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

时间:2019-05-14 08: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

第一篇: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

行业分析和展望

一、行业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中国超市发展空间广阔。1995年起超市在中国快速兴起,以便利、低价、放心等特点成为商品现代流通渠道。目前中国日杂流通中超市渠道占比62%,随收入提升和城镇化推荐,向发达国家85%+看齐。未来超市多业态将立体化发展,成为大众消费品主要流通渠道,2012-2016年行业空间复合增速达13.6%,大卖场/便利店增速较快,长期看电商对行业分流较小。

超市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生活必需品得零售商场,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要零售业态。超市毗邻居民区、办公区、学校等生活集散地,提供一站式服务,与百货、专业连锁等业态形成差异化竞争。相对传统杂货店的粗放经营,超市具备良好的购物环境、更强的规模效应及规范化程度,具备便利、低价、放心、高效等特征,预计未来将是现代居民生活用品的主要提供渠道。

超市最早在1930年出现在美国纽约州,随后传至日本,欧洲等地。中国第一家超市1983年于北京海淀开业,当时仅出售蔬菜和鲜肉。1995年起,由于政策限制原因,家乐福、沃尔玛等连锁剧透均通过与本土企业合资方式进入中国(一般规定超市中资企业股权不低于35%,1995年家乐福通过家创商业管理公司进入北京,1996年沃尔玛通过沃尔玛深国投公司布局深圳),至2004年12月,国家全面开放外资进入零售业,外资超市凭借“超国民”待遇开始高速扩张;相对来说,本土超市则选择区域深耕战略,华联、华润、物美等在2006-2010年间门店数量已渐达数百家。2011年之后,随外资超国民待遇逐步退出和本土超市经营能力提升,国内涌现出了永辉超市、步步高等超市经营强者,与外资展开同台竞争。

大卖场/综超/社区超市/便利店多业态发展,参考《国家零售业态分类规范》,超市可被划分为四种子业态——便利超市、社区超市、综合超市、大型超市。目前供销农超的主要类型在社区超市与综合超市之间。

(二)、发展趋势

1、超市销售额快速增长,渠道集中度逐渐提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升,我国超市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Euromonitor统计,超市渠道在我国日常用品(包括生鲜、包装食品、快速消费品、日常杂货等)销售中的占比已由2006年的51.4%上升至2012年的63.4%;超市行业销售额2011年已达2.2万亿,过去5年符合增长率为13.5% 相对杂货铺、夫妻店等单体零售渠道,近年来连锁超市运营规模程度大幅提升,一方面利用较大的销售规模实现低价销售,另一方面超市经营在食品安全、监测监管方面均更有保障,目前中国通过超市渠道流通的日杂用品大约相当于如本2002年和韩国2005年的水平。随着居民收入提升及城镇化进程推进,未来日杂用品将更倾向于通过超市等现代渠道流通,超市流通量占比向发达国家85%以上水平看齐。

2、国家政策驱使,多省市参与响应。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浙江省人民政府也根据该计划发布了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等文件,充分说明目前社会对农村及城镇工薪阶层十分重视,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一部分也将受到该计划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乐观。

3、外延扩张增长驱动,差异化竞争打开成长空间。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外延扩张是超市成长主要驱动,预计2014年CPI保持稳定用时利于中国超市同店改善。考虑到超市零售主要针对附近居民生活消费品,必须消费品占比较大且弹性较小,故超市内增长与CPI相关性较高,从沃尔玛美国地区间店增速历史来看,其过去5年同店增长一直处于-3%-3%之间,其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延门店扩张拉动。中国物美超市同店增长也体现与CPI高度相关性,其20%-50%的收入增速水平远高于<10%的内生增长水平

中国目前仍处在超市扩张周期,从国内9家A/H股上市超市门店数量情况来看,门店总数已由2008年的1880家,增长至2011年的2656家,三年复合增长12.2%快速展店下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达18.4%。内生方面,2014年CPI保证持续稳定,也将有利于中国超市行业同店增长改善。

规模优势构建护城壁垒,差异化竞争打开成长空间。中国商品流通仍以区域(地、市级)代理为主,且超市经营对于物业商圈位置有较高要求,规模优势将在议价能力、物业获取、品牌认知上构建较高的护城壁垒。目前中国超市上市公司均为在区域具备较强规模效应者,其综合毛利率水平为20%左右,高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超市企业的平均毛利率6%左右(分别是20%和14%)。上市超市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18.3%,也高于规模以上超市7.8%的平均水平,体现了规模带来的品牌和门店布局优势。

差异化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类和地域两方面,供销农超以生鲜经营为特色,可以与外资大卖场实现差异化竞争,同时以金华地区及周边城市作为原点,受益与区域竞争和缓格局和增长潜力。使得供销农超有望在日益激烈的超市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外延扩张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二、未来展望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超市的影响

首先,超市与网购重点覆盖品类不同,最贴近消费者的食品及生鲜品类上实体超市具备规模、品质、基地等优势。从中国和美国网购数据来看,网购主要品类为性价比较高的服装服饰,及标准化程度高的家电3C、鞋帽箱包、化妆品、图书音像等。而供销农超中销售品类占比50%以上的为食品、生鲜,其服装、家电等网购大类占比合计不足10%,与网购重点覆盖品类有较大差距。在食品及生鲜上,供销农超具备连锁规模带来的较强议价能力和供应商资源支持,并且可以提供保鲜品质较高的产品,同时与农业化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也保证了优质生鲜货源。所以网购在超市的食品与生鲜这一主要品类上整体缺乏竞争力,不足以对供销农超日常经营造成威胁。

