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地产行业投资展望
房地产行业:支持刚需政策加强 成交持续回暖
成交量环比上升,楼市持续恢复。23个城市一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8%,同比增30%,较11年均值高19%,一线城市环比增幅高于二线。成交超过11年平均水平的城市达15个,其中杭州、苏州、南京、长沙、温州超过11年平均水平的七成以上。
本周成交量仍较3月平均水平低2%,差距逐步缩小。剔除清明假期成交影响,本月周均成交较3月均值低7%。5月各地新推盘量持续增加,预计周成交量有望继续回升,维持2-5月份成交持续回暖、全年销售持续向好的判断。
二手房成交亦持续回暖,进一步印证了楼市整体回暖的趋势。5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升12%,同比降幅收窄至6%,较11年平均水平高7%。
房价继续下行,降幅减小,新推盘以价换量去化改善。从一手房成交均价来看,9城市环比6个下跌;从分区成交均价来看,降价仍为主旋律,但降幅缩小,成交回暖下开发商继续降价动力有所减弱。从典型楼盘情况来看,新开楼盘仍采取优惠促销等营销手段,整体去化较此前明显改善,部分楼盘开盘当日去化可达5成以上。
獯嫜沽θ栽冢去化时间缩短。11个城市可售面积环比微降;去化时间13个月,环比微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住建部正推进刚需购房优惠制度化,符合我们的预期。支持刚需政策继续加乾部分二三线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普遍上调15%至25%。在以价换量、信贷对刚需实质支持下,刚需逐步释放,5月新盘增加将带动成交量持续回暖,库存加速去化。
我们坚定看好全年行业投资机会,全年坚定持有是最佳策略。建议增持销售增长迅速的招地、保利、中南建设、亿城、环球、万科,价值严重低估的首开、华发、北京城建、世茂、国贸,受益销售回升的世联。
风险提示:行业调整时间超预期,政策严控超预期〃中投证券)
第二篇:房地产投资展望
房地产投资展望
近几年来,无论在学术界,金融市场,还是社会上,房地产都是个热门的话题。随着炒楼越来越热,投资房地产的风险也倍受关注,尤其是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风险往往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在当先楼市不断飙升的形势下,房地产的投资,最终会导致破产,还是暴发?
在如今的中国,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由以消费为主到以投资为主,房地产已经逐渐演变成金融投资工具。它除具备一般行业所具有的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等特征外,还具有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流动性差、生产环节多、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使投资方案和决策具有相当的潜在风险,尤其是我国还处在房地产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中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或者施行不力,交易信用和市场资料不足,给房地产开发带来了更大的风险性。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投资者若不能对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就要承受巨大的投资风险压力,甚至受到致命的打击。
同其他投资品相比,房地产又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使得它的投资风险更为难于评估。
一、房地产投资金额巨大。房地产投资需要巨额资金,其开发投入资金需求常常达到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十亿元。即使是一般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需要,购买单个住房单元,至少也得几十万、几百万。而且房地产项目在未完全配套建成之前,不具有使用价值,只有到了全部建成之后,才发挥其具有的功能,这就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必须在建设过程中一次性支出全部费用,加大了房地产投资的强度。
二、投资回收期长。房地产投资回收期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少则数年,多则几十年。这是由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少则一年,多则两到三年,甚至更多,再加上房地产项目投资量大,其效益却是逐渐发挥,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回收期较长。如果房地产投资者自行开发、自行经营,则投资回收期更长。若遇上房地产市场处于萧条时期,房地产投资的回收期的长短更难预料。
三、投资不确定因素多。众所周知,房地产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并存,受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大。加上需用资金量大,投资回收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等众多因素使得房地产投资风险大。
房地产的长期投资风险巨大,稍有不慎,可能就血本无归。但是,就现在楼价不断飙升的局面,房地产的价格一时根本无法控制,纵使风险大,一时也只升不降。首先对比一下股票市场。
1、炒股是用自己的钱,不允许向银行贷款;炒楼自己只需出30%,剩下的70%可以从银行贷款。
2、掌控内幕的证券从业人员严禁炒股;而房地产从业人员可以炒股,甚至是楼价不断飙升的帮凶。
3、炒股的人操控股票行情会受到严厉处罚;房地产行业越没有完善的法律规范,开发商或中介操控楼价。
这些就能说明,无论国家是用针对消费市场的政策调控房地产,还是针对一般金融市场的政策,对房地产价格都产生不了明显的效果。即使现在国家出台了“新国八条”等限购令,对广州等限购令一线城市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以我的家乡—江门为例,限购令出台一个月左右,广州等房地产投资者大量涌入江门,使不少新楼盘出现断货,房地产市场反而变得活跃。所以我个人认为,长期来说,房地产市场会怎样,难以预料,但是就短期来说,房地长市场价格是不会下降的,最多只能是升幅下降。
第三篇:2014年房地产行业展望
2014年房地产行业展望
一、后调控时代,政策以完善房地产供应体系为主
2014年,房地产政策将现三个趋势:
1、层面出台的政策将很少,更多的是地方政府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针对性政策;
2、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出台的政策都不会强调房地产调控,而是强调完善房地产体系;
3、出台的政策,将以完善房地产市场秩序为主,比如,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二手房交易制度等。
二、双轨制时代,政府与房企将共同成为房地产市场主体 具体表现为:
1、在棚户区改造及廉租房建设方面,由政府主导;
2、在公租房、自住型商品房的建设与供应方面,政府与房企协作;
3、在中高端商品房市场,由房企主导,政府承担服务及监管职能。
三、地产下半场,房地产分化将成主要特征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具体体现在:
1、产品分化,高端商品住宅日渐低迷,中、低端住宅逐步向好;
2、区域分化,一、二线城市市场震荡下降,三、四线城市市场稳中有降,县、镇级市场逐步向好;
3、战略分化,大型房企将加快工业化、产业化步伐,中小型房企将更多地选择与政府合作,进军商业地产的房企将选择跨产业的资源整合。
四、畸高状态下,商品住宅价格将步入下行通道
1、目前房价已然畸高,远远超出民众承受;
2、政府加大保障房及自住商品房供应将在很大程度上稀释商品房市场需求;
3、中央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将令房地产市场资金吃紧;
4、美国QE退出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海外热钱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
