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下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安全问题(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8:2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哲学视域下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哲学视域下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安全问题》。

第一篇:哲学视域下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安全问题

哲学视域下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安全问题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凡事都有两面性,食品添加剂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效益的同时,由于一些非法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健康安全问题。无限制地滥用食品添加剂这一技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更应重视的人类健康问题,这是错误的。应该建立起一种既能反映文明技术成果,又能保证人们健康安全的哲学观。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滥用;安全;哲学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吃这一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求也越来高。为了改善口味,各种食品添加剂也接踵而至。然而,一些不法制造商为追求经济效益,将非法添加剂作食用,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隐患。海德格尔曾对人们对技术的传统理解做了一个总结,“其一曰,[1]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其二曰,技术是人的行为„„”。技术的意义在于,增进人类幸福[2]和减轻人类痛苦。而食品添加剂这一技术的应用,已明显超出了最初的“目的”,使用这一技术的人的行为也越过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本文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对非法添加剂食用及引发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建构一种关于添加剂技术的正确的哲学观。伴随科技发展而来的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 2.1食用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

[3]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它具有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增强食品感官形状和提高食品口味等作用。

食品添加剂主要按来源或功能划分。按来源划分,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内进行提取。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则是利用各种化学反应,用化学元素人工合成。

按功能划分,各国标准皆有不同。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 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香料等。

2.2 食品添加剂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早在神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天然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记载,如栀子染色、肉桂增香等;中国沿用至今的用卤点豆腐的方法,也在东汉时期就开始应用;大约在800年前,当时的南京将能防腐护色的亚硝酸盐用于腊肉的制作,并与13世纪传入欧洲。日本学者山田宪太郎在《东亚香料史研究》中指出:“明代中国对于胡椒大量需要导致了爪哇和苏门答腊胡椒种植的增长„„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史实证明,食品添加剂在我国的历史已十分悠久。

但食品添加剂作为一个独立门类的商品,在我国是在近一、二十年内逐渐形成,而这一行业也是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也越来越纷杂,列入我国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也越来越多。食品添加剂也因此开始成为食品加工业必不可少的主要基础配料,它的使用也成为衡量食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没有食品添加剂,很难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这已是食品业业内人士达成的共识。

但由于市场的不规范、法律的不健全、大众的相关知识匮乏,在产品中滥用食品添加剂或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也渐成为食品业的主流行为,虽使得食品业内短暂的兴旺,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和消费者对食品商的信任危机。

2.3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安全问题

理想状态下,食品添加剂应当是有益无害的,但是安全却不是绝对的。我国卫生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种类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规定范围之内一般对人体是无害的。但一

些企业和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违法使用工业添加剂以改善产品质量来欺瞒消费者。由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添加剂十分微量,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许多不法分子正是钻这个漏洞,去“打擦边球”。但是,一旦长期食用不能及时排出,添加剂的危害就会显现出来。

自2005年以来,我国不断曝出非法食品添加剂问题,这些非法食品添加剂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如2005年3月,北京市有关部门从亨氏辣椒酱中检测出“苏丹红一号”化学染色剂,食用可致癌; 2008年9月,三鹿奶粉被曝出掺有三聚氰胺,并导致多名幼儿结石;2011年4月,合肥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一种叫做“牛肉膏”的添加剂,可以将猪肉加工成“牛肉”,吃多会引发癌症等。这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的出现,都在说明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和非法添加剂的使用正在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

正视食品添加剂问题,正确思考食品添加剂和人类的关系,意义重大。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所引发的伦理思考 3.1 生命价值原则

进食本身不是必需的,它对生存而言必需。食品添加剂技术作为一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它首先要保证地应该是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人作为生命的个体,追求

[5]自身的生存并使之不受威胁的“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不去伤害他人,尊重他人生命,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也要避免让他人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不论人们采用什么样的伦理观,生命价值原则都是人们应当遵守的最低原则。

技术,都会存在一定的社会风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风险是由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选择运用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它也就具有了潜在性、突变型和可控性等特点。技术风险何时出现,会不会出现,关键都在于如何使用这一技术。如果发明者和生产商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那么技术风险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也将得到保障。

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这一问题上,也应遵守生命价值原则,降低技术风险。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目前,食品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对于消费者而言,保证生命安全是人们选择消费对象的第一要素。然而,一些不法厂商,在利益的趋势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外形和口感,违规添加超标食品添加剂、滥用工业添加剂,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部分生产商完全忽视了生命原则这一道德底限。作为生命安全这一不能让渡的权利,人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它。食品生产商应严格遵守生命价值原则,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不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标准的第一位,这是食品生产商的最低道德保证。

[4] 3.2 健康原则

中医认为,一个人是否健康,关键要看他脏腑和经络是否健康;而脏腑是否健康,关键是看他脾胃的健康状况。食品进入人体后,由脾胃负责消化吸收,因此食品是否安全也将决定着人是否健康。在追求养生的今天,食品的色、香、味已不再是消费者选择饮食的全部标准,食品是否安全、是否有利于健康,才是消费者所关注的焦点。作为食品生产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食品添加剂该如何正确使用,也成为关键。

虽然有些食品添加剂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必要的元素,来补充人体中元素的不足,如维生素、氨基酸等。但是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故意忽视消费者的健康问题,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禁止食用的化工添加剂,如吊白块、增塑剂等,严重危害了消费者

[6]的健康。期待盈利无论如何不能单纯从经济学上去理解,食品添加剂作为一项技术,还承载着人类对健康的一种期待。这项技术一旦被误用、滥用,那么发明它的最初“目的”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食品生产商们应该严格坚守食品添加剂最初被制造时的那个“目的”,这样才会使生产