图3:中国网络购物主要品类占比(其他产品占47.2%)

其次,日杂用品客单价较低,配送成本较高,对消费者吸引力有限。目前日杂用品一般不足百元,显著低于家电、3C等标准品类网购客单价(近千元客单价),同时日杂用品单位配送成品较高,以百元商品为例,网购商品仅配送费用占比就超过了5%,很大程度背离了消费者日用品购买低价折扣的心理,对消费者吸引能力有限。同时对于网购超市运营商来说,高额配送成本将变相提高商品售价,而高额成本也将降低与尸体渠道的竞争能力。

最后,快消品网购对配送时间/安全质量有较高要求,目前区域配送条件差异较大,快消商品网购普及程度有待时日。包装食品、快速消费品主要满足即时性需求,对其配送时间和被锁过程安全质量有较高要求。同时受制于物流基础设施限制,除了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可以满足1-2天内的到货要求,一般城镇(如金华)往往需要更长的配送时间,且冷链、运输期间安全控制配套远未成熟。

综合来看,目前网购虽然已经逐步取代了居民传统的购物习惯,但是由于产品覆盖面、配送成本、配送时间和安全质量等因素的原因,对传统超市如供销农超的影响较小。

(二)未来成长空间

1、大卖场。提供一站式及低价销售的大卖场在中国处于快速扩张周期,测算大卖场未来5年复合增长有望达到21.1%。据Euromonitor数据,目前我国每百万名城镇居民拥有大卖场个数为5.5个,远低于美国15.1个、英国25.7个和法国32.1个等发达国家。从人均大卖场面积来看,我国每千名城镇人口大卖场面积为47.97平方米,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约1/3水平,仅处于美国1999年以前和韩国2002年时的水平,故预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我国大卖场平销2200美元/平方米/年,与国际对比也处于较低水平。

参考2009-2011年数据,我们对大卖场子行业规模测算依据如下:(1)假设未来5年中国总人口增长率为0.5%,(2)目前中国城镇人口/总人口比例约为51.3%,假设中国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未来5年年均提升约为1.5%至57%(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3)中国主要内外资大卖场已布局中国积极扩张;(4)参考政府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未来十年人均实际收入每年约增长7.2%),预计超市年增长3%。综合可以得出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元。

2、标准超市。主要针对附近社区巨魔提供食品类商品销售,是随着中国城镇化和社区兴起过程中最早发展的超市概念,目前在超市中占比也最高。参考美日经验,目前国内人均GDP处于从5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周期上,未来标超发展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预计未来5年符合增长11.0%。

(三)企业内控

目前超市内控手段是依靠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可以从采购、物流及配送、卖场运营、IT系统。供应商管理、顾客营销等几个方面来着手。未来超市内控也将根据这几点来实现。

1、采购目前采购可以分为利用规模优势直接向品牌商直接采购及区域格局下向代理商采购2种模式。目前国超市主要的采购方式以总部统采、门店自采、厂商直采几个手段。在生鲜上大多采用联营或者批发市场采购,供应链环节较多,整合效率最低;食品用品则普遍采用买断经营方式,采购层级随着规模增大有望不断向上整合;服装类多采用联营扣点模式,产业链未来整合空间仍然很大。所以未来供销农超在采购端应该扩大直采优势。

2、物流及配送手段主要也可以分为自建物流、供应商配送、第三方物流等手段实现。目前供销农超主要以自建物流为主,符合目前整体趋势。建议建立以金华为中心的配送体系,实现对区域全面覆盖,并且建立强大的后台支撑体系。

3、卖场需要从商品组合、卖场布局及经营管理方面着手。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及运营团队。

(四)、核心竞争力

供销农超将生鲜作为主打品牌,是超市中最难经营的品类,但是生鲜的集客能力是最强的,被誉为超市的“灵魂”。生鲜产品品种丰富,上游分散,不标准化、损耗率高,同时要求周转快。

一般超市生鲜以联营,出租模式为主,盈利主要来至于扣点佣金或租金,卖场对经营商务的商品陈列、价格、质量、新鲜度等均没有实质的控制权,不利于统一管理,而这些要素恰恰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此外,在联营或物业出租模式下超市企业不参与实际采购及店内运营,缺乏正在的生鲜操作技巧和经验。而自营模式,即咨询采购及销售生鲜产品,公司一方面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员工培训降低生鲜产品的损耗率,另一方面又通过统一管理控制生鲜产品的质量,新鲜度和价格,不断积累生鲜操作技巧和经验,并最终形成以生鲜经营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能够将生鲜作为核心竞争力,供销农超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全公司内生鲜农产品统采和区域直采体系,通过深入投入生鲜采购链,获得较低的采购成本并确保产品品质,使得公司在区域内生鲜农产品实现品牌优势。通过对生鲜采购团队的培养,建立一只常年奔波于各大农产品产、销集散地和各级批发市场,深入了解本地农民,同时对各个生鲜产品的种植、养殖技术,产地、产量、产季、品质等了如指掌的采购团队。

同时控制生鲜商品的损耗,建立专门的商品保鲜部门,对生鲜商品从采购到销售进行全程管理,在采购环节通过对每一类生鲜产品制定如规格、颜色、疤痕、新鲜度等标准来严格把控质量;在运输环节根据不同的商品特色来安排不同的物流设备,降低运输损耗;在门店销售环节根据商品特定销售周期,并依靠商品成了、现场管理等手短降低损耗。以实现以生鲜经营为特色的公司发展趋势。

