无人负责,不因领导干部调动而无法实现责任追究。总之,政府执行力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将是构成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而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多么宏伟或者政府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实际效能。所以,以公共危机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深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实现政府执行力提升,最终为我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旭斌,余二亮.公共政策执行阻力分析及对策[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3,(08)[2] 简利君,晏敬东.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障碍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4,(16).[3] 温家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在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政府管理创新与电子政务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4,(01).[4] 莫勇波.论政府执行力及其组织构建[J]理论导刊, 2005,(06).[5] 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 2004,(02).附件:
作者:孙伟 单位: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地址:福建福州福马路990号福州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
邮编:350014 联系电话:*** EMAIL:sunweijj@sohu.com 6
第二篇:论如何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论如何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以昆明市明通小学“9•26”踩踏事故为例
一、案例描述
(一)事故发生原因及伤亡情况
2014年9月26日14时30分许,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明通小学创建于1955年,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实验学校”、“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
事故发生原因:放置于学生宿舍楼过道的海绵垫倒在过道里,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学生午休后起床返回教室时,先期下楼的学生在通过海绵垫时发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不清楚情况,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踩踏事故发生,事故造成6人死亡,26人受伤,伤者无生命危险,已送到医院救治。
(二)各级公共部门对此次公共危机的反应
1.教育部: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求云南省教育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全力救治受伤学生,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刻汲取这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2.省级部门:原省委书记秦光荣立即作出批示并赶往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原省长李纪恒立即听取了事故汇报并作出
批示。秦光荣、李纪恒要求迅速组织抢救力量,全力救治受伤学生,最大限度减少伤亡;迅速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做好遇难学生善后和家长安抚工作;迅速查明事件原因,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全省中小学校安全检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云南省急救中心启动公共应急事件四级响应。
3.市、区级部门:原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做出指示,要求迅速成立以杨皕副市长为组长的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查明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同时全力做好全市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市、区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开展伤亡学生善后救治等处置工作。昆明市教育系统于事故发生当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面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明通小学明通巷附近道路进行交通管制。
(三)踩踏事故处置进度
2014年9月27日下午,昆明市政府新闻办就昆明市明通小学“9•26”踩踏事故的相关细节进行新闻通报,对涉及的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或免职处分(市纪委监察局决定给予昆明市教育局分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副局长王坚、盘龙区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区长陆佳停职检查。盘龙区委研究决定,给予盘龙区教育局局长李谦、盘龙区拓东街道办事处分管安全生产的副主任石玉、明通小学校长李岚停职检查;免去盘龙区教育局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李章副局长职
务、免去盘龙区明通小学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杨霖副校长职务)。待事故相关情况进一步调查清楚后,对此次事故的相关责任人,违反党政纪的,按照规定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在全市教育系统发出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全昆明市所有学校,28日正常上课,但是第一课要进行安全教育。
2014年9月29日,公安机关对该校校长李岚、分管校园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杨霖、体育老师李鹏程三人,以涉嫌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依法刑事拘留。
2015年6月15日,昆明市盘龙区法院分别以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判处被告人李岚有期徒刑二年;判处被告人杨霖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判处被告人李鹏程有期徒刑一年。
二、案例引申
(一)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县密虹公园迎春灯展活动中,一观灯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密云县县长张文引咎辞职。
(二)2009年12月7日,由于下雨,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的52个班的学生自习下课时大部分从离宿舍比较近的一号楼梯下楼,一名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跌倒,引起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市教育局长被免职。
(三)2013年2月27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学生上早自习时,因一楼大门未及时打开,学生之间互相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4人死亡,10人受伤。市教育局长等六责任人被免职