市场和消费市场共同繁荣。

3.3 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首先体现在消费者的知情权上。消费者花钱去购买商品,作为等价交换,那么消费者就有权利了解该商品的具体信息来决定是否购买。而生产商也有义务告知消费者,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才能体现交易中的公平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中规定: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食品添加剂的标注,就是让消费者对自己所关注的食品里添加剂情况有所了解,确保消费者在知情的基础上,对同类食品进行自主选择。

公平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但是,有些食品生产商在食品添加剂的标注问题上却存在着严重的欺诈行为。有的生产商明明使用的就是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却偏偏标注成天然的。更有甚者,对食品添加剂这一项完全没有标注。海涅曾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古往今来,华夏民族也一直尊崇这“民无信则不立,商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威”的言论。因此,食品生产商们打破公平原则、失去诚信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制止,终有一天会给生产市场带来沉重的打击。

公平原则,在另一方面体现在食品商的权利与责任上。吃喝,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也就意味着,食品生产商掌握着人们吃喝这一大权,于是吃喝质量的保证也就掌握在生产商的手中。食品生产商们也就应该承担着保证安全的这一权利和责任上。消费者将这一权利主动让渡给食品商,秉着公平的原则,食品商应对这一权利负责。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不少食品商抵制不了利益的诱惑,在食品添加剂上大做文章。将那些貌似光鲜亮丽,实则危害重重的食品出售给消费者,而消费者却对此一无所知。消费者实则是一个被动的群体,与厂商之间明显信息不对称,这是社会分配上的不公平。

所以,食品商在享受经济利益带来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应当背负起对消费者负责的权利和责任,这才能体现出社会公平的原则。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风险社会制度„„与管理和技术决策过程确实存在内在关联。”“风险导致控制,风险

[7]越大,对控制的需要就越强烈。”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使用一套完整的应对措施来控制和解决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

4.1 食品添加剂发明者应加强技术研发

首先应该在源头上控制问题。作为食品添加剂技术的发明者,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研发的[8]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科技活动的基本伦理原则:客观公正性、公众利益优先性。

食品添剂研发人员,在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性。首先,在研发初始阶段,就对该产品的用途做认真了解,然后再使用可行的原材料进行发明加工,不能只考虑给食品的外观和口感可能造成的影响,一定要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其次,要能够客观地公布测试数据,而不是应食品商的利益诱惑而对事实有所隐瞒;然后,对产品的推广要严格审慎,对可能酿成的不良的后果作出全面的预测,并将结果公布于众,保证公众对产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另外,食品添加剂研发人员还应遵守公众利益优先性这一原则。技术是一项确保公共福利可持续性的事业,任何危害公共福利的技术活动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根据公共福利优先的原则,在技术研发中,科技工作者要对研究成果的运用可能对公众利益造成的影响负责。因此,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向公众客观、公正、全面地向消费者传播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此外,研发人员也应当参与到该产品如何使用的决策当中,以避免食品商等利益集团对该商品的使用进行垄断和违法应用。最后,当消费者的权益因为该产品而受到侵害时,研发人员有义务站出来,向有关人员甚至消费者发出警示。

4.2 食品添加剂施用者本身应规范使用

食品添加剂该最终如何使用,决定权主要还是掌握在食品生产商的手中。毋庸置疑地,食品商应加强自身道德意识的水平,从心理上杜绝食品添加剂滥用的情况、此外,对于食品商滥用食品添加剂技术这一问题,还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去解决:

⑴、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滥用,说到底,都是利益惹得祸。由于非法食品添加剂在很大程度上,能对产品的外观及口感有很大的改善,赢得了许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给生产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给了生产商继续违法行为以动力。对此,我国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不应以相关专家和利益集团的意见为主,而是把公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决定使用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应当充分尊重民意,根据民意作出最后选择。

⑵、常识性知识的缺失。虽然有一些昧着良心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商,但还有一部分生产商却是由于缺乏对食品添加剂的常识性认识,才导致的滥用。这些生产商对食品添加剂的成分和危害缺乏了解,只知晓它会给产品带来的影响。认为加的越多,效果越好,从而造成滥用现象的发生。

对此,政府应该成立相关部门对各食品厂生产相关负责人进行添加剂技术知识的普及,再由各个负责人对本厂的员工进行食品添加剂知识的培训,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原理、方法和用途等。以避免生产商因无知,而犯下错误。

⑶、生产过程的不规范。一些食品商为了节约成本,使用非常低廉的机器设备去生产食品。由于工艺的不足,产品口感和外观都不受市场欢迎。面对这一缺陷,食品商选择用食品添加剂去弥补,也造成了食品添加剂违法乱用的情况发生。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食品商们应提高食品加工工艺,用更先进、优良的设备来保证产品的良好外观和口感,由此避免添加剂的滥用。

4.3 食品添加剂受用者应普及相关知识

在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被报道出来之前,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问题的认识是知之甚少的。然而,当问题曝光后,由于多是负面消息,消费者便由此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抵触心理。事实上,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对均衡营养、改善食品品质都有很好的作用。在日常食物当中,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不可或缺。消费者的恐添加剂心理,其实都是对食品添加剂知识不了解的体现。对公众知识的普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政府应大力普及公众的食品添加剂知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渠道进行宣传。使公众,共同参与到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来。以此,打消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意识,提高公众对食品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第二,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开设有关食品安全教育的课程,从小培养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开展食品添加剂法律咨询、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大对公众的科普力度。

4.4 食品添加剂相应法律法规应完善

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还应通过强制的法律手段进行遏制。目前,我国已经出台许多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范围和检测手段明显水平不足,很多时候都是等问题发生后,才采取措施。而一些不法商家,也正是看到了“漏洞”,而犯下错误。

我国政府作为人们的守护者,应当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公众的生命健康。第一,提高生产门槛,对食品加工厂的生产工艺和卫生状况做严格要求,重点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审查,以杜绝工艺不到位,而引发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

