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8:4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摘要

本文通过对7773名毕业生信息的处理,研究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问题1:通过随机抽样统计数据,选取对影响就业的14个因素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0-1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求解模型,从而得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的排序是毕业时间、专业前景、政治面貌、性别、课程是否适合社会、学历、专业、毕业生条件。

问题2:利用spss软件分别从不同专业中随机选出约100个数据作为样本。然后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命令,分别对各专业的样本数据计算以下统计值:就业率,初次月薪均值,目前月薪均值,再通过对应的图表得出结论。

问题3:通过随机抽样选取20个师范生的相关数据,仍运用问题1所建模型,分析影响师范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得出影响师范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政治面貌、毕业时间、性别、初次学历、年龄、就业能力问题、初次月薪等。

问题4:利用EXCEL软件的“自动筛选”命令,从全体数据中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十五座城市:大连、合肥、杭州、济南、连云港、洛阳、南通、宁波、上海、深圳、苏州、温州、天津、西安、烟台作为样本分别计算出相应的就业率。得出结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就业率比较高。

问题5:通过前面4个问题的分析,结合现在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对在校生提出了几方面的就业指导建议。

问题的提出

2007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政府及社会各方面集中推出各种促进就业的活动,并将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

请你根据附件给出的数据,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排序;(2)评价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3)给出某一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策略;(4)请你结合其他信息对毕业生就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5)为在校生写一篇对毕业生就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短文。

关键词

matlab 虚拟变量 多元线性回归 SPSS

模型假设

1、假设附件中所给的数据是较准确,并且合乎情理的。

2、假设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只受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户口性质、毕业时间、毕业生条件等因素影响,而不受其它条件的影响。

3、假设不考虑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差异,即本科生的就业机会是均等的;

4、假设对附件中随机抽样选择的概率均相等。

5、假设定义的虚拟变量是合理的。

模型的分析、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问题分析

每名毕业生均含有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目前就业情况、户口性质、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初次学历、初次月薪、专业对口等共 29 项内容。其中,可能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有 14个,即需要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本文采用统计学的相关模型求解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其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可解决这一问题;但进一步的,我们希望从所有的影响因素中挑选出对就业率影响显著的项目,并且从应用的角度讲,变量个数尽可能少,而逐步回归模型则可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2、符号说明

Xi:影响因素虚拟变量(i=1,2,3…,50)Yi:就业情况虚拟变量(i=1,2,3…,50)

3、模型建立与求解

由于数据总量庞大,将数据导入spss,先从中抽取一小部分的数据,然后通过观察去掉部分不合理数据,我们取50个数据作为样本。选取附件中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户口性质、毕业时间、初次学历、单位性质、初次月薪、专业是否对口、专业前景、课程是否适合社会、毕业生条件、热门专业、就业能力问题等14个因素。

现建立人工变量,先将定性变量“定量化”,引入0-1定义虚拟变量,具体赋值情况如下:

1,男性X1X1:性别虚拟变量,设 0,女性25及25以下1,X2:年龄虚拟变量,设X2

0,25以上1,党员X3X3:政治面貌虚拟变量,设 0,其他1,城镇X4:户口性质虚拟变量,设X4

0,农村2004年及2004年以前1,毕业时间在X5:毕业时间虚拟变量,设X5

2004年以后0,毕业时间在1,本科及本科学历以上X6:初次学历虚拟变量,设X6

0,本科学历以下

1,国有企业X7:单位性质虚拟变量,设X7

0,其他1500及1500以上1,X8:初次月薪虚拟变量,设X8

0,1500以下1,基本对口或完全对口X9:专业对口虚拟变量,设X9

0,基本不对口或完全不对口1,很有前途及较有前途X10:专业前景虚拟变量,设X10

0,很无前途及较无前途1,适合或很适合X11:课程适合社会虚拟变量,设X11

0,不适合或很不适合或不知道1,综合能力X12:毕业生条件虚拟变量,设X12

0,其他1,工科类X13:热门专业虚拟变量,设X13

0,其他1,专业能力X14:就业能力问题虚拟变量,设X14

0,其他1,已就业Y:就业状况,设Y

0,未就业经过上述量化过程,建立50名同学14个因素的50*14阶矩阵 1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0 1 0 1 1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1 1 0 0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0 0 1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1 1 0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0 1 0 0 1 0 1 0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0 0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0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0 1 1 0 0 1 0 0 1 0 0 0 1 0 1 1 0 0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0 0 0 1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0 1 0 0 0 0 1 1 1 0 1 0 0 0 1 0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1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0 0 1 0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本题需要研究各个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之间的关系,故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的一般模型:

Yi0k114kxik

其中,1...14均是未知数参数,0为回归模型的常数

将得到的数据利用 matlab计算出i(X'X)1X'Y:0.0637、-0.1480、0.1072、4-0.2124、-0.0493、0.3647、0.2189、-0.2021、0.3157、0.1767、0.4070、-0.0864、-0.2050、-0.0936、-0.0225(程序见附录1),得到回归方程是:

Y0.0637-0.1480x10.1072x202124x3-0.0493x40.3647x5-0.2189x6-0.2021x70.3157x80.1767x90.4070x10-0.0864x110.2050x12-0.0936x13-0.0225x1

4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按影响作用大小排序):专业前景、政治面貌、性别、课程是否适合社会、学历、专业、毕业生条件。

4、模型评价

(1)模型中所有对毕业生相关数据的抽样均利用spss的自动抽样选取合理;

(2)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i个毕业生m个观测值利用矩阵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易懂;

(3)在选取因素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4)本模型建立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导致模型的结果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问题二:评价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1、问题分析

对于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就业率、初次月薪及目前月薪的情况来分析,而且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差异主要由其专业决定。因此,我们利用EXCEL软件的自动筛选命令,因附件中所给出的不同专业的数据量分别不同,利用spss分别从不同专业中随机选出约100个数据作为样本。然后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命令,分别对各专业的样本数据计算以下统计值:就业率,初次月薪均值,目前月薪均值。

2、模型建立与求解

根据会是哪个面分析所得的数据,可以统计数据并由excel做出如下图(数据见附录2):

不同专业的就业率对比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工科类管理类经济类理科类农林类专业类别师范类文史类百分比系列1

图表一

初次月薪300025002000薪金***0工科类管理类经济类理科类专业类别农林类师范类文史类系列1

图表二

目前月薪***0薪金25002000***0工科类管理类经济类理科类专业类别农林类师范类文史类系列1

图表三

从上面三个图,我们可以看出工科类、经济类、理科类的就业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师范类的比较低,但从整体上来看这7个专业的就业率相差也不是很大。从薪水方面来看,文史类的初次月薪比较高,师范类的比较低;目前月薪跟初次月薪的情况差不多。

我们可以看出农林类和文史类的就业率不是很高,但月薪水平相对来说明显比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农林类和文史类的就业岗位不多,但由于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的性质使得这两类的专业的薪水比较高。因此,从现在情况来看,不一定学数理化专业的人才能找到好工作,在其他方面是人才也能找到较好的工作。

问题三:给出某一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策略 经数据的筛选和处理,除去信息不明的数据,选取20个师范生的相关数据,仍运用问题一所建模型,分析影响师范生就业的相关因素。

经过量化过程,建立20名师范生的13个因素的20*13阶矩阵: 1 0 1 0 1 0 0 0 1 1 1 1 0 1 1 0 0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0 1 1 0 1 1 0 0 1 0 0 1 0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0 1 0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0 0 0 1 1 1 1 0 1 1 0 1 1 0 1 0 1 1 1 0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0 1 1 1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1 1 1 0 0 0 1 0 1 1 1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将得到的数据利用 matlab计算出i(X'X)1X'Y:0.4866、0.2386、0.3854、-0.1893、-0.4816、0.2698、-0.3325、0.1908、0.6341、0.2021、0.3598、-0.6568、0.0358、0.1457(程序见附录3),得到回归方程是:

Y0.48660.2386x10.3854x20.1893x3-0.4816x40.2698x5-0.3325x60.1908x70.6341x80.2021x9-0.3598x100.6568x110.0358x120.1457x13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影响师范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政治面貌、毕业时间、性别、初次学历、年龄、就业能力问题、初次月薪等。因此,对于在校的师范生来说,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拓广自己的工作途径,增强个人素质等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四:对毕业生就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