(四)2014年1月5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部分群众到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北大寺参加已故宗教人士忌日纪念活动,13时左右,在为信教群众散发油香过程中,由于群众相互拥挤,发生意外踩踏事故。事故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伤。西吉县县长任立新被停职检查,另有至少三人被免职,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被依法拘留。
(五)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家属将
获80万抚慰金。
三、从公共危机角度分析踩踏事故频发的原因
(一)缺乏危机防范意识
一是不重视危机预防。忽视危机预防,重视危机应对,是当前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踩踏事件爆发之前思想松懈、麻痹,对潜在隐患重视不够。
二是公民危机意识教育组织不力。我国无论是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技能培训,都没有设置安全教育、应急自救方面的课程,对公共危机应对的宣传力度不大,基本上停留在宣传一些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层面,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十分贫乏,社会公众在踩踏事件发生时不能正确处置。
(二)政府应急管理缺乏统筹
一是危机决策不能保证科学。目前,我国组建的应急机构基本上还是临时成立的临时性指挥机构,这样的组织机构往往规格较高,指挥有力,有权威性,但缺乏专业性,在可能迅速蔓延的公共危机面前,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
二是应急预案不细不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各级政府虽然都制定了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但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完善,部门之间沟通机制不畅,可操作性不强,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三)危机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是危机预警信息碎片化。我国目前没有编制危机预警信息收集规划,也没有建立危机预警信息收集平台,各种危机预警信息处于一种散乱状态,没有做到互联互通。
二是危机信息发布机制不成熟。在紧急状态下,怎样进行危机信息发布,怎样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怎样与媒体互动,都缺乏成熟的制度设计。
四、公共部门对踩踏事件的反思
(一)加强对大人流场所和活动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踩踏事件暴露出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盲点,存在管理空白,应抓紧完成对旅游景点、商业设施、体育场馆、娱乐场所、公园、学校、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安全检查,梳理风险隐患清单,落实整改治理措施。
(二)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 踩踏事件反映出,相关管理部门对监测信息研判不够、对人群高度密集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应进一步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的现场情况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充分利用应急广播、新闻媒体、网络等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和相关提示,规范引导公众采取合理避险措施。
(三)加强应急联动,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踩踏事件表明,“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依然是城市运行管理亟需破解的难题。应进一步规范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和响应程序,强化指挥协同,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能,要加强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
(四)加强宣教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
加强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常抓不懈。要充分发挥公共安全宣传活动作用,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普及,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防灾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大中小学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公众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五、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一是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按照预防为先、教育为先、人才培养为先的思路,将危机预警作为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在危机爆发之前做好预判,作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将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是树立危机可防可控的理念。随着我国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公共危机事件会不断增多,政府应冷静客观地看待这种变化,没有必要
过度担心危机可能造成的混乱,只要科学预防、及时处置,任何危机都能得到控制。
三是树立科学应急的理念。预防灾害中应充分体现科学原则,处置危机中重视专家的直接参与,建立和充实专家库,请专家参与评估,并在第一时间到位,与应急队伍协同作战。
(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在现有法律体系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公共危机管理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覆盖立法盲区,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使公共危机管理有法可依。
二是堵塞行政执法漏洞,做到执法必严。针对法规滞后、标准缺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拉扯不清、有责就让、有利就上的实际情况,应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堵塞行政执法漏洞。
(三)完善紧急状态下信息披露工作体系
危机事件发生后,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政府应按照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危机处理相关信息。特别是应正确处理与各类新闻媒体的关系,以正面信息引导公众。
(四)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急联动体系
一是建立公共危机管理决策体系。按照要求,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公共危机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对公共危
机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确保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及领导指挥安全处理全局工作。