第二,对市场上能够安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及其添加标准做出统计,各企业应按照该名单严格执行。

第三,对于名单上没有的食品添加剂,各使用企业应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经核实审查之后,加入名单者,方可使用。

第四,政府应强制要求企业,在食品外包装上标注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分量以及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第五,有关法律部门应不定期对相关企业进行抽查。对于抽查中发现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要依法从重,执法从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总之,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科技技术的支撑,有赖于食品商自身道德的约束,有赖于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全面的认识、有赖于政府相关部门有利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正确、合理的使用。

[1]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M],第947页 [2]科学的社会功能,J·D贝尔纳,商务印书馆,1982,第42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009,第99条

[4]转引自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2008,第265页

[5]转引自陈文俊,食品添加剂应用问题的哲学思考[D],2006,第30页 [6]技术及其社会责任,H·波塞,[J/OL],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7]面向生命技术风险的伦理研究论纲,张明国,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0)[J],第5页

[8]自然辩证法概论,刘戟锋、常立农、林慧岳et al,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M],第293页

The Safety Problems caused by Food additives under

Philosophy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arxist dialectics of nature –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Although food additives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to people's life, some illegal food additives also lead to a series of health and safety problems.It’s wrong to abuse the technology of food additives unlimitedly or pursue economic benefit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ut on human health problems.We should establish a philosophy theory which is not only reflecting the technical achievements, but also ensuring people's health and safety.Key words: food additives;abuse;safety;philosophy

第二篇: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摘要: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滥用添加剂、多

头监管,政出多门、惩罚力度太轻等问题日益显现,这些问题 引发了本文作者对政府体制的缺陷的思考。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政府体制近几年来奶粉事件不断上演,从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到接二连三的毒奶粉事件,生产企业置人民的健康权与生命权

于不顾,将利益的黑手伸向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无辜的婴 孩,让他们一出生就饱受痛苦,实在是让人痛心。

而奶粉事件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近几年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从不知名的小企业到人们曾 经信任的国内、国际知名企业,从肉蛋奶、米面油到调料、干 货,我们已经不知道身边的哪种食品是安全的,不知道哪种食 品是放心的,甚至不知道该吃些什么。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当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通过媒体和网 络报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就数不胜数,以下几个案例是近几年来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1.金华火腿案

“2003年11月媒体曝光:有1200年历史的中国名牌产品金 华火腿竟然使用了敌敌畏。金华市的三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 产‘反季节火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别出心裁地在 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生产的大批‘毒火腿’苍 蝇也不敢碰”。

2.上海“瘦肉精”中毒案

“2006年9月的中旬,上海发生了重大‘瘦肉精’中毒事故,其中两百余人食物中毒入院。一名浙江人涉嫌向上海浦东上 农批发市场经销了一整车的问题猪肉,共189头,这些猪肉分 别销往上海多个区的60多家菜市场。而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 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导致上海9个区共336人次中毒。据不 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 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3.三鹿三聚氰胺案

2008年9月,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 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 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初步调查,出现结石 婴儿5000逾名,涉及省份十余个。而这之后深受人们信任的

两大奶业巨头———蒙牛、伊利集团,也相继检出奶中含有三聚氰胺。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以上几件仅仅是近几年来发生 的较重大的案例。中国是人口大国,食品是每个人每天都要

吃的,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资料,“ 老话说得好,‘ 民以食为 天’,在这里,‘天’的意思是至高至大、最最重要,也就是说: 对于老百姓来说,‘吃’是生活的第一需要;‘食品’是生存的 第一现实”。

而现实生活中为何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暴露,为何生产企 业敢于如此大胆地置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为何我们的 食品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食品质量不合格,让众多的人们 牺牲了健康甚至丢掉了性命? 为何问题存在了这么久,我们的 政府迟迟不采取措施?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的背后究竟有 着什么样的漏洞。

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存在于表象上的 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检测项目单一,检测质量标准低于国际质量标准。拿三鹿三聚氰胺事件来

说,国内的蛋白质检验“标准”存在缺陷,目前的测试法,只是测试奶制品中的氮含量,并按公式推定有多少蛋白质,不检

测蛋白质。正是这一检测标准,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他们先 是在牛饲料里掺一些尿素,提高氮的含量,后来就直接加入 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使牛奶看上去蛋白高,纯度高,以牟取非 法利润。

第二,我国的食品检测部门数量偏少,目前全国已获得 授权许可的食品质检部门不多,且都分布在大中城市,在人 口众多的偏远县乡,缺乏质量检测设备。我国现在仍有3.2亿 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还有一些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与血吸虫等水质问题。我们的大多数蔬菜都来自 农村,在饮用水都不安全的情况下,生长出来的蔬菜能够安 全吗?

第三,乱用或不当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激素和其他 有害物质,使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禽畜产品和水产品中。“由于多施和不按规定要求滥用农药,我国每年因农药引起 的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中 毒”。“为了预防和治疗家禽、畜和水产品患病而大量使用抗 生素、磺胺类等化学药物,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动物组织 中”。在上海“瘦肉精”中毒案中,“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兴

奋剂因可以使猪产生足够的瘦肉而被大量使用,从而导致众多消费者中毒。第四,滥用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食品加工化学添加 物。我国食品质量之乱,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与食品添加剂和非 食品化学添加剂息息相关。如果超量添加,就会导致人体过 敏、畸形、癌变或细胞突变。“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添加剂的层出 不穷,不新鲜的、过期的、变质的甚至腐烂的食品,都可以摇身 一变,成为合格的食品,仅以牛奶行业来说,这样的例子就已 是比比皆是”。在黑龙江海林山野菜案中就是违法添加了化学 制剂,使得劣质的山野菜变得新鲜翠绿。