(五)、O2O 在碎片化时代下,便利零售与碎片化/SoLoMo 的趋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一方面,便利零售的快速发展是“碎片化”时代下消费碎片化的影子: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意味着原本宽裕的逛街消费时间被压缩,使得对便利和应急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便利零售也是消费和社会愈发呈现“碎片化”特征的推手:借助密集分布的门店网络和丰富适销的商品供给和便民服务,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了快捷的本地化(Local)消费场所,方便消费者在移动化(Mobile)的环境节奏中提高生活质量,并由此推动了社交化(Social)生活方式的形成。

O2O 的引入赋予了便利零售这一渠道模式更为深厚的内涵和溢价。一方面,基于O2O 和SoLoMo 理念的解决方案的引入,如向消费者推广移动端APP(自主开发或基于类微信的OTT平台)等,便利店可以在强化品牌辨识度和客户粘性的同时,提高门店有效客流与客单。另一方面,由于有限的实体门店体量限制了商品的丰富度,便利店可以利用O2O 将线下门店与无边界的电商(自有或外部)进行对接,将线下便捷的体验优势与线上的无限陈列优势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经营规模。更进一步的,对于有意于进军线下的外部纯电商而言,便利零售的蜂窝式门店布局和特色便民服务还可为外部电商提供落地的入口。

第二篇:超市行业分析

一、研究背景分析

1、行业背景

连锁超市是商业企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它以正规的管理、良好的信誉、低廉的价格和值得信赖的商品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超市在业态模式和经营方式上,取得了对传统零售业的全面优势,成为中国零售业中的第一主力业态。截至20010年4月,我国共有超级市场14115家门店,占我国零售业态的25.7%;营业面积达15943112m2,占零售业态总营业面积的45.3%;超级市场从业人员多于其它零售业态,达510827人,约占总数的48.4%;从销售总额上看,超级市场和专业店的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绝大部分,达82.7%,与2006年相比其增长速度也比较快,达到39.5%。

2、消费者消费演进趋势促进高端超市发展

大约在2001年,中国人均GDP迈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这显示中国人已经达到温饱型的生活水准,正在向小康型生活水平迈进,而到2009年底,根据汇率计算,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640美元,而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根据购买力平价所做的测算,09年中国人均GDP为6914美元,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全面进入小康型消费水准了。

像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目前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以上,已经开始向富裕型生活水平前进了。在这样一种生活水准的跳跃中,对于零售商而言,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而华润ole精致超市则定位于服务这一富裕群体,在普通大卖场超市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情况下,为这一群体提供时尚、舒适的购物环境,高端超市通过产品高品质、产品差异化及进口国际产品等方面更好地为这一群体进行服务。

3、市场环境升级促进高端超市发展

高端超市区别于普通大众超市方面就是通过独特的、高品质的产品能够很好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的购物需求。也通过相对于普通超市较高的毛利率为零售商赚取高额的利润,正因为中高端消费者喜欢的“进口食品”,而这些“进口食品”的毛利率远远高于普通食品,这为零售商带来了高额的利润。ole高端超市颠覆了普通大众超市的盈利模式,ole通过高端的购物环境,更人性化的服务,主打“进口牌”,尤其是以“进口食品”为主。来获得中高端消费群体的热爱。

三、市场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

近几年,我国超市企业扩张步伐很大。随着重庆直辖市的成立,两江新区的落地。重庆经济高速发展。,2012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59亿元,同比增长13.6%,经济增速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物价信息,数据显示,当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同比增长速度维持在2.4%,环比增长0.2%。重庆的高速发展使其成为西南地区集政治、经济的重要枢纽,辐射整体西南片区。工业基础建设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消费能力雄厚,早已拥有了高端的经济消费能力。

(2)政治环境分析

国家政治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华润万家有限公司是中央直属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优秀的零售连锁企业品牌,同时也是中国最具有规模的零售连锁企业之一,相对来说,华润ole超市在这一雄厚的背景下,从地点选址,税收减免及其他优惠政策上,对超市的进驻及经营状况起到了很有利的作用。

(3)人口环境分析

重庆市统计局向新闻界通报了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市的总人口为3090.45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重庆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来自于本地人口,还有数量巨大的来自各省份地区的各类经商和务工者,更有为数众多的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往来人士,带动了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重庆地区高端超市市场的飞速发展。

(4)重庆白领人群以及消费市场状况

高端超市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以高薪水、高知识、高品位为代表的都市白领一族及来自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外来都市精英一族。根据胡润排行榜资料显示,重庆重庆的千万富豪数量已经达到12500人。百万富翁人数更是数十万。随着这一高收入人群的不断增加,重庆高端超市的市场前景越好。

2、微观环境分析

(1)企业内部因素

环境方面:更舒适、更时尚、更有国际化购物体验

服务方面:高端超市需要一种“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ole超市无论从服务硬件还是服务软件上都能感受到这种服务的体贴感。如超市员工的每个服务细节都能打动每一位高端消费者。超市内员工面带微笑,随处可以听到的“欢迎光临”,免费品尝商品的密封式打包方式展示了他们对食品卫生的自信等。高端超市不仅需要在经营商品上动心思,也需要在服务上下功夫。

食品方面:健康(新鲜、食品安全)、品位、丰富、国际化。

ole精品超市在提供的生鲜商品的新鲜度、食品安全性、商品的品位、商品的丰富度、商品的国际性方面都远高于大卖场,通过对各个方面的严格控制,为消费者陈列出更为安全、健康的高品质食品;并通过在食品营养搭配,食品烹饪制作方面的指导,让ole超市与其他大卖场超市脱颖而出,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2)供应商