1、问题分析

由于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导致就业率也不一样。特别是我国现在的发达区域与一些较落后的区域发展水平更是相差甚远,就业率就更不不一样了。因此,我国的毕业生的就业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2、问题的解答过程与结果分析

利用EXCEL软件的“自动筛选”命令,从全体数据中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十五座城市:大连、合肥、杭州、济南、连云港、洛阳、南通、宁波、上海、深圳、苏州、温州、天津、西安、烟台作为样本。

然后再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命令,分别计算样本中各城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再统计数据作出如下各城市的就业率图表:

各城市的就业率10095百分比9085807570系列1连肥州南港阳通波海圳州州津安西大合杭济云洛南宁上深苏温天连城市烟台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就业率比较高,例如东南部的沿海城市:南通、宁波、深圳、温州、烟台等城市;还有一些省会经济比较发达,因此就业率也比较高,例如:合肥、西安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经济领域,或者是其他方面,都吸引着大学毕业生去就职。可见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综合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或拥有社会经验发展潜能人才。他们的专业大多是经济类、理工类、管理类,因此基本在国企、私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部门工作,因为正是这些企业才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率是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的。

问题五:为在校生写一篇对毕业生就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短文 根据以上我们得出的结果,总结归纳出如下几条对在校生的建议:

1、要调整好心态。保持处惊不乱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因为你可以不了解别人,但必须了解你自己,对自己剖析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往时候更重要,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及弱点,切忌好高骛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诚然,由于受压力、焦虑、浮躁等情绪影响,仰或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必须甚至挤出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绝不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哎。其次要做好遭遇挫折的心理准备。我觉得,一个人抵抗挫折的能力越高,这个人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机会越大。一般来说,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的,这需要毕业生在社会上先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为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但现实是残酷的,太多人找工作,导致你随时有可能被淘汰的情况。这时,就应 8 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被挫折打到,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下一轮挑战。

2、在校学习期间应注意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可以多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同时多了解适合本专业的工作岗位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创新意识,以便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

3、应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协调期望与现实,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比如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根据学科特点,鼓励“先就业后创业”,让毕业生先积累经验,熟悉市场,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就业后再创业已经成为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选择路径。

4、在校生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使自己毕业时都能“择其所爱”, 并在其后的职业生涯中能“爱其所择”。但是,毕业生出来找工作,不一定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硬要找对口工作,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找不到好的工作。因此,能否融入社会,主要看你的悟性和综合素质,而一味强调专业对口,往往会失去就业的机会。

5、要注重掌握专业技能。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一般来说,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然而,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或学校一般的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加专业的培训,我们的实际技能并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而很多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会综合考虑一个人学历和技能。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6、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讲, 社会需要每个公民不仅对自己及家庭负责, 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校生应建立“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公民意识, 以提高就业规划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姜启源、谢金星,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附录

附录1:

Matlab程序: X=[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1 0 0 0 0 1 0 1 0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1 1 0 1 0 1 1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1 1 1 1 1 0 1 0 1 0 0 0 0 1 0 0 0 1 0;1;0;0;0;0;0;0;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0 1 0 0 0 1 1 0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0 1 0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1 0 1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0 0 1 1 0 0 y=[0 0 1 1 1 1 1 0 0 1 0 0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1 0 0 1 1 0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1 0 1 0 0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1 1 1 0 0 0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0 1 0 0 0 1 0 1 1 0 0 1 0 1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1 1 0 0 0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0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0 1 0 1 1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0 1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1 0;1 1;0 0;0 0;1 0;0 1;1 1;0 0;0 0;0 1;0 0;1 1;1 0;0 0;0 0;1 1;0 0;0 0;1 0;0 0;1 0;0 0;0 0;0 1;0 1;0 0;1 0;1 0;1 0;0 1;0 1;0 1;0 0;1 0;0 1;0 0;0 1;0 0;1 0;1 1;1 0;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Y=y;b=inv(X'*X)*X'*Y

附录2: 专业类别 工科类 管理类 经济类 理科类 农林类 师范类 文史类 就业率 92.36% 初次月薪均值 1521.31 目前月薪均值 2673.54

附录3:

Matlab程序:

X=[1 1 0 1 0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0 1 0 1 0 1 0 0 1 1 1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0 0 0 0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1 0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0 0 1 0 1 0 1 0 1 1 1 1 0 1 1 0 0 1 y=[1 1 1 1 1 1 0 1 1