二是推进政府部门整体联动。按照统一平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分类处置的要求,打造一个应急救助服务信息化平台,全面整合部门应急救助信息与资源,提高应急救助的能力与效率。
(五)完善政府与社会协同应对危机工作体系 一是明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危机应对是法定义务。《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有义务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有效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民间救援队伍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完善政府救援队伍外,还应大力加强民间救援队伍建设,以法律形式明确民间救援的性质和应当遵循的规则,推动民间救援健康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可以有效弥补政府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各级政府应在制定公共危机应急预案中,应将非政府组织有机纳入公共资源范围,引导其参与公共危机的应对。
第三篇: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论文
简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专业名称: 公共事业管理 姓 名: 王 珍 珍 考点名称: 准考证号: 联系电话: ***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1
一、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2
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2
三、我国形成公共危机的特点„„„„„„„„„„„„„„„„„„„„„„„„„„„„„2
(一)公共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性„„„„„„„„„„„„„„„„„„„„„„„„„„„3
(二)公共危机的多发性„„„„„„„„„„„„„„„„„„„„„„„„„„„„„„„3
四、加强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3
五、公共危机造成的影响„„„„„„„„„„„„„„„„„„„„„„„„„„„„„„„3
六、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4
七、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坚持的原则与处理措施„„„„„„„„„„„„„„„„„„„„„„6
(一)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应坚持的原则 „„„„„„„„„„„„„„„„„„„„„„6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措施 „„„„„„„„„„„„„„„„„„„„„„„„„6 结论„„„„„„„„„„„„„„„„„„„„„„„„„„„„„„„„„„„„„„„„9 参考文献„„„„„„„„„„„„„„„„„„„„„„„„„„„„„„„„„„„„„„9
浅谈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摘要
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近年来,大量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在不同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社会的正常秩序,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退,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同时也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和各区域、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断升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都将面临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而我国政府在这项社会工程中无疑担任着主体的角色。政府如何应付各类危机事件,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将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从介绍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与应急管理的目标,阐明了我国形成公共危机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原则与措施。因此,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处理采取的措施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 公共危机管理; 原则; 措施
前言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应对挑战、战胜危机的历史。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往往引发危及全体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和公共利益的公共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社会灾害,如水旱灾害,地震、飓风、交通事故、工程事故、食物中毒等。日本新泻核泄漏到中国大雪灾、汶川大地震的爆发,一件件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接踵而至,让人们在疲于应对的同时也深切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例如在2003年岁初的“非典”危机和2004年春季的“禽流感”疫情以及之后的“猪链球菌”等事件,对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验,特别是当年的“非典”,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给全球经济造成300多亿美元的损失,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超过39亿美元。还有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即由社会中的某种对抗因素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由一定的社会问题引发,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等。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我国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各种矛盾的复杂性增加,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这对党和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及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我国危机管理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过去危机管理研究在我国学界几乎是盲区,所以,不能对政府及各类组织的危机管理实践提供应
有的知识资源和智力支持。我国政府和社会经受过各种灾难和危机的考验,在危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应看到与发达国家的现状以及人民的期望相距还较远,政府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尚不尽完善,危机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
纵观当今世界,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内改革日趋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危机频发已经成为对各国政府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我国正处于跨越式发展与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也是危机频发的时期。