5、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将在很大程度上令囤积在房地产的资金流向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及服务业。
第四篇: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展望
XX年上半年,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出中央推出了“严厉调控政策”,以期稳定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之后中国各地方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实施细则。对于XX年的上半年来讲,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可以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对于XX年下半年市场形式也可以用一句话预测“顺势而为,静观其变”。
一、XX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行业数据总结:
1、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
XX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92亿元,同比增长3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6月当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830亿元,比XX年5月增加1845亿元,增长46.3%。
XX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8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房屋新开工面积8.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9%;房屋竣工面积2.4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6亿平方米,增长15.5%。
XX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8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4221亿元,同比增长84.0%。
2、商品房销售情况:
XX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1-5月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7%,办公楼增长53.2%,商业营业用房增长41.6%。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比1-5月回落13.0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20.3%,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91.5%和57.1%。
3、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
XX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3719亿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国内贷款6573亿元,增长34.5%;利用外资250亿元,增长2.8%;企业自筹资金12410亿元,增长50.9%;其他资金14487亿元,增长47.9%。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8064亿元,增长40.1%;个人按揭贷款4538亿元,增长60.4%。
4、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
XX年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5月份为上涨0.2%。
截止到XX年6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1%,涨幅比5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价格与上月持平,而XX年5月份为上涨0.4%。其中,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8%,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2%,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8.0%。与6月份相比,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持平;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1%,其中普通住宅销售价格与上月持平,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下降0.2%。
XX年6月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7%,涨幅比5月份缩小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比5月份降幅缩小0.1个百分点。
5、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XX年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5.06,比5月份回落0.01点,比去年同期提高8.51点。
从分类指数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为105.54,比XX年5月份回落0.02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1.94点;本年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13.63,比5月份回落3.06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90点;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93.22,比5月份提高3.08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83点;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104.65,比5月份提高1.17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6.06点;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09.39,比5月份回落1.97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5.50点。
二、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1.住房投资持续加快,商品房住房比重持续上升:
XX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92亿元,同比增长3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
中国消费者住房消费要求的改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改善型”和“享受型”住房需求持续增加,同时由于房价的高涨促使“住房”投资化严重,都促使商品房投资的热度与需求同步增加,即使在房地产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度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
2.土地开发增长较快,企业购置土地较为大胆:
XX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8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4221亿元,同比增长84.0%。