Ole店内搜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商品,包括高端的生活用品、精致的佳肴、上等的美酒、美味甜点、高级巧克力等。相对于高品质的商品,它们背后的供应商都是非常强势的,并且很难找到,大多都在欧美地区。些特色高品质供应商很多时候仅供货给五星级酒店、高端餐厅甚至王室。因此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说,足以证明ole超市的综合实力。

第三篇:超市行业STP分析

STP分析

百度后,我找到了以下需要做的方面。

STP:1.市场细分(包括确定市场细分因素,描述细分市场特征)

2.选择目标市场(包括评价各细分市场,选择目标细分市场)

3.产品定位(包括为各细分市场定位,向市场传播和送达市场定位信息)(我已完成红色字部分)

市场细分

一.确定市场细分因素

纵观中国的连锁超市行业,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超市进行细分市场的定位时都考虑了以下一系列因素:

1.地理因素,如华联超市就定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沿着沪宁沪杭高速向外延伸的市场;家乐福以华东为中央向外延伸,华润万家以苏州为占据地,以二三线城市为目标。

2.人口因素,包含年龄,收入等,如联华超市将消费者定位于年龄在30岁以上的中低等收入的人群。

4.心理因素:包含偏好状况、生活方式等

3.群体因素,如大润发将市场定位于1).家庭 2).经常光顾沃尔玛的顾客。

二.描述细分市场特征

根据上述分类因素,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类细分市场,可以作为我们超市的细分市场的选择:

1.定位于二三线城市市场:如为了避开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强劲的竞争对手,大润发将发展的重心定位在华东、华南一些富裕省份的二、三线城市。即便在二、三线城市,店面辐射人群也必达到 30万,而且方圆5公里以内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物流交通便利。此类超市的顾客人群较多,且大多适应于一般二三线城市的居民的生活需要,交通位置也较为便利。

2.定位于一般的家庭生活消费:此类超市较一般高档的超市,价格较为低廉,且大多提供生活所需物品,如蔬菜,洗漱用品,家居用品等。

3.定位于中低端收入人群的消费市场:此类超市一般为生活实用超市,价格较低,但质量要求较高,要求价廉物美。

选择目标市场

一.评价各细分市场

综上所述,细分市场的利弊也可见一斑:

1.定位于二三线城市市场:优势:竞争对手较少,地价低廉,消费的水准要求较一线大城市低,超市要达到的服务目标较低。劣势:交通可能不便利,消费人群较少,相对于一线大城市,营业额会减少50%以上。

2.定位于一般的家庭生活消费:优势:提供的产品种类较为明确,以生活家居为主。劣势;消费的种类较为单一,一般要求价格低廉。

3.定位于中低端收入人群的消费市场:优势:对于廉价的商品较为敏感,一旦降价,就会形成大量销售额。劣势:要求物品价格低廉但要求服务好,质量高,可能会缩小超市利润。

(好了,我的完成了,你看看哪里不对,我再改;如果可以,就照这个写下去吧~)

第四篇:会展行业分析及前景展望

第一节会展业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技术、贸易、文化、经济等往来日益频繁,为全球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尤其是中国的会展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递增。由此,会展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同时,由于会展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邮政商业、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因此会展业又被视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一、会展业的概念和基本组成会展业是指以会议、展览为媒介,以在一定时期内聚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手段,达到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行业。

(一)会议

会议是泛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有组织、有主题的议事活动。会议的类型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会议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国际会议、洲际会议、国内会议。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1CCA)规定,国际会议的标准是至少有20%的外国与会代表,与会人员总数不得少于50名。

会议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大会或年会(covention)、代表会议(congress)、论坛(forum)、专题学术讨论会(symposium)、讨论会(workshop)和座谈会(panel discussion)。

会议按内容可分为商务型会议、展销会议、文化交流会议、度假型会议、专业学术

会议、政治性会议和培训会议。

会议按举办主体可分为社会团体会议、公司(企业)会议和其他组织会议。社会团体会议主要包括协会会议和社交团体会议两类,其中协会会议是最主要的类型。协会会议有多种类型,主要有贸易性行业协会会议、专业和科学协会会议。另外公司(企业)会议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与协会会议一道,成为会议的主要类型。公司会议,一般包括全国和地区性销售会议、技术会议、管理者会议、培训会议、代理商会议、股东会议、奖励会议等几种。其中销售会议是公司会议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展览

1.展览的概念

展览往往是展中有会,会中有展,展会结合,所以也被称为展览会。从字面理解,展是指陈列、展示物品,览是指参观、观看,会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的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对展览的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所谓展览,是指参展商通过物品或图片的展示,集中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双向交流,扩大影响,树立形象,达成交易、投资或传授知识、教育观众目的的一种活动。

2.展览的类型

展览的类型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1)展览按内容可分为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专业展览在目前的展览中所占比例较大。

(2)展览按目的可分为宣传类展览和贸易展览。

(3)展览按面向的对象可分为贸易展览、消费者展览和综合展览。

(4)展览按展品的来源可分为单独展览、多边展览和世界博览会。

(5)展览按地域可分为国内展览、出国展览。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标准外,按是否盈利划分,展览可分为营利性展览和非营利性展览;按时间划分,展览可分为定期展览和不定期展览。定期展览有1年4次、2次、1次,2年1次等。不定期展览则是根据需要而定。按场地划分,展览可分为室内展览、室外展览和网上展览。

二、会展业的特征

(一)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会展业通常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或者是“风向标”。

(二)产业关联强,互动性能好,综合效益高

会展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涉及交通、旅游、通信、建筑、广告、装饰等诸多部门和行业。也正因为如此,会展业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上海、北京、大连等城市已将会展业列为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

(三)信息积聚性好,利于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费用

三、会展业的作用

当今,会展业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各国各个大小城市都有会展活动的举办。世界各地之所以争相举办各种会展活动,其重要原因是会展活动能够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一)对举办地经济效益的拉动作用.