加强对危机以及对危机决策的研究,对于我国和平崛起、建设和谐型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对21世纪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及各种不可控灾害相继爆发的局面,我国政府普遍意识到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公共危机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关注和耗费人力、物力、精力最多的一个领域。因此,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是指一种突发事件,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公共危机有多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根据主要原因及涉及的领域,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价值危机、精神危机等。
公共危机管理,其核心理念在于以科技化和专业化为中心,把预警机制与危机管理的物质保障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实现公共危机的最全面预防,最及时应对,最快速恢复。司格乐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完善政策和实施计划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避免自然危险和人为危险的风险或应对这种风险。罗森塞尔和寇自明说道:“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渐次接受了一个更广泛和更复杂的视角。危机不再看作是有着清晰起点和终点的事件,危机是一个过程,不仅为了获得‘危机后的危机’或‘灾难后的灾难’的感觉,而且因为理论和实践都呈现出一个增长的意识,那就是,危机应该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被认识和管理”。
因此,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
简单的说,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应该有两个,一是尽快消除危机,二是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尽量不侵犯或少侵犯群众的利益。
应急管理是在危机事件爆发的紧急状态中进行的。危机事件通常来势猛,能够让人们作出有效反应的时间很短,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和错误。而应急管理一旦发生失误和错误,就会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损失,政府的失误和错误往往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弹,甚至引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三、我国形成公共危机的特点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因此,公共危机的形成会呈现出以下一些
特点:
(一)公共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性
过去,危机常见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政府运用原有的应急方案就能够积极的加以应对,而如今,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危机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如大型的自然灾害、流行性的传染疾病、安全性生产事故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群体性事件等。
(二)公共危机的多发性
公共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现象,特别是一些有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的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可能是受到社会人文环境、价值观念等的综合影响,因此,政府必须积极介入,采用科学有效的危机管理方式加以应对。
四、加强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加强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危机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的决定因素。
众所周知,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导致政府管理系统内部的无序和系统失衡,从而影响政府的管理绩效。实施危机管理可以保证政府组织系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运行.也可以使政府组织实现渐进式的管理变革,促进社会兴旺发达。
2.危机管理是提高政府组织管理水平的必需。
缺乏危机意识,必然会导致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目前缺乏一种能够预防、察觉和化解危机的内在机制。危机管理包容了政府组织在顺境、逆境之中以及发展过程各阶段的管理内容,是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思想,因而它是目前较合适的管理模式。
3.危机管理是防止政府组织老化,使政府组织之树常青的关键所在。
在经济学中,根据“帕金森”定律,即政府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日渐倾颓,这也就是说,政府组织存在的最重要职能便是防止老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组织的生存威胁越来越大,遇到的危机越来越多。因此,要防止政府组织老化,就必需实施和加强政府组织危机管理。
五、公共危机造成的影响
公共危机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资源的损失。
危机会直接造成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破坏基础设施;由于破坏正常的生产和服务以及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而导致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损失;间接的损失包括增加债务的负担、增加财政的支出、减少储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低和发展计划的延缓。
2.发展计划的打断。
危机打断了政府和社会正常的发展计划,使发展的资源从所计划的领域转移到危机的回应和重建方面,从而使发展从长期的考虑转到满足近期的需要。
3.影响投资的气候和环境。
危机,特别是在短时间不断出现的危机,以及时间持续较长的危机都会对投资产生负面对影响。投资者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投资气候和环境以降低投资的风险,而危机会引起失业、抑制消费的需求、导致经济的滞胀等,这些都增加了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
4.政治的不稳定。
危机的出现无疑是对国家政治和政府治理的挑战,不适当的政府政策、政府管理的失误、政府对危机缺乏有效的回应、政府和民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政府责任的丧失等等皆会造成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从而对政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
六、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
(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