第五,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监管空白现象屡见不鲜。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 过程中,“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有工商、质检、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缺乏统一协调和 统筹规划,多头监管使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依赖、推诿中 消耗掉”。对于效益好的食品企业,往往多个监管部门重复检 查;而对公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难点问题,如对农村食品卫生、小作坊、无证无照食品企业,各部门又互相推诿。这种“分段 监管”体制无疑为“无事抢着管,有事跑着躲”的现象滋生提 供了土壤。

第六,法律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太小,对违 法者来说无关痛痒,起不到震慑作用。我国对违法食品生产经 营者的惩罚力度小一直是人们的呼声,我国1995年10月30日 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违法经营者的处罚最 高为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而在2007年10月,全国人大常 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中规定,“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 罪的”,除了可能追究刑责之外,“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 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原料等物

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 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广大群众 对草案中违法者的惩罚力度就觉得力度太小、太软、太模糊可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七次会议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 简称《食品安全法》)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 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 款。”反而将处罚降低了。

马克思曾生动地描述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 有30%的利

润,人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会践踏人类良知;有 300%的利润,就会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去为之。所以,我国《食

品安全法》的这一规定太过于笼统,既没有划分城市与农村的地域差异,又没有经过成本效益分析违法者的利润,更没有考

虑到危害影响的范围,过低的罚款依然会让违法者随时“卷土 重来”。

从这部《食品安全法》,真正暴露出我们以上谈到的几点

表象上问题的最根本性问题———政府体制。就像一个人的外 部表现为失眠头疼、月经不调、皮肤衰老、烦躁胸闷等症状,不 能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失眠就吃安眠药,头痛就吃去 疼片,这样作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 内分泌失调,应该将病根找到再对症下药,才能够好得更快,疗效也会更好。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如此,正如以上所 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滥用添加剂、多头监管,政 出多门、惩罚力度太轻等问题,在刚刚通过的《食品安全法》中 都作了补充和完善,可是70%以上都是十人以下的小作坊的 生产经营者组成的被监管对象,要怎样使这些小型的生产经 营者按照法律规定添加食品添加剂,执政部门要如何监管? 菜 市场里的农民卖的“自家菜”又由谁来检验? 我们普通消费者 因食品安全问题身体受到伤害到哪个部门投诉? „„这些问 题不是一部《食品安全法》就能够解决的。

三、结语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国 家和政府对这一问题严重程度的足够重视,在衡量民生和经 济的基础上把眼光放长远。曾在2003年抗击SARS中因表现杰 出而举世敬重的钟南山院士说过一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石 破天惊的话:“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常此以往,50年后大 多数人将丧失生育能力!”这将会是中国人民的悲哀,也是一 个国家的悲哀。所以,我们的政府在处理一个重大问题的时 候,应当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集中分析社会成本的原因和 性质,并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将其降低到最小限度,实现 社会效率”,“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也就是以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促使

有效率的结果的产生,从而实现帕累托式或卡尔多•希克斯式 的最适宜状态”。

近年来,我国频受食品危机的侵袭,从三鹿奶粉三氯氰胺事件到双汇瘦肉精,台湾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虽得到国家重视并采取具体措施进行防范,某些行业却对政府的监控熟视无睹,继续残害人们的健康。

一、食品安全问题论述

威胁食品安全的物质有些是被应用于化学行业的有毒物质,对人身体有严重危害。这些常识生产厂商很熟识,但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冒着触犯法律的危险,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勾当。食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料,应付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食品行业原料在成本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是构成生产成本最主要因素。随着科技发展,化学添加剂多样化,原料作为变动成本在降低成本中易起到作用。因此,不法商家利用化学添加可替换性优势,将本该用于工业上的化学添加剂添于食品中。如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使猪肉瘦肉多以期得到消费者青睐,饮料中添加塑化剂增加饮料粘稠度,增加重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致力于降低成本,赚取更多利润无可厚非,但定要以合法途径赚取,这种以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做法是破坏我国食品行业安全的不安定因素。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原因

1、内部控制制度。现代化经营中,企业将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有一定合理性,但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易引起企业短期行为。在食品中添加有损人身体健康的化学物品对企业而言短期内有利于企业,但这些短期利益的获得是以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之所以产生食品安全危机,部分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置不严,部分原因是企业道德缺失和法律意识淡薄。良好的内控制度可降低企业风险,有效遏制企业违法行为发生。内控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易产生风险。如果不相容岗位员工串通起来合谋欺骗,这种风险很难防范。以食品原料构成为例,食品原料构成决定者和食品原料构成检测者如果进行合谋欺骗,这样很容易进行食品有害添加剂操作;高管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易使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遭威胁。高管间不能有效沟通,不能产生凝聚力易给基层员工和企业外人员涣散的感觉,此情形易给有心机者提供破坏内部控制的机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讨好部分成员做出违法事。具体内控制度是针对可预见时期制定的,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内控制度有失效的可能,故企业应随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完善内控制度设计。拿三鹿为例,其奶源供应商发生变化,并未针对这一变化对奶源供应者以周全严密的审查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也在意料之中。

2、道德风险。管理当局对内控制度的忽视以及管理层自身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样难辞其咎。人是制度的最终执行者,一套设计良好的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管理层主导指挥的有效重视,内控制度在实施上就缺乏规范性,内控被一个道德缺失者执行,其设计再完美也得不到良好控制。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再健全的法律体系也需要道德的约束,日常生活中法律和道德互为补充而存在。在食品安全问题中,这种现象的产生是道德缺失和法律意识淡薄的双重作用结果。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我们在检查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漏洞的同时,更应审视执行者的道德。