会展业是高收人、高盈利的行业,除了门票、场地租金等直接收入外,还有因会展活动所带来的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物流、保险等相关行业的间接收入。

(二)就业机会的扩大作用

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直接、间接涉及的行业很多,因而就业乘数效应显著,能够吸纳较大数量的就业人员。

(三)信息的系统传播沟通作用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如电话机、留声机、蒸汽火车、电视机等都是在展览会上首先进行展示和推广的。

(四)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

在大多数交易会、展览会和贸易洽谈会上都能签署一定金额的购销合同,以及投资、转让和合资意向书。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

会展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活动,它要求有符合条件的会展场所,有一定接待能力、高中低档相配合的旅行社和酒店,便捷的交通和安全保障体系以及优雅的旅游景点等。

(六)会展活动举办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作用

会展业在国际上被称为“触摸世界的窗口”和“城市的面包”,会展业是联系城市与世界的桥梁。会展活动可以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

四、我国会展业的格局

国际博览会联盟(UFl)发表的报告认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以上,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接近或超过10%,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地区得到强势增长,并发挥作用。”

虽然我国各地区和城市经济整体水平及其特点和会展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但就整体利益而言,各地区都在通过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制定科学的、侧重点不同的会展经济发展规划,使各地区、城市的会展业得到协调、持续的发展。

第二节会展中心概述

一、会展中心的构成会展中心作为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载体,应具备相对完备的功能,能够为

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根据会展活动的需要,会展中心一般由展览部分、会议部分、室外场地部分及展览辅助场地、会议辅助场地、配套的智能化信息系统等部分

构成。

二、会展中心的选址

会展中心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和周边的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会展中心的作用。因此会展中心的选址须考虑以下因素:

(一)交通便利

(二)周边具有良好的配套服务设施

(三)有增值潜力

(四)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五)注重会展中心的旅游环境

三、会展中心的经营管理

会展中心是会展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会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怎样经营管理才能使会展中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我国会展中心的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会展中心在经营模式上虽有不同,但普遍存在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供给缺乏的问题,要实现会展中心的快速发展,必须在借鉴发达国家会展中心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会展中心的实际情况,走市场化的改革道路,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来经营管理会展中心。

(一)实现会展中心产权多元化和分散化

实现会展中心产权多元化和分散化,是改变目前我国国有会展中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现状,使政府逐渐退出会展中心的经营管理,会展中心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前提。实现会展中心产权多元化和分散化,应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新建的会展中心中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组建会展中心;二是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国有会展中心,也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转让部分或全部股权,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成立会展中心管理公司,推行有效的会展中心管理模式

(三)培育会展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会展中心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后,相互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这种竞争不仅包括国内同类会展中心的竞争,还包括来自三资企业的竞争及不远的将来还会面临着独资会展中心的竞争,同时会展中心还面临着同会展产业链条中的其他主体的合作与竞争问题。会展中心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注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发展。

(四)注重会展市场的分工与协作

会展中心提供的产品是服务。目前我国多数会展中心对会展活动实施一条龙服务,即从展品运输、展厅和展台的布置到餐饮服务,再到清洁服务和物业管理都由会展中心独立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会展中心市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在会展中心实际运营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分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原理,加强与会展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的合作,使自己专职于整合各项服务、加强管理的工作。在这方面,德国、法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五)加强政府对会展市场的宏观调控

市场化要求政府从会展中心微观管理领域退出,但却要求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宏观调控,使会展中心的整体运作有制度保障。另外政府对会展中心的建设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政府对一个地区需要多少会展中心、需要多大规模会展中心,需要在哪个位置建设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环境、基础设施、人文环境都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从而对会展中心的投资起到指导作用。

第三节我国会展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总体上还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规则,这是制约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致命障碍。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

(一)会展市场秩序混乱

当前,我国会展市场鱼龙混杂,会展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一些城市日日有展,甚至“一日多展”。许多展览和会议既无特色,又无实质内容,缺乏良好的组织与服务,且收费混乱,低水平恶性竞争,使参展者的利益无法得保护。对一些会展主办者来说,展会无论大小都有钱可赚。经济利益驱使大家都想争分一杯羹。

(二)展览场所重复建设,功能单一

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

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不月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多数展馆只能承办一些低档次的展览,缺乏统一布局,一味地为了获得短期利益,使展览活动过多过滥,导致参展物品数量少、栏次低,降低了对商家的吸引力,同时也降低了办展质量,影响了城市声誉和企业效益有些城市盲目建设展览场所,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

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展会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滞销商品的场所。参展商的目的也不明确,且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组织管理模式落后,服务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展会使之停留在相对封闭、单

一、服务水平低下层次上的重要原因。

(四)会展业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

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制约了会展规模经济的发挥。同一批人员既是展会组织者,又是展会管理者,也是展会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的发挥。同时,为展会提供辅助服务的行业如展会信息、展会咨询、施工、评估、道具、设计装潢等行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五)会展主办主体复杂,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会展业务人员的素质偏低