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差。以前我们有一些危机性事件,但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定位为突发性事件。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政府的呼应。例如,我国政府从SARS危机得到提醒和警示,政府真正地意识到了我们缺乏应对大危机的准备。公众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差。公众缺乏海难、火灾等危机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基本常识,更缺乏危机的防范意识。例如,11月24日莫斯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火灾事故中,中国留学生有11人死亡、46人受伤,致使伤亡的主要原因是浓烟、烧伤、跳楼引起的机械性伤害和急救不力造成的混乱,而同住一楼的日本留学生却能沉着冷静地从火中逃生,这就极有力地证明了在危机教育上的重视与否所导致的不同结果。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由于突发事件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在侥幸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丧失,突发事件得以蔓延。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为严重。
(二)危机方法应对得不科学
风险管理指运用系统的方法,确认、分析、评价、处理和监控风险的过程,它要求把风险管理与政府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政策、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预防和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我国政府管理正缺乏这种全面风险管理,并没有把危机管理纳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在政府各种政策制定、规划、资源管理方面,都没有把危机风险的分析、确认和评估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和环节来做,往往是公共危机管理发生之后才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由于过去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一直采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的救援体制和危机管理模式,大规模地区性自然灾害迄今仍使用“人海战术”,投入最多的是部队,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公共危机的应对方法上,政府有关部门由于“责权利”等诸多因素,“金字塔”式的行政权力结构使得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采取上级拍板的处理模式,延误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
相对于我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公共危机的方法则更为科学。美国政府于1979年成立了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直接向总统负责,报告并处理灾情。多年来,该机构已发展起一整套“综合应急管理系统”,以应对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天灾人祸。由此可见,科学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是化解危机的关键。
(三)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滞后
我国在应对“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如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预防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等,都使我们看到了建立健全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的迫切性。
事实证明,当出现如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时,一个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对国家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暴露出的问题,比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与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有待完善等等,都使我们看到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迫切性。
(四)科技化和专业化水平很低
综合非典、地震、雪灾及手足口病、甲型H1N1等诸多公共危机的爆发,从预防到处理到善后工作,每一环节都凸现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一大缺憾,即科技化和专业化水平很低。以SARS为例。SARS疫情的发生,最早或者第一时间实施应急处理的是医疗卫生部门。但是,医疗卫生部门只能处理已经被感染并且已经发病的患者,无法处理大量已经被感染或可能被感染的潜在患者和受害者,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真正要解决的是对后者的有效隔离和有效控制,有效阻断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在SARS疫情发生初期,在应对过程中,政府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医疗卫生部门的专业责任或职业责任的放大,实际上起着躲避自身责任的作用。
例如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那触目惊心的画面:北京军区某兵工团及时反映组队,救援行动从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历时十七天。先后转战都江堰、绵竹、汶川、北川四个市(县)四十八个作业点,共成功营救出幸存者四十九人,清理遇难者遗体一千零八十具;发现幸存者十二人(交由其他救援队营救);帮助确认定位三十六人次。我们为每一次进军灾区而感动,为每一个生命的奇迹欢呼,但同时,剥去媒体的聚焦灯,我们看到的除了现场救援人员的劳累,更多的是一种专业性的缺乏,五六个消防员或是武警战士在一堆废墟旁一块块地手工翻动着那些残垣,其效率可想而知,而对于下面的生命来说,时效性又是何其重要。这方面,美俄日等国的专业性和科技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即搭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发展。
(五)不够健全的法律制度
在公共危机管理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危机时刻一切以应对危机为要,权力可以无限授予,公民应以大局为重,公民权利应让位于危机管理”等,这些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实际说明了危机管理中法制的缺失,无论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都应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为解决危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可以不择手段,最终结果可能会诱发新的社会危机,并对国家的法制进程造成长远的伤害。从总体看,现行的公共危机管理立法存在着诸多问题,法律分散性、多元性的状况依然存在。如我国没有在宪法中规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也没有制定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紧急状态法”,这是其一;其二是缺乏紧急情况下的特殊行政程序规范,很容易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紧急权力留下法律上的漏洞;其三是紧急状态下监督机制不完善,问责机制不健全。