由于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看好趋势,虽然受调控政策和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的共同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已经比较谨慎,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增速有所回落,但大部分大型房地产企业由于战略储备、企业未来发展等因素考虑,在部分城市大胆、大量购置土地,促使部分城市“地王”频现,在这些交易的影响下,促使XX年上半年整体土地购置面积增长较大,土地购置费增长明显。
3.商品房建设增长平稳,竣工面积增速高于往年:
XX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8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房屋新开工面积8.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9%;房屋竣工面积2.4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6亿平方米,增长15.5%。
XX年的房地产市场的高涨运行,以及房价的持续高位运行,房地产消费者购房需求的不断增加等多重因素,使XX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持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新竣工面积以及新开工面积的增长等同步作用下,上半年延续到下半年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存房量持续增加,市场供应量持续增长,供求关系出现变化趋势。
4.商品房销售开始出现负增长,销售压力逐渐加大:
XX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1-5月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7%,办公楼增长53.2%,商业营业用房增长41.6%。
从整体来看,XX年上半年销售增加还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XX年的一季度,但从二季度开始,随着中央调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信贷政策”调整,导致二季度开始时,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出现负增长,销售增长逐渐回落,在部分城市短时间内出现了“零成交”现象。
可以从以下数据中看出,XX年上半年,商品
房销售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比1-5月回落13.0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20.3%,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增长91.5%和57.1%。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下降幅度,在二季度较一季度有所加大,表明市场观望情绪依然较为严重。这是自XX年房价开始上涨以来,房地产市场观望最浓厚的一次,更是商品房销售面积首次持续出现下降趋势,并且这种趋势的持续时间会很长,在下半年回转的可能性比较小。
以上都导致未来自上半年开始到下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压力增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回笼压力增大。
5.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大部分城市房价未出现明显下降:
XX年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5月份为上涨0.2%。
XX年6月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7%,涨幅比5月份缩小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比5月份降幅缩小0.1个百分点。
从重点城市和区域的情况来看,XX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价格整体持续上涨,但从上半年部分一线城市来看,房地产销售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市场反应更多的来自于变相优惠、促销、赠送、暗折,但大部分楼盘实际下跌幅度不是很大,更多的并未出现实际下跌。考虑到“不可明示因素”考虑,上半年实际上已经有部分城市房价已经出现松动,其余城市房价上涨幅度也明显回落。
6.房地产信贷增速减慢,大部分城市个人房地产贷款大幅萎缩:
XX年上半年,受货币政策紧缩和市场销售低迷的双重影响,个人房贷增速明显放缓。
从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可以清晰地发现房地产信贷收缩的轨迹。1-6月,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逐月累计分别为2489亿元、3674亿元、4552亿元、5550亿元和6573亿元,逐月累计增幅分别为46.1%、44.3%、39.9%、43.6%和34.5%,逐月回落。
个贷方面同样如此:1-6月,个贷逐月累计数额分别为1443亿元、2193亿元、2955亿元、3744亿元和4538亿元,前四个月的逐月累计增幅均在100%以上,但5月便回落至88.8%,至6月进一步降至60.4%。不难看出,4月中旬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五六月份房地产信贷收缩最为明显。
这表明,受调控政策影响以及人们对未来市场预期的调整,购房意向下降,个人房贷增速明显回落。
7.购房意愿依旧存在,市场观望浓重:
XX年上半年5月份开始,由于房地产新调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信贷政策的收紧,造成市场观望情绪浓重,特别是此次调控政策执行力度和时间的不确定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两方同时观望等多重作用下,市场成交量大量萎缩,同时大部分购房者对于“高位入市”的恐慌,都导致年中的市场导向气氛
但由于大部分人对于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看好,以及市场刚性需求的大量存在,目前来讲未来购房意愿还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上半年出现的一定时期的市场调整,并未改变这种格局。
三、下半年政策调控的走向分析:
1.依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贯彻落实好已出台政策的执行情况:
现阶段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整体上还是基本平稳的,市场中出现的一些变化(市场观望情绪较重,销售面积出现负增长,但大部分城市房价尚未明显松动)是上半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刚刚实施的积极效果,是对XX年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一个调整。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总体上不宜松动,尤其是住房保障政策和有关第二套房的信贷政策必须坚持,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针对部分城市出现的房价继续高幅度上涨和信贷松紧行为需密切关注,警惕其潜在风险。
2.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住房是居民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所有居民的居住问题。因此加强住房保障是必然的选择,当前我国住房保障的范围和力度都偏低,应通过上半年的新政策为基础,进一步需加大住房保障的力度,通过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3.加强银行风险管理,满足正常信贷需求:
首先,要满足正常合理的房地产信贷需求,科学地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避免因银行盲目减少对企业开发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同时,做好房地产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工作,重点是加强企业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管理,警惕“虚假按揭”和变相“松紧”信贷的发生,要加强贷款审查和信贷过程的监测。对于信贷发生明显不符合国家信贷调控政策的货款审请,要根据风险对称原则要求提高首付比例和增加贷款利率等方式,杜绝变相“松紧”按揭的发生。
4.继续加强土地管理力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首先,中央政府会继续加强土地管理的力度,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农村土地,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其次,根据国发文件的要求,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以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的用地供应,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当中的比重。可以看出未来房地产开发用地规则的发展趋势。
5.继续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价格作为调节市场经济的核心手段,其本质就是可以通过价格的涨跌变化来引导市场各方主体。同时,当前市场中各种鱼目混杂信息,容易误导社会消费者,使人们不能对市场形势有一个客观判断。政府权威部门应加强对市场有关信息的发布和解释,加强政府公信力,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和社会各界对市场形势有一个准确认识,促进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和企业和理性决策。
6.面对调控政策的延续,房地产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应该认清形势,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市场调整。XX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调整中期,预计本轮调整时间还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房地产企业应做好应对较长时期市场低迷的准备,积极采取措施,如寻求资金支持、降价促销、加强管理等,调整企业开发策略、经营策略、销售策略等,适时主动调整,将房地产行业调整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XX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
XX年,受房地产调控新政等因素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增长明显放缓。同时,中国经济中基础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扩散到生产、消费乃至服务领域,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威胁越来越大。从国内经济形势看,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同时市场价格涨幅仍处于高位,经济政策必须在“确保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平衡,调控难度加大。
根据XX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我们预计XX年下半年房地产市
场将整体继续处于调整之中,整体保持回落态势。
1.投资增长平稳回落,住宅投资比重依旧会继续平稳上升;
2.房价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存在,小幅下挫的可能性及其大,但下挫幅度不会超过15%;
在不动产确权价格走势方面,预计XX年下半年不动产确权价格缺少空间和动能继续不断大幅上行;而不动产确权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远远小于短期内盘整下挫的可能性。
3.市场低迷期依旧持续,下半年低迷期解除可能性比较小;
4.销售面积(或成交量)延续负增长,回落幅度持续增大;
从销售面积上看,XX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走势放缓以未来房价预期影响,市场持续保持观望情绪,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均出现下降,且降幅基本上呈逐月扩大态势。预计下半年销售面积将延续这种趋势,继续处于较低水平,但不排除随着房地产商促销力度的加大和价格下调的带动下销售量出现回升,但整体增幅仍处于较低水平。
5.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继续回落,涨幅继续负增长。
第五篇:2010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
2010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政策或逐步收缩http://.cn2010年01月05日 14:12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2010年的房地产政策将呈现结构性调整。回顾了现有政策,分析了2010年的政策走向。2010年房地产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出台的刺激政策将分类别、分阶段采取不同程度的收缩或延续;二是针对不同区域房地产发展的不同状态给与区别对待。
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特点。2009年房地产行业处在最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楼市逆势超预期回暖,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充裕,在土地市场上频频制造地王。年底在政策猜测期中,板块估值有所回归,目前基本处于正常区间。
2010年房地产行业趋势判断。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行业景气度仍将上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行业潜在需求仍然旺盛,但由于房价收入比偏高,可能抑制潜在需求的有效释放。行业短期供给依然不足,但明年下半年可能会有所缓解。随着经济的回升,政策的调整,明年下半年,行业可能会面临收缩,但幅度不会太大。
投资策略。2010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先松后紧的态势。因此,上半年可能存在结构性的交易型机会。在行业评级上,上半年给与“强于大势”的评级,下半年给与“中性”评级。个股选择上,我们遵循以下三条投资主线:政策线:鉴于房地产和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对于房价相对合理或涨幅不大的地区,房地产政策可能会适度放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稳步推进城镇化,这同样有利于二三线地产龙头。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推荐云南城投(25.80,-1.08,-4.02%)、中南建设、福星股份(11.30,-0.40,-3.42%);资源、业绩线:包括两类公司一类是2009年预售帐款多,全年业绩有保障的公司,如招商地产(24.49,-1.26,-4.89%)、滨江集团(13.53,-0.46,-3.29%)。另一类是可售可结资源多,2010年、2011年业绩会有大幅增长的公司,如卧龙地产(14.39,0.11,0.77%)、冠城大通(12.96,-0.62,-4.57%);估值线:寻找在行业中具备估值优势的公司,如万通地产(9.75,-0.21,-2.11%),公司质地优良,目前在板块内相对估值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