3、消费者和生产者信息不对称。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可是,经过实践后发现,这些产品大多存在有市场无销路的状况。无公害食品都可以通过16位数码查询获得产品产地等相关信息,但是受到市场无序竞争的影响,无公害产品的品牌效应不十分显著,消费者对无公害食品不十分信任。

目前,市面上不少商品都打着安全,绿色,无公害的旗号。据调查,这些产品中大多是打擦边球的行为,本身并不具备所宣传的资质。这种行为使得绿色食品真假难辨,难以取得消费者信任,无销路便无利润,商家自然不会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其实,其中的问题就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缺乏必要的联系沟通难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三、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措施

避免事故的发生要有一套设计合理,执行有效的内控制度,避免岗位相容性,对食品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个程序控制。比如,加强检验的合法合规性,对监测人员定期培训。内控制度的有效运用,不仅涉及到具体的制度设计环节,还涉及到执行人员是否在制度执行过程保持内控制度实施的道路畅通。食品原料的采购和加工环节很重要,但更大原因是人的道德问题。内控问题涉及采购生产加工出厂各环节,出现食品问题的企业的食品测试大多为常规检验,如是否营养达标,干净卫生。对消费者食用后产生的后果缺乏相应检验和追踪调查,对由采购到出厂环节缺乏相应风险评价。蒙牛奶比三鹿贵1角至两角,差额就在检验成本上,人为放松质量检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有效监督也是加强内控手段。三鹿奶粉号称经过1100道程序检测,但其制度未真正落实,出事源头在奶源,未对奶站经营者有效监督,这个环节的放松使其他环节的努力功亏一篑。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大多数企业极力扩张规模造成监管困难。因此,应当加强信息沟通。企业一旦有出事的苗头就立即采取措施,向上级报告。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背道而驰的做法使多年付出的心血付诸东流,声誉再难恢复。可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很重要,良好的企业文化中,设计良好的内控制度会得到较好执行,各种不法之事将失去操作空间。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查处力度,做好事前准备和事后防范,对出事食品加紧召回和销毁。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沟通必不可少,正所谓产品要适销对路,当然,第一重要的是健康需求。因此,可以尝试建立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城乡互助型农业新模式。

第三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瘦肉精”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1/8

目录

摘要.................................................................................................................................3

一、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4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4(一)政府监督制度失误,管理过程漏洞百出...............................................................4

(二)双汇集团价值观扭曲.......................................................................................4

(三)社会监督薄弱.................................................................................................5

三、对我国构建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提出的建议..................................................................5

(一)政府完善并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机制..................................................................5

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5

2、强化行政监管机制........................................................................................6

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6

4、取消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检验制度.....................................................................6

(二)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6

(三)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观念...........................................................7

(四)强化社会监督.................................................................................................7

1、加强媒体舆论的监督.....................................................................................7

2、加强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彼此监督............................................................7 总结.................................................................................................................................8 参考文献..........................................................................................................................8

2/8

“瘦肉精”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

【摘要】:食品安全的有效管理是整个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瘦肉精”。其次,分析并阐述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政府监督制度失误,管理过程漏洞百出;双汇集团价值观扭曲;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社会监督薄弱。最后,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建议:政府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监管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取消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检验制度;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观念;强化包括媒体舆论监督,竞争对手之间的彼此监督。【关键词】:食品安全;安全;管理

3/8

一、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瘦肉精,克伦特罗是一种β-兴奋剂,添加于饲料中能提高几种家畜包括猪的瘦肉率。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常用来防治哮喘、肺气肿等肺部疾病。当其应用剂量达到治疗量的5~10倍时,具有能量重分配作用,可使肌肉合成增加,脂肪沉积减少,因此俗称为“瘦肉精”。在畜牧业生产中一些非法使用者将其作为一种生长促进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以改善胴体的品质,同时也造成食品中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的残留。当人们食用盐酸克仑特罗残留的产品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我国禁止在畜牧业中使用盐酸克仑特罗。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双汇“瘦肉精”事件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损失无法估量,影响极其恶劣。

(一)政府监督制度失误,管理过程漏洞百出

“瘦肉精”事件如果发生在资质差、不太有名的中小企业,也许影响并没有如此之大。在一个市场还不规范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一些问题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相对而言也是人们比较容易理解的。这次双汇“瘦肉精”事件之所以让人们如此的震惊,是因为涉及的企业是名牌企业,产品是国家免检产品,这是人们难以接受的。这正是由于政府在制定制度时缺乏科学的论证而造成的制度失误。起码有三点政府是没有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消极方面,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润,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作出损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免检制度正是让这些企业和个人有空子可钻。另一点是企业的质量保证只能证明过去和现在,不可能用一个制度确保今后的质量,免检产品及其企业的确定是从企业的资质、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以及企业产品过去的信誉等等方面严格考核而确定的,这一点一般不会存在问题,问题在于,由这种确定推断出产品和企业的今后,为其质量作保证,在现阶段是不科学的。第三点就是企业获得免检资格的途径。有谁能够保证我们的权力主体是绝对的清正廉洁依法办事而无任何的腐败可言?不考虑我国国情,盲目照办国外发达国家的某些制度,就有可能出错。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更暴露出我国质监部门的监督管理过程漏洞百出。日常监管不到位,习惯于搞运动式的突击大检查;对免检产品及其企业放弃监管,认为这些企业是免检产品的信得过企业,这是认识上的偏差。而双汇集团正是由于钻了这个认识偏差的漏洞的空子而脱离监管、昧着良心为非作歹却不为人们及时察觉。

(二)双汇集团价值观扭曲

双汇集团在追逐企业利润最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故意隐瞒质量真相超越了企业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以野蛮的逐利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以严重的违法行为危害了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很多不法商人和企业唯利是图。对利益的考量大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已经成为某些企业发展的定势思维。近年来,我国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从苏丹红一号、劣质奶粉、有毒大米、孔雀石绿到去年的毒豆奶、毒饺子、三鹿奶粉和本次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什么我国的问题食品屡禁不止?这显然