要让政府的应然选择变成积极负责的必然行动,尚需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根据近几年事件处置的教训,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针对我国突发事件的特点,亟需建立准备充分、反应快捷、高效控制、信息沟通、保障有力的应急法律制度,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责任,用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快捷。我国已经有一套用于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文件,但是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和专门针对突发事件处置的专业法律。
因此,我们在大力加强对已有相关法律的宣传、执行和督察力度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各种突发事件实行依法管理。只有把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在面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时才能有法可依,才具有权威性。
(六)危机事后恢复的不力
在危机事后的处理阶段,政府一方面需要妥善应对有关政治影响、经济损失等恢复性问题。另一方面还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修正组织的日常决策和应急处理系统,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恢复机制。而现阶段,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缺位”状态。虽然5.12地震后灾区基础设施、过渡安置房的援建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展开,但仍可以看出我国危机的事后恢复多依靠单方面的国家财政,缺乏多渠道多方式的恢复动员机制。除此之外,危机决策处理的事后校正机制也不够健全。
七、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坚持的原则与措施
(一)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应坚持的原则
1.时间性原则。
采取紧急处置手段,及时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是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2.效率性原则。
公共危机蔓延速度很快,要求政府快速反应,有效动员社会资源。3.协同性原则。
参与危机应对的人员和力量来自各个方面,比如交通、医疗、通信、消防、食品等,协同一致动作特别重要。5.12抗震救灾开始有个阶段出现混乱,之后在绵阳设立了一个统一指挥领导小组,指挥调配各方力量和物资,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4.科学性原则。
主要针对因工业技术而引起的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危机事件。如应对这类大型事故、地震、海啸、飓风等不可盲目蛮干,必须注重科学性、技术性,多征求专家的意见。正例: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充分发挥了水利专家的作用。反例:前苏切尔诺贝利电站核泄漏事故,因为隐瞒真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二)我国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措施
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民众对政府信心的减弱甚至丧失,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危机意识。
先进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建立在先进的危机管理意识之上的,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在强调危机意识的同时,要转变公共危机管理观念,把公共危机管理有机地融合到国家方方面面的发展战略之中,特别是纳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SARS危机处理中,我国主要靠的是政治动员机制,靠的是政府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要着力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使危机管理中不仅有一个忙碌的政府,也有一个忙碌的社会,从而更好地调动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自我调节的力量,化解危机。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危机治理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治理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公共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性,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做好公共危机防范工作。
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树立起危机管理不只是危机发生后政府的迅速回应和对危机局
势的严厉控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及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防止危机爆发的意识。换言之,各级政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将危机管理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优化政府常态管理。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以广大群众利益为先导,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
2.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政府的所有管理行为,包括危机治理必须依法进行。法治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常态还是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他们有比较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在紧急事态面前,有法律依据,政府应该做什么,公民应该做什么,相关的社会组织应该做什么,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详尽细致的规定。
一是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不统一,每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应一种紧急状态,一旦紧急状态产生的原因复杂,就很难有一统一的紧急状态下的指挥机制;二是有关紧急状态法对政府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规定得不够清晰,特别是一些必要的行政程序缺乏,很容易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权力或不作为留下法律上的漏洞;三是公民的权利很容易在紧急状态时期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但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有效救济。
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状态管理法则,政府的危机管理权也缺少明确的《宪法》授权。为了使政府的危机管理法制化,使危机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必要抓坚涉及危机管理的立法。如:在《宪法》中对危机状态的确认、实施、政府危机管理权等作出规定;制定危机状态管理法,明确规定危机状态的确认和宣布,危机状态下政府、各种组织及公众的法律责任;制定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配套法规,保护公民宪法权力;以《紧急状态法》为龙头,解决在最严重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通过赋予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来行使应急权力,从而保证应急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害程度。