目前,会展的主办主体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各类协会、学会,有各种团体组织,有咨询公司和展览公司,有各种媒体,也有各类企业。主办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没有严格的资质条件限制,造成了一些会议和展览水平低,组织管理混乱,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各种展会一哄而上的局面。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我国会展经济发育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会展经济的发展还缺乏行业规制和一些法规、制度建设。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会展业存在问题的病根,主要在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会展业管理制度没有及时进行必要的变革,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的管理理念滞后并存在短期行为。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未能与会展市场的发展接轨,未能完全体现公开、公正、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

第二,会展业管理体制和制度不规范。

第三,会展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与宏观调控,缺少行业约束机制。

第四,会展业的运行缺乏规范化。展会的地点、频率约束机制缺位。

第五,会展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是展会组织者、管理者、施工人员还是为展会提供其他服务的人员的素质总体来看不高,观念更新较慢,多是承袭前人的经验而缺乏创新精神。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进人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会展业赢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会展业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上也在发生着一系列变革。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一)全球化趋势

加入WTO以来,我国会展业同国内各个行业一样,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全球化。

(二)信息化趋势

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会展业的信息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会展业开始注重与国际会展组织或世界知名会展公司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时掌握全球会展业的最新动态。二是在会展业中积极推广现代科技成果,逐步实现行业管理的现代化、会展设备的智能化和活动组织的网络化。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国内会展业的信息革命,如开展网络营销、举办网上展览会等。

(三)集团化趋势

会展业是一项投入大、回报快的产业,表现在微观领域,即对会展企业的资产总额、人力资源、技术力量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会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众多小规模的会议或展览公司已力不从心,逐渐被有实力的公司兼并或收购,进而退出市场,实力雄厚的展览公司则以资本为纽带,采取联合办展、收购展会、资产兼并等方式不断壮大自己,成为市场的主宰。

(四)品牌化趋势

晶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我国会展业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品牌化经营是增强我国会展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已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但这些民族化的会展品牌与德、意等国家的国际性会展公司或展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名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品牌化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日程。

(五)专业化趋势

“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晶牌”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小而全,结果造成展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也导致了我国国际知名展会的缺乏。专业化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六)市场化趋势

(七)创新化趋势

(八)生态化趋势

(九)多元化趋势

最后,我国的绝大多数会展公司都会努力拓展本企业的经营项目,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以分担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

会展业是我国今后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其理由在于: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市场体系的形成,将为我国会展业持续发展和实现质的飞跃,提供更加有利的体制环境和体制保障。

其次,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将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背景支持和基础设施支撑。

我国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和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形成,将使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专业会展迅速成长起来。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推介产品,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必将带动会展需求进一步增大。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第三产业得到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金融、物流、旅等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会展业提供更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再次,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我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将带动我国会展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引领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挥政府对会展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一,建议政府部门能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我国会展业进行宏观规范,同时减少对会展活动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使会展业的各个主体能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竞争。第二,共同研究制定会展产业政策。第三,研究制定有利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使会展中心场馆、会展业和相关服务业能有积极性办好会展活动。

(三)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

会展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规模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经济”,就会展城市而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能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的重点,加速培育一批有晶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和竞争实力的会展公司。就展览项目而言,会展企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展会活动的创新,争创名优品牌,提升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加快筹建全国性会展协会,促进我国会展产业化

(五)有意识有目的推进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这其中包括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业化。

(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带来的契机。

(七)加快人才培养

尽快塑造一支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

第五篇:展望2014 烘焙行业四大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14 烘焙行业四大发展趋势分析

如今是烘焙市场发展黄金期,调查表明,2013年烘焙行业会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专家甚至预测未来30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二三级城市的烘焙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可接近30%。烘焙企业将如何把握住如此大的市场呢?未来烘焙行业发展又将呈现什么趋势?

烘焙食品市场将继续扩容

近年来中国烘焙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据统计,2008-2012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8.85%,至2012年底,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6.64亿元,同比增长13.6%。

中国的烘焙食品从一、二线城市居民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渗透,受西方文化影响,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早餐主食。而从年龄层来看,烘焙食品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从小孩到老年人都有覆盖。

烘焙食品从无到有,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过程,随着消费群体的扩大,其市场容量逐年增长。据预测,2017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658.29亿元。

2014年四大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烘焙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长期食用精米白面致使营养不良等问题,引发一些富贵病,烘焙食品的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人们健康。2014年我国烘焙食品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安全、卫生是最基本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由于日本的毒牛奶事件、西方国家的疯牛病事件、中国的有毒霉变食用油事件、致癌大米事件和霉变月饼事件、安徽阜阳婴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PVC事件、韩国泡菜寄生虫污染等等,对消费者造成了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命健康的日趋关注和食品销售与消费的国际化,烘焙食品行业也将以安全卫生作为首要发展目标。

(2)注意营养价值和营养平衡

未来烘焙食品的发展应该要适合人们对营养的追求。全球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趋势,北美约占60%左右、欧洲约占49%-50%、亚太地区约占30%,主要是无脂、低脂食品,其次是低卡、无糖、低糖食品。生产营养成份丰富和各营养成份的比例关系符合人体需要模式的营养平衡食品是食品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烘焙食品开发的根本趋势。

(3)功能性烘焙食品配料发展迅速

功能食品配料为食品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功能性烘焙食品配料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功能性烘焙食品配料方面有膳食纤维、低聚糖、糖醇、大豆蛋白、功能性脂类、植物活性成份、活性肽、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膳食纤维是指那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的总称,其生理功效主要是低能量,预防肥胖症,调节血糖水平,降血脂,抑制有毒发酵产物,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和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在烘焙食品中主要用于高纤维面包和高纤维饼干中。新的膳食纤维具有刺激细菌分裂、保护内脏、防止有害菌的再生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它们能提高对矿物质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并且作为膳食纤维可以缩短排便时间,提高排便量,防止便秘。