4/8 与一些不法商人的商德有关。一些企业利欲熏心,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健康或者生命。双汇集团作为大集团大企业却把自身利益看的重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恶毒程度让人难以想象。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的恶毒,我认为是由其扭曲的经营价值观所导致的。

(三)社会监督薄弱

我国食品行业民间团体监管机制缺位、媒体监督力度不够、竞争对手之间无相互监督、等等社会监督管理的软弱无力是造成双汇“瘦肉精”事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而民间团体监管的缺位应该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社会监管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民间团体监督无论从经济成本、人力资源、灵活性、处理问题的速度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优势。

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还不足以承担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里,要求得快速发展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在所难免,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不是放慢速度,而是坚持发展,在发展中求得解决,政府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起领导作用。因此,政府一方面从政府行为包括决策、工作、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方面,首先将自身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政策、制度、法制、道德等方面加强执政能力,领导和组织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解决矛盾和问题,避免和防止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人民高度负责,决不允许以损害人民生命财产为代价求发展,对于出现此类问题采取果断措施,毫不手软,使那些拿人民生命财产当儿戏的企业和个人得到惩罚,使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作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所有这些只有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借助强有力的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防止将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政府要做到面面俱到事必躬亲也是不现实的,很大程度上政府显得有心无力。我认为除了现有的质监部门等外在监管之外社会监管不失为一个条件合适的执行者,民间监管组织也就不失为一股不可藐视的强大力量。

三、对我国构建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提出的建议

双汇“瘦肉精”暴露出了我国在食品生产方面存在的危机,也暴露出了我国企业在社会、安全、法律等各方面所存在的严重责任问题。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中国企业正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 难以接受,中国社会也已经不能容忍”。怎样让公众吃上放心食品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政府完善并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机制

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虽然有很多法律法规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但都是在食品安全事故的层次上来定性和处理的,还没有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法律地位较低。我国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很大程度上已经滞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另外法律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和标准缺失,特别是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出台一部食品安全法,这使得从农田到餐桌一长串生产链中的诸多环节还缺乏相应法律加以规范。因而我国需要对现有《食品卫生法》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制定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法》。

5/8

2、强化行政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是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安全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强化监督机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应依法建立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整套权力配置和组织建构方面的制度体系。国家标准制定部门要制定食品添加剂科学营养健康的详细标准;检测机构对所有食品产品实行先检验后上市的准入市制度;监督部门要运用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力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疏于监管或怠于履行职责的部门和负责人要承担公法责任。对于明知故犯、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生命为代价的生产企业及负责人要依法严加惩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监管职能的机制体系,杜绝食品安全的再发生。

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检测是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不完善,检测水平发展不均衡,检测技术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发展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瓶颈问题。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资金投入,快速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科技水平。

4、取消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检验制度

这项制度的目的看起来很简单,一是鼓励和扶持优秀产品,且避免它们受到重复检测的骚扰。二是节约国家有限的执法资源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多年来该制度受到了企业的热烈追捧,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得贡献。但是通过双汇“瘦肉精”事件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项制度的不成熟性。在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中更多的应该是数据上的放大,而且这项制度的实施要达到其预期目的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即诚信企业经营者和公正廉洁执法者。而现实中这样的前提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假设。

就在企业对免检标志争先恐后趋之若鹜之时,能否真正通过公平竞争选拔出质量过关可以让消费者放心使用的产品的重任便落在了我们的具体制法人员肩上。然而各行各业的免检产品出现如此之多如此之严重的质量问题。我认为这正好暴露出我们制法人员有滥用手中职权进行权钱交易胡乱发放免检标志而扰乱公平竞争的腐败行为。政府、人民对我们的官员寄予了百分之百的信任人,而现实中作为执法主体和权力主体的他们也未必必然廉洁。

(二)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双汇“瘦肉精”事件不是企业一时疏忽而出现的一次偶然质量事故,而是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利用免检制度作出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重大责任事件,性质是很恶劣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并没有错,赚钱是企业经营之道,如果不赚钱,谈何办企业,谈何企业发展,追逐利润是企业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出在唯利是图上,出在道德层面上。

企业要求得赢利,首先发展是第一位,要不断提高产量,有了充足的产品,6/8 才有钱赚;其次是能卖出去,这得靠质量,消费者信不信得过你的产品愿意买你的产品。著名企业依靠自己产品长期形成的品牌,取得群众的信赖,因此著名企业一般是很注重自己的信誉,也付诸与行动上的努力保护自己的这种来之不易的无形资产。确保产品的质量,不仅要重视每个生产环节,更重要的是企业高层领导的经营思想。为了维护企业的声誉,应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法制,坚决依法办企,不作违法的事情,不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不打擦边球;另一个是职业道德,不唯利是图,不投机钻营。在法制方面,著名企业基本都很注意,因为违法的事情最容易被发现,如有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在这方面著名企业一般不会轻易冒险,在道德层面上,有些质量问题不易外显,完全靠自律,有些企业正是在自律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存在一种投机和侥幸心理,认为出现质量问题不大容易被发现,自以为具有一定保险系数。但是这些企业正好忘记了一点,任何产品有问题,总会被发现的,是会受到谴责的,甚至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观念

安全意识是对安全产生环境的一种警觉性,由于人们的惯性思维和盲目的经验主义,往往很难形成对现状的安全意识,而安全恰恰就在此刻悄无声息的产生。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就曾经说过,“人的一半活动是在安全当中度过的”,我们的确是常常被无处不在的安全包围着,因此,树立安全意识十分必要。但是从现实来看,往往是一件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只有人们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安全意识才有可能因此而得以形成。维权观念是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出反应并采取一定行为的必要的思想观念,而如今的大多消费者都只是典型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草草了事,这正让不法商家的“出现问题花小代价便可息事宁人”的思想奏效,使其更加猖狂的从事不法行为更加肆无忌惮的伤害消费者。