因此,针对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特点,亟须建立信息畅通、反应敏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法律制度,满足法律体系中两个相互关联的标准:第一,法律体系的全方位内涵,包括国家安全、经济、交通运输、福利保障、新闻舆论等宏观领域的危机立法,以及具体管理环节的实施细则。第二,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在全方位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宪法、部门法、地方的行政法规等法律条文不得相互矛盾冲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错和补救。这样才能在法律上明确各级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责任,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用法律保证应急减灾的胜利。
3.建立官员问责制。
修正考核体系公共危机治理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容许出现不负责任的官员的。在“ 问责制”下,贪赃枉法、失职渎职与平平庸庸的官员必须引咎辞职或被免职,有利于促进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在加强“ 问责制”的同时,要进一步修正考核体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尽快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各级政府运作的公开化、程序化、透明化,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树立统一的“ 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衡量政府绩效的最终标准。
4.建立专业化、科技化的危机管理机制
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各种潜在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专业化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急于求成。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不但要建立专业化危机管理队伍和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还要加强对救援人员的专业化技术培
养。与此同时,引入高新科技的网络、卫星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一系列技术及其国际前沿的管理方法也是提高危机管理绩效的必要手段。鉴于当代直接加害于居民的危机越来越多,俄美两国都设置了专门负责向受伤害的居民提供救援的机构。这种机构既是危机管理机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行政职能部门,又是专业化程度、技术装备水平都很高的救援行动队伍。美国的民防抢险救援机构是“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该机构通过内部‘综合应急管理系统’应付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天灾人祸,从火警、地震、飓风、爆炸直到危机的最高形式战争无所不管。”例如,俄罗斯的民防抢险救援机构的专业性更强,该机构的全称为“俄罗斯联邦民防、紧急情况与消除自然灾害部”,简称紧急情况部。我们需要借鉴美俄政府的经验,重视危机管理机制的科技化和专业化建设,并加大对国民危机教育的力度和资金投人,增强民众的危机意识,从而使民众能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突发性灾难。
一是评估政府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把握政府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对危机的形态进行分类,并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对危机划分等级。
二是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例如美国在“9·11”事件后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该部直属总统领导,专门处理美国国内危机,将美国的安全分为5个等级,并相应做出不同的防御措施。
三是监控危机的发生,注意搜集与危机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处理、判断和数据的分析,掌握危机的各种变化和最新信息,监测危机发生的概率和趋势,分析危机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危机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判断。
四是预警机制强化政府责任,从地方到中央分别制定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制度,定期、定点对可能的危机范围进行科学预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进行避害或将危害的发生减小在最小范围。在公共危机全球化的今天,危机管理机制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考验,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以适应现代社会新的发展要求。
在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5.建立完善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
公共危机的特点决定政府新闻发布必须及时、客观、准确、稳定、有序。但是应该准确及时发布的信息却受以下情况的制约:公共危机的报道,一旦见报,影响安定;事件原因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能报道;为“安定民心”,报道时有意放大或缩小。所有这一切都与政府新闻发布 的非制度化密切相关。“制度促进着可预见性,并防止着混乱和任意的行为。制度协调人们的各种行动,建立起信任,并能减少人们在知识搜寻上的消耗。”
6.培育健康的人文社会环境。
危机不仅是对一个政府管理制度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心理承受力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民族能否精诚团结,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危机,是一个民族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危机的预防管理不仅包括制度的预防,还包括人们精神健康和心理的预防。
一是要建立诚信、友爱、信任、关怀的人文社会环境,建立社会的信任机制。当危机来临时,人与人之间应关怀、友爱、理解、宽容与帮助,而不是冷漠、猜忌与排斥。
二是要培养健康的社会心理,提高公民抵抗危机的心理承受力。危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和身体上的危害,更有心理的考验,越是对社会公共生活危害比较大的危机,越会造成令人恐惧的效果。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恐惧。危机预防不仅仅
是危机本身的预防,还包括心理危机的预防。
三是要加强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培育公民健康的心态,提高公民的心理承受力,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咨询和精神援助系统,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艰巨任务。