(4)全谷物食品开发将成潮流

谷物食品已成为当今国际市场的主流食品,美国早餐谷物市场年销售额达100亿美元,日本早餐谷物食品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日元。据预测,中国谷物早餐食品年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谷类有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燕麦等,有很多营养特性,如谷类中的脂肪一般占籽粒重量的1%-2%,数量虽少,但营养价值很高,谷类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同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谷物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对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都有良好的作用。另外,谷物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大豆蛋白、玉米等加工而成多谷物营养杂粮混合粉,再用这种混合粉制作的面包、糕点、饼干等烘焙食品,具有瘦身和增强食品营养健康特性的效果。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鼓励人们吃全麦面粉制造的全麦面包。实验发现,每天吃一碗燕麦粥和两片全麦面包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比例比普通人要低30%。

烘焙产业升级换代实现行业突围

近几年,我国烘焙业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就已经达到718亿的产业规模。而据相关统计显示,2013年烘焙行业将会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甚至未来三十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二三级城市的烘焙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可接近30%。对烘焙企业来说,产业拐点显现,如何实现突围之路成了重中之重。

烘焙产业拐点显现升级换代实现行业突围

烘焙行业正是有着这样巨大的市场容量及发展前景,大大小小“前店后厂”的面包房才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遍布大街小巷,乃至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杀入市场。所以,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烘焙行业的竞争可以说是异常的残酷。

行业现状梳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跟风港式面包起步,到九十年代大批台资烘焙厂商涌入,再到近几年来国内烘焙企业初具实力,中国烘焙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在,我们审视烘焙行业的发展,会发现成长中的中国烘焙业呈现着两个鲜明特征:

1、零散型市场

尽管,烘焙行业迸发出了勃勃生机,巨大市场蛋糕吸引了众多的蚕食者。但目前仍多局限于区域市场。真正实现品牌化连锁的本土烘焙企业屈指可数。比如,好利来和克莉斯汀的年销售额虽在20亿元左右,但好利来在华南市场上缺失,克莉斯汀则在北方难觅踪影,烘焙行业直到目前为止,始终还没有出现在全国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全国性领军品牌。品牌杂乱,市场鱼龙混杂,充斥着许多小品牌。即便有几个在国内稍有名气的品牌,它们也只是在国内的部分地区成为老百姓的首选品牌,销售额也仅占国内市场的百分之零点几,这从而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低层次竞争

因为,市场被众多中小品牌瓜分,不同层次品牌在分割不同的市场。所以,品牌相互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渠道竞争、价格等层面,真正靠品牌拉动销售的很少,致使烘焙市场还停留在一个初级、低层次竞争时代。此外,与烘焙业的繁荣景象相比,国内烘焙业的滞后营销模式制约了烘焙业向更高层面的发展。千篇一律,一做几十年的单一产品,这样简单的营销模式,落后的技术成为国内西饼业发展的瓶颈。

一般来讲,当一个行业发展的“拐点期”是大趋势的时候,行业就会走向竞争升级与品牌变革,而一个品牌力匮乏、低附加值的企业生存将会越来越艰难,将被边缘化,直至退出市场中心舞台。对于烘焙业的企业来说,就是拐点来临,大限已至。

当下国内烘焙产品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从产品同化到营销同化、管理同化甚至战略同化,简单的差异化已经无法使企业走出全面同化造成的怪圈。全面同化带来的盈利困境及扩张时遇到的瓶颈,成为业界企业家们的关注焦点。从经营到品牌,中国烘焙业品牌化进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那么,烘焙企业如何盈利?如何突破现实利润低下的瓶颈和跨越发展的问题,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差异化品牌国内烘焙市场的竞争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竞争层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品牌运作缺失,市场被众多中小品牌瓜分,不同层次品牌在分割不同的市场。另一方面企业对品牌的意识淡薄,认为设计、注册某个商标,或者为产品制作一些华丽的包装,就是品牌。对品牌的“无知”是导致国内烘焙企业发展滞后、利润空间狭小、消费者流失等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烘焙品牌相互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竞争、关系渠道竞争、价格口味竞争等层面,归根到底,还是争夺消费者的竞争。而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渗透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因素,感性消费已在消费环节中占据了更大的比重。顾客需求日益分散化、个性化,单靠产品质量、式样规格等因素已经无法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获得肯定的机会。消费者开始重视品牌、设计和体验,判断标准更多的是以“喜欢、不喜欢”替代了“好、坏”。而品牌就是消费者感性消费的引导线,是信赖、忠诚、满意、价值的无形资产。

2、核心化竞争国内烘焙市场的竞争和对抗,考验的不仅是品牌的差异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烘焙食品一大趋势就是健康天然。随着人们的饮食观念不断成熟,追求健康,崇尚天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把价值的尺度投向了身体健康,低糖、低脂肪,原料天然无污染是对烘焙食品的新要求。健康天然的烘焙食品是满足人们这种观念的食品,是现在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健康和天然的烘焙食品不是靠广告喊出来的,它是企业利用内部可控因素来影响外部环境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研发工作,逐步淘汰低端、低营养产品,把生产的科技应用转化为营销的支持动力。产品从原料到成品整个加工过程要敢于公示,企业可以把这些作为自己产品的免费广告,用自己独有的核心知识产权去迎接市场上的各种挑战。

3、市场化研发市场风云变幻,很多因素都难以把握和控制,为了制定正确的管销组合策略,深入而细致的市场研究是制胜的法宝。而市场化研发是取得市场信息,合理进行资源分配并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的过程。市场营销的最基本的法则是将顾客的需要置于一切营销活动之上。发现市场需求、研究需求并满足需求、引领下一个需求,这是构成研发市场化的三部曲。