综上所述,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观念也是应对和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媒体广告等途径来切实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维权观念。

(四)强化社会监督

1、加强媒体舆论的监督

在当今网络化高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情景之下,媒体不论从信息获取速度还是从信息传递速度和宣传广度上讲都有其他途径所不可企及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人们通过电视广告等获取信息还是非常方便可行的,因而在食品安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媒体应该积极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担当起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对不法企业经营者施加舆论压力,同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当然这与政府机关对媒体的重视和授权也是分不开的。

2、加强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彼此监督

利用同行业的企业对该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和质量合格标准熟知的优越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业“黑名单”制度以便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如果某个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有了不发和失信行为,就要被开除,而以后企业再想进到这个行业里

7/8 会很难。企业破坏自身的信誉,无疑是自掘坟墓。这样做的最大特点是成员之间的自觉的相互监督,人人自律,这种“互查”和“自律”由于信息对称因而更加有效,同时也必然减少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

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政府质监部门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质监部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有限的实际问题,而作为直接利益主体的消费者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负责并付出努力争取有所作为。

我认为,政府、社会、个人都应该充分肯定认可并支持这样的民间打假团体。而消费者更应该改变他们的看客角色积极去融入壮大他们的力量。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多出现几个像王海一样的打假英雄和打假组织,那消费领域的伪劣产品便会有很大程度的减少,这样时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亦不会如此频繁。

我们国家的法律还在完善当中,社会、消费者和经营者自身,都应以更好的发展为最根本的目的,打击不法,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要使这些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不法分子无处藏身。

参考文献

8/8

第四篇: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思kao

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反思

“3·15”当晚,央视曝光济源双汇集团生产的肉制品中普含国家农业部严令禁止的瘦肉精。人体在长期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制品后,会导致染色体畸变,引发恶性肿瘤。双汇广告宣称的“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俨然成为笑话,因为道道的检验中,不含瘦肉精的检验。遭曝光后,该公司承认引进“加精”猪。可是,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随后,双汇集团被停牌整顿一个月后复牌。此次事件,不仅仅使得双汇集团损失严重,更重要的是使得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严重不安全感。

4月处,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随后的调查中,又发现该食品公司在馒头中添加国家禁止的色素和防腐剂,使得事态升级。上海市政府也随即成立专门小组,处理应对此次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再次使得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质疑,有着极其恶劣的性质。

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不禁质问,中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怎么了?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有这么主要几点。第一,企业诚信不足。食品行业,想要做足十成十的质量,就意味着成本会增高,利润会降低。相反,在使用一些廉价的掺杂品时,会产生暴利。在利润与质量的潜在联系中,并不意味着高利润就会带来低质量,但是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食品生产商自然会逾越道德与良知的底线,将人们的生命安全视作儿戏。并且在许多食品行业中,一些企业会做大,会形成无形中的垄断局面,而在这样的垄断中,一些不合法就变成不透明,亦或是“公开的秘密”。在三鹿奶粉中,牵涉的企业中包含蒙牛、伊利等知名奶制品企业,在这些奶制品巨头企业中,又何尝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有在事情败露之后,才会幡然醒悟。第二,国家监管与打击的力度不够。在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我们能看到,每当出问题时,国家政府才会加紧关注。然而,这种危机公关,不能安抚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忧心,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并遏制事件的再次发生。在各个监管环节,国家所关注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没有强硬的执法,有些甚至是姑息纵容。这样的局面,造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在本质上还是利益,并且只是个人利益。并且在惩处方面,国家并未表现得较强硬。在以往几次事件中,国家并未对有关涉嫌的企业以及政府监管官员作出严厉的惩罚。虽然惩罚不是目的,但轻的惩处相当于就是姑息,国家在这些方面仍旧缺乏。第三,监管制度和标准滞后。据统计,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的覆盖率早已超过80%,而我国还不到60%。并且,在行业中,国家标准、省市标准、企业标准交叉重叠,混乱无序,没有较大范围的覆盖,却在有些环节重复累赘。诚然,这是中国食品安全体制的未完善的结果,而这监管制度和标准的滞后,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第四,也是根源性的原因,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薄弱,在这方面的忽略与轻视,也是问题频发的间接原因。

在如此严峻的安全事态面前,政府或是企业的那套危机公关是不管用的。解决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既是社会民生问题,又是国家建设问题,所以化解食品安全危机还需全社会的参与。首先在国家政府方面,应该着重建设相关的法律体制、监管体制和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又要加大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违规企业与个人的惩处力度。其次,在企业方面,应尽量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并且引进第三方监管机制,政府机构也应该加强对于企业生产的各环节的监管力度,保障产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再者,社会媒体在食品监管上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与监督作用,应加强舆论监督,严厉打击违法事件。对于恶意造假坑害百姓的不法分子,应坚决给与曝光。要引导正确、健康的消费主张与食品安全问题观念。健全大众监管网络。而我们社会大众,应该积极接受相关的科学宣传,建立全面并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才能保障自身食品安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较深的根源于复杂的局面,解决并非易事。想要一步到位,只有全民参与。

第五篇: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企业诚信与道德的思考.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企业诚信与道德的思考

摘要: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诸如“地 沟油”等“问题食品”中不难看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诚信道德的缺 失。本文主要论述了食品安全问题中企业诚信与道德缺失的现状、食品安全方 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们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最后给出了 重塑企业诚信道德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 诚信道德 思考