结论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从技术上讲,在部分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少部分尖端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从产业的角度讲,在整个产业水平工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少数产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决定了中国技术发展路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所以,加强技术预测,选择合适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战略,将有助于切实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虽然技术战略管理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无疑进行科学的技术预测,对进行有效的技术战略管理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没有准确的技术预测,就谈不上进行有效的技术战略管理。当然,同转型期其他方面事业的发展一样,中国危机管理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需要做长期的追踪和认真的研究。对公共危机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相信我国会继续关注危机管理问题,继续研究危机管理问题,也相信我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公共危机的潜伏与不断爆发促进公共危机管理不断完善,同时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级、更文明、更理智的新境界发展。应对公共危机,谋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一切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这一时期政府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机遇。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危机却是可以管理的,有效的危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的发生,积极的危机应对则可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坚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政府一定能找到解决好公共危机的科学的方法。中国人民一定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幸福的社会环境中,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汪全报.《公共危机中的消费心理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3]欧子艳.《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胡杨.《危机管理的理论困境与范式转换—兼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02期
[5]李杰.《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第四篇:提升政府执行力
此科为《提升政府执行力》
第五篇:《提升政府执行力》试卷
考试标题 《提升政府执行力》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 《提升政府执行力》 倒计时 48:40
一、判断题(10 道)
1.当组织战略已经确定,执行力就是关键性的因素
正确 错误
2.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阳光津补贴;绝不可以多劳多得为名拉大工资的部门差距。()
正确 错误
3.决策从价值出发,从目的出发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正确 错误
4.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正确 错误
5.有执行力首先必须是做正确的事,其次是正确地做事
正确 错误
6.从价值出发、从目的出发,追求利益矛盾的内在协调,执行力最高。()
正确 错误
7.高、中、低端企业,一、二、三流属于规则间选择。()
正确 错误
8.解决问题从高端切入就叫战略流程。()正确 错误
9.执行易于复制,战略不容易模仿
正确 错误
10.从问题出发,对利益矛盾进行外在控制,执行成本低,执行力低。()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价值的背后是()
A.权力 B.利益 C.权利 D.效益
2.提升执行力对决策层来说()
A.培养一个良好的领导作风 B.培养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C.确定流程,保证流程正常运转
D.建立健全听证问责制,培育执行力的一种文化
3.“只有林定权,树才能生根,人才能安心”体现()
A.利益矛盾的内在控制 B.利益矛盾的外在协调 C.利益矛盾的内在协调 D.利益矛盾的外在控制
4.规则制定时,应以()为核心;规则执行时,应以()为核心。
A.被管理者管理者 B.管理者被管理者 C.领导群众 D.群众领导
5.对待规则持有乐观态度的是()
A.邓小平B.毛泽东 C.钱穆 D.马克思
6.多劳多得在()是基本行为准则之一。
A.领导领域 B.公共领域 C.个体领域 D.私人领域
7.选任制权力来源于()
A.选民 B.人民 C.权力机关 D.任免机关
8.优化战略流程强调()
A.利益矛盾的外在控制
B.利益矛盾的内在协调,而不是利益矛盾的外在控制 C.利益矛盾的外在协调
D.利益矛盾的内在控制
9.晋升以()为依据。
A.考勤考绩 B.人脉关系 C.工作实绩 D.潜能
10.培训以()为主导。
A.自觉性 B.强制性 C.制度性 D.计划性
11.运营流程的核心是()
A.确定价值定位 B.确定目标定位 C.确定目的定位 D.确定行动方案
12.所谓的运营流程,就是()
A.理智地做事 B.正确地做事 C.科学地做事 D.认真地做事
13.职业发展以()为依据。
A.工作需要 B.个人能力 C.岗位需求 D.市场需求
14.所谓的执行力是()
A.执行正确决策的力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B.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力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C.执行正确决策的速度和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D.执行正确决策的程度,是执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15.所谓规则间的选择,是()
A.从价值出发解决问题,追求利益矛盾的内在控制 B.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追求利益矛盾的内在控制 C.从目的出发解决问题,追求利益矛盾的内在控制 D.从价值出发解决问题,追求利益矛盾的外在控制
三、多选题(10 道)
1.看解决问题规则的效力有两层含义()
A.问题的性质不同,处理的办法也不同 B.法律规则的效力有位阶高低之分
C.对于过去规则解决不了的既定问题,思路决定出路,做出规则间选择 D.服从权力决定一切
2.2006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目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二是()”。
A.政令不畅、执行不力 B.政令不畅、领导不力 C.违法违规、失信于民 D.领导集权、失信于民
3.将问题化为两大领域()
A.公共领域的问题 B.领导领域的问题 C.私人领域的问题 D.个体领域的问题
4.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途径包括()
A.优化战略流程 B.优化运营流程 C.优化人员流程 D.优化工作流程
5.执行力的价值
A.组织的生命力 B.个人的竞争力 C.国家创新力 D.新的生产力
6.任何组织的职位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决策层 B.管理层 C.操作层 D.领导层
7.人员流程的基本的规范
A.录用以功绩为依据 B.晋升以潜能为依据 C.培训以强制性为主导
D.职业发展以岗位需求为依据
8.战略层的职位能力需求
A.创造能力 B.行政决策能力 C.应变能力 D.沟通协调能力
9.规则间选择的三大判断标准()
A.看问题发生的主体 B.看问题发生的范围 C.看问题的性质 D.看规则解决问题的效力
10.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转折点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92年小平南巡 C.2003年战胜非典 D.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