84.72% 91.01% 91.32% 1322.95 1132.81 1251.54 2412.22 1801.64 2309.36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0 1 0 1 1 0 0 1 0 0 1 1 1 0 0 0 0 1 1 0 1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1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0 0 0 0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0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1 1 1 0];

82.61% 1611.33 2705.55 73.21% 82.22% 702.31 2699.21 1300.55 3900.54 1 1 1 1 0 1 1 1 0 1 0];Y=y;b=inv(X'*X)*X'*Y 附录4: 城市 大连 合肥 就业率% 81.82

97.22 宁波

上海 97.06

93.42

杭州 济南 91.84 86.21 深圳 苏州 94.74 93.61 连云港92.82 温州 96.97 洛阳 南通 91.67 96.1 天津 西安 94.29 94.55

烟台96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基本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诚实守信等。基本工作能力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要标准。近年来,一些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基本工作能力较差,导致在职场上的发展后劲不足。

2、专业技能不足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等。一些毕业生由于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困难和挫折。

3、求职技能欠佳

求职技能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与生产资料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少大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在应聘是没有运用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未能将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恰当运用。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

第三篇:2013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个多么光荣的称号。它象征着高学历,是“好工作”的保障。依稀记得在我们儿时大学生是多么的“稀有”,哪家要是有个大学生那是多么光荣,意味着将来有“铁饭碗”。可如今这些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主观因素(1)就业观念:心高手低,对自己过于自信。对一些优越的工作竞争不上,对一般的工作又不想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薪金期望:部分学生对薪金的期望过高,想在刚开始就能拿高薪,导致期望值与现实值相差太远,造成择业难。

(3)工作经验: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常常会要求应聘学生有“工作经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达到这一要求并非难以办到。大学生在校学习之余或寒暑假可以找兼职,还有毕业的实习时间,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2.客观因素

(1)用人单位的选择标准.不同的用人单位固然有不同的选择标准,我们在应聘时要审核自己的条件是否符合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

(2)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这就要求择业大学生的关注,或许会有潜藏的机遇。

(3)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一般都会以选修课程、讲座的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就业是有一定帮助的。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1)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统计,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11万,2011年为660万,2013年699万,2014年达到727万。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增加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情况看,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2、从高校来看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

(2)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3.从用人单位看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4.从毕业生来看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的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

(2)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课程,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适应性不强。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2)大学生自身做出调整和努力。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2、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3、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优惠政策。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与就业规划 1.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

在市场能力方面,大学生须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2.大学生就业规划

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将来打造全新的自我。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大学生自身的我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综合实力,确立就业目标和方向,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积极就业,因为就业是我们自己的就业,就业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自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能够妥善解决,实现充分就业。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如今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 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 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 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 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其三。网罗校友资源,多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2.高校的改革。业。中国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 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其次,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

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

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人才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 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 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就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 输入省,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其三, 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 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

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

念。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

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

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

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其次是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

历。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

就业。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

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 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 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 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 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 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 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 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 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 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许抓住重点人群,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积极就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业政策。

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

臂。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 大事。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

1.认识有误区

(1)都是扩招惹的祸。

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495万,而今年,即2008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559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2006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达到21%,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6%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所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据 教育部对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只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和中小城市,至于乡 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2)大学毕业就是精英。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

但广大 学生及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的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 及家长过分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等。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应届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的价 值都是很有限的,因此更应该理性的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高学历就有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 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 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2.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 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 来自约1 400万

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 000万城镇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 200~2 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 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3.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 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 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 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 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4.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 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 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 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

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

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 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 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

刚从学校里出 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 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 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 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 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 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 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 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 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 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 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 研究的课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下载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要,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专业学习中心 姓名指导教师 2012 年 04 月 22 日 学号公共事业管理 论 文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受当......

    2013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论文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 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2 0 13级 姓名: 邢志豪 日期:2013年 12月 20日 目录: 一、 二、 三、五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

    2012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 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东北大形势与政策时事评议 姓名__赵伸明__ 院系__冶金学院_专业__冶金1班_ 学号 __20142022_ 2016年 4月10日 学 摘要: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 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 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就业的含义是指在 法定年龄内的有 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 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欢迎阅读。【摘 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