开发新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市场,用超越竞争的市场观,选择自己的道路。要改变以往从静态的角度迎合市场的做法,强调以动态的观念,主动地迎接市场的挑战,努力发现潜在市场,创造新的市场。烘焙市场优势的确定在于企业能否深刻地领悟出它的发展的方向,并有能力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研发出独树一帜的产品,实现价值垄断,引领市场。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与繁荣,人们对烘焙食品的需求也将不断的提高,烘焙消费不会只停留在低层级的水平,烘焙营销理论的实践性创新也是我们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烘焙业的客观要求,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促成销售,满足市场需求,是个大课题,需要所有烘焙企业和经营者来共同思考和探索。

事实上,经营过程中确实存在规模经济,但如果企业的自身素质未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水平,企业的效益与利润不仅不会随规模的扩大则增长,反而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减少,这时便出现了所谓的“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因此,连锁经营企业对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应当更高。烘焙企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突围破局思路行业在升级与变革中不断成熟,竞争升级与品牌变革,将成为未来中国烘焙市场的大势所趋。对于中国烘焙品牌的芸芸众生而言,在行业发生深刻变革之际,如何将拐点变成新的起点,它的破局要素是什么?

第一要素,亟需产业升级品牌意识淡薄,品牌运作的缺失是当前中国烘焙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只停留在设计、注册一个商标,或者为产品寻找一套漂亮的包装,认为这就是品牌。品牌是消费者的信赖、忠诚、满意、价值等无形资产,是品牌拥有者对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承诺与信誉。对品牌的“无知”导致本土烘焙企业发展滞后,利润空间狭小,消费者流失等种种问题。

市场的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随着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烘焙食品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国内焙烤市场竞争逐步从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步入以品牌为核心的良性竞争轨道。一些产品品质低,缺乏特色的企业会渐渐退出市场舞台,而中高端市场将成为烘焙企业追逐的产业热点。

第二要素,营销方式创新对于烘焙企业而言,只有从根本上塑造品牌,打造强势品牌力,才能形成市场终极竞争力。相关人士认为,目前烘焙行业品牌营销还停留还在初级阶段,没有从感性营销提升到理性营销阶段,缺乏有效的应变措施和营销手段。因此,企业必须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来审视自身,结合自身资源在当前竞争格局中做出有效战略决策,并围绕战略决策来确定品牌营销及经营方式。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在构筑强势品牌、建立营销渠道、快速反馈市场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企业如果舍不得投入,产品品牌不被市场所接受,就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针对上述破局要素,不难发现,烘焙业品牌的突围思路就是:

1、规模化出路:打造规模优势、产量优势、占有率优势,以规模优势引发成本优势,以成本优势巩固规模优势,而且规模优势又可以产生资源聚集优势,形成在技术聚集、人才聚集、信息聚集等方面的全面优势。但创造了规模优势的同时,要特别防范因为规模扩大和快速扩张而患上管理层次繁多、流程烦琐、盲目多元化、价值观分散、反应迟钝、压制供应商等负症状,因为这就与规模化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企业的目标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都围绕着这个专业优势而开展。通俗地讲,就是不要做全能运动员,而要下定决心做一名专业运动员。根据市场趋势和需求,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筛选梳理出适合自己的可以保持长期优势的专业项目,进而进入占领并巩固这个专业优势,建立起专业化的强大品牌。其实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进行市场细分,进而打造专家的形象。

2、完善差异化:寻找或创造不同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从千面一律的面孔中脱颖而出,独自分享与众不同的市场所带来的市场回报。差异化是一种战略,不能仅仅在战术层面采取线状突破,而要采取网式差异化的突破。先从现有市场或者潜在市场归结出同质化的模型,然后寻找出与其不同甚至反向的业务模型,再从产品、渠道、价格、促销、传播等方面织出支持这个不同的系统策略网,并规划好实现这些策略的流程和组织的线,形成全面颠覆、市场再造的整合营销体系网,再去打响新的战役。

下载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

    碳汇行业分析与展望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联合国气候变......

    IT行业前景展望

    IT行业前景展望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无门,而另一方面(尤其IT产业)许多公司又难以聘到能够胜任工作的合格人才。据国务院专家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发......

    2013年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展望分析

    2013年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展望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环保装备制造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全年实现产值1304.59亿元,工业销售值1269亿,同比增长31%,产销率97%;截止......

    中国热泵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中国热泵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热泵”装置通过电力做功,从自然界中捕获低品位热能,转移并提升至可供人们生产、生活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热泵消耗1份电能,可提供3至6份(甚至更......

    电信行业数据仓库应用情况分析及展望[合集5篇]

    从2001年开始,国内的电信行业开始着手进行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经过五年多时间,大部分运营商不仅已经完成了数据仓库的建设工作,而且已经开始出现很有价值的业务应用......

    净水器行业现状分析与展望(大全五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饮用水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家用净水器是解决终端用水的最佳选择,净水器在我国也将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这是很多......

    超市展望与感想

    超市展望与感想 在超市一年多了,多多少少对超市的管理经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但是首先让我自己感触最深的是在超市这个大家庭中所感受到的温暖与成长。 一年之中我学到......

    电子竞技行业发展展望

    一、 综述 码这份文档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曾经直至当前都仍然对电子竞技有着很深感情的人,即不能像BBC等媒体工作者,也不能像ZAX等通过自身实践者去推动行业发展,而自己几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