一、前言

诚信与道德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每一个人应该遵守的基本生 活准则, 还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基础,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学大师 彼得•德鲁克认为:“大量而广泛的实践证明,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文 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 但是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 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对企 业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只有将诚信道德融入企业文化, 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血 液中,才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市场经济 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然而,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餐桌上食品种类的日益丰富, 一些有毒、有害食品也鱼龙混杂地潜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人们的身体健 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使人们在选择食品时不禁多了几分禁忌和担心。在食品生产 过程中, 食品安全主要取决于食品生产者们自身的诚信与道德, 法律法规也只有 在借助于道德被提升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标准时, 才能有效实施。在严重的 食品安全问题面前, 如何重构企业的诚信与道德, 是每一个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思 考的问题。

二、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诚信与道德缺失的现状

(1 2010年 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 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竟达 500余倍。

(2 2011年 4月 15日,我国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门在一个蔬菜市场查获了 一批用硫磺熏制过的 “问题生姜”(它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轻者会出现 头昏、眼花、全身乏力等症状,长期食用则会导致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严重 的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共约 1000公斤。

(3 2012年 8月 12日,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的餐饮经营活动致使 141名 食用者发生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4 2013年 12月,沃尔玛被曝以廉价的狐狸肉冒充熟牛肉、驴肉在市场上 进行销售;2014年 9月,台湾强冠公司被查出贩售馊水油、皮脂油混制的食用 油, 10月 8日,台湾检方又查获顶新旗下的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从以上食品安全事件中不难看出, 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2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3以假乱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工业原料代替食品加工原料。

三、企业诚信与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导致企业生产 “问题食品” 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诚信与道德的缺失。随着市场 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企业正面临着诚信道德危机, 它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 的生存与发展, 还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企 业诚信与道德缺失的原因有:(1人们诚信道德观念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但精神文明尤其是诚 信道德建设始终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信仰, 在内

心深处也没有一种分辨善恶、自我约束的观念, 再加上目前全社会范围内还 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因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明白他们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诚信道德准则。没有完善的诚信道德 标准, 缺乏强烈的诚信道德意识, 更没有社会舆论施加压力,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 程中就不去考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这样做的后果,因此,生产出“问题 食品”也就在所难免了。

(2企业只注重自身利益而忽略顾客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只顾埋头赚钱, 而不考虑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自己公司利润最大化完全不顾及他 人的利益。他们见利忘义,掺假、滥用食品添加剂,或用工业原料代替食材生产 假冒伪劣食品, 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旦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 他们甚 至会铤而走险, 触及法律的红线。无论像三鹿那样的大企业, 还是地沟油加工点 那样的小作坊, 诚信与道德在这些食品生产商们眼里从来都只是一纸空文, 他们 只从成本最小化出发, 而不去思考他们加工的食品人们是不是可以吃以及吃过之 后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

(3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

一方面, 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 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近年来, 虽然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还不够具体和完善, 特别是在社会诚信道德方面的打击和惩处力度不够, 使得 失信者有空可钻;另一方面, 食品监管者的道德品质低下,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对食品安全问题制造者的姑息纵容, 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的嚣张气焰, 更有甚者, 某些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面子, 对查出的 “问题食品” , 只要内部人打声招呼或送个见面礼, 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让这事不了了 之。

四、重塑企业诚信与道德的策略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人生有两种资产, 一种是有形资产, 一种是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你所拥有的财富, 无形资产就是你自身所具有的 诚信与

道德。然而,许多人却只看重财富的积累,往往忽略了后者,这正是他们 最终不能取得成功的症结所在。”对企业而言,如果对消费者不讲诚信道德,也 是得不到持久发展的。个人认为要重塑现代企业的诚信与道德, 应该从以下几个 方面去努力:(1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 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保障, 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 主体,企业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为了避免“问题食品”流入消费 者市场, 企业必须重视对员工的诚信道德教育, 使道德观念深入到食品生产经营 者和监管者的内心, 渗透到食品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为此, 企业应 该定期对员工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创新教育模式, 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 合的思路,把“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一些诚信道 德评比活动, 鼓励优秀, 督促落后, 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同时, 高层管理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建设, 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修养, 只有 高层管理者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员工们才会积极效仿。

(2建立诚信道德考评机制

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套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考评机制。对 于食品生产者而言,引入“个人破产法”和“市场进入法”,对食品生产过程中 出现的道德败坏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让他们的失信行为显露于消费者面前(失信 酿成的苦果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是毁灭性的 , 同时考虑对诚信企业和个人 实施减税政策, 支持和鼓励诚信食品企业改善公司的生产经营条件并引导他们进 行必要的技术创新, 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信誉及知名度。在实施的过程中, 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严密监视工商、消协等监管部门对于权力的运用, 防止他们和食品生产者串通一气,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3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企业的诚信道德建设必须得到严密的法规制度的保驾护航。只有加大对涉及

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提高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可以警示其它企业,规范食 品生产行业的市场秩序,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 从而让消费 者吃到安全放心的健康食品。

结论: 食品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息息相关, 然 而,市场上销售的种种“问题食品”却时有发生,人们不禁会问:“现在还有什 么东西是可以吃的吗?” 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食品生产企业诚信 与道德的缺失。因此,企业要加倍重视诚信道德建设,从每一位员工做起,从身 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全社会 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讲道德的良好氛围,彼此同心协力,相互监督,重塑食品 加工企业的诚信与道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论食品安全问题中企业诚信的重塑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2] 盖暹京.食品安全与道德诚信 [J].药学教育, 2012.[3] 陈冠林,高永清.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4] 王伟.食品安全问题的道德反思 [J].理论探索, 2012.[5] 翟晨子.社会道德环境下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J].前沿, 2013.

下载哲学视域下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安全问题(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哲学视域下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安全问题(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